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城市发展定位问题(一)

合集下载

中国城镇化问题浅析

中国城镇化问题浅析

中国城镇化问题浅析中国城镇化问题浅析【摘要】城镇化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更是我国⼯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改⾰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益加快,城镇建设实现了很好的跨越,同时也⾯临着⼀些问题与⽭盾。

本⽂围绕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些问题进⾏详细阐述,并提出要通过改⾰户籍、⼟地管理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建⽴地区特⾊产业,推动城乡产业化;树⽴科学发展观,⾛可持续的城镇发展道路等⽅法来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现状;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所谓城镇化其实质是指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化社会改造发展的建设过程。

它是我国物质⽂明进步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更是我国⼯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中国成⽴以来,特别是改⾰开放之后的30多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益加快,⽔平不断提⾼,城镇建设实现了很好的跨越,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也⽇益凸显。

然⽽,与发达国家相⽐我国城镇化⽔平仍⽐较滞后,还⽆法适应经济社会全⾯发展的客观要求。

那么,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开展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当前棘⼿且刻不容缓的难题。

下⾯笔者对中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些问题进⾏详细阐述,并提出⼏点改进措施。

1.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1.1城镇体系不健全,功能不完善健全的城镇体系是促进城镇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

然⽽,纵观当前的城镇发展可发现我国⽬前的城镇体系仍不健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个⽅⾯:①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

⽬前⼤部分地⽅盲⽬推进城镇化不能统筹兼顾城乡的协调发展,不能合理扩⼤规模突出优势,导致⼀些地⽅⼩城镇居多,缺乏⼤城市的经济⽀撑,⽽⼤城市不能充分发挥其带动作⽤,很⼤程度上制约了⼤城市与⼩城镇的相互发展。

②城镇经济结构不合理,不能合理优化产业布局,不能突出地⽅经济特⾊,忽视与周边经济的联系,⼆、三产业发展不⾜。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分享 浅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分享 浅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浅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目录一、前言 (3)二、城市化的内涵概述 (4)三、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4)(一)农民工问题 (4)(二)人口问题 (5)(三)农民土地补偿问题 (5)(四)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6)(五)不同区域间城市发展不协调 (6)四、有关城市化进程中的优化对策探讨 (7)(一)改善户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7)(二)构建人口生态圈 (7)(三)完善土地相关的法律法规 (8)(四)强化城市化发展的经济主导 (9)(五)确立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9)五、结论 (10)参考文献 (10)摘要城市化是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过程和客观发展规律,我国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人口的增加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样也推动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确实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多方面需求,但是同样也伴随着较多的社会问题产生。

若不能合理规划和管理迅速发展的城市化,城市化质量将得不到改善,经济也将难以维持高速高质量的增长。

因此,本文从城市化的内涵着手,围绕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管理;优化对策一、前言伴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提速。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化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的根本途径,也是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战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合理推进城市化进程,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经济起飞、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当今时代,城市化已成为我国最可靠的发展道路之一。

一般来说,城市化是指随着生产力方式和结构的转变和调整,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三产业和其他非农业产业主导着现代城市社会的历史进程。

在发展初期,各国经济实力存在差异。

大多数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已经基本完成了城市化进程,支撑世界各地城市化发展的重任落在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肩上。

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城市规划做得是否恰当,关系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能否协调发展,关系到整个城市的长远发展。

本文阐述了城市规划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措施。

关键词:城市规划;作用;问题;对策城市的发展是人类居住环境不断演变的过程,也是人类自觉和不自觉地对居住环境进行规划安排的过程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对我国城市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城市规划的重要作用在城市发展中,城市规划的作用首先表现为对城市各种功能安排、各个利益集团需求的综合平衡作用。

城市规划的活动一定程度地减少了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将各个部门的利益整合在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下。

在城市建设和实施管理层面,城市规划对土地使用施加的作用,可以分为四种类型:1、控制作用:对妨碍城市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约束。

这个作用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主要特征和在社会中形成已久的认知,也是现代城市规划最初的作用。

2、引导作用:对有益于改善城市物质环境、有益于形成城市规划确立的城市空间秩序的行为给予激励,从而能够更加明确地引导城市建设的方向。

3、整合作用:城市规划以城市的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为准则,对城市土地使用中存在矛盾进行调节,实质上是对冲突各方利益的平衡;4、保障作用:对于关系到公共物品、低收入者住房以及那些在社会价值和目标方面有特别意义的土地使用活动,给予上地和空间资源分配方面的优先考虑,通过城市规划的途径对空间资源进行有效的再分配,促进社会分配的公平。

二、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土地利用不合理城市规划最重要的目的是解决人的居住问题,而土地资源的利用无疑是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土地不合理利用主要有:(1)城市规划无序外延扩张,城市用地面积和规模过大,占用大量农田耕地,土地利用浪费严重。

浅析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问题

浅析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问题

浅析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问题周玉君 宁夏大学思政部摘 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化这一新的发展模式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展开。

由于发展中国家基础薄弱,造成了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

文章将浅谈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现状,分析其问题及成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问题 对策所谓城市化,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社会生产力不断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社会进步的过程。

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迅速摆脱贫困,发展民族经济,努力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任务。

他们借鉴别国经验,制定和实行了各自的工业化战略,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

随着工业化的展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

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现状城市化发展在发展中国家内部是不平衡的。

拉丁美洲国家是所有发展中国家中城市化发展水平最高的,2/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

相对的,低收入的亚洲和非洲国家仍以农业居民为主,只有1/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

地区之间的差距也很大,阿根廷和厄瓜多尔城市居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83%和46%,而印度和孟加拉国城市居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则分别为24%和12%。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城市的规模大、人口多,且普遍存在贫困化现象。

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过快,有些国家的城市膨胀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比如墨西哥城、圣保罗和上海。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当人口超过300万时,规模经济的好处就不能够抵消规模不经济的损失。

无数事实表明,当城市超过一定规模时,特别当城市人口的增加速度大大超过现代部门就业机会的增长,以及城市生活服务设施的增长时,就会形成严重问题。

因此50年代以来,随着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进展和城市人口过度集中于少数大城市,城市中的失业、环境污染、空间狭窄、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公用设施不足以及犯罪等现象,已与城市规模完全不成比例地增加,并因城市管理不善而日益加剧。

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存在的问题及成因1.人口的自然增长。

浅析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战略

浅析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战略

新 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就业需求 。进人新世 纪以来 ,我 国的城市化速度有 明显加 快的 趋势 。预计到 2 1 年 ,我国城 市户籍人 口 00 比例会上升到 5 %左右 ,即城市和农村 户 0 籍人 口持平 , 各占一半 。 这在 f国五千年文 { J 明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 因此 , 有必要科 学看待和认真分析我国的城 市化现象。

中国 城 市 化 的历 史 进 程
后 ,我 国建立 了城 乡二 元分割 的 户籍制 度,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改革 开 放 以 后 ,人 口从 农 村 向城 市 的流 动 呈 现 }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我国的城市化缺 I j 少一 个 渐 进 的过 程 ,现 阶 段 城 市 化加 速 发 展 也 产 生 了许 多 问题 。 比如 :城 市化 滞 后 于经济发展水半和工业化阶段 ;城市体 系 的宏观布局、规模 、结构与经济发展不相 适应 ;缺 乏在全球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 和影响力的国际性人都市 ;城镇密集地区 各类城市功能分工不明确, 结构趋 同; 广大 中西部地 区中心城市不足 ,现有城镇的要 素聚集 、 辐射和带动能 力弱; 城镇质量和管 理水 平 不 高 , 城 镇数 量 偏 多 、规 模 偏 小 。 小 我国 巨大 的城 乡差异使城市化的进 程 不同于其他国家 。 一般说来 , 城市的生活水 平 、 础 设施 、 基 资金 投 入 等 , 是 农村 所 无 都 法比拟的 。 乡之间的 巨大经济差异 , 城 导致 农民大量从农村流入城 市。发达地区与落 后地 的城市化也处于不 同的阶段。一些 发达 地 区 , 如北 京 、 海 、广州 ,已出 现 比 上 了生活富裕起来的阶层从城里向郊区迁移 的趋 势 ,也 就 是 说 进入 到城 市 化 发 展 的 第 二阶段… 一 “ 市郊化阶段” 。然而 ,绝大多 数地 区仍处在第一阶段 ,即人 口由农村向 城 市集 中的 阶 段 。 不 同发 展 阶 段 同 处 于 一 个 历史 时 期 ,给 制 定城 市 化 政 策 带 来 了 一

浅析中国城市化发展路径_薛震阳

浅析中国城市化发展路径_薛震阳

2012年6月上 总第266期浅析中国城市化发展路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薛震阳一、引言对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流观点是:向城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当传统增长动力机制受到严峻挑战,城市化是新时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何处转移?第一种发展路径是向现有的大城市转移,通过大型城市的多功能性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来吸收这部分人口;第二种是向中小城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参与当地的建设,同时避免大城市的拥挤以及过度的扩张。

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根据目前的二元经济格局,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

二、各国城市化演进过程“城市化”是指非农产业在某地形成和集聚所引起的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开始就出现了城市化,在演进过程中产生许多问题,如就业压力增大、居住空间狭小、交通拥堵、治安问题以及环境恶化等。

各国城市化研究过程虽有不同,但在城市化后期都出现了“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是指在城市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于城市中心地带生存空间日益狭小、交通条件日益拥挤以及地价日益上涨等原因,中心城区居民迁出城市中心,不断向城市边缘及郊区、乡村地带迁移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人口空心化和产业空心化。

以下介绍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城市化演进过程。

美国的“城市化”初始阶段始于18世纪末,20世纪50至70代出现“城市郊区化”在20世纪末,“逆城市化”发生在20世纪末期。

其过程主要表现是人口先向城市汇集,再向郊区转移。

形成大城市外围分布卫星城镇的格局,城市人口、服务业及相关产业向郊区迁移,使城市“空心化”。

德国的城市化进程特点非常鲜明,就是以中小城镇为城市化的主体,城乡一体化程度很高。

该国人口绝大多数居住在中小城市,人口超过百万的只有柏林、汉堡、慕尼黑和科隆。

日本的城市化主要表现在20世纪70年代前形成的京滨工业区、阪神工业区、中京工业区和北九州工业区这四大城市群。

20世纪80至90年代间出现的工业增速放缓、地价飙升,使劳动力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出现逆转。

浅析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浅析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浅析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及特点吴坤摘要:我国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小城镇作为连接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桥梁,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构筑起生产要素流到的通道,是真正意义上的城乡契合点,它既是广大农村通往城市的桥头堡,也是支撑城市发展的“大厦”基石。

小城镇不但是支撑大中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所在,而且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意义重大,在全国城镇体系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本文为今后的城镇规划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城镇化;现状;特点1.引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的30多年,我国已由传统农业国逐步演变为工业化(中期阶段)国家,城乡建设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城镇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60年来,小城镇发展既有波折更有辉煌。

小城镇发展正在进入持续飞跃发展的新时期。

但是,应该看到,小城镇发展绝非完美无缺,它还存在着城镇生产要素聚集效率低、人口吸纳能力弱、投资发展环境竞争力不强、政策不配套,以及本身规模小、水平低等诸多问题,很值得认真分析研究。

2.什么叫城镇化所谓小城镇是,农村地区一定区域内工商业比较发达,具有一定的市政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研和生活服务中心。

3为什么要发展城镇化3.1城镇化是城镇建设和管理的龙头。

3.2城镇划是国家对其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

3.3城镇化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3.4城镇划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加强规划的整体调控。

3.5城镇化是政府部门管理的法例性文件4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早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就有了小城镇的萌芽,到了奴隶社会小城镇随之出现并兴起。

尽管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到了近代小城镇仍然基本上还是依附着农业,是一种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形态模式,绝大多数没有现代工业,手工业和商业也不发达。

20世纪中叶,由于受战争等的影响,许多小城镇经济萎靡、发展停止。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小城镇获得了新的生机,按其历程可分为五个不同的发展时期:4.1、恢复调整时期(1949-1961)这一时期,我国小城镇得到了初步发展。

浅析城市更新改造及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城市更新改造及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城市更新改造及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这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础设施不足和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城市发展中,有必要通过完善规划来改善基础设施,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然而,我国大多数城市在更新规划和建设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缺乏合理的规划和文化资源保护意识,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研究了城市规划、建设和更新中存在的问题,为城市规划、建设和更新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市更新改造;规划建设;问题;对策一、引言城市建设在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规划到建设,有许多重要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在城市规划中,有必要对相关因素进行整体分析,收集基础数据,了解城市旧建筑数量、确定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需求、调查相关商住规划内容、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等。

其次,要明确城市更新的重要性、城市发展的现状和要求,了解社会经济水平和改善人居环境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合理的规划设计城市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有利于进一步开展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城市更新水平,为城市更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城市规划建设及更新改造的重要意义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逐加,对居住空间、排水管道、交通设施等基础设施的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改造可以给城市带来新的面貌,增加许多实用、美观的设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关部门必须提高规划、建设和改造的质量,确保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更新改造及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存在缺陷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生态环境。

环境污染严重,导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平衡,限制了城市的发展。

此外,由于缺乏城市规划,中国大多数城市都一模一样,没有自己的特色。

专项规划的不平衡导致了城市专项规划的不协调发展,影响了整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二)未结合城市发展实际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设计。

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浅析基金项目: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研究项目:道德教育对大学生暴力犯罪的预防与抑制作用研究,项目编号:sgh10152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专项研究课题:刑事和解的合理性及制度构建,项目编号:12ykz039白淑萍(1976----):女,陕西渭南人,渭南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讲师,法律硕士。

]渭南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陕西渭南714000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诸如城乡分割;发展模式雷同;政府干预过多等。

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也要适应经济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城市化发展中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地方特色;发挥市场机制,弱化政府干预等。

关键词:城市化;现状;问题;对策abstract: since reform and open. urbanization made some achievements, but also a lot of problems have arisen. for example, urban-rural development mode identical an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overmuch, act.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pa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urbanization must break the urban-rural dualstructure, outstanding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ring the market mechanism, speaking government intervention.key words: urbanization; actuality; problem; countermeasure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城市化的概念及我国的城市化现状1.中国城市化的背景城市化的概念由西班牙工程师a·serda在1867年提出,其在经济学中的含义是指由于工业化而引起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强调的是一个动态演进和扩散的过程。

浅析我国中小城市发展

浅析我国中小城市发展

浅析我国中小城市发展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更新改造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许多城市建成区迅速扩大,原有的机制、结构和形式已不能满足新世纪城市发展的需要。

尤其是在城市的中心地区,它破旧不堪,交通拥堵。

原有市政工程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潜力也已耗尽。

作为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和个性逐渐衰落,并有消失的危险。

因此,在全球化和文化融合的背景下,在城市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如何既延续和创新城市个性,又具有现代时尚风格,并能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三者的协调统一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小城市;生态发展;智慧城市1 我国中小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中小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是城市健康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

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多个层面和多个政府管理部门。

在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中,按职能划分的管理模式严重阻碍了信息和资源的自由流动与组合,导致城市管理效率低下、部门联动能力弱、应急响应滞后等问题。

国外发达城市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智慧城市作为中小城市综合发展的概念已逐渐形成,并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2中小城市发展的问题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建设中面临着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人口膨胀等严重问题,而智慧城市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安全工具,为不同类型的网络攻击和其他形式的事件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智慧城市拥有各个复杂的子系统,为了防止有害特性通过系统传播,应增强智慧城市的弹性,采用模块化的形式让不同的子系统各自发展,由互联网共同联系起来。

网络作为连接线,其地位变得更加重要。

通过网络将不同目的的系统的基础设施相互联系起来,创建一个“协作系统”,这种协作系统的复杂性就会呈指数级增长。

因此,智能城市系统的漏洞数量将明显高于其子系统,这使网络安全成为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从目前智慧城市的结构规划来看,智慧城市的根基是数以万计的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传感器与收集器,但这些基础设施并不生态,甚至过度密集的传感设备也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我国城市广场发展现状与问题及今后方向

我国城市广场发展现状与问题及今后方向

2010・12
艺术理论
我国城市广场发展现状与问题及今后方向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建设进程 的加快,城市在迅速地成长,人民的物质生 城市的发展带给人们的收入增加、物质比较 比如: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严重,导致环境 恶化;物价上涨、工作压力增加导致人与人 之间缺乏相互之间的关怀;越来越多的高楼 大厦侵占着人们享受闲暇时光、享受天伦之 乐的公共空间;现代都市生活的人互为邻居 却老死不相往来,人们怀恋四合院、里弄胡 同,怀恋茶余饭后下棋聊天的生活。人们需 等方面的内容;有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明城市 化的产物,是欧洲城市起源和发展乃至整个 有从空间形态上来研究城市广场的空间意 义, “广场是繁忙的城市空间中的一个缓冲 点, 一个生活节奏的调节器” ;有从系统化建 设研究城市广场的内在机制, “在各种因素 的影响下,目前我国城市的公共空间建设出 现种种日益严重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症 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缺乏健全的、系 的颂扬取代了对人性的关注。 ”
走捷径, 盲目跟风, 不去研究本地的历史沿革 和本土文化, 最终结局就是投巨资建广场、 建 绿地、 建大道, 城市形象一年一小变, 三年一 大变, 变来变去割裂了城市的文脉。 二是城市 规划功能弱化、 约束软化的现象普遍存在。 目 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规划从制订、执行到监 监督机制往往是长官意志和个人好恶置于城 市规划之上。同时一些城市为了发展房地产 业,为了吸引投资不得不被投资商牵着鼻子 走, 规划成了摆设。 另外, 从这几年我国惩治 腐败的情况来看,很多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 都与基本建设活动有关。这说明建立一套对 城市开发建设的科学决策和责任监督机制是 非常必要的。考察发达国家的城市开发历史 和现状,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城市规划的政府决 策都是透明的, 市民的参与程度很高。 城市广场建设,必须推进行政审批制度 创新,完善审批形式,加强后续监管,强化 行政问责制度和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促 进政府职能转变。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制定社会公示、听证制度,大力推进政务公 开,完善政府重大经济社会问题的科学化、 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建立科学民主的 行政决策机制,形成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 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 4.加强城市广场文化的审美教育,让市 民参与到城市广场建设中来 我国城市建设只是一味追求现代都市 感,而使多数城市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同 时,精神文明极度缺乏,导致很多城市变成 制” 这就导致在城市广场的审美观上出现了 , 多种偏差。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 广大市民越来越体现出其城市主体的地位, 城市文化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市民的关注。 广场审美文化代表大众的一种自觉自愿的、 主动的审美选择, 因而具有真正的大众品格。 体现出一种与传媒审美文化不同的美育方式, 这就是群众性的自我教育的方式。在广场的 审美活动中, 大众既是观赏者, 也是参与者; 既是受教者,也是施教者,投身于活动之中 的大众之间形成了一种紧密的互动关系。公 众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根本利益之所在, 城市广场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公众的生活 质量,所以公众最关注其周围环境的发展。 公众能有效地对设计师和领导这两个主体进 行制约,形成合理的公众参与城市广场设计 熟以及国民素质的提高,公众参与也必将随 之提上议事日程。 提前做好公众参与的规范、 引导和思想准备工作必将对未来的城市建设

中国发展不平衡问题浅析

中国发展不平衡问题浅析

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浅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推进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依法治国深入推进,教育、科学、卫生等。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空前增强,全社会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但我国在方方面面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凸显,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一、归结起来,我国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乡发展差距较大。

改革开放后城乡收入差距曾一度有所缩小,1983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82∶1,但后来又逐步拉大,2009 年扩大到3.33∶1。

从绝对差距来看,1978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209.8元,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关,达到1242.6元,2009年达到12022 元。

第二、区域发展差距明显。

30多年来,各地居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增长,但不同地区间收入差距在拉大。

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年人均收入为38587元,西部地区为 18090元,差距达2万余元。

从省际差别来看,最高的上海市年人均收入为76976元,最低的贵州省为9187元,两地相差 67789元。

目前全国 4007万贫困人口中,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高达94.1%。

第三、除经济差距外,城乡、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也较大。

目前西部地区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仅为东部地区的73.5%;城市拥有约70%的卫生资源,而广大农村只拥有约30%的卫生资源,农村居民人均卫生费用不足城市居民的1/4。

第四、同经济发展相比,社会事业等发展相对滞后。

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育公平的问题比较突出;医疗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人民群众对看病难的反映仍比较强烈;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一些基本保障制度有待健全;等等。

浅析中国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浅析中国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浅析中国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演绎了波澜壮阔的城镇化史诗,这也是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9%,拥有6亿多城镇人口,截止到2011年年底,全国共有设市城乡657个,小城镇近2万个,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其中农民如何变成市民,是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挑战。

建设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的机遇。

建设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将使我国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的更大的台阶。

一、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面临的挑战当前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的主要问题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滞后。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如何让农民成为市民,是新型城镇化面临的严峻挑战。

现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发展面临四个挑战。

1、人口膨胀至2012年年底,全国已有13个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人。

以北京为例,材料统计显示,近年来,北京市人口数量以年均60万的速度增长,2012年年末北京常住人口2069.3万人,是1986年的两倍多。

由于近年来大量人口迁入,北京市人口密度已由1999年的766人/平方公里增加到2011年的1230人/平方公里,超过警戒线。

2、交通拥堵中国城市上班族平均通勤时间全球领先,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1.7%,比加拿大和美国高出近1倍。

以北京为例,北京动车数量从5年前的约313万辆增加到目前的约520万辆。

3、环境污染根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中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

2013年1月以来,连续出现的雾霾天气,让“北京咳”这一名词在民间迅速传播。

元凶之一就是机动车尾气污染。

4、资源短缺根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全国有420多座城市供水不足,其中110座严重缺水。

此外,人口规模急剧增长。

资源相对供应不足还导致看病难、入托难、养老难等。

如上海医疗服务总量近年来每年上升10%左右,2011年突破2亿人次,而医务人员数量并没有明显增加,医患矛盾不可避免地大幅上升。

浅析中国发展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析中国发展的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析中国发展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

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析中国发展的形势与政策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析中国发展的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摘要:尽管目前全球处于金融危机,能源仍然起着重建世界经济新秩序的杠杆作用。

能否获取足够的石油和天然气来源,将决定中国成为一个超级大国的未来。

关键词:中国,经济,能源;石油一、中国能源需求的基本情况近40年来,中国石油消费量增加了25倍,占世界的8.5%。

自1991年起,中国在世界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由9%增加到16%,接近于欧洲(18%)和最大石油消费者美国(21%)。

2008年,中国已加工3.42亿吨原油(增长了3.7%),增长率为2.7个百分点,低于2007年,燃料产量达到2.08亿吨(增长了6.9%);石油开采量接近1.9亿吨(增长了2.3%)。

中国的油田大体分布在七个相距较远的不同地区,其余数量众多的中小油田较分散。

近几年来,中国开发了拥有大量碳氢化合物的矿区,如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等。

2007年5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储量规模约30亿吨的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这是几十年来勘探发现的最大油田。

可是,这些勘探发现以及原油产出一时很难改变中国大量需求原油的现状。

中国政府期望加大勘探海域石油、天然气储量的开发力度,2010年,预计开采量上升3%,每天产量为390万桶。

截止1993年中国还是一个石油净出口国,原油生产供大于求。

而目前是石油进口大国且保持外部供应稳定上升的趋势。

2008年,中国进口了一亿七千九百万吨石油(增长9,6%),国家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上升了1.8个百分点,达48%(2020年将超过60%)。

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上升至每天1420万桶,其中1090万桶需要进口。

浅析中国未来二十年的发展状况

浅析中国未来二十年的发展状况

浅析中国未来二十年的发展状况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拥有5000年的文化历史,人口众多,各种资源丰富,很有利于中国以后二十年的发展,在未来的二十年中的发展可谓突出猛进,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将加速融入全球化,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地位不断提升,出现全球高端制造中心,但是在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健康问题,环境恶化,性别比例显著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1.城市化进程未来二十年,城市化仍是中国社会变迁的主旋律。

到2034年,有6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中国改革的主轴是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是城市化进程。

因此,城市化仍将扮演核心角色,城市化不仅仅意味着农转非,更意味着在中华大地上,以人口集群和都市消费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将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城乡结合部,地级市,县,中心城镇将成为城市化的主战场,县和城镇的居民消费升级将创造未来创业的重要机会,以地级市的为核心落地于各城镇的连锁服务商业模式将出现爆发性增长,蕴含巨大的商业机会。

2. 全球一体化全球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未来二十年,中国将加速融入全球化,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经验将更有影响力和案例价值,未来的全球化,是中国崛起的全球化,或者说,中国崛起将成为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贸易摩擦,汇率问题,资源争夺,金融安全,局部军备竞赛将成为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困扰。

3.健康问题显著,上升为社会问题未来二十年,将有超过半数的中国国民被健康状况困扰。

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医院日渐忙碌。

中国人的健康状况在未来二十年将急剧恶化。

主要原因有:a环境污染,中国的粗放型加工经济破坏了沿海生存环境后,在基于成本考虑的内迁过程中,将给原本就脆弱的环境造成更大的负担,再过20年,由于长达50年的污染物累积和环境持续恶化,中国将有三分之二的国土不适于人居。

环境污染残留经由食物进入人体造成人体病变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癌症,新生儿畸形,高血压,极端气候引发的急病等疾病发病率将不断走高。

浅析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

浅析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
行 结 构 整 体 计算 时 , 需 对 连 梁 刚 度 进 行 折 减 。根 据 冈 混 凝 就 筋 土高层 建筑 结构 设计 与施工规程》第 4 7条 规定: 在 内力与位 1 “
常频繁 , 从而 使得各种文化交融 、 并存成为可 能。在这 多元文化 并茂 的时代 , 如何重新定位城市 的文化功能, 将成为城市发展的
重要研究课题 。
从城市发展的漫 长历程看 , 城市离不开文化 , 文化也离不开 城市这块沃土 。 市文化 的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 城 是城市 的形象语言 。在社会变革、 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 尤其要 重视城市文化的建设 。 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 同时吸纳健 康 的外来文化 。 中国文化历来强调兼收并蓄 ,海纳百川, “ 有容乃 大 ”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 使外来文化本土化, 从而形成具有中
长期 以来, 增长 ” “ 被等 同于“ 发展 ”城 市发展 也被片面地理 , 解 为城 市经济 的增长 、 规模的扩大及等 级的变化等 。 这事实上就 在某种 程度上造成 了城 区“ 摊大饼 ” 式地蔓延, 各地 争相搞“ 大而 全 ”“ 、小而全 ” 这种粗放型 的城市增长方式 , , 不仅降低 了城市发 展 质量 ,而且耗 费了大量 的空间资源。城市是一个复杂 的巨系 统, 其发 展表 现为各子系统协调基础上 的共 同进步 。因此, 对城 市 发 展 的 科 学 理 解 应 该 是 以城 市主 体— — 人 的合 理 需 要 为 核 心 的, 包括政治 、 经济 、 学、 科 文化 、 环境等 内容 的进步 与增长过 程。 它包括城 市增长 、 城市结构变异、 城市进步三个不 同层次。 罕遇地 震时, 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因此 , 剪力 墙 的设计应 该保证不发生剪切破坏 ,也就 是要求 墙肢 和连梁的 设计符合 强剪弱弯 的原则 ,同时要求连梁 的屈服 要早于墙肢的 屈服 , 而且要求墙肢和连梁具有 良好的延性 。 因此在实 际工程 中 要 使连 梁设计满足强剪弱弯 的原则就必须考虑 以下几个方面: () 1 关于连梁刚度的折减。连梁 由于跨高 比小 , 与之相连 的 墙肢 刚度大 等原 因, 在水平力作用下的 内力往往很大 , 连梁屈服 时表现 为梁 端出现裂缝 , 刚度减弱, 内力 重分布 。因此在开始进

浅谈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浅谈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浅谈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内容提要:城市化是指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向城市转化的历史过程,它带来的是社会面貌的革新,其实质就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现阶段的城市化水平低,发展潜力很大,进一步城市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但是我国城市化的滞后给中国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

如何看待并找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腾飞。

关键词:城市化中国城市化水平现状城市化问题解决方案引言: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之后,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

然而,仅仅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而赞叹不已、振臂高呼是远远不够的,城市化过程并不一定是一曲美妙的乐章,像很多进步一样,城市化过程中也夹杂着许多不和谐之音。

正确认识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深入理解我国城市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认真的予以解决,对我国城市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何为城市化?所谓城市化是指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口由农村向城镇和城市地带不断集中,是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尽管就城市本身的成因和发展看,它并非是工业化的结果,但就城市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它与工业化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灵魂,而城市化是工业化的载体,同时它又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

目前国际上比较常用的现代化标准是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提出的现代化的十一条准则,其中一条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50%以上”。

我国城镇化发展对策浅析

我国城镇化发展对策浅析
2006 年 1 月
第1期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our al of Socialist College n
) an 2 0 0 6
N0 .1
[百家论坛】
我国城镇化发展对策浅析
王 秀玲
( 河北国的城镇化建设带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 摘 同时也带来了城镇化发展 的问题 多发期 , 要使我 国城镇化建设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 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人为本, 统筹兼顾, 注重协调 , 使我 国城镇化建设走上
1. 7 亿的农村城镇人口, 小城镇的建设成为中国城镇化进
程的一大特色。
二、 我国城镇化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建国 50 多年来, 我国城镇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 但在 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 收稿日 2005- 11一5 期〕 。
〔 作者简介) 王秀玲, 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女,
经历了治理通货膨胀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波折 , 国经 我
环和社会协调发展 , 都具有重要意义。 城镇人 口增长率较快。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 ,
1970 年到 1980 年期间的我国城镇人 口年均增长率为
3%, 大大低于低收人国家的水平, 但是从 1980 年至 1995
年, 我国城镇人口的年均增长率为 4. 2%, 高于低收人国
健康 协调 可持 续发展 的道 路 。
〔 关键词〕 城镇化; 现状与问题; 对策 [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9 - 6981(2006 )01 一 0065 一 03
一、 我国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基础
改革开放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 , 也为我国城镇化建设 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首先 , 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 为基础的经济体制改革 , 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加快了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开放城乡集贸市场 , 吸引了相当 数量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特别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 吸 纳了相当数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 带动 了小城镇的发展。 1992 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群众的 极大热情 , 推动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 , 尽管这一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城市发展定位问题(一)
摘要:文章围绕城市发展定位展开,首先分析了中国城市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分别以苏黎世西部工业区复兴和无锡城市规划的变迁为例,简单介绍了各自规划的特色和独特定位,并结合中国城市现状进行了探讨,以期中国城市在“走出去,引进来”之间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

关键词:城市发展;定位;苏黎世;无锡
一、引言
城市定位是指城市为了实现最大化的收益,根据自身的经济基础、发展条件、消费需求和外界的竞争环境等的动态变化,科学地确定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占据的空间、扮演的角色、竞争的位置。

一个城市只有当它不可替代时,才能保持自己在整个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由于城市竞争是多方面的,所以城市定位的内容也应该包括多个方面。

城市竞争力的研究重在挖掘城市的个性与潜能,发扬不易为其他城市所模仿的特长,也就是独特的竞争能力。

而结合传统的城市职能定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城市个性的认识。

但是在当今这个形势朝夕变幻、机会转瞬即逝的时代,希望对城市的发展提出正确的策略,就需要城市竞争力理论与城市职能定位方法的相互完善和补充,以避免与时代的脱节和发展良机的错失,尽量减少内耗和与其他竞争城市的不必要的摩擦。

二、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中国的三大城市群现状
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水平随着经济发展迅速提高,大量城镇密集区域在东部沿海地区出现,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等三大城市群,它们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位于长江入海口及杭州湾,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浙江15个地级以上城市。

长三角是中国城镇最为密集、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体系完整,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组成城镇系统,区域内部城镇各类城市的数量呈现“金字塔型”特点,形成了中国最密集的城市群。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创造出各有特色的发展模式。

浙江经济以放开民营经济准入,形成以国际市场定单为主要指向的新型民营经济为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

江苏在乡镇企业发展方面起步较早的基础上,迅速推进产权民营化改革,使原来以政府力量推动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快速转向以民间自发力量推动的新发展模式。

特别是准确把握地区经济发展节奏、体制政策差异和商务成本变化趋势,以苏南经济为代表,通过吸引外资,迅速实现与世界产业对接,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契机,成为全球制造业主要加工中心之一。

2、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港澳,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珠江三角洲城镇间连成一片的趋势十分明显,如广州市与周围的佛山、东莞等城市,深圳到广州的穗港经济走廊之间基本上由准城市化地区相连,呈现出城市群的形态。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城市之间的内部联系己呈现出市场化的经济联系,城市间的开放度较大,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从整个珠江三角洲城市布局来看,主要的城市高度集中于环珠江口地区,客观上形成了发展水平及特点都存在差异的内外两个城市分布圈层。

3、京津冀城市群。

京津冀城市群是指地处中国北部环渤海地区的北京、天津市及河北省的唐山、秦皇岛、廊坊、保定、沧州、承德和张家口市,总面积3.24万平方公里,人口3686万。

2005年GDP为12585亿元,占全国的7.6%。

京津冀城市群因环渤海而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在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促进全国对外开放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延伸的枢纽作用,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诸多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

该城市群的北京、天津的发展水平相当高,但北京、天津等城市的聚集与扩散作用无法辐射到承接中心城市扩
散能力低的中小城市,城镇网络体系发展程度不高,城市群竞争力水平主要由京津发展水平决定,而不是城市群的竞争水平,整个城市群处于效率不高的状态。

近年来,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滞后于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合作进展低于期望值。

(二)中国城市群发展的问题分析
中国城市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大城市群的发展上。

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发展,几乎是遵循一条路子:“作为高消耗、高污染的产业链低端的迁入地”,做了“世界工厂”。

中国东北、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发展,也很大程度上重现了这一弊病:大量发展工业,不注意环境保护。

在政府和人民对环境保护的呼声下,不少城市开始将这个问题提上日程,但要根治这个弊病,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

这种城市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就业压力,增加了税收、城市GDP(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

而数年后,这种自发的城市发展道路的许多弊病实现:污染严重,城市发展缺乏远见,产业布局不合理,城市人居适宜度很低,城市重复建设及与周边城市缺乏协调和互补,使得城市间的协同效益很低,大多城市都几乎一个模样,缺乏特色,各城市间差别大,竞争力不明显。

从国际竞争来看,与国际大都市相比,中国城市缺乏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虽然已经进入国际都市的舞台,但与其他国际大都市相比,还缺乏明显的难以模仿的竞争力和优势。

三、国内外城市发展定位探讨与借鉴
新世纪,中国城市要想在国际社会搏得一席之地,甚至发展成为真正意义的国际性大都市,需要在参考国内
外优秀城市规划和定位案例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本土发展的经验教训,寻找适合自身的城市发展道路。

(一)苏黎世西部工业区复兴及其启示
苏黎世传统工业区位于苏黎世市区西部,最初形成于18世纪末。

经历了一段辉煌的工业化发展历程建成了一批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工业建筑。

到20世纪60年代伴随产业结构的转型及区位价值的改变,区内的工厂企业相继关闭或外迁,使该区逐渐衰败。

自20世纪90年代初苏黎世政府开始寻求西区复兴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今天,苏黎世西区已经重现生机,工业化文明时代的历史印记与当今信息化的发展有机融合,在市民的日常工作生活情境中散发出独特魅力,成为苏黎世最具吸引力的场所之一。

这其中有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