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叮叮当》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教师招聘试讲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教案主题:《叮叮当》教学目标:1. 能正确理解并朗读《叮叮当》这个儿歌。

2. 能听懂并回答有关歌曲内容的简单问题。

3. 能够用简单的手语表达歌曲的内容。

教学准备:1. 《叮叮当》这首儿歌的音乐。

2. 一块白板或黑板。

3. 图片或实物道具:铃铛、手表、小鼓等。

教学步骤:1. 温暖启动(5分钟):老师可以播放儿歌《叮叮当》的音乐,让学生站起来,跟着音乐扭动身体,热身准备。

2. 导入新课(5分钟):老师可以拿出一个铃铛,摇晃起来,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声音?”学生回答完毕后,再问:“这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学生回答完毕后,再引导学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就是关于铃铛的,它的名字叫做《叮叮当》,大家都准备好了吗?”3. 教学活动(20分钟):a. 把歌曲的音乐播放出来,让学生先听一遍,了解大致的歌曲内容。

b. 重新播放歌曲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唱起来,师生一起唱两遍。

c. 老师指着黑板上的歌词,引导学生一起读歌词,然后再跟着音乐唱。

d. 老师可以问几个关于歌曲内容的问题,如:“歌里面有什么事情发生了?”“歌词中有哪些地方发出了声音?”等。

4. 巩固练习(10分钟):a. 给学生分发铃铛、手表等实物或图片道具,让学生按照歌曲内容模仿敲打铃铛、摆动手表等动作。

b. 老师以手语的形式表达歌曲里的一些关键内容,让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并理解其意义。

5. 总结延伸(5分钟):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回顾歌曲内容,询问他们对歌曲的感受或想象。

6. 课堂作业:让学生回家之后,和家长一起唱儿歌《叮叮当》。

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

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

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一、教学目标1.能认识和说出不同大小、形状、颜色的金属物品。

2.能模仿教师示范,将不同的金属物品敲打出不同的声音。

3.了解金属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各种形状、大小、颜色的金属物品,如:螺丝钉、铁环、金属球等。

2.教师准备一个木槌和一个小锤子,以及敲打不同金属物品时所发出声音的录音。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几个不同的金属物品,让学生自己摸摸、看看,并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2.讲解(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金属这种物质,告诉学生金属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物品,并能够产生声音。

3.实验(20分钟)教师示范用小锤子和木槌敲打不同的金属物品,并让学生模仿敲打。

教师应该特别注意:① 确保学生使用小锤子和木槌的时候,安全第一。

② 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拍打自己手上或桌子上的金属物品,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实验中来。

实验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用录音带播放实验中不同金属物品敲打所发出的声音,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响性质。

4.拓展(10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哪些家具、家电、餐具等都是由金属制成的。

5.总结(5分钟)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回忆实验中所使用的不同金属物品名称,并加强记忆。

四、教学反思通过以上的教学过程,学生在实验中可以听到、看到不同金属物品所发出声音的差异,并能模仿自行拍打实验物品,提高了学生的听觉、视觉运动、模仿和记忆能力。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应该从安全、参与度、感受音响性质等方面做好教学准备和指导,使得小班学生能够在一个安全、积极的环境中参与实验。

最后,让学生能够了解金属物质的基本性质及应用,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

幼儿园小班科学声音叮叮当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声音叮叮当教案

一、教案简介教案名称:幼儿园小班科学声音叮叮当教案课时安排:本教案共包含5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感知到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

2. 培养幼儿的听觉分辨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准备:1. 各种发声物体,如铃铛、小鼓、金属勺子等。

2. 录音机和录音带。

3. 画有各种物体的图片。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声音的产生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发声物体,让幼儿猜测它们的发声原理。

2. 实验:让幼儿亲自尝试敲击、摩擦等方法,使物体发出声音。

3. 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实验中的发现,让幼儿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第二课时:声音的特点1. 引入:教师播放不同声音的录音,让幼儿分辨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实验:让幼儿用手掩住耳朵,分别尝试敲击、摩擦等方法,感受声音的变化。

3. 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实验中的发现,让幼儿认识到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等特点。

第三课时:声音的传播1. 引入:教师向幼儿讲解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

2. 实验:让幼儿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尝试发出声音,观察声音的传播效果。

3. 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实验中的发现,让幼儿认识到声音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第四课时:声音与生活1. 引入:教师向幼儿讲解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活动:让幼儿模仿各种声音,如动物叫声、交通工具鸣笛等。

3. 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模仿的声音,让幼儿认识到声音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五课时:总结与展示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2. 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如绘画、手工等)展示对声音的认识。

3. 分享:引导幼儿向同伴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交流所学所得。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

2. 评估幼儿在讨论环节的表述能力和思维逻辑。

3. 关注幼儿在展示环节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案实施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环境安全、舒适,有利于幼儿专注地参与活动。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 叮叮当》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 叮叮当》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叮叮当》教案
一、活动目的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亲子互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科学探索,培养幼儿的观察能
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铃铛、空瓶、发光玩具等多个物品
2.方形、圆形、三角形等不同形状的物品
3.班级中的家长参与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观察、探索
1.小朋友们和家长围坐在一起,老师展示铃铛、空瓶、发光玩具等物品,
引导小朋友们观察并描述这些物品。

2.老师提问:“这个物品是什么形状的?它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思考。

第二阶段:实践、体验
1.将方形、圆形、三角形等不同形状的物品放在桌子上,引导幼儿边玩
边学,探索不同形状物品的特点。

2.家长和幼儿一起“叮叮当”地敲击铃铛、空瓶等物品,让幼儿体验不同
物品的声音和特点。

第三阶段:总结、分享
1.老师邀请每位小朋友分享自己对于不同形状物品的看法,并在班上展
示幼儿们的作品。

2.家长可以分享自己小时候玩的游戏,让小朋友感受亲子间的温馨互动。

四、活动收尾
1.鼓励幼儿谦虚、友爱地相处,欢送家长离开。

2.老师与幼儿一起收拾活动场地,并跟小朋友们道别,感谢他们的参与。

五、活动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组织类似的亲子活动,不断拓展幼儿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观察物品特征,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丰富了对科学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希望在今后的活动中,能够不断激发幼儿对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叮叮当》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叮叮当》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叮叮当》教案:《叮叮当》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声音实验和观察。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 利用实验方法观察声音的传播。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响板、铃铛。

2. 实验材料:拉链、木块、酒精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重要性。

2. 呈现:出示响板和铃铛,让学生通过观察和问答来猜测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3. 实验1:拉链实验a. 学生自行操作实验,将拉链拉开,听声音。

b. 学生分组探讨声音的产生原因,并整理实验结果。

4. 实验2:木块实验a. 学生自行操作实验,敲击木块,听声音。

b. 学生分组探讨声音的传播过程,并整理实验结果。

5. 实验3:酒精灯实验a. 学生自行操作实验,点燃酒精灯,听声音。

b. 学生分组探讨声音的传播速度,并整理实验结果。

6. 总结:通过复习实验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声音产生和传播的规律,并进行知识梳理。

7. 小结:帮助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内容,并提醒学生进一步思考。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利用实验的方式直观地让学生了解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能力。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声音的产生条件和传播规律,加深对声音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积极参与实验观察和讨论,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让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然而,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组织和引导学生的思考,使实验结果得到充分的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知识的框架。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的物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探究发声原理,了解声音的来源。

3.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培养好奇心,提高孩子的科学素养。

教学准备1.班级中准备一些不同材质的小物件,如玻璃杯、铁壶、木棒、鸟叫声等。

2.课堂上准备录音设备,可以录下孩子模拟的声音。

3.学生课前要预习课文,认识一些基本的声音概念。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首先,老师可以给孩子展示一些具有不同声音的物品,如铃铛发出的叮叮当当的声音、吹口哨发出的尖利哨声、口中发出的长音等。

让孩子听一下,看一下,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声音的不同之处。

实验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与孩子一起进行实验,让孩子模拟出某些物品的声音。

1.首先,老师可以让孩子尝试用不同材质的物件敲打出声音,如敲打玻璃杯、敲打钢琴等,让孩子体验不同材质造成的不同声音。

2.接着,老师可以让孩子拿起不同形状的物品,比如说木棒、鸟羽毛、口哨等,通过吹、敲、摸擦等方法,让孩子模拟出这些物品的声音。

老师要帮助孩子分析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介绍声音的大致产生过程。

3.最后,老师可以让孩子模拟出一些动物发出的声音,如鸟叫声和马嘶声等,让孩子了解不仅人类可以发出各种声音,动物也可以。

讨论环节在实验环节结束后,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发表意见,让孩子谈一谈哪些声音最好听、哪些声音不好听,以及哪些声音产生的原理是比较好理解的等。

针对不好理解的声音产生原理,老师可以先让孩子拍手试试,再让孩子摸一下自己的喉咙,了解声音的来源是喉咙里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总结环节在教学结束前,老师可以总结一下本次课程的重点,引导孩子再次重复一遍本次实验中所用到的材料,让孩子能够更好地记忆并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

总结本次《叮叮当》的课程设计主要展现了声音和材料之间的联系,通过实验及相关的讨论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对声音的认知和学习,营造出专属的生动、形象、有感受的学习情境,让孩子在新知识的认知中逐步提高科学素养,并培养自身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二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二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活动目标:1、感知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尝试分辨一些不同的声音。

2、知道耳朵能听声音,要保护好耳朵。

活动准备:1、每人一个小动物头饰。

2、空铁罐每人一个,石块、沙子、米粒或者用黄豆、树叶若干。

3、小铃一个。

活动过程:一、探索活动,感知声音。

1、玩铁罐。

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我们班级里来了许多铁罐娃娃,你们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做游戏吗?每人抱一个铁罐娃娃和他一起玩一玩。

2、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玩铁罐。

二、交流讨论,了解声音。

1、讨论自己的探索过程。

师:刚才你是怎么和铁罐娃娃玩的?(有的单手摇、有的双手晃动、有的放在桌上、地上滚动、还有的用脚踢……)2、了解声音。

师:你在玩铁罐的时候,发出了什么?或者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3、听辩声音。

⑴老师选出分别装着石块、沙子、米粒的铁罐。

师:在摇动时,他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不一样)⑵老师依次摇动铁罐,让幼儿听辩。

师:他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引导幼儿用哐啷哐啷来描述石块发出的声音,用滴沥滴沥描述米粒发出的声音,用沙啦沙啦描述沙子发出的声音同时依次让幼儿猜猜看铁罐里装的是什么,并出示给幼儿看?⑶教师小结。

师:原来不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⑷摇动装着树叶的铁罐。

师:你听到了什么?(什么都没有听到)铁罐了有么有东西?(没有)教师打开铁罐,出示树叶,铁罐里装的什么?那为什么刚才你什么都没有听到呢?⑸教师小结。

师:有的会发出很响的声音,有的东西发出的声音很轻,有时几乎听不到。

三、知道耳朵能听声音。

师:你们用什么来听声音的?(耳朵)老师摇动装沙子的铁罐,请幼儿捂上耳朵听一听。

师:沙啦沙啦的声音听得清楚吗?(不清楚)四、游戏:谁的耳朵灵。

⑴师:森林里的??小动物要开音乐会,想请我们班耳朵最最灵的小朋友参加,你们想不想去?(想)小动物:小朋友,请你们戴好头饰,蒙住眼睛,竖起小耳朵。

⑵老师帮助小朋友戴好头饰。

师:我们可以学哪个小动物走路?(小猫)怎么样走?(轻轻地)为什么要轻轻地走路?(脚步声音太响了,我们的耳朵会听不到小铃的声音,会走错路的)⑶教师小结,引导幼儿要保护耳朵。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
课程背景
幼儿园小班是儿童科学教育的开端,该阶段的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和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教育可以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这节课主题是《叮叮当》,将对幼儿的听觉学习起到推动作用。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声音的认识和听觉的理解。

2.通过实验,让幼儿体验不同的声音。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5分钟)
老师给幼儿唱歌,教唱歌曲“叮叮当”。

然后让幼儿自由地发出各种声音,老师引导幼儿用听觉感受他们所发出的声音。

实验环节(15分钟)
老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实验,将各种物品放在桌上,如铁钉、橡皮球、铁罐、铅笔等。

请学生拿这些物品拍、敲、摆、晃等,让幼儿感受各种声音产生的区别。

老师还让幼儿拿起物品,在不同的地方进行实验,例如地上、桌上、椅子上等,让幼儿发现放在不同的物体上会发生什么变化。

总结环节(10分钟)
老师请几个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声音是什么,然后让大家回顾一下今天学到的知识。

最后老师设计游戏,让幼儿一起进行游戏:老师说了一个声音后,幼儿要快速判断是哪个物品发出的声音。

老师提示
1.在实验环节,如果大班人数太多,可以教师示范,让学生排队或分组进行。

2.实验环节中的实验品不宜过多,尽量控制在4个以内。

3.在总结环节中,老师可以让幼儿说说今天收获了什么,可以让幼儿口头回答,也可以让幼儿画画、课堂展示等方式进行总结。

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课的开展,幼儿了解了不同声音的产生方式和不同声音的特点,培养了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和好奇心,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幼儿园小班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幼儿园小班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幼儿园小班教案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我们小班的科学课要开始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声音的知识。

你们知道吗?声音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它可以传遍整个世界,让我们听到远方的声音。

而且,声音还有很多种颜色,比如红色、蓝色、绿色等等。

声音到底是什么呢?让我来给大家讲讲吧!我们来看看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其实,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

当我们敲打一个鼓或者吹一口气时,物体就会振动起来,这样就产生了声音。

而声音的大小和高低则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越高,声音就越尖锐;频率越低,声音就越低沉。

所以说,声音就像是一首美妙的乐曲,有高有低,有快有慢。

我们来聊聊声音的传播。

声音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播的。

当我们说话或者唱歌时,声音会通过空气传播到别人的耳朵里。

并不是所有的声音都能够传播得很远。

因为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物,比如墙壁、树木等等。

这些障碍物会阻碍声音的传播,使得声音变得模糊不清。

所以说,有时候我们会听到自己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不太一样,这就是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受到了干扰。

我们还要了解一下声音的方向性。

你知道吗?声音是有方向性的。

当我们说话或者唱歌时,声音会以我们所在的位置为中心向四周传播。

而当我们站在不同的位置听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时,我们会感觉到声音的方向是不同的。

这是因为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从而导致我们听到的声音方向发生了变化。

我们来说说如何保护我们的听力。

大家都知道,长时间接触噪音会对我们的听力造成损害。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听力。

比如说,我们不要长时间佩戴耳机听音乐;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要把音量调小一些;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或学习时,可以使用耳塞来隔绝噪音。

只有保护好我们的听力,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这个世界带给我们的美好声音。

今天的科学课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今天的课程内容,也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自己的听力,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吧!下次再见啦!。

幼儿园小班科学声音叮叮当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声音叮叮当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声音叮叮当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对声音产生兴趣,培养他们的听觉敏感性。

2. 通过观察和体验,让幼儿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重点:1. 让幼儿能够主动去寻找和发现周围的声音。

2. 培养幼儿的听觉分辨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2. 引导幼儿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声音的感受。

教学准备:1. 各种声音玩具,如铃铛、小鼓等。

2. 录音机、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1. 活动开始,教师向幼儿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幼儿思考和分享他们对声音的认识。

2. 教师展示各种声音玩具,让幼儿通过观察和触摸,了解这些玩具是如何发出声音的。

3. 教师播放一段录音,让幼儿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声音的来源和特点。

4.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每个幼儿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来表现某种声音,如拍手、跺脚等。

5. 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去发现和欣赏各种声音。

第二章:声音的分类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区分声音的高低、长短和音色。

2. 培养幼儿的听觉辨识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幼儿能够辨别不同声音的特征。

2. 引导幼儿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对声音的感受。

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声音的高低、长短和音色的概念。

2. 培养幼儿的听觉记忆力。

教学准备:1. 各种声音玩具,如钢琴、吉他等。

2. 录音机、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1. 活动开始,教师向幼儿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幼儿思考和分享他们对声音的认识。

2. 教师展示各种声音玩具,让幼儿通过观察和触摸,了解这些玩具是如何发出不同特征的声音的。

3. 教师播放一段包含不同声音特征的录音,让幼儿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声音的高低、长短和音色。

4.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活动,让每个幼儿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来表现某种声音特征,如高声唱歌、低声哼唱等。

5. 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声音的特征,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去发现和欣赏各种声音。

幼儿园小班科学声音叮叮当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声音叮叮当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声音叮叮当教案步履目标一、感知平日生计中各种不同的声音,考试测验鉴别一些不同的声音。

二、晓得耳朵能听声音,要保扩好耳朵。

步履豫备一、行使质料略多于幼儿人数(会发声的乐器如小铃、铃鼓等,铁罐多少好多,内装米粒、黄豆、纸团)。

二、空铁罐多少好多,黄豆、米粒、报纸多少好多。

三、每一人一个小动物头饰。

步履入程一、感知声音。

请幼儿自由选择桌上的质料举使用用,设法主见度榜样让它们发出声音。

听一听都有些什么声音?是如何听到的?二、聆听鉴别不同的声音。

教师摇动铁罐,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是不是同样。

分袂将黄豆、米粒、报纸装进空罐子中,请幼儿聆听区分,并依照幼儿用手指指出声音起源的标的目的。

小结:耳朵能听到邻近八方传来的声音。

三、评论争论若何如何样保扩耳朵。

没有耳朵会若何如何样?请幼儿捂上耳朵,教师轻声说话,向导幼儿感知听不见的未方便。

若何如何样保扩耳朵?(不要马糊着耳朵大大年夜声说话、不要让水流中听朵或者留在耳朵里等)步履倡导一、步履后可带幼儿到产外闲步,听一听自然界发出的各种声音。

二、除游戏“谁的耳朵灵”外,还可带幼儿到产外空位长举行听辨音源的游戏。

行动措施:幼儿戴上头饰遮住眼睛,教师敲击铃鼓或者小铃,幼儿依照声音的起源朝相马糊应的标的目的进步。

延伸步履:一、鼓舞激励幼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搬椅子、料理玩具、脱衣服、脱鞋等。

二、体育游戏:滚大大年夜球。

豫备各种大大年夜球1软性质料制成,直径为100厘米)工作报告。

玩法:①双手推滚大大年夜球,边推边跑。

②使劲把球推出,球向前动弹时,幼儿快跑,追上后接连滚。

③两名幼儿距离2米阁下,相马糊推滚大大年夜球。

④幼儿推滚大大年夜球竞赛。

朝同一标的目的,同时推滚。

三、游戏:挠痒痒。

豫备小草、羽毛等轻柔物品。

玩法:①幼儿自选一种物品在脖子、脸、手臂等部位轻轻拂过,说说自己的感应。

②在空位上(最佳展有地毯或者地板)互相挠痒痒,感触传染肌肤接触的爱好。

四、修筑游戏。

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

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

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1.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活动目标】1.感知日常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尝试分辨一些不同的声音。

2.要知道你的耳朵能听到声音,保护好你的耳朵。

3.发展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1.操作材料略多于儿童数量(能发出声音的乐器,如铃、铃鼓等。

、若干铁罐,内装米粒、黄豆、纸团)。

2.一些空铁罐,一些大豆,米粒和报纸。

3、每人一个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1、感知声音。

——请幼儿自由选择桌上的材料进行操作,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

——听一听都有些什么声音?是怎么听到的?2、倾听分辨不同的声音。

——教师摇动铁罐,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是否一样。

——分别将黄豆、米粒、报纸装入空罐子中,请幼儿倾听辨别,并根据幼儿用手指指出声音来源的方向。

——小结:耳朵能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声音。

3、讨论怎样保扩耳朵。

——没有耳朵会怎样?——请幼儿捂上耳朵,教师轻声说话,引导幼儿感知听不见的不方便。

——怎样保扩耳朵?(不要对着耳朵大声说话、不要让水流进耳朵或留在耳朵里等)活动建议1.活动结束后,可以带着孩子在家门外散步,听听大自然发出的各种声音。

2、除了游戏“谁的耳朵灵”外,还可带幼儿到产外空地上进行听辨音源的游戏。

方法:幼儿戴上头饰遮住眼睛,教师敲击铃鼓或小铃,幼儿根据声音的来源朝相对应的方向前进。

延伸活动:1.鼓励幼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搬椅子、收拾玩具、脱衣服和鞋子等。

2.体育游戏:滚大球。

准备各种直径100厘米的软质材料的大球1个)。

玩法:①双手推滚大球,边推边跑。

②用力把球推出,球向前滚动时,幼儿快跑,追上后继续滚。

③两名幼儿距离2米左右,相对推滚大球。

④幼儿推滚大球比赛。

朝同一方向,同时推滚。

3.游戏:挠痒痒。

准备草、羽毛等柔软的东西。

玩法:①幼儿自选一种物品在脖子、脸、手臂等部位轻轻拂过,说说自己的感觉。

②在空地上(最好铺有地毯或地板)相互挠痒痒,感受肌肤接触的乐趣。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叮叮当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叮叮当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教案标题:幼儿园小班科学课——探索声音的奇妙世界(叮叮当)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初步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声音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通过敲击不同物体,让幼儿体验声音的产生。

2. 声音的传播: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幼儿理解声音是如何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

三、教学准备:1. 各种可以发出声音的物品,如铃铛、鼓、木棒、空瓶子等。

2. 简单的示意图或动画,用于解释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3. 分组活动所需的材料,如彩色贴纸、画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教师引导幼儿注意周围的环境声音,如鸟叫声、汽车声、铃铛声等,引出“声音”的主题。

2. 探索声音的产生:让幼儿自由选择物品进行敲击,体验不同的声音,并引导他们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3. 解释声音的产生:通过示意图或动画,简单解释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 探索声音的传播:进行一个小实验,例如在一个空房间里敲击鼓,让幼儿在房间的不同位置听声音,理解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5. 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用提供的材料制作自己的“叮叮当”乐器,并进行演奏分享。

五、教学延伸: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探索声音,比如在家里找找看哪些物品可以发出声音,或者尝试用不同的力度敲击同一物品,听听声音有什么变化。

六、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能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表扬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创新思维。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力,评估他们对声音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分组活动的成果展示,评估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在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对声音的观察和探索情况,进一步评估教学效果。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三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三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目录: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一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可爱的小兔子二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声音三
- 1 -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一
活动目标
1、感知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尝试分辨一些不同的声音。

2、知道耳朵能听声音,要保护好耳朵。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略多于幼儿人数(会发声的乐器,如小铃、铃鼓等,
2、每人一个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感知声音。

1、请幼儿自由选择桌上的材料进行操作,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

2、听一听都有些什么声音?是怎么听到的?
二、倾听分辨不同的声音。

1、教师摇动铁罐,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是否一样。

2、分别将黄豆、米粒、报纸装入空罐子中,请幼儿倾听辨别,并根据声响找出与罐子内相同的
物品,然后检验是否正确。

3、小结:不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三、游戏:谁的耳朵灵。

1.幼儿集中到活动室中间,用头饰遮住眼睛,由教师或一能力强的幼儿在全体幼儿的
前、后、左、右等不同方位敲响某一乐器,请全体幼儿用手指指出声音来源的方向。

2.小结:耳朵能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声音。

2 / 2。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材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能力。

3.学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观察和验证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1.各种不同材质的物体(如木棍、铁棍、塑料棍等)。

2.吹响乐器的样本(如小号、小铃铛、口哨等)。

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引入1.班级集合,和幼儿打招呼,问候大家。

2.然后出示从家里带来的一些玩具或物品,让幼儿联想出不同材质的物品发出的声音,以及所能想到的乐器声。

3.引导幼儿通过声音的大小、高低、清晰程度、音色等来区分不同的声音。

第二步:实验1.准备好各种不同材质的物体,如木棍、铁棍和塑料棍等,使幼儿观察和比较它们的区别。

2.让幼儿一根一根地敲打不同材质的物体,监听它们发出的声音。

3.让幼儿分享和比较它们的声音特点,引导幼儿得出结论:不同材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各有不同。

第三步:活动1.准备好吹响乐器的样本,如小号、小铃铛和口哨等。

2.让幼儿把吹响乐器和不同材质的物体组合起来,比如把小铃铛挂在木棍上,吹响口哨后敲打塑料棍。

3.让幼儿探究不同组合所发出的声音。

第四步:总结1.回顾整个实验活动,让幼儿总结出不同材质的物品发出的声音各有不同的规律。

2.提醒幼儿,类比于此,我们在生活中也需要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常常分类整理,方便我们的生活和学习。

教学反思这一节课主要通过实验和活动,让幼儿了解不同材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分类思维能力。

同时,让幼儿通过这个活动的方式学会了用简单的实验方法观察和验证自己的想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们都非常积极主动,通过自己亲身的体验和实践,更好地理解了课程内容,提高了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教案名称: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教学目标:1. 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

2. 能够区分不同声音的高低、响亮度等特征。

3.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听觉注意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银铃、木鱼、小鼓、口哨等发声物体。

2. CD音乐或音乐 APP。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环节(5分钟)1. 引导孩子观察教室内不同物体的图案、形状和颜色。

2. 引导孩子观察教室内不同物体的特点,如柔软、硬、光滑、粗糙等。

3. 引导孩子观察不同物体传出的声音特点。

步骤二:讨论环节(15分钟)1. 展示银铃、木鱼、小鼓、口哨等发声物体,提问孩子:“这些物体能发出声音吗?”2. 让孩子自由试着敲打这些物体,观察并描述发出的声音特点。

3. 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不同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步骤三:实践环节(20分钟)1. 将孩子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给他们发放一种发声物体。

2. 让孩子尝试在敲打或摇晃发声物体的过程中观察声音的特点,并互相比较分析。

3. 鼓励孩子在发现问题的同时提出解决方案,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4. 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探究的结果,并分享自己的体会。

步骤四:总结环节(10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新知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特点不同。

2.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高低音和响亮度的区分,以及不同发声物体的原理。

3. 让孩子描述他们最喜欢的声音,以及为什么喜欢这种声音。

步骤五:延伸活动(5分钟)1. 播放CD音乐或音乐 APP,让孩子欣赏不同种类的乐器声音。

2. 鼓励孩子试着模仿和配合音乐节奏发出声音,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表演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孩子们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的声音特点,区分不同声音的高低和响亮度。

探究不同发声物体的原理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通过延伸活动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表演能力。

幼儿园小班科学《叮叮当》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叮叮当》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叮叮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声音的特点。

3.能够感知身边的不同声音,并进行分类。

二、教学准备
1.课件:《叮叮当》的图片或视频。

2.实验材料:铃铛、发声对象。

3.教学辅助:幼儿园小班科学教具。

三、教学过程
1. 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叮叮当》的音频,让学生聆听不同的声音,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声音。

2. 导入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铃铛,并问:为什么铃铛会发出声音?帮助学生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 实践活动
1.让学生用手摇动铃铛,观察并感受铃铛发出的声音。

2.让学生触摸其他发声对象,并试着产生不同的声音。

3.引导学生描述不同声音的特点,如高低、响亮、轻柔等。

4.让学生探究不同声音的产生原理,并进行简单分类。

4. 总结归纳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当天学习的内容,强调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不同声音有着不同的特点。

四、课后延伸
1.让学生自由探索周围环境中的不同声音,并记录下来。

2.设计更多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声音的奥秘。

3.应用所学知识,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声音实验。

五、教学反思
教师应及时总结教学过程,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运用,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幼儿园小班科学《叮叮当》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相关教学工作。

幼儿园小班科学《叮叮当》教学设计

幼儿园小班科学《叮叮当》教学设计

幼儿园小班科学《叮叮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

2.认识并学习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体和现象。

3.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科学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围绕《叮叮当》这首儿歌展开,通过歌曲内容,引导幼儿了解一些家庭常见物品,并了解一些发声的原理和方式。

三、教学准备:1.《叮叮当》歌曲音乐录音。

3.白板、彩色粉笔。

4.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教具。

四、教学活动:活动一:引入歌曲《叮叮当》(10分钟)1.教师播放《叮叮当》歌曲,引导幼儿听歌、跟着节奏打拍子。

2.教师询问幼儿歌曲中出现的物品有哪些,引导幼儿回忆并说出。

活动二:认识家庭常见物品(15分钟)3.教师出示其他物品道具如手表、钥匙、踏板垫等,逐一问幼儿并引导他们说明其作用,以及发出声音的方式。

4.教师总结所学的物品和相关发声原理。

活动三:制造声音的实验(30分钟)1.教师为幼儿呈现沙发道具,询问幼儿坐在沙发上会发出什么声音。

2.教师引导幼儿用手轻轻拍打沙发,让他们听到发出的声音并感受到手感。

3.教师鼓励幼儿用其他物品如铃铛、钥匙等轻轻拍打沙发,比较不同物品带来的声音效果。

活动四:制作简易乐器(30分钟)1.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简易乐器的图片或实物,并讲解它们是如何发声的。

2.教师给每个幼儿分发一张纸板和几颗小铃铛,引导他们将小铃铛粘贴在纸板上。

3.教师展示如何摇动纸板,使小铃铛发出声音。

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简易乐器。

4.教师组织幼儿互相展示制作的简易乐器,并相互试玩。

活动五:小结与评价(10分钟)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问幼儿他们学到了什么。

2.教师询问幼儿对这节课的感受,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3.教师鼓励幼儿将学到的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并邀请他们向家长展示和分享。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学习兴趣、参与度和合作表现。

2.听取幼儿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他们对歌曲中物品的认识程度。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叮叮当》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叮叮当》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叮叮当》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
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优质获奖教案】
活动目标:
1.感知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尝试分辨一些不同的声音。

2.知道耳朵能听声音,要保护好耳朵。

活动准备:
1.空铁罐5个,石块、沙子、黄豆、树叶若干。

2.各种小动物的叫声。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圆圆脑袋一座山,兄弟两人住两边,各种声音能听见,从小到老不见面。

二、玩铁罐,了解声音
1.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铁罐宝宝,他们口袋里还藏了一些好玩的东西呢,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发出了什么声音?
2. 先5个罐头一起摇动,让幼儿感知声音
3.老师依次摇动铁罐,让幼儿听清。

师:它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引导幼儿用"咚咚咚"来描述石头发出的声音,用"沙沙沙"描述沙子的声音,用"叮咚叮咚叮咚"描述黄豆的声音)
4.摇动装着树叶的铁罐。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 叮叮当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 叮叮当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小班科学活动叮叮当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声音的基本认知和理解。

2.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体验和探索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教学内容:本次科学活动的主题为“叮叮当”,主要让幼儿通过敲击不同的物体,体验和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教学准备:1. 各种能发出声音的物品,如铃铛、木块、塑料瓶、金属罐等。

2. 幼儿用的安全锤子或木棍。

3. 录音设备(可选)。

教学过程:1. 引入活动:教师先敲击铃铛,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然后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引导幼儿回答并引入主题“叮叮当”。

2. 探索活动:将准备好的物品放在桌子上,让幼儿逐一尝试敲击,感受并描述每种物品发出的声音。

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幼儿比较不同物品的声音差异。

3. 分享环节: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发现的声音特点,如高低、轻重、长短等,并尝试模仿这些声音。

4. 游戏环节:进行“声音猜猜看”的游戏,教师敲击物品,幼儿猜测是哪种物品发出的声音。

教学延伸:在活动结束后,可以让幼儿回家与家长一起寻找更多能发出声音的物品,进一步探索声音的奥秘。

教学总结:通过这次“叮叮当”科学活动,幼儿们了解了不同物品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评估他们对声音的认知理解和探索兴趣。

2. 通过幼儿在分享和游戏环节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声音特点的理解和记忆。

3. 在活动后,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了解幼儿在家中的延伸探索情况,进一步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科学素养的发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叮叮当》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
板教师招聘试讲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叮叮当
活动目标:
1、感知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声音,尝试分辨一些不同的声音。

2、知道耳朵能听声音,要保护好耳朵。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小动物头饰。

2、空铁罐每人一个,石块、沙子、米粒或者用黄豆、树叶若干。

3、小铃一个。

活动过程:
一、探索活动,感知声音。

1、玩铁罐。

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我们班级里来了许多铁罐娃娃,你们愿意和他们交朋友做游戏吗?每人抱一个铁罐娃娃和他一起玩一玩。

2、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玩铁罐。

二、交流讨论,了解声音。

1、讨论自己的探索过程。

师:刚才你是怎么和铁罐娃娃玩的?(有的单手摇、有的双手晃动、有的放在桌上、地上滚动、还有的用脚踢……)
2、了解声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