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我国党员领导干部腐败成因的制度透析

合集下载

中国转型期的腐败和反腐败问题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中国转型期的腐败和反腐败问题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中国转型期的腐败和反腐败问题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社会就一直处于深刻的转型过程之中。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转型,它同时也引起社会其他方面的深刻变化。

这种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了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转型期的中国在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增强等方面都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但不容否认的是在转型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腐败问题就是转型期中国所面临的诸多社会和政治问题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腐败问题已成为转型期中国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和政治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腐败现象在转型过程中呈现出不断滋长蔓延乃至愈演愈烈的发展势头。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涉足腐败行为的公职人员无论在层级和数量上均呈上升趋势。

自1978年以来的二十年中,因牵涉腐败和其他经济犯罪而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党员达到235万人1,受到法律制裁的公职人员超过40万人。

2这一方面反映出转型期中国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涉足腐败的公职人员在层级和数量上都在上升的事实。

可以说,在公职人员中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腐败,更为严重的是腐败现象已经从基层干部蔓延到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从经济管理部门蔓延到党政领导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以及军队、武警等政权的要害部门,腐败现象这种发展势头令人担忧。

(2)反腐败力度不断加大,但腐败案件增长势头有增无减。

综合中纪委八次全会和中纪委、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领导的分析,腐败案件保持增长势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腐败案件总体数量增长速度惊人。

根据历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及相关资料统计,全国各级检察机关1979-1982年查处贪污贿赂等腐败案件总数为98225件,1983-1987年间则增至15.5万件,1988-1992年间增至214,318件,1993-1997年间更增至387352件(而这时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腐败案件的立案标准均已提高),18年间查处的贪污贿赂等腐败案件平均每年以22%的速度增长,难怪有人惊呼"腐败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胡鞍钢语)。

浅析干部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

浅析干部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

浅析干部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干部腐败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它对社会、经济和政治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

本文将从成因和防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成因分析1.制度风险。

部分制度存在缺陷,容易产生腐败漏洞,尤其是政治经济利益交织的领域。

此外,一些制度和政策制定的不足也会导致干部腐败。

2.工作环境压力和冲动。

日常工作的压力和变化的环境,往往会让干部感到刺激和不安,并带来冲动的行为,从而导致腐败的行为。

3.人性弱点。

许多干部也同样会出现廉洁意识淡漠、功利性强、恶性竞争、优欲心理、虚荣心和贪婪心等人性弱点,这些是导致干部腐败的主要原因。

4.工作利益。

一些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例如用权谋取金钱,或是干扰和影响正常的市场交易,以争取经济利益等。

5.经济条件。

由于经济条件比较贫困,一些干部为了生存和谋求经济利益,而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进行腐败行为。

6.观念和哲学。

一些干部由于底层地位,受教育水平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对政治观念的缺乏,导致他们难以摆脱旧的束缚,逐步走向腐败。

二、防治措施1.完善法规制度、减少制度缺陷。

对那些容易产生腐败漏洞的制度要加强监管和管理,完善制度,减少制度上的漏洞,将干部的腐败行为规范在制度内。

2.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知识水平。

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学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让他们逐渐摆脱传统观念,提高他们对政治权力的认识和本领域的知识。

3.提高干部的经济待遇和福利条件。

改善干部工作的经济和物质条件,提高干部的经济待遇,改善干部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从而减少腐败的可能性。

4.加强监督检查和问责制度。

加强对干部行进的监督和监管,建立完善的问责制度,对违法和纪律行为要严肃处理。

同时也要加强对干部的呈报监督和检查工作的频率,确保干部不会去做违法的事情。

5.加强宣传和反腐教育。

加强宣传和反腐教育,提高全民的反腐意识,让公众对腐败的风险、危害和预防有清晰的认识,促进全社会的防腐。

经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可以看出干部腐败是一种非常危害的现象。

浅析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腐败成因及防治对策

浅析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腐败成因及防治对策

浅析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腐败成因及防治对策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进入了崭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由于社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机制的转变,社会政治生活中不稳定因素增多,形成腐败循环圈,成为困扰我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对于社会呈现出腐败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我们客观、理性地对待社会腐败,并提出解决冲突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社会转型时期权力腐败对策一、社会转型期腐败的成因(一),从政治上,在社会转型期,政治腐败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政治腐败则是公职人员个人或小团体为了私人目的而滥用公共权力或资源的行为,也就是这种行为使我国社会的腐败现象日益严重,而我国的政治体制不健全正处于完善过程中,从而使一些腐败分子有机可乘,这促使我国的腐败加重。

(二),从经济上,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和深刻的变化,有力地促进了社会转型的步伐。

由于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经济背景、资源背景等方面的特殊性,使中国社会结构转型表现出若干不同于一般社会的转型特点,由于这种转型特点,使腐败现象滋生,政府职能改革滞后使行政管理体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政府职能转变却相对滞后,权力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而这种极容易为腐败现象的蔓延提供可乘之机。

(三),从文化上,从我国现阶段腐败状况看,社会文化中一些腐败成分是滋生腐败现象的深层次因素。

比如,官本位的政治文化、.利本位的经济文化等一系列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加重了我国文化的腐败,这些腐败文化严重动摇了我国人民的社会主义信念,使他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发生变化,走上腐败的道路。

二、社会转型时期腐败的防范对策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要高度重视对腐败行为的抑制和消除,要改革政治经济运行机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因此,我国要做到以下几点措施。

浅析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基层干部的权力腐败

浅析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基层干部的权力腐败

浅析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基层干部的权力腐败[摘要]:自1979年启动发展、改革和开放这一政策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转型时期,致力于从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单一社会结构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多元社会结构的过渡。

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社会在经济发展模式转换、深层次体制改革和全方位对外开放这三驾马车的不断加速下,可谓步入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

然而,伴随快速发展而来的却是多种社会矛盾。

腐败滋长就是转型期中国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和棘手的问题。

其中尤其以农村基层干部的权力腐败行为最为普遍常见且亟待受到高层的重视。

本文将列举农村基层干部权力腐败的具体表现和不良影响,并围绕社会资本理论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关键字]:基层干部、权力腐败、社会资本理论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

三农问题是目前中国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重大问题。

然而,当前在大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中存在的权力腐败现象,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当前农村基层干部权力腐败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私吞公款,中饱私囊。

某些地区的农村基层干部在诸如村民土地承包费、计划生育罚款、救济款、灾害保险金及工程回扣等资金上做文章,以多收少交、冒领、截留等方式侵吞公款,贪污、受贿、挪用的现象相当普遍。

在工程时以次充好或者直接变卖工程材料,毫不愧疚的把工程款揣入自己腰包的大有人在。

尤其那些政府管理松懈的地方村干部,明目张胆的进行敛财。

二、拉帮结党,投机倒把。

这个现象也是非常普遍的。

某些基层干部在任期时会组建自己的“亲卫队”(一般都是关系较近的村民或者沾亲带故的人),私自利用职权,专门针对一些有利可图的工程项目进行垄断性的违法投机,从中牟取暴利。

三、弄虚作假,营私舞弊。

这个主要体现在基层干部的换届选举环节。

据了解,某些地区每到选举期,候选人宴请村民、每户派发红包、出钱买断村民的选票、“亲卫队”对村民进行威逼利诱的事情层出不穷。

我国转型期行政腐败的成因及治理

我国转型期行政腐败的成因及治理

我国转型期行政腐败的成因及治理摘要本文首先从思想文化和经济层面归纳了我国现阶段腐败出现的原因;然后通过分析腐败防治与党的执政能力、公民的基本权力需要、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及社会秩序的稳定的关系,说明腐败防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最后,从行政许可的执行、市场经济的调节及监督制度的完善等方面提出转型期我国行政腐败防治对策。

关键词行政腐败政府监督行政审批公民参与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一、我国转型期行政腐败的原因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带有专制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政治上维护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政体,及皇权至上的封建君主制。

实际上长期以来有两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一是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二是权与法德关系。

前者导致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后者导致有法不依,以权压法,法律成为权力的附庸。

其次,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社会上的人被分为各个等级。

在这种等级制度下,上层社会拥有下层社会不能拥有的特权,处于最底层的劳动群众居于被统治地位而在权利上处于极为弱势的地位。

于是,与此相适应形成了以封建专制政权为后盾的等级观念和特权思想。

再次,我国传统文化是以血缘宗法关系为基本前提的。

由于封建宗法关系的影响,宗法观念深入人心,这就使得社会缺乏强烈的与外界进行交往的动因,很容易形成社会关系中的依附关系。

最后,历史上一些传统的、落后的文化准则和风俗习惯侵入公共生活领域,对腐败现象滋生蔓延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大力治理我国行政腐败的意义首先,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

我们党执政以来,带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各种艰难和曲折,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

其次,这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需要。

由于行政权力是国家权力,不仅负有通过国家的力量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受非法侵害和促进公民基本权利得以实现的义务,同时还具有强烈的不平等性,享有对公民个人的支配权,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公民个人无法与之相抗衡,往往处于服从、被动的地位,极易受到侵害。

浅议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及对策

浅议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及对策

浅议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及对策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浅议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及对策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是全党的一项重大任务,是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历史性课题。

从近年来出现的部分领导干部腐败原因看,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因素。

但更主要是主观因素所致。

他们从人民信赖的公仆退变为腐败分子,成了人民的敌人,给党和人民的利益带来巨大损失。

笔者试图对领导干部腐败原因的分析,研究拒腐防变的对策措施,并告诫领导干部倍加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切实履行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责。

一、领导干部腐败的原因(一)、一些领导干部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面前,忘记了党的宗旨,消极腐朽思想恶性膨胀。

从近年来查办的腐败案件可以发现,很多人放松学习和世界观改造,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严重扭曲,是他们走向腐化堕落的总根源。

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曲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屡屡做出违反政策的事情;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对党章、党规、党纪视而不见,滥用职权、专横跋扈;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不能正确对待权力,把人民赋予的权力视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淡忘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热衷于坐好车、住豪宅;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不懂得“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心存侥幸,肆无忌惮地去搞腐败;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生动摇,沉湎于封建迷信和低级趣味之中;他们堕入深渊的沉痛教训再次深刻说明,不讲学习,不加强世界观的改造,就不可能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更不可能做一名合格的党的领导干部。

(二)、目无党纪国法,不受监督制约,是一些领导干部走向腐败堕落的重要因素。

一些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个人权力欲恶性膨胀,严重破坏民主集中制原则,骄横跋扈,失去监督和制约导致腐败。

最近党中央查处的陈良宇等案件再一次警示人们,在我们党内没有特殊党员,任何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必须自觉地接受人民群众和党组织的监督,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以及党规党法。

中国转型期腐败与反腐败述略-PPT课件

中国转型期腐败与反腐败述略-PPT课件

5、中国转型期腐败程度的测量
• 主观测量法 • 客观测量法 • 运用有关测量法的测量结果:见图表 • 腐败程度测量的意义
表一、1980—2019年透明国际 关于中国的清廉指数
年 1980 1988 2019 2019 2019 2019 2000 2019



1985 1992


5.13 4.73 2.16 2.88
1980-2000Äê È« ¹ú ¼ì ²ì »ú ¹Ø ²é ´¦ ¸¯ °Ü °¸ ¼þ ʱ¼ä Ðò ÁРͼ
90000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²é ´¦ °¸ ¼þ Êý £¨Äê¼þ·Ý£©
¸¯ °Ü °¸ ¼þ Êý
3.5
3.4
3.1
3.6


图1 1990年以来我国清廉指数 变化图
清廉指数
图一: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清廉指数变化图
6 5 4 3 2 1 0 1980—11998885—1919939—2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1. 腐败的定义:运用受委托的权力谋取私 利,或 以权谋私。与西方关于腐败的 定义(滥用受委托的权力谋取私利)的 异同。缺乏公认的法律或道德规范这个 参照系. 具有放大效应.
2. 腐败行为的构成要素:主体、动机、手 段、方式、后果。
3、中国转型期腐败行为的构成要件与特征
腐败行 公职人员个人 为主体
年份
清廉
表2 我国在5 种腐败指标中的 排名情况
腐败指数 清廉指数

我国社会转型期产生腐败的

我国社会转型期产生腐败的

我国社会转型期产生腐败的原因分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活力,也带来了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

由于制度和机制不完善、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管工作不得力、思想教育工作不深入,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消极腐败现象在有的领域依然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在一些地方仍然呈易发多发态势。

第一节社会转型期的制度漏洞腐败即“公权私用”。

“公权私用”行为要得以实现,需要同时存在两个条件:一是制度存在漏洞,让“公权私用”者有空子可钻,并且钻空子的风险和成本相对较低,这是客观条件;二是“公权私用”者道德意识薄弱,私心的膨胀使其敢逾越道德与法律的底线,这是主观条件。

单纯有制度上的漏洞,但执掌公共权力者有较高的道德水平,腐败行为就不会出现;单纯是执掌公共权力者道德意识薄弱、私心膨胀,但没有制度空子可钻,或钻空子的风险和成本较高,腐败行为也难以出现。

制度上的漏洞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制度的不完善,即无法执行。

制度的政策条文相互矛盾抵触,也属于制度不完善,因为它最终也会导致无“法”执行。

二是制度不被遵守,或监管、执行不到位,即“有法不执行”。

以上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制度有空子可钻,都会让腐败分子有机可乘。

一、制度不完善是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当前,新旧体制交替,分配不合理,是滋生权力腐败的重要原因。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旧体制的某些做法还在起作用的情况下,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受到权力的左右,这样就给权钱交易打开了方便之门。

在分配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我国出现了社会分配不公的现象。

一些公务员自认为收入相对较低,对不同部门工作人员之间收入差距较大的现象不满,致使其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从而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自觉或不自觉地走进“金钱至上”的误区。

(一)在制度建设方面,当前我国正处于初级阶段之所以这样定位,首先是因为我国的历史虽然很长,但重视制度建设的历史却很短,积累的经验也很少。

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制度分析

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制度分析

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制度分析腐败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仅在我国,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

腐败不仅破坏社会公平正义,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还阻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

要想解决腐败问题,必须从制度上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腐败产生的根源,对症下药进行。

首先,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制度原因之一是个人权力过大。

在我国,一些领导干部权力过于集中,处于权力的顶端,拥有决策和分配的权力。

权力过大容易导致腐败,因为权力容易被滥用和违法。

一些官员滥用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甚至敲诈勒索,这就是个人权力过大导致的腐败现象。

其次,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制度原因之二是监督机制不健全。

腐败的防治离不开有效的监督机制,包括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等。

然而,在我国,一些监督机制存在不完善的问题,监督力量相对薄弱,监督职责不明确,导致一些干部及时发现监督不力,从而腐败问题得以滋生。

再次,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制度原因之三是利益诱惑过大。

在开放的进程中,社会上出现了丰富多样的利益,一些官员由于掌握着资源和权力,往往是重要的利益分配者。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官员容易受到利益的诱惑,以权谋私,由此产生腐败现象。

特别是在一些特殊领域,如土地拆迁、建筑项目等,由于利益的诱惑过大,腐败现象比较突出。

最后,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制度原因之四是党风廉政建设仍需加强。

党风廉政建设是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态,与腐败问题密切相关。

在我国,尽管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廉政教育力度不够大,内外监督机制不完善等。

党风廉政建设需要加强,为解决腐败问题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针对上述制度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通过体制机制来减少个人权力过大的问题。

加强权力监督,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权力运行的透明和规范机制,从制度上约束和规范权力的行使。

其次,要加强监督机制的建设,提高监督力量的积极性和效能,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要加强群众监督,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反腐败斗争。

浅议转型时期腐败的根源及其治理路径

浅议转型时期腐败的根源及其治理路径

浅议转型时期腐败的根源及其治理路径腐败,是指滥用公权谋取私利。

改革开放以来,腐败严重腐蚀着我党执政的廉洁性、先进性、纯洁性。

转型时期的腐败问题不可小觑,它正从个体向群体、从偶然向常规、从显性到隐性等层面蔓延,严重腐蚀着党的执政机体。

正确认识腐败的根源,寻找治腐的路径,使我党能廉洁执政。

标签:转型时期;腐败根源;治理腐败,是指滥用公权谋取私利。

改革开放以来,腐败严重腐蚀着我党执政的廉洁性、先进性、纯洁性。

在社会转型时期,腐败正从个体向群体、从偶然向常规、从显性到隐性等态势蔓延。

面对各种腐败,人们不禁要问:腐败的根源在哪里?其治理路径怎样?本文试图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层面挖掘转型时期腐败的深层根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路径。

一、转型时期的腐败根源转型时期的腐败有别于传统社会的腐败,也有别于西方现代社会的腐败,它具有转型时期的印记,其滋生、蔓延具有深层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根源。

(一)社会根源:不良因素引发腐败各种不良因素交织引发了腐败的毒瘤。

不良因素归结起来有:一是国外腐朽思想渗透和传统文化糟粕遗毒。

国外腐朽思想渗透和传统文化遗毒扭曲了人民公仆的权力观念、价值观,诱发不良动机、催生畸形需求,禁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情迷意乱走火入魔。

二是小农意识作祟。

我国是个农业和农民占重要比重的国度,自私、狭隘、盲目、狂热心里很普遍,这种人一旦得志,极可能以权谋私。

三是转型期观念转变影响。

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模式、收入差距发生全方位改变。

“十年科技评高工,十年经理成富翁,十年干部一场空”是转型期某些官员心理失衡的生动写照。

于是,利欲膨胀,人生观从此霉变。

(二)经济根源:利益驱动滋生腐败经济是滋生腐败的主要根源。

首先,“权力寻租”。

其表现是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色交易等,它是腐败的原动力。

其次,歪曲劳动价值理论。

追求利益、创造价值符合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但只有“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的价值才能造福社会和人类”[1]。

中国转型期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

中国转型期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

中国转型期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第一篇:中国转型期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中国转型期腐败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摘要在1978年,邓小平就提出经济改革开放,从那以后中国社会就一直处于深刻的转型过程之中。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转型,它同时也引起社会其他方面的深刻变化。

这种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不仅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还促进了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虽然在转型期的中国在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增强等方面都取得了世所瞩目的成就,但不容否认的是在转型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因此,腐败问题就是转型期中国所面临的诸多社会和政治问题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关键词:腐败现象原因反腐倡廉引言腐败是指掌握公共权力的组织和个人以对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而达到谋取私利的目的的行为。

腐败是一个普遍性、世界性和历史性的问题,自国家产生,掌握公共权力的组织和个人出现后便一直存在。

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腐败问题依然存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而已。

为了我国当前和今后反腐倡廉工作,我们需要不断的探索,找到有效的措施和政策。

【正文】一、腐败问题现象1、腐败范围越来越广。

腐败犯罪从自然人发展到法人,从经济部门蔓延到执法等部门,行贿受贿等腐败行为在许多地方已经公开化、广泛化现阶段,一方面人们对腐败现象恨之入骨,深恶痛绝;另一方面,腐败现象不断蔓延,日益严重。

甚至社会上已形成普遍的贿赂心理,并且凝固成一种心理定势,外化为行动习惯。

2、腐败分子职位越来越高。

在权力物化、商品化,权力资本与金钱资本在目的、手段、影响等方面都有所进化、贪污贿赂等腐败犯罪日益严重。

以贿赂罪为例,在经济运行中,在某些地方,贿赂与经济行为相结合,甚至成为生产、流通领域得以完成的必要的润滑剂,并从一种单向的行为变为双向的行为。

出卖权力、接受贿赂的掌权者也步入商业化的浪潮,甚至把行使权力作为一种经营活动,以权力为资本,以获取利润为目的。

浅析我国行政腐败的制度原因及对策

浅析我国行政腐败的制度原因及对策

浅析我国行政腐败的制度原因及对策摘要:腐败和反腐败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政治课题。

行政腐败是一个国家制度的体现,而反腐败斗争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前景以及民生普遍状况。

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发展时期,而由于多重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国的行政腐败问题在国际上尤为严峻。

从我国行政腐败现状来看,腐败问题成为了政治发展、民生建设的绊脚石,严重阻碍了我国政治社会的发展,解决或减缓腐败问题早已成为我国行政体制建设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行政腐败;行政体制;行政监督行政腐败是国家行政人员滥用国家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是在权力运作过程中发生的异化或失控现象。

在我国经济政治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腐败的形式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例如广东省3月发布的腐败新特点:“厅官发案严重”、“小官小贪问题普遍”、“渎职犯罪抬头”、“惠民资金领域发案率高”、“行贿人、贪官家属外逃增多”。

这5个特点其实也反应了我国行政腐败的普遍现象。

一、我国行政腐败产生的危害政府官员贪污腐败是一种危害很大的犯罪,从个案看,它侵害的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正常秩序;从整体看,他损害的是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在的威望,对改革开放、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严重者可导致整个政权体制的腐朽落后,亡党亡国。

从政治经济各方面来看,我国政府官员腐败问题对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危害。

在政治发展方面,首先,贪污腐败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权威,降低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影响了政府的合法性,直接危及政治稳定;其次,贪污腐败降低了政府的政策执行水平。

权钱、权权间的交易破坏了社会环境的公平竞争和政府政策的普遍性和连续性,导致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扭曲变形。

在经济发展方面,贪污腐败不利于资本积累和扩大投资,而且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甚至往往造成资源配置上的无效或低效;同时,贪污腐败也扩大了收入分配的不公正,就会打击人们靠劳动获得收入的积极性。

我国转型期腐败现象的制度分析——基于寻租理论的视角

我国转型期腐败现象的制度分析——基于寻租理论的视角
2 建立有 效的事前监督 和事后 惩治机制 , 、 提高寻租者的行为成本
产生的规则或制度真空又不得不靠行政手段弥补 , 因此 , 公共权力拥有者 要设计出一套严密科 学的管理 制度、 制约规则 、 督机制和防 范措 监 便有 了为所欲为的权力和滥用公共权力的机会 。其二 , 监督机制的欠缺。 施 , 提高寻租者预期受罚概率 , 以制约权力 的滥用。具体 来说 , 就是要健 寻租者通过贿赂等手段寻求地区和部门特殊政策 , 构成 了转 型经 济中寻 全社会监督机制 , 通过各种组 织机构来 监督公共权 力 , 引入 民主监 督机 利 求直接非生产性利润( P ) D U 的具体内容。寻租者能够寻 到租 金 , 除持权 制。同时充分发挥新 闻舆论监督作 用 , 用大众传媒对寻租 活动给予揭
1 建立 完善的 市场经 济体制 , 、 削弱寻租 的体 制基础

我们在依赖西方理论框架解释制度对 寻租 性腐败的作用 时, 必须注 立起来 , 于是寻租性腐败便在转型经济中迅 速膨胀 起来 。 意一个基本的假设前提 :经济人 设 。按照寻租 理论的解 释, 假 J 政府
主动创租的行为源于权力 持有者的。 经济人 本性。经济人 在从事 政治
者个 ^ 因素外 , 主要是由于权力在运行中失控或滥用造成 的。也就是说 ,
露和曝光。此外, 加强法制建设和加大对腐 败的惩治力度 , 对政府官员的
持权者在职权 范围内运用权力时 , 失去必要的制约和监督 。其三 , 腐败 寻租行为依法从严从重处罚 , 在经济人的成本一收益计算 中加 大寻 只有
和经济活动时 , 都会考虑其私人所得利益, 不仅包括他们从当前职业 上既 首先,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 转变政府职能。在传统计 划经 济体制下 , 得的各种有形的经济利益和无形的精神满 足, 还包 括各种预期利 益的贴 我国政府是管理者 、 命令者、 审批者 , 这种 全能式 的政府 是行政权 力腐 现值 , 如利润分成 、 权力、 晋级加薪、 提升职位的预期等。政府官员和 政治 败的源泉。因此要确定合理的管制边 界, 同时改革和优化政府经济 管制 家也是约束条件下的自身利益最大化追求者 , 在通 常的社会和政治约束 和管理方式 , 消除租金存在的制度 条件 和企业获取经济垄 断、 济特权 、 经 条件下, 寻租一般来说都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最便利的途径 。 j 优惠特权以及国家稀缺资源的寻租路径 , 把寻租 可能性限制在最小 范围

关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腐败问题的探析

关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腐败问题的探析

关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腐败问题的探析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进入大变革和转型时期,各种腐败现象不断滋生蔓延。

腐败造成的社会分化使社会成员有不公平感,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腐败现象的产生及蔓延与社会系统运行状况密切相关,只有深入分析这些相关的社会运行条件,才能为反腐工作各种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腐败腐败问题转型期社会学视角一、绪论(一)、腐败的界定腐败原指有机物的腐烂、变质,在社会生活领域通常理解为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堕落,社会组织、机体、制度的失控与紊乱。

(二)、我国腐败现状及其表现由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腐败问题相当不乐观而这个时期贪污腐败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1、权钱交易政府的公权力过大,一些原本市场经济要求的资源配置,被政府公权力所掌握,形成了混帐的权钱经济,严重阻碍了市场的公平性和资源配置按照价值规律流动。

2、越权渎职政府该管的事情敷衍塞责,不该管的事情却去伸手乱管,政府公权力行使的混乱,很大程度上消弱了政府和执政党的先进性。

3、政令不通原本很好的政策,到了地方就歪嘴和尚故意念错经,政策不能贯彻。

群众意见一大堆,却无处申诉。

4、党同伐异党政组织背叛职守的现象频频发生。

他们编制一张看不见的网,这张网是以同学老乡关系为纽带建立的,已经成了非正式组织。

这种非正式组织凌驾于正式组织之上。

二、社会学视角下的腐败成因(一)以社会学的视角分析腐败的成因1、以社会转型理论分析腐败的成因亨廷顿认为社会转型是腐败产生的重要原因,卜宇认为利率、汇率、房地产交易也为转型时期的中国腐败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卜宇的理论在一定的程度上丰富发展了亨廷顿的理论。

2、“差序格局”的畸形化费孝通提出中国社会是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而我国社会腐败现象的产生与这差序格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要办成一件事情,往往不是靠着程序和政策,而是依赖人情牌。

人际关系网在我国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也为腐败的产生提供了条件,送礼请客行贿等等,3、角色理论视角中的腐败问题公职人员不仅仅担任着某些公职角色,而且还扮演着其他的非公职的角色。

中国转型期腐败产生的原因分析

中国转型期腐败产生的原因分析
2 1 年 9 月 01
太 大 学 学 报
J u a fT iu n Unv r i o r lo ay a i est n y
第 1 2卷 第 3 期 总 第 4 期 7
文 章编 号 :6 1— 9 7 2 1 ) 3— 0 4— 3 17 5 7 ( 0 1 0 0 1 0
金” 认为这其中有 的是政府管制 、 , 干预市场的结
收 稿 日期 :0 10 —8 2 1-72 作者简 介 : 李旭辉 (9 0 , , 18 一) 女 山西灵石人 , 中市委 党校讲 师。 晋

l ・ 4
果 。企业 为 了获得 “ 金 ” 就 向一些 政 府 官 员 行 会产 生从 事 腐 败 行 为 的 动 机 。我 们 从 道 德 损 失 租 ,

方 面政治 、 济 、 会 的发 展 变 化 相 当迅 速 , 经 社 另
我 国 目前处 于 社会 转 型 期 , 而在 转 型 社 会 新
会 这 方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的法律体 系、 旧体制 的长 期 并 存 , 产 生 大 量 的制 度 漏 洞 , 价值观念还未定型 , 健全完善有效 的权力制约机 些制度 漏 洞 就 为腐 败 的 产 生 提 供 了机 会 。在 我

制还未形成 , 于是 这一 阶段 的腐败 现象 就处 于 国 , 型社 会 的制度 漏洞 是怎样 产 生 的呢 ? 转 “ 易发 ” “ 、 多发 ” “ 发 ” 和 高 阶段 。也 正 是 由 于 我 由于我 们实 行 的 改革 是 一 个 渐 进 式 的 改 革 ,
国处 于这样 一个 特 殊 的历 史 时期 , 得 我 国当 前 改革的不 同步使新 旧体制交替 中出现 了体 制真 使 不 旧体 制 不 可 能 马 上 消 失 , 新 的腐 败 现 象 呈 现 一 个 最 大 的 特 征—— 转 型 期 空 , 可能 一步 到位 , 腐败 。 体制 也不 可能在 短 时 期 内就 建 立 和完 善 起 来 , 这 以 2 1 为例 , 0 0年 全年 全 国纪检 监察 机关 共立 样 , 旧两种体制 就会产生摩擦 和碰撞 , 新 有时甚 案 196 1 , 3 2 件 结案 1942件 , 3 8 处分 1657人 : 4 1 其 至会 导致某 种无 序状 态 的 出现 。众 所 周 知 , 国 我 中 , 党纪处分 1957人 , 给予 1 2 给予政纪处 分 3 7 从 19 开始 社会 主义 市场 经济 体制 改革 , 8 0 6 92年 并且 人 , 分县 处级 以上 干部 37 3人 , 送 司法 机 关 发展 速度 相当 快 ; 此 时本 应 同步 进 行 的政 治体 处 4 移 但 的县处 级 以上干 部 74人 J人 数 较 之前 一 年 又 制 改革 却发展 迟缓 , 6 , 导致 了我 国经 济 体 制 改 革 的 有 所增 长 。胡 锦 涛 总 书 记 在 纪 念 中 国 共 产 党 成 步伐远远快于政治体制改革 , 而改革的不同步导

何增科:中国转型期的腐败和反腐败

何增科:中国转型期的腐败和反腐败

因公型腐败 传统型腐败
互惠型腐败 轻微腐败 白色腐败
5,中国转型期腐败程度的测量
主观测量法 客观测量法 运用有关测量法的测量结果:见图表 腐败程度测量的意义
表一, 表一,1980—2007年透明国际 关于中国的清廉指数
年 份 清 廉 指 数
1980 — 1985
1988 — 1992
1995
二.对中国转型期腐败危害 分析视角
早期: 侧重于分析腐败对改革发展稳定的 威胁, 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进入新世纪以来, 新论断: 警惕权贵资本 主义, 分利集团化, 掠夺型国家和国家俘 获. 最近的新视角: 特别关注腐败对处于弱势 地位人群不成比例的影响, 凸显社会公正 和人文发展关怀.
结论
随着制度创新步伐的加快和制度体系的 形成,腐败的程度有望逐步降低下来.
谢谢

(2)推进政府改革与创新 铲除腐败 产生的土壤和条件
1. 改革权力过分集中的领 4. 导体制和决策体制,努 力遏止一把手腐败.发 展党内民主,推进人民 5. 民主. 2.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6. 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 遏止用人腐败. 3.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预 7. 防和治理司法腐败.有 关的司法体制改革方案. 稳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 建设,努力遏止基层腐 败. 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 改革,减少审批权腐败. 依法理顺中央与地方关 系,消除公贿产生条件. 改进政府管理经济和社 会方式,消除寻租性腐 败机会
效果
制度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 利益相关者反 映诉求和参与;双赢或多赢原则;利益受损 方补偿或赎买原则; 制度内外结构无冲突 原则;制度运行报酬递增原则;制度运行低 成本,易操作原则;惩戒性,约束性规则与激 励性规则并重原则. 制度预防有效性: 前瞻性;透明性;参与性; 竞争性; 制约性; 责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委员 会拥 有 监督 政 府及 其 职能 部 门 的法定 职 权 。 在 实际 但
中 , 民代 表 大会 对 政府 及其 成 员 的监督 是 有 限的 。突 出 人
表 现为 人 大代 表 的组成 中有很 大 一部 分 比例 是政 府 官 员 。
如果 监督 机 关 和被 监督 机 关 的组 成人 员存 在 交叉 , 这势 必 会 削弱 监督 机 关有 效地 发 挥监 督 作用 。此 外 , 大 代表 的 人 选举 机 制 不健 全 。现 实情 况是 , 人大 代 表 的当选 取 决 于候
政 经 费 、 员 编 制 、 资福 利 等 一 系列 问题 都 受制 于 同级 人 工
党 委 和政 府 。在这 样 的体 制 下 , 法机 关对 党 员领 导 干部 司 的监督 独 立性 是很 差 的 。二是 人事 方 面独 立性 差 。因为在
展, 忽视 了对 权 力 的 制约 , 有设 计 出一 套 配套 的权 力 制 没
力 的人 们 使用 权 力 一直 到 遇有 界 限的 地方 才 休止 。” , 6 英 国史 学 家 阿克 顿也 说 过 : 权力 导致 腐 败 , 对 的权 力导 致 “ 绝 绝对 的腐 败 。 ” 国 现行 的 权力 过 分集 中 的领 导制 度 在 我 保证 和 促进 经 济发 展 、 高政 治 运作 效 率和 维 护社 会稳 定 提
最后 , 由于 上级 的监 督 主 要是 事 后 监 督 , 防腐 败 的 作 用 预 非常有限。 权力 机关 的监督 有 限 。在我 国 , 民代表 大会 是 人 民 人 行 使 国家权 力 的权 力监 督 机关 , 同级 政府 及 其职 能 部 门受 它 的监督 并 对 它负 责 。因 此 , 各级 人 民代 表 大会 及其 常 务
权 之 外 的 “ 四种 权 力 ” 在 政 治 生 活 中发 挥 着 重 要作 用 。 第 ,
三 、监 督机 制不 健 全 , 腐败 的 环境 亟 需进 一步 营 造 反
我 国现 行 的体 制 下 , 法系 统人 员 的任 用 和提 拔掌 握 在 同 司 级 党政 领 导手 中 , 司法 人员 在具 体 的办 案 过程 中难 免 要受 到 党政 领 导 干部 的影 响 , 致 以权 代法 的现象 时有 发 生 。 导 新 闻舆论 监督 受 限 。 闻舆 论 监督 是 现代 民主政 治 的 新 体 现 。在 西方 国 家 , 闻舆 论监 督 被称 为行 政 、 法 、 新 立 司法
方 面确 实起 到 了应 有 的作 用 , பைடு நூலகம்过 分 强调 经 济 的高速 发 但
最 后一 道 防线 。 在我 国 , 由于 司法 机关 独 立性 较 差 , 这种 使
防 止 腐败 的作 用 得 不 到有 效 发 挥 。一 是 经 济 方 面独 立 性 差 。 为 , 国司 法机 关 是按 照行 政 区划 设置 的 , 们 的财 因 我 他
社 会 主义 市 场经 济建 设 的深 入 , 种 制度 的 弊端 就逐 步暴 这 露 出来 了。首 先 , 国公 职 人 员选 拔任 用 的基 本 制度 是委 我 任 制, 这保 证 了 “ 管 干部 ” 党 的原则 , 也 造 成 了人 治色 彩浓 但 厚、 管理 过 分集 中 、 人 和管 人严 重 脱节 等 弊端 。 用 干部 不 需 要 人 民 群众 的满 意,只对 上 负 责而 不 对下 负 责 ” “ 上 是 “ 、唯 从 ” 其 次 , 国 的干部 人 事制 度 缺乏 公开 、 。 我 民主 、 竞争 等 规 范运 作 的机 制 , 为跑 官 要 官 、 官 卖官 提 供 了机 会 , 买 同时 也 成为 滋 生腐 败 的源 头 。最后 , 国现 行 的干 部人 事制 度 存 我 在着 权力 过 分集 中的现 象 , 使 一些 党员 领 导干 部 在行 使 这 权力 的 过程 中得 不 到有 效 的制 约 . 为他 们 滥用 权 力从 事 这 以权 谋 私 的活 动创 造 了条 件 。众所 周 知 , 力缺 乏有 效 制 权 约是 腐 败 泛 滥 的 重要 原 因。 因为 权 力 具 有无 限扩 张 的 本 性, 只要 不 是 遇 到不 可逾 越 的 障碍 , 就 会 寻 找最 大 的使 它 用边 际 。正 如 法 国启 蒙 思 想 家孟 德 斯 鸠 所说 :一 切 有 权 “ 力 的人 都容 易 滥用 权力 , 这是 万 古不 易_ 条 经验 。有 权 的一
约机 制 , 造成 了当前 党员 领 导干 部 的腐 败行 为 随着 经 济 的 发展 而 泛滥 。对于 这种 权 力过 分 集 中的领 导 制度 的弊端 。 邓小 平 有着 深 刻 的认识 。 指 出 :权 力 过分 集 中 于个人 或 他 “
少 数人 手 里 。 数 办 事 的人 无 权决 定 , 数 有权 的人 负 担 多 少 过重 , 然造 成 官僚 主义 , 必 必然 要 犯各 种错 误 , 必然 要损 害 各 级党 和 政府 的 民 主生活 、 集体 领 导 、 民主集 中制 、 个人 分 工 负责 制 等等 。” 年来 , 国逐 步 对干 部 人事 制 度进 行 _近 8 我 了 一些 探 索和 改革 , 比如 国家 公务 员 制度 等, 些地 方 和部 一 门 也试 行 了考任 、 任 等 任 用方 式 , 由 于权 力 制 约机 制 聘 但 尚未 完 全形 成 , 人 民群 众 的期 待 还较 远 , 待 进一 步 完 离 亟 善。
选人 的提 名 , 而不 是 选 民手 中 的选票 。 这种 情况 下 , 在 当选
代 表与 选 民之 间 的联 系 自然不 会 紧密 , 这必 然会 影 响 到人 大 代表 能 在多 大程 度 上代 表选 民的利 益来 行 使监 督 权 。
司法 机关 的监 督 独立 性较 差 。 司法 监督 是 防止 腐败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