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归纳法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数学归纳法精品教案
数学归纳法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数学教材《数学选修22》第二章“数学归纳法”。
具体内容包括数学归纳法的概念、原理以及应用。
重点讲解数学归纳法的两个基本步骤:基础步骤和归纳步骤,并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概念和原理,能熟练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2. 掌握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骤,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能够运用数学归纳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学归纳法证明过程中,归纳假设的运用和归纳步骤的推理。
教学重点:数学归纳法的概念、原理和证明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如“计算1+2+3++n的和”,让学生思考如何证明其结论。
2. 新课导入讲解数学归纳法的概念和原理,阐述其两个基本步骤:基础步骤和归纳步骤。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典型例题,如“证明对于任意正整数n,都有1+3+5++(2n1)=n^2”,详细讲解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道类似例题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归纳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等差数列求和、二项式定理等。
6.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3+2^3+3^3++n^3=(1+2++n)^2;(2)已知数列{a_n},a_1=1,a_{n+1}=2a_n+1,证明对于任意正整数n,a_n都是奇数。
2. 答案:(1)证明过程略;(2)证明过程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数学归纳法在其他数学分支中的应用,如数列、组合数学等。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提高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3. 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难度和答案的详细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2.3数学归纳法教学设计教案(最终定稿)
2.3数学归纳法教学设计教案(最终定稿)第一篇:2.3数学归纳法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难点、易混点)(2)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重点、难点)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例题的探究,体会由猜想到证明的数学方法;(2)努力创设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的课堂愉悦情境,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数学归纳法的学习,进一步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学习习惯.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数学归纳法产生过程的分析和对数学归纳法的证题步骤的掌握.难点:数学归纳法中递推思想的理解3.教学用具多媒体、板书4.标签教学过程一、课堂探究【问题导思】问题1 在学校,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排成一排的自行车,如果一个同学将第一辆自行车不小心弄倒了,那么整排自行车就会倒下.1.试想要使整排自行车倒下,需要具备哪几个条件?【提示】(1)第一辆自行车倒下;(2)任意相邻的两辆自行车,前一辆倒下一定导致后一辆倒下.2.利用这种思想方法能解决哪类数学问题?【提示】一些与正整数n有关的问题.问题2多米诺骨牌游戏给你什么启示?你认为一个骨牌链能够被成功推倒,靠的是什么?答(1)第一张牌被推倒;(2)任意相邻两块骨牌,前一块倒下一定导致后一块倒下.结论:多米诺骨牌会全部倒下.所有的骨牌都倒下,条件(2)给出了一个递推关系,条件(1)给出了骨牌倒下的基础.数学归纳法的定义 1.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①(归纳奠基)证明当n取__________________时命题成立;②(归纳递推)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一个值n0(n0∈N*),当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2.应用数学归纳法时特别注意:(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对象是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2)在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中,两个基本步骤缺一不可.一、数学归纳法的步骤原理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3+5+…+(2n-1)=n2,如采用下面的证法,对吗?若不对请改正.证明:(1)n=1时,左边=1,右边=12=1,等式成立.(2)假设n=k时等式成立,即1+3+5+…+(2k-1)=k2,由(1)和(2)可知对任何n∈N*等式都成立.【答案】从形式上看这种证法,用的是数学归纳法,实质上不是,第二步证明时,未用到归纳假设.因为证明n=k+1正确时,未用到归纳假设,而用的是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变式训练】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3+5+…+(2n-1)=n2 证明:(1)当n=1时左=1,右=12=1 ∴n=1时,等式成立(2)假设n=k时,等式成立,即1+3+5+…+(2k-1)=k2 那么,当n=k+1时左=1+3+5+…+(2k-1)+[2(k+1)-1]=k2+2k+1=(k+1)2=右即n=k+1时命题成立N*都成立由(1)、(2)可知等式对任何nÎ【小结】数学归纳法证明步骤的框图展示二、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综上所述,对于任何n∈N*,等式都成立.【小结】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一些等式命题,关键在于“先看项”,弄清等式两边的构成规律,等式的两边各有多少项,项的多少与n的取值是否有关.由n=k到n=k+1时,等式的两边会增加多少项,增加怎样的项.【变式训练】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1+2+3+…(2n+1)=(n+1)(2n+1)时,当n=1时,左边所得项是_________;当n=2时,左边所得项是__________;n=1时,左边是()A、1B、1+aC、1+a+a2D、1+a+a2+a3 答案:1.1+2+3 1+2+3+5 2.C 三.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小结】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时要注意两凑:一凑归纳假设;二凑证明目标.在凑证明目标时,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都可选用.综上所述,对任意n≥2的正整数,不等式都成立.四、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问题下面我们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个猜想.变式训练】数列{an}满足Sn=2n-an(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先计算数列的前4项,再猜想an,并证明.解:由a1=2-a1,【小结】归纳法分为不完全归纳法和完全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完全归纳”的一种科学方法,对于无穷尽的事例,常用不完全归纳法去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并设法给予证明,这就是“归纳——猜想——证明”的基本思想.“归纳—猜想—证明”的一般环节五、当堂检测1.若命题A(n)(n∈N*)在n=k(k∈N*)时命题成立,则有n=k+1时命题成立.现知命题对n=n0(n0∈N*)时命题成立,则有()A.命题对所有正整数都成立B.命题对小于n0的正整数不成立,对大于或等于n0的正整数都成立C.命题对小于n0的正整数成立与否不能确定,对大于或等于n0的正整数都成立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由已知得n=n0(n0∈N*)时命题成立,则有n=n0+1时命题成立;在n=n0+1时命题成立的前提下,又可推得n=(n0+1)+1时命题也成立,依此类推,可知选C.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2+…+2n-1=2n-1(n∈N*)的过程如下:(1)当n=1时,左边=1,右边=21-1=1,等式成立.(2)假设当n=k(k∈N*)时等式成立,即1+2+22+…+2k-1=2k-1,则当n=k+1时,1+2+22+…+2k-1+2k=此可知对于任何n∈N*,等式都成立.上述证明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在由n=k成立,证n=k+1成立时,应用了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而未用上假设条件,这与数学归纳法的要求不符.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4+2×7+3×10+…+n(3n+1)=n(n +1)2(其中n∈N*).4=4,右边=1×22=4,左边=右边,等式成立.证明(1)当n=1时,左边=1×(2)假设当n=k(k∈N*)时等式成立,即1×4+2×7+3×10+…+k(3k+1)=k(k+1)2,那么,当n=k+1时,1×4+2×7+3×10+…+k(3k+1)+(k+1)[3(k+1)+1]=k(k+1)2+(k+1)[3(k+1)+1]=(k+1)(k2+4k+4)=(k+1)[(k+1)+1]2,即当n=k+1时等式也成立.=2k+1-1.所以当n=k+1时等式也成立.由根据(1)和(2),可知等式对任何n∈N*都成立.课堂小结在应用数学归纳法证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验证是基础:找准起点,奠基要稳,有些问题中验证的初始值不一定为1;(2)递推是关键:正确分析由n=k到n=k+1时式子项数的变化是应用数学归纳法成功证明问题的保障;(3)利用假设是核心:在第二步证明中一定要利用归纳假设,这是数学归纳法证明的核心环节,否则这样的证明就不是数学归纳法证明.第二篇:机械制造教案(数3)(二)计划(30学时)教学步骤:1、要求学生收集与典型零件加工有关的图书与资料;2、利用多媒体课件或现场教学等手段,讲解典型零件加工方法,了解轴类零件、套筒类零件、箱体类零件的加工工艺;了解机床夹具设计的方法,学会设计一种机床专用夹具。
七年级数学下册《归纳》教案、教学设计
1.培养学生对数学归纳推理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归纳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认识。
4.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撰写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将以上目标融入各个教学环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归纳推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归纳推理的基本步骤和特点,能够运用归纳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数列的归纳求和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解决数列求和问题。
3.运用归纳法证明数学命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4.激发学生对归纳推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合作意识。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介绍归纳推理的基本概念、步骤和特点。
2.通过数列的例子,讲解归纳推理在数学中的应用,如数列求和。
3.讲解归纳法证明数学命题的方法,强调归纳推理的逻辑性。
4.结合实际案例,展示归纳推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给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数列求和问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2.学生在逻辑推理方面的能力,关注他们在归纳推理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步骤,引导他们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
3.学生在合作交流方面的表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4.1数学归纳法-教案(优秀经典公开课比赛教案)
课题:4.1数学归纳法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A 版选修4-5《不等式选讲》的最后一章内容,数学归纳法在讨论涉及正整数无限性的问题时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的地位和作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看:1.中学数学中的许多重要结论,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二项式定理等都可以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由归纳猜想得出一些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可以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有关知识.2.运用数学归纳法可以证明许多数学命题(不等式、数列、等式、整除),既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又可以使他们受到推理论证的训练.3.数学归纳法在进一步学习数学时要经常用到,因此掌握这种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2)能以递推思想为指导,规范数学归纳法证明中的2个步骤,1个结论。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数学归纳法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观察、归纳、猜想到证明的数学方法;(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逻辑证明在数学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养成言之有理、论证有据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四、教学难点:学归纳法中递推思想的理解.五、教学准备1、课时安排:1课时2、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之前已经学习过归纳推理,以及一些简单的数学证明方法,并且已经开始使用与正整数有关的结论(例1的公式),但学生只是停留在认知阶段;另外高二学生经过了一年半的高中学习之后,已初步具有了发现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这为本节学习数学归纳法奠定了一定基础。
3、教具选择:多媒体六、教学方法:运用类比启发探究的数学方法进行教学;七、教学过程1、自主导学:复习回顾引入:<师>(1)请同学们回顾学习过的证明方法有哪些?<生> 请一名学生回答该问题。
数学归纳法教案及说课稿
《数学归纳法》说课稿一、说教材数学归纳法是继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之后的又一重要内容,是直接证明的又一重要方法,应用十分广泛。
普通说来,与正整数有关的恒等式、不等式、数的整除性、数列的通项及前n项和等问题,都可以考虑用数学归纳法推证。
在《数学必修5》中学过的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本章第一节的归纳推理案例赏析中得到的自然数的平方和公式都是通过归纳推理得到的,这些结论都具有猜测的性质,其正确性还有待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数学归纳法》这一内容安排在这里起到了承前启后及深化数学知识的作用。
本节课讲的主要内容是数学归纳法原理,用1课时。
重点是分析数学归纳法的实质,难点是对归纳法中的递推思想的正确理解和把握,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学情在本章的前几节已经学过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而且在《数学必修5》中也通过归纳的方法得到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再加之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事实上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归纳推理的能力。
虽然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归纳推理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但他们对归纳推理的方法都有程度不同的把握,少数学生归纳推理能力还比较强。
但从总体上看,学生的抽象思维特殊是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能力还十分薄弱,需要不断加强。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归纳法, 理解数学归纳的原理与实质.掌握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两个步骤;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简单的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 分析, 论证的能力,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 体味类比的数学思想.情感目标:通过对例题的探索,体味研究数学问题的一种方法(先猜想后证明),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初步形成做数学的意识和科学精神.四、说教法本节课我将借助多媒体展示的“多米诺骨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对数学归纳法的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突破和分解教学难点提供生动有趣的参照物。
教学设计2:2.3数学归纳法
《数学归纳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归纳法,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与实质,掌握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两个步骤。
(2)会证明简单的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
2、过程与方法:努力创设课堂愉悦的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辩证思维素质,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见和数学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借助具体实例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掌握它的基本步骤,运用它证明一些简单的与正整数n (n 取无限多个值)有关的数学命题。
【教学难点】(1)学生不易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思想实质,具体表现在不了解第二个步骤的作用,不易根据归纳假设作出证明。
(2)运用数学归纳法时,在“归纳递推”的步骤中发现具体问题的递推关系。
【教学方法】运用类比启发探究的数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呈现多米诺骨牌等生活素材辅助课堂教学;【教学程序】第一阶段:创设问题情境,启动学生思维情境1、法国数学家费马观察到: 221+1=5 222+1=17, 223+1=257, 224+1=65537归纳猜想:任何形如22n +1 (n ∈N ∗)的数都是质数,这就是著名的费马猜想。
半个世纪以后,数学家欧拉发现,第5个费马数不是质670041764112525⨯=+=F数,从而推翻了费马的猜想。
——“不完全归纳有时是错误的”(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意识和数学概括能力.概括能力是思维能力的核心.鲁宾斯坦指出:思维都是在概括中完成的.心理学认为“迁移就是概括”,这里知识、技能、思维方法、数学原理的迁移,我找的突破口就是学生的概括过程.)情境2 、数列{n a }中, 1a =1, n n n a a a +=+11(n ∈*N )通过对n=1,2,3,4前4项归纳,猜想a n =1n ——可以让学生通过数列的知识加以验证——“不完全归纳有时是正确的”。
数学归纳法实用教案
数学归纳法实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数学教材《数学选修22》的第三章“数学归纳法”。
具体内容包括数学归纳法的概念、步骤和应用。
重点讲解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学命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概念和步骤,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
2. 能够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简单的数学命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骤,特别是第二步的证明方法。
教学重点:数学归纳法的概念、步骤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教材、《数学归纳法》学习笔记、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与数学归纳法有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证明一个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
2. 例题讲解(1)讲解数学归纳法的概念和步骤。
(2)以实例演示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过程,强调第二步的证明方法。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道数学归纳法证明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数学归纳法2. 内容:(1)数学归纳法的概念和步骤(2)数学归纳法证明实例(3)随堂练习题目七、作业设计(1)1+3+5++(2n1)=n^2(2)1^3+2^3+3^3++n^3=(1+2++n)^2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研究数学归纳法在数学竞赛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骤,特别是第二步的证明方法。
2. 例题讲解:数学归纳法的概念和步骤的详细解释。
3.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证明题目的过程和教师的巡回指导。
4.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难度和答案的详细解释。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学生对数学归纳法掌握程度的评估和竞赛级应用的探索。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解析归纳假设的正确性:学生必须明白归纳假设是在前一步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可信的。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并能以递推思想作指导,
2、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操作步骤,
3、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并能严格按照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的格式书写.
教学重点: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几个经典不等式.
教学难点:理解经典不等式的证明思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解题要点提示:试值n=1, 2,3, 4,→猜想an→数学归纳法证明
例2:证明不等式 .
要点:
证明:(略)
例3:证明贝努利不等式.
分析:贝努力不等式中涉及到两个字母, 表示大于-1且不等于0的任意实数, 是大于1的自然数,用数学归纳法只能对 进行归纳
巩固练习2:试证明:不论正数a、b、c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当n>1,n∈N*且a、b、c互不相等时,均有an+cn>2bn.
(2)瞄准当n=k+1时的递推目标,有目的地进行放缩、分析;
(3)活用起点的位置;
(4)有的试题需要先作等价变换。
三、应用举例:
例1:比较 与 的大小,试证明你的结论.
分析:试值 →猜想结论→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要点: ….
证明:(略)
小结反思:试值→猜想→证明
巩固练习1:已知数列 的各项为正数,Sn为前n项和,且 ,归纳出an的公式并证明你的结论.
3.小结反思: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n有关的不等式;技巧:凑配、放缩.
四、巩固练习: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
知 .
五、课堂小结:
(2)假设n=k(k∈N且k≥n0)时结论正确,证明当n=k+1时,结论也正确,即由P(k)正确推出P(k+1)正确,
数学归纳法说课稿
数学归纳法说课稿一、说教学内容的分析数学归纳法是中学数学中重要的证明方法之一,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次课程的核心内容是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概念、应用技巧和证明步骤,通过理论和实例的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归纳法的原理和应用场景。
二、说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定义和基本思想;2. 掌握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骤和技巧;3. 学会运用数学归纳法解决实际问题;4.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1. 教学重点:(1)数学归纳法的定义和基本思想;(2)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骤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数学归纳法解决实际问题;(2)如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的安排1. 课堂导入:引入数学归纳法的概念,抛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疑惑,并激发他们对归纳法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数学归纳法的定义和基本思想,以及归纳法在数学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详细讲解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骤和技巧,包括基本归纳法和强归纳法的区别以及如何构造归纳假设和归纳步骤。
3. 典型例题分析:选择一些典型的数学问题,通过归纳法的证明过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归纳法的具体应用。
4. 练习与拓展:提供一些练习题和拓展题,让学生独立运用归纳法解决问题,并进行思考和讨论。
5. 总结与反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梳理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骤和技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教师的反馈和学生的自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说教学资源与手段的准备1. 教学资源:(1)教材:根据教材内容准备相关知识点的解析和例题。
(2)多媒体设备:准备PPT和相关教学视频,以图文并茂地展示数学归纳法的定义、应用和证明过程。
2. 教学手段:(1)讲授法:通过讲解、解析和示例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数学归纳法相关知识点。
(2)实例法: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归纳法的具体应用。
2024年数学归纳法教案优秀数学归纳法教案设计意图
2024年数学归纳法教案优秀数学归纳法教案设计意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第三章“数学归纳法”,具体内容包括数学归纳法的概念、步骤和应用。
重点讲解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典型例题使学生掌握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过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概念,掌握数学归纳法的步骤;2. 能够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骤和逻辑关系;教学重点:数学归纳法的概念、步骤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关于楼梯的实践情景,让学生思考如何求解楼梯的级数问题,从而引出数学归纳法;2. 例题讲解:(1)讲解数学归纳法的概念和步骤;(2)以“自然数平方和”为例,演示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过程;3.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如“自然数之和”等;5.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数学归纳法的应用心得,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数学归纳法2. 内容:(1)数学归纳法的概念;(2)数学归纳法的步骤;(3)数学归纳法的应用;(4)例题:自然数平方和的证明过程;(5)随堂练习:数学命题的证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3+5++(2n1)=n^2;(2)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3+2^3+3^3++n^3=(1+2++n)^2。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于数学归纳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课堂互动的积极性;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归纳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附录:作业答案:1. 1+3+5++(2n1)=n^2 的证明:当n=1时,等式左边=1,右边=1,等式成立;假设当n=k时,等式成立,即1+3+5++(2k1)=k^2;当n=k+1时,等式左边=1+3+5++(2k1)+(2(k+1)1)=k^2+2k+1=(k+1)^2;所以,1+3+5++(2n1)=n^2 对任意自然数n成立。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2数学归纳法说课稿
数学归纳法(第一课时)说课稿(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2)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数学归纳法是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2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一种特殊的证明方式,对证明一些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是超级有效的研究工具,弥补了不完全归纳法的不足。
用它解答一些高考题往往能起到柳暗花明的神奇作用,因此是高中理科生应把握的一种证明方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明白得数学归纳法的原理,把握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大体步骤教学难点:(1)明白得数学归纳法的原理(2)如何利用归纳假设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明白得数学归纳法的原理,把握数学归纳法证题的大体步骤,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简单的恒等式。
(2)能力目标:培育学生观看, 分析, 论证的能力, 进一步进展学生的逻辑、抽象、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进程, 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对数学归纳法原理的探讨,培育学生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受数学内在美,激发学习热情。
三、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经历了数列的求通项、求和等知识的学习,还学习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演绎推理等知识,已具有了必然的观看、分析、归纳能力。
四、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本节课主要采纳感性体验法、类比、引导发觉法进行教学。
教学手腕:借助多媒体展现创设教学情境学法指导:本课以问题情境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展开,引导学生通过以下模式:“观看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理论→巩固应用”进行探讨式学习。
五、教学进程:(一)知识链接归纳推理特点:由特殊到一样 类比推理特点:由特殊到特殊经常使用⎩⎨⎧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归纳法(设计用意:温习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为学习数学归纳法作铺垫)(二)创设情境情境1 明代刘元卿编的《应谐录》中有一个笑话:财主的儿子学写字.这那么笑话中财主的儿子由“一字是一横,二字是二横,三字是三横”,得出“四确实是四横、五确实是五横……,百是百横,……,万是万横,……”的结论,用的确实是“不完全归纳法”,只是,那个归纳推出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情境2 费马(Fermat )是17世纪法国闻名的数学家,他曾以为,当n∈N *时,122+n 必然都是质数,这是他对n =0,1,2,3,4作了验证后取得的.后来,18世纪瑞士科学家欧拉(Euler )却证明了 1252+=4 294 967 297=6 700 417×641,从而否定了费马的推测.没想到当n =5这一结论便不成立.(设计用意:通过以上两个例子让学生了解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不必然正确,即便是数学家也不例外。
数学归纳法的说课稿
数学归纳法的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数学归纳法的介绍和应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应用数学归纳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够灵活运用数学归纳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熟悉数列的概念和性质;- 掌握应用数学归纳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问题,运用数学归纳法进行推理;- 能够利用数学归纳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数学归纳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 学生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和思想;- 学生运用数学归纳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如果一个人能站13秒钟,那么他最多能站多久?”引导学生思考。
2. 引入数学归纳法- 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如求1+2+3+...+100的和,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总结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3.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分析数学归纳法的三个步骤:基本情况的证明、归纳假设的假设和归纳步骤的证明;- 结合具体的例子,进一步讲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和思想。
4. 数学归纳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如证明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证明数列的递推关系等,应用数学归纳法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运用数学归纳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五、教学示范1. 以一个具体的例子,如证明1+3+5+...+(2n-1) = n^2,做示范;2. 解释每个步骤的原理和方法;3. 强调归纳假设的重要性;4. 鼓励学生多加练习,提高应用数学归纳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堂练习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进行解答和讨论。
苏教版选修2《数学归纳法》说课稿
苏教版选修2《数学归纳法》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1 教材背景本课是苏教版选修2中的《数学归纳法》单元。
数学归纳法作为一种常见的数学证明方法,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2 教材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概念:自然数集合和归纳法的定义与性质;•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与步骤;•初等数论中的应用:–连续整数和的计算;–连续奇数(或偶数)和的计算;–一般算术级数和的计算。
1.3 教材特点•突出归纳法的应用:根据数学归纳法的思想,通过数学归纳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逻辑推理:通过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推理分析,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定义与性质;•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与步骤;•数学归纳法在初等数论中的应用。
2.2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培养以下能力:•运用数学归纳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2.3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培养以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和步骤;•运用数学归纳法解决实际问题。
3.2 教学难点•归纳法的证明过程和逻辑推理;•运用数学归纳法解决复杂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与引入通过举例引入,让学生了解归纳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举例:小明在计算连续整数和时遇到了困难,你能想到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吗?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引入归纳法的概念。
4.2 理论讲解与示范通过课本的讲解和示范,解释数学归纳法的定义与性质、基本思想与步骤,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演示。
4.3 实例演练与训练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道应用题进行讨论和解答,鼓励学生在小组间相互讨论,加深对归纳法的理解和应用。
4.4 师生互动与讨论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解答学生在实例演练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法的证明过程和逻辑推理。
数学归纳法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数学归纳法教学目标1.了解归纳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发现的能力.2.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并能以递推思想作指导,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操作步骤.3.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归纳法意义的认识和数学归纳法产生过程的分析.难点:数学归纳法中递推思想的理解.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师: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数学归纳法.什么是数学归纳法呢?应该从认识什么是归纳法开始.(板书课题:数学归纳法)(二)什么是归纳法(板书)师:请看下面几个问题,并由此思考什么是归纳法,归纳法有什么特点.问题1:这里有一袋球共十二个,我们要判断这一袋球是白球,还是黑球,请问怎么办?(可准备一袋白球、问题用小黑板或投影幻灯片事先准备好)生:把它倒出来看一看就可以了.师:方法是正确的,但操作上缺乏顺序性.顺序操作怎么做?生:一个一个拿,拿一个看一个.师:对.问题的结果是什么呢?(演示操作过程)第一个白球,第二个白球,第三个白球,……,第十二个白球,由此得到:这一袋球都是白球.a2,a3,a4。
的值,再推测通项a n的公式.(问题由小黑板或投影幻灯片给出)师:同学们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用的都是归纳法,你能说说什么是归纳法,归纳法有什么特点吗?生:归纳法是由一些特殊事例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特点是由特殊→一般(板书).师:很好!其实在中学数学中,归纳法我们早就接触到了.例如,给出数列的前四项,求它的一个通项公式用的是归纳法,确定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用的也是归纳法,今后的学习还会看到归纳法的运用.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归纳法也有广泛应用.例如气象工作者、水文工作者依据积累的历史资料作气象预测,水文预报,用的就是归纳法.还应该指出,问题1和问题2运用的归纳法还是有区别的.问题1中,一共12个球,全看了,由此而得到了结论.这种把研究对象一一都考查到了而推出结论的归纳法称为完全归纳法.对于问题2,由于自然数有无数个,用完全归纳法去推出结论就不可能,它是由前4项体现的规律,进行推测,得出结论的,这种归纳法称为不完全归纳法.(三)归纳法的认识(板书)归纳法分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板书).师:用不完全归纳法既然要推测,推测是要有点勇气的,请大家鼓起勇气研究问题3.问题3:对于任意自然数n,比较7n-3与6(7n+9)的大小.(问题由小黑板或投影幻灯片给出)(给学生一定的计算、思考时间)生:经过计算,我的结论是:对任意n∈N+,7n-3<6(7n+9).师:你计算了几个数得到的结论?生:4个.师:你算了n=1,n=2,n=3,n=4这4个数,而得到的结论,是吧?生:对.师:有没有不同意见?生:我验了n=8,这时有7n-3>6(7n+9),而不是7n-3<6(7n+9).他的结论不对吧!师:那你的结论是什么呢?(动员大家思考,纠正)生:我的结论是:当n=1,2,3,4,5时,7n-3<6(7n+9);当n=6,7,8,…时,7n-3>6(7n+9).师:由以上的研究过程,我们应该总结什么经验呢?首先要仔细地占有准确的材料,不能随便算几个数,就作推测.请把你们计算结果填入下表内:师:依据数据作推测,决不是乱猜.要注意对数据作出谨慎地分析.由上表可看到,当n依1,2,3,4,…变动时,相应的7n-3的值以后一个是前一个的7倍的速度在增加,而6(7n+9)相应值的增长速度还不到2倍.完全有理由确认,当n取较大值时,7n-3>6(7n+9)会成立的.师:对问题3推测有误的同学完全不必过于自责,接受教训就可以了.其实在数学史上,一些世界级的数学大师在运用归纳法时,也曾有过失误.资料1(事先准备好,由学生阅读)费马(Fermat)是17世纪法国著名的数学家,他是解析几何的发明者之一,是对微积分的创立作出贡献最多的人之一,是概率论的创始者之一,他对数论也有许多贡献.但是,费马曾认为,当n∈N时,22n+1一定都是质数,这是他对n=0,1,2,3,4作了验证后得到的.18世纪伟大的瑞士科学家欧拉(Euler)却证明了225+1=4 294 967 297=6 700 417×641,从而否定了费马的推测.师:有的同学说,费马为什么不再多算一个数呢?今天我们是无法回答的.但是要告诉同学们,失误的关键不在于多算一个上!再请看数学史上的另一个资料(仍由学生阅读):资料2f(n)=n2+n+41,当n∈N时,f(n)是否都为质数?f(0)=41,f(1)=43,f(2)=47,f(3)=53,f(4)=61,f(5)=71,f(6)=83,f(7)=97,f(8)=113,f(9)=131,f(10)=151,…f(39)=1 601.但是f(40)=1 681=412是合数师:算了39个数不算少了吧,但还不行!我们介绍以上两个资料,不是说世界级大师还出错,我们有错就可以原谅,也不是说归纳法不行,不去学了,而是要找出运用归纳法出错的原因,并研究出对策来.师:归纳法为什么会出错呢?生:完全归纳法不会出错.师:对!但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是不可避免的,它为什么会出错呢?生:由于用不完全归纳法时,一般结论的得出带有猜测的成份.师:完全同意.那么怎么办呢?生:应该予以证明.师:大家同意吧?对于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得出的结论的正确性,应接受实践的检验,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数学问题,应寻求数学证明.(四)归纳与证明(板书)师:怎么证明呢?请结合以上问题1思考.生:问题1共12个球,都看了,它的正确性不用证明了.师:也可以换个角度看,12个球,一一验看了,这一一验看就可以看作证明.数学上称这种证法为穷举法.它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师:如果这里不是12个球,而是无数个球,我们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到,这袋球全是白球,那么怎么证明呢?(稍作酝酿,使学生把注意力更集中起来)师:这类问题的证明确不是一个容易的课题,在数学史上也经历了多年的酝酿.第一个正式研究此课题的是意大利科学家莫罗利科.他运用递推的思想予以证明.结合问题1来说,他首先确定第一次拿出来的是白球.然后再构造一个命题予以证明.命题的条件是:“设某一次拿出来的是白球”,结论是“下一次拿出来的也是白球”.这个命题不是孤立地研究“某一次”,“下一次”取的到底是不是白球,而是研究若某一次是白球这个条件能保证下一次也是白球的逻辑必然性.大家看,是否证明了上述两条,就使问题得到解决了呢?生:是.第一次拿出的是白球已确认,反复运用上述构造的命题,可得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拿出的都是白球.师:对.它使一个原来无法作出一一验证的命题,用一个推一个的递推思想得到了证明.生活上,体现这种递推思想的例子也是不少的,你能举出例子来吗?生:一排排放很近的自行车,只要碰倒一辆,就会倒下一排.生:再例如多米诺骨牌游戏.(有条件可放一段此种游戏的录相)师:多米诺骨牌游戏要取得成功,必须靠两条:(1)骨牌的排列,保证前一张牌倒则后一张牌也必定倒;(2)第一张牌被推倒.用这种思想设计出来的,用于证明不完全归纳法推测所得命题的正确性的证明方法就是数学归纳法.(五)数学归纳法(板书)师: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以上问题2推测而得的命题,应该证明什么呢?生:先证n=1时,公式成立(第一步);再证明:若对某个自然数(n=k)公式成立,则对下一个自然数(n=k+1)公式也成立(第二步).师:这两步的证明自己会进行吗?请先证明第一步.(应追问各步计算推理的依据)师:再证明第二步.先明确要证明什么?师:于是由上述两步,命题得到了证明.这就是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的基本要求.师:请小结一下用数学归纳法作证明应有的基本步骤.生:共两步(学生说,教师板书):(1)n=1时,命题成立;(2)设n=k时命题成立,则当n=k+1时,命题也成立.师:其实第一步一般来说,是证明开头者命题成立.例如,对于问题3推测得的命题:当n=6,7,8,…时,7n-3>6(7n+9).第一步应证明n=6时,不等式成立.(若有时间还可讨论此不等关系证明的第二步,若无时间可布置学生课下思考)(六)小结师:把本节课内容归纳一下:(1)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归纳法和数学归纳法.(2)归纳法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分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二种.(3)由于不完全归纳法中推测所得结论可能不正确,因而必须作出证明,证明可用数学归纳法进行.(4)数学归纳法作为一种证明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递推(递归)思想,它的操作步骤必须是二步.数学归纳法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将从下节课开始学习.。
数学数学归纳法公开课教案初中
数学数学归纳法公开课教案初中数学归纳法公开课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数学归纳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
2. 掌握使用数学归纳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3. 能够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学命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课件及相关教学素材。
2. 确保教师对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和应用有较深入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 (5分钟)1. 教师利用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来引入数学归纳法的概念,如:证明 1+2+3+...+n = n(n+1)/2。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使用数学归纳法的思路。
二、概念讲解 (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强调归纳法的两个基本步骤:基础步骤和归纳步骤。
3. 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这两个步骤的含义和作用。
三、示例分析 (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如:证明对于任意正整数 n,2n^2 + 3n + 1 是偶数。
2. 分步解析,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个命题。
- 基础步骤:当 n = 1 时,可以验证命题成立。
- 归纳步骤:假设命题对于某个正整数 k 成立,即 2k^2 + 3k + 1 是偶数,那么证明对于 k+1 也成立。
a) 证明 2(k+1)^2 + 3(k+1) + 1 是偶数。
b) 将表达式展开并化简,证明左边可以被 2 整除。
c) 利用归纳假设,得出右边也是偶数,完成证明。
四、练习提高 (2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完成一组相关的数学归纳法练习题。
2. 学生互相讨论解题思路和步骤,并在黑板上汇总每组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3. 教师对每个题目的解答进行点评和讲解,解答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
五、归纳法的应用 (10分钟)1. 教师介绍归纳法在数学中的广泛应用,如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斐波那契数列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归纳法解决其他数学问题,如递推关系式等。
六、拓展延伸 (10分钟)1. 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拓展的数学问题,鼓励学生运用归纳法解决。
数学归纳法实用教案
数学归纳法实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数学教材《数学选修22》第三章第三节“数学归纳法”。
具体内容包括数学归纳法的定义、原理和应用,以及数学归纳法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概念和原理,掌握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骤。
2. 能够运用数学归纳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提高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骤和运用。
重点:数学归纳法的概念、原理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教材、练习本、圆珠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与数学归纳法有关的实际例子(如:楼梯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介绍数学归纳法的定义、原理和证明步骤,让学生初步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基本内容。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一道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例题,让学生理解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过程。
4.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完成几道与例题类似的数学归纳法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6. 课堂互动(10分钟)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分享心得体会,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7. 知识拓展(5分钟)简要介绍数学归纳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计算机科学、数论等领域。
六、板书设计1. 数学归纳法2. 定义:数学归纳法的概念3. 原理:数学归纳法的原理4. 证明步骤: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步骤5. 例题:详细解题过程6. 注意事项:数学归纳法在运用时的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3++n = n(n+1)/2(2)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 > 2^n (n ≥ 4)2. 答案:(1)证明过程略。
(2)证明过程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数学归纳法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数学归纳法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例及合作探究,了解数学归纳法的产生过程,并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与实质;(2)掌握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的两个步骤,初步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简单命题;(3)通过数学归纳法进一步反思归纳法的思想,并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核心—递推思想。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认识到不完全归纳法的不足,感受到学习数学归纳法的必要;(2)通过合作,经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逻辑推理及归纳概括的能力,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广泛性,感受数学的博大与精深;(3)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过程,从各层次认识所学问题和方法的本质,享受这个过程所带来的各种认识和收获,在学习交流中不断提高辨证思维素质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数学交流的能力. 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通过论证相关问题,总结数学归纳法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推理方法的思想和本质,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学态度和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
(2) 通过学习数学归纳法的证明方法,让学生拥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严密的逻辑性。
让学生不断认识和体会数学知识的深刻内涵和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通过引领学生利用数学归纳法论证各类数学问题。
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善于反思、勤于总结的学意识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提高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并通过学教学逐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步骤教学难点:数学归纳法中递推思想的理解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分层推进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从前,有个小孩叫万百千,他开始上学识字。
第一天先生教他个“一”字。
第二天先生又教了个“二”字。
第三天,他想先生一定是教“三”字了,并预先在纸上划了三横。
果然这天教了个“三”字。
于是他得了一个结论:“四”一定是四横,“五”一定是五横,以此类推,…从此,他不再去上学,家长问他为何不去上学,他自豪地说:“我都会了”。
数学归纳法教学设计(合集5篇)
数学归纳法教学设计(合集5篇)第一篇:数学归纳法教学设计数学归纳法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数学归纳法作为直接证明的一直特殊方法,主要用于证明与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
人教课标准版教科书把数学归纳法安排在选修2—2第二章推理与证明中,教学时间为2课时,此教案为数学归纳法的第一节课。
在此之前,学生已通过数列一章的内容和推理与证明内容的学习,初步掌握了由有限多个特殊事例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即不完全归纳法,知道不完全归纳法是研究数学问题猜想或者发现数学规律的重要手段。
但是由有限个实例得出结论的推理只是合情推理,而合情推理得出的结论未必正确。
因此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们必须学习严谨的科学论证方法——数学归纳法!它是促进学生从有限思思维发展到无限思维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培养学生严密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教学重点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实质意义,掌握数学归纳法的证题步骤教学难点数学归纳法证题有效性的理解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推理与证明前两节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归纳推理,且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归纳、猜想能力。
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已基本习惯了对已给问题的主动探究,但主动提出问题和质疑的习惯仍旧需要进一步加强。
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节主要采用“探究式学习法”进行教学。
三、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大纲和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以及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归纳法” 的含意2.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实质;3.掌握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两个步骤,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简单的恒等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观察、思考、分析、抽象、概括出数学归纳法的两个步骤,初步形成归纳、猜想和发现的能力;2.经历数学归纳法解题步骤的获得和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简单恒等式的过程,初步理解和掌握“归纳——猜想——证明”这一探索发现的思维方法和利用“反例”否定命题的数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通过数学归纳法的学习初步形成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数学思维品质与数学理性精神;2.认识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3.感悟数学的内在美,体会数学的博大精深四、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师:本节课我们学习《数学归纳法》(板书)。
数学归纳法说课稿(广东省比赛特等奖)
数学归纳法(第一课时)说课稿1、说教材1.1教材分析1。
1.1 教学内容:数学归纳法是人教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选修2—2第二章第3节的内容,根据课标要求,本书该节共2课时,这是第一课时,其主要内容是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1.1.2 地位作用:前面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由有限多个特殊事例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即不完全归纳法。
不完全归纳法是研究数学问题,猜想或发现数学规律的重要手段。
但是,由有限多个特殊事例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这种推理方法不能作为一种论证方法。
因此,在不完全归纳法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学习严谨的科学的论证方法─数学归纳法。
它是一种用于关于正整数命题的直接证法。
教材通过剖析生活实例中蕴含的思维过程揭示数学思想方法,即借助“多米诺骨牌"的设计思想,揭示数学归纳法依据的两个条件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本节内容是促进学生从有限思维发展到无限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培养学生严密的推理能力、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内在美的好素材.1。
2教学目标1。
2.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由有限多个特殊事例得出的一般结论不一定正确.(2)了解归纳法,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与实质(3)掌握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两个步骤(4)会证明简单的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
1.2.2过程与方法(1)努力创设课堂愉悦的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大胆质疑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构建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
(3)感受从有限思维发展到无限思维的思考历程,即无限的问题用有限的步骤来解决的思想方法。
1.2.3情感目标(1)纠正片面观点“数学只是一些枯燥的公式、规定,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体会数学源于实际,高于实际,运用于实际的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2)通过对数学归纳法原理的探究,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辩证思维素质,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
(3)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等环节培养了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
《数学归纳法》教案2
数学归纳法(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数学归纳法是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2—2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高中数学一个重要方法,又是高考测试重要内容。
⑴它是掌握数列后,进一步对由归纳、猜想得出一些与正整数有关命题加以证明,可以使学生对有关知识掌握深化一步;⑵既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又可以使他们受到“观察、猜想、归纳、证明”的推理训练,提高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科学创新精神;⑶掌握这种方法为今后进一步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根据大纲的要求,贯穿以创新精神为内核的素质教育为宗旨,本着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思维特征确定本目标:⑴知识目标:理解.归纳法和数学归纳法的含义和本质,掌握其证题原理,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简单的恒等式。
⑵能力目标:培养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能力,通过特殊事例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猜想等推理方法,提高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⑶.情感目标:既教猜想、又教证明,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探究、猜测,培养学生感悟数学内在美和良好的文化素养。
3、重、难点的确定重点:使学生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实质,掌握其证题2个步骤和一个结论(特别注意递推步骤中归纳假设运用和恒等变换的运用。
)难点:如何理解数学归纳法的递推性即从有限的步骤完成无限的命题的证明?递推步骤归纳假设如何充分利用?不突破以上难点,学生会怀疑数学归纳法的可靠性,只知形式上模仿而不会知其所以然,对进一步学习造成极大阻碍。
二、教法分析:根据本节课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我主要采用启导法、感性体验法、计算机辅助教学。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创设具有启发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实验手段,设计系列问题,增加辅助环节,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过程,使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探究、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进而对知识内化、接受,完成整个知识的建构。
三、学法分析:“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抽象概括、反思建构思维的过程,初步掌握归纳与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思维品质,进一步掌握动手实践、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归纳法
第一课时 2.3 数学归纳法(一)
教学要求: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并能以递推思想作指导,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操作步骤,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并能严格按照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的格式书写.
教学重点: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教学难点:数学归纳法中递推思想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问题1: 在数列{}n a 中,*111,,()1n n n a a a n N a +==∈+,先算出a 2,a 3,a 4的值,再推测通项a n 的公式. (过程:212a =,313a =,414a =,由此得到:*1,n a n N n =∈) 2. 问题2:2()41f n n n =++,当n ∈N 时,()f n 是否都为质数?
过程:(0)f =41,(1)f =43,(2)f =47,(3)f =53,(4)f =61,(5)f =71,(6)f =83,(7)f =97,(8)f =113,(9)f =131,(10)f =151,… (39)f =1 601.但是(40)f =1 681=412是合数
3. 问题3:多米诺骨牌游戏. 成功的两个条件:(1)第一张牌被推倒;(2)骨牌的排列,保证前一张牌倒则后一张牌也必定倒.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数学归纳法概念:
① 给出定义:归纳法:由一些特殊事例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 特点:由特殊→一般.
不完全归纳法:根据事物的部分(而不是全部)特例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叫不完全归纳法.
完全归纳法:把研究对象一一都考查到了而推出结论的归纳法称为完全归纳法.
② 讨论:问题1中,如果n =k 猜想成立,那么n =k +1是否成立?对所有的正整数n 是否成立?
③ 提出数学归纳法两大步:(i )归纳奠基:证明当n 取第一个值n 0时命题成立;(ii )归纳递推:假设n =k (k ≥n 0, k ∈N *)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 =k +1时命题
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 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 都
成立.
原因:在基础和递推关系都成立时,可以递推出对所有不小于n 0的正整数n 0+1,n 0+2,…,命题都成立. 关键:从假设n =k 成立,证得n =k +1成立.
2. 教学例题: ① 出示例1:2222*(1)(21)123,6n n n n n N ++++++=∈. 分析:第1步如何写?n =k 的假设如何写? 待证的目标式是什么?如何从假设出发?
小结:证n =k +1时,需从假设出发,对比目标,分析等式两边同增的项,朝目标进行变形.
② 练习:
求证:2*1427310(31)(1),n n n n n N ⨯+⨯+⨯+++=+∈
. ③ 出示例2:设a
n
…n
a n <12(n +1)2. 关键:a 1k +<12(k +1)22212(k +1)2+(k +32)
=1
2(k +2)2 小结:放缩法,对比目标发现放缩途径. 变式:求证a n >12n (n +1) 3. 小结:书写时必须明确写出两个步骤与一个结论,注意“递推基础不可少,归纳假设要用到,结论写明莫忘掉”;从n =k 到n =k +1时,变形方法有乘法公式、因式分解、添拆项、配方等.
三、巩固练习: 1. 练习:教材108 练习1、2题 2. 作业:教材108 B 组1、2、3题.
第二课时 2.3 数学归纳法(二)
教学要求: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并能以递推思想作指导,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操作步骤,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并能严格按照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的格式书写.
教学重点: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教学难点:经历试值、猜想、归纳、证明的过程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 练习:已知()*()13521,f n n n N =++++-∈,猜想()f n 的表达式,并给出证明?
过程:试值(1)1f =,(2)4f =,…,→ 猜想2()f n n = →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 提问: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步骤?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例题: ① 出示例1:已知数列1111,,,,2558811(31)(32)n n ⋅⋅⋅⨯⨯⨯-⨯+,猜想n S 的表达式,并证明.
分析:如何进行猜想?(试值1234,,,S S S S →猜想n S ) →学生练习用数学归纳
法证明
→ 讨论:如何直接求此题的n S ? (裂项相消法)
小结:探索性问题的解决过程(试值→猜想、归纳→证明)
② 练习:是否存在常数a 、b 、c 使得等式132435......(2)n n ⨯+⨯+⨯+++=21()6n an bn c ++对一切自然数n 都成立,试证明你的结论.
解题要点:试值n =1,2,3, → 猜想a 、b 、c → 数学归纳法证明
2. 练习: ① 已知 0(1,2,,)i a i n >=,考察111()1i a a ⋅≥;121211()()()4ii a a a a ++≥;123123
111()()()9iii a a a a a a ++++≥之后,归纳出对12,,,n a a a 也成立的类似不等式,并证明你的结论. ② (89年全国理科高考题)是否存在常数a 、b 、c ,使得等式 (答案:
a =3,
b =11,
c =10) 12222(1)223.....(1)()12n n n n an bn c +⨯+⨯+++=++对一切自然数n 都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
3. 小结:探索性问题的解决模式为“一试验→二归纳→三猜想→四证明”.
三、巩固练习:
1. 平面内有n 个圆,任意两个圆都相交于两点,任何三个圆都不相交于同一点,求证这n 个圆将平面分成f (n )=n 2-n +2个部分.
2. 是否存在正整数m ,使得f (n )=(2n +7)·3n +9对任意正整数n 都能被m 整除?若存在,求出最大的m 值,并证明你的结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m =36)
3. 试证明面值为3分和5分的邮票可支付任何(7,)n n n N >∈的邮资. 证明:(1)当8,9,10n =时,由835,9333,1055=+=++=+可知命题成立;
(2)假设(7,)n k k k N =>∈时,命题成立. 则
当3n k =+时,由(1)及归纳假设,显然3n k =+时成立.根据(1)和(2),可知命题成立.
小结:新的递推形式,即(1)验证00(),(1),,P n P n + 0(1)P n l +-成立()l N ∈;(2)假设()P k 成立,并在此基础上,推出()P k l +成立. 根据(1)和(2),对一切自然数0()n n ≥,命题()P n 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