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研究(杨文治,邵明安编著)思维导图
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知识精讲+思维导图+对点专练)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5.河龙区间淤地坝布设强度总体为
√A.中部地区最高
B.由东向西增大 C.南部高于北部 D.随河流密度增大
解析 读图可知,河龙区间淤地坝布设强度总体为中部地区最高,A项正 确。
6.对于淤地坝布设强度较高的地区, 淤地坝工作的重点是 A.合理规划
1.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 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A.增加耕地面积 B.防治水土流失
√C.改善人居环境
D.提高作物产量
解析 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是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 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其更加关 注改善人居环境,A、B、D是淤地坝具有的功能,排除,选C。
3.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①居住用地紧张 ②生态环境
脆弱 ③坡耕地比例大 ④农
业生产精耕细作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提示:复垦空废宅基地和易地移民搬迁,说明该地居
住用地不紧张;精耕细作不是在该地区实施的农业生产模式;治沟造地属
于生态修复,对生态环境脆弱、坡耕地比例大的区域效果明显,②③正确,
(2)列举B地区在经济生产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从自然和经济方面 简述其成因。(6分) 答案 水资源缺乏:温带季 风气候,年降水量少,枯水 期长;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水资源的利用率低,污染、 浪费严重。
土地盐碱化:降水季节变化显著。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灌溉导致地下 水位急剧变化。 大气污染:地势低平,大气稳定。重工业集中,冬季燃煤使用量大,不 利于污染扩散。
5.松花江流域最需要加强水土保持工
作的是该流域的
《土壤监测分析技术》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02
附录八 土壤质量 铜、锌的 测定 火 焰原子...
03
附录九 土壤质量 总铬的测 定 火焰 原子吸...
04
附录十 土壤质量 镍的测定 火焰原子 吸收...
05
附录十一 土壤质量 总汞的测 定 冷原 子吸...
06
附录十二 土壤质量 总砷的测 定 二乙 基二...
01
附录十三 土壤质量 总砷的测 定 硼氢 化钾...
02
附录十四 土壤中六 六六和滴 滴涕测定 的气相...
03
附录十五 土壤全钾 测定法 (NY/T 87...
04
附录十六 土壤速效 钾和缓效 钾含量的 测定(...
05
附录十七 土壤有效 态锌、锰、 铁、铜含 量的...
06
附录十八 土壤全量 钙、镁、 钠的测定 (NY...
下篇 有机篇
01
第14章 总论和基 本理论知 识
06
18.12 PAHs & PCBs
18.13 醛类 1
化合物
18.14 不挥 2
发性有机化合 物
3 18.15 亚硝
胺类化合物
4 18.16 爆炸
物
5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农田 土壤环境质 量监测技术 规范
附录二 土壤 环境监测技 术规范
读书笔记
谢谢观看
置
3.7 原子吸收分 光光度法的分析 技术及应...
参考文献
01
4.1 HGAFS法的 发展概况
02
4.2 HGAFS的原 理
03
4.3 HGAFS法仪 器装置
04
4.4 HGAFS的分 析特点
06
参考文献
05
4.5 HGAFS法在 土壤重金 属分析 中...
思维导图95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2023年高考总复习狙击与专项突破
高频考点95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拓展提升】蔚县地处河北省张家口市,是典型的山间构造盆地,其北通大漠、南接雁门关,历史上是寒外游牧民族和中原政权频繁征战的地方,自然条件和战争影响了新增聚落分布,明王朝末期与塞外蒙古部族关系缓和,促进了清朝时期新增聚落的分布演化,下图示意不同历史时期蔚县新增聚落空间分布特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元朝新增聚落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A.交通B.水源C.土壤D.军事2.明朝新增聚落可能导致()A.城镇化水平提高B.沙漠化问题凸显C.水土流失加剧D.湖泊面积萎缩3.清朝时蔚县北部新增大量聚落,推测这些聚落的主导产业是()A.农业B.牧业C.手工业D.商贸【答案】1.B2.C3.D【分析】1.读图可知,元朝新增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源,B正确;由材料“自然条件和战争影响了新增聚落分布”可知,交通不是自然条件,元朝时蒙古族统治中国,此地没有战争,蒙古族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入关后在此不是从事耕作,所以交通、土壤、军事都不是元朝新增聚落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ACD错误。
故选B。
2.明朝新增聚落比较多,山区也有大量聚落增加,植被破坏比较严重,加上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因此水土流失加剧,但不是沙漠化问题,B错误,C正确;聚落分布是乡村地区,不是城镇地区,因此不会导致城镇化水平提高,A错误;没有湖泊分布,不可能导致湖泊面积萎缩,D错误。
故选C。
3.由材料“明王朝末期与塞外蒙古部族关系缓和,促进了清朝时期新增聚落的分布演化”可知,清朝时蔚县北部新增大量聚落,处于中原地区与塞外少数民族交界地区,推测这些聚落是因为商贸而兴起的聚落,D正确;在元朝时此处没有新增聚落,不可能是牧业,B错误;在明朝时期此处也没有新增大量聚落,不是农业,A错误;不是手工业发达的地区,推测不可能是手工业为主导产业,C错误。
故选D。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可以反映植被生长状况,指数值越大示意植被覆盖越佳。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共22张PPT)
4、结合图示,总结我国水土流失分布特点 。
我国水土流失分布不均,主要发生在我国地势的 三级阶梯交界处。
5、结合水土流失的原因,谈一谈治理的思路
降水集中, 多暴雨
地形破碎,起 伏大
黄土土质疏松 遇水易崩解
植被覆盖率低
黄
自 土人
然
高 原
为
原 水原 土
因 流因
失
过度开垦 乱砍乱伐
过度放牧 开矿、无计 划修建窑洞
C.①②⑤⑥ D.①②④⑤
3.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生物措施的功能是( )
A.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B.蓄水保土 C.改善生产条件 D.提高肥力
B 4.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打坝建库、平整土地
B.保持水土、农林牧综合发展
C.兴修水利,抽水引水灌溉 D.轮作套种,科学施肥
B 5.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叙述正确的是( )
风 ,保 持 良 好 发展态 势,紧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的治理—第2课时
平阴县第一中学 白 雪
环节一:思维导图-----整合联系是综合利用的基础
环节二:思考探究-----在应用中理解内涵外延
1、结合图中信息,给图命名。仿照此图绘制黄土高 原水土流失危害表现思维导图。
2、总结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的危害 。 3、水土流失往往伴随着哪些自然灾害发生? 4、结合图示,总结我国水土流失分布特点 。 5、结合水土流失的原因,谈一谈治理的思路 6、理解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在水土流失治理中的主 要功能。
洪涝灾情加剧
水资源不能合 理有效利用
2、总结水土流失的危害。
①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 ②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③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④淤积江河湖库(在下游形成地上河),加剧 洪涝灾情 ⑤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
初中地理《黄土高原》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黄土高原适用年八年级级所需时课内共用4课时,每周2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环境与发展”是区域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
环境是基础,发展是目的,这种发展是指可持续发展。
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中学地理教学重要目标之一。
黄土高原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这里沟壑纵横,地形破碎,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黄土高原又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同时,黄土高原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脆弱,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加上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大,黄土高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更加难走。
本单元的重点是了解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景观----沟壑纵横,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及其形成原因。
知道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知道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知道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
难点是黄土高原及黄土地貌----塬、墚、峁的形成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2课进行。
第1课,教材先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及其地理环境的过渡性特征。
然后介绍黄土高原的地表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最后介绍了黄土高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第2课,教材先用数据指出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引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紧接着是综合治理的措施。
最后介绍黄土高原的煤炭资源。
单元最后的活动给学生开放性讨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在地图上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认识黄土高原的过渡性。
2、了解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特征,知道塬、墚、峁的形成原因及其特征。
利用图文资料,解释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3、知道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4、学会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了解综合治理黄土高原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过程与方法:1、(播放短片)创设情境----(读图填图)了解范围----(小组讨论)分析成因----(讨论交流)水土流失原因----(交流收获)课堂小结2、将读图分析法、探究讨论法、媒体演示法相结合。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治理PPT课件
-
14
人为因素
●材料一:70岁的老人李开福告诉记者,50年前,金竹 至荷花走廊也曾森林茂密,环境宜人。大炼钢铁和文 化大革命后,一座座山被理了光头,成了水土流失的 重灾区。形成了10万多亩的荒山秃岭,表土尽失。
●材料二:黄河专家穆兴民:黄土高原的问题就在于人 口过多,人口多了以后肯定开垦,导致水土流失。
坡度
A
B
C
-
10
第三组实验:
坡度一样,地表土质都比较松散,都是暴雨倾盆,但是A表面植被繁茂,B表面植 被已经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幸运的是还保留了一部分植被,C表面的植被已经被 破坏殆尽。哪一个水土流失最严重?
植被
A
B
C
-
11
第四组实验:
同样坡度的两个区域,A是和风细雨, B是暴雨倾盆,那么哪一个区域水土流失严 重?
答案:在黄土高原地区,只要是 男人,无论老少,都喜欢在头上 扎条白羊肚手巾。 这种手巾,冷 了往下一拉,耳朵就护住了。当 地风沙大,可以防风沙。天热还 可以擦汗。 可以说,头上扎条毛 巾- 已经成为陕北男子汉的标志3。0
信天游的节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开阔,扣人心弦、回肠 荡气,这同沟川遍布的陕北地貌有很直接的关系。
-
21
怎么办
-
22
水土流失的治理 (1)工程措施:平整土地 打坝淤地 修筑梯田 (2)生物措施 植树种草、 封山育林 (3)农业技术措施 土壤培育、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
提高复种指数(改善土质、改造地形、提高植被覆盖率)
-
23
小流域综合治理 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 域,它在黄土高原上多达百万条以上。
黄土土质 地表植被 降水强度 地形坡度
高中地理小练习:土壤含水量分布(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小练习:土壤含水量分布
(附答案解析)
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生产、植被恢复和土地的合理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下图是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含水量分布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代表较大坡度和阳坡土壤含水量分布的曲线分别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影响该地植被发育的最主要因素为
A.坡向
B.根系深度
C.坡度
D.海拔
【答案】1. A 2. C
【解析】本组题以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含水量分布剖面图为切入点,考查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的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第1题,坡度大的坡面,雨水下渗少土壤含水量小,故①为较大坡度的土壤含水量分布曲线;阳坡因蒸发旺盛,土壤含水量较低,故③为阳坡的土壤含水量分布曲线。
故选A。
第2 题,黄土高原地处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表层土壤含水量成为植被发育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图中反映该地表
层土壤含水量受坡度影响更大,故影响该地植被发育的最主要因素是坡度。
故选C。
好论文--黄土区坡地土壤水分运动与转化机理研究进展_陈洪松
黄土区坡地土壤水分运动与转化机理研究进展陈洪松1,3,邵明安2,3(11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25;2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3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摘要:土壤水分是作物生长、植被恢复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从降雨入渗及再分布、土壤水量转化以及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等几方面概述了黄土区坡地土壤水分运动与转化研究进展,认为应该把坡面土壤)植物)大气作为一个物理上的连续统一体,以大气水、地表水、植物水和土壤水相互转化过程和机制为基础,研究坡面土壤)植被)大气界面水分运动和转化规律,为植被恢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黄土区;坡地;土壤水分运动;入渗;再分布;水量转化中图分类号:S 152;G 353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791(2003)04-513-08收稿日期:2002-04-01;修订日期:2002-07-20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0251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大研究计划(9010201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01200220055413)作者简介:陈洪松(1973-),男,湖北通山人,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区域农业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壤物理和水土保持方面的研究。
E -mail:hbchs@sohu 1com以半干旱地区为主的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十分脆弱,生态环境极端恶化,严重的土壤侵蚀和频繁的干旱并存是其主要的特征。
该区90%的耕地实行旱作农业,坡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70%,其土壤侵蚀占总侵蚀量的50%~60%[1]。
因此,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是减少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实现该区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
但是,大范围、大面积的退耕还林还草必须依据土壤水分在坡面的分布,配置相应的林草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