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害虫的种类
地下害虫有哪些,如何防治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有哪些,如何防治地下害虫我们在种植的过程中老遇见地下害虫危害花木种子、幼苗地下部分或近表土地主茎,大家都非常的发愁烦恼,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地下害虫有哪些,如何防止地下害虫。
瑞丰化工-氧化乐果地下害虫种类:1.蛴螬:金龟子幼虫取食作物幼根、茎地下部分常根部咬伤或咬断危害特点断口比较整齐使幼苗枯萎死亡大豆、甜菜、高粱受害较重。
2.金针虫:叩头虫幼虫危害小麦、玉米、高粱、马铃薯等咬食种子、胚芽、根茎危害特点幼根茎食成小孔致使死苗、缺苗或引起块茎腐烂。
3.蝼蛄:地下咬食刚播下种子或发芽种子并取食嫩茎、根危害特点咬成乱麻状同时蝼蛄地表层活动形成隧道使幼苗根与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凋枯死亡谷子受害较重。
4.地老虎:幼虫食性杂危害大豆、玉米、蔬菜等多种作物白天潜伏土夜晚出土危害危害特点茎基部咬断常造成作物严重缺苗断条甚至毁种。
其次还有根蛆、根蝽、根蚜、拟地甲、蟋蟀、根蚧、根叶甲、根天牛、根象甲和白蚁等。
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一、蛴螬的防治方法:1.用40%氧化乐果500倍液。
2.5%敌杀死1800倍液喷杀成虫。
3.用50%氯丹粉剂加适当细土拌匀,翻入土下,毒杀幼虫。
4.在幼虫盛发期用50%辛硫磷600倍液浇于土中,对消灭幼虫有良效。
二、金针虫的防治方法:1.金针虫的卵和初孵幼虫,分布于土壤表层,对不良环境抵抗力较弱。
翻耕曝晒土壤,中耕除草,均可使之死亡。
2.用防治蝼蛄的方法氯丹粉剂处理土壤。
三、蝼蛄的防治方法:1.灯光诱杀成虫,晴朗无风闷热天气诱集量尤多。
2.用50%氯丹粉加适量细土拌匀,随即翻入地下。
约每亩地用药2500克。
3.蝼蛄具有强烈的趋化性,尤喜香甜物品。
因此,用炒香的豆饼或谷子500克,加水500克和40%乐果乳剂50克,制成毒饵,以诱蝼蛄。
四、地老虎的防治方法:1.诱杀成虫。
根据成虫的趋光性,在成虫羽化盛期点灯诱杀,或用糖醋毒液毒杀成虫。
2.种植诱集作物。
春季在苗圃中撒播少量苋菜籽,吸引害虫到苋菜上危害,以减轻对花木的危害。
地下害虫的危害种类与防治

观察防治后地下害虫的数量减少程度,计算虫口减退率,反映防治 效果。
存活率
测定防治后地下害虫的存活情况,与防治前进行比较,评估药剂对害 虫的致死率。
防治效果的持续性与改进建议
持续监测
在防治后的一段时间内 持续监测地下害虫的数 量和种群动态,评估防 治效果的持久性。
调整防治策略
根据防治效果的评估结 果,适时调整防治药剂 、使用方法和防治时机 等策略,以提高防治效 果。
03
防治效果
经过综合防治,该地区地下害虫的种群数量得到有效控制,农作物产量
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某农作物地下害虫的防治案例
危害种类
该农作物地下害虫主要是根蛆和根螨,对作物根部造成严 重损害。
防治措施
采用土壤处理、种子处理和药剂灌根等方法,如使用杀虫 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防治效果
经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该农作物地下害虫得到了有效 控制,提高了农作物的抗病性和产量。
危害
主要危害蔬菜、果树、花卉等植 物的根部和地下茎,导致植物生 长缓慢、黄化、萎蔫甚至死亡。
防治
采用药剂拌种、毒饵、土壤处理 等方法防治。
金针虫
种类
金针虫是叩头甲科的幼虫,常见的有 细胸金针虫、沟金针虫等。
防治
采用药剂拌种、土壤处理、药剂灌根 等方法防治。
危害
主要危害蔬菜、果树、花卉等植物的 根部和地下茎,导致植物生长缓慢、 黄化、萎蔫甚至死亡。
新型防治技术的应用案例
危害种类
随着农业的发展,新型地下害虫不断出现,如线虫、原生动物等。
防治措施
采用新型的防治技术,如生物农药、天敌释放和基因编辑等。
防治效果
新型防治技术对于控制地下害虫具有显著效果,且对环境友好,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地下害虫

(二)蛴螬:属鞘翅目,金龟子总科,地下害虫中种 类最多、分布最广、危害最大。为害麦类、玉米、花 生、薯类、花生、棉花等。咬断根茎,断口整齐,使 幼苗枯死,造成缺苗断垄。蛀食块根块茎,引起病菌 侵染,造成腐烂。
大黑鳃金龟:北方1代/2年,以成、幼虫越冬,春季10cm土温 达14-15 ℃开始出土,17 ℃以上时盛发。趋光性弱;有假死 性;飞翔力弱; 暗黑鳃金龟:1代/年,多数以3令老熟幼虫越冬,少数以成虫越 冬,以成虫越冬成为次年5月出土的虫源,以幼虫越冬的春 季不取食,7月的初孵幼虫即可取食秋播作物。成虫趋光性 强,飞翔快,黎明前入土潜伏。 铜绿丽金龟:1代/年,以幼虫在深土中越冬,春季10cm土温大 于6 ℃为成虫活动盛期。6月下至7月上为产卵盛期。成虫昼 伏夜出;趋光性强;有机质丰富、土壤湿润地块发生重;豆、 薯类田块发生重;虫形态特征主要区别
华北(单刺)蝼蛄 东方蝼蛄
体较小,29-35毫米,淡 黄褐色,外下方平直, 外侧有刺3-4个 灰黑色,2-3龄以上同成 虫,长椭圆形,末端近 纺锤形。 体长、体色 前足腿节、 后足胫节 体色、后足 胫节刺、腹 部形状
大小
成虫
体粗大,39-45毫米,黄 褐或黑褐色,外下方弯 曲,近端部外侧有刺1-2 个或无。 黄褐贫。5-6龄以上同成 虫,椭圆形,末端近圆 筒形。
腹面无刺毛列,只有钩 状毛,呈三角形分布, 肛门孔呈三射裂状
末端稍尖
臀板三角形,上有一个三角 形黑斑
腹面有刺毛列,每列多帽 13-14根长锥刺组成,两列 尖相交或相遇,后端稍向外 岔开,钩状毛分布在刺毛列 周围,肛门孔横裂状 每侧8根排成一列,后顶毛 10-14根
与腹板在尖端合 为一缝
前顶毛
每侧3根(冠缝侧2根, 额缝侧一根)
地下害虫的最佳防治方法

地下害虫的最佳防治方法引言地下害虫是指生活在地下的各种有害昆虫,如蚯蚓、蚂蚁、白蚁等。
它们会给农业、园艺和城市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破坏植物根系、破坏土壤结构,甚至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威胁。
寻找最佳的地下害虫防治方法非常重要。
地下害虫的分类地下害虫主要分为两类:土壤寄生性害虫和土壤栖息性害虫。
1. 土壤寄生性害虫土壤寄生性害虫包括线虫、瘿螨等。
这些害虫会在植物根部寄生或危害作物的地下部分。
常见的土壤寄生性害虫有根结线虫、细胞内线虫等。
2. 土壤栖息性害虫土壤栖息性害虫包括各种昆虫和其他小型生物,如白蚁、蚯蚓和蚂蚁等。
这些害虫在土壤中筑巢、捕食或危害植物根部。
其中,白蚁是最常见的土壤栖息性害虫之一。
地下害虫防治方法为了有效地防治地下害虫,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是预防和控制地下害虫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改善土壤质量和结构,可以减少害虫对植物的危害。
a.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加植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选择适量、适时、适种类的肥料施用,避免过量使用化学肥料。
b. 使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不仅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和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
这些有益微生物可以抑制地下害虫的生长和繁殖。
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或微生物来控制地下害虫的方法。
a. 天敌引入某些昆虫和线虫可以作为天敌来控制地下害虫的数量。
通过引入这些天敌,可以有效地降低地下害虫的种群密度。
b. 寄生性昆虫控制一些寄生性昆虫,如蜂类和寄生线虫,可以寄生在地下害虫体内,并最终杀死它们。
通过培养和释放这些寄生性昆虫,可以有效地控制地下害虫。
c. 微生物防治一些微生物,如土壤真菌和细菌,对于控制地下害虫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通过使用含有这些微生物的有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可以减少地下害虫的数量。
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使用农药来控制地下害虫的方法。
然而,由于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应谨慎使用,并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
常见的地下害虫有哪些?

常见的地下害虫有哪些?地下害虫指的是一生或一生中某个阶段生活在土壤中危害植物地下部分、种子、幼苗或近土表主茎的杂食性昆虫,种类很多,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根蛆、根土蝽、根蚜、拟地甲、蟋蟀、稻根叶甲、蔗根土天牛和白蚁等,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吧!蝼蛄蝼蛄俗名耕狗、拉拉蛄、扒扒狗、土狗崽、蠹蚍等,为不完全变态,完成一世代需要三年左右。
以成虫或较大的若虫在土穴内越冬,第二年4、5月开始活动,并危害玉米和其他作物的幼苗。
若虫逐渐长大变为成虫,继续危害玉米。
越冬成虫从6月中旬开始产卵。
7月初孵化,初孵化、幼虫有聚集性,3龄分散危害,到秋季达8~9龄,深入土中越冬。
第二年春越冬若虫恢复活动继续危害,到秋季达12~13龄后入土越冬。
第三年春有活动危害。
蛴螬蛴螬是金龟甲的幼虫,别名白土蚕、核桃虫等,成虫通称为金龟甲或金龟子,危害多种植物和蔬菜。
按其食性可分为植食性、粪食性、腐食性三类,其中植食性蛴螬食性广泛,危害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和花卉苗木,喜食刚播种的种子、根、块茎以及幼苗,是世界性的地下害虫,危害很大。
金针虫金针虫别称铁丝虫、铁条虫、蛘虫等,是叩头虫的幼虫,危害植物根部、茎基、取食有机质,取食烟草的有很多种。
以幼虫长期生活于土壤中,主要为害禾谷类、薯类、豆类、甜菜、棉花及各种蔬菜和林木幼苗等,能咬食刚播下的种子,食害胚乳使其不能发芽,如已出苗可为害须根、主根和茎的地下部分,使幼苗枯死,主根受害部不整齐,还能蛀入块茎和块根。
地老虎地老虎别称切根虫、夜盗虫、俗称地蚕、土蚕等,种类很多,农业作物造成危害的有10余种。
其中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等尤为严重,均以幼虫为害,寄主和危害对象有棉、玉米、高粱、粟、麦类、薯类、豆类、麻类、苜蓿、烟草、甜菜、油菜、瓜类以及多种蔬菜等,药用植物、牧草和林木苗圃的实生幼苗也常受害。
根蛆根蛆为杂食性地下害虫,主要为害棉、玉米、薯类、豆类、瓜类、十字花科蔬菜、菠菜、葱、蒜等,常钻入种子或幼苗茎里为害,或在根茎内由下向上蛀食,使整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
地下害虫的主要种类、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

地下害虫的主要种类、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我国已知地下害虫达320余种,分属于昆虫纲的8目32科,主要包括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蛄、根蚜、根蛆、根象甲、根叶甲、蟋蟀、白蚁等10多类,以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四类为主,发生面积广,为害程度重,是地下害虫中常发性,灾害性类群。
一、常见的地下害虫1.蛴螬俗称土蚕、地漏子、属鞘翅目是金龟甲总科幼虫的通称,为地下害虫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一大类群,期中常见的有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
蛴螬食性很杂,主要为害小米、高粱、麦类、豆类、花生、甜菜、棉花等大田作物和蔬菜果树的种子、幼苗及根茎,咬食种子或咬断幼苗的根、茎,轻则引起缺苗、断垄,重则毁种绝收,不但造成减产,咬食后病菌容易侵入。
成虫于傍晚出土活动,20—21时活动最盛,22时以后逐渐减少,具弱超光性,一般灯下诱到的虫量仅占田间实际虫量的0.2%左右,具有假死性,受振动或惊忧即坠地假死,飞翔力弱,活动范围以虫源地为主,主要集中在田边、沟边或地头等非耕地,喜食杨树、大豆、花生等作物的叶片,其将卵产在这些树木附近田块或耕地内,单雌产卵在32—188粒,平均102粒,散产于土壤6—15深入,每次产卵3—5粒,多者10余粒,相互靠近,在田间呈粒心分布。
幼虫有3个龄期,全部在土壤中度过,随着一年四季土壤温度的变化而上下潜移,3龄幼虫历期最长是主要危害虫期。
2.金针虫金针虫俗称节节虫、铁丝虫、成虫俗称叩头虫属称鞘目,叩甲科幼虫的通称,我国记载600—700种,但我区农田常见种类主要有4种,即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宽背金针虫,其中以沟金针虫发生为害最为严重。
金针虫的为害特点和为害状:金针虫的成虫在地面以上活动时间不长,只能吃一些禾谷类和豆类等作物的嫩叶,为害不那么严重;而其长期生活在土壤中,可以为害玉米、麦类、甜类、棉花、豆类及各种蔬菜和林木幼苗等。
咬食播下的种子、食害胚乳,使之不能发芽;咬食幼苗须根,主根或茎地下部分,使生长不良甚至枯死,一般受害苗主根很少被咬断,被害部不整齐而呈丝状,这是金针虫为害后造成的典型为害状,此外,还能蛀入块茎或块根,有利于病原菌的侵入而引起腐烂。
地下害虫种类,地下害虫危害发生特点(图片)

地下害虫种类,地下害虫危害发生特点(图片)地下害虫指的是一生或一生中某个阶段生活在土壤中危害植物地下部分、种子、幼苗或近土表主茎的杂食性昆虫,种类很多,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根蛆、根土蝽、根蚜、拟地甲、蟋蟀、稻根叶甲、蔗根土天牛和白蚁等,那地下害虫有哪些?下面就来学习地下害虫种类,地下害虫危害发生特点。
常见的地下害虫有哪些,地下害虫种类蝼蛄蝼蛄俗名耕狗、拉拉蛄、扒扒狗、土狗崽、蠹蚍等,为不完全变态,完成一世代需要三年左右。
以成虫或较大的若虫在土穴内越冬,第二年4、5月开始活动,并危害玉米和其他作物的幼苗。
若虫逐渐长大变为成虫,继续危害玉米。
越冬成虫从6月中旬开始产卵。
7月初孵化,初孵化、幼虫有聚集性,3龄分散危害,到秋季达8~9龄,深入土中越冬。
第二年春越冬若虫恢复活动继续危害,到秋季达12~13龄后入土越冬。
第三年春有活动危害。
蛴螬蛴螬是金龟甲的幼虫,别名白土蚕、核桃虫等,成虫通称为金龟甲或金龟子,危害多种植物和蔬菜。
按其食性可分为植食性、粪食性、腐食性三类,其中植食性蛴螬食性广泛,危害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和花卉苗木,喜食刚播种的种子、根、块茎以及幼苗,是世界性的地下害虫,危害很大。
金针虫金针虫别称铁丝虫、铁条虫、蛘虫等,是叩头虫的幼虫,危害植物根部、茎基、取食有机质,取食烟草的有很多种。
以幼虫长期生活于土壤中,主要为害禾谷类、薯类、豆类、甜菜、棉花及各种蔬菜和林木幼苗等,能咬食刚播下的种子,食害胚乳使其不能发芽,如已出苗可为害须根、主根和茎的地下部分,使幼苗枯死,主根受害部不整齐,还能蛀入块茎和块根。
地老虎地老虎别称切根虫、夜盗虫、俗称地蚕、土蚕等,种类很多,农业作物造成危害的有10余种。
其中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和警纹地老虎等尤为严重,均以幼虫为害,寄主和危害对象有棉、玉米、高粱、粟、麦类、薯类、豆类、麻类、苜蓿、烟草、甜菜、油菜、瓜类以及多种蔬菜等,药用植物、牧草和林木苗圃的实生幼苗也常受害。
地下害虫分类

地下害虫分类:一生或一生中某个阶段生活在土壤中为害植物地下部分、种子、幼苗或近土表主茎的杂食性昆虫。
种类很多,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根蛆、根蝽、根蚜、拟地甲、蟋蟀、根蚧、根叶甲、根天牛、根象甲和白蚁等10多类,共约200余种,分属8目36科。
蝼蛄:蝼蛄,大型、土栖。
触角短于体长,前足开掘式,缺产卵器。
本科昆虫通称蝼蛄。
俗名拉拉蛄、土狗。
全世界已知约50种。
蝼蛄的分类:中国已知4种:华北蝼蛄、非洲蝼蛄(应该是东方蝼蛄,发生遍及全国,一般在长江以南东方蝼蛄较多)、欧洲蝼蛄和台湾蝼蛄蝼蛄虫害的发生时间:(1)非洲蝼蛄在江西、四川、江苏、陕南、山东等地1年发生1代,在陕北、山西、辽宁等地2年发生1代。
华北蝼蛄约3年发生1代。
两种蝼蛄均以成虫或若虫在地下越冬,其深度在当地的冻土层以下,地下水位以上。
翌春,随着地温上升而逐渐上移。
到4月上中旬即进入表土层活动。
5月中旬至6月中旬温度适中,作物正处于苗期,此期是蝼蛄危害的高峰期。
6月下旬至8月下旬天气炎热,开始转入地下活动,此期正是华北蝼蛄的产卵盛期,而非洲蝼蛄已接近产卵末期。
9月上旬以后,天气凉爽,大批若虫和新羽化的成虫又上升到地面危害,形成第2次危害高峰。
10月中旬以后,随着天气变冷,蝼蛄陆续入土越冬。
华北蝼蛄经2年生长发育,至第3年8月羽化为成虫,翌年开始活动产卵。
蝼蛄在一天的活动是昼伏夜出,以晚上9-11时活动最盛,特别是在气温高、湿度较大、闷热无风的夜晚,大量出土活动。
在气候凉爽的早春和晚秋,多在表土层活动,不到地面上来。
白天常躲在深土层里。
蝼蛄都有趋光性,对香味、酒糟和马粪等有强烈的趋性。
蝼蛄喜在低湿的河岸、菜园地活动危害,高燥地不易发生。
(2)蝼蛄生活在土中,土壤温度对其活动有很大的影响。
当气温在12.5-19.8℃,20厘米深处地温在15.2-19.9℃时,蝼蛄活动最盛,危害最严重。
温度过高或过低,蝼蛄就要潜入土壤深处。
在保护地内,地温较高,蝼蛄的危害也较早。
地下害虫_精品文档

三、 金针虫类
•金针虫俗称蝼虫子、金耙齿, 是叩头甲科(又叫叩头虫、磕头虫)幼虫的统称。 •山东发生的有: •沟金针虫、 •细胸金针虫、 •褐纹金针虫等。
灯光诱杀
马粪诱杀:在田头挖30~60厘米见方的土坑,内放马粪,粪下撒 少许敌百虫粉;
香油诱杀:在田间埋设水罐,水面滴少量香油,可诱杀。
(2)药剂防治:
①药剂拌种。40%乐果或氧化乐果200毫升,加水5~6千克,
喷在100千克种子上,待种子将药液吸干后即可播种。
②撒施毒饵。当有虫0.2头/㎡或作物被害率达5%时,用40
(2)用 3% 亚砷酸钠浸过的禾本科杂草诱杀。 (3)药剂防治: ①药剂拌种。用50%辛硫磷 或40%地亚农乳油200
毫升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0毫升,加水5—6千克, 喷在100千克种子上,待种子将药液吸干后即可播种。 ②浇灌药液。当有虫5头以上/㎡时,可用50%辛硫 磷、40%甲基异柳磷或50%水胺硫磷乳油10mm/667 ㎡,兑水15~20㎏,顺垅浇灌。
单刺蝼蛄活动时常在地面形成长约10厘米的虚土隧 道,东方蝼蛄则在洞顶壅起一堆虚土或形成很短的隧 道,此时正是春季挖洞灭虫和调查蝼蛄密度的最好时 机。隧道上有孔眼时蝼蛄已经逃逸。
防治方法
(1)物理机械防治:
田间挖洞灭虫:春季根据蝼蛄上升活动时留下的隧道或虚土找到 虫洞,铲去表土,顺洞壁下挖约45厘米即可找到蝼蛄。夏季在蝼 蛄产卵盛期结合夏季田间管理挖洞灭虫。
小地老虎多为6龄.体长41-50mm。体形稍扁平,黄褐色至黑 褐色,体表粗糙,腹末臀板黄褐色,有对称的2条深褐色纵 带.
地下害虫(图)

地下害虫(图)
地下害虫 ( 图 )
农田地下害虫主要包括蛴螬、蝼蛄、地老虎和金针虫,它们危害植物的根、近地面的茎和叶,对农作物尤其是对春播作物的危害很大,植株受害后,轻者萎蔫、生长发育迟缓,重的干枯而死,往往造成田间缺苗断垄,从而影响作物产量。
一、蛴螬
(一)、暗黑鳃金龟
1、形态特征图片
2、生活史和习性暗黑鳃金龟在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等地一年发生一代,多以3龄老熟幼虫越冬,,在成虫早发年份,有少数当年能发育为成虫越冬。
(二)、华北大黑鳃金龟
(三)铜绿丽金龟
二、蝼蛄(一)东方蝼蛄
(二)单刺蝼蛄
三、沟金针虫成虫图片 _
幼虫图片
四、小地老虎
百度查奈安生物科技,更多精彩与你分享。
常见的地下害虫

常见的地下害虫地下害虫又称根部害虫。
这类害虫生活在土壤中,取食刚发芽的种子或植株的根部、嫩茎及幼芽等。
常见的有蝼蛄、蟋蟀、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种蝇等。
这类害虫种类多,分布广,食性杂,危害隐蔽,常给育苗和花木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1.蝼蛄俗称拉拉蛄、土狗子。
属直翅目,蝼蛄科。
分布全国各地。
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华北蝼蛄,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二是非洲蝼蛄,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
两种蝼蛄食性都很杂,是苗圃、花圃、草坪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
以若虫和成虫咬食幼虫苗的根和嫩茎以及刚播下的种子,并在地表挖掘坑道把幼苗拱倒,造成缺苗断垄,严重影响苗木和花卉生产。
3年1代,以成虫和若虫在土中越冬。
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
3月底4月初开始活动危害,4月中、下旬危害最严重,此时正值各种播种苗发芽生长初期,蝼蛄串隧道,咬苗根和嫩茎,造成严重缺苗断垄现象。
有的使苗根与土分离,苗木枯死。
2.蛴螬俗称地蚕,仅蔬菜地发现的就达30余种,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是草坪、花卉、树木的主要害虫。
属鞘翅目,金龟子科。
是金龟子幼虫的总称。
常见的有铜绿丽金龟、黑绒鳃金龟(东方金龟)、小青花金龟、白星花金龟、红脚绿丽金龟子等金龟子的幼虫。
大部分蛴螬危害植物的根、茎。
轻者根茎部分被咬食,影响植株生长。
重者将根茎皮层吃光或环食土表下的主茎皮层,使植株死亡。
部分蛴螬的成虫(金龟子)危害植物的花、叶、芽。
同时,被害植株易从伤口侵染病菌,使植株感病死亡。
该虫年发生代数,因种类而异。
一般一年发生一代或二年一代,以成虫或幼虫越冬。
蛴螬常年生活在有机质多的土壤中,其生活与土壤温、湿度有关,通常在春季和夏末秋初两季发生危害,尤其阴雨连绵的天气,危害猖獗。
冬季低温和夏季高温蛴螬在深土层越冬和越夏。
我家发现的蛴螬3.地老虎俗称切根虫、夜盗虫。
属鳞翅目,夜蛾科。
分布很广,遍及全国各地。
危害园林植物的地老虎全国有10多种,主要的有3种,即小地老虎、大地老虎及黄地老虎。
其中以小地老虎最多,为害也最重。
地下害虫

小地老虎虫情调查及预测方法
1.发生期预测
在各代始蛾期(第一代一般在3月上旬)利用糖酒醋液(糖:
酒:醋:水=6:1:3:10)+0.5%敌百虫或20W黑光灯进行诱
集成虫。逐日观察记载成虫数量,当灯下或诱蛾器的蛾量突然
增加时,表明成虫进入盛发期,诱得蛾量最多的日期即发蛾高 峰期。按发蛾高峰期+产卵前期(3~4d)+卵期(3~5d)+1龄幼 虫期(7~9d)+2龄幼虫期的半数(2~4d)=2龄幼虫盛发高峰期(即 药剂防治适期)。
3龄后幼虫有假死性和自相 残杀性,遇惊动缩成环形。
幼虫经30~45d老熟后土中
筑土室化蛹。蛹室距地面 约1寸。蛹期9~17d。
小地老虎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1、温度 既不喜高温,又不耐低温,最适18~23℃。当平均
温度高于30℃时,成虫寿命缩短,且不能产卵;当温度达
30℃,相对湿度100%的条件下,引起1~3龄幼虫的大量死亡; 5℃以下,幼虫经2h全部死亡。
4.2毒饵 在高龄幼虫盛发期,用90%晶体敌百虫,或50%辛
硫磷乳油1000倍液均匀地与切碎的鲜草或与炒香的麦麸拌匀,
制成毒饵,于傍晚每隔一定距离撒成小堆。
此外,目前利用小卷蛾线虫(Steineernema
feltiae)
和地老虎六索线虫(Hexamermis agroris)以及黄地老虎
颗粒体病毒杀虫剂(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来防治地老 虎也取得明显的防治效果。
成虫夜出活动。成虫飞翔能力很强,具有远距离迁飞 能力,累计飞行可达34~65小时,飞行总距离达1500~
2500km。成虫对黑光灯有很强的趋性,并具有强烈的趋化
性(喜吸食糖蜜等带有酸甜味的汁液)。成虫羽化后需补 充营养,最喜食油菜花,其次食桃、李、梨、白菜花等。 羽化后3~5d后交配,产卵。卵散产或成堆产 ,多产在 土块或地面缝隙内(60~70%),每雌产卵800~2000粒。
常见地下害虫种类

一、常见地下害虫种类1.蛴螬:是金龟子的幼虫,取食作物的幼根、茎的地下部分,常将根部咬伤或咬断,危害特点是断口比较整齐,使幼苗枯萎死亡,大豆、甜菜、高粱受害较重。
危害萌发的种子,咬断幼苗根茎,形成断口整齐的截面;危害花生荚果及薯类的块根、块茎,多造成孔洞或将荚果吃成空壳。
2.金针虫:是叩头虫的幼虫,咬食小麦、玉米、高粱、谷子、麻类、豆类、棉花、马铃薯等作物的种子和幼芽,也能咬断出土的幼苗,致使死苗、缺苗。
当幼苗长大后,虫体便钻到根茎里取食,被害部不完全被咬断,断口不整齐,引起块茎腐烂或使作物枯黄而死。
3.蝼蛄:可危害小麦、玉米、棉花、蔬菜等多种作物,以成虫、若虫咬食刚播下的种子或发芽的种子,常造成缺苗现象。
也能将嫩茎、根咬成乱麻状,导致幼苗发育不良或逐渐凋枯而死。
同时蝼蛄在地表层活动,形成隧道,使幼苗根与土壤分离,失水而死,正如农谚所说“不怕蝼蛄咬,就怕蝼蛄跑”。
谷子受害较重。
4.地老虎:俗称“地蚕”、“切根虫”。
属鳞翅目。
夜蛾科,切根虫亚科。
幼虫食性很杂,危害大豆、玉米、蔬菜等多种作物的幼苗,白天潜伏土中,夜晚出土危害,常将茎基部咬断,将茎叶拖入土中,造成作物严重缺苗断垄,甚至毁种另种。
其次还有根蛆、根蝽、根蚜、拟地甲、蟋蟀、根蚧、根叶甲、根天牛、根象甲和白蚁等二、调查时间根据当地主要地下害虫种类、气候和作物栽培情况而定,通常选择在春、夏、秋三季进行【一般在3-10月】。
三、调查方法选择当地代表性强的田块5块以上,分别按不同土质、地势、茬口、水浇地、旱地等作调查,每块田对角线或棋盘式5点取样,每点0.5m×0.5m,挖土深度据土温高低而定,地温低,要深挖,一般为30cm。
蝼蛄调查可采用目测隧道法结合进行。
将调查结果填入表1。
表1 主要地下害虫田间密度调查表单位:年度:整个试验可在3-10月进行,不施药的做对照,施药的做为处理,施药的你可根据你的药物情况设置不同的使用量,每个处理的田块面积大约4-5m2,施药后过一段时间[大概7-15天]你再调查对照田块的虫数和处理田块的虫数,对比看疗效。
地下害虫有哪些-常见地下害虫的防治新技术

地下害虫有哪些?常见地下害虫的防治新技术地下害虫是农业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它们隐藏在土壤深处,直接危害着作物的根系和地下部分,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那么,地下害虫有哪些?常见地下害虫的防治新技术介绍!一、地下害虫有哪些?1、蚜虫:蚜虫是一类小型的软体昆虫,在作物根际吸食汁液,严重时会引发黄化、卷曲等症状,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2、甲虫:地下害虫中的甲虫类主要包括瓢虫、天牛等。
它们以地下的根系为食,造成作物死亡或减产。
3、蛴螬:蛴螬是地下害虫中的一种,以地下的根部为食,严重时会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4、蛇形虫:蛇形虫类害虫是地下害虫中的一类线虫,寄生在根系中,破坏作物的根部结构,影响养分吸收。
5、蚴螨:蚴螨是土壤中的微小节肢动物,以根部为食,对多种作物造成危害。
6、螺旋线虫:这是一类微小的线虫,以寄生的方式危害植物根系,引起植物根部肿胀、坏死等症状。
二、常见地下害虫的防治新技术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生物来控制地下害虫的繁殖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比如引入寄生性线虫或微生物,它们能寄生于地下害虫体内,从而降低害虫数量。
2、无人机技术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可以用于喷洒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精准地覆盖受害区域,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遥感监测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农田进行实时监测,及早发现地下害虫的蔓延趋势,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4、地下屏障技术利用地下屏障材料,如优质沙土或特制膜材料,阻止地下害虫的移动,从而减少其对作物的危害。
5、化学防治尽管化学农药使用需要谨慎,但在一些情况下,仍然是防治地下害虫的有效手段。
新型化学农药研发致力于提高效果,减少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6、轮作与合理种植合理轮作和种植作物多样性可以打破地下害虫的生命周期,减少害虫的滋生和繁殖机会。
7、土壤改良通过改善土壤质地、pH值等,提高作物的抗病虫能力,减轻地下害虫对作物的损害。
总结,地下害虫对农业生产造成了重要的影响,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的防治方法逐渐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几种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

05
综合防治效果与展望
综合防治的效果
减少地下害虫数量
通过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地下害虫的数量,减轻其对农 作物的危害。
保护农作物
综合防治可以保护农作物免受地下害虫的侵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和品质。
生态平衡
综合防治措施可以维护土壤生态平衡,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土壤 有机质的积累。
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
地老虎是鳞翅目夜蛾 科的一类害虫,以幼 虫取食植物的幼苗为 主,严重时会造成缺 苗断垄。
蝼蛄是直翅目蝼蛄科 的一类害虫,以成虫 、若虫在土壤中活动 ,造成植物根系的损 伤。
金针虫是鞘翅目叩头 甲科的一类害虫,以 幼虫取食植物的根系 为主,对植物的危害 十分严重。
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 科的一类害虫,以幼 虫取食植物的根系为 主,对果园和菜地的 危害较大。
防治技术不成熟
目前针对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尚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 索。
防治意识不强
一些农民对地下害虫的危害认识不足,防治意识不强,需要加强宣 传和教育。
缺乏长期防治规划
目前针对地下害虫的防治缺乏长期规划,需要制定相应的防治计划 和实施方案。
未来地下害虫防治的趋势与展望
发展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 物防治技术将成为未来 地下害虫防治的重要方 向。
生物防治
天敌控制
利用地下害虫的天敌,如 寄生蜂、寄生蝇等,对地 下害虫进行控制。
微生物防治
利用一些微生物,如细菌 、真菌等,对地下害虫进 行感染,从而控制其数量 。
生物农药
使用一些生物农药,如Bt 乳剂、灭幼脲等,对地下 害虫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
土壤处理
使用一些化学药剂,如辛硫磷 、毒死蜱等,对土壤进行消毒 处理,可以杀死地下害虫的虫
地下害虫有哪些?地下害虫如何防治?

地下害虫有哪些?地下害虫如何防治?导语: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根蛆、根蝽、根蚜、拟地甲、蟋蟀、根蚧、根叶甲、根天牛、根象甲和白蚁等10多类,我国已知地下害虫达320余种,在各地均有分布,下面本人为您介绍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1、摘好农田基建,消灭虫源滋生地,平整土地深翻改土,消灭沟坎荒坡,植树种芽,消灭地下害虫滋生地,创造不利地下害虫发生的环境。
2、合理轮作倒茬,地下害虫最喜食禾谷类和块茎、块根类大田作物,对芝麻、油菜、麻类等直根系作物不喜取食,因此合理轮作可以明显地减轻地下害虫为害。
3、深耕翻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生活在土壤表层的翻到深层,将生活在深层的翻到地面,暴晒、鸟雀吻食等一般可消灭蛴螬,金针虫50%—70%。
4、合理施肥:一定要施用腐熟的猪粪厩肥等有机农家肥,否则不腐熟的易招引金龟甲、蝼蛎等产卵,又取因腐蚀、熏莹作用起到一定希伤地下害虫的作用。
5、合理、适时灌水:春季和夏季作物生长期间适时灌溉,迫使生活在土表的地下害虫下潜成孔亡,可以减轻为害。
(二)化学防治1、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方法简便,用药量低,对环境安全,是保护种子和幼苗免遭地下害虫为害的理想方法。
种子处理常用的药剂有50%辛硫乳油,40%乐果乳油,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1%—0.2%,播种时先用种子重量的5%—10%的水将药剂稀释,用喷雾器均匀喷拌于种子上,堆闷6—12小时,使药液充分渗透到种子内即可播种,应严格控制药量,以免药剂烧份种子,影响出苗率。
2、土壤处理:结合播种前整地,用药剂处理土壤。
常用方法有:①将药剂拌成毒土均匀撒施或喷施于地面,然后浅锄或犁入土中②撒施颗粒剂③将药剂与肥料混合施入,即使用肥料农药的复合肥④沟施或穴施,应选用一些高效、低残留类杀虫剂。
如苗酯类,灭幼叩水有机磷类。
3、毒饵诱杀:姜饵诱杀是防治蝼蛄和蟋蟀的理想方法之一。
植保小知识——地下害虫

植保小知识——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 / 种类”
地下害虫指的是一生或一生中某个阶段生活在土壤中为害植物地下部分、种子、幼苗或近土表主茎的杂食性害虫。
地下害虫种类繁多,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根蛆、根蝽、根蚜、拟地甲、蟋蟀、根蚧、根叶甲、根天牛、根象甲和白蚁等10多类,共约200余种,分属8目36科。
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蝼蛄
蛴螬
地老虎
金针虫
根蛆
白蚁
地下害虫·为害
Underground pest · harm
地下害虫的体形多为长形和纺锤形
发生情况因地因虫而异
一般以旱作地区普遍发生
主要以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根蛆等为害
有的害虫以幼虫为害
有的害虫成虫、幼(若)虫均可为害
地下害虫对作物的为害表现为
啃食作物地下部、种子、幼苗或近土表主茎等
作物受害后轻者萎蔫,生长迟缓
重的干枯死亡,造成缺苗断垄,以致减产
严重影响作物的可持续性发展
蛴螬为害状
地老虎为害
白蚁为害
地下害虫推荐用药
#辛硫磷颗粒剂
低毒有机磷杀虫剂,以触杀和胃毒为主,药效持久,杀虫高效,使用方便,种植或施肥管理时,亩用3-6kg撒施或与肥料混匀撒施并及时覆土。
#高效氯氰菊酯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胃毒和触杀双重作用,生物活性高,使用方便,亩用2-3kg撒施或与肥料混匀撒施并及时覆土#毒·辛
毒死蜱与辛硫磷合理配比,杀虫广谱、速效,产品还加入SOD助剂,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提高肥料利用率。
施用时亩用3-6kg撒施并覆土,省工省力,节约成本。
yunnankaimike。
地下害虫

二、形态特征
(一)华北蝼蛄
(二)东方蝼蛄
一、危害特点
1、多食性 2、害状特点
蝼蛄是最活跃的地下害虫,食性杂特别喜食刚发芽 的种子,咬食幼根和嫩茎,扒成乱麻状或丝状,造成 严重缺苗断垄。特别是蝼蛄在土壤表层窜行为害,造 成种子架空,幼苗吊根,导致种子不能发芽,幼苗失 水而死。苗床、谷苗、麦苗最怕蝼蛄窜,一窜就是一 大片,损失非常严重。故有“不怕蝼蛄咬,就怕蝼蛄 满地跑”之说。
二、形态特征
(二)细胸金针虫
一、危害特点
1、多食性,但以禾谷类作物受害严重; 2、金针虫为害幼苗的显著被害状是受
害苗的主根很少被咬断,被害部位不 整齐,呈丝状。成虫一般不取食或危 害不重。
二、发生规律
金针虫的生活史很长,因不同种类而 不同,常需3~5年才能完成一代,各代 以幼虫或成虫在地下越冬,越冬深度约 在20~85厘米间。
春季,深处10cm地温上升至10℃左右时,幼虫向上移 动,地温20℃时多在表土层活动危害,当地温降至 10℃以下时,又向深层潜移。土壤湿度对幼虫的生长 发育有很大影响,过湿或过干都会造成幼虫大量死亡, 尤其是10cm以下的幼虫,反应更为灵敏,如土壤含水 量低于10%,初龄幼虫就会很快死亡,当土壤含水量在 10.2%-25.7%范围内幼虫则生长发育良好。取食危害期 间,如遇雨水或灌水则下移,深处暂停危害,如浸渍3 天以上,则窒息而死。6月下旬,老熟幼虫下潜至2038cm深处,营建一个长椭圆形蛹室,在其中不食不动, 进入预蛹期。
花 金 龟
一、危害特点
1、多食性 2、常发灾害性
3、幼虫地下危害,成虫地上危害
二、生活史
蛴螬年生代数因种、因地而异。这是一类 生活史较长的昆虫,一般一年一代,或2—3 年1代,长者5—6年1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常发性地下害虫
●蛴螬类 形态特征
类虫期 成虫 体长 体色
腹部末 节
臀节
侧面观为一凹凸不平的 圆滑直角,尖端无缝
腹面无刺毛列,只有钩 状毛,呈三角形分布, 肛门孔呈三射裂状
末端稍尖
与腹板在尖端合 为一缝
臀板三角形,上有一个三 角形黑斑
腹面有刺毛列,每列多帽 13-14根长锥刺组成,两列 尖相交或相遇,后端稍向 外岔开,钩状毛分布在刺 毛列周围,肛门孔横裂状 每侧8根排成一列,后顶毛 10-14根
1
地下害虫的基本概念
●蛴螬类
生活史 以大黑 鳃金龟 为例
河南各地均有分布.幼虫危害苗木的根部和地 下茎,成虫危害榆、杨、苹果等的叶片,常
1.3 常发性地下害虫
造成整株叶片被食光,影响当年林木生长量
或果品产量。 在河南省每1-2年完成1代,以成虫和幼虫两
种虫态,同时在土壤下20-40cm深处越冬。
1
1.3 常发性地下害虫
1
地下害虫的基本概念
●蛴螬类
生活史
1.3 常发性地下害虫 蛴螬年生代数因种、因地而异。这是一类生 活史较长的昆虫,一般一年一代,或2—3年 1代,长者5—6年1代。 如大黑鳃金龟两年1代,暗黑鳃金龟、铜绿 丽金龟一年1代,小云斑鳃金龟在青海4年1 代,大栗鳃金龟在四川甘孜地区则需5—6年 1代。
野 蛞 蝓
1
地下害虫的基本概念
●蛴螬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铜绿丽金龟
1.3 常发性地下害虫
蛴螬是金龟甲幼虫的通称。我国 记载的为害农、林、牧草的蛴螬 有110余种,是地下害虫中种类最 多、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一个 类群。各地都有优势种类。
华北大黑鳃金龟
暗黑鳃金龟
1
地下害虫的基本概念
三种金龟和蛴螬的形态区别
种 华北大黑鳃金龟 16.5-22.5 黑褐色至黑色,有光泽 暗黑鳃金龟 18.3-19.5 红黑或黑色,无 光泽 铜绿丽金龟 15-18 铜绿色,前胸背板两 侧有黄 边
1
地下害虫的基本概念
2
地下害虫的发生特点
3
地下害虫的猖獗动态
4
地下害虫的防治策略
1
地下害虫的基本概念
1.1 地下害虫的定义
地下害虫是指活动为害期或主要为害 虫态生活在土壤中,主要为害植物的 地下部分或近地面部分的一类害虫, 又称土壤害虫。
为害近地面部分
为害地下部分
1
地下害虫的基本概念
非 洲 大 蜗 牛
前顶毛
每侧3根(冠缝侧2根, 额缝侧一根)
每侧1根,位于 冠缝侧,后顶毛 每 侧各一根
1
地下害虫的基本概念
●蛴螬类
危害特点
1、大多昼伏夜出,具趋光性。 2、假死性 3、杂食性且取食选择性,喜食大豆叶、花生叶、榆树叶 等。 4、雌雄多次交配,卵散产于土中,每雌平均产卵102粒, 喜在大豆、花生、甘薯等田产卵。 5、常发灾害性 6、幼虫地下危害,成虫地上危害
●金针虫类
金针虫是叩头甲幼虫的通称。我 国为害农作物的金针虫有数种。 近年来虫口密度普遍回升,有加 重为害的趋势。
沟金针虫
1
地下害虫的基本概念
●金针虫类
1.3 常发性地下害虫
种类分布与危害 金针虫是叩头虫的幼虫,危害根部、茎 基、取食有机质,取食烟草的有很多种, 但主要有(北美洲)、细胸金针虫(美 洲、亚洲、欧洲)、褐纹金针虫(北美 洲、欧洲、亚洲)、宽胸金针虫(美洲、 澳洲)和(北美洲、欧洲)。 其中沟金针虫是最重要的地下害虫之一。
1.2 地下害虫的类群
地下害虫的发生遍布全国,从全国的发生 情况看,北方重于南方,旱地重于水地, 优势种群因地而已。 种类很多,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 地老虎、根蛆、根蝽、根蚜、拟地甲、蟋 蟀、根蚧、根叶甲、根天牛、根象甲和白 蚁等10多类,共约200余种,分属8目36科。 尤以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和根蛆 最为重要。目前,我国地下害虫的发生情 况是蛴螬为害严重,危害跃居各类地下害 虫首位;金针虫为害有加重的趋势。
1
地下害虫的基本概念
●金针虫类
1.3 常发性地下害虫
沟金针虫约需3年完成一代,在华北地区, 越冬成虫于3月上旬开始活动,4月上旬为 活动盛期。 成虫白天躲在麦田或田边杂草中和土块下, 夜晚活动,雌性成虫不能飞翔,行动迟缓 有假死性,没有趋光性,雄虫飞翔较强, 卵产于土中3~7厘米深处,卵孵化后,幼 虫直接为害作物。 各代以幼虫或成虫在地 下越冬,越冬深度约在20~85厘米间。
上
中
下
上
下
○ + + + + ● ● ( -) ( -) ( -) ( -) ( -)
越冬幼虫3-5月短时间为害;5月开始化蛹;成虫5月下旬出现,6月中旬为活动盛期;
第 一 代 ( 越 冬 代 )
产卵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中旬为卵孵化盛期,至10月中旬越冬。
1
地下害虫的基本概念
细胸金针虫
1.3 常发性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的基本概念
越冬成虫,一般于4月中旬,当10cm深土层温度达到14-15℃或日平均温度达到 ●蛴螬类19.5℃时开始出土,5月上中旬开始产卵,其产卵期可延续到9月下旬,产卵盛 期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卵期15-22天,多数为20天左右。6月上旬幼虫开始孵 生活史 化,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孵化盛期。幼虫期134至280天;其中一部分化蛹羽化 为成虫越冬,另一部分则以幼虫越冬。翌年4月越冬幼虫继续发育危害,至6月 以大黑 初开始化蛹,6月下旬进入盛期,7月开始羽化为成虫。在8月以后羽化的成虫当 年不出土,而在土中潜伏越冬。以成虫越冬为主的年份次年春季危害轻,但夏 鳃金龟 秋季危害重;以幼虫越冬为主的年份,次年春季危害重,而夏秋季危害轻。 春季,深处10cm地温上升至10℃左右时,幼虫向上移动,地温20℃时多在表土 为例 层活动危害,当地温降至10℃以下时,又向深层潜移。土壤湿度对幼虫的生长 发育有很大影响,过湿或过干都会造成幼虫大量死亡,尤其是10cm以下的幼虫, 反应更为灵敏,如土壤含水量低于10%,初龄幼虫就会很快死亡,当土壤含水量 在10.2%-25.7%范围内幼虫则生长发育良好。取食危害期间,如遇雨水或灌水则 下移,深处暂停危害,如浸渍3天以上,则窒息而死。6月下旬,老熟幼虫下潜 至20-38cm深处,营建一个长椭圆形蛹室,在其中不食不动,进入预蛹期。
1.3 常发性地下害虫
1
地下害虫的基本概念
●为卵;-为幼虫;(-)为越冬幼虫; ○为蛹;+为成虫
4 5 6 7 8 9 1 0 下 上 中 . 1 1 2 中
1.3 常发性地下害虫
●蛴螬类
生活史 以大黑 鳃金龟 为例
月
3
旬 越 冬 代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
下 -
上 -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