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立体图形的拼组》名师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012年新编)《第四单元 第2课时 立体图形的拼搭》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012年新编)《第四单元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搭》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主要让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拼搭。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立体图形,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组合和拼搭。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立体图形有好奇心,喜欢动手操作。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和拼搭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识别立体图形,了解立体图形的特点。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3.学会简单的立体图形拼搭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识别立体图形,了解立体图形的特点。
2.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简单的立体图形拼搭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导入——呈现——操练——巩固——拓展——小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知识。
2.运用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立体图形。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立体图形教具,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
2.准备拼搭游戏材料,如积木、纸板等。
3.准备PPT课件,展示立体图形的拼搭过程。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各种立体图形教具,引导学生观察、触摸,让学生初步感受立体图形的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在哪里见过这些立体图形?2. 呈现(5分钟)教师利用PPT课件展示立体图形的拼搭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立体图形的组合方法。
同时,引导学生说出立体图形的名字。
3. 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拼搭游戏材料。
教师提出拼搭任务,如“请用积木拼出一个正方体”。
学生动手操作,完成任务。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4.2立体图形的拼搭 教案(先学后教)
立体图形的拼组教学目标1.通过有趣的拼搭活动使学生更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立体图形2.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立体图形的拼组”(板书课题)过渡语: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二、出示学习目标。
(30秒)1.认识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自己操作学具,又快又稳的拼搭图形。
师:能顺利达标的请举手。
生:(举手)过渡语:为了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35,,36页思考1,想一想,拼一拼,用相同的小立体图形能拼成怎样更大的立体图形?2,怎样搭得又快又稳?(4分钟后检测,比谁能正确回答思考题并做对检测题)(1)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摆一摆,可以拼组自己喜欢的形状。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拼在一起比较稳固。
(2)要使球也搭上去,就要搭在最上面,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确:要把球也搭上去,应把球放在平平的物体上面,这样就可以放稳。
四、看一看: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五、做一做:(一)提问(“做一做”前的准备)同学们,看完并看懂的请举手?接下来我们就来比一比谁能准确回答思考题。
1,想一想,拼一拼,用相同的小立体图形能拼成怎样更大的立体图形?2,怎样搭得又快又稳?(二)书面检测刚才大家回答的不错,下面比谁能用今天的知识做对检测题,请练检测题六、议一议:(一)同桌交换试卷(二)出示标准答案(三)学生对照答案,打出对错(四)了解学情:全对的同学请举手,口头表扬(五)未全对的同学把自己的试卷交给老师。
(六)投影出示错题,让做错的同学说: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如找不出错误,再让做对的学生帮助补充、更正,必要时让冒尖生代替老师点拨。
(不出示、不讨论做对的题)七、练一练今天的知识学会了吗?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完成下列当堂练习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立体图形的拼搭教案与反思金品
2 立体图形的拼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课时目标导航一、教学内容立体图形的拼搭。
(教材第35~36页)二、教学目标1.能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或球拼搭成新的图形。
2.经历拼、摆的过程,能清楚地说出拼图的内容和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培养空间观念。
三、重点难点重点:能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或球拼搭成新的图形。
难点:经历拼、摆的过程,能清楚地说出拼图的内容和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物品、学习用品和积木。
学生准备: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物品、学习用品和积木。
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立体图形?师:在每一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些积木,请同学们看看,都有什么形状的立体图形?谁来介绍一下?(点名学生回答各种立体图形的形状,并说出它们的特征)师:大家都说得很好。
现在我们就用这些立体图形进行拼图,看看谁拼得好。
(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的拼搭)二、学习新课1.正方体的拼组。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是拼图的小能手,下面我们来玩“拼一拼”的游戏。
师:现在请每位同学拿出2个相同的正方体形状的积木,拼一拼,你能拼成什么图形?(学生自由拼图,然后汇报)师:你们真厉害,每位小朋友都拼出一个图形。
2个相同的正方体不管是横着拼,还是竖着拼,都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
那么用3个正方体能拼成什么呢?用4个呢?大家试一试。
(小组合作,用3个、4个……正方体拼成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然后汇报)2.长方体的拼组。
师:刚才同学们用正方体拼成了许多不同形状的图形,很有创意,也很棒!那么用长方体拼组,又能拼成什么图形呢?(学生分别用2个、3个、4个……长方体来拼组,然后全班交流)3.圆柱的拼组。
师:刚才老师看到了,同学们都很爱动脑筋,拼出了许多不同的图形。
现在,我们来看看用圆柱能拼成什么图形?(学生用2个圆柱拼一拼)全班交流:用2个圆柱可以拼成一个大圆柱。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搭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立体图形的拼搭。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而且对于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这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于立体图形的理解和操作需要具体的实物支持。
同时,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认知水平也各不相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学习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具体来说,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立方体和圆柱体的拼搭方法,提高空间想象力;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增强对数学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立方体和圆柱体的拼搭方法,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创意拼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会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首先,我会利用实物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立体图形的特点,帮助他们建立空间概念;其次,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发现和总结立体图形的拼搭方法;最后,我会设计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导入:通过一些有趣的谜语和图片,引导学生进入立体图形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实物,发现立方体和圆柱体的拼搭方法。
3.合作交流: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运用所学的拼搭方法,完成一些创意拼搭任务。
4.实践活动:设计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立体图形的拼组一上 教案教学设计
……
3.长方体、正方体的拼组。
师:刚才我们分别用长方体、正方体拼组了一些图形,大家拼的不错。想的也很好,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把长方体和正方体放在一起,看看又能拼成那些图形呢?试试看。
师: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你们小组拼摆的结果。
3个长方体和2个正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的正方体;
能。
板块五:归纳梳理,总结提升(知识拓展)
1、今天你对立体图形有什么新的认识?
2、拼搭时你发现了什么?
3、如果请你去搭一个稳固的立体图形,你会选什么?为什么?
设计意图
回顾所学知识,加
深印象。
作业布置
说一说特征,并用这些物体拼一拼,搭一搭。
板书设计
立体图形的拼组
立体图形
长方体 正方体圆柱球
8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
2个长方体和4个正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的正方体;
1个长方体和6个正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的正方体;
1个长方体和个正方体可以拼成1个长方体。
……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用长方体和正方体拼组了很多不同形状的图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形状都是由长方体和正方体拼组而成的,例如刚才我们看到的商场里牙膏和香皂的摆放等等。想一想,你能举出几个生活实例吗?
课题
立体图形的拼组
时间
主备人
课型
新授课
教材解读
本节课是一次实践活动,是在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利用立体图形拼摆新的图形,既巩固了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在游戏中帮助学生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在玩一玩的活动中巩固立体图形的特征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新人教版(新插图)一年级上册数学 第2课时 立体图形的拼搭 教案(教学设计)
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搭(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35页例2、第36页例3。
教学目标1. 通过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辨认和区分这几种立体图形。
2. 在搭一搭的实践活动中,发展想象力和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学生动手操作,教授法授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教学过程一、课时导入(一)铺垫孕伏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预设:从左到右依次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师:那么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征呢?预设:长方体长长方方的,有6个平平的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正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是方方正正的,6个面一样大。
圆柱有两个平平的面,上下一样粗细,能滚动。
球是圆圆鼓鼓的,能任意滚动。
设计意图用旧知识引出新内容,为学习新课作好铺垫。
(二)引入新课我们今天就用这些立体图形来搭一搭,看看能搭出什么形状。
我们用2个正方体可以搭成什么形状呢?预设:可以搭出长方体。
师:是不是能搭出长方体呢?我们一起来搭一搭吧!(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的拼搭)设计意图通过提问2个正方体可以拼出什么立体图形,引起学生的思考,动手操作,为下面的探究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 相同立体图形的拼搭1. 用2个相同的立体图形拼搭。
师:拿出2个相同的正方体,搭一搭看看能搭出什么形状。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预设1:我把2个正方体前后拼,可以拼出一个长方体。
预设2:我把2个正方体上下拼,可以拼出一个长方体。
预设3:我把2个正方体左右拼,可以拼出一个长方体。
师:观察这三位同学拼出的长方体,你发现了什么?预设:我发现这三个长方体的形状是一样的。
师:用2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的立体图形,是一个长方体。
用2个相同的长方体可以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预设1:我把2个长方体前后拼,可以拼出一个长方体。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搭》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搭”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拼搭等活动,认识和了解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学会用立体图形进行拼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不足以准确地表达和描述立体图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立体图形的理解和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识别和拼搭简单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拼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的拼搭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和表达立体图形。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立体图形的拼搭过程。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立体图形的拼搭。
3.采用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交流立体图形的拼搭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立体模型。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立体图形拼搭教具。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如家具、玩具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立体图形。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立体图形是由哪些小图形拼搭而成的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立体图形的拼搭。
2. 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立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如面的数量、形状等。
然后讲解这些立体图形的拼搭方法。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套立体图形拼搭教具。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际操作,尝试拼搭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四认识图形(一)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组》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四认识图形(一)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组》一. 教材分析《立体图形的拼组》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二课时“四认识图形(一)”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拼组等活动,认识和了解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
教材通过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立体图形的概念还很模糊,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此外,由于年龄的特点,他们在认知过程中容易受直观形象的影响,因此,通过直观的教具和生动的讲解,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这四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并能够正确地拼组它们。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拼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这四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并能够正确地拼组它们。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识别和拼组立体图形,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合作交流法和讲解法进行教学。
教师通过直观的教具和生动的讲解,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拼组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如魔方、牙膏盒、篮球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这四种立体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并讲解它们的概念。
(2)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实践,用老师准备的立体图形进行拼组,尝试创造出不同的立体图形。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认识图形(一)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组》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认识图形(一)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组》一. 教材分析《立体图形的拼组》是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拼组不同的立体图形,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等简单的立体图形,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拼组和排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课程,对于立体图形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但是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思考,帮助他们建立空间观念,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等简单的立体图形。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等简单的立体图形。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操作,来理解立体图形的拼组方法。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行拼组和排列,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采用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教具和学具。
2.准备一些拼组和排列的练习题。
3.准备一个教学课件,用来展示立体图形的拼组过程。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魔方、牙膏盒、圆柱形的饮料瓶等,让学生来说一说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立体图形的拼组。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的拼组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些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拼组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一些立体图形的教具和学具,让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要求进行拼组和排列。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全册第3单元 认识立体图形立体图形的拼搭教案
第三单元认识立体图形3.2立体图形的拼搭【课题名称】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搭【课型、课时】新授课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70页--71页。
【教学目标】1.经历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体验,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认识几何体的一些特征。
教学难点:根据一定的要求拼一拼、搭一搭。
【课前准备】1.教师:教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积木。
教学课件:《七彩课堂》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学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积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你们玩过搭积木游戏吗?看看这两位同学,正在用立体图形玩搭积木游戏呢?仔细观察,他们都用到了哪些图形的积木?(第2页课件展示)师:你们想玩“搭积木”游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玩一玩,游戏的规则是“看谁搭得又稳又高”。
(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的拼搭)【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由几种立体图形拼搭成的图形,激发学生兴趣,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交流实践、探究新知(一)搭一搭1.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教师:说一说,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出示教材第70页例2主题图)预设: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并相互补充。
明确图中信息:有10个积木,其中长方体有7个,形状及大小相同的长方体有两组,每组3个,正方体、球、圆柱各1个。
师:这里有两个词特别重要,你发现了吗?这两个词告诉了我们什么?预设:引导学生说出要把所有的积木都用上,而且要稳,还要高。
教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设计意图】这个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通过“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是从哪儿知道的”等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前,学会先分析题目要求,明白这些要求的具体含义,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2课时 立体图形的拼搭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拼搭立体图形。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立体图形的特征。
4.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能够根据平面图形想象出立体图形。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
2. 学习拼搭立体图形的方法。
3. 观察立体图形的特征,如面、棱、顶点等。
4. 根据平面图形想象出立体图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立体图形,学会拼搭立体图形。
2. 教学难点:观察立体图形的特征,根据平面图形想象出立体图形。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观察实物,认识立体图形。
2. 采用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拼搭立体图形。
3. 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立体图形的特征。
4.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根据平面图形想象出立体图形。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让学生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
2. 新课:讲解立体图形的定义,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形的特点。
如正方体有6个面,长方体有6个面,圆柱有3个面,球没有面等。
3. 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拼搭立体图形,如用积木拼搭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
4.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拼搭好的立体图形,讨论它们的特征,如面、棱、顶点等。
5. 想象与创造:引导学生根据平面图形想象出立体图形,如给出一个正方形的平面图形,让学生想象出正方体的形状。
6.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立体图形的定义和特征。
7.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拼搭立体图形,并观察它们的特征。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程度。
2. 评价学生拼搭立体图形的能力。
3. 评价学生观察立体图形特征的能力。
4. 评价学生根据平面图形想象出立体图形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方法,让学生认识了立体图形,学会了拼搭立体图形。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012年新编)第四单元 第2课时 立体图形的拼搭(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012年新编)第四单元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搭(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要介绍了立体图形的拼搭。
本节课是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时,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立方体和圆柱体的拼搭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立方体和圆柱体的图片,以及一些练习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立体图形有一定的认知,但拼搭立体图形的能力还不够强。
他们在课堂上需要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逐步掌握立方体和圆柱体的拼搭方法。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立方体和圆柱体的拼搭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立方体和圆柱体的拼搭方法。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立方体和圆柱体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特征。
2.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拼搭立方体和圆柱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交流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练习法: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立方体和圆柱体的模型、图片、练习题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立方体和圆柱体的模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魔方、积木等,引导学生关注立体图形。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立体图形是怎么拼搭而成的吗?”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立方体和圆柱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同时,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立方体和圆柱体的拼搭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尝试拼搭立方体和圆柱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立体图形的拼组》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课件
. 六、预期教学效果
先让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在操作活动中互 相交流合作解决问题,不仅要用上所有积木,还要 搭的又高又稳。
. 七、板书设计
看谁搭得又高又稳
球
圆柱
1、知道了什么? 2、怎样搭呢? 3、谁搭得高?
正方体
长方体
一年级 上册 第四单元
复习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 拼一拼
看谁搭得又稳又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复习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 拼一拼
我生性好动,你们拿我有办法吗?
复习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 拼一拼
“怎样做就知道谁搭得高了?怎样比?”
复习导入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完成课本第38页练习八第7、8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他人 的意见,善于与人合作,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加深对长方体、
正方体、圆柱、球 这些立体图形特征 的认识。
思考如何搭得又稳 又高,从实践中找到 解决问题的方法。
1、在教学中先通过 认识图形,让学生 初步体会立体图形 之间的关系,巩固 对立体图形特征的 认识。
2、 遵循以学生为主
体,教师为主导的原 则。采用启发式、讨 论式和探究式的教学, 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
四、教 法
1、联系实际, 从生活中学
2、参与合作, 在交流中学
3.自主探究, 从生活实践中 发现问题,解 决问题。
.
四、学 法
.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012年新编)第四单元 第2课时 立体图形的拼搭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012年新编)第四单元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搭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要介绍了立体图形的拼搭。
这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立体图形,学会用立体图形进行拼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立体图形的特征,并能进行简单的拼搭操作。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于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理解还比较模糊。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动手操作能力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立体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用立体图形进行拼搭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立体图形的特征,学会用立体图形进行拼搭。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用立体图形进行创意拼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认识和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立体图形的拼搭。
3.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和创作,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4.采用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拼搭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实物和模型。
2.准备拼搭所需的材料,如积木、纸板等。
3.制作课件,展示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拼搭方法。
4.划分学习小组,准备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物和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立体图形的特征。
同时,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立体图形的拼搭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拼搭技巧。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2.立体图形的拼搭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2.立体图形的拼搭人教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2.立体图形的拼搭人教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4单元的第2课时,主要讲述立体图形的拼搭。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特征和拼搭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立体图形的拼搭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特征和拼搭方法。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观察、操作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拼搭方法。
2. 教学重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特征和拼搭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模型,拼搭展示板,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模型,彩色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立体物体,如书架、桌子、椅子等,引导学生发现立体图形的特征。
2. 知识讲解:介绍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特征,讲解它们的拼搭方法。
3. 动手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立体图形的拼搭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 成果展示:邀请部分学生展示他们的拼搭成果,并讲解拼搭过程。
5.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正方体:六个面,形状相同,有12条棱,8个顶点。
长方体:六个面,形状不同,有12条棱,8个顶点。
圆柱体:两个底面,形状相同,有12条棱,8个顶点。
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模型进行拼搭,创造一个有趣的立体图形。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进行拼搭,答案不唯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特征和拼搭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搭(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搭”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拼搭等实践活动,认识和了解常见的立体图形,学会用立体图形进行拼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立体图形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领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的立体图形,学会用立体图形进行拼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拼搭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的立体图形,学会用立体图形进行拼搭。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分组合作法、实践操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教具、拼搭材料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立体图形,引导学生从平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
2.自主探究:让学生观察和触摸立体图形教具,引导学生发现立体图形的特征。
3.分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立体图形的拼搭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教师讲解:教师讲解立体图形的拼搭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用立体图形进行拼搭。
5.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立体图形的拼搭实践活动。
6.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拼搭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7.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立体图形的特点和拼搭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特征:三维空间,有长度、宽度和高度•拼搭方法:观察、操作、实践•应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认识图形(一)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组》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认识图形(一)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组》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四认识图形(一)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组》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单元第四节《立体图形的拼组》。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拼组等活动,认识并学会用正方体和长方体进行拼组,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拼组等活动,认识并学会用正方体和长方体进行拼组。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拼组方法。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学会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拼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正方体和长方体模型、拼组卡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正方体和长方体模型,拼组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让学生初步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拼组方法,并示范操作。
让学生明白正方体和长方体可以通过移动、旋转等方式进行拼组。
3. 学生自主实践(10分钟)4. 小组合作学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自己的拼组方法,共同完成拼组任务。
教师观察学生的操作,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拼组方法:1. 移动2. 旋转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正方体和长方体模型进行拼组,创作一个有趣的立体图形。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拼组,完成的立体图形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拼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
第二课时立体图形的拼组
教学内容:立体图形的拼组(P35-37,练习八第2、5、6、7、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用所学的立体图形进行拼组活动,进一步体会所学立体图形的特征,并初步体会各种立体图形的之间的关系,培养空间观念。
2、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与人合作。
教学重点:体会所学立体图形的特征,
难点:体会各种立体图形的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操作法。
教具、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
1、图形分类,说说各类有什么特征?
2、拼图形,发现什么?
1)、用2个相同的正方体看可以拼成什么图形?2个长方形、2个圆柱型呢?
2)、用2个不同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吗?2个长方形、2个圆柱型呢?
3)、用多个相同的图形拼,能拼成什么图形?
讨论:说说你的发现?
小结:2个相同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2个相同圆柱型可以拼成一个圆柱型,
2个相同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4个相同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正方体
............
二、做一做拼P35你能搭出这样的图形码?
三、游戏:先让学生想一想,用不同形状的实物能搭出什么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
搭。
讨论;: 1、怎样搭又稳又高?
2、怎样搭才能把球放稳?
3、说说你搭得像什么?
评比:谁搭的最好?
四、P37 2题、 6题、 8题口答。
五:作业完成P37 5题 P38 7题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上册-打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