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之我的网络生活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原理看互联网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原理看互联网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原理看互联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互联网是一个广阔而崭新的空间,如今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它已然成为了一个人们生活学习的另一个虚拟世界,它对我们这处于信息化时代的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互联网的资源广泛性;互联网的交际性;互联网的传播性。

正如许多现今人们所议论的一样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在影响着人们生活习惯。

网络成瘾;信息垃圾;人际淡化。

基于种种网络的各种特点,它在紧密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互联网的传播使得人们了解的越多,好的学到的同时,不良风气也学到了不少,如现今活跃的非主流风潮,使得大多数未成年人盲目跟风。

网络成瘾使人性情躁动,在游戏中遇到的不顺易带入现实生活。

信息充斥使人与人信任度不断降低,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

人们在生活中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不可不谓巨大。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也指导实践,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增强了人们思想的主体性、平等性、开放性、选择性。

但与此同时,它也产生和放大了人们思想的随意性、盲从性等。

前者是正确的思想认识,它会促进互联网世界更好的发展,并进而促进人们的正确认识,如此良性循环;后者是错误的思想认识,它会阻碍互联网的良性发展,甚至导致恶性循环。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一步步深化和提高。

互联网不断地发展,带给人们各种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但无论如何,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辩证地看待问题,人们的认识必然越来越理智,思想观念也将会趋于成熟。

互联网的影响已渗透进整个社会,而对于正处于社会潮流,知识,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大学生群体而言,面对互联网所带来的种种,无疑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大学生学习、生活上都比较自主,而年龄也正处于成年与未成年左右,对待新鲜事物无所畏惧,敢作敢为。

而且特别是中国大学生,经过高考那座独木桥后,在强压后突然得到的轻松,很容易使一些大学生走上极端。

所以,面对互联网正确树立价值观是大学生的当务之急。

浅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自己生活

浅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自己生活

浅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自己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其后由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完善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在中国几代领导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大学里面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我觉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对我们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大学生个人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本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不仅使我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也让我学到了理论知识,更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了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工作等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下就简单分析其对我生活、学习、工作的影响:1.对我生活的影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在日常生活中,我自觉的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思想上我自觉的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理想是人生不断进步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也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

更是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理论武器,更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行动指南。

作为一名党员,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与党保持一致,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顾全大局,服从分工,勇挑重任,在大学期间。

对于学院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都能积极的参加,在学校每年的支农劳动中能很好的起带头作用,并且帮助其他同学圆满的完成任务。

马哲论文所谓网络,亦正亦邪[精选]

马哲论文所谓网络,亦正亦邪[精选]

马哲论文所谓网络,亦正亦邪[精选]第一篇:马哲论文所谓网络,亦正亦邪[精选]所谓网络,亦正亦邪事实证明,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而互联网作为一种以物质为载体的思想和文化并存的存在,也并未因其种种的优越性而免俗。

网络是一个广阔而新奇的虚拟世界,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也就自然而然地对我们这些处于信息化时代的人们产生着不可抗拒的影响。

虽然我们不能简单地断言网络这一存在究竟是正是邪、有无价值,因为毕竟凡是判断,则既需要标准,也需要根据。

但若是硬要给出一个评价的话,我想理智者的意见大体可概括为以下八个字:亦正亦邪、可爱可恨。

下面,我将就“网络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何种影响”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首先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主要由以下两方面的影响:1、在“获取信息及知识”上观念的变化网络的发展,使得每一个社会个体的获取知识及信息的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由原本的被动接受和灌输,转为主动获取。

就大学生而言,在课后在网上查找与课本内容相关的信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是很常见的事情。

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越来越认为,虽然他们在接受教育,但自己却是获得知识的主人。

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就会成为趋势,具体则表现在自主选课、自主参加考试等方面,更有利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调动自觉性与主动性。

2、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在网络中,不乏一些有识之士的奇思妙想,从思想层面再到用品器物,层出不穷的新点子和小发明让网络的使用者们眼前一亮。

在见识到他人的思维成果之后,人们自然而然地就看到了创新的好处和妙用,亲身加入也就不再是难事了,毕竟网络使得思维成果产生和发表的成本几近于零。

其次从消极方面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1、隐私不再“隐私”、不文明行为泛滥、道德底线降低网上经常会出现集体声讨、进行有针对性的人身攻击的行为。

明星的隐私被不断被曝光并在网络上迅速传播。

被一些低素质媒体恶意虚构出来的某两个明星之间的矛盾,通常会成为网络上两大粉丝群体大战的导火索。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互联网对人类思想观念的影响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互联网对人类思想观念的影响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互联网对人类思想观念的影响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革命对人类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互联网让信息更加容易获取。

无论是新闻、知识、文化还是娱乐,互联网都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

这使得人们的思维更加开阔,对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马克思主义教导我们应该看到事物的双重性,互联网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过载的问题。

人们在浏览网页时,常常会遇到海量的信息冲击,不知道如何选择、过滤,这容易让人感到迷茫和焦虑。

互联网的信息泛滥可能使人们的思维变得浅薄和碎片化,而马克思主义强调思维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互联网的同时要注重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状态,避免被信息所淹没。

互联网让人们更容易进行交流和沟通。

通过社交网络、即时通讯工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和全球各地的朋友、家人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互联网的交流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网络暴力、谣言的传播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是社会的动物,需要社会性的交往和沟通。

这种交流必须是平等和尊重的,而互联网的匿名性和虚拟性恰恰容易激发人们的负面情绪和行为。

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在互联网上的交流中,要坚持科学、理性、互相尊重的原则,避免让互联网成为负能量的传播渠道。

互联网让人们更加容易参与到公共事务中。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对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事务进行讨论和参与,这为民主政治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互联网参与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网络治理、信息安全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应当是历史的创造者,应当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互联网的参与应当是建设性、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抱怨和攻击。

马克思主义号召我们应该关注时代的变革,积极参与社会的建设。

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看,互联网对人类思想观念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负面的一面。

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思想观念的改变,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指导,积极地、理性地面对互联网,把握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的大势,努力去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人类思想观念的进步和提升。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论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论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论》实践教学调查报告报告题目:关于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执笔人:参与人:本组联系人指导老师:2016年6月一、调查背景网络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交流越来越便利,网络正广泛深入地渗透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及工作方式。

大学生作为信息时代最活跃的人群,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用户。

一方面,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能更加有效和广泛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情感和了解社会;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又以令人眩晕的色彩诱惑着涉世不深的学生,使得部分学生遭遇到一定的迷茫。

对于上述有关的问题和出现的情况,为有效地开展网络服务、加强网络服务管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坚实的基础。

为了解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促进网络设施与服务的改善、探讨加强网络服务管理方法,促进大学生积极理智地使用网络。

同时也就对于大学生使用网络该注意什么进行分析,并对提高大学生上网的效率提出有关的见解。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科学客观的方法对大学生上网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得出一定的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二、调查内容调查结果分析接受问券调查的男女比例不同阶段开始接触网络的比例是否经常上网情况上网时长熬夜上网密度情况上网事务情况用于网络学习占上网时间的比例是否有兴趣在上网时间学习情况上网首要事务情况网络安全评价希望网络提升情况是否对网络有依赖对网络发展的关注情况每月的网络资费经调查有25%的同学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网络;55%则是在初中,仅有15%和5%的同学分别是在高中和大学才开始接触互联网。

可见网络在我们这一代大学生中是比较早普及的,同学们普遍较早接触网络,网络对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据调查所知,70%的人会通过网络查找资料,35%的人则会上网玩游戏,75%的人会上网看视频,60%的人则是通过网络联系不在身边的亲朋好友,30%的人会在上网期间逛学习论坛,50%则是在网上购物。

从这些纷繁的上网目的可见网络为我们学习,查找资料,联系亲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快捷的方式,从而丰富了我们的大学生活。

关于网络利与弊之马克思主义论文

关于网络利与弊之马克思主义论文

关键词:网络的普及性;大学生自制力;网络双面性;现在人类已经进入了网络的时代,网络如同大海汹涌澎湃的浪潮,越来越猛烈的冲击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

上网似乎成了现代人与时俱进的基本特征之一,尤其是作为时代“弄潮儿”的大学生们,已经成为上网族中的主力大军。

然而正是他们这一群人对于网络的使用行为,与网络文明乃至整个未来社会文明的进程息息相关。

掌握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对加强高校的网络阵地建设和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网民都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到底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模式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又是怎样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呢?大学生都较早的接触网络,网络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而正是因为我们如此之早的接触网络,习惯了网络的世界,往往就会沉迷于网络,甚至如果家里没有电脑,还可能跑到网吧去玩。

据有关调查所显示的“经常上通宵网”的被调查学生占总数的17%。

有人会因为通宵网便宜而选择他,但最主要的原因却是他们实实在在的沉迷网络游戏,当然,这只是少数,绝大多数的学生很少通宵上网,11%的同学从不通宵上网。

而在问到是否能把握自己的上网时间时,46%的人能大体上控制上网的时间,37%的人有时会上网上瘾,当然会似乎有些例外的,比如说有 8%的人是属于想控制但意志力却不强,一上就会忘记的同学,至于剩下的9%则是没有时间概念。

这说明有一部分大学生的平时课余时间分配不合理,课后学习看书的时间太少,但绝大多数大学生是能够适当安排上网时间的。

从上网的目的看,学生上网的目的很多,主要的大概就是查找资料、听音乐、玩游戏等。

其中最多的是玩游戏有63%,而查资料的只有11%。

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网络的利用只局限在娱乐游戏方面,而真正的利用网络来获得更多的知识还是较少,这正好跟学生上网娱乐的动机打发时间相吻合,同学能真正利用网络做一些有用的事是少之又少。

更重要的是,现在网络游戏非常盛行,对于游戏,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虽然游戏能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开心的一面,但是如果一旦陷进这个漩涡,就会如同犯上毒瘾一样,难以自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论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系别: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课程名称:任课教师:定稿日期:探析网络舆论中的真相与谬误摘要:在21世纪的中国,“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不再是一种奢想,依靠互联网,人们能够了解身边和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能借助网络分享和学习知识。

马克思原理曾说过:任何事物都是矛盾和对立统一的,每一件事情都有正负两面。

网络,就像一把刀刃,运用得当可以物超所值,一旦用错方法,可能伤己伤人。

由于网络给予人们的自由过大,人们散播不实消息,误导人群,引爆舆论造成网络暴力的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甄别网络中的真相与谬误,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规范地参与网络生活极为重要。

本文试图探析这一网络困境,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网络;舆论失控;管理与引导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计算机网络,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用网络处理工作、生活和个人事务,互联网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以致人们还来不及认真思考有关网络社会的规范。

因此在网络社会的初期出现一些混乱在所难免。

关于“网络流言”“网络暴力”的喧嚣背后,实有民主、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掺杂其间,需要积极疏导、有效化解、趋利避害,以保证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都能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是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

带有广大网民的主观性,未经媒体验证和包装,直接通过多种形式发布于互联网上。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

传统的社会舆情存在于民间,存在于大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的街头巷尾的议论之中,前者难以捕捉,后者稍纵即逝,舆情的获取只能通过社会明察暗访、民意调查等方式进行,获取效率低下,样本少而且容易流于偏颇,耗费巨大。

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众往往以信息化的方式发表各自看法,网络舆情可以采用网络自动抓取等技术手段方便获取,效率高而且信息保真(没有人为加工),覆盖面全。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网络围观”现象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网络围观”现象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网络围观”现象首先要清楚什么是“网络围观”。

“网络围观”的典型特征,是众多网友通过论坛、微博、博客、贴吧等渠道,对热点人物、事件或话题进行大量点击、跟帖和评论,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

一“网络围观”为何流行人们参与“网络围观”有几大目的:第一是对社会热点事件发表看法,作为社会人,每个人都有对公共事件发言的权利,而在现实的社会中我们发表言论则要顾虑很多。

第二是凑热闹,人们闲暇时经常没有对应的文化活动,很多人便以凑热闹的心里参加“网络围观”活动第三是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当前许多“网络围观爱好者”将“围观”视为一种宣泄对现实世界不满的途径,基本都是一些与社会不公、贫富差距、官员腐败等主题相关的事件。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正是有了人民矛盾这一内因和某件事件这一外因才构成了一件件“网络围观”现象。

同时我们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可以解释“网络围观”现象的兴起。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这两种状态,人们矛盾的不断积累,达到了一个临界点继而引起了质变,也就是“网络围观”现象的发生。

二“网络围观”现象是好是坏由对立与统一的观点可知,有好的就有坏的。

“网络围观”现象也是如此,比如说从“天价香烟”事件到“我爸是李刚”一事再到“郭美美”事件,这些网络事件冲击着网络和现实社会,引发了人们多角度的思考。

一方面,社会不公、贫富差距、官员腐败等这些社会问题暴露了出来,一批批有问题的官员部门纷纷落马。

另一方面,一些好事者有时会趁机发布一些耸人听闻的虚假消息吸引网民;被围观者的隐私往往会无情地遭到暴露,还必须承受网络泄愤性的话语带来的压力;单纯的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是难以站得住脚的。

马克思论文(唯物辩证法谈网络)

马克思论文(唯物辩证法谈网络)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是值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即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

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

网络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相互联系的距离,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人们既可以通过网络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广交天下朋友,又可利用网络的隐蔽性逃避现实,甚至干些违法乱纪的事情。

所以,我们该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来正确分析网络,认识网络。

网络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具有传递速度快、信息量大、获取便捷、可以互动等特点普遍为人们所接受,这些都给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网络的全球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十分便利,通过网络,大大开阔人们的视野,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知道天下事。

网络的全球性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广阔无比的获取知识的空间,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人们可以不再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不受时空限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来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随心所欲地去寻找自己所需的信息。

由于网络的全球性,网络信息来自干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知识信息应有尽有,可以说网络是一部“百科全书”。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无限选择的机会,人们由传统的被动接受信息转为主动的上网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任何信息也可以在网上自由地交流,这就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探索欲和丰富的想象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上网获取信息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参与性。

马克思主义与互联网时代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与互联网时代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与互联网时代的结合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在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中,与其紧密结合,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考和理解路径。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互联网时代的结合,并分析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深远影响。

一、信息传输的便利性互联网时代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信息传输的高效便捷。

通过网络,人们可以迅速地获取各类信息,实时了解国内外的社会状况和发展趋势。

这种便利性使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理论能够更加广泛地传播和深入人心。

首先,互联网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空间和载体。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新闻网站、博客等新兴的网络平台,自由地发表和传播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观点。

这种广泛的传播渠道使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和思想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人共同参与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实践中来。

其次,互联网为马克思主义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在线图书馆、学术数据库以及各类研究论坛等信息平台,使得学者们可以方便地查阅和参考各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相关研究成果。

这为深入研究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推动了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二、互联网思维与社会主义建设互联网时代的特点还在于互联网思维的兴起。

这种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核心理念有着契合之处,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互联网思维强调信息共享和开放合作。

这与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有制原则相契合。

在互联网时代,通过信息共享和开放合作,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分配,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其次,互联网思维注重创新和协同。

在互联网时代,创新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互联网的智慧和协同,可以更好地激发社会主义建设的创新精神,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互联网与马克思主义的争议与应对尽管互联网与马克思主义有许多契合点,但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挑战。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如何正确利用网络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如何正确利用网络
社会主要是由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组成。哲学对于社会任何一方面都可以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宏观到微观领域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以辩证的哲学思维作为社会指导,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普遍的主流的价值引导,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价值氛围,从根本上减少网络的弊端 ,这对于解决网络问题具有着重大的意义。
矛盾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必须抓住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知道有矛有盾,又必须认识到哪方面更重。网络虽然可以给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在这越来越便利的背后将会是可怕的人类社会的危机。用发展的眼光看网络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上距离,可以让每一个人足不出户就与世界各地联系在一起,这样导致的后果是人们的集体意识变的越来越淡薄,人的社会意识也会随之慢慢降低。我们都知道,在人类社会进入群居时期以后,人的本质属性就是其社会性,只有人与人之间不断地正面交流,不断的沟通信息和情感才能使人类的社会属性得以保持。但是随着网络的连接,信息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开始到来,各种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变的十分方便,在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之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交流和沟通就会变的越来越少,没有了情感的交流,失去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而仅仅成为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各个群体的联系将会变的不稳固,最后就是群体的瓦解,各自为战。
1.从全球来看,网络问题几乎覆盖了所有国家;从各个国家和地区来看,这一问题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异。
2.在一国之内,又存在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各领域的差异,因为网络问题在各个领域内都有不同的反映,应该区别对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在个人的层面上,网络问题又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在不同的人群中存在差异;还表现在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上。

马克思主义对网络社会的理论分析

马克思主义对网络社会的理论分析

马克思主义对网络社会的理论分析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理论的学说体系,它的分析方法和观点可以应用于各个时代和领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社会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网络社会进行分析。

一、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网络社会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形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信息化程度高: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使得网络社会中信息的获取、传播和利用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2.虚拟性强:网络社会中的交流和关系往往是通过虚拟平台进行,人们可以在网络上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沟通和互动。

3.社交关系多样化:网络社会中的社交方式丰富多样,不仅限于面对面的交往,还包括社交媒体、在线社区等形式。

4.信息过载与碎片化:网络社会中的信息量海量且碎片化,人们需要在众多信息中筛选和判断,面临信息过载的挑战。

二、1.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下的网络社会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当前的网络社会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产物。

网络技术和平台成为资本运作的手段,为企业带来更多商机的同时,也加剧了垄断和资本集中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强调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不可持续性,网络社会中的信息垄断和数据操控正是资本逻辑的延续。

2.网络社会中的无产阶级和劳动力在网络社会中,马克思主义关注无产阶级的处境和劳动力的转变。

虽然网络社会中的劳动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网络经济中的雇佣关系仍然存在,工人被网络平台剥夺了更多的劳动权益,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3.网络社会中的信息剥夺和消费马克思主义强调不平等问题,网络社会中的信息剥夺也是其关注的焦点之一。

虽然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但仍有部分人群由于贫困、技术孤立等原因无法获得信息,信息差距仍然存在。

4.网络社会中的意识形态与意识改造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网络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同样备受关注。

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信息来源,也带来了信息碎片化和信息过载的问题。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1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1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导言当今时代, 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

大学生作为一个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兴趣和热情, 有着无畏的探索精神的群体, 更多的投入到互联网的怀抱中去。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 2010年我国网民共有17950万人, 其中学生网民6300多万, 占35.1%。

然而, 大学生心智并没有完全成熟,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建立。

学生网民很容易被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中存在的虚假、黄色、暴力等元素所迷惑。

为了了解大学生中网络道德文明情况, 更好的完善大学生网络文明制度, 特组织本次调查。

调查过程1.确立调查课题, 编写调查问卷;本人从调查课题的背景出发, 深入分析调查目的和意义, 确立了此次调查的主题和基本方向, 并从这个方向下手, 着手编写调查问卷。

此次问卷共计选择题30道。

2.发布调查问卷, 进行随机调查;在各大网络平台发布问卷调查, 统计数据结果见下。

3.整理调查问卷, 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并得出结论;在结束调查后进行了调查问卷的整理和问卷数据的分析, 并通过计算进一步得出数据。

深入分析数据所反映的问题, 得出结论。

4.撰写调查报告, 总结本次调查通过对本次调查数据的分析和结论的总结, 撰写调查报告, 完成本次调查。

问卷与数据有效问卷共计519份第1题您的性别: [单选题]小计比例选项男25949.9%女26050.1%第2题您所在年级: [单选题]小计比例选项大一187 36%大二166 32%大三9618.5%大四6011.6%(空)10 1.9%第3题您攻读的专业类别: [单小计比例选题]选项文科19337.2%理科16932.6%工科11522.2%其他42 8.1%第4题您上网吗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经常25448.9%有时19036.6%很少7314.1%从来不2 0.4%第5题您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是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1小时以内13626.2%1-3小时24346.8%3-5小时10219.7%5小时以上38 7.3%第6题您经常用什么方式上网?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手机18235.1%个人电脑24547.2%学校图书馆52 10%公共网吧40 7.7%第7题您上网的大部分时间都会做什么? [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看新闻20940.3%查找资料或做作业26951.8%聊天交友25749.5%玩网络游戏10620.4%其他7414.3%第8题您经常浏览的网站是? [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校园网22443.2%CHINAREN49 9.4%SINA14227.4%SOHU9217.7%其他20840.1%第9题您经常使用QQ聊天工具吗?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经常33664.7%偶尔16331.4%从来没有20 3.9%第10题您在上QQ时,是否用真实的身份?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是19036.6%不是130 25%熟人是, 陌生人不全是19938.3%第11题您同意“在网络上与人交往比现实中更容易”吗? [单选小计比例题]选项完全同意34 6.6%基本同意22042.4%不太同意21541.4%完全不同意50 9.6%第12题您同意“网购是一种很好的购物方式”? [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完全同意78 15%基本同意30358.4%不太同意12724.5%完全不同意11 2.1%第13题您在论坛、网络聊天、网络游戏中曾遇到过语言攻击、不文明小计比例用语吗? [单选题]选项经常50 9.6%偶尔25649.3%从来没有213 41%第14题您对语音聊天室存在的骂小计比例人现象怎么看? [单选题]选项非常反感35768.8%无所谓, 很好玩10019.3%别人都在骂所以我也骂32 6.2%其他30 5.8%第15题您在论坛或Q群里投放或转发过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吗?小计比例[单选题]选项经常20 3.9%偶尔18435.5%从来没有31560.7%第16题您相信发布在网上的那些小计比例公共信息吗? [单选题]选项相信39 7.5%不相信13826.6%不全信34265.9%第17题如果别人的邮箱打开着而小计比例主人恰好不在, 您会? [单选题]选项悄悄看一下28 5.4%不去管它19537.6%帮它关掉15329.5%不去看, 等他回来提醒他14327.6%第18题当您上网时获得或进入一色情网址时, 您会? [单选题]小计比例选项立即关掉26150.3%好奇, 进去看看9919.1%9.2%经常光顾, 并推荐给好友48置之不理11121.4%第19题您是否认为网络是虚拟的, 在网上的任何言论、行为都不用小计比例负责任? [单选题]选项是78 15%否441 85%第20题您怎么看待人肉搜索?小计比例[单选题]选项支持, 可以起监督作用。

我的网络生活

我的网络生活

我的网络生活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聊我的网络生活。

网络,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娱乐、交流,这些活动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我看来,网络生活既有优点,也有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我想谈谈网络给我带来的便利性。

通过互联网,我可以轻松地获取各种信息,无论是学术研究、新闻时事、还是生活常识,只需轻轻一点,海量信息就在指尖流动。

这让我能够更加高效地学习和工作。

同时,网络也给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方式。

我可以与朋友们玩网络游戏,观看在线视频,畅玩音乐和电影,这无疑为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

其次,网络为我提供了广阔的社交平台。

通过社交媒体,我可以与朋友、家人保持联系,分享生活中的点滴,了解彼此的近况。

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我还能结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交流思想,拓宽视野。

这些社交平台也为我提供了很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可以关注各种知名博主和专家,从他们的分享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然而,网络生活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我意识到过度使用网络会影响到我的日常生活和健康。

有时候,我会因为沉迷于社交媒体而忽略了真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和交流。

太多时间花在网络上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比如长时间对着电脑或手机屏幕容易导致眼部疲劳和颈椎不适。

此外,虚假信息和网络欺诈也是网络生活中需要警惕的问题,我们应该学会辨别真假信息,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和财产安全。

在我的网络生活中,我始终努力保持良好的网络道德和行为规范。

我尊重他人的隐私,不滥用网络权利,不传播虚假消息和不良信息。

我也用心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学习如何有效地搜索、筛选和利用网络信息,以及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

总结来说,网络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机遇。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的挑战和问题,积极应对和解决。

我们要在网络上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可以享受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同时也要学会对网络生活进行适度管理,保持与现实生活的平衡。

马克思论文之我与网络游戏

马克思论文之我与网络游戏

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概论机自0980910310813施奇林我与网络游戏我不知道网络游戏来源于何时何地,但我知道现在每时每刻都有人在玩着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的英文缩写是OnlineGame,又称“在线游戏”,简称“网游”。

它是指以互联网为媒介,以游戏运营商服务器和用户计算机为处理终端,以游戏客户端软件为信息交互窗口的旨在实现娱乐、休闲、交流和取得虚拟成就的具有相当可持续性的个体性多人在线游戏。

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接触网络的时间比较多,而然就与网络游戏有着密切的关系了。

我觉的网络游戏有着以下几点的优点:1.它能够帮助我们在无聊的时候打发时间,能够让我们脱离现实生活发泄一下,能够通过游戏来寻找一些自信呀。

我本人就比较有感触,当生活学习上遇到咯一些挫折,心情郁闷之时。

我会选择玩下穿越火线这类竞技类的游戏。

每当我玩后,心情都会好多咯,也慢慢的忘记那些郁闷的事,重新找回自信。

2.玩网络游戏不仅仅单纯地在玩,它还需要队友间配合以及冷静的心态。

这些都会对我们以后工作生活带来许多积极的影响。

我还是拿穿越火线来说把,它要求一个玩家在遇到敌人时要沉着冷静,手起枪落一个爆头就解决咯对手。

还有我曾经和两个队友互相配合干掉了5个敌人。

虽然我没杀一个敌人,但我掩护他们,配合他们最终才有咯我们的胜利。

我觉得这可以锻炼我,让我学会不自私,能和以后的同事更好的合作。

还有冷静的对待敌人可以演化为冷静地对待周围的事和物。

这样在以后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我会处于优势。

3.网络游戏还有一点就是挖掘我们的智慧潜力,让我们在娱乐中锻炼大脑,更灵活地使用大脑。

我最近玩的一个叫“机械迷宫”的游戏后,深有感触。

它集合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知识,让玩的人把它们结合起来。

我感觉我了解了好多的知识,还能激发我突发奇想,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并解决遇到的问题。

在这些优点的背后存在着更多的弊端。

有下面几点1. 网络成瘾带来心理和躯体疾病。

报告指出,网络成瘾不仅影响人的心理,还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病,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实践(网络生活的调查)

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实践(网络生活的调查)

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实践报告对----市人们网络生活的调查姓名:班级:学号:对----市人们网络生活的调查导言:一、调查背景2012年7月9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显示,截止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2012年上半年网民数量为2450万,普及率提升1.6个百分点。

如今,互联网越来越多的被人们使用,几乎触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它塑造出另一种社会文明形态——网络社会文明形态。

人类社会向着更为文明的阶段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进步。

网络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的经济、政治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我对现在人们的网络生活及其带来影响做了一场调查。

调查时间:2012年10月1日至2012年10月5日调查地点:----市小区及购物中心文化广场等调查方式: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人们的网络生活调查内容:分别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教育状况的人进行调查他们的网络生活及网络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影响。

正文:二、总体状况及分析现在的社会进入了“网络时代”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网民数量及互联网普及率不断增长。

网络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多。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精神文明建设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更是丰富多彩,有滋有味,而它更为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锦上添花,增趣不少,它便是神通广大无所不在的互联网。

网络是个伟大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最好的证明。

网络在当今社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又无时无刻不在,企业、政府机关、医院、学校、银行等等,你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网络活跃的身影。

今天网络更是走进了平常百姓家。

我们绝对可以说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

一、网民的年龄组成:通过调查,人们上网的年龄组成如下图所示:----市的网民中,18-24岁及25-30岁之间的的网民数量较多,这与时代的发展有很大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优秀论文)网络社会:青年社会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马克思主义哲学优秀论文)网络社会:青年社会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The second part,firstlY.the text makes a fresh look in the concept of the scialization,which establishs the premi8e for the next research. Secondly,different from the majority seholars’ uncertain attitude to the cybersociety,this text not only comes to hold a positive and optimistic artitude to i L.but a1 so puts forward a conclusion that actually the cybersoeiety provides a new opportunity for the youth; Lastlv.to the SOCialization of youngsters,the most directly and obviously influence of the cybersociety is to produce a kind of brand—new
face under the condi Lion of cybersociety.The concrete performance i s as fo]10WS,the interaction in cyberspace make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袁同学 virtual—SOCialization:the clash between the virtual—socialization and the reality—socialization:the Self-contradict of the ideal and reality in the cybersociety.

马克思主义原理 社会实践调查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与对大学生生活影响

马克思主义原理 社会实践调查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与对大学生生活影响

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与对大学生生活影响智能091班梁潇090918梁少华090919谢玉成090925陈德森090908石径伟090922李华090915李浩090914贺佐旺090913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最近,中国的互联网出了一次次闹剧,先是百度、腾讯、金山、遨游、可牛五家公司发布联合声明抵制360,随后360公司宣布推出“扣扣保镖”,360称该工具全面保护QQ用户的安全。

而腾讯声明强烈谴责“扣扣保镖”通过外挂破坏QQ功能,称将追究360法律责任,接着就是腾讯官网宣布将在装360软件电脑上停止运行QQ,除了混乱还是混乱,于是人们不由得问,中国互联网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窝里斗何时才能休止。

中国的互联网不是八台大轿抬出来的,而是从羊肠小道走出来的。

中国互联网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网络探索时期(1987年~1994年)第二阶段:蓄势待发阶段(1993年-1996年)第三阶段:内容应运而起(1996年-1998年)第四阶段:互联网发展进入快行道(1999年—2002年底)第五阶段:繁荣与未来(2003年~至今)在这五个阶段中国互联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而才有了今天的繁荣局面。

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增长率为28.9%。

我国手机网民一年增加1.2亿,手机上网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新增长点。

受3G业务开展的影响,我国手机网民数量迅速增长,规模已达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

手机和笔记本作为网民上网终端的使用率迅速攀升,互联网随身化、便携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而商务交易类应用的快速增长,也使得中国网络应用更加丰富,经济带动价值更高。

近些年中国网络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手机网民年增过亿经历了多年的迅猛发展,面对2008年接近3亿的网民基数,我国网民规模的增幅已经有所放缓,但整体来看,仍保持了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

CNNIC《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人,较2008年底增长8600万人,年增长率为28.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新资源的运用
当下高速发展的文明证实了网络资源的巨大潜力,它可以引
导舆论可以传递最新消息,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各式的网站也在学习和生活中为我们的问题找到了许多的思路,在网络里,我们快速获得信息快速浏览信息,在社区中答疑解惑,求助Google
或者百度也可以解决简单的问题,在校内网我们寻找遗忘的记忆,在QQ我们释放青春的活力,网络之于现代大学生,成为了一门课程。

网络邮箱,作为书信的替代品,传承着古朴的同时也摒弃了
等待,快速的交流方式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

我喜欢在网络上用信箱交流,方便快捷的传递信息传阅资料并可以留下副本,储备的资源在信息化的时代还是很必要的,有了邮箱,走到哪里都带着所有的邮件和信息。

用辩证的角度看问题,网络邮箱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剥夺了我们的权利,面对的不再是可以辨认的笔迹和可以揣测的心情,冰冷的方格字看不出人看不出心情,但是,发展才是永恒的主题,快节奏的生活是时代的进步,也是我们必须要适应的发展方向。

网络论坛是我答疑解惑的地方,不用去找老师不用去问不敢
问的人,在那里,只要提出问题就可以了,网络里的人就可以解决,避免了见面的繁琐和可能会有的尴尬。

此外,网络上快速的获得信息浏览信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时事,加深日常的教育,运用思想政治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网络生活无论对于现在还是
将来,都是必须的和有切实意义的。

所谓发展,也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没有必要挽救旧事物,发展是上升的运动,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迅速的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高速发展的物质文明教育我们一切要往前看,用现代人的思维和观点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网络新资源的存在有其合理的依据,重点在于我们应该如何利用。

我喜欢用网络了解时事,从科学发展观到改革开放三十年,从雪灾到汶川地震到七五事件,从奥运会到澳门回归十周年,同时我也喜欢浏览博客和空间,观察别人的同时记录自己的感受,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发生的事情,我发现了事情的真相。

辩证的角度思考问题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未必简单易行,所以我试图从小事出发,翻来覆去的去想同一个问题,主人公的角度,作者的角度,相关人物作为主人公的话事情的发展,如此等等。

这样思考问题,我习惯了排除个人因素,相信这样的训练对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利的,辩证的看问题,客观地分析问题才有助于问题的有效解决。

主张个性的时代更应该注重客观,这是指导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所在。

网络新资源在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充斥着问题,良莠不齐的爆炸式信息严峻考验着我们的识别能力,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将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提高,对于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和识别信息有着根本性的帮助,政治理论的实际应用在生活中虽离我们太远,但只要多思考多学习,相信帮助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认识,充分发挥网络新资源的优势。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会我们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网络新资源的存在证明新事物存在的绝对优势,并且证实了用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辨识能力,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的重要性。

此外,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的重要部分,理论创新和实践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是必要的,这将进一步指导我的学习和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