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

合集下载

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区)二十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解析)

江西省赣州市十八县(市、区)二十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解析)

2024年赣州市十八县(市、区)二十四校期中联考高三思想政治试卷说明: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全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下列有关契合点对应正确的是()①“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②“为政以德”“任人唯贤”一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③“讲信修睦”“协和万邦”一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④“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中国的发展历经各种困难挑战才走到今天,过去没有因为‘中国崩溃论’而崩溃,现在也不会因为‘中国见顶论’而见顶。

我们将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我们有这个底气和信心。

”这里的“底气和信心”来自()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②党领导人民在实践中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④中国不断提升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因此,我们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

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①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②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③人力资源大国优势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决定性因素④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保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规模,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5年40件民生实事安排意见》的通知-赣市府发〔2015〕8号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5年40件民生实事安排意见》的通知-赣市府发〔2015〕8号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5年40件民生实事安排意见》的通知正文:----------------------------------------------------------------------------------------------------------------------------------------------------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5年40件民生实事安排意见》的通知赣市府发〔2015〕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属、驻市各单位:现将《2015年40件民生实事安排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15年4月7日2015年40件民生实事安排意见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2015年,继续突出优先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目标,在完成好省民生工程实事基础上,整合资金300亿元以上,办好40件民生实事。

一、群众生产生活1.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

统筹安排资金3100万元(2015年完成3100万元),全面实施上犹江水库及章江沿线水源地保护工程。

〔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水利局〕2.续建上犹江饮水工程。

统筹安排资金25.94亿元(2015年完成1亿元),加快上犹江引水工程建设,全面改善中心城区及上犹、南康、赣县沿线居民饮用水质量。

〔责任单位:市水务集团、市环保局、上犹县政府、南康区政府、赣县政府〕3.优化城市路网工程。

统筹安排资金32.01亿元(2015年完成17.71亿元),打通章江南大道西延、金秋路、学府路等断头路;加快实施红旗大道与八一四大道、赣江源大道与会昌路等道路交叉口、五洲大道下穿京九铁路涵洞、南门口下穿隧道等交通节点改造;加快南河大桥扩建、章江新区次干道、支路网31个路段建设;推进蓉江新城路网、和谐大道、黄金大桥、武陵大桥、客家大桥、佳辰路等道路桥梁建设;开工建设大广高速南康南互通。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长江江西段及赣江干流入河排污口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长江江西段及赣江干流入河排污口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长江江西段及赣江干流入河排污口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4.03•【字号】赣府厅字〔2023〕27号•【施行日期】2023.04.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长江江西段及赣江干流入河排污口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南昌市、九江市、赣州市、宜春市、吉安市人民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改革委《长江江西段及赣江干流入河排污口整治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相关设区市和省直相关部门要对标对表整治工作目标要求,上下联动,密切配合,压实责任,细化措施,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整治任务。

2023年4月3日长江江西段及赣江干流入河排污口整治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做好长江江西段及赣江干流入河排污口(以下简称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办函〔2022〕1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22〕76号)等文件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以长江、赣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目标,全面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逐步建立权责清晰、管理规范、监管到位的入河排污口长效管理机制,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为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奠定坚实基础,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原则(一)属地负责,分工协作。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划定部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的批复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划定部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的批复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划定部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9.30•【字号】赣府字〔2021〕53号•【施行日期】2021.09.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划定部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的批复新余市、宜春市、上饶市人民政府:《新余市人民政府关于批复我市分宜县西坑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范围的请示》(余府文〔2021〕36号)、《宜春市人民政府关于恳请批复丰城市(黄金水库)应急备用水源保护区范围的请示》(宜府文〔2021〕15号)、《上饶市人民政府关于恳请批复我市德兴市、玉山县等48个农村村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范围的请示》(饶府文〔2021〕22号)收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 338-2018)相关规定,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同意新划定新余市分宜县西坑水库、宜春市丰城市(黄金水库)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同意新划定上饶市47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

二、新余市、宜春市、上饶市要严格按照新划定的水源保护区范围,开展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按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加强风险防范,尽快确定地理界线,设置标志,建立“一源一档”。

对保护区内影响水源环境的污染源及风险源,要加强执法检查,及时依法处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水环境安全。

三、省生态环境厅要加强对水源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定期组织开展水质监测,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附件:1.部分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范围2.上饶市47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范围2021年9月30日。

赣州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赣州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赣州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2019年9月2日赣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2019年9月28日江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饮用水水源保护第三章监督管理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护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保护和监督管理活动。

本条例所称饮用水水源,是指通过输水管网送到用户,供水人口大于一千人的地表水取水水源,包括在用、备用、应急、规划饮用水水源。

第三条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和确保安全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的环境质量负责。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规划,并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衔接,因地制宜推进集中式供水,将饮用水水源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上级人民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指导下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发现污染饮用水水源或者破坏饮用水水源保护设施的,应当予以制止,并及时报告有关主管部门。

第五条市、县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负责开展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和环境监测,会同有关部门编制饮用水水源生态环境规划和水功能区划,设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地理界标和保护宣传牌,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市、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履行以下主要职责:(一)水行政主管部门对饮用水水资源实施监督管理,负责配置水资源,保障饮用水水源水量,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监督管理。

(二)城市管理主管部门负责位于城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的生活垃圾的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管理,雨污管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维护管理,市政设施的维护管理和园林绿化的监督管理。

赣州市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赣州市政府令第39号

赣州市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赣州市政府令第39号

赣州市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正文:---------------------------------------------------------------------------------------------------------------------------------------------------- 赣州市政府令(第39号)《赣州市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已经2005年3月1日市人民政府第十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

二OO五年五月十四日赣州市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人居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及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赣州市生活环境、生态平衡的保护和环境污染及其他公害的防治。

第三条市县两级政府应当依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地实际,确定环境保护年度责任考核目标,并每年向社会公布辖区内的环境质量状况。

第四条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未依法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的建设项目,计划、土管、矿管、规划建设、工商、卫生、文化等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办理项目立项、审批、许可、发证、发照等手续。

第五条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通过。

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应当同时治理老污染源。

第六条兴办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必须符合规划功能和环境保护要求。

商住综合楼或者居民住宅楼内规划作饮食服务的用房,应当具备防治环境污染的条件,饮食服务项目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做到油烟雾达标排放。

第七条推行清洁生产,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或者在建设项目中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

各级政府在招商引资中不得引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和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

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

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

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发布部门】江西省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1992.12.20【实施日期】1992.12.20【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1992年12月20日江西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以下简称《水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实施办法所称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水资源,防治水害,必须遵守《水法》和本实施办法。

本省境内的长江河段和其他跨省的江河、湖泊的水事事项,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鼓励和支持国内外组织和个人以合资、合作、独资以及其他形式依法开发利用水资源和从事防治水害的各项事业,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四条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保证重点,厉行节约,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地区行政公署(以下简称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发展与防御并重的原则,加强水利的建设和管理,保证《水法》贯彻实施。

第六条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制度。

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责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利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保护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水法》及其他有关的法律、法规;(二)会同有关部门统一进行水资源的综合科学考察和调查评价,编制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综合规划,制定水的长期供求计划和水量分配、调度方案,并会同有关部门对上述规划和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三)负责实施取水许可制度,统一发放许可证;(四)归口管理防洪、抗旱、水工程建设、农村水利水电、水库渔业、乡镇供水、节约用水等工作;(五)负责对河道及其岸线和水工程实施管理;(六)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管理和监督;(七)根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授权调处水事纠纷,依法查处水事违法案件。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赣州市水利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赣州市水利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赣州市水利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3.29•【字号】赣市府办发〔2015〕10号•【施行日期】2015.03.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赣州市水利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赣市府办发〔2015〕1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属、驻市各单位:《赣州市水利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审定,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2015年3月29日赣州市水利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赣州市委、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赣州市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市字〔2014〕35号),保留赣州市水利局,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增加的职责1.节水灌溉增效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审批。

2.临时占用河道管理范围内滩地许可。

3.权限内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竣工验收。

4.在河道、堤防背水面保护区500米内进行地下采矿及山区河道两侧采石、修公路等活动许可。

5.权限内洪泛区、蓄滞洪区非防洪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审批。

6.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损害河道工程的作业活动许可。

7.在河道工程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或者开展影响河道工程保护的活动许可。

8.利用堤顶、戗台、坝顶、水闸工作桥兼作公路审批。

(二)下放的职责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水库审批。

2.开发利用河道、湖泊、水库从事旅游项目建设核准。

3.占用防洪规划保留区土地审核。

4.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

(三)取消的职责1.水利工程开工审批。

2.权限内江河故道、旧堤、原有工程设施等填堵、占用、拆毁审批。

二、主要职责(一)负责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框架内,拟订水利建设与发展战略规划,组织编制主要江河湖泊的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赣市府发[2013]3号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赣市府发[2013]3号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正文:----------------------------------------------------------------------------------------------------------------------------------------------------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赣市府发〔2013〕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市属、驻市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12〕29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建立和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现就我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指标根据《实施意见》要求,到2015年,全市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38.46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00年不变价计)比2010年下降3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2以上;一、二级水(环境)功能区水质总控制达标率达到83%以上,其中饮用水源区水质控制达标率达到100%,各县(市、区)交界断面水质达到Ⅲ类以上;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节水型社会格局初步确立,水资源对经济社会的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二、任务分解(一)用水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实施意见》的要求及各地具体条件,按照同等比例分配的原则,确定各县(市、区)、各用水大户用水总量控制指标(详见附件1)。

(二)用水效率控制指标。

根据《实施意见》的要求及各地具体条件,确定各县(市、区)、各用水大户用水效率控制指标(详见附件1)。

(三)水功能区达标控制指标。

根据《实施意见》的要求,到2015年,全市71个一级水(环境)功能区水质总控制达标率达到85%以上,42个二级水(环境)功能区水质总控制达标率达到80%以上(其中20个饮用水源区水质控制达标率达到100%),控制总达标率达到83%以上。

赣州治水措施

赣州治水措施

赣州治水措施引言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处鄱阳湖平原腹地,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赣州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当地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改善赣州市的水环境状况,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治水措施。

本文将介绍赣州市当前的水环境问题,分析治水的重要性,并详细描述了赣州市政府已经采取的一些治水措施,并探讨了未来更可持续的治水方案。

当前水环境问题赣州市水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污染:赣州市产业发展迅速,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放到江河湖海中,严重污染了水环境,影响水质。

2.土地沉降: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埋深;而地下水的过度抽取也引发了土地沉降问题。

3.水资源匮乏:尽管赣州市地处江河湖海丰富的水资源区域,但由于没有有效的调水系统,导致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存在水资源匮乏问题。

4.水生态退化:水污染和过度开采等问题导致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水生物种类减少,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治水的重要性治水是赣州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提高水质:治理水环境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当地水质,保障人民的饮用水安全,减少水源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生态环境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保护水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推动经济发展:良好的水环境有利于支持农业、工业、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治水措施为了解决赣州市的水环境问题,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治水措施:1.污水处理厂建设:赣州市政府投资兴建了多家污水处理厂,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减少了直排江河的情况,并采用先进的处理工艺,提高了处理效果。

2.地下水管理: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控制超采情况的发生,通过限制地下水开采量,逐步恢复地下水位,减少土地沉降的风险。

3.水资源调配:通过建设水库、水渠、引水工程等,实现水资源的调配,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环办函〔2008〕667号文关于《水污染防治法》中饮用水水源保护有关规定进行法律解释有关意见的复函

环办函〔2008〕667号文关于《水污染防治法》中饮用水水源保护有关规定进行法律解释有关意见的复函

环办函〔2008〕667号关于《水污染防治法》中饮用水水源保护有关规定进行法律解释有关意见的复函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秘书行政司:你办转来全国人大法工委经济法室《关于商请对〈水污染防治法〉中饮用水水源保护有关规定进行法律解释的函》(法工经函〔2008〕5号)收悉。

根据新《水污染防治法》,并充分、合理考虑实际需要,我们作了认真研究,现函复如下:一、关于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建设项目新《水污染防治法》第58条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1、根据新《水污染防治法》上述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只要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一律禁止建设。

但是,对于既无法调整饮用水水源和保护区,又确实避让不开的跨省公路、铁路、输油、输气和调水等重大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可以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批准建设。

但必须具有饮用水水源应急预案,并在铺设线路方案上科学论证,从严要求,并采取防遗洒、防泄露等措施,设置专用收集系统,对所收集的污水和固体废物进行异地处理和达标排放,而且应当对施工阶段提出严格的环保要求。

2、《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名录》已明确规定环评文件审批权限。

因此,上述涉及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的环评文件审批,应当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名录》确定的审批权限执行。

二、关于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建设项目1、新《水污染防治法》第59条第一款规定:“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根据新《水污染防治法》立法目的和上述规定,“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应当是指因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可能对水体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包括排污口未设在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

2、新《水污染防治法》第59条第一款还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已建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石城县等5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划定的通知-赣府字[2013]75号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石城县等5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划定的通知-赣府字[2013]75号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石城县等5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划定的通知正文:----------------------------------------------------------------------------------------------------------------------------------------------------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石城县等5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划定的通知(赣府字【2013】75号)赣州、新余、萍乡、上饶市人民政府,石城县、芦溪县、上饶县、上饶市信州区人民政府,新余市高新开发区管委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江西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江西省生活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要求,省政府对赣州市、新余市、萍乡市、上饶市人民政府提出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划定方案进行了审查,并确定了石城县等5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范围(见附件)。

各有关市、县(区)人民政府要依法加强对划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确定地理界线,设置保护区标志。

要进一步加强水环境质量监测,完善风险管理,切实提高应急能力,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附件:石城县等5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范围2013年8月15日附件石城县等5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范围序号申报地取水口划定范围设区市县(区)等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水域陆域水域陆域1赣州市石城县石城县自来水公司(琴江)取水口(东经116°23′48.1″北纬 26°23′28.4″)长度:取水口上游1000m,下游100m范围的河道水域;宽度:整个河宽。

陆域沿岸长度为相应的一级保护区水域长度,取水口侧陆域沿岸纵深延伸至现有道路外侧边界之间的范围,取水口对岸陆域沿岸纵深延伸至石家排居民房屋前边坡外侧边界,并沿取水口对岸的山坡边界和沿河地势较低的农田一并纳入保护区范围。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报告江西省水文局二00六年五月批准:熊小群审定:谭国良项目负责:龙兴邢久生技术负责:邢久生胡魁德编写:邢久生胡魁德周方红彭柏云郭小帅李晓敏制图:喻中文主要参加人员:白雪杨荣清喻中文郜野牧刘玉春朱勇健李云肖慧英曾知彬熊小琴唐跃华蒋思君李淑云李辉程杨新民艾群邓燕青目录前言 (1)1 综述 (7)1.1规划目的意义 (7)1.2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7)1.2.1指导思想 (7)1.2.2基本原则 (7)1.3规划依据 (8)1.3.1主要法律法规 (8)1.3.2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9)1.3.3主要技术标准、规程、规范(行业标准) (9)1.3.4其他 (10)1.4规划水平年 (11)1.5规划范围 (11)1.6规划目标 (12)1.7规划技术路线 (12)2 概况 (15)2.1自然概况 (15)2.2城市社会经济概况 (16)2.3城市供用水概况 (17)3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 (19)3.1水源地概况 (19)3.2水源地安全状况评价 (20)3.2.1水质安全状况评价成果 (20)3.2.2水量安全状况评价成果 (24)3.3城市饮用水源安全状况评价 (27)3.3.1城市饮用水源水质安全状况评价 (27)3.3.2城市饮用水需水量预测 (27)3.3.3城市饮用水水量安全状况评价 (28)3.4《名录》中污染因子超标的水源地成因分析及相应污染源调查284 水源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及污染物总量控制意见 (30)4.1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现状 (30)4.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 (30)4.2.1饮用水水源保护划分方法 (30)4.2.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成果 (38)4.3污染物总量控制意见 (39)5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 (40)5.1隔离防护工程 (40)5.2污染源综合整治工程 (41)5.2.1点源污染综合整治工程 (41)5.2.2面源污染控制工程 (42)5.2.3内源污染治理工程 (42)5.3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 (42)5.3.1入湖库支流生态恢复与保护工程 (43)5.3.2湖库周边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 (43)5.3.3湖库内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 (43)6 泥沙及面源污染控制 (44)6.1规划区及泥沙面污染基本情况 (44)6.2治理措施 (45)6.2.1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45)6.2.2自然修复措施 (46)6.2.3综合治理措施 (46)6.2.4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46)7 城市饮用水水源调配和水源建设工程 (48)7.1现状供水量调配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48)7.2水源地建设 (49)7.2.1水源地改扩建工程 (49)7.2.2水源地新建工程 (50)7.3应急及备用水源建设 (51)8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控体系建设 (55)8.1监测站点布设 (55)8.2信息传输系统 (56)8.3监测能力建设 (57)9 饮用水水源地综合管理 (59)9.1管理体制、机制与制度建设 (59)9.2保护区监督管理 (61)9.3安全应急预案 (62)9.3.1分类 (62)9.3.2级别划分 (63)9.3.3城市供水应急储备 (63)9.3.4监测与预警 (63)9.3.5应急预案 (64)10 投资估算 (68)10.1原则依据及方法 (68)10.1.1编制依据 (68)10.1.2编制方法 (69)10.1.3投资估算定额 (69)10.2投资估算 (70)11 分期实施意见及保障措施 (72)11.1分期实施意见 (72)11.1.1 2010年实施意见 (72)11.1.2 2020年实施意见 (73)11.2保障措施 (73)12 总体结论及建议 (77)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现状调查表调查表1 江西省城市经济社会情况调查表 (82)调查表2 江西省城市用水和供水调查表 (85)调查表3 江西省水源地基本情况调查表 (91)调查表4 江西省水源地水量调查表 (96)调查表5 江西省水源地水质状况调查表 (102)调查表6 江西省水源地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成果调查表 (130)调查表7 江西省水源地管理状况调查表 (138)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成果表评价表1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成果表 (144)评价表2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源安全评价成果表 (149)评价表3 江西省城市综合生活需水量预测成果表 (156)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汇总表附表1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保护区划分及监测站点现状统计表 (163)附表2 江西省城市水源地准保护区污染物总量控制意见表 (167)附表3 江西省城市水源地保护区保护工程规划成果统计表 (170)附表4 江西省湖库型水源地泥沙与面源污染控制规划表 (173)附表5 江西省城市综合生活需水量预测表 (174)附表6 江西省城市水源地改扩建工程汇总表 (176)附表7 江西省城市新建水源地工程基本情况表 (177)附表8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控体系建设表 (178)附表9 江西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工程投资概算总表 (180)附表10 江西省城市应急和备用水源地工程规划表 (182)附图1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建设工程分布图附图2 江西省湖库型水源地生态修复工程示意图附图3 江西省泥沙和面源污染控制工程示意图附图4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监控体系示意图前言获得安全的饮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基本人权。

江西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及对策研究

江西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及对策研究

江西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及对策研究许琴;喻杰【摘要】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2013年度江西省对县级以上城市的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估,从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状况和环境管理状况对全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年度评估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Protecting of the centralized water source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Jiangxi province has evaluated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the centralized water source of cities and towns,in this paper,we analysis this results from the water quality and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the centralized water source of cities and towns,discovery the probloms,then put for-ward some opinions.【期刊名称】《江西科学》【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6页(P566-570,622)【关键词】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环境管理【作者】许琴;喻杰【作者单位】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330029,南昌;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330029,南昌【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30.2饮用水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解决好饮用水的安全问题既是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1]。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4.30•【字号】赣府厅发[2006]23号•【施行日期】2006.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赣府厅发[2006]23号2006年4月30日)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饮用水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5〕45号)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强我省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年来,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大了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力度,部分城市和地区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但从总体上看,我省饮用水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主要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任务艰巨,不少地方水源短缺,一些农村地区饮用水存在苦咸或含有高氟、高砷及铁、锰、镉超标等问题,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做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各地、各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做好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

二、认真组织开展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工作省发改委要会同省环保局、省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卫生厅等部门,根据全国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省水资源情况,按照城乡统筹、合理布局、防治并重、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抓紧组织编制全省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明确我省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赣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赣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赣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11.22•【字号】赣市府办发〔2015〕63号•【施行日期】2015.1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赣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赣市府办发〔2015〕6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为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实现良性运行,提质增效,经市政府研究,现将《赣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15年11月22日赣州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指导意见为加强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实现工程良性运行,提质增效,保障全市农村饮水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五部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做好农村自来水提质提效工作,建立科学管理体制和长效运行管理机制,明确管护内容,落实管护责任,保护水源,不断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水质合格率,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农村居民饮用水品质,让广大农民群众喝上更加方便、更加安全的饮用水。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明晰资产、落实产权和管理主体。

(二)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把承担政府政策性、公益性目标与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运作结合起来,既讲求社会效益,又讲求经济效益,实现良性循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实施方案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实施方案

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实施方案各设区市环保局、发展改革委、建设局(城管局)、水利(水务)局、卫生局: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现将《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西省水利厅江西省卫生厅2013年11月19日江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实施方案为切实加强我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环境保护部等五部委关于印发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开展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饮用水水源的环境保护工作。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有关要求,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明确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的目标和重点任务。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将“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水质大幅提高”列为主要目标之一。

为保障我省城镇居民的饮水安全,2006年以来,我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2007年完成了全省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划分,分二个时间段取缔了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

2012年,全省11设区市134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总体良好,实际总取水量13.2亿m3,其中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实际取水量6.57亿m3,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地级以下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实际取水量6.63亿m3,水质达标率为97.59%,群众饮水安全基本得到保障。

但是随着全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区面积不断扩张,农业开发及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不断增加,这些都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造成了越来越多直接和潜在的环境风险,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形势不容乐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赣州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监督管理第三章饮用水水源地的确定和保护区的划定第四章保护措施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和监督管理活动。

本条例所称饮用水水源地,是指进入输水管网送到用户,供水人口大于1000人的地表水取水水域和密切相关的陆域,包括在用、备用、应急、规划饮用水水源地。

供水人口一般在1000人以下的饮用水水源地和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和监督管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基本原则】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应当遵循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属地管理、公众参与和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四条【政府职责】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水量和饮用水安全负责。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合上级人民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做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

第五条【河湖长制】各级河长、湖长应当按照河长制、湖长制的有关规定,组织协调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

第六条【宣传教育】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意识。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公益宣传和舆论监督。

第七条【公众参与】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的义务,有权对污染饮用水水源环境、破坏水源地保护设施的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

对在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监督管理第八条【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责】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考核。

市、县级人民政府在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时,应当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状况列为报告事项。

第九条【政府各部门的监管职责】市、县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一)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编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和环境监测,设立饮用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地理界标和水源保护宣传牌,监督、检查饮用水水源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

(二)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饮用水水资源实施统一监督管理,配置水资源,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量,对饮用水水源工程进行监督管理,饮用水水源地的水土保持工作,拟定饮用水水源地名录。

(三)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排污管网和雨水管网及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管理。

(四)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城区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和无害化处理,市政管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维护管理,城区内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交通设施配套的饮用水水源应急防护设施的管护。

负责饮用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内城区园林绿化的监督管理,对位于城区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内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五)农业主管部门负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渔业生产的监督管理。

(六)林业主管部门负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水源涵养林和湿地及相关植被的监督管理。

(七)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内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范围内土地利用、矿产开发的监督管理。

(八)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海事管理机构按照各自职责负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内港口、船舶的污染防治工作,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内的道路、桥梁、港口、航道等交通设施设立交通警示标志。

(九)公安部门负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危险化学品和有毒有害物质运输车辆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财政、发展改革、应急管理、卫生健康、民政、旅游、体育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有关工作。

第十条【巡查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水行政等主管部门应当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有关流域、区域开展巡查,发现破坏饮用水水源生态环境和水源地保护设施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和查处。

饮用水水源地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组织村(居)民委员会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巡查,发现问题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饮用水供水单位和有关人员应当定期进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巡查,发现问题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一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防范管理】市、县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等部门,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单位周边区域的环境状况和污染风险定期进行调查评估,筛查可能存在的污染风险因素,建立饮用水水源风险源名录,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第十二条【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和信息公开】市、县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对饮用水水源水质进行监测,至少每季度向社会公开一次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信息。

饮用水供水单位应当开展对饮用水水源取水口的水质监测工作,发现异常情况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并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第三章饮用水水源地的确定和保护区的划定第十三条【确定水源地的总体要求】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遵循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的原则,将水质良好、水量稳定的江河、湖泊、水库等确定为饮用水水源。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因地制宜推进集中式供水,逐步减少分散式供水。

第十四条【饮用水水源地的确定权限】地市级饮用水水源地的设立和调整,由市人民政府确定;其他饮用水水源地的设立和调整,由县级人民政府确定。

本市范围内跨县级行政区域饮用水水源地,由相关县级人民政府协商后共同提出方案,报市人民政府确定;相关县级人民政府协商不成的,由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发展改革、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提出方案,报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十五条【应急水源或者备用水源】单一水源供水城市的人民政府应当建设应急或者备用水源,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展区域联网供水。

第十六条【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制度】本市饮用水水源地应当纳入名录,实行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管理。

饮用水水源地名录应当载明水源地的名称、区位、类型等基础信息。

第十七条【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的公布】地市级和各县(市)城区的饮用水水源地、本市范围内跨县级行政区域的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由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拟定,报市人民政府核准后公布;其他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由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拟定,报县级人民政府核准后公布。

饮用水水源地名录根据饮用水水源地的设立和调整实行动态管理。

第十八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饮用水水源地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划定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以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围划定一定区域作为准保护区。

第十九条【划定保护区的权限】地市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的划定和调整,由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等主管部门提出方案;其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的划定和调整,由县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等主管部门提出方案。

本市范围内跨县级行政区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的划定和调整,由相关县级人民政府协商后共同提出方案;相关县级人民政府协商不成的,由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水行政等主管部门提出方案。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的划定和调整,按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报批。

第四章保护措施第二十条【界标、警示标志和隔离防护设施】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的边界设立明显的地理界标和警示标志,并在一级保护区周边人类活动频繁地段设置隔离防护设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擅自移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的地理界标、警示标志和隔离防护设施。

第二十一条【准保护区内的禁止性行为】在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除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外,还禁止下列行为:(一)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屠宰场;(二)向水体倾倒粪便或者在水体中清洗装贮过粪便的车辆、容器;(三)种植桉树等速生树种,或者破坏水源林、护岸林、湿地和水源保护相关植被。

前款第(一)项已经建成的对水体污染严重的项目,由县级人民政府依法责令拆除或者关闭,并组织进行生态修复。

第二十二条【二级保护区内的禁止性行为】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除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准保护区的规定外,还禁止下列行为:(一)从事洗车、餐饮经营活动;(二)网箱养殖、拦网养殖、投肥养殖、饲料养殖;(三)取土、采矿、采石、采砂;(四)建造墓地或者焚烧祭祀物品;(五)丢弃、掩埋动物尸体。

第二十三条【一级保护区内的禁止性行为】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除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准保护区、二级保护区的规定外,还禁止下列行为:(一)停靠与取水和保护水源无关的船舶;(二)旅游、游泳、垂钓、洗涤、水上运动、露营、野炊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活动;(三)捕捞作业;(四)畜禽养殖。

第二十四条【水源保护区交通穿越的安全保障】运输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油类和污水、粪便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车辆和船舶一般不得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确需进入的,车辆应当事先经公安部门批准,船舶应当事先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并采取相应的防止污染措施。

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油类和污水、粪便等有毒有害物质运输车辆和船舶的限制通行区域,由公安机关或者海事管理机构按照各自职责划定,并设置明显标志。

第二十五条【应急防护设施的管理】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内新建公路、桥梁和铁路等交通设施的,应当同时建设配套的饮用水水源应急防护设施。

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内已经建成的公路、桥梁和铁路等交通设施,由交通设施的管养单位负责饮用水水源应急防护设施的建设和管护。

第二十六条【下游水源保护区水质水量的保障】河流、湖泊、水库、输水渠道等跨越行政区域的,上游地区不得影响下游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对水质标准的要求,并应当保证下游有合理水资源量。

跨行政区域河流交界断面入境水质影响饮用水水源安全的,下游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向上游地区人民政府通报,上游地区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使出境水质达到规定的标准。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二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法规已作出处罚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二十八条【不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的法律责任】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一)未按照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置地理界标、警示标志、隔离防护设施的;(二)未按规定对穿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交通设施、车辆、船舶和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运输进行监督管理的;(三)未按规定履行饮用水水源巡查、水质监测职责的;(四)未及时依法处置和调查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的;(五)违反规定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批准建设项目、准予经营行为的;(六)未按规定对污染饮用水水源生态环境和毁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设施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或者包庇、纵容违法行为的;(七)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