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防洪堤工程防洪堤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里木河防洪堤工程

地质勘察报告

(1、2号塔里木大桥间塔里木大道至河岸范围)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二○一三年九月

目录

1 引言 (1)

1.1 工程概况 (1)

1.2 勘察任务 (1)

1.3 勘察技术要求 (1)

1.4 勘察方法 (2)

1.5 完成工作量 (3)

2 区域地质概况 (3)

2.1 地形地貌 (3)

2.2 地层岩性 (3)

2.3 气象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 (4)

2.4 地质构造、地震及稳定性评价 (5)

3 堤防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 (5)

3.1 基本地质条件征 (5)

3.2 土体的物理力学特征 (7)

3.3 土的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9)

3.4 堤防地基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9)

3.5 堤防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 (11)

4 天然建筑材料 (13)

4.1 砂砾石料料场地概况 (14)

4.2 堤身填筑料及质量评价 (16)

4.3 第一湾块石料场 (16)

1 引言

1.1 工程概况

设计为塔里木河的一级河流,工程区位于塔里木河上游阿拉尔市左岸。工程区有塔里木大道、滨河大道公路相通,交通较为方便。工程区全长近7km。初拟堤型为护坡式堤工程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堤防工程级别为Ⅴ级。我院于2013年10月中旬进场开展地勘、试验工作,11月上旬完成地勘外业工作,2013年11月完成内业整编工作

1.2 勘察任务

(1)查明堤基地质结构,特殊土层、粗粒土层及腐植土层等的分布、厚度及性状。

(2)查明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质及其对砼的腐蚀性。

(3)基本查明堤线附近埋藏的古河道、古冲沟、渊、潭、塘等的性状、位置、分布范围,分析其对堤基渗漏、稳定的影响。

(4)确定堤基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渗透性参数。

(5)对堤基的渗漏、渗透稳定、抗滑稳定等问题进行评价,并对堤线进行工程地质分段及评价,提出处理措施的建议。

(6)进行天然建筑材料勘察。

1.3 勘察技术要求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有关规程规范及设计意图,本次勘察的主要技术依据是:

(1)《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188-2005)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L188-2005)

(3)《土工试验工程》(SL237-1999)

(4)《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93)

(5)《水利水电钻探规程》(SL291-2003)

(6)《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

(7)本次勘察沿设计拟定的堤防轴线布置勘探线和勘探点。

1.4 勘察方法

(1)工程地质测绘

测绘漫滩宽度及岸坡的形态、坡高、坡度等微地貌特征,查明土层分布范围及工程地质特性;透水层及相对隔水层的分布特征及埋藏条件,应特别注意细粒土层中砂土夹层的类型、厚度、性状等。

(2)勘探及试验

①钻探。查明地基岩性、结构及其分布特性、透水特征。

②坑探。采取挖坑及剥槽的方法查明浅部覆盖层特征,保证取土质量。

③原位测试。对卵砾石夹砂层进行N63.5重型动力触探原位测试和标准贯入试验,评价砂层、土层的结构特征、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等。

④室内试验。对地基岩、土层进行天然含水量、天然容重的测定,并测其级配以及物理力学试验。

(3)测量

采取全站仪测定钻孔位置、孔口高程和进行平、剖面地质测绘。坐标系统为北京坐标系、高程系统为1956黄海高程系。

1.5 完成工作量

勘察期间,对堤防工程进行了平、剖面工程地质测绘,并布置了适量的取芯钻探和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坑探以及取样试验工作,本阶段完成主要地勘、试验工作量见表1.5-1。

表1.5-1 主要地勘、试验工作量表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形地貌

塔里木河谷底宽缓,宽约400~2000m,河流叉沟多,两岸为一级阶地阶面缓轻现在河床偏下游,阶面一般高出枯期水位约2~5m,河床中分布心滩、边滩,牛轭湖发育,蛇曲明显,具游荡性河谷地貌特征,谷坡较缓,坡角10~20°。

2.2 地层岩性

黄灰色砂土及灰、灰黑色岩土、等构成,厚度大于142.60m,除浑园状土丘外,未见基岩直接裸露,被第四系沼泽草甸覆盖;河谷谷底地势平坦,分布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堆积物。其两侧一级阶地表层分布厚0.4~

2.1m的泥炭土及草甸土,有机质及腐植质含量高。

2.3 气象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

2.3.1 气象特征

工区内属典型的干旱型气候,垂直分带明显,气候差异显著。汛期5~10月,而12~3月几乎无降水量。多年平均气温0.7℃,极端最高气温35.5℃,极端最低气温–29.9℃,多年平均年降水量55.9mm,多年平均蒸发量8461.7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15%,多年平均风速3.8m/s,多年平均日照天数360日,日照百分比85%,最大冻土深度101cm。日照充沛,日温差较大,干季大风日多。综上气候条件,存在以下工程地质问题:

(1)工程区范围存在季节性冻土,实测最大冻土深度101cm。

(2)工程所在地区气候寒冷、寒冻期较一般地区长,将使裸露的砼构筑物常年处于强烈的寒冻盐碱风化作用之中,建议在设计时采取适当措施予以防治。在砼施工时也应考虑冬节施工情况。

2.3.2 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按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含水层空隙的性质把地下水类型分为孔隙潜水及滞留水两大类:

(1)地下滞留水

分布受地形貌、地层土性、风化卸荷等因素的影响,分布于土体内的裂隙中,地下水较贫乏且水量受季节变化较大,连通性差,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以下降泉或间歇性下降泉排泄于沟谷或河中。

(2)孔隙潜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