工程物探试题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物探试题(一)
一、解释概念(共16分)
1.观测系统
2.惠更斯原理
3.频谱
4.波动曲线
5.静校正
6.地球物理勘探
7.折射定理
8.视速度
二、填空题(共13分)
1.地震波在岩土介质中传播,岩土介质可视为介质,产生的波可视为波,按传播方向与介质振动方向的不同,波主要可细分为、和波,同一岩土层波速大小关系为。
2.原始地震记录上主要包含的地震波、、、和。
3.浅层折射波法勘测时,常用的观测系统为,资料处理的主要流程、、。
4.影响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因素有:、、
、和。
三、简答题:(共20分)
1. 1.地震波传播过程中其能量衰减有什么规律?(4分)
2.什么是多次覆盖观测系统?有什么优越性?(4分)
3. 为什么水平叠加时间剖面需要做偏移归位?(4分)
4.t0法的原理。(8分)
四、证明题:(共12分)
假设均匀介质一个水平界面情况下。
证明:1.直达波时距曲线是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渐近线。
2.该界面产生的折射波时距曲线在盲区半径点与反射波时距曲线
相切。
五、(共24分)假设地质模型如图1所示。
1.推导R界面共激发点反射波理论时距曲线方程
2.写出R界面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3.讨论两方程共同点和不同点。
4.绘制R界面直达波、反射波和折射波时距曲线。
5.绘出图2水平叠加后时间地震剖面。
地面
h1=50m v1=800m/s
R
v2=1000m/s
图1
地面
(a)(b)
图2
六、(共15分)已知4次覆盖,接收道数N=24,道间距ΔX=4米,偏
移距=1个道间距,单边放炮多次覆盖的观测系统。
求:
1.为达到满覆盖次数,炮间距应为多少?
2.排列长度和最大炮检距为多少?
3.写出共CDP点道集?
工程物探试题(二)
一、解释概念(24%,每小题3分)
1.惠更斯原理
2.视速度
3.波动曲线
4.采样定理
5.抽道集
6.静校正
7.纵向电导率
8.t0解释法
二、简答题(36%,每小题6分)
1.1.地震波是如何形成的?其传播过程中能量衰减有什么规律?2. 水平叠加剖面的主要处理流程有哪些?并说明水平叠加时间剖面为什么还需要做偏移归位处理?
3.声波探测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说明声波探测与浅震波速测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4. 地震勘探中的反射波和折射波是如何产生的?在共激发点地震记录上呈现出什么特征?
5.瑞利面波测试方法有哪两种?其方法原理有何异同?
6.什么是地震信号的频谱和频谱分析?它对地震勘探工作有什么意义?
三、(8%)
用费马原理证明地震波在均匀介质中呈直射线传播。
四、(20%)
假设有一水平两层介质,界面为R,已知h1=20m,V1=800m/s,v2=2000m/s。
请:
4.推导R界面共中心点时距曲线方程。
5.写出R界面共激发点时距曲线方程。
3.讨论上述两方程共同点和不同点。
4.绘制R界面直达波、反射波和折射波时距曲线。
五、(12%)
设置3次覆盖、接收道数N=24、道间距ΔX=5米、偏移距=1个道间距、单边放炮的反射波多次覆盖的观测系统。
求:
1.为达到满覆盖次数,炮间距应为多少米?
2.排列长度和最大炮检距各为多少米?
6.写出共CDP点道集?
工程物探试题(三)
一、解释概念(共16分)
1.采样定律
2.抽道集
3.频谱分析
4.声波探测
5.时距曲线
6.惠更斯原理
7.静校正
8.纵向电导
二、填空题(共10分)
1.浅层反射波法勘测时,常用的观测系统为,资料处理的主要流程、和,、和。
2.影响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因素有:、、
、和。
3.地震波在岩土介质中传播,岩土介质可视为介质,按传播方向与介质振动方向的不同,波主要可细分
为、、和
波,同一岩土层波速大小关系为。
三、判断题(对(√),错(x),每小题2分,共10分)
1.人工激发的地震波是完全弹性波。()
2.动校正时如果动校正速度选择过大,反射波校正过头。()
3.介质间的波阻抗差的存在是产生反射波的前提条件。()
4.多次覆盖的反射波资料处理时,抽道集后的记录为共激发点记录。()
5.费马原理是波射线沿路径最短的距离传播。()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反射波资料处理时速度分析的原理是什么?
2. 为什么水平叠加时间剖面需要做偏移归位?
3.工程岩体声波探测与浅震波速测试相比,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4.大地电阻率测量的基本原理?
五、证明题:(共14分)
假设均匀介质一个水平界面情况下。
证明:1.直达波时距曲线是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渐近线。
2.该界面产生的折射波时距曲线在盲区半径点与反射波时距曲线相切。
六、(共16分)图1所示为采集的
原始反射波地震记录。
回答:
1.说明地震记录图上坐标和波线的
含义。
2.推导一个水平界面折射波理论时
距曲线方程
3.写出地震记录上主要的地震波类
型,并在图上标明。
七、(共14分)已知3次覆盖,
接收道数N=12,道间距ΔX=4
米,偏移距=1个道间距,单边
放炮多次覆盖的观测系统。
求:1.为达到满覆盖次数,炮间距
应为多少?
2.排列长度和最大炮检距为多少?图1
3.写出共CDP点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