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像什么》读后感

合集下载

《教育是什么》读后感(5篇)

《教育是什么》读后感(5篇)

《教育是什么》读后感(5篇)第一篇:《教育是什么》读后感《教育是什么》读后感教育关乎千家万户,关乎每一个人的成长,关乎一个民族、国家的未来,也可以说是人类自身发展无法回避的一个永恒课题,否则国家不会如此重视教育,也不会有那么多家长为择校挤破了头,也不会有“再穷不能穷教育”之说。

但正如那句话所说:出发的久了,我们往往容易忘记为什么出发。

君不见全国有数以千万的教育工作者每天为育人忙碌;有数以十万计的教育家、教育专家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研究着教育,不时有很多很好的、重要的研究成果诞生;有数以亿计的儿童青少年每天在校园里接受着各种各样的教育或培训。

教育是什么,我们思考的似乎还不够,或者说虽然研究成果很多,但还没有能够从根本解决那些长期受争论、被诟病的教育顽疾,几乎成了民生工作、城市建设,甚至经济社会发展上的永远的痛。

从这个意义上讲,还能说我们对于教育是什么是清楚的、清醒的吗?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教育是什么》这本书,也有幸和作者沈思聊了半天,出于自己曾经是一名教师的缘故,也出于西善桥街道正在着力打造中国“理想教育小镇”的原因,我认真地研读了这本书。

之所以用“研读”这个词,是因为我读得很用心,仔细品味、推敲、研判了作者的每一个观点及其论证过程。

虽然初读并不轻松,是因为作者的语言十分严谨、论证极其严密,有很多成段的语言貌似重复,区别只在一、两个词语上,就像我们做几何论证一样,因为A=B+C、C=D+E,所以A=B+D+E。

但仔细品读之后,你会觉得他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美,也具有端庄的形式美,由此不难看出作者的写作过程非常辛苦、极其严谨。

为此,我还没读完,就非常急切的把这本书连同它的前部姊妹篇《课堂的革命》一道推荐或赠送给了辖区内所有的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推荐给了街道“青年读书会”的青年朋友们。

我认为这是一本值得每一个人认真阅读的好书,因为每一个人都曾经接受过教育,即使现在也难免时刻在接触和接受教育,有自己深切的体会和独到的认知。

教育应如童话般美丽读后感

教育应如童话般美丽读后感

教育应如童话般美丽读后感文章里说教育要像童话,这可太对啦。

你想啊,童话里的世界总是充满了无限的想象。

每个故事都像一个神秘的宝盒,打开就有各种各样奇妙的东西飞出来。

教育要是这样,那得多有趣啊。

就像我们小时候听故事,总是被那些奇妙的情节吸引得死死的,要是在学校里学习也能有这种感觉,那学习就不是苦差事,而是一场超级刺激的大冒险。

童话里的角色也是千奇百怪的,有善良的小精灵,勇敢的小矮人,还有聪明的小动物们。

在教育里,每个学生就像这些独特的角色。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像机灵的小老鼠一样聪明狡黠,有的像憨厚的小熊一样踏实可靠。

教育就应该像童话那样,尊重每个“小角色”的独特性,不能把所有孩子都当成一模一样的小木偶,按照同一个模子来塑造。

要给每个孩子足够的空间去发挥他们的特长,就像童话里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任务和使命一样。

而且啊,童话里总是充满了爱和希望。

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最后总是会有美好的结局。

教育也应该这样啊。

老师要是像童话里的魔法使者一样,充满爱心,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给他们传递希望的力量。

比如说,当孩子数学题做不出来的时候,老师不要只是皱着眉头说“你怎么这么笨”,而是像童话里的仙女一样,温柔地引导孩子找到解题的魔法钥匙。

这样的教育氛围下,孩子们肯定会茁壮成长,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就像相信童话里王子和公主最终会过上幸福生活一样坚定。

不过呢,现在的教育有时候可没这么童话。

很多时候就像一个刻板的老巫婆,只要求孩子们死记硬背,按照固定的规则来做事。

这就好比把童话里那些五彩斑斓的花朵都变成了灰色的石头,多没意思啊。

这篇文章就像一阵清新的风,吹进了我对教育的思考里。

它让我觉得教育真的应该努力朝着童话般美丽的方向发展,让孩子们在充满幻想、充满爱和尊重的环境里学习成长。

这样的教育世界,才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梦幻乐园呢。

读(教育像什么)有感

读(教育像什么)有感

读《教育像什么》有感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中心中学曹开红作为一名教师,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使命,因此对教师来说,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和理论修养必不可少,而博览教育书籍则是一种简约且有效的方法。

为增加自己的教育知识,弥补自身的不足,近来我阅读了《教育像什么—一部形象化的教育学》一书,经过多日的细心研读,确实受益匪浅感慨颇多。

本书按人•儿童、教育•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学校•校长、教师•教育家、目标•课程•教学•评价等部分进行归类和编排,隐身于名著,形象生动,条理清晰,俨然一部形象化的教育学。

书中许多关于教育的比喻都恰当贴切,浑然天成,令人耳目一新。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感受最深的一个就是“孩子受到不公平的伤痕会像雷电击坏树木的痕迹长存”,诚然,孩子的内心是很敏感并且脆弱的,当他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时,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自身愿意相信而且亲近的人的时候,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

比方说,一场大雨过去了,闪电击坏了一棵高大的橡树,狂风吹折了一些树木。

虽然,大雷雨是过去了,又是蓝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可是大雷雨留下的痕迹,还将很久地提醒您想起它。

而身为教师就必须要呵护学生最初的敏感,信任学生而不是简单的相信,并给以充分的鼓舞与支持,否则,如果教师总是不分青红皂白,仅凭主观意愿去臆测学生的行为而对其行为妄下论断并加以严厉批评,可想而知,这种做法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多么有害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其一生。

那教师非但没有育人,反而害人,这岂不是与我们教书育人的理念背道而驰了吗?教师岂不成了扼杀孩子心灵的刽子手?因此,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尊重孩子的想法,呵护孩子的心灵,任何呵斥、任何威胁、任何损害孩子心灵的意图都是不被允许的,而尊重、重视、善意、热忱、友爱才是必须的。

在我以后的教师生涯中,我将会更好地践行这一理念,陪护每个学生的心灵,公平相待,让他们的心灵之路能走得更加畅通,更加顺利。

此外,本书通过简约生动的语言深刻剖析了教育方面的种种,带给人思考与启发也是多角度多方面的。

教育像什么

教育像什么

《教育像什么》读后感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徐辉条件性知识是教师专业结构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理论和实践一再告诉我们,教师一定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条件性知识,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这就必须认真阅读教育理论。

可事实上,教师常常苦于教学工作的繁忙,很难抽出时间,较为完整地读几本教育经典。

而且,由于教育经典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理性的表述,教师阅读时常会感到艰涩和枯燥,于是半途而废。

教师们多么希望有这样一部教育理论著作:整合性的,最好是百科全书式的,而表述方式又是生动形象的。

今年暑假来临之际,这样的教育理论著作终于在大家的期盼中出现了,它就是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孙孔懿研究员编著的《教育像什么——一部形象化的教育学》。

《教育像什么》的价值意义不仅在满足教师阅读教育经典的数量上,而且提供了一部“形象化的教育学”,启发和引领教师去建构教育的想象。

从简介中得知本书从近百部经典著作中选取多段精彩段落,按人和儿童、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学校、校长、教师、教学与课程、教育病理、教育探索等10个部分进行归类和编排,这些方面几乎包括了教育所有领域。

显然,这本书是百科全书式的,具有教育理论的整体感和历史的纵深感。

是的,《教育像什么》一书在我面前呈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形象的教育情景,这样,教育一下子便鲜活起来。

下面结合书中的一些例子来谈谈我的一些认识。

首先,在本书中,引用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两段话,他两次用“管子”来比喻教育,一次是肯定的,一次是否定的。

当他说“教育像输电管输送电力一样输送好的理想和经验”时,他赞美的是教育给人带来光明,带来温暖,带来丰足的能源,教育像强大的生命线。

当他说“有一种教育把儿童的心智看作是一个水塘,用一套导管把知识机械地注入进去,而复述是水泵,通过另外一套管子又把知识抽出来。

教师的技巧便以他们操纵这输入和输出的两套水管的能力来评定”时,他批评的是现实教育中强行灌输和死记硬背的僵化现象。

这一正一反形象而鲜明地两个比喻,极易使读者理解作者的观点,既表明了教育的作用,也批判了某些教育者至今不变的填鸭子教育法。

教育孩子就像放风筝,收放自如读后感

教育孩子就像放风筝,收放自如读后感

教育孩子就像放风筝,收放自如读后感教育孩子,就像放风筝,这话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

我有个朋友,姓王,是个中学老师,教了二十多年书,自认为对教育孩子颇有心得。

他说,教育孩子就像放风筝,得收放自如,不能一味地拉紧,也不能一味地放松。

这话听起来有道理,可实际操作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

老王有个儿子,叫小王,从小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老王觉得,这孩子有出息,得好好培养。

于是,他给小王报了各种补习班,奥数、英语、钢琴,样样不落。

小王每天放学回家,书包还没放下,就被老王催着去上补习班。

小王虽然聪明,但也架不住这么折腾,渐渐地,他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成绩也开始下滑。

老王一看,这还得了,赶紧加大了管教力度。

他给小王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每天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几点学习,几点休息,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小王虽然不情愿,但也不敢反抗,只能硬着头皮执行。

可这样一来,小王的学习成绩不仅没有提高,反而越来越差,甚至开始厌学。

老王百思不得其解,明明自己已经做到了收放自如,怎么孩子还是不行呢?他找我诉苦,我听了他的话,忍不住笑了起来。

我说,老王啊,你这哪是放风筝,分明是拔苗助长。

风筝放得太紧,线断了;孩子管得太严,心散了。

老王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

他决定改变策略,不再一味地逼迫小王学习,而是给他更多的自由空间。

他取消了小王的补习班,减少了学习任务,还鼓励他参加一些课外活动。

小王一开始还有些不适应,但渐渐地,他发现自己对学习又有了兴趣,成绩也开始回升。

老王终于明白了,教育孩子就像放风筝,得根据风向和风力来调整线的松紧。

风大了,线得松一点;风小了,线得紧一点。

孩子也一样,得根据他的兴趣和能力来调整教育方式。

一味地拉紧,只会让线断掉;一味地放松,只会让风筝飞不起来。

后来,老王的儿子小王考上了重点大学,老王逢人便说,教育孩子,得收放自如,不能一味地拉紧,也不能一味地放松。

这话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

但只要用心去做,总能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教育应如童话般美丽读后感

教育应如童话般美丽读后感

教育应如童话般美丽读后感
读完这篇文章,我就像在教育的大森林里迷了路,突然被一盏童话的小灯照亮了方向,心里满是新奇和感动。

文章里说教育该像童话一样,这想法就像把彩虹糖混进了白米饭里,又新鲜又甜滋滋的。

想想我们平时经历的教育,有时候就像干巴巴的压缩饼干,只讲知识,没什么味道。

可童话不一样啊,童话里有魔法、有小精灵,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如果教育能像童话,那课堂肯定超级有趣。

老师不再是只会念课本的老古板,而是像童话里的智慧长者,带着我们在知识的魔法世界里冒险。

比如说学数学,就像寻找宝藏,每个公式都是打开宝藏箱的钥匙;学语文呢,就像在神秘的城堡里探索故事,每个汉字都是城堡的一块小砖头。

而且呀,童话里充满了善良、勇敢、正义这些闪闪发光的东西。

要是教育也这样,那我们学的就不只是书本上的东西,还能学会怎么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就像小红帽教会我们要勇敢面对危险,三只小猪告诉我们勤劳才能盖好坚固的房子一样。

在这种像童话般的教育里,我们就像小树苗,既能吸收知识的养分,又能沐浴品德的阳光,茁壮成长。

这篇文章让我觉得,教育真的不应该是枯燥的苦差事,而应该是一场充满幻想和惊喜的童话之旅。

要是所有的学校、老师都能这么想,那学习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我们这些学生就像掉进了蜂蜜罐里的小熊,整天都美滋滋的,满心期待着下一个知识的魔法时刻。

我希望有一天,我走进学校,就像走进了一个巨大的童话王国,每一扇门后面都藏着一个奇妙的学习故事。

《教育像什么》读后感

《教育像什么》读后感

《教育像什么》读后感
暑期学习拿到教育部推荐的一本书《教育像什么》,看了书名我就一直在思考“教育像什么”“教育是什么”的问题。

从教育学说的出现到现在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自己我完善的过程,理论的架构,实践的验证慢慢的将教育的定义呈现在我们面前。

每个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对教育的诠释。

以往的理论定义大多空泛生涩难以理解。

这本书用形象的对比把生活与教育中得例子结合起来,让人不用想以往一样面对一大套枯燥生板的学术性定义去研究教育理论。

几个生动的比喻让人读起来轻松而值得回味。

比如说书中的一句:“教育塑造人的心灵,正像雕刻家雕刻大理石那样”近几年一直强调师德师风建设。

其实如果每一位老师都像雕塑家对待自己作品那样的情感又何须担心师道缺失呢。

“学校是人性工场,培养聪明、谨慎和虔诚的人”学校对于处于学校里的人的作用就像大地滋润的花草,老师,学生都是其中的一份子,但是现在很多学校领导注重权利已经把教育场所变得和菜市场一样了。

不公平的氛围一旦在校园里蔓延,就像染了瘟疫一样又怎么能在这样的环境里培养出聪明、谨慎、虔诚的人呢?
“乐师演奏要先调好弦,教育要先培养学生善于接受教育”学生受教育能力是后期学习活动的基础,因此学校应该先培养学生先掌握体会人的情感和欲念的能力,只有从情感上完善才能让学生愿意并乐于接受教育加诸于其身上的改变。

如果孩子在感情上蒙昧无知,他对周围的一切的必然反映就是冷漠。

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这本书从几个方面分门别类的描述了教育的类比,让人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和体会教育理论,让理论与实践间的距离变短,使得我们能以更好的姿态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

汤凤池
2011-9-10。

真正的教育是一种信仰读后感

真正的教育是一种信仰读后感

真正的教育是一种信仰读后感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就像被人拿小锤子敲了敲脑袋,突然开窍了一些关于教育的事儿。

文章里说教育是一种信仰,这可真新鲜。

我以前就觉得教育嘛,不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然后考试看成绩。

但现在我知道这看法太浅薄了。

真正的教育像一种信仰,就好比虔诚的教徒对宗教的那种执着和热爱。

那教育者得打心底里相信教育能改变人,能让每个学生都闪闪发光。

你想啊,要是老师都不相信教育有这么大魔力,那学生能感受到被重视、被期待吗?就像你去一家饭店,厨师都不相信自己做的菜能好吃,那这菜能香吗?这教育信仰就像厨师对美食的信念一样重要。

而且文中让我明白教育不是千篇一律的模子,不是把每个学生都按照同一个标准来打造。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教育应该像一个细心的园丁,根据每朵花的习性来浇水施肥。

有的学生可能是一朵需要多晒太阳的向日葵,有的可能是喜欢阴凉的兰花。

要是不管三七二十一,都按一种方式对待,那花可就长不好喽。

我还想到,在教育里要有爱。

这爱不是那种表面上的和蔼可亲,而是那种深入骨髓的对学生成长的关怀。

就像你养一只小宠物,你不只是给它吃的喝的,你还得关心它的喜怒哀乐。

老师对学生也是这样,要看到学生成绩背后的努力或者苦恼,要理解他们偶尔的调皮捣蛋可能是在寻求关注呢。

这篇文章还让我反思了我们现在的教育环境。

有时候感觉大家都太着急了,忙着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忙着看成绩排名。

真正的教育信仰好像被这些东西给盖住了。

我们应该让教育回归到那种纯粹的对人的培养上,培养有思想、有感情、有创造力的人,而不是只知道背答案的考试机器。

这篇文章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教育原来应该有的样子,也让我看到了现在教育中那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希望我们身边能多一些怀着教育信仰的老师,这样咱们的下一代就更有希望啦,就像种了一片充满希望的花田,每朵花都能绽放出自己独特的美。

教育孩子就像放风筝,收放自如读后感

教育孩子就像放风筝,收放自如读后感

教育孩子就像放风筝,收放自如读后感教育孩子,就像放风筝。

这话听起来简单,可做起来,真不是那么回事。

我有个朋友,姓张,是个中学老师。

他教书育人,自认为是个高手。

可说到教育孩子,他却是一头雾水。

他的儿子小张,从小聪明伶俐,可就是不听话。

张老师想,这孩子得管,得严管。

于是,他开始给小张制定各种规矩,从早上几点起床,到晚上几点睡觉,事无巨细,全都要管。

小张一开始还听话,可时间一长,就开始反抗了。

他开始逃课,开始和同学打架,开始在家里摔东西。

张老师气得不行,心想,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他开始用更严厉的手段,甚至动了手。

可结果呢?小张不仅没有变好,反而变本加厉,最后竟然离家出走了。

张老师这下慌了,他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管得太严了?他想起小时候,自己的父亲也是这么管自己的,可自己并没有变成坏孩子。

他开始怀疑,是不是时代变了,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得变?他去找了另一个朋友,姓李,是个心理医生。

李医生听了他的故事,笑了笑,说:“老张啊,你这是放风筝放得太紧了。

风筝飞得高,是因为你放得松,你一紧,风筝就掉下来了。

”张老师听了,若有所思。

他开始试着放松对小张的管束,不再事事都管,而是给他一些自由。

小张一开始还有些不适应,可慢慢地,他开始变得自律,开始主动学习,开始和家里人沟通。

张老师这才明白,教育孩子,真的就像放风筝。

你得学会收放自如,不能一味地紧,也不能一味地松。

你得根据风的大小,调整线的松紧,才能让风筝飞得又高又稳。

可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张老师发现,自己还是经常忍不住要紧一紧线,生怕风筝飞得太高,飞得太远。

他开始明白,教育孩子,不仅是个技术活,更是个艺术活。

你得学会观察,学会调整,学会放手,才能让孩子真正地飞起来。

有一天,张老师在街上看到一个卖风筝的摊子。

他买了一个风筝,带回家,和小张一起放。

风筝飞得高高的,小张笑得开心极了。

张老师看着风筝,看着小张,心里突然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他知道,自己终于学会了放风筝。

教育像赏花--读《教育像什么》有感

教育像赏花--读《教育像什么》有感

教师发展JiaoShiFaZhan教师·TEACHER1142019年11月Nov.2019笔者开卷展读孙孔懿先生编著的《教育像什么》这本书,如聆听大师们取譬引喻。

其想象奇特,妙语如珠,精彩绝伦,给笔者以深刻启迪与美的享受。

编者以“教育像什么”为题,依次列成十个方面,将收集到的有关片段按每个小问题编排,并为每段论述加上标题,以备读者查找。

不同的比喻表达了不同的教育观念,读者对照阅读,能生成自己的认识,触发新的灵感与想象。

经常听人说教育如种田,教师甘做麦田里的守望者;也曾有人把教育比作养花,教师被视为是“养花匠”的角色,希望自己的“花朵”快快长大,成为令众人称慕的美丽品种。

为此,教育就像是灌溉肥料、搭建棚室、付出辛劳,静待花开。

然而真正的养花匠或许能够收获想要的鲜花,但作为教师的我们却未必能够将学生教育成我们理想中的样子,于是,我们难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如果教师试着将自己站在一个赏花者的角度,不再费尽心思希望这些“花朵”按照我们“规定的模式”成长,反而会对那些独特、另类的花朵称赞有加。

由此,笔者认为,教育更像赏花。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笔者每天要面对的是书本、作业本,每天所走过的是教室、办公室,打交道的是一群活泼又不太懂事的学生,工作在这样的环境里,有时难免会感觉这样的生活单调、枯燥、乏味。

于是,笔者换了一种心态去面对他们,于是就有了另一番感受:每天面对的那一本本课本、作业本,不正像一粒粒肥料,期待被播撒到渴求营养的禾苗中吗?教室、办公室不正是供禾苗生长的苗床吗?而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学生不就是那千姿百态、婀娜多姿的花骨朵吗?读史使人明智,赏花使人明理。

争芳斗艳的花儿常让人联想起那“芙蓉如面柳如眉”的江南美女,笔者却觉得把人喻作花更为贴切。

屈原是一枝高贵脱俗、素雅德馨的兰花;陶渊明是一枝独处在世外桃源、淡泊清雅的菊花;苏轼是一盆刚正不阿、静放馨香的君子兰。

诗人如花般的品质,决定了他们如同花朵般令人欣羡崇仰。

读《教育像什么》有感

读《教育像什么》有感

读《教育像什么》有感今年假期,我再一次阅读了《教育像什么》一书,刚阅读这本书时,我觉得他的风格和《做幸福的老师》这本书完全不同,很深奥,不易理解,也没有具体的案例,读起来很是费劲,读了几段后我便将他放在了一边,可是今天再读时,觉得书很有味道,他是将古今中外所有的名家名作提炼出来的一本精典著作,他需要我们读者仔细去品味,才能领略其中的道理,同时我在想,每一位名师在谈自己的专业成长时,都建议大家多读书,广读书,吸取各家之精华,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本书正是吸收了各家的精华,让老师们读一本书就能获得众家多年来,甚至于一生总结出来的结论。

在寒假期间,我都是一个人在安静的时候品味这本书,下面谈谈我读这本书的几点感想。

一、心灵,与学生共约。

书中苏霍姆林斯基说了这样一句话:“儿童渴望你成为朋友的愿望,教师要视为无价之宝。

”的确,学生从心底里是希望每一位老师成为他的好朋友,而现实却往往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导致很多事情学生都在被动的、有些抵触的去应付完成任务,缺少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有创新。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让学生想做什么、想说什么都能和他的老师交流呢?我认为一定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才能完全的接受你,把你当作他的朋友。

走进学生的心灵并非易事,需要老师们做在平时,比如,要做学生最信任的人,学生和你交流的事要经他本人的允许才能和大家说,否则学生便再也不敢和你说事情;还有要善于化批评为表扬,班级里的后进生,不能只看到他不好的一面,要多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并加以放大,让他们逐渐的扬长避短,逐步成长;还要学会倾听,学生和你说事时,无论多小的事,他都是很认真的,一次的不理睬,可能以后他就再也不和你说了;同时要和学生多交流,对于学生的求助要善待,没事时要找一些学生谈谈心,不一定都谈学习,要通过交流拉近和学生间的距离,当学生向你求助时,一定要善待,切不可因为他的求助是犯了错误,而狠狠的批评,我想学生既然向你求助,这说明他很需要你的帮助,只要处理的好,既可以教育学生,还可以成为值得学生信赖的人。

教育就像一缕春风读书笔记

教育就像一缕春风读书笔记

教育就像一缕春风读书笔记
泰戈尔曾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教育就像一缕春风》是80年代出版的刊物,当我捧在手里细细品味的时候,被书中无数个>故事深深的打动了。

本书为意大利小说家亚米契斯的代表作,以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
柯的男孩的成长故事。

详细地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其中,让我最感到印象深刻的一个故事是——《佛罗伦萨小抄写员》。

二岁的小学生朱利奥看着父亲天天辛苦地为一家赚钱,他想帮助父亲抄写(由于
他父亲的工作钱很少,所以帮助报社抄写而赚钱)。

于是,他在父亲十二点钟睡觉后偷偷地帮父亲抄写,一开始,父亲未发觉,他决定继续做下去。

后来,他因为每夜睡眠不佳而导致经常打瞌睡,引起了几
次父亲的责骂,但他没有放弃,还继续抄写,更没把真相说出来。

最后,父亲
得知了叙利奥一直在帮助他抄写,对自己骂叙利奥而后悔不已,并让他好好地
睡了一觉。

这个故事,给我的触动很深,我今年已经十一岁了,我一定要以朱
利奥为榜样,要多体贴体贴父母,现在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要把心用在学习和锻炼上,以优异的成绩来让父母觉得他们的辛苦有所值。

通过这一
本书,让我知道了怎么立身为人,也懂得了爱的真谛!。

《教育如兰》读后感

《教育如兰》读后感

《教育如兰》读后感《教育如兰》是一本令人深思的书籍,它以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观点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这本书通过讲述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展示了教育对一个人的塑造和改变。

首先,书中强调了教育的普遍性和包容性。

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环境中,每个人都会接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

教育如同兰花一样,无处不在,无声无息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

这种普遍性使得教育成为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其次,书中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品德和价值观。

在书中,主人公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逐渐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教育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素质和能力,还能够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只有通过教育,人们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此外,书中还强调了教育的个性化和多元化。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因此,教育应该根据个体的差异来进行。

教育不能简单地套用一种模式,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特长来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和优势。

通过阅读《教育如兰》,我深刻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使命和责任。

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教育中来,为下一代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应该不断反思和改进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使之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和人们的期望。

总之,《教育如兰》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它向我们展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教育。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育理论的著作,更是一本关于人性和社会的启示录。

我相信,只有通过教育,我们才能够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是什么读书后感四年级

教育是什么读书后感四年级

教育是什么读书后感四年级教育是什么——读后感(四年级)作为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我很幸运能读到一本名为《教育是什么》的书籍。

虽然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可能有些难度,但是在老师和父母的帮助下,我成功地读完了这本书。

通过阅读,我受益匪浅,对于教育的认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书中作者提到,教育并不仅仅是在学校里学习知识,它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过程。

我深有体会,因为除了在学校里学习知识外,父母也是我的第一任老师。

他们引导我学会做人,教导我如何与人相处。

这对于我来说同样重要,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需要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这些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另外,书中还提到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的重要性。

我非常赞同这一点。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总是鼓励我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例如学习音乐、绘画,参加体育运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不仅认识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且还培养了自信心和毅力。

这些都是教育的一部分,因为教育不仅仅是关于知识,还要培养我们的个性和特长。

书中还提到了教育的目标。

作者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深有体会,因为这些能力在现实生活中非常重要。

我们每天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需要我们动脑筋找到解决办法。

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它培养了我们的智力和创造力。

在学校里,我也注意到了教育的另一个方面,那就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在课堂上,老师教导我们要守纪律、关心他人、独立思考。

这些习惯和价值观都是教育的一部分,它们帮助我们在社会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为。

通过阅读《教育是什么》,我重新认识到了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个性、能力和价值观。

我认为,我们应该将教育作为一种积极的过程,主动参与其中,不断提升自己。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也明白了作为一个小学生,我有责任去尊重老师、关心同学,同时也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教育像什么

教育像什么

《教育像什么》读后感滨海县实验小学史梦丽语文小一我利用了暑假这段时间认真阅读了孙孔懿先生的《教育像什么》,自己觉得受益匪浅,对教育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对此我倍感欣慰。

下面是我读完之后的感受。

《教育像什么》这本书给我们呈现的对教育的的思维方式是非理性的,非逻辑的,直觉的,原发性和发散性的。

他是专家们先有探索教育是什么既而得出的。

换句话说没有教育是什么,就没有教育像什么。

所以“教育像什么”,是现存的许多教育经典都是教育家们思辨的结晶。

教育像什么和我以前读的教育类的书大不相同,在我的思维中教育类的书往往语言表达严谨,学术语繁多,读起来颇费力。

而这次的阅读感受却与此相反,形象生动,读起来饶有兴趣,这让我感受到教育不仅需要思辨,需要严谨阐述,它作为一门艺术还需要带诗意的比喻、比拟、象征甚至夸张,就是说,教育需要想象。

“教育像什么”首先突出了认识主体的主观感受与体验,是主体的一种信仰,一种看法,一种情境性、情感性认知。

这种认知是经验的和特殊的,偶然的和不确定的。

它能引起众多读者共鸣,却未必能接受“实践检验”。

“教育像什么”属于形象思维,它以意象为基本形式,通过想象来描述形象,把头脑中的意象外化为可感的别人能接受理解的具体形象,以表达思想,显示真理。

这里形象是想象的关键,探索者需要通过想象将知觉材料进行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的形象。

“教育像什么”是在一个独特情境中选择一个独特视角,着力反映事物某一侧面的特征,它关注的是本体与喻体之间某一“相似点”,追求一种“片面的深刻”。

这使得任何比喻都会构成某些逻辑矛盾,难以经受物理和事理的推敲。

“教育像什么”的答案则是百花齐放:例如说教育像引路,像熏陶,像雕塑,像种植,像开矿,像锤炼等等,到底像什么呢,都像都不像。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案是不确定的。

“教育像什么”更在乎大众接受的效果。

教育论著中大量的比喻易懂易记,一经产生不胫而走,其传播之速之广无可比拟。

一些比喻如“幼学如漆”,“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等等,在长期使用中获得锤炼和定型,形象而经济地表达着相应的教育理念,甚至形成一套“民间教育学”的话语体系而家喻户晓。

《教育像什么》读后感5篇

《教育像什么》读后感5篇

《教育像什么》读后感5篇第一篇:《教育像什么》读后感《教育像什么》读后感作为一名执教不久的教师,我深感自己教育知识缺乏,迫切想弥补自己的不足。

今年暑假有幸阅读了教育部门推荐的《教育像什么——一部形象化的教育学》一书。

全书按人•儿童、教育•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学校•校长、教师•教育家、目标•课程•教学•评价等部分进行归类和编排,阅读此书不仅满足了我多阅读教育经典的愿望,还提供了一部“形象化的教育学”。

下面结合书中的一些例子来谈谈我的一些认识。

“儿童刚开始表现出的兴趣,如同肥皂泡一样脆弱”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三年级的时候孩子们对新开设的英语课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随着知识内容的增加,难度的加深,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对此我也颇有感触,我所教的是高年级段,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如三、四年级,对于如何维持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一直致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与学生情感共鸣;采用情境、任务型、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功效;通过成功体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受之以“渔”使学生自己能掌握学习方法。

“教师的职责在于让阳光照耀孩子自由成长”孩子是属于大自然的,是天然的存在,这是人的本能,是自然的意志,而不属于教育者意识的一部分。

教育的目的、蓝图、对人的期待,应当符合人的天性,而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成功的教育,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孩子的才能是自然生成、自主发展的,无论知识技能学习的构建,还是品性养成的教育,都如此。

而且这种自我教育是动态的、可持续的。

所以,出自教育者单方面的教育只是抛砖引玉的起始,而孩子的自我教育的良性发展才是美好的过程。

教师们不仅需要建构教育想象,而且能够建构教育想象,能够建构教育。

教师每天的教育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是一片潜伏着教育智慧的文化栖息地。

他们总是涌动着创造激情,教育的灵感总是不时地来自他们的实践,教育的想象也总是让他们浮想联翩。

《教育是什么》读后感(精选5篇)

《教育是什么》读后感(精选5篇)

《教育是什么》读后感(精选5篇)《教育是什么》读后感(精选5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是什么》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育是什么》读后感1《教育是什么》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贯穿全书脉络的“三维九方”,感触最真切的是这本书不仅可以让老师、家长去如何教育孩子,还可以让我们学会自己教育自己,并灵活运用到工作中。

下面来谈谈我的两点感受。

一、教育源于兴趣归于兴趣书中写道“互联网时代需要的不是教学知识和技能的业师,而是教会学生喜欢学习、怎样学习的业师,因为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

互联网时代需要的,不是塑造学生人分尊卑思想观念、迷信权威思想方法的旧思想的人师,而是转变学生旧思想为新思想即人人平等思想观念、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人师”。

所以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在孩子们学习兴趣培养的时候多鼓励和加油,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肯定及鼓励学生自我表达,那么一个在鼓励、赞美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变得很自信,继而增加学习某项技能的兴趣,渐渐地对一些新鲜事物也愿意去尝试,且更赋有创造力。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喜欢给孩子报各种学习兴趣班,他们很容易盲目跟风、普遍撒网,觉得总有一个是适合孩子的。

其实不然,还是要以孩子学习某项技能后能获得快乐才是最重要,快乐形成了,兴趣也就培养出来了。

这样才能释放孩子的天性,让他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而不是由家长决定孩子要学什么。

所以在我们的工作中,开展有关于“理想教育小镇”、社区老年大学以及其他文化服务活动的时候,前期调研和征询居民意愿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有利于调动居民参与的热情和培养他们的兴趣。

二、教育的根本在德育书中有说道智育、体育、德育三者之间的关系,体育是智育和德育的基础,但智育和体育都是肉体之育,它们可以教人立地,而德育却可以教人顶天。

教育像什么

教育像什么

教育像什么刘丽君高一年级组这本书是作者把教育工作中的所思所想集聚起来,在一个个实例中寻找教育的真谛。

运用了各种优美的比喻来诠释教育,更具有艺术的气息,给人更多的思考。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也应该在平时多观察多思考,把脑子里瞬间的闪亮点记录下来,这样更有利于我们从事教育。

平实点讲,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

记得第一节教育学的课老师就跟我们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就是所谓的教育。

参加工作之后,又能够体会到教育其实也是自身的一种价值体现,古人云:“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本书用各种比喻给“教育像什么”写出答案,而我觉得,教育其实也是一门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认为,自我教育的前提是自我尊重。

他这样谆谆告诫年轻的教育者:“自我尊重取决于什么?怎么培养?年轻的朋友,请记住,这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

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为在要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露珠。

要培养自尊心,只能用温柔细致的教育手段。

自尊心是不能容许采用粗鲁的、“强有力的”、“凭意志的”手段的。

”最近,听我的一个朋友讲起这样一件事。

她去听课,上课的是一个年轻的老师,像平时听课一样,她坐在教室的最后面,年轻的老师也许紧张了,写满生字的小黑板怎么也挂不到黑板上。

复习完了生词,教师让学生自由地读课文,很快,学生们读书声陆续停下来,教室里顿时静了下来。

可是,一个男孩子还捧着书,大声地读着,他一点也没觉察到什么,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回荡着这个小男孩稚嫩却有点结结巴巴的读书声。

有几个孩子坐不住了,开始向那个小男孩示意让他赶紧停下来,小男孩根本没理睬,仍然大声地读他的课文,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学生们回过头着急地看看老师。

读《教育是什么》心得(张莉)

读《教育是什么》心得(张莉)

读《教育是什么》有感新关小学张莉教育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有着9年教龄的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也曾认真地思考过。

教育是一种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传承和提升行为,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还是一种以某些主观意识形态去适当改变另外一些主观意识形态的方法?抑或,如德国人斯普朗格那样从反向来思考:教育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柳袁照先生以他的新著回答了这个问题。

作为一所被《人民教育》命名为“最中国”的学校——苏州市第十中学(前身为百年老校苏州振华女校)现任校长,柳袁照对“这个园子”里的“斯人”、“斯事”如数家珍。

他给我们讲述了“一所学校的百年故事”。

从他的娓娓道来和诗性的表达中,我试着去寻找答案。

教育是一种呵护。

柳袁照在《自序》中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完美、独特的“这一个”,教育要呵护他们,尊重他们,包括为他们的成长创设条件,捍卫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尊严。

在《我与七班的故事》中,他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学校一年一度迎新长跑,按照惯例,根据队列,要当场评出一二三等奖。

竞赛组织者让作为校长的他宣布一等奖名单,他看着下面未能获奖的学生懊丧的表情,临时起意,行使了担任校长八年来第一次使用的否决权,否决了这份名单,转而宣布,所有班级都是一等奖,赢来雷鸣般的掌声。

活动结束后,他首先去了本该获得唯一一个一等奖的班级,问学生是否有些不服气,学生异口同声说“没有”,只是要求他唱一首歌;几个月后,他从到校采访的记者那里获知,七班墙壁上挂的仍是三等奖奖状,同学对记者说:“其实,一次比赛中的成败,几个小时,顶多十几天,也就忘了。

校长这样做反而会让我记一辈子。

他是从另一个角度来鼓励我们。

”教育是一种成全。

在《三先生王季玉》一文中,柳袁照写道,振华校刊有这样一段表述,“本校以培养青年充分知能,使学行完美,体用兼明为宗旨”;振华学子的一言一行都不是为了作秀,而是为了展现出一个真正的自我,塑造真正完美的人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亮心灯
——《教育像什么》读后感
教育像什么?对着这本书的封面,我想到教师一般比喻成“工程师”、“园丁”、“蜡烛”等,而教育像什么?我还真想不出合适的语言表达它,我带着好奇心的想法走进了《教育像什么》一书。

书中对“人像什么,儿童像什么,学校像什么,教师像什么,教育探索像什么……”一系列的教育若干要素的想象与描述。

我细细地品读着那些文字,犹如在聆听教育大师们尊尊教导,他们的妙语让我拍案叫绝,读后如醍醐灌顶,点亮我的心灯。

掩卷深思我过去的教学岁月,不得不承认自己教育理论素养的缺失和教育行为粗暴。

读了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启示是:今后我们应该蹲下来看孩子,要把孩子的心灵之窗打开,走进孩子的心灵才是教育走上成功的捷径。

一、走进心灵,融洽师生关系
读着大师学者们的语录,思考着精彩的点评,我觉得自己有时候就是因为没有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才使问题变得难以解决。

我们身边有相当一部分老师的工作方法太简单了,而且多年如一日,变化不大,无非是一边“严管”,一边“奉献爱心”。

严管不见效就用爱心感动之,爱心感动不了,就更加严厉的管理之,再不管事,只好借家长的手“修理”之。

然而学校管不了的学生往往家长早就失控了,家长还在指望老师把他的孩子弄过来呢!于是没棋了,剩下的只有牢骚、无奈和疲惫。

而且工作方法越简单,教师越感觉劳累,因为低科技含量、低效率的重复劳动最磨损人的心灵。

反思我们过去的教育行为,有时尽管我们觉得自己很关爱学生,但心里那股对学生的爱,往往不理智地转化为一股恨铁不成钢的怨气,忽视了比爱更重要的是尊重。

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

通过细读“人.儿童”这一章节,我明白了,与学生相处时,了解学生的心态至关重要。

教师的一句叮咛,一声真诚的鼓励,一个赞许的微笑,都会让学生的内心多几分喜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以一个人的心灵去精细地接触另一个人
的心灵的工作。

”感受孩子的纯真童心,走进孩子的心灵,教育就能如丁香花般悄悄绽放。

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才能更好地融洽师生关系。

通过阅读和体会《教育像什么》,今后我会在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关爱学生。

当学生有点滴进步时,多鼓励;当学生取得成绩时,多赞扬;当学生出现差错时,多宽容;当学生迷惑不解时,多点拨。

我会把师爱化为慈祥温和的关怀与理解,公正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进而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二、沟通心灵,以友谊促自信
读了《教育像什么》,我深深的体会到:教育,主要不是靠“嘴”,靠的是情境,靠的是行动,靠的是尊重与平等。

但我对书中有些观点持有自己的思考。

如,我不赞成教师做学生“灵魂的工程师”。

因为到底什么样的“灵魂”最有利于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发展,你并不一定清楚。

再说,你对自己的“灵魂’就那么自信吗?
再如,我不赞成教师“甘当人梯“。

甘当他人人梯,表面上看起来高尚,实际上,不但贬低了自己的人格,而且巧妙地贬低了对方的人格。

为他人做人梯,表面上降低了自己,骨子里却是居高临下。

“甘为别人当人梯”和“把别人当人梯”是同一种思维方式的两个极端。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缺乏平等意识。

缺乏平等意识,教师就不能与学生建立起真正的友谊,学生就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我们也就不可能真正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不能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健康成长就是一句空话!
由此,我想到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说的是一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女教师,过去她曾带过一个班,班上有位学生口吃,同学常常模仿他,取笑他。

这位同学在班里抬不起头来,性格变得孤僻、自闭。

为了帮助这位同学重树信心,这位女教师经常让这位同学在课堂上朗读课文,每次都表扬他:“声音真洪亮!”“感情很到位!”“表情很好啊!”有一次,这位同学在课堂上朗诵了一首诗,这位教师由衷地夸奖道:“跟播音员水平差不了多少……”在该教师的鼓励下,这位同学渐渐地变得开朗了、自信了,不仅矫正了口吃,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而且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专业!
惊叹之余,不妨反过来想想,如果这位同学不相信教师,那么教师的话能产生这么大的效果吗?肯定不能。

由此可见,只有达到心灵的沟通,相互信任,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深厚而又持久的友谊,才能真正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才能使我们达到顺利施教的目的。

三、绿化心灵,提升自身素养
读着书中“教师教育家”、“原则方法艺术”、“学校校长”等章节,品味着其中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孩子学会生存”,了解着“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活得起劲——有乐趣、有成绩、有人需要”,欣赏着“教师阳光,才能使学生阳光”,“教师就应该不断地绿化自己的心灵,绿化的办法就是反思”。

这一句句精彩的点评,不只是对一个个教育警句的深思,更让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任重而道远。

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型老师,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工作的“科技含量”、“智慧含量”乃当务之急,也许有人会认为:教学工作科技含量不高,教师不断重复自我,根本找不到超越自我的感觉,这是教师的悲哀,教育的悲哀。

但我想,这种认识对学生的影响肯定也是潜移默化的,以致于很难培养出开放的,全面发展的,充满创新精神的学生来。

那么,教师是不是只有牺牲了健康、家庭、亲情这些大家视如珍宝的东西之后,才能获得社会和大众的认可?难道我们兢兢业业的工作不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而只是为了证明教育工作的崇高和伟大吗?至于我们如何选择自己的工作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还是有自主权的,千万别摆出一副“纯洁受害者”的样子,说自己不得不这么做。

我觉得要想做一名好教师,就是要做一个懂得用理论指导实践、懂得理性的思考分析教育现象,能把教育挖深挖透的教师。

不是简简单单地爱学生就可以了。

叶圣陶曾经指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首先必须有高尚的人格作保证。

教师,作为神圣而光荣的职业,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的重任,理应以自己的高尚人格去塑造自己的学生和自身。

”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自身人格修养和素质的提高,不断进行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不断进行理论的学习,形成自己独特而鲜明的个性,健康的人格,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这样的教师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自己。

虽然这本书读完了,但是我觉得我还没有读完,里面鲜明的案例,还
有那些深刻的道理,还需要自己去思考,去体会,教育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感受。

这些都是我从《教育像什么》这本书中感悟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