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水稻(2000—2013)概述

合集下载

扬辐粳8号在泗洪县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扬辐粳8号在泗洪县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期 和移 栽前 分别 施用 断奶 肥 、 嫁 肥 , 适 龄多 蘖 送 育
壮秧 。 22 适 时移栽 , 理密 植 . 合
种植 01 .2万 h 经农 技部 门多 点测 产验 收 , m, 平均
单 产 96 / m 高 产达 1 . th .5 th , 4 / m 。 1
12 农 艺性 状佳 .
粳 8号 ( 名 : 辐 粳 4 0 ) 进 行 试 验 、 范 工 原 扬 9 1, 示
病而发 生 的死 苗缺穴 现象 ;对 白叶枯病 和穗 颈 瘟
均 有较 好 的抗性 。
1 . 稻 米 品质 优 4
作 。 组合 在泗 洪县 2 0 - 0 6年 的多点试 验 、 该 04 20 大
田生 产示 范 中表 现 为产 量 高 、 质优 、 米 抗性 好 , 尤 其对水 稻 条纹 叶枯 病具有 较强 的抗性 。
在 栽 培 过 程 中应 注 意 适 时 播 种 , 时 移 栽 , 学 运 筹 肥 水 , 适 科 防治 稻 飞 虱 、 三化 螟 、 稻瘟 病 等 技 术 环 节 , 有 良好 的推 广 前 景 。 具 关 键 词 : 辐 粳 8号 ; 质 ; 性 ; 扬 米 抗 栽培 技 术
中图 分 类 号 : 5 3 S —3 文 献 标 志 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3 6 3 (0 7 0 - 0 9 0 1 7 - 7 7 2 0 )6 07 第6
球 妊

扬辐粳 8号在 泗洪县 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卜加 武
( 洪 县 农 业 执 法 大 队 , 苏 宿 迁 泗 江 230 ) 2 90

要 : 迟 熟 中粳 稻 品种 扬 辐粳 8号 的种 植 结 果 表 明 , 品种 产 量 高 、 质 优 、 性 好 , 其 对 水 稻 条 纹 叶 枯 病 抗 性 强 。 对 该 米 抗 尤

2014年国家审定水稻玉米棉花等作物品种介绍最新2014.10

2014年国家审定水稻玉米棉花等作物品种介绍最新2014.10

第三届国家品审会第四次审定会议初审通过品种的公示一、初审通过品种目录(一)稻品种二、初审通过品种简介(一)稻品种名称:陵两优7717申请者: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育种者: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品种来源:H750S×HY717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1.5天,比对照株两优819长2.8天。

株高82.1厘米,穗长18.7厘米,亩有效穗数22.7万穗,穗粒数105.0粒,结实率85.8%,千粒重26.9克。

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6,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7级;白背飞虱7级;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感褐飞虱和白背飞虱。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1.5%,长宽比2.6,垩白粒率96%,垩白度21.6%,胶稠度8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5.1%。

产量表现:2011年参加早籼早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6.5千克,比对照株两优819增产5.2%;2012年续试,平均亩产498.9千克,比株两优819增产10.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2.7千克,比株两优819增产7.9%;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3.1千克,比株两优819增产4.2%。

栽培技术要点:1.软盘旱育抛秧3月25日左右播种、水育秧3月底前后播种,大田亩用种量2~2.5千克,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

2.软盘抛秧3.1~3.5叶抛栽,水育秧5叶期移栽,栽插密度16.5厘米×20厘米,每穴栽插2~3粒种子苗。

3.需肥水平中等偏上,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后期严控氮肥,中等肥力田块亩施25%水稻专用复混肥35千克作底肥,移栽后5~7天结合施用除草剂亩追施尿素7.5千克,幼穗分化初期亩施氯化钾7.5千克,后期看苗适当补施穗肥。

4.分蘖期干湿相间促分蘖,及时落水晒田,孕穗期以湿为主,抽穗期保持田间有浅水,灌浆期以润为主,干干湿湿,切忌断水过早。

5.播种前做好种子消毒处理;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

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

水稻旱直播栽培技术
维普资讯
安 徽 农 学 通 报 , nu g .c. u1 0 6 1 ( :0— 1 A hi 6 SiB l2 0 ,2 5)9 9 A .
水 稻 旱 直 播 栽 培 技 术
江 鸿辉

理 。另一 种是 浸种不催 芽 , 播种 前半 天将 稻种沥 水 晾干播
推广 旱直播 稻 , 淹灌 水 浆 管理 期 可 推迟 一 个 月 , 后 播 上 一次 蒙头水 , 三 叶期 才 进 行淹 灌 , 到 可省 去 育 秧 和开 田
泡 垡时 大量 耗 电 、 水 , 般 可 节 电 、 耗 一 节水 2 % 左 右 。水 5

要: 本文从 品种、 田块的选择 、 种 、 播 施肥 、 除草 、 防治病 虫害等 方面介 绍 了水稻旱 直播 栽培技 术。
¥1 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7 3 (0 6 0 9 0 07— 7 1 20 )5— 0— 2
关键词 : 旱直播 ; 稻 播种 ; 除草 ; 虫害 病
间我场 曾试种 部 分 麦 后 旱 直 播 水 稻 , h 在 70 k 每 m 产 50 g
左 右 .0 6年 根 据 我 场 作 物 布 局 的 需 要 , 备 试 种 6 . 20 准 6 7m h 左右 旱直播 稻 。为 了 给今 年 旱 直 播 提 供 参 考 , 前 将 三年 工作 经验整 理 如下 :
割 , 较适用 , 分体 现粮食 生产 机械 化 , 稻 麦两 熟基 本 都 充 使
实 现机械 化 、 系列 化 。 1 3 节水抗 灾 .
每 h 种干稻 谷 10g m 播 2 k 行距 2 c 0m播后 镇压 , “ 头 后灌 蒙 水” 保水 2h 自然 落 干 , 叶期 建 立 水 层 , 常 水 浆 管 4后 三 正

泗洪美食

泗洪美食

泗洪美食小吃,舌尖上的泗洪1、泗洪大米(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泗洪大米是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已经通过国家农产品的地理标志认证、证书编号:AG100220。

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6′-118°46′,北纬33°08′-33°47′。

对于泗洪大米的品质鉴定,专家评语是“泗洪大米产自洪泽湖西岸,外观整齐,色泽透明,蒸煮有清香味,米饭软硬适中有光泽,咀嚼香甜,口感柔韧,米粥粘稠,入口爽滑,泗洪大米歁称米中精品。

一、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培育泗洪大米的外部条件泗洪地处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西岸、淮河中游,属东亚秀风区,又属北亚热带和北暖温带的过渡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光能充足,热量富裕。

年均气温14.6度,年均降水量893.9mm,年均日照总时数2326.7小时,无霜期213天,丰富的光温资源十分有利于培育优质稻米,境内河流纵横,水资源十分丰富,独特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水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泗洪是全国农业生态环境示范县,也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

种植业以稻、麦两熟为主体,兼有玉米、大豆、花生、山芋等农作物。

其中水稻常年种植面积75万亩,总产近十亿斤。

近年来,随着生态农业的逐步发展,我县先后建成了60万亩水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10万亩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县无公害农产品107个,绿色农产品22个,有机农产品9个,“三品”认证数量全省领先。

泗洪不仅水资源丰富,而且水体质量十分优良,洪泽湖水域宽广,水草繁茂,淮河水清澈流畅,全国最大的生态湿地保护区就在泗洪,良好的水资源环境为水稻生产提供了保证,也为生产优质泗洪大米打下坚实的基础,追溯历史,在清末年间,泗洪的“上塘贡米”就名扬天下。

泗洪水稻种植区域的土壤多属黄淮冲淤形成的沙、淤两合土表,土层深厚,土壤通透性良好,有利于优质稻米生产。

二、选用优质品种,创建泗洪大米品牌是泗洪人的追求为了加快泗洪优质稻米生产步伐,县委县政府认真听取农业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围绕扩大优质稻米的生产规模,提高优质稻米的产量,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政策,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种植优质水稻品种,坚持以良种促品质,以良法增单产。

水稻资料

水稻资料

水稻百科名片水稻原产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

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

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

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米饭、米粥、米饼、米糕、米线等。

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也有很多用处。

目录[隐藏]基本信息科属分类植物简述稻谷构造分布范围水稻穗型水稻分类科学研究基本信息科属分类植物简述稻谷构造分布范围水稻穗型水稻分类科学研究∙水稻种植∙病虫害及防治∙大米种类∙食用方法∙稻的副产品∙衍生文化∙中国水稻种植区划[编辑本段]基本信息拉丁语学名:Oryza sativa ,Oryza glaberrima英文名字:rice;paddy别名:未脱皮地--稻,稻谷,谷子;脱皮地--大米,米脱去稻壳,但保留胚的:糙米[编辑本段]科属分类域:真核生物域Eukaryote界:植物界Plantae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纲:单子叶植物纲Liliopsida目:禾本目Poales科:禾本科Poaceae属:稻属Oryza[编辑本段]植物简述栽培稻(Oryza sativa)的外形、稻穗及稻谷水稻属须根系,不定根发达,穗为圆锥花序,自花授粉。

是一年生栽培谷物。

秆直立,高30~100厘米。

叶二列互生,线状披针形,叶舌膜质,2裂。

圆锥花序疏松;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含3朵小花,颖极退化,仅留痕迹,顶端小花两性,外稃舟形,有芒;雄蕊6;退化2花仅留外稃位于两性花之下,常误认作颖片。

颖果。

原产于中国。

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我国水稻播种面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而产量则占一半以上。

栽培历史已有14000~18000年。

为重要粮食作物;除食用颖果外,可制淀粉、酿酒、制醋,米糠可制糖、榨油、提取糠醛,供工业及医药用;稻秆为良好饲料及造纸原料和编织材料,谷芽和稻根可供药用。

中国螃蟹之乡——江苏省泗洪县

中国螃蟹之乡——江苏省泗洪县

龙源期刊网 中国螃蟹之乡——江苏省泗洪县作者:来源:《农村百事通》2013年第11期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位于江苏省西部,淮河中游,洪泽湖西岸。

县域总面积2729.6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场。

泗洪取泗州的“泗”,洪泽湖的“洪”而得名。

现有耕地13.73万公顷,水面11.07万公顷,辖烟波浩渺、日出斗金的洪泽湖48%的水面,湖岸线165公里,可开发滩涂3.33万公顷。

拥有国家级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和亚洲最大的美洲黑杨种质资源库。

泗洪县的县委书记徐德给大家推荐了泗洪的第一张名片——激情泗洪。

他指着自己佩戴的胸牌,介绍针对机关病,县政府在全县纵深开展了以“点燃激情,追求卓越”为主题的激情文化建设。

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中推行公开身份,第一个公开是挂牌上岗,让群众知道我是谁?第二个公开是公开工作动态,报行踪,让群众知道我在哪儿,干什么?把我们的工作动态,通过互联网、通过手机信息、通过告示牌进行公布。

第三个公开是公开目标,晒承诺,让群众知道我怎么干?这样非常有效地整治了机关病。

徐书记推荐的第二张名片是水韵泗洪。

泗洪是典型的苏北水乡,泗洪境内河湖纵横,水网密布,拥有中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国家级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洪泽湖唯一的一片天然湿地分布区,洪泽湖产的大闸蟹被誉为“中国最干净的螃蟹”。

第三张名片是多彩泗洪。

泗洪是一块古老的土地,承载着内涵丰富的文化遗存,境内已出土古生物化石70多种,被海内外考古学家誉为“古猿化石宝库”。

泗洪顺山集遗址,距今有8100~8300年的历史,是人类的发源地。

泗洪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淮北苏皖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中心,淮北行署、新四军四师师部均驻于此,刘少奇、陈毅、张爱萍、张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亲临指挥战斗。

(联系方式:0527-86302833)(中央电视台七套《乡约》栏目供稿)。

泗洪米特征

泗洪米特征

泗洪大米,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1-2]泗洪县地处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西岸、淮河中游,属东亚季风区,又属北亚热带和北暖温带的过渡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光能充足,热量富裕,非常适宜于优质大米的生产。

泗洪大米外观整齐,色泽透明,蒸煮有清香味,米饭软硬适中有光泽,咀嚼香甜,口感柔韧,米粥粘稠,入口爽滑。

2010年0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泗洪大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外在感观泗洪大米产自洪泽湖西岸,外观整齐,色泽透明,蒸煮有清香味,米饭软硬适中有光泽,咀嚼香甜,口感柔韧,米粥粘稠,入口爽滑。

内在品质泗洪大米生产中保留了大米中绝大部分营养物质,避免了米中蛋白质、维生素的大量流失。

加工精度符合特级;不完善粒小于3%;最大限度杂质总量小于0.25%,糠粉小于0.15%,矿物质小于0.02%,带壳秕粒每千克小于10粒,稻谷粒每千克少于4粒;碎米总量小于15%,小碎米率小于1%;黄粒米小于0.5%;胶稠度≥7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在11—15%;蛋白含量5—7%;水分低于14.5%。

产品品质检测符合《绿色食品大米》(NY/T419—2007)的规定,达到国家一级米标准。

[2]等级分类泗洪大米分“绿色食品大米”A级、AA级,“有机食品大米”共3个等级。

[2]产地环境地理位置泗洪县位于苏北平原西部、洪泽湖西岸、淮河下游,东经117°56′—118°46′,北纬33°08′—33°47′。

东濒洪泽湖与洪泽县隔湖相望;西邻安徽省泗县、五河县;南与盱眙县、明光市毗连;北与宿城区、泗阳县接壤。

县境南北全长73千米,东西相距78千米。

[2]土壤地貌泗洪县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岗洼交错,属秦岭纬向构造体系的东延部分。

淮阴断裂带斜穿南部,郯庐断裂带纵贯西部。

第四纪沉积物广布,第三纪及以前的地层仅是零星出露。

全县范围可利用土地相对高程从12米到64米,高低差52米。

泗洪县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

泗洪县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水稻生长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

淮稻5号是通过复交材料7208、武育粳3号杂交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其优点在于高产和稳产[1],自推广以来一直占据江苏省水稻品种市场的重要份额,目前淮稻5号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75.2万hm 2[2]。

目前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超量投入化肥、有机肥用量不足等问题。

虽然化肥具有易吸收、见效快的特点,但化肥过量投入容易导致有机和无机养分比例失调、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与传统化肥相比,有机肥不仅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升养分利用率,还可以增加水稻结实率,促进水稻稳健生长[3]。

但王国华等研究发现长期施用有机肥会对土壤pH 值和重金属含量等造成影响[4]。

因此,合理施用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能够实现化肥的减量增效,本研究通过施加不同比例有机肥的对比方法,探究有机肥合理施用量,以期减少和控制不合理化肥施用量。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22年7月开始,试验地点位于泗洪县石集镇柳山村,地理坐标为33.35261°N ,118.23793°E 。

土壤为黏底两合土,该田块平整,地力均匀,排灌方便,交通便利。

土壤基本理化性状:pH 值7.6,有机质含量17.4g·kg -1、全氮含量1.55g·kg -1、有效磷含量19.8g·kg -1、速效钾含量146.6mg·kg -1。

1.2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供试水稻品种为淮稻5号。

供试肥料中有机肥:总养分为N+P 2O 5+K 2O≥9%,有效活菌数≥6亿·g -1,有机质含量≥60%,N :6.0%,P 2O 5:1.9%,K 2O :1.1%;化肥:尿素(含N 46%)、过磷酸钙(含P 2O 512%)、氯化钾(含K 2O 50%)。

本试验共设7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

A :常规施肥;B :测土配方施肥;C :80%化肥氮+20%有机氮;D :70%化肥氮+30%有机氮;E :60%化肥氮+40%有机氮;F :50%化肥氮+50%有机氮;G :40%化肥氮+60%有机氮。

寒稻13水稻品种介绍

寒稻13水稻品种介绍

寒稻13水稻品种介绍
寒稻13是一种农业品种,也称为寒稻新13,是中国水稻协作测试12(CRITC12)三期试验中选育的一种超级稻种,由浙江省稻谷种质资源创新与应用重点实验室选育。

以下是寒稻13的品种介绍:
1.外观特征:寒稻13的秆高约120cm,叶子短而密,颜色鲜绿,穗长28~32cm,含粒率高。

2.生长特征:寒稻13生长旺盛,群体整齐,抗倒伏能力强,适应较低温度。

3.生产性能:这种水稻品种的单产较高,一般在每亩450-500斤之间。

同时,寒稻13对病虫害的抗性较强,能显著的改善水稻根系和产量。

4.适宜地区和种植方式:寒稻13适合种植在夏秋季稻田和旱田中,适合全年种植。

种植时,应选用有机肥和氮肥,控制水分,多施影响粉的生长,以提高产量。

总体来说,寒稻13是一种既适合高寒地区也适合暖温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其丰产、抗病虫的特点很受农民们的青睐。

上虞区常规连作晚粳稻品种对比

上虞区常规连作晚粳稻品种对比

㊀㊀2024年第65卷第4期795收稿日期:2023-05-19作者简介:顾淑华(1993 ),女,浙江上虞人,助理农艺师,本科,从事常规稻繁种工作,E-mail:1154712692@㊂文献著录格式:顾淑华,罗高明,朱化虹.上虞区常规连作晚粳稻品种对比[J].浙江农业科学,2024,65(4):795-798.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451上虞区常规连作晚粳稻品种对比顾淑华,罗高明,朱化虹(绍兴市舜达种业有限公司,浙江绍兴㊀312300)㊀㊀摘㊀要:绍兴市上虞区是浙江省粮食主产区,种植的主要模式为双季稻,常年种植双季晚稻面积大,但目前种植的连作晚稻存在品种单一㊁主栽品种种植年限长等不足,迫切需要引入熟期适中㊁优质高产㊁抗性较强的新品种作为主栽品种,为连作晚稻的稳产高产奠定基础㊂为此,2022年该地区引入秀水7204和春江166等4个新品种,进行大区对比㊂结果表明,参试新品种熟期㊁产量㊁抗性等均优于当年的主栽品种,适宜在上虞区作为双季晚稻推广种植㊂关键词:双季晚粳稻;品种;生育期;穗部性状;产量中图分类号:S512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0528-9017(2024)04-0795-04Comparison experiment of conventional continuous cropping latejaponica rice varieties in Shangyu DistrictGU Shuhua,LUO Gaoming,ZHU Huahong(Shaoxing Shunda Seed Industry Co.,Ltd.,Shaoxing 312300,Zhejiang)㊀㊀Abstract :Shangyu District of Shaoxing City is the main grain producing area of Zhejiang Province,the main mode ofplanting is double cropping rice,and the perennial planting of double cropping late rice has a large area,but the currentcontinuous cropping late rice has a single variety,the main variety has a long planting life,etc.,and it is urgent tointroduce new varieties with moderate maturity,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and strong resistance as the main varieties,soas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table and high yield of continuous cropping late rice.To this end,in 2022,4new varieties were introduced,including Xiushui 7204and Chunjiang 166,for regional comparis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turitydate,yield and resistance of the new varietie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main cultivars of the year,and they weresuitable for planting as double-cropping late rice in Shangyu Area.Keywords :double season late japonica rice;variety;growth period;spike traits;yield㊀㊀上虞区是浙江省粮食生产大县(区), 常规早籼稻-常规晚粳稻 种植模式在稻田种植模式中占有很大比重㊂2022年全区连作晚稻面积达9600hm 2,占绍兴市连作晚稻面积的52.5%,因此,连作晚稻产量的高低,对全区乃至全市粮食产量的影响很大㊂随着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对粮食生产更加重视,连作晚稻种植面积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㊂但在目前的连作晚稻生产中,存在品种单一㊁主栽品种种植年限较长等不足,生产上急需寻找适宜作连作晚粳稻栽培的优质㊁高产㊁抗病新品种,来替代目前的主栽品种,以确保连作晚稻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和连作晚稻种植效益的逐步提高㊂为此,2022年引进4个连作晚粳稻新品种,在绍兴市舜达种业有限公司的试验田中开展连作晚粳稻新品种的对比试验,以期通过试验找到上虞区连作晚粳稻的接班品种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设计㊀㊀本试验参试的常规晚粳稻品种共6个,分别为宁81㊁宁88㊁春江166㊁浙粳96[1-2]㊁秀水1717和秀水7204,以宁81为CK 1,宁88为CK 2㊂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方式,每个大区面积为333.4m 2(66.8m ˑ5m),大区间留40cm 操作道㊂试验采796㊀㊀2024年第65卷第4期用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在同一块田中种植㊂参试品种及种子统一由绍兴市舜达种业有限公司收集并提供,质量符合相关标准㊂1.2㊀试验田概况㊀㊀试验田在现越城区沥海街道二渡村,所在地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438.6mm,年平均日照时数1881.5h,常年平均气温16.8ħ, 10ħ以上积温年均5136.5~5247.7ħ,大于10ħ积温的年平均持续天数为234~240d,属于三季不足二季有余的地区,种植双季稻季节很紧㊂试验田交通方便,地势平缓,排灌设施齐全;肥力中等且均匀;根据测土配方资料,试验田土壤中全氮含量1.01g㊃kg-1,有效磷含量82.4mg㊃kg-1,速效钾含量100.5mg㊃kg-1,有机质含量15.5g㊃kg-1,耕作层16.5cm㊂前作为直播早稻,种植品种为甬籼15,于4月6日播种,7月14日收割㊂早稻收割后马上施肥㊁翻耕,使稻草腐熟(约12d)后,整平田块待插㊂1.3㊀试验经过㊀㊀试验由农户按当地生产习惯统一进行栽培管理,播种期㊁移栽期㊁收割期相同,肥水管理㊁病虫防治等措施一致㊂1.3.1㊀浸种催芽㊀㊀参试各品种种子统一于6月20日浸种㊂为预防恶苗病等种传病害,在浸种时用25%咪鲜胺㊁25%氰烯菌酯2000倍液处理;浸种48h后催芽,催芽到 芽长半粒谷㊁根长1粒谷 的标准芽谷后播种,播种期为6月23日㊂1.3.2㊀培育壮秧㊀㊀为培育壮秧,播种时做到稀播匀播(本试验秧田的播种量为432kg㊃hm-2)[3-4],同时做好育秧期间的肥水管理,主要是在秧苗3叶期施尿素112.5kg㊃hm-2作断奶肥,起秧前3d施尿素45kg㊃hm-2作起身肥;秧苗3叶期前禁止灌水上秧板,3叶期后湿润灌溉(晴天满沟水㊁阴天半沟水㊁雨天排干水)㊂7月27㊁28日移栽,秧龄34d㊂插种密度16.7cmˑ18.1cm,每丛插3~4本,落田苗6.6万~8.2万;为预防插后败苗,安排在下午3:00后插种㊂1.3.3㊀肥水管理㊀㊀重视试验田的水浆管理[5],做到浅水(水层2cm)插种防缺株㊁深水(水层5~7cm)护秧防败苗,薄水勤灌(后水不见前水)促分蘖;看土看苗(667m2苗数达到25.0万)及时搁田控苗,后期干干湿湿,收割前10d完全断水,忌断水过早影响粒重和产量㊂试验田每667m2肥料总用量(折纯)为N17.38kg,P2O54.5kg,K2O10.75kg㊂其中,基肥用45%三元复合肥30kg㊁尿素5.0kg;追肥分2次施,第1次在插后7d(8月3日)施尿素7.5kg,第2次在第1次追肥后10d(8月13日)施尿素7.5kg㊁氯化钾12.5kg;抽穗前(9月17日)根据叶色施1次根外肥(用芸苔素50mL加磷酸二氢钾100mL)㊂1.3.4㊀病虫防治㊀㊀试验田共防病治虫3次,8月10日用满腈虱螨脲750mL㊃hm-2㊁5%阿维菌素1500mL㊃hm-2㊁噻呋酰胺750g㊃hm-2㊁吡蚜酮300g㊃hm-2兑水40kg防治螟虫和稻飞虱;8月28日用5%阿维菌素1500mL㊃hm-2㊁甲氧虫酰肼1200mL㊃hm-2㊁吡蚜酮300g㊃hm-2兑水40kg防治稻曲病,兼治螟虫㊁稻飞虱㊁白叶枯病;9月15日用燕化扫飞300g㊃hm-2,防治稻虱㊂整个试验生长过程中,各品种均无明显病虫危害和倒伏现象㊂1.4㊀考查项目㊀㊀试验期间在各品种区内斜角线定点,每个品种确定5个点,定期观察记载各点的苗情动态(茎蘖数)㊁穗部性状㊁生育进程等㊂11月20日(晚稻成熟期)田间取样考种,测定株高㊁每穗粒数和结实率㊂11月24日大田实割测产并测定稻谷含水量和千粒重㊂1.5㊀试验期间气象条件㊀㊀试验期间遭遇7㊁8月的持续高温㊁少雨天气,导致试验移栽期推迟,参试品种秧龄出现超龄现象㊂插种前后适逢持续35ħ以上的高温天气,插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败苗现象,因此,插后秧苗返青慢,分蘖延后㊂抽穗扬花期间天气晴朗,气温适中,有利于结实;灌浆结实期的气象条件好,有利于提高连作晚稻结实率和千粒重㊂2㊀结果与分析2.1㊀生育期㊀㊀由表1可知,参试的6个品种平均播齐历期为86.3d,以秀水1717最短,为81d,宁88和浙粳96最长,为89d;参试的6个品种全生育期平均为148.8d,以秀水1717最短,为144d,比对照品种宁88和宁81分别短2和7d;春江166生育期最长,为155d,比对照宁88和宁81分别长9和4d㊂6个品种均在9月21日晚稻安全齐穗期前㊀㊀表1㊀不同品种水稻的生育期和苗情动态Table 1㊀Growth period and seedling dynamics of different rice varieties品种生育期苗情动态移栽期(月-日)齐穗期(月-日)播齐穗历期/d 成熟期(月-日)全生育期/d667m 2基本苗/万667m 2最高苗/万667m 2有效穗/万成穗率/%宁8107-2709-158411-2015111.3131.4127.3987.2宁8807-2809-208911-151467.9831.3826.6184.8春江16607-2809-188711-241557.2129.1625.2886.69秀水171707-2709-128111-131447.8731.8325.0678.73浙粳9607-2709-208911-181498.7626.8423.1886.36秀水720407-2809-198811-171486.5428.0622.1879.04齐穗㊂6个参试品种平均每667m 2有效穗24.95万,其中以宁81最高,为27.39万,秀水7204最低,为22.18万,差异显著㊂2.2㊀穗部性状㊀㊀由表2可知,6个参试品种平均穗长为14.41cm,以秀水7204最长,为15.45cm,春江166最短,为13.32cm,差异较大㊂6个参试品种平均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分别为123.0粒和115.1粒,每穗总粒数以秀水7204最高,为141.97,宁81最低,为105.10,差异较大;每穗实粒数以宁88最高,为127.75,宁81最低,为101.60;6个参试品种平均结实率达93.7%,以浙粳96最高为97.12%,秀水7204最低,为89.56%㊂6个参试品种平均千粒重为26.0g,以春江166和秀水1717最高,为26.3g,秀水7204最低,为25.5g,差异不大㊂表2㊀不同品种水稻的农艺性状Table 2㊀Agronomic traits of different rice varieties品种株高/cm 穗长/cm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g 产量产量/(kg㊃hm-2)比CK 1/%比CK 2/%日产量/kg 宁8193.614.56105.10101.6096.7026.18931.000.57 3.94宁8888.614.93134.32127.7595.1026.18982.00.570 4.10春江16682.213.32118.32110.8993.7226.39097.51.86 1.29 3.91秀水171778.913.57115.50104.0090.0426.39292.54.05 3.46 4.30浙粳9685.214.62122.61119.1597.1225.79033.01.140.57 4.04秀水720489.215.45141.97127.1589.5625.59484.56.195.594.272.3㊀产量表现㊀㊀从表2可见参试品种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以秀水7204产量最高,达9484.5kg ㊃hm -2,比宁88增产5.59%,比宁81增产6.19%,其次为秀水1717,产量为9292.5kg ㊃hm -2,比宁88增产3.46%,比宁81增产4.05%㊂春江166和浙粳96的产量分别为9097.5和9033.0kg㊃hm -2,比对照均略有增产㊂3㊀小结与讨论3.1㊀品种表现3.1.1㊀秀水7204㊀㊀该品种由嘉兴市农业科学院研究院育成,2021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28㊂该品种在本次试验中表现最好,单产达9484.5kg㊃hm -2,日产量达4.27kg,为参试品种中最高㊂其大田表现主要为栽后返青快㊁分蘖发生早㊁分蘖力较强,因此,穗大粒多㊁有效穗数足㊁生育进程快,齐穗期比对照品种宁88早1d,有利于安全齐穗;剑叶短,叶色淡绿,抗病性较好,群体整齐,植株清秀,后期青秆黄熟转色好;穗型大,着粒较密,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多;谷色黄亮,谷粒饱满;穗粒重三者兼顾,产量高,综合表现好,具有在本区作连作晚粳稻主栽品种潜力,是下一年扩大试种示范的首选品种㊂3.1.2㊀秀水1717㊀㊀该品种由嘉兴市农业科学院研究院育成,2021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08㊂该品种为单季稻常规晚粳稻品种,在单季生产中发现其感光性较强,生育期较短,丰产性㊁品质较优,有意放入本次试验参加对比,为扩季利用提供依据㊂该品种从播种-齐穗历期81d,798㊀㊀2024年第65卷第4期全生育期144d,为参试品种最短;日产量达到4.30kg,单产为9292.5kg㊃hm-2,比宁81和宁88分别增产4.05%和3.46%㊂株高略矮,穗型中等,但分蘖多㊁穗数足㊁千粒重较高㊁丰产性好,生长整齐一致,熟色清秀㊂本试验表明,该品种可用作连作晚粳稻栽培和应急储备种子,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㊂3.1.3㊀春江166㊀㊀该品种由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2021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稻2021029㊂该品种在本试验中表现较好,单产为9097.5kg㊃hm-2,居第3位,比宁81和宁88分别增产1.86%和1.29%㊂在本试验中播齐穗历期短,为87d,比宁88早2d㊂分蘖力较强,从苗期到成熟生长整齐,茎秆清秀粗壮,抗倒性好;成穗率高,穗数多,穗型较大,结实率㊁千粒重较高,丰产性较好,增产潜力较大,下一年可在上虞区用作连作晚粳稻品种扩大试种㊂3.2㊀问题讨论㊀㊀由于本试验栽培方式仍采用传统的手插栽培,与实际生产上用的机插栽培不一致,为验证秀水7204㊁秀水1717和春江166在大田机插栽培条件下的种植表现,在实施本试验的同时,在上虞区百官㊁谢塘㊁丰惠㊁上浦进行相关品种面积为6670m2左右的机插种植生产示范,示范区播种期为6月22日 7月1日,塑盘育秧,秧龄26~28d,其产量趋势与本试验类似㊂以上仅是在2022年长期高温特定条件下的结果,在气温正常年份表现有待进一步观察㊂另外,上述品种在确保不迟于9月21日安全齐穗条件下的最迟播种期㊁最适氮肥用量和适宜使用时间等栽培技术还都有待进一步摸索和验证,以利在双季晚稻不同茬口抛秧㊁机插栽培中发挥品种的最大产量潜能,实现因种栽培,高产高效㊂参考文献:[1]㊀张小明,王仁杯,叶胜海,等.耐穗发芽晚粳稻浙粳96的特征特性及其应用[J].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1):1988-1990,2001.[2]㊀李燕,施俊生,俞琦英.浙江省水稻品种耐迟播性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21,62(9):1689-1693. [3]㊀王光俊,谢小平,高云峰,等.底铺不同厚度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及机插质量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3,19(6):65-66.[4]㊀张卫星,朱德峰,林贤青,等.不同播量及育秧基质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3:45-48.[5]㊀凌启鸿,张洪程,丁艳锋,等.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92-125.(责任编辑:王新芳)。

泗洪县2010年水稻大田一代二化螟重发原因及防控对策

泗洪县2010年水稻大田一代二化螟重发原因及防控对策
XN 0 G U IN N C N
21 00年第 1 期 0
泗洪县 2 1 年水稻大田一代二化螟重发原因及防控对策 00
韩 梅
( 苏省 泗 洪县 青 阳镇农服 中心 ,江 苏宿 迁 2 3 0 ) 江 2 9 0
摘 要 :水稻一代二化螟 的发生特点、原因及治理对策进行 分析和探讨。 关 键 词 :二化 螟 水 稻 原 因 分析 对 策
由于 杀 卵效 果 好 ,多年来 ,一直 为农 户防治 螟 虫 的首选 药 剂 , 由于连续 使 用 ,螟 虫普 遍 产生 了抗 药 性 。当 前 ,杀 化 螟 越冬 代 亩残 虫 量 5 6头 ,比 2 0 0 9年 高 2 8头 ,越 冬死 虫双 ( )常规 剂 量防治 二化 螟 ,效果 仅为 5 %左 右 ,甚 单 0 亡率 1 .%,与去 年相 当。 62 2越 冬代 虫龄 低龄 化 。据 2 1 . 0 0年 5月 2 5日剥 查 ,得 至更 低 。 同时 这类 药 剂对 田问寄 生 蜂等 益 虫杀 伤 力 较 大 , 活 虫蛹 7 5头 ,蛹 壳 4头 。其 中 3龄 1 1头 , 占比 1 .%; 39 4龄 伤害 了天敌 ,降低了生物 间的 互控性 ,有 利害 虫的发生 。 1越 冬代 虫量 偏高 。据 2 1 . 0 0年 4月 2 0日左右 调查 , 二
管 理轨道 。
总之 ,要 围绕全 面构建 和谐社 会 主义 主义新 农村 的奋
作者简 介 :马 晓波 17 9 9年 8月 生 ,2 0 0 3年 宁 夏 大 学 土 木 工 程 系
f 斗 目标 ,通过采取多种有效的政策和措施 ,把村庄建设作 城 市规 划专业毕业 ,多年来一 直从 事城 市建设规 划设 计工作 。
二化 螟是 泗洪 县水稻 上常发 性 害虫, 常年 发生 二代 ,分 稻 的分蘖期 、破 口期 相对 拉长 ,导致 大 田中桥 梁 田 、易害 别发生在 6月上旬及 8月 中下旬 。8 0年代 以来 ,由于狠抓 田多 ,为螟 虫的生长取 食及繁 衍转化提供 了优 势的条件 。 治 理 ,一直 为轻发 生 。近年 来 ,由于 受防 治松 懈 、多 元化 的栽培 方式 、秸 秆还 田等 多种 因素影 响 ,一代 二 化螟 为 害 加 重 、为 害期 长 ,不 利于防治 ,部分 田块枯 心 、枯 鞘较 多 , 损失 明显加 重 。本 文就 水稻 一代 二化 螟 的发生 特 点 、原 因 及 治理对 策进 行分析 和探 讨。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历史试题 (7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下列有关原始居民生活场景在专题片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劳动B.北京人懂得了人工取火C.山顶洞人已有了审美观念D.山顶洞人过着集体生活2. 2023年4月 5日,以“寻根祭祖黄帝陵,勠力同心创伟业”为主题的癸卯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举行。

公祭轩辕黄帝是因为A.他联合炎帝打败了蚩尤B.他教民种植五谷和蔬菜C.他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D.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3. 暑期《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火热上映,观影者纷纷为其磅礴的气势所震撼。

《封神》男主人公商王殷寿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商朝的覆灭与下列哪场战争有关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牧野之战D.涿鹿之战4. 2023年是农历兔年。

下表是汉字“兔”的演变历程,据此可知A.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B.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C.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D.早期汉字缺乏使用价值5. 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

同时期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这说明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国君很傲慢C.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D.周王室地位衰微6. 学习历史,要能分辨“描述”和“评价”的区别。

下列句子中,有的是对历史事实的客观描述,有的是对历史现象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请将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句子找出来A.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B.战国初年,韩赵魏三家分晋C.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D.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促进了民族交融7.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与这幅对联中所含的两个成语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项羽和越王勾践B. 项羽和吴王夫差C.刘邦和越王勾践D.刘邦和吴王夫差8. 据《史记》记载,秦国商鞅变法,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荣耀) ”。

淮稻5号机插秧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淮稻5号机插秧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淮稻5号机插秧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江苏省泗洪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县,全县水稻种植面积70万亩,年产稻谷42万t 左右,泗洪稻米以品质优、口感好、价格合理等优势在全国各地都有目共睹,稻谷收获后1~2个月就基本被外地采购一空;目前就品种而言,泗洪的水稻产量水平现以达到极限,同时有70%为直播稻多为中粳中熟或中粳早熟品种,这样的品种和栽培方式极大的制约了水稻品质的提升和产量的提高,为了能使水稻品质提升,产量提高就必须改变种植模式,扩大种植品质优、产量高,迟熟中粳品种来改变品质,提高单产和总产量来满足日益减少粮食危机方面的问题,加之泗洪县地处淮河北岸、洪泽湖西岸。

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的过渡交汇地段。

四季分明,春秋温湿,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有利于优质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

按照江苏省水稻品种区划,泗洪属中熟中粳稻区,但由于泗洪地区处于淮河和洪泽湖两大水系之间,具有和淮北不同的特殊气候条件。

这些气候条件表现在光资源丰富,年平均大于10度的日照时数为1513.7h,大于10度的活动积温为4716.3度,高于淮北各县,仅次于江淮地区,能够满足迟熟中粳稻的生长发育。

我镇位于县东南方,仅靠洪泽湖边,有效积温比其他地方高,就小麦而言,收获期比其他乡镇早3~5d,加之近几年农户种植的迟熟中粳淮稻五号的优良表现使得淮稻五号在广大农户中深受欢迎。

为了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挥迟熟中粳淮稻5号的增产潜力,提高品质,结合我镇实际,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理论的指导下,开展迟熟中粳淮稻5号机插秧,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工作尤为重要,为此我于2008—2010年实施迟熟中粳淮稻5号品种的机插秧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工作;现就200—2010年试验示范工作总结下:一、示范地点和安排地点为本镇骈台村共安排三个组:(1)骈台插栽面积为105亩。

(2)将岗组82亩、黄岗组54亩。

二、示范结果2008—2010年连续三年结合临淮镇水稻生产实际情况实施了三年淮稻5号机插秧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技术百亩示范方,通过三年测产验收和实产验收,淮稻5号三年亩产均超650kg,最高达738.5kg,平均亩产697.8kg。

江苏宿迁市水稻高效种植要点与配套技术

江苏宿迁市水稻高效种植要点与配套技术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2年4月刊64栽 培 与 种 植2、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用药关口前移”,采用药剂拌种控制秧苗期病虫害,移栽前3天普用送嫁药,机插时同步封闭除草;播后芽前封闭除草,压低草量,增加防效,减少用药量。

齐穗后零用药,加大孕穗期和破口期用药防控力度。

种植优质耐病品种,使用香根草、杀虫灯、性诱剂诱杀,控制氮肥、增施硅钾肥,采取干湿交替灌溉等健身栽培措施。

根据病虫害发生特点调整化学防控策略,提高病虫防控的科学性。

生态控制、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保护和利用麦田害虫的各种天敌,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害作用。

设置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麦田害虫,减少化学农药用量。

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绿色环保型农药,降低残留和环境污染[1]。

3、机插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选用南粳5718、徐稻9号、望两优301、荃两优851等耐病品种。

采用机械流水线全基质药剂拌种,硬盘旱育壮秧。

秸秆切碎还田、精细整地、沉实机插。

缩小株距,增大取秧块面积,保证中苗毯苗机插适宜亩基本苗粳稻9~10万、杂交籼稻3~4万的要求。

精准施肥,亩总施氮肥量粳稻需18~20 kg,杂交籼稻需16~17 kg,氮磷钾比例1.0:0.3:0.8,前后施氮7:3,分蘖期和破口期各施用硅钾肥1次[2]。

强化水浆管理,采用浅水湿润灌溉法促根生长,适时适度搁田,出穗后保持浅水层,忌后期断水过早。

4、绿色增产攻关模式与配套技术机械化轻简种植方式,品种、按茬、密度、肥水运筹等优化为重点,构建中粳毯苗中苗机插—半冬性中强筋少耕机条(匀)播为主体的水稻绿色增产攻关模式。

采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以高产高效和适时腾茬为核心,以机械化、轻简化、精确化为手段,使用少耕半精量机匀(条)播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水稻中苗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和旱育化控精确定量壮秧技术、增密机插精确定量裁培技术。

5、毯苗机插轻简化高产高效技术秧田培肥到位,春季施用腐熟有机肥,提前施用复混肥,满足秧苗对营养的需求。

泗洪县2019-2020 年小麦品种安全性测试总结

泗洪县2019-2020 年小麦品种安全性测试总结

泗洪县是全国和江苏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现有耕地200多万亩,常年种植小麦面积130万亩以上,年总产小麦50万吨以上。

当今小麦品种推陈出新,品种审定多元化,小麦品种的利用呈现多样化趋势。

为有效规避本地区小麦种植风险,减少因品种选择应用不当而造成农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规范种子市场秩序,完成对主要农作物种子安全监管工作任务,加快优质、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的鉴定、评价、筛选和推广应用,保障粮食生产用种安全,泗洪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泗洪县种子管理站)根据本县小麦品种应用实际情况,于2019年进行小麦品种安全性种植试验,为大面积生产提供依据。

1.测试基本情况1.1供试品种测试品种合计24个。

测试品种选择主要为在泗洪种子市场生产经营流通、通过品种审定且适宜本区域种植的半冬性小麦品种及新选育半冬性小麦品种:淮麦33、淮麦35、淮麦39、淮麦45、淮麦46、瑞华麦521、徐麦2023、江麦23、江麦816、农麦168、农麦158、保麦330、郑麦136、洛麦26、西农20、百农207、天益科麦5号。

另设当前区域主要种植应用品种“淮麦28”为对照品种。

1.2试验方法测试地点设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泗洪稻麦展示基地(泗洪县石集乡),测试地前茬水稻,粘土土质,肥力中等,地力均匀,小区长 50 米,宽 5米,面积为250 平方米,1次重复,试验田面积18 亩,每小区种植12 行,小区间隔50㎝,播种密度控制在20万基本苗/亩。

1.3栽培管理1.3.1播种2019年11月7日用久保田1004拖拉机旋耕,轻耙,11月8日机条播,播种量18kg/亩,播后镇压保墒。

1.3.2施肥基肥: 2019年11月7日每亩人工撒施尿素10kg、复合肥40kg(总养分≥45%,N-P2O5-K2O=15-15-15),巩孽肥: 2020年1月4日人工撒施尿素5kg/亩;拔节孕穗肥:4月3日人工撒施复合肥15kg/亩,尿素7.5kg/亩。

1.3.3病、虫、草害防治2020年3月10日使用除草剂:爱秀80ml(有效成分8%,悬浮剂)、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360g/L、氯氟吡氧乙酸250g/L,乳油)、双氟磺草胺(双氟磺草胺50g/L,悬浮剂)100ml兑水喷雾防治田间杂草,3月28日使用氰戊·氧乐果(氰戊菊酯含量25%,氧乐果含量5%,乳油)、5%已唑醇100克兑水防治蚜虫、纹枯病等;4月18日使用百蚜威(氯氰·吡虫啉,吡虫啉含量1%,氯氰菊酯含量4%,20%氟环唑乳油30ml、40%咪.戊100ml兑水喷雾防治蚜虫、白粉病、赤霉病等;4月25日使用百蚜威(氯氰·吡虫啉,吡虫啉含量1%,氯氰菊酯含量4%,乳油)、劲护100克兑水喷雾防治赤霉病、蚜虫、飞虱等。

米质优良的淮稻5号

米质优良的淮稻5号

米质优良的淮稻5号
刘璐璐;俞文伟;王维新
【期刊名称】《农家致富》
【年(卷),期】2011(000)009
【摘要】江苏省泗洪县目前水稻种植面积为79万亩左右.其中淮稻5号种植面积达到20多万亩.是我县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之一。

该品种为迟熟中粳,株高适中,株型较紧凑.叶片挺立.抗倒性较强。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刘璐璐;俞文伟;王维新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农技推广中心,2239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1.202
【相关文献】
1.淮稻14号和淮稻5号生育后期光合效率的差异 [J], 孔宪旺;袁彩勇
2.头季稻与再生稻的米质比较分析 [J], 郑苹立;李清华;林玲娜
3.淮稻14号和淮稻5号生育后期光合效率的差异 [J], 孔宪旺;袁彩勇
4.双季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研究Ⅱ.米质改良剂对超级稻源库及米质的影响 [J], 田华;黎国喜;袁红梅;钟克友;段美洋;李武;唐湘如
5.引进巨胚稻与普通稻的米质和营养成分分析比较 [J], 魏振承;张名位;池建伟;徐志宏;张雁;李健雄;张瑞芬;王志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泗洪水稻(2000—2013)
赵建亚(泗洪县农业委员会,石集乡政府)
新世纪初,由于水稻价格偏低、生产成本上涨和劳动强度较大等因数,加之条纹叶枯病在淮北稻区发生程度逐年加重,泗洪水稻种植面积和单产都出现了较大幅度地下降。

2006年以后,随着国家惠农政策深入实施、水稻价格不断上调、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水稻机插技术与新优品种的推广应用,以及自2011年起全县土地规模流转的深入开展,泗洪水稻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了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种植面积稳定在80万亩左右,占耕地面积的40%以上,单产也逐年攀升,2012年平均单产达1240斤,基本建成集中连片的14万亩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为泗洪多次被评为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0-2013年泗洪县稻谷面积和产量表
年份面积(亩)单产(公斤)总产(吨)
2013 793500 592 469752
2012 821000 620 509020
2011 780600 539.7 421290
2010 739350 540.8 399840
2009 757950 511 387312
2008 776700 496.6 385709
2007 793350 458 363354
2006 806700 447.4 360918
2005 766950 402.9 309004
2004 796500 466.3 371408
2003 578300 267.2 154522
2002 612600 566.3 346915
2001 654300 559.2 365885
2000 759600 524 3980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