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专项复习九 文言文基础与内容理解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

课内文言文基础训练(一)三峡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在(2)略无..阙处略无:完全没有(3)自非亭午..夜分亭午:正午(4)自非亭午夜分..夜分:半夜(5)不见曦.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6)至于夏水襄.陵襄:升到高处(7)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8)沿溯.阻绝溯:逆流而上(9)不以疾.也疾:快(10)则素湍..绿潭素湍: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11)回清..倒影回清:回旋的清波(12)绝.多生怪柏绝:极高的山峰(13)飞漱..其间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14)每至晴初..霜旦晴初:天刚放晴(15)每至晴初霜旦..霜旦:下霜的早晨(16)属引..凄异属引:接连不断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说其意思。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3.解释下列多义词。
(1)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②自.非亭午夜分(连词,表示假设,如果)(2)绝①沿溯阻绝.(动词,阻断)②绝.多生怪柏(副词,极,非常)③哀转久绝.(动词,消失)(3)清①回清.倒影(名词,清波)②清.荣峻茂(形容词,清澈)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连词,表选择(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5.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2)良.多趣味良:形容词用作副词,甚,很(3)空谷..传响空谷:名词用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6.翻译下列句子。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隐没遮蔽了天空和太阳。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5)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期末复习:文言文专题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八上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专题:文言文)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三峡》一、解释加点词语。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 )阙.( )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 )。
..()亭午..( ),不见曦月..()夜分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 )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悬泉..( )绿潭,回清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 )多趣味。
每至晴初..(),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霜旦()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翻译下列句子。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答谢中书书》一、解释加点词语。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 )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一、解释加点词语。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盖.( )..()步于中庭..(),水中藻、荇交横..()。
庭下如积水空明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及阅读》专题复习精讲精练

上一 栏目
答谢中书书( 一)
1 2 34
下一 栏目
4.重点词语
(1)古来共谈 共:___________
一起
(2)五色交辉 交辉:___________
交相辉
(3)四时俱备 四时:___________ 俱:___________
映四
都
季指水中潜游的鱼 (4)沉鳞竞跃 沉鳞: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竞跃: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上一 栏目
三
峡(三
1
2
34
下一 栏目
)
(三)阅读理解
1.第一自然段写了山的什么特点?第二自然段写了水的什 么山特的点特?点:连绵不断(山多),遮天蔽日(山高)。水的特点
_:__水__势__浩__大__(水__大__)_,__水__流__湍__急__(_水__急__)。_________________
下一 栏目
)
3.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1)自
__________如__果_
自沿非溯亭阻午绝断夜_绝_分___________ (2)绝 _绝_巘__多__生__怪_极_柏_高__的
_______消__失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荣峻茂水_清____________
“乱”字描绘出猿啼鸟鸣的热闹景象。
(2)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题训练文言文知识梳理

专题训练文言文知识梳理一、解说以下加点的词。
1.沿溯阻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乘奔御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或王命急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飞漱此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随意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威严不可以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鸢飞戾天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父命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以顺为正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与民由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管夷吾举于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行拂乱其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征于色,发于声,尔后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出则无敌国外祸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惩山北之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寒暑易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子后代孙无量匮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彀弓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介胄之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指出以下句中的通假字并解说。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题复习及精练题

而山不加增(表转折关系,可是,但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于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到)
困于心,衡于虑(在) 生于忧患(因为)
则入则无法家拂士(如果)
蝉则千转不穷(就)
三、重点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时分,就看不见太阳或月亮。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下行和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不能 通航。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即使是骑上快马,驾着快速的风,也不认为快啊。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的趣味。 5.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译文:山河的壮美,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同赞叹的。 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题复习及精练题
一、实词 1.重点实词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正午)(半夜)(太阳) (2)至于夏水襄.陵(升到高处) (3)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逆流而上)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飞奔的马)(快)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 (6)绝. 多生怪柏(极高的山峰) (7)林寒涧肃.(肃杀、凄寒) (8)属.引.凄异(连接)(延长) (9)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10)四.时.俱备(四季) (11)晓雾将歇.(消散) (12)夕日欲颓.(坠落) (13)沉.鳞.竞跃(水中潜游的鱼) (1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里指置身其中) (15)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5
译文: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 色了。 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院里像积满清水一样澄澈,水里漂浮着纵横交错的水草,原来是竹柏在月光下的影子。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9.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译文: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10.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1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译文:(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 1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那些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那些忙于 世俗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13.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译文:能实现志向,就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译文:不受富贵迷惑,不因贫贱动摇,不为武力屈服。 16.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译文: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九 文言文基础与内容理解

期末专项复习九文言文基础与内容理解一、文言文基础1.重点实词。
(1)重岩叠嶂. ( 像屏障一样的高山)(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太阳)(3)良.多趣味( 甚,很)(4)晴初霜旦.( 早晨)(5)山川..之美( 山河)(6)古来共谈..( 共同谈赏的)(7)五色交辉..( 交相辉映)(8)四时俱.备( 都)(9)夕日欲颓.( 坠落)(10)沉鳞竞跃..( 竞相跳跃)(11)实.是欲界之仙都( 确实,的确)(12)念.无与为乐者( 考虑,想到)(13)相与..步于中庭 ( 共同,一起)(14)水中藻、荇交横..( 交错,纵横)(15)欣然..起行( 高兴地)(16)风烟俱净..( 都;消散)(17)从.流飘荡( 跟、随)(18)天下独绝.( 妙绝)(19)皆生寒树..( 常绿的树,这里形容树绿而密)(20)负.势竞上( 凭借)(21)互相轩邈..( 高;远)(22)泠泠..作响 ( 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23)好.鸟相鸣( 美丽)(24)鸢飞戾.天者 ( 至、到达)(25)望峰息.心( 使……平息)(26)经纶..世务者( 筹划、治理)(27)横.柯上蔽( 横斜)(28)疏条交映..( 互相掩映)(29)嘤嘤成韵.( 和谐的声音)(30)安居..而天下熄( 安静)(31)子.未学礼乎( 你)(32)父命.之( 教导、训诲)(33)必敬必戒.( 谨慎)(34)贫贱不能移.( 动摇 )(35)必先苦.其心志(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苦恼 )(36)行拂.乱其所为( 违背 )(37)人恒.过( 常常,总是 )(38)衡于虑.( 思虑 )(39)而后作.( 奋起,指有所作为 )(40)而后喻.( 了解、明白 )(41)年且.九十( 将近 )(42)惩.山北之塞( 苦于 )(43)聚室.而谋( 家 )(44)其妻献疑..曰( 提出疑问 )(45)杂然相许.( 赞同 )(46)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47)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肩负、扛 )(48)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寡妇 )(49)寒暑易.节( 更替 )(50)固不可彻.( 通达,这里指改变 )(51)天子且.至( 将要 )(52)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约定 )(53)天子为动.( 感动 )(54)已而..之细柳军( 不久 )(55)既.出军门 ( 以后 )(56)曩.者霸上、棘门军( 先前 )2.通假字。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九文言文基础与内容理解

期末专项复习九文言文基础与内容理解一、文言文基础1.重点实词。
(1)重岩叠嶂. ( 像屏障一样的高山)(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太阳)(3)良.多趣味( 甚,很)(4)晴初霜旦.( 早晨)(5)山川..之美( 山河)(6)古来共谈..( 共同谈赏的)(7)五色交辉..( 交相辉映)(8)四时俱.备( 都)(9)夕日欲颓.( 坠落)(10)沉鳞竞跃..( 竞相跳跃)(11)实.是欲界之仙都( 确实,的确)(12)念.无与为乐者( 考虑,想到)(13)相与..步于中庭 ( 共同,一起)(14)水中藻、荇交横..( 交错,纵横)(15)欣然..起行( 高兴地)(16)风烟俱净..( 都;消散)(17)从.流飘荡( 跟、随)(18)天下独绝.( 妙绝)(19)皆生寒树..( 常绿的树,这里形容树绿而密)(20)负.势竞上( 凭借)(21)互相轩邈..( 高;远)(22)泠泠..作响 ( 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23)好.鸟相鸣( 美丽)(24)鸢飞戾.天者 ( 至、到达)(25)望峰息.心( 使……平息)(26)经纶..世务者( 筹划、治理)(27)横.柯上蔽( 横斜)(28)疏条交映..( 互相掩映)(29)嘤嘤成韵.( 和谐的声音)(30)安居..而天下熄( 安静)(31)子.未学礼乎( 你)(32)父命.之( 教导、训诲)(33)必敬必戒.( 谨慎)(34)贫贱不能移.( 动摇)(35)必先苦.其心志(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苦恼)(36)行拂.乱其所为( 违背)(37)人恒.过( 常常,总是)(38)衡于虑.( 思虑)(39)而后作.( 奋起,指有所作为)(40)而后喻.( 了解、明白)(41)年且.九十( 将近)(42)惩.山北之塞( 苦于)(43)聚室.而谋( 家)(44)其妻献疑..曰( 提出疑问)(45)杂然相许.( 赞同)(46)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47)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肩负、扛)(48)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寡妇)(49)寒暑易.节( 更替)(50)固不可彻.( 通达,这里指改变)(51)天子且.至( 将要)(52)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约定)(53)天子为动.( 感动)(54)已而..之细柳军( 不久)(55)既.出军门 ( 以后)(56)曩.者霸上、棘门军( 先前)2.通假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019部编版)专项训练文言文知识

专项复习装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与阅读:一、文言文基础积累 1. 找出以下句子中的通假字,号学并讲解其在文中的意思。
·1.略无阙处()2.蝉则千转不穷()订:3.窥谷忘反()名姓4.往之女家()5.曾益其所不能够()6.困于心,衡于()7.入则无法家拂():8.甚矣,汝之不惠()级班业专线9.军士吏被甲()10.改容式车()2.指出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讲解。
1.良多兴趣().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互相轩邈()..4.庄严不能够屈.()5.必先苦其心志().6.面山而居().7.箕畚运于渤海之尾()..3.一词多义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子夜分().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杂然相许().4.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5.帝感其诚().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今义:2.晓雾将歇.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6.春冬之时().甚矣,汝之.不惠(跳往助之().7.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始一反焉().且焉置土石().8.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古义:今义:3.管夷吾举于士.古义:今义:4.征于色,发于声,此后喻.古义:今义:5.此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古义:今义:9.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天子为动().以顺为正者().4.讲解以下加点文言词的古今义。
二、文言文阅读【一】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子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此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此间,清荣峻茂,良多兴趣。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讲解以下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word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讲解归纳,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文言文知识点讲解归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 上册 ) 全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通假读音字义例句出处要——邀yāo邀请便要还家?桃花源记?具——俱j ù详尽具答之?桃花源记?有——又yòu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八分有奇?核舟记?诎——屈qū波折诎右臂支船?核舟记?衡——横héng横着的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甫——父 f ǔ男子美称,多附于字此后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简——拣ji ǎn优选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与——举j ǔ选拔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矜——鳏guān老而无妻的人矜、寡、孤、独?大道之行也?曾——层céng重叠荡胸生曾云?望岳?阙——缺quē中断略无阙处?三峡?通假的种类:〔1〕音近通假;〔 2〕形近通假〔二〕词类活用:种类例句出处讲解意动用法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对感觉惊讶名词作状语复前行、听妇前致词?桃花源记?往前、上前形容词作动词欲穷其林?桃花源记?穷尽,走到头名词作动词有仙那么名?陋室铭?有名气名词作动词有龙那么灵?陋室铭?有灵性使动用法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使纷乱使动用法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使劳累名词作动词不蔓不枝?爱莲说?长枝蔓、长枝节名词作状语箬蓬覆之?核舟记?用箬蓬名词作状语石青糁之?核舟记?用石青名词作动词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戴着高帽、长满胡须名词作动词居右者椎髻仰面?核舟记?梳着椎型发髻名词作形容词其色墨?核舟记?黑的意动用法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以为亲人、以为儿女形容词作名词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大道之行也?老年人、中年人、幼童形容词作名词造化钟神秀?望岳?奇怪、明丽的景色意动用法一览众山小?望岳?认为小使动用法恨别鸟惊心?春望?使惊讶形容词作名词虽乘奔御风?三峡?飞奔的马形容词作名词空谷传响?三峡?回声形容词作动词夕日欲颓?酬报中书书?坠落名词作动词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闲步名词作状语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观潮?用银、用玉形容词作动词既而尽奔跑分合五阵之势?观潮?穷尽名词作动词皆披发文身?观潮?画着文彩形容词作动词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变白名词作动词客此?湖心亭看雪?旅居名词作状语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在夜里词类活用的种类: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期末专项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锐兵刃,彀弓弩,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军士吏被.甲被:同“披”,穿着B.先驱曰:“天子且.至!”且:将要C.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约:规定D.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谢:感谢(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已而之.细柳军甚矣,汝之.不惠B.军细柳:以.备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是焉得为.大丈夫乎D.成礼而.去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交代了汉文帝劳军的背景。
匈奴大规模侵入边境,汉王朝在霸上、棘门、细柳三处驻扎军队,此时的边境地区正处于战备状态。
B.周亚夫是文章的主人公,可课文并没有过多描写他,而是通过对比和衬托来突出他的性格特点。
C.汉文帝是一位开明、识大体的国君。
虽然在细柳营处处受到约束,不得不听命于手下将军,内心颇为不满D.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在霸上及棘门的军营,汉文帝长驱直入;而到了细柳营,在营中只能慢行;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4)将题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讲解归纳(K12教育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讲解归纳(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讲解归纳(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讲解归纳(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二)词类活用:动用法。
(三)一词多义:(五) 文言句式1、判断句:(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4)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7)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倒装句:(1)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宾语前置)(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定语后置)(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定语后置)(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定语后置)(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定语后置)(7)吴儿善泅者数百。
(定语后置)(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状语后置)(9)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状语后置)(10)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状语后置)(11)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状语后置)(12)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状语后置)文言句式的类型:判断句、被动句、否定句、倒装句(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期末总复习(全面详细)

第1层:感慨发端,以“ 共谈”概说从古至今人人 皆爱“山川之美”,以“ 美”点明全文中心。第2 层:作者以清峻的笔触具 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 。第3层:以赞美和感慨 收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 溢于言表。
【中心概括】本文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书信中的一部分。作者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 ,表达了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 【写作特色】(1)结构严谨。作者先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再具体描写山川之美,融 情于景,表达了对山水的赞美之情;最后发出慨叹,总结全文,首尾呼应。(2)意境优美。作者笔下的山水相映 成趣,色彩配合绚丽动人,晨昏变化生动丰富,动静结合,使人心旷神怡。(3)语言凝练。言简意赅,多用四字 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强。
3、课内外【甲】【乙】两文理解性分析。(3分) 考查对文言文内容和主旨的把握,并会归纳概括(作者相关 or主题相关)
另:1、通常有一道涉及文学常识的选择题。(2分) 考查作者及背景相关识记,或涉及文章内容及思想。 2、有时会有一道理解性默写题。(2分) 考查文章识记与理解。
八上古文知识点一览
三峡
课文原文(北魏 · 郦道元) 教参译文(加粗字词为重点注释,波浪线为高频翻译考点)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 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层
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 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
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层解
第1层:点明时间 、地点、人物和 “夜游”的起因 。第2层:描写庭 中月光的澄澈。 第3层:议论抒怀 。
【思维导图】
记承天寺 夜游
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知识点归纳复习九文言文基础与内容理解新人教版.docx

2018 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期末专项复习九文言文基础与内容理解一、文言文基1.重点。
(1) 重岩叠嶂(像屏障一的高山).(2) 自非亭午夜分,不曦.月 (太阳)(3) 良多趣味 (甚,很).(4)晴初霜旦 ( 早晨 ).(5)山川之美 ( 山河 )..(6)古来共 (共同的)..(7)五色交 (交相映)..(8)四俱 (都 ).(9)夕日欲 ( 落 ).(10)沉 ( 相跳 )..(11)是欲界之仙都 ( 确,的确).(12)念无与者 ( 考,想到 ).(13)相与步于中庭 (共同,一起)..(14)水中藻、荇交横 (交,横)..(15)欣然起行 (高地 )..(16)烟俱 ( 都;消散 )..(17)从流 ( 跟、随 ).(18)天下独 ( 妙 ).(19) 皆生寒 (常的,里形容而密)..(20)上 ( 凭借 ).(21)互相邈 ( 高; )..(22)泠泠作响 (声,形容水声清越)..(23)好相 ( 美 ).(24)戾天者(至、到达 ).(25)望峰息心 (使⋯⋯平息).(26)世者 (筹划、治理 )..(27)横柯上蔽 (横斜).(28)疏条交映 (互相掩映)..(29)成韵 (和的声音).(30)安居而天下熄 (安静 )..(31)子未学礼乎 (你).(32)父命之 ( 教、)(33)必敬必戒 ( 慎 ).(34)不能移.()(35)必先苦其心志 (的使用法,使⋯⋯苦).(36)行拂乱其所 (背).(37)人恒 (常常,是).(38)衡于 (思).(39)而后作 (起,指有所作).(40)而后 (了解、明白).(41)年且九十 ( 将近 ).(42)山北之塞 ( 苦于 ).(43)聚室而 ( 家 ).(44) 其妻献疑曰(提出疑)..(45) 然相 (同).(46) 曾不能魁父之丘(用在“不”前,加否定气,可“ ⋯⋯都⋯⋯”).(47) 遂率子荷.担者三夫 (肩、扛)(48) 人京城氏之孀妻有男(寡)..(49)寒暑易 ( 更替 ).(50)固不可 ( 通达,里指改).(51)天子且至 (将要).(52)将,中不得 (定 ).(53)天子 (感).(54)已而之柳 ( 不久 )..(55)既出 ( 以后 ).(56)曩者霸上、棘 ( 先前 ).2.通假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期末复习(附答案)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借最抒怀言情第9课《三峡》1・文章思想内容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淸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Z情O2. 重点字词通假字:略无(通“缺,空隙、缺口。
古今异义*或F.命急宜(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凰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至于夏水襄陵(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今义: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一词多义:宜峡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岂非亭午夜分(连词,假如,如果)沿溯阻绝(动词,断绝)哀转久绩(动词,消失)词类活用:虽乘査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4)回遭倒影(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从空旷的山谷)特殊句式:省略句:淸荣竣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3-憊点问题(1)作者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文章先总写三峡形貌,接下来分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
因为三峡的夏天以水为主要特色,故而文章写夏水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表现长江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迅猛:写三峡春冬之景, 突出其“清荣峻茂的特色.显JT出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令人心旷神怡;写三峡的秋天,则通过描写“林、高猿哀鸣且回声久远的情景.有意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清悲凉的气氛o(2)结見引用了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怎样理解这一歆谣的作用?探究1:本文融情于景,最后以凄凉的渔歌作结,是为了表现山水虽佳,但世上犹有劳苦和贫穷的人.从侧面表现了当时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探究2: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是为了表现猿鸣之哀,渲染秋天的肃杀气氛o探究3:结尾引用渔歌,从结构上看照应了前文,总结了全文,升华了文章中心。
第10课《短文两篇》1・文章思想内容i答谢中书书》:本文以淸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古來共谈”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初二上册人教版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初二上册人教版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初二上册人教版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阅读由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ﻪﻭﻭ初二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方法ﻭﻪﻭ文言翻译的原则,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ﻪﻭﻭﻪ所谓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
ﻭﻪﻭ直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
信,指译文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
达,就是译文明白通顺,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雅,则是更高一层的要求,就是要求译文的措辞考究,文笔优美。
对于同学们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
ﻭﻪ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要求较高,不能正确把握关键词语,就很难准确翻译出全句。
因此,对关键词语更要字字落实。
确定词义要联系具体语言环境,想想现代汉语中哪个双音节合成词与其意思相同、相近,可以替换(替换与被替换者最好具有相同语素)。
同时,要特别注意所翻译句子的个性特征:是特殊句式,还是固定结构?含有词类活用(包括使动、意动等),还是有古今异义?若有,一定要辨证施治。
ﻭﻭ如: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你的译文要做到信,就必须落实冀身这两个实词的意义,落实复这个虚词的意义,落实为这一特殊句式的特点。
全句可译为: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是不会再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嘲笑。
意译,指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而把原文的大意表达出来的一种翻译方法。
我们在前面讲过,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般情况下,我们应尽可能地采用字字落实的直译法;直译有困难时,我们才采用意译这种辅助手段。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课内文言文基础训)

3.解释下列多义词。
(1)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②自非亭午夜分(连词,表示假设,如果)(2)绝①沿溯阻绝(动词,阻断)②绝多生怪柏(副词,极,非常)③哀转久绝(动词,消失)(3)清①回清倒影(名词,清波)②清荣峻茂(形容词,清澈)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连词,表选择(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即使今义:虽然5.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2)良.多趣味良:形容词用作副词,甚,很(3)空谷..传响空谷:名词用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6.翻译下列句子。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在七百里长的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译文: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隐没遮蔽了天空和太阳。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5)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6)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7)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泉水、瀑布飞速地往下冲荡。
(8)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无限趣味。
(二)答谢中书书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五色交辉..交辉: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2)四时..俱备四时:四季(3)晓雾将歇.歇:消散(4)沉鳞..竞跃沉鳞:水中潜游的鱼(5)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2.解释下列多义词。
欲①夕日欲颓(将要)②实是欲界之仙都(欲望)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期考、中考文言文复习重要知识点

配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知识点《三峡》(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1、文学常识: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有文学价值地理巨著。
三峡指长江上游的(自西向东分别为)瞿塘峡(最短最险峻)巫峡(以曲折幽深秀丽闻名)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名),西起四川奉节,东至湖北宜昌,全长204公里。
2、实词自:在。
自非:如果不是。
曦月:太阳,月亮。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空谷传响: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啼的回声。
襄: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良:实在。
肃:寂静。
绝:消失。
素:白色;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乘奔.御风:这里指奔驰的骏马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霜旦..凄异:连续、延长或...:降霜的早晨飞漱..:飞泻冲荡。
属引王命急宣:如(有时)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
良.多趣味:良:的确,实在3、特殊用法:奔:动词活用作名词,奔驰的骏马。
素湍.绿潭湍:动词活用作名词,急流的水。
4、注意区别:属:属引凄异(连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
绝.:久绝(消失)绝.巘.:极阻绝.:断。
自.三峡……(在)自.非……(如果)5、通假字:阙;同“缺”,空缺6、重点句翻译: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③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到了夏天江水上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被阻隔断了④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激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⑤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
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⑦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一片清冷寂静。
⑧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在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专项复习九文言文基础与内容理解一、文言文基础1.重点实词。
(1)重岩叠嶂. ( 像屏障一样的高山)(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太阳)(3)良.多趣味( 甚,很)(4)晴初霜旦.( 早晨)(5)山川..之美( 山河)(6)古来共谈..( 共同谈赏的)(7)五色交辉..( 交相辉映)(8)四时俱.备( 都)(9)夕日欲颓.( 坠落)(10)沉鳞竞跃..( 竞相跳跃)(11)实.是欲界之仙都( 确实,的确)(12)念.无与为乐者( 考虑,想到)(13)相与..步于中庭 ( 共同,一起)(14)水中藻、荇交横..( 交错,纵横)(15)欣然..起行( 高兴地)(16)风烟俱净..( 都;消散)(17)从.流飘荡( 跟、随)(18)天下独绝.( 妙绝)(19)皆生寒树..( 常绿的树,这里形容树绿而密)(20)负.势竞上( 凭借)(21)互相轩邈..( 高;远)(22)泠泠..作响 ( 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23)好.鸟相鸣( 美丽)(24)鸢飞戾.天者 ( 至、到达)(25)望峰息.心( 使……平息)(26)经纶..世务者( 筹划、治理)(27)横.柯上蔽( 横斜)(28)疏条交映..( 互相掩映)(29)嘤嘤成韵.( 和谐的声音)(30)安居..而天下熄( 安静)(31)子.未学礼乎( 你)(32)父命.之( 教导、训诲)(33)必敬必戒.( 谨慎)(34)贫贱不能移.( 动摇)(35)必先苦.其心志(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苦恼)(36)行拂.乱其所为( 违背)(37)人恒.过( 常常,总是)(38)衡于虑.( 思虑)(39)而后作.( 奋起,指有所作为)(40)而后喻.( 了解、明白)(41)年且.九十( 将近)(42)惩.山北之塞( 苦于)(43)聚室.而谋( 家)(44)其妻献疑..曰( 提出疑问)(45)杂然相许.( 赞同)(46)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47)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肩负、扛)(48)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寡妇)(49)寒暑易.节( 更替)(50)固不可彻.( 通达,这里指改变)(51)天子且.至( 将要)(52)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约定)(53)天子为动.( 感动)(54)已而..之细柳军( 不久)(55)既.出军门 ( 以后)(56)曩.者霸上、棘门军( 先前)2.通假字。
(1)略无阙.处( 同“缺”,空缺)(2)蝉则千转.不穷( 同“啭”,鸟鸣声,这里指蝉鸣)(3)窥谷忘反.( 同“返”,返回)(4)曾.益其所不能( 同“增”,增加)(5)衡.于虑( 同“横”,梗塞、不顺)(6)入则无法家拂.士( 同“弼”,辅佐)(7)甚矣,汝之不惠.( 同“慧”,聪明 ) (8)一厝.朔东( 同“措”,放置 ) (9)军士吏被.甲( 同“披”,穿着 ) (10)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同“轼”,车前横木 ) 3.一词多义。
(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在 )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 )(2)绝⎩⎪⎨⎪⎧沿溯阻绝.( 断绝 )绝.多生怪柏( 极 )哀转久绝.( 消失 ) (3)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参与,这里指置身其中 )念无与.为乐者 ( 和 ) (4)遂⎩⎪⎨⎪⎧遂.至承天寺( 于是 ) 遂.迷,不复得路( 终于 )(5)寻⎩⎪⎨⎪⎧寻.张怀民( 寻找 ) 未果,寻.病终( 不久 )(6)空⎩⎪⎨⎪⎧庭下如积水空明..( 形容水的澄澈 ) 空.谷传响( 空荡荡的 )(7)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没有第二个 ) 猿则百叫无绝.( 断,停,停止 ) (8)上⎩⎪⎨⎪⎧负势竞上.( 向上 ) 横柯上.蔽( 在上边 ) (9)无⎩⎪⎨⎪⎧直视无.碍( 没有 ) 猿则百叫无.绝( 不 )(10)百⎩⎪⎨⎪⎧ 一百.许里( 确数,十的倍数 )猿则百.叫无绝( 概数,表示多 )(11)直⎩⎪⎨⎪⎧直.视无碍( 一直 ) 争高直.指( 笔直 )(12)发⎩⎪⎨⎪⎧舜发.于畎亩之中( 被任用 )发.于声( 显露、流露 )(13)于⎩⎪⎨⎪⎧舜发于.畎亩之中( 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给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在 ) (14)曾⎩⎪⎨⎪⎧曾.不若孀妻弱子( 连……都…… )曾.益其所不能( 同“增”,增加 )(15)且⎩⎪⎨⎪⎧年且.九十( 将近 )且.焉置土石( 况且 )(16)焉⎩⎪⎨⎪⎧且焉.置土石( 往哪里 )始一反焉.( 语气词 ) (17)军⎩⎪⎨⎪⎧军.霸上( 动词,驻军 ) 至霸上及棘门军.( 名词,军营 ) (18)使⎩⎪⎨⎪⎧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臣 ) 使.人称谢( 动词,派遣,命令 )(19)骑⎩⎪⎨⎪⎧将以下骑.送迎( 骑的马 )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骑马的人 )(20) 劳⎩⎪⎨⎪⎧上自劳.军( 慰问 ) 劳.其筋骨( 使……劳累 )4.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 古义:__有时__今义:__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__ (2)虽.乘奔御风 古义:__即使__ 今义:__虽然__ (3)四时.俱备 古义:__季节__ 今义:__时间__ (4)晓.雾将歇.古义:__清晨__ 今义:__知道__ 古义:__消散__ 今义:__休息__ (5)夕日欲颓.古义:__坠落__ 今义:__消沉,萎靡__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古义: 只是今义: 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耳⎩⎪⎨⎪⎧古义: 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今义: 名词,耳朵 (7)月色入户.古义:__窗/门户__ 今义:__住户、人家__ (8)念.无与为乐者 古义:__考虑,想到__ 今义:__纪念,思念__ (9)盖.竹柏影也 古义:__大概是,表推测__ 今义:__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__ (10)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古义:__表示约数,左右__ 今义:__或许,应允,赞许等__ (11)经纶..世务者 古义:__筹划、治理__今义:__整理蚕丝,比喻规划、管理国家大事__ (12)鸢飞戾.天者 古义:__至、到达__ 今义:__罪恶__ (13)蝉则千转不穷.古义:__穷尽__ 今义:__贫穷__ (14)窥.谷忘反 古义:__看,观察__今义:__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__ (15)舜发.于畎亩之中 古义:__被任用__ 今义:__送出,交付__ (16)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__选拔、任用__ 今义:__举起__ (17)所以..动心忍性 古义:__用来……的东西__ 今义:__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__ (18)征.于色 古义:__征验、表现__ 今义:__出征__ (19)而后喻.古义:__了解、明白__ 今义:__比喻__ (20)入.则无法家拂士 古义:__在国内__ 今义:__进入__(2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古义:__在国外__ 今义:__出去__(22)河阳.之北古义:__山之南,水之北__ 今义:__太阳__ (23)达于汉阴.古义:__山之北,水之南__ 今义:__阴天__ (24)指.通豫南古义:__直__ 今义:__手指__(25)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古义:__连……都……__ 今义:__曾经__ (26)投诸.渤海之尾古义:__之于__ 今义:__各个,许多__ (27)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古义:__肩负、扛__ 今义:__荷花__(28)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古义:__草木__ 今义:__毛发__(29)北山愚公长息.曰古义:__叹气__ 今义:__休息__(30)虽.我之死古义:__即使__今义:__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__ (31)惧其不已.也古义:__停止__ 今义:__已经__(32)无陇断..焉古义:__山冈阻隔__ 今义:__把持、独占__(33)何苦..而不平古义:__哪里担心__今义:__不值得做,犯不着__(34)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古义:__符节__ 今义:__节日__ (35)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古义:__营垒__ 今义: ___墙__(36)请.以军礼见古义:__请允许我__今义:__希望对方做某事__(37)使人称谢.古义:__告知__ 今义:__感谢__5.文句翻译。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__如果不是正午和午夜,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__(2)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__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__(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有很多趣味。
__(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__(秋天)每到天刚晴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寒凉山涧肃杀。
__(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__经常有高处的猿猴长久地鸣叫,接连不断地鸣叫凄凉怪异,在空旷的山谷回旋荡漾,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
__(6)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__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
__(7)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__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
__(8)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__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
__(9)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__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
__(10)念无与为乐者。
___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__(11)相与步于中庭。
__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___(1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__(13)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__风停了,山间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呈现相同的颜色。
__(1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__急速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波浪有如飞奔的马。
__(15)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__(那一座座高山)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__(1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__那些像鸢鸟飞到天上一样极力为名利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功名利禄的心。
__(17)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__(18)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___稀疏的树木枝条相互交叉掩映,有时偶尔也见到(一丝)阳光。
__(1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__富贵不能使我迷惑,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__(20)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__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__(2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__就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使他身体劳累,使他受饥挨饿,以致体肤消瘦,使他深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