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措施
产业转移帮扶措施
产业转移帮扶措施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但是,产业转移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原产业地区的冲击。
为了减少这种冲击,政府和其他有关方面开始实施一系列的产业转移帮扶措施,以降低对地方经济的消极影响。
下面就是一些常见的产业转移帮扶措施。
技术培训为了适应新的行业和技术,工人们需要接受新的培训。
这种培训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
政府可以为这些技术培训提供资金支持,以便更多的工人参加培训。
同时,产业转移企业也可以因为技能的提高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资金扶持资金是产业转移的关键问题之一。
政府可以鼓励大型企业来到当地设立企业,向企业提供直接或间接的资金支持,以降低企业的设立难度和运营成本。
同时,政府可以提供补贴和贴息等支持,为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产业园区为了更好地组织产业转移企业,政府可以建立产业园区。
产业园区可以提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技术支持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企业更好地运营和成长。
对于小型企业和刚刚进入市场的企业而言,产业园区可以是他们更好的选择。
综合保险企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风险,如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自然灾害等。
为了减少这些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政府可以提供综合保险的支持,保障企业的发展和运营。
招商引资为了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当地,政府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采取多种方式吸引企业进入。
政府可以对外宣传当地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鼓励大型企业进入当地。
同时,政府也可以设立投资基金,通过向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资金和综合服务,帮助企业更快地获得发展。
以上是一些关于产业转移帮扶措施的介绍。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产业转移带来的消极影响,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
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方案2篇
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方案 (3)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方案 (3)精选2篇(一)为了推动产业转移,以下是一个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方案:1. 调研与筛选目标产业:对于希望转移的目标产业进行全面调研和筛选,评估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潜力。
重点考虑与当地产业相互补充及技术要求适宜的领域。
2. 制定政策扶持措施:制定相关产业转移政策,包括税收减免、土地和厂房租赁优惠、人才引进和培训等方面的支持措施,吸引企业进行产业转移。
3. 提供产业园区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开发或提供现有的产业园区,为转移企业提供土地、场地、基础设施等条件,降低企业转移的成本。
4. 引进人才和技术支持:积极引进相关领域的人才和技术支持,提供专业咨询和培训服务,帮助企业顺利开展产业转移。
5. 加强与原产地合作:与原产地政府、企业和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享信息资源、技术经验和市场情报,为企业转移提供更多的支持。
6. 加强宣传和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和推广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吸引更多的企业关注和选择,提高承接的成功率。
7. 加强监管和服务:建立健全的产业转移监管机制,加强对转移企业的跟踪和管理,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企业在转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8. 鼓励创新和研发:为承接产业提供创新和研发方面的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创新,提高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吸引和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结构的优化升级。
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方案 (3)精选2篇(二)方案:产业转移是指将一些原本位于发达地区的产业和企业资源转移到相对欠发达地区,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下面是一个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方案:1. 定位和目标:确定产业转移的定位和目标,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确定承接的产业方向,例如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2. 吸引投资:制定政策和措施,吸引国内外企业进行投资。
提供土地、税收优惠、人才培训和技术支持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落地成本。
3. 产业园建设:建设符合产业特点的园区,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湖南株洲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措施
、
株洲 承接 产业 转 移的背 景分 析
二、株洲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方向
( ) 一 纺织服装工业 要以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为契机 ,利用株洲成熟的服装市场 和便利交通 , 充分 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农产品种类齐全的优 势, 大 力吸 引外来投 资 , 重点发展纺织 、服装制造业。一是加快 纺织产业结 构调整 , 重点发展棉纺制 品。 加快承接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棉 纺产 品, 重点生产高支高密度纯棉织物 、 棉纺高支纱、 精梳纱和特种 纱线等 中高档纺织 品。 二是完善服装产业链 , 加快品牌建设。 通过加 大招商 引资等方式 , 弥补不足环节 , 完善服装产业链 , “ 将 链条 ” 延 伸至设计 、物流 、营销环节 :加强服 装加工配套 企业建设 : 重点生产 高档 品牌西服 、茄克、衬衣 、皮装 、羽绒服、休 闲服装等 : 培育 时尚 服饰生产 ,加强品牌建设。加强纺织企业与服装企业合作 ,引导服装 企业利 用当地纺织 品进行 生产 。 ( )有色金属深加工业 二 是 以株硬集 团为 主体 ,促 进硬 质合金 企业与跨 国公 司在先进 技术和管理领域的对接 , 企业资本 与国内大学 、 科研机构 的技术成果 对接 , 实现硬质合金产业的技术水平跨越式 的提升 , 加大高技术含量、 高附加值产品的深度开发 , 引导企业 向专业化基地集聚 , 打造硬质合 金深加工新材料基地 , 从而推进产业结构 的升级 ; 二是发挥株洲作为 硬质合金原材料基地、 较强 的产业基础优势和 国家级高新 区的政策优 势 ,引进一批技术成果、国内外资本 以及硬 质合金 企业进 区创业 ;三 是以开放的姿态对待株洲硬质合金行业 内出现 的企业竞争 , 促进企业
经济研 究
湖南株洲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措施 杨 大 庆 源自湖 南省委党校工 商管理部
产业投资处工作计划与产业转移承接整改措施汇编
产业投资处工作计划与产业转移承接整改措施汇编产业投资处工作计划一、20**年工作目标(1)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超千亿(2)滚动实施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300项二、工作措施1、坚持分类指导,优化投资结构。
密切关注、积极研究下步国家在产业、土地、环保、金融等方面的新政策,新要求,在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政府调控职能和政策导向,坚持分类指导,有保有压,加强对新兴产业发展的引导和规范,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支持力度,同时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禁止新上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项目,坚决抑制产能过剩领域的盲目重复建设。
2、积极调度协调,推进项目建设。
建立健全跟踪、协调、服务、监督机制,积极主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对前期条件成熟,需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审批的项目,要抢抓机遇,指导项目单位尽快上报,力争近期得到批复,促进项目尽早落地;对正在实施的项目,全程跟踪,定点联系,加强发改、经信、国土、规划、建设、环保等多部门联动,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重大问题报请市委、市政府研究解决,确保按时或超额完成序时进度;对进入收尾阶段的项目,加强水、电、油、汽等生产要素的配给和协调,确保生产物料及流动资金及时到位,争取尽快达产达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强化要素保障,实施“零障碍”服务。
土地上,强化内部挖潜,盘活存量用地,推进采煤塌陷地复垦置换,积极帮助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争取点供土地,严格执行单位土地投资强度标准,引导和鼓励企业利用现有土地增资扩建。
资金上,积极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继续加大市财政资金扶持企业及项目力度。
积极宣传、落实各项税费政策,降低项目建设及企业运行成本。
同时对有融资需求的项目再深入调查摸底,及时与金融部门沟通,搭建银企合作平台,跟踪落实贷款到位情况。
加快上市融资步伐,积极探索融资租赁、企业债券等多种融资方式。
项目服务上,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质量,对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充分授权,简化项目审批程序,提高当场办结率,大力实施“零障碍”服务,缩短拟建项目前期准备时间,使之早落地、早建成、早见效。
产业转移 政策措施
产业转移政策措施
政策措施是指政府为促进产业转移而采取的具体行动和措施。
常见的政策措施包括:
1. 减税优惠:政府可以为想要转移的企业提供税收减免或减免优惠,以减轻企业的税负。
2. 资金支持:政府可以提供贷款、补贴、奖励资金等形式的金融支持,促进企业进行产业转移。
3. 地方政府扶持:地方政府可以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来投资者和企业来本地投资和发展。
4. 引导性指导: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指导企业选择合适的转移地点,并提供相关的信息和
支持。
5. 产业园区建设:政府可以建设产业园区,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土地供应、基础设施建设、
办公场所等,吸引企业来园区投资。
6. 产业联盟和合作:政府可以鼓励和组织企业间的合作和联盟,共同推动产业转移和发展。
7. 人才支持:政府可以提供人力资源培训、技术人员引进等支持,帮助企业解决转移过程中的
人才和技术瓶颈。
8. 市场开拓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市场调研、促进贸易和投资合作等活动来支持企业在新的
地区开展业务。
9. 环境治理和保护:政府可以加强对环境的管理和监管,提供环境治理政策和措施,以保护新
的产业转移地的环境质量。
10. 市场准入放宽:政府可以放宽对新投资企业的市场准入条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吸引更
多的企业参与产业转移。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政策措施,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政策可能会有所不同。
苏北接纳产业转移的合理措施
苏北接纳产业转移的合理措施:
苏北接纳产业转移的合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便利性,同时完善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体
系,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
2.发挥比较优势:利用苏北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如农业、生态旅游等,同时引导企业
向产业链高端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
3.加强产业协作:与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加强产业协作,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辐射,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4.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5.引导民间投资:引导民间投资参与产业转移,鼓励民营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发展实体经济。
6.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制定更加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国内外投资主体在苏北地区投资兴业。
7.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加强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提高城市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8.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训投入,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素质,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城市承接产业政策措施策划方案
城市承接产业政策措施策划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为了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我们必须抓住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
那么,如何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呢?二、目标定位1.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城市产业整体竞争力。
2.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产业向高端、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3.促进就业与人才引进:吸引优质产业和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引进高层次人才。
4.提高城市品牌影响力:打造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提升城市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政策措施1.优化营商环境(1)简化审批流程:对承接产业转移的项目实行“一站式”审批,提高审批效率。
(2)降低企业成本: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3)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水平,为企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2.引导产业转型升级(1)培育新兴产业: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技术创新。
(2)提升传统产业:引导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
(3)打造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链优势,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3.人才引进与培养(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吸引高层次人才到城市创新创业。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4.提升城市品牌(1)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以优势产业为核心,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2)加强宣传推广:利用网络、媒体等渠道,加大城市品牌的宣传力度。
(3)举办产业活动:定期举办产业论坛、展会等活动,提高城市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实施方案1.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时间节点、任务分工等。
2.建立健全协调机制,确保政策措施的落实。
3.加强对政策措施的跟踪评估,及时调整优化。
承接产业转移方案
承接产业转移方案1.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加深,产业转移已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各地纷纷积极开展产业转移工作,吸引外来投资和产业资源,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本文旨在探讨承接产业转移的方案,从政策支持、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2.政策支持(1)建立产业转移专项资金。
各级政府可设立产业转移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和支持相关企业进行产业转移,提供一定的财政资助和补贴政策。
(2)优化税收政策。
对符合产业转移条件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其在承接地的竞争力。
(3)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建立产业转移人才培养机制,为企业提供专业人才培训并解决劳动力供应问题,同时吸引高素质人才前往承接地。
3.招商引资(1)扩大宣传推介力度。
加大对承接地的宣传推介力度,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宣传承接地的优势和潜力,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
(2)提供土地、厂房资源。
为承接产业提供充足的土地和现成的厂房资源,降低进驻企业的建设成本和周期,增加其选择承接地的意愿。
(3)加强产业链配套。
完善承接地的产业链配套体系,提供完备的供应链、物流运输等基础设施,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4.基础设施建设(1)加快交通建设。
优化承接地的交通网络,修建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港等交通设施,提高承接地的交通便捷程度。
(2)扩大电力供应能力。
增加电力供应容量,确保无线无时断电,满足企业生产和经营的需求。
(3)提升水、气供应能力。
加大对水、气、热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确保企业用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保障措施(1)强化环保管理。
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监督承接地的环境保护工作,防止产业转移对环境造成污染。
(2)加大技术支持力度。
建立技术支持平台,为承接地的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创新和研发支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建设产业园区。
打造产业园区,为企业提供集中化的办公场所和生产设施,同时提供一体化的服务,优化承接环境。
金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昌市承接产业转移实施方案的通知
金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昌市承接产业转移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金昌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29•【字号】金政发[2012]23号•【施行日期】2012.02.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金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金昌市承接产业转移实施方案的通知(金政发〔2012〕23号)永昌县、金川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中央、省属在金有关单位:市工信委制定的《金昌市承接产业转移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九日金昌市承接产业转移实施方案(市工信委 2012年2月)承接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布局,合理构建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开发开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实施意见》(甘政发〔2012〕11号)精神,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力度,推进大开放、大开发,促进我市工业转型跨越发展。
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区域发展战略,坚持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促进工业经济转型跨越的重要举措,紧紧围绕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的目标,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项目引进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找准承接方向,优化承接环境,加快开发和开放步伐,有效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二、总体目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集约开发利用,合理确定承接发展重点,加快产业承接、引进、培育,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持续壮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优化全市工业结构,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
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实现利润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工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75%左右;循环经济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降低。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措施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措施引言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推进,产业转移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
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生产、经营活动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行为。
这种转移可以由市场经济规律引导,也可以是政府为了优化资源配置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在产业转移过程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承接地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措施,以帮助相关地区吸引更多的产业转移项目。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地区,必须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为企业提供足够的支持。
因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
这包括改善交通网络,建设现代化的机场、港口和铁路等交通设施,以方便运输和物流的发展。
另外,还需要增加电力供应和通信网络的覆盖,确保企业在新地区可以顺利运营。
2. 制定优惠政策为了吸引更多的企业承接产业转移,地方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可以包括税收减免、土地优惠出让、人力资源支持等。
税收减免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促进其投资和发展。
土地优惠出让可以降低企业在新地区的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
人力资源支持包括提供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3. 加强产业集聚产业转移需要一定的规模才能发挥经济效益,因此,加强产业集聚是必要的措施之一。
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引导、扶持相关产业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提高整体竞争力。
产业集聚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商机,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4. 提供一站式服务为了方便企业承接产业转移,地方政府可以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这包括提供信息咨询、审批办理、商务服务等。
地方政府可以设立相关的服务机构,专门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这种一站式服务可以提高企业的办事效率,减少其在承接地的运营成本。
5. 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产业转移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地方政府应该加强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培训机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这些人才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还可以为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动力。
城市承接产业政策措施
城市承接产业政策措施一、加快产业技术升级1、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为主抓手、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为重点,开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工作,培育创新型企业,建设技术创新效劳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2、研究编制新兴产业技术开展指南,实施新兴产业“十百千〞企业培育工程,形成一批具有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集群。
对产业核心技术或重大技术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程、新兴产业链缺失环节或薄弱环节的重大投资工程,科技方案及时跟进,重点支持开展技术研发。
3、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围绕汽车、家电、装备制造、冶金、化工、非金属材料、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工程,突破产业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4、支持现有经济开发区等园区提档升级,符合条件的批准设立省级高新区,暂不具备条件的,批准先行筹建省级高新区。
鼓励省市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开展创新型园区建设工作,每年按照高新技术企业数、产值数、专利数和引进技术工程数等指标,分国家、省级园区进行评比奖励,引导园区扎实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
5、支持建设语音、电子材料、公共平安等一批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积极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支持合肥高新区申报创立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争取芜湖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
二、支持产业和技术同步转移6、对省外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等来示范区落户的,有关部门主动效劳,优先确认,享受转出地同等优惠政策待遇。
7、依托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等骨干企业新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工程)实验室,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支持企业在语音、非金属材料、余热发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申报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并积极推荐其承当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科技根底设施建设以及有关科技方案工程。
(完整版)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措施
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措施1、因地制宜承接发展特色产业依托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推动重点产业承接发展,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劳动密集型产业。
承接、改造和发展纺织、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作用。
引进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先进技术工艺的企业,吸引内外资参与企业改制改组改造,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接替区。
(2)能源矿产开发和加工业。
积极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大力发展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承接发展技术水平先进的高载能产业。
加强资源开发整合,允许资源富集地区以参股等形式分享资源开发收益。
(3)农产品加工业。
发挥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产业资本,承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4)装备制造业。
引进优质资本和先进技术,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壮大一批装备制造企业。
积极承接关联产业和配套产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高基础零部件和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所需的重大成套装备制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5)现代服务业。
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大力承接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
积极培育软件及信息服务、研发设计、质量检验、科技成果转化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相关产业的销售、财务、商务策划中心,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
依托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及省会等中心城市,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培育和建立服务贸易基地。
(6)高技术产业。
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承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关于促进银川—石嘴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若干措施
附件2关于促进银川一石嘴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若干措施银川一石嘴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4年批准成立,范围为银川市和石嘴山市所辖行政区全域。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积极承接东中部、国际产业转移,推动我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更好发挥示范区带动作用,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改地区〔2023〕729号)有关要求,现就促进银川一石嘴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发展提出如下措施。
一、推动产业集聚特色发展1.引导转移产业和项目向园区集中。
把工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加强规划统筹,优化产业布局,明确承接产业重点,突出特色、错位发展。
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水平,完善园区检测检验、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加快园区智能化改造。
支持采煤沉陷区、独立工矿区建设接续替代产业平台,不断提高产业承接能力。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银川市、石嘴山市人民政府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负责落实,各项工作的责任单位均有银川市、石嘴山市人民政府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不再单独列出)2.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
推动示范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现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促进集群化发展,构建特色优势工业体系。
支持银川市建设中国新硅都、世界葡萄酒之都、新型储能电池制造基地、智能终端和半导体材料生产基地、高端奶产业基地、枸杞精深加工基地。
支持石嘴山市建设光伏全产业链制造基地、锂电池全产业链生产基地、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和世界“氟胺之都”。
支持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国家战略能源储备基地、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西部先进制造业发展示范区、黄河流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区。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厅、林业和草原局、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负责落实)3.加快特色农业高效发展。
承接产业转移方案
承接产业转移方案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产业转移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产业转移背景及趋势分析当前,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些产业为了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纷纷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
同时,国内东部沿海地区产业也在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
这些产业转移呈现出以下趋势:1、产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大,涉及的行业领域越来越广泛。
2、转移的产业层次逐渐提高,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3、产业转移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包括整体搬迁、设立分厂、合作共建等。
二、本地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本地位于_____,交通便利,是连接_____的重要枢纽,有利于承接来自周边地区的产业转移。
2、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_____;人力资源充足,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产业基础良好本地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如_____产业,具备承接相关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
4、政策环境优越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土地优惠、财政补贴等,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承接产业转移的目标和重点领域1、目标在未来_____年内,承接产业转移项目_____个,引进资金_____亿元,新增就业岗位_____万个,推动本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2、重点领域(1)先进制造业重点承接汽车零部件、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项目,提升本地制造业水平。
(2)新能源产业积极引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现代服务业大力承接金融、物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项目,优化本地产业结构。
(4)农产品加工业依托本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承接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四、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措施1、加强园区建设加大对产业园区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园区的承载能力。
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方案
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方案我们要明确产业转移的大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而产业转移,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产业从发达地区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协调发展。
一、工作目标1.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
3.提升承接产业转移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二、工作重点1.瞄准高端产业,引导优质资源向承接地区集聚。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接能力。
3.优化政策环境,吸引企业投资。
4.培育人才,提升承接地区劳动力素质。
三、工作措施1.建立产业转移对接机制(1)加强与发达地区的沟通与合作,了解产业发展动态。
(2)搭建产业转移对接平台,推动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
2.优化承接地区产业布局(1)根据承接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2)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产业链、产业集群。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加大环保投入,保障生态环境质量。
4.优化政策环境(1)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企业投资。
(2)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5.培育人才(1)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2)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
四、工作保障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
2.建立健全考核机制,确保工作落实。
五、工作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2023-2025年):完成产业转移对接机制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2.第二阶段(2026-2028年):全面推进产业转移工作,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3.第三阶段(2029-2031年):巩固成果,提升承接地区综合竞争力。
现在,我仿佛已经看到了产业转移工作带来的巨大变化:承接地区产业蓬勃发展,劳动力素质不断提升,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而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实现产业转移工作的目标而努力!注意事项和解决办法就在脑海里浮现,随着手指敲击键盘,它们逐一呈现:1.注意事项:避免承接产业过程中的盲目性解决办法: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做好市场调研,确保承接的产业与当地资源、环境、人才结构相匹配。
承接产业转移的意思
承接产业转移的意思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转移成为了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会选择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成本并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这种转移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如何承接产业转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转移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影响。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产业转移可以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同时也可以拓展市场。
但是,产业转移可能也会导致一些问题,例如失业,环境污染等。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产业转移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但也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二、承接产业转移的意义承接产业转移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承接产业转移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随着外资的流入,可获得更多的投资,带动了国内的经济发展。
其次,承接产业转移可以提高就业率。
外资企业的到来,带动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国内的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承接产业转移还可以提高技术水平。
外资企业通常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助于国内企业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三、承接产业转移的条件承接产业转移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首先,政府需要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降低税率,提供优惠政策等方式吸引外资企业的到来。
其次,需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
外资企业需要良好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同时,需要有优秀的人才。
外资企业需要人才,而国内的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知识,以满足外资企业的需求。
四、承接产业转移的挑战承接产业转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需要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
外资企业的到来,可能会带来一些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解决。
其次,需要保护国内的企业。
外资企业的到来,可能会对国内企业造成竞争压力,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国内企业的利益。
同时,需要解决劳动力问题。
外资企业的到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国内的劳动力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技能不足等,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解决。
产业转移承接整改措施
03
整改措施必要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采取整改 措施,以实现产业转移承接的可持续 发展。
展望
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 产业转移承接,如税收优惠、财政补 贴、土地租赁优惠等。
技术创新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 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降低生产成 本和对环境的破坏。
人才培养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 能水平,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人力 资源支持。
资源消耗问题
资源过度开采
一些产业在转移过程中过 度开采当地资源,导致资 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破坏。
缺乏资源利用效率
一些产业在资源利用方面 缺乏效率,存在严重的浪 费现象,加剧了资源紧张 局势。
缺乏资源替代品
一些产业在转移过程中缺 乏对资源替代品的研发和 应用,导致对某些资源的 依赖程度过高。
劳动力成本问题
劳动力成本上升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 ,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对产
业转移承接构成挑战。
劳动力素质不高
一些地区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难 以满足产业转移承接对高素质人才 的需求。
劳动力市场不健全
一些地区劳动力市场不健全,缺乏 有效的就业服务和人才流动机制。
技术壁垒问题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一些产业在转移过程中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难以 适应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发展趋势。
技术转化效率低下
一些地区存在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的问题,难 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技术壁垒过高
一些地区存在技术壁垒过高的问题,导致产业转 移承接过程中受到限制和阻碍。
03
整改措施
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保管理
建立环保管理制度
制定环保管理规定,明确企业环保责任,确 保企业严格遵守环保法规。
《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方案》
《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方案》新乡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x年为进一步做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根据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x年新乡市招商引资工作专项方案的通知》(新政文[202x]19号)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全市对外开放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政府对外开放工作部署,围绕主导产业,以完善产业链薄弱环节和弥补产业链重大缺项为重点,跟踪研究行业龙头企业发展方向和对外投资动向,采取小分队招商、网络招商、会议招商、委托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开展承接产业转移工作,为我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建设中原经济区强市提供强大工业支撑。
二、目标任务全市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引进重大项目、重点企业有新的突破,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我局引进内资5亿元人民币、外资1000万美元的目标;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签约省外产业转移项目45个、引进省外产业转移资金95亿元人民币的目标。
三、重点工作为确保完成202x年度工作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围绕完善产业链薄弱环节及弥补产业链重大缺项,谋划产业转移重点项目围绕新型电池及新能源汽车和零部件、生物与新医药、现代煤化工、电子信息、制冷、特色装备制造、纺织、食品产业,发展军民融合产业,以局电池及汽车零部件产业推进办公室、生物与煤化工产业推进办公室、制冷与特色装备产业推进办公室、传统产业办公室、科技科、国防工业办公室、规划与投资科为责任单位,对所分管的每个产业逐个梳理,找出薄弱环节和产业链重大缺失项目,绘制产业链图谱,谋划产业转移对外合作重点项目,建立项目库。
根据202x年和"十二五"产业发展目标,由责任科室按照所分管产业或职能,每个产业至少谋划10个以上对外合作重点项目。
(二)以重点企业为目标,建立产业转移目标客户群。
按照"引进重大项目-形成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基地"工作思路,对产业链薄弱环节,以引进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先进管理、知名品牌合作为重点,扩大规模、提升产品工艺技术水平;对产业链重大缺项,以引进投资补项为重点,弥补产业链缺失,逐步使我市重点产业形成结构合理,上下游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
我市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及对策建议
我市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及对策建议我市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及对策建议2021年以来,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我市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但如何优化经济环境,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优化环境对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作用首先,优化环境是推动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础。
经济发展环境是一个地区思想解放程度、市场发育程度和政府执政水平的具体体现。
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从某种意义上就是“环境经济”,哪里的经济环境好,哪里的经济就会充满活力,就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
发展环境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发展前景和发展后劲。
加快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就必须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放在首位,做到以环境促开放、以环境促承接、以环境促发展。
其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推动承接产业转移的客观需要。
去年9月,市委张硕辅书记在中共XX市第四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将XX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五年内引进外资36亿美元,引进内资1200亿元,承接对接全方位推进,成为全省对外开放排头兵、产业承接样板区、对接东盟桥头堡。
按照这一奋斗目标,今后五年,承接产业转移将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
要实现第四次党代会的既定目标,就必须将优化经济环境摆在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和措施,全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第三,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推动承接产业转移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逐步向内地转移的有利时机,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吸引了300家珠三角规模企业向我市转移。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随之显现,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如不及时和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加速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实现既定目标任务将会大打折扣。
二、我市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一是思想观念比较滞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措施1、因地制宜承接发展特色产业依托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推动重点产业承接发展,进一步壮大产业规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1)劳动密集型产业。
承接、改造和发展纺织、服装、玩具、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作用。
引进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先进技术工艺的企业,吸引内外资参与企业改制改组改造,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接替区。
(2)能源矿产开发和加工业。
积极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大力发展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和精深加工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承接发展技术水平先进的高载能产业。
加强资源开发整合,允许资源富集地区以参股等形式分享资源开发收益。
(3)农产品加工业。
发挥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产业资本,承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4)装备制造业。
引进优质资本和先进技术,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壮大一批装备制造企业。
积极承接关联产业和配套产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提高基础零部件和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所需的重大成套装备制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5)现代服务业。
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形势,大力承接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
积极培育软件及信息服务、研发设计、质量检验、科技成果转化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发展相关产业的销售、财务、商务策划中心,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
依托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及省会等中心城市,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培育和建立服务贸易基地。
(6)高技术产业。
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承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创新要素对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研发中心,支持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产业“孵化园”,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7)加工贸易。
改善加工贸易配套条件,提高产业层次,拓展加工深度,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加快形成布局合理、比较优势明显、区域特色鲜明的加工贸易发展格局。
发挥沿边重点口岸城镇区位和资源优势,努力深化国际区域合作,鼓励企业在“走出去” 和“引进来”中加快发展。
2、促进承接产业集中布局加强规划统筹,优化产业布局,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园区规范化、集约化、特色化发展,增强重点地区产业集聚能力。
(1)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
把产业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加强园区交通、通信、供水、供气、供电、防灾减灾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综合配套能力,引导转移产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发挥园区已有重点产业、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吸引产业链条整体转移和关联产业协同转移,提升产业配套能力,促进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
(2)规范发展产业园区。
统筹规划产业园区建设,合理确定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布局优化、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明显的产业园区体系。
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扩区升级。
支持发展条件好的产业园区拓展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相融合。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园区,大力推进园区整合发展,避免盲目圈地布点和重复建设,防止一哄而起。
(3)发挥重点地区引领和带动作用。
按照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合理调整产业布局,在中西部地区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承载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经济实力雄厚的重点经济区(带),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发挥规模效应,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3、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打破地区封锁,消除地方保护,为承接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的环境。
(1)完善承接地交通基础设施。
加强区域间交通干线和区域内基础交通网建设,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促进物流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和有效利用,完善现代物流体系,进一步降低物流成。
(2)强化公共服务支撑。
发展跨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完善公共信息、公共试验、公共检测、技术创新等服务平台,规范发展技术评估、检测认证、产权交易、成果转化等中介机构。
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区域间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3)改善营商环境。
规范政府行为,防止越位和错位,不得采取下硬性指标等形式招商引资,清理各种变相优惠政策,避免盲目投资和恶性竞争。
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
推进依法行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法制环境,保障投资者权益。
4、加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将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加强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1)严把产业准入门槛。
产业承接必须符合区域生态功能定位,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和高耗能、高排放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转入,避免低水平简单复制。
全面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承接项目的备案或核准严格执行有关能耗、物耗、水耗、环保、土地等标准,做好水资源论证、节能评估审查、职业病危害评价等工作。
加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环境监测。
(2)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加强耕地资源保护,防止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侵占基本农田。
制定相关行业建设用地控制标准,推广多层标准厂房建设,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和用地密度。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建立和推行用水定额管理制度,大力提高废污水处理回用率。
鼓励企业采用节能、节水、节材、环保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生产流程及实施相关项目建设,降低单位产出的能源资源消耗。
鼓励和支持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发展循环经济。
(3)加大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力度。
加强产业园区污染集中治理,建设污染物集中处理设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实现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大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力度。
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完善节能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
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5、完善承接产业转移体制机制完善政府管理与服务,提高行政效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区域合作纵深发展,创新产业承接模式,探索建立合作发展、互利共赢新机制。
(1)深化行政管理和经济体制改革。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
推动相关行政许可跨区域互认,做好转移企业工商登记协调衔接。
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
发展和完善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加快资源型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
(2)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鼓励中西部地区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与东部沿海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积极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支持中西部毗邻地区之间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资源整合、联动发展。
(3)加强区域互动合作。
推动建立省际间产业转移统筹协调机制、重大承接项目促进服务机制等,引导和鼓励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产业转移促进平台。
提升各类大型投资贸易会展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在中西部条件较好的地方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做好产业转移与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工作的衔接。
6、加强人力资源支撑与就业保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人才开发和就业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1)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步伐,健全职业教育培训网络,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推进公共实训基地建设。
落实就读中等职业学校逐步免学费政策和职业培训补贴政策。
支持职业院校面向产业转移需要,新增和调整相关专业,定向培养中高级技工和熟练工人。
落实农民工培训补贴政策,切实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
(2)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
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
鼓励各地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建设适合农民工租住的住房,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
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制。
(3)引进高层次人才。
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使用、激励和服务保障机制,积极为高层次人才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推动人才合理流动,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吸引东部沿海地区和海外高层次人才根据本人意愿在中西部地区落户。
7、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为进一步改善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引导和支持产业有序转移和科学承接,在财税、金融、投资、土地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1)财税政策。
中央财政通过加大转移支付等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改善民生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产业承接环境。
对中西部地区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贷款实施财政贴息。
对投资中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和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按规定免征关税。
完善和规范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办法。
(2)金融政策。
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产业转移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东部地区企业并购、重组中西部地区企业提供支持。
支持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参与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的投融资活动。
鼓励和引导外资银行到中西部地区设立机构和开办业务。
有序推进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
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企业集合债券和上市融资。
(3)产业与投资政策。
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强化对产业转移的引导和支持。
根据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实际,研究制定差别化产业政策,适当降低中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门槛,适当下放核准权限。
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情况,加快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类别。
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业转移项目,根据权限优先予以核准或备案。
支持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鼓励省级技术改造等财政专项资金优先用于符合条件的产业转移项目。
支持中西部地区根据产业发展和自主创业的需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
(4)土地政策。
在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指标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产业园区建设用地指标。
严格执行工业用地最低出让价标准,进一步完善体现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最低价标准实施政策。
探索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和年租制度。
(5)商贸政策。
支持在条件成熟的地区设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监管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