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生长发育和器官的形成

合集下载

(完整版)水稻基础知识

(完整版)水稻基础知识

迟熟粳
“强-强-短”型: 华中晚稻籼
“弱-中-长”型: 华中中熟籼, 及粳、云贵的迟熟籼及粳
中籼稻主要类型
“强-中-中”型: 华南晚稻的
“弱-强-长”型: 华南及云贵
迟熟粳、云贵的迟熟籼
的冬稻籼
“强-强-中”型: 华南一季粳
“中-中-短”型: 华北的中、
(三)水稻发育特性理论的应用
1.在栽培技术方面的应用
是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包括种子发芽和根、 茎、叶、蘖的增长,并为过渡到生殖生长期积累 必要的养分。分为幼苗期和分蘖期。
(1)幼苗期: 从稻种萌动开始至3叶期。
(2)返青期: 秧苗移栽后,由于根系损伤,有 一个地上部生长停滞和萌发新根的过程,约需5d 左右才恢复正常生长,这段时间称返青期。
(3)分蘖期: 从4叶长出开始萌发分蘖直到拔 节为止。返青后分蘖不断发生,到开始拔节时, 分蘖数达到高峰。杂交水稻由于稀播,通常在秧 田即开始分蘖。
部分组成。
分蘖节或根节: 稻茎基部的节间不伸长, 各节密集,节上发生根和分蘖,习惯上称它为
分蘖节或根节。
茎秆: 茎上部有若干伸长的节间形成茎秆。
6.穗的发育 (1)形态结构
小穗 稻 二次枝梗 穗 一次枝梗
小穗梗 穗轴
(2)稻穗的分化发育
稻穗分化时期的检查: ①第一苞原基分
化到花药形成以前, 以全穗发育为对象划 分发育时期;
分蘖位: 分蘖在母茎 上所处的叶位。
(2)分蘖特性
1)分蘖叶位数: 凡分 蘖叶位数多的品种,分 蘖期长,生育期一般也
较长。
(2)分蘖特性
2)对环境条件敏感: 在分蘖叶位数相同的品 种间,但对温、光、水、肥等条件敏感的品种, 当条件不适宜时,分蘖芽处于休眠状态,分蘖发 生率低。

水稻生长发育

水稻生长发育

❖2. 秧苗生长的条件
❖水分:出苗前保持最大持水量40%-50%, 即可发芽出苗;三叶期前保持最大持水量的 70%即可;三叶期后不得少于最大持水量的 80%。
❖温度:水稻出苗及幼苗生长所要求的最低温 度,粳稻12℃、籼稻14℃,15℃以上能顺 利出苗。日平均气温20℃左右对培育壮苗 最有利。
❖氧气:秧田水中含氧量很低,不足0.3%, 水稻幼苗期被水淹后,易形成有芽无根苗, 苗也不壮,抗性弱;三叶期后,根部通气组 织形成,对缺O2的环境适应性增强。
❖(四)叶的长宽
❖水稻主茎各叶的长宽,在正常栽培条件下, 其变化有一定规律。叶片长度,自第1片完 全叶起,随叶位上升而增长,至倒数第3叶 达最长,以后到剑叶又依次缩短。叶片宽度, 自第1片完全叶开始,向上逐叶增宽,到剑 叶达到最宽。一般茎生叶长于蘖生叶,最上 两叶与粒数呈正相关,叶片直立程度与根系 活力有关。
❖(五)叶的功能 ❖不同时期各叶的功能不同 ❖叶的光合产物在不同生育时期输出方向
不同
❖最后四片叶中,各叶所司功能不同 ❖水稻一生中主茎叶片可分3组
95~125d的早熟品种,主茎叶数约为9~13 片;生育期130~155d的中熟品种,约有 14~15片叶;生育期160天以上的晚熟品种; 主茎叶数在16片以上,最多有19片叶品种。 在不同栽培条件下,主茎叶数有增有减。
❖(三)叶的分化与出生
❖叶的分化发育可分4个阶段,即叶原基形成突 起;叶组织分化;叶片伸长;叶鞘伸长。主茎 各叶自下而上逐叶发育伸长,当N叶尖由下叶 叶枕抽出;其叶片伸长基本完成,由叶鞘伸长, 将叶片全部抽出展开。上下相邻两叶的生长, 存在着叶片、叶鞘的同伸关系。各叶从露尖到 完全展开(即叶枕露出)所需日数,营养生长期 各叶较快,生殖生长期各叶较慢。

水稻的结构

水稻的结构

水稻的结构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结构复杂多样。

本文将从根系、茎秆、叶片和花序四个方面介绍水稻的结构。

一、根系结构
水稻的根系主要由主根和侧根组成。

主根为一级结构,从种子下端生长而出,向下伸展进入土壤。

主根生长点的周围分布着许多侧根,形成二级结构。

侧根在土壤中扎根,吸收养分和水分,为水稻提供养分和水分的来源。

二、茎秆结构
水稻的茎秆由节间和节部组成。

节间为茎秆中的空隙部分,由细胞组成,负责传递水分和养分。

节部为茎秆中的粗壮部分,内部充满髓质,起到支撑植株的作用。

茎秆的顶端生长点负责茎秆的生长和分枝。

三、叶片结构
水稻的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具有扁平的形状。

叶片由叶柄和叶片组成。

叶柄连接叶片和茎秆,起到支撑叶片的作用。

叶片呈长椭圆形,边缘有锯齿状的叶缘,叶脉清晰可见。

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上有气孔,通过气孔进行气体交换,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四、花序结构
水稻的花序位于茎秆顶端,由花轴和花组成。

花轴负责连接花和茎秆,花轴的顶端形成一个小穗。

每个小穗由一对颖被包裹,颖被内部包含着一粒水稻籽粒。

颖被的顶端有一对花药,花药内含花粉,通过风或昆虫传播进行授粉。

水稻的结构主要包括根系、茎秆、叶片和花序。

根系负责吸收养分和水分,茎秆起到支撑植株的作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花序负责繁殖。

这些结构相互协作,为水稻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基础。

通过研究水稻的结构,可以更好地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为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水稻的生长发育

水稻的生长发育

水稻的生长发育————————————————————————————————作者:————————————————————————————————日期: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0%,产量接近粮食总产量的一半。

水稻的生长发育一、水稻的一生(一)水稻的生育过程水稻一生,可以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时期。

自种子萌发到幼穗分化开始,这一时期生长根、茎、叶,称为营养生长期;幼穗分化到抽穗,这一时期幼穗茎叶同时生长,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抽穗以后开花授粉和子粒灌浆、结实,称为生殖生长期;不同生育时期之间有着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协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是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原则之一。

1.水稻的生育期水稻从出苗到成熟叫生育期。

2.水稻的生育阶段(l)感温性水稻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发育;需要一个最低的总热量,进行生长点发生质变所必须的生化反应和植株的生长。

这种总热量以有效积温、活动积温和总积温来表示。

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对积温都有一定的要求,并且相当稳定。

不同品种要求积温不同,但生殖生长期要求的积温在品种间并无多大差异,主要是营养生长期要求的积温不同。

晚熟品种,完成营养生长要求的积温多。

水稻各生育时期要求的积温是稳定的,所以当温度升高时,满足所需积温时间变短,生育期缩短;当温度降低,满足所需积温时间变长,生育期延长。

这便是水稻的感温性,也称感温阶段。

(2)感光性水稻是短日照作物,对开花起诱导作用主要是长暗期的作用,必须超过某一临界暗期才能引起生长点的质变,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

光照缩短,暗期加长,完成光周期诱导快,幼穗便提早分化。

光照延长,暗期缩短,完成光周期诱导慢,幼穗分化延迟。

这就是水稻的感光性,也称感光阶段。

不同品种感光性不同,早熟种天数少,晚熟种天数多。

(二)水稻产量的形成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上的穗数、每穗结实粒数和干粒重三个因素所构成。

第三节 水稻生长发育

第三节 水稻生长发育
理上应突出早字,适期早播种、早插、早施 肥管理,并适当密植,尽量减少生物量不足 引起的产量不高;南方的晚稻类型品种,感 光性极强,在热量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出穗 期比较稳定,早播并不早熟,栽培上要注意 培育长龄壮秧和安全齐穗期。
❖2.引种上应用
❖水稻南种北引,由于生育期延长,为能安全 齐穗,以引用早熟品种为宜;北稻南移,营养 生长缩短,提早成熟,为获高产,宜引用较迟 熟品种。
水稻的生育特性
全生育期= 营养生长期 + 生殖生长期 生殖生长期=长穗期(约30天)+ 结实期(约25~50天) 营养生长期= 基本营养生长期 + 可变营养生长期 基本营养生长期:水稻在最适宜生长发育的短日高温条件
下,从播种到抽穗的最少日数。 可变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期中随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的
日数。 水稻的两性一期:感光性、感温性、基本营养生长期
❖1.重迭型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有一部分重迭, 长穗先于拔节,幼穗开始分化,分蘖还在继续发 生,凡地上部仅有 3~5个伸长节间的早熟品种 均属于这一类型。
❖2.衔接型 圆杆拔节即开始幼穗分化,营养生长
与生殖生长基本衔接,具有6个伸长节间的中熟
品种属于这一类型。
❖3.分离型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分离,在圆杆拔 节之后,经10~15天时间幼穗才开始分化,具有 7个或7个以上伸长节间的晚熟品种属于这一类型。
出;其叶片伸长基本完成,由叶鞘伸长,将叶片全 部抽出展开。上下相邻两叶的生长,存在着叶片、
叶鞘的同伸关系。各叶从露尖到完全展开(即叶枕 露出)所需日数,营养生长期各叶较快,生殖生长 期各叶较慢。
❖(四)叶的长宽
❖水稻主茎各叶的长宽,在正常栽培条件下,其变
化有一定规律。叶片长度,自第1片完全叶起, 随叶位上升而增长,至倒数第3叶达最长,以 后到剑叶又依次缩短。叶片宽度,自第1片完全 叶开始,向上逐叶增宽,到剑叶达到最宽。一 般茎生叶长于蘖生叶,最上两叶与粒数呈正相 关,叶片直立程度与根系活力有关。

水稻的生长发育特点

水稻的生长发育特点

• 当第3叶始出前后,胚乳养分基本耗尽,此期 称为离乳期.
• 离乳期秧苗质量较差,抵抗力差.
3,影响种子萌发能力的因素
• a. 休眠:品种间差异很大。有些品种没有休眠期,有些品 种的休眠期可长达7个月以上。
• b. 成熟度:随着成熟度的提高多发芽率也提高。一般栽 培水稻在开花后的第7天,谷粒就开始具有一定的发芽能 力;开花后的14天发芽率明显提高,至蜡熟期就具有完全 的发芽能力。
叶片生长和功能衰退。干旱影响叶片的生 长,也影响叶片的功能。
(五)分蘖的生长发育
• 1,分蘖
2,分化与生长
• 分化 • 由稻茎基部的节(分蘖节)上的腋芽(分
蘖芽)在适宜的条件下长成的。 • ▲一般芽鞘节和不完全叶上不发生分蘖 • ▲茎秆节上的芽一般不萌发,特殊情况下
发生,成为高位分蘖。
• 生长:
重点和难点
• 重点: • 分蘖的分化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
系;幼穗分化发育过程及其判断;幼穗分 化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 难点: • 幼穗分化发育过程及其判断
• 重点:分蘖的影响因素、幼穗分化过程与 影响因素、需水需肥规律、光温特性应用、 产量形成与调空、品质分类与调空
一、水稻的形Leabharlann 结构二、器官建成(二)根的生长
• 1,根的形态结构
2,根的分化与生长
• 生长部位:芽鞘节以上,伸长节以下. • 分化规律:
N叶抽出 ≈ N节根原基分化出现 ≈ N-1节根原基数增殖≈
n-2节根原基分化发育(少量发根) ≈ N-3节旺盛发根≈
N-4节发生1次分枝根≈ N-5节发生二次分枝根
3,根的分布
• 主要分布在离土表0~10m的土层中(约占 80%),特别是0~5cm的表土层分布最多, 耕作层以下分布很少。自移栽初期至生育 中期,根系主要向斜下方发展;抽穗期根 系的分布与中期相比分布在土表和深层的 根系增加。

水稻各生育期图谱

水稻各生育期图谱

水稻各生育期图谱(2011-03-30 11:18:41)水稻的一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2.1.1 营养生长阶段是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它分为幼苗期和分蘖期。

在生产上又分为秧田期和大(本)田期(从移栽返青到拔节)。

2.1.2 生殖生长阶段是结实器官的增长,从幼穗分化到开花结实,又分为长穗期和开花结实期。

幼穗分化到抽穗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抽穗后基本上是生殖生长期。

长穗期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30天左右。

结实期从抽穗开花到谷粒成熟,因气候和品种而异一般25?/FONT>50天之间。

2.1.3 水稻生育类型(幼穗分化和拔节的关系)早、中、晚稻品种各异,早稻品种先幼穗分化后拔节,称重叠生育型;中稻品种,拔节和幼穗分化同时进行,称衔接生育型;晚稻品种拔节后隔一段时间再幼穗分化,称分离生育型。

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受自身遗传特性的控制,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2.2.1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同一季节,不同年份栽培,由于年际间都处于相似的生态条件下,其生育期相对稳定,早熟品种总是表现早熟,迟熟品种总是表现迟熟。

这种稳定性主要受遗传因子所支配。

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划分为早稻,全生育期100?/FONT>125天,中稻130?/FONT>150天,连作晚恼120?/FONT>140天,一季晚稻150?/FONT>170天,还可把早、中、迟熟稻中生育期长短差异划分为早、中、迟熟品种,以适应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需要,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2.2 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可变性随着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变化,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栽培时,表现出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生育期延长,相反,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降低,生育期缩短;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季节里栽培表现出随播种季节推迟生育期缩短,播种季节提早其生育期延长。

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划分

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划分

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划分一、生育时期的划分:生育时期可从形态、生长和发育、生理特征的角度分为几个时段。

(1)从形态和田间诊断角度分期幼苗期:包括萌动、发芽、三叶等时期。

分蘖期:包括始期、盛期、末期(最高分蘖期)以及决定穗数关键时期的有效分蘖终止期。

穗分化期(长穗期):包括穗分化各期、拔节期以及外观看到剑叶鞘膨鼓时的孕穗期。

结实期(成熟期) 包括抽穗开花期、乳熟期、蜡熟期、黄熟期和完熟期。

栽培上插秧稻又分秧田期和本田期,幼苗期和分蘖期的一部分在秧田期完成,但习惯上称秧田期为幼苗期,插秧后有一段缓秧过程叫返青期,其后再开始分蘖。

(2)从发育角度分期可分为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

这是以茎尖质的转变—穗原基开始(穗首分化)分化为标志分期的。

(3)从器官的生长发育角度分期可分为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并进期、生殖生长期。

各以穗原始体开始分化和抽穗开花期为界。

(4)从生理角度分期可分为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结实期。

这是以产量形成生理为根据的。

即营养生长期主要形成供给器官,即吸收器官根和光合器官(源器官)叶;生殖生长期主要形成收容器官(库)颖花和支持器官(流)茎;结实期主要是光合物质和矿物质通过茎流向收容器官库被贮藏起来。

为利用方便,常把分蘖期称前期,穗分化期称中期,结实(成熟)期为后期。

2. 常用生育时期的定义及标准:(1)生育期:指种子萌动到新的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日期。

(2)营养生长期:是指植株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阶段,一般是从种子萌发到幼穗分化以前。

这一阶段包括出苗期、分蘖期和拔节期。

(3)生殖生长期:是指植物生殖器官幼穗、花、种子的生长阶段,一般是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新种子的形成。

这一阶段包括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

(4)苗期:以幼芽露青50%开始,一直到插秧,整个秧田期为苗期。

对于旱育苗,黑龙江省水稻苗期一般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

立针期:第1片完全叶尚未展开时,稻苗呈针状,称为立针期。

水稻生产的基础知识—水稻的器官(北方水稻生产课件)

水稻生产的基础知识—水稻的器官(北方水稻生产课件)

(六)花的结构
(七)稻穗 稻穗为圆锥花序,着生在穗颈节
上,由穗(主)轴、第一次枝梗、第 二次枝梗和小穗组成。稻穗的长度一 般20厘米左右。一个稻穗从剑叶的叶 鞘抽出到穗颈节的部分叫穗颈,从穗 颈节到退化生长点的部分叫穗轴。
(七)稻穗
水稻的生育类型及水稻的三性
(一)水稻的生育类型
水稻生育类型(幼穗分化和 拔节的关系)早、中、晚稻品种 各异,早稻品种先幼穗分化后拔 节,称重叠生育型。中稻品种, 拔节和幼穗分化同时进行,称衔 接生育型;晚稻品种拔节后隔一 段时间再幼穗分化,称分离生育 型。
(一)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
3.发芽阶段 种子萌动后,胚继续生长,当胚根长度与谷粒长度相等,胚芽长度达
到谷粒长度一半时,就称为发芽。
(一)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
水稻幼苗期发根出叶的过程:
(二)叶片生长
1.叶片种类与构成:
水稻植株每一茎节均长叶1片,各叶互生于茎的两侧,我国大多数 水稻品种植株主茎一般长叶10—17片,植株主茎上的不完全叶和分蘖茎 上的分蘖芽鞘均为变态叶。不完全叶仅有叶鞘,没有叶片。
水稻的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
水稻的生长期分为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
(一)水稻的营养生长期
自种子萌发到幼穗分化开始,这一时期生长根、茎、叶,称为营养 生长期.
(二)水稻的生殖生长期
抽穗以后开花授粉和子粒灌浆、结实,称为生殖生长期
水稻的有效积温和活动积温
水稻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热量指标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整个生 育期内所需要的热量总和(积温)则是一个基本的重要指标。积温通常 分为两种,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
(一)水稻的有效积温
活动温度与生物学起点温度之差称为有效温度。如日平均温度为 19℃,粳稻种子萌发的生物学起点温度为10℃,籼稻为12℃,其差数分 别为9℃和7℃,这9℃和7℃就是有效温度,将逐日的有效温度累加起来 的总数,称为有效积温。

水稻的形态结构分析

水稻的形态结构分析
本地品种正常播期条件下主茎出叶总数 栽培过程中跟踪记载主茎叶龄
主茎叶龄的记载方法
水稻叶片的长度次序
水稻叶片从下到上的叶长是增加的,一般情况下倒3叶最 长,随后倒2叶短于倒3叶,倒1叶短于倒2叶。
叶龄记载标准
倒3叶前,新生叶片抽出长度达到 下一叶长的1/2,记0.4叶;达到下一叶 的长度,记0.8叶;叶枕抽出下一叶, 记1叶。
节间横切面结构
表皮
厚壁组织
维管束 薄壁组织
茎内维管束的联络:
n叶 n-2叶 维管束
n节 n-1叶 n-1节分蘖
根系 即:同侧叶、对侧蘖联络
五、稻穗
Panicle 穗
剑叶(旗叶)
退化生长点 穗轴
Panicle axis
穗颈节
Spikelets 小穗(颖花)
二次枝梗 一次枝梗
花药 花丝
柱头
胚珠
糙米
果皮 种皮 胚乳 胚
吸收层

胚芽鞘
不全叶幼叶 第1叶幼叶 第2叶原基
茎生长点
胚根鞘 胚根冠 胚根生长 点
二、水稻幼苗
叶 假茎

叶 不完全叶(叶片退化) 完全叶(真叶)
第1完全叶(第1叶) 不完全叶
根 种子根(初生根) 不定根(次生根)
叶片 完全叶 叶枕、叶舌、叶耳
叶鞘
叶鞘
叶片 collar 叶枕
按叶蘖同伸规律,主茎8叶时,应有8个分蘖。
0/2 0/2-1 0/4 主茎 0/5 0/3 0/1-1 0/1 0/1-2
叶舌 叶耳
叶背面有明显的叶脉
midrib 中脉
叶脉
三、水稻分蘖
分蘖由叶腋芽发育而成
分蘖结构
叶 茎 分蘖鞘 根

水稻的一生

水稻的一生
44
3.水稻的生育型
凡先进入幼穗分化而后拔节的,称为重叠生育型。如 地上部伸长3-4个节间的华中早稻品种。 拔节和幼穗分化一般同时进行的,称为衔接生育型。 如地上部伸长5个节间的中稻品种及杂交水稻组合。 拔节后隔一段时间再幼穗分化的称为分离生育型。如 地上部伸长6个或6个以上节间的一季晚稻品种。如农 垦58、沪选19、老来青等,6个伸长节间,昆稻2号7 个伸长节间。
19
3.水稻和陆稻(旱稻)
水稻与陆稻的区别在于耐旱性不同,在对 水分关系上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存在着 量上的差异:
水稻 (包括深水稻和浮水稻):通气组织发达, 但耐旱性差,其生活习性与沼泽植物的野生 稻相似属基本型。
陆稻(旱稻):通气组织不发达,其根系发 达,耐旱性强,属变异型。
20
低地雨育稻
21
陆稻
(变异型)
籼亚种
水稻
普 通 栽 培 稻
(基本型)
早中季稻
(变异型)
(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陆稻
(变异型)
水稻
(基本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糯稻-品种(变异型) 粘稻-品种(基本型)
34
(2)感温性:在适于水稻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内, 高温可使生育期缩短 ,低温可使生育期延长,这种
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水稻品
种的感温性。
例如,早稻早熟品种“二九青”(长沙)在3月25
日播种,短日照(11h/d)处理15d后,从播种至抽
穗的天数为86d,而在6月15日播种同样短日处理,

水稻一生(全生育期管理)

水稻一生(全生育期管理)

⽔稻⼀⽣(全⽣育期管理)⼀、⽔稻的⽣物学基础(⼀)⽔稻的⽣长发育1、⽔稻的⼀⽣⽔稻从种⼦萌发开始,经过发根、长叶、分蘖、拔节、长穗、开花、结实等⼀系列⽣长发育过程,最后形成新的种⼦,称为⽔稻的⼀⽣。

从播种到种⼦成熟所经历的⽇数,叫⽔稻全⽣育期。

⽔稻⼀⽣共分为四个时期:(1)秧苗期。

播种——移栽(2)返青分蘖期。

移栽——幼穗分化前(3)拔节孕穗期。

幼穗分化——抽穗前(4)抽穗结实期。

抽穗——成熟营养⽣长与⽣殖⽣长划分:(1)营养⽣长期。

根、茎、叶、分蘖(营养器官)(2)⽣殖⽣长期。

穗、花、籽粒(⽣殖器官)2、种⼦发芽(1)种⼦构造:⾕粒由⾕壳和糙⽶两部分构成。

(2)种⼦⽣活⼒:⼀是种⼦成熟度。

开花授粉后7—10天的种⼦具有发芽能⼒,20天后发芽⼒正常。

⼆是种⼦休眠期。

籼稻的休眠期很短,特别是早稻种⼦休眠期更短。

三是种⼦寿命。

种⼦贮存的时间越长,寿命越短。

种⼦在⼀般条件下贮存,⽣活⼒可保持2年,但发芽率只有50%左右。

(3)种⼦发芽过程:⼀是吸胀;⼆是萌发(破胸);三是发芽三个阶段。

露出⽩⾊的胚称为破胸,胚芽达到⾕粒长度的⼀半时称为发芽。

3、根的⽣长⽔稻的根系:⽔稻属须根系,分为种⼦根和不定根,不定根⼜分为普通根和浮根,浮根除吸⽔分和养分外,还能吸收氧⽓,输送到下部的根系,以提⾼下部根的活⼒,这是⽔稻适应淹⽔环境的⼀种特殊表现。

4、叶的⽣长⽔稻叶有完全叶和不完全叶两类。

完全叶和不完全叶在胚中已分化形成。

⽔稻⼀⽣叶主茎的叶⽚数已定。

主茎第1—3⽚叶是在幼苗期⽣长的,最后3⽚叶则是在幼穗分化期⽣长的,其余各叶都在分蘖期⽣长。

5、叶⽚功能叶⽚功能期是指叶⽚保持光合能⼒时间长短。

叶⽚功能期随着叶位上升,由短变长,⽔稻1—3⽚叶只有10多天,⽽剑叶功能期可达50—60天。

6、⽔稻分蘖⽔稻茎基部节上腋芽长成的分枝称为分蘖。

分蘖期是决定每亩穗数的关键时期。

掌握分蘖规律,可以促进分蘖的发⽣和成穗,保证⾜穗,达到⾼产稳产。

水稻的结构

水稻的结构

水稻的结构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它的结构由根系、茎、叶、花和种子组成。

本文将从这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水稻的结构。

一、根系水稻的根系主要由主根和侧根组成。

主根负责向下生长,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起到固定植株的作用。

侧根则分布在主根的侧面,增加了根系的吸收面积,提高了水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

水稻的根系发达,能够迅速适应不同土壤环境。

二、茎水稻的茎是直立的,具有分蘖性。

茎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叶片和穗,使之能够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和繁殖。

水稻的茎由节和间隔组成,节上生长着叶片和分蘖,间隔则起到连接节的作用。

茎的内部有维管束,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

三、叶水稻的叶片呈长条形,绿色且有光泽。

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化学能,为植株提供能量。

叶片的主要部分是叶肉,其中含有丰富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叶片的背面有气孔,可以进行气体交换,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四、花水稻的花是颖花,分为雄花和雌花。

雄花和雌花分开生长在同一株水稻植株上。

雄花位于穗的顶部,花瓣细长,颜色较淡。

雄花的主要结构是花药,花药内含有花粉,通过风力传播到雌花上进行授粉。

雌花位于穗的底部,花瓣较宽,颜色较深。

雌花的主要结构是子房,子房内有胚珠,经过授粉后会发育成水稻种子。

五、种子水稻的种子是水稻植株的繁殖器官,也是我们所吃的米的来源。

种子通常位于穗的底部,外部有稻壳保护。

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乳和胚芽。

胚乳是种子的主要营养来源,富含淀粉和蛋白质。

胚芽则是新植株的发芽部分,经过适宜的条件后,胚芽会长出根系、茎和叶,形成新的水稻植株。

通过对水稻的结构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和繁殖方式。

水稻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希望通过对水稻结构的了解,能够增加人们对水稻的认识,并促进水稻品种的改良和种植技术的提高。

水稻的生长发育

水稻的生长发育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0%,产量接近粮食总产量的一半。

水稻的生长发育一、水稻的一生(一)水稻的生育过程水稻一生,可以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时期。

自种子萌发到幼穗分化开始,这一时期生长根、茎、叶,称为营养生长期;幼穗分化到抽穗,这一时期幼穗茎叶同时生长,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抽穗以后开花授粉和子粒灌浆、结实,称为生殖生长期;不同生育时期之间有着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协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是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原则之一。

1.水稻的生育期水稻从出苗到成熟叫生育期。

2.水稻的生育阶段(l)感温性水稻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发育;需要一个最低的总热量,进行生长点发生质变所必须的生化反应和植株的生长。

这种总热量以有效积温、活动积温和总积温来表示。

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对积温都有一定的要求,并且相当稳定。

不同品种要求积温不同,但生殖生长期要求的积温在品种间并无多大差异,主要是营养生长期要求的积温不同。

晚熟品种,完成营养生长要求的积温多。

水稻各生育时期要求的积温是稳定的,所以当温度升高时,满足所需积温时间变短,生育期缩短;当温度降低,满足所需积温时间变长,生育期延长。

这便是水稻的感温性,也称感温阶段。

(2)感光性水稻是短日照作物,对开花起诱导作用主要是长暗期的作用,必须超过某一临界暗期才能引起生长点的质变,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

光照缩短,暗期加长,完成光周期诱导快,幼穗便提早分化。

光照延长,暗期缩短,完成光周期诱导慢,幼穗分化延迟。

这就是水稻的感光性,也称感光阶段。

不同品种感光性不同,早熟种天数少,晚熟种天数多。

(二)水稻产量的形成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上的穗数、每穗结实粒数和干粒重三个因素所构成。

这三个因素,是分别在不同生育时期形成的。

1.穗数的形成单位面积上的穗数,是由株数、单株分蘖数、分蘖成穗率三者组成的。

株数决定于插秧的密度及移栽成活率,其基础是在秧田期。

水稻的生长与发育机理

水稻的生长与发育机理

水稻的生长与发育机理水稻是广泛种植的主食作物之一,也是人类重要的粮食来源之一。

水稻的生长与发育机理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水稻的生长与发育机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水稻的生长周期水稻的生长周期通常包括三个阶段:生长期、抽穗期和成熟期。

在生长期,水稻会生长出丰富的叶片,然后逐渐形成成熟的收获器官,如稻谷和观赏性的花朵。

在抽穗期,生长点的生长转向了花穗的形成。

在成熟期,水稻的种子充分发育并达到了收获的标准。

二、水稻的生长环境水稻对于生长和发育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主要包括光、温度、湿度和土壤等因素。

充分的阳光和温暖的温度是水稻生长的必要条件。

土壤的酸碱度和肥力状况也会对水稻的生长和发育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水稻的生理生化特性水稻的生理生化特性也是影响其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中,植物激素的运输和代谢调节着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除此之外,水稻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还会产生一系列的代谢物,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这些代谢产物会直接影响水稻的品质和产量。

四、水稻的遗传特性水稻的遗传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生长和发育。

近几十年来,大量的研究揭示了水稻基因组和其相关遗传特性,这为水稻的生长和发育机理的掌握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论基础。

五、水稻的栽培管理水稻的栽培管理也是影响其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确的栽培管理可以有效地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并最终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适当的施肥、控制病虫害、合理的灌溉等都是在栽培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综上,水稻的生长和发育机理是涉及多个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其中的每个方面都有其独特的重要性。

由于本文篇幅所限,仅能简要地概述水稻生长和发育机理的主要方面。

针对具体问题,需要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以进一步促进水稻的生产和发展。

水稻的生长发育

水稻的生长发育

第三节水稻的生长发育水稻的一生是指水稻种子萌发到种子成熟。

从器官生长开展的特点看:可分成幼苗期、分篥期、幼穗形成期和结实期。

从生长发育的特点来看:可分为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

以幼穗分化为界,在幼穗分化以前,主要是以根、茎、叶、分葉等营养器官增殖为主,故称为营养生长期;幼穗分化以后,是以生长幼穗、颖花、种子等生殖器官为主,故称之为生殖生长期。

一、幼苗期的生长发育幼苗是指种子萌发到三叶期这个阶段,习惯把秧苗在秧田生长的时期称为幼苗期。

苗期可分为种子萌发和秧苗成长两个时期。

〔二〕、幼苗的生长幼苗的生长是指第一真叶抽出至成秧移栽。

芽谷播种后,胚根下扎,胚芽就向上坚起,叫扎根扶针。

随后,不完全叶伸出叶鞘,称为出苗,全田有50%的出苗即为出苗期。

不完全叶抽出1-2天后,长了第一片完全叶,秧苗明显显现绿色』匕时称为现青。

全田有50%的苗长出第一完全叶时为现青期,以后长出第二、三片完全叶,至第四完全叶出现时,基部茎节就能发生分藥。

一般把第三片完全叶以前的时期称为幼苗期。

二、分篥期的生长发育从分篥开场发生到停顿的时期称为分篥期。

〔一〕分藥发生及条件1、分篥的发生:水稻的分篥是接近地表基部密集节上的腋芽,在适宜条件下萌发起来的侧茎。

发生分藥的节称为分藥节。

分篥发生所在节位低的叫低位分篥,发生所在节位高的叫高位分篥。

一般低位分藥成穗率高,穗型也大。

由主茎长出的分篥称第一次分菓,由第一次分篥长出的分藥称为二次分篥,依次类推。

生产上常规稻一般以一次分藥多,二次分篥少,三、四次分篥更少。

而杂交稻二、三、四次分篥均有发生。

2、分藥发生的条件:分藥发生的内在因素:品种不同,分篥持性差异较大, 釉稻品种大于粳稻和糯稻,多穗型品种大于大穗型品种,杂交水稻大于常规稻。

分篥的外界条件:一是气温、水温:分篥发生的临界气温为15°C、水遍16-17°C , 最适宜气温为28-31°C ,水温32-34°C o二是水分:过多或过少对分篥都有抑制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有效分蘖与无效分蘖的生育差异
有效分蘖的生理基础是主茎拔节时分 蘖具有较多的自生根系和独立生活能力。 而无效分蘖则没有自生根系和独立生活能 力。
.
5、影响分蘖发生的条件
温度:发生分蘖的最适气温为30~32℃,最 适水温为32~34℃
光照:需要充足的光照,以提高光合强度, 增加光合产物,促使发根分蘖
.
③种子发芽的条件 水:本身体重的25%-30%开始萌发,吸水至
饱和(达本身重的40%)时,最适于萌发。 温度:最低温度为9-10℃,最适温度为 25-
30℃,最高温度为40℃。 氧气:必须有氧气参加
.
2、幼苗生长的特点和条件 立针期、出苗、三叶期(离乳期)
.
3、秧苗生长条件 温度:最低温度为12℃,超过15℃时,
水稻主茎上的分蘖为1次分蘖,1次分 蘖上出现的分蘖为2次分蘖。
当主茎N叶抽出时,N叶下第3个叶节的 分蘖同时伸出,形成N叶与N-3的分蘖同伸 规律。
.
3、有效分蘖与无效分蘖 早期生出的能抽穗结实的分蘖称为有效
分蘖,晚期生出的不能抽穗或抽穗而不结 实的称为无效分蘖。
有效分蘖终止期=水稻总叶片数-伸长节间数 伸长节间数=水稻总叶片数/3
出苗比较正常 水分和氧气:幼苗在湿润而又不淹水的
情况下幼苗生长健壮 养分:适量施用氮肥,并配合磷钾肥,
效果较好
.
叶的生长
1.叶的形态结构 黑龙江省水稻一般为9~14片叶 水稻的叶可分为二种,即不完全叶,只有 叶鞘没有叶片。 完全叶,具叶片、 叶鞘、叶枕、 叶耳、叶舌。
.
2.叶的生长条件 光照:强光对稻叶伸长有抑制作用,黑暗则
光照:幼穗分化发育需要充足的光照。
土壤营养: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生中需肥最多的时
期。吸收氮、磷、钾占一生吸收量的一半以上,
水分:一般土壤含水量要达到最大持水量的90%以
上,才能满足幼穗发育的要求
.
.
.
生育期和生育时期的划分
一、生育期 指种子萌动到新的种子成熟所经历的
日期。
二、生育时期 幼苗期、分蘖期、穗分化期(长穗
期)、结实期(成熟期)
.
水稻器官的形成
一、种子萌动和幼苗生长 1、稻种发芽 ①水稻种子的结构谷壳、 糙米(果皮、种皮、糊 粉层、胚乳层、胚)
.
发芽
②种子萌发的过程
萌吸发胀((露浸白种及)破胸)
促使叶片伸长 温度:稻叶生Fra bibliotek以气温32℃、土温30-32℃为
最适宜 水分:水分充足可促进叶片生长,但叶薄易
干枯 养分:氮肥可使出叶提早,寿命相对延长,
所以氮肥亦称叶肥
.
分蘖的生长
1、分蘖发生的位置 水稻主茎一般有十几个节。每节各长1
片叶,叶腋内均有1个腋芽,腋芽在适当条 件下生长而成分蘖。
.
2、分蘖的发生规律
.
茎的生长
水稻的茎由节和节间组成。
基部第一节间开始伸长(伸长节间数2),达到1~2厘米时称拔节。
.
穗的生长

水稻的穗为圆锥花序,由穗轴(主梗)、 一次(一级)枝梗、二次(二级)枝梗、小穗 梗和小穗(颖花)组成。
.
颖花
颖花实际是小穗,从植物学上看小穗有3朵 小花,其中2朵退化,留下的花是可孕的, 有外颖、内颖,6个雄蕊,1个雌蕊,2个浆 片,这就是将来成为稻谷(种子)的颖花。
水分:保持浅水对水稻分蘖有利 栽插深度:栽插深度以2cm左右为好 矿质营养:各营养中氮、磷、钾三要素对分蘖
的影响最为显著
.
根的生长
根的种类
水稻根系属于须根系,有种子根和不 定根两种根组成。
不定根是根系的主要部分
根的出生与发育
水稻不定根的出生,由下部节逐次向上。
.
根的发育与环境条件
土壤的通透性:稻根的发育需要氧气 土壤营养:氮素对稻根的生长影响最大 温度:稻根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 光强度:光强促进根系生长
.
穗的分化过程
从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大约历时30 天左右,整个分化发育过程可划分为8个时 期:第一苞分化期、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 二次枝梗及颖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形成 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减数 分裂期、花粉内容物充实期、花粉完成期。
.
穗的发育与环境条件
温度:幼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生中对温度反应最敏感 的时期。幼穗发育最适温度25~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