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实验报告的模板
学生实验报告合集(5篇)
![学生实验报告合集(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7cf14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b.png)
学生实验报告合集(5篇)学生实验报告合集(精选5篇)学生实验报告合集篇1【实验名称】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目的】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
【实验器材】长木板、毛巾、弹簧测力计、被拉动物体(钩码及小车代替)【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仪器是否齐全2、用弹簧测力计在光滑的木板上匀速拉动物体,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3、在木板上铺上毛巾,让它表面变得粗糙,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刚才的物体,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4、在光滑木板上再拉动物体,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变化;向小车内加放钩码来改变物体重量,再拉动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
再减少钩码,再拉动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
你会发现:物体重了,摩擦力大;反之,摩擦力小。
5、整理实验仪器,各就各位。
【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有关。
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也越大。
学生实验报告合集篇2听爸爸说:“蜗牛虽小但力气很大。
”小小的蜗牛能有多大的力气?我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便和哥哥准备做一次实验—让蜗牛拉菇码。
一天下午,我们捉了许多蜗牛,从中挑选出3只比较健壮的,分别编了号,还给3只蜗牛称了体重:1号12克,2号11。
5克,3号12克。
为使实验更加精确,我们还借来了砝码。
我们先用一根细线系住一个10克重的砝码,并把它拴在1号蜗牛的壳上。
我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盯着I号蜗牛。
心想:这下你神气不起来了吧?可没想到,它竟拉着砝码,轻松地向前爬去。
于是,我又小自地放上了一个10克重的珐码,看它仍旧毫不费力地拉来拉去,我一下子把砧码加到了100克。
此时的蜗牛仍未显得吃力,直到我把砝码加到210克时,它才“面露难色”。
只见它把脖子伸得老长,四根触角笔直地竖了起来,身子紧紧地贴在桌面上,我在一旁看了大声喊道:“加油哇,加油哇!“蜗牛似乎听懂了我的话,身子东摇摇西摆摆,拼命地拉。
可是挣扎了半天,也未能往前爬动多少,它这才垂头丧气地把头缩了回去。
研究性课题实验报告范文大学生物理版
![研究性课题实验报告范文大学生物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a860c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8.png)
研究性课题实验报告范文大学生物理版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光的反射现象,通过实验验证光在不同介质中的反射规律,以及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探讨光的反射特性与波长、频率、介质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光的反射定律是指当光遇到物体表面时,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根据这个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具体来说,如果已知入射角和反射角,那么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求解:sin(反射角)/ sin(入射角)= n2/n1其中n1和n2分别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
三、实验器材和方法1. 实验器材:光源、反光镜、直尺、量角器、玻璃板、半透明胶带等。
2. 实验方法:首先将光源放置在一个位置,然后将反光镜固定在光源下方的支架上。
接着,将玻璃板斜放在反光镜上方,使光线经过玻璃板后反射回来。
此时,观察从玻璃板另一侧看到的光线路径,并用直尺测量出反射光线的长度。
然后,用量角器测量出反射角的大小。
重复以上步骤多次,记录下不同条件下的反射角度数和长度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多次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反射角度数和长度数据。
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介质中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具体来说,在空气中,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反射角为0度;当光线以一定角度入射时,反射角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光线以一定角度倾斜入射时,反射角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而减小。
这些结果表明了光的反射特性与入射角度的关系。
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光线从一种介质斜着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其反射角会发生变化。
具体来说,当光线从空气斜着射向玻璃板时,其反射角会比直接垂直入射时更大;而当光线从玻璃板斜着射向空气时,其反射角则会比直接垂直入射时更小。
这是因为在两种介质之间存在折射现象,导致光线发生了偏折。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的反射特性不仅受到入射角度的影响,还受到介质种类和方向的影响。
实验报告的模板
![实验报告的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e0e59d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6.png)
实验报告的模板实验报告的模板第1篇【实验名称】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目的】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
【实验器材】长木板、毛巾、弹簧测力计、被拉动物体(钩码及小车代替)【实验步骤】检查实验仪器是否齐全用弹簧测力计在光滑的木板上匀速拉动物体,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
在木板上铺上毛巾,让它表面变得粗糙,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刚才的物体,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在光滑木板上再拉动物体,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变化;向小车内加放钩码来改变物体重量,再拉动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
再减少钩码,再拉动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
你会发现:物体重了,摩擦力大;反之,摩擦力小。
整理实验仪器,各就各位。
【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有关。
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也越大。
【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实验步骤】检查实验仪器是否齐全将杠杆尺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杠杆尺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请调节两侧的平衡螺母。
(若向左边偏,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向右调,或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若向右边偏,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左调,或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左边第一格处挂1个钩码,右边第一格处挂几个? 左边第二格处挂2个钩码,右边的2个钩码挂哪里?在3处分别挂一个钩码,观察。
右侧挂两个钩码,观察(怎样做才能平衡?)将左侧钩码挪到4处,观察(怎样才能平衡呢?)整理实验仪器,各就各位。
【实验结论】左侧距离×左侧质量= 右侧距离×右侧质量实验报告的模板第2篇【实验目的】感受热空气的能量,体验风的成因【实验器材】风的形成实验材料火柴【实验步骤】检查实验仪器是否齐全观察风的形成实验材料点燃蜡烛,罩上实验材料,观察整理实验仪器,各就各位。
【实验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体轻重有关。
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也越大。
超级课题物理实验报告
![超级课题物理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af8771f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7.png)
课题:超级课题物理实验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并实施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物理实验,验证物理理论,探究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实验内容为“超级课题物理实验”,该实验涉及多个物理知识点,包括力学、电磁学、光学等。
二、实验原理本次实验的原理基于牛顿第三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等。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通过以下步骤验证这些原理:1. 利用牛顿第三定律,研究物体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2. 通过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探究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动势的现象。
3. 利用光的折射定律,分析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规律。
三、实验器材1. 弹簧测力计2. 导线3. 电磁感应装置4. 光具座5. 光学元件(如凸透镜、平面镜等)6. 电源7. 电流表8. 电压表9. 秒表10. 量角器四、实验步骤1. 牛顿第三定律实验(1)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支架上,调整至水平状态。
(2)将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钩子上,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3)用另一物体轻轻推第一个物体,使其匀速运动,记录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F2。
(4)重复步骤(2)和(3),分别记录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F3和F4。
(5)分析F1、F2、F3、F4之间的关系,验证牛顿第三定律。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1)将导线绕成线圈,固定在支架上。
(2)将电磁感应装置与电源连接,调整电源电压。
(3)将线圈置于电磁感应装置的磁场中,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4)改变线圈的位置和方向,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3. 光的折射实验(1)将光学元件(如凸透镜、平面镜等)放置在光具座上。
(2)调整光学元件的位置,使光线通过光学元件。
(3)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记录下光线入射角和折射角。
(4)改变光学元件的位置和方向,观察光线传播路径的变化,验证光的折射定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牛顿第三定律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发现F1=F2=F3=F4,验证了牛顿第三定律。
课题结题实验报告
![课题结题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d3ebc7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e.png)
一、课题名称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客服系统设计与实现二、课题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客户服务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客服方式主要依赖于人工客服,存在效率低下、成本高昂、服务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客服系统,旨在提高客服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
三、研究目的1. 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客服系统;2. 评估智能客服系统的性能,验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3. 分析智能客服系统的优缺点,为后续改进提供参考。
四、研究方法1. 系统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将智能客服系统分为用户界面模块、自然语言处理模块、知识库模块和推理模块。
2. 技术实现:使用Python编程语言,结合TensorFlow和Keras等深度学习框架,实现自然语言处理和推理模块。
3. 系统测试:采用人工测试和自动化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智能客服系统进行性能评估。
五、实验过程1. 系统设计(1)用户界面模块:设计简洁、易用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与智能客服系统进行交互。
(2)自然语言处理模块: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文本的预处理、分词、词性标注、句法分析等功能。
(3)知识库模块:构建包含企业产品、服务、常见问题等知识的知识库,为智能客服系统提供信息支持。
(4)推理模块:根据用户输入的信息,结合知识库和自然语言处理模块的结果,生成合理的回复。
2. 技术实现(1)使用TensorFlow和Keras框架,实现自然语言处理模块中的分词、词性标注、句法分析等功能。
(2)构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实现推理模块中的智能回复功能。
3. 系统测试(1)人工测试:邀请一定数量的用户进行实际操作,评估智能客服系统的易用性和准确性。
(2)自动化测试:编写测试脚本,对智能客服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自动化测试,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系统性能(1)响应速度:智能客服系统的平均响应时间在1秒以内,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实验报告标准模板文档
![实验报告标准模板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0282153f12d2af90342e631.png)
实验报告标准模板文档Standard template document of experiment report实验报告标准模板文档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
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实验报告是在科学研究活动中人们为了检验某一种科学理论或假设,通过实验中的观察、分析、综合、判断,如实地把实验的全过程和实验结果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
实验报告具有情报交流的作用和保留资料的作用。
以下是整理的实验报告标准模板,欢迎阅读!书法教育课题开题实验报告1、《xxx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纲要》为我们创办书法特色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
我校决定从学校的写字教学入手,争创特色,全面落实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学校在全面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所规定课程外,开设了写字课,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我们认识到写好汉字不仅是书法家的事,也是每个中国人的事。
书写对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培养形成良好习惯、优秀品格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学校运用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从多个层面分析,说明加强写字教学对搞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及发展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格素质的重大意义。
课件展示、实物演示、模型制作、律动表演、儿歌诵读等。
2、多种途径,科学练习。
如执笔运笔新认识、先练长体字新方法、整体观察汉字特点等。
3、兴趣入手,培养美感。
如观察对比,辨别汉字书写的美与丑;静中求动,体会汉字结体的稳与险等。
4、构建机制,培养自悟能力。
如自评、互评、点评等。
用力吹燃烧的蜡烛,却怎么也吹不灭。
你知道怎样做到这一点吗?材料:1根蜡烛、火柴、1个小漏斗、1个平盘操作:1.点燃蜡烛,并固定在平盘上。
课题研究实验报告
![课题研究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faf117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d.png)
课题研究实验报告一、课题名称探究具体课题名称对相关对象的影响二、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阐述课题相关领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这些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促使我们开展本次课题研究实验,以期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思路。
三、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深入研究具体课题内容,揭示其内在规律和作用机制,为相关领域或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可行的解决方案。
四、研究假设基于前期的文献研究和实践经验,我们提出以下假设:假设 1:假设内容 1假设 2:假设内容 2假设 3:假设内容 3五、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取了具体研究对象的描述,包括数量、特征等作为研究样本。
六、研究方法(一)实验设计采用了实验设计的类型,如对照实验、组间实验等的设计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划分情况,以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二)数据收集通过列举数据收集的方法,如问卷调查、实地观察、测试等收集了大量的原始数据。
(三)数据分析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如统计软件、图表分析等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处理。
七、实验过程(一)实验准备阶段在实验开始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1、确定实验方案和流程,明确实验的各个环节和操作步骤。
2、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材料和工具,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3、对实验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实验操作和数据收集方法。
(二)实验实施阶段按照预定的实验方案,我们在实验实施的时间和地点开展了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环境和操作一致性。
同时,认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现象。
(三)实验结束阶段实验结束后,及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对实验设备和材料进行清理和归还。
八、实验结果(一)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1、在具体指标 1方面,实验组的平均值为具体数值 1,对照组的平均值为具体数值 2,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报告标准模板
![实验报告标准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92e2941c77da26924c5b0ed.png)
实验报告标准模板实验报告是在科学研究活动中人们为了检验某一种科学理论或假设,通过科学实验中的观察、分析、综合、判断,如实地把实验的全过程和实验结果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
实验报告具有情报交流的作用和保留资料的作用。
以下是整理的实验报告标准模板,欢迎阅读!书法素质教育教育课题开题实验报告一、开题背景: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产业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纲要》为我们创办书画特色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
我校决定从学校的写字教学入手,争创特色,全面落实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学校在全面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所规定外,开设了写字课,以大力开展学生学生的书写水平。
我们认识到上写好汉字不仅是书法家的事,也是每个中国人的事。
书写对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培养形成良好习惯、优秀品格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学校运用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从多个层面分析,说明加强写字教学对搞好阶段的基础教育及发展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生观素质的重大意义。
<二、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商业价值人才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素质,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是学生自身之需,是基础教育之需,是社会发展之需。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课题,更新识字教育观念,促进教师形成“学写字即学做人”的教育意识,让学生成为画画主体,成为学习实践、创造发展的主体;更新写字教育目标,让教学不再只是让家长学会了写字,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会求真,使之成为发现问题的探索者,知识重要信息的反馈者,学习目标的实现者和成功者;更新写字教育方法,即根据写字工具书特点,寻找有利于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优化写字资源,力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实现学生写字的自主化,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的民主化,达到写字教育个性化、特色化,从而为培养学生写字道德素质服务,为学校写字特色建设相关服务。
生化实验报告课题
![生化实验报告课题](https://img.taocdn.com/s3/m/848c9c3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8.png)
课题:DNA提取与鉴定一、实验目的1. 学习DNA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从动植物细胞中提取DNA的操作步骤。
3. 学习DNA的鉴定方法,包括观察DNA的紫外光吸收特性。
二、实验原理DNA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等细胞器中。
DNA提取是将细胞内的DNA与其他成分分离的过程。
本实验采用酚-氯仿法提取DNA,该方法利用酚和氯仿的相容性将蛋白质等杂质去除,从而获得纯净的DNA。
三、实验材料1. 材料:新鲜鸡血、小麦种子、苹果等。
2. 试剂:酚-氯仿混合液、NaCl溶液、75%乙醇、蒸馏水、10×TE缓冲液、二苯胺试剂。
3. 仪器:研钵、离心机、移液枪、微量离心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显微镜。
四、实验步骤1. 材料准备:取新鲜鸡血、小麦种子、苹果等,分别研磨成匀浆。
2. 细胞裂解:将匀浆加入1.5倍体积的酚-氯仿混合液,剧烈振荡,静置10分钟。
3. 去除杂质:将混合液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12000 rpm离心10分钟,弃去上层酚-氯仿层,保留下层水相。
4. DNA纯化:将水相中加入等体积的75%乙醇,混匀后静置10分钟,12000 rpm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将沉淀用70%乙醇洗涤一次,12000 rpm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
5. DNA溶解:将沉淀溶于适量的10×TE缓冲液中。
6. DNA鉴定:a. 取少量DNA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观察颜色变化。
b.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DNA溶液在260 nm处的吸光度值。
五、实验结果1. DNA鉴定:通过二苯胺试剂,DNA溶液呈现蓝色,证明DNA提取成功。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DNA溶液在260 nm处的吸光度值为0.45,表明DNA 纯度较高。
六、实验讨论1. DNA提取过程中,酚-氯仿法的操作较为复杂,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保证DNA的纯度。
2. 在DNA纯化过程中,乙醇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蛋白质等杂质。
课题实验报告模板
![课题实验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4efa55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1d.png)
一、实验名称二、实验目的三、实验原理四、实验仪器与材料五、实验方法与步骤六、实验结果与分析七、实验结论八、实验讨论与改进九、参考文献一、实验名称(此处填写实验名称,如: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二、实验目的(此处填写实验目的,如: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掌握光合作用的实验方法,观察光合作用的实验现象。
)三、实验原理(此处填写实验原理,如: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在光照条件下,通过叶绿体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四、实验仪器与材料(此处填写实验仪器与材料,如:培养皿、玻璃片、滴管、蒸馏水、NaOH溶液、二氧化碳发生器、光源、秒表、温度计、温度计套、实验记录表等。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培养皿、玻璃片、滴管、蒸馏水、NaOH溶液、二氧化碳发生器、光源、秒表、温度计、温度计套等实验材料准备好。
2. 设置实验装置:将玻璃片放在培养皿上,用滴管滴加少量蒸馏水,将NaOH溶液加入二氧化碳发生器中,调节光源和温度计套的位置,确保实验条件满足要求。
3. 实验操作:(1)实验组:将实验材料置于实验装置中,开启光源,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2)对照组:将实验材料置于相同条件下,不开启光源,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4.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如光合作用速率、氧气产量、有机物积累等。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此处填写实验结果与分析,如:实验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实验组的光合作用速率、氧气产量、有机物积累均高于对照组。
)七、实验结论(此处填写实验结论,如:本实验验证了光合作用需要光照条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有显著影响。
)八、实验讨论与改进(此处填写实验讨论与改进,如:本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装置存在一些不足,如光源不稳定、温度计读数误差较大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九、参考文献(此处填写参考文献,如:[1] 张三,李四. 光合作用原理与应用[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实验报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实验报告内容应根据实验课题和实验目的进行调整。
2024实验报告模板
![2024实验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569862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b.png)
2024实验报告模板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深入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实验能力。
通过实验,我期望能够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提升自身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岗位认识在本次实验中,我担任的是实验员的角色。
实验员是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负责进行实验操作、数据记录与分析、设备维护等工作。
在实验过程中,实验员需要严格遵守实验规程,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实验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分析。
三、实验过程与问题解决方法实验操作在本次实验中,我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逐步完成了实验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实验规程,注意实验安全,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认真记录了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规律和现象,为实验结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实验问题与解决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例如,在某次实验中,我发现数据出现了异常波动。
经过仔细检查,我发现是设备连接出现了问题。
我及时采取措施,修复了设备,保证了实验的准确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细心和严谨的重要性。
四、实验总结与不足建议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实验原理和操作流程,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认识到了细心和严谨的重要性,也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操作不够熟练、思考不够深入等。
为了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我建议在未来的实验中加强练习和思考,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和思考能力。
此外,我还建议实验室加强设备维护和更新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效果。
同时,实验室也可以通过增加实验难度和挑战性来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个人体会与收获通过本次实验,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还对自己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实验报告结论怎么写(模板)
![实验报告结论怎么写(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db51f5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2.png)
实验报告结论怎么写(模板)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研究/验证/分析/研究/测定(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介绍实验所用的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三、实验方法(详细描述实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材料和实验步骤,确保重复实验的可行性)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将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或测试结果以表格、图形等形式呈现,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准确的处理和分析)五、实验结果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解释实验现象的原因和机制,并与已有理论或前人研究进行比较)六、不确定度分析(对实验中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和分析,包括仪器误差、人为误差和环境误差等因素)七、实验结论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和讨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根据实验目的,总结得出的主要结论1)2. (根据实验目的,总结得出的主要结论2)3. (根据实验目的,总结得出的主要结论3)...八、实验总结与展望本实验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方法也得到了合理的应用和分析。
然而,还有一些改进和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未来的工作可以集中在深入研究(实验课题)的相关方面,进一步探讨(实验课题)的机制和应用。
综上所述,本实验得出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实验目的),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
实验报告结论怎么写(模板)这篇文章旨在提供一个合适的格式和框架,用于撰写实验报告的结论部分。
通过按照模板中的部分并根据具体实验内容进行适当的内容填充,可以确保结论部分的准确、全面和有条理。
当然,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和目的,有时可以适当增加或调整模板中的部分,以使结论更加精确和完善。
请参考以上内容,并结合具体实验情况,适当调整和填写相应部分,以完成一篇完整、准确的实验报告结论。
希望本模板能对你的实验报告写作有所帮助!。
实验报告模板及范文
![实验报告模板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75f896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3.png)
实验报告模板及范文实验报告模板及范文实验报告是科学研究和实验探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它记录了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是对实验过程和成果的全面总结和展示。
本文将介绍实验报告的模板和提供一篇范文,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撰写实验报告。
一、实验报告模板1. 标题:实验报告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实验内容。
2. 前言:前言部分主要包括实验目的、背景和意义的介绍。
在这一部分,作者应说明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实验课题,以及实验对相关领域的贡献和意义。
3.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部分应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和操作过程,以便读者能够重复实验。
作者还应说明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材料和实验条件。
4.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部分应以文字、图表、表格等形式展示实验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数据应准确无误,并配以适当的单位和标注。
图表和表格应清晰易懂,标题和图例应明确。
5. 结果分析:结果分析部分是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作者可以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分析实验现象的原因和机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此外,作者还可以与已有的理论知识进行比较和对照,验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6. 结论:结论部分是对实验结果的总结和归纳。
作者应简明扼要地回答实验的目的是否达到,并总结实验的主要发现和成果。
此外,作者还可以提出对进一步研究和实验改进的建议。
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部分列出了作者在实验报告撰写过程中所参考的文献资料。
引用文献时应注明作者、题名、出版社和出版年份等信息。
二、实验报告范文标题:酸碱中和反应的研究前言:本实验旨在研究酸碱中和反应的特性和规律,以及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活动中的化学反应,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方法:首先,我们准备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酸和碱溶液,并使用pH计测量了它们的pH值。
然后,我们将不同浓度的酸溶液与相应的碱溶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并记录了混合后溶液的pH值。
课题实验报告纸
![课题实验报告纸](https://img.taocdn.com/s3/m/ca3705f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5.png)
实验题目: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生长的影响一、实验背景植物的生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光照条件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生长的差异,为植物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目的1. 观察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2. 分析不同光照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 为植物种植提供合理的光照条件建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同一品种的幼苗若干、生长箱、温度计、湿度计、光源(模拟不同光照条件)、土壤、肥料、水。
2. 实验方法:(1)将幼苗种植在相同条件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若干盆。
(2)对照组: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培养幼苗。
(3)实验组:模拟不同光照条件培养幼苗,具体条件如下:A组:模拟强光条件,使用强光源照射;B组:模拟中等光照条件,使用中等光源照射;C组:模拟弱光条件,使用弱光源照射。
(4)观察并记录每组幼苗的生长情况,包括株高、叶片数量、叶片颜色、叶片大小等指标。
(5)每隔一定时间,对每组幼苗进行施肥、浇水等管理,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
(6)实验周期为一个月。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对照组幼苗生长情况:株高适中,叶片数量、颜色、大小均正常。
(2)A组幼苗生长情况:株高较高,叶片数量较多,但叶片颜色较浅,叶片大小较小。
(3)B组幼苗生长情况:株高适中,叶片数量适中,叶片颜色、大小正常。
(4)C组幼苗生长情况:株高较低,叶片数量较少,叶片颜色较深,叶片大小较小。
2. 实验分析(1)强光条件下,植物生长速度较快,但叶片颜色较浅,可能是因为光合作用过强,导致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不足。
(2)中等光照条件下,植物生长速度适中,叶片颜色、大小均正常,说明该光照条件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3)弱光条件下,植物生长速度较慢,叶片颜色较深,叶片大小较小,可能是因为光照不足,导致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过多。
五、实验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生长存在显著差异。
大学物理课题演示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课题演示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3964b4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e.png)
大学物理课题演示实验报告一、引言大学物理课题演示实验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而设计的。
本次实验的课题是XXX(实验名称),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XXX(实验目的)。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所使用的装置和仪器、实验步骤及结果,并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及解决。
二、实验装置和仪器1. XXX装置:该装置主要由XXX组成,包括XXX(详细说明各个组成部分)。
此外,还需要使用XXX(列举其他辅助设备)等。
2. XXX仪器:本次实验需要使用的仪器有XXX(列举各类仪器,并说明其作用)。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a. 确定实验必要条件:包括XXX(列举必要条件,如温度、压力等)。
b. 检查实验装置和仪器是否完好,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校准。
2. 实验操作a. 步骤一:XXX(详细描述实验操作的步骤,包括装置的正确连接、仪器的设置等)。
b. 步骤二:XXX。
c. ...3. 数据记录与分析a. 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各个实验步骤的数据,包括XXX(列举需要记录的数据,如温度、时间、电压等)。
b.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绘制图表、计算平均值等。
4. 结果与讨论a.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得出实验得到的结论。
b. 分析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并讨论可能产生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四、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进行了XXX操作,并记录了相关数据。
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 实验数据表格(请将实验记录的数据按照表格形式呈现)2. 实验数据分析(请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适当的图表,并进行数据分析,解释实验现象)3. 结果讨论(请参考实验数据分析的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五、实验问题与解决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以下问题,并找到了相应的解决方法:1. 问题一:XXX解决方法:XXX2. 问题二:XXX解决方法:XXX六、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验证了XXX(实验目的)。
实验结果表明XXX(结果讨论)。
本次实验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并寻找到相应解决方法,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题报告模板
![课题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a3f683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33.png)
课题报告模板
尊敬的老师/评审:
首先,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审阅我的课题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我将会对我所选择的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我的观点和结论。
以下是我对该课题的研究成果:
一、课题简介
(在这一部分,我将描述我选择的课题,并对该课题的重要性和相关背景进行简要介绍)
二、相关研究综述
(在这一部分,我将对该课题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
(在这一部分,我将阐述我选择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途径,以及我所使用的数据分析方法)
四、研究结果分析
(在这一部分,我将会对我所得出的研究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五、结论和展望
(在这一部分,我将总结我对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以上是我对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的全面总结,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同时,我也期待能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深入探讨该课题,为学术界做出更多的贡献。
再次感谢您的审阅,期待您的意见和指导。
谨启。
实验报告模板【18篇】
![实验报告模板【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8910c9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4c.png)
实验报告模板【18篇】实验报告模板(精选18篇)实验报告模板篇1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本实例是要创立边框为1像素的表格。
二、仪器用具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mx;flashmx;fireworksmx)等网页设计软件;4、安装acdsee、photoshop等图形处理与制作软件;5、其他一些动画与图形处理或制作软件。
三、实验原理创立边框为1像素的表格。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在文档中,单击表格“”按钮,在对话框中将“单元格间距”设置为“1”。
2)选中插入的表格,将“背景颜色”设置为“黑色”(#0000000)。
3)在表格中选中所有的单元格,在“属性”面版中将“背景颜色”设置为“白色”(#ffffff)。
4)设置完毕,保存页面,按下“f12”键预览。
五、实验结果六、讨论与结论本实验主要通过整个表格和单元格颜色的差异来衬托出实验效果,间距的作用主要在于表现这种颜色差异。
表格的背景颜色和单元格的背景颜色容易混淆,在实验中要认真推断,一旦操作错误则得不到实验的效果。
“表格宽度”文本框右侧的表格的宽度单位,包括“像素”和“百分比”两种,容易混淆,要充分地理解这两种单位表示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进行选择,否则就不能到达自己想要的效果,设置错误就会严峻影响实验效果。
实验报告模板篇2一、演示目的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看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二、原理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
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
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
导体上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电荷积聚越多(尖端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强,空气层被击穿。
反之越少(球型电极处),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弱,空气层未被击穿。
当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时,其间的电场较弱,不能击穿空气层。
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427b7bae53a580216fcfe73.png)
实验报告模板篇一:实验报告模板图像分析与计算机视觉实践报告课题:专业:班级:姓名:一、实验目的了解图像平移旋转和缩放的原理,通过Visualc++实现图像的平移旋转和缩放。
二、实验理论说明图像平移:设(x0,Y0)是原图像的一点,图像的水平平移量为Tx,垂直平?x1?x0?Tx移量为Ty,平移后的坐标为(x1,Y1),平移后的坐标变为?,Y1?Y0?Ty??100??。
010用矩阵表示为:?x1Y11???x0Y01??????TxTy1??图像缩放:图像缩放是指图像的大小按照指定的比率放大或缩小。
假设图像x轴方向的缩放比率sx,y轴方向的缩放比率sy,相应的变换表达式为:?sx00????x0*sxY0*sy1??x1Y11???x0Y01??0sy0????001??图像旋转:旋转一般是指将图像围绕某一指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
设原图像的坐标为p0(x0,Y0),绕原点逆时针旋转角度θ到点p1(x1,Y1),旋转公式为:?cos??x1Y11???x0Y01????sin???0sin?cos?00?0??。
1??三、实验主要程序平移代码:voidcImageprocessingView::onJhbhpy(){if(numpicture==0){Afxmessagebox("载入图片后才能空间平移!",mb_oK,0);return;}//定义采样对话框也是用来空间变换平移的坐标cImagepYDlgdlg;if(dlg.Domodal()==IDoK)//显示对话框{//采样坐标最初为图片的自身像素if(dlg.m_xpY>m_nwidth||dlg.m_ypY>m_nheight){Afxmessagebox("图片平移不能为超过原图长宽!",mb_oK,0);return;}Afxmessagebox("图片空间变换-平移!",mb_oK,0);//打开临时的图片读写文件FILe*fpo=fopen(bmpname,"rb");FILe*fpw=fopen(bmpnameLin,"wb+");fread(&bfh,sizeof(bITmApFILeheADeR),1,fpo);fread(&bih,sizeof(bITmApInFoheADeR),1,fpo);fwrite(&bfh,sizeof(bITmApFILeheADeR),1,fpw);fwrite(&bih,sizeof(bITmApInFoheADeR),1,fpw);fread(m_pImage,m_nImage,1,fpo);unsignedchar*Imagesize;Imagesize=newunsignedchar[m_nImage];//new和delete有效的进行动态内存的分配和释放intplace;//建立临时坐标记录起始坐标(0,0)平移过来的位置intm_pImageplace;//原始图像平移为(0,0)图像把它平移到place位置unsignedcharblack;//填充黑色='0'place=dlg.m_ypY*m_nwidth*3;//前m_ypY行都要填充为黑色black=0;//颜色为黑色m_pImageplace=0;//图像处事位置为(0,0),把该点像素平移过去intcountwidth=0;//记录每行的像素个数,满行时变回0intnumber=0;//数字记录使用的像素行数,平移时使用for(inti=0;i{/*如果每行的像素填满时清为0*/}}if(countwidth==m_nwidth*3){countwidth=0;}/*第一部分:到平移后像素位置前面的所有像素点赋值为黑色*/if(i=place&&countwidth=place&&countwidth>=dlg.m_xpY*3){Image size[i]=m_pImage[m_pImageplace];m_pImageplace++;countwidth++;if( countwidth==m_nwidth*3){number++;m_pImageplace=number*m_nwi dth*3;}}}fwrite(Imagesize,m_nImage,1,fpw);fclose(fpo);fclose(fpw);nu mpicture=2;level=200;//200表示几何变换Invalidate();旋转代码:voidcImageprocessingView::onJhbhTxxz(){if(numpicture==0){Afxmessagebox("载入图片后才能空间旋转!",mb_oK,0);return;}//定义对话框并调用对话框cImagexZDlgdlg;if(dlg.Domodal()==IDoK)//显示对话框{Afxmessagebox("图片空间变换-旋转图像!",mb_oK,0);//读写文件FILe*fpo=fopen(bmpname,"rb");FILe*fpw=fopen(bmpnameLin,"wb+"); fread(&bfh,sizeof(bITmApFILeheADeR),1,fpo);fread(&bih,sizeof(bITm ApInFoheADeR),1,fpo);fwrite(&bfh,sizeof(bITmApFILeheADeR),1,fpw );fwrite(&bih,sizeof(bITmApInFoheADeR),1,fpw);fread(m_pImage,m_n Image,1,fpo);/*new和delete有效的进行动态内存的分配和释放*/unsignedchar*Imagesize;Imagesize=newunsignedchar[m_nImage];intpl ace;//记录图像每行的位置,便于图像旋转/*定义pA=3.14时使用的方法是arcsin(1.0/2)*6即为π*/doublepA;pA=asin(0.5)*6;/*把输入的0-360的正整数度数转换为角度,30度=π/6*/doubledegree;degree=pA*dlg.m_xzds/180;//调用dlg.m_xzds(旋转度数)//对应的二维矩阵注意图像矩阵从左下角开始处理它最终要转换成一维存储intx,Y;//图像变换前通过一维矩阵转换为二维intxplace,Yplace;//输出转换为的角度cstringstr;str.Format("转换后的角度=%f",degree);Afxmessagebox(str);//图像旋转处理for(inti=0;i篇二:实验报告模板学生实践报告课程名称:学生学号:所属院部:(文科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商学院指导教师:魏潇吟20——20学年第学期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实践报告书写要求实践报告原则上要求学生手写,要求书写工整。
兴奋课题实验报告
![兴奋课题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e0472a0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16.png)
一、实验目的1. 探究物质X对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影响。
2. 分析物质X对下一个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率的影响。
3. 了解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机制。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蛙2. 实验器材:恒定电流刺激仪、梯度浓度的物质X溶液、生理盐水、显微注射器、灵敏感应电流安培表、计时器、蛙脊神经元培养皿等。
3. 实验试剂:物质X、生理盐水、磷酸盐缓冲盐溶液(PBS)等。
三、实验方法1. 蛙脊神经元培养:将蛙脊神经元培养在含有适宜培养基的培养皿中,确保神经元存活并生长良好。
2. 实验分组:将培养的蛙脊神经元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神经元注射物质X溶液,对照组神经元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3. 刺激神经元:使用恒定电流刺激仪刺激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神经元,观察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情况。
4. 记录兴奋传导速率:在刺激神经元的同时,使用灵敏感应电流安培表记录兴奋传导速率。
5. 分析结果: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兴奋传导速率,分析物质X对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及对下一个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率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1. 实验组神经元兴奋传导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物质X对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具有抑制作用。
2. 在物质X作用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中,存在信号传递障碍,表现为兴奋传导速度减慢。
3. 在兴奋传导过程中,物质X对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均有抑制作用,导致兴奋传递受阻。
五、实验讨论1. 物质X对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道有关。
2. 物质X对兴奋传导速率的影响,可能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中,信号传递障碍有关。
3. 本实验结果表明,物质X对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具有抑制作用,为神经递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六、实验结论1. 物质X对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具有抑制作用,表现为兴奋传导速率减慢和信号传递障碍。
2. 物质X对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均有抑制作用,导致兴奋传递受阻。
3. 本实验为神经递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实验报告*《XXXXXXXXXXXXXXXXXX》课题组执笔人:××××××[摘要] 摘要是对成果内容准确的概括。
摘要写作的要求是精练、明确,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对成果的主要观点、内容加以介绍。
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在没有阅读全文之前,看了摘要就可以掌握研究成果的要点,也可以为文摘、索引、出版物转载提供便利。
摘要一般不超过二三百字。
大型的实验报告可以达到600~800字,单独占一页。
摘要用第三人称表达,不要加评价性的语句。
[关键词] ××××;×××;××××;×××;××××关键词属于主题词,由反映研究成果主要内容的名词术语组成,一般列出3~5个,必要时可以增加,但最多不要超过8个。
关键词之间用“;”隔开。
关键词的作用是方便读者检索有关资料,尤其是方便从电子计算机系统中进行检索工作。
关键词的排列顺序应该是先大后小,即内涵较大的词的放在前面,内涵较小的词放在后面。
这样在检索时,可逐渐缩小范围,逼近目标。
引言引言又称为前言、导言、绪论等,要求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叙述研究的背景,课题的提出,本实验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和范围(实验对象和时间),目前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成果、问题及发展趋势、该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成果的价值等内容。
正文正文部分由实验假设、实验的方法、过程和实验结果组成。
实验假设包括实验理论假设、自变量、因变量和干扰变量的确定。
实验方法和过程包括实验对象的选取(样本量、特征、条件、取样方式等);实验研究变量的实施与控制(实验的时间、观测指标、条件控制等);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所采用的方法;实验研究中出现的主要概念、专有名词的内涵与外延;实验过程中所采用的特殊工具、方法和手段等。
实验结果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实验中所收集的原始资料和观测资料经过初步分析后的结果;二是对资料整理后,采用逻辑分析、系统科学分析、模糊数学分析和教育统计分析后,所得到的实验的结果。
在表述实验结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实验结果的呈现应以事实、数字、图表为主,注意运用大量的经过科学方法处理、分析后的数据来证明实验结果,以增强说服力。
②实验结果中所列举的数据,必须从实验中所获取的资料中得来,要有据可查、实事求是,经得起复核。
③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量化处理和客观分析,从变量之间的关系揭示教学的规律。
*[基金项目]项目级别《项目名称》,批准号:,批准单位:。
④实验结果要经得起验证。
当正文内容较多时,为了层次分明,一般使用不同的序码,有时还需要加上小标题。
正文部分通常还采用多种图、表来集中反映数据处理的结果,在成文时需要仔细安排,与文章融为一体。
正文的层次可依据繁简不同做如下安排:一、××××××一、×××××× 1 ××××(一)××××1.×××××× 1.1 ××××1.××××××(1)×××× 1.1.1 ××××(1)××××①××××× 1.1.1.1 ××××①×××××结论在结论部分,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使实验结果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除了总结性的论述以外,在结论部分还往往提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和今后展望等内容。
[注释] 在研究成果中,引用相关文献或他人的研究成果、观点,都需要采用注释的方法加以说明,以示对别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引用原文,要用引号“”注明;引用原意,则在引文前面加冒号注明。
注意要把自己的话和引用别人的原意明确分开,不要混为一谈。
引文注释一般有三种方式:(1)夹注又称为文中注、段中注,即在引文后面用括号将其出处和转引处注明。
(2)脚注又称为页下注,将引文出处置于当页正文下方,用序号排列,并用细线与正文隔开。
(3)尾注又称为文尾注,将引文出处按序号统一编排于基本项后面。
[参考文献] 在基本项或注释的后面,一般应列出研究过程中和形成研究成果的过程中主要参考过的著作和文献。
从这些列表中可以反映出该项目研究起点的高低和水平,也是对别人知识产权的尊重。
参考文献的格式与注释的格式相同,只是一般不再注明起止页码。
文献的排列顺序以对项目研究所起到作用的大小和主次而定。
[附录] 列出实验研究中取得的重要原始数据资料和实验中不可缺少的仪器、设备、教材、测验量表格、试卷等。
附件一:引文格式规范(参照GB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和CAJ-CD B/T —1998《中国学术期刊(光盘)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要求列出)附件二:研究成果的编写格式附录三:课题研究报告版式附件一:引文格式规范引文注释按国家标准GB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和CAJ-CD B/T—1998《中国学术期刊(光盘)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要求执行。
1.引用标注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一个标记,称为参考文献的引用标注。
文内引用参考文献的标注按引用文献在文内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外加方括号,置于标引处右上角。
正文指明原始文献作者姓名时,序号标注于作者姓名之后,如例1。
例1:Jonassen等[1]认为“真正有效的建构主义教学环境设计......”正文未指明作者或非原始文献作者时,序号标注于句末。
序号一般标注在正文标点符号之前,如果引文在全句之末,其中句号在引文之内,则序号应标注在引号之外,如例2、例3。
例2:案例的学习不同于基于规则的学习“是一种增量式的学习过程”[2]。
例3:设计型研究的目的不简单是改进实践,“它承担着改进实践和完善理论的双重使命。
”[3]正文直接述及文献序号时,直接置于文内,不用角码标注,如例4。
例4:统计分析方法见参考文献[4]。
图中引用参考文献,序号应标注在中文图名中,图内不应出现引文标注。
例:图3 Moodle的功能结构图示[8]。
表中引用参考文献,序号一般应标注在表名中。
例:表6开发与发送在线课程的5个层次[2]。
表中其他注释用阿拉伯数字加半括号以右上角标形式标注(例:……1),……2)),表底线下分别按注释序号注明注释内容[例:1)……;2)…….]。
2.文献作者(主要责任者)的标识文献作者(主要责任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中间以逗号“,”分隔;4名以上则列出前3名,后面加“,等”或“,et al”。
西文作者姓在前,全大写;名缩写,不加缩写点。
3.参考文献类型的标识各种参考文献的类型以字母标识:M代表专著,C代表论文集,N代表报纸文章,J代表期刊文章,D代表学位论文,R代表科研报告,S代表标准,P代表专利,A代表从专著、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Z代表未定型文献。
各种电子文献的标识是: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载体类型的标识是: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4.各类文献著录格式(1)中文引文注释的格式·参考期刊文章的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示例:[1]吴中福.基于Web的远程教育管理及其实现[J].计算机应用,1998,18(8):6-8·参考专著的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示例:[2]谢新观.远程教育概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49-53·参考论文集的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论文集)主要责任者.原文献(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示例:[3]陆登庭.一流大学的特征及成功的领导与管理要素:哈佛的经验[A].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编.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9.·参考科研报告的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示例[4]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4-9.·参考学位论文的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宋述强.基于网络的案例学习环境设计与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5.·参考报纸文章的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示例:[6]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参考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格式——[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示例:[7]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10-11·参考专利的格式——[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名称[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8]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参考电子文献的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示例:[9]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pub/ wm1.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参考各种未定型文献的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示例:[10]张永禄.唐代长安词典[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2)外文引文注释的格式(其中书名、杂志名用斜体)·专著[11]Butler, C. Computers in Linguistics [M].Oxford &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1985.80—84·论文集文章[12]Joshi, A. Mutual beliefs in question-answer systems[A].In N. Smith (ed.),Mutual Beliefs[C].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82.181—197·期刊文章[13]Dongil Shin,En Sup Yoon, Kyung Yong Lee, et al.A web-based,interactive virtual laboratory system for unit operations and process systems engineering education:issues,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J].Computer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2002,26:319-330.研究成果的编写格式封面、封二 题名页序或前言(必要时)摘要 关键词目次页(必要时) 插图和附表清单(必要时)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单位、前置部分 (信息项)引言-1 正文-2 ∶ ∶结论 致谢2.1 2.2 2.3 ∶ ∶2.3.1 2.3.2 ∶ ∶2.3.2.1 2.3.2.2 ∶ ∶图1(或图2.1) 图2 ∶表1(或表2.1) 表2∶主体部分 (基本项)索引封三、封底结尾部分(必要时)附录A附录BB1.2.1图B1 表B1附录部分 (必要时)B1 ∶ ∶B1.1 B1.2∶ ∶(附属项)课题实验报告版式页面设置页边距:上2.5厘米下2.5厘米左2.5厘米右2.5厘米纸张:A4(21厘米×29.7厘米)版式:页眉1.5厘米,页脚1.5厘米文档网络:指定行和字符网络:每行43字,跨度10.5磅;每页39行;跨度17.85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