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地理计算题专题训练三温度计算含答案
2021届高三地理计算题专题训练三温度计算含答案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算题专题强化训练专题三温度计算1.下图为某山峰周围情况示意图,假若积雪边缘气温为0℃。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此时,c点的气温大约为( )A.0.6℃B.(1)8℃C.(2)5℃D.4.6℃(2)沿图中 a~b 剖面线所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 )A. B.C. D.2.沙丁鱼喜冷水,以浮游生物为食,厄加勒斯浅滩是南半球沙丁鱼的主要聚集地。
每年5~7月,当一股低温沿岸流从厄加勒斯浅滩沿着非洲大陆东南海岸向北流动时,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就顺着洋流迁徙到德班附近的海域产卵。
下图示意沙丁鱼迁徙路线。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海域海水温度差异的最大值接近( )A.9℃B.10℃C.11℃D.12℃(2)每年5~7月,非洲大陆东南海岸出现北上低温洋流的原因有( )A.东南信风带北移B.西风漂流势力增强C.副热带高压带南移D.本格拉寒流势力减弱(3)当沙丁鱼北迁时( )A.巴西草原草木茂盛B.意大利首都罗马进入雨季C.我国东部河流正值枯水期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3.青藏高原面积达250万km2,大部分地区海拔为4000~6000m,在夏季是个巨大的热源,具有一定的增温效应,高原内部的气温要高于边缘地区、临近低地或盆地上空相同海拔的气温,这种增温效应对高原及其周围的地理生态格局有深远的影响。
某研究团队沿着大致相同的纬度,从高原东部边缘到高原内部选取了四个样点(下图),收集了7月份的气温、林线、垂直带谱等相关数据,研究了青藏高原的增温效应及其影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调查样点的相关地理信息(1)在海拔5200m处,7月大气温度最高的是( )A.甲B.乙C.丙D.丁(2)受青藏高原增温效应的影响,从高原东部边缘到高原内部( )①山地草甸带分布高度上升②雪线降低③垂直带基带上限降低④林线上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北黄海冷水团是出现在渤海海峡口东侧深层和底部的季节性水团,具有低温高盐、温差大、盐差小、较长时间几乎恒定不变的性质,其底层水温与上层水温差异明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热身训练地理(三模)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
2020-2021学年度高三年级地理学科热身练习第I 卷(选择题部分共45分)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九九消寒图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冬季“数九”计算日期的一种方法,图上共计九朵梅花,每朵九片 花瓣,自冬至日开始,每天涂染一片花瓣,涂染完所有梅花共计81天。
下图为一位同学某日涂染的消寒图。
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该同学自冬至涂染至图中所示消寒图期间,北京() A, 气温降至全年最低 C.白昼渐短黑夜渐长2.当整个消寒图涂染全部完成时() A, 我国即将迎来立春节气 C.青藏地区容易遭遇寒潮【答案】1. D 2. B【解析】 【分析】 【1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自冬至开始,每天涂染一片花瓣,图中涂染了 8片花瓣,所以图示期间为冬至日至冬 至日之后的第7天。
此时北京气温并不一定降至全年最低,A 错;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日出东南,且日出 方位逐渐偏东,B 错;太阳直射点北移,北京白昼逐渐增长,黑夜逐渐变短,C 错;太阳直射点北移,北京 的正午日影长度逐渐变短,D 正确,故选D 。
【2题详解】九九消寒图一共81天,约三个月(时间长度小于三个月),自冬至日开始涂染,整个消寒图涂染全部完成 时,我B,日出方位逐渐偏南D,正午日影逐渐变短 B,黄河上游可能出现凌汛D.华北地区准备小麦收割国节气处于惊蛰与春分之间,已过了立春,A错;此时黄河上游处于融冰期,部分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可能会出现凌汛现象,B正确;寒潮是冷空气入侵导致短时间内气温的急剧下降,青藏地区海拔高,受北方冷空气的影响相对较小,C错;华北地区种植冬小麦,秋种夏收,此时小麦并未处于收割期,D错。
故选Bo 【点睛】本题组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九九消寒图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日出方位、昼夜长短、正午日影等变化,其次要注意二十四节气中,每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约相差15天。
下图示意北京时间2021年5月21—22日世界上发生的三次震级较高地震的位置,下表为三次地震的相关信息。
2021高考地理气候小专题训练含答案
2021高考地理气候小专题训练一、单选题读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题。
1.A. 海陆位置B. 纬度位置C. 海拔D. 洋流性质2.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B. 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C. 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D. 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3.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③以水田农业为主B. 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C. 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D. 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读中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4.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B. 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C.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高山高原气候D.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5.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A. 纬度位置和地形B. 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C. 海陆位置和地形D. 海陆位置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小题。
6.图甲所示日期()A. 罗马正值炎热干燥天气B. 正值墨累——达令盆地小麦成熟期C. 塔里木河处于汛期D. 北太平洋等温线向北弯曲7.有关图甲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等温线①的数值大于②B. 等温线①的数值小于②C. 图示区域为海洋D. 不能确定图示区域是海洋还是陆地8.图甲所示日期,图乙中处于多雨的是()A. M地B. N地C. 只有Q地D. P、Q地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四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题。
9.据上图气温分布状况判断,四幅图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③C. ③→④→②→①D. ③→①→②→④10.下列气候统计图中,反映了图中K城市气候特征的是A. B. C. D.下图为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界线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1.图示冰期中,气温最低的时期是( )A. 冰期ⅠB. 冰期ⅡC. 冰期ⅢD. 冰期Ⅳ12.与现在相比,第四纪冰期Ⅲ时期( )A. 温带自然带北界偏南B. 山地雪线上升C. 全球陆地总面积更大D. 全球降水增加读“我国北方某地4月份某时刻天气系统示意图”,图中①~④为海平面等压线,丙处有一锋线,a、b、c 为等温面,X、y为等高面,完成下列小题。
2021年高考地理全国三卷清晰版有答案
2021年高考地理全国三卷清晰版有答案202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Ⅲ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1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94 年,我国M 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图 1 所示。
据此完成1~3 题。
1.1996 年,M 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A.提高附加值B.降低人工成本C.缩小规模D.加强合作2.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A.基础设施好B.交通便利C.销售市场大D.信息通达3.从发展过程看,M 公司一直致力于A.打造自主品牌B.扩大生产规模C.产品款式多样D.增强国际影响澳门丰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
图 2 示意澳门丰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据此完成4~5 题。
4.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A.东北部B.西北部C.东南部D.西南部5.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A.狭窄B.曲折C.坡大D.路面凹凸恩克斯堡岛(图3)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2021 年 2 月7 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据此完成6~8 题。
图 36.2 月7 号,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A.2 月7 日9 时B.2月7日15时C.2月7日17时D.2 月8日7时7.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
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8.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A.生物类型多样B.对全球变暖敏感C.大气质量优良D.人类活动影响少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2021 年7 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表1 为当月6 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
气温地理试题及答案高中
气温地理试题及答案高中一、单项选择题1. 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其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A. 纬度B. 海陆位置C. 地形D. 所有选项答案:D解析:气温日较差的大小与纬度、海陆位置、地形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不同纬度、不同海陆位置和不同地形条件下,气温日较差会有明显的差异。
2. 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地势D. 洋流答案:A解析:纬度位置是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一般来说,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这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太阳辐射在不同纬度的分布不均。
3. 世界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区是?A. 赤道附近B. 热带地区C. 温带地区D. 极地地区答案:C解析:温带地区由于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气温年较差最大。
在热带地区,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温变化较小;而在极地地区,虽然气温低,但由于极昼极夜现象,气温变化相对较小。
4. 影响气温分布的非地带性因素包括?A. 地形地势B. 洋流C. 人类活动D. 所有选项答案:D解析:影响气温分布的非地带性因素包括地形地势、洋流和人类活动等。
这些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气温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二、填空题1. 气温是指空气的______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答案:绝对2. 气温的日变化中,一天中气温最高值通常出现在______时左右,而气温最低值通常出现在______时左右。
答案:14;日出前后3. 气温年较差是指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它反映了一个地区气温的______变化。
答案:季节性4.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______,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在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在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答案:降低三、简答题1. 简述气温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答案:气温对人类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气温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如穿衣、饮食、居住等。
高中气温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中气温试题答案及解析1. 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在气象学中,气温的测量通常采用以下哪种温度计?A. 干湿球温度计B. 酒精温度计C. 温度计D. 电子温度计答案:D解析:在气象学中,气温的测量通常采用电子温度计。
电子温度计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气温,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2. 以下哪个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最为显著?A. 季节B. 地形C. 纬度D. 海洋和陆地答案:C解析:纬度是影响气温的最显著因素。
纬度越高,太阳辐射的角度越小,气温越低;纬度越低,太阳辐射的角度越大,气温越高。
3. 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在以下哪个季节,气温日较差最大?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D解析:冬季由于白天太阳辐射较弱,气温升高幅度小,而夜间地面辐射冷却作用强,气温下降幅度大,因此气温日较差最大。
4. 气温年较差是指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值。
在以下哪个地区,气温年较差最大?A. 赤道附近B. 温带地区C. 极地地区D. 高原地区答案:C解析:极地地区由于纬度高,太阳辐射角度小,气温变化大,因此气温年较差最大。
5. 以下哪种气候类型下,气温年较差最小?A. 热带雨林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极地气候D. 沙漠气候答案:A解析:热带雨林气候由于常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气温变化小,因此气温年较差最小。
6. 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这个规律是由以下哪个因素决定的?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太阳辐射D. 大气环流答案:C解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气温分布有一定影响,但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决定的。
太阳辐射在赤道最强,向两极逐渐减弱,因此气温也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7. 以下哪种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最大?A. 平原B. 山地C. 盆地D. 丘陵答案:B解析:山地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最大。
山地的海拔高度对气温有显著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湖北省孝感市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孝感市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善卷洞是著名石灰岩溶洞,位于江苏省宜兴城西南约25千米的祝陵村螺岩山上。
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长约800米,全洞分上、中、下、水四层洞穴组成。
洞洞奇异而相通,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
水洞长120米,游人多以洞中泛舟为一乐事。
入口在中洞,中洞的狮象大场是一个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天然大石厅,高达7米的钟乳石笋兀立洞口,名砥柱峰。
下图善卷洞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砥柱峰的地质作用为A.流水溶蚀B.风化作用C.流水沉积D.流水搬运2.每一层石灰岩洞穴形成时A.地壳持续上升B.地壳间歇性上升C.地壳持续下降D.地壳稳定3.善卷洞的四层洞穴形成,经历了几次地壳运动A.三次上升运动B.四次上升运动C.三次下降运动D.四次下降运动【答案】1.A2.D3.A【解析】1.根据材料,砥柱峰是高达7米的钟乳石笋,是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分布地区经过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
洞顶的水在慢慢向下渗漏时,水中的碳酸氢钙发生上述反应,有的沉积在洞顶,有的沉积在洞底,日久天长洞顶的形成石钟乳,洞底的形成石笋。
A对;风化作用是通过流水、风、冻融等外力使岩石受到破坏,不符合题意,B不对;一般来说,流水沉积作用指流水在搬运过程中受到阻挡等,流水速度减慢,物质大量沉积下来,题中石灰岩和流水是化学反应,C不符合题意;流水搬运是动态的过程,如沙尘暴现象等,D不对。
故答案为A。
2.注意设问强调每一层洞穴的形成,一个洞穴的形成是流水经过长时间的侵蚀作用,此时地壳需要较稳定,D对。
地壳持续上升或者间歇性上升、持续下降都不利于地下河流侵蚀周围岩石形成洞穴,ABC不对。
故答案选D。
3.善卷洞最上层洞穴在稳定期形成后,地壳上升,流水下蚀形成更深层次的地下暗河,然后在较长稳定期内进行岩石的溶蚀形成第二层洞穴;后每经一次地壳上升和相对稳定期,会形成一层洞穴;四层洞穴经历三次地壳上升;故答案为A。
2021届高三地理计算题专题训练六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含答案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算题专题强化训练专题六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计算1.杭州(30°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设计: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正午太阳高度角与集热板和地面的夹角保持互余。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12月22日杭州的节气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A.正值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83°26ˊB.正值春分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0°C.正值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36°34ˊD.正值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2)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结合两分两至正午太阳高度角,则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 )A.23°26ˊB.30°C.46°52ˊD.60°(3)一年中,活动支架最矮的日期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2.图1、图2分别为某日同一时刻太阳高度沿某经线和某纬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此时( )A.北京时间为2时B.a+c=90°C.图1经线为90°WD.图2纬线为23°26′N(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日北极圈上出现极昼B.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C.次日图2纬线昼长夜短D.次日南京日出东北方向3.圭表是利用日影进行测量的古代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部分组成,垂直立于平地上的标杆称为表,南北方向平放的测影尺称为圭(即“圭尺”,上面刻有短线),两者以直角相接。
冬至时,正午表影长度达到极长且穿透截断了所有的短线;夏至时,正午表影长度达到极短,圭尺上所有的短线都完整地暴露在阳光下。
人们把完整暴露在阳光下的短线记录为“—”,称为阳;被表影截断的短线记录为“- -”,称为阴。
将圭表的影子经过36天(或37天)的变化做一个“月”时刻的记号,这个记号被称为“爻”。
2021年高考地理测评卷(三)含答案解析
2021年高考地理测评卷(三)一.选择题边缘计算作为5G关键技术之一,是指将部分业务下沉到互联网边缘,解决核心处理端汇聚流量过大、处理效率偏低的问题。
与核心处理端相比,边缘处理的业务占用流量和带宽较多,但处理难度较低。
在杭州某互联网科技团队的技术指导下,我国首个边缘计算区域基础设施运营商入驻内蒙古赤峰云计算产业园。
1.若中西部地区发展边缘计算产业,首先应解决的问题是A.交通不便B.技术不足C.市场狭小D.劳动力不足【解析】边缘计算是5G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边缘计算产业属于技术导向型产业。
根据材料,内蒙古赤峰的边缘计算区域基础设施运营商是在杭州互联网科技团队的技术指导下入驻的,说明中西部地区发展边缘计算,首先需要解决自身技术不足的问题。
答案B2.随着边缘计算的发展,互联网核心处理端所在公司的业务A.范围延展B.难度下降C.价值提高D.流量增大【解析】根据材料,边缘计算占用流量和带宽较多,但业务处理难度较低,发展边缘计算可以减轻核心处理端的负担,保障核心处理端集中处理附加值更高的业务,提高其业务价值。
答案C 郊野型大遗址根植于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与当地居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情感联系。
我国某文化遗址距离最近的县城60千米,遗址所在的村落承担着遗址保护与展示、乡村生活体验及旅游服务基地的功能。
图1示意该大遗址区村落改造项目的定位及改造方向。
3.与传统的乡村旅游开发相比,大遗址区村落改造更加关注A.接待能力提升B.治理体系完善C.生产条件改善D.文化内涵提升【解析】由示意图可知,大遗址区村落改造将传统文脉延续作为重要的改造方向,通过开发文创产品、传承乡村记忆、策划乡土活动等项目实现。
大遗址区村落最大的特色在于毗邻历史文化遗址,因此对文化内涵的提升是其与传统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差别。
答案D4.与空间形制构建关系最为密切的措施是A.梳理路网肌理B.完善水利设施C.策划乡土活动D.开发文创产品【解析】梳理路网肌理有助于形成有序的路网结构体系,构建符合当地特色、顺应历史文脉的空间形制,A 正确;水利设施的修建可以改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但对城镇的空间形制影响不大,B不符合题意;乡土活动与文创产品属于文化建设范畴,与空间形制构建的关系不大,C、D不符合题意。
高考地理应用题复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高考地理应用题复习题集及参考答案题一:计算题1. 某地表面的年平均温度为18℃,年总降水量为800毫米。
已知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半年内为干季,半年内为雨季。
请问该地的干季与雨季每半年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别为多少?解答:干季的半年平均气温 = 18℃干季的半年降水量 = 0毫米雨季的半年平均气温 = 18℃雨季的半年降水量 = 800毫米2. 某山脉上某地海拔高度为3000米,已知该地为高山气候。
根据国际惯例,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5摄氏度。
请问该地表面温度为10摄氏度时,该地的平均气温为多少摄氏度?解答:根据高山气候的特点,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5摄氏度。
该地表面温度为10摄氏度时,该地的海拔高度为0米。
根据比例计算:1000米高度差降低温度6.5摄氏度,则3000米高度差降低温度3*6.5摄氏度所以该地的平均气温为10 - 9.75 = 0.25摄氏度。
题二:图表题请参考下图,回答问题:(图片描述:城市A和B的人口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图)1. 城市A和B的人口增长速度如何?解答:根据图表,可以看出城市A的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加快,呈现上升趋势。
而城市B的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减慢,呈现下降趋势。
2. 从图表中可以推断什么?解答:从图表中可以推断城市A的人口增长较快,城市B的人口增长较慢。
可能是由于城市A的经济发展较好,吸引了大量人口前往,而城市B的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吸引力较低。
题三:实地观察题请根据以下实地观察表格,回答问题:(实地观察表格)1. 根据实地观察,该地与周边地区的气候有何区别?解答:根据实地观察表格,可以看出该地与周边地区相比,气温较低,降水量较高。
可能是由于该地海拔较高或者地理位置特殊,导致气温相对较低,同时也增加了降水的可能性。
2. 该地的气候特点是什么?解答:根据实地观察表格,可以得出该地的气候特点是气温偏低,降水量较高。
可能是由于该地处于高山地区或者受到特殊地理条件的影响,导致气温较低,同时也增加了降水的可能性。
2021年高考地理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03地球上的大气含解析
专题3地球上的大气【2021年高考真题精选】(2021·全国乙卷)相对湿度是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1975~2015年城区和郊区各月平均相对湿度。
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城区与郊区相对湿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城区较郊区A.气温高B.蒸发(腾)强C.降水量大D.绿地面积大2.该城市可能是A.乌鲁木齐B.北京C.上海D.广州【答案及解析】1.A 由材料可知,该城区为大城市,大城市热岛效应明显,气温高于郊区,气温越高,越不易达到饱和水汽压,相对湿度越小,A正确;郊区绿地面积更大,蒸腾更强,BD错误;若降水量大,则导致相对湿度大,而城区相对湿度小于郊区,C错误。
故选A。
2.B 由图可知,该城区与郊区7-8月相对湿度大,可推测该地7-8月降水多,北京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7-8月降水多,B正确;乌鲁木齐地处西北内陆,全年降水稀少,A错误;上海、广州,地处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7-8月上海容易出现伏旱天气,CD错误。
故选B。
(2021·广东卷)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
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
据此完成3—5题。
3.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A.山峰B.平原C.谷地D.丘陵4.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A.日落前后,大风呼啸B.正午时刻,雨雪交加C.午夜时分,浓云密雾D.日出之前,晴朗无风5.黄河源地区冬季辐射逆温多发是由于A.锋面气旋多B.下沉气流盛行C.准静止锋强D.热力对流强盛【答案及解析】3.C 冬季在谷地或盆地形成辐射逆温的时候,由于坡地近地面空气冷却,冷空气沿斜坡地形沉入谷底或盆地,则可加强因辐射冷却作用而形成的逆温效应,C正确。
山峰被周围大气包围,山峰与大气的接触面小,大气的交换频繁,山峰地面温度降低对周围大气影响较小,不易形成逆温,A错误。
新高中地理高考 2021届小题必练3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学生版
小题必练3: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大气受热过程。
(2020 天津高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华北平原此时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A.风和日丽B.狂风暴雨C.阴雨连绵D.大雪纷飞2.下列城市中,此时风向偏南的是A.乌鲁木齐B.贵阳C.上海D.福州任何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测温元件,其测量值在白天将系统偏高于气温,夜间则系统偏低。
为避免这种辐射误差,必须对测温元件采取有效的辐射屏蔽措施,百叶箱应运而生。
百叶箱读数时要特别防止光照、触碰等干扰。
下图是我国北方某气象站局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描述百叶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百叶条倾斜——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箱内仪器B.箱门朝北开——为了获得更精确的测量数据C.箱体为白色——吸收投射在百叶箱上的阳光D.距地面定高——减小地面对测温的直接影响2.此时,该地A.物体影子朝东北方向B.太阳辐射为一天中最强C.地方时约是上午10点D.太阳高度角将逐渐增大随着我国交通建筑技术的进步,隧道的修建日趋普遍,下图示意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记录的学校周边一隧道内部和外部1月和7月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表示1月隧道外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4.此隧道A.15时太阳辐射量最大B.内部温差比外部小C.午夜内外的温差最小D.比较闷热霜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且地面温度低于0°C时,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如下图。
霜冻是指作物生长季节里因土壤表面或植株体温降低到0°C以下时,引起作物受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霜冻灾害时并不一定会出现霜,水汽含量少而未结霜被称为“黑霜”,如果有足够水汽,凝结出霜就被称为“白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以下哪种天气条件有利于霜的形成A.微风晴朗的秋冬夜晚B.微风阴雨的冬春清晨C.大风晴朗的冬春夜晚D.大风阴雨的秋冬清晨6.与黑霜相比,白霜对农作物的危害更小,以下解释正确的是①黑霜看不见,人们疏于防范,对农作物的危害明显②白霜在水汽凝华之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于黑霜③白霜水汽凝华时释放出的潜热多,能减缓气温下降的速度④黑霜在消融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减缓了气温回升的速度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另一部分是经大气中的小水滴、尘埃等质点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散射辐射。
2021年高三5月“三练”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三5月“三练”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风速为3~20米/秒为可利用的风能,据此计算的风能密度称为有效风能密度。
读我国有效风能密度(瓦/立方米)分布图,回答1~2题。
1.甲、丙两地周边地区的风能电站,分布密度差异明显,其主导影响因素是 A.有效风能密度 B.交通 C.市场 D.政策2.乙地附近有效风能密度等值线的弯曲,其主导影响因素是A.地形B.距海远近C.季风环流D.纬度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某年粮食生产效率表。
读表,回答3~4题。
3.表中所示生产成本和效能,资本效率最多和单产最低的地区分别是A.西南省份和西北省份B.东北、新疆和西北省份C.东南省份和西南省份D.东北、新疆和西南省份4.东北和新疆的人力投入量最低,人力效率最高,反映出A.农业生产落后B.劳动力科技素质高C.机械化水平高D.气候条件优越图A为欧洲年降水量和一月均温0℃等温线分布图,图B为①②③三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5~6题。
5.①②③图对应的城市,分别是A.伦敦、莫斯科、罗马B.莫斯科、伦敦、罗马C.伦敦、罗马、艾斯科D.罗马、伦敦、莫斯科6.图示地区50°N附近,一月气温东、西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①地形②海陆位置③洋流④日照时间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xx年1月,我国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
霾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下列对霾天气的分析,正确的是A.霾的预报,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和保持通讯畅通B.冷锋过境,会出现大风扬尘,加重霾的灾情C.受生态破坏的影响,霾的灾情乡村比城市严重D.霾的形成,与低层大气稳定度和污染物排放多有关8.在气象灾害防御方面,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实现的是①RS动态监测,灾害信息可实时更新②GPS全天工作,可实时追踪灾害路径③GIS数据丰富,灾情评估能够有据可查④GIS模拟预测,灾前即可尽知灾害影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某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对南半球海域进行考察。
2021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 第三单元 第三节 天气系统
2021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第三单元第三节天气系统2013年7月30日,我国西北某地出现强沙尘暴。
下图示意该地当日14时~ 24时气温、气压随时间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xx课标Ⅱ,4,4分)强沙尘暴经过该地的时间段是( )A.16时~17时B.17时~18时C.18时~19时D.19时~20时答案 C2.(xx课标Ⅱ,5,4分)与正常情况相比,强沙尘暴经过时,该地( )A.气温水平差异减小B.水平气压梯度增大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逆辐射减弱答案 B下图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xx江苏单科,9,2分)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答案 B4.(xx江苏单科,10,2分)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答案 B考点二高、低压系统下图示意2015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
读图,回答下题。
1.(xx北京文综,9,4分)“帕姆”()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C.移动路径受控于西风漂流D.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答案 B读xx年5月某日1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图,单位:百帕),回答下面两题。
2.(xx天津文综,1,4分)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地点是( )A.aB.bC.cD.d答案 A3.(xx天津文综,2,4分)此时最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的是( )A.黄海沿岸B.台湾海峡C.海南岛周围海域D.菲律宾附近海域答案D28865 70C1 烁25571 63E3 揣35116 892C 褬24678 6066 恦f25655 6437 搷 c29674 73EA 珪31544 7B38 笸%q1{。
2021年高考地理 第三单元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与气候
2021年高考地理第三单元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与气候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下表为某城市的气候资料。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气温(℃)26.326.824.420.415.912.511.51213.215.619.323.2降水(mm)3.1 7.132.560.556.66.859.357.47.23822.610.41.(xx吉林普通高中一模,5)影响该城市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A.暖流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2.(xx吉林普通高中一模,6)该城市可能属于下列的国家是( )A.美国B.意大利C.巴西D.澳大利亚大湖效应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湖面在湖岸形成降雪的现象。
图Ⅰ为美国某湖区等积雪厚度线示意图(1971—xx年),图Ⅱ为该湖东岸附近一年中气温与水温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图Ⅰ图Ⅱ3.(xx湖北武汉一模,22)根据积雪的分布,推测该湖区的冬季主导风向为( )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4.(xx湖北武汉一模,23)图Ⅱ中因大湖效应而产生降雪的主要时期是( )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大气环流年内控制时长分配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5.(xx浙江嘉兴一模,7)甲地气候类型为(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地中海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6.(xx浙江嘉兴一模,8)下列关于乙、丙两地自然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地河流流量1月大于7月B.丙地地形平坦开阔C.乙地天然植被叶片常绿坚硬D.丙地冬季常有较厚积雪下图是亚欧大陆40°N—50°N四地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量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7.(xx浙江宁波二模,4)关于四地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适合热带经济作物发展B.②地夏季光热充足,雨热同期,有利于耕作业发展C.③地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充足,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D.④地气温年较差和降水季节变化小,农业气象灾害少8.(xx浙江宁波二模,5)上述四地中,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综合题(共20分)9.(xx福建八县联考,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辽宁省盘锦市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平坦,降水丰沛
C.土壤直立性强,雨季短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2.在图示景观主要分布区中,需重点治理的环境问题为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石漠化D.土壤盐碱化
【答案】1.C
2.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建筑,学生要熟悉黄土高原的地理特点和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措施。
1.读图分析可知,湖州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故答案选A。其他选项错误。
2.浙江湖州位于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辽宁丹东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由于丹东纬度较高,受冬季风影响大,银杏叶掉落快,观赏期较短,故答案选B项。其他选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三峡水库实际排沙比相对论证阶段较低,但淤积量却大幅减小的原因最可能是
A.汛期坝前水位抬高B.入库流量加大
C.来沙量减少D.河床坡度变缓
2.结合材料,判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排沙比越大,水库淤积强度越大
B.水库累积淤积量呈稳步增长趋势
C.库区年度淤积量变化幅度较小
D.坝前水位抬升当年的排沙比均比上一年明显降低
辽宁省盘锦市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图是我国苹果优势产区分布图,与渤海湾产区相比,黄土高原产区的优越条件是
A.水源较丰富B.降水更充足C.昼夜温差大D.地势更平坦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图中阴影部分水果产区分布图,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暖温带地区该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因而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水果品质好,C正确,B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苹果属于温带水果,喜冷凉干燥、日照充足、降水不易过多的气候,对水资源需求李较小,A错误;图中的苹果生长区位于黄土高原和山东丘陵地区,地形坡度较大,D错误,故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算题专题强化训练专题三温度计算1.下图为某山峰周围情况示意图,假若积雪边缘气温为0℃。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此时,c点的气温大约为( )A.0.6℃B.(1)8℃C.(2)5℃D.4.6℃(2)沿图中 a~b 剖面线所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 )A. B.C. D.2.沙丁鱼喜冷水,以浮游生物为食,厄加勒斯浅滩是南半球沙丁鱼的主要聚集地。
每年5~7月,当一股低温沿岸流从厄加勒斯浅滩沿着非洲大陆东南海岸向北流动时,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就顺着洋流迁徙到德班附近的海域产卵。
下图示意沙丁鱼迁徙路线。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示海域海水温度差异的最大值接近( )A.9℃B.10℃C.11℃D.12℃(2)每年5~7月,非洲大陆东南海岸出现北上低温洋流的原因有( )A.东南信风带北移B.西风漂流势力增强C.副热带高压带南移D.本格拉寒流势力减弱(3)当沙丁鱼北迁时( )A.巴西草原草木茂盛B.意大利首都罗马进入雨季C.我国东部河流正值枯水期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3.青藏高原面积达250万km2,大部分地区海拔为4000~6000m,在夏季是个巨大的热源,具有一定的增温效应,高原内部的气温要高于边缘地区、临近低地或盆地上空相同海拔的气温,这种增温效应对高原及其周围的地理生态格局有深远的影响。
某研究团队沿着大致相同的纬度,从高原东部边缘到高原内部选取了四个样点(下图),收集了7月份的气温、林线、垂直带谱等相关数据,研究了青藏高原的增温效应及其影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调查样点的相关地理信息(1)在海拔5200m处,7月大气温度最高的是( )A.甲B.乙C.丙D.丁(2)受青藏高原增温效应的影响,从高原东部边缘到高原内部( )①山地草甸带分布高度上升②雪线降低③垂直带基带上限降低④林线上升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北黄海冷水团是出现在渤海海峡口东侧深层和底部的季节性水团,具有低温高盐、温差大、盐差小、较长时间几乎恒定不变的性质,其底层水温与上层水温差异明显。
下图为北黄海冷水团底层温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处水温可能是( )A.4.5℃B.5.5℃C.6℃D.7.5℃(2)北黄海冷水团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北黄海冷水团( )A.增温增湿,丰富沿岸动植物类型B.相对高盐的水体非常适合用来晒盐C.对全球大气环流意义重大D.稳定的水环境为部分生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5.洋流可以影响海水的水平温度,从而导致海水剖面图水温等温线发生变化,若下图海水表面水温仅仅考虑洋流的影响,据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数值a>b>c>d)。
(1)如果海水表面水温等温线如实线所示,该现象发生在大西洋,那么流经该海区的洋流是( ) A.巴西暖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西风漂流 D.加那利寒流(2)如果海水表面水温等温线如虚线且c=17℃所示,那么其沿岸可能会形成( )A.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6.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2)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3)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下图为我国某自然带林内空气温度年内垂直分布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自然带可能为( )A.热带季雨林带B.亚热带硬叶阔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2)图中最大温差可能为( )A.5℃B.7℃C.10℃D.12℃(3)在静风、晴朗天气时,该地多雾露,林下(近地面)雾露最为浓重的时间段是( )A.02:00~04:00B.08:00~10:00C.14:00~16:00D.20:00~22:008.随着我国交通建筑技术的进步,隧道的修建日渐普遍,下图示意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记录的学校周边一隧道内部和外部1月和7月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表示1月隧道内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2)此隧道( )A.15时太阳辐射量最大B.内部温差比外部大C.午后内外的温差最大D.具有冬暖夏凉特点(3)该学校最可能位于( )A.黑龙江省B.山东省C.内蒙古自治区D.陕西省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臭柏是毛乌素沙地(图甲所示)的优势常绿灌木,对维持该地区的生态平衡发挥着巨大作用。
为研究毛乌素沙地臭柏群落区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某团队记录了该区某年6月至次年8月的气温及地下水位变化数据(图乙、丙所示)。
臭柏一年中分生长期和休眠期,深秋季节,当日均温低于其生长临界温度时,臭柏进入休眠期。
数据显示,在生长期,臭柏群落区地下水位会出现有规律的日内变化,且日变幅较大;在休眠期,群落区地下水位日内变化无规律,日变幅较小。
(1)相对于本区其他沙漠,毛乌素沙地降水较多,试分析其原因。
(2)指出上述记录时段内强降水出现的月份,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秋冬季该地地下水位下降幅度较小的自然原因。
(4)据材料推断该地臭柏生长的临界温度值,并简述推断思路。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1)B; (2)D解析:(1)图中积雪线海拔为2500米,为0℃,c点海拔2200米,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每降低1000米温度升高6℃,c点温度应是1.8℃。
(2)山顶海拔应在2500~2600米,湖泊海拔在2200~2300米,a地海拔为2200米,b地海拔小于2300米、大于2200米,由此可判断图D正确。
2.答案:(1)C; (2)B; (3)D解析:(1)图示海域水温最高值出现在大陆东部,为24~25℃,水温最低值出现在大陆西部海域,为14~15℃,水温差值为9~11℃,所以图示海域水温差异的最大值接近11℃,C选项正确。
(2)每年的5~7月份,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偏北,图示海域受西风带控制,盛行西北风,促使非洲大陆东南海岸低温洋流北上,B选项正确;5~7月份太阳直射点位置偏北,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C选项错误;东南信风带位于赤道低压带与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之间,所以该纬度不受东南信风带影响,A选项错误;本格拉寒流位于非洲大陆西海岸,对非洲大陆西南海岸影响小,D选项错误。
(3)沙丁鱼北移的时间是每年的5~7月份,此时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南半球处于冬半年。
A巴西草原草木茂盛,位南半球夏半年,A选项错误;意大利首都罗马位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多雨,夏季干旱,B选项错误;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季降水多,正值丰水期,C选项错误;亚欧大陆夏半年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北)凸出,D选项正确。
3.答案:(1)A;(2)D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统计图的判读与分析。
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
根据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约0.6℃,可计算出甲地与海拔5200米高空相差约100米,因此该地5200米处气温约为7.5℃;同理可计算出乙地5200米处气温约为6.0℃;丙地气温约为3.6℃;丁地气温约为-1.7℃。
因此甲地气温最高,A正确。
(2)本题考查气温对自然带分布的影响。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从高原东部边缘到高原内部,随着海拔升高,增温效应明显。
因此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上限较高,①④对、③错。
由于同一海拔高原内部夏季气温更高,因此雪线也会随之升高,②错。
综上,D符合题意。
4.答案:(1)B;(2)B;(3)D解析:(1)图中水温由甲处向四周逐渐升高,因此甲处为冷水团的中心,其外围封闭等值线的数值为6,则甲处水温可能是5.5℃。
(2)北黄海冷水团主要是由冬季进入北黄海的外海水与沿岸水混合而成,并下沉到北黄海的洼地之上。
夏季,上层海水因增温降盐而层化,下层海水仍保持其低温高盐特性,从而形成冷水团,7—8月冷水团达到鼎盛期。
故夏季北黄海冷水团最明显。
(3)北黄海冷水团季节性存在,对沿岸动植物的进化和全球大气环流影响较小;北黄海冷水团存在于海洋深层海域,虽然盐度较高,但是不适合用于晒盐;在相对低温高盐的状态,北黄海冷水团非常适合虾夷扇贝、海参等深海生物的生长。
5.答案:(1)A; (2)C解析:(1)由题干可知,海水等温线向南弯曲,且温度降低,说明其是南半球,且温度比同纬度海水温度高,是受暖流影响的原因,在大西洋,那么流经该海区的洋流应是巴西暖流,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由题干,海水表面水温等温线如虚线C=17℃,可看出等温线向北弯曲,且温度升高,应为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西岸,且温度比同纬度海水温度低,受到寒流的影响,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C正确;温带海洋性气候在中高纬度,A错误;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大陆内部,受洋流影响小,B错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在大陆东岸,D错误。
故选C。
6.答案:(1)B; (2)C; (3)D解析:(1)四条曲线分别是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B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首先膜内有保温作用,应高于当地的实际温度,排除③④。
枯雪年,降水少,总体温度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都弱,所以气温日较差大。
丰雪年降水多,云层厚温差小,且积雪覆盖有保温作用,所以选②。
(2)由上题判断可知,①表示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曰变化,②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③表示枯雪年平均气温曰变化, ④表示丰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
由图可知,①②两曲线上下差异大,③④两曲线上下差异小,故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
材料给的是平均气温,不是最低气温。
(3)由图可知,该地区寒冷期最低气温可以接近-16℃,说明地理位置上较靠北,可能为华北北部、东北或西北;该地达到一日之内温度最高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6时左右,而当地时间应为14时左右,所以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即该地可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7.答案:(1)A; (2)D; (3)B解析:(1)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的相关知识。
图示植被的树冠顶层高度距地面约35米,说明树木高大。
水热条件是影响树木生长的最主要因素,该地树木高大,说明气温较高,降水丰富,该自然带最可能为我国热带季雨林带。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相关知识。
图中等温距为1℃,最高温范围为25℃-26℃,最低温范围为13℃-14℃,因此最大温差范围为11℃-13℃,最大温差最可能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