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多义专题
一词多义-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
![一词多义-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4d145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0.png)
要点梳理
8
一词多义
词语 日
初中教材文言文常用一词多义列表
例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日中不至 意与日去
天 太阳 岁月
含义
计日以还 主人日再食
日子 每天
要点梳理
9
一词多义
词语 方 故
例句 有朋自远方来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 里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温故而知新 公问其故 故余虽愚
续表 含义 地方 古代计量面积用语。后面加上
词语 敌
顾
例句 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元方入门不顾 顾野有麦场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含义 攻击 敌人 回头看 看,视 拜访,看望
续表
要点梳理
12
一词多义
词语 道 市
例句 国人道之 伐竹取道 益慕圣贤之道 虽有至道 策之不以其道 东市买骏马 愿为市鞍马
含义 讲述 路,道路 学说,思想 道理 正确的方法 市场 买
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的。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
比喻义是“亲信、党羽”,如“以耿夔、任尚等为爪牙,邓叠、郭璜为心 腹”(《后汉书·窦宪传》)。
要点梳理
4
一词多义
2.强化积累,集中记忆 我们如何确定一个词在某个句子中究竟用的是多个义项中的哪个义 项呢?这就要求我们要熟练掌握每个词常见的几个义项。如“发”字,在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中意为“发射”;在“舜发于畎亩之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意为“兴起,被任用”;在“野芳发而幽 香”(《醉翁亭记》)中意为“开放”等。这些都是课内常见的义项。平 时不断积累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 的能力,阅读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要点梳理
2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150例
![一词多义 150例](https://img.taocdn.com/s3/m/18f56fecfab069dc502201b4.png)
高考中常见的150个一词多义1.about (熟义:关于)prep.& adv.到处=(美)around 到处We spent the whole afternoon walking about town.我们整个下午就在城里到处逛来逛去。
2.act (熟义:行动)vi.起作用It takes a couple of minutes for the drug to act.只需几分钟,药物就起作用了。
3.add (熟义:加)vt 接着说,又说“They don't kno w.”he added.“他们不知道。
”他接着又说。
4.address (熟义:地址,写地址)vt.①称呼②向……发表演说/致辞The president should be addressed as “Mr President.”总统应称为“总统先生”。
He is going to address the meeting in a minute.他一会儿就要在大会上讲话了。
5.admit (熟义:承认)vt.①允许进入②容纳The servant opened the door and admitted me into the house. 仆人打开门,请我进去。
The theatre only admits 1,000 persons.这个剧场只能容纳一千人。
6. adapt (熟义:适应)vt.使某物适合与新的用途,情况等;修改;改编或改写(稿本)These styles can be adapted to suit individual tastes.这些式样均可改动以适应个人不同的爱好.This novel has been adapted for radio from Russian original.这部小说已由俄文原著改编成无线电广播节目.7. adopt (熟义:收养; 过继)vt.①采纳;采取;采用We adopt their teaching method. 我们采用了他们的教学方法8.against (熟义:反对,违背)prep.衬着,迎着,靠着The picture looks good against the white wall.这幅画在洁白的墙的衬托下显得很好看。
高考复习:一词多义汇总
![高考复习:一词多义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b2f5f9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18.png)
古文积累:一词多义1.从①跟随,跟从。
[例]张良是时从沛公。
(司马迁《鸿门宴》)②靠近,挨着。
[例]樊哙从良坐。
(司马迁《鸿门宴》)③听从,顺从。
[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参与,从事。
[例]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白居易《琵琶行》)⑤沿袭,重蹈。
[例]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 ⑥从,由。
[例]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诗》)2.殆①大概,恐怕,可能。
[例]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归有光《项脊轩志》) ②接近,几乎。
[例]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苏洵《六国论》)3.当①阻挡,抵挡。
[例]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司马迁《鸿门宴》)②应当,应该。
[例]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李密《陈情表》)③在,在……时候。
[例]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王羲之《兰亭集序》)④担任,充当。
[例]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李密《陈情表》)⑤把守。
[例]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⑥主持,掌握。
[例]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⑦会,将会。
[例]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孔雀东南飞(并序)》)4.道①从,经过,取道。
[例]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司马迁《鸿门宴》)②道路。
[例]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司马迁《鸿门宴》)③说。
[例]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④风尚。
[例]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⑤学问,主张。
[例]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韩愈《师说》)⑥方法,手段。
[例]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贾谊《过秦论》)⑦道理,原因。
[例]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苏洵《六国论》)5.独①岂,难道。
[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司马迁《项羽之死》)②单独,独自。
[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司马迁《鸿门宴》)③唯独,只有,仅仅。
常见的一词多义doc
![常见的一词多义doc](https://img.taocdn.com/s3/m/4b67f73210661ed9ad51f34b.png)
常见一词多义(1)安逸。
例: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养,奉养。
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3)怎么。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4)安稳,安定。
例: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同“增”,增加。
例: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副词,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不……”。
例: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曾不盈寸(《核舟记》)(3)曾经。
例: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4)同“层”,重叠。
例:荡胸生曾云(《望岳》)(1)跟,随。
例:战则请从(《曹刿论战》)/隶而从者(《小石潭记》)(2)学习。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3)追寻。
例:溯洄从之(《蒹葭》)(4)依从。
例:民弗从也(《曹刿论战》)(5)自,由。
例:从口入,初极狭(《桃花源记》)(6)在。
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公输》)(7)堂房亲属。
例:赠从弟(《赠从弟》)(8)向。
例: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1)能够。
例: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2)领会。
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3)同“德”,恩惠,感激。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4)实施。
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得意。
例:怡然自得(《童趣》)(6)得到,获得。
例:优劣得所(《出师表》)(1)(正确的)方法。
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2)主张,思想,学说。
例: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3)路。
例: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4)政治的理想境界。
例:大道之行也(《礼记·大道之行也》)(5)仁政。
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说。
例: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1)面对,对着。
例:木兰当户织(《木兰诗》)(2)在某个时候或某个地方。
例: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3)应当。
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1)指面积。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https://img.taocdn.com/s3/m/53aadcbd960590c69ec37682.png)
始适还家门(出嫁)
处分适兄意(适合,依照)
适得府君书(刚才)
适彼乐土(到,往)
13.自 我自不驱卿(本)
本自无教训(本是)
自可断来信(即)
葳蕤自生光(且,还是)
自名秦罗敷(其)
好自相扶将(亲自)
物物各自异(助词)
14.举
举言谓阿妹(发出,出)
莫令事不举(成)
举手拍马鞍(抬起)
举身赴清池(纵,投)
举世皆浊我独清(全,整个)
15.志
舅夺母志(志向)
听臣微志(愿望)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做标志)
寻所向志,遂迷(标志)
16.少
一时多少豪杰(多少)
解鞍少驻初程(稍稍)
臣少多疾病(年岁小)
17.名 名之以其能。动词,命名。 而名莫能定。 名词,名称。
18居 或曰:冉氏尝居也。动词,居住。 得泉焉,又买居之。动词,拥有、占有。
19.类 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动词,好像。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名词,万物。
连词,表目的 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连词,表目的
27.且 (1) 连词,而且。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 连词,还。 彼且.恶乎待哉 (3) 副词,将要。 且.适南冥也
28.其 (1) 用在选择问句中,是……还是……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 代词,它的。 其.名为鹏 (3) 代词,它。 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
20.凡 愚泉凡六穴 共 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凡是 21.为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叫做,动词 ) 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筑成,动词 ) 愚池之东,为愚塘(是,动词 ) 智而为愚者也(假装,动词) 皆不得为真愚(算作,动词) 故凡为愚者(称作,动词) 夫水,智者乐 也( 爱好、喜好,动词,yào) 乐而不能去也(快乐、高兴,动词,lè) 22.焉
2023年一词多义归纳总结
![2023年一词多义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665d58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2.png)
一词多义归纳(三)work 1. n.工作,作品2. v.努力;起作用1.yi e Id:动词,“出产,生产”,词组 y ie 1 d t o some b ody / s o met h ing则是“投降,屈从于或者妥协”的含义。
n .产量,收获How much can you y i eld from that field?那块田你能有多少的产量?He nev e r y ield e d du r in g th e interr o g a tion. 他在整个审问过程中都没有屈服。
2.plague:动词,“折磨,烦扰,肆虐”。
3.pl a in: “十足,彻底”,有的时候也表达“浅显易懂”,或者“太过普通”。
4.. p lant:(重工业)工厂,电站;造纸厂paper plant ;p o we r plant 发电 rp 1 ay n.戏剧,playgoer 戏迷;p 1 ay e r 运动员6.plug away at som e thing: “埋头苦干”。
7.plunge:”急速下降,下跌”。
8.point:名词“目的,意义”。
1 0. p o ke fun at som e one: “拿… 寻开心”。
1 1 . pol i c y: “原则”。
9 2. seco n d:第二v t.赞成或附和s e cond s b.赞成/附和某人 second the p r oposal:赞成这项建议。
9 3 . scratc h :抓,挠,搔,起跑线Star t from scratch. 从头开始94. scale: “规模”。
/?.刻度,标度;天平,磅秤;比例尺;音阶;鱼鳞9 5. schoo 1 :学院,学校,学派 T here ar e various s c h ools on this subj ec t.在这个专题/课题上有很多学派。
school:学术界指“流派”,生物学中是“水生动物种群”。
一词多义总汇
![一词多义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3a97f8e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9.png)
一词多义总汇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
(“束手无策”)9.长:cháng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3.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次:1、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初中一词多义大全编版
![初中一词多义大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56f07bf767f5acfa0c7cd6f.png)
1、安:1、怎么(如: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2、卑:1、身份卑微(如:先帝不以臣鄙俗《出师表》)3、备:1、周到、详细。
(如:古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如: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如: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被:1、同"披",穿(如: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5、鄙:1、鄙陋、眼光短浅(如:肉食者鄙《曹刿论战》)2、身世鄙野(如:先帝不以臣鄙俗《出师表》)6、毕:1、所有(如:群响毕绝《口技》)7、薄:1、逼近,凑近。
(如:黄昏冥冥《岳阳楼记》)2、小看。
(如:不宜自轻自贱《出师表》)8、策:1、马鞭。
(如: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遣。
(如: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如:策勋十二传《木兰诗》)9、长:cháng1、长度。
(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如: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远,健康。
(如:希望人长远《明月几时有》)4、永久。
(如: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排行最大(如: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首领。
(如: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如:不可以称前时之闻《伤仲永》)2、夸赞(如: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11、诚:1、确实,实在(如:此诚紧急生死之秋也《出师表》)2、果然(如: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陈涉世家》/《隆中对》)12、驰:1、骑(如:愿驰千里足《木兰诗》)2、驱车(追赶)(如:公将驰之《曹刿论战》)13、出:1、发、起(如:方其出海门《观潮》)2、到达(如: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观潮》)3、产生(如:计将安出《隆中对》)1/814、辞:1、推却(如: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2、语言(如:何尝稍降辞色《送东阳马生序》)15、次:1、编次。
(如: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游或行军在途中逗留。
高中语文2023高考一词多义精准复习(知识+练习)
![高中语文2023高考一词多义精准复习(知识+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c8fe3bf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d.png)
高考语文一词多义精准复习一、知识回顾1.一词多义的概念一个词有多个意思,这些意思又是互相联系的,叫作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这种语言现象在古今汉语中都是存在的,但在文言文中表现得更为普遍,更为突出。
这是因为文言文中单音词占优势,易于引申。
例如:“兵”本义是武器,《出师表》“兵甲已足”中的“兵”就是这个意思。
《陈涉世家》“上使外将兵”中的“兵”指军队,“行收兵”中的“兵”指士兵。
2.一词多义的形式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1)本义。
所谓词的本义,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
指最初造字时表示的意义。
例如:朝,本义是“早晨”(朝令夕改)。
“道”的本义就是路途、道路。
另一种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
把最常用的那个意义当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义”。
例如:“走”的基本义是“步行”。
在现代汉语中谈到本义是指后者,即词的基本义,也就是常用的意义。
这种基本义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总是作为词的第一个义项。
(2)引申义。
所谓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
例如:朝,早晨是大臣朝见国君的时间,故由“早晨”引申为“朝见”(率天下诸侯而朝周);朝见的地方也叫“朝”,故引申为“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再引申为“朝代”(改朝换代)。
“道”本义为“路途、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
“本”本义为“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
(3)比喻义。
所谓词的比喻义,就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而产生的新义。
例如:“手足”本义是“手和脚”,“兄弟”是其比喻义;“干城”本义是“盾牌和城墙”,后来喻指“捍卫者”。
(4)假借义。
所谓词的假借义,就是因假借而产生的意义。
它同词的本义是不相干的。
如“然”,本义是燃烧。
后来假借为:①代词,如此,这样。
如“鞣使之然也”。
②形容词词尾,相当……的样子”。
如“屋舍俨然”。
3.词义的引申方式(1)连锁式。
(完整版)一词多义专题训练
![(完整版)一词多义专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1cc66886763231126edb1193.png)
一词多义专题训练要点归纳多义词: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止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能表示不同的意思,这样的词叫多义词。
重点点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有的是最初的或常用的意义,叫基本义;有的是从基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有的是通过用基本义比喻另外的事物而固定下来的意义,叫比喻义。
例如:鬼:基本义一一迷信的人所说的人死后的灵魂。
引申义一—躲躲闪闪,不光明,如“鬼头鬼脑,鬼鬼祟祟”;也指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如”捣鬼、心里有鬼”。
海:基本义——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如“大海、东海”。
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黑海”。
引申义一一大的,如“海碗、海量”。
比喻义一一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如“人海、火海”。
算账:基本义——计算账目,如:“别打扰他,他正在算账呢。
”引申义——吃亏或失败后与人较量,如:“好了,这回算你赢,下回再和你算账。
”包袱:基本义——用布包起来的包儿.如“捆包袱”。
比喻义——比喻某种负担,如“思想包袱”。
解题技巧辨析方法意不明”等结合考查;有时也和同义词结合在一起考查。
在古文阅读中,设题者既考查实词中的一词多义,也考查虚词中的一词多义。
辨析多义词,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A、从多音现象辨析例如,(1)他这个人不难求,太好说话了。
(2)他这个人太好说大话了。
不难判断,(1)中的“好”读上声,是“易于、便于”的意思。
(2)中的“好”读去声,是“喜欢、爱好”的意思。
B、从词义上辨析例如,(1)山上到处是盛开的杜鹃。
(2)树林里传来了杜鹃的叫声。
其中,(1)中的“杜鹃”指的是“杜鹃花”,而(2)中的“杜鹃”指的是“杜鹃鸟”。
C、从词性上辨析例如,(1)他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大会。
(2)他是代表小李来参加大会的。
显然,(1)中的“代表”是名词,(2)中的“代表”是动词。
D、从语境上辨析例如,(1)把电视关上,我们要学习文件。
(2)大家注意,下午要拿学习文件来。
从语境中看出,(1)中的“学习文件”是指从事的某项活动;(2)中的“学习文件”,则是要拿的东西,而不是进行的活动。
一词多义总汇
![一词多义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4ce9ddfe0c22590103029d22.png)
一词多义总汇一词多义总汇一词多义总汇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
(“束手无策”)9.长:cháng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13.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15.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次:1、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中考复习之一词多义(很全面)
![中考复习之一词多义(很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28307f166c85ec3a87c2c518.png)
11、旦: 1、早晨——每至晴初霜旦 2、第二天 ——旦曰 3、天亮——欢饮达旦
12、当: 1、承当,承受——当之无愧) 2、应当——当奖率三军 3、将要——今当远离
4、抵挡——锐不可当 5、当……时候 ——当余之从师也 6、当时——咨臣以当世之事
13. 道: 1、(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 2、主张,思想,学说。——益慕圣贤之道 3、道路——中道崩殂 4、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38、 见: 1、看见——见渔人 2、拜见——于是入朝见威王 3、召见,接见——将军岂愿见之乎 4、了解——见往事耳 5、认识——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同“现”,表现——才美不外见 7、引见 ——胡不见我于王
39、 将: 1、将要——公将鼓之 2、带兵,率领——上使外将兵 3、带兵的人,将领——项燕为楚将
中考复习之一词多义
1、安: 1、安逸。 ——死于安乐 2、养,奉养。 ——所安, 3、怎么。 ——安求其能千里也 4、安稳,安定。 例:风雨不动安如山
2、 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 2、具备——众妙毕备 3、准备——犹得备晨炊
3、兵 : 1、士兵 2、军队 ——沙场秋点兵 3 、兵器、武器装备 ——兵甲已足
22、扶: 1、沿,顺着——便扶向路 2、搀扶——出郭向扶将
23、 拂: 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 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
24、复: 1、再——不复得路 2、回答,答复——不敢出一言以复 3、重复—— 山重水疑无路 4、恢复——兴复汉室 5、又——而复问其妾
25、 苟: 1、如果——苟富贵 2、苟且——苟全性命于乱世
26、 故: 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 2、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3、所以 ——故天将降大任 4、因为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一词多义浓缩精华版
![★一词多义浓缩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7283dc0ba2161479171128d3.png)
★一词多义浓缩精华版一、重点一词多义整理积累:鲜: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少)芳草鲜美(鲜艳)毕:众妙毕备/ 群响毕绝/ 吾与汝毕力平险/原形毕露(全)毕恭毕敬(十分)名:不能名其一处也/ 莫名其妙(说出)有仙则名(出名)名之者谁(命名)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着)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又何间焉(参与)足:不足为外人道也(值得)兵甲已足/丰衣足食(充足)以中有足乐者(足以)乃: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竟然)以衾拥覆,久而乃和(才)具: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通“俱”,都)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详尽)寻: 寻向所志(寻找)未果,寻病终(不久)汤:媵人持汤沃灌/赴汤蹈火(热水)绝:沿溯阻绝(断绝)哀转久绝/猿则百叫无绝(消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以为妙绝(极,极点)属:属(zhǔ)引凄异(连接) / 属(zhǔ)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必为有窃疾矣(疾病)疾恶如仇(痛恨)大声疾呼(急速)念: 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一念之差(念头) 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但求无过/但愿如此(只)息:望峰息心/息事宁人(平息)生生不息(停止)奄奄一息(气息)穷:千转不穷/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理屈词穷(穷尽)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贫穷)穷凶极恶(极度)若:猛浪若奔(好象)不若孀妻弱子(比得上)奔:猛浪若奔/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飞奔的马)奔走相告(奔跑)故:故虽有名马(因此)既克,公问其故/无缘无故(原因)温故而知新/故人具鸡黍(旧的,过去的)广故数言欲亡/明知故问(故意)策:策之不以其道(鞭打)执策而临之(鞭子)出谋划策/束手无策(计谋、办法)等: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等死,死国可乎/等量齐观(同样)道:策之不以其道(方法)益慕圣贤之道(主张、学说)会天大雨,道不通 / 任重而道远(道路)不足为外人道也 / 娓娓道来(说)咨诹善道(道理)益:益慕圣贤之道(更加)精益求精/香远益清(更加)增益其所不能/斟酌损益(增加)/良师益友(好的)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得患失(担心、忧虑)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实)言而有信/小信未孚(信用)再:主人日再食(两次)再接再厉(又一次)再而衰,三而绝(第二次)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愚以为营中之事(认为)将以攻宋(凭借)临崩寄臣以大事/多以书假余(把)不敢出一言以复(来)以衾拥覆/以牒为械 (用)以其境过清/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夫不能以游堕事(因为)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走马观花(看、细看)或: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而或长烟一空/或王命急宣(有时)或以钱币乞之(有人)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实事求是(探求)精益求精(要求)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渊羡鱼(靠近)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面对)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意: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宾客意少舒(心情)诚:帝感其诚(诚心)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孰:吾与徐公孰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孰视之,自以为不如(仔细)修: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这里指身高)乃重修岳阳楼(修建)外结孙权,内修政理 (治理)朝:朝服衣冠(早晨)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能谤讥于市朝(公共场合)皆朝于齐(朝见)善: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善事、好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的)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尚且)许:杂然相许/时人莫之许也(赞同)安陵君其许寡人/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固众人(本来)吾义固不杀人(坚决,坚持)亡:曲智叟亡以应(通“无”)国恒亡(灭亡)亡羊补牢(丢失)谓:太守自谓也(命名)太守谓谁(是)予谓菊(认为)谓……曰(对……说)得:弗得则死(得到)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通“德”,感激)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作: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有所作为)一鼓作气(振作)属予作文以记之(写)作奸犯科(做)举: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被选拔)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荐)鄙::先帝不以臣卑鄙/肉食者鄙(见识短浅)卑鄙小人(粗俗;低下)加:弗敢加也(虚报)既加冠(戴)万钟于我何加焉(好处)大王加惠(给予)而山不加增(增加)伐:齐师伐我(攻打)伐竹取道,下见小潭(砍伐)自:并自为其名(自己)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遗: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给予)深追先帝遗(遗留)路不拾遗(丢失的东西)之:邑人奇之(代词:它)局促一室之内(助词:的)辍耕之垄上(去)闻:余闻之也久(听说,动词)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名词)闻寡人之耳(使……听到)见: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了解、认清)胡不见我于王(引见)见风使舵/见异思迁(看见)当:当涂掌事(掌管)但当涉猎(应当)当务之急(当前)于:于时冰皮始解(在)胡不见我于王(给)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比)万钟于我何加焉(对于)更: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有痴似相公者(还)一:上下一白/长烟一空(全)长堤一痕(数词)一鼓作气(第一次)白: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上下一白(白色) 乍:波色乍明(初,开始)冷光乍出于匣也(突然)偕:宠辱偕忘/白头偕老(一起)偕数友出东直(和,于)私:臣之妻私臣(偏爱)不宜偏私(有私心)为:公输班为楚造云梯(替、给)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做、制造)此为何若人(是)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信马由缰/信口开河/信手拈来(随意)言而有信/小信未孚(信用)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信誓旦旦(真诚诚实)会:会宾客大宴/会天大雨(适逢,正赶上)能说会道(擅长)心领神会(理解,懂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理解,懂得)毕:众妙毕备(全)吾与汝毕力平险(全)群贤毕至(全)毕恭毕敬(十分)毕其功于一役(完成)名:不能名其一处也/ 莫名其妙/不可名状(说出)有仙则名(出名) 名垂青史(名声)名列前茅(名次)名落孙山(名字) 一文不名(占有)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着)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又何间.焉(参与)劳: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劳命伤财/劳形:使……劳累奋:奋袖出臂(扬起,举起)奋笔疾书(扬起,举起)奋不顾身(振作)奋发图强(振作)宜:宜乎众矣/宜多应者/事不宜迟:应当因地制宜:合适鲜: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少芳草鲜美(鲜艳)屡见不鲜(新鲜)绝:沿溯阻绝(断绝)/哀转久绝/猿则百叫无绝(消失)/绝山献多生怪柏(极)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以为妙绝/天下独绝(极,极点)络绎不绝(断绝)属:属(zhǔ)引凄异(连续)/属(zhǔ)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良田美池桑竹之属(shǔ,类)朝:朝发白帝(早晨)/朝令夕改、朝三暮四(早晨)/皆朝于齐(朝见)/入朝见威王(朝廷)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必为有窃疾矣(疾病)/疾恶如仇(痛恨)/大声疾呼(急速)良:良多趣味(的确、实在)/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善良)念:念念不忘:时刻想着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一念之差:念头息:望峰息心/息事宁人(平息)生生不息(停止)奄奄一息(气息)穷:千转不穷(穷尽)穷凶极恶(极度)理屈词穷(完,尽)所识穷乏者得我欤(贫穷)欲穷其林(走到尽头) 乐亦无穷也/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若:若为佣耕(你)猛浪若奔(好象)不若孀妻弱子(比得上)故:故虽有名马(因此)既克,公问其故/无缘无故(原因)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广故数言欲亡/明知故问(故意)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养)食不饱,力不足 /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 嗟来之食(食物)策:策之不以其道(鞭打)执策而临之(鞭子)出谋划策/束手无策(计谋、办法)等: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等死,死国可乎(同样)公等遇雨 / 关羽、张飞等不悦(表示多数)道:策之不以其道(方法)益慕圣贤之道(主张、学说)会天大雨,道不通 / 任重而道远/ 道听途说/行道之人弗受(道路)不足为外人道也 / 娓娓道来(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仁政)咨诹善道(道理)益:益.慕圣贤之道(更加)增益.其所不能/延年益寿/斟酌损益(增加)香远益.清/ 老当益.壮/精益.求精/多多益.善/老当益壮....(更加)有所广益.(好处)备:前人之述备矣(详尽)德才兼备(具备)攻其不备(防备)关怀备至(表示完全)或: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而或长烟一空/或王命急宣(有时)微:微斯人(没有)谨小慎微/微乎其微(细小)薄:薄暮冥冥/日薄西山(迫近)妄自菲薄/厚此薄彼(轻视、看不起)临:东临碣石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渊羡鱼(靠近)执策而临之 / 把酒临风/临危不惧/如临大敌/居高临下(面对)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意: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宾客意少舒(心情)陈:杂然前陈(摆开)新陈代谢/推陈出新/陈词滥调(旧的)孰:吾与徐公孰美(谁)孰视之,自以为不如(仔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修: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这里指身高)乃重修岳阳楼(修建)外结孙权,内修政理 (治理)朝:朝服衣冠(早晨)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能谤讥于市朝(公共场合)皆朝于齐(朝见)且: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尚且)许:杂然相许/时人莫之许也(赞同)安陵君其许寡人/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诚:帝感其诚(诚心)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果真)得:弗得则死得到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通“德”,感激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既出得其船(寻到,找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看到)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二者不能得兼(能够)余因得遍观群书(得以,能够)拂: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飘拂)行拂乱其所为(违背)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弼”,辅佐发:野芳发而幽香(开)一时齐发(发出)舜发于畎亩之中(被任用)发闾左谪(征发)征于色发于声(表现)作: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有所作为)一鼓作气(振作)属予作文以记之(写)其中往来种作(劳作)作奸犯科(做)举: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被选拔)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荐)鄙::先帝不以臣卑鄙/ 肉食者鄙(见识短浅)卑鄙小人(粗俗;低下)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虚报)/既加冠(戴)/万钟于我何加焉(好处)/大王加惠(给予)遗: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给予)深追先帝遗(yí)诏(遗留)顾:顾野有麦场(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望,拜访)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君谓计将安出(怎么)衣食所安(养)死于安乐(安逸)鄙:先帝不以臣卑鄙/肉食者鄙(目光短浅)卑鄙小人(粗俗;低下)鄙视(轻视)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中、私自)挑拨离间(隔开)亲密无间(缝隙)作:一鼓作气(振作)作奸犯科(做)属予作文以记之(写)再:主人日再食(两顿)再而衰(第二次)再次感谢、再见(又,表行为重复)盈: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旺盛)宾客盈门/恶贯满盈/热泪盈眶(满)遂:遂逐齐师(于是,就)然操遂能克绍/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终于)逐:遂逐齐师(追赶、追击)舍本逐末/追名逐利(追求)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虚报)既加冠(戴)万钟于我何加焉(好处)大王加惠(给予)安:衣食所安,必以分人(养生的东西)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安求其能千里也/安能辨我是雄雌/安得广厦千万间(怎么)风雨不动安如山/安居乐业(安稳、安定)克:既克,公问其故/克敌制胜然/操遂能克绍(战胜)克己奉公(克制)克勤克俭(能)伐:齐师伐我/伐无道/口诛笔伐(攻打、讨伐)伐竹取道(砍伐)属:忠之属也/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类)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相似)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信:弗敢加也,必以信(实情)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义著于四海(信用、诚信)谓为信然(确实)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故:公问其故/扶苏以数谏故/无缘无故(原因、缘故)故克之/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因此)广故数言欲亡/故弄玄虚/明知故问(故意)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老朋友、旧交情)朝: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朝见) 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朝服衣冠/朝辞白帝彩云间/朝秦暮楚/朝令夕改(早晨)热火朝天(面对)能谤讥于市朝(公共场合)孰:我与城北徐公孰美/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谁,哪一个)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仔细) 熟能生巧(熟练)深思熟虑(程度深)美:吾与徐公孰美/君美甚/皆以美于徐公(美丽)吾妻之美我者(认为……美)谓:谓其妻曰/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对……说)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谓为信然(说)太守谓谁(是)私:吾妻之美我在者,私我也(偏爱)不宜偏私/徇私舞弊(私情)窃窃私语(私下、暗地里)公报私仇(个人的、自己的)期:期年(满)不期而遇/陈太丘与友期(约定)无所期求(期望)蔽:王之蔽甚矣(受蒙蔽)横柯上蔽(遮蔽)一言以蔽之(概括)修:邹忌修八尺有余( 身高) 乃重修岳阳楼( 修建) 外结孙权,内修政理(治理)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修养身心)窥:窥镜(照)管中窥豹(从细小的缝隙中观看)窥探虚实(暗中察看)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确实)诚如是,则霸业可成/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如果、果真)诚心诚意/开诚布公(真诚)诚惶诚恐(确实)善:王曰:“善。
《一词多义》课件
![《一词多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59134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3.png)
语境
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一个词的含 义通常是明确的。通过理解上下 文,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词义。
意图
说话人的意图决定了他们使用某 个词的具体含义。通过了解说话 人的意图,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词 义。
选择明确的词汇
01
选择具有单一、明确含义的词汇 ,以减少歧义的可能性。
02
使用专业术语或行话,这些词汇 通常具有明确的含义,可以减少 歧义。
例如,在小说《红楼梦》中,“宝黛之争”中的“宝”既可 指贾宝玉,也可指宝物,而“黛”既可指林黛玉,也可指青 黑色的颜料。
新闻报道中一词多义的实例
新闻报道要求语言准确、简练,但在某些情况下,一词多义的使用可能会引发歧 义。
例如,“美国总统拜登宣布竞选连任”,这里的“竞选”既可理解为拜登的竞选 活动,也可理解为其他候选人的竞选活动。
06
一词多义的实例分 析
常见的一词多义实例
例子1在英语中,“bank”词既可表 示“银行”,也可表示“河岸”
。
例子2
汉语中的“方便”一词,既可以表 示“便利”,也可以表示“上厕所 ”。
例子3
法语中的“patron”一词,既可表 示“老板”,也可表示“守护神” 。
文学作品中一词多义的运用
文学作品常常通过巧妙运用一词多义来丰富语言的表达力和 艺术性。
积极影响
一词多义现象丰富了语言的表 达方式,增强了语言的灵活性 和表现力。
负面影响
一词多义现象也给语言交际带 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
不断学习和掌握。
02
一词多义的常见类 型
同音异义词
总结词
指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的词。
详细描述
同音异义词由于发音相同,容易造成混淆,需要特别注意区分其不同的意义和 用法。例如,“到达”和“达到”虽然发音相同,但意义不同,前者指到达某 个地方,后者指达到某种程度或标准。
一词多义题目
![一词多义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11920f41cf84b9d528ea7a90.png)
文言文一词多义1、间:(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4)遂与外人间隔(5)时时而间进(6)奉命于危难之间2、易:(1)天下事有难易乎?(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3、曾:(1)曾不吝情去留(2)曾益其所不能4、顾:(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2)元方入门,不顾5、固:(1)子固非鱼(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3)汝心之固6、更:(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7、虽:(1)虽杀臣,不能绝也。
(2)虽然8、苦:(1)何苦而不平(2)天下苦秦久矣9、书:(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2)得鱼腹中书(3)未尝识书具(4)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10、薄:(1)薄暮冥冥(2)不宜妄自菲薄11、具:(1)百废具兴(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3)未尝识书具12、居:(1)面山而居(2)居右者椎髻仰面(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4)居十日(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13、鸿:(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14、当:(1)木兰当户织(2)当是时,妇手拍儿声(3)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15、属:(1)属引凄异(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属余作文以记之(4)神情与苏黄不属16、指:(1)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2)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3)卜者知其指意(4)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7、绝:(1)属引凄异,衰转久绝(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以为妙绝(4)沿溯阻绝18、微:(1)微斯人,吾谁与归(2)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19、一:(1)而或长烟一空(2)一时齐发(3)上下天光,一碧万倾20、发:(1)野芳发而幽香(2)一时齐发(3)舜发于畎亩之中(4)发闾左谪21、若:(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2)曾不若孀妻弱子(3)若为佣耕(4)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22、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2)策之不以其道(3)伐无道,诛暴秦(4)得道者多助(5)不足为外人道也(6)以咨诹善道23、行:(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行拂乱其所为(4)将军向宠,性行淑均(5)必能使行阵和睦24、从:(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3)便舍船,从口入25、和:(1)政通人和(2)春和景明26、策:(1)策之不以其道(2)执策而临之27、益:(1)斟酌损益,进尽忠言(2)香远益清(3)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28、赋:(1)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29、诚:(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帝感其诚(3)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30、观:(1)予观夫巴陵胜状(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1、号:(1)阴风怒号(2)号为张楚(3)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32、将:(1)出郭相扶将(2)上使外将兵(3)公将战,曹刿请见33、亡:(1)河曲智叟无以应(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34、名:(1)不能名其一处(2)名之者谁(3)则题名其上(4)山不在高,不仙则名35、食:(1)设酒杀鸡作食(2)食不饱,力不足(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4)食之不以其道36、应:(1)急应河阳役(2)杀之以应陈胜(3)佣者笑而应曰37、胜:(1)予观夫巴陵胜状(2)臣不胜受恩感激38、就:(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2)还来就菊花39、比:(1)其两膝相比者(2)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40、向:(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2)秋天漠漠向昏黑(3)便扶向路41、去:(1)去时雪满天山路(2)我以日初出时去人近42、端:(1)东坡右手执卷端(2)不能指其一端(3)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43、自:(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月(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44、意:(1)目似瞑,意暇暇甚(2)宾客意少舒(3)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4)醉翁之意不在酒(5)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6)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5、寻:(1)寻向所志(2)寻病终46、有:(1)尔来二十有一年矣(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47、度:(1)度已失期(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48、下:(1)忽然抚尺一下(2)下视其辙49、志:(1)必先苦其心志(2)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3)寻向所志50、出:(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出淤泥而不染(3)水落而石出51、奇:(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2)长约八分有奇52、大:(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忽一人大呼(3)又一大儿醒53、通:(1)初极狭,才通人(2)政通人和,百废俱新(3)中通外直(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5)博古通今54、环:(1)环而攻之而不胜(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3)环滁皆山也55、作:(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2)作亭者谁?(3)其中往来种作(4)一鼓作气(5)属予作文以记之56、举:(1)举大计,亦死(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3)百里奚举于市57、许:(1)遂许先帝以以驱驰(2)曳屋许许声(3)杂然相许(4)高可二黍许58、是:(1)问今是何世(2)是知也59、故:(1)公问其故(2)广故数言欲亡(3)故克之(4)温故而知新60、兵:(1)上使外将兵(2)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61、业:(1)武陵人捕鱼为业(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62、尽:(1)林尽水源(2)食或尽粟一石63、临:(1)临溪而渔(2)执策而临之(3)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64、日:(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65:见:(1)乃入见(2)才美不外见(3)见往事耳66:与:(1)呼尔而与之(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67、苟:(1)苟富贵,毋相忘(2)故不为苟得也68、得:(1)既出得其船(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5)故不为苟得也(6)余因得遍观群书69、胜:(1)予观夫八陵胜状(2)弗胜,守臣死(3)臣不胜受恩感激70、信:(1)谓为信然(2)必以信71、修:(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2)邹忌修八尺有余72、轩:(1)中轩敞者为舱(2)舍其文轩73、效:(1)恐托付不效(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74、因:(1)因地制宜(2)因使唐雎使于秦(3)余因得遍观群书75、情;(1)虽不能察,必以情(2)以情感人76、称:(1)不以千里称也(2)不能称前时之闻77、遗:(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以光先帝遗德78、秀:(1)佳木秀而繁阴(2)蔚然而深秀者79、归:(1)云归而岩石暝(2)太守归而宾客从也80、景:(1)春和景明(2)四时之景不同81、霏:(1)日出而林霏开(2)若夫霄雨霏霏82、极:(1)南极潇湘(2)此乐何极83、或:(1)而或长烟一空(2)或异二者之为(3)或以为死,或以为亡84、且:(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2)且焉置土石。
一词多义专题(中考复习)
![一词多义专题(中考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adb1424192e45361166f506.png)
一词多义专题(中考复习)一词多义一、之:①助词,相当于“的”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②代词昂首观之《童趣》③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如镜之新开《满井游记》④去,往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⑤补足音节,无实义怅恨久之《陈涉世家》二、为:①连词,因此项为之强《童趣》②介词,被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③动词,当作,作为以丛草为林《童趣》④动词,是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两小儿辩曰》⑤动词,认为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曰》⑥动词,做(刻)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⑦动词,当自立为将军《陈涉世家》⑧介词,替,给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公输》⑨语气助词,表疑问,相当于“呢”夫子何命焉为《公输》⑩介词,为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三、其:①代词蹲其身《童趣》②通“岂”,表反诘语气,副词其真无马邪?《马说》③表猜测语气,相当于“大概”,副词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④其中其间力拉崩倒声《口技》⑤表反问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四、而:①连词,表顺接,“并且”学而时习之《<论语>十则》②连词,表转折,“却”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则》③连词,表并列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满井游记》④连然,然而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⑤连词,表修饰呼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五、知:①了解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则》②知道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③明白知之为知之《<论语>十则》④通“智”,聪明是知也《<论语>十则》六、数:①几,表不确定数目见宫殿数十所《山市》②点数,计算层层指数《山市》③屡次,多次以数谏故《陈涉世家》七、然:①但,表转折然数年恒不一见《山市》②竟然居然城郭矣《山市》③…的样子尘气莽莽然《山市》④这,指示代词然后施行《出师表》八、不:①通“否”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②没有过中不至《陈太丘与友期》九、自:①代词,自已并自为取名《伤仲永》②介词,从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③如果自三峡七百里中《三峡》④在,由自非亭午夜分《三峡》十、闻:①动词,听说余闻之久矣《伤仲永》②名词,名声不能称前时之闻《伤仲永》十一、于:①介词,比贤于才人远矣《伤仲永》②介词,被则其受于人着不至也《伤仲永》③介词,从受地于先王《唐雎不辱使命》④介词,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⑤介词,在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⑥介词,对欲报之于陛下《出师表》⑦连词,由于生于忧患《<孟子>两章》十二、帖:①名词,文告昨夜见军帖《木兰诗》②通“贴”对镜帖花黄《木兰诗》十三、市:①买愿为市鞍马《木兰诗》②集市东市买骏马《木兰诗》十四、当:①掌管当涂掌事《孙权劝学》②应当,应该但当涉猎《孙权功学》十五、以:①用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②与“为”组成“认为”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③动词,认为一儿以日出初远《两小儿辩曰》④介词,把以虫蚁为兽《童趣》⑤副词,用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⑥连词,因为,由于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⑦来以激怒其众《陈涉世家》⑧介词,凭,靠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唐雎不辱使命》十六、见:①知道,了解见往事耳《孙权劝学》②认清,明白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③动词,引见胡不见我于王《公输》④动词,拜见子墨子见王《公输》⑤动词,召见于是见公输盘《公输》十七、乳:①动词,喂奶妇抚儿乳《口技》②名词,奶头儿含乳啼《口技》十八、绝:①副词,极以为妙绝《口技》②动词,消失群响毕绝《口技》③阻绝,断绝沿溯阻绝《三峡》④极高绝多生怪柏。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https://img.taocdn.com/s3/m/ba8c0d1452d380eb62946de9.png)
自:1、名词,自己2、介词,从闻:1、动词,听说 2、名词,名声然:1、代词,这样2、形容词词尾……..的样子3.正确宾客:1、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2、名词,客人市:1.名词,集市2.动词,买将:1.将领、将军2.动词:率领3.持、扶帖:1.名词,文书,告示2.动词,通“贴”,粘上)见:1.动词,知道2.动词,看见3.动词,认清,识别若:1.动词,比得上2.介词,好像)之:1.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2.结构助词,的3.补充音节,不译4.代词5.这样乃:1.竟2.于是,就为:1.动词,做2.介词,对,向3.动词,成为4.当做5.是绝:1.副词,极2.动词,消失妙:1.名词,妙处2.形容词,美妙,奇妙指:1.名词,指头2.动词,指出,指明间:动词,夹杂2.动词,间断是:1.介词,这2.判断动词坐:1.名词,通“座” 2.动词,坐名: 1.名字、名称2.说出3.命名4.名声止:1. 通只,只有2.动词,停止敌:1.动词,敌对,文中是胁迫、攻击的意思2.名词,敌人意:1.名词,神情、态度2.动词,企图,打算前:1.名词,前面2.动词,上前)恐:1.动词,担心2.动词,恐怕以:1.用2.把备1、具备 2、准备毕1、全部、都 2、完成、完策1、驱使,鞭打2、名词:鞭子辞1、告别、离开2、推辞病1、生病 2、疾病得 1.动词:得到。
2.动词:能够复 1.再、又。
2恢复顾 1.回头看2.动词:拜访,探望故 1.缘故,原因2.形容词:老、旧3.所以,因此观 1.动词:看2.名词:景观,景色会 1.动词:回合、聚会2.适逢,正赶上及 1.动词:到、至2.比得上就 1.靠近2.完成居 1居住2.过了穷 1.到尽头2.完、尽、穷尽3.贫困去 1.离开2.距,距离3.除掉、去掉日 1.:每天2.名词作状语乳 1.喂奶2.乳房)师 1.师傅2.学习、效法而 1.表转折 2.表并列 3.表因果 4.表顺接 5.表修饰 6.表假设施1、施实2、施加3.放置舍 1.舍弃 2.房屋寻 1.寻找2.不久志1.标志2.名作动做标记时 1.时候2.时常欲1.想要2.将要愿1.愿意2.希望固1.本来2.巩固。
120个一词多义
![120个一词多义](https://img.taocdn.com/s3/m/bc85c49e7fd5360cbb1adb11.png)
120个一词多义1、爱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⑴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⑶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⑷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⑸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阿房宫赋》)⑹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项脊轩志》)⑴吝惜,舍不得,吝啬;⑵喜爱,爱护;⑶喜爱;⑷喜爱;⑸爱护;⑹喜爱。
2、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⑵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⑶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⑷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⑸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⑺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⑻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⑼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⑾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⑿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⒁成语“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塞翁失马,安()知非福”⑴⑵使……安定;⑶疑问副词,怎么;⑷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⑸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⑹安稳,安定,安全;⑺安逸,安乐;⑻使……安定;⑼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⑽疑问副词,怎么/安稳,安定,安全;⑾安逸,安乐;⑿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⒀疑问副词,怎么,哪里;⒁疑问副词,怎么,哪里/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3、被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实词辨析——一词多义初三语文备课组主备人:孙永健学生姓名:复习目标:1、掌握文言文复习的步骤:积累,巩固,拓展。
2、了解、掌握一词多义这种文言实词现象。
复习过程:一、一词多义1.初中三年,我们学习了不少文言文,大家能举例说说一词多义这种类型。
2.明确:在古代汉语中,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句中的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二、一词多义归类1.安: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养(衣食所安)2.卑:低下(非天质之卑)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备: 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准备。
(犹得备晨炊)4.被:影响(被于来世)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边境(蜀之鄙有二僧)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6.毕:尽(毕力平险)全部(群响毕绝)7.薄: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厚度小。
(薄如钱唇)8.策:马鞭。
(执策而临之)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记录。
(策勋十二传)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永远。
(死者长已矣)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 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10.称:相当、配合(不能称前时之闻)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诚:诚心(帝感其诚)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惩: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惩罚13.驰:骑(愿驰千里足)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出:发、起(方其出海门)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产生(计将安出)15.辞: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次:编次。
(吴广皆次当行)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17 箪: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豆羹)18.当:承当,承受。
(当之无愧)应当。
(当奖率三军《出师表》)将要。
(今当远离)对着,向着。
(木兰当户织《木兰诗》)值,正在。
(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抵挡。
(“锐不可当”)19.道:道路。
(会天大雨,道不通)道义。
(伐无道,诛暴秦)方法。
(策之不以其道)说,讲。
(不足为外人道也)20.得:能够(二者不可得兼)得到、获得(故不为苟得)同“德”,感激(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1.等:同样(等死,死国可乎/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诸位,表多数(公等遇雨)22.敌:攻击(恐前后受其敌)敌人(盖以诱敌)23.吊:凭吊(为我吊望诸君之墓)慰问(人皆吊之)24.度:dúo估计、推测(孤不度德量力)渡过、越过(关山度若飞)25.端: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26.恶:怎么(恶能无纪)厌恶(所恶有甚于死者)27.发: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征发(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开放(野芳发而幽香)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8.凡:凡是(则凡数州之土壤)总共(凡三往)29.方:见方(方七百里)长方形(方以长)当……时候(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30.分:fēn划分,分开。
(今天下三分)分配,分给。
(必以分人)长度单位。
(长约八分有奇)fèn,职分,本分。
(忠陛下之职分也)31.奉:通“俸”侍奉(为妻妾之奉)接受、奉行(奉命于危难之间)供养(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2.否:同“不”没有(尊君在否)恶、坏(陟罚臧否)33.夫:那(予观夫巴陵胜状)fú,句首发语词(夫环而攻之/且夫人之学)丈夫(夫齁声起/罗敷自有夫)成年男子的通称,人(荷担者三夫)34.扶:沿,顺着(便扶向路)搀扶(出郭向扶将)35.拂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轻轻擦过(以手拂之)36.福:赐福、保佑(神弗福也)好事、有福之事(此何遽不为福乎)37.富: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38.更:重新(即更刮目相待)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互相(更相庆)再、又(更上一层楼)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39.苟:如果(苟富贵/苟慕义强仁)苟且(故不为苟得/苟全性命于乱世)且、或许,表希望(苟无饥渴)40.固:本来(固众人)顽固、固执(汝心之固)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安守,固守(君子固穷……)41.故: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特意(桓侯谷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原因,缘故(公问其故)所以,因此(故余虽愚)42.顾:回头看(顾野有麦场《狼》元方入门而不顾《世说新语》)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看望,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43.观:看(予观夫巴陵胜状)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44.冠:居第一位(以才略居第一位)帽子(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男子成人礼(既加冠)45.光:发扬光大(以光先帝遗德)光线(仿佛若有光)46.归:归依(微斯人,吾谁与归)回家(太守归而游人从)47.过:经过(过秦汉之故都)到(及鲁肃过寻阳)犯过失(人恒过)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48.好: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49.号:háo大叫,呼啸。
(阴风怒号)hào,别号。
(故自号日醉翁也)hào,国号。
(号为张楚)hào,号召。
(号令召三老……)50.还:回家(还以与妻)xuán,同“旋”,回转、掉转(还走)51.患: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忧患(无冻馁之患)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52.惠:恩惠(大王加惠)同“慧”,聪明(汝之不惠)53.或: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或许(或异二者之为)54.极:尽头、穷尽(此乐何极)尽、到(南极潇湘)穷尽,动词(尝极东方)非常、最(初极狭)55.寂:平静(视端容寂)寂静(寂寥无人)56.加:更加(而山不加增)好处(万钟于我何加焉)虚夸,以少报多(弗敢加也)57.间: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一会儿(立有间)参与(又何间焉)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58.见:同“现”(路转溪头忽见)引见(胡不见我于王)召见,接见(于是见公输盘/曹刿请见)拜见(子墨子见王/乃入见)知道(见往事耳)看见(贵人过而见之)59.将:将领,名词(则命一上将)率领(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将要(公将战)搀扶(出郭相扶将)无实义(宫使驱将惜不得)60.角: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吹号角(且角且走)61.借:借(每假借于人)即使(借第令毋斩)62.尽:没有了(担中肉尽/林尽水源)全部取得(利尽南海)尽量,尽可能(进尽忠言)63.就:接近、趋向(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颓然就醉)完成,达到即使64.居:过了(居十日)停留(不可久居)65.举:传扬(死即举大名耳)发动(举大计亦死)被举用(管夷吾举于市)参加(董生举进士)全(举国欢庆/举世无双)66.具:同“俱”,全、都(具答之)具有(各具情态)67.决:判断(孔子不能决也)分别(意难决舍)断然(故决然舍去)68.绝:隔绝极点(以为妙绝)停止,消失(群响毕绝)极高的,陡峭的69.开:散开(日出而林霏开)放晴(连月不开)打开(旁开小窗)70.可:大约(高可二黍许/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珠可历历数也)71.苦:苦于(苦秦久矣)使……苦(苦其心志)愁(何苦而不平)72.乐:以……为乐(太守之乐其乐)使……快乐(钟鼓乐之)乐趣(而不知人之乐)欢乐、快乐(游人去而禽鸟乐也)73. 类:类似(绝类弥勒)同类(不与培塿为类/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74. 利:有利的(天时不如地利)锐利(兵革非不坚利/怀抱利器)认为……有利可图(父利其然)物资(利尽南海)75.隶:属于(世隶耕)跟着(隶而从者)76.良:真,实在(良多趣味)善良(此皆良实)77.临:面对、对着、当着(执策而临之/把酒临风)来到,在(临溪而渔)将要(故临崩寄臣以大事)78.鳞:像鱼鳞一样(鳞浪层层)鱼(呷浪之鳞)79.令:命令。
(乃令符离人葛婴)让,使。
(忿恚尉,令辱之)指县令。
(陈守令皆不在)80.妙:奇怪(妙无一人肯泊岸)奇妙(以为妙绝)81.名:命名、起名(名之者谁)说出(不能名其一处)名字(自名为罗敷)82.谋:商量(陈胜吴广乃谋曰/聚室而谋)谋划、筹划(抑亦人谋/肉食者谋之)83.奇:qí奇特。
(明有奇巧人)奇怪,罕见。
(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零数。
(长约八分有奇)84.骑:jì,骑兵(骑千余)马(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85.前:前面(其一犬坐于前)上前(狼不敢前)86.强:强悍(凶强侠气)有余(赏赐百千强)勉强(不可强以仕)力行(慕义强仁)强盛,强大(以弱为强者)通“僵”,僵硬(项为之强)87.且:将近(年且九十)况且(且焉置土石)88.清:清澈(水尤清冽/回清倒影)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89.情:实情(必以情)友情、交情(于是与亮情好日密)90.请:请允许,敬辞(请献十金)请求(曹刿请见)请教(俟其欣悦,则又请焉91.穷:穷尽,动词(欲穷其林)尽头,名词(而不知其所穷))穷尽,形容词(乐亦无穷)深(穷冬烈风)贫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92. 屈:委屈(猥自枉屈)弯曲(手指不可屈伸)93.去:走开,离去(一狼径去)距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西蜀之去南海。
)94.阙:宫殿(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同“缺”,中断(略无阙处)95.容:许、让(虽席地不容闲)神色(视端容寂)容貌(花态柳情,山容水貌)96.乳:喂奶(妇抚儿乳《口技》)奶头(儿含乳啼《口技》)97.善:专长,名词(岂爱人之善)好(善哉,吾请无攻宋矣)擅长,动词(罗敷善蚕桑)98.尚:尊重、推崇(而使后人尚之如此)还(而君前途尚可)尚且99.少:shǎo一会儿(少时)稍微(意少舒)不多(饮少辄醉)shào,年轻(陈涉少时)100.舍:学舍、书馆、房屋(至舍/屋舍俨然)舍弃(舍文轩而窃敝舆/便舍船,从口入)丢开、离去(意难决舍/故决然舍去)shě,施舍(舍与你的)101.射:射箭(尝射于家圃)射术(尔安敢轻吾射)102.甚:超过、厉害、严重(所恶莫甚于死者)十分(流辈甚称其贤)103.胜:取胜,胜出、超过(此时无声胜有声)优美、美好(予观夫巴陵胜状)忍受,能承受(高处不胜寒/驴不胜怒)尽(跨州连郡者不胜数)104.施:shī,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