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制鞋产业集群分析
全国鞋城分布
山东烟台:龙顺鞋业批发市场 三站前进路9号
南京:华东鞋类批发市场 建宁路
深圳:园岭鞋城 福田区园岭
贵阳市:祥云皮鞋批发市场 ,市西里2号 五里冲批发市场 ,南民区贵黄路10号
虎门:富民鞋业皮具城,广深高速公路虎门出入口
石家庄市:华北鞋城,107国道路段石正路24号
合肥:安徽大市场鞋城,长江批发市场
沈 阳:沈阳鞋城,东陵区文化东路2 号
开 封:开封皮革品大世界,中山路中段
兰 州:皮革鞋料批发市场,东岗东路272 号
郑 州:郑州国际鞋城,航海路
鞋文化馆在成都
中国皮鞋批发市场分布在四大区域,即广东,以东莞为核心,福建,以泉州为核心,浙江,以温州为核心,四川,以成都为核心。这四大区域的品牌皮鞋生产量占到全国的半壁江山以上,因此品牌皮鞋批发市场的规模、档次、成交量和成交金额都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通常,皮鞋的营销渠道分为批发代理,加盟连锁,直营终端等。皮鞋批发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因此零售价格相对便宜,销售量较大,生产容易上规模。皮鞋批发的缺点在于不便于控制皮鞋零售价格,导致同一品牌皮鞋在同一区域销售竞相降价,自相残杀,影响零售商的销售积极性。因此,一般品牌做大以后,都倾向于建立自已专门的销售渠道,并且由总部将渠道和价格进行统一管理,严格禁止串货现象发生,以保护零售加盟商的利益,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皮鞋批发市场很多,下面列出部分批发市场的名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东莞皮鞋批发市场——广东东莞市
福建泉州运动鞋批发市场——福建泉州市
重庆朝天门皮鞋批发市场——重庆市渝中区新华路2号
成都荷花池女鞋批发市场——四川省成都市
中国四大制鞋产业集群分析
中国四大制鞋产业集群分析前言: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浪潮中,2009年,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华诞。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我们深感建国六十周年成就的辉煌。
六十年为我们应对挑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制鞋产业经过三十年的粗放式快速发展,积累了很多矛盾,目前已进入了产业转型期。
以出口为主的制鞋产业,面对国际市场的萎缩,又加之来自主要市场国的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中国制鞋业的下行压力较大,一批小企业倒闭,规模企业出现裁员,但所幸的是规模以上企业未伤元气。
据调研了解,从地域来看,中国东南沿海企业普遍感到压力较大,而内地企业相对平稳;从市场来看,出口型企业比做内销企业紧张;从规模来看,大企业感受到冲击,但尚能挺住,小企业已陆续出现关停倒闭;从品牌来看,为国外大品牌加工或国内市场品牌小有名气的企业,明显感觉到“寒气”,但市场尚平稳;从企业布局来看,凡在特色区域的企业,比分散布局的企业抗风险能力大。
广东、福建晋江、浙江温州以及西部成都是现阶段我国制鞋产业的四大集群地。
在2008下半年到2009年里,各地企业都在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而且政府积极介入制鞋产业的发展,出台各种扶持政策,与鞋企一起共度经济危机。
不过在经济危机深入渗透的2009年,每个制鞋基地的发展现状如何?各地的制鞋产业走向何方?从目前的制鞋行业各种数据来看,制鞋行业发展势头比较良好。
在此专题中,将对这四大制鞋产业集群的现状、优势、局限、前景进行比较分析。
广东鞋业篇珠三角鞋企在我国制鞋行业占有重要地位。
20多年前,世界产业的转型使台湾人把世界鞋业加工转移到珠三角,很快,那些从台湾鞋厂出来的内地人,开办了更多的鞋类加工厂,珠三角也由此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鞋业生产基地。
而珠三角制鞋业主要集中在广东。
广东制鞋业在业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广东制鞋概况东莞是广东制鞋业的基地,数据显示,东莞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鞋业生产基地,拥有鞋业企业1500多家、配套企业2000多家、相关贸易商和采购商等1500多家。
中国四大制鞋产业集群分析报告-温州制鞋篇
中国四大制鞋产业集群分析-制鞋篇制鞋篇制鞋是的传统行业,有着8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古代,就以制鞋而闻名。
据初步调查,目前有4000多家制鞋企业,与制鞋业相关的鞋机、鞋材、皮革、合成革、皮革化工等企业2500多家,近40万从业人员,每年制鞋10多亿双,鞋类生产总量占全国25%左右,占世界总产量的八分之一。
但鞋业在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土地严重不足、人才奇缺、企业外迁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尤其是近年来制鞋成本不断上涨、出口退税下降等因素导致了鞋业企业利润急剧下降,鞋企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
一、鞋业概况1、制鞋工业体系据介绍,市现有制鞋企业2694家。
鞋业主要集中于鹿城、永嘉和瑞安三地,三地鞋业发展各具特色。
鹿城在制鞋方面起步最早,其制鞋占据鞋业总产值的40%。
该区比较有影响力的是康奈、东艺、吉尔达、富士达、澳伦等鞋业,这些企业原来多数以外销为主。
随着世界鞋业格局的变化,该区大多数以外销为主的企业已开始转向销。
永嘉近年来涌现一批较有前途的企业,如奥康、红蜻蜓、日泰、统邦、杰豪、陆陆顺、赛王等,这些鞋企营销都做得较为成功。
目前永嘉鞋业无论品牌、知名度、还是国市场占有率,都处在领先地位,已形成品牌群体优势。
而瑞安已成为全国著名的休闲、注塑鞋加工基地,比较知名的企业有邦赛、路标、春达等企业。
另外,制鞋企业的周围,还聚集着上千家的鞋机、鞋饰、鞋底以及皮革生产企业,已形成了各种发达的专业市场。
这种专业化分工协作、配套完善的鞋工业体系,正是鞋业迅猛发展的重要原因。
从鞋业分布来看,乐清白石镇是鞋底生产专业基地,永嘉黄地是鞋饰专业生产基地,乌牛为制鞋机械基地。
平阳水头是猪皮加工及交易市场,瓯海瞿溪为牛皮加工基地,鹿城河通桥是鞋材市场。
这种相关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使富集着大量的鞋业相关信息,制鞋企业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快速做出反应。
2、鞋企品牌建设之路鞋业不但在规模和数量上在全国首屈一指,而且在国品牌建设上也卓有成效。
我国鞋类的主要品种分类概况.pdf
目 录简介 (1)一、我国鞋类的主要品种分类概况 (2)二、我国鞋类生产、出口历史的回顾及现状分析 (5)(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鞋类生产和贸易的变化 (5)(二)我国鞋类生产、出口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6)(三)我国鞋类生产、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 (6)(四)我国鞋类出口的产品结构 (7)(五)我国鞋类出口的贸易结构 (9)(六)我国鞋类出口的市场结构 (9)(七)我国鞋类出口的企业结构 (11)(八)我国鞋类出口的地区结构 (11)(九)鞋类出口增长趋势分析 (12)三、鞋类产品出口对社会经济的贡献 (14)(一)理论分析 (14)(二)鞋类出口对相关产业的影响 (16)(三)鞋类出口对引进外资的贡献 (18)(四)鞋类出口对就业的贡献 (20)(五)鞋类出口对税收的贡献 (23)(六)鞋类出口对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贡献 (25)四、我国鞋类出口主要市场分析 (27)(一)美国市场分析 (27)(二)日本市场分析 (33)(三)欧盟市场分析 (39)(四)俄罗斯市场分析 (42)五、鞋类出口竞争力分析 (50)(一)鞋类出口能力与出口竞争力指数的变化 (50)(二)我国鞋类出口竞争力的优势分析 (51)(三)我国鞋类出口竞争力的劣势分析 (54)六、提升我国鞋类出口竞争力的战略思路和目标 (57)(一)提升我国鞋类出口竞争力的战略思路 (57)(二)提升我国鞋类出口竞争力的目标 (58)鞋类产品是我国十大主要出口产品之一,为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出口创汇、繁荣市场、满足消费、拉动内需和安置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从1995年到2006年的短短十几年期间,依靠充足的劳动力、丰富的原材料资源等有利因素,我国鞋类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持续快速增长,逐渐成为全球鞋类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
2006年我国鞋类产品出口218.1亿美元,78.5亿双或千克,分别比2005年增长11.1%和14.5%。
鞋类出口总额占全国外贸出口总值(9690.7亿美元)的2.3%,占轻工产品出口总额(2458.8亿美元)的8.9%。
中国制鞋业总体概况及产业转移趋势
中国制鞋业总体概况及产业转移趋势中国制鞋业总体概况中国已成为世界公认制鞋大国、鞋类贸易大国、鞋类消费大国。
据官方数据统计,2009年中国鞋类产量为110亿双左右,进出口贸易额为272.3亿美元,其中出口266亿美元,出口量81.7亿双,进口6.3亿美元,进口量0.29亿双,贸易顺差255.7亿美元。
国内消费总量约为24亿双,商品零售额约为3000亿元人民币,约合440亿美元。
目前,中国约有20000多家制鞋企业,直接从业人员大道400余万人。
中国制鞋业的优势产业集群优势。
目前中国制鞋业已经形成了广东、浙江、福建三个重要的鞋类主产区,3省合计年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
这些主产区产业链完整,品牌优势突出,优秀人才聚集,信息传播快速,抗风险能力强,成为中国制鞋业的中流砥柱。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皮革协会开始着手进行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工作,支持产业集群的发展,并定期举办鞋业博览会、采购节、文化节等活动,促进上下游产业的交流与合作,至今已建立了7个鞋类产业基地,包括浙江温州——中国鞋都,四川武侯——中国女鞋之都,重庆璧山——中国西部鞋都,广东惠东——中国女鞋生产基地,浙江温岭——中国鞋业名城,福建晋江——中国鞋都,广东鹤山——中国男鞋生产基地。
此外,广东东莞制鞋产业雄厚,福建莆田、江苏丹阳及江度,山东高密及兰村等地制鞋产业也在蓬勃发展。
品牌队伍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实施名牌战略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制鞋业的品牌队伍逐渐形成,涌现出一批产品质量可靠、市场信誉好、抗风险能力强的品牌。
其中运动品牌类,李宁运动鞋,创建于1990年。
安踏运动鞋,创建于1991年。
特步运动鞋,创建于2001年。
361度运动鞋,创建于2004年。
匹克运动鞋,创建于1993年。
女鞋品牌类,百丽女鞋,于1992年创建。
达芙妮女鞋,于1990年创建。
千百度女鞋,于1995年创建。
他她女鞋,于2001年创建,B E L L E旗下品牌。
制鞋业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制鞋业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分析制鞋业作为一个传统而重要的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产业集聚现象。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在一定区域内集中发展,形成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的现象。
制鞋业的产业集聚现象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制鞋业产业集聚的特点、成因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探讨如何优化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制鞋业产业集聚的特点制鞋业产业集聚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制鞋业产业集聚通常表现为地理上的集中。
在某一区域内,大量的制鞋企业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
这种地理上的集中有利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其次,制鞋业产业集聚具有产业链完整的特点。
从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到产品销售,各个环节的企业都在集聚区域内完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这种产业链的完整性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提高了产业的效率和降低了生产成本。
最后,制鞋业产业集聚通常伴随着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企业在集聚区域内可以更容易地获取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理念,促进企业的创新与发展。
制鞋业产业集聚的成因制鞋业产业集聚的成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是制鞋业产业集聚的重要成因。
制鞋业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集聚区域通常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和运营。
其次,政策支持和市场环境也是制鞋业产业集聚的重要成因。
政府通常会通过提供税收优惠、土地政策支持等手段,吸引制鞋企业集聚发展。
同时,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的集聚,也会吸引制鞋企业向特定区域集中。
最后,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和创新驱动也是制鞋业产业集聚的重要成因。
企业在集聚区域内可以更容易地进行信息交流、技术合作和创新,提高整体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制鞋业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制鞋业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制鞋业产业集聚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规模扩张和产值增长。
2022年中国制鞋业的产业升级情况分析
中国制鞋业的产业升级情况分析中国制鞋业的升级:无法逾越的“马其诺防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鞋类制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根据联合国工业进展组织的统计,中国鞋产量占到了全球的63%。
过去中国的中小制鞋企业多数是在成本较低、环境较好的状况下进展的。
加上过去国际贸易环境较好,国内竞争不是特殊激烈,原材料、劳动力成本都成为国内企业出口的竞争优势。
然而从去年开头,中国制鞋企业却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寒流。
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导致中国制鞋业出口困难。
中国制鞋产业消失了行业震荡。
震荡中免不了优胜劣汰。
福建、广州、浙江一带,中小鞋企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中小型制鞋企业关闭现象不是什么新闻了,原来做外贸的制鞋企业由于人民币的升值出口严峻受挫。
小而散的作坊式企业纷纷被淘汰,而擅长配置资源、注意创新、管理规范的优质企业正变得越来越强,呈现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状况。
受原料上涨、出口受阻、银根紧缩、节能减排、新劳动合同法出台等宏观政策影响,鞋业竞争主要分流为以下两种现象:一些大牌鞋企在市场营销方面依旧声势凌人,他们一方面拿出大手笔整合营销思维,在鞋业一线抢渠道,主要以专卖的形式占据城市的聚客地段,店铺是单变双,双变大,一层变多层,一牌多品,一品多牌等等,通过选点,完成对城市的各个地段的击破,以树立“一城领先优势”;另一方面,加强终端的整改,让店铺运营与时俱进,并间续收回那些高租金低回报等因素造成的非良性运作的大店或者自营店。
另一方面,很多鞋厂关厂或半关厂,甚至倒闭,还有一些鞋企处于困难度日的时期,力求在管理提升上突出重围。
因此,在如今的鞋业竞争中,企业弱势,就简单在大企业惊人的速度下掉队甚至淘汰。
中国制鞋业升级正在进行中。
“什么都贵了,制鞋企业的生存空间被挤没了,企业必需通过升级来自救。
”爱玛数控机器CEO王国权忠告全部的制鞋企业。
在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里,制鞋企业假如想生存下来,甚至想是借此行业整合的机会成长起来,就要学会自救,自强。
制鞋行业分析
制鞋行业简要分析一、行业属性属劳动密集型企业,需要大批熟练工人。
二、制鞋行业分类及生产分布高档运动鞋:广东、福建(晋江)、浙江等地。
皮鞋:浙江、广东、福建等地。
出口型时装鞋、运动鞋:广东、福建、浙江、山东等沿海地区。
中档运动鞋、便鞋:浙江、江苏、山东等地。
低档劳动鞋:河南、河北、四川等地。
三、制鞋基本工艺制帮(包括冲剪、缝纫)炼胶(或注塑、模压→出型(鞋底、围条等)→成型→包装成品。
四、制鞋细分品种生产特点1、皮鞋、高档运动鞋:质量要求严、设计要求新、产量相对低、附加值高、产品销售靠品牌。
2、中档运动鞋、时装鞋:外形变化快、质量要求高、产量较大、有一定的附加值。
3、低档劳动鞋:产量大、外观变化小、附加值很低。
五、制鞋材料皮鞋:皮革、PU面料、聚氨酯底、橡胶底等。
运动鞋:皮革、PU面料、棉布、橡胶、化工材料等。
劳动鞋:棉布、化纤布、橡胶、化工材料等。
六、与制鞋相关产业皮革加工:我省在皮革加工生产有一定资源。
纺织:各种棉布、里部等,我省在中、低档鞋用棉面布、里布生产一定优势,高档面料缺乏。
化工:聚氨酯原材料集中在全国少数几个专业化工生产厂家,我省是空白。
橡胶制品用化工材料在我省都有配套生产厂家。
机械:模具制造、机加工等,新乡市配套能力差。
印刷包装:彩印、纸箱、纸盒等。
其他:鞋带编织、各种装饰材料等。
七、新乡市配套或生产厂家1、荣星鞋业:解放鞋(劳动鞋),曾经给橡胶厂配套生产鞋帮。
2、张固城鞋厂:解放鞋3、合河鞋厂(朱自成):解放鞋4、新辉路鞋厂:中高档鞋主要靠外观设计和品牌占领市场。
新乡市引进外企只能是纯加工型,由沿海或国外提供款式。
八、环保制鞋行业对环境污染相对较小,但个别化工材料具有有毒、易燃等危险,如有机溶剂等。
九、综述我国是制鞋大国,中高档鞋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受劳动力工资上涨,人民币升值使出口受限以及当地产业升级等各方面因素影响,这些制鞋企业要么外迁(去越南等国),要么停产或者向内地迁移。
中国鞋业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趋势
中国鞋业行业市场分析与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鞋业市场发展迅猛,成为全球最大的鞋类生产和出口国家。
鞋业市场涵盖了众多细分领域,包括运动鞋、休闲鞋、时尚鞋等,市场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以下是对中国鞋业行业市场的分析和发展趋势的一些观察:1.市场规模扩大:中国鞋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居民消费能力提升,人们对品质、时尚和舒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运动鞋市场,随着健身热潮的兴起,运动鞋的需求量大幅增加。
2.电子商务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对鞋业市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在线购物,电子商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和更便捷的购物体验。
3.品牌竞争加剧:中国鞋业市场品牌竞争激烈,大量国内外品牌进入市场。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品牌竞争趋势将持续加剧。
4.创新设计与个性化需求:消费者对鞋子的外观设计越来越注重,对个性化定制和个性风格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鞋企需要不断进行创新设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5.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意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鞋业产品的环保性能有更高的要求。
许多鞋企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采用环保材料和生产工艺,以创造更可持续的鞋类产品。
未来,中国鞋业行业市场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发展趋势:1.定制化趋势: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自己的个性和独特性,对定制化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鞋业企业应该注重定制化服务,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购物体验。
2.科技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鞋业企业将有更多机会利用新技术来提升产品设计、制造和销售过程。
例如,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智能穿戴设备可以改善产品功能和用户体验。
3.区域市场的发展: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需求也越来越重要。
鞋业企业应该积极开拓区域市场,满足不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
4.跨界合作与品牌联名:鞋业企业可以通过与时尚、娱乐等领域的品牌进行合作,推出联名产品,增加品牌形象和产品的吸引力。
2023年中国制鞋业的产业升级情况分析模板
2023/9/7
中国制鞋业产业升级现状分析
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
logo/company
TEAM
消费升级推动制鞋业升级 制鞋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 绿色制鞋成为产业发展新趋势
01
消费升级推动制鞋业升级
Consumer upgrading drives the upgrading of the footwear industry
2.智能制造提升生产线灵活性,减少30%以上转换时间
智能制造提升了生产线的灵活性。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制鞋企业能够实现生产线上的设备互 联互通,提高了生产线的灵活性。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数字化转型后,中国制鞋企业平均生产线转换时间减少了30%以 上,大大缩短了产品上市时间。
3.中国制鞋业数字化转型推动电子商务渠道快速增长
(补充数据:2019年中国绿色制鞋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同比增长15%;2022年预计将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 12%。)
3. 品牌形象提升:采取绿色制鞋生产方式的鞋企能够建立更为可持续的品牌形象,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消费者倾向于选择那些注重环保的品牌,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提升。
品牌升级推动创新
1.中国制鞋业产业升级:品牌建设和产品创新
中国制鞋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方面之一。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许多制鞋企业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和产品创新,以提升竞争力。
2.中国制鞋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
一方面,品牌升级在中国制鞋业推动了创新技术的应用。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制鞋业研发投入占整个行业销售额的比例达到了7%,较2015年的2%有显著提升。这一数字表明,越来越多的制鞋企业开始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致力于推动产品的品质和性能提升。通过引进自动化生产 设备、3D打印技术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等先进技术,企业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了消费者不断提升的需求。
2024年中国制鞋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制鞋行业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制鞋业的重要供应国之一、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制鞋行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转型,面临着一些机遇和挑战。
首先,中国制鞋行业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制鞋行业的总产值超过了4000亿元,规模继续保持了增长态势。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制鞋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工艺水平的提升,以及外贸需求的增加。
其次,中国制鞋行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中国制鞋业推出了一系列品牌鞋、高端鞋,并且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设计水平,使得中国制鞋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
同时,中国制鞋业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这也使得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
然而,中国制鞋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中国制鞋业的生产成本增加。
此外,环保要求也日益严格,这对于传统的制鞋企业来说是一项重大的挑战。
另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商渠道对于传统实体店的冲击也在加大。
针对中国制鞋行业的发展趋势,以下是几个值得关注的方面。
首先,中国制鞋行业将更加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随着国内市场不断升级和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提高,制鞋企业将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设计水平的提升,推出更多高质量和高价值的产品。
其次,中国制鞋行业将更加注重创新和品牌建设。
制鞋企业将加大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加强品牌建设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制鞋企业将更加注重品牌形象和市场推广。
再次,中国制鞋行业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制鞋企业将更加注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中国制鞋行业将更加注重拓展国际市场。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外贸需求的增加,制鞋企业将加大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推广中国制鞋品牌。
总之,中国制鞋行业在2024年取得了一定的发展,面临着发展机遇和挑战。
在未来,中国制鞋行业将更加注重高端化、精细化、创新和绿色发展,加大对国际市场的拓展,努力提高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
中国四大制鞋产业集群分析 -晋江鞋业篇
中国四大制鞋产业集群分析-晋江鞋业篇上世纪80年代初,以合成革制鞋和塑料凉鞋闻名的晋江鞋业主要以家庭作坊式为主,生产和经营方式粗放、市场效益低下。
今天,晋江已成了全国重要的制鞋基地和世界旅游运动鞋生产基地。
作为中国最大的旅游运动鞋生产基地和世界运动鞋重要生产基地,福建省晋江市现有鞋类生产企业3000余家,从业人数超过38万人,年产鞋9.5亿双,运动鞋和旅游鞋占全国总产量的40%、世界总产量的20%,全球平均每12个人就拥有一双晋江鞋。
日产各类男女时装皮鞋、靴、户外休闲鞋、运动鞋、工作鞋、布面胶鞋、沙滩拖鞋、凉鞋、各类童鞋和传统绣花鞋等鞋类近百万双,占世界运动鞋、旅游鞋生产量近1/5,挤身全国五大制鞋基地行列,产品远销欧洲、美洲、亚洲及中东地区。
一、晋江制鞋产业概况经过20多年的发展,晋江制鞋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强,产品档次得到较快的提高,晋江制鞋业已逐渐达到规模化、规范化、集团化、科技化的发展水平。
诞生了安踏、361度、特步、鸿星尔克、亚礼得、德尔惠、喜得龙等知名品牌。
被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所等4家机构联合命名为“中国鞋都”。
同时,制鞋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配套工业的发展。
目前晋江从皮革、鞋材、化工原料、鞋机直至数字模在区域内都有专业厂家为成品鞋企业从事配套生产。
晋江鞋业在重镇陈埭形成了长达数公里的“鞋材一条街”,吸引国内各省市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商,交易额超20亿元,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鞋材市场之一,与广东东莞、浙江温州并称为全国三大制鞋业原辅材料市场。
目前,绝大部分的泉州制鞋企业都建起宽敞明亮的厂房,蕴含自己独特企业文化的现代化工业园;先后引进国内外先进流水线高达1000多台,PU生产线70多条,移膜革生产线20多条,拥有单、双三色TPR注塑机超千台,先进的EVA射出成型机40余台。
再加上数以万计的各式制鞋设备的投入,给晋江制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同时,晋江鞋材配套厂家能独立生产TPR鞋底、PU鞋底、EVA发泡片材、PU牛二层贴膜革、高级移膜革、小牛皮、油光革、鞋材、树脂、PU软气垫和EVA、MODLE鞋底等鞋材及鞋机、化工、五金配件。
我国制鞋企业的产业集群
我国制鞋企业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的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企业和与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由于梯度转移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的局限性,产业集群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他不仅可以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而且也可以成为提高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力量。
集群竞争优势的取得得益于机群内部动态学习能力的培育和合作机制的加强。
晋江的鞋业集群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应注意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学习,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笔者试图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晋江鞋业集群的发展阶段并论证集群的动态学习和内在合作机制对于集群发展的重要性。
下面是我国制鞋企业产业集群的情况: (1)晋江地处东南沿海,因为它自身的地理以及侨乡优势,晋江在经济发展之初依靠“三来一补”吸引了很多资本。
晋江人发扬闽南地区的拼搏精神,创立了一个又一个王牌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在晋江形成了一些产业集群,使晋江从一个偏僻的县城发展成为中国著名的经济强市。
在发展区域经济的理论中,由于梯度转移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的局限性,产业集群研究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新亮点。
产业集群不仅可以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而且也可以成为提高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力量。
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处于不同阶段的产业集群应该注意的问题不同,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产业集群若不注意竞争优势的动态培育就会迅速进入衰退阶段。
晋江地处东南沿海,是建设海峡西岸、发展福建经济的前沿区域。
近年来晋江人凭借敢拼敢闯的精神在当地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下走出了一条以自主经营、争创品牌的民营企业之路,晋江当地也形成了以鞋业、服装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
根据种群生态学理论,在有限的环境中,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种群增长率不断下降,直至停止增长,这种增长方式称为逻辑斯谛增长。
四大制鞋产业集群分析
四大制鞋产业集群分析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中国四大制鞋产业集群分析前言: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浪潮中,2009年,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华诞。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我们深感建国六十周年成就的辉煌。
六十年为我们应对挑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制鞋产业经过三十年的粗放式快速发展,积累了很多矛盾,目前已进入了产业转型期。
以出口为主的制鞋产业,面对国际市场的萎缩,又加之来自主要市场国的反倾销等贸易保护措施,中国制鞋业的下行压力较大,一批小企业倒闭,规模企业出现裁员,但所幸的是规模以上企业未伤元气。
据调研了解,从地域来看,中国东南沿海企业普遍感到压力较大,而内地企业相对平稳;从市场来看,出口型企业比做内销企业紧张;从规模来看,大企业感受到冲击,但尚能挺住,小企业已陆续出现关停倒闭;从品牌来看,为国外大品牌加工或国内市场品牌小有名气的企业,明显感觉到“寒气”,但市场尚平稳;从企业布局来看,凡在特色区域的企业,比分散布局的企业抗风险能力大。
广东、福建晋江、浙江温州以及西部成都是现阶段我国制鞋产业的四大集群地。
在2008下半年到2009年里,各地企业都在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而且政府积极介入制鞋产业的发展,出台各种扶持政策,与鞋企一起共度经济危机。
不过在经济危机深入渗透的2009年,每个制鞋基地的发展现状如何各地的制鞋产业走向何方从目前的制鞋行业各种数据来看,制鞋行业发展势头比较良好。
在此专题中,将对这四大制鞋产业集群的现状、优势、局限、前景进行比较分析。
广东鞋业篇珠三角鞋企在我国制鞋行业占有重要地位。
20多年前,世界产业的转型使台湾人把世界鞋业加工转移到珠三角,很快,那些从台湾鞋厂出来的内地人,开办了更多的鞋类加工厂,珠三角也由此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鞋业生产基地。
而珠三角制鞋业主要集中在广东。
广东制鞋业在业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转 浅谈我国制鞋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转浅谈我国制鞋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浅谈我国制鞋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发表于:2006年12月19日14时36分31秒来源:阅读(14)评论(0)举报本文链接:浅谈我国制鞋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浅谈我国制鞋行业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制鞋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从全球化的视野来看,这个行业的产能总是向着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和地区迁移。
从历史上来看,世界制鞋业的重心从意大利、西班牙转移到日本、台湾、韩国,再转移到中国大陆。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鞋中心,鞋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0%以上。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制鞋业有向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劳动力成本更低廉的国家转移的趋势。
如何在产业迁移之后仍然保持自身的某些优势?在这方面,意大利做的最好,它不断地进行产业升级,以及品牌建立。
如今,在制鞋的数量上虽然意大利已经不占优势,但意大利的制鞋技术和意大利的鞋品牌仍然是最高档鞋的代名词;韩国的例子恰恰相反,在上个世纪80年代,韩国也是世界制鞋中心之一,但是一直满足于OEM加工。
等到产业优势丧失时,韩国还没有创立任何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
目前,韩国在世界制鞋行业中已经毫无分量。
居安思危,在这信息产业、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在中国的产业优势丧失之前树立几个国际化的品牌,以推动中国这个"制鞋大国"走向"制鞋强国""制鞋王国",是历史赋予HQT等中国鞋业领袖品牌的重任。
一、中国制鞋行业分析1、中国鞋业发展概况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制鞋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据统计,1985年中国共生产16亿双,到1995年达到57亿双。
1985年至1995年这10年间中国制鞋工业出现了"三级跳"式的快速发展,即:1985年至1989年是助跑阶段,1990年年产量增至26.8双,为第一级跳;1994年年产量增至38.9亿双,为第二级跳;1995年产量达到57.3亿双,完成了第三级跳。
中国鞋业市场整体情况概括
鞋类行业概况我国制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中国承接着国际制鞋业的转移,一跃成为全球最大鞋类生产中心和销售中心。
形成了十分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发展平台,并且已经基本占据了全球中低端的鞋产品市场。
中国鞋类市场细分为四大部分:皮鞋、童鞋、运动鞋、休闲鞋,近年来随着人们整体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有所变化,皮鞋已经成为鞋类消费市场的主导。
消费区由原来的城市扩展至农村地区,产品亦由低档向中高档发展。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一下三个层面:第一,纯进口品牌,主要来自欧美国家,占据高档市场;第二,中外合资品牌,主要来自香港、台湾,占据国内中档市场;第三,国内本地厂商在低档市场挣扎,其中不乏一些有实力的商家进军中高档市场。
内地鞋类生产分布概况鞋类生产遍布全国各地,目前中国生产已呈现产业集群式发展状态,但相对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总的来说有四大产业集群:一是以广州、东莞等地为代表的广东鞋业生产基地,主要生产中高档鞋;二是以温州、台州为代表的鞋业生产基地主要生产中档鞋;三是以成都、重庆为代表的西部鞋业基地,主要生产女鞋;四是以福建晋江、泉州为代表的鞋业生产基地主要生产运动鞋。
鞋类市场销售渠道1、以超市、百货、购物中心、专卖店为主为的零售渠道。
2、通过专业鞋类批发市场销售。
内地主要鞋类市场3、鞋类三包a) 包修、包换、包退b)c) 国家鞋类三包规定d) 第一条鞋类商品的“三包”有效期:50元以上100元以下(含50元)的鞋类“三包”有效期限为30天;100元以上(含100元)的鞋类“三包”有效期限为90天;300元以上(含300元)的鞋类“三包”有效期限为120天。
“三包”有效期自开具发票(包括有效凭证)之日起计算。
“三包”有效期内消费者凭发票或“三包”凭证,经营者予以退货、更换、修理。
e) 第二条经营者销售鞋类商品,实行三包卡(或信誉卡)和销售凭证制度。
出售商品时,要向消费者提供三包卡(标明有瑕疵的处理品、等外品除外)。
鞋的发展历史
造成“东鞋西移”的原因主要是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 本和开拓西部市场。西部地区提供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牛羊猪 等生皮资源,长期以来这些生皮被长途运输到东部沿海地区 加工成皮革,然后再输送给东部的皮鞋生产企业。这种“皮 在西、鞋在东”的状况不符合市场经济资源合理配臵的要求, 对于制鞋企业来说,增加了生产成本。“东鞋西移”则可有 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此外,“东鞋西移”有利于企业开拓西 部市场。 但是中国“东鞋西移”的产业迁移也不是一下子能够完 成的。受限于配套企业以及西部的投资环境、西部人的观念 等因素的制约,“东鞋西移”的产业迁移过程绝不可能一蹴 而就。
几千年前,人类的祖先就有了穿鞋的习惯,用兽皮裹 足、用皮造履到现代皮鞋,穿着皮鞋的历史相当悠久。在 我国,现代皮鞋的生产还只有12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皮 鞋的造型、款式、结构以及穿着功能都胜其它鞋类,因此, 皮鞋生产发展迅猛。当今,皮鞋已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一种 鞋类,成为美化人民生活的大宗商品之一,在服饰类中成
2、国内制鞋行业“东鞋西移”蔚然成风 目前皮鞋行业出现了生产能力从东南沿海向西部地区 转移的趋势,国内皮鞋行业的生产布局将在近几年发生重 大变化。 20世纪80年代,制鞋业从发达国家大量向中国沿海地 区转移,经过20年的发展,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制鞋 业已相当发达,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部分企业开始把 生产车间向西部地区转移,以期利用西部资源丰富、价格 低廉的原料和劳动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二次创业。 “东鞋西移”并不意味着东部不再生产和销售皮鞋,主要 是中低档皮鞋生产能力的西移,东部地区今后将成为中高 档皮鞋的加工基地和销售中心,而西部地区在一定时期内 会成为中低档皮鞋的生产基地。
艺便传播开来,上海逐渐形成了皮鞋行业,上海许多老工人,不
论识与不识,一提到沈炳根,大家都肃然起敬,称他是中国现代 皮鞋的“祖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四大制鞋产业集群分析一、晋江(一)晋江鞋业发展现状。
上世纪80年代初,以合成革制鞋和塑料凉鞋闻名的晋江鞋业主要以家庭作坊式为主,生产和经营方式粗放、市场效益低下。
今天,晋江已成了全国重要的制鞋基地和世界旅游运动鞋生产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晋江市共有制鞋企业3000多家,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有1000多家,从业人员50多万人。
日产各类男女时装皮鞋、靴、户外休闲鞋、运动鞋、工作鞋、布面胶鞋、沙滩拖鞋、凉鞋、各类童鞋和传统绣花鞋等鞋类近百万双,占世界运动鞋、旅游鞋生产量近1/5,挤身全国五大制鞋基地行列,产品远销欧洲、美洲、亚洲及中东地区。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晋江制鞋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强,产品档次得到较快的提高,晋江制鞋业已逐渐达到规模化、规范化、集团化、科技化的发展水平。
诞生了安踏、361度、特步、鸿星尔克、亚礼得、德尔惠、喜得龙等知名品牌。
被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所等4家机构联合命名为“中国鞋都”。
同时,制鞋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配套工业的发展。
目前晋江从皮革、鞋材、化工原料、鞋机直至数字模在区域内都有专业厂家为成品鞋企业从事配套生产。
晋江鞋业在重镇陈埭形成了长达数公里的“鞋材一条街”,吸引国内各省市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商,交易额超20亿元,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鞋材市场之一,与广东东莞、浙江温州并称为全国三大制鞋业原辅材料市场。
目前,绝大部分的泉州制鞋企业都建起宽敞明亮的厂房,蕴含自己独特企业文化的现代化工业园;先后引进国内外先进流水线高达1000多台,PU生产线70多条,移膜革生产线20多条,拥有单、双三色TPR注塑机超千台,先进的EVA射出成型机40余台。
再加上数以万计的各式制鞋设备的投入,给晋江制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同时,晋江鞋材配套厂家能独立生产TPR鞋底、PU鞋底、EVA发泡片材、PU牛二层贴膜革、高级移膜革、小牛皮、油光革、鞋材、树脂、PU软气垫和EVA、MODLE 鞋底等鞋材及鞋机、化工、五金配件。
2007年,中国鞋业最大的特征就是吹响了上市的进程。
百丽国际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为鞋业公司的上市征程吹响了号角。
随后,晋江鞋企也上演着积极准备上市的一幕。
2007年7月10日,福建安踏集团以安踏体育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08年5月,特步也已完成了在香港上市。
目前,喜得龙、德尔惠、361度、乔丹等知名鞋企正已经把上市提上了日程。
由此可见,晋江鞋企已把品牌地位放入了国际市场,上市也是为了更快的打进国际市场。
晋江是全国重要的体育用品制造基地,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于2007年12月18日落户福建晋江。
这是继深圳、成都之后,第三个获此称号的城市。
在晋江以体育用品制造业为主的体育产品占全市GDP的一成八,拥有体育用品生产企业3000多家,42个国家级体育品牌,体育上市公司3家。
此外,赞助中国羽毛球队、体操队等16支国家运动队和CBA、全国排球联赛等17项重大体育赛事,聘76名体育明星为企业形象代言人,投入金额超过10亿元。
作为中国重要的体育用品制造基地,晋江拥有国家级体育产业品牌37枚;晋江市政府也提出了“把晋江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体育产业基地,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体育城市”的目标。
2008年年初,由于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新劳动法实施、出退口税调整等,鞋行业进入了整合年。
大量鞋企倒闭或转型。
晋江鞋企无疑也受到了一些影响。
但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晋江鞋企或转型或外迁,已步入正常的发展渠道。
据统计,1—5月,晋江外贸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出口商品总值十八点一九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十六点二五。
其中,鞋类出口一亿九千六百八十二万双,与去年同期持平,但六亿二千九百九十三万美元出口货值,却比增了百分之十二点五。
除此之外,6月23日,晋江市担保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晋江的鞋企也将在有利的环境下日益壮大。
(二)晋江制鞋业发展优势。
1、地理优势泉州濒临东海,大陆海岸线蜿蜒曲折、多海湾良港,主要有湄洲湾、大港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安海湾。
在这些海湾内有适宜建大、中、小型码头泊位的十多个港口。
从唐代至元朝,泉州“刺桐港”一直是中国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享有“东方第一大港”的盛誉。
泉州港口的货物吞吐量连续两年居全国沿海港口第16位,集装箱运输量则列入全国港口第12位,有着优越的运输条件。
无论是对于体育用品出口加工,还是国内市场的拓展,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有利条件。
晋江位于泉州南部靠海地区,也具备了大量的沿海优势。
2、人文优势泉州自古就是有名的侨乡,当地人民不仅吃苦耐劳,而且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经济眼光独到。
作为沿海侨乡,晋江在引进侨资及获取海外市场信息方面得天独厚,大可通过外援资金建厂及接受外单加工,这使得晋江体育企业在短期内就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3、产业优势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个地区能像晋江这样拥有独特而齐全的体育运动产品产业基地。
单从国内市场来看,晋江已占据了国内体育运动鞋类的75%的市场。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晋江鞋在海外市场上有很高的占有率。
晋江产区年产鞋8亿多双,占据了国际旅游鞋市场的1/5强。
目前,晋江共有制鞋企业3000多家,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有1000多家,从业人员50多万人。
日产各类男女时装皮鞋、靴、户外休闲鞋、运动鞋、工作鞋、布面胶鞋、沙滩拖鞋、凉鞋、各类童鞋和传统绣花鞋等鞋类近百万双,占世界运动鞋、旅游鞋生产量近1/5,挤身全国五大制鞋基地行列,产品远销欧洲、美洲、亚洲及中东地区。
除此,晋江从皮革、鞋材、化工原料、鞋机直至数字模在区域内都有专业厂家为成品鞋企业从事配套生产。
晋江鞋业在重镇陈埭形成了长达数公里的“鞋材一条街”,吸引国内各省市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商,交易额超20亿元,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鞋材市场之一,与广东东莞、浙江温州并称为全国三大制鞋业原辅材料市场。
同时,晋江已先后引进国内外先进流水线高达1000多台,PU生产线70多条,移膜革生产线20多条,拥有单、双三色TPR注塑机超千台,先进的EVA射出成型机40余台。
再加上数以万计的各式制鞋设备的投入,给晋江制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晋江鞋材配套厂家能独立生产TPR鞋底、PU鞋底、EVA发泡片材、PU牛二层贴膜革、高级移膜革、小牛皮、油光革、鞋材、树脂、PU软气垫和EVA、MODLE鞋底等鞋材及鞋机、化工、五金配件。
每年举办的鞋博会可以说是晋江制鞋业的一大亮点。
到今年,晋江已经成功的举办了十届鞋博会。
鞋博会的举办不仅使晋江鞋企可充分的展现自己的产品和品牌,也是晋江鞋企向外推广自己的一个展台。
在鞋博会上有来自全国各个国家的从事制鞋生产的企业家,这为晋江鞋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和巨大的商机。
据悉,在今年的晋江鞋博会上,合同交易额达53.2亿元。
4、品牌优势晋江是体育用品生产大市,不仅拥有体育城市的美称,也被评为品牌之都。
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9个、中国名牌产品24个,安踏、特步、361°、亚礼得、德尔惠、金莱克、乔丹、美克等37项体育产业国家级品牌。
“品牌资本,双翼齐飞”是晋江产业经济发展的亮点,也是晋江打造体育城市的强力支撑。
同时晋江品牌产品在中央五套展示,其全天候滚动播放的广告节目,一半以上来自晋江,人们会将中央五套称为“晋江频道”。
回首晋江品牌之都的打造之路,不难发现,品牌觉醒之初不少企业凭借敏锐的嗅觉,在创牌过程中,发现了体育中所蕴藏的产品品牌推广价值。
安踏第一个吃螃蟹请明星代言,邀请的正是乒乓球运动员孔令辉。
而在企业自觉自发的过程中,晋江市政府适时出台引导政策,推动企业创牌。
随后,“明星+广告”的创牌模式在晋江风生水起。
在以鞋业为主导的产业中,体育明星成了晋江的常客,三年来聘请体育明星数十人。
历经造牌运动的积淀,一大批体育用品企业脱颖而出,安踏、浔兴、雷速等品牌成为享誉国内体坛的知名品牌。
与此同时,各种赛事资源也汇集晋江,给晋江企业提供了更多展示自身品牌形象的舞台。
中国羽毛球队训练基地落户晋江,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发基地落户喜得龙。
企业纷纷主动参与到各项赛事中,有全国首个设在县级市的CBA俱乐部,而数据显示,三年来赞助体育赛事8.9亿元、赞助国家运动队1.31亿元。
晋江正在全力打造资本市场的“晋江板块”,也为打造体育城市创造了资本的优势。
目前,已有安踏、鸿星尔克两家体育品牌上市,准备上市的品牌企业有12家。
5、科技优势制鞋一直被认为是低附加值的简单加工。
提升鞋的含金量是制鞋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晋江运动鞋生产中,已越来越普遍的提高鞋的科技含量。
喜得龙拥有100多名研发与技术人员、数十员中高级工程师,至今开发的新品获专利达20多项。
提出了按照每个人不同的脚型制造不同的鞋;亚礼得研发出纳米抗菌运动鞋;安踏的至氢跑鞋;鸿星尔克将“科技领跑”作为发展战略,研发出优爽科技、冰爽科技、超强避震系统等……由此可见,科技研发已经在晋江鞋企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为晋江鞋业创立国际品牌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政策优势晋江制鞋业能得到如此快速的发展,晋江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2006年,晋江在中国鞋都建立了占地面积192亩,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标准店面2162间的“中国鞋业城”。
为了能促进晋江鞋业继续很好的发展,晋江政府出台扶持发展陈埭鞋材市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帮助鞋材市场的融市。
具体措施是晋江政府安排资金对鞋业城内的闲置店面进行回租,再以低价返租给企业。
今年年初,由于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等困境,晋江鞋业发展遇到了很大的阻碍,特别是中小企业,因为融资难而不得不停止营业。
融资问题是阻碍中小鞋企发展的一个大门坎。
为了解决融资问题,使中小企业尽快走出困境,晋江担保公司于08年6月23日成立。
这无疑有力的帮助了中小鞋企的发展。
也展现了晋江政府对鞋业发展的重视和关注。
(三)制约晋江鞋业发展的因素1、先天不足,制约发展福建省本来就是多山少地,三面环山,一面背海。
空运航线方面,福建省内只有三个机场,即:福州机场、厦门机场、泉州(晋江)机场,晋江地区的货物外运极少采用这个渠道。
铁路交通方面,福建仅有两条出省路线,即:鹰厦铁路与全国铁路联网;福建南平——江西横峰已建成投入使用。
公路交通方面则有国道5条,出省口为4条。
因此,晋江地区产品外运,运输时间、运输成本均不易控制。
2、人才匮乏,缺乏活力当晋江从一个加工型基地向品牌化基地发展、从单一鞋业向综合的体育产业发展时,人才匮乏的瓶颈日趋严峻。
从厦门大学国际贸易系课题小组的调查中可以看到,晋江体育产业企业中生产工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整个员工总数的70.69%,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2.41%,高中以上的仅占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