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管理系统
基于大数据的轨道交通供电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基于大数据的轨道交通供电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践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轨道交通行业中,基于大数据的供电设备运维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供电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降低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基于大数据的轨道交通供电设备运维管理系统进行探讨。
二、理论分析1.1 大数据在轨道交通供电设备运维管理中的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海量的数据,从而为轨道交通供电设备的运维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供电设备中的潜在问题,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故障的发生。
大数据还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供电设备的运行参数,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1.2 大数据在轨道交通供电设备运维管理中的优势与传统的运维管理方式相比,基于大数据的轨道交通供电设备运维管理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了运维管理的效率。
通过大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快速地发现供电设备中的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减少因故障导致的停机时间。
(2)降低了运维管理的成本。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优化供电设备的运行参数,降低能耗,减少设备的运行成本。
(3)提高了供电设备的安全性。
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供电设备中的潜在安全隐患,提前采取预防措施,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三、实践探讨2.1 数据采集与处理要实现基于大数据的轨道交通供电设备运维管理,首先要对供电设备的各种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控系统等设备获取。
获取到的数据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去噪、归一化等,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2.2 数据分析与挖掘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我们可以发现供电设备中的潜在问题和规律。
例如,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设备的运行参数存在一定的周期性波动,这可能是由于设备本身的特性或者外部环境的影响所导致。
通过这些规律,我们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故障的发生。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综述

地点、类别、价格、数量、消耗情况。
学角度指导维修工作的进行。 维修决策建模和优化
48
第31 卷 第10 期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综述 王 凌 等
铁道运输与经济
城市交通
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单设备系统的定期 用Client/Server结构,基于有限和无线局域网,由系统
维修决策建模和优化理论已经较为成熟。目前,由于 服务器、在线监测系统、便携式测试设备和人工管理
缺少维修决策支持软件系统,在地铁、轻轨和独轨等 终端等组成,如图2。
系统设备的维修保养中,主要还是依据专家经验和行
业规程进行维修计划制定和维修决策。 另外,要在轨 道交通系统设备维修管理中应用维修决策建模和优化
运行调度 管理系统
技术,必须重视设备故障和劣化数据的积累, 这是维修 决策建模和优化的基础。
2 0 0 7 ,3 8(2 ): 4 1 - 4 5 . [5] 周学兵,殷国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装备维修管理系统[J].机
械工程与自动化,2 0 0 8 ,(1 ): 5 4 - 5 6 . [6] Masoud,N.,Minami,Y., Triplett,J..Cairo Metro Line Number
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调度管理系统
1.2 方法模型库 方法模型库是计算
机维修管理系统实现决
轨道交通列车控制设备的维修保养与设备管理

轨道交通列车控制设备的维修保养与设备管理随着城市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作为轨道交通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列车控制设备的维修保养和设备管理变得尤为关键。
本文将讨论轨道交通列车控制设备的维修保养和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常见问题以及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轨道交通列车控制设备的重要性轨道交通列车控制设备是确保运营安全和正常进行的基础设施。
它包括列车信号系统、通信系统、制动系统以及列车调度控制等多个关键组件。
这些设备的稳定运行对于准确的列车控制、避免事故以及确保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1.1 提高运行安全性轨道交通列车控制设备的维修保养能够防止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定期检查和维护可以帮助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及时修复,从而提高运行的安全性。
1.2 保障运输效率轨道交通列车控制设备的良好维护可以确保设备的高效运行,减少故障出现的概率,提高运输的准确性和效率。
这对于繁忙的城市交通来说至关重要。
1.3 延长设备寿命通过定期维护和保养,可以延长轨道交通列车控制设备的使用寿命。
这不仅可以减少维修成本,还可以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2.1 设备故障和事故处理在实际运行中,轨道交通列车控制设备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如信号故障、通信中断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列车运行延误、事故甚至伤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故障处理机制。
这包括及时检测、快速响应和紧急修复的程序,以及合理的备件管理和快速补给。
在设备故障和事故处理中,高效的沟通和协调也十分重要。
相关部门和人员之间需要建立紧密的联系,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以便快速采取行动。
2.2 定期维护和保养计划为了确保轨道交通列车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需要制定定期维护和保养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对设备各个组件的检查、清洁、校准和更换等工作。
通过定期维护和保养,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从而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基于综合监控平台的轨道交通设备维护管理系统设计

管机 构 , 责 各 区域 维 护 中心 维 护 保 障 任 务 的协 调 和 指 挥 。 负 C S作为线 网维护管理 中心 的信 息化管理平 台 , MM 除具备 R MMS 的监视功 能外 , 还具备以下功能 :
( )线 网重要设施设备运行状态的集中监视 ; 1
( )重大设施设备故障抢修的指挥和协调 ; 2 ( )跨 区域维修保养工作的协调 ; 3 ( )备 品备件信息共享及跨 区域领用的协调 ; 4
( . h n h i uo t nIs u e tt nC . Ld , h n h i 0 2 3 C ia 1 S a g a t i nt m n i o , t, S a g a 0 3 , hn ; A ma o r ao 2 2 S ag a o 3Me oO eai o , t. S a g a 0 0 0 C i ) . h n h i . t prt n C . Ld , h n h i 0 8 , hn N r o 2 a
备、 数据 服务 器 、 前端处 理器
( E )WE F P 、 B服务 器、 管理 工
2 2 系统功能 .
22 1 R . . MM S功 能
作站和打 印机等硬件 设备 构
成 。为确保 R MMS系统 的可
区域维护管理 中心是轨道交通线路维护管理的责任 主体 , 独 立承担所辖 区域内轨 道交 通设 施设 备 的维 护保 障任 务 。R MMS 作 为区域维护 中心 的信息化管理平 台 , 具备以下功能 : ( )设施设 备清 单管 理 , 括设 施设 备信 息 的录入 、 改 、 1 包 修 检索 、 列表显示等 ;
摘
要 :在分析轨道交通 区域化维护管理需求的基础上 , 出了基于综合监 控平 台的轨道 交通维 护管理系 统设计方案 , 出了系统 结 提 给
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的管理体系和流程优化

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的管理体系和流程优化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轨道交通成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长时间的使用和频繁的运营给轨道交通设备带来了诸多挑战,如设备故障、维修需求和保养管理等。
为了确保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营,建立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和流程优化至关重要。
一、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管理体系的建立1. 加强维修团队的专业化培训:一个专业的维修团队对于设备故障的快速排除和维修至关重要。
因此,将聘用和培训高素质的维修人员,提供专业技能和技巧培训,以确保他们具备解决各种维修问题的能力。
2. 建立设备维修手册和标准操作程序:编制详细的设备维修手册和标准操作程序,明确各种故障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维修方法、维修时间和质量要求。
这可以为维修人员提供标准化的指导,确保维修工作的一致性和高效性。
3. 引入设备维修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设备维修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设备故障的快速报修、维修进程的实时监控和维修记录的完整保存。
这样,可以提升维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减少维修时间,增加设备的可用性。
二、轨道交通设备维修流程的优化1. 故障诊断和排除流程的优化:通过引入现代化的故障诊断设备和技术,加强设备故障的快速识别和排除。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减少维修时间和对轨道交通系统的影响。
2. 维修配件和备件的供应优化:建立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及时供应高质量的维修配件和备件。
同时,建立合理的库存管理系统,确保维修配件和备件的及时补充,避免因配件缺失导致的维修延误。
3. 维修工作的计划和调度优化: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和调度安排,充分考虑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时间和高峰期,最大程度减少维修对正常运营的影响。
合理安排维修人员的轮班和工作量,确保维修工作的高效完成。
4. 维修质量和安全管理的优化:建立健全的维修质量管理体系,严格遵守相关维修标准,确保维修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加强对维修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做到维修质量的持续改进。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智能运维及能源管理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机电设备智能运维及能源管理系统摘要:近些年,受社会发展的影响,我国的交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依据当今技术发展状况与工程运用需要,研究了机电设备运维智能管控系统在城市交通设施运用中可操作性,多性能机电设备运维智能管控系统,通过先进的智能化技术、信息化技术等手段,完成各分系统运作状况数据监控、数据共享、设施管理、运营控制与数据解析与报表,在现实运行中获得了不错的运维与节能成果。
由于国内正处于城市轨道快速发展时期,设施工程数量突增,设备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更加明显,当今尽管已经建设了部分系统,但是每个系统的工作不够优化、不够系统,且比较独立,信息数据资源应用率不大,急切的需求一套综合的系统对其实行融合、完善与汇集,建设一套综合的、适应中国交通特点的统一化设备运维管控系统尤为重要。
由此文章重点对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运维智能管控系统进行解析研究。
关键词:交通;机电设备;智能监控系统;管控平台引言城市轨道交通通常建设工期紧张,调试与安装施工交叉进行,建设单位通常由于人力资源紧缺导致调试协调难度增大,而交办运[2019]17号《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安全评估规范》)对开通评审要求又相对较高。
在此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联调应运而生。
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联调,可以验证单机单系统的调试结果,推进工程进度;可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降低建设管理难度,提高工程质量;可以满足运营需求,提高设备移交质量;出具联调评估报告,为项目验收和评审提供数据支持,帮助专家判断各机电系统是否满足运营要求,从而实现新线按期、高质量开通运营。
1故障诊断定位故障诊断定位主要对设备故障进行根因分析,通过分析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变化情况,深挖设备产生故障的根本原因。
传统的故障告警通常基于单源的逻辑条件实现对故障诊断定位,缺乏对于多维度、多层级故障的挖掘研判及分析能力,而故障往往是具备因果性、衍生性或并发性特点的。
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的维修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

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的维修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轨道交通成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轨道交通设备的安全运行和高效维护,维修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在现代轨道交通维修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的维修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的重要性、优势和挑战。
维修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使得轨道交通设备的维修更加高效、精准和可追溯。
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维修人员可以实时获得设备运行状态、故障信息和维修记录,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设备出现的故障和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案。
此外,维修信息化还可以对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和预测维护,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故障,减少设备维修对列车运行的影响。
智能化管理则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设备维修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优化,提高维修效率和准确度。
维修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提高维修效率上,还能够提升维修质量和安全保障。
传统的维修工作往往依赖维修人员的经验和技能,容易出现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判和差错。
而维修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可以将维修工作标准化,通过数据支撑和智能算法,提供准确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指导,降低人为因素对维修结果的影响。
此外,维修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可以记录和追溯设备的维修历史,为维修过程的质量控制和事故调查提供有效的依据。
通过提高维修质量和安全保障,维修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能够减少设备故障引起的突发事件和延误,提升人们对轨道交通的信心和依赖。
然而,尽管维修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具有很多优势,但其实施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挑战。
要实现维修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信息化设备和系统,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等。
同时,需要建立网络通信设施和安全管理机制,确保数据的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次是数据质量和标准化的挑战。
维修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需要大量准确的数据支撑,但目前轨道交通设备的数据采集和管理仍存在互操作性、一致性和准确性的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的设备维护和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的设备维护和管理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十分迅速,越来越多的城市相继建设轨道交通,方便了人民的出行。
然而,作为高科技设施的轨道交通线路和车辆也需要不断的维护和管理,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本文就城市轨道交通的设备维护和管理进行探讨。
一、轨道交通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轨道交通设备,主要包括轨道线路、车辆、信号系统、软件系统等。
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需要不断的维护和保养,以下是其中一部分设备的维护方式:1.轨道线路的维护:轨道线路是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维护直接关系到系统的运行安全和舒适性。
轨道线路的每周巡视和月度维护保养工作非常重要,包括检查轨道的平整、固定、弯曲程度和附属设备的工作性能等。
2.车辆的维护:轨道交通车辆的维护主要包括车体、轮对、牵引系统、制动系统、通风系统、空调系统、车门系统等各部分的检查和保养。
车辆每天的保养工作是必要的,将日常保养工作做好,有利于延长轨道交通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3.信号系统的维护:轨道交通的信号系统是保证运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定期检查每个信号灯、信号机、道岔等设备的工作情况,确保信号系统的可靠性。
在信号系统出现故障时,需要及时排查和修复。
二、轨道交通设备的管理措施轨道交通设备的管理主要包括技术管理、安全管理、预防性维护、应急处理和人员管理等方面:1.技术管理:技术管理是轨道交通设备维护管理的核心,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
技术管理不仅包括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还包括数据管理、技术标准管理和技术保障等方面。
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并定期进行技术研发和技术知识培训,是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必备条件。
2.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最基本的要求,对于保障乘客的安全至关重要。
轨道交通设备的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制定应急预案和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等。
3.预防性维护:预防性维护是轨道交通设备维护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轨道交通信号智能运维系统

汇报人: 2024功能模块 • 系统实施与运维 • 实际应用与效果评估
01
系统概述
系统定义与功能
定义
轨道交通信号智能运维系统是一种基于先进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手段,对轨道交 通信号设备进行实时监测、故障诊断、预警预测和远程控制的综合性运维管理 系统。
率。
智能调度模块
01
列车调度
根据列车的位置、速度和信号设 备状态,智能调度列车运行,确 保列车安全、准时运行。
资源调度
02
03
调度优化
根据列车运行需求,智能调度相 关资源,如人员、车辆、备件等 。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 据,优化列车调度方案,提高运 输效率。
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模块
可视化展示
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图表、报表等形式进行可 视化展示,方便用户查看和理解。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类型选择
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关系型数据库或非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模型设计
设计适合系统需求的数据模型,包括表结构、字段定义等。
数据存储和管理
实现数据的存储、备份、恢复等功能。
系统安全与稳定性
数据加密技术
采用数据加密技术保护数据安全,防止数据泄 露和被篡改。
访问控制技术
采用访问控制技术限制用户对系统的访问权限 ,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
02
系统架构与技术
硬件架构
核心硬件
中央处理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用于处理数据 、存储数据和传输数据。
输入输出设备
传感器、摄像头、控制面板等,用于采集数据、监控 设备和控制设备。
通信设备
交换机、路由器等,用于实现系统内部和外部的数据 传输。
软件架构
基于BIM_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运维管理系统

基于BIM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运维管理系统那哲铭1,丁蓥蓥2(1.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2.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针对传统信号设备运维管理中台账管理混乱、故障分析难度较大等问题,提出基于BIM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运维管理方案。
方案以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精细化建模、模型轻量化处理、数据库存储数据、接口与服务、BIM与GIS融合等技术,完成基于BIM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的架构设计。
系统通过对信号设备BIM模型族库的可视化管理,信号设备的动态状态显示及静态数据管理,设备状态的监测以及故障统计、历史维护等信息的查看,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可视化、信息化、集成化、高效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信号系统的运用效率。
该系统已在南昌地铁3号线应用,效果良好,可为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领域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BIM;信号设备;运维管理中图分类号:U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61X(2023)04-0038-07 DOI:10.19550/j.issn.1672-061x.2023.03.31.0010 引言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重要公共交通工具,近年来,得到了持续稳步的发展。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国已有61座城市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累计超过41 386 km,线路网络以及载客量稳居世界第一[1]。
BIM技术正在改变工程领域基础设施的管理方式[2],其凭借可视化、集成化、协调性、优化性等特征,在建筑、桥梁、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得到了大力推广。
虽然目前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运维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也有不少学者针对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运维管理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如赖华辉等[3]依据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运维BIM模型的交付需求,从模型交付原则、交付对象及对象属性信息和交付形式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一套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维BIM模型的交付标准,为BIM技术在国内其他城市的轨道交通运维项目提供参考;朱昊天第一作者:那哲铭(1989—),男,工程师。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护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护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环保的公共交通方式,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离不开各类设备的良好状态,因此,设备维护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种类繁多,包括车辆、轨道、供电、信号、通信、通风空调等多个系统。
这些设备不仅技术含量高,而且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任何一个设备出现故障都可能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此,设备维护管理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性和系统性。
首先,车辆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
车辆的维护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修、故障维修等工作。
日常检查主要是对车辆的外观、内饰、制动系统、牵引系统等进行简单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一些小问题。
定期检修则需要对车辆进行全面的拆解、检查、维修和保养,以确保车辆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故障维修则是在车辆出现故障时,迅速诊断并修复故障,恢复车辆的正常运行。
轨道是车辆运行的基础,其维护工作也不容忽视。
轨道的维护包括轨道几何尺寸的测量和调整、钢轨的打磨和更换、扣件的检查和紧固等。
同时,还要对道床进行清理和维护,确保轨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供电系统是为城市轨道交通提供动力的关键设备。
供电系统的维护包括变电站设备的检修、接触网的检查和维护、电力电缆的巡查等。
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是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的重要保障。
信号系统是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和高效的重要设备。
信号系统的维护包括信号设备的检测、调试、软件更新等工作。
及时发现并处理信号系统的故障,对于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信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
通信系统的维护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设备的维护,确保列车与控制中心、车站之间的通信畅通无阻。
通风空调系统为乘客和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和工作环境。
通风空调系统的维护包括设备的清洁、检修、制冷剂的补充等,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护管理中,预防性维护是一种重要的策略。
地铁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及其运营管理功能

账 等 。地铁设 备一般分 布在几十公 里甚至几 百公里
39 ・
2 1 .3《 0 o 城市公多 交通》UB SCRNOT 1 鼍 RNPI A PR A U.T S I
沿 线 不 同 车 站及 隧 道 ( 架 ) 内 ,必 须 清 楚 定 义 设 高
维修计划参 数 自动生成设备 的预防性 维修计划 .并 同时生成人力需 求和物料需求计划 。如果 是委外维 修设备 ,系统 自动将 维修计划分配给承包 商 ,否则 系统 自动分配给相应 的工作组 。计划人员根 据预防 性 维修 计划并结合实 际的可用人力 和可用物料安排
()故障诊断和故障预测技术 3 故 障诊断是 通过信号检 测和信号提 取 ,识别设 备所处状 态 ( 常状 态 、故 障状 态和 临界状态 等 ) 正 。
设备故 障诊断方法包 括 :基 于专 家系统 的智能化 诊 断方法 、灰色系统理论 诊断方法 、神经 网络诊断 方
量 的用 于诊 断 、决 策 和 分 析计 算 的数 学模 型 , 以 及代 表 专 家知 识 和行 业 标 准 的规 则 库 。维 修 决 策 模 型和 维 修过 程模 型 用 于设 备 维 修 决 策 支持 和维
存储 了城 市地 铁交 通 系 统各 类 设 备 故 障诊 断 、故 障预 报所 需 要 的各 种 方 法 ,实 现 故 障 预警 、事 故 预 防 。尽 可能 避 免运 行 安全 事 故 。行业 维 修 标 准 规 范库 和专 家 经验 知 识 库采 用 恰 当的方 法 ,描 述 和存 储 现有 的地铁 、轻轨 和独 轨 系统 各 类 设 备 维 修 的经验 和规 范 ,如 地铁 车 辆 的 日检 、月 检 ,定 修 、架修 和大修 规程 。
()维修过程建模 和优化 2
地铁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的功能与应用

地铁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的功能与应用本文主要对地铁设备运维管理系统在地铁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
地铁设备运维管理系统以地铁设备基础台账为依托,通过对设备进行编码,可以在系统中从专业、位置、分类等不同维度来对设备进行检索查询。
标签:设备运维管理系统;地铁;运营管理就地铁公司而言,地铁设备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只有对地铁设备管理不断进行优化,并且注重维修进度管理,维修计划管理以及设备管理等工作内容,才能够保证地铁安全运行。
通过对地铁设备进行运维管理可使地铁设备的安全性得以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地铁设备的使用周期,对节约经济成本有着重要意义。
一、地铁设备运维管理系统概述地铁运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安全有着更高的要求。
地铁运营管理工作中,重点内容是如何维护地铁设备,保证地铁设备安全运行,延长地铁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地铁公司经济收益[1]。
地铁公司发展过程中,应以城市发展策略以及线路规划为基础,借助地铁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的数据统计与分析,作出地铁线路调整的相关决策,若需要建设新的地铁线路,应加大资产设备采购,针对新采购的设备,应在设备运维管理系统中建立相关设备台账,同时根据设备的种类,建立预防性维修机制,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此外,应在设备运维管理系统中根据地铁公司的相关技术人员作息时间以及地铁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出长期的维修养护计划。
地铁设备的维修及养护应严格遵守计划进行,若日常维修过程中发现地铁设备出现故障,应立即对故障设备进行修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设备发生故障时,应根据设备情况实施针对性维修并检查相关零部件。
维修完成后,应对其性能质量及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制定设备维护保养及更新改造等方案,若设备不再具有维修价值,应及时进行报废处置。
二、地铁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的功能与应用(一)设备编码管理在地铁维修管理系统中,针对单体设备,都应该有唯一的设备编码。
该设备编码应由设备分类编码和设备位置编码组成。
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在地铁运营管理中的运用

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在地铁运营管理中的运用摘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城市中可利用的空间越来越小,基于当前城市人口的出行需求不断提升的现状,城市轨道交通地铁系统逐渐成为市民出行方式的最佳选择,地铁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受到广泛关注,地铁设备出现故障后如何高效地处置、修复故障从而保障地铁的准点运作、正常运营也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基于此,地铁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成为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运营系统的重要因素。
唯有高效的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才能切实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运营管理的成效。
“北上广深”等在轨道交通行业耕耘较深的城市,纷纷开工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地铁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来满足民众的出行需求。
关键词:地铁运营;设备维修管理;系统运营管理;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以电子计算机为基础的移动终端设备不断发展的当下,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技术,在大众生活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地铁运营的过程中,利用好信息化技术的优势,不断提升地铁设备维修管理水平,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性。
面对时代发展的潮流,城市轨道交通地铁系统自然不能独善其身,只有充分顺应时代的发展,借助时代发展下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念,不断对自身进行优化创新,才是城市轨道交通地铁系统未来的发展基础与方向。
1地铁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概述地铁运营是一个资产密集型的工作,地铁公司对设备安全运作要求比较高。
在企业运营的各项工作中,最重要就是如何将各项设备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保证设施设备运行的安全,使设备可用性、适用性得到提升,延长设备可靠使用时间。
地铁公司要以城市发展规划作为基础,在开发建设地铁线网时,在新线建设中,要购置大量资产设备,在接收资产之后,运营公司需要对这些设备作以登记,并建立设备管理台账。
公司做好预防性的维修,要根据不同设备使用状况来进行管理,同时要开展预防性维修和故障维修,并结合设备设施特性及相关国标技术规范来制定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在设备维修计划制定之后,针对设备设施日常维护保养、故障维修过程中形成的人员工时、物料消耗还需进行精准的测算,并制订出来中长期的维修费用预算,公司以维修计划作为依据,来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维护保养。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管理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管理研究现代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高效的交通系统,而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运输大量人口的重要任务。
为了保证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维修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管理进行研究,探讨其价值和方法。
一、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要性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维修管理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一方面,如果轨道交通设备出现故障,将会给乘客的出行带来巨大的不便,甚至可能导致安全事故。
另一方面,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运营成本和用户满意度。
因此,建立高效的维修管理系统,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管理的挑战然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管理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轨道交通设备通常是大型复杂的机械系统,故障诊断和修复需要专业技术和设备。
其次,轨道交通设备运行时间长,长期的磨损和使用过程中的振动等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设备的故障和老化。
此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大,乘客量庞大,维修管理要面对复杂的运营环境和高峰期的运营压力。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挑战,提高维修管理的效能成为重要议题。
三、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管理的方法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管理的挑战,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提高管理效能。
首先,建立完善的设备故障诊断与修复机制。
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数据监测技术,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快速修复。
其次,建立定期维护和检修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提前预防故障发生。
同时,通过技术培训和人员管理,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
此外,加强设备维修与供应商的合作,建立健全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及时获得设备零部件和技术支持。
四、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管理的价值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管理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维持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营,还能带来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首先,高效的维修管理可以减少设备故障带来的停运时间,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和效率,从而降低交通拥堵和乘客等待时间。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智能化维护系统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智能化维护系统研究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轨道交通设施的智能化维护系统也逐渐展现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成熟的智能化维护系统可以大大提高轨道交通设施的运行效率、降低设施维护成本,同时可以对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保障安全稳定的运行。
一、智能化维护系统的意义具有智能化维护系统的城市轨道交通,除了可以提供更为安全和高效的交通服务外,还可以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设备的运行状态、需要维修保养的故障等信息都会通过系统实时反馈,这有利于故障及时处理和预防设备故障。
根据数据分析,维护管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设施寿命的延长具有关键意义,同时可以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二、智能化维护系统的主要技术智能化维护系统主要由智能监测设备、大数据分析和维修处理三大部分组成。
智能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所有相关数据,并将其传输至数据中心,大数据分析可以对数据进行及时的计算和分析,以确定维护周期和方式。
在处理维修过程中,智能化维护系统还可以负责调度、维修和处理相关事务,有效的减轻了人工操作的压力,同时也更能够保证设备及时维修保养的效率。
三、智能化维护系统的优势智能化维护系统与传统的机械维护方式相比,有着崭新的优势。
首先,在行业的高度自动化与微电子化进程下,智能化维护系统由于大量应用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而拥有了更强的机器学习、数据分析处理和诊断能力。
其次,在数据和设备管理方面,智能化维护系统拥有自动化与智能化管理能力,可以让管理人员对设备和数据进行更高效的整体管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稳定传输。
此外,在维修保养方面,智能化维护系统在维修效率、人力和经济上都具备优势,在安全稳定运行上更具有保障意义。
四、智能化维护系统的未来发展未来,随着新技术和新型材料的不断出现,智能化维护系统将会更智能、更灵活。
对待策略保养(如延期故障维修等)、对待数据分析(如高意义的数据分析)、对待智能化处理和调度等方面,智能化维护系统都会呈现出更高端的方案和改进案例。
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在地铁运营管理中的应用

养护计 划生成以后对所需的物料需求和人力需求进 行计算, 将
由于技术或维修成本等原因, 在地铁运营设备维修管理中
委外维修管 中长期预算制定 出来 。 地铁运营公司要以维修计 划为根据 来进 某类设备或某些设备在维修 时外包给专业承包商, 理在设备维修 管理体系中的主要功能是工单 填报、 维修计划分 行 设备的维护工作, 在运行过 程中设备一旦发生故 障, 就 必须 委外用户权 限设置、 委 外合 同管理以及承包商信息管理。 要对 故障 设备进行 维修 。 与此 同时, 所有 的运营数据 都是从 配、 承包商信息管理要对承包商的基础 信息进行 维护, 比如评 相关设备系 统中获取 的, 比如车站温湿 度、 闸机出入人数 以及
法模 型库 以及_ 中心数 据库 , 对地 铁设备 维修 管理 系统 中采用的主要 方法进行 了 详 细的介 绍。 其 中包含有 备 件采 购决策 模型 、 故障预 测、 故 障 诊 断、 维修 过 程 建模和 优化 、 维修决 策建模 和优 化等, 并有效 的总结出了 地铁 设备 维修 管理 系统 主要 应该具备 : 报 表 分析 、 维修 预算 、 _ T - 单 管理 、 预 防性 维修 计 划以及设备 管理等功能模 块 , 在 具备 这些条 件 的情况下, 才能够使 地铁设 备 的正常运营得到有效 的保证 。
[ 2 ] 王建成. “ 黎 学”的历史、现状及发 展构想 _ _ 首届黎族文化论坛文集
们 的民族 自 豪 感和 责任 感。 那么他们就会 自觉 自然地保护和传
( 上接第1 9 2 页)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 0 0 7 ,( 2 ) .
维修工单 以及 预防性维修工单 。 系 统会 自动根据设备预 防性 维 从而使设备台账形成, 这样有 利于安排和管理维 修工作。 其 中 修计 划为根据 自动生成预防性维修工单 。 在设备 出现故障 时, 设备 台账主要包括 的信息有 : 预计寿命 、 保修期 、 安装 日期 、 固 相关 的工作人员以故 障的具体情况为根据手工输入的就 是故 障 定资产编号、 维修工作组、 位置、 设备分类、 状态、 设备名称以及 维修 工单 。 在进行工单录入工作时, 发生 的故 障如果有标准 维 设备编号等。 修 时, 就要将对 应的标准 工作选择 出来 , 对标 准工作中定义 的
轨道交通设备维修中的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安全

轨道交通设备维修中的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安全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系统成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确保轨道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设备维修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安全在轨道交通设备维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化管理在轨道交通设备维修中的应用1. 设备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在轨道交通设备维修中的一项重要应用是设备管理系统。
通过建立设备管理系统,可以对轨道交通设备进行全面的监控、维护和管理。
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提高设备维修效率。
同时,设备管理系统还可以收集设备的运行数据,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优化提供依据。
2. 任务分派系统在轨道交通设备维修中,任务分派是关键的一环。
信息化管理可以通过任务分派系统进行更加高效和准确的任务分配。
通过该系统,可以根据设备维修人员的技能和地理位置等条件来进行任务分派,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任务分派系统还可以实时跟踪任务的进展,保证维修工作按时完成。
3. 资源管理系统轨道交通设备维修需要大量的各类资源,包括人力、物资和工具等。
信息化管理可以通过资源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的资源调度和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系统可以根据维修需求自动调度所需的资源,并实时监控资源的使用情况,确保资源的及时补充和合理分配。
二、数据安全在轨道交通设备维修中的重要性轨道交通设备维修涉及大量的敏感数据,包括设备运行状态、维修记录和维修人员的个人信息等。
数据安全是保护这些重要数据不受未授权访问和篡改的关键。
1. 数据备份和恢复在轨道交通设备维修过程中,及时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是保证数据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通过定期备份数据,可以防止数据丢失或被损坏的风险。
同时,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存储,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2. 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为了保护轨道交通设备维修中的敏感数据,需要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机制。
只有授权的人员可以访问和修改数据,以避免数据被非法获取和篡改的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管理系统
摘要: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组成、运行和维修特点,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设备采用计算机维修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分析功能模块和关键技术,给出系统的设计方案。
计算机维修管理系统由中心数据库、方法模型库和建模优化推理子系统组成,并能够基于维修决策建模和优化技术,以及维修过程建模和优化技术, 对设备维修工作进行不断优化。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维修管理系统;建模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设备维修对于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维修费用也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时期的主要支出。
如天津地铁年运营费用达3亿元左右,其中1.6亿元为维修支出[1]。
计算机维修管理系统(cmms)的应用, 能在较大程度上改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备维修管理水平、提高维修质量和降低维修费用,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和维修管理的必然趋势。
计算机维修管理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状态监控、故障记录、维修报表生成等功能,但都无法实现对维修决策进行建模和优化。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组成、运行和维修特点,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计算机维修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包括各功能模块和涉及的关键技术,以及系统的设计方案。
该计算机维修管理系统的特
点是能够基于设备状态、故障和维修记录数据,利用维修决策建模和优化技术,以及维修过程建模和优化技术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维修工作进行不断优化。
1 系统总体框架和功能分析
cmms由3部分组成:中心数据库、方法模型库和建模优化推理子系统。
1.1 中心数据库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一般有车辆和轨道、车站机电设备、供电子系统及通信信号子系统等,
对土建设施不予考虑。
中心数据库中应存储数据包括以下内容。
(1)相关各类设备的型号、购买日期和基本参数。
(2)各类设备运行维修记录,包括每次运行起止时间、运行里程、各次维修起止时间、维修参与人员、维修项目、所耗维修备件。
(3)所有设备历次故障的记录,包括故障时间、故障部位、故障原因等;设备状态监控数据,主要是自动在线监测或离线监测结果,以及人工检测得到的各类设备状态监控数据。
(4)维修人员数据,包括维修人员年龄、性别、职称、入职时间,分组情况和所参与的维修工作记录。
(5)各类维修备件的生产厂家、型号、基本参数、采购时间、储存地点、采购数量、所需金额、当前剩余数量,以及各备件的领用日期、领用人员和使用原因。
(6)维修工具记录,主要是各类维修工具的储存地点、类别、
价格、数量、消耗情况。
1.2 方法模型库
方法模型库是计算机维修管理系统实现决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核心。
方法模型库中存储了大量的用于诊断、决策和分析计算的数学模型,以及代表专家知识和行业标准的规则库。
维修决策模型和维修过程模型用于设备维修决策支持和维修活动过程优化。
故障诊断和故障预测方法库中存储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各类设备故障诊断、故障预报所需要的各种方法,实现故障预警、事故预防,尽可能避免运行安全事故。
行业维修标准规范库和专家经验知识库采用恰当的方法,描述和存储现有的地铁、轻轨和独轨系统各类设备维修的经验和规范,如地铁车辆的日检、月检,定修、架修和大修规程。
维修质量分析方法库给出衡量维修质量需要的计算指标和相应计算方法,如各设备或部件平均无故障时间、平均维修时间、列车行驶每公里所需的维修保养费用、每名维修人员平均支出等。
1.3 建模优化推理子系统
建模优化推理子系统基于上述的方法模型库,根据设备运行数据、维修记录、状态监测数据等各项记录,用软件方法自动生成各类维修工单、维修质量分析报表、设备可靠性分析报表等。
2 系统开发所需的关键技术
2.1 维修决策建模和优化技术
维修建模和优化技术侧重于对系统或设备的失效,以及对维修工作进行定量的描述和分析,从运筹学角度指导维修工作的进行。
维
修决策建模和优化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单设备系统的定期维修决策建模和优化理论已经较为成熟。
目前,由于缺少维修决策支持软件系统,在地铁、轻轨和独轨等系统设备的维修保养中,主要还是依据专家经验和行业规程进行维修计划制定和维修决策。
另外,要在轨道交通系统设备维修管理中应用维修决策建模和优化技术,必须重视设备故障和劣化数据的积累, 这是维修决策建模和优化的基础。
2.2 维修过程建模和优化
维修过程建模和优化,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管理部门合理安排维修作业、优化维修资源配置十分必要。
维修过程模型就是使用数学解析模型或仿真模型描述维修活动的执行顺序,维修活动所需要的资源及其获取,以及这些活动间的相互关系,分析维修过程的平均维修时间、资源利用率等。
维修过程模型必须考虑在维修过程中确定维修活动顺序和分配维修资源的限制规则,从而更好的模拟维修过程。
已有的维修过程建模和优化方法,是基于petri网理论。
2.3 故障诊断和故障预测技术
故障诊断是通过信号检测和信号提取,识别设备所处状态(正常状态、故障状态和临界状态等)。
设备故障诊断方法包括:基于专家系统的智能化诊断方法、灰色系统理论诊断方法、神经网络诊断方法、模糊系统诊断方法、信号处理技术诊断方法等,目前相关理论已较为成熟。
故障预测技术目前的研究仍然不够充分,已有的故障预测技术可
分为:基于经验的故障预测方法、特征的故障预测方法和对象物理模型的故障预测方法。
2.4 备件采购决策模型
维修作业需要的维修备件,从维修资源需求角度考虑,存储的维修备件越多越好。
然而,维修备件采购受到资金和储存场地的限制,因此存在采购维修备件的最佳数量和最佳时机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维修备件采购建模和优化技术,文献[8]对定期维修体制下的维修备件订购策略和建模优化进行了综述。
在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中,嵌入备件采
购模型必须要有相应专家支持。
3 系统实现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计算机维修管理系统,可采用
client/server结构,基于有限和无线局域网,由系统服务器、在线监测系统、便携式测试设备和人工管理终端等组成,如图。
中心数据库、方法模型库和建模优化推理子系统,运行于系统服务器中。
中心数据库的构建可采用sql server等数据库平台;方法模型库的设计和实现可基于对象建模技术和构件对象模型技术[9];建模优化推理子系统要求能够根据设备档案、设备故障记录、设备状态监测数据,利用方法模型库中的各种数学型、解析模型、诊断预测方法和知识库,基于模糊推理、案例推理、统计推理等理论,实现系统设备维修决策和故障预报等的自动化。
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地铁系统中各种设备在线监测设备,例如供电
系统杂散电流实时监测系统、车辆走行部轴承温度检测等。
便携式测试设备包括各类离线的、手持式的设备状态监测设备,如车辆轮对磨损检测。
在线监测结果和离线检测结果应该通过通信网络传送至系统服务器进行保存,通信网络可以是现有地铁内部的电话线路和网络线路。
人工管理终端主要负责设备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的手工输入数据操作、系统输出显示打印、系统交互等工作。
工程实践中,方法模型库、建模优化推理子系统和管理终端软件都可采用vc++软件编程实现。
4 结束语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组成、维修特点,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计算机维修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分析所需的功能模块和涉及的关键技术,并讨论
系统的实现方案。
计算机维修管理系统的特点是基于维修决策建模和优化技术,以及维修过程建模和优化技术对设备维修工作进行不断优化。
要实现该计算机维修管理系统的设备维修管理智能决策支持能力,关键在于注重地铁设备运行、故障和状态数据的累积,以及相应决策、诊断方法和模型的正确选择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常利,李丽红.基于拉姆塞定价模型的天津地铁价格定价研究[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2] 沈育树,宫大川.整合性维修管理系统设计[j].中国工程学刊.
[3] 暴志刚,顾新建,叶作亮,等.面向客户服务的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