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诗词之晋童谣
历史的儿歌
![历史的儿歌](https://img.taocdn.com/s3/m/65c9b62b482fb4daa58d4b9e.png)
历史的儿歌逐鹿中原黄炎蚩,蚩尤战败在山东。
春秋之前夏商周,旦姬姜子共舞台。
武王登台把商灭,周公子孙写春秋。
百家争鸣百花开。
孔子老子庄孟子。
春秋七国日不长,先秦后秦始皇帝。
商鞅变法定国邦,雄霸中国立车距。
统一文字度量衡,万里长城耗国力。
焚书坑儒独家言,陈胜吴广揭杆起。
楚项汉刘争灞上,汉灭秦立西东汉。
司马史记千百载。
三国鼎立魏蜀吴。
司马诸葛小周瑜,各随其主曹刘孙。
草船借箭赤壁战,完美演绎三国志。
西晋东晋加南北,十国五代乱天下。
隋朝灭陈统天夏,运河劳民高丽战。
李家父子打天下,建都洛阳为大唐。
玄奘西天去取经,整部游记传千载。
一代女杰武则天,篡唐建周灭子孙。
盛唐一去不复返,弱唐五代赵建宋赵家杯酒释兵权,北宋大辽并驾驱。
包公在世杨家将,水泊梁山英雄汉。
一百0八成走狗,好汉灭方绝自路。
辽金加元灭南宋,秦桧加害岳飞爷。
改朝换代蒙古元,成吉思汗扫西亚。
正月十五天下反,朱家乞丐打天下。
定都金陵号为明,卸磨杀驴弑功臣。
气数散尽民起义,建都定邦李自成。
三桂一怒为红颜,自成龙椅没坐热。
清军长驱山海关,康熙平定云三桂。
雍正乾隆清盛世,慈禧垂帘国运衰。
虎门硝烟林则徐,抗英壮士关天培。
南京条约国门开,英法火烧圆明园。
官逼民反洪秀全,太平横扫到长江。
洋务运动李鸿章,官派留学国栋梁。
甲午北洋邓世昌,无耻条约一串串。
瓜分狂潮促维新,国降民起义和团。
八国侵华慈禧逃,国民革命孙中山。
武昌起义清帝退,北洋复辟袁世凯。
军阀割据百姓秧,五四德赛大钊来。
一九二一号角吹,共产思想星火燎。
国共合作北伐战,十年内战日入侵。
长征抗日九一八,西安学良杨虎成。
国共抗日两战场,重庆谈判打内战。
辽沈淮海加平津,人民共和北京城。
抗美援朝重建国,工农商学齐推进。
三反五反运动起,人民公社大跃进。
钢铁石油王进喜,十年内乱冤魂荡。
八个样板成国剧,改革开放实践来。
两弹一星助国兴,稼先学森和三强。
深圳珠海特区划,香港澳门回祖国。
地理儿歌(亚洲篇)九大星系挂天际,人类家园在地球。
卷八十八 杂歌谣辞六
![卷八十八 杂歌谣辞六](https://img.taocdn.com/s3/m/f962798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7.png)
卷八十八杂歌谣辞六△谣辞二【尧时康衢童谣】《列子》曰:“尧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之治与不治,忆兆之愿戴己与不愿戴己,顾问左右外朝及在野,皆不知也。
尧乃微服游於康衢,闻童儿谣。
尧喜,问曰:‘谁教尔为此言?’童儿曰:‘闻之大夫。
’大夫曰:‘古诗也。
’尧还宫,召舜,因禅以天下,舜不辞而受之。
”立我烝民,莫匪尔极。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晋献公时童谣】《春秋左氏传》曰:“晋献公伐虢,围下阳,问於卜偃曰:‘吾其济乎?’偃以童谣对,曰:‘克之。
十月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
’”《汉书·五行志》曰:“周十二月,夏十月也。
言天者以夏正。
”丙之晨,龙尾伏辰。
袀服振振,取虢之旂。
鹑之奔奔,天策焞々。
火中成军,虢公其奔。
【晋惠公时童谣】《汉书·五行志》曰:“晋惠公赖秦力得立,立而背秦,内杀二大夫,国人不说。
乃更葬其兄恭太子申生而不敬,故诗妖作也。
后与秦战,为秦所获,立十四年而死,晋人绝之,更立其兄重耳,是为文公,遂伯诸侯。
”恭太子更葬兮,后十四年晋亦不昌,昌乃在其兄。
【鲁国童谣】《汉书·五行志》曰:“《左氏传》,鲁文、成之世童谣也。
至昭公时,有鸲鹆来巢,公攻季氏败,出奔齐,居外野,次乾侯八年,死于外,归葬鲁。
昭公名裯。
公子宋立,是为定公。
”鸲之鹆之,公出辱之。
鸲鹆之羽,公在外野。
往馈之马,鸲鹆跦跦。
公在乾侯,徵褰与襦。
鸲鹆之巢,远哉遥遥。
裯父丧劳,宋父以骄。
鸲鹆鸲鹆,往歌来哭。
【楚昭王时童谣】《家语》曰:“楚昭王渡江,江中有物,大如斗,圆而赤,直触王舟。
舟人取之,王大怪之,遍问群臣,莫之能识。
王使使聘於鲁,问于孔子。
孔子曰:‘此为萍实也,可剖而食之,吉祥也,唯霸者为能获焉。
’使者反,王遂食之,大美。
久之,使来以告鲁大夫。
大夫因子游问曰:‘夫子何以知其然?’曰:‘吾昔之郑,过乎陈之野,闻童谣,此楚王之应也,是以知之。
’”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
先秦古歌谣十首
![先秦古歌谣十首](https://img.taocdn.com/s3/m/90d8d51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b.png)
先秦古歌谣十首先秦古歌谣1、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注:《艺文类聚》作:“帝何力于我哉!”《乐府》、《诗记》同。
《初学记》作:“帝于何有於我哉!”《太平御览》或作:“帝何德于我哉!”击壤歌是一首淳朴的民谣。
据《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
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
”这位八九十岁的老人所歌的歌词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击壤歌》。
2、卿云歌卿云烂兮,①糺缦缦兮。
②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③明明上天,④烂然星陈。
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⑤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时从经,⑥万姓允诚。
⑦於予论乐,⑧配天之灵。
⑨迁于贤圣,⑩莫不咸听。
鼚乎鼓之,⑾轩乎舞之。
⑿菁华已竭,褰裳去之。
⒀注释①卿云:一种彩云,古以为祥瑞的象征。
卿,通“庆”。
②糺(jiū究)缦缦:糺,即“纠”,结集、连合;缦缦,萦回舒卷貌。
③旦复旦:谓光明又复光明。
旦,明亮。
④明明:明察。
⑤弘:大,光大。
⑥从经:遵从常道。
⑦允诚:确实诚信。
⑧论乐:论,通“伦”,有条理、有次序;论乐,器乐演奏整齐和谐。
⑨配:祭祀中的配飨礼。
⑩迁:禅让。
⑾鼚(chāng昌):鼓声。
⑿轩乎:翩然起舞貌。
⒀褰裳去之:指让贤退隐。
褰裳,撩起下衣。
《卿云歌》,相传是舜禅位于禹时,同群臣互贺的唱和之作。
始见旧题西汉伏生的《尚书大传》。
据《大传》记载:舜在位第十四年,行祭礼,钟石笙筦变声。
乐未罢,疾风发屋,天大雷雨。
帝沉首而笑曰:“明哉,非一人天下也,乃见于钟石!”即荐禹使行天子事,并与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云》,云云。
钟石变声,暗示虞舜逊让;卿云呈祥,明兆夏禹受禅。
这一传说故事,充满了奇异神话色彩,《卿云歌》的主题,则反映了先民向往的政治理想。
全诗三章,由舜帝首唱、八伯相和、舜帝续歌三部分构成。
君臣互唱,情绪热烈,气象高浑,文采风流,辉映千古。
3、采薇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先秦歌谣32首精选,《孺子歌》《越人歌》《击壤歌》
![先秦歌谣32首精选,《孺子歌》《越人歌》《击壤歌》](https://img.taocdn.com/s3/m/860a062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3.png)
先秦歌谣32首精选,《孺子歌》《越人歌》《击壤歌》【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上古歌谣的保存:上古歌谣零散保存在先秦两汉的典籍之中,后代集中辑本有:清代沈德潜的《古诗源》,今人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最为详尽。
但并不完全可信,有些如《击壤歌》、《卿云歌》、《南风歌》是出于后人的伪托。
先秦歌谣选秦朝统一各国前的诗歌为先秦诗歌。
先秦诗歌包括《诗经》、《楚辞》、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传统民歌和部分原始社会歌谣。
民歌及上古歌谣集中收录于《古诗源》中。
先秦诗歌是中国传统诗歌的源头,其中《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而《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1 先秦歌谣选弹歌断竹续竹。
飞土逐宍ròu。
2 先秦歌谣选击壤歌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3 先秦歌谣选南风歌南风之薰兮。
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
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愠yùn 阜fù) 4 先秦歌谣选卿云歌卿云烂兮。
乣缦缦兮。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明明上天。
烂然星陈。
日月光华。
弘于一人。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时从经,万姓允诚。
于予论乐,配天之灵。
迁于贤圣,莫不咸听。
鼚乎鼓之,轩乎舞之。
精华已竭,褰裳去之。
{鼚(chāng昌)、糺(jiū究)}5 先秦歌谣选涂山歌绥绥白狐。
九尾庞庞。
成于家室。
我都攸昌。
6 先秦歌谣选夏人歌江水沛兮,舟楫败兮,我王废兮。
趣归于薄,薄亦大兮!乐兮乐兮,四牡蹻兮,六辔沃兮。
去不善而从善,何不乐兮!7 先秦歌谣选采薇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中国历史朝代歌(歌谣)
![中国历史朝代歌(歌谣)](https://img.taocdn.com/s3/m/8f5e005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08.png)
中国历史朝代歌(歌谣)1、人教版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2、简单版夏商周,春秋战,秦朝以后是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夏辽金元明清二十朝。
朝代更迭:炎黄→唐→虞→夏→有穷→寒→夏→商(殷)→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楚→汉【西汉】→新→汉【玄汉、东汉、蜀汉(曹魏、孙吴)】→三国【魏(蜀汉、东吴)、蜀汉(魏朝、东吴)、东吴(蜀汉、魏朝)】→晋【西晋(东吴)、东晋(北魏)】→南北朝【南朝【刘宋(北魏)、南齐(北魏)、梁(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陈(北齐、北周、隋)】北朝【北魏(刘宋、南齐、梁)、东魏(西魏、梁)、西魏(东魏、梁、北齐)、北齐(西魏、梁、北周)、北周(北齐、陈)】】→隋(陈)→唐→武周→唐→五代【后梁(辽)、后唐(辽)、后晋(辽)、后汉(辽)、后周(辽)】→宋【北宋、(辽、西夏、金)、南宋(西夏、金、大蒙古国、元)】→元(南宋)→明(后金、清)→清(明、大顺)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中国古代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和封建社会。
其中封建社会可分为五个阶段:战国、秦、汉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阶段。
隋唐五代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
辽、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阶段。
明、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阶段。
扩展资料:朝代歌形式多为简单易记、朗朗上口的儿歌,或顺口溜。
历史朝代歌多是配合着“历史朝代年表”一同使用。
编入小学课本。
模仿周杰伦《菊花台》你的课堂,历史中流淌;夏商的事悠悠,开来继往。
周朝太长,一分成了双;春秋在竹简上,战国忙打仗。
@ 先秦 上古歌谣 自编
![@ 先秦 上古歌谣 自编](https://img.taocdn.com/s3/m/c7b301fcaa00b52acfc7cabd.png)
《伊耆氏蜡辞》是一首先秦时期的歌谣,出自《礼记·郊特牲》,这首歌谣原是蜡祭的祝辞,实际上却表现了中国远古时代人民在从事农业生产中要求控制自然灾害的愿望,也表现了他们要求改变劳动条件的理想。
全歌都是祈使语气,表现了古人要征服自然的意志和气魄。
伊耆氏蜡辞⑴土反其宅⑵,水归其壑⑶。
昆虫毋作⑷,草木归其泽⑸!词句注释⑴伊耆(qí)氏;传说中的远古部落名;古注有说是神农氏,有说是尧。
蜡:岁末祭百神祈求来年丰收的祭典。
“蜡辞”即“腊辞”。
古人每年十二月祭祀百神,感谢众神灵一年来对农作物的福佑并为来年的丰收祈福,称作“腊祭”。
⑵反:同“返”。
宅:居住的地方。
⑶壑(hè):山沟,坑谷。
⑷昆虫:指危害庄稼的小虫。
作:兴起。
⑸泽:低湿的沼泽地。
《弹歌》是一首反映原始社会狩猎生活的二言诗,选自《吴越春秋》。
这首诗描写古人从制作工具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歌谣句短调促,节奏明快,两字一音步的短促节奏,与弹射迫促的音响相关联;语言朴素有力,八个字组成四个动宾结构,概括出制造和使用弹弓的过程,又表现出与自然斗争的豪迈气概。
弹歌⑴断竹,续竹;飞土⑵,逐宍⑶。
词语注释⑴弹(dàn)歌:一作“作弹歌”。
弹:一种利用弹力发射的古老武器。
⑵飞:发出。
土:这里指泥制的弹丸。
⑶逐:追赶,猎取。
宍(ròu):“肉”的古字。
《击壤歌》是一首远古先民咏赞美好生活的歌谣。
这首歌谣用极口语化的表述方式,吟唱出了生动的田园风景诗。
太阳出来起来劳动,太阳下山休息养生,打一口井用以饮水,整理田地种出五谷丰登。
歌谣般的风貌,仿佛听到了一个苍老而健硕的农人,在田地中对着无垠田畴悠扬地咏颂。
这是他们怡然于简朴生活的自足的歌声,展现出了农耕时代上古先民的幸福生活场景,诠释出原始的自由安闲和自给自足的简单快乐。
自然中见淳美,朴拙中见太平。
全歌用语纯净,不染尘灰,意境高古,文字流畅。
四言的写作形式,为诗歌增添了一种长短抑扬的韵致。
古代历史朝代变迁儿歌
![古代历史朝代变迁儿歌](https://img.taocdn.com/s3/m/ceebc90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c.png)
古代历史朝代变迁儿歌盘古开天地,中华立根基,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百家聚。
秦王扫六和,大汉雄风起,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
隋唐又统一,唐威通天下,宋韵建海隅,辽金元明清兴衰交替,辛亥风云起。
血肉筑长城,古国迎晨曦。
东方醒狮,昂首腾飞,自强永不息。
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文案外文名称Copy目录1发展历程2主要工作3分类构成4基本要求5工作范围6文案写法7实际应用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在中国古代,文案亦作" 文按"。
公文案卷。
《北堂书钞》卷六八引《汉杂事》:"先是公府掾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
"《晋书·桓温传》:"机务不可停废,常行文按宜为限日。
" 唐戴叔伦《答崔载华》诗:"文案日成堆,愁眉拽不开。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诸曹皆得良吏以掌文按。
"《花月痕》第五一回:" 荷生觉得自己是替他掌文案。
"旧时衙门里草拟文牍、掌管档案的幕僚,其地位比一般属吏高。
《老残游记》第四回:"像你老这样抚台央出文案老爷来请进去谈谈,这面子有多大!"夏衍《秋瑾传》序幕:"将这阮财富带回衙门去,要文案给他补一份状子。
"文案音译文案英文:copywriter、copy、copywriting文案拼音:wén àn现代文案的概念:文案来源于广告行业,是"广告文案"的简称,由copy writer翻译而来。
先秦歌谣选(四)
![先秦歌谣选(四)](https://img.taocdn.com/s3/m/1e5ce6f8ad51f01dc281f159.png)
先秦歌谣选(四)为士卒倡无可往矣。
宗庙亡矣。
魂魄丧矣。
归保党矣。
尉缭子引谚千金不死。
百金不刑。
无射诗国诚宁矣。
远人来观。
脩义经矣。
好乐无荒。
西王母吟租彼西土。
爰居其野。
虎豹为群。
于鹊与处。
嘉命不迁。
我惟帝女。
彼何世民。
又将去予。
吹笙鼓簧中心翱翔。
世民之子。
惟天之望。
新书引周谚君子重袭。
小人无由入。
正人十倍。
邪辟无由来。
囊漏贮中。
荀子引古言衣与缪与。
不女聊。
荀子引民语欲富乎。
忍耻矣。
倾绝矣。
故旧矣。
与义分背矣。
荀子引逸诗如霜雪之将将。
如日月之光明。
国有大命。
不可以告人。
妨其躬身。
凤凰秋秋。
其翼若干。
其声若箫。
有凤有凰。
乐帝之心。
长夜慢兮。
永思骞兮。
太古之不慢兮。
礼义之不愆兮。
何恤人之言兮。
涓涓源水。
不壅不塞。
毂既破碎。
乃大其辐。
事以败矣。
乃重太息。
墨以为明。
狐狸而苍。
荀子引语流丸止于瓯臾。
流言止于知者。
浅不可与测深。
愚不足与谋知。
坎井之龟。
不可与语东海之乐。
晏子引谚语鼠社不可熏。
晏子引语言发于尔。
不可止于远。
行存于身。
不可掩于众。
有炎氏颂听之不闻其声。
视之不见其形。
充满天地。
苞裹六极。
舆人诵佞之见佞。
果丧其田。
诈之见诈。
果丧其赂。
得国而狃。
终逢其咎。
丧田不惩。
祸乱其兴。
舆人诵原田每每。
舍其旧而新是谋。
战国策引鄙语见兔而顾犬。
未为晚也。
亡羊而补牢。
未为迟也。
借车者驰之。
借衣者被之。
宁为鸡口。
无为牛后。
战国策引谚见君之乘下之。
见杖起之。
以书为御者。
不尽马之情。
以古制今者。
不达事之变。
厚者不损人以自益。
仁者不危躯以要名。
战国策引逸诗行百里者。
半于九十。
大武远宅不涉。
木实繁者披其枝。
披其者伤其心。
大其都者危其君。
尊其臣者卑其主。
树德莫如滋。
除害莫如尽。
战国策引语战胜而国危者。
物不断也。
功大而权轻者。
地不入也。
骐骥之衰也。
驽马先之。
孟贲之倦也。
女子胜之。
厉疾怜王。
强者善。
弱者不能自守。
仁不轻绝。
智不轻怨。
招诗畜君何尤。
赵民谣赵为号。
秦为笑。
以为不信。
视地之生毛。
支诗天之所支。
不可坏也。
其所坏亦不可支也。
周礼注引逸诗敕尔瞽。
先秦歌谣选(二)
![先秦歌谣选(二)](https://img.taocdn.com/s3/m/6071d06d2af90242a895e5c5.png)
先秦歌谣选(二)琴女歌罗縠单衣。
可裂而绝。
三尺屏风。
可超而越。
鹿虑之剑。
可负而拔。
卿云歌卿云烂兮。
乣缦缦兮。
明明天上。
烂然星陈。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日月有常。
星辰有行。
四时从经。
万姓允诚。
迁于贤圣。
莫不咸听。
鼚乎鼓之。
轩乎舞之。
日月光华。
弘于一人。
于予论乐。
配天之灵。
精华已竭。
褰裳去之。
穷劫曲王耶王耶何乖劣。
不顾宗庙听谗孽。
任用无忌多所杀。
诛夷白氏族几灭。
二子东奔适吴越。
吴王哀痛助忉怛。
垂涕举兵将西伐。
伍胥白喜孙武决。
三战破郢王奔发。
留兵纵骑虏京阙。
楚荆骸骨遭掘发。
鞭辱腐尸耻难雪。
几危宗庙社稷灭。
庄王何罪国几绝。
卿士凄怆民恻悷。
吴军虽去怖不歇。
愿王更隐抚忠节。
勿为谗口能谤亵。
丘陵歌登彼丘陵。
峛崺其阪。
仁道在迩。
求之若远。
遂迷不复。
自婴屯蹇。
喟然回虑。
题彼泰山。
郁确其高。
梁甫回连。
枳棘充路。
陟之无缘。
将伐无柯。
患兹蔓延。
惟以永叹。
涕霣潺湲。
去鲁歌彼妇之口。
可以出走。
彼妇之谒。
可以死败。
优哉游哉。
维以卒岁。
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申包胥歌吴为无道。
封豕长蛇。
以食上国。
欲有天下。
政从楚起。
寡君出自草泽。
使来告急。
申叔仪乞粮歌佩玉蕊兮余无所击之。
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
松柏歌松邪柏邪。
住建共者客邪。
宋城者讴睅其目。
皤其腹。
弃甲而复。
于思于思。
弃甲复来。
从其有皮。
丹漆若何。
岁莫歌岁已莫矣。
而禾不穫。
忽忽兮若之何。
岁已寒矣。
而役不罢。
惙惙兮如之何。
穗歌穗乎不得穫。
秋风至兮殚零落。
风雨之弗杀也。
太上之靡弊也。
涂山歌绥绥白狐。
九尾庞庞。
成于家室。
我都攸昌。
涂山女歌候人猗兮。
五子歌皇祖有训。
民可近。
不可下。
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
予视天下愚夫愚妇。
一能胜予。
怨岂在明。
不见是图。
予临兆民。
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
为人上者。
奈何不敬。
训有之。
内作色荒。
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
峻宇雕墙。
有一于此。
未或不亡。
惟彼陶唐。
有此冀方。
今失厥道。
乱其纪纲。
乃底灭亡。
明明我祖。
万邦之君。
有典有则。
贻厥子孙。
关石和钧。
先秦歌谣选
![先秦歌谣选](https://img.taocdn.com/s3/m/e7134e83c281e53a5802ffe4.png)
先秦歌谣选秦统一前的诗歌为先秦诗歌。
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在从事繁重的集体生产劳动时,为了协调动作和减轻疲劳,每每发出有节奏的劳动呼声(劳动号子),那种自然而健康的韵律就是诗歌的起源。
先秦歌谣选被衣为啮缺歌形若槁骸。
心若死灰。
真其实知。
不以故自持。
媒媒晦晦。
无心而不可与谋。
彼何人哉。
敝笱敝笱在梁,其鱼鲂鳏。
齐子归止,其从如云。
敝笱在梁,其鱼鲂鱮。
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
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采葛妇歌葛不连蔓棻台台。
我君心苦命更之。
尝胆不苦甘如饴。
令我采葛以作丝。
女工织兮不敢迟。
弱于罗兮轻霏霏。
号絺素兮将献之。
越王悦兮忘罪除。
吴王叹兮飞尺书。
增封益地赐羽奇。
机杖茵蓐诸侯仪。
群臣拜舞天颜舒。
我王何忧能不移。
饥不遑食四体疲。
采芑歌妪乎采芑。
归乎田成子。
采薇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
我适安归矣。
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成人歌蚕则绩而蟹有匡。
范则冠而蝉有绥。
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
楚狂接舆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
楚狂接舆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
来也不可待。
往事不可追也。
天下有道。
圣人成焉。
天下无道。
圣人生焉。
方今之时。
仅免刑焉。
福轻乎羽。
莫之知载。
祸重乎地。
莫之知避。
已乎已乎。
临人以德。
殆乎殆乎。
画地而趋。
迷阳迷阳。
无伤吾行。
吾行却曲。
无伤吾足。
楚聘歌大道隐兮礼为基。
贤人窜兮将待时。
天下如一兮欲何之。
楚人诵子文歌子文之族。
犯国法程。
延理释之。
子文不听。
恤顾怨萌。
方正公平。
楚人为诸御己歌薪乎菜乎。
无诸御己讫无子乎。
菜乎薪乎。
无诸御己讫无人乎。
大唐歌舟张辟雍。
鶬鶬相从。
八风囘囘。
凤皇喈喈。
弹歌断竹续竹。
飞土逐宍。
弹铗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冻水歌冻水洗我若之何。
太上糜散我若之何。
段干木歌吾君好正。
段干木之敬。
吾君好忠。
段干木之隆。
丰歌凤皇下丰。
讽赋歌岁将暮兮日已寒。
中心乱兮勿多言。
内怵惕兮徂玉床。
横自陈兮君之傍。
16首中国古代史歌谣
![16首中国古代史歌谣](https://img.taocdn.com/s3/m/bd923f0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a.png)
16首中国古代史歌谣对于同学们来说,历史典故既是考点,也是难点。
大量的人物故事和时间节点,非常容易混淆。
但是,记住这些知识,非常有利于提高成绩。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如何用歌谣5分钟记住中国古代史。
总览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暴收。
汉末三分归入晋,朝称南北阻江流。
隋开天下遭唐灭,五代十国战乱稠。
宋统中州元虏代,明清过后帝王休。
三皇五帝伏羲渔畜八卦传,燧人取火去腥膻。
神农辨药播五谷,黄帝分州制井田。
颛顼平定九黎乱,帝喾仁威天下安。
尧置鼓木喜闻过,舜称至孝复称贤。
夏朝大禹水平九鼎成,万民归启赖贤明。
太康承父家天下,寒浞行奸覆夏庭。
颠沛少康兴祖祚,昏庸孔甲匿龙精。
桀从妹喜荒淫事,四百四十殿宇倾。
商朝汤除桀暴定八方,亳邑为都始立商。
太甲去昏赖伊尹,盘庚改殷效成汤。
武丁梦说得良弼,帝纣伐苏为女郎。
暴虐奢糜纵妲己,亲离众叛自燔亡。
西周姬发灭纣都镐京,封赐诸侯四海平。
刑废成康周公力,穆王八骏天下行。
厉防民口终奔彘,真惠共和周复兴。
褒姒幽王烽火戏,犬戎马踏骊山倾。
春秋战国平王迁洛启东周,王命不行霸主遒。
齐桓晋文兼秦穆,宋襄楚庄演春秋。
燕韩赵魏秦齐楚,赫赫七强战不休。
秦本附庸渐强大,灭周并六统金瓯。
秦朝六国皆灭统华疆,嬴政自骄号始皇。
独揽大权分郡守,统一文字兼度量。
筑城凿墓劳民力,焚书坑儒断史纲。
陈胜揭竿初举义,汉刘楚项破咸阳。
汉朝除秦灭楚汉刘邦,帝后无由戮楚梁。
吕雉临朝累诸吕,文景治世灭七王。
武皇拓土民遭敛,王莽更新命被戕。
光武中兴迁洛邑,传及献帝东汉亡。
三国两晋东吴西蜀属孙刘,北魏曹丕把汉谋。
司马迁曹成一统,八王乱政五胡蹂。
两都率陷建康继,江左偏安丧北州。
淝水破秦得暂保,宋刘逼禅东晋休。
南北朝、隋朝朝分南北划长江,宋齐梁陈据建康。
北魏东西分两魏,北齐废主东魏亡。
周承西魏收齐土,隋篡北周并陈疆。
筑苑凿河天下乱,三十九载覆朝堂。
唐朝高祖昏庸屡信谗,变生玄武手足残。
太宗纳谏贞观治,武后改周李氏残。
神勇玄宗清女祸,繁荣盛世号开元。
中国古代童谣
![中国古代童谣](https://img.taocdn.com/s3/m/79c80a375727a5e9856a6189.png)
描述:未标题-3.jpg
【今译】
丙子这天的清晨,当尾星消失在天边时,阵容整齐的晋国军队,夺取了虢国的军旗。鹑火星亮耀眼明,天策星暗淡退隐;鹑火星居中时晋军到,虢君只得匆匆逃出城。
描述:未标题-2.jpg
新帖
var readFace = { t1 : null, t2 : null, show : function(id) {this.t1 =
setTimeout(function() {getObj(id).style.display = '';}, 400);}, clear :
currentSubMenuId) elements[i].style.display = 'none'; } } } function
ctrlSubMenu(parentId, subMenuId) { try {
clearTimeout(timeoutSpecifyId[subMenuId]); tmpHideAllCross(subMenuId,true);
'guest';var basename = '';var temp_basename = '';
描述:未标题-3.jpg
中国古代童谣_派派论坛
紫霞游戏
派派农牧场
魔龙传奇
庄园物语
飘渺仙剑
宫廷计
社区服务
发帖际遇
银行
勋章中心
道具中心
描述:未标题-3.jpg
【注释】
①卜偃:一个名叫“偃”的卜卦者。古时出征打仗都要让卜卦的人烧灸龟甲,根据上面出现的花纹判断是不是吉利。
古今风谣
![古今风谣](https://img.taocdn.com/s3/m/209b7c0b59eef8c75ebfb315.png)
何所求死子,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竟何葬?
○匈奴歌
丁道志曰:“焉支,祁连二山,皆美水草,匈奴失之,乃作此歌。”《汉书》:“元狩二年春,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讨匈奴,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其夏又攻祁连山,捕首虏甚众。”祁连山即天山,匈奴呼天为祁连,故曰祁连。焉支山即燕支山也。习凿齿与燕王书曰:“山下有红蓝,足下先知否?北方人采其花染绯黄,ソ取其上英鲜者,作胭脂,妇人采将用颜色。吾少时再三过,见胭脂。今曰始亲红蓝,后当足致其种”。
○平城歌
《汉书?匈奴传》:高帝自将兵三十二万击韩王信,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三十余万,围帝于白登七曰,汉军中外不得救饷,天下皆歌之。白登在平城东南十余里。
平城之下亦诚苦,七曰不食,不能彀弩。
○画一歌
萧何为法,< 页>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一(< 页>音较,读作猎较之较。《汉书》作讲,《史记》作讲,言法之画一,若斗斛< 页>量也)。
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长安谣
《汉书,佞幸传》曰:“成帝初,石显与妻子徒归故乡。其党牢梁、陈顺,皆免官,诸所交纳以显为官皆废罢。少府五鹿充宗,左迁元菟太史、守史中丞伊嘉,为雁门都尉。”长安谣云。
伊徙雁,鹿徙菟。去牢与陈实无价。
○牢石歌
《汉书?佞幸传》曰:“元帝时,石显为中书令,与仆射牢梁、少府五鹿充宗,结为党友,诸附倚者得宠位。”民歌之,言其兼官据势也。
左回天,具独坐。徐卧虎,唐两堕(回天,言势动人主也。独坐,言骄贵无偶也)。
○后汉桓帝末时谣
茅田一顷中有井,四方纤纤不可整。嚼复嚼,今年尚可后年饶(一作饶,嚼平声,京都饮酒相强之辞)。
先秦歌谣2
![先秦歌谣2](https://img.taocdn.com/s3/m/abc481cf87c24028905fc332.png)
先秦歌谣选下卷----------------------------- 家语引逸诗皇皇上天。
其命不忒。
天之以善。
心报其德。
峤诗何自南极。
至于北极。
绝境越国。
弗愁道远。
金楼子引古语宁得一把五加。
不用金玉满车。
宁得一斤地榆。
不用明月宝珠。
金楼子引殷纣时语车行酒。
骑行炙。
百二十日为一夜。
晋儿谣恭太子更葬兮后十四年晋亦不昌。
昌乃在其兄。
晋书引逸诗羽觞随波。
康衢谣立我烝民。
莫匪尔极。
不识不知。
顺帝之则。
孔丛子引遗谚尧舜千钟。
孔子百觚。
子路嗑嗑。
尚饮十榼。
孔子家语引里语相马以舆。
相士以居。
孔子诵麛裘面鞞。
投之无戾。
鞞之麛裘。
投之无邮。
袞衣章甫。
实获我所。
章甫袞衣。
惠我无私。
蜡辞土反其宅。
水归其壑。
昆虫勿作。
草木归其宅。
骊驹诗骊驹在门。
仆夫具存。
骊驹在路。
仆夫整驾。
貍首诗曾孙侯氏。
四正具举。
大夫君子。
凡以庶士。
小大莫处。
御于君所。
以燕以射。
则燕则誉。
礼记引南人言人而无恒。
不可以为卜筮。
礼记引谚人莫知其子之恶。
莫知其苗之硕。
礼记引逸诗昔吾有先正。
其言明且清。
国家以宁。
都邑以成。
庶民以生。
谁能秉国成。
不自为政。
卒劳百姓。
相彼盍旦。
尚犹患之。
列子引古语生相怜。
死相捐。
人不婚宦。
情欲失半。
人不衣食。
君臣道息。
列子引逸诗良弓之子。
必先为箕。
良冶之子。
必先为裘。
列子引周谚田父可坐杀。
六韬引谚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
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
鲁连子引谚百足之虫。
三断不蹶。
心诚怜。
白发玄。
情不怡。
艳色媸。
鲁童谣天将大雨。
商羊鼓舞。
吕氏春秋引鄙谚居者无载。
行者无埋。
黄金累千。
不如一贤。
吕氏春秋引逸诗将欲毁之。
必重累之。
将欲踣之。
心高举之。
君君子则正。
以行其德。
君贱人则宽。
以尽其力。
唯则定国。
论语引南人言人而无恒。
不可以作巫医。
孟子引齐人言虽有智能。
不如乘势。
虽有鎡基。
不如待时。
孟子引夏谚吾王不游。
吾何以休。
吾王不豫。
吾何以助。
一游一豫。
为诸侯度。
墨子引古语唇亡则齿寒。
谋而不得。
则以往知来。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镜于水见面之容。
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古代的童谣(儿歌)都这么有文化
![古代的童谣(儿歌)都这么有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df9ff92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2.png)
古代的童谣(儿歌)都这么有文化展开全文《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点评《明日歌》是明朝诗人文嘉的作品之一,这首儿歌至今仍能广为传唱,除了将岁月如斯、时不我待的“大道理”说得朗朗上口、浅显直白,更在于其推心置腹般的委婉亲切。
《秦始皇》秦始皇,何强梁。
开吾户,据吾床。
饮吾酒,唾吾浆。
飧吾饭,以为粮。
张吾弓,射东墙。
前至沙邱(丘),当灭亡。
点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这首童谣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暴政的刻骨仇恨。
据说这首儿歌传到秦始皇耳朵里,秦始皇非常不高兴,于是在巡游途中特意嘱咐,见了沙丘绕道而行。
最后始皇帝病入膏肓,前方有一群小孩在玩耍,挡住了他的道路。
秦始皇命手下去询问这群孩子:你们在玩什么啊?孩子们回答:我们在玩沙丘呢!秦始皇心里明白,百姓实际上是在诅咒他,遂两腿一蹬,呜呼哀哉!《五铢铜钱》黄牛白腹,五铢当复。
点评这是西汉末年公孙述在蜀称帝后,蜀中儿童四处传唱的一首童谣:当时,公孙述废止了西汉的货币“五铢铜钱”,而用铁官钱代替,致使百姓的利益遭受到很大的损失,于是便有了这首童谣的流传。
这里的“黄牛”是指王莽,因为王莽的新朝崇尚黄色;“白腹”是指公孙皇帝,因为公孙皇帝崇尚白色,五铢是汉钱。
人们通过这首童谣,预言公孙皇帝也会像王莽一样被消灭。
其实,所谓“世运”不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儿歌只是其客观规律的反映而已。
《八月无霜》八月无霜塞草青,将军骑马步空城。
汉家天子西巡狩,犹向江东更索兵。
点评这是唐僖宗年间京师长安流传的一首童谣,当时正值黄巢率农民军起义。
唐僖宗李儇整日闷闷不乐。
听到这首童谣,更觉得不吉利。
果然,第二年亦即僖宗七年,黄巢率军渡长江,跨淮河,占领洛阳。
而后西进潼关,并占领了这座长安门户。
消息传到长安,当朝宰相服毒自杀,僖宗皇帝向西南逃往成都。
儿歌中预言的“汉家天子西巡狩……”与僖宗的命运分毫不差,着实令人叫绝。
宫之奇谏假道拼音版
![宫之奇谏假道拼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00dae6b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0.png)
宫ɡōnɡ之zhī奇qí谏jiàn 假jiǎ道dào左zuǒ丘qiū明mínɡ〔先xiān 秦qín〕晋jìn 侯hóu 复fù假jiǎ道dào 于yú虞yú以yǐ伐fá虢ɡuó。
宫ɡōnɡ之zhī奇qí谏jiàn 曰yuē:“虢ɡuó,虞yú之zhī表biǎo 也yě。
虢ɡuó亡wánɡ,虞yú必bì从cónɡ之zhī。
晋jìn 不bù可kě启qǐ,寇kòu 不bù可kě翫。
一yì之zhī谓wèi 甚shèn ,其qí可kě再zài 乎hū?谚yàn 所suǒ谓wèi ‘辅fǔ车chē相xiānɡ依yī,唇chún 亡wánɡ齿chǐ寒hán ’者zhě,其qí虞yú、虢ɡuó之zhī谓wèi 也yě。
”公ɡōnɡ曰yuē:“晋jìn ,吾wú宗zōnɡ也yě,岂qǐ害hài 我wǒ哉zāi?”对duì曰yuē:“大dà伯bó、虞yú仲zhònɡ,大dà王wánɡ之zhī昭zhāo 也yě 。
大dà伯bó不bù从cónɡ,是shì以yǐ不bù嗣sì。
虢ɡuó仲zhònɡ、虢ɡuó叔shū,王wánɡ季jì之zhī穆mù也yě,为wéi 文wén 王wánɡ卿qīnɡ士shì,勳在zài 王wánɡ室shì,藏zànɡ于yú盟ménɡ府fǔ。
历史童谣
![历史童谣](https://img.taocdn.com/s3/m/1edd477fb84ae45c3b358cde.png)
穿越历史童谣口口相传卷轴飞逝时空变幻第1句盘古开辟天地之间女娲造入炼石补天第2句举手劳动告别古猿原始人类元谋蓝田第3句三皇五帝华夏祖先黄帝蚩尤涿鹿大战第4句尧舜禅让千古美谈大禹治水凿渠开山第二章三代更迭第5句夏启建国世袭相传忠言逆耳夏桀凶残第6句商汤灭夏网开一面力排众议盘庚搬迁第7句甲骨卜辞后世发现纣王无道不听劝谏第8句太公垂钓文王访贤武王兴周牧野之战第9句周公辅政分封平叛幽王买笑烽火骊山第三章春秋战国第10句平王东迁天下大乱五霸争雄春秋年间第11句尊王攘夷始自齐桓宋襄兵败泓水之战第12句晋文流亡忠臣相伴五张羊皮秦穆求贤第13句楚庄惊人问鼎中原一夜白头子胥过关第14句孙武练兵军令如山勾践灭吴卧薪尝胆第15句儒家孔孟仁义为先墨家墨子兼爱止战第16句道家老庄崇尚自然法家韩非律法庄严第17句诗经三百唱响千年三家分晋战国开端第18句商鞅变法立木城南孙庞斗智兵增灶减第19句苏秦张仪纵横雄辩赵武灵王胡服射箭第20句负荆请罪将相无间投江无悔爱国屈原第21句荆轲悲歌图穷匕见秦灭六国先近后远第四章秦大业第22句始皇赢政集权郡县等轨六尺同文小篆第23句焚书坑儒炼丹求仙长城秦俑阿房宫殿第24句赵高李斯沙丘之变陈胜吴广斩木揭竿第25句霸王项羽破釜沉船沛公刘邦约法为三第26句项庄舞剑宴无好宴韩信拜将暗度出战第27句霸王别姬自刎江边刘邦建汉定部长安第28句高祖盟誓吕后弄权周勃夺军将士左袒第29句文景之治钱盈谷满汉武大帝开疆拓边第30句抗击匈奴李广神箭去病出征三军勇冠第31句出使西域博望张骞苏武牧羊雪地冰天第32句司马史记无畏直言和亲出塞昭君落雁第33句沽名钓誊王莽篡汉新朝改制民怨滔天第34句绿林赤眉起义呐喊刘秀称帝建立东汉第35句光武中兴东瀛朝见强项县令洛阳董宣第36句老当益壮名将马援白马驮经佛学传汉第37句班超出使鄯善于阗蔡伦造纸书写方便第38句张衡发明地动浑天外戚梁冀大权独揽第39句宦官干政党锢事件苍天已死当立黄天第40句董卓乱朝王允除奸曹操刘备煮酒对谈第41句官渡大战曹操破袁三顾茅庐卧龙高见第42句周郎赤壁火攻战船关羽大意荆州失陷第43句曹丕曹植兄弟相煎火烧连营夷陵之战第44句诸葛孔明南征北战司马仲达装病夺权第45句路人皆知司马之念乐不思蜀昏君刘禅第六章两晋南北第46句渡江灭吴王浚楼船三国归晋统一政权第47句石崇斗富奢靡不堪周处除害回头是岸第48句皇帝无知贾后专权同姓操戈八王之乱第49句五胡在北东晋在南祖逖刘琨闻鸡舞剑第50句东山再起名士谢安草木皆兵前秦苻坚第51句羲之书法兰亭序言恺之作画洛神图卷第52句渊明归隐世外桃源冲之精确圆周计算第53句朝分南北长江两岸西洲曲调木兰辞篇第54句孝文改革不分胡汉景皓玉碎不为瓦全第55句佛教兴盛石窟奇观梁武信佛舍身寺院第七章隋唐兴替第56句一统天下隋文杨坚开皇治世科举选贤第57句杨广夺位巡游江南京杭运河南北相连第58句隋末起义烽火连天李渊起兵大唐兴建第59句血溅玄武太宗贞观明镜魏征直言敢谏第60句玄奘取经步履维艰文成公主和亲藏汉第61句改朝建周女皇则天玄宗图治盛世开元第62句遣唐使者渡海扬帆六次东渡鉴真志坚第63句李杜诗文万丈光焰提倡古文韩愈宗元第64句国运衰败安史之乱冲天将军题诗造反第八章两宋归元第65句五代十国更迭频繁黄袍加身陈桥兵变第66句宋祖匡胤酒释兵权李煜亡国填词伤感第67句杨门虎将为国征战宋辽罢兵约盟澶渊第68句心怀天下范公仲淹铁面无私包拯青天第69句活字印刷火药指南沈括编写梦溪笔谈第70句资治通鉴史学经典清明上河享誉画坛第71句苏轼豪放临江兴叹清照婉约落笔哀怨第72句塞北三朝虎视眈眈东京失守靖康之难第73句精忠岳飞怒发冲冠莫须有罪遗臭万年第74句王师北定放翁夙愿北固怀古稼轩看剑第75句歌舞升平南宋偏安称雄蒙古成吉思汗第76句似道误国满嘴谎言兄弟夺汗大哉乾元第77句秀夫投海世杰死战天祥丹心临终面南第78句乌泥泾被黄婆纺线马可游记西方传遍第79句汉卿杂剧窦娥鸣冤脱脱更化三史修编第九章明清兴衰第80句石人一眼天下皆反布衣称帝元璋灭元第81句生杀予夺胡蓝之案传位皇孙燕王靖难第82句七下西洋郑和宝船瓦剌南侵土木之变第83句时珍本草药学巨典霞客游记探秘河山第84句三国西游水浒名传明代小说鼎盛空前第85句努尔哈赤八旗善战崇焕报国忠心一片第86句闯王进京免粮均田崇祯皇帝自缢煤山第87句三桂借兵大清入关郑氏成功收复台湾第88句康熙神武平定三藩雍正勤政衣宵食肝第89句好大喜功乾隆十全查抄和珅嘉庆惩贪第90句林公则徐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割地赔款第91句太平天国天京事变慈禧太后听政垂帘第92句洋务运动取长补短甲午海战签约马关第93句百日维新毁于一旦八国联军庚子事变第94句聊斋红楼佳作名篇京剧国粹老生花旦第十章走向共和第95句辛亥革命封建推翻中华民国国父中山第96句袁氏复辟举国哗然军阀割据张段曹阎第97句胡适鲁迅反对文言五四运动捍卫主权第98句共产建党汪蒋政变红军长征两万五千第99句南京屠杀惨绝人寰抗日战争浴血八年第100句国共交兵三次大战一九四九共和纪元。
古代朝代歌顺口溜
![古代朝代歌顺口溜](https://img.taocdn.com/s3/m/0773468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5.png)
古代朝代歌顺口溜
以下是十条古代朝代歌顺口溜及例子:
1. 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例子:哎呀呀,你想想,那时候的天下就像一锅乱炖,各种人物和故事,是不是超级有趣呀!
2.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例子:你说这秦汉三国,多精彩呀,就像一部超级大片,那晋统一了,南朝北朝又开始较上劲啦!
3.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例子:哇塞,隋唐的辉煌,五代十国的混乱,再到宋元明清,这一路走来,不就像一场漫长的冒险嘛!
4. 夏朝开启新纪元,大禹治水功劳显。
例子:嘿,夏朝可是开头炮呀,大禹治水那可是大大的功劳,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了解一下?
5. 商朝青铜技艺高,甲骨文字真奇妙。
例子:哎呀呀,商朝的青铜多厉害呀,那甲骨文字简直就是神奇的密码,你不好奇吗?
6. 周朝分封天下安,礼仪文化传千年。
例子:你看那周朝,分封制让天下安稳,礼仪文化一直传到现在,多
牛呀!
7. 秦朝统一度量衡,万里长城气势宏。
例子:哇哦,秦朝统一度量衡多重要呀,还有那万里长城,就像一条巨龙,多震撼!
8. 汉朝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立大功。
例子:嘿,汉朝的卫青霍去病,那可是英雄呀,抗击匈奴立下大功,是不是超厉害的!
9. 唐朝盛世诗歌多,李白杜甫名远播。
例子:哇,唐朝那盛世,诗歌多得不得了,李白杜甫那可是大名鼎鼎呀,你能不喜欢?
10. 清朝末年风云变,列强入侵苦难言。
例子:唉,清朝末年那可真是风云突变呀,列强入侵,百姓多苦呀,我们可不能忘记这段历史!
我的观点结论:这些朝代歌顺口溜简单易懂,能帮助大家快速了解古代朝代的大致脉络,而且充满趣味,让人有进一步探究历史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