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鲁智深人物形象分析
水浒传中鲁智深忠诚形象与人性的多面性

水浒传中鲁智深忠诚形象与人性的多面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巨著《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之一,鲁智深以其忠诚的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正是由于他的多面性,他的忠诚形象才更加丰满、更加引人入胜。
本文将以水浒传中鲁智深的忠诚形象为切入点,探讨人性的多面性。
鲁智深是一个极具正义感和勇气的人。
他出身豪富贵族,却毅然地放弃了物质享受,选择了以义为重。
在他被流放到梁山后,他并没有心生怨恨,而是带着对国家、家族的忠诚,加入了梁山好汉的行列。
他的表现不仅表现出他对“为国家尽忠”的忠诚,也体现了他对家族的忠诚。
无论身在何处,他始终将家族荣誉视为己任。
正是因为他的忠诚,他在梁山好汉中得到了众人的尊重和崇敬。
然而,鲁智深的忠诚并不局限于国家和家族,他还体现出对友情的忠诚。
他在梁山投笔从戎之后,结交了一群兄弟好友。
他们相互信任、相互扶持,在困境中互相支持。
尤其是在杨志遇害的时候,鲁智深绝不容忍,他立即奋不顾身,为杨志报仇。
这充分展现了他对友情的忠诚。
他的行为也让我们反思,友情中的忠诚是否比国家和家族的忠诚更加珍贵。
然而,正是由于鲁智深的忠诚,也暴露了他人性的另一面。
在梁山好汉中,他常常酗酒嫖娼,不听从宋江的指挥,往往凭个人兴致行事。
这些行为与他忠诚的形象相矛盾,却也使其形象更加立体。
他的这些行为一方面展示了他作为人的弱点和欲望,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作为人物的丰满性。
毕竟,忠诚并不意味着完美无缺,也不意味着没有私欲和欲望。
正是由于这些不足,才使得他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中的人。
忠诚与人性的多面性在鲁智深的角色中并非孤立存在。
相反,这种多面性贯穿着整个《水浒传》。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有自己的忠诚和私欲。
正是这些多面性,使得《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同时,这也让我们反思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人性既有善良和正直的一面,也有欲望和贪婪的一面。
没有人可以完全摆脱欲望的纠缠,也没有人可以保持永远的忠诚。
只有在不断的探索和磨砺中,我们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接受自己的多面性。
关于鲁智深的人物形象分析

关于鲁智深的人物形象分析初二18 蔡翼晨我读了《水浒传》之后颇有感触。
特别是对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中的鲁智深,更有不同与其他英雄的看法。
纵观上下,鲁智深这个人物生性豪爽,行侠仗义,粗中有细,不愧是梁山好汉中的佼佼者。
鲁智深是个行侠仗义的英雄,是个聪明的好汉,是个细心的粗人。
鲁智深是个行侠仗义的英雄从某种程度上说,鲁智深是水浒中最为行侠仗义的英雄好汉,从义救金翠莲父女,到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再到大闹野猪林,为救史进而谋刺贪官贺太守不遂被捕,无一不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举!鲁智深是个爱管“闲事”的人,只要他看到有什么不平事,他就会忍不住要插手,要痒手,要出手,若以一般人而言,金家父女的死活关他什么事;周通逼婚又没碍着他;瓦罐寺的和尚有没有吃的,受没受人欺负,都与他无关。
林冲墙外一声赞叹,鲁智深一生引为知己,为救护他,一路送到沧州!如此义举,古今几人能有?鲁智深是个聪明的好汉。
鲁智深出于自身的正义感,看不过郑屠夫强骗金翠莲,决定惩治郑屠夫。
而鲁智深在打死郑屠夫前,好好地戏弄了他一番:先是“奉着经略相公钧旨,要十斤精肉,细细切做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头”,再是“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见些精的在上头,也要起切臊子”,又是“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要见些肉在上面”。
终于,郑屠夫按奈不住怒火,抢了一把剔骨尖刀跳了下来,结果鲁智深“扑的只一拳,……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又只一拳,……”。
在三拳打死了郑屠夫后,心里慌,却稳住神,沉住气,口气轻松地说“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为自己找了一个开脱的理由。
说完,就一道烟儿地走了。
一出城门便溜之大吉了。
这件事情上反映出鲁达的性格,这事如果换上李逵,肯定不知道跑。
换上武松,也要好汉做事好汉当,等着官府来拿。
如果碰上杨志,也说不定拉上几个旁观者作证,到衙门里去说理:“大家可都看见了,是他先欺侮人的。
你们各位到衙门里可得给我作个见证啊。
”可是,鲁达不是李逵,不是武松,也不是杨志。
《水浒传》主要人物简介及评价

《水浒传》主要人物简介及评价一.“花和尚”鲁智深1.形象特征: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胡须、醋钵儿大小拳头、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挎一口戒刀,提着禅杖2.人物生平:本名鲁达,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汉,十步军头领第一名。
因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拳打镇关西)。
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发为僧,改名鲁智深。
鲁智深忍受不住佛门清规,醉打山门,毁坏金身(大闹五台山),被长老派往东京大相国寺,在途中痛打了占山为王、强抢刘太公女儿的小霸王周通(大闹桃花村)。
后在赤松林遇见史进,在瓦罐寺除掉了崔道成和丘小乙(火烧瓦罐寺)。
后到大相国寺看守菜园,因将偷菜的泼皮踢进了粪池,倒拔垂杨柳,威名远播(倒拔垂杨柳)。
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大闹野猪林),高俅派人捉拿鲁智深,鲁智深在二龙山落草(单打二龙山)。
后投奔水泊梁山,做了步兵头领。
宋江攻打方腊,鲁智深一杖打翻了方腊。
后在杭州六合寺圆寂(浙江坐化)。
3.称谓变化鲁达(本名)、鲁提辖(曾在经略府任提辖官)、鲁智深(在五台山出家时长老赐其法名)、花和尚(背上有锦绣纹身)4.情节串联: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单打二龙山→投奔梁山→浙江坐化5.人物形象正面评价:①力大无穷、武艺高强、勇猛无畏。
例:倒拔垂杨柳。
②见义勇为、同情弱小、不畏权贵、除暴安良、疾恶如仇。
例:拳打镇关西。
③慷慨大方、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
例:大闹野猪林。
④豪爽直率、不拘小节。
例:火烧瓦罐寺。
⑤粗中有细、处事谨慎。
例:拳打镇关西。
反面评价:有时较为急躁鲁莽。
例:大闹五台二.“豹子头”林冲1.形象特征: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2.人物生平: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马军五虎将中第二员,初充太尉府八十万禁军教头。
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自又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州时险些被押送公人打死(刺配沧州道),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大闹野猪林),才保住性命。
水浒传中鲁智深的赏析

水浒传中鲁智深的赏析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一位英雄人物,他是一个具有豪爽直率、信义守礼的好汉。
他的形象深深地吸引着读者,并成为了《水浒传》中最受喜爱的角色之一。
本文将对鲁智深的性格特点、英勇事迹以及对故事的贡献进行赏析。
鲁智深的性格特点鲁智深是一个极具豪爽的人物,他直爽大胆,有着豪迈的气概。
他在与人交往时始终坦诚待人,从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
他善于交朋友,待人真诚,对朋友忠诚至极。
例如,他与林冲结拜为兄弟,因为相互之间的忠诚和信任,鲁智深对林冲始终如同手足一般。
此外,鲁智深有着一颗热爱正义的心,他看不惯欺压弱小,对于不公正的事情始终抱有强烈的义愤之情。
鲁智深的英勇事迹鲁智深作为一个英勇的好汉,常常以他的勇猛之名让人闻风丧胆。
他拥有惊人的力量和勇气,能够单枪匹马地与多个敌人战斗。
在水浒好汉中,他与关胜、杨志等人并称“豹子头”,足以见其勇猛非凡之处。
他的英勇事迹常常让人们为之叹服和仰慕。
例如,他曾一人独自击退梁山泊的百余人,并多次在战斗中以其强大的力量为梁山好汉们解除危机。
他的英勇事迹使他在水浒传的故事中熠熠生辉,成为了一个令人敬佩的角色。
鲁智深对故事的贡献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重要角色之一,他对整个故事的发展和进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首先,他作为林冲的好友和兄弟,与林冲共同展开了一系列的英勇事迹,成为了故事中的重要力量。
其次,鲁智深的性格特点和为人坦诚的态度,为其他水浒好汉们树立了榜样,使他们在梁山泊上形成了紧密的团结。
鲁智深的出色表现和精湛的武艺展示了水浒好汉们的英勇形象,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总结鲁智深作为《水浒传》中的一位英雄人物,具有极具豪爽直率、信义守礼的性格特点。
他的英勇事迹以及对整个故事的贡献使他成为了读者最喜爱的角色之一。
鲁智深的形象展示了中国古代武侠精神中的勇敢和正义,对于沟通人物关系和推动故事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鲁智深的赏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水浒传》,并从中汲取到正能量。
名家对鲁智深的评价精选

名家对鲁智深的评价精选鲁智深,这位出自《水浒传》的英雄人物,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要说他,首先得提提那股冲劲儿,嘿,简直是见谁打谁的节奏。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那些名家们对他的看法,看看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位性格鲜明的大汉的。
1. 鲁智深的性格分析1.1 直来直去的个性鲁智深这人,绝对是个直爽的人,脾气火爆,简直不怕得罪人。
像他那一拳下去,谁敢不怕?很多人评价他为“粗中有细”,其实说的就是他那种外表粗犷,内心却有情有义的性格。
他常常是“心里装着一团火”,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就这么干了”,这种冲动让他成为了一个反传统的英雄。
1.2 忠诚与义气说到忠诚,鲁智深那可是个名副其实的“义士”。
他对朋友的忠诚简直让人感动,比如他为了李逵、武松这些兄弟,不惜和权贵对着干。
这种精神,跟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卖友求荣的家伙简直是天壤之别。
有人说他是“侠肝义胆”,真是一点不假。
他的这一份情义,不仅让人敬佩,也让他在众多英雄中独树一帜。
2. 鲁智深的英雄形象2.1 英雄不畏艰险鲁智深在《水浒传》中的英雄事迹,那可谓是多如牛毛。
他面对强敌,从不退缩,反而越打越勇。
就像那场著名的“智取生辰纲”,他一个人冲进去,真是大展身手,俨然是个“人中之龙”。
大家都说,鲁智深就是“天不怕地不怕”,这种无畏的精神真是让人钦佩。
2.2 与众不同的处世哲学很多名家认为,鲁智深的处世哲学非常特别,他不喜欢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反而追求简单和真实。
比如,吃饭喝酒就来,没啥好掩饰的。
这种“活得简单,过得痛快”的态度,虽然有些粗糙,但却让他在这个复杂的江湖中,活得潇洒自如。
有人说他是“江湖游侠”的代表,确实,谁不想和鲁智深这样的人一块儿豪饮畅谈呢?3. 鲁智深的成长历程3.1 从和尚到英雄鲁智深的成长过程也很有意思,曾经他是个和尚,后来却成为了大名鼎鼎的英雄。
这种变化,就像变魔术一样,让人惊叹。
他在庙里的那些日子,虽然过得清净,但心里总有一团火在燃烧。
《水浒传》主人公鲁智深形象性格分析

《水浒传》主人公鲁智深形象性格分析一、人物绰号:鲁达――鲁提辖(官名)――鲁智深(法号)――花和尚(因其背上有花绣);二、人物个性:有勇有谋、粗中有细、嫉恶如仇、杀富济贫、坚定勇敢,鲁莽直率、俠肝义胆、豁达明理。
三、精彩故事情节的概括:1.拳打镇关西起因:鲁提辖(鲁智深)在当和尚之前,和李忠、史进在酒楼中喝酒,听人啼哭,扰了酒兴,大怒,便问何事.一姓金父女道:有一个卖肉的叫镇关西(又叫郑大官人),强抢民女,又要挟钱财,想到苦楚,不忍痛心。
经过:鲁提辖听后,怒不可遏.便接济了金氏父女,第二天提着个哨棒到了镇关西家,先耍弄了他一番,之后大打出手.鲁提辖打了镇关西三拳,拳拳正中要害,三拳便使镇关西一命呜呼。
结果:之后因杀人,惹了大祸,便逃难,路遇金老汉,金老汉知恩图报,他女婿将鲁达送到五台山上当了和尚,因其脊背有花绣,被人称’花和尚’。
2.大闹桃花村起因:被从五台山赶走,方丈将他介绍到东京大相国寺,路上经过桃花村经过:小霸王周通强抢刘太公女儿为妻,被鲁智深装新娘戏弄,后遇打虎将李忠,原来李忠和周通就是桃花山上两个山代王,两人将鲁智深带到山上,后来鲁智深觉得两人吝啬,便离开桃花山。
结果:趁他们下山打劫时,缚了小喽啰,抢了一点金银酒器,离开桃花山3.火烧瓦罐寺起因:离开桃花山往东京的路上,化缘遇到瓦罐寺经过:瓦罐寺寺众多被(生铁佛)崔道成和(飞天夜叉)丘小乙两人赶走,只留下几个老弱走不动的,后来鲁智深没打过他们两人,逃出去,遇上(九纹龙)史进在路上打劫,两人一起回了瓦罐寺杀了崔和丘,放火烧了瓦罐寺。
结果:放火烧了瓦罐寺,史进去投少华山,鲁智深去东京大相国寺4.倒拔垂杨柳起因:鲁智深为了替金氏父女出气三拳打死了郑屠后,弃职逃往他地。
经过:鲁智深先来到五台山文殊院出家,因不守佛规,喝酒闹事,引起寺院其他和尚的不满,方丈知他将来必成正果,于是将他介绍到大相国寺看菜园子。
菜园子附近住着二、三十个泼皮,他们常来菜园子偷菜,已换了几个看园子的人都管不了他们。
鲁智深人物评价

鲁智深人物评价鲁智深,豪爽,侠义,粗中有细,不受拘束。
正文:作为“天罡”中的英雄之一,鲁智深的豪情万丈不知令多少人倾倒,金圣叹曾说,一篇:“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
“的确,鲁达的侠义壮举、慷慨直爽着实值得称赞,而在作者对他的刻画中,我们发现鲁智深是一个丰富多彩、多面而可爱的人物。
下面,我从《水浒传》的具体描写中,对他的性格进行分析概括。
一、豪爽侠义1. 豪爽慷慨,天真可爱鲁智深刚出场时,向读者迎面走来的是“生的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猡胡须。
身长八尺,腰阔十围”的粗狂大汉,这种扮相登时便给人一种洒脱豪迈的感觉。
他遇见豪杰之士便要一同喝酒,结交朋友,但是脾气也是十分暴躁,朋友想请他等一等,他就发脾气说:“谁耐烦等你?去便同去。
”真是性子急躁,一时也不肯拖沓。
在五台山上当和尚时,鲁智深耐不住口腹之欲想要喝酒,在亭子里看到一个卖酒的人,便向他买酒喝,卖酒之人不敢把酒卖给山上的和尚吃,鲁智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酒抢过来就喝。
再后来,鲁智深与林冲结交之后,极其敬佩林冲的为人,因此对其甚是尊敬,在林冲发配的途中也是一路照顾有加,直至分别之时依旧担心林冲的安危,不但赠与林冲银子,还震慑了两名官差,叫他们对林冲以礼相待。
“你两个撮鸟,本是路上砍了你两个头,兄弟面上,饶你两个鸟命。
如今没多路了,休生歹心。
”话语虽是有些粗俗,却也足以得见鲁达的率直秉性和豪迈性格。
鲁达的可爱还体现在他的幽默机智上。
在大闹桃花林之时,他为了给刘太公抢回女儿,便心生一计,自己躺在小姐的绣床上等着周通来。
可以想象,一个粗鲁大汉坐在小姐的闺房中假扮新娘子,这是一件多么滑稽可笑的场面!仿佛孙悟空在高老庄消遣猪八戒一般顽皮。
最后,周通请来的李忠是鲁智深的旧友,此事便以周通退婚进而化解。
虽然在桃花山被款待了几日,鲁智深依然不喜欢两人的小气,不是他所认定的“好汉”性格,因此,拿了些金银,滚下山来。
虽有些狼狈,确实好玩,像一个恶作剧的顽童,而鲁智深的童真与可爱也至此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鲁智深人物形象总结

鲁智深人物形象总结鲁智深人物形象总结:豪爽侠义,嫉恶如仇、率性而为,不拘小节、粗中有细,勇而有谋。
1、豪爽侠义,嫉恶如仇《水浒传》第八回记,“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拯救林冲。
当鲁智深听说高衙内调戏林娘子的时候,他也不管他是本朝太尉的公子,也不管他干爹多么有权势,立即领了几个人欲帮林冲出气。
高衙内在东京仗势欺人,京师人惧怕他,连当事人武艺高强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也慑于高俅的权势,抬起的手又只好放下,隐忍不发。
而局外人的鲁智深却怒不可遏,破口大骂高俅,嫉恶仗义的性格千古共见。
后来他不怕得罪高太尉,明知他要害死林冲,偏要在野猪林搭救了林冲,并亲自护送,使林冲得以安全到达沧州牢城。
2、率性而为,不拘小节当听了镇关西恶行之后,鲁智深不问后果,出手教训他,三拳将他打死。
在华州救史进时, 他不听武松、朱武等人的劝说,不管事情办成办不成,一个人前往搭救,结果身陷华州。
在桃花山,他嫌李忠、周通为人悭吝,索性偷了他们的金银酒器,滚下后山,不辞而别。
尽管有人认为此事不是丈夫所为,但金圣叹评道:“要盘缠便偷酒器,要私走便滚下山去?公曰:堂堂丈夫,做甚么便偷不得酒器,滚不得下山耶?益见鲁达浩浩落落。
”鲁智深在五台山出家时,很不遵守禅规戒律。
他在禅床上倒头便睡,在佛殿后随地大小便;吃酒骂人,打架毁物,把五台山闹得鸡犬不宁。
这说明,鲁智深一方面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内心充满苦闷与烦躁,一方面他也是英雄不受羁绊,反映英雄的叛逆性格。
所谓大丈夫做事,无可无不可。
3、粗中有细,勇而有谋在《水浒传》第三回中,鲁智深为了保证金氏父女能平安的离开,他几次“寻思”,就表现了他的精细。
他寻思怕店小二拦截金老父女,自己就在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老父女去得远了,方才起身。
鲁智深虽然性格急躁,行动莽撞,但在斗争中有时又很细心机智。
拳打镇关西时,没想到三拳把郑打死了,他立刻想到要为此吃官司坐牢,自己单身一人无人送饭,于是假装气忿,指着郑屠尸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
《水浒传》中鲁智深的人物形象分析

《水浒传》中鲁智深的人物形象分析1. 人物介绍鲁智深的身份背景鲁智深,号称“花和尚”,是《水浒传》中的角色之一。
他本是少林寺的和尚,因为不满寺中的规矩,醉中曾与人斗殴,最终被迫离开寺庙。
之后,他加入了梁山泊一伙。
鲁智深的外貌特征鲁智深身高八尺,目光炯炯有神,面色红润,浓眉大眼,浓密的胡须搭在宽阔的胸膛上。
2. 人物性格强悍的战斗力鲁智深作为水浒第二位好汉,以其强大的武力而闻名。
他擅长使用铁棒,力大无穷。
在战斗中,鲁智深勇猛无敌,与敌人搏斗时毫不畏惧,常常能够以一己之力击败众多敌人。
直爽豪放的性格鲁智深为人直爽豪放,性格开朗。
他对朋友忠诚,为义气所驱使。
同时,他也有善于交际的一面,能够与各路英雄志士和睦相处,广交朋友。
酒肉爱好者鲁智深酒量惊人,对酒肉极为痴迷。
他常常与好友一起畅饮,且无比豪爽。
同时,鲁智深常常因为酒后失态,不受控制地与他人发生争斗,甚至将酒吧砸毁。
3. 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代表力量与正义鲁智深作为梁山泊中的一员,代表着力量与正义。
他的强大战斗力与对于正义的追求将他与梁山泊的义士们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用自己的力量去保护天下良善之人,为正义而战。
体现智勇双全的形象鲁智深的名字中包含“智”字,不仅体现出他的智慧,同时也暗示了他的聪明才智。
他智勇双全,战斗力强大同时又有出色的智慧应对各种危机。
他在梁山泊中起着重要的策略指导作用。
豪爽忠诚的朋友形象鲁智深为人豪爽,对朋友忠诚,常常在困境中保护朋友。
他与其他好汉们的深厚友谊体现了忠诚与义气的价值观。
4. 总结鲁智深是《水浒传》中一个十分有魅力的人物形象。
他的强大战斗力与直爽豪放的性格让他成为众人景仰的对象。
同时,他体现了正义、智慧和忠诚这些重要的品质。
通过鲁智深的形象,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
鲁智深人物形象分析

鲁智深⼈物形象分析第四,鲁智深慷慨⼤⽅,重义轻财。
他对钱财、名利、地位都看得很淡,但却⼗分重义⽓、重感情。
如他救助⾦⽒⽗⼥时,将⾝上的所有银两都拿了出来,并向史进、李忠借钱,但李忠只摸出⼆两银⼦给他,他看见李忠不爽快、吝啬,将⼆两银⼦还他。
⽽在桃花⼭上,看见周通、李忠对他不真诚,明说送他盘缠,但⼜要等抢到后给他,他对他们的⼩⽓⾮常⽓愤,因⽽为了报复他们的不讲义⽓,他将他们的⾦银酒器踏扁后席卷⼀空⽽去。
他视兄弟间的情分如⽣命,重视朋友间的义⽓,当他知道史进陷⼊华州城后,⾃⼰不顾⽣命危险,只⾝犯险⽽遭擒;他虽然仇视朝庭,不满当时的⿊暗腐朽的社会现实,不想与官场上的贪官污吏、奸⾂贼⼦为伍,但碍于兄弟间的义⽓,和梁⼭泊众英雄接受招安。
在后来的战⽃中,为了兄弟间的情谊,他出⽣⼊死,⽴下了不朽的功勋。
令⼈纳闷的是,鲁智深这样⼀个平⽣“杀⼈放⽕“的⼈,到最后怎么可能“⽴地成佛”呢?然⽽,在《⽔浒》中,围绕鲁智深的⽣平际遇来看,“杀⼈放⽕”和“⽴地成佛”却⼜是那么有机地统⼀起来。
“忠义说”认为,《⽔浒》强调造反起义就是忠君报国,“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对于鲁智深来说,“俗缘未尽,要还杀⽣之债”,正所谓“杀尽不平⽅太平”,杀死⼀个恶⼈就做了⼀件善事,杀尽了恶⼈,⾃⼰也便成了佛。
《⽔浒》第九⼗回,宋江在平定辽国后班师回朝,路过五台⼭,便领着鲁智深等⼈去参拜智真长⽼。
想不到师徒见⾯,智真长⽼第⼀句话就说:“徒弟⼀去数年,杀⼈放⽕不易。
”弄得平素机警敏捷的鲁智深,竟也“默默⽆语”,场⾯相当尴尬。
智真长⽼说出这样的话是有原因的。
当年鲁智深⼤闹五台⼭时,智真长⽼就对诸位和尚说:“(鲁智深)虽是如今眼下有些啰唣,后来却成得正果”。
后来鲁智深前往相国寺时,智真长⽼送他四句:“遇林⽽起,遇⼭⽽富,遇⽔⽽兴,遇江⽽⽌”。
已经算定了鲁智深⼀⽣的⾏为际遇与结果。
就连鲁智深⾃⼰也对宋江说:“洒家常想师-⽗说,俺虽是杀⼈放⽕的性,久后却得正果真⾝。
鲁智深的人物形象特点200字

鲁智深的人物形象特点200字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角色,他的人物形象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鲁智深是一个身材高大、力大无穷的人物。
他的身高超过八尺,力大无穷,能够单手拎起一口大铁锅,展现出了他的强壮和勇武。
鲁智深有着一颗热血、正直的心。
他对于不公不义的事情非常愤怒,经常为民除害,为正义而战。
他虽然有时候脾气暴躁,但内心深处却是一个热爱正义的人。
鲁智深是一个豪爽、豪放的人。
他喜欢喝酒,豪饮三千杯不倒。
他的豪爽个性使他成为了众人的好朋友,也让他在梁山泊上拥有了很高的威望。
鲁智深是一个忠诚、义气的人。
他对于朋友非常忠诚,不离不弃。
他在梁山泊上,与其他好汉一起,为了保卫山寨、为了正义事业,舍生忘死,表现出了他的忠诚和义气。
总的来说,鲁智深的人物形象特点是:身材高大力强、热血正直、豪爽豪放、忠诚义气。
这些特点使得他成为了《水浒传》中备受喜爱的角色之一。
鲁智深人物形象(推荐10篇)

鲁智深人物形象(推荐10篇)鲁智深人物形象篇一《活得单纯,死得圆满》——鲁智深王希予鲁智深,原名鲁达。
他是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汉,十员步军头领第一名。
他的口头禅也是人们最熟悉的——“洒家来也”。
鲁智深因三拳打死镇关西,为避祸出走,后在五台山文殊院出家为僧,因背上刺有花绣,故此江湖上人送绰号“花和尚”,“天孤星花和尚”也因此得名。
他自不是守规矩的人。
因耐不住佛家清苦,鲁智深在五台山醉酒两次,打坏四中金刚,还大闹佛堂,追打寺中火工、僧侣,被智真长老打发到相国寺。
他也粗鲁莽撞,他也急性,好战,杀过人,放过火。
但爱打抱不平的他,面对幼、老,他也会露出温柔的一面。
鲁智深痛打阻拦金家父女离开的店小二后,担心自己离去后店小二又去追赶他们,便在板凳上坐了两个时辰才去找郑屠算帐。
当他饥肠辘辘到瓦罐寺,手捧着的一锅热粥吃,而看到老僧们三天未吃饭而为粥相争时,便撇下热粥,后再也没吃下一口。
从中便能看出他粗中有细,善良的一面。
这就是鲁达,他就是这样一一个英雄,活得单纯,死得原满。
鲁智深人物形象篇二“人气明星”鲁智深王诗杰要提起《水浒传》,我相信很多人首先都会想到鲁智深。
鲁智深是108位好汉中第13位,十员步军头领第一名。
曾是渭州经略府提辖,因三拳打死了镇西关,只好躲避官府缉捕,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
鲁智深为民除害,非常同情和关心老百姓,他见义勇为,英勇豪迈。
作者塑造了一个完美的好人形象,这也许就是他成为“人气明星”的原因吧!鲁智深交友十分的慎重,他对声旺、心胸、气质和事迹看的特别重。
他有一双鉴定别人好坏的慧眼,要是朋友都是来者不拒,怎能有如此高尚的品质?关于鲁智深的主要事迹有很多,其中我对倒拔垂杨柳十分感兴趣,它主要讲的是鲁智深为了收服一众泼皮,用左手向下搂住树干,右手把住树的上半截,腰往上一挺,不费吹灰之力的就将杨柳树连根拔起。
他不仅交友谨慎,还有着高超的的武艺,我无不佩服他。
作者不仅让我们了解关于鲁智深的英勇事迹,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鲁智深高尚的精神品质。
鲁智深的人物形象特点

鲁智深的人物形象特点
鲁智深的人物形象特点:
1、见义勇为,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爱憎分明,仗义疏财,慷慨大方。
2、勇而有谋,胆大心细。
3、热忱率直,粗犷刚烈,兼有粗野。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花和尚。
他本名鲁达,是渭州经略府提辖,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缉捕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
后又因搭救林冲,流落江湖,与杨志、武松一同在二龙山落草。
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泊,排第十三位,上应天孤星,担任步军头领。
他在征四寇的战役中累立战功,生擒方腊后在杭州圆寂,追赠义烈昭暨禅师。
水浒传之鲁智深的性格解析

水浒传之鲁智深的性格解析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具有丰富人物形象的作品。
其中,鲁智深作为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之一,其性格特点丰富多样。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对鲁智深的性格进行解析,包括其勇猛果敢、豪爽直率以及情感丰富等等。
鲁智深以其勇猛果敢的性格而闻名于世。
在水浒传中,鲁智深以身高七尺、膀大腰圆的形象展现出其强壮有力的一面。
他具有一身过人的武艺,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往往能够一人独挡敌军。
他面对敌人时从不畏惧,拥有过人的勇气和决心,即使面对危险和死亡,也能毫不退缩。
他曾说过一句名言:“飞将军角弓不解弦,鬼神惊破胆!”这句话概括了鲁智深勇猛果敢的性格。
除了勇猛果敢,鲁智深还有豪爽直率的一面。
他性格开朗,豪爽大方,喜欢饮酒作乐。
他是一个坦诚直率的人,从来不善于欺瞒和伪装。
他对待朋友和敌人都一样,一切都是真诚的。
他的豪爽直率使得他能与水浒传中的其他人物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成为众多英雄好汉的知己。
他曾经与其他水浒好汉一起聚义,成为水浒英雄中的重要一员。
然而,鲁智深的性格并不仅仅是勇猛果敢和豪爽直率,他也有情感丰富的一面。
鲁智深在水浒传中常常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关怀。
虽然他在江湖中过着游离的生活,但是他内心深处对家人的牵挂和思念从未减少。
他在入伙梁山泊之前,曾在家中照顾年迈的母亲。
他的亲情和家庭观念,使他成为水浒传中一个具有温情的角色。
总的来说,鲁智深作为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其性格表现丰富多彩。
勇猛果敢、豪爽直率以及情感丰富都是他性格中的重要特点。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鲁智深独特的形象,使他成为水浒传中一个深受读者喜爱的角色。
通过对鲁智深性格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水浒传的世界,也能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人生智慧。
鲁智深归纳总结

鲁智深归纳总结鲁智深(又称花和尚)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水浒传》中的一个英雄角色, 他是智勇双全的好汉,以其聪明才智和勇猛无畏的表现而备受称赞。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鲁智深的形象进行归纳总结。
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一位非常具有魅力的角色。
他是江湖上的一位高僧,外表憨厚老实,性格豪爽直爽,喜爱饮酒作乐。
不过,他同样拥有超强的战斗力,无论是武功还是智慧,鲁智深都是顶尖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鲁智深的外貌描写。
鲁智深身材高大健壮,脸上留着一撇山羊胡,虎背熊腰,看起来非常威武。
衣着方面,他通常穿着一身袈裟,头顶还戴着一个圆木帽子。
他的长相虽然粗犷,但却散发出一种善良和坚韧的气息。
其次,鲁智深的性格特点是非常鲜明的。
他豪爽直爽,不拘小节,喜欢和朋友们畅饮畅聊。
在与五梁山好汉相识之后,鲁智深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并立下了成为梁山好汉中的一股狂风的宏愿。
他坚定而忠诚,心胸广阔,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并帮助兄弟们排忧解难。
鲁智深的武功也是他的一大亮点。
他擅长使用方天画戟,手持戟杆时几乎无人能挡。
他的武艺高强,战斗勇猛,举足轻重,常常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兄弟们安全。
与此同时,他对敌人却又显示出了高度的慈悲心肠,尽量避免伤害无辜者。
除此之外,鲁智深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他的聪明才智。
尽管他外表看起来有些粗野,但他的头脑却十分敏锐。
他擅长观察和分析,能够快速找到问题的关键和解决办法。
在关于水浒好汉联合抗敌的计划中,鲁智深的建议常常被采纳,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总的来说,鲁智深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文学形象。
他的形象展示了中国古代英雄义薄云天、肆无忌惮的一面,同时也表达了智慧与勇气并存的理念。
他的亲和力和忍耐力使他在江湖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在读者心中一直被视为一个充满英雄气概的人物。
通过这篇归纳总结,我们更好地认识了鲁智深在《水浒传》中的形象。
他以其独特的外貌、豪爽的性格、强大的武力和敏锐的智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水浒传鲁智深人物形象分析

水浒传鲁智深人物形象分析水浒传鲁智深人物形象分析北宋仁宗年间,某年京师瘟疫盛行,军民伤损甚多。
天子钦点洪太尉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张天师驱邪除祟。
洪太尉寻天师不见,却因固执走了上清宫中镇压的一百单八个魔头。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水浒传鲁智深人物形象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水浒传鲁智深人物形象分析篇1我读了《水浒传》之后颇有感触。
特别是对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中的鲁智深,更有不同与其他英雄的看法。
纵观上下,鲁智深这个人物生性豪爽,行侠仗义,粗中有细,不愧是梁山好汉中的佼佼者。
鲁智深是个行侠仗义的英雄,是个聪明的好汉,是个细心的粗人。
鲁智深是个行侠仗义的英雄从某种程度上说,鲁智深是水浒中最为行侠仗义的英雄好汉,从义救金翠莲父女(第三回),到大闹桃花村(第五回),火烧瓦罐寺(第六回),再到大闹野猪林(第八回),为救史进而谋刺贪官贺太守不遂被捕(第五十八回),无一不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举!鲁智深是个爱管“闲事”的人,只要他看到有什么不平事,他就会忍不住要插手,要痒手,要出手,若以一般人而言,金家父女的死活关他什么事;周通逼婚又没碍着他;瓦罐寺的和尚有没有吃的,受没受人欺负,都与他无关。
林冲墙外一声赞叹,鲁智深一生引为知己,为救护他,一路送到沧州!如此义举,古今几人能有?鲁智深是个聪明的好汉鲁智深出于自身的正义感,看不过郑屠夫强骗金翠莲,决定惩治郑屠夫。
而鲁智深在打死郑屠夫前,好好地戏弄了他一番:先是“奉着经略相公钧旨,要十斤精肉,细细切做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头”,再是“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见些精的在上头,也要起切臊子”,又是“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要见些肉在上面”。
终于,郑屠夫按奈不住怒火,抢了一把剔骨尖刀跳了下来,结果鲁智深“扑的只一拳,……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又只一拳,……”。
在三拳打死了郑屠夫后,心里慌,却稳住神,沉住气,口气轻松地说“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为自己找了一个开脱的理由。
水浒传鲁智深人物分析

水浒传鲁智深人物分析鲁智深简介鲁智深,本名鲁达,绰号“花和尚”,法名智深,中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渭州(甘肃平凉)人,生活在北宋年间,原名鲁达,当过提辖,又称鲁提辖。
身长八尺,长得面阔耳大、鼻直口方。
为人慷慨大方,嫉恶如仇,豪爽直率,但粗中有细,与史进、林冲、武松、杨志等交好。
因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出家当和尚,后与杨志、武松占领二龙山担任大头领。
在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中排第十三位,星号天孤星,梁山上司职步***总大将。
鲁智深原名鲁达,出场时头裹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
行侠仗义拳打镇关西鲁达本在渭州小种经略相公手下当差,任经略府提辖。
史进碰到鲁达和李忠,一起去酒馆喝酒。
其间,金老之女在他们隔壁哭,鲁达问出了郑屠户欺负良人一事。
替他们打抱不平,到肉铺上戏弄郑屠户。
为救弱女子金翠莲,他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被官府追捕。
逃亡途中,经金翠莲的丈夫赵员外介绍,鲁达到五台山文殊院落发为僧,智真长老为其说偈赐名:“灵光一点,价值千金。
佛法广大,赐名智深。
”他从此有了安身之处,隐姓埋名过起了日子。
[3]大闹五台山鲁智深在寺中难守清规戒律,结果酒醉大闹五台山。
按规定和尚是不能喝酒的,但鲁智深喜欢喝酒,很难忍得住。
一次喝了酒撒起酒疯,几十个人都按不住他。
第二次喝酒,他的祸闯大了,把山腰的亭子和泥塑的金刚都打坏了,长老没法再原谅他了。
智真长老只得让他去投东京汴梁大相国寺安身,长老说:“我这里不能留你了,我介绍你去东京大相国寺,我师弟在那儿当长老,他会安排你的。
”临别赠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
遇水而兴,遇江而止”。
[4]大闹桃花村鲁智深去东京大相国寺讨职事僧做。
鲁智深下山,在桃花村遇桃花山二头领小霸王周通欲强娶刘太公之女。
鲁智深为刘太公解除逼婚之忧,假扮太公小女,打了来庄逼亲的周通,大头领李忠为二头领报仇,与鲁达相认。
水浒传鲁智深形象分析

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他的“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英雄气概,他的粗中有细,嫉恶如仇,我行我素的性格,他的扶危济困、打抱不平的侠义壮举,使他成为人们心中的大英雄;他虽然粗鲁,但却粗中有细智慧,他虽杀人无数,但为人正直,他独特的性格和形象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作者对鲁智深性格特征的刻画,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错位描写,对比描写,衬托描写,以及对故事矛盾冲突的描绘等,独特的语言描写对鲁智深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使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天孤星鲁智深,原名鲁达,人称花和尚;水浒传中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位列十三,在梁山上为步军头领之首;鲁达本在渭州小种经略相公手下当差,任经略府提辖;为救弱女子金翠莲,他三拳打死镇关西,被官府追捕;逃亡途中,经赵员外介绍,鲁达到五台山文殊院落发为僧,智真长老说偈赐名曰:“灵光一点,价值千金;佛法广大,赐名智深;”1第四回P50鲁智深在寺中难守佛门清规,大闹五台山,智真长老只得让他去投东京汴梁大相国寺,临别赠四句偈言:“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江而止;”第五回P62在去东京汴梁大相国寺途中,先在桃花村醉打小霸王周通,后与史进重逢火烧瓦罐寺杀死生铁佛;后鲁智深在相国寺看守菜园,收服众泼皮,倒拔垂杨柳,偶遇林冲,结为兄弟;林冲落难,刺配沧州,鲁智深一路暗中保护;在野猪林里,解差董超、薛霸欲害林冲,鲁智深及时出手,救了林冲一命,此后一直护送至沧州七十里外;鲁智深因而为高俅所迫,再次走上逃亡之路,后与杨志等一起打下青州二龙山宝珠寺,就此落草;后来宋江等接受招安,鲁智深陪同宋江,重上五台山,参礼智真长老;师父说:“徒弟一去数年,杀人放火不易”第九十回P1090临别再赠四句偈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第九十回P1091宋江征方腊时,大战乌龙岭;鲁智深追杀夏侯成,却迷路入深山;得一僧指点,从缘缠井中解脱,生擒方腊;宋江大喜,劝智深还俗为官,荫子封妻,光宗耀祖,鲁智深说:“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图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第一百十九回P3宋江又劝他住持名山,光显宗风,报答父母,鲁智深说:“都不要要多也无用;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第一百十九回P3宋江等凯旋,夜宿杭州六和寺;鲁智深听得钱塘江潮信,终于顿悟,于是沐浴更衣,圆寂涅盘,留颂曰:“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第一百十九回P6鲁智深圆寂后,宋江又道几句法语:“鲁智深,鲁智深,起身自绿林;两只放火眼,一片杀人心;忽地随潮归去,果然无处根寻;咄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第一百十九回P6后来朝廷因其有擒获方腊大功,加赠鲁智深为“义烈照暨禅师”;第一百十九回P1402鲁智深的形象分析行侠仗义,粗中有细,豪放不羁,重情重义等;金圣叹说:“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纪德君对鲁智深的评价是“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才大心细,雄猛沉稳;率性而行,粗豪不羁;”他把“禅仗打开生死路,戒刀杀尽不平人”作为鲁智深一生的写照;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饱满而神采飞扬的古代侠义英雄人物形象,其中鲁智深是公认的最成功的一位;聂绀弩先生曾经认为,鲁智深的形象是“人性的极峰,也是对于人性的最高理想”一.粗卤急躁蛮横无礼鲁智深粗卤急躁,蛮横无礼的形象,不仅表现在他的行动上,也表现在其语言上;他和史进去喝酒,遇到史进以前的师父李忠,鲁智深便要拉着李忠一起去喝酒,李忠叫他们等一会儿,鲁智深便道:“谁耐烦等你去便同去”第三回P37然后却将看李忠卖膏药的人,一推一交,把众人赶散,使李忠被迫与他们喝酒;这里从语言和行为上都显出了他的卤莽性急的性格;强请别人喝酒,却不觉得自己蛮横无礼;又如“鲁达焦躁,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鲁达道:‘坐甚么你去便去,等甚么’”第三回P40等也从行动上和语言上表现了他的急躁的性格;他时常骂人为“腌脏泼才”“直娘贼”“鸟人”“鸟寺”等粗俗不堪的语言,更显其粗卤;还有更厉害的,他本在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可是却抢人酒喝,并在神佛像后屙屎屙尿,不但不守寺院的清规戒律,而且更显得自己没有修养,狂放不羁,粗俗不堪,再显其粗卤的性格;二.粗中有细有勇有谋鲁智深虽然粗豪,但是也具有精细的特点;金圣叹说他是:“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这一段话,是很切合水浒传中对鲁智深的描写的;他在救金家父女时,不是先打郑屠逞一时之快,而是先将他们父女俩安顿好,让他们先逃走,并且担心他们跑得不够远,“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元桥来;”第三回P40鲁智深如此性急粗犷之人,在旅店门口无所事事地坐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这真是太难为他了,此处的鲁智深可谓心细如发;鲁智深之所以能够耐心坐四个小时,完全是因为他内心的责任感,他一定要让金家父女安全离开渭州,而且他也知道一个是老人,一个是女子,他们可没有自己的好脚力,所以一坐就是四个小时;可是就在前一天,他一听说了金家的事就迫不及待地要揍郑屠户,被劝住回家后“晚饭也不吃,就气愤愤的睡了”第二天,“天色微明”,他就早早地来替金家张罗;前面的急躁与此时的耐心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于此更显示其粗中有细的特点;鲁智深的细心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表现,他在桃花村救了刘太公的女儿,用武力逼迫周通不得娶她为妻;打周通之前,他心里便有个计较,怕把刘太公吓住,就不告诉他自己要打周通,架打完了,人也救了,他又考虑到周通、李忠与刘家近在咫尺,自己走了,一旦周通反悔,刘家可真得又倒霉了;所以,周通尽管答应了不再对刘家进行骚扰,但他还是不放心,硬给周通戴顶高帽子让他为难:“大丈夫作事,却休要翻悔;”第五回P71周通无奈,只好折箭为誓,本不想做大丈夫,这时也只好稀里糊涂赶鸭子上架地去做了大丈夫,一旦做了大丈夫,就没法做“丈夫”了;这里就体现了鲁智深有勇有谋的形象,“勇”在于他明知道周通是山贼也不惧怕,只身一人前往救人;“谋”在于他救了人后,怕周通反悔,给周通带了个高帽,让周通无法做“丈夫”的计策;鲁智深在救林冲的时候也是知微见着,见到有人找董超和薛霸就开始留心有无异常,在野猪林救了林冲以后,索性一直护送到沧州,深怕途中有变;估计不会再出什么事了,才离开;临分别时,还一禅杖把松树打折,以此来震慑董超和薛霸,免他们又生歹心;鲁智深在这里可谓用心良苦了:如果不这样做就无法震慑董超和薛霸,自己也不会放心的;这又表现了鲁智深重情重义的性格;三.正直勇敢幽默智慧水浒传是一本写英雄好汉的书,而鲁智深算是108好汉中的佼佼者;水浒传开篇的重头戏大部分在他身上;鲁智深为人正直,富有同情心,见义勇为;从“拳打镇关西”到“大闹野猪林”,“哪有不平哪有我”,“该出手时就出手”,惩恶扬善、义薄云天;让人不由得为他的行为大声叫好鲁智深善于审时度势,豁达明快;出了命案后,被官府通缉,他就听从赵员外的安排,出家做了和尚;鲁智深虽然狂放不羁,但知轻重缓急,紧要处能自制;在五台山,他两次闯祸;但长老一到,“那酒就醒了七八分”;还装疯卖傻,让长老“与洒家做主”;长老训话说:“……如何这般所为”鲁智深跪下道:“今番不敢了;”第四回P54这表明鲁智深有羞愧之心,忏悔之语,也表现了他是个敢做敢当,正直的人;鲁智深也有可爱的一面,这就表现出他的幽默感;大闹桃花村,戏弄山大王,就是十足的恶作剧;看那胖大和尚,脱得赤条条,坐在新娘床上,“恭候”新郎到来;那大王“探一只手去时,摸到鲁智深的肚皮,被鲁智深就势劈头巾带角儿揪住”,按下床来便打,边喝道:“教你认得老婆”第五回P67看到这里,谁能不捧腹大笑在桃花山上,鲁智深因见不得李忠、周通的悭吝,便卷了他们的金银,从后山“骨碌碌滚到山脚边”,溜之大吉;鲁智深以搞笑的方式,“教育”了吝啬鬼们;鲁智深不是小聪明,他有大智慧;在菊花会上,当宋江提出招安的心愿时,鲁智深立即反对道:“只今满朝文武,多大奸邪,蒙蔽圣聪明,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他“遇方腊而执”,立了大功;宋江劝他“还俗为官,荫子封妻,光耀祖宗”,鲁智深却“只愿寻一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他深知仕途凶险肮脏,不愿同流合污;宋江又让他“到京师去主持一个名山大刹,为一僧首”;鲁智深听了直摇头叫道:“都不要,更多也无用……”像宋江这样痴迷功名的人,当然不可能理解鲁智深的想法;鲁智深名副其实,慧根深不可测;四.嫉恶如仇见义勇为鲁智深是个行侠仗义、见义勇为的大英雄;在瓦罐寺,鲁智深见崔道成,丘小乙两人强占寺庙,霸占民女,十分愤恨,大开杀戒;在华州府,他得知贺太守霸占民女,贪赃枉法,十分气愤,竟冒险前去行刺,结果被抓,打入死牢,幸亏宋江攻城才救了出来;在听了素不相识的金老父女的悲惨遭遇之后,鲁智深的表现绝对异于常人,他一连问了三句:“你姓甚么在哪个客店里歇那个镇关西郑大官人在那里住”第三回P39关切之情溢于言表,并且立刻就要去打死郑屠那厮;被劝住之后,“晚饭也不吃,气愤愤地睡了;”第二天“天色微明”,鲁智深就赶到金老父女住的店里,让店小二叫他们动身出发,等他们走远,便去三拳打死了镇关西,除了心中一口恶气;这一切,在别人眼里也许觉得不值得,也许很可笑,但在鲁达看来却是必然如此,他的嫉恶如仇的本性,他的急公好义的胸怀,都使他必然如此;没有人强迫他去做什么,他完全可以不做这一切,但他自觉自愿地去做了,急不可待地去做了,完全不计可能给自己带来的不利后果,完全出于真诚,完全出于内心的要求;他的这种性格,不属于一般的义气,具有永恒的魅力;五.善良厚实心胸阔达鲁智深是一个善良、豁达、大度的大丈夫;当他听金老父女哭诉投亲不着,流落异乡被人欺凌讹诈之后,当即就说:“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第三回P39立即凑了十五两银子送与了金老;这突出地表现了鲁智深富有同情心,心地善良,慷慨大方的优良品质和豪爽性格;鲁智深在瓦官寺和老僧抢粥吃,当得知老和尚三天没吃饭了,才化得这些小米熬粥吃,于是便停下不吃了;这些地方表现了鲁智深心地善良,推己及人的仁者之心;在东京相国寺当菜头时,一群偷菜的泼皮曾算计过他;当他制服了这群泼皮之后,又体谅到他们的生活处境,于是便与他们和睦相处;这也表现了鲁智深心地厚道,豁达大度的品格;体格阔大指的是鲁智深的海阔天空,不受拘泥限制的性格;金圣叹多次以“阔”字许鲁智深;如“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2“写鲁智深阔绰,打人亦打得阔绰”,3鲁智深自由自在,海阔天空,心胸浩荡,童心烂漫,放荡不羁而合乎人情天理,这也是天性使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浒传鲁智深人物形象分析
我读了《水浒传》之后颇有感触。
特别是对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中的鲁智深,更有不同与其他英雄的看法。
纵观上下,鲁智深这个人物生性豪爽,行侠仗义,粗中有细,不愧是梁山好汉中的佼佼者。
鲁智深是个行侠仗义的英雄,是个聪明的好汉,是个细心的粗人。
鲁智深是个行侠仗义的英雄从某种程度上说,鲁智深是水浒中最为行侠仗义的英雄好汉,从义救金翠莲父女(第三回),到大闹桃花村(第五回),火烧瓦罐寺(第六回),再到大闹野猪林(第八回),为救史进而谋刺贪官贺太守不遂被捕(第五十八回),无一不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举!鲁智深是个爱管“闲事”的人,只要他看到有什么不平事,他就会忍不住要插手,要痒手,要出手,若以一般人而言,金家父女的死活关他什么事;周通逼婚又没碍着他;瓦罐寺的和尚有没有吃的,受没受人欺负,都与他无关。
林冲墙外一声赞叹,鲁智深一生引为知己,为救护他,一路送到沧州!如此义举,古今几人能有?
鲁智深是个聪明的好汉鲁智深出于自身的正义感,看不过郑屠夫强骗金翠莲,决定惩治郑屠夫。
而鲁智深在打死郑屠夫前,好好地戏弄了他一番:先是“奉着经略相公钧旨,要十斤精肉,细细切做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头”,再是“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见些精的在上头,也要起切臊子”,又是“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要见些肉在上面”。
终于,郑屠夫按奈不住怒火,抢了一把剔骨尖刀跳了下来,结果鲁智深“扑的只一拳,……提起拳头来就
眼眶际眉梢只一拳,……又只一拳,……”。
在三拳打死了郑屠夫后,心里慌,却稳住神,沉住气,口气轻松地说“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为自己找了一个开脱的理由。
说完,就一道烟儿地走了。
一出城门便溜之大吉了。
这件事情上反映出鲁达的性格,这事如果换上李逵,肯定不知道跑。
换上武松,也要好汉做事好汉当,等着官府来拿。
如果碰上杨志,也说不定拉上几个旁观者作证,到衙门里去说理:“大家可都看见了,是他先欺侮人的。
你们各位到衙门里可得给我作个见证啊。
”可是,鲁达不是李逵,不是武松,也不是杨志。
他先跑了再说。
鲁达的聪明就可见一斑了。
鲁智深是个细心的粗人鲁智深尽管是个粗放的人,但他也是一个极其细致的人。
他在救金家父女时,不是先打郑屠逞一时之快,而是先将他们父女俩安顿好,让他们先逃走,并且担心他们跑得不够远,“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
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元桥来。
”(第三回)鲁智深如此粗犷之人,在旅店门口无所事事地坐两个时辰,也就是四个小时,这真是太难为他了,此处的鲁智深可谓心细如发。
鲁智深之所以能够耐心坐四个小时,完全是因为他内心的责任感,他一定要让金家父女安全离开渭州,而且他也知道一个是老头,一个是小脚女人,他们可没有“俺”的好脚力,所以一坐就是四个小时。
可是就在前一天,他一听说了金家的事就迫不及待地要揍郑屠,被劝住回家后“晚饭也不吃,就气愤愤的睡了”第二天,“天色微明”,他就早早地来替金家张罗。
前面的急噪与此时的耐心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于此更显示其急公好义
然心细如发之难得。
鲁智深的细心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表现,他在桃花村救了刘太公的女儿,用武力逼迫周通不得娶她为妻。
打周通之前,他心里便有个计较,怕把刘太公吓住,就不告诉他自己要揍这小子,架打完了,人也救了,他又考虑到周通、李忠与刘家近在咫尺,自己拍拍屁股走了,一旦周通这小子反悔,刘家可真得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周通尽管答应了不再对刘家进行性骚扰,他还是不放心,硬给周通戴顶高帽子将他的军:“大丈夫作事,却休要反悔。
”(第五回)周通无奈,只好折箭为誓,本不想做大丈夫,这时也只好稀里糊涂赶鸭子上架地去做了大丈夫,一做大丈夫,就没法做“丈夫”了。
救林冲的时候也是知微见著,见到有人找董超薛霸就开始留心有无异常,在野猪林救了林冲以后,索性一直护送到沧州,深恐途中有变。
估计不会再出什么事了,才分手,临分别时,还一禅杖把松树打折,不忘了向董超薛霸两人炫耀一下武力,免他们又生歹心。
鲁智深在这里可谓用心良苦了:不如此不足以震慑那董超薛霸,不如此也不足以使自己放心。
以上是看了《水浒传》后对鲁智深这个英雄人物的点滴体会,因本人孤陋寡闻,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水浒传鲁智深人物形象分析[篇2]
《水浒传》是施耐庵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在该部小说当中塑造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的英雄形象,人物众多且个性鲜明,细读无数遍仍然让人感觉如初读。
其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人物是鲁智深。
作为施耐庵在小说起始阶段就重点刻画并且在结尾也浓墨重彩的人
物形象,鲁智深在《水浒传》的地位和分量不言而喻。
我在小说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尝试对鲁智深人物形象进行了细化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水浒传鲁智深人物形象分析》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