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园林植物昆虫学总复习

合集下载

安徽农业大学昆虫学总复习pf老师

安徽农业大学昆虫学总复习pf老师

消化系统
前肠、中肠、后肠
呼吸系统
体壁呼吸、气管鳃、气泡和气膜呼吸 气管系统
循环系统
背血管
昆 虫
了解其结构和功能对
的 内
排泄器官
马氏管、害尿虫盐和防围治心细的胞意义



神经系统
乙酰胆碱
生殖系统
分泌系统
脑激素、保幼激素、蜕皮激素
第二章 昆虫的生物学特性
两性生殖
绝大多数昆虫经过雌雄交配后,产下的受精卵 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又称卵生。
昆虫翅的基本类型 A.膜翅 B .缨翅 C .毛翅 D .鳞翅 E .复翅 F .半翅 G .鞘翅 H .平衡棒
翅脉分为纵脉和横脉两类 纵脉(longitudinal vein) 是从翅基部通向翅边缘的脉。是在两个深入 翅原基、起始于足气管的气管干的分支基础 上产生的。 横脉(cross vein) 是横列在纵脉间的短脉。是由一条不规则的 间脉分出,而不是由气管预先形成。
常见的种类有: • 直翅目的成虫、若虫,如蝗虫; • 鞘翅目的成虫、幼虫,如天牛、金龟子等; • 鳞翅目的幼虫,如刺蛾、蓑蛾等; • 膜翅目的幼虫,如叶蜂等。 使用药剂类型:胃毒剂、触杀剂、微生物农药。
2)嚼吸式口器 (chewing-lapping mouthparts)
--膜翅目蜜蜂总科成虫特有
6
园林植物昆虫学pf
2.1 昆虫变态(metamorphosis)的类型
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在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和生活习 性上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现象叫做变态。
变态类型
增节变态(anamorphosis) 表变态(epimorphosis)
原变态(prometamorphosis) 半变态(hemimorphosis)

园艺植物昆虫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园艺植物昆虫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园艺植物昆虫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不全变态的昆虫要分为、和三个发育时期。

2.昆虫的步行足分为________、____ 、 ___、__ 和__ 五部分。

3.最常见的天敌昆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洲斑潜蝇在 _ 越冬,其在露地危害盛期在 _ ,防治的高效药剂有。

5.我国北方桃树上发生的蚜虫主要有、和__________ 防治的有效药剂或自然天敌有__________、。

6.完全变态的昆虫要分为、、和四个发育时期。

7.常见昆虫足的类型有、__ 、 _ _、。

8.最常见的天敌昆虫有、、、。

9.烟粉虱在 _ 越冬,防治的高效药剂有、。

10.我省蔬菜上发生的蚜虫主要有、和______ 防治的有效药剂或自然天敌有、。

二、解释下列名词1.年生活史:2.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IPM):3.生物防治:4.昆虫的全变态:5.多胚生殖:6.孤雌生殖:7.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IPM):8.雌雄二型:9.变态:10.休眠:三、区别下列各组昆虫形态特征或危害症状的不同点1. 鳞翅目与半翅目成虫形态:2. 膜翅目与直翅目成虫形态:3. 蔬菜潜叶蝇与蔬菜粉虱的危害症状:4. 苹果黄蚜与苹果瘤蚜的危害症状:5.果树卷叶蛾与潜叶蛾的危害症状:6. 鳞翅目和鞘翅目幼虫:7. 蝶类和蛾类成虫相同点和不同点:8. 蛴螬与金针虫的危害症状:9. 桃蚜与桃瘤蚜的危害症状:10. 桃小食心虫和梨小食心虫为害果实:四、简答题1. 比较昆虫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构造和危害特点有何不同。

2. 分析化学防治的优点和缺点。

3. 简述韭蛆为害特点和主要防治措施。

4. 说明地面防治桃小食心虫的依据和主要措施。

5. 说明果树上发生的主要金龟甲种类及各自危害特点。

6. 比较昆虫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的危害特点有何不同。

7. 分析生物防治的优点和缺点。

8. 简述菜粉蝶幼虫的为害特点。

9. 从为害症状上区别美洲、拉美斑潜蝇和豌豆潜叶蝇。

园艺植物昆虫学复习题..

园艺植物昆虫学复习题..

园艺植物昆虫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纸上。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蝇类成虫的触角一般为( D )。

A.棍棒状 B.线状 C.鳃片状 D.具芒状2. 鳞翅目昆虫幼虫的口器属于( B )。

A.虹吸式 B.咀嚼式 C.刺吸式 D.锉吸式3. 蝗虫类的后足为( D )。

A.开掘足 B.步行足 C.捕捉足 D.跳跃足4. 蓟马的翅为( C )。

A.膜翅 B.毛翅 C.缨翅 D.鞘翅5. 蜈蚣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门的( B )。

A.昆虫纲 B.多足纲 C.甲壳纲 D.蛛形纲6.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昆虫的生长发育才能正常进行,这个温度范围称为( A )。

A.有效温区 B.最适温区 C.高适温区 D.低适温区7. 下列方法中,可用于害虫发生期预测的是( C )。

A.形态指标预测法 B.经验指数预测法C.物候预测法 D.有效基数预测法8. 金龟子的口器为( B )。

A.虹吸式 B.咀嚼式 C.刺吸式 D.锉吸式9. 蚜虫的口器为( C )。

A.锉吸式 B.咀嚼式 C.刺吸式 D.虹吸式10.小地老虎(土蚕)在我国除南岭以南外的其它地区,一年中的主要为害时期是( A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1.大黑鳃金龟在以成虫或幼虫越冬的地区,以成虫越冬的年份,次年( B )作物受害重。

A.秋季 B.夏季 C.夏秋季 D.春季和春播12. 梨虎的前翅为( D )。

A.膜翅 B.毛翅 C.覆翅 D.鞘翅13. 下列害虫中,以幼虫潜入叶片取食叶肉为害的是( A )。

A.柑橘潜叶蛾 B.梨虎 C.天牛 D.桃蛀螟14. 食叶害虫是指蚕食植物叶片形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常将叶片吃光,仅剩枝杆、叶柄或叶主脉的害虫,故该类害虫的口器为( B )。

A.虹吸式 B.咀嚼式 C.刺吸式 D.锉吸式15. 对凤蝶类害虫进行化学防治时,应在( A )盛发期进行喷雾防治。

园艺专业昆虫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园艺专业昆虫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1.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2.昆虫的特征:①体躯分为头、胸、腹3个明显的体段②头部有口器和1对触角,还有1对复眼,0-3个单眼③胸部分为前胸、中胸、后胸3个胸节,各节有足1对,中、后胸有1对翅⑤胸部大多数有9-11个体节组成,末段有肛门和外生殖器。

3.昆虫的感觉和取食中心:头部4.头式分:下口式、前口式、后口式5.触角由柄节、梗节、鞭节组成。

6.昆虫的重要感觉器官:触角7.口器分咀嚼式和吸收式两类,吸收式包含:刺吸式、锉吸式、虹吸式。

8.咀嚼式口器包含上颚、下颚,上唇、下唇,舌。

下颚包括:轴节、茎节、内颚叶、外颚叶、下颚须五部分。

下唇包括:后颏、前颏、中唇舌、侧唇舌和下唇须5个部分。

9.咀嚼式口器危害特点:使植物受到机械损伤10.刺吸式口器包括:喙、上颚口针、下颚口针、食窦、唾唧筒。

11.食物道和唾液道由上颚口针和下颚口针组成。

12.昆虫的运动中心:胸部13.胸足构造由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组成。

14.胸足的类型:步行足、跳跃足、捕捉足、开掘足、游泳足、抱握足、携粉足。

15.腹部是昆虫新陈代谢和生殖中心。

16.体壁由外向内可以分为表皮层、皮细胞层和底膜3部分。

表皮层由上表皮、外表皮、内表皮3部分组成。

其中上表皮不含几丁质,外表皮含骨蛋白、几丁质和脂类,内表皮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蛋白质复合体。

17.昆虫的消化系统由前肠、中肠和后肠组成。

前肠和中肠之间外有胃盲囊,内有贲门瓣,中、后肠之间有马氏管,内有幽门瓣。

18.昆虫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主要在中肠进行,磨碎和贮存主要在前肠,后肠起吸收水分作用。

19.蚜虫在危险时排除保卫激素在腹管。

昆虫性外激素分泌的位置是腹部。

20.昆虫呼吸系统由气门、气管、支气管、微气管。

21.昆虫的气门包括全气门式、两端气门式、前气门式、后气门式、无气门式22.昆虫的生殖器官是由外生殖器和内生殖器两部分组成。

雌性生殖器官包括:卵巢、生殖腔、受精囊、附腺等组成。

植物昆虫学 复习重点 资料 考试要点

植物昆虫学  复习重点 资料  考试要点

物种:以群居形式存在,具有相同的形态特征,能自由交配,而产生具有繁殖能力的后代,与其他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植物检疫:根据国家法规,对调入和调出的植物及产品等进行检验和处理,以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人为传播。

对外检疫:防止危险性病、虫、草传入国内或带出国外。

对内检疫:防止国内危险性病虫草在国内地区间的扩大蔓延。

农业防治:结合农事生产中的各项技术环节,进行适当的改进,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而不利于害虫发生的农田环境,达到直接消灭或抑制害虫的目的。

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和生物代谢产物防治害虫的方法。

化学防治:利用化学药剂防治害虫的方法。

两性生殖:雌雄交配,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孤雌生殖:雌虫单独产生后代或卵未经过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

卵胎生:昆虫的胚胎发育在母体内进行,而营养仍由卵提供的生殖方式。

多胚生殖:一个卵可以形成两个以上的胚胎并能发育成正常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变态: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生活习性发生一系列变化,转变为性成熟的成虫称为变态。

孵化:昆虫完成胚胎发育后破卵壳而出的现象。

卵期:产下卵至幼虫孵化所经历的时间。

幼虫期:幼虫从卵内孵化出来,发育到蛹或成虫之前的整个发育阶段。

蜕皮:昆虫从卵中孵化出来以后,随着虫体的生长,经过一段时间,表皮就会限制虫体的生长,要重新形成新的表皮而将旧表皮蜕去。

龄期:两次蜕皮之间的历期。

羽化:全变态蛹或不全变态若虫经过最后一次蜕皮,变为成虫的过程。

世代:从卵(卵胎生从产下小幼虫)发育到有生殖能力的成虫。

年生活史:昆虫在一年中发生的世代数及各世代各虫期所经历的时期。

世代重叠:一年生多代昆虫由于产卵期长或越冬虫态出蛰不集中,造成前一世代与以后一个或多个世代相同虫态发生重叠的现象。

趋性:昆虫对外界刺激(如光、温度、湿度、某种化学物质等)所产生的趋向和背向的活动。

假死性:昆虫受到异常刺激或突然震动,虫体表现一种反射性的抑制状态而立即蜷缩不动,或从停留的地方或飞行的空中跌落下来。

园艺植物昆虫学复习题

园艺植物昆虫学复习题

《园艺昆虫学》复习题A一、填空题1、昆虫咀嚼式口器由、、、和五部分组成。

2、不全变态的昆虫各需经过、和三个不同发育虫期。

3、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由节、节和节三部分组成。

4、化学杀虫剂按其作用方式主要分为:、、和作用。

5 、影响昆虫发生的环境因子主要包括气候因子、生物因子和土壤因子。

6、我国的植保方针是“, ”。

二、选择题1.蝶类的触角是()触角。

A.丝状B. 羽毛状C.刚毛状D.球杆状2、蝼蛄的前足是()。

A.步行足B. 跳跃足C.开掘足D.捕捉足3、粉虱的口器类型是()口器。

A.刺吸式B.咀嚼式C.虹吸式D. 舐吸式4、蝉的前翅是()翅。

A. 膜质B.鳞质C.半翅鞘D. 革质5、棉铃虫以蛹在()中越冬。

A.枯叶上B.土壤中C.枝干上D.杂草上6、介壳虫()为害寄主的枝条、枝干、叶片、果实。

A.蚕食B.刺吸C.蛀食D. 锉吸7、微生物制剂BT是一种()制剂。

A.病毒B.真菌C.细菌D. 病原线虫8、转BT基因抗虫植物,其抗虫基因来源于()。

A.植物B.微生物C.高等动物D. 病原线虫9、寄生性天敌昆虫赤眼蜂寄生在害虫的()中。

A.成虫B.幼虫C.蛹D. 卵10、药剂防治3龄后的地老虎幼虫应采用()施药方法。

A.地上喷雾B.灌根C.涂茎D. 毒饵三、名词解释1、全变态2、生活年史3、羽化4、蛹期5、害虫综合治理四、简答题1、简述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2、害虫防治措施根据其性质可分为哪几大类?3、写出三种农药的主要剂型。

4、简述园艺作物介壳虫的为害特点。

5、简述地老虎的为害特点。

6、简述药剂防治地蛆的要点。

五、论述题1、以烟粉虱或温室白粉虱为例,设计其综合治理措施。

2、试设计果园叶螨的综合防治方案。

《园艺昆虫学》复习题B一、填空题1、全变态昆虫幼虫的蛹分为、和三种类型。

2、昆虫的常见的繁殖方式有、、和。

3、昆虫的学名采用林奈创立的双命名法,即由加和定名人的姓组成。

4、昆虫致病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有、和三大类。

农业昆虫学考试复习资料

农业昆虫学考试复习资料

《农业昆虫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0*2‘)1、羽化:末龄若虫蜕皮变为成虫,或由蛹壳破裂变为成虫,称为羽化。

2、孤雌生殖:卵不经过受精就可以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3、两性生殖:卵子和精子结合,雌性产下受精卵,每粒卵发育成一个子代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称为两性生殖。

4、卵胎生:卵在母体内成熟后,并不排出体外,而是停留在母体内进行胚胎发育,直到孵化后,直接产下幼虫。

5、幼体生殖:母体尚未达到成虫阶段还处于幼虫时期,就进行生殖的现象。

6、种群:指在一定的空间(区域)内同种个体的集合体,即同种个体的群体,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

物种:是指一群或多或少与其它这样的群体形态不同,并能够交配繁殖的相关的生物群体。

(二者区别)7、趋性: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行为活动。

变态:昆虫在发育过程中,从幼期状态转变为成虫状态的现象。

8、休眠: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时,便可恢复生长发育的生理现象。

9、滞育:是昆虫长期适应不良环境而形成的种的遗传性。

在自然情况下,当不良环境到来之前,生理上已经有所准备,即已进入滞育。

光周期的变化是引起滞育的主要因素10、有效积温K:生物在发育期内要求摄取有效温度的总和。

11、发育起点温度:有效温区的下限是昆虫开始生长发育的温度,称为发育起点温度。

,一般为8~15°C。

12、蛹期:从化蛹到羽化出成虫所经历的时间,是一些昆虫幼期转变为成虫的过渡时期13、预蛹期:末龄幼虫后期(常称为老熟幼虫),快要变蛹时,先停止取食,将消化道内的残留物排光,迁移到适当场所,体躯逐渐缩短,活动减弱,准备化蛹,称为预蛹,所经历的时间称为预蛹期,14、多型现象:有些昆虫,在同种群中,除雌雄异性外,还有不同的类型称为多型现象。

15、多胚生殖:由一个卵发育成两个或更多的胚胎,每个胚胎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

16、过冷却现象:植物或昆虫的组织液可以承受零摄氏度以下的低温而不结冰,这种现象称为过冷却现象17、附肢:昆虫在胚胎发育时各体节均有1对管状外长物或突起,这就是所谓附肢。

园艺植物昆虫学复习资料

园艺植物昆虫学复习资料
(5)繁殖的适温为16~22℃。
(6)干旱或暑热期间,小雨或阴天气温下降,对种群繁殖有利,种群数量迅速增多,暴风雨常使种群数量锐减。
(7)密度大或当营养条件恶化时,产生大量有翅蚜并迁飞扩散。
棉蚜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经常清除田间杂草,彻底清除瓜类、蔬菜残株病叶等。保护地可采取高温闷棚法,方法是在收获完毕后不急于拉秧,先用塑料膜将棚室密闭3~5天,消灭棚室中的虫源,避免向露地扩散,也可以避免下茬受到蚜虫为害。
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舌等5部分组成。
为害特点是使植物受到机械损害
(1)蚕食成缺刻,
(2)使叶片中间啮成大小不同的xx;
(3)有的能钻入叶片上下表皮之间蛀食叶肉,形成弯曲的虫道或白斑。
(4)有的钻入植物的茎秆、花蕾、铃果,造成作物断枝、落蕾、落铃;
(5)有的甚至在土中取食刚播下的种子或作物的地下部分,造成缺苗、断垄,
全变态:
其主要特点是胚后发育包括幼虫、蛹、成虫三个虫态。
三、填空题
1、常见昆虫的分类特征根据。
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生态特征
行为特征、地理特征、遗传特征
分类阶元:
界、门、纲、目、科、属、种。
2、常见昆虫目的类别。
0、直翅目:
包括螽斯、蟋蟀、蝼蛄、蝗虫、蚱蜢等。
1、缨翅目:
缨翅目昆虫通称xx。
2、同翅目:
(5)在北方由于温室和露地蔬菜生产紧密衔接和相互交替,可使白粉虱周年发生,此虫世代重叠严重。
温室白粉虱防治方法:
(1)把好育苗关,培育无虫苗。育苗前熏蒸温室除去残余虫口,清除杂草残株,在温室通风口加一层尼龙纱避免外来虫源。
(2)尽量避免混栽:
特别是黄瓜、、菜豆不能混栽。调整生产茬口也是有效的方法,即头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昆虫学绪论什么是昆虫?昆虫的近亲有哪些?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一、昆虫的分类地位及主要特征分类地位: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1、体躯由若干体节组成,这些体节集合成头、胸、腹3个体段;2、头部是感觉与取食的中心,具有口器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

3、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具有3对足,一般成虫期还有两对翅。

4、腹部是生殖与消化的中心,其中包含着生殖器官及大部分内脏。

5、有变态现象。

即从卵孵出的幼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历一系列内部和外部形态上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成虫。

节肢动物门主要纲的区别园林虫害的现状及趋势(一)现状1、园林植物刺吸害虫发生普遍、严重2、园林植物食叶害虫呈局部发生特点3、园林植物枝干害虫危害大、防治难4、园林植物地下害虫以蛴螬为主、危害重本节重点:昆虫的特征第一章昆虫的形态结构本章节内容昆虫的外部形态结构§昆虫的头部§昆虫的胸部§昆虫的腹部§昆虫的体壁昆虫的内部一、昆虫的体躯身体左右对称,具有外骨骼(体壁)的躯壳,体躯由一系列体节组成,集合成昆虫的头部、胸部和腹部三个体段,有些体节上具有成对的分节附肢二、昆虫的头部1 头部的基本构造•)头部的分区:顶、额、颊、唇基、后头5部分•1)头部的分区:顶、额、颊、唇基、后头5部分2 头式:根据口器着生位臵不同分为下口式、前口式、后口式3 昆虫的触角(antenna)3.1 触角的基本构造(1)柄节:为触角连接头部的基节,着生有肌肉,触角的活动主要由此节来决定。

(2)梗节:为触角的第2节,一般比较细小(3)鞭节:为梗节以后各节的统称,有感受器,司嗅觉、触觉功能触角类型丝状(蟋蟀、天牛)刚毛状(蜻蜓、蝉)念珠状(白蚁)锯齿状(芫菁)栉齿状(雄绿豆象)羽状(大蚕蛾)膝状(蜜蜂、象甲)具芒状(蝇类)环毛状(雄蚊)球杆状(蝶类)锤状(郭公甲)鳃叶状(金龟子)3.3了解触角类型和功能在实践上的意义1)鉴别昆虫的种类–昆虫分类2)鉴别昆虫的雌雄3)利用昆虫触角对某些化学物质有敏感的嗅觉功能,可进行诱集或驱避。

1)咀嚼式口器(chewing mouthparts)昆虫最基本、最原始的口器类型。

所有别的口器类型都是由咀嚼式口器演化而来咀嚼式口器害虫危害状1.食叶性:开天窗、缺刻、孔洞,或将叶肉吃去,仅留网状叶脉,或全部吃光。

2. 卷叶性:将叶片卷起,然后藏匿其中危害。

3. 潜叶性:断根或断茎,枯死,吐丝、卷叶、缀叶等。

4. 钻蛀性:钻蛀根、茎、果等。

常见的种类有:•直翅目的成虫、若虫,如蝗虫;•鞘翅目的成虫、幼虫,如天牛、金龟子等;•鳞翅目的幼虫,如刺蛾、蓑蛾等;•膜翅目的幼虫,如叶蜂等。

使用药剂类型:胃毒剂、触杀剂、微生物农药。

2)嚼吸式口器(chewing-lapping mouthparts)--膜翅目蜜蜂总科成虫特有上颚发达--咀嚼花粉、筑巢和御敌下颚和下唇特化成临时的喙--吮吸液体食物3)刺吸式口器(piercing-sucking mouthparts) 这类口器为吸食植物汁液或动物汁液的昆虫所具有。

如半翅目、同翅目及双翅目蚊类等的口器。

刺吸式口器主要特点:A、上颚和下颚延长,特化为针状的构造,称为口针B、下唇延长成管状分节的喙,将口针包藏于其中。

C、食窦和前肠的咽喉部分特化成强有力的抽吸机构—咽喉唧筒危害状:1. 失绿斑点:在叶面上形成各种失绿褪色斑点,严重时黄化。

2. 畸形:叶片卷曲、皱缩等。

3. 虫瘿:如榆瘿蚜与桃瘤蚜的危害状。

4. 传播病毒病常见昆虫:蚜、蚧、粉虱、叶蝉、网蝽、木虱、蝉、蜡蝉等。

使用药剂类型:内吸剂、触杀剂、熏蒸剂和生物制剂。

(二)了解口器类型和为害特性在害虫防治上的意义1、根据为害状来判断害虫的种类;2、针对害虫不同口器类型的特点,选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咀嚼式口器—可用触杀剂和胃毒剂;刺吸式口器—内吸性杀虫剂;舔吸式口器—用胃毒剂+蜜糖类;虹吸式口器—液体胃毒剂,如糖醋液等。

熏蒸剂不选择昆虫种类。

3、根据为害方式,选择适宜的用药时机。

某些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的害虫,须在尚未钻入或造成卷叶之前进行防治。

三、昆虫的胸部1.胸足的构造成虫的胸足一般分为6节,由基部向端部依次称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

各节间由膜相连接,是各节活动的部位。

2、胸足的类型和功能昆虫的足大多用来行走,有些昆虫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同,胸足构造和功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形成各种类型的足。

一般可分为:1)步行足如蚜虫、蝽、瓢虫、叶甲(适于慢行);步甲的足等(适于快行)。

2)跳跃足如蝗虫和蟋蟀的后足。

3)捕捉足螳螂和猎蝽的前足。

4)开掘足如蝼蛄、金龟子等在土中活动的昆虫的前足。

5)游泳足如龙虱、松藻虫、仰蝽、负子蝽等的后足。

6)抱握足雄性龙虱的前足所特有7)携粉足如蜜蜂的后足。

8)攀援足为虱类所特有。

另有:停息足仅适停息,如蚊子的足。

52、翅的类型昆虫的翅一般为膜质,用作飞行。

但是,各种昆虫由于适应特殊的生活环境,翅的功能有所不同,因而在形态、发达程度、质地和表面被覆物发生许多变化,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

A.膜翅B .缨翅C .毛翅D .鳞翅E .复翅F .半翅G .鞘翅H 平衡棒翅脉分为纵脉和横脉两类纵.(longitudinal vein)是从翅基部通向翅边缘的脉。

是在两个深入翅原基、起始于足气管的气管干的分支基础上产生的。

横.(cross vein)是横列在纵脉间的短脉。

是由一条不规则的间脉分出,而不是由气管预先形成。

翅室(Cells):是翅面被翅脉划分成的小区。

翅痣(pterostigma):有些昆虫的翅上,在其前缘的端半部的一深色斑昆虫的腹部–新陈代谢和生殖中心昆虫的体壁担负皮肤和骨骼两种功能,称为内外骨骼—控制体内水分的蒸发;——特殊的结构与化学组成能阻止异物侵入,起保护性屏障作用;——决定并支撑虫体体形,保护内脏,内陷形成的“内骨骼”可供肌肉着生;——着生各种感觉器官和腺体,是内外信息交流的屏障;——营养成分的贮存库。

昆虫体壁的色彩1、色素色:化学色昆虫体内存在某些色素,可以吸收一部分波长的光波和反射一部分光波而呈现某些颜色2、结构色:物理色昆虫体壁的特殊结构,使光波发生折射、反射或干扰而产生的各种颜色。

3、混合色: 色素色和物理色相混合而形成四、体壁与药剂防治的关系1、体表的结构:体表的微毛、小刺、鳞片等不易黏附药剂;体壁的蜡层药剂不易通过。

2、种类和龄期:体壁坚硬和蜡层厚的昆虫,药剂不易穿透;幼龄比老龄体壁薄,抗药力较差。

3、虫体的部位:口器、触角、跗节、毛窝、节间膜和气孔等,是药剂进入的虫体的薄弱环节。

2.1昆虫变态(metamorphosis)的类型增节变态(anamorphosis) 表变态(epimorphosis)原变态(prometamorphosis) 半变态(hemimorphosis)不全变态渐变态(paurometamorphosis)过渐变态(hyperaurometamorphosis)全变态(completemetamorphosis)概念: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在外部形态、内部构造和生活习性上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现象叫做变态。

2.2各虫期生命活动特点2.2.1卵(egg)期卵是昆虫个体发育的第一阶段(胚胎发育时期)。

卵自产下后到孵化出幼虫(若虫)所经历的时间,称卵期。

2.2.1.1 卵的基本结构卵是一个大型细胞,最外面是一层坚硬且构造十分复杂的卵壳,表面常有各种刻纹,在卵壳之下有一层很薄的卵黄膜,包围着原生质和丰富的卵黄。

在卵黄和原生质中央有细胞核。

2.2.1幼虫的类型l)原足型2)多足型躅式,拟躅式3)寡足型幼虫具有发达的胸足,但没有腹足。

a.蛃型:三对胸足和一对尾须,前口式。

如步甲。

b.蛴螬式:三对胸足,呈“C”弯曲。

c.蠕虫式:体细长,前后宽度相似。

如金针虫。

无足型(三)蛹(pupa)期:从化蛹时起发育到成虫所经过的时间。

1、离蛹(exarate pupa)又称裸蛹。

特点是附肢(触角、足)和翅等不紧贴主体,能够活动,大多数或全部腹节也能活动。

如鞘翅目和膜翅目昆虫的蛹。

2、被蛹(obtect pupa)蛹的附肢和翅紧贴于蛹体,不能活动,大多或全部腹节也不能活动。

如蛾、蝶类的蛹。

3、围蛹(coarctate pupa)实际上是一种裸蛹,由幼虫最后脱下的皮包围于裸蛹之外,形成圆筒形硬壳。

如蝇类的蛹(四)成虫(adult)期l、羽化(emergence)2、补充营养3、性二型(sexualdimorphism)和多型(polymorphism)现象第三节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一、昆虫的世代昆虫从卵的胚胎发育开始到成虫性成熟的整个发育阶段称为一个世代或一化。

一年发生1代的昆虫,称为一化性(univoltine)昆虫。

一年发生两代及其以上者,称为多化性(polyvoltine)昆虫.凡是以幼虫、蛹或成虫越冬于次年继续发育的世代,都不能算当年的第一代,而是前一年的最后一个世代,称之为越冬代二、昆虫的年生活史昆虫的生活史(lifehistory)又称生活周期,是指昆虫个体发育的全过程。

年生活史包括越冬虫态、一年中发生的世代数,越冬后开始活动的时间、各代及各虫态的历期、生活习性等。

(一)世代重叠(generation overlapping)多化性的昆虫常由于成虫产卵期长,或越冬虫态出蛰期不集中,而造成前一世代与后一世代同时出现的现象。

(二)局部世代(partial generation)同种昆虫在同一地区发生不同代数的不完整世代的现象有些多化性昆虫在一年中的若干世代间生殖方式甚至生活习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常以两性世代与孤雌生殖世代交替(四)休眠和滞育1、休眠(dormancy)昆虫的休眠是由于不良的环境条件(如高温或低温)所引起,一旦这些不利因素消失,昆虫几乎立即可以恢复活动,继续生长发育。

休眠可发生在一定的虫期,如东亚飞蝗在卵期,小地老虎在江淮流域幼虫和蛹均可越冬休眠。

2、滞育(diapause)昆虫的滞育主要受光周期(昼夜光照、黑暗时数的节律)的控制。

滞育是种在遗传性上较稳定的一种生物学特性。

在自然情况下,当不利的环境条件远未到来以前,昆虫就进入滞育了。

第四节昆虫的行为和习性昆虫的生活习性包括昆虫的活动和行为,是建立在神经反射活动基础上的一种对外来刺激作用所作的运动反应。

了解害虫的生活习性,是制定害虫防治策略和方法的重要依据。

一、活动的昼夜节律1、日出性昆虫2、夜出性昆虫3、弱光性昆虫二、趋性(taxis)趋性有正和负的区别,趋向刺激源称为正趋性。

反之,背离刺激源即为负趋性。

按刺激物的性质可分为:趋光性、趋温性、趋化性等。

三、假死性(feigndeath)昆虫收到外界刺激时,身体卷缩,静止不动或从停留处跌落下来呈死亡状,稍停片刻即恢复常态而离去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