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冬至的习俗

合集下载

冬至节的来历及习俗是什么

冬至节的来历及习俗是什么

冬至节的来历及习俗是什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冬至节的来历及习俗是什么》的内容,具体内容: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

下面我整理了冬至节的来历及习俗,一起来看看吧。

冬至的来历冬至过节源于汉代,...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

下面我整理了冬至节的来历及习俗,一起来看看吧。

冬至的来历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

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

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的习俗冬至的习俗:古代纪念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

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冬至的习俗:现代民俗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如江浙、闽南一带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另外民间有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与来到的先后,来预测往后的天气。

冬至的习俗:九九消寒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冬至节气的习俗及农事活动

冬至节气的习俗及农事活动

冬至节气的习俗及农事活动冬至季节,我国北方是冰天雪地、银装素裹的景象。

而在江南,这个季节平均气温一般都在5℃以上,过冬的农作物充溢朝气,麦子、油菜和菜蔬长势正旺。

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整理的冬至节气的习俗及农事活动,欢送阅读,仅供参考。

不同地方的冬至习俗北方冬至吃饺子“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

每年一到这天,不管贫富,饺子是必不行少的节日饭。

相传,这一习俗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南方冬至吃汤圆古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还代表团聚之意。

潮汕地区冬至祭祖先、吃甜丸在潮汕地区,冬至又称“小过年”,是民间一个大节日。

在这一天老百姓要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围桌共餐。

在沿海地区,那么要在渔民出海捕鱼之前祭拜祖先,为渔民祈福,求神明和祖先保佑出海平安归来。

潮汕有“吃了冬节圆多一岁”之说,其中“冬节圆”就是汤圆了,在潮汕地区又叫甜丸,在冬至这一天吃甜丸的习俗几乎普及整个潮汕地区。

在很久以前,这些甜丸不仅是用来吃,人们还将甜丸贴在自家的门顶、屋梁之上,一来是这甜丸圆圆的,预示明年丰收、全家团聚,二来是为了答谢老鼠给农夫送来五谷种子。

如今人们也不在贴甜丸,不过冬至节吃汤圆的习俗照旧流传至今。

四川冬至吃羊肉汤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殊鲜美,赞叹不已。

从今,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以求来年有个好兆头。

现四川冬至包括咱大广元家家都要喝羊肉汤。

宁夏冬至要吃“头脑”在冬至这一天,银川有个习俗,这一天要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

银川人还给羊肉粉汤叫了个特殊的名字——“头脑”。

羊肉粉汤由蘑菇和羊肉烹饪而成,佐以盐、姜、葱、蒜、辣椒、酱油等调料,汤滚开后放进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参加韭黄、蒜苗、香菜,这样一锅五彩缤纷的羊肉粉汤就做好了,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冬至有什么习俗

冬至有什么习俗

冬至有什么习俗
冬至,又称“大冬节”,取义“立冬”,时在农历十二月初二,也就是阳历的十二月
份的最后一天,是复活节的前一天。

每年的冬至,人们多以祭祀祖先、吃饺子、榨菜浆、包蛋糕、饮茶等形式进行祭祀活动。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把冬至当成传统节日的习俗。

冬至这天,人们要吃“冬至饺子”。

饺子来源于中国古代习俗,被认为是一种特定含
义的食物,表达了丰收、团家、幸福和团圆的意义。

此外,在新疆等地区,人们还有吃“粘豆汤”的习俗。

粘豆汤使用的原料主要是豆类
的食材,如黄豆、大豆等,具有丰盛的营养和滋补的效果。

晚上,家家户户纷纷张贴门神,以示新的一年里幸福。

在台湾地区,人们还有“圆脸”习俗,变得有钱财、福气滚滚。

总而言之,冬至这天,人们要回到家人聚会,散发出浓浓的春联之气,互道甜言蜜语,共知幸福的喜庆气氛,串联着新的一年开启的焰火之美。

冬至的风俗文化和地方习俗

冬至的风俗文化和地方习俗

冬至的风俗文化和地方习俗冬至,即太阳到达黄经270度时的节气,是农历中的一个重要节日。

在中国,冬至被人们视为冬季的开始,也是我国民间风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从北方到南方,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独特的冬至风俗和习俗。

一、中国北方的冬至习俗在中国北方,冬至被视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人们会通过一系列的习俗来庆祝这个节日。

首先,家人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除了有丰盛的菜肴和美味的饭菜外,还会有包裹着各种馅料的饺子,象征着团圆和长寿。

还有一种食品叫做汤圆,是由糯米制成的,形状像个小球,有红色的、白色的等等,意味着团圆和幸福。

除了食物,北方人还有其他的冬至习俗。

例如,人们会去庙宇祭拜神灵,祈求来年平安顺利。

还有一种非常有趣的活动,叫做“吃豆腐”。

这是一种传统游戏,参与者需要用筷子夹住豆腐,如果成功的话,将会有好运降临。

二、中国南方的冬至风俗与北方不同,中国南方的冬至风俗更富有乡土气息。

在南方的农村地区,冬至是一年中收割的结束,也是新一年的开始。

因此,农民会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来迎接冬至。

一个重要的习俗是贴门神。

人们会用红纸剪成门神的形状,贴在门上,以驱邪避邪,保护家人的安全和健康。

另一个习俗是煮饭糕,饭糕是由糯米、红枣、花生和其他食材制成的,非常香甜可口。

人们相信吃了饭糕后,可以增加体力和精神,也有辟邪的作用。

除了这些习俗,南方的某些地区还有其他的冬至庆祝活动。

例如,在福建和广东等地,有一个叫做“冬至夜”或者“冬至晚”的传统节目,人们会在夜晚集聚,唱歌跳舞,燃放烟花爆竹,庆祝丰收和新年的到来。

三、其他地方的冬至习俗除了中国北方和南方,冬至也是其他地区的重要节日。

在中国台湾,人们会在冬至这天煮饭糕,并且将它们送给亲朋好友,以表达团聚和感恩的意思。

日本也有类似的习俗,他们会吃叫做“湯圓”的食物,形状和中国北方的汤圆类似。

在韩国,冬至被称为“동지”节,人们会吃一种叫做“고지”(Gogee)的传统食物,用糯米、红豆和其他材料制作而成,寓意着顺利和安宁。

冬至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冬至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冬至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冬至作为一个节日,至今已有2500年以上的历史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

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冬至的传统文化和习俗_冬至都有哪些风俗”,欢迎阅读与借鉴!冬至的文化习俗1冬至的由来: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然而多数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

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这在当时有着政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

周公到洛阳,用土圭法测得洛阳所处的地方即为“天下之中”,然后开始占卜国家社稷的吉地。

《尚书·洛诰》记载:周公“朝至于洛师”,对洛阳周边的几个地方做了考察,最后确定涧水东、瀍水西、瀍水东皆“惟洛食”(都是兴建宗庙社稷的好地方) 。

周公通过“土圭测景”选定洛邑基址的史实,被载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后人奉为封邦建国的成法。

“土圭测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国的中心)。

这种方法的要义是“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即竖起高为8尺的标杆,在夏至日观测,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测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验四时”。

用这种方法测到的就是“土中”洛阳、“洛邑”的理论位置。

依周公测影所定的天下之中,周人详细规划了灭商后的第一座国家都城,《逸周书·作雒》载:“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邙山,以为天下之大凑。

” 。

“定天保,依天室”,国家社稷(都城、宗庙)完成之后,周公在成周明堂制礼作乐,详细制订了国家礼仪制度,据记载,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也就是说,周公选取的是经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当作岁首一直不变。

至汉代依然如此,《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冬至吃什么?冬至的饮食习俗介绍

冬至吃什么?冬至的饮食习俗介绍

冬至吃什么?冬至的饮食习俗介绍冬节吃汤圆
台湾冬至通称为“冬节”,最主要的民俗是搓汤圆祭拜家中供奉诸神和地基主,同时也举行祭祖。

汤圆象征圆满、团圆,普遍用于台湾民间婚礼、入厝、入庙、做三年、安神位等典礼。

冬至吃汤圆除有团圆、圆满之意,也具有“取圆以达阳气”之意。

因为自古民间即有天地的观念,天代表乾,冬至之后阳气开始日渐回升,故言“冬至阳、一阳生”为使阳气回复,于是以圆象征迎接阳气,此外,大团圆、凡事圆满乃民间普遍的期望,吃汤圆祈求圆满更是人们共同的心愿。

吃饺子
冬至吃饺子是北方的习惯,南方一般吃馄饨和汤圆。

冬至饺子是汉族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指冬至节吃水饺或馄饨的习俗。

清《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预日为冬夜,祀祖羹饭之外,以细肉馅包角儿奉献。

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

因为从冬季开始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除了吃饺子,谷、肉、蔬都应该多吃,还要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

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宜食温热之品保护脾肾。

吃饭宜少量多餐。

应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等少。

冬至五果
按照古代人的习俗,冬至祭祖要用五种供果,第一是鱼,象征年
年有余;第二是豆腐,象征着幸福和福气;第三是菠菜,寓意发财;第四是苹果,象征平安幸福;第五是黄米,民以食为天,黄米是生活中最基本的粮食,而且颜色象征着富贵和地位,适合在祭祀的时候摆放到中间。

冬至的传统习俗与文化

冬至的传统习俗与文化

冬至的传统习俗与文化冬至是中国农历中的一个重要节气,通常落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

它标志着阳光达到一年中最低点,也是阳光开始逐渐增长的时刻。

在中国,冬至被视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借此机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丰富多样的冬至习俗与文化。

一、民俗习俗1. 冬至祭祀:在冬至这一天,许多地方的人们会举行祭祀仪式,以感谢上天给予的冬季丰收和保佑。

2. 吃冬至饺子:吃饺子是中国冬至节的传统,饺子的寓意是包裹着冬季的温暖。

人们通常会将家人团聚,一起包饺子,增进家庭的团结和幸福。

3. 吃汤圆:汤圆,也被称为元宵,是冬至的另一个传统食物。

它们通常是圆形的,象征着家人团圆和完整。

人们相信吃汤圆有福报和团聚的寓意。

4. 贴红色对联:在冬至之际,人们还会在家门口贴上一副红色的对联,寓意着祝福和好运。

对联的内容通常是关于幸福、吉祥和繁荣的祝愿。

二、传统文化1. 儒家思想:冬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儒家强调家庭伦理和家族价值观,因此冬至被看作是一个特殊的时刻,家人们聚在一起庆祝团结和和谐。

2. 阴阳平衡观念:冬至是冬季的开始,阳光逐渐增多,人们相信相关的天文现象会对自然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时,冬至也被视为阴阳平衡的转折点,人们会借此机会祈求未来的安康与繁荣。

3. 文化交流:冬至习俗不仅仅存在于中国,许多东亚国家也过冬至,虽然习俗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传统文化和人们的价值观。

冬至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的机会。

总结:冬至作为中国农历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现象,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

这里所提到的冬至习俗和文化只是冰山的一角,随着时间的变迁和地区的不同,还有许多有趣的冬至传统存在。

通过庆祝冬至,人们能够感受到中国特有的传统价值观和家庭团结的重要性,同时也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

如此,冬至的传统习俗与文化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传统和美好祝愿。

冬至节的来历及习俗是什么

冬至节的来历及习俗是什么

冬至节的来历及习俗是什么冬至节的来历及习俗是什么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地方过冬至节。

下面是小编收集推荐的冬至节的由来习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冬至的来历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

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

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的习俗冬至的习俗:古代纪念冬至节亦称冬节、交冬。

它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冬至的习俗:现代民俗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如江浙、闽南一带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另外民间有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与来到的先后,来预测往后的天气。

冬至的习俗:九九消寒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冬至的习俗与禁忌

冬至的习俗与禁忌

冬至的习俗与禁忌冬至,是中国传统节气中的重要节日之一,它标志着一年中白昼时间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在中国的北方地区,人们将冬至视为新的一年开始的象征,因此,冬至也被赋予了许多特殊的习俗和禁忌。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冬至有关的传统习俗与禁忌。

一、冬至的习俗1. 冬至吃汤圆:冬至这一天,人们喜欢吃汤圆。

汤圆寓意团圆和完整,代表着家庭的团聚和幸福美满。

在南方,人们还有习俗叫做“冬至做娘”,意思是把汤圆做得大而圆,以保佑子孙后代的幸福。

2. 冬至祭祖:在冬至这一天,一些家庭会举行祭祖仪式,向祖先表达敬意和祝福。

他们会在祖先牌位前燃香祈福,并预备一些祭品,如水果、饭菜和糕点等,以感谢祖先保佑家人平安和顺利。

3. 冬至喝饺子汤:有些地方会在冬至这一天吃饺子,但不是吃饺子本身,而是喝饺子汤。

饺子象征着财富,喝汤则寓意着“年年有余”,代表着来年的幸福和富裕。

4. 冬至晒被褥:冬至这一天,许多地方的人们会把被褥拿到户外晒太阳。

这个习俗源远流长,有着祛湿除寒的作用,同时还能消毒被褥,保持健康。

二、冬至的禁忌1. 禁止剃头:有些地区的人们认为在冬至这一天剃头会导致来年的疾病。

据说剃头会伤害到人体的阳气,使人体的抵抗力减弱,容易生病。

2. 禁止刺破皮肤:据传刺破皮肤会导致瘀血不止的情况,因此,人们在冬至这一天尽量避免刺破皮肤,避免意外发生。

3. 禁止洗头:冬至这一天,很多地方的人们都会忌讳洗头,认为这样会让阳气被水冲走,容易感冒或者生病。

4. 禁止用冷水洗澡:由于冬至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人们相信用冷水洗澡会让身体寒冷,引发各种疾病,因此他们忌讳在冬至使用冷水洗澡。

总结:冬至是中国传统节气中的重要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一些习俗如吃汤圆、祭祖、喝饺子汤和晒被褥等,代表着团聚、幸福和富裕。

然而,在庆祝冬至的同时,人们也要遵守一些禁忌,如禁止剃头、刺破皮肤、洗头和用冷水洗澡等。

这些禁忌的遵守可以保证健康和平安度过寒冷的冬天。

冬至的习俗有哪些

冬至的习俗有哪些

冬至的习俗有哪些
冬至是一个传统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习俗。

以下是一些冬至的习俗:
1.冬至吃汤圆:冬至吃汤圆是江南一带的传统习俗,寓意着团圆和和谐。

人们会在冬至这一天吃汤圆,以示庆祝。

2.冬至吃饺子:在中国北方地区,冬至吃饺子是一种传统的习俗。

人们认为冬至吃饺子可以保暖,预防感冒,因此也有“冬至不吃饺子冻耳朵”的说法。

3.祭祖:在中国的许多地区,冬至是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

人们会祭拜祖先,缅怀先人,祈求家族的平安和幸福。

4.烧纸钱:在中国的某些地区,冬至也是一个烧纸钱的节日。

人们会烧纸钱以祭拜祖先,同时也会为家人和朋友烧纸钱,祈求他们来年的幸福和顺利。

5.送节礼:在中国的某些地区,冬至是一个送节礼的节日。

人们会互相赠送礼物,以表达祝福和关心。

6.喝羊肉汤:冬至喝羊肉汤是一种传统的习俗。

羊肉是热性食物,喝羊肉汤可以驱寒保暖,增强身体免疫力。

7.打雪仗: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冬至是一个打雪仗的节日。

人们会在雪地里互相扔雪球,玩耍嬉戏,以庆祝冬至的到来。

总之,冬至是一个充满着温馨、祝福和关爱的节日,各地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习俗和传统。

无论是什么样的习俗,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家人的关爱。

冬至的由来及习俗精选7篇

冬至的由来及习俗精选7篇

冬至的由来及习俗精选7篇关于冬至的来历篇一来历1:冬至到了,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来历2: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

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

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

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

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冬至节气的来历篇二每年12月21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270°时为“冬至”,“至者,极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通纬·孝经援神契》:“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夏历)。

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

”《恪遵宪度抄本》“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

冬至日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短,黑夜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动,白昼渐长。

谚云:“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发散的少,故在短期内气温继续降低。

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开始,气候学上则以每5天的平均气温低于10℃的`始日作为冬季开始。

冬至前后,北半球获得辐射少,但夏半年地面积蓄的热量尚未散尽,故这时温度还不是低的时候。

冬至后虽日照逐渐增多,但地表热量收支仍然是入不敷出,所以气温在一段时期内仍继续下降。

冬至日我国大部地区将进入隆冬时期,常遭强冷空气,甚至寒潮袭击。

我国大部分地区冷的时期都是在1月份,故民间有“不过冬至不冷”之说。

冬至时节,我国江淮之间到大巴山以北的广大地区平均气温已降到0℃以下,进入一年中冷的严寒季节。

我国人民把冬至过后的日子称做“数九寒天”,不同的地区都流传着不同的反映本地冬至后,天气由冷到冷再逐渐转暖的变化规律及物候现象的“九九歌”。

立冬冬至吃什么风俗食物

立冬冬至吃什么风俗食物

立冬冬至吃什么风俗食物立冬习俗吃什么南方立冬吃什么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

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而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

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

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在南方的很多城市,立冬要吃的是鸡鸭鱼肉,因为天气逐渐的寒冷,人们需要补充更多的能量,而肉类是富含蛋白质的,所以认为吃肉是最好的选择。

中医认为,立冬进补适宜食用具有暖性的肉食,如狗肉、牛肉、鸡肉、羊肉、虾等。

北方立冬吃什么北方人爱在这一天吃饺子。

饺子有“交子之时”的意思,而立冬是秋与冬相交的日子,所以立冬吃饺子的传统,在北方已经流传了上百年。

还有人说,立冬吃饺子,捞出锅后不能马上吃,要一只一只摆放在洗得很干净的筛子里,稍微晾一下,把水滴掉。

这是为了在吃之前先敬土地神,感谢他在秋天里慷慨的给予。

而天津等不少地方立冬一定要吃倭瓜(又称窝瓜、番瓜、饭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种常见的蔬菜)馅饺子。

但因为立冬时节已经很难买到倭瓜,所以当地人在夏天时就买好了倭瓜储存起来,专等立冬这一天包饺子吃。

立冬要吃什么传统食物酿黄酒立冬之日开始酿黄酒,是绍兴传统的酿酒风俗。

冬季水体清冽、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菌繁育,又能使酒在低温长时间发酵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风味,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

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开始到第二年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吃团子团子是长江流域的著名小吃,有白团子和青团子两种。

团子是圆球状,寓意团团圆圆,它与北方的元宵像似,又比元宵的个头大,有苹果一般大小。

一个饭量大的成年人,吃上三个就肚儿圆了。

团子外面一层蹦脆蹦脆的,而里面的各种香料也会随着团子加热,香气扑鼻而来。

团子和包子结构一样,外层是糯米江,里层是各种不同的馅。

团子的馅料丰富:肉、豆腐干、榨菜、大蒜、姜、香葱,藕、梅干菜、辣椒……把它们剁成细丁细粒,调味后放锅里炒熟,并放上盐等调味品,冷却后开始用沥干的糯米浆包团子。

冬至南北方传统习俗

冬至南北方传统习俗

冬至南北方传统习俗冬至南北方传统习俗南方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这天都会和家人一起过节庆贺。

南方沿海不少地区有冬至祭拜祖先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在供桌上,摆好香炉、供品等。

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顺顺利利的,家庭也会非常的和睦。

广东人冬至吃烧腊与姜饭,冬至这一天,大多数的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传统风俗。

潮汕一带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

客家人认为,在冬至的时候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在冬至酿酒已成为一种习俗。

杭州人冬至会吃年糕,吃年糕从明末清初直到今杭州人在冬至都特别喜欢吃年糕。

在每逢冬至做三餐的时候都会有不同风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羊肉是冬日最补的东西。

湖南和湖北一带,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

在南方的一些地区,比较盛行的就是吃冬至团(冬至丸),意思就是团圆。

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菜、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一起吃,还会赠送亲友以表自己的祝福之意。

实际上,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习俗,在江南特别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传统说法。

台澎金马:祭祖祠,冬至,台湾古称“冬节”。

民间非常看重祭拜祖先这件事情,分为家中的祖先公妈,与各地宗亲祖厝、宗庙所举行的隆重庄严的三献礼,称为“祭祖祠”或“进祖”。

礼成后就会准备宴席款待,台湾称为“食祖”、金门称为“食头”、澎湖称为“食冬”。

北方在我国北方的许多地区,在每年冬至的时候,有吃饺子的习俗。

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当时百姓的心中非常感激。

后来,每逢冬至,人们就模仿者张仲景的做法来吃饺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俗。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要吃饺子也因为饺子有“消寒”的意思,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冬至的由来和习俗

冬至的由来和习俗

冬至的由来和习俗冬至的由来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

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

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如中国最南端——曾母暗沙(北纬2°33’)这天的白昼达11小时59分,海口市约为10小时55分,杭州市为10小时12分,北京约9小时20分,而号称“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纬52°58‘)也仅有7小时34分。

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完全换成冬季星空,而且从今天开始“进九”。

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酷热的盛夏。

比较常见的是,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

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

”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汶上、曲阜、邹城,冬至习惯叫做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各地食俗不同,但吃水饺最为常见。

起源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然而多数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

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这在当时有着政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

周公到洛阳,用土圭法测得洛阳所处的地方即为“天下之中”,然后开始占卜国家社稷的吉地。

《尚书·洛诰》记载:周公“朝至于洛师”,对洛阳周边的几个地方做了考察,最后确定涧水东、瀍水西、瀍水东皆“惟洛食”(都是兴建宗庙社稷的好地方) 。

周公通过“土圭测景”选定洛邑基址的史实,被载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后人奉为封邦建国的成法。

2024年冬至民间习俗有哪些

2024年冬至民间习俗有哪些
在我国台湾还有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人们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表不忘先祖。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聚到祖祠中按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款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饮酒,相互联络久别疏远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祭祀祖先。在台湾一直代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不仅仅是人们多年来对气候的经验总结,也是人们在严冬时节对春天的一种企盼。
冬至习俗-圆仔贴门
在闽南,潮汕一带,每逢冬至,除了吃汤圆外,还要搓两个大的圆仔贴在大门环上,象征团圆、吉利。
这个风俗源于一个民间传说:一年的冬至,有一个老乞丐无钱掩埋冻死的妻子,只好将女儿卖给富有人家作奴婢。女儿痛不欲生,一时昏了过去。老乞丐连忙讨来一碗米汤,一口一口地给女儿喂下去,慢慢地女儿终于苏醒过来。老乞丐又为女儿讨来几粒糯米圆,劝慰女儿:“我们今日分别,就像这圆仔分成两半,现在咱们一人吃一半,等将来日子好了,咱们团圆了,再吃圆仔。”之后,老乞丐告别了女儿,掩埋了妻子之后就又上路乞讨了。三年过去了,老乞丐依旧没有回来找女儿,女儿想念父亲,盼望父女俩早日团圆。在一年的冬至节,她心生一计向主人建议说:“冬至时大家都吃圆仔,我们也应该把圆仔敬献给门神才是。”主人同意了,她搓了两个大圆仔粘在门环上,以寄托自己对父亲的思念。她的孝心感动了后人,人们相沿成俗,流传至今。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2024年冬至民间习俗有哪些
冬至民间习俗有哪些1
民间把冬至义称为作“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这—·大起,每隔九天作为一个“九”,共分成9个“九”,共九九八十一天,81天之后便进入春天。冬至之后数九九在全国各地都十分流行,各地的人们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景物特征、农事物候及风俗习惯,编排出了各种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这些谚语和顺口溜在许多古籍:卜部多有记载。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下面这首顺口溜:一九二九不出乎,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南方立冬的传统习俗

南方立冬的传统习俗

南方立冬的传统习俗立冬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从字面上看:立,建始也,冬有终了的意思。

立冬后冬天正式起先,秋天收获的农作物起先贮藏起来,下面是我细心引荐的南方立冬的传统习俗,仅供参考,欢送阅读!南方立冬有什么习俗吃糍粑遵照江浙一带的传统,冬至会舂糍粑,参加的人特别多,很隆重。

在云南,冬至也有吃糍粑的习俗。

而每逢祭祖或重大节日,或红白喜事,都要做糍粑,因此,在老家把糍粑叫“大糍”,如今常见的汤圆就有些不屑的被称做“小糍”。

吃甜丸相传汉代冬至已有“进酒肴,谒贺君师耆老”的习俗。

宋、元以来,潮俗盛行吃甜丸。

甜丸既是用糯米磨粉和水搓丸煮成的甜汤,是冬至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

冬至前,农家主妇纷纷舂糯米粉〔今多为机械辗制〕,有的互通有无,馈赠亲友。

冬至这天一早,家中大人小孩往往围坐在竹葫或大盘子四周,各自提取事前用糯米粉和水搅搓成的粉团,以两只手搓成弹珠一样的丸子,叫“冬至丸”。

“冬至丸”象征着岁暮之际全家人圆圆满满。

有的“冬至丸”还加以橙糕、瓜册糖、豆砂等作馅料,俗称“鸭母氽”,“冬至丸”可随意搓得大小不一参差不齐,取“公孙丸”好兆头。

潮汕有“冬至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

吃汤圆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

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

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

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

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

“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聚”“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吃烧腊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

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行少的传统食品。

全家人在祭祖之余,打算一些腊肉腊肠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

腊味已经再也不仅仅只有腊肠,腊鱼、腊肉、腊鸭、腊鸡等也被搬上了餐桌,那一煲煲油汪汪、香喷喷的腊味煲仔饭更是轻易地俘虏人们那颗不断追求美味食物的心。

各地冬至的习俗

各地冬至的习俗

各地冬至的习俗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在我国各地,人们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庆祝冬至,传承着丰富多样的习俗。

在北方,饺子是冬至必不可少的美食。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这种习俗,相传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东汉时期,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返乡之时,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于是他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如今,每到冬至,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其乐融融。

馅料也是五花八门,有韭菜猪肉馅、白菜猪肉馅、芹菜牛肉馅等等,每一种都饱含着家的味道。

而在南方,汤圆则是冬至的主角。

汤圆象征着团圆、圆满,一家人一起吃汤圆,寓意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与北方饺子的咸香不同,南方的汤圆多是甜口的,有芝麻馅、花生馅、豆沙馅等。

糯米皮软糯Q 弹,内馅香甜可口,一口咬下去,满满的幸福感。

有些地方还会在汤圆中包入硬币、红枣等,吃到的人会被认为来年有好运。

在江南水乡,还有着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

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赤豆糯米饭香甜可口,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人们对健康平安的美好祈愿。

在广东,人们冬至会吃烧腊。

所谓烧腊,就是各种烧味、腊味,比如烧鹅、乳鸽、叉烧、腊肠等。

这一天,烧腊店的生意总是格外红火,人们排着长队购买,只为在冬至这一天与家人分享这美味。

关于立冬的风俗有哪些

关于立冬的风俗有哪些

关于立冬的风俗有哪些关于立冬的风俗有哪些吃饺子: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

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

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冬泳:庆祝立冬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创新,在哈尔滨,立冬之日,黑龙江省冬泳协会的健儿横渡松花江,以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贺冬: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冬学:冬天夜里最长,而且又是农闲季节,在这个季节办“冬学”是最好的时间。

立冬暖和预示着什么通常情况下,立冬天气是晴天,比较暖和,那么整个冬天晴天会比较多,天气会比较暖和,如果立冬天气下雨,比较冷,那么整个冬季雨水会比较多,天气会比较冷的。

不过,这些都是一些俗语总结出来的经验,而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气候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些俗语总结出来的经验也不一定是靠谱的,具体要看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

立冬后人们在饮食起居上有何讲究?饮食上少食寒凉之物,可多吃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糯米、栗子、牛肉、羊肉、鲫鱼等,同时多吃新鲜果蔬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在起居上注意“养藏”,早睡晚起,充足睡眠,以利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做好保暖,让身体“去寒就温”健康过冬。

立冬是冬至的意思吗?立冬不是冬至,这是两个不同的节气。

立冬节气表示正式进入冬季,在每年的11月7日左右到来,太阳公转到黄经225°位置;冬至节气时阳气升起,是传统历法的起始日,在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到来,太阳公转到黄经270°位置。

立冬和冬至的区别1、时间不同立冬,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

冬至日一般都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这两日。

2、含义不同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

冬至吃什么风俗食物

冬至吃什么风俗食物

冬至吃什么风俗食物饺子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

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这种扁食不同于饺子。

馄饨馄饨,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

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

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

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

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团子夏至吃馄饨,冬至吃团子。

团子意味着“团团圆圆”的吉祥蕴意。

时下,虽然锡城有众多美食城、大超市和糕团店可供汤团,各式馅心的团子应有尽有,但许多有老人的家庭仍青睐于自己动手“包汤团”。

各种各样的团子里可以加上芝麻、豆沙、鲜肉、荠菜和胡萝卜等馅料,这丰富程度,不难看出无锡人对冬至的重视。

冬节丸潮汕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

孩子们最盼吃这碗甜丸,往往夜里醒来都要问天亮了吗?然而天好像要与孩子们开玩笑似的,老是不亮,故潮俗有“冬节夜,啰啰长,甜丸未煮天唔光”的童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冬至的习俗
文章目录*一、台湾冬至的习俗1. 台湾冬至的习俗2. 冬至节气的简介3. 冬至节气的传说*二、冬至的各地饮食习俗*三、冬至节气的养生方法
台湾冬至的习俗
1、台湾冬至的习俗台民间认为过了冬至算又添了岁,凡外出者这天必尽量回家与亲人团聚,合家品尝“冬节圆”(南方潮汕地区“汤圆”又称为“冬节圆”),谓之“添岁”。

各家族聚集宗祠祭拜祖先,祭品必“冬节圆”。

据说,门窗、仓库、桌柜、牛舍、猪圈、鸡窝、水井、厕所等处,凡人们以为有神的地方,都贴上一两粒“冬节圆”,可求诸神保佑居家平安。

台湾的一些地区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

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

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

”冬至祭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2、冬至节气的简介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
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
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3、冬至节气的传说 3.1、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

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

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3.2、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

但是,这个疫鬼
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的各地饮食习俗1、北方:饺子和馄饨。

在北京,有句谚
语叫“冬至馄饨夏至面”。

对于有着“好吃不如饺子”习俗的北
方人来说,也普遍有冬至吃饺子和馄饨的风俗。

吃“捏冻耳朵”
是河南人冬至吃饺子的俗称,据说是吃后可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会被冻掉耳朵。

不过不同地方的人们对馄饨的称法不一样,广东人把馄饨称为“云吞”,湖北人则称之为“包面”,江西人称其“清汤”,四川人称“抄手”。

2、江南:汤圆。

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

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

“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

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3、浙江:荞麦面。

浙江等地每逢冬至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齐,嫁出去的女儿也要赶回婆家。

家家户户要做荞麦面吃。

习俗认为,冬至吃了荞麦,可以清除肠胃中的猪毛、鸡毛。

冬至节气的养生方法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

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

因此,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注意防寒保暖。

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要及时增添衣服,
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不宜穿得过紧,以利血液流畅。

2、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酗酒、不吸烟,不过度劳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绪要稳定、愉快,切忌发怒、急躁和精神抑郁。

4、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如平时坚持用冷水洗脸等,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和耐寒能力。

5、随时观察和注意病情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患于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