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
中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与方法有哪些
![中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与方法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d3cacf7f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5e.png)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精确、深刻地领悟作品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倾向; 其次,要从作品本身动身,紧扣题目所问进行感悟;再次,感悟肯定要联系实际, 尽量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动身,贴近生活,紧跟时代,有新意;最终,要言之有理, 言之有据,使观点经得起推敲,令人信服。
阅读文言文要依据文中的有关材料分析概括作者的基本观点。在分析时,可 以通过事务或人物的言行去窥探人物的思想品质,通过作者对人物、事务、情理 的褒贬好恶,去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或看法。此外,还应留意辨析作者表 明观点或看法的形式,找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深化分析和体会,从而把握作者的观 点或看法。
考点三:联系实际与特性感悟。
三、学会正确的翻译方法。翻译文言文的原则是:忠实原作,字字敲定,直 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应留意以下几点:补充省略的部分;调整语序;适当增 减。
四、反复诵读。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诵读可以培育语感,达到 娴熟阅读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此外,古文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诵读 可以充分领会作品的音乐美,提高学习爱好。
考点三: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与用法。
常见文言实词的考点主要有:精确地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常用义;辨别通假 字,并说明其意思;正确地理解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并比较其与今义的区分;精 确说明一词多义词在详细的语境中的意思;辨别词类活用现象,并结合详细语境 说明其意义和用法。
首先,要了解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这些文言现象;其 次,要留意分类搜集整理常见的文言实词,并对其在详细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正 确理解、坚固识记;最终,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要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
初二语文答题模板文言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
![初二语文答题模板文言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64ec79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47.png)
初二语文答题模板文言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在初二语文学习中,文言文阅读题是一项重要的考察内容。
掌握解题技巧对于学生来说尤为关键。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解答初二语文文言文阅读题的模板和技巧。
一、整体理解1. 通读全文:先快速浏览文言文文章,了解整体主题和脉络。
2. 关键句把握:重点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尾和每个段落的首句末句,找出关键句。
3. 理解文段:将文章分段理解,掌握每段的中心思想,理清作者观点和表达方式。
二、细节理解1. 词语理解:遇到不懂的生僻词汇,可以通过词义猜测、查字典等方式进行解读。
2. 句子结构:注意句子成分的组成和关系,找出主谓宾等基本成分。
3. 修辞手法:注意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等,理解其表达的意义。
三、解题模板1. 主旨归纳:在提问段落的基础上,归纳出文章的主旨或中心思想。
2. 段落阐释:针对每个段落,找出段落的中心思想,并用自己的话进行简单概括。
3. 句子解读:选取关键句进行解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含义。
4. 词语解读:翻译生僻词汇,理解作者的用词和表达方式。
5. 修辞手法分析:分析作者使用的修辞手法,解读其强调的意义。
四、注意事项1. 抓住重点:重点关注文章的题目和要点,抓住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2. 多练习:通过做大量的文言文阅读题,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学好基础知识:熟悉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对于理解文意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初二语文答题模板文言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需要整体理解、细节理解和解题模板的灵活应用。
通过掌握这些技巧并加以实践,相信同学们在文言文阅读题中会有更好的表现。
最后,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
文言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
![文言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ce9f20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e.png)
文言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摘要:一、文言文阅读的重要性二、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方法1.词语理解2.句子翻译3.内容理解三、文言文阅读的技巧1.篇章结构分析2.关注题干信息3.前后联系推断四、实战演练及策略五、总结与建议正文:一、文言文阅读的重要性文言文阅读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乎到我们的学业成绩,也关系到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因此,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方法1.词语理解:在阅读文言文时,遇到生僻词汇,可以通过查阅词典、结合语境、成语推断等方法来理解其意义。
2.句子翻译:将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要注意保持原文的意思,同时注意语法和句式的转换。
3.内容理解: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判断文章的体裁。
三、文言文阅读的技巧1.篇章结构分析:分析文章的起承转合,判断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目的。
2.关注题干信息:仔细阅读题目,提取关键信息,指导答题方向。
3.前后联系推断:通过前后文的关联,推断出句子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四、实战演练及策略在实际做题过程中,要灵活运用答题方法和技巧,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例如,可以通过快速浏览、精读、圈画关键词等方式,迅速找到答案。
五、总结与建议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实践。
我们要多做文言文阅读练习,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同时,也要关注文化背景知识,拓宽视野,增加对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的答题技巧
![文言文的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5ae80f5c5da50e2534d7fe1.png)
一、文言字词的复习。
文言文的文意把握以翻译句子和理解句意为前提,而弄懂句意,正确朗读又以理解文言文的字词含义为前提。
所以我们首先要注意对古汉语中虚实词意义的理解和积累。
(一)文言实词的理解。
文言实词的理解,主要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实词,这些词语都有内在的规律可掌握,复习时应从归纳复习并加以识记。
1、一词多义。
古代的词以单音节为主,一个词往往有几个义项。
许多时候,各个义项之间是有关联的。
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最基本的义项,由基本义项而展开的引申义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掌握。
如:间(1)中间。
《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2)参与。
《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隔开,隔绝。
《桃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当然,会有些和基本义项相去甚远的意思,这些特殊的义项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把它作为重点并牢牢地记住。
2、古今词义。
从古至今,大多数词义发生了变化,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
如“江”“河”在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而现在成为河流的统称。
(2)词义缩小。
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在仅指“妻子”。
(3)词义转移。
如“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天转移为“为了正义事业而献身”。
这类词应将古今词意结合起来记忆,在考试时才能准确辨别。
3、通假字。
4、词类活用。
古汉语中,某些实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词句中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词性,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名词作动词;(2)名词作壮语;(3)动词作名词;(4)使动用法;(5)意动用法;(6)形容词作名词;(7)形容词作动词。
活用类的词本身意思并不难理解,关键在于要判断在句中是什么词性。
因此,要了解常用的词性,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连词等。
(二)文言虚词的作用。
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以下几个虚词“之、其、而、以、为、于、乎、焉”等。
常见意义及作用见下:(1)以:可译为“凭借、因为、用来、来、用、把、以致、相当于‘而’、认为、如”。
初中文言文答题技巧-优秀课件PPT全文
![初中文言文答题技巧-优秀课件PPT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1c0c048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1d.png)
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⑺若①代词,第二人称;指示代词,这②连词,表假设;表选择,“或”、“或者”③构成复音虚词⑻所助词①构成“所”字结构,“……的人(事)”②和“为”呼应,表被动;③和“以”连用,表原因,“……的原因”④和“以”连用,表手段,凭借,……的方法(凭借)。⑼为介词:①表对象,“向、对”;表替代,“替”;表目的,“为着、为了”;表原因,“由于、因为”;表被动,“被” ②疑问语气助词,呢。
(10)焉①代词:三人称疑问代词,表疑代词,哪儿,哪里,怎么②语气助词:陈述感叹疑问语气③兼词“于之”④作形容词词尾(11)也①用在句末,表肯定语气 ②表疑问语气 ③用在句中,表语气的舒缓或停顿 ④用在句末,表判断语气。(12)以①介词:表凭借,“凭”、“用”、“靠”、“按照”;表原因,“因”、“由于”;表对象,“跟”、“和”;表时间、处所,“于”。②连词:类似”而”的用法(表并列,表递进,表承接,表目的,表因果,表修饰。)
3.评价题,古今异义题
【答题技巧】对句子进行三点审查:一审是直接还是间接;二审对象,看是不是题干中说的人物;三审性质,看是不是题干所说的性质特点。最后用排除法选。【注意】分析概括评价文言文的观点态度,必须坚持:(1)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既要注意评价者观点态度的积极意义,又要注意评价者的时代局限性;(2)必须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恰如其分地分析评价,不能无限拔高,也不能有意贬低。(3)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看评价者对人民的态度;看评价者对统治者的态度;看作品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看作品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
初中课外文言文系列一: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初中课外文言文系列一: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3afb04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4.png)
初中课外文言文系列一: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在初中语文学习中,课外文言文阅读是不少同学感到头疼的部分。
但只要掌握了一定的答题技巧,就能轻松应对,提高阅读理解和解题的能力。
一、通读全文,把握大意拿到一篇课外文言文,首先要静下心来,从头到尾通读一遍。
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先不要着急,继续往下读,根据上下文来推测其大致意思。
读完一遍后,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比如文章的主题、人物、事件等。
有些同学一看到不认识的字词就去查字典,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打断阅读的思路。
其实,很多字词的意思可以通过上下文来推断。
比如“而乡邻之生日蹙”中的“蹙”,结合前文“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以及后文“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可以推测出“蹙”是“困窘、窘迫”的意思。
二、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在一些课外文言文的题目中,会给出一些注释。
这些注释往往是对文中较难理解的字词、人名、地名、典故等的解释,一定要充分利用起来。
注释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千万不要忽略。
比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如果题目中给出“谪”的注释是“降职或远调”,那么我们就能更清楚地知道滕子京当时的处境。
三、分析题目,明确要求在阅读完文章和注释后,要仔细分析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
是解释字词、翻译句子,还是理解文章的主旨、分析人物形象,或者是比较不同文章的异同点等等。
只有清楚了题目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答题,避免答非所问。
比如题目要求“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那么我们就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加点字上,准确地写出它们的含义。
四、字词解释,注意方法1、课内迁移法很多课外文言文中的字词,在我们学过的课内文言文中都能找到相似的用法。
可以通过回忆课内学过的知识,将其迁移到课外文言文的理解中。
例如,“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微”,在《岳阳楼记》中学过是“没有”的意思,如果在课外文言文中遇到“微闻有鼠作作索索”中的“微”,就可以联想到课内的用法,解释为“隐隐约约地”。
语文初二文言文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语文初二文言文的答题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fac2b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3.png)
语文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而文言文作为语文课程的一部分,在初二阶段开始接触。
文言文的特点是古老而严谨,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
一、掌握古文的基本知识1. 熟悉古文的常见句式和表达方式在学习文言文时,首先要掌握古文的基本句式和表达方式。
古文中常见的句式有并列句、主谓宾结构和状语从句等。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句式的结构和用法,以便在阅读和理解古文时能够得心应手。
2. 学习古文的常见成语和词汇古文中常常出现一些成语和词汇,这些成语和词汇在古代是非常常用的,因此在学习古文时,学生也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古代成语和词汇。
这样在阅读和翻译古文时就能更加顺畅和准确。
二、阅读古文的技巧1. 注意文言文的语序和语法古文的语序和语法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阅读古文时要特别注意句子结构和词语使用。
古文中常常使用倒装句和前后呼应的修辞手法,学生在阅读时要仔细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的逻辑关系。
2. 注意古文的词语辨析古文中有很多词语是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常见的,因此学生在阅读古文时要特别注意词语的辨析。
有些词语在古文中可能有着不同的意义,学生需要结合句子的整体语境来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
三、翻译古文的方法1. 理解古文的意境和意义在翻译古文时,除了理解句子的字面意义外,还要注重把握古文所表达的意境和意义。
有些古文中的词语和句子可能不是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的,而是要结合上下文和作者的用意来翻译。
2. 重视古文的修辞和段落结构古文中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因此在翻译古文时要注重句子的修辞和段落的结构。
学生需要理解古文的修辞手法,把握句子和段落的脉络,以便更加准确地翻译古文。
四、写作古文的技巧1. 练习古文的模仿和仿写在学习古文时,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和仿写来提高古文的写作水平。
通过模仿古代名家的作品,尝试使用古文的句式和修辞,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文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2. 增强古文的写作实践古文的写作实践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大量的写作练习,可以提高古文的写作能力。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353041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1.png)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答题技巧1. 哎呀呀,读课外文言文的时候,先别急着做题呀!你得把文章好好通读一遍,就像了解一个新朋友一样,搞清楚它在讲啥。
比如说《孙权劝学》,那你就得先搞明白孙权为啥要劝学呀!这样后面答题才不会晕头转向嘛!2. 嘿,注意文中的关键词语呀,它们可是很重要的线索呢!就像在迷雾中找到那点亮光。
像“之”“乎”“者”“也”这些,得特别留意,往往能帮你理解文意哟。
比如《陋室铭》里的“何陋之有”,抓住这个“之”字能更好理解句子意思呢!3. 哇哦,结合注释可太关键啦!那就是给你开的小灶呀。
看注释就像有个小老师在旁边给你讲解,很多难题不就迎刃而解啦!就拿《桃花源记》来说,注释能让你清楚那些不熟悉的字词意思呢!4. 你说什么,不会翻译句子?那可不行哦!这就好像走路没有方向。
多积累些常见字词的翻译,然后大胆去尝试呀。
像“吾日三省吾身”,知道每个字的意思,翻译起来就容易多了嘛!5. 嘿,人物的言行举止也要多关注呀!这能让你知道人物的性格特点啥的。
比如说《陈太丘与友期行》,从他们的对话就能看出人物不一样呢,这对答题很有帮助的呀!6. 哎呀呀,文章的主旨可别忽略啦!它就像文章的灵魂呀。
搞清楚作者到底想说啥,才能更好地回答问题呀。
像《岳阳楼记》的主旨,那可是很重要的呢!7. 一定要细心再细心呀,别放过那些小细节哟!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点可能就是关键所在。
就好像找宝藏一样,仔细点才能找到呀。
《狼》里一些细节就能透露出很多信息呢!8. 最后呀,多做练习题那肯定没错啦!练得多了,你不就熟练啦?就像练功一样,越练本事越大。
别偷懒哦,加油吧!我的观点结论:掌握这些课外文言文答题技巧,相信大家都能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呀!。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8a3a11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bc.png)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
一、仔细阅读
阅读文言文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的内容,并理解其中的意思。
可以读两遍以上,确保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有一个较为清楚的了解。
在读的
过程中,可以适当标记一些重点,便于后续分析和复述。
二、把握关键词
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要把握住关键词,这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和要点。
关键词通常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等方面的词语,关注这
些词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情节和信息。
三、熟悉文言文基本句型和表达方式
文言文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了解这些基本句型和表达方
式对于理解和阅读文言文至关重要。
平时可以多读一些文言文的经典作品,积累一些常用的句型和表达方式,提高对文言文的识别和理解能力。
四、注意重点段落和篇章结构
文言文通常采用前言后主、有机结合、褒扬抨击等方式组织文章,要
注意到文章的重点段落和篇章结构。
对于文章的主旨和要点,可以通过重
点段落来进行分析和把握,有助于答题和理解整个文章的结构。
五、注重详注、词语解释和翻译
阅读文言文时,要注重详注、词语解释和翻译。
详注是指对文中一些
生僻词语、典故、典型句式等进行解释和注释,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内容;词语解释是指对一些关键词语进行解释,防止产生歧义;翻译是将文言文
转化成现代汉语,有助于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通过以上五篇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相信大家能够更好地阅读文言文,并提高文言文的理解和答题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多加练习、积累,增强对文言文的感受和理解,逐渐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初中文言文阅读知识归纳及答题技巧
![初中文言文阅读知识归纳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1829b5143323968011c92d1.png)
初中文言文阅读知识归纳及答题技巧考点一:实词释义(含实词辨析)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这类题不仅要靠积累,还需掌握一定的推断技巧。
技巧一:直接迁移法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已学课文中有关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
如:“过而能知,可以为明”中的“过”字,如果能联想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人恒过,然后能改”的“过”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中“过”的意思为“犯错”。
技巧二:语境推断法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如:“使者及门”的“及”,结合上下文语境可知“及”应为“到”的意思。
技巧三:组词推断法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
如:“杂然而前陈者”中“陈”字的字义推断,大家可以把“陈”组成几个词语,从中作选择:陈列、陈旧……通过筛选不难找到“陈列”这个意思。
技巧四: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如“而己有饥色”中的“色”,可联系成语“面不改色”的“色”来理解,意思为“脸色”。
考点二:虚词意义及用法辨析技巧一:代入筛选法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答案。
如:“之”是最常见的文言虚词,其用法有:①代词,可译为“他(她、它)”“这”“他(她、它)的”或自称等;②结构助词,译作“的”;③助词,不译;④动词,译作“去”“往”“到”等。
然后一一代入相应句中进行理解和筛选。
如“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跪而拾之以归”,前一个“之”是助词,不译;后一个“之”是代词,指撕碎的奏牍。
技巧二: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技巧三:交换理解法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意义和用法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
初中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攻略
![初中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c027902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b.png)
初中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攻略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一、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实词理解:将给出的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你罢了。
2、【性格表现题】答题技巧: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任务性格的选项,用排除法选择。
特别注意谁的什么性格。
3、【内容归纳题】答题技巧: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
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
总体把握文意。
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强加因果等。
总之: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所以不难读懂意思,只是落实到个别字词,倒是颇让人费神,不过如能胆大,心细,也不可怕。
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若不影响做题目就不要钻牛角尖,不懂就不懂也没什么!二、文言文翻译题:答题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
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
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
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
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
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
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
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①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
(信)②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
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
③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
(达)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
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⑤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
文言文题型分析及解题方略文言散文的考查,常见的考点与题型不外乎字词解释、断句、语句翻译、文意归纳、写法分析、人物与作品评价等内容。
下面就复习和解题方法提几点建议:1.准确解释字词含义。
初中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攻略
![初中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a3f43d3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8.png)
初中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攻略一、"猜读八法"攻克文言虚词"堡垒"文言文的猜读,不仅实词管用,虚词也相当给力。
文言虚词大多“身兼数职”、灵活多变,因此理解起来难度较大。
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加强朗读、背诵,培养文言文语感的同时,探寻规律,掌握一定的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的推断技巧。
以下八法,谨供参考。
01代入筛选法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
如果我们熟记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
以“而”为例,其主要用法有:连词,译为“又”、“而且”、“就”、“却”、“如果”、“因而”;代词,译为“你”、“你的”;动词译为“好像”等。
若要在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④“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⑥“某所,而母立于兹”中找出1与其他各句分歧用法的句子,在逐一代入进行了解和筛选后,就不难确定应为作代词“你的”说明的⑥了。
02语境推断法文言文阅读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此法对起关联词语作用的虚词特别有效。
如“XXX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XXX”,“故”是“以是”的意思揣度,前后句意为因果关系,“以”应为表原因的“因为”。
03词性界定法有些文言虚词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如“吾将以身死白之”/“险以远,则至者少”,前句“以”用在名词“身”前,又处在动词“死”前,可以推断“以”应该是介词,与“身”组2成介宾短语做“死”的状语;后句中“以”用在“险”和“远”两个形容词中间,应该是表示并列的连词,所以两句用法不同。
04句位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
初中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攻略
![初中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2bf5f4bf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7.png)
初中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攻略文言文是中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考和高考的考点之一、对于许多学生来说,阅读文言文可能是一种挑战。
但是,只要掌握了一些阅读答题技巧,就能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准确地回答问题。
下面是一些初中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攻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提前阅读题目在阅读文言文之前,先浏览一遍题目,了解大意,掌握文章的主要要点。
这样可以帮助你在阅读文章的时候有一个大致的框架,更有针对性地阅读。
2.注意标点符号文言文的标点符号用法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需要注意其特殊之处。
特别是句号和顿号的运用。
句号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顿号表示一个不完整的意思。
正确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有助于正确解答相关问题。
3.注意修辞手法和典故的运用文言文中经常使用修辞手法和典故,这些修辞手法和典故有助于加深对文章意义的理解,也是问题答案的关键。
当遇到生僻的典故时,可以借助词典进行查找和理解。
4.掌握关键词和关键句5.注意语气和态度6.理解上下文的关系文言文常常使用省略、倒装等复杂的语法结构,需要仔细理解句子的意思,把握上下文的关系。
有时候,一句话前后的内容可能会影响对该句话的理解。
所以,在阅读文言文时,要耐心地分析每个句子的结构和意思,不要急于下结论。
7.多做阅读理解题目通过多做文言文的阅读理解题目,可以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可以借助一些参考书籍和在线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进行练习。
在做题时要注意分析题目要求,仔细研读文章,正确选择答案。
8.充分利用课外阅读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充分利用课外阅读也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进行阅读,了解不同的文体和不同的时代背景。
通过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言文,养成乐于阅读的习惯,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以上是初中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攻略,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在阅读文言文时,要保持耐心和自信,多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就能够轻松地应对文言文阅读和答题。
初中课外文言文答题技巧
![初中课外文言文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9334a0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e.png)
初中课外文言文答题技巧初中课外文言文答题技巧一、引言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还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而初中阶段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时期,为了帮助初中生掌握好文言文答题技巧,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正文1. 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基本的文言文语法和词汇,这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
可以通过背诵和大量阅读文言文来积累,还可以使用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工具进行辅助学习。
2. 熟悉古代文化背景古代文言文的写作背景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熟悉这些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内涵。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和文化资料来提前了解古代文化背景,对于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解题有很大的帮助。
3. 注重理解文言文的词句和句子结构文言文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有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注重理解每个词句的含义。
可以通过查阅词典或者请教老师来解决不懂的地方。
同时,要注意句子的结构和段落的连接关系,通过分析句子和段落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逻辑和思维方式。
4. 掌握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和修辞性的标点符号文言文的句式相对固定,熟悉常见的文言文句式有助于阅读理解和解题。
同时,文言文中有一些特殊的修辞性的标点符号,如顿号、破折号等,要注意掌握其使用规则,以避免误解文意。
5. 多做真题和模拟题做题是学习的最好方式,通过多做真题和模拟题,可以更好地检验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可以找到历年的文言文考试真题,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模拟答题,逐渐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6. 总结归纳解题方法和技巧文言文阅读和解题是一门技术活,需要总结归纳有效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可以将常见的解题思路和技巧整理成表格或者笔记,以便参考和记忆。
同时,还可以在解题过程中发掘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形成自己的独特解题技巧。
三、结论通过以上的方法和技巧,初中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答题技巧,提高阅读理解和解题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
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
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课外的解题方法如下:
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四步骤
中考文言文阅读必然会考到课外语言材料。
面对从未读过的语段或文章,又无工具书可查,怎么办?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很多人感到束手无策。
总结出解题四个步骤,仅供你参考。
第一步
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
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
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
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
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
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
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
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
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
“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
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
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
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
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
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
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
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
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
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语)。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
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