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次实验n
密立根油滴实验数据处理
一、静态法测量
静态法油滴1
第1粒油滴数据
电压(v)
下落时间(s)
电荷q
电子数n
e值
误差
第1次测量数据
214
6
%
第2次测量数据
214
6
%
第3次测量数据
214
6
%
第4次测量数据
214
6
%
第5次测量数据
214
6
%
第6次测量数据
214
6
%
第7次测量数据
214
6
%
第1粒油滴结果
214
6
%
静态法油滴2
第2粒油滴数据
电压(v)
下落时间(s)
电荷q
电子数n
e值
误差
第1次测量数据
131
18
%
第2次测量数据
131
18
%
第3次测量数据
131
18
%
第4次测量数据
131
18
%
第5次测量数据
131
18
%
第6次测量数据
131
18
%
第7次测量数据
131
18
%
第2粒油滴结果
131
18
%
静态法油滴3
第3粒油滴数据
电压(v)
201
13
%
第2次测量数据
201
13
%
第3次测量数据
201
12
%
第4次测量数据
201
12
%
第5次测量数据
201
12
%
第6次测量数据
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和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3分)学习物理对开发大脑有特殊功能,通过物理学习,我们养成了观察、思考和质疑的习惯,下列有关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机是依据电磁感应来工作的B.九年级物理课本长约8cmC.V•A是电功的单位D.家庭电路中,控制各灯具的开关都装在火线上,确保断开开关时灯具上不带电2.(3分)在地球上,生灵之声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天地之声吐露着无穷无尽的秘密,根据所学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交响音乐会中,我们通过音色能分辨出乐器的种类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火山喷发、雷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发生前会先发出次声D.中考期间,学校周边道路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3.(3分)清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云缝中射出道道霞光,它让我们的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让我们的世界拥有了无穷奥妙。
下列对光的世界的探究中,结论正确的是()A.甲图,通过注入气泡的水球,我们看到太空授课的王亚平成“一正一倒”两个像,其中正立的是虚像,倒立的是实像B.乙图,央视春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临水起舞画面中,舞者在舞台上的“倒影”和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C.丙图,光源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此时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则光屏上光源的像不完整D.丁图,小薇按照图示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只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近视眼镜4.(3分)热学世界真了不起,揭开了隐藏在物质世界深处的秘密,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下列有关热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后内能一定增大,温度一定升高B.不同物质组成的质量相同的物体,放出同样多的热量时,降温较多的物体其物质比热容较大C.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汽缸的是柴油和空气的混合物D.登山运动员在高山上用高压锅煮饭,是因为高山上气压小,液体沸点低,米饭不易煮熟5.(3分)物理学的许多概念来自于生产、生活,人们对力的认识也是从日常生活开始的。
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FFT的软件实现实验(Matlab)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课程名称信号分析与处理||专业班级:电气化1308 学生姓名:袁拉麻加学号: 2 成绩:指导教师:杨光实验日期: 2015-12-17快速傅里叶变换实验一、实验目的及要求通过编写程序,深入理解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FFT)的含义,完成FFT和IFFT算法的软件实现。
二、实验内容利用时间抽取算法,编写基2点的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程序;并在FFT程序基础上编写快速傅里叶反变换(IFFT)的程序。
三:实验要求1、FFT和IFFT子程序相对独立、具有一般性,并加详细注释;2、验证例6-4,并能得到正确结果。
3、理解应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分析连续时间信号频谱的数学物理基础。
四、实验原理:a.算法原理1、程序输入序列的元素数目必须为2的整数次幂,即N=2M,整个运算需要M 级蝶形运算;2、输入序列应该按二进制的码位倒置排列,输出序列按自然序列排列;3、每个蝶形运算的输出数据军官占用其他输入数据的存储单元,实现“即位运算”;4、每一级包括N/2个基本蝶形运算,共有M*N/2个基本蝶形运算;5、第L级中有N/2L个群,群与群的间隔为2L。
6、处于同一级的各个群的系数W分布相同,第L级的群中有2L-1个系数;7、处于第L级的群的系数是(p=1,2,3,…….,2L-1)而对于第L级的蝶形运算,两个输入数据的间隔为2L-1。
b.码位倒置程序流程图开始检测A序列长度nk=0j=1x1(j)=bitget(k,j);j=j+1Yj<m?Nx1=num2str(x1);y(k+1)=bin2dec(x1);clear x1k=k+1c.蝶形运算程序流程图五、程序代码与实验结果a.FFT程序:%%clear all;close all;clc;%输入数据%A=input('输入x(n)序列','s');A=str2num(A);% A=[1,2,-1,4]; %测试数据%%%%校验序列,%n=length(A);m=log2(n);if (fix(m)~=m)disp('输入序列长度错误,请重新输入!');A=input('输入x(n)序列','s');A=str2num(A);elsedisp('输入正确,请运行下一步')end%%%码位倒置%for k=0:n-1for j=1:m %取M位的二进制数%x1(j)=bitget(k,j); %倒取出二进制数%endx1=num2str(x1); %将数字序列转化为字符串%y(k+1)=bin2dec(x1); %二进制序列转化为十进制数%clear x1endfor k=1:nB(k)=A(y(k)+1); %时间抽取序列%endclear A%%%计算%for L=1:m %分解为M级进行运算%LE=2^L; %第L级群间隔为2^L%LE1=2^(L-1); %第L级中共有2^(L-1)个Wn乘数,进行运算蝶运算的两数序号相隔LE1%W=1;W1=exp(-1i*pi/LE1);for R=1:LE1 %针对第R个Wn系数进行一轮蝶运算,共进行LE1次%for P=R:LE:n %每个蝶的大小为LE% Q=P+LE1;T=B(Q)*W;B(Q)=B(P)-T;B(P)=B(P)+T;endW=W*W1;endendB %输出X(k)%%%验证结果:例6-4b.IFFT程序:%%clear all;close all;clc;%输入数据%A=input('输入X(k)序列','s');A=str2num(A);% A=[6,2+2i,-6,2-2i]; %测试数据%%%%校验序列,%n=length(A);m=log2(n);if (fix(m)~=m)disp('输入序列长度错误,请重新输入!');A=input('输入x(n)序列','s');A=str2num(A);elsedisp('输入正确,请运行下一步')end%%%码位倒置%for k=0:n-1for j=1:m %取M位的二进制数%x1(j)=bitget(k,j); %倒取出二进制数%endx1=num2str(x1); %将数字序列转化为字符串%y(k+1)=bin2dec(x1); %二进制序列转化为十进制数%clear x1endfor k=1:nB(k)=A(y(k)+1); %时间抽取序列%endclear A%%%计算%for L=1:m %分解为M级进行运算%LE=2^L; %第L级群间隔为2^L%LE1=2^(L-1); %第L级中共有2^(L-1)个Wn乘数,进行运算蝶运算的两数序号相隔LE1%W=1;W1=exp(-1i*pi/LE1);for R=1:LE1 %针对第R个Wn系数进行一轮蝶运算,共进行LE1次%for P=R:LE:n %每个蝶的大小为LE%Q=P+LE1;T=B(Q)*W;B(Q)=B(P)-T;B(P)=B(P)+T;endW=W*W1;endendB=conj(B); %取共轭%B=B/n %输出x(n)%验证结果:六、实验心得与结论本次实验借助于Matlab软件,我避开了用C平台进行复杂的复数运算,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程序,并添加了简单的检错代码,码位倒置我通过查阅资料,使用了一些函数,涉及到十-二进制转换,数字-文本转换,二-文本转换,相对较复杂,蝶运算我参考了书上了流程图,做些许改动就能直接实现。
第2章2.2.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课件人教新课标B版
P(ξ>3).
解 依题意,随机变量 ξ~B(5,16).
∴P(ξ=4)=C45(16)4·56=7
27576,P(ξ=5)=C55(16)5=7
1 776.
∴P(ξ>3)=P(ξ=4)+P(ξ=5)=3
13 888.
课堂小结
1.独立重复实验要从三方面考虑:第一,每次实验是在相同 条件下进行的;第二,各次实验中的事件是相互独立的; 第三,每次实验都只有两种结果,即事件要么产生,要么 不产生.
3台都未报警的概率为
P(X=0)=C03×0.90×0.13=0.001;
(2)恰有1台报警; 解 恰有1台报警的概率为
P(X=1)=C13×0.91×0.12=0.027;
(3)恰有2台报警; 解 恰有2台报警的概率为
P(X=2)=C23×0.92×0.1=0.243;
(4)3台都报警; 解 3台都报警的概率为
P(X=3)=C33×0.93×0.10=0.729;
(5)至少有2台报警; 解 至少有2台报警的概率为 P(X≥2)=P(X=2)+P(X=3)=0.243+0.729=0.972;
(6)至少有1台报警. 解 至少有1台报警的概率为 P(X≥1)=1-P(X=0)=1-0.001=0.999.
4 名同学商定明天分别就同一问题询问该服务中心.且每人只
拨打一次,求他们中成功咨询的人数X的散布列.
解 由题意可知:X~B(3,34), 所以 P(X=k)=Ck3(34)k(14)3-k(k=0,1,2,3).
P(X=0)=C03(34)0(14)3=614, P(X=1)=C13·34 ·(14)2=694, P(X=2)=C23(34)2·14=2674, P(X=3)=C33(34)3=2674.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江都中学、宜兴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江都中学、宜兴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矩形线圈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中,线圈通过电刷与定值电阻 R 及理想电流表相连接,线圈绕中心轴线OO ' 以恒定的角速度ω 匀速转动,t =0 时刻线圈位于与磁场平行的位置。
已知线圈的匝数为n 、面积为S 、阻值为r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0 时刻流过电阻 R 的电流方向向左B .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为e = nBS ω sin ωtC .线圈转动的过程中,电阻 R 两端的电压为nBS RR rω+D .从 t =0 时刻起,线圈转过 60°时电阻 R 两端的电压为()2nBS RR r ω+ 2、如图,小球甲从A 点水平抛出,同时将小球乙从B 点自由释放,两小球先后经过C 点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夹角为30°,已知B 、C 高度差为h ,两小球质量相等,不计空气阻力,由以上条件可知( )A.小球甲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 B .甲、乙两小球到达C点所用时间之比为C .A ,B 两点高度差为4h D .两小球在C 点时重力的瞬时功率大小相等 3、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A .用白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黑白相间、间距相等的条纹B .用红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红黑相间、间距不等的条纹C .用红光照射一条狭缝,用紫光照射另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彩色条纹D .用紫光作为光源,遮住其中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间距不等的条纹4、常言道,万物生长靠太阳,追根溯源,地球上消耗的能量绝大部分是来自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核反应释放出的核能。
思科实验-实验6
高级网络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所涉及并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实验7.2:HDLC 和PPP 封装①串行链路上的封装概念;②HDLC 封装;③PPP 封装。
实验3.3.2.7:配置PAP 和CHAP 身份验证第 1 部分:检查路由配置第 2 部分:将PPP 配置为封装方法第 3 部分:配置PPP 身份验证二、实验内容与设计思想(设计思路、主要数据结构、主要代码结构)实验7.2:HDLC 和PPP 封装实验3.3.2.7:配置PAP 和CHAP 身份验证三、实验使用环境(本次实验所使用的平台和相关软件)WIN10Cisco Packet Tracer四、实验步骤和调试过程(实验步骤、测试数据设计、测试结果分析)实验7.2:HDLC 和PPP 封装1、配置R1Router>en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1Router(config)#int s0/0/0Router(config-if)#ip address 192.103.12.1 255.255.255.0Router(config-if)#no shut2、配置R2Router>enRouter#conf tRouter(config)#hostname R2R2(config)#int s0/0/0R2(config-if)#clock rate 128000R2(config-if)#ip address 192.103.12.2 255.255.255.0 R2(config-if)#no shut3、检查链路连通性和默认封装R1#show interfaces s0/0/0该接口的默认封装为HDLC 封装4、改变串行链路两端的接口封装为PPP 封装并检查R1(config)#int s0/0/0R1(config-if)#encapsulation pppR2(config)#int s0/0/0R2(config-if)#encapsulation pppshow interface s0/0/0该接口的封装为PPP 封装网络层支持IP 和CDP 协议5、实验调试(1)测试R1 和R2 之间串行链路的连通性R1#ping 192.103.12.2可以看出链路两端封装相同,ping测试正常(2)链路两端封装不同协议R1(config)#int s0/0/0R1(config-if)#encapsulation pppR2(config)#int s0/0/0R2(config-if)#encapsulation hdlcR1#show int s0/0/0两端封装不匹配,导致链路故障实验3.3.2.7:配置PAP 和CHAP 身份验证按照实验拓扑连接好线路并配置好路由:Route(config)#hostname R3R3(config)#int s0/0/0R3(config-if)#ip add 10.103.1.2 255.255.255.252R3(config-if)#no shutR3(config-if)#int s0/0/1R3(config-if)#ip add 10.104.2.1 255.255.255.252R3(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3(config-if)#no shutdownR3(config)#int s0/1/0R3(config-if)#ip add 209.103.200.225 255.255.255.252R3(config-if)#no shutR3(config-if)#exR3(config)#router eigrp 1R3(config-router)#network 10.103.1.0 0.0.0.3R3(config-router)#network 10.104.2.0 0.0.0.3R3(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static //重分布R3(config-router)#exR3(config-if)#exR3(config)#ip route 209.103.200.0 255.255.255.252 209.103.200.226 //静态路由第 1 部分:检查路由配置第 1 步:查看所有路由器的运行配置。
6化学方程式计算表格型
本考点贯穿整个试卷,出题形式多样,比较灵活,注重考查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能力,考查的命题点有: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误(以选择题形式呈现)、根据所给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等。
1、答题模板以“求6.8 gH 2O 2分解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例:2、计算公式(1)有关不纯物质的计算 = =100% = 100%+ =1⨯⨯⨯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纯净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纯度混合物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杂质的质量纯-杂质的度质量分数(2)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00%=100%+ = =+ =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剂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生成气体的 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反应物中不参与化学反应前各物质反应的固体杂的质量总和质的质量抓住四查:一查化学式,即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二、查配平,即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三查反应条件。
四查箭头,即检测气体符号或沉淀符合的使用是否规范。
1、实验室有一瓶标签已毁损的稀盐酸,为了重新标定其浓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实验:①用电子天平称量200.00g 该稀盐酸并转移至锥形瓶中;①向该锥形瓶中逐次加入等质量同质量分数的Na 2CO 3溶液,并测出每次完全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加入Na 2CO 3溶液的质量/g20.00 20.00 20.00 20.00 20.00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g218.90 237.80 R 275.60 295.60(1)表格中R 的数值应为 ; (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 2CO 3的质量; (3)计算该稀盐酸中HCl 的质量分数。
【答案】(1)256.70(2)第五次加入20gNa 2CO 3溶液,共产生CO 2的质量为:200g+20g×5295. 6g=4. 4g ,故可知第四次加入Na 2CO 3和HCl 恰好完全反应。
密立根油滴实验数据处理
134
17
%
第2次测量数据
134
18
%
第3次测量数据
134
17
%
第4次测量数据
134
18
%
第5次测量数据
134
17
%
第6次测量数据
134
18
%
第7次测量数据
134
18
%
第4粒油滴结果
134
17
%
静态法油滴5
第5粒油滴数据
电压(v)
下落时间(s)
电荷q
电子数n
e值
误差
第1次测量数据
201
第2粒油滴
平衡电压(v)
上升电压(V)
下落时间tg(s)
上升时间te(s)
电荷q
电子数n
e值
第1次
201
375
13
第2次
201
375
13
第3次
201
375
12
第4次
201
375
12
第5次
201
375
12
第6次
201
375
13
第7次
201
375
13
第2粒油滴结果
201
375
12
测量结果为: 与标准结果误差为:%
13
%
第2次测量数据
201
13
%
第3次测量数据
201
12
%
第4次测量数据
201
12
%
第5次测量数据
201
12
%
第6次测量数据
201
13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与功测试
九年级第一章阶段性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工具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2.将一本物理书从地面捡起放到课桌上,所做的功大约是()A.0.2 J B.2 J C.20 J D.200 J3.下列生活实例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有()图1A .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D.丙和丁4.体重相同的小红和小田从一楼爬到五楼,他们同时出发,小红先到,小田后到.此过程中()A.小红做功多B.小田做功多C.小红的功率大D.小田的功率大图25.如图K13-2所示,物理兴趣小组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匀速提起质量相同的物体,不计绳重及摩擦.若每个滑轮质量相同,对比两个滑轮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更省力,甲机械效率大B.乙更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C.乙更省力,乙机械效率大D.甲更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6. 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在粗糙水平面上匀速拉动物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B. 拉力F1做的功是额外功C.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做的功是总功D. 该滑轮的机械效率可能等于100%第6题图7.如图,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杠杆两端的钩码上分别加挂一个完全相同的钩码,则()A. 杠杆不能水平平衡,左端上升B. 杠杆不能水平平衡,右端上升C. 杠杆仍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第7题图8.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先后组成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分别用它们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滑轮组提起物体的力大B. 甲滑轮组提起物体做的有用功多C. 甲滑轮组提起物体做的总功少D. 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9. (2016来宾11题)如图,用一个重为2 N的动滑轮,把G 物=12 N的物体在2 s内匀速提升0.2 m(不考虑绳子的重力和摩擦),则()A. 绳子的拉力F=6 NB.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0.1 m/sC. 有用功W有=2.8 JD.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85.7%第9题图第10题图10.(多选)建筑工地上需要将6块相同的砖从地面运送到楼顶,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三次运送,第一次运1块,第二次运2块,第三次运3块,每次运送时,砖都匀速上升,绳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计,这三次拉力依次为F1、F2、F3,效率为η1,η2,η3,则()A. F1+F2=F3B. F1+F2>F3C. η1+η2=η3D. η1<η2<η3二、填空题11. 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许多现象都与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有关.第11题图小明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简单机械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指甲剪、剪刀、钥匙等.将如图所示的钥匙插入锁孔转动开锁时,钥匙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选填“杠杆”、“滑轮”或“轮轴”),属于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机械.12. 简单机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有关简单机械的问题:(1)如图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的重力是________N(不计摩擦及滑轮和绳子的自重).(2)如图乙是一把剪刀,在使用过程中要达到相对省力的效果,则被剪物体应放在________点(选填字母“A”或“B”).第12题图第13题图13. 搬运砖头的独轮车,车厢和砖头所受的总重力G=1 400 N, 独轮车有关尺寸如图所示.该独轮车是一个______杠杆,动力F=________.为了更省力,工人师傅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14. (2016成都A卷18题)如图所示,古代士兵常用定滑轮把护城河上的吊桥拉起.使用定滑轮可以______________(选填“省力”、“省距离”或“改变动力方向”);吊桥可以看作杠杆,绳子对它的拉力是动力,吊桥的重力是阻力,在拉起吊桥的过程中,阻力臂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14题图第15题图15.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和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杠杆平衡(杠杆自重、挂盘和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则杠杆左右两边的力臂之比为________,1个甲球和1个乙球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甲球和乙球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16. (2016菏泽15题)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滑轮的机械效率.将两个相同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________的机械效率较高,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第16题图第17题图17.如图斜面长6 m,高1.5 m,工人用沿斜面向上500 N的力,以1.5 m/s的速度把重1 600 N的箱子匀速推到车上,则推力的功率是________W,该斜面机械效率是________%.18. (2016玉林20题)如图所示,用F=50 N的力通过滑轮组水平重力为80 N的物体,使其向左匀速运动,在这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40 J,已知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60 N,则物体运动的距离为________ 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忽略绳子和动滑轮的重力).第18题图第19题图19. (2016重庆B卷12题)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绳重及摩擦),工人师傅用40 N的拉力将质量为5 kg、底面积为1 600 cm2的空吊篮A匀速提升到二楼平台,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若静止在二楼平台的吊篮里装了1 020 N的砖块,绳子B和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1 000 N和600 N,当质量为50 kg的工人师傅拉绳子C时,吊篮对二楼平台的最小压强为________Pa.第20题图20. (2016长春16题)如图所示,分别利用甲、乙两个不同的滑轮组竖直匀速提升A、B两个物体,使它们均升高0.2 m,测得A、B所受重力为G A=4.5 N,G B=9 N.甲滑轮组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A=2 N.则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若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则乙滑轮组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B=________N(不计绳重和摩擦).三、做图题21.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AC可绕支点O自由转动在B点挂一重为G的物体.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画出施加在杠杆上最小力F的示意图.第21题图22.如图所示有一个杠杆AOB可绕O点自由转动A端吊着一个物体.请画出使杠杆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最小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第22题图四、实验题2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第23题图(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测量________.(2)如图乙所示,杠杆上的刻度均匀,在A点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B点挂____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平衡后,将A、B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朝远离支点O方向移动一个小格,则杠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3)如图丙所示,若不在B点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向下拉杠杆,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时,其示数大小将________.(4)如图丁所示,已知每个钩码重0.5 N,杠杆上每小格长度为2 cm,当弹簧测力计在C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拉力F的力臂大小为________cm,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为________N.24实验序号控制因素钩码重G/N绳端拉力F/N机械效率η①较小提升速度10 4.2 79.4%②中等提升速度10 4.2 79.4%③较大提升速度10 4.2 79.4%④相同的提升10 4.2 79.4%⑤15 5.9 84.7%⑥20 7.5速度(1)(2)实验1、2、3探究的是________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4、5、6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考虑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动滑轮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N.实验序号钩码质量/g钩码上升的高度/m弹簧测力计示数/N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m①100 0.1 0.5 0.3②200 0.1 0.9 0.3(1)所用滑轮组中动滑轮的最少个数为_________个.(2)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3)实验中钩码上升的高度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以不测量,原因是_________,此时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第二次实验得出的机械效率的大小为η2=__________.(g=10 N/kg)(5)比较实验1和实验2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五、综合题24.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一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把重为500N的箱子匀速提升5m,动滑轮的质量为8kg,不计绳重和摩擦,取g=10N/kg.(1)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2)在向上提升箱子的过程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多大?(3)在向上提升箱子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25.如图所示,是海事船拖带失事渔船的机械示意图.利用滑轮组拉着渔船沿水平面以5 m/s的速度匀速前进,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40 N,每只滑轮重10 N,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推算:(1)拉力F的大小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2 min内拉力F做的功及有用功的功率.26.某工人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浸没在水中的实心物体A,拉力的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已知动滑轮的重力为60N,物体匀速上升的速度始终为1m/s(不计绳重、摩擦及阻力,ρ水=1×103kg/m3,g=10 N/kg).求:(1)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2)物体的密度;(3)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7.如图所示,质量为72 kg的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把质量为30 kg的物体匀速提升了2 m,用时12 s,拉力为120 N,他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04 m2,请解答下列问题.(不计绳重和轮与轴之间的摩擦,g取10 N/kg)(1)当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地面的压力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人的重力,此时人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2)求匀速提升该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若用此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把质量为45 kg的物体匀速提高相同高度,拉力的功率是多大?28.修盘山公路时,常用轨道将建材由坡底送往坡顶(轨道可视为斜面).(1)如图所示,将建材由轨道底部送往顶部有甲、乙两种方法,其中比较省力的是______________,机械效率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第28题图(2)某次施工中采取乙方法,将重为3 000 N的货物沿长36 m、高10 m的轨道,以1.2 m/s的速度从坡底匀速运至坡顶.钢绳的拉力为650 N.①将货物运送到坡顶所用的时间是多少?②钢绳自由端移动的路程是多少?拉力的功率是多大?③整个装置的机械效率是多大?(3)提出一条提高该装置机械效率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023年浙江省科学中考第一轮复习专题练习第六单元 浮力(2)
第六单元浮力(2)1.[2022·江西]如图所示,在家庭小实验中,某同学想让沉底的鸡蛋漂浮在水面上,下列操作可行的是()第1题图A.向杯子中加盐B.向杯子中加水C.倒出少量的水D.轻轻摇晃杯子2.[2022·舟山]学习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后,小舟做了如下实验:在两个薄气球中加满温水,扎紧后剪去多余部分,分别浸没于盛有冷水与热水的玻璃杯中(如图所示)。
若不计气球自重,放手后两气球的运动情况是()第2题图A.冷水、热水中都下沉B.冷水中下沉,热水中上升C.冷水、热水中都上升D.冷水中上升,热水中下沉3.[2022·临沂]我国自主研制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质量为3万吨,于2022年3月15日被顺利装上驳船运往珠江口盆地海域。
驳船因载有“海基一号”而多排开海水的质量()A.等于3万吨B.大于3万吨C.小于3万吨D.都有可能4.[2021·山西]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制作的潜水艇模型,通过胶管向烧瓶中吸气或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或上浮。
若从烧瓶中吸气,使其从如图所示的位置下沉(胶管在水中的体积忽略不计)。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第4题图A.“潜水艇”所受的浮力逐渐变小B.“潜水艇”排开水的重力保持不变C.“潜水艇”顶部受到水的压强保持不变D.“潜水艇”是通过改变浮力的大小来实现下沉的5.[2022·宁波]2022年4月28日,“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全面启动。
5月15日凌晨1点26分,中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从海拔4300m的科考营地顺利升空,4点40分达到海拔9032m,超过珠峰8848.86m的高度,创造了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的世界纪录(g取10N/kg)。
第5题图(1)该浮空艇总质量约2625kg,它受到重力的大小约为N。
(2)已知海拔4300m处的空气密度约为0.8kg/m3。
如图所示,该浮空艇在营地升空前体积达9060m3,此时浮空艇受到的浮力大小约为N。
【精品】正交试验设计法[17]
正交试验设计法[17]正交试验设计法[17]正交试验设计是利用“正交表”选择试验的条件,并利用正交表的特点进行数据分析,找出最好的或满意的试验条件,适用于多因素的设计问题。
正交试验法的理论基础是正交拉丁方理论与群论。
在工作中可用的多因素寻优工作方法,一类是从优选区某一点开始试验,一步一步到达较优点,这类实验方法叫序贯试验法,如因素轮换法、爬山法等;另一类是,在优选区内一次布置一批试验点,通过对这批试验结果的分析,逐步缩小优选范围从而达到较优点,如正交试验法等。
科研中普遍采用正交试验法,因其具有如下优点:①实用上按表格安排试验,使用方便;②布点均衡、试验次数较少;③在正交试验法中的最好点,虽然不一定是全面试验的最好点,但也往往是相当好的点。
特别在只有一两个因素起主要作用时,正交试验法能保证主要因素的各种可能都不会漏掉。
这点在探索性工作中很重要,其他试验方法难于作到;④正交试验法提供一种分析结果(包括交互作用)的方法,结果直观易分析。
且每个试验水平都重复相同次数,可以消除部分试验误差的干扰;⑤因其具有正交性,易于分析出各因素的主效应。
名词解释:1试验因素:影响考核指标取值的量称为试验因素(因子),一般记为:A,B,C等。
有定量的因素,可控因素,定性的因素,不可控因素等。
2 因素的位级(水平):指试验因素所处的状态。
4 考核指标:根据试验目的而选定的用来衡量试验效果的量值(指标)。
5 完全因素位级组合:指参与实验的全部因素与全部位级相互之间的全部组合次数,即全部的实验次数。
6 部分因素位级组合:⑴单因素转换法⑵正交试验法7 正交表的符号:正交表是运用组合数学理论在正交拉丁名的基础上构造的一种规格化的表格。
符号:Ln(ji)其中:L--正交表的符号n--正交表的行数(试验次数,试验方案数)j--正交表中的数码(因素的位级数)i--正交表的列数(试验因素的个数)N=ji--全部试验次数(完全因素位级组合数)总之,利用正交试验法的设计方案,结合代数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可达到使试验收敛速度加快、试验的效率非常高的效果。
java第六次实验报告接口
1、实验题目体操比赛计算选手成绩的办法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分,而学校考察一个班级的某科目的考试情况时,是计算全班学生的平均成绩。
Gymnastics 类和School 类都实现了ComputerAverage接口,但实现方式不同。
2、程序代码interface ComputerAverage{public double average(double x[]);}class Gymnastics implements ComputerAverage{public double average(double x[]){int count=;double aver=0,temp=0;for(int i=0;i<count;i++){for(int j=i;j<count;j++){if(x[j]<x[i]){temp=x[i];x[i]=x[j];x[j]=temp;}}}for(int i=1;i<count-1;i++){aver=aver+x[i];}if(count>2)aver=aver/(count-2);elseaver=0;return aver;}}class School implements ComputerAverage{public double average(double x[]){int count=;double aver=0;for(int i=0;i<count;i++){aver=aver+x[i];}if(count>0)aver=aver/count;return aver;}}public class Estimato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double a[]={,,,,,,};double b[]={89,56,78,90,100,77,56,45,36,79,98};ComputerAverage computer;computer=new Gymnastics();double result=(a);//computer调用average(double x[])方法,将数组a 传递给参数x"%n");"体操选手最后得分:%\n",result);computer=new School();result=(b);//computer调用average(double x[])方法,将数组b传递给参数x"班级考试平均分数:%\n",result);}}3、实验结果4、实验分析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类通过使用关键字implements声明自己实现一个或多个接口,如果一个非抽象类实现了某个接口,那么这个类必须重写该接口的所有方法。
2019_2020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 物 理 2019.11.5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把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
1.在距水平地面附近一定高度处将一物体水平抛出,物体最终落到水平地面上。
若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沿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 .物体落至水平地面上的速度与抛出时的初速度无关C .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与抛出时的初速度无关D .物体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不断增大2.在研究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用三个弹簧测力计通过轻软线对同一个小圆环施加水平拉力作用,三个拉力的方向如图1所示,如果小圆环可视为质点,且其所受重力可忽略不计,小圆环平衡时三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 1、F 2和F 3,关于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F 1>F 2>F 3B .F 3>F 1>F 2C .F 2>F 3>F 1D .F 3> F 2>F 1 3.如图2所示,车厢内的后部有一相对车厢静止的乘客,车厢内的前部有一小球用细线悬挂在车厢的天花板上,小球与车厢一起沿平直轨道以速度v 匀速前进。
某时刻细线突然断裂,小球落向车厢底板,这一过程中车厢始终以速度v 匀速前进。
若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对于小球从线断裂至落到车厢底板上之前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相对于乘客,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B .相对于乘客,小球的运动轨迹为斜向前的直线C .相对于地面,小球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D .相对于地面,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4.雨滴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空气对它的阻力随其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若雨滴下落过程中其质量的变化及初速度的大小均可忽略不计,以地面为重力势能的零参考面。
从雨滴开始下落时计时,关于雨滴下落过程中其速度的大小v 、重力势能E p 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3所示的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5.如图4所示, 在A 、B 两物体间有一与物体不连接的轻质弹簧,两物体用轻细线连接在一起并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整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云南省大理州新世纪中学2022年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4、D
【解析】A.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才等于其路程,A错误;
B.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其运动的速度可能增大,如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一定增大,B错误;
C.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如竖直上抛的最高点,C错误;
D.物体的速度减小得越慢,其加速度一定越小,D正确
故选D。
B.研究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总质量的关系需使小车受到的合外力相同,可以利用4、5、6三次实验数据,故B错误;
C.由 可知位移的大小反映加速度的大小。对于“合外力相同的情况下,小车质量越大,小车的加速度越小”的结论,可以由第5次或第6次实验中小车1和小车2的位移数据进行比较得出,故C错误;
D.第4次实验小车2的质量大,则其加速度小,其位移小,而数据记录中其位移大。故数据的记录存在错误,故D错误。
1.20
1.60
2.00
2.40
2.80
3.20
请在图示的坐标纸中画出滑块的 图像____。
(4) 图像的斜率大小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
1、D
【解析】剪断细线前,只有 对弹簧有作用力,所以剪断细线前弹簧的弹力 ,
【详解】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刹车时加速度相同,刹车位移也相同为x,设加速度大小为a,前车刹车的时间为:
刹车的位移:
在此时间内,后车做匀速运动,位移为:
所以:
此后后车刹车,刹车位移也为x,要保持两车在上述情况中不会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故选CD。
【点睛】该题要注意两辆车完全相同,所以刹车时的加速度和刹车位移都相同。
临床免疫实验室质量控制
计算20个质控血清S/CO值的均值,标准 差和变异系数。
=1.72 S=0.29 CV=16.9%
+3s
+2s
+1s
X1.72
-1s -2s -3s
LeveY—Jennings质控图
图1
4、室内质控图的绘制
目前,临床免疫学检验多采用LeveyJennings质控图。以20份质控品的检测结 果,计算平均值(x)和标准差(S),定 出质控限。一般以±2S为警告限,以±3S为 失控限,作质控框架图。每次(或每天) 随病人样本测定的质控品值,将原始质控 结果记录标记在质控图表上。保留打印原 始质控记录
“告警”状态;当SI 和SI 有一值
上限
下限
>n3s值
时,说明该值已在3s范围之外,属“失控”。
数值处于“告警”和“失控”状态应舍去,
重新测定该项质控血清和病人样本。舍去的
只是失控的这次数值,其它次测定值仍可继
续使用。
次数
20次质控血清检测S/CO值
s/co
次数
1
1.71
12
2
1.81
13
3
1.90
每100次约有一次判为失控(99%的合格 率)。显然,这个标准太低,使许多失控状 态判为合格。当以±2S为失控限时,每20次 约有一次失控(95%的合格率),这个标准 可以接受。当我们以±1.5S为失控限时,就 将2/10的结果设定为失控(即约80%的合格 率),显然提高了质控的难度,使操作者需 要更用心操作,否则易处失控状态。我们建 议临床实验室采用±2S为失控限。血站 ±1.5S为失控限。
13S :一个质控测定值超过均值±3S ,违背 此 规则,提示存在随机误差。 22S :2个连续的质控测定值同时超均值+2S或 均值-2S质控限。违背此规则,提示存在系统 误差。
MATLAB-第六次实验
x、y、z 都是矩阵时,plot3 命令的使用
[X,Y]=meshgrid(-pi:0.1:pi); Z=sin(X)+cos(Y); plot3(X,Y,Z)
MATLAB基础
5.4 三维图形绘制与复数的图形绘制
g.绘制三维圆柱曲面命令cylinder
cylinder命令中,柱面的轴线定义为 z 轴,只要给出母线的描述就可完成一个柱面。 调用格式为: [X,Y,Z] = cylinder(R,N); [X,Y,Z] = cylinder(R):缺省值 N=20; [X,Y,Z] = cylinder:缺省值 N=20,R=[1,1]。 R:是一描述柱面母线的向量; N:是旋转柱面上的分割线条数;
MATLAB基础
已知系统传递函数
n Y(S) 100 G(S) 2 2 X(S) S 10 S 100 S 2 n S n 2
2
,其中:
0.5 n 10rad / s
在输入信号x(t)=1(即单位阶跃信号),要求建立M文件,画出输出 信号y(t)(即单位阶跃响应)的图象, MATLAB程序如下: G=tf([100],[1,10,100]); %得到传递函数G(S) t=0:0.05:3; %时间t设在0—3秒间,运算间隔0.05秒 y=step(G,t); %得到单位阶跃响应y(t) plot(t,y,'-k'); %绘制出y(t) 图象 xlabel('t'); %横坐标轴标号为t ylabel('y(t)'); %纵坐标轴标号为y(t) grid %绘制出栅格以便于读取数值
MATLAB基础
计算积分
7
int(f,v,a,b): 计算定积分 int(f,a,b): 计算关于默认变量的定积分 int(f,v): 计算不定积分 int(f): 计算关于默认变量的不定积分
浙江大学·无线网络应用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总结课程名称:无线网络应用姓名:王泽颢学院(系):信电学院专业:信息工程学号:3150100825指导教师:张昱,史笑兴,李惠忠2015年11 月 7日实验总结的实验项目清单第一部分基本实验总结1、第五次课实验:无线网络安全性配置应用之虚拟服务器实验2、第六次课实验:无线网络中以PC机为DHCP服务器配置应用实验3、第七次课实验:Ad Hoc模式的无线网络组网及流媒体服务配置应用实验第二部分扩展实验总结1、第三次课实验:基于无线路由器的VPN共享上网实验2、第五次课实验:无线路由器的QSS快速安全设置实验3、第六次课实验: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互联实验4、第六次课实验:基于无线AP的中继ZJUWLAN共享上网实验5、第七次课实验:基于虚拟WiFi的VPN共享上网实验第一部分基本实验总结第五次课实验:无线网络安全性配置应用之虚拟服务器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虚拟服务器的原理和应用熟悉TP-LINK无线路由器的虚拟服务器的设置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设置内网的Web Server 和FTP Server 为两个虚拟服务器,允许外网的客户机进去访问它们。
并且无线路由器采用WEP安全模式(包括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
将内网中需要为外网用户提供HTTP或FTP等服务的主机的相应服务端口映射到无线路由器的WAN口,从而实现从外网访问内网。
内网中被映射的为外网提供服务的主机就是虚拟服务器。
这部分中我们担任的是FTP server.三、主要仪器设备1.TL-WR847N无线路由器1台(包括电源变压器1个)2.直通线1根、PC机3台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1. 利用网线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LAN口,设置无线路由器的SSID和频段等无线参数。
2. 进入“无线设置”中的“无线安全设置”选择安全模式为WEP,然后选择认证类型为“自动”或“开放模式”,选择WEP密钥格式为“ASCII码”,设定为12345,密钥1的密钥类型选为64位。
C++实验习题
实验注意事项
每次实验下课前,将实验文档以附件形式发送邮箱: jiaozuoye_email@ 注意邮件主题与文件名相同,保持正确,否则等同未交 实验报告格式:见实验报告样例
第六次实验要求: (4 月 21 日)
提交实验报告内容包括: 1、 实验 6:练习题三 编程实现对键盘输入的英文字符进行加密。加密方法为,当内容为英文字母时,使用 26 个字母中该字母后的第三个字母代替该字母,即'A'替换为'D','X'替换为'A'等等,若为其 它字符时不变。 2、 实验 6:自测练习一 编写函数实现删除字符串中字符'T'的功能,要求使用内联函数。
#####
# # # # # # # #
#####
#####
图2-1用“#”号组成的数字“8”
5、 实验 2:自测练习四 编写一个程序,计算两个整数 m、n 的和、差、积、商。(参考《实验指导》:实验 3, 练习题二)
第三次实验要求: (3 月 24 日)
提交实验报告内容包括: 1、 实验 3:练习题一: 已知三条边 a、b、c,求三角形面积。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海伦公式:
A =
1 4
2 5
3 6
B =
3、 实验 5:自测练习一
试统计键盘输入的一串英文字符中每种英文字符个数。 要求:⑴相同英文字符的大小写形式视为同一种统计对象; ⑵遇到任意非英文字符时统计终止; ⑶按每行 10 个数据的格式输出数据。 4、 实验 5:自测练习三 A 和 B 是两个 4×4 的下三角方阵(即行列相等)初始化后的状态,请编程输出任意方 阵(键盘输入方阵的行列值)的这类初始化状态。 1 2 4 7 0 3 5 8 0 0 6 9 0 0 0 10 0 0 0 1 0 0 2 3 0 4 5 6 7 8 9 10
2021届高考物理必考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含答案】
2021届高考物理必考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实验原理(1)在只有重力做功的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互相转化,但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若物体某时刻瞬时速度为v,下落高度为h,则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mgh,动能的增加量为mv2,看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若相等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2)计算点n速度的方法:测出点n与相邻前后点间的距离x n和x n+1,如图所示,由公式v n=或v n=算出。
2.实验器材铁架台(含铁夹),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纸带,复写纸,导线,毫米刻度尺,重物(带纸带夹)。
3.实验步骤(1)安装置:将检查、调整好的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接好电路。
(2)打纸带:将纸带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先接通电源,后松开纸带,让重物带着纸带自由下落,更换纸带重复做3~5次实验。
(3)选纸带:分两种情况说明①用m=mgh n验证时,应选点迹清晰,且1、2两点间距离小于或接近2 mm的纸带。
若1、2两点间的距离大于2 mm,这是由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造成的,这样,第1个点就不是运动的起始点了,这样的纸带不能选。
②用m-m=mgΔh验证时,由于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处理纸带时,选择适当的点为基准点,这样纸带上打出的第1、2两点间的距离是否为2 mm就无关紧要了,只要后面的点迹清晰就可选用。
4.数据分析方法一:利用起始点和第n点计算。
代入gh n和,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情况下,gh n=,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方法二:任取两点计算。
(1)任取两点A、B,测出h AB,算出gh AB;(2)算出-的值;(3)在实验误差允许的情况下,若gh AB=-,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方法三:图象法。
从纸带上选取多个点,测量从第一点到其余各点的下落高度h,并计算各点速度的二次方v2,然后以v2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v2-h图线,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图象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g的直线,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2019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物 理 2019.11.5说明: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
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把正确的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
1.在距水平地面附近一定高度处将一物体水平抛出,物体最终落到水平地面上。
若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沿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 .物体落至水平地面上的速度与抛出时的初速度无关C .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与抛出时的初速度无关D .物体在空中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不断增大2.在研究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用三个弹簧测力计通过轻软线对同一个小圆环施加水平拉力作用,三个拉力的方向如图1所示,如果小圆环可视为质点,且其所受重力可忽略不计,小圆环平衡时三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 1、F 2和F 3,关于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 1>F 2>F 3 B .F 3>F 1>F 2 C .F 2>F 3>F 1 D .F 3> F 2>F 13.如图2所示,车厢内的后部有一相对车厢静止的乘客,车厢内的前部有一小球用细线悬挂在车厢的天花板上,小球与车厢一起沿平直轨道以速度v 匀速前进。
某时刻细线突然断裂,小球落向车厢底板,这一过程中车厢始终以速度v 匀速前进。
若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对于小球从线断裂至落到车厢底板上之前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相对于乘客,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B .相对于乘客,小球的运动轨迹为斜向前的直线C .相对于地面,小球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D .相对于地面,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4.雨滴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空气对它的阻力随其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注意:1)本次实验报告在下周六晚上12点前提交,晚交超过72小时者将酌情扣分2)小组长请随时掌握本组成员实验完成情况,并认真为其打分3)各位小组长请在实验完成时示意老师过去检查(下课前15分钟)实验二常用页面置换算法模拟实验1.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实现请求页式存储管理的几种基本页面置换算法,了解虚拟存储技术的特点,掌握虚拟存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几种基本页面置换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实现过程,并比较它们的效率;操作系统的发展使得系统完成了大部分的内存管理工作,对于程序员而言,这些内存管理的过程是完全透明的。
因此程序员从不关心系统如何为自己分配内存,而且永远认为系统可以分配给程序所需要的内存。
在开发程序时,程序员真正需要做的就是:申请内存、使用内存、释放内存。
该实验就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从程序员的角度应如何使用内存。
2.实验要求:1)要求用你熟悉的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页面置换模拟程序;要求在主函数中测试。
2)实验报告中必须包括:设计思想、数据定义(包括详细说明)、处理流程(详细算法描述和算法流程图)、源代码、运行结果、体会等部分。
3)必须模拟本实验内容中提到的算法中的至少2种页面置换算法。
4)比较不同页面置换算法的效率3.实验内容编写一个程序,使用以下页面置换算法中的某2种分别模拟一个分页系统。
1、第二次机会算法(Second Chance)2、最近最少使用算法(Least Recently Used,LRU )3、最不常用算法(Not Frequently Used,NFU)4、最近未使用算法(Not Recently Used ,NRU)5、时钟页面置换算法6、老化算法(aging)页框的数量是参数,页面访问序列是随机产生的指令序列(也可以从文件中读入)。
对于一个已定的指令序列,列出1000次内存访问中发生缺页中断的数目,它是可用页框数的函数【需要显示各种算法在不同用户内存页框数[4至32]情况下的缺页中断数目】4.实验预读若指令为随机序列,则首先用srand( )和rand( )函数定义和产生指令序列,然后将指令序列变换成相应的页地址流,并针对不同的算法统计出相应的缺页中断数目(1)通过随机数产生一个指令序列,共320条指令。
指令的地址按下述原则生成:A:50%的指令是顺序执行的B:25%的指令是均匀分布在前地址部分C:25%的指令是均匀分布在后地址部分具体的实施方法是:A:在[0,319]的指令地址之间随机选取一起点mB:顺序执行一条指令,即执行地址为m+1的指令C:在前地址[0,m-1]中随机选取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的地址为m’D:顺序执行一条指令,其地址为m’+1E:在后地址[m+2,319]中随机选取一条指令并执行F:重复步骤A-E,直到320条指令执行结束(2)将指令序列变换为页地址流(同样适应于指令从文件中读入)假设:页面大小为1K;用户内存容量4页到32页;用户虚存容量为32K。
在用户虚存中,按每K存放10条指令排列虚存地址,即320条指令在虚存中的存放方式为:第0 条-第9 条指令为第0页(对应虚存地址为[0,9])第10条-第19条指令为第1页(对应虚存地址为[10,19])………………………………第310条-第319条指令为第31页(对应虚存地址为[310,319])按以上方式,用户指令可组成32页。
5. 实验理论参考1)虚拟存储系统UNIX中,为了提高内存利用率,提供了内外存进程交换(S)机制;内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均以页为单位进行;一个进程只需将其一部分(段或页)调入内存便可运行;还支持请求调页的存储管理方式。
当进程在运行中需要访问某部分程序和数据时,发现其所在页面不在内存,就立即提出请求(向CPU发出缺中断),由系统将其所需页面调入内存。
这种页面调入方式叫请求调页。
为实现请求调页,核心配置了数据结构:页表[页框号、访问位、修改位、有效位、保护位等]。
2)页面置换算法当CPU接收到缺页中断信号,中断处理程序先保存现场,分析中断原因,转入缺页中断处理程序。
该程序通过查找页表,得到该页所在外存的物理块号[number of page frame 页框号]。
如果此时内存未满,能容纳新页,则启动磁盘I/O将所缺之页调入内存,然后修改页表。
如果内存已满,则须按某种置换算法从内存中选出一页准备换出,是否重新写盘由页表的修改位决定,然后将缺页调入,修改页表。
利用修改后的页表,去形成所要访问数据的物理地址,再去访问内存数据。
整个页面的调入过程对用户是透明的。
1.FIFO算法原理简述(1)在分配内存页面数(AP)小天进程页面数(PP)时,当然是最先运行的AP个页面放入内存;(2)这时又需要处理新的页面,则将原来放的内存中的AP个页中最先进入的调出(FIFO),再将新页面放入;(3)以后如果再有新页面需要调入,则都按上述规则进行。
(4)算法特点:所使用的内存页面构成一个队列。
●图表描述假设某个进程在硬盘上被划分成5个页面(PP=5),以1、2、3、4、5分别表示,CPU 调用它们的顺序(这应该取决于进程本身)为:1、4、2、5、3、3、2、4、2、5,如果内存可以控制的页面数为3(AP=3),那么在使用FIFO算法时,这3个页面的内存使用情况应该如图5所示。
图5不难看出,本例共换入页面8次,若用变量diseffect表示页面换入次数,则diseffect=8。
●算法实现提示要得到命中率,必然应该有一个常量total_instruction来记录页面总共使用的次数,此外还需要一个变量记录总共换入页面的次数diseffect(需要换出页面总是因为缺页中断而产生)。
利用公式1-diseffect / total_instruction*100% 可以得到命中率。
(1)初始化。
设置两个数组page[ap]和pagecontrol[pp]分别表示进程页面数和内存分配的页面数,并产生一个随机数序列main[total_instruction](这个序列由page[ap]的下标随机构成)表示待处理的进程页面顺序,diseffect置0。
(2)看main[]中是否有下一个元素,若有,就由main[]中获取该页面下标,并转(3),如果没有则转(7)。
(3)如果该页已在内存中,就转(2),否则转(4),同时未命中的diseffect加1。
(4)观察pagecontrol是否占满,如果占满则须将使用队列(在第(6)步中建立的)中最先进入的(就是队列的第一个单元)pagecontrol单元“清干净”,同时将page[]单元置为“不在内存中”。
(5)将该page[]与pagecontrol[]建立对应关系(可以改变pagecontrol[]的标志位,也可以采用指针链接,总之至少要使对应的pagecontrol单元包含两个信息:一是它被使用了,二是哪个page[]单元使用的。
page[]单元也包含两个信息:对应的pagecontrol单元号和本page[]单元已在内存中)。
(6)将用到的pagecontrol置入使用队列(这里的队列是一种FIFO的数据结构),返回(2)。
(7)显示计算1-diseffect / total_instruction*100%,完成。
2.LRU算法●原理简述(1)当内存分配页面数(AP)小于进程页面数(PP)时,把最先执行的AP个页面放入内存。
(2)当需调页面进入内存,而当前分配的内存页面全部不空闲时,选择将其中最长时间没有用到的那一页调出,以空出内存来放置新调入的页面(LRU)。
(3)算法特点:每个页面都有属性来表示有多长时间未被CPU使用的信息。
●图表描述这里采用的例子和前面的一样。
假设某个进程在硬盘上被划分成5个页面(PP=5),以1、2、3、4、5分别表示,CPU调用它们的顺序(这应该取决于进程本身)为:1、4、2、5、3、3、2、4、2、5,而内存可以控制的页面数为3(AP=3),那么在使用LRU算法时,这三个页面的内存使用情况应该如图6所示。
不难看出,本例共换入页面7次,若用变量diseffect表示页面换入次数,则diseffect=7。
图6●算法实现提示与前述算法一样,只有先得到diseffect才能获得最终的命中率。
(1)初始化。
设置两个数组page[ap]和pagecontrol[pp]分别表示进程页面数和内存分配的页面数,并产生一个随机数序列main[total_instruction](这个序列由page[ap]的下标随机构成)表示待处理的进程页面顺序,diseffect置0。
(2)看序列main[]中是否有下一个元素,如果有,就由main[]中获取该页面下标,并转(3),如果没有则转(6)。
(3)如果该page[]单元在内存中便改变页面属性,使它保留“最近使用”的信息,转(2),否则转(4),同时diseffect加1。
(4)看是否有空闲页面,如果有,就返回页面指针,并转到(5),否则,在内存页面中找出最长时间没有使用到的页面,将其“清干净”,并返回该页面指针。
(5)在需处理的page[]与(4)中得到的pagecontrol[]之间建立联系,同时让对应的page[]单元保存“最新使用”的信息,转(2)。
(6)如果序列处理完成,就输出计算1-diseffect / total_instruction*100%的结果,完成。
3.NUR算法●原理简述所谓“最近未使用”,首先是要对“近”做一个界定,比如CLEAR_PERIOD=50,便是指在CPU最近的50次进程页面处理工作中,都没有处理到的页面。
那么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1)如果这样的页面只有一个,就将其换出,放入需要处理的新页面。
(2)如果有这样的页面不止一个,就在这些页面中任取一个换出(可以是下标最小的或者最小的),放入需要处理的页面。
(3)如果没有一个这样的页面,就随意换出一个页面(可以是下标最小的或者最大的)。
算法特点:有一个循环周期,每到达这个周期,所有页面存放是否被CPU处理的信息的属性均被置于初始态(没有被访问)。
●图表描述还是用前面的例子,某进程在硬盘上被划分为5个页面,用1、2、3、4、5表示,而处理及处理它们的顺序为:1、4、2、5、3、3、2、4、2、5,而内存可以控制的页面数为3(AP=3),CLEAR_PERIOD取5;在循环周期内,如果所有内存页面均被CPU处理或者有多个页面未被CPU处理,取页码最小的页面换出。
算法实现过程如下图:图7显示页面交换共6次,disaffect=6。
●算法实现提示(1)初始化。
设置两个数组page[ap]和pagecontrol[pp]分别表示进程页面数和内存分配的页面数,并产生一个的随机数序列main[total_instruction](当然这个序列由page[]德下标随机构成)表示待处理的进程页面顺序,diseffect置0,设定循环周期CLEAR_PERI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