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场角
视场角的名词解释

视场角的名词解释视场角是指从一个特定位置(通常是观察者的眼睛)能够观察到的范围。
它用于描述视野的广度或范围大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于用肉眼来观察周围的事物。
当我们转动头部时,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事物,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可以同时捕捉到不同的景象。
我们所能看到的事物的范围,就构成了视场角。
视场角的大小取决于多个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眼的解剖结构。
人眼的眼球是球形的,前面覆盖着一个透明的角膜。
当光线通过角膜,穿过晶状体和玻璃体,最后到达视网膜时,它会在这些层中屈折和散射。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会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形成我们所看到的图像。
视场角的大小也受到眼睛肌肉的控制。
人眼的肌肉能够根据我们的需要调节晶状体的形状,从而聚焦于不同的距离。
当我们注视远处的物体时,肌肉会使晶状体扁平,从而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
而当我们注视近处的物体时,肌肉会使晶状体变得更加圆形,以便将光线正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
除了人眼的结构和肌肉的控制外,视场角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也会限制我们的视场角。
举个例子,有些相机镜头可以捕捉更广阔的景象,使我们能够获得更大的视场角。
在电影制作中,广角镜头常常被用来拍摄宽广的风景或场景。
相比之下,望远镜使用了特殊的光学设计来放大并聚焦远处的景象,但同时也缩小了我们能够观察到的范围。
视场角的概念不仅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还在许多学科和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天文学中,视场角用来描述望远镜所能够显示的天空范围。
广角望远镜可以捕捉到更宽广的天空,而狭窄的视场则能够使我们专注于更小的天体。
在摄影学中,视场角决定了相机镜头所能够拍摄到的景象的范围。
视场角还与人类感知和认知的研究相关。
当我们从一个局部的视野中观察事物时,我们可能会忽略或忽视周围的细节。
相反,当我们拥有更广阔的视场角时,我们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更全面地了解周围的环境。
在设计、建筑和城市规划等领域,视场角的概念被用来考虑人们在特定环境中的观察和体验。
光学名词解释

18、 TTL(Total Track Length) 总高可分为光学及机构,一般在光学仕样中为光学TTL,在镜头图面中为机构 TTL。光学TTL为从光学系统的第一片镜片至成像面的长度,如红色部份。机 构TTL为从Barrel顶端至成像面的长度,如蓝色部份。
.
19、 Contrast(对比)
指影像中的明亮区域与阴暗区域的明度比率。如下图的比较:
16、 IR-Cut Filter IR cut filter主要是用来阻隔红外线,使得Sensor对红外线变得较为不敏感。 一般光谱如下:
.
17、 OLPF(Optical Law Pass Filter) 低通滤波器(optical low-pass filters 简称 OLPF ) 主要消除纱窗(aliasing) 效应,应用于CCD或CMOS成像系统中,达到高质量之成像效果。OLPF是 利用石英材料之双折射特性,依据各种CCD之规格需求而设计,若系统要求 高质量效果,则石英需由不同厚度、角度及片数作各种堆栈设计。下图为有 使用OLPF与无使用OLPF的差异。
(√2为一般计算方式,但不同厂牌或型号Sensor处理逻辑不同,会有差异)
.
15、TV-Line TV-Line就是在画面水平影象中可解析多少条线,可由解像力来换算 TV Line = Lp/mm x 2 x Sensor宽,例:1/4”1.3M Sensor 中心 1000/2.8u/2/√2 = 126 lp/mm 126x2x1024x2.8/1000 = 722 700 TV Line 外围 1000/2.8u/2/√3 =103 lp/mm 103x2x1024x2.8/1000 = 590 600 TV Line 但有时会因噪声干扰而无法解析700/600 TV Line,所以市场需求最低为: 中心 600 TV Line;外围 500 TV Line。
摄像机焦距和视场角计算

焦距与视场角计算部门:网络通讯室编辑:小李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距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f=wL/Wf=hL/Hf:镜头焦距w :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W:被摄物体宽度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H:被摄物体的高度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规格w h1/3" 4.83. 61/2" 6.44. 82/3" 8.86. 61" 12.7 9.6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o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欲监视景物的尺寸*.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
图解选择镜头步骤:所需的视场与镜头的焦距有一个简单的关系。
利用这个关系可选择适当的镜头。
估计或实测视场的最大宽度;估计或实测量摄像机与被摄景物间的距离。
举例:假设用1/2” CCD摄像头观测,被测物体宽440毫米,高330毫米,镜头焦点距物体2500毫米。
由公式可以算出:焦距f=6.4X2500/440〜36毫米或焦距f=4.8X2500/330 〜36 毫米当焦距数值算出后,如果没有对应焦距的镜头是很正常的,这时可以根据产品目录选择相近的型号,一般选择比计算值小的,这样视角还会大一些。
摄像机视场角、拍摄范围与镜头、CC的关系摄像机拍摄的视角与镜头的毫米数、CC的尺寸大小密不可分,下表为镜头毫米数与搭配的CC拍摄视角的对应关系,可供大家参考:1/3"C C D搭配镜头拍摄范围的尺寸如下表所示:CCD,电耦合器,感光元件,CCD靶面的大小和像素的高低是影响拍摄效果的主要因素。
视场角的名词解释

视场角的名词解释视场角(Field of View)是指观察者所能够看到的视野范围。
它是一个三维空间中的角度,用来描述一个人或者一个设备所能够在任意时刻所看到的范围。
视场角通常用度数或弧度来表示,从观察者的位置出发,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视野都会有一个角度来描述。
视场角的大小取决于观察者的位置、眼睛或者设备的属性,以及外部的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到视场角这个概念,尤其是在与视觉相关的领域,比如摄影、电影制作、游戏设计等等。
在这些领域中,视场角的大小往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观众或者玩家所能够看到的内容有多广阔。
视场角的概念最早由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引入,用来解释人类的观察和感知方式。
人类的双眼位于头部的前方,每只眼睛所看到的视野有一定的重叠区域,这部分重叠区域可以提供更加清晰和立体的视觉效果。
因此,人类的视场角相对于许多其他动物来说并不是很大,但却具有更强的立体感。
而在摄影中,摄像机的视场角指的是摄像机所能够捕捉到的范围。
在实际操作中,摄像机的视场角可以通过更换镜头的方式来实现。
广角镜头可以提供较大的视场角,能够拍摄到更广阔的景象,而长焦镜头则相反,它缩小了视场角,使画面更加聚焦。
不同的镜头可以让摄影师根据拍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视场角。
在电影制作中,导演和摄影指导会根据故事情节和视觉效果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视场角。
举个例子,如果想要表现一个紧凑和紧张的场景,导演通常会采用较小的视场角,使画面更加局限和封闭,增强观众的紧张感。
而在表现广袤和壮丽的自然风景时,导演可能会选择较大的视场角,使画面更加开阔和震撼。
此外,在虚拟现实和游戏设计领域,视场角的概念也被广泛应用。
虚拟现实设备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沉浸的体验,用户可以完全沉浸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
视场角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用户能够感知到的虚拟环境的真实感和逼真感。
因此,虚拟现实设备通常会尽可能地扩大视场角,以提供更加逼真和沉浸式的体验。
总结起来,视场角是指观察者或者设备所能够看到的视野范围。
[宝典]常用光学计算公式
![[宝典]常用光学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6605b3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19.png)
常用光学计算公式文章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12-07-03)1. 焦距:反向延长的轴上成像锥形光束与延长的入射光束相交形成一个平面,从像到该平面的沿光轴距离就是焦距。
焦距f、通光孔径D与f/#(F数)之间的关系:2.视场角:由光学系统主平面与光轴交点看景物或看成像面的线长度时所张的角度。
全视场角2ω、像面尺寸2y与焦距f之间的关系:像面尺寸=像素数×像元尺寸ω=arctg(像素数×像元尺寸/2f)视场角分为水平视场角和垂直视场角,没有特殊说明是指由像面对角线尺寸计算出的视场角。
3. 分辨率:反映光学系统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通常将光学系统能够分辨名义物距处两个靠近的有间隙点源的能力定义为分辨率。
瑞利判据指出,两个靠近的有间隙点源通过光学系统成像,每个点都形成一个衍射斑。
如果两个衍射斑之间的距离等于艾里斑半径,两个点像是可以分辨的,此时像面上两个点的间距d 为:4.空间分辨率:探测器的张角,为像元尺寸与焦距的比值,单位为mrad。
空间分辨率=像元尺寸/f5. 尼奎斯特频率:是像素化传感器可以成功记录的最大空间频率,为1/(2像素周期),以lp/mm为单位。
例如,某传感器的像元尺寸为25um,其尼奎斯特频率为:1000/(2×25)=20lp/mm6.视觉放大率:视觉光学系统的放大倍率,其定义为有光学系统(即通过光学系统观察)时目标所张的角度与无光学系统(即用肉眼直接观察)时目标所张的角度之比。
在人眼为探测器的目视光学系统中,在250mm距离处定义放大倍率为1。
目镜视觉放大率Г=250/f7.数值孔径:就是到达轴上像的边缘光线的半锥角的正弦,即来自轴上物点的半锥角的正弦。
8.红外系统识别和探测距离的计算:其中,d s—识别距离d t—探测距离h—物体尺寸f—光机系统焦距n—识别或者探测所需像素数d0—像元尺寸9. 光焦度:焦距的倒数。
用Φ表示:其中,n—透镜的折射率r1,r2—透镜的两个曲率半径d—透镜的中心厚度对于薄透镜,光焦度Φ为:两个组合光学系统的光焦度Φ为:其中,f—组合系统的焦距Φ1,Φ2—两个系统的光焦度d—两个系统主平面之间的距离10. 平行平板:是个无光焦度的光学元件,不会使物体放大或者缩小,在光学系统中对总光焦度的贡献为零。
【最新】视场角

【最新】视场角视场角视场角:概念在监控摄像机中。
焦距的远近焦距越长,视场角度就越小,但是视野就越远。
视场角与视野范围成正比。
目录基本资料分类按视场角将镜头分类编辑本段基本资料图一;英文 fieldangle; angle of vieOS)的尺寸是随相机的不同而不同(如有1/2.5英寸,1/1.8英寸等),所以同样焦距的镜头在不同尺寸感光元件的数码相机上,成像的视角也不同。
举个例子来说,50mm焦距的镜头用在135胶片相机上,其视角大约是46度,而用在APS-c画幅(感光元件对角线长度是135胶片的2/3)的单反相机上,其视角就是大约30度。
而这50mm镜头在APS-c的机器上的拍摄视角大概与75mm焦距的镜头在的135胶片机的底片上成像的视角相当,都是大约30度。
即50mm镜头转换成135胶片机的焦距就是75mm,也就是等效焦距。
3.等效焦距计算公式如下图所示,等效焦距计算公式可表示为:等效焦距=(135胶片对角线/CCD对角线)/镜头实际焦距4.等效焦距意义仅仅以镜头的真实焦距,无法比较不同相机的拍摄范围(成像视角)。
但对于用户来说,真正有意义的正是相机的拍摄范围(视角大小)。
而由于一直以来大家通常以135胶片相机的镜头焦距来界定拍摄视角(135胶片相机的感光面尺寸是36 _ 24mm,也就是我们平时在照相机馆中看到的最为普遍的那种胶卷。
)所以大家也习惯于将不同尺寸感光元件上成像的视角,转化为135相机上同样成像视角所对应的镜头焦距。
这样,不管我们采用的CCD/CMOS尺寸如何,我们就可以简单对比各款相机之间的视角大小了。
5.视场角1.视场角定义:视场角,即FOV,是衡量照相系统拍摄范围能力的标准。
由上述公式所知,视场角随着像高的增大而增大,随着焦距的增加而减小。
(该公式仅适用畸变较小的情况,其中h是像高,f是镜头焦距)2.视场角与焦距的关系焦距越短,视场角越大,放大倍率越小,拍摄范围越大,拍摄画面中的人越小。
fov曲线定义

fov曲线定义
视场角(Field of View)曲线被用于描述人眼或相机在特定观察距离下所能看
到的水平角度范围。
视场角曲线的定义涉及到两个关键参数:观察距离和水平视场角。
观察距离是指观察者(或相机)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水平视场角是指从观察者(或相机)所在位置的水平线开始,能够看到的水平线范围。
视场角曲线通常是一个以观察距离为横轴的曲线,纵轴表示在对应观察距离下
的水平视场角。
曲线的形状取决于观察者(或相机)的特性以及观察距离。
在一些应用中,视场角曲线可以使用简化的形状来近似描述,如圆形或椭圆形。
视场角曲线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特别是在光学和计算机图形学中。
在光学中,视场角曲线可用于设计镜头以便在相机或望远镜中呈现特定的视野。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视场角曲线用于渲染三维场景到二维图像,并决定图像中物体的大小和透视效果。
当观察者(或相机)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增加时,视场角曲线通常会变得更宽。
这意味着观察者能够看到更宽广的视野。
反之,当观察距离减小时,视场角曲线会变得更窄,观察者只能看到较小的视野。
视场角曲线的定义和应用对于理解人眼视觉和相机成像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
用中,我们需要根据特定的需求,通过调整观察距离和水平视场角来控制视野范围,以便达到最佳的观察效果。
光学中的视场角

光学中的视场角视场角是指在光学系统中,从目标或者光源的边缘到光学系统的轴线之间的夹角范围。
它是用来描述一个光学系统能够捕捉到的视野范围大小的重要参数。
视场角的大小可以影响到人眼的观察范围以及摄像机和望远镜等光学设备的成像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光学中的视场角的概念、定义以及应用。
视场角的定义与计算在光学中,视场角通常用角度来表示,常用单位为度数。
它的定义是光束从光学系统的入射孔径边缘到成像面上对应点的轴向夹角。
视场角可以分为水平视场角和垂直视场角,当光学系统的视场为圆形时,视场角一般被定义为圆锥的半顶角。
视场角的大小与光学系统的选择有关,不同的光学系统可以具有不同的视场角范围。
视场角在光学设备中的应用视场角在光学设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摄像机中,视场角的大小决定了我们能够捕捉到的画面范围。
较大的视场角可以提供更广阔的视野,使摄像机能够捕捉到更多的细节和场景。
这在监控系统、航拍摄影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在望远镜和显微镜等观测设备中,视场角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我们能够观察到的天体或微观结构的范围。
望远镜的视场角越大,我们能够观察到的星空范围就越广阔。
而显微镜的视场角则决定了我们能够观察到的样本范围。
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技术中,视场角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较大的视场角可以提供更沉浸式的体验,使用户感觉更加真实和逼真。
因此,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的设计中,视场角的大小是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扩大视场角,一些光学系统采用了广角镜头或者鱼眼镜头。
这些镜头能够显著提高视场角,使得画面更加广阔。
然而,广角镜头也会引入一些畸变,需要通过适当的校正方法进行处理。
总结视场角是光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光学系统能够捕捉到的视野范围大小。
视场角的大小在摄像机、望远镜、显微镜以及虚拟现实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光学系统和调整视场角,我们可以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好的观察体验。
光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将进一步推动视场角的研究和应用,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视觉享受和科学发现的机会。
镜头视场角测量方法 ..

工程名视场角测量审查制作文件编号
版本2014-11
镜头视场角测量方法
视场角的计算:Sensor:OV-9712 1/4”(ф4.5)
以镜头为顶点,以被测目标的物象可通过镜头的最大范围的两条边缘构成的夹角,
称为视场角
投影测量法
用投影的方式,测出这颗镜头在ф4.5像场时的角度。
可以先测出上图中s和a~b的数据
准备:卷尺\直尺、投影机、
站名:投影测量法
步骤图示备注
步骤一
将镜头
固定在投
影机上,
并测出投
影距离为
30cm
步骤二
用直尺
测出ф4.5
的对角长
度为89cm
步骤三
用CAD
模拟出这
颗镜头的
视场角
度,用标
注角度,
直接显示
角度为
112°。
等效焦距和fov计算

等效焦距和fov计算等效焦距和视场角(Field of View,FOV)是摄影领域中常用的两个概念。
它们分别描述了摄影镜头的焦距和拍摄范围,对于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来了解一下等效焦距的概念。
等效焦距是指在使用不同画幅(传感器大小)的相机时,为了获得相同画面视角的照片,所需要选择的焦距。
在全画幅相机上使用50mm焦距的镜头,与在APS-C画幅相机上使用35mm焦距的镜头,可以得到相同的画面视角。
因此,我们可以说50mm在全画幅相机上的等效焦距为35mm。
等效焦距的计算基于画幅的差异。
画幅越小,相同视角所需要的焦距就越小。
这是因为画幅越小,相同视角的照片需要更大的视场角,而焦距越小的镜头能够提供更大的视场角。
所以,等效焦距的计算公式可以简单地表示为等效焦距 = 真实焦距× 画幅系数。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视场角(FOV)。
视场角是指相机能够拍摄到的范围,通常以角度来表示。
较大的视场角意味着相机能够拍摄到更宽广的场景,而较小的视场角则表示相机的拍摄范围较窄。
视场角的大小与焦距有关。
较小的焦距意味着更大的视场角,而较大的焦距则意味着更小的视场角。
举个例子,广角镜头通常具有较小的焦距,因此能够提供较大的视场角,适合拍摄广阔的场景。
而长焦镜头则具有较大的焦距,能够提供较小的视场角,适合拍摄远距离的主体。
通过等效焦距和视场角的计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镜头的使用效果。
例如,对于拍摄风景的人来说,通过计算等效焦距和视场角,可以选择合适的镜头来捕捉到所需的广阔场景。
而对于拍摄远距离主体的人来说,可以通过计算等效焦距和视场角,选择合适的长焦镜头来获取所需的窄视场角。
总结一下,等效焦距和视场角是摄影中重要的概念。
等效焦距描述了不同画幅相机上所需选择的焦距,以获得相同的画面视角;而视场角描述了相机能够拍摄到的范围,与焦距的大小有关。
通过了解和计算等效焦距和视场角,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镜头,拍摄出理想的照片。
镜头视场角测量方法

版本
视场角测量
2014-11
镜头视场角测量方法
审查
制作 刘焱伟
视场角的计算: Sensor:OV-9712 1/4”(ф 4.5)
以镜头为顶点,以被测目标的物象可通过镜头的最大范围的两条边缘构成的夹角, 称为视场角
投影测量法
用投影的方式,测出这颗镜头在ф 4.5 像场时的角度。 可以先测出上图中 s 和 a~b 的数据
准备: ST_4039_T1_BW 、卷尺\直尺、投影机、
站名:投影测量法 步骤
图示
步骤一 将镜头
固定在投 影机上, 并测出投 影距离为
.5 的对角长 度为 89cm
步骤三 用 CAD
模拟出这 颗镜头的 视场角 度,用标 注角度, 直接显示 角度为 112°
备注
焦距与视场角

监控摄像机参数简介2007-06-02 安防监控之摄像机焦距与视场角、景深、反差、变形有什么关系?焦距与视场角:焦距愈长、视场角愈小,拍摄的范围愈小。
反之,焦距愈短,视场角愈大,拍摄范围愈大。
焦距与景深:焦距越长,景深越短,焦距越短,景深越长。
焦距与反差:焦距短反差大,焦距长反差小。
焦距与变形:焦距愈短变形愈大,焦距愈长变形愈小。
对于我们的摄影爱好者来说,应该了解掌握你的镜头的性能特点,熟练应用于摄影实践,这样才会创作出高质量的摄影作品。
(由贺春桥转摘自网络)摄像机的视场、视场角是什么意思视场:镜头在底片上成像清晰的范围。
视场角:视场边缘与镜头后节点所形成的夹角。
视角的大小受画幅尺寸的制约。
焦距相等的镜头用于不同画幅的照相机上,视角视不一样的。
长焦距镜头视场角窄于40°,例如:镜头焦距25 mm,视场角为45°左右。
镜头焦距50 mm,视场角为23°左右。
镜头焦距75 mm,视场角为14°左右。
镜头焦距100 mm,视场角为12°左右。
镜头焦距150 mm,视场角为8°左右。
照度的直观概念光照度可用照度计直接测量。
光照度的单位是勒克斯,是英文lux的音译,也可写为lx。
被光均匀照射的物体,在1平方米面积上得到的光通量是1流明时,它的照度是1勒克斯。
有时为了充分利用光源,常在光源上附加一个反射装置,使得某些方向能够得到比较多的光通量,以增加这一被照面上的照度。
例如汽车前灯、手电筒、摄影灯等。
以下是各种环境照度值:单位lux黑夜:0.001—0.02;月夜:0.02—0.3;阴天室内:5—50;阴天室外:50—500;晴天室内:100—1000;夏季中午太阳光下的照度:约为10*9次方;阅读书刊时所需的照度:50—60;家用摄像机标准照度:1400。
镜头的专业术语(中文、英文对照)1、aberration像差:光学系统中对成像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
视场角名词解释

视场角名词解释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视场角这个有意思的玩意儿。
你说视场角像啥呢?就好比你站在一个地方,你眼睛能看到的范围,那就是视场角啦!想象一下,你站在山顶上,那你能看到的风景是不是特别广阔呀?这就相当于一个很大的视场角。
但要是你站在一个小胡同里,那你能看到的就只有眼前那一点点,这就是个小视场角喽。
视场角在很多地方都可重要啦!比如说咱看电影的时候,那大屏幕给咱的感觉就是视场角超大,好像自己都身临其境了呢!你能一下子就看到整个画面,感觉特别爽。
要是屏幕很小,那视场角就小啦,看着就没那么带劲咯。
还有啊,拍照的时候也一样。
有的相机拍出来的照片能把一大片景色都装进去,这就是大视场角的功劳呀。
要是视场角小了,可能就只能拍到一点点东西,那多可惜呀!你想想,要是你去旅游,想拍个美丽的风景,结果就只拍到了一小部分,那不就跟没拍差不多嘛。
再比如说望远镜,那也是跟视场角有关系的呀。
大视场角的望远镜能让你一下子看到好多星星,哇,那感觉就像自己遨游在宇宙中一样。
小视场角的望远镜呢,可能就只能看到那么几颗星星,多不过瘾呀。
咱平时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视场角的问题呢。
比如你在开车的时候,要是视场角太小,那可危险啦,说不定旁边突然冒出来一辆车你都没看到呢!所以呀,保持一个好的视场角可重要啦。
那怎么才能知道一个东西的视场角是大是小呢?这就得看具体的参数啦。
就像你买东西要看说明书一样,上面都会写得清清楚楚的。
而且不同的东西视场角也不一样,得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呀。
哎呀,视场角这东西真的是太有意思啦!它就像我们的眼睛一样,能让我们看到不同大小的世界。
所以呀,我们可得好好了解了解它,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乐趣和便利。
你说是不是呢?反正我觉得是!视场角真的很重要,我们可不能小瞧了它呀!。
光学仪器的视场角检测标准

光学仪器的视场角检测标准
光学仪器的视场角检测标准通常根据不同的仪器类型和应用领域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视场角是指从仪器的光学轴线到最外侧可见目标的角度范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光学仪器的视场角检测标准:
1. 显微镜:视场角通常指显微镜的物镜视场角,即物镜能够同时观察到的视野范围。
常见的标准物镜视场角为18-22度。
2. 望远镜:望远镜的视场角通常指可通过望远镜目镜观察到的视野范围。
视场角越大,表示能够观察到更广阔的天空或地面景物。
常见的标准望远镜视场角为45-60度。
3. 摄影镜头:摄影镜头的视场角通常是以画幅对角线的形式给出。
常见标准视场角包括全画幅的约84度,APS-C画幅的约
65度。
4.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的视场角指的是眼镜的视场角,即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范围。
常见的标准视场角为约45度。
需要注意的是,视场角的检测标准可能会因不同的应用领域和专业要求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选择和使用光学仪器时,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标准进行选择和评估。
镜头的视场角计算公式

镜头的视场角计算公式
镜头的视场角
在摄影和电影制作中,镜头的视场角是指镜头能够捕捉到的画面范围。
不同的视场角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因此视场角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视场角的定义、计算公式,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定义
视场角是指一块感光面(例如相机胶片或数字传感器)上被镜头所投影的画面范围。
视场角的单位通常用度(degree)或弧度(radian)来表示。
计算公式
镜头的视场角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视场角 = 2 * atan(感光面尺寸 / (2 * 焦距))
其中,感光面尺寸是指感光元件(例如胶片或传感器)的对角线长度,焦距是镜头的焦距。
举例解释
假设我们有一台全画幅相机,其感光面尺寸为36mm x 24mm,焦距为50mm。
我们可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出该相机的视场角:
视场角= 2 * atan(36 / (2 * 50)) ≈ 度
这意味着该相机的镜头能够捕捉到一个度的画面范围。
如果我们
换成一个焦距为200mm的镜头,应用相同的公式计算,可以得到:视场角= 2 * atan(36 / (2 * 200)) ≈ 度
这个结果表明,以200mm焦距拍摄的画面范围比以50mm焦距拍摄的画面范围要窄。
总结
视场角是镜头的一个重要参数,可以决定画面的范围和视觉效果。
通过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知道不同焦距的镜头所能捕捉到的视场角大小。
了解视场角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助于摄影师和电影制作人在选
择镜头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创作。
完全解析视场角度

完全解析视场角度作者:暂无来源:《摄影之友·影像视觉》 2014年第12期当你进行取景的时候,焦距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Marcus Hawkins将为你进行详细的解释……翻译:刘张铂泷编辑:安静美编:周蕾什么是视场角?● 视场角是衡量一支相机镜头能够“看到”的最大视野范围的标度,通常以角度作为单位。
很明显,决定视场角的关键在于镜头焦距,焦距越长的镜头视场角越小。
举例来说,一支200mm的镜头的视场角大约为12度,而一支20mm的镜头的视场角则要宽广的多,在全画幅相机上大约为94度。
如果是变焦镜头的话,视场角则是随着焦距变化而变化的。
另外,相机的感光元件尺寸也会对视场角有影响。
为什么感光元件对视场角有影响?● 多数镜头都是为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设计的。
全画幅相机的感光元件尺寸约等于一张标准35mm底片的大小。
所以,如果使用全画幅相机拍摄的话,那么所见即所得(用实时取景的时候才是——我们稍后会谈到)。
不过多数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比全画幅的要小,它们的感光元件大小和老派的APS-C胶片相机相仿。
用这样的相机通过相同的镜头看到的场景要更小一些,也就是说事物在画面中的尺寸相对会更大一些。
所以说小的感光元件增加镜头焦距?● 不是的,镜头焦距并没有增加——不管接在什么相机上面,一支50mm的镜头都还是一支50mm的镜头。
只是视场角变窄了,所以看起来像是用焦距更长的镜头拍出的效果。
如果想知道镜头的“等效焦距”——在全画幅相机上产生相同视场角的焦距——你需要在实际的焦距上再乘上一个感光元件对应的“焦距转换系数”。
不同相机厂商的产品的焦距转换率略有不同:佳能的APS-C相机的转换系数是×1.6,尼康的DX相机的转换系数是×1.5,索尼的NEX相机转换系数是1.5,松下和奥林巴斯的4/3系统转换系数是2。
举例来说,一支35mm镜头接在佳能的70D上的等效焦距是56mm(3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