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附录A规范性附录口罩的佩戴方法A1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A11将
怎样正确戴口罩,你戴对了吗?

怎样正确戴口罩,你戴对了吗?大家知道戴口罩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吗?你戴对了吗?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戴口罩的正确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戴口罩的正确方法一次性口罩是医用普通外科口罩,它有正反两面,颜色较深的一面--蓝色面朝外,颜色较浅的一面朝里,紧贴我们的脸部。
不仅如此,口罩还分上下,内有金属条摸起来较硬的一边是上端,配戴时是紧贴鼻梁的。
了解了口罩的基本结构之后,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正确配戴口罩。
一、洗:首先,清洗双手,以免不干净的手污染口罩内面;二、挂:将口罩横贴在脸部口鼻上,用双手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三、拉:双手同时向上下方向将口罩的皱褶拉开,使口罩能够完全覆盖住口鼻和下巴;四、压:最后,用双手的食指紧压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能够紧贴鼻梁。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佩戴口罩后,要避免频繁触摸口罩,以防降低保护作用;脱下口罩后,放入胶带或纸袋内包好,再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弃置,并及时清洗双手;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
口罩分类1、普通纱布口罩。
民用,属于纺织类。
2、医用口罩。
3、日用防护型口罩,主要用于防雾霾。
4、防尘口罩、防油烟口罩(学名: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一般为职业防护用。
用于防雾霾效果更好。
(1)防尘口罩,主要防粉尘、烟、雾、微生物等。
分为KN100,KN95和KN90等级。
其中KN100等级可以有效预防超微粉尘率99.97%以上。
(2)防油烟口罩,主要防油烟、油雾,同时可防粉尘、烟、雾、微生物等。
分为KP100,KP95和KP90等级。
其中KP100等级可以有效预防超微粉尘率99.97%以上。
(3)根据口罩样式可分为随弃式、复式半面罩型、全面罩口罩3种。
口罩的正确戴法.doc

口罩的戴法、清理與保養佩戴外科手術專用口罩,一般應注意以下事項:(香港衛生署)•要讓口罩緊貼面部;o口罩有顏色的一面向外,有金屬片的一邊向上;o繫緊固定口罩的繩子,或把口罩的橡筋繞在耳朵上,使口罩緊貼面部;o口罩應完全覆蓋口鼻和下巴;o把口罩上的金屬片沿鼻樑兩側按緊,使口罩緊貼面部;•佩戴口罩後,避免觸摸口罩,以防減低保護作用。
若必須觸摸口罩,在觸摸前、後都要徹底洗手。
•除口罩時,應盡量避免觸摸口罩向外部份,因為這部份可能已沾染病菌。
•除口罩後可向外對摺(口罩外向部份會向內),才放入膠袋或紙袋內包好,再放入有蓋的垃圾桶內棄置。
•收藏時可將口罩放入紙袋內,在紙袋外面加上記號,以之識別口罩的內、外向部份,以減低交叉污染的機會。
•一般情況下,外科手術口罩應每天更換。
口罩如有破損或弄污,應立即更換。
SARS防疫:戴口罩示範(台灣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微過濾摺疊式口罩正確的穿戴方法1.取出口罩,並將鼻樑片朝上,弄彎口罩上鼻樑片使其成鼻型弧度2.將帶子拉至鼻樑片的另一側(下方)3-a.雙手提起帶子直接將口罩套掛於脖子上3-b.將口罩倒放以下巴夾緊,雙手提起帶子套掛於脖子上(當你頭上帶有護士帽時採用)4.將口罩展開,下巴夾住口罩內緣,以雙手提起上方的帶子繞過頭後置放於耳際上緣5.用雙手調整鼻樑片使其張力適宜服貼於鼻樑上,確保臉部確實密合。
6.密合測試,以兩手掌杯形覆蓋在口罩上並用力吐氣,確保不會有空氣沿著邊緣洩漏7.如此便完成正確的口罩穿戴當呼吸變困難、口罩有破損或扭曲、或不能維持較貼合的臉部配戴時,必須馬上更換口罩。
微過濾罩杯式口罩正確的穿戴方法1.取出口罩,找出鼻樑片位置,以雙手拉著下方帶子2.雙手提起帶子,以下巴夾住口罩下緣,直接將帶子套掛於脖子上3.再雙手提起上方帶子,直接將帶子拉至於頭後,並置放於耳際上緣4.用雙手調整鼻樑片使其張力適宜服貼於鼻樑上,確保臉部確實密合5.密合測試,以兩手掌杯形覆蓋在口罩上並用力吐氣,確保不會有空氣沿著邊緣洩漏6.如此便完成正確的口罩穿戴當呼吸變困難、口罩有破損或扭曲、或不能維持較貼合的臉部配戴時,必須馬上更換口罩。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2)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一、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原则1.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在有效期内使用.2.口罩的使用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
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精品文档,超值下载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莓,遇污染时及时更换。
应正确佩戴口罩,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A。
3.护自镜、防护面罩的使用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a) 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b) 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c)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
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
护自镜、防护面罩的戴摘方法见附录B 。
4.手套的使用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
应正确戴脱无菌手套,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C。
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5. 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应根据诊疗工作的需要,选用隔离衣或防护服。
防护服应符合GB 19082 的规定。
隔离衣应后开口,能遮盖住全部衣服和外露的皮肤。
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a) 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
b ) 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
c)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a) 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
b)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院感应知应会

(二)消毒隔离管理细则1、医务人员上班时应着装整洁,一律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不戴戒指、耳环、手镯、不留长指甲,工作场所不得进食和堆放食物。
2、无菌操作前注意周围环境应该清洁无尘、洗手、戴口罩、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抽血、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筒一带一洗手(或消毒)。
4、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无菌物品保存专柜,科室人员定期检查无菌物品是否过期,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布类包装高压灭菌后有效期7天,霉季5天。
纸塑包装低温灭菌后有效期6个月,无纺布包装低温灭菌后有效期3个月。
5、无菌容器、敷料钳、持物钳单包装使用一用一换一灭菌、干燥使用每4小时更换一次。
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需注明开启时间,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6、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无菌液体必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需注明开启时间,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7、治疗车上物品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病历推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8、体温表使用后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二道法,冷开水冲净后用无菌纱布擦干放入消毒容器内备用,每天更换消毒液,监测其有效浓度,消毒容器必须保持清洁。
下发病人个人腋下使用的,每次用后即时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
使用电子体温表的,按产品说明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特殊感染病人用后,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
9、发现有烈性传染病应立即隔离就诊、报卡,并按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执行,一切手续由家属或工作人员办理,用物必须严格消毒处理。
10、病房、诊室、治疗室等应定时通风换气(2-3次/日),重点科室可执行动态空气消毒;地面、床单位保持清洁,遇污染时随时消毒。
11、病房、诊室、治疗室抹布、拖把等洁具应分室专用,标记明确,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口罩的正确佩戴方

目的
急救时输血、输液 采集血标本
评估患者并解释
1、病情及治疗情况 2、意识状态、肢体活动能力、对用药或采血计 划了解及合作程度 3、穿刺部位皮肤状况、静脉充盈程度及管壁弹 性
注意要点
1下肢伸直略外展。消毒食指中指
2 选择穿刺点,股动脉内侧0.5cm进针,进针角度 90或45度角,见暗红色血液即成功穿刺。 3 穿刺后局部用纱布局部加压止血3-5分钟 4 如见鲜红色血液,提示进入股动脉,应拔除针
使用单手捏鼻夹会使鼻夹出现锐角,导致泄漏,并降低防护性能。 应使用双手按压鼻夹。 4. 每次佩戴后,必须进行佩戴气密性检查:双手捂住口罩,呼气, 若感觉有气体从鼻夹处漏出,按照步骤3重新调整鼻夹,若感觉气 体从口罩两侧漏出,进一步向脑后方调整头带位置。
佩戴方法:
摘除方法: 一只手托住口罩,另一 只手先取颈部的下方头 带,将头带绕过头顶摘 下,再取头顶的上方头 带。
头,按压5min以上。
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
针头进入皮下后,未能一针见血, 反复沿静脉穿刺,易擦伤血管壁, 抽吸无回血,注入药物,局部会 疼痛肿胀
穿刺后见回血,但针头斜面部分在血管 内,部分在血管外,注药时渗入药液, 局部隆起肿胀
针头刺破对侧血管壁穿刺前未探明深浅针 头刺入过深穿透对侧血管壁部分在血管 内,部分在血管外,注入药物时,患者 感疼痛
四肢浅静脉
下肢静脉
足背静脉网 大隐静脉 小隐静脉
操作步骤
按医嘱抽吸药物——核对——选静脉——垫小 棉垫——系止血带——消毒皮肤——再次核 对——排气——嘱病人握拳——绷紧皮肤—— 进针见回血——推进——两松一固定——拔 针——按压——再次核对——清理用物——记 录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

3.
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应用。
4.
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
5.
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6.
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
5.其他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应根据疾病的特性,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防护措施。
三、附录
。脱下衣, 由上向下边脱边卷,污染面向里,脱下后置于医疗废物袋(图 D.20
、图 D.21) 。
D.2.2.2 脱联体防护服时,先将拉链拉到底(图 D.22) 。向上提拉帽子,使帽 子脱离头部,脱袖子(图 D.23 、图 D.24);由上向下边脱边卷(图 D.25),污染 面向里直至全部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内(图 D.26 ) 。
3. 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莓,遇污染时及时更换。 4.应正确佩戴口罩,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 A。 3.护自镜、防护面罩的使用
3.1 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a) 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b)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c)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 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 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 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3. 注意事项 1. 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2.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 必 要时进行手消毒。 3. 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4. 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 (四)附录 D:隔离衣与防护服穿脱方法
1. 隔离衣穿脱方法
1. 穿隔离衣方法
2. 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 3. 护自镜、防护面罩的戴摘方法见附录 B 。 4. 手套的使用 1. 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 清 洁手套。
医用外科口罩使用指南

医用外科口罩使用指南一、适用范围。
医用外科口罩适用于医务人员或相关人员的基本防护,以及在有创操作过程中阻止血液、体液和飞溅物传播的防护,普通民众在公共场所也可使用来降低感染风险。
二、佩戴方法。
1. 洗手。
- 在佩戴口罩之前,应先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双手,确保手部清洁。
2. 检查口罩。
- 取出医用外科口罩,检查口罩的完整性,包括口罩有无破损、鼻夹是否可以正常塑形等。
3. 佩戴。
- 口罩颜色深的一面朝外(一般蓝色面朝外),颜色浅的一面(通常为白色面)朝向面部。
- 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
- 用双手食指压迫口罩上方鼻夹,使其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覆盖住鼻子和嘴巴到下巴的全部区域。
三、使用时长。
1. 一般情况。
- 如果口罩没有被污染、破损或弄湿,医用外科口罩可连续佩戴4小时左右。
2. 特殊情况。
- 在接触过疑似或确诊患者等污染环境后,应立即更换口罩。
- 如果口罩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或者口罩变得潮湿(例如呼吸产生的水汽使口罩内部潮湿),也需要及时更换。
四、摘下方法。
1. 准备工作。
- 摘下口罩前,同样要先洗手,避免手部接触口罩表面后污染手部。
2. 摘取。
- 先解开下方的系带,再解开上方的系带,避免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
- 用手捏住口罩的系带或耳带将口罩取下,尽量不要触摸口罩的外表面。
五、存放与丢弃。
1. 存放。
- 如需临时摘下口罩,可将口罩悬挂在清洁、干燥、通风的地方(例如挂在干净的挂钩上),以备再次使用,但要注意避免污染口罩。
2. 丢弃。
- 废弃的医用外科口罩属于医疗废物。
如果是在医疗机构内,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规定,放入黄色医疗废物垃圾袋中。
- 在家庭等非医疗机构环境下,应将口罩装入密封袋或垃圾袋中,再投入有盖的垃圾桶,防止废弃口罩造成二次污染。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及隔离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在有效期内使用一、口罩的使用1、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
2、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3、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莓,遇污染时及时更换。
4、应正确佩戴口罩,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A。
二、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1、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1)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2)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3)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2、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
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
3、护自镜、防护面罩的戴摘方法见附录B .三、手套的使用1、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
2、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3、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
4、应正确戴脱无菌手套,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C.5、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四、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1、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1)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
(2)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
(3)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2、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1)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
(2)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3、应正确穿脱隔离衣和防护服,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D 。
五、鞋套的使用1、鞋套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并一次性应用。
口罩的正确戴法-抗击新型肺炎

口罩的正确戴法|抗击新型肺炎口罩的正确戴法|抗击新型肺炎导语:戴口罩我们都知道,但针对口罩的正确戴法,您知道吗?下面励志故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口罩的正确戴法,希望大家喜欢。
口罩正反面怎么区分口罩正反面区分方法是通过金属条区分,通常医用口罩的颜色多是相同的,这就让人们很难进行区分,一般金属条在上方并且向外面凸出的一面是外面,相反的一面则是在里面,同时还可以通过折痕来进行区分,折痕向上的一侧是内面,反之则是外面。
口罩是一种起到过滤作用的防护工具,口罩的使用对于人们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一般口罩中会采用多层过滤装置,从而很好的过滤掉空气中的污染气体以及微小颗粒等,从而更好的保护了人们的呼吸道,让人们的身体更加的安全健康,这也让口罩的使用更加重要。
口罩的正确戴法清洗双手,保持双手干净卫生,拿起口罩,将口罩横贴在脸部口鼻上,将口罩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口罩内部的金属条应位于上方鼻梁处。
双手同时向上下方向将口罩的皱褶拉开,用双手的中指紧压口罩上方鼻梁两侧的金属条,确保口罩能够完全覆盖住口鼻和下巴,完成。
口罩是白色往里还是蓝色往里口罩的正确戴法是蓝色的在外面。
一般来说,不同颜色的口罩都是有颜色那一面在外,比如蓝色、粉色、紫色等那面朝外,颜色为白色那一面朝里,紧贴我们的脸部。
不仅如此,口罩还分上下,内有金属条摸起来较硬的一边是上端,配戴时是紧贴鼻梁的。
一般蓝色的医用口罩由口罩面体和拉紧带组成,其中口罩面体分为内、中、外三层,内层为亲肤材质,中层为隔离过滤层,外层为特殊材料抑菌层。
这种高效医用口罩疏水透气性强,对微小带病毒气溶胶或有害微尘的过滤效果显著但不能有效过滤PM10和PM2.5,总体过滤效果良好,所用材料无毒无害佩带舒适。
口罩能长期戴吗口罩不宜长期戴。
由于人的鼻腔黏膜血液循环非常旺盛,鼻腔里的通道很曲折,鼻毛又构起一道过滤的“屏障”。
当空气吸入鼻孔时,气流在曲折的通道中形成一股旋涡,使吸入鼻腔的气流得到加温。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一、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原则1.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在有效期内使用.2.口罩的使用2.1 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
2。
2 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2.3 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莓,遇污染时及时更换。
2.4 应正确佩戴口罩,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A.3.护自镜、防护面罩的使用3.1 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a) 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b)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c)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3.2 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
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
3。
3 护自镜、防护面罩的戴摘方法见附录B 。
4。
手套的使用4.1 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
4.1。
1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4.1。
2 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
4.2 应正确戴脱无菌手套,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C.4。
3 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5. 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5。
1 应根据诊疗工作的需要,选用隔离衣或防护服。
防护服应符合GB 19082 的规定。
隔离衣应后开口,能遮盖住全部衣服和外露的皮肤。
5。
2 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a) 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
b )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
c)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5。
3 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a) 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
医用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及注意事项

医用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及注意事项医用口罩是用于医疗环境下的防护用品,佩戴正确能够有效预防病菌、细菌等微粒的传播,保护自身和周围的人们不受感染。
以下是医用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及注意事项:一、医用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1.手部卫生:佩戴医用口罩前,必须首先进行手部的卫生,使用洗手液充分清洁双手,之后用流水冲洗干净并用纸巾擦干。
2.清洁口罩:取出医用口罩前,先观察是否有损坏,如有破损耳扣、弹力带等需要更换。
双手握住口罩两侧耳带,轻轻将口罩展开,确保面罩处于内侧。
3.佩戴口罩:将医用口罩的上部面罩包括鼻钩覆盖于鼻子上方,使口罩紧贴鼻梁,手指从下部面罩下方拉至颈部保持口罩的下缘贴合下颌。
用双手轻轻捏合鼻钩,使口罩鼻钩更紧密地贴合鼻梁,避免口罩的漏气。
4.调整佩戴:调整口罩,使口罩紧贴面部,避免口罩挂在耳后,因为这样容易使口罩脱落。
确保口罩的下端覆盖嘴巴和下巴,使口罩尽可能密封。
二、医用口罩的注意事项:1.不要触碰口罩:在佩戴医用口罩期间,尽量避免碰触口罩,以免污染口罩的内部。
如果不小心触摸,应立即进行手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2.定时更换口罩:一般情况下,医用口罩的使用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
在密闭环境下或呼吸困难时,应适量缩短口罩的使用时间,及时更换新的口罩。
3.正确处理污染口罩:使用过的污染口罩应被视为有病菌的物品,使用时要注意避免接触口罩污染的部分。
将口罩从耳朵上取下,避免接触面部和污染手部。
尽量避免触碰口罩的外表面。
4.废弃物处理:处理使用过的口罩,应将其放入有特定标识、封装严密的垃圾袋中,并丢弃到规定的区域。
严禁将用过的口罩随意扔掉,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5.注意呼吸适应:佩戴口罩可能会感到不适和呼吸困难,这是正常的反应。
新员工或未经训练的人员在开始佩戴口罩时可能会有更多的反应,所以需要适应呼吸节奏,降低工作强度,缓慢而深呼吸,避免过于频繁或急促的呼吸。
6.佩戴过程中勿揭穿口罩:在佩戴期间,请勿揭穿口罩,因为揭穿口罩会破坏对病菌的防护效果。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及隔离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在有效期内使用一、口罩的使用1、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
2、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 ; 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3、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莓,遇污染时及时更换。
4、应正确佩戴口罩,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A。
二、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1、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1)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2)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3)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2、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臵有无松懈。
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
3、护自镜、防护面罩的戴摘方法见附录 B 。
三、手套的使用1、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2、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3、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
4、应正确戴脱无菌手套,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C。
5、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四、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1、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1)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
(2)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
(3)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2、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1)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 .(2)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3、应正确穿脱隔离衣和防护服,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 D 。
五、鞋套的使用1、鞋套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并一次性应用。
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方法

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方法
1.洗手:在佩戴医用防护口罩之前,应先仔细洗手,用洗手液和流动的自来水,擦干双手。
2.佩戴口罩:将口罩完全展开,放在脸上,将鼻子和嘴巴全部盖住。
口罩的要求是佩戴正面朝外,铁丝可以挤压,以适应不同的鼻型。
3.拉扯口罩:从中央开始,用指尖轻轻拉扯口罩,固定到鼻子和下巴处。
挂在耳朵上的戴口罩的方法:将口罩挂在耳后,用两个手的两个手指分别插入口罩的耳带,固定所佩戴的部分,然后根据自己的面部尺寸逐渐拉出口罩,最后与下颌贴合。
4.压实:将口罩上方的铁丝压紧形状与鼻子轮廓一致,确保口罩的紧密贴合。
把口罩调整到贴合鼻子。
5.检查:要确保口罩的放置完整,如果发现漏洞,就需要重新佩戴。
同时确认气息呼出、呼入时如何,确保口罩不会脱落。
尽量避免触摸或调整口罩,避免被感染飞沫。
医用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

医用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医用口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防护用具,特别是在当前疫情下,正确佩戴口罩对于预防病毒传播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医用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口罩非常重要。
医用口罩一般分为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两种。
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使用医用外科口罩就可以满足需求。
在选择口罩时,要确保口罩无损坏,无异味,并且能够完全覆盖口鼻,紧密贴合面部。
接着,正确的佩戴姿势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佩戴口罩之前,要先洗手,并确保手部干净。
拿起口罩时,要触摸口罩边缘,避免触摸口罩内侧,以免污染口罩。
然后将口罩展开,找准口罩的上下方向,将金属条置于鼻梁上,用双手捏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
接着拉开口罩的下摆,将口罩拉至下巴下方,拉紧口罩的上方,确保口罩的下摆能够完全覆盖口鼻。
在佩戴口罩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触摸口罩,避免调整口罩位置,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如果口罩潮湿或被污染,应及时更换新的口罩。
另外,在佩戴口罩时,也要避免频繁摘戴,以免破坏口罩的防护效果。
最后,正确脱下口罩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脱下口罩之前,同样要洗手,并确保手部干净。
脱下口罩时,不要触摸口罩的外侧,而是应该从耳带处轻轻取下口罩,避免触摸口罩内侧。
脱下口罩后,要将口罩放置在干净的袋子或口罩盒中,避免口罩受到污染。
总的来说,医用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预防病毒传播。
正确选择合适的口罩,正确佩戴口罩,并且正确脱下口罩,都是非常关键的步骤。
希望大家能够严格按照正确的方法佩戴口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医用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

医用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
医用口罩是一种用于防护呼吸道疾病传播的重要防护用品,正
确佩戴医用口罩对于预防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医
用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正确使用医用口罩,保
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首先,选择合适的口罩尺寸非常重要。
口罩应该能够完全覆盖
口鼻,并且贴合脸部,不留有缝隙。
过大或者过小的口罩都会影响
到口罩的防护效果,因此需要根据自己的脸型选择合适的尺寸。
其次,佩戴口罩前需要洗手,确保双手干净。
在佩戴口罩的过
程中,避免触摸口罩的内侧,以免污染口罩。
将口罩打开,用手捏
住鼻梁的金属条,将口罩的上边缘放在鼻子上,下边缘放在下巴上,然后用双手拉伸口罩,使口罩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接着,调整口罩的金属条,使其贴合鼻梁,避免气流从口罩上
方进入。
用双手从口罩两侧向中间压实口罩,确保口罩与脸部完全
贴合。
在佩戴口罩的过程中,避免触摸口罩,以免污染口罩。
最后,佩戴口罩后,不要随意触摸口罩。
如果需要调整口罩的
位置,应该先洗手,然后用手捏住口罩的耳带或者头带进行调整。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口罩潮湿或者被污染,应该及时更换新的口罩。
总之,正确佩戴医用口罩对于预防呼吸道疾病的传播非常重要。
选择合适的口罩尺寸,洗手后佩戴口罩,调整口罩的位置,避免触
摸口罩,及时更换口罩,都是正确佩戴医用口罩的关键步骤。
希望
大家能够严格按照正确的佩戴方法使用医用口罩,保护自己和他人
的健康。
外科手术口罩配戴方法

外科手術口罩配戴方法:
(1) 負責分發口罩前,須先用水及梘液洗手,或戴上手套
(2) 自己戴上口罩前,亦必須清潔雙手
(3) 口罩有綠色顏色的一面向外,而白色的一面則向內(自己的口部)
(4) 口罩藏有鐵絲的一面要向天
(5) 口罩應完全覆蓋口鼻和下巴並緊貼面部
(6) 將所有固定口罩的橡皮帶須固定在耳朵上
(7) 最後,輕按口罩內的鐵絲的一面要固定在鼻樑上,以防止漏氣
以下為使用口罩的注意事項:
使用的外科手術口罩對一般者用已有足夠保護。
切勿與他人共用口罩。
外科手術口罩在一般情況下最多可使用3日,但若處於社區流行期,則建議口罩應每天更換,口罩如有破損或弄髒,應立即更換。
如須進食,洗澡,睡覺等,脫下的口罩應放入膠袋保存。
棄置口罩時,應放入膠袋內縛好,才放進垃圾筒/垃圾袋。
棄置口罩後須清潔雙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范性附录)
口罩的佩戴方法
A.1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
A.1.1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如图A.1。
A.1.2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
A.1.3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A.2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方法
A.2.I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如图A.2。
A.2.2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如图A.3。
A.2.3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如图A.4。
A.2.4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如图A.5。
A.2.5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如图A.6。
图A.2 图A.3 图A.4 图A.5 图A.6
注意事项
A.3.1不应一只手捏鼻夹。
A.3.2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
A.3.3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A.3.4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人工作区域之前,应进行密合性检查。
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
护口罩,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按A.2.5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
A.4摘口罩方法
A.4.1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
A.4.2先解开下面的系带,再解开上面的系带,如图A.7。
A.4.3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如
图A.8。
(规范性附录)
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的戴摘方法
B.1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的方法
戴上护目镜或防护面罩,调节舒适度,如图B.1。
B.2摘护目镜或面罩的方法
捏住靠近头部或耳朵的一边摘掉,放人回收或医疗废物容器内,如图B.2。
(规范性附录)
无菌手套戴脱方法
C.1戴无菌手套方法
C.1.1 打开手套包,一手掀起口袋的开口处,如图C1。
C.1.2 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对准五指戴上,如图C2。
C.1.3 掀起另一只袋口,以戴着无菌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翻边内面,将手套戴好。
然后将手套的翻转处套在工作衣袖外面,如图C3、C4。
图C1 图C2 图C3 图C4
C.2 脱手套的方法
C.2.1 用戴着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污染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如图C.5。
C.2.2 戴着手套的手握住脱下的手套,用脱下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清洁面(内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如图C.6。
C2.3用手捏住手套的里面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如图C.7。
C.3 注意事项
C.3.1 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C.3.2 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C.3.3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C.3.4 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
(规范性附录)
隔离衣与防护服穿脱方法
D.1隔离衣穿脱方法
D.1.1穿隔离衣方法
D.1.1.1右手提衣领,左手伸入袖内,右手将衣领向上拉,露出左手,如图D.l。
D.1.1.2换左手持衣领,右手伸入袖内,露出右手,勿触及面部,如图D.2。
D.1.1.3两手持衣领,由领子中央顺着边缘向后系好颈带,如图D.3。
D.1.1.4再扎好袖口,如图D.4。
D.1.1.5将隔离衣一边(约在腰下5cm)处渐向前拉,见到边缘捏住,如图D.5。
D.1.1.6同法捏住另一侧边缘,如图D.6。
D.1.1.7双手在背后将衣边对齐,如图D.7。
D.1.1.8向一侧折叠,一手按住折叠处,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折叠处,如图D.8。
D.1.1.9将腰带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将带子系好如图D.9。
图D.1 图D.2 图D.3 图D.4
图D.5 图D.6 图D.7 图D.8 图D.9 D.1.2脱隔离衣方法
D.1.2.1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如图D.10.
D.1.2.2解开袖带,塞入袖拌内,充分暴露双手,进行手消毒,如图D.11
D.1.2.3解开颈后带子,如图D.12.
D.1.2.4右手伸入左手腕部袖内,拉下袖子过手,如图D.13.
D.1.2.5用遮盖着的左乎握住右手隔离衣袖子的外面,拉下右侧袖子,如图D.14。
D.1.2.6双手转换逐渐从袖管中退出,脱下隔离衣,如图D.15。
D.1.2.7左手握住领子,右手将隔离衣两边对齐,污染面向外悬挂污染区;如果悬挂污染区外,则污染面向里。
D.1.2.8不再使用时,将脱下的隔离衣,污染面向内,卷成包裹状,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或放人回收袋中,如图D.16。
图D.10 图D.11 图D.12 图D.13
图D.14 图D.15 图D.16
D.2防护服穿脱方法
D.2.1穿防护服联体或分体防护服,应遵循先穿下衣,再穿上衣,然后戴好帽子,最后拉上拉锁的顺序。
D.2.2脱防护服
D.2.2.1脱分体防护服时应先将拉链拉开(图D.17)。
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脱离头部(图D.18)。
脱袖子、上衣,将污染面向里放人医疗废物袋(图D.19)。
脱下衣,由上向下边脱边卷,污染面向里,脱下后置于医疗废物袋(图D.20、图D.21)。
图D.17 图D.18 图D.19 图D.20 图D.21
D.2.2.2脱联体防护服时,先将拉链拉到底(图D.22)。
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脱离头部,脱袖子(图D.23图D.24);由上向下边脱边卷(图D.25),污染面向里直至全部脱下后放人医疗废物袋内(图D.26)。
图D.22 图D.23 图D.24 图D.25 图D.26
D.3注意事项
D.3.1隔离衣和防护服只限在规定区域内穿脱。
D.3.2穿前应检查隔离衣和防护服有无破损;穿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及衣领。
发现有渗漏或破损应及时更换;脱时应注意避免污染。
D.3.3隔离衣使用一次后即更换的穿脱方法
D.3.3.1穿法同D.1.1.。
D.3.3.2脱法按D.1.2.1和D.1.2.2的操作后,消毒双手,解开颈后带子,双手持带将隔离衣从胸前向下拉。
右手捏住左衣领内侧清洁面脱去左袖;左手捏住右侧衣领内侧下拉脱下右袖,将隔离衣污染面向里,衣领及衣边卷至中央,放入污衣袋清洗消毒后备用。
D.3.4隔离衣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遇污染随时更换。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注1:在传播途径一列中,“+”:其中传播途径之一,“++”:主要传播途径。
注2:在隔离预防一列中:“+”: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工作需要可采取的防护措施;“#”:为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而传播。
“●”:为性接触或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而传播;“■”:为性接触或接触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而传播。
附录F (资料性附录)
附录G
(资料性附录)
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