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集历史文化传说
辛集市历史名人1
辛集市历史名人李清平 2005-10-26 16:36 文章来源:石家庄商务之窗编辑部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其它李清平(1841-1891)李清平,字乐亭,辛集市郭西乡四七营村人,清朝官吏。
幼年家贫,靠母亲典卖首饰来供其读书写字。
由于聪慧勤奋,于清咸丰元年中举。
清同治十年以“大挑”派人江苏某地任职。
清光绪十年该任贵州省仪征知县。
李清平潜心学问,著述颇丰。
今留书目的有《周易伸象直接》、《笔耕存愚》、《课余闻见录》、《公余闻见闻》、《课余存书》、《宰真日记》等。
王骥人物传记辛集市人杰地灵,英雄辈出。
自古以来,生产过许多优秀人物。
清五志忠以为古代人物立了传。
1840年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本市人民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建设社会主义顽强拼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百多年来,本市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中涌现出的优秀人物灿若繁星。
王骥王骥、字尚德,明代名将,束鹿县吕村里人。
永乐四年中进士,官拜兵可给事中,奉命镇守山西。
当时徐沟盐池因淫雨连绵被水侵淹,王骥请朝廷免除盐民的二十万两课税银。
洪喜元年改人应天府丞,后人山西按察司副使。
任内,他严肃法度,没有冤狱和久拖不决得案件,并设计擒拿代州抢掠杀人的盗贼,境内安宁。
还曾率军夫九万营建北京。
皇帝亲征北方边患,他负责督运粮草。
宣德十一年由行在兵部右侍郎晋升为兵部尚书。
明代北方边境时常遭瓦刺侵扰,甘凉二州屡屡受苦。
正统二年,王骥奉命整饰陕右边务,斩绝了往年临阵退缩的将领,诸军震慑。
他整顿烽堠,勤于练兵,打造武器,积草屯粮,号令一新,军容整肃,士气大增。
瓦刺将领把秃孛罗领兵犯境、,王骥谴将迎战,受以方略,一战擒住了巴秃孛罗,俘其部众。
瓦刺恐惧,派使求和,纳款于朝。
王骥见甘州八万军兵,冗滥不精,虚费边饷。
战后,他裁减了三分之一的边防军兵,又实行轮番值防之法,不仅使军兵得以休息,而且减轻了转输之劳。
关于辛集名人故事的作文
关于辛集名人故事的作文辛集古镇辛集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钟灵毓秀,是一座人文荟萃,有文化底蕴的古镇;更是一个有善举、忠孝仁义之风盛行的地方。
从古至今,这里孕育了诸多历史名人。
一、父子两尚书王文和王宗彝王文(1393-1457)原名王强,字千之,号简斋辛集市彭家庄(今辛集镇七街、八街)人,1421年(永乐十九年)中进士,授监察御史,后升任副都御史、右都御史、兼大理寺卿、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翰林院大学士,直文苑阁,兼东阁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
王文历事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五个皇帝一心忠于明室,爱护黎民。
他在平定叛乱活动中,只抓头目,不问协从,烧掉名单簿书,救活了万人命。
他为忠臣于谦平反昭雪,本参败坏纲纪、贪污贿赂成风的吏部天官郭琎。
他巡镇边关,在陕五年,使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在正统皇帝亲征瓦刺、木土堡兵败被俘的紧要关头,他力主“民为重”,立英宗之弟王为景泰皇帝,支持于谦打败了瓦剌侵略者。
英宗皇帝复辟帝位后,以“反对太上皇复位”、“迎立外藩”之罪名,于1457年(景泰八年)将王文、于谦斩首。
直到1466年(成化二年)其子王宗彝赴阙鸣冤,才得以平反昭雪。
王宗彝(1435-1516)字表伦,号守拙,又号留耕,辛集市彭家庄(今辛集镇七街、八街)人。
1466年(成化二年)中进士。
历任户部主事、太仆少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河南布政司参政、右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右都御史。
1501年(弘治十四年)升南京兵部尚书。
王宗彝是吏部尚书王文的第三子。
其父遭惨害,家属受株连,他被发配辽东充军。
直到宪宗即位,才得鸣冤昭雪。
并逐步升迁,一直做到南京礼部尚书。
他对文书薄籍,计算准确,仓廒库存,管理的井井有条。
在朝廷五路大军征辽中,他负责粮草供应押运,布署周密,供应及时。
他在四川任上,通过谈判解决了多年的民族纠纷问题。
他巡抚陕西时,在其父王文生前巡抚过的地方,既抓军事建设,又关心民间疾苦,使外敌不敢人侵,百姓安居乐业。
河北辛集
河北辛集河北省辛集市是石家庄地区唯一的中等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市,全国卫生城、文化先进市、体育先进市,2005年3月,被河北省确定为22个第一批扩权强县(市)的县市之一,同时是全国百家明星县(市)之一,综合经济实力居河北省“十强”县市。
全国拥军模范城市,2012年被确立为副地级市,辛集作为石家庄东部的中心城市,皮革之都,交通十分发达,交通十分便利,辛集市是中国4大皮都之一,素有辛集皮革甲天下之美称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皮毛集散地和商埠重镇。
2012年辛集市皮革城荣获“最受欢迎的交易中心”称号。
辛集市是河北省政府首批批复的12个中等城市之一。
辛集正向世界皮都,区域经济中心,教育强市,高品质中等城市跨越。
2013年5月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辛集为河北省首批省直管县(市)体制改革试点,赋予辛集省辖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辛集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东部,隶属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
现已成为河北省副地级市,由河北省省政府直接管辖。
现在,河北省副地级市的城市仅有两个:位于唐山地区的迁安市,石家庄地区的辛集市。
辛集市位于石家庄市东65公里处,距首都北京250公里,东距天津约280公里。
辛集历史名人赵望云(1906-1977)中国画家。
1906年9月30日生于河北束鹿,1977年3月9日卒于陕西西安。
初做学徒,1925年到北京,京华美术专科学校肄业。
1933年在河北农村写生,作品在天津《大公报》连载。
1934-1936年又到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河北等地农村写生,作品描绘了抗日战争时农民的贫苦生活,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获平民画家的称号。
40年代转赴西北,描绘西北地区的山川风光和农村风物,并作敦煌之行,临摹石窟壁画。
1949年后,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西北文化部文物处处长、陕西省文化局副局长等职。
赵望云擅人物、山水,笔墨苍厚,作品写西北山川、人物,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画风自然质朴,为长安画派的创始人之一。
出版有《农村写生集》、《塞上写生集》、《黄河写生册》、《林区写生册》、《西北旅行画集》、《埃及写生画集》、《赵望云画集》。
描写我的家乡辛集
描写我的家乡辛集
辛集是一个位于中国河北省南部的小城市,它是我热爱的家乡。
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首先,辛集是一个充满农田和美丽山脉的地方。
当我走在家乡的乡间小路上,我能看到一片片翠绿的稻田和金黄的麦田,这些农田给辛集带来了繁荣与富饶。
而在城市的东部,青山连绵起伏,山川秀丽。
每年春天,山谷间的桃花、杏花和梨花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其次,辛集还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的城市。
在城市的中心,有一座古老的城墙,这是辛集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城墙保存完好,展示了当地古代城市建设的智慧和工艺。
在城墙周围,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寺庙和庙会,例如著名的双狮庙和古老的文庙。
这些寺庙代表了当地人民对于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的重视。
此外,辛集还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城市会举办盛大的元宵节活动。
人们穿着传统的汉服,沿街巷燃放烟花爆竹,庆祝佳节的到来。
而在农历七月十五,辛集的人们还会举办盛大的中元节祭祀活动,以感谢祖先和神灵的保佑。
最后,辛集的人民热情友好,生活简朴。
无论是在城市里还是在农田间,人们总是面带微笑,互相关心关爱。
他们喜欢举行各种各样的民间活动,如舞龙舞狮、梆子戏等,这些活动让人们更加团结和快乐。
总之,辛集是一个美丽而古老的城市,充满了自然景观、历史文
化和民俗风情。
我骄傲地说,这个城市是我深深热爱的家乡。
辛集历史介绍
辛集历史介绍河北辛集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东部,隶属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
市辛集街道景色(9张)政府驻地辛集镇位于石家庄市东65公里处,距首都北京250公里。
辛集位于石德铁路沿线,铁路、国道、高速公路横跨全境,通达全国各地。
辛集北与深泽县、安平县接壤,东与深县为邻,南与冀县、宁晋县相接,西与晋州市毗连,北邻石黄速12公里。
辛集市境南北长56公里,东西宽28公里,总面积951平方公里,总人口62万人,辖15个乡镇。
辛集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市,是全国卫生城、文化先进市、体育先进市,2005年3月,被河北省确定为22个第一批扩权强县(市)的县市之一,是全国百家明星县(市)之一,综合经济实力居河北省“十强”县市,2011年5月,被河北省文明办评为文明城区、文明县级市。
辛集地图北齐时期其置属安国县,隋改鹿城县。
唐代始称束鹿县。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作乱(“安史之乱”)。
次年鹿城县改名束鹿县,取“栟擒安禄山”之意。
1949年9月,县政府驻地由新城迁至今辛集镇,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辛集镇曾设县级镇,与束鹿县平级,不久后划归束鹿县管辖。
1958年11月束鹿、晋县、深泽三县合并为束鹿县,1961年5月,恢复原束鹿县辖区,晋县、深泽县分设,1965年改辖为31个公社,1986年3月5日撤县改辛集市,名字取自境内最著名的集镇-辛集镇,原辖区不变。
耿福字伯僖,良马镇(今东良马、西良马村,元朝视为一村)人。
蒙古太祖九年(1214)拜镇国将军、安定州节度使,行元帅府事,配虎符、后加辅国上将军。
卒后葬良马镇。
元至正元年(1341),其曾孙元中书左丞耿焕将其墓迁葬于今石碑村北。
贾俊贾俊,字延杰,东柳科村人。
明天顺三年(1459)进士,选受山西道监察御史,历任山西按察司佥事、督察院右佥都御史、公部左侍郎、右侍郎、公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贾俊死后,皇帝敕建贾俊墓。
现辛集市位伯镇东柳科村其墓尚存。
墓地古木参天,有石人石马。
可惜文革期间曾受到严重破坏。
牛郎织女故事在河南:“鲁山版”和“南阳版”大PK
牛郎织女故事在河南:“鲁山版”和“南阳版”大PK牛郎织女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与该传说相关的节日是七夕节。
2008年,牛郎织女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地,有着不同的说法,每一种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叙述,且分属于不同的省份和县市。
在人们普遍接受的故事的发源地上,河南是最重要的地域。
在河南,有两处,一个是鲁山的孙义村,一个是南阳的牛郎庄,被认为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地,且广为人知。
但同样的故事,在二者区域内,从故事起源、风俗特点,乃至当代对其的文化意义发掘,都存在着差异。
毛亨丨文中国的神话传说总是有套路的,所以,无论是鲁山,还是在南阳,在七夕这天,总有一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风俗。
善良的村民要大清早要杀一只公鸡,怕公鸡报晓,打扰了牛郎织女约会。
嗯,好善良的村民……为了对得起死去的鸡,村民们在这天得到了吃鸡的任务。
小朋友负责干掉鸡翅尖,吃了会变得灵巧。
同时,这一天,也要炸一些吃食,菜角啊,焦叶儿什么的,叫“巧果”。
到了晚上,有对象的青年男女可以悄悄地开始“虐狗行动”了——躲在葡萄架下偷听牛郎织女说悄悄话,据说,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情话,今后便能得到真爱。
至于是躲葡萄架还是钻玉米地,这就不好说了。
上面说的这些,是“鲁山版”和“南阳版”的相似点。
要是剩下的都一样,也就没啥好说道的了;各地的地方特色,使得故事变得更复杂起来。
主人公籍贯大PK南阳牛郎庄:牛郎织女都是普通的吃瓜群众,阿牛是南阳城西二十里的桑庄人,阿织是城南二十里史洼村(俗称织女村)人。
阿牛河边放牛,阿织去河边采桑叶喂蚕,俩人就看对眼儿了。
男方家太穷,女方家反对,男女主人公私奔,这套路莫名的熟悉……可是不久,织女家人找到了他们,把织女拉回家,不让他们相见。
牛郎寻找妻子来到史洼村附近住下,随后便形成了如今的牛郎庄。
鲁山孙义村:古代,鲁峰山南麓住有一户孙姓人家,家有兄弟二人,哥哥叫孙守仁,弟弟叫孙守义。
牛郎织女的故事
牛郎织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民间爱情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专题:为大家提供牛郎织女的故事相关内容的文章,以帮助大家更快的找到所需内容。
牛郎织女的故事1相传很久以前,一个穷人家有个聪慧而忠厚的孩子。
他听老人说伏牛山中卧着一头老黄牛,就打算到山里去把那头牛牵回来耕田。
一天,他辞别家人,翻山越岭,攀越了九十九道山,跨过了九十九道涧,终于看到那头老黄牛正卧在一块平整的大石头上,已经是瘦骨嶙峋、老态龙钟的样子了。
于是,他趴下磕了个头,喊了一声牛大伯”便请老牛跟着他走。
老黄牛睁开了双眼,默不作声,然后又把眼睛合上了。
他看老黄牛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心想,老黄牛一定是饿了,就动手给老黄牛薅草。
他薅着,老黄牛吃着,他薅了一捆又一捆的草,但总也供不上老黄牛吃。
就这样,老黄牛被他整整喂了三天。
老黄牛吃饱了,抬起头对他说:孩子,我原本住在天上,盘古开天地的时候,地上没有五谷,我偷了天仓的五谷撒了下来,触怒了玉帝,把我从天庭踢了下来,摔坏了腿,时至今日还无法动弹,我的伤,需要用百花露水洗天才能痊愈。
那孩子听了,便不着急下山去了。
每天清晨,他都去采百花,用花朵上的露水给老黄牛清洗伤口。
饿了就吃山上的野果,渴了便喝几口山泉,晚上就睡在老黄牛的身旁。
天很快就过去了,老黄牛在小孩的精心照料之下,终于可以站起来了,于是便跟着他一起回家去了。
小孩与老黄牛相依为命,白天去放牧,夜里就和老黄牛睡在一起,于是,人们都称他为牛郎。
时光悄逝,转眼间牛郎已经长大成人了。
他的嫂子提出要与牛郎分家,牛郎房子和地都不要,他只要老黄牛,一辆坏牛车,外加一只破皮箱。
他套上牛,放上皮箱来到村外搭了一个茅草棚,牛郎和老黄牛就在这里住了下来。
第二天,老黄牛从嘴里吐出了一颗茶豆,并向牛郎点头示意把茶豆种起来。
牛郎把茶豆种在门前,没几天茶豆就长出了秧,于是牛郎就搭起了个架子,又过了几天,茶豆秧便爬满了架子。
老黄牛对他说你夜里藏在茶豆架下,能看到天上的仙女们,天上的仙女也能看见你,谁如果向你偷看了七个夜晚,那么她就是想做你的妻子,我就拉上车带着你,把她接到凡间来,让她与你结婚。
辛集市风土人情
辛集及家乡的风土人情前言过年了,我又开始收拾行囊准备回家了。
今年回家,不同以往,因为我是带着一份秘密的任务回家的,到底是什么任务呢?呵呵,不告诉你,一会你就知道了。
从杭州城站火车站出发,需要坐上17个小时的火车我才能到达我们那里的县城。
在火车上无聊的看着窗外的风景飞驰而过,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小时候的回忆中……回家在火车上度过了漫长的17个小时以后,我终于到达了我们那里的县城,辛集市(原名束鹿县)。
当然,这并不代表我现在就到家了,真正到家的话,还需要转两次公交车才行(大概需要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地理位置说到我们这个县城,可不是一般的小县城啊(当然,也并没有多大)。
我们辛集市位于河北省石家庄东部,隶属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
原名束鹿县(就是现在在辛集的兴华路尽头依旧摆放着一只昂头挺胸鹿的铜像,来纪念原来的束鹿这个名字。
而束鹿县的束鹿就是由唐代“安史之乱”由来的,取“栟擒安禄山”之意),总面积约951平方公里,总人口约62万人,辖15个乡镇。
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市,全国卫生城、文化先进市,05年3月,被河北省确定为22个第一批扩权强县(市)的县市之一,也是全国百家明星县(市)之一,综合经济实力居河北省“十强”县市。
特产说到地理位置了,那就不得不说说我们那里的特产了。
先不着急,我们一样一样的说。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那就先从吃的开始说起吧。
首先第一样就是我们辛集的枸杞了(枸杞应该算是吃的一种吧,因为从小我就没有吃过,不过长大以后我才知道枸杞是药材,可以用来入药,还可以用来酿酒)。
辛集枸杞原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引入,至今已有40多年历史。
栽培面积多达2.5万亩,年产杞果500万公斤,是我国枸杞集中产区之一。
其特点是粒大、肉厚、籽少、味甜、柔软、包红如血,素有"血杞"之称。
据鉴定,枸杞果中含有生物碱、甜菜碱、胆碱、酸浆红果素,胡萝卜素等多种成份,是名贵的滋补健身药,具有益肝肾、坚筋骨、补血液、清肝、滋阴、益气、生精、助阳的功能。
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传说故事
凤凰不落无宝地--辛集的凤凰传说国人自古就把龙凤视吉祥之物,地位比肩于神仙,其栖息之地更是人们的向往之地。
辛集就流传着一个关于凤凰的古老传说。
以前,束鹿城东北十二里的南庞村有一个香火旺盛的大寺院——福宁寺,有八十多位高僧修行于此。
寺里有棵梧桐树,树大根深,枝繁叶茂,直扫云稍。
但是,之前这里无寺更无僧,只有一棵孤零零的梧桐树。
后来,从凌霄殿飞来一只金凤凰,落在梧桐树上,搭窝生蛋。
当然,肉眼凡胎之人自是见不到这番奇景的。
一位神仙云游至此,暗自惊叹,取金笔朱钞挂于树干,上书:“要福宁,请高僧。
”村民们见了,急忙凑到一起商议。
请僧必先修庙,于是几个村凑起善款修了座寺庙。
这座寺庙修的可真大,究竟有多大呢?“千佛皋,无梁殿,九九八十一间,登着梧桐上九天。
”福宁寺是修好了,还得有金身大佛啊。
善款已经所剩无几,人们为这犯了难。
一天半夜,滹沱河里不断传来呼救声,村民们纷纷来到河边,将竹竿递向落水者。
这一拉就拉上来十多个人。
这么多人,地方小了安置不下,只能先请到庙里歇一晚了。
次日清晨,人们去庙里送吃的,十几个人不见了,却多了十七尊惟妙惟肖的石罗汉。
原来是西天如来佛慧眼扫到此地灵光四射,让座下的十八罗汉过来享受香火吧。
临行前特地交代:到了束鹿一定要普渡百姓。
不料,其中一尊罗汉错把“束鹿”听成“姑苏”,跑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去了。
这样就有了绝无仅有的十七罗汉堂。
寺有啦,佛也有啦,高僧也纷至沓来。
从此寺里香火旺盛,人拥接踵。
这天一个狐仙打此路过,不禁暗道:“十七罗汉坐中堂,将百高僧念金刚,金凤栖于梧桐树,枝繁叶茂高十丈。
束鹿这是要出帝王将相、大贤至圣啊。
”于是找到村里的主事人说:“这寺里有凶气,和尚一但满百,定会有乡人造反,杀的此地鸡犬不留!”主事人害怕的问:“可有化解之法?”狐仙说:“这好办,你让人们在寺东西两边各挖一个大坑,东边烧一坑火,西边灌一坑水,自然平安无事。
”主事人急招村民在寺两边各挖两个大坑。
这一挖可了不得了,断了梧桐的老根。
牛郎织女的故事
牛郎织女的故事(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文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copywriting guid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guid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牛郎织女的故事关于牛郎织女的故事牛郎织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汉族民间爱情故事,也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辛集市各村名的来历
辛集市各村名的来历辛集市原称束鹿县,历史悠久。
据史籍和县志记载,夏、商属冀州地,周时属并州地,春秋属晋地,战国属赵地,秦时钜鹿郡地,但未设行政建制。
西汉开始建县,时分为贳、(鼎阝)、安定、乐信、西梁五县,前四县均隶钜鹿郡,西梁县隶信都国。
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郡国大旱,蝗虫成灾,民多流亡。
为安抚民心,改安定为安民县。
此后,曾叫(枭阝)、安国县、鹿城县,隶属疆域时有其变。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反,曾作乱于此。
天宝十五年初(公元755年),破安禄山。
三月己亥,改饶阳之城鹿城为束鹿,以厌之。
自唐更名以来,一直沿用到民国年间。
1944年县治(日伪)迁往辛集。
辛集:古镇辛集历史悠久。
据《束鹿县志》记载,明时此地已名新集,后与彭家庄、李家庄、廉官店、王家庄合并,改“新”为“辛”。
同治二年五月(公元1862年)修筑寨墙时,又将邻村高卜营圈入寨内,同治末年与辛****并。
辛集镇过去为全国一个重要的皮毛聚散地,早在明朝之际就享有盛名,有“直隶一集”之称。
辛集镇地处平原,地势平坦,西部略高于东部,早年滹沱河曾流经该镇北部,灌溉千顷良田,给人以舟楫之便。
辛集市各乡镇村名的来历大致有以下四个出处。
一、与滹沱河有关。
旧城:据《束鹿县志》记载:唐天宝十五年,明皇以安禄山反,改饶阳之鹿城为束鹿,即城于此。
自唐至明,这里皆为束鹿之县治。
明天启二年(公元1266年),滹沱河决晋州涅盘村入境内,由南位伯东注,冲破南堤,淹没城池,县治即此迁往新城。
从此,此地乃称旧城,沿用至今。
新城:新城原为束鹿旧县城,据县志记载:天启二年(公元1266年)六月二十三日,滹沱河水自晋州境内涅盘村决口束鹿境内,由南位伯、北小陈、军齐村、董保村、大过村、田家庄冲破旧城南堤,淹没时束鹿县城旧城。
县署迁今新城址,将新圈头、河上集、小西天等地居民用围墙圈成一庄,遂称新城。
新垒头:相传唐时此村名为“唐尹集”,后改为“唐尹店”。
村名均系唐玄宗命名而成,时该村地势低洼,紧靠滹沱河,村民时遭水患。
河北的历史典故
河北的历史典故河北地处中国的中心区域,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充满着许多悠久的历史和传说。
以下是部分河北的历史典故。
1.草船借箭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交战,赵国处于劣势。
赵国将领廉颇决定调兵遣将,但是兵力有限,而且箭袋已空。
于是,他命令部下撤离,但是他自己却留下了,想要等待一些奇迹发生。
在此时,深谋远虑的智者韩信建议,在村庄周围放上许多草人和草船,模拟赵国的大军,引诱秦国的将领秦琼放箭。
接下来,韩信按照地形,指挥士兵将草人和草船拖到了安全的位置,集结了一批弓箭手,利用秦军的失误发起了攻击,赵国成功地摧毁了秦军的营寨。
这个故事被传颂至今,成为中国军事战略的典型范例。
2.天津桥的传说天津桥是中国古代劈山盖水的绝技之一。
相传,明朝时期,当地的水路渐渐淤积,疾风暴雨时,游船往往会翻覆,造成许多人的伤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位名叫马致远的官员在16世纪初年发明了天津桥,这是一种架在河面上的桥梁,可以在水面上自由地浮动和抗拒大风大浪。
经过数年的实践和改进,天津桥成为了必要的通行设施,并在整个中国河北地区广泛使用。
这个故事提示我们,勇于创新和实践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
3.迁安之战元朝末年,民族英雄朱元璋挥师北征,在迁安战胜了阻挡他北上的蒙古军队。
在那场惨烈的战斗中,朱元璋率领他的勇猛士兵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挑战,几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但是,他们最终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毅力,战胜了对手,保护了边疆的安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胜利需要勇气、决心和毅力,而不仅仅是技巧和装备。
4.白洋淀的传说白洋淀是河北省的一片湿地,因为水草茂密,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渔业文化。
有一句流传已久的谚语:「河水清则鱼群多,鱼群多则河水清」。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
只有保护环境,人类才能获得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
5.定州之战定州之战发生在唐朝末年,是一个血腥而残酷的故事。
当时,由于唐朝王朝的衰弱,诸侯开始互相争夺地盘和地位,其中包括李光弼和斛律金两位将领。
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河北辛集
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河北辛集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河北辛集篇1我的家乡,虽然一切都很平凡,但家乡的闪光点常吸引人们的关注。
其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传统习俗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节日的气氛最能体现出传统习俗的魅力。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春节。
春节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续杀猪,我的家乡除夕定会吃鸡、鱼、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最好的,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仅喻义“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节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了。
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
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那么自然就离不开灯了,家乡有一个持续了好多年的习俗——灯会。
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的红灯笼,为家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了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我的家乡虽是个小县,但却有着几千年浓厚的文化底蕴,承载了祖先流传下来的民风习俗。
家乡的风俗600字作文河北辛集篇2“春节”是一年中最欢快的节日,也是人们最惬意地时候,然而在这个节日中,它有许许多多的风俗。
给“压岁钱”就是其中之一。
传说,人间有一个野兽,叫做“岁”,每到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就跑出来作怪,专门来吃小孩子,闹得人心惶惶。
后来有一户人家的孩子,睡觉的时候将长辈给的钱放在枕头底下。
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可怕的野兽“岁”跑出来了,正巧跑到那户人家里,看到那细皮嫩肉的孩子,顿时口水直流,邪恶的爪子伸了出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枕头底下的钱发出了闪闪的金光。
“岁”像触电了一样,“嗷嗷”直叫,落荒而逃了。
人们知道了制服岁的办法了,便一一效仿。
到了后来给“压岁钱”不只是为了赶跑可怕的“岁”,更是长辈对晚辈美好的祝福。
除了给“压岁钱”,在春节中还有人人重视的团圆饭。
辛集镇地名简介
辛集镇辛集镇地处束鹿县中部偏西,其镇政府驻地在河北省会石家庄市东南65公里处。
该镇北、东、南、三面与本县城关公社相连,西、西南与本县田家庄公社交界。
全镇东西宽5公里,南北长3公里。
总面积12.95平方公里。
全镇居住30334人。
其中镇辖10个大队,29个生产队,农业人口12663人,其中回族60人,汉族12603人,为一个自然镇。
古镇辛集历史悠久。
据《束鹿县志》记载,明时此地已名新集,后与彭家庄、李家庄、廉官店、王家庄合并,改“新”为“辛”。
同治二年五月(公历1862年)修筑寨墙时,又将临村高卜营圈入寨内,同治末年与辛集合并。
该镇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皮毛聚散地,早在明朝之计就享有盛名。
该地加工皮毛不仅远销东北、新疆、西南以及港澳等地,而且尤为英、德、法等外商所喜。
到解放前,垄断了全国皮毛的70%。
古谓“直隶一集”之称即由此而得。
该镇以其自然镇名称为辛集镇。
抗日战争初期,该地属束鹿县。
1942年属深束县。
抗日战争胜利后,该镇改称辛集市,属石家庄地区行政专署。
1949年9月,县人民政府由旧城迁至辛集,后改市为镇,隶属未变。
1954年辛集镇划归束鹿县,这里1952年办互助组,1954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建高级社,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时,属辛集先锋人民公社辛集管理区。
1961年公社规模缩小,将该管理区与月耳营管理区9个村,安古城管理区一个村,东良马管理区2个村,子曰庄管理区1个村划为辛集镇人民公社。
1965年将该社其它13个自然村划为城关公社,辛集镇独立称为一公社。
1981年1月,经呈请上级批准,改为辛集镇,并成立镇人民政府。
辛集镇地处平原,地势平坦,西部略高于东部,早年滹沱河曾流经该镇北部,灌溉千顷良田。
给人以舟楫之便。
后改道北移,现今故道仍然残存。
这里土质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
该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寒暑交替,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2.5℃,最冷月(-月)平均气温-3.7℃;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6.6℃。
束鹿为什么改名叫辛集
束鹿为什么改名叫辛集
束鹿之所以更名为辛集市,是因为按照国务院的规划,束鹿县将由建制升格为县级市,所以束鹿更名为辛集市。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反,天宝十五载(756年)夏历四月十六日,唐玄宗“改常山之鹿泉曰获鹿,饶阳之鹿城县曰束鹿,以厌之”。
后束鹿之名世代沿用。
1986年3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束鹿县建制,设辛集市,政区为县级。
2013年辛集市被河北省委、省人民政府确定为首批省直管试点县(市)。
辛集市有史可考的行政建制始于西汉。
西汉,县地先后置贳、郻、安定、乐信、西梁五个侯国,后改为县。
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改安定县为安民县,东汉初郻县改写作鄡县,建武年间(25~26年)贳、安民、乐信、西梁并入鄡县,北齐时鄡县改名为安国县。
隋炀帝六年(586),安国县改为安定县;隋炀帝十六年(596),设安定县为郾城县;隋炀帝十八年(598),安定县改名潞城县。
唐二年(713)饶阳、鹿城二县考析。
辛集名人事迹600字
辛集名人事迹600字摘要:1.辛集名人事迹概述2.辛集的历史背景3.辛集的著名人物4.辛集名人对当地和国家的贡献5.辛集名人的精神品质和影响正文:辛集,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自古以来,这里人才辈出,众多杰出人物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辛集,了解这里的名人事迹。
首先,了解辛集的历史背景。
辛集市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和商贸重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特别是近现代以来,辛集在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是辛集的著名人物。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张学良、马占山、于右任等。
这些人物在我国近现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事迹不仅激励着辛集人民,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张学良,是辛集市的一位杰出军事家。
他曾参与北洋政府的许多重要军事行动,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立下了赫赫战功。
马占山,是辛集市的一位著名抗日将领。
他在抗日战争期间,坚决抵抗日本侵略者,为保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于右任,是辛集市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教育家。
他曾担任过北洋政府的高官,后来又投身教育事业,为我国的民主事业和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辛集的著名人物对当地和国家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
他们积极参与国家的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建设,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他们的精神品质和影响,也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后人,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总之,辛集的名人事迹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们的精神和事迹,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石家庄辛集
石家庄辛集石家庄辛集,简称"辛",位于河北省中南部,距离省会石家庄市仅约28公里。
辛集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县,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石家庄辛集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特色美食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
一、历史文化辛集历史上属于赵国和秦国的疆域,相传是春秋时期赵襄子的王子辛伯所建,因此得名为"辛"。
辛集是北方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如砖瓦寺、辛家庄园、梁灵光故居等,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也见证了辛集的历史变迁。
二、旅游景点辛集拥有许多优美的旅游景点,其中最有名的是白鹭洲风景区。
白鹭洲位于辛集境内的桃城湖畔,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和众多的水上活动项目。
每年夏天,这里的荷花盛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欣赏。
除了白鹭洲,辛集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如天地源旅游度假区、贺寿山风景区、辛集博物馆等。
游览这些景点,不仅可以领略到自然风光的美丽,同时也可以了解到辛集的历史文化,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三、特色美食辛集的特色美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这里有着许多传统的小吃,如豆饼、炸糕、豆花糖等,口味独特,令人回味无穷。
此外,辛集也有许多特色菜肴,如辣子鸡、羊肉泡馍等,味道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四、发展前景作为石家庄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辛集在经济和旅游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石家庄市的不断发展,辛集也在逐渐焕发新的活力。
近年来,辛集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资力度,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未来,辛集将以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不断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进一步促进了辛集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综上所述,石家庄辛集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古县。
这里的旅游景点丰富多样,特色美食诱人,同时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辛集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的家乡辛集-作文
我的家乡辛集磅/**/{--:普通表格;---:;---:;--:;--:"";--:;--:;---:;-:-;-:;-:"";---:"";--:#;--:#;--:#;}度辛集位于省城石家庄的东部,她像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上,在努力实现三年大变样的今天,辛集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她正在用三张闪闪发光的城市名片,向世人展示着她即将成为现实的美好明天。
皮革之都——说起辛集的皮革,不光在国内就是在国际上也是赫赫有名。
早在明清时期,辛集的皮革就已经兴满中华,历史发展到今天,皮革早己成为辛集的第一大产业。
走在繁华的皮革城中,大小店铺鳞次栉比,各种精美的皮衣,皮具琳琅满目。
尤其在冬季,全国四面八方的客商络绎不绝,他们不仅仅是把商品买走,更是把辛集皮革的美名传播的更远。
现在在市区东北部正在兴建的国际皮革城,则是用更高的标准,更广阔的视野为辛集的皮革发展搭建了一个国际化的大舞台!教育名城——辛集市历来就有崇文重学的优良传统。
听老师说,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辛集就有诗洋画海之誉。
基础教育在整个石家庄一直名列前茅。
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还有职业教育,随便你走进哪个校园,你都会看到一幅学生勤奋好学、老师精心致教的和谐画面。
在那条宽阔笔直,纵贯南北的教育大道上,从南头的辛集中学,到北头的辛集一中,辛集就像一个大摇篮,不断为祖国输送着优秀人才。
梨果之乡——一说起梨果,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在金秋时节,你走在辛集的乡间小路上,不出三五步,你就会被浓郁的果香醉倒的。
那一个个金黄色的饱满果实挂满枝头,将树枝压的像要折断似的。
摘下一个咬上一口,一股甘甜的汁液,沁入咽喉——真是美极了!我的家乡辛集是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城市,她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每一天都在变得更美,我爱我的家乡,我爱辛集。
河北省辛集镇十小学:周玉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集历史文化传说
卫嘴子,京油子,斗不过辛集的皮猴子!卫,指天津,古称天津卫,天津人嘴乖巧;京,指北京,北京人油滑;但是天津人、北京人都唬不了辛集的皮货商人。
在这条乡土谚语中,辛集人巧妙地将天津蔑视为“卫嘴子”,将北京人蔑视为“京油子”,再将北京人、天津人对自己的蔑称“皮猴子”连在一起,大家“平起平坐”了,个中自豪、自尊、自重都在不言中,且妙趣横生。
金束鹿,银蠡县
在这条乡土谚语中“金”“银”皆指“棉花”。
乡谚有云:“棉花是黄金,棉花是白银”。
束鹿、蠡县均盛产棉花,精于纺织,收入颇丰,谚语是劳动人民对自己家乡的赞美。
历代统治者也说这条谚语,但其含义则是指束鹿、蠡县富饶,可以多搜刮钱财。
河北一集,山东一村,河南一镇
旧时,辛集镇与山东省的周村、河南省的驻马镇齐名。
他们都是中国北方的大集镇,是大经济区域贸易中心。
辛集镇在清朝的地图上被明确标为“中国皮毛杂货集散中心”。
前门楼子九丈九,王口花炮响上头
明末清初,辛集王口的烟花爆竹即在中国北方享有盛名。
每年春节前,王口人都用小拱车推烟花爆竹进京,在前门楼子的爆竹市上出售。
因花炮起得高、响得脆,能超过前门楼子而得此谚语。
钻天的束鹿通天下货
明清以来,束鹿人在全国各地经商的颇多,若遇天灾人祸,则子弟串联,亲戚相约,大批束鹿人活跃于京津两市,来往于东北三省……
据《乾隆束鹿县志》记载,辛集镇“绵亘五六里,货广人稠,坐贾行商,往来如织,虽居偏壤,不减通都”。
当时在辛集镇集散的货物有14种,而皮毛货物即占6种,计有毡、织绒、氆氇、鞍笼、皮、羊毛等,皮毛在货物集散中已居主导地位。
据1915年巴拿马国际赛会博展会资料记载,辛集市土特产品及手工业产品出口种类繁多,获银牌奖的有铅印油墨、缮写版印油墨、毛织绒3种。
辛集皮毛名天下
辛集镇自明清以来即为全国皮毛交易中心,辛集皮毛以其产品精良,享誉海内外。
清朝末年到“七七”事变以前,外国人在辛集镇设的洋庄就有26座,因而获得了“辛集皮毛名天下”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