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变换中的轴对称变换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图形的变换:轴对称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图形的变换:轴对称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图形的变换:轴对称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内容“轴对称图形”。

2.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用实践检验理论,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前面所学的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

3.学习目的: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可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能准确判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3)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5)结合教材和连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4.教学重点:(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2)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5.教学难点;根据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

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一操作一概括一检验一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四、说程序设计: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

初中阶段的五种图形变换(精)

初中阶段的五种图形变换(精)

初中阶段的五种图形变换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五种图形变换:平移变换、轴对称变换、中心对称变换、旋转变换、位似变换。

这些变换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只是改变了其位置。

其中前四种变换还不改变图形的大小。

下面,让我们逐一回顾与归纳。

一、平移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变换称为平移。

(提示:决定平移的两个要素: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

)2.平移的性质:(1)平移前后,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2)平移前后,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3)平移前后的图形是全等形。

(提示:平移的性质也是平移作图的依据。

)3.用坐标表示平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向左平移a (a>0)个单位,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x-a,y);向上或向下平移b (b>0)个单位,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x,y-b)。

二、轴对称变换1.轴对称图形:(1)定义:把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就称这个图形为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提示:对称轴是一条直线,而不是射线或线段,对称轴不一定只有一条。

)(2)性质:①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②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两旁的图形是全等形。

2.轴对称:(1)定义:把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翻折,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它们的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2)性质:①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②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③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则交点必在对称轴上。

(3)判定:①根据定义(提示: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必全等,但全等的两个图形不一定对称);②如果两个图形对应点的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图形变换之轴对称变换

图形变换之轴对称变换

轴对称变换姓名_________一、轴对称定义及性质:1.定义:(1)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也叫轴对称.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这条直线的_____,这条直线叫做_____.说明:定义中包含两层意思:①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即形状、大小相同);②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能够完全重合。

(2)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轴对称图形.(3)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区别: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而轴对称图形是对一个图形而言.联系:①定义中都有沿某条直线折叠重合;②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是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即一分为二);反过来,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即合二而一).例.选择:(1).在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只有两条的是()A.等腰梯形B.平行四边形C.菱形D.正方形(06北京市) (2).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矩形(B)等腰梯形(C)平行四边形(D)等边三角形(06崇文一模)(3)观察下列用纸折叠成的图案,其中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个数分别是( )(05东城一)A.4、1 B. 3、1 C. 2、2 D. 1、3(4)剪纸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优秀遗产,在民间广泛流传.我们扬州的民间剪纸作品享誉中外.下面的一组剪纸作品,属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5)如图,下列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6)下列四个图形中,从几何图形的对称性考虑,哪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 ) 2.性质:①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②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③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必在对称轴上.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的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例.1.如图,△ABC 和△A’B’C’关于直线MN 对称,△A’B’C’和△A’’B’’C’’关于直线EF 对称。

图形的基本变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图形的基本变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图形的基本变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一、教学目标:(1)能借助图形识别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三种基本变换的异同;(2)能利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三种变换认识基本图形并解决图形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利用变换认识图形的能力训练; 难点:应用变换找规律的能力训练。

三、教学过程: 1、借助图形,识别变换如图,长方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O ,DE ∥AC ,CE ∥BD ,那么△ABD可以看作是由△__________旋转得到,旋转中心是_______,△DEC 可以看作是由△__________经过 变换得到;有没有与△DEC 成轴对称的三角形?中心对称呢?图中还有没有其它类似的图形变换? 通过回顾图形的三种变换,归纳总结如下ABCE(意图:通过改编教材中的一道练习题,以题引入,借助图形帮助学生回顾图形的三种变换以及识别变换的异同)2、训练与探索环节1:动手练习,明确变换1. 同学们曾玩过万花筒,它是由三块等宽等长的玻璃片围成的.右图是看到的万花筒的一个图案,图中所有小三角形均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其中菱形AEFG可以看成是把菱形ABCD以点A为中心【】.(A)顺时针旋转60°得到(B)顺时针旋转120°得到(C)逆时针旋转60°得到(D)逆时针旋转120°得到2.下列各图中,不是中心对称的是【】.3. 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沿一对角线对折后,得到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再沿底边上的高线对折,把得到的图形(如图)沿虚线剪开,打开阴影部分并铺平,此图形有条对称轴。

4.如图(1),将边长为2cm 的两个互相重合的正方形纸片沿对角线AC 翻折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后,再抽出其中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沿AC 移动,若重叠部分A ′C =2cm ,则它移动的距离AA ′等于________cm .(意图:设置简单的新颖的直接反映某一知识点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训练,达到对知识点回顾的目的,明确变换的观点) 环节2:更上层楼,运用变换1.如图,如果△APB 绕点B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A 'P 'B ,且BP =2,那么PP '的长为____________.2.如图,在直角△ABC 中,∠C =90°,∠A =35°,以直角顶点C 为旋转中心,将△ABC 旋转到△A'B'C 的位置,其中A'、B' 分别是A 、B 的对应点,且点B 在斜边A'B'上,则∠A'CB 的度数是_______.3. 如图(1),将边长为2cm 的两个互相重合的正方形纸片按住其中一个不动,另一个纸片绕点B 顺时针旋转30°,则重叠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cm 2.(意图:题目难度就环节1略有提高,用变换来识别图形,力求通过题目反映利用图形变换解题技巧和优势。

专题16 图形变换之平移与对称(解析版)

专题16 图形变换之平移与对称(解析版)

专题16图形变换之平移与对称考纲要求:1.理解轴对称、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平移的概念. 2.运用图形的轴对称、平移进行图案设计.3.利用平移、对称的图形变换性质解决有关问题.基础知识回顾:知识点一:图形变换1.图形的轴对称(1)定义:①轴对称: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称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②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反过来,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2.图形的平移(1)定义:在平面内,将某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2)性质:①平移后,对应线段相等且平行,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相等且平行;②平移后,对应角相等且对应角的两边分别平行、方向相同;③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平移后新旧两个图形全等.3.图形的中心对称(1)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该点叫做对称中心.(2)①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②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③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者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知识点二:网格作图坐标与图形的位置及运动图形的平移变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个单位长度.图形关于坐标轴成对称变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两个图形关于x轴对称,那么这两个图形上的对应点的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两个图形关于y轴对称,那么这两个图形上的对应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图形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两个图形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那么这两个图形上的对应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应用举例:招数一、变换图形的形状问题【例1】下列倡导节约的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将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故选C.招数二、平面坐标系中的图形变换问题【例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2,-1),B(1,-2),C(3,-3)(1)将△ABC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请画出△A1B1C1;(2)请画出与△ABC关于y轴对称的△A2B2C2;(3)请写出A1.A2的坐标.【答案】(1)△A1B1C1即为所求;(2)△A2B2C2即为所求;(3)A1(2,3),A2(-2,-1).【解析】(1)直接利用平移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3)利用所画图象得出对应点坐标.招数三、函数中的图形变换问题【例3】已知抛物线G:y=mx2﹣2mx﹣3有最低点.(1)求二次函数y=mx2﹣2mx﹣3的最小值(用含m的式子表示);(2)将抛物线G向右平移m个单位得到抛物线G1.经过探究发现,随着m的变化,抛物线G1顶点的纵坐标y与横坐标x之间存在一个函数关系,求这个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3)记(2)所求的函数为H,抛物线G与函数H的图象交于点P,结合图象,求点P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3.【答案】(1)﹣m﹣3;(2)y=﹣x﹣2(x>1);(3)﹣4<yP【解析】(1)∵y=mx2﹣2mx﹣3=m(x﹣1)2﹣m﹣3,抛物线有最低点,∴二次函数y=mx2﹣2mx﹣3的最小值为﹣m﹣3.(2)∵抛物线G:y=m(x﹣1)2﹣m﹣3,∴平移后的抛物线G1:y=m(x﹣1﹣m)2﹣m﹣3,顶点坐标为(m+1,﹣m﹣3),∴抛物线G1∴x=m+1,y=﹣m﹣3,∴x+y=m+1﹣m﹣3=﹣2.即x+y=﹣2,变形得y=﹣x﹣2,∵m>0,m=x﹣1,∴x﹣1>0,∴x>1,∴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x﹣2(x>1).(3)如图,函数H:y=﹣x﹣2(x>1)图象为射线x=1时,y=﹣1﹣2=﹣3;x=2时,y=﹣2﹣2=﹣4,∴函数H的图象恒过点B(2,﹣4),∵抛物线G:y=m(x﹣1)2﹣m﹣3,x=1时,y=﹣m﹣3;x=2时,y=m﹣m﹣3=﹣3,∴抛物线G恒过点A(2,﹣3),由图象可知,若抛物线与函数H的图象有交点P,则yB <yP<yA,∴点P纵坐标的取值范围为﹣4<yP<﹣3,招数四、三角形、四边形中图形变换问题【例4】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步骤,通过折叠得到图④,再沿虚线剪去一个角,展开铺平后得到图⑤,其中FM,GN是折痕.若正方形EFGH与五边形MCNGF的面积相等,则的值是()A.B.﹣1 C.D.【答案】A【解析】连接HF,设直线MH与AD边的交点为P,如图:由折叠可知点P、H、F、M四点共线,且PH=MF,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a,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4a2,∵若正方形EFGH与五边形MCNGF的面积相等∴由折叠可知正方形EFGH的面积=×正方形ABCD的面积=,∴正方形EFGH的边长GF==[∴HF=GF=∴MF=PH==a∴=a÷=故选:A.【例5】如图,在中,,,,点M为边AC的中点,点N为边BC 上任意一点,若点C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恰好落在的中位线上,则CN的长为______.【答案】或【解析】取BC、AB的中点H、G,连接MH、HG、MG.如图1中,当点落在MH上时,设,由题意可知:,,,,在中,,,解得;如图2中,当点落在GH上时,设,在中,,,,∽,∴,,;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线段CN的长为或.故答案为为或.招数五、图案设计方案问题【例6】在数学活动课上,王老师要求学生将图1所示的3×3正方形方格纸,剪掉其中两个方格,使之成为轴对称图形.规定:凡通过旋转能重合的图形视为同一种图形,如图2的四幅图就视为同一种设计方案(阴影部分为要剪掉部分)请在图中画出4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将每种方案中要剪掉的两个方格涂黑(每个3×3的正方形方格画一种,例图除外)【答案】见解析.【解析】如图所示方法、规律归纳:1.识别某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中心对称图形的关键在于对定义的准确把握,抓住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看能否找出其对称轴或对称中心,再作出判断.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后,其对应点的坐标变为(x+a,y)〔或(x-a,y)〕;将点P(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后,其对应点的坐标变为(x,y+b)〔或(x,y-b)〕.3.要画出一个图形的平移、对称后的图形,关键是先确定一些关键点,根据相应顶点的平移方向、平移距离、对称不变的性质作出关键点的对应点,这种以“局部代整体”的作图方法是平移、对称中最常用的方法.4.利用平移、对称的性质解题时,要抓住平移规律及对称中不变的特点来解决问题.实战演练:1.如图,在小正三角形组成的网格中,已有6个小正三角形涂黑,还需涂黑n个小正三角形,使它们与原来涂黑的小正三角形组成的新图案恰有三条对称轴,则n的最小值为()A.10 B.6 C.3 D.2【答案】C【解答】如图所示,n的最小值为3,2. 如图,抛物线y1=﹣x2+2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2 B.3 C.4 D.无法计算【答案】A【解析】如下图所示,∵抛物线y1=-x2+2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2,∴两个顶点的连线平行x轴,∴图中阴影部分和图中红色部分是等底等高的,∴图中阴影部分等于红色部分的面积,而红色部分的是一个矩形,长、宽分别为2,1,∴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2.故选A.3. 将抛物线y=x2-6x+5向上平移两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抛物线解析式是()A.y=(x-4)2-6 B.y=(x-1)2-3 C.y=(x-2)2-2 D.y=(x-4)2-2 【答案】D【解析】y=x2-6x+5= (x-3) 2-4,把向上平移两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后,得y= (x-3-1) 2-4+2,即y=(x-4)2-2.4.将矩形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BE,EG,FG为折痕,若顶点A,C,D都落在点O处,且点B,O,G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点E,O,F在另一条直线上,则的值为()A.B.C.D.【答案】B【解答】解:由折叠可得,AE=OE=DE,CG=OG=DG,∴E,G分别为AD,CD的中点,设CD=2a,AD=2b,则AB=2a=OB,DG=OG=CG=a,BG=3a,BC=AD=2b,∵∠C=90°,∴Rt△BCG中,CG2+BC2=BG2,即a2+(2b)2=(3a)2,∴b2=2a2,即b=a,∴,∴的值为,故选:B.5. 如图,在等边△ABC中,AB=4,点P是BC边上的动点,点P关于直线AB,AC的对称点分别为M,N,则线段MN长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解析】试题解析:如图1,当点P为BC的中点时,MN最短.此时E、F分别为AB、AC的中点,∴PE=AC,PF=AB,EF=BC,∴MN=ME+EF+FN=PE+EF+PF=6;如图2,当点P和点B(或点C)重合时,此时BN(或CM)最长.此时G(H)为AB(AC)的中点,∴CG=2(BH=2),CM=4(BN=4).故线段MN长的取值范围是6≤MN≤4.6. 如图,已知Rt△ABC中,∠ABC=90°,先把△ABC绕点B顺时针旋转90°至△DBE后,再把△ABC沿射线AB平移至△FEG,DE、FG相交于点H.判断线段DE、FG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解析】DE⊥FG.理由:由题知:Rt△ABC≌Rt△BDE≌Rt△FEG∴∠A=∠BDE=∠GFE∵∠BDE+∠BED=90°∴∠GFE+∠BED=90°,即DE⊥FG.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x2+2x+6的图象交x轴于点A,B(点A在点B 的左侧)(1)求点A,B的坐标,并根据该函数图象写出y≥0时x的取值范围.(2)把点B向上平移m个单位得点B1.若点B1向左平移n个单位,将与该二次函数图象上的点B2重合;若点B1向左平移(n+6)个单位,将与该二次函数图象上的点B3重合.已知m>0,n >0,求m ,n 的值.【答案】(1)26x -;(2)72,1.【解析】(1)令0y =,则212602x x -++=,解得,12x =-,26x =,(2,0)A ∴-,(6,0)B , 由函数图象得,当0y 时,26x -;(2)由题意得,1(6,)B n m -,2(,)B n m -, 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2622x -+==, 点1B ,2B 在二次函数图象上且纵坐标相同, ∴6()22n n -+-=,1n ∴=, ∴217(1)2(1)622m =-⨯-+⨯-+=, m ∴,n 的值分别为72,1.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正方形ABCD 及其内部的每个点进行如下操作:把每个点的横、纵坐标都乘以同一种实数a ,将得到的点先向右平移m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n 个单位(m >0,n >0).得到正方形A′B′C′D′及其内部的点,其中点A 、B 的对应点分别为A′,B′.已知正方形ABCD 内部的一个点F 经过上述操作后得到的对应点F′与点F 重合,求点F 的坐标.由B 到B ′,可得方程组:⎩⎨⎧=+⨯=+2023n a m a ,解得:a =12,m =12,n =2. 设F 点的坐标为(x ,y ),点F ′点F 重合得到方程组:⎪⎪⎩⎪⎪⎨⎧=+=+y y x x 2212121 ,解得:⎩⎨⎧==41y x ,即F(1,4).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方形OABC 的顶点A 、C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点B 的坐标为(8,4),将该长方形沿OB 翻折,点A 的对应点为点D ,OD 与BC 交于点E . (I )证明:EO=EB ;(Ⅱ)点P 是直线OB 上的任意一点,且△OPC 是等腰三角形,求满足条件的点P 的坐标; (Ⅲ)点M 是OB 上任意一点,点N 是OA 上任意一点,若存在这样的点M 、N ,使得AM+MN 最小,请直接写出这个最小值.【答案】(I )证明见解析;(Ⅱ)P 的坐标为(4,2)或(,)或P (﹣,﹣)或(,);(Ⅲ).【解析】(Ⅰ)∵将该长方形沿OB翻折,点A的对应点为点D,OD与BC交于点E,∴∠DOB=∠AOB,∵BC∥OA,∴∠OBC=∠AOB,∴∠OBC=∠DOB,∴EO=EB;(Ⅱ)∵点B的坐标为(8,4),∴直线OB解析式为y=x,∵点P是直线OB上的任意一点,∴设P(a,a).∵O(0,0),C(0,4),∴OC=4,PO2=a2+(a)2=a2,PC2=a2+(4-a)2.当△OPC是等腰三角形时,可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如果PO=PC,那么PO2=PC2,则a2=a2+(4-a)2,解得a=4,即P(4,2);②如果PO=OC,那么PO2=OC2,则a2=16,解得a=±,即P(,)或P(-,-);③如果PC=OC时,那么PC2=OC2,则a2+(4-a)2=16,解得a=0(舍),或a=,即P(,);故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4,2)或(,)或P(-,-)或(,);(Ⅲ)如图,过点D作OA的垂线交OB于M,交OA于N,此时的M,N是AM+MN的最小值的位置,求出DN就是AM+MN的最小值.由(1)有,EO=EB,∵长方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点B的坐标为(8,4),设OE=x,则DE=8-x,在Rt△BDE中,BD=4,根据勾股定理得,DB2+DE2=BE2,∴16+(8-x)2=x2,∴x=5,∴BE=5,∴CE=3,∴DE=3,BE=5,BD=4,∵S△BDE=DE×BD=BE×DG,∴DG=,由题意有,GN=OC=4,∴DN=DG+GN=+4=.即:AM+MN的最小值为.10.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F的坐标为(0,10).点E的坐标为(20,0),直线l1经过点F和点E,直线l1与直线l2、y=x相交于点P.(1)求直线l1的表达式和点P的坐标;(2)矩形ABCD的边AB在y轴的正半轴上,点A与点F重合,点B在线段OF上,边AD平行于x 轴,且AB=6,AD=9,将矩形ABCD沿射线FE的方向平移,边AD始终与x 轴平行.已知矩形ABCD以每秒个单位的速度匀速移动(点A移动到点E时止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t >0).①矩形ABCD在移动过程中,B、C、D三点中有且只有一个顶点落在直线l1或l2上,请直接写出此时t的值;②若矩形ABCD在移动的过程中,直线CD交直线l1于点N,交直线l2于点M.当△PMN的面积等于18时,请直接写出此时t的值.【答案】(1)直线l1的表达式为y=﹣x+10,点P坐标为(8,6);(2)①t值为或;②当t=时,△PMN的面积等于18.【解析】(1)设直线l1的表达式为y=kx+b,∵直线l1过点F(0,10),E(20,0),∴,解得:,直线l1的表达式为y=﹣x+10,解方程组得,∴点P坐标为(8,6);(2)①如图,当点D在直线上l2时,∵AD=9∴点D与点A的横坐标之差为9,∴将直线l1与直线l2的解析式变形为x=20﹣2y,x=y,∴y﹣(20﹣2y)=9,解得:y=,∴x=20﹣2y=,则点A的坐标为:(,),则AF=,∵点A速度为每秒个单位,∴t=;如图,当点B在l2直线上时,∵AB=6,∴点A的纵坐标比点B的纵坐标高6个单位,∴直线l1的解析式减去直线l2的解析式得,﹣x+10﹣x=6,解得x=,y=﹣x+10=,则点A坐标为(,)则AF=,∵点A速度为每秒个单位,∴t=,故t值为或;②如图,设直线AB交l2于点H,设点A横坐标为a,则点D横坐标为a+9,由①中方法可知:MN=,此时点P到MN距离为:a+9﹣8=a+1,∵△PMN的面积等于18,∴=18,解得a1=-1,a2=﹣-1(舍去),∴AF=6﹣,则此时t为,当t=时,△PMN的面积等于18.。

第四章 图形变换之轴对称

第四章 图形变换之轴对称

第四章图形变换之轴对称下面给出几种常考虑要用或作轴对称的基本图形(1)线段或角度存在2倍关系时,可考虑对称;(2)有互余、互补关系的图形,可考虑对称;(3)角度和或差存在特殊角度的,可考虑对称;(4)路径最短问题,基本上运用轴对称,将分散的线段集中到两点之间例题精讲例1 如图,在△ABC中,∠B=22.5°,边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D,DF⊥AC于F,并与BC边上的高AE交于G.求证:EG=EC.例2 (1)如图a,把矩形ABCD沿EF折叠,使点B落在边AD上的B′处,点A落在A′处.若AE=a、AB=b、BF=c,请写出a、b、c之间的一个等量关系.(2)如图b,Rt△ABC中,∠ACB=90°,∠A=50°,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CB上A′处,折痕为CD,则∠A′DB=()(3)如图c,等边△ABC的边长为1,D,E分别以AB,AC上的点,将△ADE沿直线DE折叠,点A落在点A′处,且点A′在△ABC外部,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4)如图d,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1,M、N分别是AD、BC边上的点,将纸片的一角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A落在MN上,落点记为A′,折痕交AD于点E,若M、N分别是AD、BC边的中点,则A′N=;若M、N分别是AD、BC边的上距DC最近的n等分点(n≥2,且n为整数),则A′N=(用含有n的式子表示).a b c d例3如图,将边长为8cm的正方形ABCD折叠,使点D落在BC边的中点E处,点A落在F 处,折痕为MN,求线段CN长.例4在四边形ABCD中,AB=30,AD=48,BC=14,CD=40,∠ABD+∠BDC=90°,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例5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连接AC,BC=CD,∠BCAˉ∠ACD=60°,求证:AD+CD≥AB。

例6问题:已知△ABC中,∠BAC=2∠ACB,点D是△ABC内的一点,且AD=CD,BD=BA.探究∠DBC与∠ABC度数的比值.请你完成下列探究过程:先将图形特殊化,得出猜想,再对一般情况进行分析并加以证明.(1)当∠BAC=90°时,依问题中的条件补全右图;观察图形,AB与AC的数量关系为;当推出∠DAC=15°时,可进一步推出∠DBC 的度数为;可得到∠DBC与∠ABC度数的比值为;(2)当∠BAC<90°时,请你画出图形,研究∠DBC与∠ABC度数的比值是否与(1)中的结论相同,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例7问题背景:如图(a),点A、B在直线l的同侧,要在直线l上找一点C,使AC与BC的距离之和最小,我们可以作出点B关于l的对称点B′,连接AB′与直线l交于点C,则点C即为所求.(1)实践运用:如图(b),已知,⊙O的直径CD为4,点A在⊙O上,∠ACD=30°,B为弧AD的中点,P为直径CD上一动点,则BP+AP的最小值为.(2)知识拓展:如图(c),在Rt△ABC中,AB=10,∠BAC=45°,∠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E、F分别是线段AD和AB上的动点,求BE+EF的最小值,并写出解答过程.例8请阅读下列材料:问题: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M 是BC 边上的中点,且∠AMD=90°,试判断AB+CD 与AD 之间的大小关系。

专题20 图形的变换与坐标(学生版)

专题20 图形的变换与坐标(学生版)

知识点01:轴对称变换【高频考点精讲】1、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边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圆等。

2、轴对称性质(1)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2)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3)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3、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1)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即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x,﹣y);(2)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即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x,y)。

4、最短路线问题在直线l上方有两个点A、B,确定直线l上到A、B的距离之和最短的点,可以通过轴对称来确定,即作出其中一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对称点与另一点的连线与直线l的交点即为所求。

知识点02:平移变换【高频考点精讲】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得到一个新的图形,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

2、平移的两个要素:(1)图形平移的方向;(2)图形平移的距离。

3、平移性质:对应点所连线段平行且相等。

4、平移变换与坐标变化(1)坐标点P(x,y)向右平移a个单位,得出P(x+a,y);(2)坐标点P(x,y)向左平移a个单位,得出P(x﹣a,y);(3)坐标点P(x,y)向上平移b个单位,得出P(x,y+b);(4)坐标点P(x,y)向下平移b个单位,得出P(x,y﹣b)。

知识点03:旋转变换【高频考点精讲】1、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2、旋转性质(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专题9:几何三大变换之对称探讨

专题9:几何三大变换之对称探讨

【2013年中考攻略】专题9:几何三大变换之轴对称探讨轴对称、平移、旋转是平面几何的三大变换。

由一个平面图形变为另一个平面图形,并使这两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样的图形改变叫做图形的轴对称变换。

轴对称具有这样的重要性质:(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2)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在初中数学以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大量的轴对称和轴对称变换的知识,是中考数学的必考内容。

结合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的实例,我们从下面九方面探讨轴对称和轴对称变换:(1)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识别和构造;(2)线段、角的轴对称性;(3)等腰(边)三角形的轴对称性;(4)矩形、菱形、正方形的轴对称性;(5)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6)圆的轴对称性;(7)折叠的轴对称性;(8)利用轴对称性求最值;(9)平面解析几何中图形的轴对称性。

一、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识别和构造:典型例题:例1. (2012重庆市4分)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B。

【考点】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

因此,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例2. (2012广东湛江4分)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A。

【考点】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因此A、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例3. (2012四川达州3分)下列几何图形中,对称性与其它图形不同的是【】【答案】A。

【考点】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及中心对称的定义,分别判断各选项,然后即可得出答案: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B、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C、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D、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轴对称变换在解题中作用

轴对称变换在解题中作用

轴对称变换在解题中的作用大家知道,如果将平面图形f1绕这平面内一直线l翻转180°后与图形f2重合,就说f1与f2两图形关于l成轴对称,简称f1与f2关于l对称。

直线l称为对称轴。

若图形f关于直线l与f成轴对称,就说f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将图形f1变换到与它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图形f2,这样的几何变换就叫关于直线l的轴对称变换。

可归纳成下列方法:方法一:若问题的整个图形或其一部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可以尝试找出对称轴,从对称轴上想办法。

具体说,涉及一点与一直线,尝试过点作直线的垂线;涉及一点及一圆,尝试将点与圆心用直线连接起来;涉及两条相交直线,尝试作它们交角的平分线;有两条平行直线,尝试作一条与它们垂直的直线或者作与它们等距的一条平行线;若涉及一圆及一直线,尝试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若涉及不同心的两个圆,可尝试作它们的连心线。

[例1]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与已知直线顺次交于a、b、c、d四点。

求证:∠aob=∠cod分析:证几何题时,最难的步骤是添加辅助线,如果较多的解题经验,是会想到由圆心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但若运用了几何变换的观点,只要注意到问题的图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就需要太多的机制和经验,也能迅速想到试作图形的对称轴。

证明:作om⊥ad,垂足为m(如图),则∠aom=∠dom,∠bom=∠com两式相减,可得∠aom=∠cod方法二:问题中的图形或其中一部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尝试添加一些对称的线,使图形结构更加完整,从而显示出解题途径。

[例2]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ab的延长线上有一点e,ad的延长线上有一点f,满足ae=ac=af,若直线ef交bc于g,交cd于h。

求证:eg=gc=ch=hf分析:本题图形关于正方形的对角线ac对称,所以关键在于证明eg=gc。

但已知ae=ac,故可试连ec,通过证明∠ceg=∠ecg得出eg=gc。

证明:连ac,由对称性得gc=hc,ke=kf,kg=kh,相减得eg=fh。

图形的变换轴对称与旋转

图形的变换轴对称与旋转

二、旋转
•1.旋转: 1.旋转: 1.旋转 •如果一个图形绕某一个定点沿某一个方向转动一 如果一个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绕某一个定点沿某一个方向转动一 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旋转. 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 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称为旋转角 旋转角. 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称为旋转角. •2.性质: 2.性质 2.性质: •①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即旋转前后的 ①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两个图形全等 全等). 两个图形全等). •②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 ②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 相等(都是旋转角) 都是旋转角 此相等 都是旋转角). •③经过旋转,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相等. ③经过旋转,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旋转三要点:旋转①中心,②方向,③角度. 3.旋转 3.旋转三要点:旋转①中心, 方向, 角度.
2008,黑龙江)已知正方形ABCD ABCD中 5, (2008,黑龙江)已知正方形ABCD中, MAN=45° MAN绕点 沿顺时针旋转, 绕点A ∠MAN=45°,∠MAN绕点A沿顺时针旋转,它的 两边分别交CB DC(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M CB, 两边分别交CB,DC(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M,N, MAN绕点 旋转到BM=DN 绕点A BM=DN时 如图1),通 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时(如图1),通 过观察,测量,易知BM+DN=MN BM+DN=MN. 过观察,测量,易知BM+DN=MN. MAN绕点 旋转到BM≠DN 如图2 绕点A (1)当∠MAN绕点A旋转到BM≠DN (如图2) 所示的位置时,通过观察,测量猜想线段BM BM, 所示的位置时,通过观察,测量猜想线段BM,DN MN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写出猜想,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和MN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猜想,并加以证 明; MAN绕点 旋转到如图3 绕点A 通过观察, (2)当∠MAN绕点A旋转到如图3时,通过观察, 测量判断线段BM DN和MN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 BM, 测量判断线段BM,DN和MN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 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 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

图形的平移与轴对称

图形的平移与轴对称

图形的平移与轴对称一、平移把一个图形整体沿着某一条直线方向上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图形的这种变化叫做平移。

特征:图形平移后,对应线段相等且平行,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平移后,对应角相等,且对应角的两边分别平行,方向相同,平移前后的图形全等。

二、轴对称1.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把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个时候,我们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2.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1)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对称点所连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轴对称变换的特征是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3)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者延长线相交,则交点一定在对称轴上。

三、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的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判定:与一条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直线的垂直平分线上。

四、经典练习题A.坐标的平移如图,将四边形ABCD先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那么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是()B、轴对称C.轴对称图形D、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应用E、利用平移求图形的面积五、总结1.在解答图形平移的问题中,找准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是最重要的,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图形平移后的点的坐标,一般遵循“上加下减、左减右加”的原则,这个千万不要跟二次函数的图像平移相混淆,二次函数图象平移的原则是“上加下减,左加右减”。

2.在解答轴对称类的问题时,一般要运用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等性质,尤其要特别注意,折叠是一种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全等。

3.图形成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链各个概念之间也有很密切的关系,图形成轴对称是一种关系,轴对称图形是“图形”。

我们通常会说某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或某两个图形成对称轴,又会说某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专题9:几何三大变换之对称探讨

专题9:几何三大变换之对称探讨

【2013年中考攻略】专题9:几何三大变换之轴对称探讨轴对称、平移、旋转是平面几何的三大变换。

由一个平面图形变为另一个平面图形,并使这两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样的图形改变叫做图形的轴对称变换。

轴对称具有这样的重要性质:(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2)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在初中数学以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大量的轴对称和轴对称变换的知识,是中考数学的必考内容。

结合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的实例,我们从下面九方面探讨轴对称和轴对称变换:(1)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识别和构造;(2)线段、角的轴对称性;(3)等腰(边)三角形的轴对称性;(4)矩形、菱形、正方形的轴对称性;(5)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6)圆的轴对称性;(7)折叠的轴对称性;(8)利用轴对称性求最值;(9)平面解析几何中图形的轴对称性。

一、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识别和构造:典型例题:例1. (2012重庆市4分)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B。

【考点】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

因此,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例2. (2012广东湛江4分)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能、节水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A。

【考点】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因此A、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例3. (2012四川达州3分)下列几何图形中,对称性与其它图形不同的是【】【答案】A。

【考点】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及中心对称的定义,分别判断各选项,然后即可得出答案: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B、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C、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D、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中考数学 考点13 轴对称变换的性质(解析版)

中考数学     考点13  轴对称变换的性质(解析版)

轴对称变换在几何变换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较多的和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相结合.轴对称的性质:①.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②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③对应点的连线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1.抓住对称轴,找准对应点,根据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确定图形中的边,角的相等关系;2.理解基本图形中的重要关系:如图,将矩形ABCD纸片沿EF折叠,点D的对称点是D′,点C的对称点是C′,则有①ED=ED′,CD=C′D′;②∠C=∠C′,∠D=∠D′,∠DEF=∠D′EF;③等腰△GEF中,GE=GF.3.求角的度数的问题,一般利用轴对称的性质,结合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相似三角形等知识来求解;4.求线段的长度的问题,或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或借助全等三角形,或利用相似三角形求解.例1.如图,将△ABC沿DE,DF翻折,顶点B,C均落在点G处,且BD与CD重合于线段DG,若∠A=36°,∠AEG+∠AFG的度数为().A .100°B .102°C .108°D .117°【答案】C例2.如图,对折矩形纸片ABCD ,使AD 与BC 重合,得到折痕EF ,把纸片展开.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 落在EF 上,得到折痕BM ,同时,得到线段BN ,若3AB,则BM 的长为( ) N ABC D EF M A .332 B .2 C .3 D .23【答案】B例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6,BC =4,∠B =60°,点E 是边AB 上的一点,点F 是边CD 上一点,将平行四边形ABCD 沿EF 折叠,得到四边形EFGC ,点A 的对应点为点C ,点D 的对应点为点G ,则△CEF 的面积_____.73【精细解读】解: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证△BCE ≌△GCF ,得到CE =CF 。

全等三角形--第03讲 轴对称及轴对称变换

全等三角形--第03讲  轴对称及轴对称变换

第3讲轴对称及轴对称变换考点·方法·破译1.轴对称及其性质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对称轴.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有如下性质:①关于某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②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③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2.线段垂直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也叫线段中垂线,它反映了与线段的两种关系:①位置关系——垂直;②数量关系——平分.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判定定理: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3.当已知条件中出现了等腰三角形、角平分线、高(或垂线)、或求几条折线段的最小值等情况时,通常考虑作轴对称变换,以“补齐”图形,集中条件.经典·考题·赏析【例1】(兰州)如图所示,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对折两次,然后在上面打3个洞,则纸片展开后是()【解法指导】对折问题即是轴对称问题,折痕就是对称轴.故选D.【变式题组】01.将正方形纸片两次对折,并剪出一个菱形小洞后铺平,得到的图形是()02.(荆州)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沿虚线EF折叠,使点A落在点G上,点D落在点H 上;然后再沿虚线GH折叠,使B落在点E上,点C落在点F上,叠完后,剪一个直径在BC上的半圆,再展开,则展开后的图形为()【例2】(襄樊)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将△ABC向右平移两个单位长度得到△A’B’C’,则与点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A.(0,-1)B.(1,1)C.(2,-1)D.(1,-1)【解法指导】在△ABC中,点B的坐标为(-1,1),将△ABC向右平移两个单位长度得到△A’B’C’,由点的坐标平移规律可得B’(-1+2,1),即B’(1,1).由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规律可得点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1,-1),故应选D.【变式题组】01.若点P(-2,3)与点Q(a,b)关于x轴对称,则a、b的值分别是()A.-2,3 B.2,3 C.-2,-3 D.2,-302.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3,2),点Q是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将点Q向右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R,则点R的坐标是___________.03.(荆州)已知点P(a+1,2a-1)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第一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例3】如图,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ABC(∠ACB=90°),沿线段CD折叠,使点B落在B1处,若∠ACB1=70°,则∠ACD=()A.30°B.20°C.15°D.10°【解法指导】由折叠知∠BCD=∠B1CD.设∠ACD=x,则∠BCD=∠B1CD=∠ACB1+∠ACD =70°+x.又∠ACD+∠BCD=∠ACB,即x+(70°+x)=90°,故x=10°.故选D.【变式题组】01.(东营)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点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A.70°B.65°C.50°D.25°02.如图,△ABC中,∠A=30°,以BE为边,将此三角形对折,其次,又以BA为边,再一次对折,C点落在BE上,此时∠CDB=82°,则原三角形中∠B=___________.03.(江苏)⑴观察与发现:小明将三角形纸片ABC(AB>AC)沿过点A的直线折叠,使得AC落在AB边上,折痕为AD,展平纸片(如图①);再次折叠该三角形纸片,使点A 和点D重合,折痕为EF,展平纸片后得到△AEF(如图②).小明认为△AEF是等腰三角形,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⑵实践与运用:将矩形纸片ABCD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折痕为BE (如图③);再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D落在BE上的点D’处,折痕为EG(如图④);再展平纸片(如图⑤).求图⑤中∠α的大小.【例4】如图,在△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EF是AD的垂直平分线,E为垂足,EF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B=∠CAF.【解法指导】∵EF是AD的中垂线,则可得△AEF≌△DEF,∴∠EAF=∠EDF.从而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与三角形的外角转化即可.证明:∵EF是AD的中垂线,∴AE=DE,∠AEF=∠DEF,EF=EF,∴△AEF≌△DEF,∴∠2+∠4=∠3,∴∠3=∠B+∠1,∴∠2+∠4=∠B+∠1,∵∠1=∠2,∴∠B=∠4【变式题组】01.如图,点D在△ABC的BC边上,且BC=BD+AD,则点D在__________的垂直平分线上.02.如图,△ABC中,∠ABC=90°,∠C=15°,DE⊥AC于E,且AE=EC,若AB=3cm,则DC=___________cm.03.如图,△ABC中,∠BAC=126°,DE、FG分别为AB、AC的垂直平分线,则∠EAG=___________.04.△ABC中,AB=AC,AB边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F,若AB=12cm,△BCF的周长为20cm,则△ABC的周长是___________cm.【例5】(眉山)如图,在3×3的正方形格点图中,有格点△ABC和△DEF,且△ABC 和△DEF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请在下面的备用图中画出所有这样的△DEF.【解法指导】在正方形格点图中,如果已知条件中没有给对称轴,在找对称轴时,通常找图案居中的水平直线、居中的竖直直线或者斜线作为对称轴.若以图案居中的水平直线为对称轴,所作的△DEF如图①②③所示;若以图案居中的竖直直线为对称轴,所作的△DEF 如图④所示;若以图案居中的斜线为对称轴,所作的△DEF如图⑤⑥所示.【变式题组】01.(泰州)如图,在2×2的正方形格点图中,有一个以格点为顶点的△ABC,请你找出格点图中所有与△ABC成轴对称且也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共有___________个.02.(绍兴)如图甲,正方形被划分成16个全等的三角形,将其中若干个三角形涂黑,且满足下列条件:⑴涂黑部分的面积是原正方形面积的一半;⑵涂黑部分成轴对称图形.如图乙是一种涂法,请在图1-3中分别设计另外三种涂法.(在所设计的图案中,若涂黑部分全等,则认为是同一种不同涂法,如图乙与图丙)【例6】如图,牧童在A处放牛,其家在B处,若牧童从A处出发牵牛到河岸CD处饮水后回家,试问在何处饮水,所求路程最短?【解法指导】⑴所求问题可转化为CD上取一点M,使其AM+BM为最小;⑵本题利用轴对称知识进行解答.解:先作点A关于直线CD的对称点A’,连接A’B交CD于点M,则点M为所求,下面证明此时的AM+BM最小.证明:在CD上任取与M不重合的点M’,∵AA’关于CD对称,∴CD为线段AA’的中垂线,∴AM=A’M,M’=A’M’,在△A’M’B中,有A’B<A’M’+BM’,∴A’M+BM<A’M’+BM’,∴AM+BM<AM’+BM’,即AM+BM最小.【变式题组】01.(山西)设直线l是一条河,P、Q两地相距8千米,P、Q两地到l地距离分别为2千米、5千米,欲在l上的某点M处修建一个水泵站向P、Q两地供水.现在如下四种铺设管道方案,图中的实线表示辅设的管道,则铺设的管道最短的是()02.若点A、B是锐角∠MON内两点,请在OM、ON上确定点C、点D,使四边形ABCD周长最小,写出你作图的主要步骤并标明你确定的点.演练巩固·反馈提高01.(黄冈)如图,△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且∠A=78°,∠C’=48°,则∠B的度数是().A.48°B.54°C.74°D.78°02.(泰州)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片对折,折痕为AB,再以AB的中点O为顶点把平角∠AOB三等分,沿平角的三等分线折叠,将折叠后的图形剪出一个以O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那么剪出的等腰三角形全部展开铺平后得到的平面图形一定是()A.正三角形B.正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03.图1是四边形纸片ABCD,其中∠B=120°,∠D=50°,若将其右下角向内折出△PCR,恰使CP∥AB,RC∥AD,如图2所示,则∠C=()A.80°B.85°C.95°D.110°04.如图,阴影部分组成的图案既是关于x轴成轴对称的图形又是关于y轴成轴对称的图形,若点A的坐标是(1,3),则点M和点N的坐标分别是()A.M(1,-3),N(-1,-3)B.M(-1,-3),N(-1,3)C.M(-1,-3),N(1,-3)D.M(-1,3),N(1,-3)05.点P关于x轴对称的对称点P’的坐标是(-3,5),则点P关于y轴对称的对称点的坐标是()A.(3,-5)B.(-5,3)C.(3,5)D.(5,3)06.已知M(1-a,2a+2)关于y轴对称的点在第二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A.-1<a<1 B.-1≤a≤1 C.a>1 D.a>-107.(杭州)如图,镜子中号码的实际号码是___________.08.(贵阳)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_cm2. 09.已知点A(2a+3b,-2)和B(8,3a+2b)关于x轴对称,则a+b=___________. 10.如图,在△ABC中,OE、OF分别是AB、AC中垂线,且∠ABO=20°,∠ABC=45°,求∠BAC和∠ACB的度数.11.如图,C、D、E、F是一个长方形台球桌的4个顶点,A、B是桌面上的两个球,怎样击打A球,才能使A球撞击桌面边缘CF后反弹能够撞击B球?请画出A球经过的路线,并写出作法.12.如图,P为∠ABC的平分线与A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PM⊥BC于M,PN⊥BA的延长线于N.求证:AN=MC.13.(荆州)有如图“”的8张纸条,用每4张拼成一个正方形图案,拼成的正方形的每一行和每一列中,同色的小正方形仅为2个,且使每个正方形图案都是轴对称图形,在网格中画出你拼成的图.(画出的两个图案不能全等)培优升级·奥赛检测01.(浙江竞赛试题)如图,直线l1与直线l2相交,∠α=60°,点P在∠α内(不在l1l2上).小明用下面的方法作P的对称点:先以l1为对称轴作点P关于l1的对称点P1,再以l2为对称轴作P1关于l2的对称点P2,然后再以l1为对称轴作P2关于l1的对称点P3,以l2为对称轴作P3关于l2的对称点P4,……如此继续,得到一系列P1、P2、P3……P n与P重合,则n的最小值是()A.5 B.6 C.7 D.80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过点M(3,0),且平行于y轴.⑴如果△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2,0),B(-1,0),C(-1,2),△ABC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A1B1C1,△A1B1C1关于直线l的对称图形是△A2B2C2,写出△A2B2C2的三个顶点的坐标;⑵如果点P的坐标是(-a,0),其中a>0,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是点P1,点P1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是P2,求PP2的长.03.(荆州)某住宅小区拟栽种12棵风景树,若想栽成6行,每行4棵,且6行树所处位置连成线后能组成精美的对称图案,请你仿照举例在下面方框中再设计两种不同的栽树方案.04.(宜昌)已知:如图,AF平分∠BAC,BC⊥AF,垂足为E,点D与点A关于点E对称,PB分别与线段CF、AF相交于P、M.⑴求证:AB=CD;⑵若∠BAC=2∠MPC,请你判断∠F与∠MC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05.在△ABC中,∠BAC=90°,点A关于BC边的对称点为A’,点B关于AC边的对称点为B’,点C关于AB边的对称点为C’,若S△ABC=1,求S△A’B’C’.06.(湖州市竞赛试题)小王同学在小组数学活动中,给本小组出了这样一道“对称跳棋”题:如图,在作业本上画一条直线l,在直线l两边各放一粒围棋子A、B,使线段AB 长a厘米,并关于直线l对称,在图中P1处有一粒跳棋子,P1距A点b厘米、与直线l 的距离C厘米,按以下程序起跳:第1次,从P1点以A为对称中心跳至P2点;第2次,从P2点以l为对称轴跳至P3点;第3次,从P3点以B为对称中心跳至P4点;第4次,从P4以l为对称轴跳至P1点;⑴画出跳棋子这4次跳过的路径并标注出各点字母;(画图工具不限)⑵棋子按上述程序跳跃2011次后停下,假设a=8,b=6,c=3,计算这时它与A的距离是多少?07.(湖州)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4,-1).⑴若P(p,0)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则当p=___________时,△PAB的周长最短;⑵若C(a,0),D(a+3,0)是x轴上的两个动点,则当a=___________时,四边形ABCD的周长最短;⑶设M、N分别为x轴和y轴上的动点,请问: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m,0)、N(0,n),使四边形ABMN的周长最短?若存在,请求出m=___________,n=___________(不必写解答过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图形变换中的轴对称变换左权二中徐旭芳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轴对称现象不陌生了,在本章前面两节课中,认识了轴对称的现象,加强了对图形的理解和认识,初步探索并了解了概念,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想象,再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想象,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了充分观察、操作的必要性和作用,获得了一些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一、教学任务分析教科书基于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有关性质。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 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 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

3. 通过学生的操作与思考,使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有关性质,从而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学设计分析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为辅。

教学中,精心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节课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第一环节知识回顾内容:观察下列各种图形,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能找出对称轴吗?活动目的:通过问题,希望学生能回忆起前两节所学内容,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图形、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及全面思考的能力。

实际教学效果:学生大部分能够准确而全面的找出对称轴,并能说出部分图标的标志名称。

以生活中的事例入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由此告知学生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注意事项:本节涉及的有关现实中的轴对称图形可以根据实际适时调整,如脸谱,生活中的建筑等,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实际背景,所挖掘的素材应包括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中的图形,使学生能够用轴对称的观点来揭示现实世界中与图形有关的现象,同时能够欣赏现实世界中蕴涵的有关轴对称的图案。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内容:1. 认识等腰三角形。

给出三种等腰三角形的形状,包括锐角、钝角、直角形状的图形。

2. 介绍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各部分名称。

给出生活中含有等腰三角形的建筑物图片,生活中的实例随处可见,给学生们呈现最直观的现象。

如艾菲尔铁塔、埃及金字塔等。

活动目的:牢固而扎实的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尤其是等腰三角形的形状的分类,对于解决有关计算中多值问题大有助益,另外,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实际上也是它的一个有用性质,无论是在计算还是证明中都有很大的作用。

实际教学效果: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展示、接触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从中获取了信息,感受生活中的事例。

而且讲解中图形生动形象,使概念的获取更加全面。

注意事项:学生可能在回答次问题时表现出差异,有的学生可能在分析等腰三角形特点的基础上直接想象出它的对称轴,有的学生可能需要借助折叠等活动寻找出对称轴,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注重操作和思考的有机结合。

对于通过想象解决问题的学生,鼓励他们通过操作进行验证,对于通过操作得出结论的学生,鼓励他们重新观察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第三环节动手操作探求新知活动内容: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除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吗?拿出你的等腰三角形纸片,把纸片折折看,你能发现什么现象吗?1. 思考(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找出对称轴。

(2)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3)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底边上的高呢?(4)沿对称轴折叠,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哪些特征?2.归纳(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B =∠C(3 )∠BAD=∠CAD,AD为顶角的平分线(4)∠ADB=∠ADC=90°AD为底边上的高(5 )BD=CD,AD为底边上的中线。

等腰三角形的特征: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也称“三线合一”),它们所在的直线都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3.推理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也称为“三线合一”).证明:因为AD是角平分线,所以∠BAD= ∠ CAD在ΔABD和ΔACD中,因为AB=AC, ∠BAD= ∠CAD,AD=AD所以ΔABD ≌ ΔACD所以BD=CD, ∠ADB=∠ADC=90˚所以AD是ΔABC的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

活动目的:探索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有关性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动手折一折等腰三角形纸片,自己发现有哪些结论。

然后小组成员一起通过操作验证自己的结论,并由此归纳现象,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有关特征。

实际教学效果:(1)学生可能在回答此问题时表现出差异,有的学生可能从分析等腰三角形特点的基础上直接想象出它的对称轴,有的学生可能需要借助折叠等活动寻找出对称轴,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注重操作和思考的有机结合,对于通过想象解决问题的学生,鼓励他们通过操作进行验证,对于通过操作得出结论的学生,鼓励他们重新观察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对于对称轴的描述,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回答,有的学生可能回答是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有的学生可能回答是底边上的中线或高所在直线,教师此时提出问题:“你们所说的是同一条直线吗?”引出下两题的讨论。

(2)鼓励学生在操作中尽可能多的探索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并尽量运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既可以根据折叠过程中某些线段或角重合说明,也可以用全等来说明。

对于学生可能探索出来的结论,应鼓励交流,但对于全体学生而言,只要求掌握教科书中列出的特征。

第四环节知识延伸活动内容:1.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有几条对称轴?2. 你能发现等边三角形的哪些特征?活动目的: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操作和思考分析等边三角性的轴对称性,并尽可能多的探索它的特征。

实际教学效果:学生可能运用不同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学生可能借助操作,有的学生可能通过等边三角形的特殊性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推知它的特征。

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

第五环节知识逆用活动目的:以动手操作的形式得出一个等腰三角形,鼓励学生充分的进行交流,充分利用等腰三角形的特征,逆向思维,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同时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更好的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第六环节 练习与提高活动内容: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做习题:1.在等腰ΔABC 中,AB=AC 顶角∠A=100°那么底角∠B=_______∠C =_______ .2.在△ABC 中,AB=AC ,∠B=72°,那么∠A=______3. 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有一个角为50°,那么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4.如图,在△ABC 中,AB=AC 时,(1)因为AD⊥BC所以∠ ____= ∠_____;____=____(2) 因为AD 是中线所以____⊥____; ∠_____=∠_____(3) 因为 AD 是角平分线所以____ ⊥____;_____=____小组竞赛试题:每一幅图画后面都有一道习题,选择一幅你喜欢的图画吧!1、 如果ΔABC 是轴对称图形,则它的对称轴一定是( )A. 某一条边上的高。

B. 某一条边上的中线。

C. 平分一角和这个角的对边的直线。

D. 某一个角的平分线。

2、 ①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 40°,则它的另外两个内角为________。

②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120°,则它的另外两个内角为______3、①一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和4,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②一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4,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比底边长多2cm,并且它的周长为16cm,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各边长。

5、拓展提高:如图,P ,Q 是△ABC 边上的两点,且BP=PQ=QC=AP=AQ ,求∠BAC 的度数。

AB CD活动目的:通过点击图片,得到习题,增加乐趣,调动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习题以选择填空题为主,简单精练。

实际教学效果:知识点掌握牢固,课堂气氛热烈。

第七环节:课堂小结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本节所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在习题中出现的解题方法。

活动目的: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予鼓励)实际教学效果: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切身感受与实际收获,在丰富的现实情景中,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体会了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三、教学设计反思1.充分挖掘和利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轴对称现象进行教学。

本节内容具有丰富的实际背景,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轴对称现象进行教学。

所挖掘的素材应包括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中的二、三维图形,使学生能够用轴对称的观点来解释现实世界中与图形有关的现象,同时能够欣赏现实世界中蕴涵的有关轴对称的图案。

2.注重使学生经历探索轴对称性质的实践活动。

本节内容的学习包括大量的实践活动,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推理能力的发展、对图形美的感受等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部分内容的特点,将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以及实践活动中的思考与交流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使学生体会所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广泛联系,体验轴对称的数学内涵,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良好的空间观念和一定的创新意识。

3.有意识的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当学生探索轴对称的性质时,可能会有不同的创意,应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并对具有创造性APB CQ的想法给予充分的赞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