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及其关键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技术难点与施工要点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技术难点与施工要点摘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其施工分为工厂预制和现场施工两部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具有结构安全、施工快捷、节能省地、绿色环保的优点而且非常密集。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易于设计标准化和施工机械化,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重要途径。
为了促进其在建筑中的应用,本文总结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阐述了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主要特点,并将施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用于施工中。
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要点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为了保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而设计。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技术难点;施工要点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概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是指由混凝土预制件的全部或部分组装或连接的结构体的结构形式。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在中国的应用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目前,我国已进行了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具有易于实现设计标准化和施工机械化的优点。
作为实现建筑产业化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由于长期滞留,中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处于重新启动阶段。
结合工程实践,阐述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特点及构件预制装配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主要特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主要是混凝土预制件,应严格控制截面尺寸误差。
根据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和构件的安装和安装原理,将结构分为不同的构件(如墙、梁、板、楼梯等)。
相同类型的组件将尝试将截面尺寸和增强件集成为一种或几种类型。
同时,将钢筋按根部定位,并绘制零件图,便于生产、安装和质量控制的标准化。
所有混凝土预制件均可在工厂内工业化生产,直接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直接安装施工,方便快捷,有利于节能环保。
构件的标准化、统一化,注定了现场施工的标准化和程序化,使施工更加方便,使施工人员更好更快地了解施工要点和安装方法。
混凝土构件的详细绘制和混凝土构件的工厂化处理,保证了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得到充分保证。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与研究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与研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是指将混凝土构件在工厂进行预制加工,并在现场通过简单拼接或安装完成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浇筑混凝土建筑结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稳定、资源节约等优势,因此在现代建筑领域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应用。
1.预制构件的设计和生产:预制构件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
要保证预制构件能够准确地拼接和安装,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生产。
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构件的力学性能、结构连接和拼接方式。
生产时要确保构件的尺寸精度、表面平整度和强度等技术指标。
2.现场拼接和安装:现场拼接和安装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关键步骤。
在进行现场拼接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拼接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构件之间的连接紧密和稳固。
在进行现场安装时,要采用专用设备和工具,并根据施工顺序和安装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构件的准确安装和固定。
3.构件之间的连接与固定:构件之间的连接和固定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连接与固定方式有焊接、螺栓连接、榫卯连接等。
在选择连接方式时要根据不同构件的特点和使用要求进行选择,并对连接部位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充分考虑。
4.质量控制和检测:质量控制和检测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的关键环节。
要对预制构件的生产和现场施工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材料的选择和检测、施工工艺的控制和检验等。
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试验,包括构件的尺寸精度、强度和稳定性等。
5.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组织与管理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的重要保障。
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并配备专业的施工人员和设备。
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充分的协调和配合,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同时还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主要包括预制构件的设计和生产、现场拼接和安装、构件之间的连接与固定、质量控制和检测以及施工组织与管理等方面。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介绍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建筑构件或模块进行工厂化生产,然后再现场进行组装的一种建筑方式。
相对传统的施工方法而言,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环境友好等优点。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
一、预制构件的设计与制造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预制构件是基础和关键,其设计和制造直接影响整体施工质量和效率。
预制构件的设计需要考虑构件的功能需求、受力情况以及连接方式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取,可以实现轻量化、高强度、防火防水等性能要求。
1.1 结构设计预制构件的结构设计要符合力学原理,并满足相关标准规范。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受力情况,采取合适的承载方式和连接方式。
此外,还需要注意预制构件之间的协调性和拼接性,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1.2 材料选取预制构件的材料选取要综合考虑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以及环境适应性。
常用的材料有钢结构、混凝土、玻璃等。
其中,钢结构具有优良的强度和抗震性能,混凝土则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1.3 制造工艺预制构件的制造工艺需要经过精确计算和严格控制,确保每个构件的尺寸精度和质量稳定。
常用的制造工艺包括模板浇筑、模压养护、现浇与分段制作等。
通过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安装技术2.1 模块化组装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模块化组装技术是一种常用且关键的安装方法。
通过将预制构件进行标准化设计和制造,并采用特殊连接方式,实现了快速、简便地组装整体结构。
这种技术有效提高了施工速度并降低了人力成本。
2.2 空间拼接技术空间拼接技术是指通过预制构件的相互拼接,创造更大空间的施工方式。
这种技术适用于建筑物的扩建或拆除重建等场景,可以减少对项目周边环境的干扰,并提高整体施工效果。
2.3 节能减排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还要考虑节能减排的技术应用。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摘要: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产业化的代表技术,具有施工效率高、质量好、劳动力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势,正处于大发展阶段,质量管理是装配式建筑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这类建筑与现浇筑建筑的最大区别是施工方法,装配式建筑因为其是在工厂预制和在现场安装,这种独特的工艺会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过程中增加新的质量控制风险点,再者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在设计、生产还是施工安装方面相关体系未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指导文件和规范也未能健全,这对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质量管理也是一个挑战。
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引言在当前建筑工程项目中,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技术复杂,在施工中容易出现质量缺陷,所以,相关人员应重视工程项目的施工准备与构件运输等相关规范要求,掌握工程项目中的关键施工工艺及其操作要点,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施工质量缺陷的发生率,最终为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特性解析第一,装配式施工的精准性特征。
从建筑构配件的生产模式看,从大环境下的建筑产品进行拆分处理,即为结合施工结构,将不同属性的配件进行拆分,在后期工程建设期间,可按照标准化的预制构件进行批量生产,保证在后期契合期间构件参数是符合现场施工诉求的,此类工业化生产模式可降低生产成本。
第二,装配式施工节约性特征。
工程建筑构件生产设计时,按照前期图纸文件进行一系列规范处理,将此类设计文件传输到工厂中,进行预制构件的自动化生产,构件形式在生产线之中,无需担心生产误差的问题,因为自动化、智能化可控化的生产机制可将各类生产部件的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别,间接增加构配件的制造质量,在现场装配期间不会产生结构割裂问题。
第三,装配式施工便捷性特征。
与传统现浇施工相比,装配式部件在现场施工时只需要按照图纸文件进行空间装配便可,通过吊装与拼接的形式将不同建筑部件进行契合,施工速率较快,且构件尺寸在出厂环节便完成精度调控,增加工程建设的稳定性。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一种以工厂预制构件为主体,现场装配安装的新型建筑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环境友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领域。
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有几个关键的技术需要重视。
第一个关键技术是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施工计划应该综合考虑材料采购、构件生产、运输和装配等环节,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时间节点,确保工序之间的协调和顺利进行。
第二个关键技术是质量控制。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预制构件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体建筑的质量。
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加强质量检测和监控,确保构件的尺寸、抗压强度和抗震性能等达到要求。
第三个关键技术是装配工艺。
装配工艺包括构件的运输、吊装和安装等环节。
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构件的完整性和表面的光洁度,避免受到碰撞和损坏。
在吊装和安装过程中,要选择适当的吊装设备和施工方案,确保构件的精确定位和牢固连接。
第四个关键技术是施工安全。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需要经过高空作业和大型机械设备操作等环节,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在施工前要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第五个关键技术是装配工人的专业素质。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来进行操作,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施工前要对工人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施工方法和操作技巧。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涉及到施工计划、质量控制、装配工艺、施工安全和工人素质等方面。
只有做好这些关键技术的落实,才能确保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概述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概述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可持续发展和高效建筑的需求增长,装配式建筑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利用工厂预制构件,在现场进行组装安装的建筑方式,相较于传统施工方式,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
本文将概述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
一、设计与规划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设计与规划是保证项目成功的基础。
这方面的关键技术包括:1. 建模与预测:通过三维数字化设计软件进行建模,并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预测,以减少错误和改进施工方法。
2. 构件标准化:确立构件尺寸、材质等标准化要求,以确保构件可以满足各类项目需求,并提高构件生产效率。
3. 系统集成:综合考虑结构、管道、电气等系统的协调性,在整体设计上做出最佳平衡。
二、制造与加工技术装配式建筑的核心技术之一在于构件的制造和加工过程,其中关键技术包括:1. 钢结构制作:采用先进的数控设备和焊接技术,提高钢结构构件的精度和强度,并保证安全可靠。
2. 预应力混凝土板制作:利用预应力技术减轻自重荷载,并通过模块化设计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 墙体板生产:采用石膏板、夹芯板等进行墙体生产,确保墙体轻质、保温隔热性能良好。
三、运输与组装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在运输和组装方面也有一些关键的技术需要掌握:1. 翻转与吊装:利用起重设备进行构件的翻转和吊装,需考虑到安全稳定以及装配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形问题。
2. 模块化组装:将预制构件按照计划进行组合拼装,在现场实现快速、精确的安装,并考虑到连接方式及密封等要求。
3. 自动化设备:引入自动化设备可提高装配效率和质量,如采用机器人进行构件集中分拣、组装等工作。
四、质量控制与验收技术为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以下关键技术应被重视:1. 精密检测:使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检测设备对构件尺寸、强度等进行监测,及早发现问题,并修正。
2. 施工过程管理:通过精细化管理,实时监控施工进度、材料使用情况等,确保施工符合规范要求。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逐渐成为建筑业的主流。
相比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方式,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环保等优势,因此备受建筑行业的青睐。
在进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时,掌握关键的施工技术要点非常重要。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的要点。
一、设计阶段要点在进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前,首先需要做好设计方案。
设计阶段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基础工作,关系到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
设计师应当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装配方式和连接方式等,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施工工序和施工顺序的安排,避免出现后期工程难以进行的情况。
二、原材料要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施工所需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子、钢筋等。
在选材时,应尽量选择质量好、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对于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生产厂家也需要进行认真的筛选,选择有一定生产经验和技术实力的厂家进行合作,以保证构件的质量。
三、施工工艺要点1. 预制构件生产在进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时,首先要对预制构件进行生产。
生产过程中需要保证模板的质量和准确度,确保构件的尺寸准确,表面光滑。
还需要注意搅拌和浇筑混凝土时的均匀性和密实性,以保证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
2. 构件运输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施工需要进行构件的运输工作。
在进行运输时需要注意车辆的稳定性和路面的平整度,确保构件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损坏。
需要对构件的运输路线进行规划,选择合适的道路进行运输,避免因为路况问题影响施工进度。
3. 构件的安装构件的安装是整个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中比较关键的环节。
在进行安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确保基础的平整度和承载能力,为构件的安装提供良好的条件。
- 采用合适的起重设备和安装工艺,确保构件安装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对于构件的连接方式和紧固方式需要进行合理选择,保证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
1. 模板与支撑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需要使用钢模板和支撑体系来支撑混凝土浇筑。
关键技术包括模板的设计和制作,支撑体系的设计和施工。
2. 混凝土浇筑技术:混凝土的浇筑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核心环节。
关键技术
包括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控制,以及混凝土的养护处理。
3. 钢筋加工与安装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通常需要使用钢筋来增强结构的承载
能力。
关键技术包括钢筋的加工和焊接,以及钢筋的安装位置和间距的控制。
4. 电气与管道布置技术:在房屋建筑中,需要对电气和管道进行布置。
关键技术包
括电气线路和管道的设计和施工,以及与混凝土结构的连接和穿越处理。
5. 立面和外装修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立面和外装修是影响建筑外观和质量的
重要因素。
关键技术包括立面的设计和施工,外墙的装修和保温处理。
6. 施工工序与协调管理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需要按照一定的工序进行,不
同工序之间需要协调和管理。
关键技术包括施工工序的规划和安排,工序之间的交接与配合,以及施工进度的控制和监督。
7. 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关键技术包括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工作标准的制定,以及质量检测的方法和设备的选取
和使用。
8. 安全施工与安全防护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施工的安
全性及安全防护措施。
关键技术包括施工作业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的制定,以及安全防
护设施的设置和使用。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概述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概述一、装配式建筑施工概述装配式建筑是指将构件或部件在工厂预制完毕后,通过运输至现场进行组装安装的建筑施工方式。
它不同于传统的现场浇筑施工方式,具有快速、高效、环保等优势。
为了实现装配式建筑施工,需要掌握一系列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
二、设计与构造技术1. 建模技术: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前,需要先进行精确而细致的三维建模。
通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对整个建筑的构造和细节进行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尺寸误差和碰撞问题。
2. 结构设计技术:结构设计要满足安全可靠、稳定性好等要求,并考虑到各种力学效应。
此外,在装配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承载能力、连接方式等因素。
三、制造与加工技术1. 预制加工技术:预制加工是指将材料在离开现场之前,在生产线上进行预先加工。
这包括钢结构件的切割、焊接,混凝土构件的浇筑,木材构件的定制切割等。
2. 施工设备和工具: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特殊的设备和工具。
例如,吊装机械能够将重型结构件提升到预定位置,并将其精准地安装在支撑点上。
四、运输与安装技术1. 运输方式:为了保证装配式建筑材料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这可以包括船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等。
2. 安装工艺: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核心是在现场进行准确、高效的组装安装。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开发出优化的安装工艺,并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相关操作。
五、连接与固定技术1. 连接方式: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连接方式起着关键作用。
常见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螺栓连接、榫卯连接等。
不同的连接方式适用于不同类型及规格的构件。
2. 固定方法:为了保证整个建筑结构稳定可靠,需要采取适当的固定方法。
这包括使用预埋件、膨胀螺栓、浸渍锚栓等方式进行固定。
六、质量控制与检测技术1. 质量管理体系:装配式建筑施工要求高度精准,因此需要建立科学而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
该体系需要包括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管控、成品检测等环节。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分析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概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指在工厂条件下制作混凝土构件,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和安装的一种建筑施工方式。
相比传统的现场浇筑施工方式,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具有速度快、质量可控、资源利用率高等优点,已成为未来建筑领域的发展方向之一。
二、关键技术分析1.设计与制造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制造是该施工方式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构件的尺寸、连接方式、安装顺序等因素,以确保构件在施工现场的组装和安装顺利进行。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保证构件的尺寸精度和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还要考虑生产工艺、模具设计等方面的技术问题。
2.运输与安装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运输和安装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由于构件通常具有较大的尺寸和重量,如何安全、快速地将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并进行准确的安装是一个技术难点。
需要考虑运输工艺、起重设备、安装顺序等因素,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效率。
3.连接与固定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连接与固定是保证整个建筑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关键。
在施工现场,需要对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节点处理、固定方法等进行有效的设计和施工。
在使用过程中,还要考虑构件的拆卸和再利用问题,因此连接与固定技术需要兼顾结构的稳定性和拆装的便利性。
4.质量控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由于构件在工厂条件下生产,质量控制相对较为容易,但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原材料、生产工艺、构件试验等进行全面的监控和检测,以确保构件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5.技术创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领域,需要不断引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利用新型模具技术可以提高构件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采用预制混凝土墙板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减少材料浪费等。
技术创新是推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对建筑质量、施工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要求不断提高,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的关键点分析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的关键点分析【摘要】通过长期努力,现阶段我国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的施工技术水平已经得到了显著地提高,并且其施工中各个项目的管理体系也已经趋于健全和完善,逐渐发展成为了引领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新型模式。
本文将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特征为其出发点,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建筑中的施工技术重难点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优势;施工技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需要在部分或者全部构件预制工作实施完毕后,才可以直接进入到施工地点,然后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与合理化的方式进行稳定连接。
在具体的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将整个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大量数据与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汇总,并采取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对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明确了施工技术重难点,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在设计和施工中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保证,拓展了有关建筑结构施工设计技术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渠道,加强了有效利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优势和创新,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中所具备的技术优势进行了充分利用。
1.预制装配式结构优势1.1 操作便捷在现场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施工方法充分体现了它们的高效与便利。
因为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不必直接进行现场加工与设计,只需对现有构建模型进行安装即可,进而达到了施工活动的安全、高效与便捷,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物在施工现场中的施工困难与强度,对于缩短施工时间、加快建筑物进度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与影响[1]。
1.2 较高的经济效益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优点还是因其表现出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它不但大大降低了建筑物在施工现场的劳动力与工作强度,还将此种便利性充分地体现到建筑物的整体操作过程中。
例如,在对于预制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进行处理过程中,无需进行长时间的养护,降低了维修成本。
底模节能效果也较为明显,减少了原料的使用成本,将其经济效益充分地体现出来。
此外,极大地降低了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材料资源的浪费率,实现对于施工材料资源的有效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和预算。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要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为了满足迅速发展的需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作为一种快速且经济高效的建造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而在实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时,有几个关键技术要点需要注意。
一、预制构件加固连接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预制构件是关键组成部分。
它们通过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预制构件之间能够牢固地连接起来。
这就需要考虑到两方面因素:设计时连接的可行性和实际生产中连接的可操作性。
为了确保加固连接的可靠性,可以采用各类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进行加固连接。
例如钢筋、纤维绳或者螺栓等常用材料都可以考虑使用。
此外,在选择合适的加固材料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其抗腐蚀能力以及可重复利用率等方面。
二、外壳保温技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外壳保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既可以提高整体建筑结构的节能性能,又可以改善室内舒适度。
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并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
在选择保温材料时,应优先考虑其导热系数、防火性以及耐久性等指标。
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板材厚度和保温层位置等参数。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焊接或粘接,并注意处理好与其他构件之间的接缝。
三、螺栓连接技术螺栓连接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常用的一种连接方式。
通过正确使用螺栓连接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首先,在选择螺栓时应考虑到其材质和规格。
通常情况下,高强度螺栓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它们具有更好的抗拉伸性能和耐久性。
其次,在进行螺栓连接时需要注意预紧力的大小以及连接是否均匀。
四、拼装间隙控制技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拼装,而拼装过程中的间隙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它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控制拼装间隙,首先需要在设计阶段进行详细规划,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间隙大小。
其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测量、调整以及视觉检查,确保每一连接点的拼装间隙都符合标准。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车辆工程技术90工程技术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特点 首先,简化了施工现场操作。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无需在建筑施工现场加工各个构件,构件提前预制完成,仅需现场安装即可,不仅降低了施工现场的工作强度,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体现出显著的高效性与便捷性。
其次,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可以降低施工现场工作量,减少了混凝土结构现场施工的养护操作环节,并且各类模具的应用远远低于传统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降低了周转材料的投入成本,因此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成本更低,经济效益更高。
再次,较高的生态效益。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都是提前预制完成的,不会对建筑项目周围的施工环境产生明显干扰,低能耗、低排放,大大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文明环保水平,体现出显著的生态效益。
最后,较高的施工要求。
由于预件构件的尺寸无法改变,因此施工过程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对于放线、测量精度、预留孔位置等指标要求均比较高,误差超出设计范围就会直接影响到构件的安装质量,比如放线尺寸过小会造成构件无法安装,尺寸过大则会导致拼缝过大;施工中对于标高测量的精确度要求也非常高,剪力墙标高超出允许误差范围,会导致叠合板无法平整安装[1]。
此外,预制件中的预留孔位置及尺寸也要十分准确,否则施工过程中需要重新开槽,反而增加了施工难度。
2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2.1 模板安装技术 模板安装过程中一定要秉持先水平构件后竖向构件、先模块构件后异型构件原则来进行安装,保证安装模板的结构具备统一性,能够符合建筑建设需求。
首先,需要在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面上进行凿毛,将斜模板安装在符合高度的顶端位置,以便剩余浮浆可以自行流入模板顶端,实现新混凝土与原结构混凝土的有效融合。
其次,当新旧混凝土融合到一定程度,且混凝土强度达到相应标准后,自密实混凝土表现出溢出,说明了混凝土的浇筑可以停下来了。
注意,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浇筑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出现浇筑不均匀现象、冒泡现象等问题的发生。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是一种通过工厂化生产预制构件,现场组装拼装而成的建筑施工方式,具有时间短、质量可靠、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
然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关键技术如下:
1. 构件的制作: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需要提前制作好各种预制构件,如板、柱、梁等,这些构件的制作质量关乎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需要制定完善的制作标准和技术。
2. 构件的运输:预制构件在工厂里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要保证构件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协调好现场的接收和存放工作,避免因存放不当导致构件受损。
3. 构件的组装:预制构件到达现场后需要进行组装和安装,此时需要保证构件的准确度和精度,避免因组装不良造成施工质量问题。
同时,还需要采用先进的组装技术和工具,使得构件的组装效率更高。
4. 确保施工安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现场安全管理,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
因此,需要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加强临时支撑结构设计和施工监督工作,同时引导工人掌握好安全操作规程。
5. 精细施工管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具有速度快、质量高等优势,但也需要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各环节。
对施工现场进行周密的安排和部署,确保施工进展和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需要在制作、运输、组装、安全和精细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把控。
同时,需要充分发挥现代化建筑技术和工具的作用,利用先进的机械化手段、信息化手段和智能化手段,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为现代建筑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房屋建筑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是现代社会建筑行业的重要特征。
在房屋建筑领域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施工方式。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对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保证建筑质量、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概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指将混凝土构件在工厂内进行预制和预装配,然后将构件运至现场进行组装安装的一种建筑结构体系。
它是将传统的现场施工与工业化生产结合起来,是建筑行业迈向现代化、智能化的一个重要步骤。
与传统的现场浇筑混凝土结构相比,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高、节约资源和减少浪费等优势。
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混凝土材料的选用、预制构件设计和制作、运输与安装、连接和细部处理等方面。
二、混凝土材料的选用混凝土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主要构件材料,因此混凝土的选用对结构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常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或自密实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抗压强度、抗渗性和耐久性,能够满足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自密实混凝土能够有效地减少混凝土内部的孔隙和裂缝,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渗性,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常用的材料。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也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
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水灰比,以确保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三、预制构件设计和制作预制构件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核心部分,预制构件的设计和制作质量直接影响整个结构的性能和质量。
在预制构件的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构件的受力性能、连接方式、运输和安装等因素,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预制构件的制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生产,并严格控制材料的选择、模具的制作和混凝土的浇筑工艺等环节,以保证预制构件的质量。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房屋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方式存在着劳动力需求大、周期长、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方式因其快速、节能、环保等优势,成为了未来房屋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是指将混凝土构件在生产场地上进行预制,然后运到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拼接的一种施工方式。
这种方式降低了施工现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施工质量。
要实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高质量和高效率,需要掌握以下关键技术:1. 混凝土材料技术:混凝土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基础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混凝土材料技术方面,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粉煤灰掺量等参数,以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还要注意混凝土的施工工期,避免混凝土在运输或存储过程中失去流动性。
2. 预制构件技术:预制构件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预制构件的质量和精度要求高,包括构件的几何尺寸、表面光洁度以及加工精度等。
在预制构件技术方面,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浇注和养护过程,保证构件的强度和质量。
4. 可靠性设计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需要进行可靠性设计,以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可靠。
可靠性设计技术包括构件的抗震设计、结构的受力分析等,要保证结构在正常使用和极限荷载情况下不发生破坏。
5. 质量检测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质量检测,以保证施工质量的合格。
质量检测技术包括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构件的几何尺寸和表面光洁度等,要使用适当的检测仪器和设备进行检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包括混凝土材料技术、预制构件技术、施工过程控制技术、可靠性设计技术以及质量检测技术。
只有掌握了这些关键技术,才能实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摘要: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整体施工质量,实现资源合理化利用及安全节能高效的目的,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更好地顺应当前社会环境以及建筑工程发展趋势,不断促进绿色房屋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
下面笔者就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关键技术在绿色建筑背景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为房屋建筑提供便利。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实施预制材料时,可以有效地防止在施工时浪费大量施工资源,给我国在合理运用资源方面提供了新方式,避免给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研究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概述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与变革,建筑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进行革新。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作为建筑行业发展与革新的成果,其绿色环保的施工效果受到建筑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同时绿色低碳作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该技术还会不断的到优化。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是一项包含多项工序的施工手段,其包括的主要工序有工厂预制、现场组装、安装评价等。
以此组成的建筑物整体结构坚固结实、节能环保。
2 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优势2.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高效性通过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简介,我们可以知道,该混凝土结构构件在投入现场应用前就已经制备好,可以直接投入现场使用。
因此,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装配式混凝土的构件无需在现场进行拼接,只需要施工工人按照工作图纸实现构件之间的连接与安装即可,大大减少了工作量,缩短了工作时间。
对于施工现场的工作除了需要按照设计图纸在现场做好安置工作,还需要同时做好材料的拼接工作。
这种施工方法不仅仅大大节约了用材,而且有效的省去了许多施工步骤。
除此之外,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同时结合多种工艺手段,共同完成施工。
2.2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绿色节能性绿色低碳也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一个比较突出的性能优点。
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解析
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解析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建筑品质的要求提升,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装配式建筑不仅具备施工周期短、工期可控等优势,还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然而,要实现装配式建筑的高质量发展,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进行解析。
二、关键技术分析1. 设计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设计是关键环节之一。
设计团队需要根据项目需求和标准规范,结合先进的数字化设计软件,开展从方案设计到详细施工图纸的制定等过程。
同时,在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材料选择、构造连接等因素,并有效解决交叉行业协同设计及工艺问题。
2. 材料技术装配式建筑所采用的主要材料包括钢结构、混凝土预制构件、板材等。
在材料方面,关键技术包括材料的选用、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例如,在钢结构领域,需要考虑合适的钢材规格、强度以及耐腐蚀性能;而在预制构件中,需要确保模板的精确度和表面质量。
3. 制造技术装配式建筑制造技术是实现工厂化生产的重要环节。
通过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自动化流水线,可以实现模块化、标准化和序列化生产。
此外,还需要注重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与检测,确保每个组件的准确度和一致性。
4. 运输与安装技术装配式建筑在运输与安装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技术挑战。
为了保证组件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失,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同时,在安装环节中需考虑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吊装设备选择以及施工人员培训等问题。
5. 施工管理技术对于大规模装配式建筑项目而言,施工管理至关重要。
施工管理涉及到资源调配、进度控制、质量监督和安全管理等方面。
因此,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与协同发展至关重要。
三、核心技术解析1. BIM技术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和关键技术分析在装配式建筑中,设计与生产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设计便于在生产制造中降低成本;生产工艺改进促进提高设计灵活性,设计与工艺是一个互利互进的关键环节。
一、工业化建筑的设计分析从构件生产工艺角度来看深化设计需考虑以下几个环节:1)构件详图:制作适合生产的构件详图,包括模板图、配筋图。
2)模具图纸设计:符合模具设计的初步构件图可以在构件外观尺寸确定后提供,设计师根据需要可审核模具图。
3)模具加工:尽量考虑模具使用的通用性及重复利用率。
4)工厂备料:设计确定构件的所有预埋件型号、外饰面材料、门窗型号等。
5)绑筋、组模、预埋:构件图中需明确表示配筋要求、预埋件的定位、防雷设置要求,注意位置需避免互相干涉。
6)混凝土浇筑:构件图需表达不同构件所用混凝土的标号。
7)脱模、养护:构件图需表达脱模的吊点、吊具型号及位置。
从构件物流运输角度来看深化设计需考虑以下几个环节:1)构件养护:是否达到脱模、起吊强度要求,要求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
2)成品堆放:构件详图明确构件编号、楼栋号、层号、轴线及构件顺序,构件表面喷涂相应信息。
3)成品质检:对应构件详图检验钢筋外露尺寸、构件尺寸等,发放合格证或准用证。
4)构件装车:构件拆分尺寸考虑车辆宽度及载重要求,配备专用构件运输架。
5)构件质量检查:深化设计图纸明确构件验收标准。
二、工业化建筑的结构体系分析工业化建筑是指采用构配件工厂化生产,在现场以机械化的方法装配而成的建筑。
外墙挂板体系内墙用大模板以混凝土浇筑,墙体内配钢筋网架;外墙挂预制混凝土复合墙板,配以构造柱和圈梁。
便于施工,加快进度,提高建筑的工厂化加工,确保工程质量和不降低抗震能力的前提下节省建设投资。
预制部件:外墙、叠合楼板、阳台、楼梯、叠合梁体系特点:竖向受力结构采用现浇,外墙挂板不参与受力,预制比例一般为10%-50%,施工难度较低,成本较低。
适用高度:高层、超高层适用建筑:保障房、商品房、办公建筑装配式框架体系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按标准化设计,根据结构、建筑特点将柱、梁、板、楼梯、阳台、外墙等构件拆分,在工厂进行标准化预制生产,现场采用塔吊等大型设备安装,形成房屋建筑。
研砼上海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商办综合楼采用装配整体性框架结构体系预制部件:柱、叠合梁、叠合楼板、阳台、楼梯等体系特点:工业化程度高,内部空间自由度好,室内梁柱外露,施工难度较高,成本较高。
适用高度:60米以下适用建筑:公寓、办公、酒店、学校等建筑装配式剪力墙体系“装配剪力墙结构”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一种类型,其定义是主要受力构件剪力墙、梁、板部分或全部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预制墙板、叠合梁、叠合板)组成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在施工现场拼装后,采用墙板间竖向连接缝现浇、上下墙板间主要竖向受力钢筋浆锚连接以及楼面梁板叠合现浇形成整体的一种结构形式。
研砼华纺和成金山“未来派”项目采用装配剪力墙体系预制部件:剪力墙、叠合楼板,叠合梁、楼梯、阳台、空调板、飘窗、户隔墙等体系特点:工业化程度高,预制比例可达70%,房间空间完整,几乎无梁柱外露,施工简易,成本最低可与现浇持平、可选择局部或全部预制,空间灵活度一般。
适用高度:高层、超高层适用建筑:保障房、商品房等装配式框架-剪力墙体系装配式框架-剪力墙体系根据预制构件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预制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预制框架-现浇核心筒结构、预制框架-预制剪力墙结构三种形式。
兼有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特点,体系中剪力墙和框架布置灵活,易实现大空间,适用高度较高。
研砼公房地产闵行新城项目采用装配式框架-剪力墙体系预制部件:柱、剪力墙、叠合楼板,阳台,楼梯、户隔墙等体系特点: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难度高,成本较高,室内柱外露,内部空间自由度较好。
适用高度:高层、超高层适用建筑:商品房、保障房等三、推进工业化技术建筑外墙板(包括承重和围护外墙板)在工厂内预制运至现场安装,具有巨大优势,可在工厂内一次制成装饰结构和保温三合一的外墙板运到现场安装,外立面即可完工亮相,大大减少了施工工序、劳动力、多次外脚手架的搭拆和长时期的高空危险作业,减少现场作业,做到现场文明绿色施工。
内承重墙(剪力墙)则完全不同,近年来普遍采用的大模板、钢筋点焊网片、商品混凝土和混凝土泵及布料杆等,除振捣外几乎全部都是机械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很高了,这套工艺已经达到了工业化施工水平,还有利于抗震,减少由于墙体装配连接带来的一系列复杂工艺,所以现浇混凝土工艺不一定不是建筑工业化。
非承重内隔墙还采用预制轻质混凝土圆孔条板,也不排除整块预制墙板在结构施工时插入。
RC楼板在地震区采用叠合楼板,以解决墙板节点整体性问题,在非地震区仍可采用预制楼板,但需改进墙体与楼板的节点现浇。
楼板施工重点是要解决模板工艺,因模板大量消耗木材等物资资源,又费工、费时,改革模板工艺就可以在RC楼板施工的工业化方面迈进一步,至于现浇楼板、剪力墙等钢筋施工,应采取工厂预制的点焊钢筋网片,钢筋成型加工一律由工厂生产。
在装配式建筑中,设计与生产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设计便于在生产制造中降低成本;生产工艺改进促进提高设计灵活性,设计与工艺是一个互利互进的关键环节。
对于一些小型构件如楼梯、阳台等更应该全面采用预制装配工艺,减少现场作业。
近几年我国已大规模在众多高层或超高层工程的核心筒部位推广了液压爬模,这也是一种模板工业化施工很好的体系。
RC框架结构实现工业化施工,宜先从三合一预制装配外墙板,剪力墙采用大模板快速整体支、拆柱模,RC叠合楼板和预制装配内隔墙(或干作业)等方面抓起。
目前,RC结构施工采用预制装配与现场现浇相结合的施工工艺,该技术的关键在于提高劳动效率和机械化水平。
在装饰、机电施工工业化方面,力求取消或大大减少现场湿作业、消除砌筑抹灰等强体力劳动,减少手工作业,最大程度地实行工厂预制、现场组装的工艺。
门窗全部在工厂制作并组装成整体运至现场整体安装,外门窗也要在预制外墙板的生产厂内安装完成后再出厂。
卫浴、厨房宜采取标准模数式设计,采用标准部配件和定型设备,有条件最好采用厕、厨匣子结构,在厂内整套组装好后运至现场整体安装。
装饰和机电虽然工作量不如结构大,但品种复杂,工序频繁,相互交错,并且不少项目在工厂内预制有诸多不便,需进一步探索。
四、工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在许多发达国家由于人工成本很高,工业化生产的住宅不但品质好、施工速度快,甚至比传统的现场施工造价更低,其成熟的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并逐渐成为住宅生产的主流方式,其中用预制混凝土构件(Precast Components,简称PC)建设的PC住宅以优良的性能在不同国家受到普遍欢迎。
PC墙体预制混凝土外墙(PC外墙)板模具主要采用钢模,钢筋加工后整体绑扎,然后调到模具内安装,混凝土浇筑后进行整体养护。
生产过程中的模具清洁、钢筋加工、面砖粘贴、窗框安装、预埋件固定、蒸汽养护、拆模搬运等工序均采用工厂式流水施工,每个工种都由相对少数固定的娴熟工人实施操作。
与传统的现浇结构相比,预制混凝土结构整体现浇的外板,保证了结构构件连接的整体性、连续性,不会因不同材料热膨胀系数之间的差异而引起砖墙与混凝土接缝处开裂,导致渗水的现象。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众多板块拼接,势必会产生预制板墙之间的水平缝和竖向缝等纵横交错的板块拼缝,从而有可能产生渗漏现象。
PC外墙防水技术常见的外墙拼接防水技术有水平拼缝排水、垂直拼缝排水、预制窗板窗框防水三种,实际中一般采用构造与材料防水相结合的方式。
●水平拼缝防水常见的防水措施有材料密封防水、采用物理防水的方式空腔构造防水排水和空心密封条防水三种。
最外侧可采用材料密封防水的做法,将最外层作为材料密封防水层,可选用耐候硅胶等高分子密封胶将拼缝最外侧密封,直接阻止水气进入接缝。
拼缝中部是构造形成的空腔,采用的防水方式是分别在上下两块预制混凝土墙板相应的部位设置凹槽,这样在两块板墙拼接时就会形成一个内高外低的空腔。
同时可以在空腔的下部也就是在下块板的顶部设置一个排水槽,并将排水管设置在排水槽的近端垂直拼缝底部。
在预制墙板的拼接内侧采用的防水措施是在内侧设置空心橡胶止水条。
●垂直拼缝防水垂直拼缝防水措施就是设置竖向空腔。
节点竖向空腔可以有效的防止水流向内侧,同时也可以通过下部设置的排水管排出流入水平空腔的水。
为了使防水更加的安全有效、阻挡渗入的水汽,可以在空心橡胶止水条后部设置现浇混凝土结构。
●预制窗板窗框防水采用铝合金窗框与预制混凝土板浇灌的方法,将PC外墙的外门窗框直接预埋于预制混凝土板中,铝合金窗框与混凝土墙体被一次性制作成一个整体,从工艺上解决了外门窗的渗透问题,大大提高防水性能并可以有效的减少施工现场工程量,同时也提升了房屋的性能,改善居住质量。
PC外墙尚未解决的难题(1)成本方面的较量:国内廉价的“人口福利”虽然在快速消失,但在建筑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毕竟有着强大的劳动力基础。
比起花大价钱建造PC墙体的生产场地、从国外进口生产线、高标准的技术人才、运输费用及吊装所需设备及安装限制等,砌块墙体所需要的运输、安装、养护及技术方面所需的投入就倍显其现阶段的优势,所以还是市场限制了其发展。
(2)防火及防水配件不成熟:现在国内使用的防火材料不太能满足PC墙体与楼板之间的防火要求及墙体变形要求。
还有就是PC墙体四周都需防水胶条,但国内产品一般太易老化,大大降低了PC墙体系统的防水能力,并且胶条的使用周期和PC墙体的使用周期还存在严重不匹配的问题。
(3)设计及施工技术的转型未完成:由于国内近30年粗糙的设计要求及粗矿型的施工方法使得国人对精细化和人性化的建筑环境暂时还没有更高的要求。
但是随着人们对自己身处环境认知程度的不断提升,对生活质量的无止追求,建筑的“产品”性将慢慢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