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教材知识点整理(更新至第12章)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一)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1.人的劳动(劳动力的支出)——生产的最基本要素;2.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①未经加工的自然物3.劳动对象②经过加工的物质资料(原材料)(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生产力的构成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生产起决定作用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方式、数量和性质2.生产关系分配桥梁和纽带,重要影响(交换)消费最终目的和动力私有制(奴隶、封建、资本主义)3.经济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公有制(原始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发展变化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5.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其“经济基础”;其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即为“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二、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一)社会经济制度1.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时期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最基本的经济基础。
2.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起着决定性作用3.在社会形态进化中,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二)社会经济制度演变的五个阶段1.原始社会制度2.奴隶社会制度3.封建社会制度4.资本主义社会制度5.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三、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一)自然经济最基本经济特征是“自给自足”(二)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①社会分工(一般基础)1.前提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2.根本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四、市场与市场体系(一)市场商品经济的基本范畴商品市场(二)市场体系要素市场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2.经济联系功能(三)完善的市场体系的功能 3.经济利益关系调整4.信息产生和传递5.社会评价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一、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1.使用价值商品的自然属性2.价值 商品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
初级经济师各章考点汇总
第一部分政治经济学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考点1:物质资料生产1。
定义: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物质资料生产必备的三个基本要素(1)人的劳动: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2)劳动资料: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如原始森林的树木、矿石、棉花、钢铁。
考点2:社会基本矛盾1.生产力变革:(1)定义: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2)两大要素:人(劳动者)和物。
(3)主要标志:生产工具的变革。
2.生产关系的变革(又称社会生产关系):(1)社会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2)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未来共产主义社会(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
(4)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可以概括为: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变革———-上层建筑变革考点3: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
(1)社会经济制度: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3)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考点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和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必然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从而形成了社会生产力。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人的要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劳动者;物的要素是指生产资料,其中生产工具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而劳动对象是产力作用的对象,因而不能构成生产力的因素。
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也是矛盾统一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性质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体现在:适应新的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筑,能够保护和促进新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而旧的上层建筑则维护旧的经济基础,或延缓旧的经济基础的瓦解,阻碍新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发展。
(三)社会经济规律
在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中,在复杂的经济现象背后,存在着某些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必然趋势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因为:①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②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不管人们能否认识它,它都会客观存在并发生作用。③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经济师考试初级经济基础知识各章讲义
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
C.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
D.相对于产品经济而言的
E.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和调节企业和居民的行为
答案:BCE
解析:A、C、D三项中;应选C..相对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的是商品经济..
一、 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
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方式..
一、 市场与市场体系
要求:了解市场与市场体系的基本概念;熟悉市场体系的基本功能..
市场的基本概念:市场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范畴..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或领域;这是有形的市场;广义的市场是指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市场..与简单商品生产阶段相适应的是单一的商品市场;即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市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市场已经从单一商品市场、局部市场发展到复杂多样、国际国内统一的市场体系..
例题3: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
A.生产力 B.物质资料生产C.生产资料所有制 D.劳动过程
答案:C
解析:从生产关系定义里就可以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了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决定着产品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形式;从而决定着生产关系..
例题4:构成社会再生产总过程的基本环节有 ..
A.生产 B.占有 C.分配 D.交换 E.消费
答案:D
解析:劳动资料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场所等..机器社会就是属于生产工具..A项原料、B项辅助材料、C项燃料都是属于劳动对象;是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物质资料..
例题2:人类社会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 ..
A.货币 B.人的劳动 C.劳动管理 D.劳动资料 E.劳动对象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提纲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经济学基础1、物质资料生产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1)人的劳动,及劳动力的支出;(生产最基本的要素)(2)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劳动资料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3)劳动对象。
(未经加工的和经过人的劳动加工过的)2、社会生产关系的两种基本类型:,(1(2▲生产关系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立统一的;(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反作用:a、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和状况时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b、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性质和状况时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常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4、社会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1)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2)任何客观规律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3)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5、经济规律的三种类型:(1)在人类各个社会阶段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2)在几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在商品经济社会形态中发生作用的价值规律(3)只在一个社会阶层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规律等。
6、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是在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社会制度8、自然经济的概念:自然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提纲共33页word资料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经济学基础1、物质资料生产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1)人的劳动,及劳动力的支出;(生产最基本的要素)(2)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劳动资料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3)劳动对象。
(未经加工的和经过人的劳动加工过的)2、社会生产关系的两种基本类型:(1(2▲生产关系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立统一的(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反作用:a、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和状况时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b、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性质和状况时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常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4、社会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1)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2)任何客观规律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3)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5、经济规律的三种类型:(1)在人类各个社会阶段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2)在几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在商品经济社会形态中发生作用的价值规律(3)只在一个社会阶层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规律等。
6、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是在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7、社会经济制度演变所经历的主要阶段: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社会制度8、自然经济的概念:自然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知识内容汇总-整理目录版 (1)前言 (2)第一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演化 (3)第二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7)第三章剩余价值的产生与流通 (12)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7)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0)第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基础 (22)第七章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27)第八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32)第九章财政职能 (35)第十章财政支出 (38)第十一章财政收入 (41)第十二章税收基本制度 (45)第十三章政府预算制度 (52)第十四章货币制度与货币发行 (55)第十五章信用与金融中介 (60)第十六章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 (64)第十七章汇率与国际收支 (69)第十八章市场营销概述 (743)第十九章市场营销环境 (76)第二十章消费者行为 (79)第二十一章市场营销策略 (83)第二十二章产品和服务策略 (86)第二十三章管理概述 (90)第二十四章计划职能 (92)第二十五章组织职能 (95)第二十六章领导职能 (101)第二十七章控制职能 (107)第二十八章法的基础知识 (108)第二十九章经济法基础知识 (111)第三十章民法基础知识 (113)第三十一章行政法基础知识 (121)第三十二章诉讼与仲裁法律基础知识 (127)前言(一)初级经济师的报名条件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有高中毕业以上学历者,均可报名参加经济专业初级资格考试。
(二)报名时间与报名方法报名时间一般为4、5月份(以当地人事考试部门公布的时间为准)。
报名方法:报考者由本人提出申请,携带有关证明材料到当地人事考试管理机构办理报名手续。
党中央、国务院各部门、部队及直属单位的人员,按属地原则报名参加考试。
(三)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1.考试科目初级和中级经济师均2个科目:《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初、中级《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均分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水路、公路、铁路、民航)、人力资源、邮电经济、房地产经济、旅游经济、建筑经济等15个专业。
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点
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 动总是从生产力开
始变化
人类社会的基 本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的矛盾是社会经济 制度变革的最基本、
最深刻的动力
16
知识点一 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
(三) 社会经济规律 1.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 然的联系,体现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必然趋势。
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 出来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出现了不从事生产而 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 商人
32
知识点三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2.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
商品 经济
简单商品经济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以生产资料的个 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商品生产者生 产和出卖商品的目的在于满足自己不同的消 费需要
经济联系功能 经济利益关系调整功能
信息产生和传递功能 社会评价功能(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商品 和要素的市场价值)
39
【知识点五】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建议关注商品经济与市场经 济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点五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
市场经济
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活动 方式,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要 区 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 别
决定 作用
生产
反 作 用
决 定
分配
桥梁
目的 动力
消费 (最终目的和动Βιβλιοθήκη )交换纽带12
知识点一 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
3.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 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2020年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初级)大纲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考试大纲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和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初步基础知识和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1. 社会经济制度。
理解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辨别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的主要阶段,诠释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过程,辨识市场与市场体系的基本功能,理解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辨别社会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理解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2.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诠释货币产生的过程和基本职能,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作用。
3.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过程,辨别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诠释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必然性和基本途径。
4. 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根本任务和目的,辨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基础。
理解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原因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模式,诠释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类型,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容。
6. 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理解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和特点,诠释社会主义产业结构的基本构成,辨别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形式,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树立并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和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辨别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方式和手段,理解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及其综合协调的基本要求。
8.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
理解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诠释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与机遇,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涉外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辨别我国涉外经济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019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演化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一)物质资料生产考试内容:了解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必备的基本要素。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1.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它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
2.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例题1·多选题】(2008年)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应当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
A.文化条件B.人的劳动C.生产关系D.劳动资料E.劳动对象[答案]BDE【例题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资料的是()。
A.原料B.辅助材料C.燃料D.生产工具[答案]D(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考试内容:熟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过程,熟悉社会生产关系及其主要类型。
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注意劳动对象不能构成生产力的因素。
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
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历史上的社会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社会主义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
初级经济师各章考点汇总
第一部分政治经济学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考点1:物质资料生产1.定义: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物质资料生产必备的三个基本要素(1)人的劳动: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
(2)劳动资料: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3)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如原始森林的树木、矿石、棉花、钢铁。
考点2:社会基本矛盾1.生产力变革:(1)定义: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2)两大要素:人(劳动者)和物。
(3)主要标志:生产工具的变革.2.生产关系的变革(又称社会生产关系):(1)社会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2)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未来共产主义社会(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
(4)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可以概括为: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变革———-上层建筑变革考点3: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1)社会经济制度: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
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3)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考点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和实质:生产相对过剩.(3)危机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1〉造成生产力极大破坏和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2〉对经济发展具有强制性的暂时调节.考点5: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存在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
初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知识 完整版笔记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笔记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演化一、物质资料性产和基本经济规律(一)物质资料生产1、物质资料生产的概念: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于人们需要的过程。
2、地位: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3、物质资料生产三个基本要素:(1)人的劳动:劳动力的支出。
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
(2)劳动资料:劳动手段。
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包括未经加工的和经过加工的物质资料。
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生产资料(二)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1)生产力(人与自然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①人的要素: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科学知识的劳动者。
②物的要素:生产资料。
生产工具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作用的对象,不能构成生产力因素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人与人关系):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
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2、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奴隶制生产关系(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3、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生产力:人们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 社会生产方式决定↓↑适应 反作用生产关系: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总和 经济基础: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社会形态 决定↓↑适应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形态(三)社会经济规律 (1)客观性:①建立在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随客观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 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③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经济规律(2)按经济规律赖以生存的条件分为三种类型: ①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 ②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③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二、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 1、社会经济制度概述:(1)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电子笔记
经济师课程学习成果丛书经济基础知识(初级)四川科技职业学院邹瑭鑫前言一、考试简介为加强经济专业队伍建设,提高经济人员素质,客观公正地评价和选拔人才,充分发挥经济人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深化职称改革、使我国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纳入对外开放总格局的精神,特设立经济专业技术资格。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
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经济专业初级资格、经济专业中级资格。
参加考试并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
考试每年举行一次,报名时间一般为6—8月份,准考证打印时间一般在考前一周左右,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11月的第一个星期六,分在两个半天进行,考试时间均为2.5小时。
原则上只在地级以上城市设置考场,必要时可在县设置考场。
二、考试科目四、技术参数本书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加粗;正文主体,宋体五号不加粗,部分表格和文字为了排版的需要为其他字号;全文主体,单倍行距,部分表格和正文为了排版的需要为其他行距;全文未设置段距;部分解释性质的内容设置了倾斜;所有彩图均已通过黑白测试(非极端测试)。
五、其他事项由于本书由学生自主编写而成,编写水平和时间精力有限,所以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在所难免,敬请原谅,并请您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改正,谢谢合作!很多财会专业课程和考试资源请登录“邹瑭鑫编写滴学习资料”(/)免费下载。
编者二〇一六年七月主要参考文献1、《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经济基础知识(初级)·2016》(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编写,沈久沄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2、《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经济基础知识(中级)•2016》(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编写,王朝旭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3、《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初级)•2016》(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编写,梅阳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4、《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2016》(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编写,梅阳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5、《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经济基础知识(初级)应试指南•2016》(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编写委员会编写,中国人事出版社)6、《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初级)•2016年版》(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编写委员会编写,中国人事出版社)7、《财会专业课程学习成果(系列)丛书》(四川科技职业学院邹瑭鑫)8、《审计师课程学习成果(系列)丛书》(四川科技职业学院邹瑭鑫)9、《统计师课程学习成果(系列)丛书》(四川科技职业学院邹瑭鑫)10、《经济师课程学习成果丛书·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初级)》(四川科技职业学院邹瑭鑫)11、《普通高中课程学习成果(系列)丛书》(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邹瑭鑫)目录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1 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 1 第二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 5 第三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 7 第四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9 第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基础 ---------------------------------------------------------------------- 11 第六章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 14 第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 19 第八章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 21 第二部分财政------------------------------------------------------------------------------------------------------------------------------ 23 第九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 23 第十章财政支出 ------------------------------------------------------------------------------------------------------------- 26 第十一章财政收入 ------------------------------------------------------------------------------------------------------------- 27 第十二章税收基本制度------------------------------------------------------------------------------------------------------- 30 第十三章政府预算制度------------------------------------------------------------------------------------------------------- 34 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 37 第十四章货币制度与货币发行 --------------------------------------------------------------------------------------------- 37 第十五章信用与金融中介---------------------------------------------------------------------------------------------------- 39 第十六章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 --------------------------------------------------------------------------------------------- 42 第十七章汇率与国际收支---------------------------------------------------------------------------------------------------- 44 第四部分统计------------------------------------------------------------------------------------------------------------------------------ 47 第十八章统计与统计数据---------------------------------------------------------------------------------------------------- 47 第十九章统计调查 ------------------------------------------------------------------------------------------------------------- 48 第二十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50 第二十一章数据特征 ------------------------------------------------------------------------------------------------------------- 53 第二十二章统计指数 ------------------------------------------------------------------------------------------------------------- 55 第五部分会计------------------------------------------------------------------------------------------------------------------------------ 57 第二十三章会计基本概念------------------------------------------------------------------------------------------------------- 57 第二十四章会计核算 ------------------------------------------------------------------------------------------------------------- 61 第二十五章财务会计报告------------------------------------------------------------------------------------------------------- 73 第六部分法律------------------------------------------------------------------------------------------------------------------------------ 80 第二十六章法的一般原理------------------------------------------------------------------------------------------------------- 80 第二十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82 第二十八章行政法基础知识---------------------------------------------------------------------------------------------------- 84 第二十九章民法基础知识------------------------------------------------------------------------------------------------------- 88 第三十章诉讼与仲裁法律基础知识--------------------------------------------------------------------------------------- 94 附录: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考试大纲----------------------------------------------- 105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一)物质资料生产1、含义: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2017版)第一章经济制度的变革及演化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四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五章社会主要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基础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六章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及发展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八章经济全球化及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九章公共物品及财政职能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十章财政支出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十一章财政收入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十二章税收基本制度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十三章政府预算制度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十四章货币制度及货币发行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十五章信用及金融中介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十六章金融体系及金融市场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十七章汇率及国际收支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十八章统计及统计数据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十九章统计调查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十章统计数据的整理及显示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十一章数据特征的测度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十二章统计指数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十三章会计基本概念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十四章会计核算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十五章财务会计报告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十六章法的一般原理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十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十八章行政法基础知识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十九章民法基础知识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十章诉讼及仲裁法律基础知识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部分第一章经济制度的变革及演化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人的劳动:有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生产最基本要素)物质资料生产的基本要素劳动对象:地矿、钢材等物质资料的总和(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生产工具(最重要)场所、道路、运河、机器设备谁来改造劳动者如何改造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生产力—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改造什么劳动对象决定适应发展的标志:生产工具的变革社会生产方式桥梁、纽带(总和)生产消费生产关系()交换、分配()基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制:原始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私有制: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最基本、深刻的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根本原因矛盾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一般规律: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政治制度规定法律制度人们的意识形态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原始社会:最初时候制度,石器生产工具,奴隶社会:铁器出现演变阶段封建社会:出现商品经济蒸汽机出现的第一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社会确立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内燃机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是自由竞争趋向垄断社会主义社会根据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自身利益要求自然经济特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自足满足生产者&经济单位的需求商品生产+交换人类发展至今存在的经济形态目的:交换(交换的依据:社会价值)根本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商品经济(封建社会起)第一次分工: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形成条件社会分工第二次分工:手工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基础)第三次分工:商人的出现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阶段简单:以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发达:市场经济四、市场及市场体系商品经济的基本范畴市场狭义(有形):交换的场所广义(无形+有形):商品+生产要素交换关系包括商品市场消费品市场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制约生产资料市场要素市场资本(市场体系的核心)市场体系劳动力(要素市场中最能动)房地产、信息技术提高资源配置功能——通过商品市场、要素市场相互作用。
初级经济师各章考点汇总(可编辑修改word版)
考点1:物质资料生产第一部分政治经济学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1.定义: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物质资料生产必备的三个基本要素(1)人的劳动: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
(2)劳动资料: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如原始森林的树木、矿石、棉花、钢铁。
考点2:社会基本矛盾1.生产力变革:(1)定义: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2)两大要素:人(劳动者)和物。
(3)主要标志:生产工具的变革。
2.生产关系的变革(又称社会生产关系):(1)社会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2)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未来共产主义社会(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
(4)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可以概括为: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变革————上层建筑变革考点3: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1)社会经济制度: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
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3)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考点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和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
C.生产力
D.生产关系
【答案】C
【解析】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
【例题2·多选题】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矛盾
D.生产资料与生产工具的矛盾
E.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矛盾
【答案】AB
【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三)社会经济规律
1.概念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必然趋势。
2.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因为:(1)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2)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3)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并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
内部真题资料,考试必过,答案附后
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
第一节 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
一、 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三要素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1)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它是生产的最基本要素。
(2)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例题·多选题】(2008年)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应当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 )。
【解析】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2.生产关系
概念: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
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应试提示】:人和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人和人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
【例题1·单选题】生产力不包括( )。
A.劳动者
B.生产资料
C.生产工具
D.劳动对象
【答案】D
【解析】劳动对象不能构成生产力的因素。所以生产力不包括劳动对象。
【例题2·单选题】(2011年)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 )。
A.生产工具的变革
B.分配方式的优化
C.文化素质的提高
D.生存环境的改变
【答案】A
3.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着生产关系。
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历史上的社会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
(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3)二者的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6.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
【例题1·单选题】(2007年、2009年)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
A.消费
B.交换
C.生产
D.分配
【答案】C
【解析】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生产。
【例题2·单选题】在生产关系中,( )是最终的目的和动力。
A.消费
B.交换
C.生产
D.分配
【答案】A
【解析】在生产关系中,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1)概念: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2)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
劳动对象不能构成生产力的因素。
(3)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例如:生产工具的变革。
早期的生产工具:石木工具、金属工具。
后来的生产工具:机器。
现代: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自控装置。
A.文化条件
B.人的劳动
C.生产关系
D.劳动资料
E.劳动对象
【答案】BDE
【解析】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
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基本矛盾
1.生产力
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
A.生产关系
B.生产力
C.上层建筑
D.经济基础
【答案】B
【解析】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5.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 经济基础的概念
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2) 上层建筑的概念
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例题·单选题】在生产方式中,( )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例题·多选题】(2007年)人类历史上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存在于( )。
A.原始社会
B.封建社会
C.奴隶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E.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AE
【解析】人类历史上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存在于原始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
4.生产方式
(1)概念: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