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种高效种植模式
“大棚莴苣、小西瓜、晚稻”粮经高效栽培技术

以内, 未见对水稻产生明显的药害症状 , 水稻生 长正常 。1 0 %
韩秋好对稗草 、 千金子高效, 莎草 和双 子叶草效果很差 , 对 与 4 %灭草松S 8 L混用后 , 总体 除草效果 有明显提高 , 但对莎草 ( 上接第 15 ) 页 6 2 3 对草 茎产量的影响 . 拿敌稳处理每 6 7m 6 干茎产量为 6 4 k 富苗处理为 4 g,
-----
! !堕 堡 墼 Q 蜓 :
l 6 4. 8 4l
6 4 9. S 7 2 3.4
堕塾 Q! :堕墼 :!
74 .5
l 9 6. 6 2 3 4. 1
体相对株防效达5 .3 其中对单子叶草 的防效达 8 .6 7 9 %, 3 6 %, 同样表现对稗草 、 千金 子高效 , 双子 叶草 的防效也提高到 对
5 7 1. 2 . . 67 24 1. 93 2. 33 4. 26
窀白对照( K) C
对 双子 叶草 的 株 防效 也提 高到 5 . %,总体 鲜重 防效为 74
8 .% ( 0 9 见表 3 。 ) 3 小结与讨论
药后 1 0 d,各处理的相对 防效与药后 7d的情况基本 相仿 ,防效有所提高 ,但提高 幅度不大 ( 见表 2 。 )
表 3 韩秋好 对直播稻 田杂草药后 2 ( 0 d 8月 1E) t 的防效
田间试验表 明, 0 1%韩秋 好E 每 6 7 m。 C 6 用量 在 10 mL 2
的防除效果仍不佳 。所以 l%韩秋好 E 0 G适合用于稗草 、 千 金子较多的直播稻 田杂草的 防除 , 采用茎叶处理 , 稻田杂草 叶龄不能过大 , 应掌握在杂草 叶龄3 叶期前 , ~4 且宜早不宜 迟 ,每 6 7 r 6 n 用量控制 在 10 mL以内。 2
番茄青菜青蒜荷兰豆套种模式

番茄青菜青蒜荷兰豆套种模式月季花统货40-45番茄、青菜、青蒜、荷兰豆高效优化种植模式,可最大限度利用空间、光热资源,增强抗病能力,提高产量和质量。
一、番茄1、选种。
可选用优质高产、适于夏季栽培的中熟品种。
2、整地。
选择肥沃疏松的沙质土,畦宽2米,每畦两个组合,每组合种植两行番茄,平均株距50×38厘米,每亩约3500株。
3、适时播种。
3月中下旬薄膜保温育苗,5月下旬定植。
需护根栽植,栽后浇水,培土保温。
4、精细培管。
醒棵后结合松土,早施一次稀水粪提苗。
花期药物蘸花,坐果后每亩再施800公斤腐熟稀水粪,配施适量膨果肥。
初花期搭架(高1.2米)、绑架,注意合理调整植株,及时整枝和去老叶以集中养分,促早熟,提高品质。
5、防治病虫害。
定植后两天喷一次500倍64%杀毒矾控制早疫病、叶霉病的发生;200倍2%农抗、500-600倍4%农抗120防治叶霉病、疫病;灭枯灵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绿风95配成500倍液灌根防治枯萎病。
二、青菜套种于番茄田。
1、选种。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品种。
2、适时种植。
5月下旬即番茄定植后,随即套播于行间,坚持保墒播种,播后浅耧拍实,保墒出苗,生长期注重肥水,小肥大水、轻浇勤浇。
3、防治害虫。
出苗后即选择高效低毒的菊酯类农药,每4—5天喷洒一次,至采收前7-10天停施,多种农药交替使用防治黄曲条跳甲、菜青虫。
三、青蒜1、选种。
选用早熟、优质高产的品种,于播前择色白、肥大、无损的蒜瓣作种,每亩用种3公斤。
2、适时播种。
秋青蒜于青菜采收后的8月下旬种植。
播前将蒜种低温(2-3℃)冷贮一个月。
播时将蒜瓣直接插入土中1/2,用细土或灰杂肥盖没。
3、科学管理。
播后喷化学除草剂除草,上盖麦秸草,遇旱及时浇水,助苗出土。
三叶期每亩用1000公斤腐熟粪肥,配施适量速效氮肥兑水浇施,以利争早促发。
以后每7-10天再施一次腐熟稀水粪,催苗促长。
生长期遇旱,应勤浇水保湿。
四、荷兰豆1、选种。
小麦—玉米高效栽培模式

适 合本 地种 植 的品种 主要 有 : 麦 1 、 麦 1 、 扬 5扬 6
扬 麦 1 、 麦 1 8等 。农 户 可 根据 “ 8镇 6 一地 一 种 ” 的原
小 麦赤 霉 病是 气象 性 病 害 ,每年 大发 生 的 可能
性 较 大 。该 病 以 防为 主 , 防治适 期 为扬 花 初期 , 做 应 好 用 药保 护工 作 。 搞好 药肥 混 喷 , 利 于提 高防 病效 有
效 率 , 强保 墒 增温 效 果 。后期 搞 好药 肥混 喷 , 利 增 有
于 提高 千粒 重 , 防止 早 衰 。
26 综 合 防治病 虫草 害 .
261 小 麦草 害的 防除 ..
1 茬 口安 排
小麦于 1 0月 2 6日至 1 月 8日播种 , 用 免少 1 采
耕 方 式 栽 培 , 底 6月初 收 获 ;玉 米 6月 1 5月 0~2 0
24 适 时化控 .
1 8白粉 病发 病较 重 , 单独 用 药 防治 。 6 需
3 玉 米 栽 培
31 品种 选择 .
适 合 本 地 种 植 的 主 要 优 质 高 产 品 种 为 郑 单 9 8 金海 5号 、 玉 2 5、 苏 4号 、 江玉 4 3等 。 0
32 整地 施 肥 . 总 第 16期 6
逆 能力 。 得早 防纹 枯 病 , 时 防治后 期 蚜虫 。 麦 做 适 镇
23 精 播 匀播 .
精播技术要求确定适宜的群体起点 ,尽量降低
基 本苗 , 调好 群体 与个 体 的矛盾 , 调好 多 穗与 大 协 协 穗 的关 系 , 实现小 麦 高产 更 高产 。 地适 宜基 本苗 为 本 1 8万 ~2 2万 /6 6 7m ,折 算播 量 为 9~1 g6 7m 。 1 /6 k 力 求稀 播 匀 播 , 当浅 播 , 努 力 提 高播 种 质 量 , 适 并 打 好高 产 基础 。
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模式与栽培技术

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模式与栽培技术技术名称: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模式与栽培技术技术概述:稻麦两熟是我国南方及我省基本种植制度,近年来,随着水稻条纹叶枯病等重大病害的流行,以及小苗(机插、抛秧)的普及推广和偏迟熟水稻品种的应用,稻麦迟播迟熟,加剧了稻麦两熟生长季节紧张,影响了稻麦周年的高产稳产。
该技术核心是在研究稻麦高产群体形成规律和栽培技术定量化原理基础上,按叶龄进程为主线把稻麦生育进程和器官建成诊断定量化,按高产群体形成规律把群体动态指标定量化,按措施效应规律把栽培技术全程定量化,从而形成了能使稻麦生产全程调控技术指标精确定量的生产技术体系,实现稻麦周年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协调统一。
增产增效情况:稻麦周年亩增产5-8%,亩增效150元左右。
技术要点:1.核心技术①苏北、苏中、苏南稻麦周年高产高效主体种植模式。
以种植方式、品种、接茬、耕整地优化为重点,构建并应用苏北“中粳机插(抛秧)—半冬性中强筋小麦少耕机条(匀撒)播种期”、苏中“迟熟中粳与早熟晚粳机插或抛秧—春性中弱筋小麦少耕机播或匀撒播”、苏南“晚粳机插与直播—春性中弱筋小麦少耕机播或匀撒播”为主体的稻麦周年高产种植模式。
②稻麦周年高产高效主体种植模式适用稻麦品种。
通过品种生产力比较与筛选,苏北水稻重点应用水稻:连粳7号、宁粳4号、徐麦5号等,小麦:淮麦22、徐麦31、济麦22等品种;苏中水稻:武运粳24、南粳49、镇稻11、扬粳4227等,小麦:扬辐麦4号、宁麦16、扬麦16等;苏南水稻:武运粳23、镇稻13、常农粳5号等,小麦:镇麦168、扬麦16、宁麦17等。
③稻麦周年高产高效主体种植模式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以高产高效和及时让茬为核心,以机械化轻简化精确化手段,苏北重点应用水稻旱育化控壮秧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25cm行距增密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钵苗抛(摆)栽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小麦少耕半精量机条(匀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苏中重点应用水稻旱育壮秧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钵苗摆(机)栽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小麦少耕半精量机条(匀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苏南重点应用水稻标准壮秧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机直播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小麦少耕半精量机条(匀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早春大棚厚皮甜瓜高效栽培模式与技术

优质 高产 的早 中熟 品种 。 目前 宝鸡 市 主 栽 的早 熟 品 种 有 郑 抗 七 号 、 抗 十 号 、 欣 1号 、 裂 京 欣 2 郑 京 抗
号 、 双喜 、 丰十 号等 ; 红 碾 中熟 品种 有 绿 宝 八 号 、 丰 抗 八 号 、 农 八 号 等 。 用 嫁 接 育苗 时 , 西 采 砧木 选 用 抗
采 用 坐 水定 植 后 及 时 铺 设地 膜 , 小 拱棚 。 扣
25 田 间管理 .
-
・-
+一 一 +
- +
2应 用 高 产 施 肥 技术 。 施 有 机 肥 , 肥 地力 , ) 增 培
根据 目标 产 量实 行 测 土 配 方 施 肥 。 般 亩 施 鸡粪 等 一
蔓整枝 2 2叶后 摘 心 , 蔓 整枝 留 1 双 5片 叶摘 心 。
水 泥 、 木 结 构 大棚 一 般 宽 8 1 高 2 - . 竹 - 2m、 . 25 2
m、 8 - 0 中棚 一 般 宽 6 8m、 1 - I长 长 0 1 0m; - 高 . 2 I、 8 T
靠接法嫁接 , 西瓜 种 子 应 比砧 木 早 播 3 4天 , - 目前
现缺素症 , 如钙 、 、 、 等 , 须 叶 喷 各种 微 肥 。 硼 锌 铁 必
223 应 用 新技 术 ..
3 高 产 高 效模 式
内 , 盖 4层 最 为理 想 , 般 外 膜 用 新 的 聚 氯 乙烯 覆 一 或醋 酸乙烯塑料薄膜 最好 , 内膜 可 自由选 择 , 膜 地 早 熟 栽 培 以 白色 无 滴 地 膜 为好 。 6 应 用新 技 术 。如 秸 秆 生 物 反 应 堆 技 术 , 用 ) 采
模式 与技 术 。 1 早 熟高 效 模 式 11 早 熟 目标 甜 瓜 上 市 时 间提 早 到 4月 2 . 0H
荷兰豆、鲜食玉米、大白菜高效模式

与5 斤左 右尿 素 或复 合肥 拌匀播 公 种 , 即拌 即 播 , 以免 产 生 肥 害 。 ( 4)套施 基肥 ,科 学追 肥 。遵循 “ 施 基 肥 、早 施 苗 肥 、施 好 冬 套 腊 肥 、重 施 抽 薹 肥 、后期 根外 追
肥 ”的 原则 。亩 总 施氦 量 2 公 斤 0
~ 10 公 斤 , 促 进 盘 棵 包 心 。 00
匀苗 ,化 除化控 。油菜齐 苗后 2 3 ~ 叶期 内 。及时 间苗 、匀苗 。疏密补 稀 ,并喷施除 草剂防除杂草 。对禾 本科杂草 危害较重 的 田块 ,在杂草
四 、病 虫害 防治
由于鲜食玉 米含 糖量 高,易 受玉米 螟 、地 老虎、金 龟
种 ,不 同品种 同期 播种 需保持 5 0 以上间 隔距 离 ,或 采用 分期 播种 方法错 0米 开 授粉期 ,两 品种 播种 必须相 差2 天 以上 ;7 0 月底 收 获结束 。玉 米清 茬后及
为5 23 行 。 基肥 于 播种 前 1 2 : :进 ~ 天 在 稻 叶 无 露 水 时 均 匀撒 施 。水 稻 收 获 后 ,视 苗情 长 势分 次 施 用 苗 肥 。春 肥 腊 施 ,蕾 薹期 施 好 抽 薹肥 。并结合菌核 病防治进 行药肥 混 喷 ,防病 防早 衰。 ( 5)及 时开 沟 ,加强覆盖 。水 稻收获后 ,及早 抢晴 天突击开 沟 ,配套 沟系。如土 壤墒情 适宜 ,可 采用机械 开沟 。开 沟土均 匀抛撒覆盖 畦面 。及 时清沟
离 田前7 天左 右播 种 ,采用 药剂 处
理 的可 提 前 1 天 左 右 播种 。掌 握 0
稻油 共 存期 7 0 。切 忌 盲 目早 ~1 天 播 。拉长 共 生期 ,造 成 弱 苗 、收 获 碾 压 死苗 。适 宜套 播 临 界 期 苏
核桃园林下套种模式举例

浅析核桃园林下套种何娜姚琼开本次设计实施林瓜、林药、林菜、林粮、林苗五种套种类型,23 个模式.1、林瓜套种。
将核桃树主干左右一米周围的土地,有灌溉条件的修成灌溉渠,没有灌溉条件的修成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点播、移苗形式套种甜瓜、西瓜、草霉,形成核桃树+甜瓜、核桃树+草霉、核桃树+西瓜三种套种模式。
此种类型主要在没有郁闭的 1- 5年生核桃园地实施。
2、林药套种。
将核桃树主干左右一米周围的土地,修成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撒播或条播形式套种丹参、太子参、西洋参、柴胡、山药,形成核桃树+丹参、核桃树+太子参、核桃树+西洋参、核桃树+柴胡、核桃树+山药五种套种模式。
此种类型主要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坡源核桃园地实施。
在没有郁闭的1- 5 年生核桃园地种植喜光药材品种丹参、柴胡。
在已郁闭的 6 年生以上核桃园地种植耐荫药材品种太子参、西洋参、山药。
3、林菜套种。
将核桃树主干左右一米周围的土地,修成灌溉渠或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撒播或条播、移苗等形式套种连花白、菜花、白菜、大蒜、萝卜、冬瓜、红薯、马铃薯、南瓜,形成核桃树+连花白、核桃树+菜花、核桃树+大蒜、核桃树+萝卜等九种套种模式。
此种类型主要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坡源核桃园地实施,主要以沙壤地的核桃园地内实施。
4、林粮套种。
将核桃树主干左右一米周围的土地,修成灌溉渠或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撒播或条播等形式套种花生、绿豆、黄豆、红小豆,形成核桃树+花生、核桃树+绿豆、核桃树+黄豆、核桃树+红小豆四种套种模式。
此种类型主要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坡源核桃园地实施,主要以城北、城西壤地据多的核桃园地内实施。
5、林苗套种。
将核桃树主干左右一米周围的土地,修成灌溉渠或鱼鳞坑留作营养带,剩余行间树冠以外空地采用撒播或条播等形式套种育苗,育苗以核桃、板栗为主,形成核桃树+核桃、核桃树+板栗二种套种模式。
此种类型主要在城南、城北有灌溉条件的沙壤地核桃园地实施。
荷兰豆高效优化种植模式

61农家之友 2016. 01新技术 种植金典 (1)选种。
主要选用具有耐寒、耐旱等特点的“二花种”,全生育期约150天,出苗到开花60天,株高180厘米,主茎27~32节。
(2)施肥。
喷施2~3次腐熟稀水粪(每亩用粪600~1000公斤)。
(3)适时早播。
荷兰豆(二花种)生长适温为9~23℃,播种适期在10月底至11月初,适时早播,生长期长,产量高。
10月下旬即开穴点播。
(4)科学管理。
播后用土杂肥盖种,第6节长出后,每隔8天追肥一次,钙镁磷、尿素各250克兑水50公斤喷施,开花结荚期叶面喷施2~3次速效氮肥。
采摘高峰期需肥量大,每隔5~6天用1%复合肥喷施一次,连续4~5次,增花蕊多结荚。
结荚期末,开花减弱,每隔8~10天用钙镁磷肥400克、尿素250克加水50公斤喷施,以增强叶片功能,提高成品率。
荷兰豆对水敏感,淹水易败根腐衰,遇雨要及时疏沟排水。
(5)防止病虫害。
白粉病为主要病害,发病于元月,以防为主,每亩用50%辛硫磷悬浮剂3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粉锈宁喷洒。
虫害主要为蚜虫、潜叶蝇,用40%氧化乐果乳剂或者2.5%溴氰菊酯30毫升兑水40公斤喷杀。
(中国农业) 新嫁接的果树苗,由于伤口刚刚愈合,抗逆性差,冬季容易受冻害。
为了使新嫁接的果树苗安全越冬,应采取如下的技术措施: 1.适时灌冻水:在土壤结冻前,把苗床步道或垄沟用犁开沟或人工挖沟,随之顺沟浇一次封冻水,要灌足灌透。
因此时土壤刚开始结冻,有助于土壤保温, 2.进行根颈培土:在上冻前,将嫁接果树苗的根茎培20厘米高的熟土,防止冻坏根系,以利于果苗安全越冬。
3.设置防寒障:根据苗圃地的地形,在土壤结冻前用玉米秸秆,每隔23个苗床(或苗行)设一个防风障,或在小果苗的西北面堆起高50厘米左右的土堆进行防风。
4.苗干涂白:取5公斤生石灰、0.5公斤盐,分别用水化开,混合搅拌后加入0.5公斤植物油和0.5公斤石硫合剂,配制成涂白剂,于土壤结冻前涂刷或洒在果苗上,使整个树苗表面呈白色或灰白色,既能反射阳光,防止温度急剧变化,增强抗寒力,又能有效地防治在树干上越冬的病虫。
高效精准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方案

高效精准农业种植技术推广方案第一章引言 (3)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第二章高效精准农业种植技术概述 (3)2.1 技术原理 (3)2.2 技术优势 (4)2.3 技术发展现状 (4)第三章农业信息化建设 (5)3.1 数据采集与处理 (5)3.1.1 数据采集 (5)3.1.2 数据处理 (5)3.2 农业物联网构建 (5)3.2.1 硬件设施 (5)3.2.2 软件平台 (6)3.3 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6)3.3.1 平台架构 (6)3.3.2 平台功能 (6)第四章土壤管理与改良 (6)4.1 土壤质量监测 (6)4.2 土壤改良技术 (7)4.3 土壤施肥策略 (7)第五章种植资源优化配置 (7)5.1 种植结构调整 (7)5.1.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7)5.1.2 优化作物布局 (8)5.1.3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8)5.2 资源整合与利用 (8)5.2.1 土地资源整合 (8)5.2.2 水资源优化配置 (8)5.2.3 农业投入品资源整合 (8)5.3 种植模式创新 (8)5.3.1 发展绿色生态种植模式 (8)5.3.2 推广高效节能种植技术 (8)5.3.3 创新立体种植模式 (9)第六章精准施肥技术 (9)6.1 肥料种类选择 (9)6.2 施肥时间与方式 (9)6.3 施肥量控制 (9)第七章病虫害防治技术 (10)7.1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10)7.1.1 监测体系建设 (10)7.1.3 预警系统 (10)7.2 生物防治技术 (10)7.2.1 天敌昆虫利用 (10)7.2.2 抗病虫害植物育种 (10)7.2.3 微生物防治 (10)7.3 化学防治技术 (11)7.3.1 合理选择化学农药 (11)7.3.2 优化施药技术 (11)7.3.3 药剂混用与交替使用 (11)7.3.4 安全使用农药 (11)第八章农业机械化应用 (11)8.1 农业机械选型 (11)8.1.1 选型原则 (11)8.1.2 选型方法 (11)8.2 农业机械化作业 (12)8.2.1 作业流程 (12)8.2.2 作业标准 (12)8.2.3 作业管理 (12)8.3 农业机械化维护 (12)8.3.1 维护内容 (12)8.3.2 维护方法 (13)8.3.3 维护管理 (13)第九章生态农业建设 (13)9.1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13)9.1.1 生态环境保护 (13)9.1.2 生态修复 (13)9.2 生态农业模式构建 (13)9.2.1 生态循环农业 (13)9.2.2 低碳农业 (14)9.3 生态农业政策与法规 (14)9.3.1 政策支持 (14)9.3.2 法规保障 (14)第十章推广策略与实施 (14)10.1 推广体系构建 (14)10.1.1 构建多元化的推广主体 (14)10.1.2 建立完善的推广网络 (15)10.1.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5)10.2 推广模式与方法 (15)10.2.1 政策引导与激励 (15)10.2.2 技术培训与示范 (15)10.2.3 媒体宣传与交流 (15)10.3 推广效果评价与反馈 (15)10.3.1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 (15)10.3.3 反馈与改进 (15)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效精准农业种植技术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生态农业原理与应用

生态农业原理与应用1.家畜—沼气—食用菌—蚯蚓—鸡—猪—鱼模式是典型的种、养、加复合模式。
对2.鱼—桑—鸡模式是一种种、养、加复合模式。
对3.“林-鱼-鸭”属于林牧复合生态模式。
对4.四川省的“山顶松柏戴帽,山间果竹缠腰,山下水稻鱼跃,田埂种桑放哨”模式属于丘陵山区立体开发利用模式。
对5.以庭院经济为主的院落生态系统类型使得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起来。
对6.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相同。
错7.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越好。
错8.种群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中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一群同种的有机体的总称,或者说一个种群就是在某一特定时间中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体。
对9.发生在多种群个体间的竞争称为种内竞争。
错10.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是利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和清洁生产思想、理论和方法进行畜牧业生产的过程。
对11.南方山区种草养畜模式使得草地畜牧业的效益大幅度提高。
对12.农、林、牧、渔结合的结构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整个总体结构的主体。
对13.根据农业生态价值增值规律,生态投资是实现农业生态资本增值的必要途径。
对14.生态农业具有综合性特点。
对15.生态农业具有高效性特点。
对16.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打开就业门路。
对17. 我国是世界上农药使用率较高的国家。
错18. 物质能量多层分级利用系统型模拟不同种类生物群落的共生功能,包含分级利用和各取所需的生物结构。
对19.种、养、加复合模式是将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结合在一起,相互利用相互辅助,以达到互利共生,增产增值为目的的农业生态模式。
对20.凡是立体种植,都有多物种、多层次地立体利用资源的特点。
对21.轮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无顺序的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错22.在“农作物秸秆养牛、牛粪肥田”的农牧结合模式中,提倡分散饲养、集中育肥模式。
对23.种、养、加复合模式是将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结合在一起,相互利用相互辅助,以达到互利共生,增产增值为目的的农业生态模式。
《草木樨高效栽培技术与要点》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草木樨高效栽培技术与要点》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草木樨高效栽培技术与要点》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草木樨高效栽培技术与要点》一、草木樨简介草木樨的分类与分布草木樨(学名:Melilotusspp.),又称草木犀,隶属于豆科草木犀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据植物形态和生境的不同,草木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一定耐旱能力的草木樨,另一类是适应湿润环境的草木樨。
在我国,草木樨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以及西南等地区,常见于路旁、荒地、河岸、池塘边等阳光充足或半阴环境中。
草木樨的生态习性草木樨具有较广泛的生态适应性,能够在多种土壤类型中生长,但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尤为旺盛。
草木樨耐旱,但不耐水湿,因此在湿润环境中需要注意排水。
草木樨生长周期较长,从春季到秋季均可生长,花期一般在夏季。
草木樨能够吸引蜜蜂等昆虫进行传粉,且具有较强的自我繁殖能力。
草木樨的经济价值草木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首先,草木樨是一种优良的牧草,可用于喂养牛、羊、猪等家畜,其营养价值较高,蛋白质含量丰富。
其次,草木樨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传统医学中将其用于治疗咳嗽、肾炎、风湿病等症。
此外,草木樨还具有美化环境、保持土壤水分和养分、降低土壤盐碱度等生态功能。
因此,草木樨在农业、畜牧业、生态环境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草木樨高效栽培技术种子处理与播种种子采集与处理:草木樨种子的采集应选择成熟、健康、无病虫害的植株,待种子成熟后及时采摘。
采集后的种子需进行清洗、晾晒,以减少水分含量。
30种常见作物间作套种方法收藏!

一、间作套种好处多间作套种间作套种合理的间作套种可以减少土地重茬危害,抑制病虫害,有多种好处,可有效促进作物增产增收。
二、间作套种应注意的模式问题1、间作套种的作物,植株应能高矮搭配2、间作套种的作物,对病虫害要能起到相互制约3、间作套种的作物,根系应深浅不一4、间作套种,圆叶形作物宜与尖叶形作物套作5、间作套种的作物,主副作物成熟时间要错开6、间作套种的作物,枝叶类型宜一横一纵7、间作套种的作物,品种双方要一互一利。
8、间作套种,耐阴作物宜与抗旱作物搭配9、间作套种的作物,结实部位以地上和地下相间为宜10、间作套种的作物,种植密度要一宽一窄11、间作套种,缠绕型作物与秆型作物有机套作时12、间作套种,爬蔓型作物宜与直立型作物套作13、认识作物的相亲与相克相亲的作物有相克的作物有三、间作套种的30种方法及好处1、棉花+玉米2、棉花(或油菜)+大蒜3、棉花+小麦4、棉花+绿豆5、棉花+高粱6、玉米+黄瓜7、玉米+红薯8、玉米+南瓜(或花生)9、玉米+辣(青)椒:10、玉米+白菜11、 玉米+豌豆:12、玉米+大豆13、玉米+蚕豆15、小麦+蚕豆:16.大蒜+玉米17.大蒜+油菜18、马铃薯+大蒜19、大豆(或花生)+蓖麻21.茄子+小白菜22、韭菜+豇豆23、四季豆+小葱24、芋艿+甜瓜25、葡萄+黄瓜26、大白菜+小菜心27、生姜+西瓜28、冬瓜+番茄29、圆葱+胡萝卜30、十字花科蔬菜+莴苣(番茄或薄荷)可以间作套种的搭配方式有很多,种植朋友可以举一反三,合理间作套种,减参考资料:1、间作套种应注意模式问题 农村大众/ncdz/content/2 0151105/ArticelNC05003MT.htm2、间作套种的21种方法及好处你知道吗? 微信公号:如金3、科学间套作 病轻虫又少 作者:王玉堂 《农药市场信息》 2015年10期4、庄稼搭好伴 杀虫又防病 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kj/syjs/zwbhjs/228031.shtml。
全国六大分区种植模式一览表

全国六大分区种植模式一览表12备注:1、鉴于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相当一部分县(区、市、旗)既有山地,又有平原,对于这类县,以山地、平原占国土面积比例来确定其所属分区。
对于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的县,按该县所处地理位置划归至北方高原山地区或南方高原山地区;对于以平原为主的县,按该县所处地理位置划归至西北干旱半干旱平原区、东北半湿润平原、黄淮海半湿润平原区或南方湿润平原区。
2、大田作物:指粮、棉、油、糖、药材等大范围、大面积种植的作物。
3、园地:是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为主的多年生木本或草本作物,覆盖率大于50%,或每亩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70%的土地。
包括果园、茶园、桑园以及橡胶园等。
果园面积:指种植果树的园地面积;茶园面积:指种植茶树的园地面积;桑园面积:指种植桑树的园地面积;其他园地面积:指除上述茶、果、桑园以外的园地面积。
4、保护地:指在露地不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季节,采用保护设备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栽培农作物的面积。
例如在寒冷气候条件下通过采用温室、温床、冷床、塑料棚等设备,创造光照、温度、水分、通风等适宜的小气候环境,种植蔬菜、果类等高产高值作物的种植面积。
5、露地蔬菜:指露天种植蔬菜的方式,只要在一年中该地块种植一季蔬菜作物,即认为该地块是露地蔬菜种植模式。
6、梯田面积+非梯田面积=陡坡地面积+缓坡地面积7、大田作物一熟:指一年之中,某一地块只种植、收获一季大田作物。
8、大田作物两熟:指一年之中,某一地块大田作物种植、收获两次。
9、水旱轮作:指一年之中,某一地块种植、收获一季水生作物(如水稻),一季旱地作物。
10、春玉米(大豆、棉花):指一年之中,某一地块只种植、收获一季春玉米(大豆、棉花)。
3。
拱棚蔬菜的高效种植模式有哪些

拱棚蔬菜的高效种植模式有哪些拱棚种植一直是蔬菜的重要种植方式之一,今天店铺就来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拱棚蔬菜的高效种植模式。
拱棚蔬菜的高效种植:夏辣椒5月中旬西瓜还未拔园前就进行育苗,6月份定植,8月下旬拉秧。
管理要点:这茬辣椒定植期正处高温季节,管理的重点是控制温度,防止棚温过高影响辣椒的正常开花结果和病毒病的发生为害。
当然,为了早缓苗,要适时浇水,及时中耕,保证快缓苗。
要每7-10天打一次防治病毒病的药剂,每桶水还可加磷酸二氢钾300倍,或其它叶面肥喷施,以利缓苗,并及时防治蚜虫白粉虱等病虫害。
拱棚蔬菜的高效种植:夏秋黄瓜6月下旬育苗,7月中旬左右就可定植密刺黄瓜了。
管理要点:这茬黄瓜菜农一般采取直播法,为提高黄瓜苗成活率,一个窝里要播两粒种子。
待两叶一心时,再疏苗,保证苗齐苗全。
但是这茬黄瓜生长期正是一年气温最高的时候,容易徒长,要用矮壮素或助壮素等药物及时控制,这茬黄瓜亩产能达到9000多斤。
拱棚蔬菜的高效种植:秋西瓜套西葫芦在八月份辣椒拔园前,先育好西瓜苗,等到辣椒拔园后,再定植上特小凤西瓜,株距为60公分,当西瓜选留下瓜后20—30天,再在西瓜行中套种上西葫芦,管理要点:因为是两种蔬菜套种,为了不相互影响,西葫芦行距应加大到75—80公分。
秋茬西瓜的管理重点是提高坐瓜率,这时的拱棚西瓜很容易出现旺了蔓子不坐瓜的情况。
因此,在坐瓜前可视茎蔓长势,喷洒助壮素800倍液一到两次控制茎蔓旺长。
出现旺长的茎蔓,应在授粉后,在幼瓜前及时捏蔓控旺长。
这茬西瓜一般在十月中旬左右就能上市,等西瓜拔园后,正是西葫芦授粉时期,从这开始到冬至前只需要正常管理西葫芦即可。
拱棚蔬菜的高效种植:春茬西瓜套豆角早春茬拱棚西瓜一般在1月底2月初定植,第一茬4月底至5月初就得采收完毕,亩产5000斤左右。
看行情选留二茬瓜。
3月中旬,当西瓜蔓子长至100厘米左右时将豆角直播于西瓜行间,每个行间套一行,株距为100厘米,每穴播种4-6粒。
小麦套种生姜立体高效种植技术

小麦套种生姜立体高效种植技术为充分利用光、热、水、肥、土地等资源,发挥作物间的互利作用,叶县大力推广小麦套种生姜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总结出了一套小麦套种生姜的立体高效栽培模式。
1栽培模式小麦采取沟麦种植方式,沟距60厘米,其中埂宽40厘米,沟宽20厘米,沟底播种3行小麦;或沟距60厘米,其中埂宽35厘米,沟宽25厘米,沟底播种3行小麦。
立夏前后,在埂上套种1行生姜。
2技术要点2.1合理安排轮作换茬小麦、生姜间套作种植,生姜是不耐连作的作物,在无病姜田,连续种植3~4年后应换茬,其间隔为2~3年;新辟姜田,一旦田中发现病株,要及时换茬,连续种植不能超过2~3年;土地宽余地区间隔期延至3年以上,效果更好。
2.2严格选地,施足基肥小麦、生姜的间套作必须有良好的生产条件、良好的土壤基础,即应选择土层深厚、地力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无姜瘟病的轻壤地种植。
在此基础上,秋种前要深耕细耙,科学配方施肥。
并根据土壤虫情,每亩施入3%的辛硫酸颗粒剂5~6千克或黑矾15~20千克,进行土壤消毒。
2.3品种选择,合理密植小麦品种要选用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大粒多、增产潜力大、抗倒伏的晚播中熟品种。
如温麦8号矮系、百农64、豫展1号等。
生姜要选用姜块肥大、皮色黄亮、不干缩、未受冻、无病虫害的健壮姜种,如莱芜生姜、莱芜大姜、宁阳黄姜等品种。
姜种的处理要分困姜、炕姜、分选壮芽3个步骤进行,以保证姜芽健壮。
种植密度,小麦每亩播种量6.5千克左右,亩成穗达35万头;生姜采取带芽姜块横向平播于沟底,株距15~17厘米,每亩种植8100株左右。
2.4适期播种小麦适宜播种期为10月10~20日,出苗后管理同常规大田,翌年5月底至6月初小麦成熟时适时收获,收割小麦时,只取麦穗,留下60厘米高的麦秸遮荫。
在小麦收播前的清明前后暖姜芽,采用塑料阳畦催芽法。
首先选择肥大、皮色亮黄、无病、无虫蛀的姜块作种。
催芽前用多菌灵或G-1型生姜增产剂浸种,选择无风晴天将姜种放在地上晾晒,中午翻动1次,晚上搬回室内,堆积4~5天,保持温度11~15℃,使姜种“发汗”(图姜)。
日光温室蔬菜高效种植模式

落蔓 ,每次落蔓时,留秧高度 从南到北依次升高; 般 ,冬 季 1 、春 季 7~1 5 d 0d浇 1次水 ,但 浇 水 间 隔主 要 根据 实 际 情 况 灵 活 掌 握 ,并 在 每 次 浇 水
一
始种植 冬 、夏两 茬蔬 菜 。所 谓冬 茬 即为 冬春 茬 , 以
黄 瓜 为主 ,后 墙 架豆 及棚 前 沿小 菜 :所 谓夏 茬 实际 为夏秋 茬 ,种 植硬 果 型越夏 西红 柿 。
22 5月下旬 定植 . 221 施 底 肥 。 以农 家肥 为 主 ,亩 施 50 0k ,化 .. 0 g 肥 不用 或少 用 。
222 种 植 密度 。 1 0 .. 0~18 0株 / 。种 植 形 式 6 0 亩 单 垄 或 大 小行 双 垄 种 植 。 单 垄 种 植 行 距 10c 0 m, 株距 4 m;双 垄种 植大行 距 9 c 0c 0 m,小行距 5 0c m,
可浇 “ 堂水 ”解暑 降温 。 过
用黄 板诱 杀 ,也可 用吡 虫啉 或阿维 菌 素防 治 。
0 3 0 河北省 滦 南县 农 业服务 中心 王 晓锐 670
24 7月末 8月初采 收上 市 ,9月 中下旬 结束 。 .
0 7 0 河北省 平泉 县农 牧局 乔 印满 650
1 冬 春茬
时,适 量冲施 肥料 。
11 一 般 1 末 开始 采 收 上 市 ,翌 年 1月 下 旬 .. 4 2月 进入 盛瓜 期 ,到 5月下 旬结 束 。
1 辅 茬 . 2
分主 茬和 辅 茬 ,主 茬 种植 冬春 茬 黄瓜 ,辅茬种
植后 墙架 豆和 棚前 沿小 菜 。
株距 5 m理 。该阶 段温 度 控 制在 2 . 0℃左 右 ,最 高不 能高 于 2 5℃ ,夜 间不 能低 于 1 O℃ 。土 壤 要保 持湿 润 。 52 追 肥 。若 底 肥 充 足 ,可 以不 追 肥 :若 底 肥 不 . 充足 ,在 叶子 开盘 期 ,可 以追施 1 冲施肥 。 次 53 病 虫 害 防 治 。 苦 苣 病 虫 害 发 生较 轻 ,一 般 种 . 植年 限 多 的地 块 易发 病 。霜 霉病 可用 普 力克 水剂 防 治 ,软腐 病 可用 农用 链霉 素 防治 ,蚜 虫 、 白粉 虱 可
春马铃薯-夏马铃薯-晚稻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春 马铃 薯于 上年 1 1月 中旬 播 种 于 大棚 内 , 2月 上 旬开 始采 收 , 2月底 采 收结 束 ; 马 铃 薯 于 3月播 夏
种, 5月上旬 开始 收 获 , 底采 收结束 ; 稻 于 6月 5月 水 初播 种 ,1月上 旬收 获结 束 。 1
2 栽培技 术 226 采 收 . .
止高温烧苗。
23 晚 稻 .
选 择 宁 波市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院作 物研 究 所 和 宁
波市种 子有 限 公 司合作 选 育 的粳 型三 系 杂交水
1 嫁接 的作 用 1 增强植 株抗 病能 力 , 高产 品 质量 与产 量 . 1 提
达, 总量成倍 增 长 , 强 了对 肥 、 的吸收能 力 , 为 增 水 成
实现 节水 节肥 的有 效技 术措 施 。 1 加 快 苗木繁 育 , . 4 实现 高接 换 优 , 救 垂危树体 挽
生长。
倍 液 喷 雾 防 治 ; 条 跳 甲 可用 3 黄 %辛 硫 磷 颗 粒剂 每
6 7 2 4 5 g 于整 地 时 进 行 土 壤处 理 , 在 青菜 6m 用  ̄k , 或
236 采 收 ..
一 般 1 下旬 一 年 1 分 批 采 收 。 2月 翌 月
生 长 期 可 用 4 % 啶 虫 脒 水 分 散 粒 剂 30 0 O o倍 液 喷 雾 防治 。
231 品种 选择 .. 232 育苗 ..
种 , 申雪 18天花椰 菜 、 如 0 申雪 10天 花椰 菜 等 。 2 苗床要 肥沃 、 细碎 、 畦平 , 7月下旬播 于 种 。播种时将种子 均匀撒 在畦面上 , 覆土厚 0 e , . r 覆 5a
盖遮 阳网后浇水 , 出苗后揭 去遮 阳 网 , 保持 田问湿润 。
中草药高效栽培技术PPT精选文档

24
(一)牛膝-根及根茎类药材
25
概述
为苋科牛膝属植物牛膝 (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 ) 的根,味苦、酸,性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 逐瘀通经引血下行之功效。
产地
26主产于河南武陟、温县、博爱、沁阳,孟县、辉县也产。
古产地为怀庆府(现代的博爱、沁阳、武陟、温县一带),故称怀牛膝。现河
人才。总部设在中国的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有53个国家和地区的194 个会员团体,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有67个国家和地区的251个会员
9
(四)中药资源
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具有发展壮大中药产业的天然优势。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统计,按来源来分类,中药资源可分为药用植物、
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3种:分别有11146种、1581种和80种;按使用情况可 分为中药材、民族药和民间药3种,分别有1200多种、4000多种和7000多种。
31 规格等级
●按部颁标准,依大小(长度、直径)分为 3个等级: 一等(头肥):呈长条圆柱形。内外黄白色或浅棕色。中部直径0.6cm以上,长50cm
以上,根条均匀。无冻条、油条、破条、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二肥):中部直径0.4cm以上,长35cm以上。余同一等。 三等(平条):中部直径0.4cm以下,但大于0.2cm,长短不分,间有冻条、油条、破
34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喜阳光充足,温暖干燥的气候 * 不耐寒,耐肥性强,喜砂质壤土 * 怕涝,忌地势低洼,生长中期需水较多 * 忌连作
35
留种技术
* 种子分秋子、 秋蔓薹子、老蔓薹子。以秋子最好,老蔓薹子最差。 * 秋子:2-3年生带芽眼牛膝春季栽种,秋季收获的种子。 * 秋蔓薹子:秋子于春季种植,秋季收获的种子。 * 老蔓薹子:秋子于夏季种植,秋季收获的种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种高效种植模式一、六种温室模式(一)黄瓜一苦瓜:黄瓜:选用顶峰、韩秀、津优38等耐低温、耐弱光品种。
9月中旬育苗,10月中旬定植,11月中旬上市。
采用嫁接苗,宽窄行栽培。
宽行70厘米,窄行50厘米,株距30厘米,亩栽黄瓜3500-3800株,翌年4月份拉秧。
黄瓜亩产量5500公斤,亩收入2万元。
苦瓜:同黄瓜一样9月中旬育苗,10月中旬定植,翌年4月上中旬上市。
宽行70厘米,窄行50厘米,株距1.5米,亩栽700余棵。
8月份拉秧。
亩产量4500公斤,亩收人1.5万元。
(二)樱桃番茄-韭菜:樱挑番茄:选用红宝石、红珍珠、圣女等耐低温,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
10月上旬育苗,12月下旬定植,翌年2月下旬上市。
采用宽窄行,宽行70厘米,窄行50厘米,株距40-45厘米左右,亩栽2500株左右。
亩产量6000公斤,亩收人1.2万元。
(三)韭菜: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冬季不经休眠可连续生长的嘉兴雪韭、河南91、平韭2号等优良品种。
翌年2月下旬育苗,7月下旬移栽,当韭菜长到15-20厘米时便可收割。
一般情况下收割3-4茬。
每次收割时,应留茬高度适当,头刀距鳞茎4-5厘米处下刀为宜,亩产量5500公斤,亩收入1万元。
(三)番茄-芹菜:番茄:选择无限生长类型、耐低温、耐弱光、耐高湿和不易徒长品种。
上年12月中下旬温室育苗,2月下旬定植,4月中下旬开始采摘上市,6月上中旬结束。
亩栽3000棵左右。
亩产量55∞公斤,亩收入1万余元。
芹菜: 5月中下旬露地育苗,8月底定植到温室,11月中下旬陆续上市,1月中下旬结束。
亩产量8000-12000公斤,亩收入1.2-1.6万元。
(四)越冬茬辣椒:辣椒:选用耐长期栽培、耐低温和产量高的品种。
8月上旬育苗,9月上旬定植,12月中旬上市。
大行距70厘米、小行距55厘米、穴距45厘米,每亩栽苗2000余穴。
亩产量7500公斤,亩收入4-5万元。
(五)越冬茬黄瓜:黄瓜:选用耐低温、耐弱光,抗病性强的津优38等品种。
9月中旬育苗,to月上旬定植,12月中旬上市。
亩产量2万公斤,亩收入4万元。
(六)冬春番茄-秋冬韭菜:番茄:选用综合抗性好,早熟性突出的金棚1号等品种。
上年12月下旬育苗,2月中旬定植,4月上旬上市。
亩产量1.5万公斤,亩收入2-3万元。
韭菜: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冬季不经休眠可连续生长的优良品种。
2月下旬育苗,7月下旬移栽,当韭菜长到15-20厘米时便可收割。
一般情况下收割3-4茬。
每次收割时,应留茬高度适当,头刀距鳞茎4-5厘米处下刀为宜,亩产量5500公斤,亩收人1万余元。
二、五种大棚模式(一)早春西瓜-秋延后辣椒:西瓜:选用抗性强、耐低温弱光的早熟的京欣二号、双星等品种。
上年12月上中旬育苗,出苗后子叶瓣平展露出一心时进行嫁接,2月中下旬定植,5月上旬上市。
平均行距3m,株距约35cm,亩栽苗600-650株。
亩产量6000公斤,亩收入1.5万元。
辣椒:选用耐高温、抗旱、结果能力强、抗病、丰产性好的优良品种。
7月下旬育苗,8月下旬定植,10月上旬上市。
行距1米,株距40厘米,每亩栽苗1600余株。
亩产量4500公斤,亩收入1.2万元。
(二)黄瓜-韭菜(辣椒):黄瓜:选用早熟耐低温弱光,对病害多抗品种,如津优3号,津绿2号、4号,博杰28等品种。
1月上旬育苗,2月中下旬定植,4月上旬上市。
行距60cm,株距33cm,每亩保苗3500株左右。
亩产量1万公斤,亩收入1万余元。
韭菜: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韭宝等品种。
4月上旬育苗,7月下旬定植,10月上旬上市。
亩产量5000公斤,亩收入1.5万元。
(三)早春洋香瓜一夏秋洋香瓜-秋冬菜:洋香瓜:选用雪红、雪梨、景甜等品种。
早春茬洋香瓜上年12月上中旬育苗,2月上中旬定植,4月下旬上市。
亩产量4000公斤,亩效益1万元;夏秋茬洋香瓜5月上旬育苗,6月底定植,9月中旬上市。
亩产量2000公斤,亩收入4500元。
秋冬菜:主要种植菠菜、蒜苗等。
10月上旬直播,12月下旬上市。
亩产量1500公斤,亩收入2250元。
(四)西瓜一芹菜:西瓜:选用抗性强、耐低温弱光的早熟的京欣二号、双星等品种。
上年12月上中旬育苗,出苗后子叶瓣平展露出一心时进行嫁接,2月中下旬定植,5月上旬上市。
平均行距3m,株距约35cm,亩栽苗600-650株O亩产量6000公斤,亩收入1.5万元。
芹菜:6月上旬育苗,8月下旬定植,10月上旬上市。
亩产量7000公斤,亩收入8000元。
(五)黄瓜一玉米-菠菜:黄瓜: 1月上旬育苗,2月中旬定植,4月上中旬上市。
亩产量1万公斤,亩收入1万余元。
菠菜:10月上旬直播,12月中下旬上市。
亩产量2000公斤,亩收入3000元。
三、八种露地模式(一)小麦一西瓜一玉米:一般采用"九一式",即种九行小麦留一行西瓜预留行。
预留行宽40厘米;西瓜选用早熟、高产、优质品种。
4月初营养钵育苗,5月初带水带肥移栽,栽后及时盖膜。
行距2米,株距50厘米,亩栽650株左右;小麦收割前5月下旬于垄间点种玉米。
小麦亩产量450公斤,亩收入850元;西瓜亩产量3000公斤,亩收入3500元;玉米亩产量550公斤,亩收入900元。
整个模式年亩收入5250元。
(二)小麦-大葱:大葱:选用章丘大梧桐等品种。
上年9月下旬育苗,小麦收割后6月下旬移栽麦田,11月下旬上市。
平均亩产量3000公斤,亩收入4000元。
大葱收获后种植晚茬小麦。
(三)小麦一尖椒:尖椒:选用产量高、抗病强的子弹头等品种。
4月中旬育苗,小麦收获后6月上旬定植麦田,也可小麦收获前5月下旬移栽于麦垄间。
10月下旬采摘上市。
尖椒拔棵后种植晚茬小麦。
亩产干椒180-250公斤,亩收入3500元左右。
(四)小麦-樱挑番茄:樱桃番茄:选用长势旺盛、耐热性强、抗病性强、不易裂果的红玉、红宝石、圣女等品种。
宜南北向作睦为好,睦宽1m,定植2行,株距40cm,亩栽苗3500株左右。
4月上中旬育苗,6月上中旬定植于大田,8月中旬上市。
亩产量4000-4500公斤,亩收入8∞0元以上。
(五)黄瓜育种:黄瓜:3月下旬育苗,4月下旬定植,7月中下旬收获。
亩产黄瓜种子50公斤,每公斤种子按65元计,亩种子收入6500元。
黄瓜拉秧后也可于7月中下旬直播龙豆角。
亩产量1350公斤,亩收入2200元。
(六)番茄-玉米一大白菜一菠菜:带宽1.3米,起垄栽培,垄宽0.8米,垄高0.33米,走道宽0.5米。
番茄1月上旬育苗,4月上旬地膜覆盖高垄双行移栽,株距30厘米;玉米5月上旬在番茄行间点种,株距30厘米,亩种约3000余株;大白菜7月左右育苗,8月上旬番茄拉秧后于玉米行间套种,10月上旬成熟收获;9月下旬种植菠菜翌年2月中下旬上市。
经济收入:番茄亩产量5000公斤,亩收入5000元;玉米亩产量500公斤,亩收入800元;大白菜亩产量4000公斤,亩收入2500元;菠菜亩产量700公斤,亩收入1000元。
综合亩收入9300元。
(七)小麦-西瓜-豆角-花生:2.2米一带,为9:1:2:4式,即:9行小麦,1行西瓜,2行架豆角,4行花生。
小麦播种留预留行,预留行宽40厘米。
西瓜3月中旬育苗,4月中旬移栽预留行内。
株距40厘米,亩栽750株;花生5月中旬麦垄点种,行距40厘米,穴距20厘米,亩种5000穴;架豆角6月下旬于西瓜行两边各点种一行,两行间距40厘米,每亩1500穴,9月底拉秧。
小麦亩产400公斤,亩收入750元;西瓜亩产3∞0公斤,亩收入3500元;花生亩产250公斤,亩收入800元;架豆角亩产5∞公斤,亩收入800元。
综合亩收入5850元。
(八)洋葱-酥瓜-芹菜:洋葱9月下旬育苗,11月中下旬移栽,翌年5月下旬收获。
亩产量2500公斤,亩收人2000元;酥瓜5月下旬直播,7月下旬收获。
亩产量1500公斤,亩收入1500元;芹菜6月上旬育苗,7月下旬移栽,10月上旬上市。
亩产量5000公斤,亩收入3500元。
综合亩收入7000元。
其它几种立体间套模式一、小麦一夜菜一西瓜一棉花:小麦播种时,做哇宽2.2米,播种6行小麦,占地1米,留1.2米宽行;10月上中旬种麦时同时撒播菠菜,11月上旬在撒菠菜的行上加盖塑料拱棚,春节前后菠菜上市;翌年3月底播种一行西瓜,加盖地膜,株距40厘米,亩种750株;4月15日左右在西瓜两侧地膜内各种一行棉花,窄行50厘米,亩种3000株左右。
该模式一般亩产小麦300公斤,西瓜2500公斤,夜菜500 公斤,皮棉90公斤,亩产值可达4500元以上。
二、大蒜一波菜(芫要、生菜)一西瓜-玉米(棉花) :2.3米为一带,哇面宽1.8米,睦埂宽0.5米,旺内种9行大蒜,旺埂上撒种菠菜,菠菜收获后于次年4月份栽植西瓜,大蒜收获后5月底在蛙内直播3行玉米,每亩2800-3000株,或4月底5月初在大蒜行间套栽三行棉花。
西瓜应选择中早熟品种,缩短与玉米或棉花的共生期。
三、小麦-菠菜-辣椒-夏菜:1.8米一带,分成大小哇,大睦宽1米,种植6行小麦,行距20厘米;小睦宽80厘米,作预留行,秋种时可在预留行内撒种夜菜。
年后3月夜菜收获后,于5月上旬在小旺内种植2行辣椒,株距30厘米,行距60-70厘米,2行辣椒各距小麦行10厘米。
小麦收获后又可在小麦带内种植夏萝卡或抗热白菜或元架豆角。
四、小麦一菠菜一冬瓜:小麦睦宽1.5米,播种6行小麦,预留0.8米宽的空行。
10月中下旬套种藻菜。
次年3-4月份陆续收获上市。
5月份穴播青皮小冬瓜,株距40-50厘米,每亩400-500株。
也可将冬瓜改为西瓜、番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