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视场角和像距怎么求焦距

合集下载

摄像机焦距的计算方法

摄像机焦距的计算方法

一、公式计算法: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f=wL/Wf=hL/hf:镜头焦距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W:被摄物体宽度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H:被摄物体的高度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规格W H1/3" 4.8 3.61/2" 6.4 4.82/3"8.8 6.61"12.79.6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2、视场角的计算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

水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β=2tg-1= 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q=2tg-1= 式中w、H、f同上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q=或=q 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f时的水平视场角b的值,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高度H和视场宽度W. H=2Ltg、W=2Ltg 例如;摄像机的摄像管为17mm(2/3in),镜头焦距f为12mm,从表2中查得水平视场角为40℃而镜头与被摄取物体的距离为2m,试求视场的宽度w。

W=2Ltg=2×2tg=1.46m 则H=W=×1.46=1.059m 焦距f越和长,视场角越小,监视的目标也就小。

二、图解法如前所示,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

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欲监视景物的尺寸*.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

镜头焦距的计算

镜头焦距的计算

镜头焦距的计算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镜头焦距的计算一、公式计算法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f=wL/W f=hL/h式中:f——镜头焦距 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W——被摄物体宽度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H——被摄物体的高度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 增大时,f增大。

2、视场角的计算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

水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β=2tg-1= 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 q=2tg-1= 式中w、H、f同上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 q=或=q 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f 时的水平视场角b的值,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高度H和视场宽度W. H=2Ltg、W=2Ltg 例如;摄像机的摄像管为17mm(2/3in>,镜头焦距f为12mm,从表2中查得水平视场角为40℃而镜头与被摄取物体的距离为2m,试求视场的宽度w。

W=2Ltg=2×2tg=1.46m 则H=W=×1.46=1.059m 焦距f越和长,视场角越小,监视的目标也就小。

二、图解法如前所示,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

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 *.欲监视景物的尺寸 *.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 *.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

镜头角度与距离计算方法

镜头角度与距离计算方法

专用的镜头角度计算方法镜头焦距的计算1公式计算法: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f=wL/W 2、f=hL/hf;镜头焦距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W:被摄物体宽度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H:被摄物体的高度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规格W H1/3" 4.8 3.61/2" 6.4 4.82/3" 8.8 6.61" 12.7 9.6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2视场角的计算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

水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β=2tg-1= 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q=2tg-1= 式中w、H、f同上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q=或=q 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f时的水平视场角b的值,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高度H和视场宽度W. H=2Ltg、W=2Ltg 例如;摄像机的摄像管为17mm(2/3in),镜头焦距f为12mm,从表2中查得水平视场角为40℃而镜头与被摄取物体的距离为2m,试求视场的宽度w。

W=2Ltg=2×2tg=1.46m 则H=W=×1.46=1.059m 焦距f越和长,视场角越小,监视的目标也就小。

图解法如前所示,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

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欲监视景物的尺寸*.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

摄像机焦距和视场角计算

摄像机焦距和视场角计算

摄像机焦距和视场角计算摄像机焦距和视场角是常用的摄影和摄像术语,用于描述摄像机镜头的属性。

摄像机焦距是指摄像机镜头的光学焦点到图像传感器(或胶片)的距离,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表示。

焦距决定了摄像机的视场角度,即摄像机镜头能够捕捉到的景物范围。

在计算摄像机焦距和视场角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概念:1.传感器尺寸:摄像机传感器是指将光线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通常有不同尺寸的传感器可选择。

传感器尺寸较大的摄像机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好的低光性能。

2.画幅尺寸:画幅尺寸是指摄像机拍摄到的画面范围的宽度和高度,通常以横向和纵向的长度表示。

3.视场角(FOV):视场角是指摄像机能够捕捉到的画面范围,通常以水平、垂直或对角线的度数表示。

视场角越大,摄像机可以捕捉到的范围就越广。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计算摄像机焦距和视场角的几种方法:1. 透镜公式法:透镜公式法是根据透镜公式计算焦距的方法。

透镜公式表示为1/f = 1/d0 + 1/di,其中f表示透镜焦距,d0表示物距,di 表示像距。

在摄像机中,物距可以近似等于无穷大(对于远离摄像机的物体),因此透镜公式可以简化为1/f ≈ 1/di。

通过测量成像距离di,就可以得到透镜的焦距f。

2. 画幅倍率法:画幅倍率法是基于不同画幅尺寸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焦距的方法。

通常,标准35mm画幅(36x24mm)被认为是基准画幅,其焦距与其他画幅下的焦距之间存在倍数关系。

通过将标准35mm画幅的焦距与其他画幅下的焦距进行比较,可以计算出与之相对应的焦距。

3.视场角计算:一旦得到了焦距,就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视场角:视场角 = 2 * arctan(0.5 * 画幅尺寸 / 焦距)其中,arctan表示反正切函数。

视场角可以通过焦距和画幅尺寸来计算,可以根据需要计算水平、垂直或对角线的视场角度。

需要注意的是,焦距和视场角之间存在一种相反的关系。

焦距越短,视场角越大,焦距越长,视场角越小。

视场角和焦距的关系

视场角和焦距的关系

视场角和焦距的关系视场角和焦距是摄影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视场角指的是相机能够拍摄到的景物范围的大小,而焦距则是指镜头的焦距长度。

视场角和焦距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视场角 = 2arctan(传感器尺寸 / (2 * 焦距))。

视场角的大小决定了摄影作品中能够呈现的景物范围。

当焦距较小时,视场角较大,可以拍摄到较宽广的景物,例如风景照片。

而当焦距较大时,视场角较小,只能拍摄到较窄的范围,例如肖像照片。

因此,不同的焦距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视场角,从而影响到摄影作品的效果。

在摄影中,焦距还会影响到景深的大小。

景深是指照片中呈现出清晰焦点以外的景物的范围。

当焦距较短时,景深较大,能够呈现出较多的景物细节。

而当焦距较长时,景深较小,只能够呈现出焦点周围的景物。

因此,焦距的选择也会对摄影作品的景深产生影响。

除了视场角和景深外,焦距还会影响到摄影作品中的透视效果。

透视效果是指在照片中呈现出的景物之间的远近关系。

当焦距较短时,透视效果较强,能够突出景物之间的距离感。

而当焦距较长时,透视效果较弱,景物之间的距离感不明显。

因此,通过选择不同的焦距,摄影师可以调节透视效果,创造出不同的拍摄效果。

焦距还会对图像的变形产生影响。

当使用较短焦距时,图像会出现鱼眼效果,呈现出强烈的畸变。

而当使用较长焦距时,图像的畸变会减小,呈现出较为真实的景物形态。

因此,在摄影中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焦距,以获得理想的图像效果。

总结起来,视场角和焦距是摄影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视场角决定了摄影作品中能够呈现的景物范围,而焦距则影响了景深、透视效果和图像变形。

通过选择不同的焦距,摄影师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拍摄效果,从而使摄影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

因此,在摄影中,理解和掌握视场角和焦距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计算望远镜的焦距与放大倍数

计算望远镜的焦距与放大倍数

计算望远镜的焦距与放大倍数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测远距离物体的光学仪器,它可以通过透镜或反射镜将光聚焦在一个点上,使得我们可以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望远镜的性能参数中,最常被关注的是焦距和放大倍数。

本文将介绍如何计算望远镜的焦距和放大倍数。

一、焦距的计算焦距是望远镜的一个重要参数,它表示望远镜将平行光线聚焦在焦点上的距离。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计算望远镜的焦距。

方法一:利用凸透镜的公式如果望远镜采用的是凸透镜,我们可以利用凸透镜的公式来计算其焦距。

凸透镜的公式为:1/f = 1/v - 1/u其中,f表示焦距,v表示像距,u表示物距。

通过测量物体到望远镜镜片的距离u和望远镜镜片到成像面的距离v,可以将它们代入凸透镜的公式中,解方程得到焦距f的数值。

方法二:利用反射镜的公式如果望远镜采用的是反射镜,我们可以利用反射镜的公式来计算其焦距。

反射镜的焦距公式为:1/f = 1/v + 1/u其中,f表示焦距,v表示像距,u表示物距。

同样地,通过测量物体到望远镜镜片的距离u和望远镜镜片到成像面的距离v,可以将它们代入反射镜的公式中,解方程得到焦距f的数值。

二、放大倍数的计算放大倍数是一个描述望远镜放大能力的参数,它表示望远镜在观测时将物体投影到视网膜上的放大比例。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计算望远镜的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 = 视角 / 肉眼所见的视角其中,视角表示望远镜观察到物体时的视场角,而肉眼所见的视角表示我们肉眼看到相同物体时的视场角。

通常情况下,望远镜的视角是已知的,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视线与物体间的夹角来获得。

而肉眼所见的视角为常数,通常为人的平均视角,可以通过文献或实验结果得到。

将已知的视角代入公式中,可以计算出望远镜的放大倍数。

三、应用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焦距和放大倍数的计算,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实例来进行实践。

假设望远镜采用的是凸透镜,测量得到物体距离镜片的距离为10cm,镜片到成像面的距离为20cm。

根据凸透镜的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焦距为15cm。

视场角和焦距对应关系

视场角和焦距对应关系

视场角和焦距对应关系嘿,朋友!你可知道,在摄影和光学的奇妙世界里,视场角和焦距之间有着如同“亲密伙伴”般的对应关系。

先来说说视场角吧,它就像是我们眼睛能看到的那片“视野天地”。

视场角大,那我们能看到的画面就宽广,就好像站在辽阔的草原上,一眼望去,无边无际,啥都能尽收眼底;视场角小呢,看到的范围就窄了,好比通过一个小小的窗口看外面,只能瞧见那一小片地方。

再讲讲焦距,它就像是个神奇的“魔法棒”,能改变我们看到的世界。

短焦距,那就是广角镜头啦,能让画面变得超级宽广,就像给我们装上了一双超级大眼睛,能看到好多好多东西。

你想想,要是用广角拍风景,那是不是能把整个大山大河都装进照片里?而长焦距呢,就像是个望远镜,能把远处的东西拉到眼前。

比如说拍远处的小鸟,用长焦距就能把那小小的鸟儿拍得大大的、清清楚楚的。

这视场角和焦距的关系,就好比我们穿衣搭配。

短焦距配大视场角,就像穿了一身宽松的运动装,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长焦距配小视场角,那就是一身精致的西装,专注、精准。

要是你想拍大场面,比如热闹的集市,那肯定得选大视场角,短焦距啊,这样才能把那熙熙攘攘的场景完整展现。

反过来,要是想拍舞台上的明星特写,那不得用小视场角,长焦距,把明星的一颦一笑都清晰捕捉?你说,这视场角和焦距的配合是不是很有趣?就像一场精彩的双人舞,配合好了,就能跳出美妙的画面。

所以啊,当我们拿起相机,要先想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画面,是广阔的风景,还是精细的特写,然后再根据这个来选择合适的视场角和焦距组合。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拍出满意的照片,留下那些美好的瞬间。

朋友,你是不是也迫不及待地想去试试这神奇的视场角和焦距的搭配啦?。

视场和焦距的计算

视场和焦距的计算

视场和焦距的计算一、公式计算法: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f=wL/Wf=hL/hf:镜头焦距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W:被摄物体宽度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H:被摄物体的高度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规格W H1/3" 4.8 3.61/2" 6.4 4.82/3"8.8 6.61"12.79.6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2、视场角的计算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

水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β=2tg-1= 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q=2tg-1= 式中w、H、f同上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q=或=q 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f时的水平视场角b的值,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高度H和视场宽度W. H=2Ltg、W=2Ltg 例如;摄像机的摄像管为17mm(2/3in),镜头焦距f为12mm,从表2中查得水平视场角为40℃而镜头与被摄取物体的距离为2m,试求视场的宽度w。

W=2Ltg=2×2tg=1.46m 则H=W=×1.46=1.059m 焦距f越和长,视场角越小,监视的目标也就小。

二、图解法如前所示,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

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欲监视景物的尺寸*.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

视场 焦距 口径计算公式

视场 焦距 口径计算公式

视场焦距口径计算公式视场、焦距、口径计算公式。

视场、焦距、口径是摄影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摄影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了解视场、焦距、口径的计算公式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视场、焦距、口径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摄影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视场的概念。

视场是指从镜头中能够看到的范围,也可以理解为镜头所能够捕捉到的景物范围。

视场的大小与焦距和相机传感器的尺寸有关。

一般来说,焦距越长,视场就越窄;焦距越短,视场就越宽。

而相机传感器的尺寸也会影响视场的大小,传感器越大,视场就越宽。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焦距的概念。

焦距是指从镜头到成像平面的距离,它决定了镜头的成像能力。

焦距越长,镜头成像的范围就越窄,可以拍摄到更远处的景物;焦距越短,镜头成像的范围就越宽,可以拍摄到更广阔的景物。

焦距的单位通常为毫米。

最后,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口径的概念。

口径是指镜头的光圈大小,它决定了镜头进光的数量和质量。

口径越大,镜头进光的数量就越多,可以拍摄到更明亮的景物;口径越小,镜头进光的数量就越少,可以拍摄到更昏暗的景物。

口径的单位通常为F值,如F2.8、F4等。

有了视场、焦距、口径的基本概念后,我们接下来来介绍一下它们的计算公式。

首先是视场的计算公式。

视场的计算公式为:视场 = 2 arctan(传感器尺寸 / (2 焦距))。

其中,传感器尺寸为相机传感器的对角线长度,焦距为镜头的焦距。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特定焦距下的视场大小。

接下来是焦距的计算公式。

焦距的计算公式为:焦距 = 传感器尺寸 / (2 tan(视场 / 2))。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特定视场下需要的焦距大小。

最后是口径的计算公式。

口径的计算公式为:口径 = 焦距 / 光圈值。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特定焦距和光圈值下的口径大小。

通过视场、焦距、口径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镜头的性能和拍摄效果,从而更好地掌握摄影技巧。

镜头焦距的计算

镜头焦距的计算

镜头焦距的计算1公式计算法: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f=wL/W 2、f=hL/hf;镜头焦距 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W:被摄物体宽度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H:被摄物体的高度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规格 W H1/3" 4.8 3.61/2" 6.4 4.82/3" 8.8 6.61" 12.7 9.6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 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2视场角的计算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

水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β=2tg-1= 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 q=2tg-1= 式中w、H、f同上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 q=或=q 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f时的水平视场角b的值,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高度H和视场宽度W. H=2Ltg、W=2Ltg 例如;摄像机的摄像管为17mm(2/3in),镜头焦距f为12mm,从表2中查得水平视场角为40℃而镜头与被摄取物体的距离为2m,试求视场的宽度w。

W=2Ltg=2×2tg=1.46m 则H=W=×1.46=1.059m 焦距f越和长,视场角越小,监视的目标也就小。

图解法如前所示,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

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 *.欲监视景物的尺寸 *.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 *.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

监控摄像机镜头的计算公式

监控摄像机镜头的计算公式

监控摄像机镜头的计算公式公式计算法: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f=wL/Wf=hL/hf:镜头焦距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W:被摄物体宽度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H:被摄物体的高度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规格W H1/3" 4.8 3.61/2" 6.4 4.82/3"8.8 6.61"12.79.6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视场角的计算: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

水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β=2tg-1=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q=2tg-1=式中w、H、f同上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q=或=q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f 时的水平视场角b的值,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高度H和视场宽度W.H=2Ltg、W=2Ltg例如;摄像机的摄像管为17mm(2/3in),镜头焦距f为12mm,从表2中查得水平视场角为40℃而镜头与被摄取物体的距离为2m,试求视场的宽度w。

W=2Ltg=2×2tg=1.46m则H=W=×1.46=1.059m焦距f越和长,视场角越小,监视的目标也就小。

图解法:如前所示,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

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欲监视景物的尺寸*.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

镜头角度与距离计算方法

镜头角度与距离计算方法

镜头角度与距离计算方法专用的镜头角度计算方法镜头焦距的计算1公式计算法: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f=wL/W2、f=hL/hf;镜头焦距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W:被摄物体宽度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H:被摄物体的高度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规格W H1/3" 4.8 3.61/2" 6.4 4.82/3"8.8 6.61"12.79.6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2视场角的计算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

水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β=2tg-1= 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q=2tg-1= 式中w、H、f同上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q=或=q 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f时的水平视场角b的值,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高度H和视场宽度W. H=2Ltg、W=2Ltg 例如;摄像机的摄像管为17mm(2/3in),镜头焦距f为12mm,从表2中查得水平视场角为40℃而镜头与被摄取物体的距离为2m,试求视场的宽度w。

W=2Ltg=2×2tg=1.46m 则H=W=×1.46=1.059m 焦距f越和长,视场角越小,监视的目标也就小。

图解法如前所示,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

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欲监视景物的尺寸*.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

镜头角度与距离计算方法

镜头角度与距离计算方法

专用的镜头角度计算方法镜头焦距的计算1公式计算法: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f=wL/W 2、f=hL/hf;镜头焦距 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W:被摄物体宽度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H:被摄物体的高度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规格 W H1/3" 4.8 3.61/2" 6.4 4.82/3" 8.8 6.61" 12.7 9.6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2视场角的计算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

水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β=2tg-1= 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 q=2tg-1= 式中w、H、f同上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 q=或=q 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f时的水平视场角b的值,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高度H和视场宽度W. H=2Ltg、W=2Ltg 例如;摄像机的摄像管为17mm(2/3in),镜头焦距f为12mm,从表2中查得水平视场角为40℃而镜头与被摄取物体的距离为2m,试求视场的宽度w。

W=2Ltg=2×2tg=1.46m 则H=W=×1.46=1.059m 焦距f越和长,视场角越小,监视的目标也就小。

图解法如前所示,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

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 *.欲监视景物的尺寸 *.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 *.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

镜头焦距的计算

镜头焦距的计算

镜头焦距的计算1公式计算法: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f=wL/W 2、f=hL/hf;镜头焦距 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W:被摄物体宽度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H:被摄物体的高度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规格 W H1/3" 4.8 3.61/2" 6.4 4.82/3" 8.8 6.61" 12.7 9.6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 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2视场角的计算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

水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β=2tg-1= 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 q=2tg-1= 式中w、H、f同上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 q=或=q 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f时的水平视场角b的值,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高度H和视场宽度W. H=2Ltg、W=2Ltg 例如;摄像机的摄像管为17mm(2/3in),镜头焦距f为12mm,从表2中查得水平视场角为40℃而镜头与被摄取物体的距离为2m,试求视场的宽度w。

W=2Ltg=2×2tg=1.46m 则H=W=×1.46=1.059m 焦距f越和长,视场角越小,监视的目标也就小。

图解法如前所示,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

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 *.欲监视景物的尺寸 *.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 *.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

根据视场角和像距怎么求焦距

根据视场角和像距怎么求焦距

根据视场角和像距怎么求焦距根据视场角和像距怎么求焦距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可能直接使用专门的长焦距镜头,也可能是运用摄像机变焦距镜头中的长焦距部分,所拍得的画面效果和造型表现是一致的,具体有以下一些特点。

1.视角窄长焦距镜头视场角窄于40°,例如:镜头焦距25 mm,视场角为45°左右。

镜头焦距50 mm,视场角为23°左右。

镜头焦距75 mm,视场角为14°左右。

镜头焦距100 mm,视场角为12°左右。

镜头焦距150 mm,视场角为8°左右。

(以上数值均为近似值)。

2.景深小景深是指当镜头针对某一被摄主体调焦清晰之后,位于该主体前后方的景物也能形成清晰影像的纵深范围。

景深受光圈(F值)、物距(拍摄距离)和镜头焦距三个因素影响,在F值、物距不变的情况下焦距愈长景深愈小,例如:焦距25 mm、F值为4、物距6米,景深从4米至11.5米,景深范围为7.5 米。

焦距50 mm、F值为4、物距6米,景深从4.8米至7.9米,景深范围仅得3米。

如果用150 mm焦距的镜头、F值为4、物距6米,景深范围仅为0.3米。

3.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小由于长焦距镜头视场角窄、景深小,从图3-2中可以看出,画面中呈现的景物范围受到前后(景深范围)、左右(视场角)的"夹击",因而画面中只能表现出较小的空间范围。

4.长焦距镜头压缩了现实的纵向空间长焦距镜头压缩了纵深方向的景物,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弱,使镜头前纵深方向上的景物与景物之间的距离减小,多层次景物有远近相聚、前后重叠在一起的感觉。

5.长焦距镜头有"望远"的效果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有将远处物体拉近的视觉效果,如同人们生活中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那样。

由于长焦距镜头的造型特点,远在10米之外的细小物体如同就在眼前伸手即可触摸到似的。

观看这种镜头拍摄的画面,很难对景物与摄像机之间的实际距离作出准确的判断。

焦距、等效焦距、视场角

焦距、等效焦距、视场角

焦距、等效焦距、视场角机械人的蓝海,机器人的世界,本文为了介绍焦距,等效焦距,视场角三者的定义和概念,帮助读者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1.焦距的概念焦距,是指镜头光学后主点到焦点的距离,是镜头的重要性能指标。

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着拍摄的成像大小,视场角大小,景深大小和画面的透视强弱。

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了被摄物在成像介质(胶片或CCD等)上成像的大小,也就是相当于物和像的比例尺。

当对同一距离远的同一个被摄目标拍摄时,镜头焦距长的所成的像大,镜头焦距短的所成的像小。

2.等效焦距概念数码相机因为其感光元件(CCD或CMOS)的尺寸是随相机的不同而不同(如有1/2.5英寸,1/1.8英寸等),所以同样焦距的镜头在不同尺寸感光元件的数码相机上,成像的视角也不同。

举个例子来说,50mm焦距的镜头用在135胶片相机上,其视角大约是46度,而用在APS-c画幅(感光元件对角线长度是135胶片的2/3)的单反相机上,其视角就是大约30度。

而这50mm镜头在APS-c的机器上的拍摄视角大概与75mm焦距的镜头在的135胶片机的底片上成像的视角相当,都是大约30度。

即50mm镜头转换成135胶片机的焦距就是75mm,也就是等效焦距。

3.等效焦距计算公式如下图所示,等效焦距计算公式可表示为:等效焦距=(135胶片对角线/CCD对角线)/镜头实际焦距4.等效焦距意义仅仅以镜头的真实焦距,无法比较不同相机的拍摄范围(成像视角)。

但对于用户来说,真正有意义的正是相机的拍摄范围(视角大小)。

而由于一直以来大家通常以135胶片相机的镜头焦距来界定拍摄视角(135胶片相机的感光面尺寸是36 x 24mm,也就是我们平时在照相机馆中看到的最为普遍的那种胶卷。

)所以大家也习惯于将不同尺寸感光元件上成像的视角,转化为135相机上同样成像视角所对应的镜头焦距。

这样,不管我们采用的CCD/CMOS尺寸如何,我们就可以简单对比各款相机之间的视角大小了。

[整理版]视场和焦距的计算

[整理版]视场和焦距的计算

视场和焦距的计算一、公式计算法: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f=wL/Wf=hL/hf:镜头焦距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W:被摄物体宽度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H:被摄物体的高度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规格W H1/3" 4.8 3.61/2" 6.4 4.82/3"8.8 6.61"12.79.6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2、视场角的计算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

水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β=2tg-1= 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q=2tg-1= 式中w、H、f同上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q=或=q 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f时的水平视场角b的值,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高度H和视场宽度W. H=2Ltg、W=2Ltg 例如;摄像机的摄像管为17mm(2/3in),镜头焦距f为12mm,从表2中查得水平视场角为40℃而镜头与被摄取物体的距离为2m,试求视场的宽度w。

W=2Ltg=2×2tg=1.46m 则H=W=×1.46=1.059m 焦距f越和长,视场角越小,监视的目标也就小。

二、图解法如前所示,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

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欲监视景物的尺寸*.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视场角和像距怎么求焦距
根据视场角和像距怎么求焦距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可能直接使用专门的长焦距镜头,也可能是运用摄像机变焦距镜头中的长焦距部分,所拍得的画面效果和造型表现是一致的,具体有以下一些特点。

1.视角窄
长焦距镜头视场角窄于40&#176;,例如:镜头焦距25 mm,视场角为45&#176;左右。

镜头焦距50 mm,视场角为
23&#176;左右。

镜头焦距75 mm,视场角为14&#176;左右。

镜头焦距100 mm,视场角为12&#176;左右。

镜头焦距150 mm,视场角为8&#176;左右。

(以上数值均为近似值)。

2.景深小
景深是指当镜头针对某一被摄主体调焦清晰之后,位于该主体前后方的景物也能形成清晰影像的纵深范围。

景深受光圈(F值)、物距(拍摄距离)和镜头焦距三个因素影响,在F 值、物距不变的情况下焦距愈长景深愈小,例如:焦距25 mm、F值为4、物距6米,景深从4米至11.5米,景深范围为7.5 米。

焦距50 mm、F值为4、物距6米,景深从4.8米至7.9米,景深范围仅得3米。

如果用150 mm焦距的镜头、F值为4、物距6米,景深范围仅为0.3米。

3.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小
由于长焦距镜头视场角窄、景深小,从图3-2中可以看出,画面中呈现的景物范围受到前后(景深范围)、左右(视场角)的"夹击",因而画面中只能表现出较小的空间范围。

4.长焦距镜头压缩了现实的纵向空间
长焦距镜头压缩了纵深方向的景物,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弱,使镜头前纵深方向上的景物与景物之间的距离减小,多层次景物有远近相聚、前后重叠在一起的感觉。

5.长焦距镜头有"望远"的效果
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有将远处物体拉近的视觉效果,如同人们生活中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那样。

由于长焦距镜头的造型特点,远在10米之外的细小物体如同就在眼前伸手即可触摸到似的。

观看这种镜头拍摄的画面,很难对景物与摄像机之间的实际距离作出准确的判断。

6.长焦距镜头在表现运动主体时,对横向运动表现动感强,对纵向运动表现动感弱
长焦距镜头对横向于摄像机镜头轴线方向的运动物体表现
动感强,主要原因是由于长焦距镜头视场角比较狭窄,当运动物体作横向运动时,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通过镜头视角内的视域区,表现在电视画面上的形象是,物体从画框一端入画,很快地通过画面从画框另一端出画(见图画3-3)。

此时画框的两端实际上就是镜头视场角的两条边线,狭窄的视角
使画面表现的空间也很狭窄,人物从中通过时在画面上产生了迅速的位移,使观众觉得人物的运动速度很快。

长焦距镜头对于迎着摄像机镜头方向而来,或背着摄像机镜头方向而去的运动物体表现出一种动感减速弱的效果。

主要原因由于长焦距镜头压缩了景物的纵向空间,一段"漫长"的道路被挤压在一起,减缓了物体由远而近或由近而远的运动所应引起的自身形象的急剧变大或变小的变化速度。

人们对纵向运动物体速度辩别的重要标准--物体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视差比例变化减慢了,使人觉得该物体运动速度缓慢,好像位移变化不大,总是处在一个位置的似的。

用广角镜头或用变焦距镜头中的广角部分拍摄的电视画面
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 视角宽
广角镜头的视角要比人的正常视角宽。

一般来说广角镜头的视角宽于60&#176;。

例如:镜头焦距16mm ,视场角65&#176;左右。

镜头焦距12mm ,视场角86&#176;左右。

镜头焦距10mm ,视场角98&#176;左右。

(以上数据为近似值)。

2. 景深大
广角镜头不仅能包容视域更宽的景物,而且能够展现纵深方向上更深远的景物。

例如;镜头焦距25mm ,F值4,物距6米,景深从3米至于11.5米,景深范围为8.5米。

镜头焦距16mm ,F值4,物距6米,景深从3米至于25米,景深范围为22米。

如果用10mm焦距的镜头,F值为11,物距6米,景深从1.8米至无限远,景深范围有近百米甚至更远。

3. 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大
广角镜头不仅视场角宽,而且景深范围大,因而能将镜头从
纵横两个方向的大部分景物收进画面,呈现一个视野开阔,包容众多景物的画面。

广角镜头与长焦距镜头相比,在表现空间方面具有更强的能力。

4. 广角镜头有曲像畸变现象
焦距很短、视场角很大的广角镜头近距离拍摄某些物体时,由于镜头曲像畸变原因,线条透视效果强烈,线条倾斜、变形,具有某种夸张效果。

摄像机位置离被摄体距离越近,这种变形与夸张的效果越明显。

5. 广角镜头在表现运动对象时有两个重要特征
对横向运动的对象表现动感弱,并且物距越远越弱;对纵向运动的对象表现动感强,并且物距越远越强。

广角镜头对横向于摄像机镜头轴线方向的运动物体表现动
感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广角镜头视场角比较宽,画面表现的横向空间远比长焦距镜头要开阔得多,
当运动物体在镜头前作横向运动时,在画面上位移缓慢因而显得动感较弱。

广角对于迎着摄像机镜头方向而来或背着摄像机镜头方向
而去的运动物体表现出一种动感加强的效果。

主要原因是广角镜头强烈的纵深线条变化使镜头前纵向运动物体由小到
大急剧变大、背向而去的物体由大到小急剧变小。

这种变化速度快于生活中人们对纵向运动物体的经验速度,当观众以自己的经验为标准去辨别广角镜头所表现的纵向运动物体时,即觉得该物体运动速度快、动感强。

许多摄像师利用广角镜头这种独特的造型特点,纵向低角度拍摄运动物体,使运动物体的动感强烈而明显。

6. 广角镜头便于肩扛拍摄,画面易于平稳清晰
广角镜头与长焦距镜头相比较,在相同情况下还具有画面清晰度高(减少了长焦距镜头容易出现的画面雾化现象)、色彩还原好、肩扛摄像机拍摄时画面容易稳定、拍摄成功率高等优点。

即便是发生了相同程度的轻微摇晃,用广角镜头拍摄的画面从直观上看,要比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平稳得多
变焦距镜头造型表现上的优势和不足
变焦距镜头给摄制人员的实际拍摄,带来了很多便利条件,
同时给编导者提供了更为充分地实现创作意图的技术保障,其画面造型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一个变焦距镜头可以替代一组不同焦距的定焦镜头。

在实际拍摄过程中不必为变换焦距而更换镜头,加快了现场摄制速度,便于摄制人员对拍摄中的意外情况作出现场应变和快速反应。

(2)在摄像机机位不动的情况下即可完成变焦距推拉实现画面景别的连续变化。

在一个位置上即可拍到场面的全景和人物(物体)特写。

(3)可以跨越复杂空间完成移动机位所不能完成或不易完成的推镜头和拉镜头。

(4)摄像机镜头上的电动变焦距装置可以使画面景别的变化平稳而均匀,如用手动变焦,可以完成急推和急拉,产生一种新的画面运动,形成新的画面节奏。

(5)在摄像机机位运动的过程中变动镜头焦距可以构成一种更为复杂的综合运动镜头。

它的主要特点是机位运动与镜头焦距变化的合一效果,产生一种人们生活中视觉经验以外
的更为流畅多变的画面运动样式。

(6)运用变焦距镜头,一个人即可以完成移动机位又变化焦距的综合运动镜头,增强了画面造型表现的随意性和灵活性。

变焦距镜头在画面造型表现上的不足和局限主要表现在:
(1)用变焦距镜头拍摄的推拉镜头虽然画面景别连续发生变化,有着一种接近或远离被摄主体的感觉,但实质上它是通过镜头焦距的变化形成的视角变化,这种画面效果不符合人眼观看物体的视觉习惯,人们在生活中没有这种对应的视觉感受。

因此,从这方面讲它所表现出的画面运动形式是不真实的。

(2)变焦距推拉镜头的画面变化带有某种强制性,它是通过技术的手段强行在电视屏幕上呈现出的一种人们在生活中不曾有过的视觉印象。

观众所面对的画面形象是一个被技术手段加工的形象,特别是这种推拉镜头的运动与画面内容相脱离时画面中更是露出一种技术表现的痕迹和人为表现的痕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