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合集下载

2024年最全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最全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最全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的身体》:认识身体各部位,了解它们的作用。

2. 第2章《身边的物体和材料》:探索物体的特征,区分不同材料。

3. 第3章《力和运动》:了解力的作用,探究简单机械和运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各部位,了解它们的功能。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物体特征的能力,学会区分不同材料。

3. 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学会运用简单机械,探索运动规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概念,简单机械的运用。

2. 教学重点:身体各部位的认识,物体特征的观察和描述,运动规律的探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模型、实物、实验器材等。

2. 学具:放大镜、尺子、称重器、小球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身体各部位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

例题讲解:讲解身体各部位的作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物体特征的观察:展示不同物体,让学生观察、描述。

力的探究: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

3.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身体各部位的连线题。

物体特征的选择题。

力的作用填空题。

六、板书设计1. 身体各部位的作用2. 物体的特征3. 力的作用4. 简单机械和运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自己的身体,标出各部位名称。

观察家里的物体,描述它们的特征,并分类记录。

尝试运用简单机械,观察运动变化。

2. 答案:身体部位名称:头、颈、躯干、四肢等。

物体特征描述:形状、颜色、大小等。

简单机械运动:如杠杆、轮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情况,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进行观察和分类。

组织户外活动,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和运动规律。

通过科普书籍、网络资源等,了解更多关于身体和物体的知识。

最全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最全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最全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涉及章节为《我们的身体》。

具体内容包括:身体的各个部位及其功能,了解自己的身体特点,学习保护身体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并了解身体的各个部位及其功能,培养学生对身体的认识。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及如何保护身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体模型、挂图、PPT。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人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身体的各个部位。

引导学生思考身体的作用,从而引入新课。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讲解身体各部位的功能。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指出身体各部位,加深认识。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如何保护身体,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保护身体的方法,并进行展示。

5. 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身体的各个部位及其功能。

2. 保护身体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的身体,并标注各部位的功能。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列举三个保护身体的方法,并说明原因。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本节课所学内容,共同关注身体健康。

同时,教师可以推荐相关书籍或视频,让学生深入了解身体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2. 教学目标的制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6. 板书设计。

7. 作业设计。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围绕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我们的身体》这一主题。

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应确保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性,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认识身体各部位及其功能。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一、第一课《大自然的礼物》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丰富资源,认识到大自然的珍贵。

2.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关爱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能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大自然的礼物。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大自然。

教学准备:1.图片素材:大自然中的动植物、自然景观等。

2.教学视频:大自然中的奇妙现象。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大自然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你们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礼物吗?2.探究活动(1)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种大自然的礼物,讨论其特点、用途等。

(2)小组分享: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补充发言。

3.视频学习(1)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奇妙现象。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大自然礼物是什么?(2)教育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大自然。

5.作业布置(1)让学生画一画大自然中的礼物。

(2)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

二、第二课《有用的植物》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用途。

2.培养学生观察植物、关爱植物的意识。

3.提高学生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能力。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用途。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关爱植物,保护生态环境。

教学准备:1.图片素材:各种植物及其用途。

2.教学视频: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有什么用途吗?2.探究活动(1)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种植物,讨论其用途。

(2)小组分享: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补充发言。

3.视频学习(1)播放教学视频,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长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2)教育学生关爱植物,保护生态环境。

5.作业布置(1)让学生画一画有用的植物。

(2)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

三、第三课《动物的家》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家。

2024年最全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最全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2024年最全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内容进行设计。

具体章节为《认识自然界的多样性》。

详细内容包括:第一章《多彩的植物界》,探讨植物的特征、分类及生长过程;第二章《有趣的动物界》,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分类及适应环境的方式;第三章《奇妙的自然界》,研究自然现象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特征、分类及生长过程,增强对自然界多样性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科学素养。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植物和动物的分类方法,自然界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植物和动物的特征、生长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实物展示、教学挂图、实验器材。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观察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多样性,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第一章《多彩的植物界》。

a. 介绍植物的特征、分类及生长过程。

b. 实践活动: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填写观察记录表。

3. 新课导入:讲解第二章《有趣的动物界》。

a. 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分类及适应环境的方式。

b. 实践活动:观察身边的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4. 新课导入:讲解第三章《奇妙的自然界》。

a. 研究自然现象,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b. 讨论环节:如何保护自然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特征、分类及生长过程。

2. 动物的特征、分类及适应环境的方式。

3. 人与自然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进行分类并记录下来。

2. 答案:根据学生观察到的植物和动物进行分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完整,学生是否掌握了植物、动物的分类方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完整版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

完整版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

完整版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1. 我和我的身体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认识各种感觉器官。

2. 多彩的生活探索生活中的颜色,了解颜色的来源和变化。

学习颜色搭配,培养审美观念。

3. 奇妙的水认识水的性质,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学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4. 美丽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各种植物。

学习植物的特点和分类,培养爱护植物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提高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自然的情感。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实践活动的组织和指导。

2. 教学重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

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重点、难点知识。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强、难度适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完整版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2. 板书内容:各章节重点知识、概念、实践活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

2. 答案:提供详细的答案解析,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书籍、网站、实践活动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本教案力求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课堂小结;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024年最全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精彩教案完整版

2024年最全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精彩教案完整版

2024年最全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精彩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基于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材,涉及第三章《我们周围的物体》的第一至第三节。

详细内容包括:1. 物体的基本特征:认识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2. 物体的分类:学习将物体按照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

3. 物质的性质:了解物体的软硬、轻重等性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体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物体分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物体的分类及物质性质的掌握。

教学重点:物体的基本特征,观察、思考、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学习单、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有趣的魔术,引发学生对物体特征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a. 展示一个不透明的盒子,让学生猜测盒子里的物体。

b. 学生观察、猜测后,教师揭示答案,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特征。

2. 新课内容讲解:a. 讲解物体的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b. 举例说明物体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分类。

c. 介绍物质的性质,如软硬、轻重等,并进行实验验证。

3. 例题讲解:针对新课内容,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学习单上的练习,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第三章《我们周围的物体》2. 内容:a. 物体的基本特征:颜色、形状、大小等。

b. 物体的分类:按照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c. 物质的性质:软硬、轻重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列举出生活中的三种物体,并描述它们的基本特征。

答案:a. 略b. (1)水果类:苹果、香蕉;文具类:铅笔(2)硬物:石头、玻璃;软物:纸2. 拓展延伸:观察家里的物品,尝试进行分类,并与家人分享你的发现。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1 《认识物体》教学目标:1. 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物体的特征。

2. 能够通过触摸、观察和比较,区分不同物体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固体物体,如木块、金属片、气球等。

2. 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讲解和示范:讲解物体的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并示范如何观察和描述。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互相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

4. 总结和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和描述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是否能准确描述物体的特性。

2. 观察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1.2 《比较物体》教学目标:1. 能够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2. 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和比较。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测量能力。

教学内容:1. 认识常用的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

2. 学习如何测量和比较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

2. 讲解和示范:讲解如何使用尺子等工具进行测量和比较,并示范操作。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使用工具测量和比较不同的物体。

4. 总结和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测量和比较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是否能正确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2. 观察学生是否能准确比较物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中的科学2.1 《水的奇妙》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性质和特点。

2. 学习水的沸腾和蒸发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内容:1. 水的性质和特点,如透明、无色、流动性等。

2. 水的沸腾和蒸发过程,以及相关实验。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水的性质和特点。

2. 讲解和示范:讲解水的沸腾和蒸发过程,并示范相关实验。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小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解读二年级上册由“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两个单元组成。

两个单元总计13课,原则上每课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

另外每个单元都有“科学阅读”内容,可以穿插在每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集中在一课时落实。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共7课,分别是《1.地球家园中有什么》、《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3.太阳的位置和方向》、《4.观察月相》、《5.各种各样的天气》、《6.不同的季节》、《7.做大自然的孩子》。

这7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认识(第1课)→具体认识(第2—6课)→讨论升华(第7课)。

具体介绍如下:第1课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中和地球家园周围有什么;第2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土壤;第3、4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究天空中的太阳和月球变化现象,使学生能够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和描述月相变化现象;第5、6课引导学生具体探索地球家园的天气和四季变化,认识这些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第7课引导学生在学习了前面6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要做大自然的孩子,感谢大自然的恩赐,保护动植物,爱护大自然。

“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三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从整体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到局部的寻访土壤居民,从遥远的太阳、月球与生活的联系到触手可及的天气、季节与生命的联结,整个单元以“关爱家园、关注生命”为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活动,并将整个活动落脚到“做大自然的孩子”,在落实单元教学内容的同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升华。

简单地说,本单元以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概念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话题上来,将发展点落脚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题中来,将兴趣点迁移到珍爱生命、保护身边的动植物的活动里来。

本单元教学内容集科学探究教育、生态环境教育、自然体验教育于一体,并体现了博物学的重要特征——与自然的直接交往。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

01
02
03
04
光照
植物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制造养分。
水分
植物通过根部吸收水分,用于 生长和代谢。
土壤
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和支撑。
温度
适宜的温度有助于植物的生长 和发育。
2024/3/26
8
观察植物生长过程
01
02
03
种子萌发
观察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吸 水膨胀、萌发长出根和芽 的过程。
2024/3/26
根据记录的数据和观察结 果,分析植物的生长趋势 和特点,以及不同条件对 植物生长的影响。
10
03 动物行为与习性
2024/3/26
11
动物行为类型及特点
觅食行为
动物通过不同的方式获 取食物,如捕食、觅食
、寄生等。
2024/3/26
防御行为
动物为保护自己而采取 的行为,如逃跑、躲藏
、警戒等。
繁殖行为
鼓励家庭参与
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科技制作和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 导,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2024/3/26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6
27
14
04 物质变化与实验
2024/3/26
15
物质状态变化
物质的三态
蒸发与凝结
固态、液态和气态。通过观察和实验 ,让学生了解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状 态变化。
探究物质从液态到气态(蒸发)和从 气态到液态(凝结)的过程,了解湿 度、风速等因素对蒸发速度的影响。
熔化与凝固
通过实验观察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熔 化)和从液态到固态(凝固)的过程 ,理解温度对物质状态的影响。

2024年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整理版

2024年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整理版

2024年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整理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身边的科学1.1 认识我自己1.2 感知物体2. 第2章:多样的生物2.1 校园里的植物2.2 校园里的动物3. 第3章:地球与空间3.1 天空和大地3.2 天气与季节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特点,培养自我认知能力。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类物体、植物和动物的能力。

3. 让学生了解地球与空间的基本知识,培养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观察、描述和分类物体、植物和动物。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2. 学具:放大镜、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践活动或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在第1章“认识我自己”中,让学生画自己的手,观察手的结构。

2.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例:在第2章“校园里的植物”中,讲解如何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征。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例:在第3章“天空和大地”中,让学生观察天空和云彩,描述其特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需简洁明了,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1章:画一幅自己的自画像,标出手、脚等身体部位。

第2章:观察校园里的植物,描述其特征并分类。

第3章: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描述不同天气的特点。

2. 答案:第1章:自画像及身体部位的标注。

第2章:植物特征描述及分类。

第3章:天气变化记录及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观察和探索。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更多的科学现象。

推荐相关科普书籍和视频,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重点关注细节:教材章节和内容的选取与教学目标的对应。

补充说明:1. 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学目标,确保每节课的活动都能有效支撑目标的实现。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提高自我认知。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物体特性的能力,增强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3. 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培养关爱生命的情感。

4. 使学生了解天气与季节的变化,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爱护地球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体的特性、植物的生长变化、天气现象。

2. 教学重点:人体结构、物体特性的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天气与季节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情景引入、问题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结合教材内容,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直观的教具,讲解新课知识。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答。

4. 随堂练习:针对新课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体现课程主题。

2. 提纲:列出教学内容的要点,标明重点、难点。

3. 图表:用图示、表格等形式,直观展示知识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幅人体结构图,并标注各部位名称。

(2)观察身边的物体,描述其特性,并记录下来。

(3)种一颗种子,观察其生长过程,并作画记录。

(4)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其规律。

答案:(1)人体结构图及标注见附件。

(2)物体特性描述见附件。

(3)种子生长记录画见附件。

(4)天气变化记录分析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情况、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结合教材内容,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植物观察、天气调查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最全】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最全】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最全】一、教学内容1. 《我们周围的物体》:物质性质、物体分类;2. 《多样的生物》:动植物特点、生物多样性;3. 《空气与水》:空气成分、水的性质;4. 《力和运动》:简单机械、力的作用;5. 《地球和宇宙》:地球结构、太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教材基础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力的作用、地球结构、生物多样性。

教学重点:物质性质、简单机械、空气成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2. 学具:作业本、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2. 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注重知识点的讲解与演示;3.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培养动手能力;4. 互动:进行课堂提问、讨论,巩固所学知识;6.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醒目;2. 内容:分板块列出重点知识点,配以图表、关键词;3. 布局:清晰、简洁,便于学生记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身边的物体,并描述它们的性质;(2)简述空气的成分及作用;(3)画出地球结构图,标注主要特点。

2. 答案:(1)物体:铅笔、橡皮、桌子等;性质:硬度、颜色、形状等;(2)空气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作用:呼吸、燃烧等;(3)地球结构图: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实验,观察物体性质;(2)开展户外活动,观察生物多样性;(3)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小制作,激发创造力。

本教案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

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材内容编写。

具体章节如下:1. 第一章:身边的科学1.1 水的奥秘1.2 空气在哪里1.3 声音的传播2. 第二章:植物的生长2.1 植物的结构2.2 植物的生长条件2.3 植物的光合作用3. 第三章:动物的奥秘3.1 动物的分类3.2 动物的身体结构3.3 动物的适应性4. 第四章:地球与宇宙4.1 地球的形状4.2 地球上的气候4.3 宇宙的奥秘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身边的科学现象,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问、探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植物、关爱动物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的形状、宇宙的奥秘。

2. 教学重点:水的奥秘、空气的作用、声音的传播、植物的结构与生长、动物的身体结构与适应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模型、挂图、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画笔、纸张、剪刀、胶水、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实践情景1:观察水的变化实践情景2:感受空气的存在实践情景3:声音传播游戏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重点知识点。

例题1:水的三态变化例题2:空气的用途例题3:声音的传播原理3. 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练习1:植物的结构填空题练习2:动物分类选择题练习3:地球与宇宙连线题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话题1:植物的生长条件话题2:动物的身体结构话题3:地球的形状与气候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24年完整版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2. 板书内容:按照教学内容,列出重点知识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课题1:水的三态变化课题2:空气的作用课题3:植物的生长条件课题4:动物的身体结构课题5:地球的形状与气候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进行相关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024版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教案

2024版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教案

多元评价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自 评、互评、师评等,从多 个角度全面评价学生。
家校共育,促进全面发展
家校沟通
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的表现和 需求,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家长参与评价
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评价过程,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评价更 加客观和全面。
家校合作活动
组织丰富多彩的家校合作活动,如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增进彼此了 解,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实验步骤 1. 准备天气记录表和各种测量工具。
2. 每天定时测量并记录温度、湿度、风速等天气参数。
天气变化记录实验设计
3. 观察并记录天气现象,如阴晴雨雪、 风力风向等。
注意事项:保持测量工具的准确性和 稳定性;注意天气变化对实验的影响。
4. 分析并总结天气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科技制作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为课堂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06
评价方式与标准制定
过程性评价策略
观察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 察学生的表现来了解他们的学习 情况。例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 的参与度、注意力集中情况、与
同学的合作情况等。
提问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对 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问可以针 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设置不同难 度的问题,以检验学生的理解程
4. 展示并交流各自的作品和制 作经验。
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废旧物品 进行制作;注意制作过程中的安 全问题;鼓励学生的创新和想象
力。
05
课堂互动与拓展活动
小组讨论与交流分享
设立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学生 围绕科学主题展开讨论,分享 彼此的想法和观点。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第一单元《植物》第1课《观察一棵植物》教学目标:1.了解观察植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认识常见的植物,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1.学会观察植物的方法。

2.认识常见的植物。

教学难点:1.学会观察植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常见的植物。

2.准备观察植物的工具,如放大镜、笔记本等。

教学过程:1.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植物。

2.观察植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棵植物进行观察。

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植物,记录观察结果。

3.分享观察结果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植物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4.认识植物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植物,如树木、花草等。

第2课《植物的生长》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认识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教学重点:1.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2.认识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

教学难点:1.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长过程中的植物。

2.准备观察植物生长的记录表。

教学过程:1.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生长。

2.观察植物生长学生分组,每组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

学生记录植物生长的变化。

3.分析植物生长条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如阳光、水分、土壤等。

4.分享观察和分析结果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植物生长过程和生长条件。

第3课《保护植物》教学目标:1.了解保护植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学会保护植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2.学会保护植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1.学会保护植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保护植物的资料。

2.准备保护植物的工具,如手套、剪刀等。

教学过程:1.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保护植物。

2.了解保护植物的重要性教师讲解保护植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植物就是保护地球。

3.学会保护植物的方法教师示范如何保护植物,如种植树木、不摘花折树等。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最全】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最全】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最全】一、教学内容1. 《我们周围的物体》:认识固体、液体和气体;物体的性质和分类。

2. 《力和运动》:了解简单机械;力的作用和运动的关系。

3. 《地球和宇宙》:认识地球的基本特征;了解太阳、月亮和星星。

4. 《植物的生长》: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培养科学思维。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引导学生关爱大自然,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物体性质的分类、简单机械的应用、地球的基本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模型、图片等。

2. 学具:彩笔、剪刀、胶水、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实物、图片或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重点、难点知识,进行示例演示。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课题名称。

2. 内容: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难点知识,呈现逻辑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固体、液体和气体,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2)简述力和运动的关系,举例说明。

(3)画出植物的生长过程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2. 答案:(1)固体:如石头、木头;液体:如水、牛奶;气体:如空气、氧气。

特点: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压缩;液体有固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可流动;气体无固定形状和体积,易压缩。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如:用力推车,车由静止变为运动。

(3)见教材插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根据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最新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科版(全)

最新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科版(全)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材 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 解相关科学现象和规律。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 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 象,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和观察记录。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 好奇心,形成尊重事实、 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精 神。
方法目标
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 方法,包括观察、实验、 比较、分类等。
废弃物处理
了解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 正确方法,如分类收集、 妥善处理废液等。
05
天气现象及变化规律
天气类型及特征
晴天
天空晴朗,阳光明媚,适 合户外活动。
多云
云量较多,阳光时隐时现 ,天气变化较快。
阴天
天空阴暗,云层厚重,光 线暗淡。
雨天
天空下雨,地面湿滑,需 注意防雨和交通安全。
雪天
天空降雪,气温较低,需 注意保暖和防滑。
科技产品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智能手机
01
正确设置和使用手机功能,注意保护眼睛和耳朵,避免长时间
使用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平板电脑
02
掌握正确的操作姿势和输入方法,注意保护屏幕和电池,避免
过度使用和损坏。
智能家居设备
03
了解设备的安装和使用方法,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安全,避免
被黑客攻击和侵犯。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引领未来
观察幼苗在光照、水分和营养充足条件下的生长 情况,如叶子的数量和颜色、茎的粗细等。
03 开花结果
观察植物在成熟阶段开花、结果的过程,了解植 物的繁殖方式。
记录并分析数据
01
生长数据记录
定期测量并记录植物的株高、叶面积、茎粗等生长数据。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我们的身体》:认识人体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了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动物与植物》:学习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

3. 《空气和水》:探究空气和水的性质,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力和运动》:学习力的概念,探究简单机械的原理,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

5. 《地球和宇宙》:认识地球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宇宙中的星体。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培养科学素养,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培养环保意识和健康生活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如力、空气、水等。

2. 教学重点: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学习卡片、观察记录表、实验器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故事、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重点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程2. 教学目标3. 教学难点与重点4. 关键概念和公式5.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动植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收集关于空气和水的资料,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力的作用。

2. 答案:(1)动植物观察记录表。

(2)空气和水资料报告。

(3)实验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科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组织科学讲座,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

(3)鼓励学生参加科学竞赛,培养科技创新能力。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最全】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最全】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最新最全】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了解土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是植物生长的基础。

2.科学探究目标:能够观察、描述、比较土壤的颜色、质地、气味、湿度等特征。

3.科学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土壤的兴趣和热爱,认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土壤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研究如何正确使用和保护土壤资源。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土壤的组成和特征,以及土壤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土壤的特征和作用。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土壤样品、显微镜、试管、滴管、酚酞溶液、醋酸铵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

2.图片和视频资料:有关土壤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预设5分钟)播放一段有关土壤的视频或者展示一些土壤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土壤的兴趣。

二、了解土壤(预设10分钟)让学生观察一些土壤样品,询问学生对土壤的认识和了解。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嗅闻、触摸等方式,描述土壤的特征和特点,如颜色、质地、气味、湿度等。

三、实验探究(预设25分钟)1.探究土壤的成分让学生取一些土壤样品,加入酚酞溶液,观察颜色变化,了解土壤中有机物的存在。

再让学生加入醋酸铵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了解土壤中无机物的存在。

2.探究土壤对植物生长的作用让学生观察一些植物的生长情况,分别种植在不同种类的土壤中,观察植物生长的差异,并进行比较和总结。

四、小结(预设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强调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意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五、拓展(预设5分钟)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土壤,了解土壤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板书设计: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成分:有机物和无机物特征:颜色、质地、气味、湿度作用:植物生长的基础教学过程一、复导入(预设8分)1.引入课题,引发学生思考太阳位置和方向的关系。

2.播放课件中的动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课不缺)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2.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地球上有山川、河流、土地、森林、阳光、动植物、人类、空气等。

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和分享,乐于表达对于地球的了解。

要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地球。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仔细观察思考可以更好的了解地球。

自己动手画一画自己所了解的地球。

意识到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大概了解地球(其实是地表)是由植物、土壤(大地)、海洋、空气、动物等很多方面组成的。

2.教学难点: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说出地球上的东西。

【教学准备】1.小组活动:每人一支彩笔。

2.教师准备:班级记录单,地球家园图,相关的图片与视频。

【教学过程】一、视频或图片导入:(预设3分钟)播放一些地球在宇宙中的视频,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

二、深入了解地球上有什么(预设10分钟)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的地球是其中的一颗行星,大家谁可以说一说你知道的地球都有什么呀?学生回答。

想不想多了解一些我们的地球呢?播放地球简介的视频或者地形地貌植物动物海洋的图片。

观看后再提问学生“地球上都有什么呀?”学生回答。

三、动手画一画。

(预设20分钟)老师:我想画一张地球家园图,但是我不知道上面要画什么?同学们知道么?学生回答可以画什么?小组交流老师:你们想不想画一张属于自己的地球家园图?现在每位同学拿出自己的彩笔,将本组的地球家园图描绘出你心中的样子吧!组长领取绘画材料。

各组开始绘制自己的地球家园图,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和总结(预设5分钟)各组完成后,进行交流观看,最后每组一名代表展示作品并说一说自己的地球家园图上都有什么?那我们的地球家园缺少一样可不可以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交流发言教师小结: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我们要珍惜和爱护她,不能让他缺少任何一部分,努力保护地球的完整。

最后大家将我们的班级记录表填写完整。

五、拓展(2分钟)大家可以走出去看一看,观察一下我们的树林、田野、绿地、山坡上,看看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里还能找到什么?【板书设计】:地球家园中有什么?陆地:山川动植物人类地球水:海洋河流空气阳光《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或生活。

2.教学探究目标:●学会搜集证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信息处理;●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3.科学态度目标:●能对事物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对土壤中的动植物产生兴趣;●能够如实的描述土壤中的动植物,尊重事实,养成实事求是的意识;●学会倾听,愿意分享,乐于表达,小组间做到团结合作。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够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密不可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认识,让学生意识到许多动植物依赖土壤生存或生活。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理解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整体,密不可分。

教学准备:土壤、水槽(放土壤的容器)、放大镜、镊子、铲子、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出示土壤的图片土壤是一种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熟悉的是每天我们都能看见,在路上、在院里、在校园的角落。

而陌生在于即便我们经常看到,但很少有人蹲下身来仔细的观察过土壤。

所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土壤以及土壤中的动植物。

(出示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土壤随然在我们身边,但大多没有仔细观察过土壤的世界,调动学生观察土壤的兴趣)(二)观察土壤。

1.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土壤。

土壤中都有什么?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运用这些工具?在观察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问题?(设计意图:带着问题去观察,有针对性的做实验,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生1:土壤中可能会有小生物和一些枯叶子···生2:观察要仔细认真,有顺序,细致到每一个角落···生3:放大镜是放大一些小东西的,镊子用来夹物体,铲子用来铲土,观察土壤里的动植物···生4:在观察中要认真仔细,不漏掉每一个角落,要按一定的顺序,不要伤害土壤里的小生物···(设计意图:让学生猜测土壤中有什么,从而激发去挖掘的欲望,并让学生能够再说的过程中,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明自己的的想法)出示注意事项做补充。

2.观察土壤并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边观察边记录让学生及时留下观察后的证据,做汇报时有据可依)3.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

(三)研讨活动。

1.我们发现了多少种依靠土壤生长和生活的植物和动物?(设计意图:在相同的时间内,小组之间发现的种数可能会有所不同,认真仔细有序全面的小组会发现的比一般小组多一些,可以形成组间竞争,激发学生观察的热情)2.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动植物和土壤的“关联”的认识,即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认识,很多动植物都需要依赖土壤而生存)(四)拓展。

用防水胶、木条、有机玻璃做一个扁的透明观察盒,往观察盒里倒满土并注意保持土的湿润。

把蚯蚓或是蚂蚁放到土上,再铺一些嫩草和树叶,观察蚯蚓或蚂蚁的活动。

(设计意图:拓展活动有效弥补了学生不易观察到的土壤下的动物生活情况。

不同地区可以考虑“蚂蚁工坊”这一材料替换,但观察蚯蚓从观察环境的真实性和观察成本来看都更为适宜。

)《太阳的位置和方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学会根据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

体会一天中,早、午、晚天气冷热变化。

2.科学探究目标:能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及冷热变化。

3.科学态度目标:开展小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勇于发言,积极动手,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将学生置于现实情境中,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发现自然规律。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利用太阳位置辨别方向。

2.教学难点:利用太阳位置辨别东、南、西、北。

教学准备1.小组活动:每组东、南、西、北、太阳、早、午、晚8张图片。

2.教师准备: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预设8分)1.太阳从哪里升起?(引入课题,引发学生思考太阳位置和方向的关系)2.你知道如何根据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吗?(教师播放课件中的动画)3.当我们来到大自然如何辨认方向呢?让我们一起去操场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二、探究利用太阳位置辨别方向(预设22分)1.老师把学生带到操场,选出一组示范。

老师根据太阳位置确定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太阳在东、右为南、后为西、左为北。

找4名同学举着图片分别站在东、南、西、北4个方向。

一名同学举“早”站在东,一名同学举“午”站在南,一名同学举“晚”站在西方。

2.老师手举“太阳”图片边走边说,早晨在东、中午在南、晚上在西。

3.小组活动①各小组分别确定方向,观察兵与同伴说一说操场东、南、西、北各有什么东西?②学生在记录单上记下各方向的东西。

③交流记录结果,体会规定方向的必要性。

三、带回学生讨论:(预设5分)清晨、中午和傍晚,面对太阳我们如何判断前、后、左、右的方向。

讨论一天中什么时间最热,记录我们的冷热感觉。

四、交流总结:(预设5分)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我们怎样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早、午、晚,什么时候最热?我们是怎样知道的?五、板书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太阳东升西落早晨:太阳在东中午:太阳在南傍晚:太阳在西一天中最热的时间:中午《观察月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

知道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2.科学探究目标:能观察描述月相,推理月相有规律的变化。

3.科学态度目标:增强观察月相的探究兴趣。

勇于表达交流自己的观点,乐于倾听、分享他人信息。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完成月相记录。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2.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月相。

【教学准备】1.小组活动:每组一张月相记录卡2.教师使用: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质疑:(预设3分钟)1.同学们为了我们更好地研究,我今天特意请来了一位大家都很熟悉的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她是谁呢?(播放有关月亮的课件)2.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板书)3.在过去的一周你发现月亮形状有什么不同?4.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月相的变化吧!板书课题《观察月相》二、观察、描述月相(预设10分钟)1.月相是月亮在每个农历月中的形状变化,接下来请你仔细地观察月相你有什么发现?(无序出示上半月相图课件。

)2.你认为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怎样的?3.小组观察。

4.交流发现,月相图排序。

(板书: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边5.推测下半月的月相。

6.出示下半月月相图课件。

(板书: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注:在板书相对应位置贴典型月相图,便于学生观察掌握月相变化】三、观察记录月相(预设20分钟)1.过渡:月相在每个农历月中变化顺序是由缺到圆;由圆到缺。

今天我们利用高科技,观察一个月的月相。

(月相课件)2.你能用什么方法把观察的月相记录在活动手册上呢?(用铅笔画)3.能不能制作一套月相卡片?4.用什么办法能显示月亮的球形。

用什么表示月亮明亮部分?看每月初一的月亮是什么样的?怎么表示?(黑色的球)5.用白纸剪下月相形状贴在黑色球相应的位置,月相就完成了。

6.学生动手制作月相。

7.小组展示。

8.班级评价。

四、研讨交流,课外延伸(预设7分钟)1.通过观察不同的夜晚月相相同吗?2.在这节课中,你知道了什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观察是做科学研究一种基本方法。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很多月亮的知识,实际上月相变化还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希望同学们课余时间对月相进行实际观察,要注意确定固定的观察地点和时间,用我们所学的方法进行记录。

看谁发现的多!板书设计:观察月相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边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各种各样的天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并会区分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会用语言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科学探究目标:能根据图片所表现出的天气特征正确地判断天气。

能运用恰当词语描述天气特征。

3、科学态度目标:能对各种天气现象产生探究兴趣。

愿意倾听他人的看法,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乐于同学间的合作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

有保护动植物,热爱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并会区分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

教学难点:能结合自身经历,用自己的话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