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建科YJK计算参数详解—风荷载信息
YJK参数设置详细解析-(47482)
YJK参数设置详细解析-(47482)结构总体信息1、结构体系:按实际情况填写。
2、结构材料信息:按实际情况填写。
3、结构所在地区:⼀般选择“全国”。
分为全国、上海、⼴东,分别采⽤中国国家规范、上海地区规程和⼴东地区规程。
B类建筑和A类建筑选项只在坚定加固版本中才可选择。
4、地下室层数:定义与上部结构整体分析的地下室层数,根据实际情况输⼊,⽆则填0。
5、嵌固端所在层号:(P219~224)抗规6.1.14条: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宜⼩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
如果地下室⾸层的侧向刚度⼤于其上⼀层侧向刚度的2倍,可将地下⼀层顶板作为嵌固部位;如果不⼤于2倍,可将嵌固端逐层下移到符合要求的部位,直到嵌固端所在层侧向刚度⼤于上部结构⼀层的2倍。
由于剪切刚度⽐的计算只与建筑结构本⾝的特性有关,与外界条件(如回填⼟的影响、是否为地下室等)⽆关,所以在计算侧向刚度⽐是宜选⽤剪切刚度⽐。
在YJK中的结果⽂件wmass.out中,剪切刚度是RJX1、RJY1,可从地下⼀层逐层计算与地上⼀层的剪切刚度⽐,出现⼤于2或四舍五⼊⼤于2的,该层顶板即可作为嵌固端。
如果地下室各层都不满⾜嵌固条件,应将嵌固部位设定在基础顶板处,嵌固端所在层号填0。
6、与基础相连构件最⼤底标⾼:7、裙房层数:程序不能⾃动识别裙房层数,需要⼈⼯指定。
应从结构最底层起算(包括地下室),例如:地下室3层,地上裙房4层时,裙房层数应填⼊7。
8、转换层所在层号:应按楼层组装中的⾃然层号填写,例如:地下室3层,转换层位于地上2层时,转换层所在层号应填⼊5。
程序不能⾃动识别转换层,需要⼈⼯指定。
对于⾼位转换的判断,转换层位置以嵌固端起算,即以(转换层所在层号-嵌固端所在层号+1)进⾏判断,是否为3层或3层以上转换。
9、加强层所在层号:⼈⼯指定。
根据《⾼规》10.3、《抗规》6.1.10条并结合⼯程实际情况填写。
10、底框层数:⽤于框⽀剪⼒墙结构。
盈建科YJK计算参数详解结构总体信息.doc
结构总体信息红色为必填项,其余根据项目合理选选填地下室层数:对整体结构分析与设计有重要影响。
如侧向约束的施加位置、地下室外墙平面外设计、风荷载起算位置、底部加强区起算位置等。
嵌固端所在层号:对嵌固层以下的各层的抗震等级和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逐层降低,但不低于四级。
与基础相连构件最大底标高:用于嵌固端不在同一标高的情况。
裙房层数:作为带裙房的塔楼结构剪力墙底部加强区高度的判断依据,按规范要求,如强区取到裙房屋面上一层。
注:该参数的加强措施仅限于剪力墙加强区,程序没有对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及塔楼与裙房连接处的其他构件采取加强措施,此项工作需要用户完成。
转换层所在层号:程序没有自动搜索转换构件和自动判断转换层的功能,设计人员应指定转换层号,以实现规范对转换构件地震内力放大的规定。
如有转换层必须输入转换层号,允许输入多个转换层号,数字之间以逗号或空格隔开。
初始值为0。
若有地下室,转换楼层号从地下室起算。
加强层所在层号:如果设置了加强层,软件将按规范要求进行设计,该参数除了在设计参数中设置外,还可在楼层属性中手工指定。
底框层数:只有在底框结构(底层框架结构)下,该参数才可以设置。
施工模拟加载步长:即指按照施工模拟 3 或者施工模拟 1 计算时,每次加载的楼层数量,软件隐含的加载步长是1,即每次加载 1 个自然层。
对于层数较多的高层建筑,为了提高计算效率也可以将加载步长改为大于 1 的数;软件对于转换层、梁托柱层等一些特殊的楼层,会自动合并其相邻的几个楼层作为一个施工加载次序,不受本参数的约束。
恒活荷载计算信息:竖向荷载加载顺序,施工模拟三比其他几种更符合实际情况。
梁托柱楼层、悬挑梁托柱楼层会造成内力异常,检查方法为恒载的计算模型与活载差异大,并且恒载变形异常、与活载变形明显不同。
故此建议一般对多、高层建筑首选模拟施工3。
对钢结构或大型体育馆类(指没有严格的标准层概念)结构应选一次加载。
对于长悬臂结构或有吊柱结构,由于一般是采用悬挑脚手架的施工工艺,故对悬臂部分应采用一次加载进行。
YJK参数设置详细解析
结构总体信息1、结构体系:按实际情况填写。
1)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
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等材料砌筑或装配而成。
2)框剪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俗称为框剪结构。
主要结构是框架,由梁柱构成,小部分是剪力墙。
墙体全部采用填充墙体,由密柱高梁空间框架或空间剪力墙所组成,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起整体空间作用的抗侧力构件。
适用于平面或竖向布置繁杂、水平荷载大的高层建筑。
3)框筒结构:如果把框剪结构剪力墙布置成筒体,围成的竖向箱形截面的薄臂筒和密柱框架组成的竖向箱形截面,可称为框架-筒体结构体系。
具有较高的抗侧移刚度,被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
4)筒中筒结构:筒中筒结构由心腹筒、框筒及桁架筒组合,一般心腹筒在内,框筒或桁架筒在外,由内外筒共同抵抗水平力作用。
由剪力墙围成的筒体称为实腹筒,在实腹筒墙体上开有规则排列的窗洞形成的开孔筒体称为框筒;筒体四壁由竖杆和斜杆形成的桁架组成则称为桁架筒。
5)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能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这种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
这种结构在高层房屋中被大量运用。
6)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指的是结构中的局部,部分剪力墙因建筑要求不能落地,直接落在下层框架梁上,再由框架梁将荷载传至框架柱上,这样的梁就叫框支梁,柱就叫框支柱,上面的墙就叫框支剪力墙。
这是一个局部的概念,因为结构中一般只有部分剪力墙会是框支剪力墙,大部分剪力墙一般都会落地的。
7)板柱-剪力墙结构:柱-剪力墙结构(slab-column shearwall structure),是由无梁楼板与柱组成的板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盈建科YJK计算参数详解—结构总体信息
精心整理结构总体信息裙房层数:作为带裙房的塔楼结构剪力墙底部加强区高度的判断依据,按规范要求,如强区取到裙房屋面上一层。
注:该参数的加强措施仅限于剪力墙加强区,程序没有对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及塔楼与裙房连接处的其他构件采取加强措施,此项工作需要用户完成。
转换层所在层号:程序没有自动搜索转换构件和自动判断转换层的功能,设计人员应指定转换层号,以实现规范对转换构件地震内力放大的规定。
如有转换层必须输入转换层号,允许输入多个转换层号,数字之间以逗号或空格隔开。
初始值为0。
若有地下室,转换楼层号从地下室起算。
加强层所在层号:如果设置了加强层,软件将按规范要求进行设计,该参数除了在设计参数中设置外,还可在楼层属性中手工指定。
底框层数:只有在底框结构(底层框架结构)下,该参数才可以设置。
施工模拟加载步长:即指按照施工模拟3或者施工模拟1计算时,每次加载的工3。
在自动计算风荷载时,只考虑顺风向,不考虑横向风的影响。
一般方法不能计算屋顶的风吸力和风压力。
);精细计算方式(横向风和风吸力影响较大的结构)地震作用计算信息:按照规范规定,依据当地抗震等级及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8度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计算吊车荷载:如果设计人员在建模中输入了吊车荷载,则软件会自动勾选该项。
如果工程中输入了吊车荷载而又不想在结构计算中考虑时,可取消该选项。
吊车荷载是在建模中布置和自动生成的,自动生成的吊车荷载沿着吊车布置的跨度成对布置在各个柱顶节点,可以根据边跨、抽柱、柱距不等等情况生成不同的吊车荷载。
计算程序根据这些布置的吊车荷载做吊车荷载计算。
计算人防荷载:如果设计人员在建模中输入了人防荷载,则软件会自动勾选该项。
如果工程中输入了人防荷载而又不想在结构计算中考虑时,可取消该选项。
对构的协同计算,从而可使上部结构计算考虑基础和地基的影响。
与基础建模计算的“生成上部基础共同分析的基础模型”配合使用(需先进行基础建模计算,然后再回到上部结构,勾选计算并考虑基础结构)生成绘等值线用数据:选中该参数之后,后处理中的“等值线”才有数据,用来画墙、弹性楼板、转换梁以及框架梁转连梁的应力等值线。
(完整版)盈建科YJK计算参数详解—风荷载信息
风荷载执行规范:选择最新的。
地面粗糙度类别:《荷规》8.2.1.修正后的基本风压:指沿海、强风地区及规范特殊规定等可能在基本风压基础上,对基本风压进行修正后的风压。
对于一般工程,可按照《荷规》的规定采用。
《高规》4.2.2条规定,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
对于该条规定,软件通过“荷载组合”选项卡的“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用放大系数”来考虑,不需且不能在修正后的基本风压上乘以放大系数。
风荷载计算用阻尼比:《荷规》8.4.4。
结构X、Y项基本周期:初始默认,设计人员应将计算后的结构基本周期重新填入,重新计算以得到更准确的风荷载计算结果。
承载力…放大系数:《高规》4.2.2,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
风压:取值与风荷载计算时采用的“基本风压”可能不同(10或50年),因此单独列出,仅用于舒适度验算。
结构阻尼比:《高规》3.7.6,宜取0.01~0.02,高度不小于150m才考虑风振舒适度。
精细计算……风荷加载:以前是对柱按柱顶的节点荷载加载,即把作用在整个柱上的风荷载作为柱顶节点集中力加载,这样计算的内力位移偏大。
风荷载按柱间均布风荷载加载更符合钢结构门式刚架等设计的需要。
精细风情况可操作,默认勾选。
考虑顺风向风振:《荷规》8.4.1:对于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房屋,以及基本自振周期T1大于0.25s的各种高耸结构,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产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
其他风向角度:软件自动计算的风工况为+X,-X,+Y,-Y四个工况,即0,90,180,270度方向。
若需要考虑其他方向的风工况,可在“其他风向”参数中指定。
此处设置后,设计时将增加相应的一组风工况效应并自动组合。
体型分段数:该参数用来确定风荷载计算时沿高度的体型分段数,目前最多为3段。
最高层号:该参数用来确定当前分段所对应的最高结构层号,起始层号为前一段最高层号+1X、Y挡风:软件在计算迎风面宽度时,按该方向最大宽度计算,未考虑中通、独立柱等情况,使得计算风荷载偏大。
盈建科YJK模型参数设置
结构总体信息
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
结构材料信息:钢筋混凝土
结构所在地区:全国
地下室层数:1 (按实填,主楼带夹层填2)
嵌固端所在层号(层顶嵌固): 1
(嵌固到基础时填0;嵌固到地下室顶板时,如地下一层,则填1。嵌固需满足上部一层与嵌固层剪切刚度之比小于0.5。有地下室的尽量取顶板为嵌固层)
活荷载信息..........................................
柱、墙活荷载是否折减:是(一般住宅建筑可勾选)
计算截面以上层数折减系数:
1 1.00
2-3 0.85
4-5 0.70
6-8 0.65
9-20 0.60
20层以上0.55
按建模菜单“房间属性”计算活荷载折减系数:否(一般不勾选)
梁保护层厚度(mm): 20
柱保护层厚度(mm): 20
型钢混凝土构件设计依据:《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2016
执行《高钢规》JGJ99-2015:是
按叠合柱设计的叠合比: 0.00
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设计执行高规7.2.16-4:否
柱配筋计算原则:单偏压
连梁按对称配筋设计:否
抗震设计的框架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是(一般勾选)
矩形混凝土梁按T形梁配筋:否(一般不勾选)
(常规住宅上部不考虑,地下室或其他项目可勾选)
按简化方法计算柱剪跨比(Hn/2h0):是
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端柱:是(一般勾选)
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翼缘墙:是(一般勾选)
异形柱配筋计算只考虑固定钢筋:否(一般不勾选)
支撑按柱设计临界角: 20
按竖向构件内力统计层地震剪力:否
位移角小于此值时,位移比设置为1: 0.00020
YJK计算参数( 注释)20171011
SATWE结构计算中的参数选取一、总信息..............................................1、结构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该参数直接影响整体指标统计、构件内力调整、构件设计等内容。
2、结构材料信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3、地下室层数:指与上部结构同时进行内力分析的地下室部分的层数。
该参数对结构整体分析与设计有重要影响,无地下室时填0,有地下室时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4、嵌固端所在层号:MQIANGU= 1嵌固端所在层号主要用于设计,如按《抗震规范》6.1.14.3.2条对梁、柱钢筋进行调整;按《高规》3.5.5.2条确定刚度比限值;地震组合下的设计内力调整;底部加强区起始位置等方面。
软件默认嵌固层号=地下室层数,如果在基础顶嵌固,则该参数填0,如果修改了地下室层号,应注意确认嵌固端所在层号是否需要修改。
如果嵌固层以下设置了地下室,则按《抗规》6.1.3条,将嵌固端所在层号当做地下一层,并对嵌固端所在层号的抗震等级不降低;对于嵌固端层以下的各层的抗震等级和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分别自动设置:对于抗震等级自动设置为四级抗震等级,对于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逐层降低一级,但不低于四级。
注意,该参数指的是设计时对嵌固层的构造加强,而不是计算模型的嵌固。
5、与基础相连构件最大底标高(m)用来确定柱、支撑、墙柱等构件底部节点是否生成支座信息,如果某层柱或支撑或墙柱底节点以下无竖向构件连接,且该节点标高位于“与基础相连构件最大底标高”以下,则该节点处生成支座。
6、裙房层数裙房层数在填写时注意要包含地下室层数。
7、转换层号按实际情况填写8、加强层所在层号该参数对于筒体结构层地震剪力调整、加强层构件设计等方面有影响。
9、竖向荷载计算信息:按模拟施工3加荷计算一次性加载:一次施加全部恒载,结构整体刚度一次形成。
施工模拟1:结构整体刚度一次形成,恒载分层施加。
这种计算模型主要应用于各种类型的下传荷载的结构。
盈建科计算参数选取探讨研究
3105 Re 3.5106
风洞实验
1)平面形状、质量在整 个高度内基本相同 2)
H
4 ~ 8, D / B 0.5 ~ 2
BD
3) HTL1
10
BD
风洞实验
构造措施
或控制临 界风速
无需计算
附录H.1
不作处理
附录H.2
参照有关资料
风荷载
评估扭转风效应
评估是否考虑 扭转风效应
整理计算数据
B, D, H , H ,TL1
裙房楼板温度应力(升温工况)
项目B温度应力
D C B
A
裙房楼板温度应力(降温工况)
板的影响:中部区域受力比较大;刚度大 的区域受力大。 梁的影响:拉弯、压弯构件。 墙、柱的影响:按照受弯构件复核受力。
R
R
降板处框架的受力模型
降板处剪力墙的受力模型
裙房楼板温度应力(升温工况)
温度作用
项目C温度作用
第二部分 材料信息 第三部分 计算控制参数
1.结构总体信息 2.计算控制信息 3.地下室信息 第四部分 设计信息 第五部分 包络设计 第六部分 其他
荷载组合
荷载组合
叠加:就是各工况同时作用
包络:就是各工况分别单独作用 ,设计时取包络值。 叠加+包络:就是既有各工况同 时作用,又有单独作用并取包络 的过程。
恒荷载作用下变形图
计算控制参数
《高规》规定
《抗规》规定
《混规》规定
p-δ效应:偏压构件中由轴向压力在产生了挠曲变形的杆件内引起 的曲率和弯矩增量。一般构件设计时考虑,仅指构件层面。 P-Δ效应:是指由于结构的水平变形而引起的重力附加效应,可 称之为重力二阶效应,结构在水平力(风荷载或水平地震力)作 用下发生水平变形后,重力荷载因该水平变形而引起附加效应, 结构发生的水平侧移绝对值越大,P-Δ效应越显著,若结构的水 平变形过大,可能因重力二阶效应而导致结构失稳。一般在结构 整体分析中考虑,属于结构整体层面的问题。
YJK参数设置详细解析
结构总体信息 换层位于地上 2 层时, 转换层所在层号应填入 5。
程序不能自动识别转换层, 需要人工指定。
对于高位转换的判断, 转换层位置以嵌固端起算, 即以 (转换层所在层号- 嵌固端所在层号+1)进行判断,是否为 3 层或 3 层以上转换。
9、加强层所在层号:人工指定。
根据《高规》 10.3 、《抗规》 6.1.10 条并结合工 程实际情况填写。
10、底框层数:用于框支剪力墙结构。
高规 10.211、施工模拟加载层步长:一般默认 1.12、恒活荷载计算信息: (P66)1)一般不允许不计算恒活荷载,也较少选一次性加载模型; 2) 模拟施工加载一模式: 采用的是整体刚度分层加载模型, 该模型应用与各 种类型的下传荷载的结构,但不使用与有吊柱的情况;3) 按模拟施工二: 计算时程序将竖向构件的轴向刚度放大十倍, 削弱了竖向 荷载按刚度的重分配, 柱墙上分得的轴力比较均匀, 传给基础的荷载更为合 理。
4)模拟施工加载三:采用分层刚度分层加载模型,接近于施工过程。
故此建议一般对多、 高层建筑首选模拟施工 3。
对钢结构或大型体育馆类 (指 没有严格的标准层概念) 结构应选一次加载。
对于长悬臂结构或有吊柱结构, 由于一般是采用悬挑脚手架的施工工艺, 故对悬臂部分应采用一次加载进行1、结构体系:按实际情况填写。
2、结构材料信息:按实际情况填写。
3 、结构所在地区: 一般选择“全国”。
分为全国 、上海 、广东, 分别采用中国国家规范、上海地区规程和广东地区规程。
B 类建筑和 A 类建筑选项只在坚定 加固版本中才可选择。
4、地下室层数:定义与上部结构整体分析的地下室层数,根据实际情况输入,无则填 0。
5、嵌固端所在层号: (P219~224) 抗规 6.1.14 条: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 2 倍。
如果地下室首层的侧向刚度大于其上一层侧向刚度的 2 倍,可将地下一层顶 板作为嵌固部位; 如果不大于 2 倍,可将嵌固端逐层下移到符合要求的部位, 直到嵌固端所在层侧向刚度大于上部结构一层的 2 倍。
YJK参数设置终极版
盈建科计算模型参数设置1.总信息
2.计算控制信息
3.风荷载信息、
4.地震信息
5.设计信息
6.活荷载信息
7.构件设计信息
8.材料信息
梁绘图参数:
1.通用选筋参数,最小要筋直径取10
1.下筋放大系数取1.1
2.上、下筋选筋库直径取消28/32
3.下筋优先直径:18
4.上筋优先直径:16
5.不入支座下筋:不允许截断
6.跨中负筋连续方式:必须与左右支座钢筋直径相同。
1.下筋放下系数取1.0
2.上、下筋选筋库直径取消28/32
3.下筋优先直径:18
4.上筋优先直径:14
5.不入支座下筋:不允许截断
6.跨中负筋连续方式:允许重新选择直径。
空心楼盖:绕度不满足时,下筋放大系数可以取1.5甚至更大。
盈建科计算参数理解PPT课件
2019/12/30
12
2、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
《高规》4.2.2条规定,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 对于该条规定,软件通过“荷载组合”选项卡的“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用放大系数”来考虑,不需 且不能在修正后的基本风压上乘以放大系数。
2019/12/30
13
3、顺风风振
软件以输入的嵌固层层顶嵌固,如果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则该参数数值=地下室层号;如 果在基础顶面嵌固,则该参数数值=0。软件默认嵌固端所在层号=地下室层号
2019/12/30
3
3、裙房层数
软件在确定剪力墙底部加强区高度时,对于有裙房的结构,取底部加强区高度不小于裙房层+1层。 裙房层数在填写时注意要包含地下室层数。
2019/12/30
7
2、梁刚度放大系数
《混凝土规范》5.2.4条规定:“对现浇楼盖和装配整体式楼盖,宜考虑楼板作为翼缘对梁刚度和承载 力的影响。梁受压区有效翼缘计算宽度b_f^’可按表5.2.4所列情况中的最小值使用;也可采用梁刚度 增大系数法近似考虑,刚度增大系数应根据梁有效翼缘尺寸与梁截面尺寸的相对比例确定。”
2019/12/30
10
5、P-△效应
2019/12/30
11
三、风荷载信息 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
《荷载规范》8.2.1条,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 、C 、D四类: A 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B 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 乡镇;C 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 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盈建科软件 计算参数说明
2019/12/30
1
一、结构总体信息
3.1校门YJKS结构计算书
校门YJKS结构计算书盈建科软件目录第1章设计参数 (2)1.1 结构总体信息 (2)1.2 计算控制信息 (2)1.3 风荷载信息 (2)1.4 地震信息 (3)1.5 设计信息 (4)1.6 活荷载信息 (4)1.7 构件设计信息 (4)1.8 包络设计 (5)1.9 材料信息 (5)1.10 钢筋强度 (5)1.11 地下室信息 (5)1.12 荷载组合 (5)第2章结构基本信息 (6)2.1 楼层属性 (6)2.2 塔属性 (6)2.3 构件统计 (6)2.4 楼层质量 (6)2.5 楼层尺寸、单位质量 (8)2.6 软件版本 (8)第3章周期、振型 (8)3.1 振型基本计算结果 (8)3.2 振型阻尼比 (9)3.3 X、Y向地震单振型楼层反应力 (9)3.3.1 仅考虑X 向地震作用时的地震力 (9)3.3.2 仅考虑Y 向地震作用时的地震力 (10)3.4 X、Y向地震单振型楼层剪力 (12)3.5 X、Y向地震CQC组合后结果 (12)第4章楼层风荷载、地震作用统计结果 (13)4.1 风荷载信息 (13)4.2 风荷载下框架剪力统计 (14)4.3 风荷载下框架倾覆弯矩统计(抗规方式) (14)4.4 风荷载外力、层剪力、倾覆弯矩统计 (14)4.5 规定水平力 (15)4.6 规定水平力下倾覆弯矩统计(抗规方式) (15)4.7 规定水平力下倾覆弯矩统计(轴力方式) (16)4.8 地震作用下框架剪力统计 (16)4.9 地震外力、层剪力、倾覆弯矩统计 (17)第5章工况、组合 (18)5.1 工况设定 (18)5.2 荷载组合表 (18)第6章整体指标统计 (19)6.1 周期比 (19)6.2 层刚度统计(各层刚心、偏心率、相邻层侧移刚度比等计算信息) (19)6.3 结构整体稳定验算 (20)6.4 结构整体抗倾覆验算 (20)6.5 楼层抗剪承载力验算 (20)6.6 薄弱层信息 (21)6.7 剪重比调整系数 (21)6.8 位移角和位移比 (21)6.9 风振舒适度验算 (26)第7章结构分析及设计结果简图 (26)7.1 结构平面简图 (27)7.2 平面荷载简图 (30)7.3 配筋简图 (33)第1章设计参数1.1 结构总体信息结构体系框架结构结构材料信息钢筋混凝土结构所在地区全国地下室层数0嵌固端所在层号(层顶嵌固)0与基础相连构件最大底标高(m)-1.000裙房层数0转换层所在层号0加强层所在层号0恒活荷载计算信息施工模拟三风荷载计算信息一般计算方式地震作用计算信息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是否计算吊车荷载否是否计算人防荷载否是否考虑预应力等效荷载工况否是否生成传给基础的刚度否是否生成绘等值线用数据否是否计算温度荷载否竖向荷载砼墙轴向刚度考虑徐变收缩影响否上部结构计算考虑基础结构否施工模拟加载层步长11.2 计算控制信息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0.00梁刚度放大系数按2010《混凝土规范》取值是梁刚度放大系数上限 2.00边梁刚度放大系数上限 1.50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地震)0.50连梁刚度折减系数(风)0.70连梁按墙元计算控制跨高比 4.00普通梁连梁砼等级默认同墙是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 1.00板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 1.00短墙肢自动加密是弹性楼板荷载计算方式平面导荷膜单元类型经典膜元(QA4)考虑梁端刚域否考虑柱端刚域否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是结构计算时考虑楼梯刚度否梁与弹性板变形协调是弹性板与梁协调时考虑梁向下相对偏移否刚性楼板假定不采用强制刚性楼板假定地下室楼板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否是否自动划分多塔否计算现浇空心板否增加计算连梁刚度不折减模型下的地震位移否梁墙自重扣除与柱重叠部分否楼板自重扣除与梁墙重叠部分否是否输出节点位移否地震内力按全楼弹性板6计算否求解器设定内存0是否考虑 P-Delt 效应否进行屈曲分析否自动计算现浇板自重是1.3 风荷载信息使用直接指定的风洞试验结果否执行规范GB50009-2012地面粗糙程度B修正后的基本风压(kN/m2)0.50风荷载计算用阻尼比(%) 5.0结构X向基本周期(s)0.53结构Y向基本周期(s)0.47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 1.0用于舒适度验算的风压(kN/m2)0.50用于舒适度验算的结构阻尼比(%) 2.0考虑顺风向风振是多方向风角度考虑横向风振否考虑扭转风振否自动计算结构宽深是风荷载体型系数分段数1第一段最高层号3X迎风0.80X背风-0.50X侧风0.00X挡风 1.00Y迎风0.80Y背风-0.50Y侧风0.00Y挡风 1.00 1.4 地震信息设计地震分组一按地震动区划图GB18306-2015计算否设防烈度7 (0.1g)场地类别Ⅱ特征周期(s)0.35周期折减系数 1.00特征值分析类型WYD-RITZ振型数确定方式用户定义用户定义振型数15按主振型确定地震内力符号否砼框架抗震等级三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三级钢框架抗震等级三级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不改变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是地下一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抗震等级逐层降级及抗震措施4级是阻尼比确定方法全楼统一结构的阻尼比(%) 5.0是否考虑偶然偏心是X向偶然偏心值0.05Y向偶然偏心值0.05偶然偏心计算方法等效扭矩法(传统法)减震隔震附加阻尼比算法强制解耦最大附加阻尼比0.25调整后的水平向减震系数(β/ψ) 1.00连接单元的有效刚度和阻尼自动采用直接积分法时程计算结果否是否考虑双向地震扭转效应是自动计算最不利地震方向的作用否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数0活荷载重力荷载代表值组合系数0.50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080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500地震计算时不考虑地下室以下的结构质量否使用自定义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否地震作用放大方法全楼统一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 1.00是否考虑性能设计否1.5 设计信息是否按抗震规范5.2.5调整楼层地震力是是否扭转效应明显否是否自动计算动位移比例系数否第一平动周期方向动位移比例(0~1)0.50第二平动周期方向动位移比例(0~1)0.50与柱相连的框架梁端M、V不调整否是否用户指定0.2V0调整系数否0.2V0调整规则Min(0.20*Vo, 1.50*Vfmax) 0.2V0调整时楼层剪力最小倍数0.200.2V0调整时各层框架剪力最大值的倍数 1.500.2V0调整分段数00.2V0调整上限 2.00考虑双向地震时内力调整方式先考虑双向地震再调整剪力墙端柱的面外剪力统计到框架部分0实配钢筋超配系数 1.15框支柱调整上限 5.00按层刚度比判断薄弱层方法高规和抗规从严底部嵌固楼层刚度比执行《高规》3.5.2-2否自动对层间受剪承载力突变形成的薄弱层放大调整否自动根据层间受剪承载力比值调整配筋至非薄弱否是否转换层指定为薄弱层是指定薄弱层层号0薄弱层地震内力放大系数 1.25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0.85框架梁调幅后不小于简支梁跨中弯矩的倍数0.50非框架梁调幅后不小于简支梁跨中弯矩的倍数0.33梁扭矩折减系数0.40支撑临界角(度) (与竖轴夹角小于此值的支撑将按柱考虑)20按竖向构件内力统计层地震剪力否位移角小于此值时,位移比设置为10.00020剪力墙承担全部地震剪力否1.6 活荷载信息柱、墙活荷载是否折减否楼面梁活荷载折减不折减考虑活荷不利布置的最高层号0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 1.00 1.7 构件设计信息柱配筋计算原则双偏压连梁按对称配筋设计否抗震设计的框架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是矩形混凝土梁按T形梁配筋否按简化方法计算柱剪跨比(Hn/2h0)是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端柱否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翼缘墙否与剪力墙面外相连的梁按框架梁设计是验算一级抗震墙施工缝是梁压弯设计控制轴压比0.40梁端配筋内力取值位置(0-节点,1-支座边)0.00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0.85 X向钢柱计算长度是否按有侧移计算是Y向钢柱计算长度是否按有侧移计算是按《钢规》5.3.3-2自动判断强弱支撑否执行门规GB51022附录A.0.8否不计算地震作用时按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柱轴压比否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按框架结构采用否梁保护层厚度(mm)20柱保护层厚度(mm)20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设计执行高规7.2.16-4否底部加强区全部设为约束边缘构件否归入阴影区的λ/2区最大长度否面外梁下生成暗柱边缘构件是边缘构件合并距离(mm)300短肢边缘构件合并距离(mm)600边缘构件尺寸取整模数(mm)50构造边缘构件尺寸设计依据《高规》JGJ3-2010 第7.2.16条约束边缘构件尺寸依据《广东高规》设计否按边缘构件轮廓计算配筋是组合梁施工荷载(kN/m2) 1.50型钢混凝土构件设计依据《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2016执行《高钢规》JGJ99-2015是按叠合柱设计的叠合比0.00执行《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是按宽厚比等级控制局部稳定是截面宽厚比等级S3支撑杆件截面宽厚比等级S31.8 包络设计是否分塔与整体分别计算,并取大否自动取框架和框架-抗震墙模型计算大值否是否与其它模型进行包络取大否1.9 材料信息混凝土容重(kN/m3)25.00砌体容重(kN/m3)22.00钢材容重(kN/m3)78.00轻骨料混凝土容重(kN/m3)18.50轻骨料混凝土密度等级1800梁箍筋间距(mm)100柱箍筋间距(mm)100墙水平分布筋最大间距(mm)150墙竖向分布筋最小配筋率(%)0.30结构底部单独指定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的层号无结构底部NSW层的墙竖向分布配筋率0.601.10 钢筋强度HRB400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3601.11 地下室信息土的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N/m4)10.00扣除地面以下几层回填土约束0外墙分布筋保护层厚度(mm)35回填土容重(kN/m3)18.00回填土侧压力系数0.50室外地平标高(m)-0.35地下水位标高(m)-20.00室外地面附加荷载(kN/m2)0.00基础水工况组合方式叠加按反应位移法计算地下结构的地震作用否1.12 荷载组合结构重要性系数 1.00恒载分项系数 1.20活载分项系数 1.40活荷载组合值系数0.70活荷载频遇值系数0.60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0.50考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 1.00风荷载分项系数 1.40风荷载组合值系数0.60风荷载频遇值系数0.40风荷载是否参与地震组合否水平地震力分项系数 1.30第2章结构基本信息2.1 楼层属性表2-1 楼层属性2.2 塔属性表2-2 塔属性2.3 构件统计表2-3 各层构件数量、构件材料和层高(单位:m)表2-4 保护层(单位:mm)表2-5 混凝土构件表2-6 钢构件表2-7 箍筋(墙分布筋)2.4 楼层质量表2-8 各层质心坐标(单位:m)根据《高规》3.5.6条的规定,楼层质量沿高度宜均匀分布,楼层质量不宜大于相邻下部楼层的1.5倍。
盈建科YJKS1.3版本新功能说明
YJ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3.0.2 版本功能
本版本主要针对 YJK1.3.0.1 版本中出现的问题。 1、调整避免了大体量平面建模中输入和编辑的迟滞现象 以前在大体量平面的房间板厚输入、房间恒活面荷载输入时常出现操作迟滞现象,影响 输入和编辑的效率,现通过调整显存管理避免了这种现象。 2、改正了空间结构中删除节点荷载连带构件同时被删的错误 3、建模的构件布置中增加了门式刚架参数快速建模功能 4、改正了安装新程序后覆盖了用户已经设置的自定义快捷方式 5、无梁楼盖的若干调整 对无梁楼盖的柱上板带自动设置顶部双向贯通构造钢筋,对柱上板带的支座负筋按照计 算面积减去顶部贯通钢筋后的结果配置; 读上部结构计算柱上板带位置梁的配筋改为只读梁的支座负筋计算面积。 6、对无梁楼盖柱帽冲切计算的人防荷载组合采用人防规范相关公式进行 这样避免了人防荷载组合下柱帽或托板总计算不过、必须采用过大尺寸的问题。 7、基础柱对筏板的冲切计算采用桩承台中相应公式 在基础的柱对筏板的冲切计算时,对于冲切破坏锥体在桩边的情况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 范 JGJ94-2008 第 5.9.7 条,补充了柱(墙)冲切系数的计算;对于冲切破坏锥体在无桩筏板处 的情况采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第 8.4.7 条;计算书中均按此进行了修改。 改正了桩在柱的冲切破坏锥体内的条件按照桩中心判断的错误,改为按照桩边判断。 对单桩承台不作冲切抗剪计算; 基础冲切计算的速度加快很多。 8、改正自动生成的桩承台有时厚度过大的问题 9、改正转 JCCAD 模型子筏板的悬挑部分丢失的问题 10、楼板设计部分 改正了相邻支座负筋应连通而未能自动拉通的情况; 增加仅对人防计算组合按照塑性算法的选项; 增加对板厚大于某设定值时设置顶部钢筋的选项。 11、上部结构计算相关改动 改正侧移简图中的位移数据未考虑最小剪重比调整问题; 改正按组合墙配筋时未考虑钢柱问题; 节点核芯区设计增加对梁偏心的考虑; 改正人防荷载多于 1 层时的计算错误。
3.2风雨连廊YJKS结构计算书
风雨连廊YJKS结构计算书盈建科软件目录第1章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设计参数 (2)2.1 结构总体信息 (2)2.2 计算控制信息 (2)2.3 风荷载信息 (3)2.4 地震信息 (3)2.5 设计信息 (3)2.6 活荷载信息 (4)2.7 构件设计信息 (4)2.8 材料信息 (4)2.9 钢筋强度 (5)2.10 荷载组合 (5)第3章结构基本信息 (5)3.1 楼层属性 (5)3.2 构件统计 (5)第4章周期、振型 (7)4.1 振型基本计算结果 (7)4.2 振型阻尼比 (7)4.3 X、Y向地震单振型楼层反应力 (7)4.3.1 仅考虑X 向地震作用时的地震力 (7)4.3.2 仅考虑Y 向地震作用时的地震力 (7)4.4 X、Y向地震单振型楼层剪力 (7)4.5 X、Y向地震CQC组合后结果 (7)第5章楼层风荷载、地震作用统计结果 (11)5.1 风荷载信息 (11)5.2 风荷载下框架剪力统计 (16)5.3 风荷载下框架倾覆弯矩统计(抗规方式) (17)5.4 风荷载外力、层剪力、倾覆弯矩统计 (18)5.5 规定水平力 (19)5.6 规定水平力下倾覆弯矩统计(抗规方式) (20)5.7 规定水平力下倾覆弯矩统计(轴力方式) (26)5.8 地震作用下框架剪力统计 (31)5.9 地震外力、层剪力、倾覆弯矩统计 ............................................................................................37第6章工况、组合. (40)6.1 工况设定 (40)6.2 荷载组合表 (41)第7章整体指标统计 (41)7.1 层刚度统计(各层刚心、偏心率、相邻层侧移刚度比等计算信息) (41)7.2 结构整体稳定验算 (48)7.3 结构整体抗倾覆验算 (48)7.4 位移角和位移比 (49)第8章结构分析及设计结果简图 (56)8.1 结构平面简图 (57)8.2 平面荷载简图 (59)8.3 配筋简图 (61)第2章设计参数2.1 结构总体信息结构体系框架结构结构材料信息钢筋混凝土结构所在地区全国地下室层数0嵌固端所在层号(层顶嵌固)0与基础相连构件最大底标高(m)-1.000裙房层数0转换层所在层号0加强层所在层号0恒活荷载计算信息施工模拟三风荷载计算信息一般计算方式地震作用计算信息不计算地震作用是否计算吊车荷载否是否计算人防荷载否是否考虑预应力等效荷载工况否是否生成传给基础的刚度否是否生成绘等值线用数据否是否计算温度荷载否竖向荷载砼墙轴向刚度考虑徐变收缩影响否上部结构计算考虑基础结构否施工模拟加载层步长12.2 计算控制信息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0.00梁刚度放大系数按2010《混凝土规范》取值是梁刚度放大系数上限 2.00边梁刚度放大系数上限 1.50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地震)0.50连梁刚度折减系数(风)0.70连梁按墙元计算控制跨高比 4.00普通梁连梁砼等级默认同墙是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 1.00板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 1.00短墙肢自动加密是弹性楼板荷载计算方式平面导荷膜单元类型经典膜元(QA4)考虑梁端刚域否考虑柱端刚域否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是结构计算时考虑楼梯刚度否梁与弹性板变形协调是弹性板与梁协调时考虑梁向下相对偏移否刚性楼板假定不采用强制刚性楼板假定地下室楼板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否是否自动划分多塔是自动划分多塔时不考虑地下室否可确定最多塔数的参考层号2计算现浇空心板否增加计算连梁刚度不折减模型下的地震位移否梁墙自重扣除与柱重叠部分否楼板自重扣除与梁墙重叠部分否是否输出节点位移否地震内力按全楼弹性板6计算否求解器设定内存2000是否考虑 P-Delt 效应否进行屈曲分析否自动计算现浇板自重是2.3 风荷载信息使用直接指定的风洞试验结果否执行规范GB50009-2012地面粗糙程度B修正后的基本风压(kN/m2)0.50风荷载计算用阻尼比(%) 5.0结构X向基本周期(s)0.53结构Y向基本周期(s)0.47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 1.0用于舒适度验算的风压(kN/m2)0.50用于舒适度验算的结构阻尼比(%) 2.0考虑顺风向风振是多方向风角度考虑横向风振否考虑扭转风振否自动计算结构宽深是风荷载体型系数分段数1第一段最高层号2X迎风0.80X背风-0.50X侧风0.00X挡风 1.00Y迎风0.80Y背风-0.50Y侧风0.00Y挡风 1.002.4 地震信息砼框架抗震等级三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三级钢框架抗震等级三级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不改变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是地下一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抗震等级逐层降级及抗震措施4级是是否考虑性能设计否2.5 设计信息是否按抗震规范5.2.5调整楼层地震力是是否扭转效应明显否是否自动计算动位移比例系数否第一平动周期方向动位移比例(0~1)0.50第二平动周期方向动位移比例(0~1)0.50与柱相连的框架梁端M、V不调整否是否用户指定0.2V0调整系数否0.2V0调整规则Min(0.20*Vo, 1.50*Vfmax) 0.2V0调整时楼层剪力最小倍数0.200.2V0调整时各层框架剪力最大值的倍数 1.500.2V0调整分段数00.2V0调整上限 2.00考虑双向地震时内力调整方式先考虑双向地震再调整剪力墙端柱的面外剪力统计到框架部分0实配钢筋超配系数 1.15框支柱调整上限 5.00按层刚度比判断薄弱层方法高规和抗规从严底部嵌固楼层刚度比执行《高规》3.5.2-2否自动对层间受剪承载力突变形成的薄弱层放大调整否自动根据层间受剪承载力比值调整配筋至非薄弱否是否转换层指定为薄弱层是指定薄弱层层号0薄弱层地震内力放大系数 1.25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0.85框架梁调幅后不小于简支梁跨中弯矩的倍数0.50非框架梁调幅后不小于简支梁跨中弯矩的倍数0.33梁扭矩折减系数0.40支撑临界角(度) (与竖轴夹角小于此值的支撑将按柱考虑)20按竖向构件内力统计层地震剪力否位移角小于此值时,位移比设置为10.00020剪力墙承担全部地震剪力否2.6 活荷载信息柱、墙活荷载是否折减否楼面梁活荷载折减不折减考虑活荷不利布置的最高层号0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 1.00 2.7 构件设计信息柱配筋计算原则双偏压连梁按对称配筋设计否抗震设计的框架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是矩形混凝土梁按T形梁配筋否按简化方法计算柱剪跨比(Hn/2h0)是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端柱否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翼缘墙否与剪力墙面外相连的梁按框架梁设计是验算一级抗震墙施工缝是梁压弯设计控制轴压比0.40梁端配筋内力取值位置(0-节点,1-支座边)0.00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0.85X向钢柱计算长度是否按有侧移计算是Y向钢柱计算长度是否按有侧移计算是按《钢规》5.3.3-2自动判断强弱支撑否执行门规GB51022附录A.0.8否不计算地震作用时按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柱轴压比否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按框架结构采用否梁保护层厚度(mm)20柱保护层厚度(mm)20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设计执行高规7.2.16-4否底部加强区全部设为约束边缘构件否归入阴影区的λ/2区最大长度否面外梁下生成暗柱边缘构件是边缘构件合并距离(mm)300短肢边缘构件合并距离(mm)600边缘构件尺寸取整模数(mm)50构造边缘构件尺寸设计依据《高规》JGJ3-2010 第7.2.16条约束边缘构件尺寸依据《广东高规》设计否按边缘构件轮廓计算配筋是组合梁施工荷载(kN/m2) 1.50型钢混凝土构件设计依据《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2016执行《高钢规》JGJ99-2015是按叠合柱设计的叠合比0.00执行《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是按宽厚比等级控制局部稳定是截面宽厚比等级S3支撑杆件截面宽厚比等级S32.8 材料信息混凝土容重(kN/m3)25.00砌体容重(kN/m3)22.00钢材容重(kN/m3)78.00轻骨料混凝土容重(kN/m3)18.50轻骨料混凝土密度等级1800梁箍筋间距(mm)100柱箍筋间距(mm)100墙水平分布筋最大间距(mm)150墙竖向分布筋最小配筋率(%)0.30结构底部单独指定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的层号无结构底部NSW层的墙竖向分布配筋率0.602.9 钢筋强度HRB400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3602.10 荷载组合结构重要性系数 1.00恒载分项系数 1.20活载分项系数 1.40活荷载组合值系数0.70活荷载频遇值系数0.60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0.50考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 1.00风荷载分项系数 1.40风荷载组合值系数0.60风荷载频遇值系数0.40风荷载是否参与地震组合否水平地震力分项系数 1.30第3章结构基本信息3.1 楼层属性表3-1 楼层属性3.2 构件统计表3-2 各层构件数量、构件材料和层高(单位:m)表3-3 保护层(单位:mm)表3-4 混凝土构件表3-5 钢构件表3-6 箍筋(墙分布筋)第4章 周期、振型4.1 振型基本计算结果表4-1 考虑扭转耦联时的振动周期(秒)、X,Y 方向的平动系数、扭转系数表4-2 质量系数(Z 向扭转质量系数只在强制刚性板下有意义,对于非强制刚性板下的计算结果仅供参考) 根据《高规》5.1.13条,各振型的参与质量之和不应小于总质量的90%。
盈建科中空旷建筑风荷载参数设置
盈建科中空旷建筑风荷载参数设置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盈建科中空旷建筑风荷载参数设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空旷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愈发受到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荷载
执行规范:选择最新的。
地面粗糙度类别:《荷规》8.2.1.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指沿海、强风地区及规范特殊规定等可能在基本风压基础上,对基本风压进行修正后的风压。
对于一般工程,可按照《荷规》的规定采用。
《高规》422条规定,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 1.1倍采用。
对于该条规定,软件通过荷载组合”选项卡的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用放大系数”来考虑,不需且不能在修正后的基本风压上乘以放大系数。
风荷载计算用阻尼比:《荷规》844。
结构X、Y项基本周期:初始默认,设计人员应将计算后的结构基本周期重新填入,重新计算以得到更准确的风荷载计算结果。
承载力…放大系数:《高规》4.2.2,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
风压:取值与风荷载计算时采用的基本风压”可能不同(10或50年),因此单独列出,
仅用于舒适度验算。
结构阻尼比:《高规》3.7.6,宜取0.01〜0.02,高度不小于150m才考虑风振舒适度。
精细计算••…风荷加载:以前是对柱按柱顶的节点荷载加载,即把作用在整个柱上的风荷载作为柱顶节点集中力加载,这样计算的内力位移偏大。
风荷载按柱间均布风荷载加载更符合钢结构门式刚架等设计的需要。
精细风情况可操作,默认勾选。
考虑顺风向风振:《荷规》8.4.1 :对于高度大于30m且高宽比大于1.5的房屋,以及基本自振周期T1大于0.25s的各种高耸结构,应考虑风压脉动对结构产生顺风向风振的影响。
其他风向角度:软件自动计算的风工况为+X, -X, +Y, -Y四个工况,即0, 90, 180, 270 度方向。
若需要考虑其他方向的风工况,可在其他风向”参数中指定。
此处设置后,设计时
将增加相应的一组风工况效应并自动组合。
体型分段数:该参数用来确定风荷载计算时沿高度的体型分段数,目前最多为 3 段。
最高层号:该参数用来确定当前分段所对应的最高结构层号,起始层号为前一段最高层号+1 X、Y 挡风:软件在计算迎风面宽度时,按该方向最大宽度计算,未考虑中通、独立柱等情况,使得计算风荷载偏大。
因此,软件提供挡风系数,设计人员可根据挡风部分的面积占总迎风面面积的比例,设置小于 1 的挡风系数,对风荷载进行折减来近似考虑。
X、Y 迎背侧风面:用来设置沿风荷载作用方向的迎风面、背风面系数,具体参考《高规》附录B o 0为不考虑,一般默认即可。
由于程序计算风荷载时自动扣除地下室高度,因此分段时只考虑上部结构。
考虑横向风振:《荷规》8.5.1:“对于横风向风振作用效应明显的高层建筑以及细长圆形
截面构筑物,宜考虑横风向风振的影响”。
一般不考虑。
考虑扭转风振:《荷规》8.5.4 规定:“对于扭转风振作用效应明显的高层建筑及高耸接结构,宜考虑扭转风振的影响”。
一般不考虑。
结构宽深:根据《荷规》计算横风向风振等效风荷载及扭转风振等效风荷载时,需要确定结构截面的统一高度和宽度。
软件默认按照所有楼层平面尺寸的平均值计算结构高宽,对于软件默认处理误差较大,比如底盘尺寸较大的结构,可手工输入高宽值,使计算结果更符合规范规定。
使用指定风荷载数据:当指定多方向风后,若使用指定风荷载计算,需要在此处点一次“导入其他风向”,则表格中会进行相应更新。
文本导入方式同样支持多方向风,但需要首先运行“导入其他风向”。
一般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