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毛概最新复习资料全
毛概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18版

毛概重点知识点整理归纳2018版一、历史背景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取得了全国政权。
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政策,这就是毛泽东思想的雏形。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中国革命的实践创造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
2.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运用是形成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条件。
3.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
4.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理论体系。
三、毛泽东思想的核心要点1. 社会主义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实行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的重要措施•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推翻资产阶级专政2. 社会主义建设•实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打破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束缚•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重视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全面发展3. 革命道路和战略•根据具体国情选择革命道路和战略•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为基本战略•根据阶级斗争形势进行战略调整和政策制定4. 党的建设•建设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反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党的群众基础和领导地位四、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意义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2.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历史阶段,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3.毛泽东思想的实践成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五、毛泽东思想在当代的意义1.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和思想方法仍然具有普遍适用性,可以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2.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仍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理论参考价值。
3.毛泽东思想的核心精神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2018年最新毛概知识点总结

2018年最新毛概知识点总结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第一、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
第二、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三、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1、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独立自主,就是把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意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针,又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的特色;贯穿于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和党的重要文献中,又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活动中,是党和人民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习近平强调指出:“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我们党建设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5.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鲜明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毛概》教材知识点归纳整理(2018版)-2018版毛概课本

2018版毛概教材知识点整理前言:本复习文档是根据2018版毛概教材内容和老师所划重点吐血整理而成,希望能帮到大家的毛概复习。
大家考试的时候别忘了带2B铅笔哦,因为选择题应该还是机器阅卷~ 最后祝咱们:第一部分毛泽东思想(第1-4章)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一、形成和发展1、历史条件:十月革命开辟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新时代,并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战”后两大阵营对立;实践基础是中共领导人民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与经验教训;2、发展过程(易作为细节知识点在选择题中考查):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的。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年):《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3)遵义会议(1935年)以后:《实践论》《矛盾论》系统分析党内“左”“右”错误思想根源,《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著作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并在1945年中共七大写入党章;(4)解放战争时期与新中国成立以后:《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重要思想,得到丰富与发展。
二、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1、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详见第二章):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的、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基本点:中国资产阶级有两个部分(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与有革命要求但易动摇的民族资产阶级);中国革命只能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它与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构成三大法宝;(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系列思想与方针(6个关于,7-8页,理解熟悉就好);(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将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性质的、纪律严明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军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十大军事原则等;(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详见第9页)(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7)国际战略与外交工作的理论2、活的灵魂(1)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需要我们深入实一、形成的依据1、近代中国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两大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近代中国革命根本任务在于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变革生产关系;2、近代中国革命时代特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两步走”(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与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二、实践基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探索奠基;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与基本纲领1、总路线(1948年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
2018版毛概知识点整理

2018版毛概知识点整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对于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2018版毛概的知识点整理: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 五四运动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毛泽东思想的结合。
3. 中国革命传统与毛泽东思想的渊源。
4. 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和农村包围城市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5. 毛泽东思想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不断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1.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方法论。
2. 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动力和发展的火花。
3.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基本策略。
4. 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形式。
5. 党的建设是保证党指导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三、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革命实践:1.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中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
2. 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战争。
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4.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
5. 三大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四、毛泽东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1. 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发展。
2. 实事求是精神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
3.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
4.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发展中国家的最新经验。
五、评价和运用毛泽东思想:1.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实践性和人民性。
2. 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解决的问题和取得的成就。
3. 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和世界的现实意义。
4. 毛泽东思想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
以上是2018版毛概的知识点整理。
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毛泽东思想,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8毛概期末复习题

2018毛概期末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其核心是()A. 实事求是B. 独立自主C. 群众路线D. 持续革命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A.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B.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C. 以城市为中心,发动工人阶级D. 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3. 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的理论中,第一世界指的是()A. 发展中国家B. 发达国家C. 社会主义国家D. 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二、多项选择题1.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包括()A. 实事求是B. 独立自主C. 群众路线D. 持续革命2. 下列哪些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C.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D. 党的建设理论三、简答题1.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
2. 阐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四、论述题1. 论述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1. 根据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请分析这一战略在中国革命中的实际应用及其意义。
六、材料分析题1.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毛泽东提出的“继续革命”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意义和启示。
七、综合应用题1. 结合当前国际形势,谈谈如何运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行动。
八、思考题1.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九、实践题1. 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将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路线运用到当前的社会实践中。
十、开放性问题1. 你认为在当前社会,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思想?注:以上题目仅为示例,具体内容应根据教材和课程要求进行适当调整。
《毛概》2018版知识点整理

毛概2018版重点整理本文所标注页码以2018版教材为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38年,毛泽东的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作《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的定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定义: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六个方面)(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四)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独立自主:把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五)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形成过程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两个主题补充:【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党的十五大: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全国人大十九届二次会议:作为国家指导思想写进宪法【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六大:写入党章作为全党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十九大:写入党章(六)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及评价时间地点:邓小平主持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了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认知问题上,存在过两种错误倾向(1)认为凡是毛泽东作出的一切决策指示,都必须维护、始终遵循(2)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全面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和指导作用。
(完整版)毛概考试重点--最新版--2018

毛概考试重点第一章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新时期进步原因。
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五: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
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
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
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2018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

2018新版毛概复习资料考试重点第 1 章1.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具体情况是什么?答:1938 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
2.为什么马克思主义需要中国化?(必要性)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
(2)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在要求。
(3)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3.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科学涵有哪些?(可能简答或选择)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科学涵:1.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问题2.总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
3.各个时间节点答: 1945 年党的七大,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82 年党的十二大,在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1997 年党的十五大,理论写入党章。
2007 年党的十七大,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产生的两论成果是什么?包括哪些容?答:第一论成果是思想。
第二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容包括:1.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3. 科学发展观: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论成果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可能简答)答: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毛概》课本知识点梳理(2018版)

《毛概》课本知识点(2018版)前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奋斗目标: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同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起,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条件正是经过长期实践的反复比较,党和人民选择了毛泽东作为自己的领袖,选择了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的过程1945年党的七大将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近代中国国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
在诸多的社会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要和中国名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名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①名族独立②人民解放领导革命的是无产阶级,指导革命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第二步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这是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革命过程。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从总体上说,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它们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领导基础: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毛概重要知识点2018版

毛概重要知识点2018版第一部分: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毛泽东思想深入阐述了阶级及阶级斗争这一基本的社会法则。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毛泽东思想强调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毛泽东思想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指导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2.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为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军事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许多重大创新。
3.紧密围绕工农群众:毛泽东思想强调中国革命的力量来自于人民群众,必须始终紧密围绕工农群众。
第三部分:毛泽东思想的时代意义1.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规定了新的中国的根本方向。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毛泽东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原则,如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工业的发展等。
3.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毛泽东思想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必须继续进行阶级斗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总结: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瑰宝,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它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以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中国革命中,毛泽东思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指导了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
毛泽东思想的时代意义在于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强调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重要性。
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毛泽东思想中汲取经验和智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
毛概考试重点归纳2018修订版

毛概考试重点归纳2018修订版1.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主要包括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分配制度的核心原则,即按照每个人的劳动贡献来确定分配的比例。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
2.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路线•基本任务: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按劳分配的原则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下,实现国民经济的自主平衡发展,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基本路线: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坚持四个现代化的战略布局,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全面发展。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要形式的基础上,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
•调节作用的政府: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调节作用,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来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和稳定。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供求关系来决定资源的配置和分配。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
5. 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状况•社会主义社会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主要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等。
6.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基本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基本要求:普及社会主义文化知识,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7.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特点:人民当家作主,全体劳动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实现政治权力的民主集中和集体领导。
•优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够有效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2018年毛概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选择、简答)(P3)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选择、简答、辨析)(P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选择、简答、辨析)(P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2】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选择: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4、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灵魂和主要内容。
7,13,9-13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灵魂,贯穿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思想。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社会主义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形成了包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一章思想活的灵魂: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如何评价思想的历史地位(简答题)1.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论成果第一个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二章新主义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象)的革命新主义革命的动力(多选)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畴的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新主义革命的性质是依然是资产阶级主义革命它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而不是无产阶级专政(前途)新主义的经济纲领(多选)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所处的时代特点和具体国情决定的。
新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1949-1956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主义社会。
党的过度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第四章《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初步探索的意义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第五章理论的形成条件: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1.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党的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党的十七大把和谐与富强、、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
党的十九大提出为把我国建成为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将现代化国家提升为现代化强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要点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2.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各有所长,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只读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容主要有:坚持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
历史地位1.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条件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1.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2.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3.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式、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涵1.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3.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4.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第八章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依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新时代的涵1.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2.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3.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4.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5.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意义1.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人民站起来,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逐步富起来,新时代中华民族要实现强起来的宏伟目标。
2.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2世纪末东欧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曲折。
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在沧海横流中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
3.从人类文明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寄希望加快发展有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当世界上一些国家陷入困难甚至危机时,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而独树一帜。
中国发展所释放出的强大影响力和示力,吸引了很多国家关注和借鉴。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2.新时代的精神旗帜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第九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
中国梦的涵及实现路径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途径: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具体安排1.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2.从2035年到本世界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第十章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容。
新时代如何建设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1.大力发展实体经济2.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3.激发各类市场主题活力4.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5.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6.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者关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本根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伟大实践。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如何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p223-226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道路。
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建设好网络空间,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加强理论武装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1.创新社会治理体制2.改进社会治理方式3.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4.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5.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总体国家安全观涵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如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1.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2.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3.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4.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第十一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要求1.坚决打好防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2.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3.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4.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方向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1.全面深化改革,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2.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心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3.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4.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5.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增进人民福祉方向前进。
6.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的关系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处理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关系。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