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闽台区域文化形考任务作业1-3参考答案
《闽台区域文化》形考
闽台区域文化(论述题请自主作答,发现相互抄袭或从网上抄袭者记0分,答案仅供参考,请修改后上传,切勿原样照搬)论述题C为了鼓励更多的台湾读书人到福州应考,福建的地方官员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开始,便不断地以奏折的形式,请求朝廷对台湾读书人网开一面,录取时给予倾斜。
很快便得到礼部的赞同。
设立保障名额大大鼓励了台湾士子的进取之心,有力地推动了台湾科举考试的发展,也使闽台之间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联系更加密切。
推动了台湾地区文风的繁盛和社会进步,但也带来一些问题。
实行初期,由于台湾地区的文化尚不发达,本地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不多,来自福建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四府的读书人中稍通文墨者在原居住地参加考试料难以考取,便通过在台湾居住的同姓同宗之人,冒称为其弟、侄,然后以台湾士子的身份公然赴考。
一旦考中,便迅即返归故里。
从闽台科举考试长期以来是一体化关系的角度考察,冒籍也属正常现象。
数百年来,闽台同属一个行政区划,地缘相近,两地人员往来十分频繁。
台湾的居民大多是早先福建移民的后裔,与祖籍地有着各种联系,不少人甚至还具有同族、同宗、同姓等关系,两地士子同在一个乡试考场应试,语言、生活习俗几乎没什么两样。
若没有这些因素,多数冒籍者便不可能成功。
这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闽台两地关系之密切。
D台湾民间信仰的分灵、进香与巡游,体现了闽台文化的根与叶、源与流的密切关系。
早期移民入台时,对乡土神灵的信仰,不仅使之在精神得到依托,还巩固了移民群体的地缘关系。
他们将祖地的乡土神灵如妈祖、保生大帝、清水祖师等神像或香火袋作为护身符以祈求保护,逐渐在台湾建立福建诸神的开基庙,再从中分灵到台湾各地,形成福建主庙、台湾开基庙、台湾分灵庙的三层关系网络,台湾庙宇分灵如同中国家族祭祀中的分灶火,除长子继承父亲的老灶外,其余诸子只从旧灶中取一些炭火放进自己家中的新灶,表示薪传不绝。
经过分灵程序,确立分庙与主庙之间存在类似父子的关系。
在大陆沿海普遍信奉的莆田籍妈祖被移民视为航海保护神,移民渡海来台湾的时候携带妈祖神像和神位,以求渡海平安,抵台后完全仿造大陆神庙样式在台建造妈祖庙,1983年台湾省的妈祖庙有515座,香火之旺盛在台湾众多的神灵中独占鳌头。
2015闽台区域文化形考作业3
轻男女,面称其为叔公(祖父的弟弟)或姑婆(祖父的妹妹)之类的现象则司空见惯。
(2)熟语是一种独特的口语形式,它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等。
由于熟语内容丰富、反映面广、富有乡土气息、形式、固定,因而群众喜闻乐见,以至于在民间广为流传、根深蒂固。
如成语,闽台方言中的成语也多呈四字格形式。
因土生土长,说者多绘声绘色,听者也倍感亲切。
(3)地名命名的共同特点地名一般由专名与通名两部分构成。
闽台地名中的专名多采取闽台方言中对同类地形、地物的惯用指称为主要构词成分,再辅以大小、形状、方位、色彩以及姓氏、人名、数字等各种描写性成分,进行相互结合而加以命名,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闽台方言中称小块平地或略带倾斜的平坡为埔,而两岸带词素埔的地名便不计其数。
以地物命名的地名之中,以建筑物厝、寮为构词词素的地名在闽台方言中的数量颇为可观。
两岸地名在命名上有相当数量的地名出现出相同、雷同的现象。
现在台湾地名中,有不少地名是直接袭用福建省的。
例如,在台湾省境内,台北有长泰和南靖、台南有诏安、台中有龙溪和德化、彰化和云林都有同安、云林有泉州、南投有平和、屏东有南安。
福建闽南的地名在台湾比比皆是。
【本题分数】10分
【本题得分】10.0分。
闽台文化形成性作业答案1
闽台文化参考答案或提示:是指来自汉族核心地区的中原文化,是以福建台湾地区为核心形成共同性的文化特质,具有共源同本的现象,台湾文化主要源于闽文化,闽文化根源于中原文化,福建文化以先进的生产技术、物质财富、文学艺术等内容向向台湾地区延伸,台湾文化也影响了福建文化,在共同的历史源流背景下,民族流动形成了同文同种特征,相似的心理个性特征或差异品类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四大山头与九大门派参考答案或提示:二十一世纪的台湾佛教,派系复杂,山头林立,主要如四大山头:佛光山、中台山、慈济功德会、法鼓山;九大门派:大岗门派、月眉山派、开元寺派、法云圆光派、大仙寺派、观音山派、万佛山派、清凉山派、东和寺派;五大团体:国际佛光会、中华佛教青年会、中华佛教居士会、中华佛寺协会、中华佛教护僧协会。
这些山头、门派、团体,都与福建佛教的法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如何从文化遗址中认识闽台人缘的密切关系?参考答案或提示:闽台人同缘,要追溯到原始人起源,在闽台两地发掘的文化遗址中分析,从台湾岛的考古发现来看,祖国大陆的文化在旧石器时代就己传到台湾。
台湾各地相继发掘出土的石器、黑陶、彩陶和殷代两翼式铜镞等大量的文物证明,台湾的史前文化与祖国大陆同属一脉。
其中有代表性的如:左镇人在台南县左镇乡菜寮溪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其年代距今约3万至2万年。
“左镇人”是已知台湾最早的住民,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时代大体相同,同属晚期智人。
“左镇人”是从大陆经由福建长途跋涉,移居台湾的。
“左镇人”说明人类开发台湾的历史至少提前了1万多年。
长滨文化在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发现了丰富的旧石器时代先陶文化“长滨文化”,距今约1.5万年,长滨文化的主人以洞穴为家,过狩猎、捕捞和采集生活。
其石器类型和制作技术,同大陆南方发现的旧石器相似,已经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的场所。
长滨文化说明台湾与大陆原始文化的源流关系,可追溯到1.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大坌坑文化台北县八里乡大坌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一平台在线形考(任务三)试题及答案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一平台在线形考
形考任务(三)试题及答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4年9月30日,适用于2024秋季学期国家开放大学专本科学员一平台在线形考考试。
提醒:
1.本部分测试题包含单项选择题5道,每小题10分;多项选择题2道,每小题15分;判断题4道,每小题5分;总计100分,本次测验的成绩将计入期末总成绩。
2.全部做完后“提交所有答案并结束”,可以查看本次任务总成绩及每小题对应的答案解析。
试卷允许提交三次,系统默认记录最高成绩。
1.在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登陆后,首先进入到的页面是(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
A.教学平台
B.在线考试平台
C.个人空间
D.办事大厅
2.不属于形成性考核任务类型有(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
A.教学实践活动
B.专题讨论
C.阶段性学习测验
D.期末大作业
3.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记录和进行的学习测评为(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
A.平时学习行为表现
B.形成性考核
C.终结性考试
D.随堂测验
4.以下关于形成性考核的说法,错误的是(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
A.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的评价
B.形成性考核成绩一般不计入课程总成绩
C.形成性考核可以全面地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学习辅导,也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和弥补学习中的薄弱之处
D.形成性考核的基本形式有阶段性学习测验、教学实践活动、专题讨论、学习记录等
1。
电大闽台地域作业三
客观题共28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第1题(已答). 宋时大陆与台澎之间的经济贸易已十分繁盛,当然这种贸易主要还是发生在()之间。
A. 大陆人民和南洋地区的大陆移民(主要是福建的移民)B. 大陆人民C. 台澎地区的大陆移民(主要是福建的移民)D. 大陆人民和台澎地区的大陆移民(主要是福建的移民)【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1--------------------------------------------------------------------------------第2题(已答). ()是福建省最重要的三条大江——闽江、九龙江、汀江的发源地,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是河洛人的祖居地之一,也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
A. 福州B. 厦门C. 泉州D. 龙岩【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1--------------------------------------------------------------------------------第3题(已答). 《三国志•吴志》载:孙权于黄龙二年(公元230年)春,“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亶洲”,“但得夷洲数千人还”。
这是我国史籍中确切记载与台湾交往的文字。
这是闽台之间人口交流的()次。
A. 第一B. 第二C. 第三D. 第四【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1--------------------------------------------------------------------------------第4题(已答). 清末及民国时期,不属于福建与台湾的海上交通主要线路的是()A. 福州与台湾航线B. 厦门与台湾航线C. 泉州与台湾航线D. 除汽船定期航班外,福建的帆船穿越台湾海峡,从事航运贸易,获利颇丰【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1--------------------------------------------------------------------------------第5题(已答). 1997年7月,漳州被我国国务院、农业部和国家外经贸部批准为全国首批两个()之一。
2019年电大_闽台区域文化形考任务作业1-3参考答案
_闽台区域文化课程形考任务1一、名词解释(共12题,每题5分)1、大坌坑文化参考答案或提示:1964年,在台北县八里乡大坌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
大坌坑文化遗址集中分布在台到北部淡水河下游和西海岸一带。
出土的陶器多为褐色砂陶。
有宅、罐、碗等,那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以渔猎、采集为主。
大坌坑文化距今约6400年,是台湾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其绳纹陶器,同比它早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相似。
大坌坑文化实际上是大陆东南沿海古代文化一部分,与闽南、粤东沿海同时代文化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2、长滨文化参考答案或提示:1968—1971年,台湾学者在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5次发掘,发现了丰富的旧石器时代先陶文化,命名为长滨文化。
长滨文化距今约1.5万年,其石器都是打制四起。
长滨文化的主人以洞穴为家,过狩猎、捕捞和采集生活。
其石器类型和制作技术,同大陆南方发现的旧石器相似。
由上可见,台湾在第四冰期同大陆相连的时候,已经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的场所了。
长滨文化的发现,使台湾与大陆原始文化的源流关系,至少可追溯到1.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3、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台湾名称参考答案或提示:在中国古代文献里,被称为“蓬莱”、“贷舆”、“员峤”、“瀛洲”、“岛夷”、“夷州”、“琉求”,在东汉、两晋南北朝时称夷洲,三国时期称琉球,隋、唐、宋、元朝时称琉求,明朝时称东番,清朝属福建,设立台湾府。
1885年台湾建省。
4、凤鼻头文化参考答案或提示:大坌坑文化结束以后,在台湾西海岸的中南部地区,与圆山文化同时,先后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文化遗存,目前暂都归属凤鼻头文化。
第一种是红陶文化类型,以高雄县林园乡凤鼻头中层遗址为代表,距今约为4500—3500年。
石器多为磨制。
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兼营渔猎。
墓葬有石棺墓,人骨上见有拔牙习俗。
第二种是素面和刻纹黑陶文化类型,主要遗址有高雄县风鼻头上层、台中县营埔等,距今约3500—2000年。
福建电大一网一《地域文化(本)》形考任务三
1.你是如何认识闽台文化有着天然的、极为密切的关系?试从闽台宗教关系,民间信仰源流,建筑交融,文学源流,闽台造型艺术源流,闽台舞台艺术互动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联系教材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闽台一水之隔,语言相通,习俗相同,血缘相亲,且台胞百分之八十祖籍福建。
种种民间文化艺术流传、盛行于闽台两地,备受两地民众共同喜爱,这为闽台文化交流奠定了独特的优势。
1、历史上多次的闽台间人口的交流。
特别是福建向台湾的移民,使得闽台两地血缘相亲,同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两岸人民有着相同的生活习惯。
人是文化的载体,闽台两地同宗同源,天然的血缘关系,决定了今天闽台人文的一致性。
2、地缘相近。
两岸隔海相望,地缘的优势使文化交流更加便利。
3、闽台两地同文同语,有同样的文化起源。
闽台人民自古以来密切往来,共同创造了一脉相承、渊源深厚的闽台文化,文化交流的隔阂小。
海峡两岸使用的都是中文,这是两地人文一致性的又一表现,充分证明闽台两地人民都是龙的传人。
两岸有相同的语言基础,而语言文字是一个族群的人彼此传达思想、交流情感的重要媒介。
4、闽台宗教、民间信仰、建筑、民间戏曲音乐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互相学习,共同发展,是两岸联系的有力纽带。
5、两岸骨肉相连,两岸人民强烈的愿望更加促进两岸交流。
闽台民间信仰是古代南方闽越族传统信仰和中原汉族传统信仰相撞击、汇合、交融,以儒、释、三家互补为基本框架,又吸纳受了外来民族的信仰和宗教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既固守传统,又兼具开放性、多元化,以多神崇拜为其主要特色的民间信仰。
闽台民间信仰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各种神祗不仅能和平共处、并行不悖,而且能彼此借鉴、取长补短。
所谓民间神祗,是指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所信奉的诸神之外,民众所信奉的神灵。
闽台民间供奉的神祗主要有妈祖、关公、土地公、保生大帝、开漳圣王、清水祖师等。
闽台的民间信仰是在其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中产生的,它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闽台区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闽台区域文化形成性考核册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学生专业:所属分校:分校工作站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编制★课程作评价★(第1 —3章)-、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1、东山陆桥2、左镇人3、台湾文化4、闽南文化二、简答(每小题12分,共36分)1、简述闽台地缘上的密切关系。
2、您认为闽南人与台湾人有哪些共同的文化心理特征★课程作评价★3、简述保护妈祖文化的意义?(参看辅教材《闽台文化探略》)三、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述台湾解严以来闽台宗教交往的模式。
2、试论述台湾美术发展的概况。
(参看辅教材《闽台文化探略》)《闽台区域文化》课堂讨论记录表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本人发言提纲:教师评语:成绩:教师签名:评价★★课程作闽台区域文化作业2(第4—6 章)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 分, 共24 分)1、打尾牙2、婚嫁六礼3、放王船4、诗钟二、简答(每小题12分, 共36分)1、简述闽台主要民间禁忌。
2、概述闽台诗钟繁荣的原因★课程作业与评价★3、简述教会学校对女性意识行为的启蒙。
(参看辅教材《闽台文化探略》)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经过对闽台婚俗习惯、婚嫁程序的学习,谈谈你的感想2、试析福建民间信仰对台湾的影响作业与评价★闽台区域文化作业3、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1、地方传说2、南音3、”车鼓舞”4、台湾林本源邸宅二、简答(每小题12分,共36分)1、传入台湾的闽南民歌大致可分为几类2、为什么说福建是”戏曲之乡★课程作评价★3、简述台湾当代佛教的特点。
(参看辅教材《闽台文化探略》)三、论述(每小题20分,共40分)1、谈谈你对闽台民间文学的认识。
2、以民歌为例,说明闽台之间在音乐方面的密切关系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课程作业与评价★闽台区域文化作业4(第10 —11 章)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1、府县儒学2、熟语3、无效婚姻4、区际司法协助二、简答(每小题12分,共36分)1、简述闽台庙学合一的规制。
福建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地域文化作业1
福建电大地域文化作业11 . ( 应得2 分,实得 0 分 ) 福建年画产地主要集中在泉州、漳州、福安、福鼎等地,其中以()年画最为有名,它既有北方年画之粗犷,又兼有江苏年画之秀丽。
A . 泉州B . 漳州C . 福安D . 福鼎正确答案:B .2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在“闽中四先生”中,()最为重要。
A . 陈襄B . 郑穆C . 陈烈D . 周希孟正确答案:A .3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元代最著名的福建画家是由南宋入元的连江人(),其《墨兰图》画兰而不画土,寓意国土被异族践踏,兰花不愿生长其上。
“露根兰”由此成为一种绘画流派,在福建一直盛行到清末。
A . 郑思肖B . 林希逸C . 章友直D . 吴激正确答案:A .4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明代莆田人()善画人物,美国哈佛大学高居翰教授将他的一些作品与十七世纪初传到中国的一些西洋版画对照,认为他的画必然受到西洋画的影响,其作品如《仙山高士图》、《文杏双禽图》等。
A . 边景昭B . 李在C . 吴彬D . 宋钰正确答案:C .5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明代()将其离经叛道思想引进史学研究中,其《藏书》、《续藏书》、《史纲评要》等史学著作,表现出力主解放,不囿传统的史学观。
A . 李贽B . 谢肇淛C . 曹学佺D . 赵弼正确答案:A .6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傩舞是一种()表演的舞蹈,流行于闽北地区。
A . 宗教B . 手持藤牌C . 甩彩球D . 头戴面具正确答案:D .7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 北宋时,()成为国际贸易港,被称为“涨海声中万国商”,与三十六个岛国有贸易关系。
A . 福州B . 漳州C . 泉州D . 厦门正确答案:C .8 . ( 应得 2 分,实得 2 分 )明代统治者厉行海禁二百年之久,但位于( )的月港依然帆樯如栉,海外客商汇聚,成为全国最大的走私港。
电大闽台区域文化第一次网上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1 . 文化参考答案或提示: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它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和理智的规范。
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它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它以精神与物质两种形式交互作用的,它是后天学习获得的,并为社会成员所共有。
2 . 四大山头与九大门派参考答案或提示:二十一世纪的台湾佛教,派系复杂,山头林立,主要如四大山头:佛光山、中台山、慈济功德会、法鼓山;九大门派:大岗门派、月眉山派、开元寺派、法云圆光派、大仙寺派、观音山派、万佛山派、清凉山派、东和寺派;五大团体:国际佛光会、中华佛教青年会、中华佛教居士会、中华佛寺协会、中华佛教护僧协会。
这些山头、门派、团体,都与福建佛教的法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3 . 宗教参考答案或提示:宗教是人的一种心理体验,由神话、教义、仪式和仪典等若干个部分组成的复杂体系。
了解宗教包括:理论、崇拜仪式、信仰团体、崇拜对象等方面。
闽台人的宗教观、生活方式、宗教仪式对其身心的影响深刻,在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中,宗教交流因其特殊原因起着特殊作用,其意义和影响大大超越了宗教本身闽台文化体系中,闽台宗教交往占有极其重要位置。
4 闽台文化参考答案或提示:是指来自汉族核心地区的中原文化,是以福建台湾地区为核心形成共同性的文化特质,具有共源同本的现象,台湾文化主要源于闽文化,闽文化根源于中原文化,福建文化以先进的生产技术、物质财富、文学艺术等内容向向台湾地区延伸,台湾文化也影响了福建文化,在共同的历史源流背景下,民族流动形成了同文同种特征,相似的心理个性特征或差异品类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5. 文化分三个阶段参考答案或提示:文化学家把文化分为三个阶段:表面,即器物文化,包括一切有形可感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中层,即制序文化,包括人际关系中各种体制和规范、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深层文化,即观念文化,包括思维文化、思维习惯、传统文化、社会心态、价值观念、风土民情、审美情趣等。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地域文化(闽台)》考试题
1地域文化1总共28题,第1题(已答). 宋时大陆与台澎之间的经济贸易已十分繁盛,当然这种贸易主要还是发生在( )之间。
A. 大陆人民和南洋地区的大陆移民(主要是福建的移民)B. 大陆人民C. 台澎地区的大陆移民(主要是福建的移民)D. 大陆人民和台澎地区的大陆移民(主要是福建的移民)【参考答案】D第2题(已答). 2007年,闽北籍台资投资兴办了( ),该校被福建省教育厅确定为闽北唯一的一所承接闽台高职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学校,同时也被福建省台联选定为全省首家台胞培训基地。
A. 武夷学院B. 华侨大学C. 龙岩学院D. 厦门大学【参考答案】A第3题(已答). 至( ),福建居民对台湾居民的民风习俗、生产技术和规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经济交往也进一步密切。
此时台湾已成为中央王朝的羁属,但是中央王朝对台湾的管辖还是松散而不得力的。
A. 秦代B. 唐代C. 明代D. 清代【参考答案】B第4题(已答). 清末及民国时期,不属于福建与台湾的海上交通主要线路的是( )A. 福州与台湾航线B. 厦门与台湾航线C. 泉州与台湾航线D. 除汽船定期航班外,福建的帆船穿越台湾海峡,从事航运贸易,获利颇丰【参考答案】C第5题(已答). 历经10多年倾力打造,()的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简称“海博会”)与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简称“鞋博会”)两大展会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参展、参观的境外企业和客商比例逐年递增。
A. 福州B. 厦门C. 泉州D. 莆田2【参考答案】C第6题(已答). 龙岩市利用台资的企业以()企业为多。
A. 资源型B. 技术型C. 资金型D. 互补型【参考答案】A第7题(已答). ( )自古有“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之称,台湾人民祖籍地有许多源于此地,两地人民情同手足。
A. 福州B. 厦门C. 泉州D. 漳州【参考答案】B第8题(已答). 古代,闽南和台湾都出现了经营海峡两岸贸易的商业组织是()A. 榷货务B. 郊行C. 巡检司D. 市舶司【参考答案】B第9题(已答). ( )对台小额贸易量一直稳居大陆县级第一,年贸易额约占福建的三分之一,为福建最大的对台贸易港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864_闽台区域文化课程形考任务1一、名词解释(共12题,每题5分)1、大坌坑文化参考答案或提示:1964年,在台北县八里乡大坌坑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
大坌坑文化遗址集中分布在台到北部淡水河下游和西海岸一带。
出土的陶器多为褐色砂陶。
有宅、罐、碗等,那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以渔猎、采集为主。
大坌坑文化距今约6400年,是台湾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其绳纹陶器,同比它早的江西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和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相似。
大坌坑文化实际上是大陆东南沿海古代文化的一部分,与闽南、粤东沿海同时代文化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2、长滨文化参考答案或提示:1968—1971年,台湾学者在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5次发掘,发现了丰富的旧石器时代先陶文化,命名为长滨文化。
长滨文化距今约1.5万年,其石器都是打制四起。
长滨文化的主人以洞穴为家,过狩猎、捕捞和采集生活。
其石器类型和制作技术,同大陆南方发现的旧石器相似。
由上可见,台湾在第四冰期同大陆相连的时候,已经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的场所了。
长滨文化的发现,使台湾与大陆原始文化的源流关系,至少可追溯到1.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3、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台湾名称参考答案或提示:在中国古代文献里,被称为“蓬莱”、“贷舆”、“员峤”、“瀛洲”、“岛夷”、“夷州”、“琉求”,在东汉、两晋南北朝时称夷洲,三国时期称琉球,隋、唐、宋、元朝时称琉求,明朝时称东番,清朝属福建,设立台湾府。
1885年台湾建省。
4、凤鼻头文化参考答案或提示:大坌坑文化结束以后,在台湾西海岸的中南部地区,与圆山文化同时,先后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文化遗存,目前暂都归属凤鼻头文化。
第一种是红陶文化类型,以高雄县林园乡凤鼻头中层遗址为代表,距今约为4500—3500年。
石器多为磨制。
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兼营渔猎。
墓葬有石棺墓,人骨上见有拔牙习俗。
第二种是素面和刻纹黑陶文化类型,主要遗址有高雄县风鼻头上层、台中县营埔等,距今约3500—2000年。
营埔出土陶片上发现有稻壳印痕。
第三种是印纹和刻划纹灰黑陶文化类型,已属铁器时代遗存。
风鼻头文化继承发展了大坌坑文化,更明显地受到大陆文化的影响。
其红陶、黑陶文化,同位于福建闽江下游的闽侯昙石山文化遗址中层和上层的遗物十分相似,同属于闽台地区以几何印纹硬陶和彩陶共存为特征的古文化遗存。
5、闽台文化参考答案或提示:是指来自汉族核心地区的中原文化,是以福建台湾地区为核心形成共同性的文化特质,具有共源同本的现象,台湾文化主要源于闽文化,闽文化根源于中原文化,福建文化以先进的生产技术、物质财富、文学艺术等内容向向台湾地区延伸,台湾文化也影响了福建文化,在共同的历史源流背景下,民族流动形成了同文同种特征,相似的心理个性特征或差异品类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6、文化分三个阶段参考答案或提示:文化学家把文化分为三个阶段:表面,即器物文化,包括一切有形可感的物质和精神产品;中层,即制序文化,包括人际关系中各种体制和规范、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深层文化,即观念文化,包括思维文化、思维习惯、传统文化、社会心态、价值观念、风土民情、审美情趣等。
7、文化参考答案或提示: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它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和理智的规范。
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它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它以精神与物质两种形式交互作用的,它是后天学习获得的,并为社会成员所共有。
8、宗教参考答案或提示:宗教是人的一种心理体验,由神话、教义、仪式和仪典等若干个部分组成的复杂体系。
了解宗教包括:理论、崇拜仪式、信仰团体、崇拜对象等方面。
闽台人的宗教观、生活方式、宗教仪式对其身心的影响深刻,在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中,宗教交流因其特殊原因起着特殊作用,其意义和影响大大超越了宗教本身闽台文化体系中,闽台宗教交往占有极其重要位置。
9、四大山头与九大门派参考答案或提示:二十一世纪的台湾佛教,派系复杂,山头林立,主要如四大山头:佛光山、中台山、慈济功德会、法鼓山;九大门派:大岗门派、月眉山派、开元寺派、法云圆光派、大仙寺派、观音山派、万佛山派、清凉山派、东和寺派;五大团体:国际佛光会、中华佛教青年会、中华佛教居士会、中华佛寺协会、中华佛教护僧协会。
这些山头、门派、团体,都与福建佛教的法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0、左镇人参考答案或提示:1971年,台湾学者在台南县左镇乡菜寮溪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其年代距今约3万至2万年。
左镇人是已知台湾最早的住民,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时代大体相同,同属晚期智人。
左镇人就是从大陆经由福建长途跋涉,移居台湾的。
左镇人的发现,把人类开发台湾的历史至少提前了1万多年。
11、圆山文化参考答案或提示:较大坌坑文化晚一些的圆山文化,距今约4400—3100年,代表遗址是台北市北端圆山贝丘上层。
主要分布在台北盆地,延伸到北部沿海一带。
石器多属磨制石器。
出土的有段石锛与福建、广东等地出土的有段石锛都属于同一类型,是我国东南地区新石器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出土的陶器以棕灰色细砂陶为主。
这些遗物同大陆东南沿海出土的有许多相似之处,可能是从大陆传播过来的。
晚期已出现少许青铜器,如大坌坑上层的一件两翼式青铜镞,与商周时代的同类器近似。
12、郑和抵闽台参考答案或提示:永乐年间(1403—1424年),郑和下西洋,自江苏太仓开航以后,都要先到福建长乐一带停泊一段时间,进行人员和物资的补给,然后才从福建起航远征。
郑和的船队曾在台湾赤嵌汲水,并深入大冈山一带。
郑和第7次(1431年)下西洋到过台江(即今台南、高雄之间海岸)。
郑和船队中有许多福建人,他们随船队到达台湾、澎湖以后,其中有一部分人可能留在当地。
郑和所率领的船队,对台湾地区产生了一定的政治影响。
二、论述题(共4题,每题10分)13、为什么说宋代福建文化最为兴盛?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或提示:北宋时期福建路行政区划,设一府、五州、二军,皆为同一级行政机构,共八个,故福建号称“八闽”。
由于长期北方汉人入闽,福建在隋唐及五代闽国时未受大的灾祸,再于由宋室南渡,政治中心转向东南,故宋代福建经济飞跃、文化发达,福建进士北宋时期2503人,南宋时期3482人,居于全国之首。
北宋元丰时,福建户数居全国第八位;南宋嘉定时,福建的户数仅次于江西和两浙,居第三位。
福建人位居宰辅之职的有18人,名列全国第三;《宋史》:“道学”、“儒林” 列传的福建人有17人,位居全国之首。
在闽文化史上,宋代福建文化最为兴盛,其主要特点如以下几个方面:闽学的产生和发展。
北宋仁宗时期为闽学发展的萌芽,一批闽地学者注重对儒家经典研究,不重训诂重义理,提倡儒家道德,宣扬儒家“尽天知性”之说,强调儒家伦理常纲,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并热衷于授徒讲学。
北宋末与南宋初是闽学的创始阶段,二程洛学入闽,在福建得以很好的传播和阐发。
南宋绍兴至淳熙年间,是朱熹思想形成时期,也是闽学成熟发展时期。
朱熹对北宋以来的理学思潮进行了一次全面总结,建立了一个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
闽学的产生和发展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佛教极为兴盛。
宋代福建佛教加兴旺,其寺院之多为全国之冠。
寺院经济发达,占据许多良田,许多达官文人都喜在寺院中设立自己读书处,以便攻读之余和高僧谈古论今,吟诵作诗。
当时出现不少出家的女性,僧尼在闽南一带也发展速迅,仅泉州市区,就有“僧侣六千”,朱熹称泉州:“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全国“僧三十九万七千六百一十五人,尼六万一千二百三十九人,”福建僧尼为“七万一千八十人。
”占全国的15.4%。
刻书业为全国三大中心之一。
宋代福建刻书的特点有四,一是地域广泛,其分布地点不但有各州府、军所在地,也有偏僻小县,几乎无处不刻书;福州地区和建阳地区刻书最盛,成为全国刻书中心。
二是量大,如北宋时期福州雕版印刷的两部大藏经和一部道藏,总数达1.8万余卷,超越两个刻书中心浙江和四川。
三是所刻内容广泛,有较流行的经史百家名著和诗文集,史书节本和诗文选本,时文科举应试之书、字书、韵书、类书、农医杂书等民间日常参考实用之书等。
四是编篡形式时有创新,如字体多样,最早使用黑口与书耳、经注合刊等。
14、请你说明台湾与福建祖地文化体系的传承。
参考答案或提示:据统计,台湾同胞80%以上祖籍地在福建,两岸人民同宗、同祖、同语、同俗,这种一脉相承的人文关系,为两岸交流提供了天然的纽带。
从传统文化习俗上看,福建人民移民台湾,大多是以姓氏宗族聚族而居,或是以同府同县同乡聚居一处,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家乡祖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不仅使泉州、漳州的闽南话成了台湾的主要方言,而且至今在台湾流行的南音、高甲戏、梨园戏、莆仙戏、布袋戏、木偶戏、闽剧等都是来自福建。
福建戏曲在明、清时期逐渐定型,并随着移民传到台湾,成为闽台民间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台湾同胞信奉的神仙,如妈祖女神、保生大帝、关帝和临水娘娘等皆是都是由福建传过去的,每年都有大量的台胞来福建四大祖庙进香朝拜。
台湾民众普遍尊奉的观音、关帝、土地公等,虽不原产于福建,但却是从福建传到台湾,并按福建的习俗祭祀的,其它的诸如服饰、饮食、婚庆等习俗也都和福建有很多的相同相似之处。
80年代后期,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台湾地区的信徒纷纷前往福建朝圣谒祖,成为福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近10年来,赴嵋洲岛朝圣妈祖的台胞每年都达10多万人次,台湾成千上万的妈祖信徒云集莆田嵋洲岛与大陆同胞一起举行盛大的祭典活动。
又如,从1987年至今,台湾每年派出数10个进香团到安溪清水岩谒祖,迎回清水祖师神像。
音乐方面,福佬系民歌。
“福佬”,又有谐称“河洛”,一般指源自中原地区黄河、洛水流域的闽南人。
曲调都是从泉州、漳州、厦门流传过去的,有的保留原来的歌题和格调。
泉州、漳州和台湾的《天乌乌》意思相似,都用闽南语,有情节有人物。
台湾的“阿祖”、“阿公”、“阿妈”和闽南相同。
这首童谣原型在闽南,传到台湾发生了一定的变异,但与闽南童谣意思相似。
客家民歌、山歌尽管种类繁多,其曲调为闽西粤东民歌调,多为七字句,每首四句28 字。
相同母语基础上生成的台湾文学,并打上了原住地福建的烙印,闽台两地被划分为同一个文化区域,在文学艺术上也有很深的渊源关系。
闽台文学渊源与交融发展初期:跟随郑成功入台的泉籍前明遗臣王忠孝等人都是诗词大家。
卢、沈、徐、张、曹、陈原是大陆几社成员,入台后称“海外几社六子”。
清朝统治之初,大陆渡台的人数不断增长,特别是闽泉、漳的诗人文士更多地入台,大大促进了当地文运蓬勃发展,一时“游宦贤寓,簪缨毕集”。
例如:台湾云门芭蕾舞就是以传说中的故事,结合西洋的芭蕾舞惟妙惟肖演绎得令人神往,而福建惠安女的舞蹈也是通过富有地方特色的惠安女的服饰,风俗习惯,劳动场景再现了惠安妇女独特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