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合集下载

必修二历史第二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ppt课件

必修二历史第二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ppt课件
新石器时代: 烧制陶器 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输出国外 宋代: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了五大瓷窑 明清:景德镇“瓷都”,青花瓷、彩瓷、珐琅彩
(3)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发展过程 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商朝:商朝时已有了织机 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西汉:长安东西织室;丝路(代表作:马王堆素纱单衣) 唐朝:吸收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明清:丝织品超过前代;缎为代表;出现苏杭织造局
官府直接经营, 官府直接经营, 满足皇室需求 大规模生产 私人自主经营 农户的副业 供民间消费 家庭消费, 家庭消费,纳税
3、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缓慢发展
(1)明朝中后期出现: )明朝中后期出现: 原因: 原因: 地区: 地区: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江南地区(苏杭) 江南地区(苏杭)
特征: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这种雇佣与被 特征:“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佣与被 雇佣的关系,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特征 雇佣的关系,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特征 (2)清朝缓慢发展: 清朝缓慢发展: 原因:封建制度的衰落(根本原因) 原因:封建制度的衰落(根本原因) 表现: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 表现: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
雍正御制八棱珐琅彩瓷灯台
台北故宫稀世珍宝: 台北故宫稀世珍宝: 清雍正珐琅彩蓝料山水把壶
乾隆款珐琅彩锦地花卉纹双耳瓶 北京故宫藏
乾隆年制款珐琅彩四开光山水镂空转心葫芦瓶
良渚文化丝织品残片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素纱禅衣
清 黄缎龙袍
唐代越窑青瓷莲花碗 唐代越窑青瓷莲花碗 越窑青瓷

最新-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共32张 精品

最新-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共32张 精品

(4)民营手工 民业营手工业是由私人经营的,以满足市场、获取利润为主要目
的的手工业。其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高潮——低潮——高 潮”,春秋战国、秦汉为一高潮,魏晋南北朝为一低潮,隋唐 至明清为一高潮。 两宋以后,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和用品(除纺织品外),主要 出自民营手工业。 元朝,棉纺织业的发展则是元朝经济最突出的成就,松江是当 时的棉纺织业中心。松江府人、民间棉纺织能手黄道婆对棉纺 织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她推广了黎族人民的先进的棉 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 例,棉布成为江南人们的主要衣料。 明朝中叶以后,其一,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 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其二, 使用花楼机,我国古代织造技术最高成就的代表,产生于汉代, 明代的“花楼机”的构造比过去更为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 细的丝织品。其三,江南一些民营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
期:
的生产部门。
夏商周时 较大发展,主要生产青铜器,由
期:
官府垄断 。
春秋战国 时期:
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
明代中后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出现了资
期:
本主义萌芽。
(三)手工业的三种经 营形态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 流通方式
官营手工 业
民营手工 业
家庭手工 业
政府直接经 营、集中、 大民作间坊私
探究:归纳古代纺织业发展的进程
及特点
材料一:
材料二: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 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
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
过于蚕桑也。
元代脚踏三锭棉纺车
——(清)王应奎
《柳南续笔》
思考:根据材料分析明清时期棉花、棉布后来居上、盛行一

必修二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必修二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2005年7月14日,新华社发出从伦敦传出 来的消息:
一件名为“鬼谷下山”的元代青花瓷罐12 日在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拍卖时,由一名伦敦 古董商以1568.8万英镑(约2.3亿元人民币) 投得,创下历年来亚洲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 价,同时刷新中国瓷器及中国工艺品拍卖价格 的世界纪录。 思考:1、为什么一件小小的瓷罐会有如此天价呢? 2、中国古代手工业手工业究竟是什么样的状况? 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呢?
2、发展历程:
3、重要成就:
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元朝:
超过官营手工业、花楼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发展 明中叶以后: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原因: ①技术领先; ②贸易往来频繁。
2、重要成:
①西汉起: 丝织品的影响,“丝国”;“丝绸之 路”。 制瓷业的影响,“瓷器大国”。 ②唐朝起:
冶金业、制瓷业、丝织业 3、重要成就:
3、重要成就: ①冶金业: 原始社会晚期: 已经掌握了冶铜技术。
青铜铸造业繁荣,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商周: 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西周: 已有铁器。
战国: 铁农具推广。
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水排。 两汉: 灌钢法。 南北朝:
众多的发明创造,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 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铁器在农业、手工业领域的应用,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
官营手工业
1、概念: 依靠国家权力,官府垄断经营的手工 业。从西周时期到明朝前期为止,一直占据手 工业的主导地位。 2、特点: 资金雄厚,规模大;工匠经验丰富。 3、作用: 为分工协作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手工 积极: 业技术的提高;
原料由官府提供,产品由官府调拨, 局限: 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
小农经济占主导社会中家庭手工业, 1、整体状况:

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知识点总结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一、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1.夏、商、西周:以青铜制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2.春秋战国: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

3.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

中国的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在冶金、制陶、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位置。

4.历史地位:明中叶前,官营手工业为主导地位,代表最高水平,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二、冶炼技术1.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冶铜技术。

2.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精美青铜器,充分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

3.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

这一领域众多的发明创造,如两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灌钢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三、制瓷业1.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2.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3.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4.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5.宋朝: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器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你哥一定要参军)。

6.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

明宣德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

江西景德镇市著名的瓷都。

四、丝织业1.商朝: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

2.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3.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

4.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5.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6.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使用花楼机。

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一、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历程:1.春秋战国和秦汉:发展。

2.魏晋南北朝:遭受摧残。

3.隋唐:恢复和发展。

4.两宋以后:民间手工业在曲折中继续艰难发展。

优秀课件优秀课件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优秀课件优秀课件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它是制瓷技术的重大进步。 颜色釉瓷 玲珑瓷
丝织业
距今四 五千年 商朝 西周 西汉 唐朝 宋朝 明清 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世界最早养蚕缫丝) 出现织机,多种丝织品 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长安设东西织室(素纱禅衣) ; 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 技艺高,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品种繁多,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在苏杭设织造局,缎是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使用花楼机;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手工业:(handicraft industry )是指依靠手工劳动, 使用简单手工工具从事小规模生产劳动的工业。最初与 农业密切联系,手工业脱离农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后发展为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手工业作坊和工场手工业。
考试要求:列举古代中国Fra bibliotek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行业
时期


冶 铜 技 术
冶 金 冶 业 铁
炼 钢
原始社会 已掌握冶铜技术 晚期 繁荣时期,代表作有司母戊鼎、 商周 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西周晚期 已有铁器
西汉 东汉 南北朝 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用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灌钢法
至16世纪 冶铁炼钢技术和产量一直领先世界 以前
元朝 明清
出现青花瓷
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 宣德年间青花瓷很有名;瓷都“景德镇”
展品9号 展品6号 展品 展品 11 1 3号 号 展品3号 展品4号 展品7号 展品5号 10 号 清代的彩瓷、珐琅彩 12 号 展品8号 展品1号 展品2号 宋朝出现五大名窑 定窑 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东汉技术趋于成熟 新石器时代出现陶器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黑陶、白陶 宋 景德镇因 北 清乾隆 青花瓷指一种在瓷 官窑 官窑 穿戴瓶 钧窑 月白釉碗 唐 朝 朝 汝窑 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 胭脂红 汝 产瓷而延 中国首次发现古人类用于蒸制食品的套装陶器 出 窑 代 施以透明釉,以1300℃ 珐琅彩 生,因瓷 白 现 鼻烟壶 左右高温一次烧成的釉 天 的进步而 南 釉 五 钧窑 蓝 下彩瓷器。由于釉下钴 四 青 大 青花瓷 釉 发展,因 粉彩瓷 哥窑 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 系 长 瓷的精美 名 北 颈 出蓝色,故习称“青 罐 窑 镶 而誉满世 定窑 孩儿枕 景德镇 花”。瓷质细洁纯白, 白 金 此罐胎料含铁量极低,釉色乳白中泛青,是早期 配以釉下彩的蓝色彩绘, 瓶 界。是著 白瓷脱胎于青瓷的表征。 名的“瓷 幽菁雅淡,深受人们喜 明洪武 ——景德镇窑釉 唐代越窑青瓷莲花碗 唐朝邢州的白瓷碗 黑陶高足杯(山 白陶鬶(饮器,1960 彩陶壶 白瓷的烧制,是逐步降低胎釉中的含铁量实现的, 明宣德 —— 青花瓷器 青釉四系瓷罐 青瓷双系壶 元代出现青花梅瓶 爱。 里红四季花卉纹瓜棱罐 都” 东安丘县出土) 年山东潍坊出土) 唐朝越窑青釉秘色瓷碗 唐三彩 哥窑海棠式花盆

人教版高二历史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人教版高二历史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 清代,据《景德镇陶
录》叙述,景德镇仪制坯业就有淘泥、拉坯、印坯、镟坯、 画坯、春灰、合釉、上釉等分工,各道工序环环相扣,全为 手工制作。
材料四
材料五
(明清中后期)大户(机户)张机为生,小户(机工)
赴织为活 „„ 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 ( 生计 ) 计。大户 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 ( 空虚 ) ,两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单元
第二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1
情 景 导 入
2
目 标 导 航
5
随 堂 练 习
3
自 主 预 习
6
高 考 演 练
4
课 堂 探 究
7
课后强化作业
情 景 导 入
右图的瓷罐是被行家誉为“绝顶
稀有”的“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此 罐高27.5厘米,径宽33厘米,罐身绘有 鬼谷子下山的民间故事,是目前世间仅 存的八件同类古董之一。 2005 年 7 月 12
(1)西汉: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获得“丝国”的誉
丝绸之路 ”。 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_________ (2)唐朝: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3)明清时期 ①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西方国家 称中国为“瓷器大国”。 ②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欧洲商人 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 ③清代还根据 _____________ 具和鱼缸等。 3 . 影响: 在中国制瓷工艺影响下, 17 世纪开始,欧洲 陆续两千多年前,当恺撒大帝身着中国丝袍出现在
罗马剧场的时候,整个罗马都为之震撼了。使用中国丝绸, 成了一种时尚„„

历史人教必修2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共37张PPT)

历史人教必修2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共37张PPT)

【世界惊叹】欧洲学者曾经说过:“虽然铁的种类多,但是没有一种 能和中国的钢比美。”
灌钢法——将熔化的生铁液 灌在熟铁上以改变碳分,产 出硬度行业
时期
商朝
东汉

原始瓷器 成熟的青瓷 成熟的白瓷

制 瓷 业
北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清
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秘色瓷
• 特点:政府直接经营;凭借国家权力;素称发达,领先世界。
1.官营手工业代表之一:冶金业
• 1、发展历史 原始社会晚期:冶铜 商周:青铜铸造繁荣 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春秋战国:铸铁柔化技术 西汉:冶铁官营,高炉炼铁 炒钢 东汉:杜诗 水力鼓风炼铁 南北朝:灌钢法 • 2、地位:16世纪前 领先世界 • 3、作用:提高了生产力
瓷窑遍布全国各地,五大名窑(你<汝>哥一 定当军<钧>官) 青花瓷
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宣德年间青花 瓷很有名;瓷都“景德镇”
原始瓷器
原始瓷器,是相对于成熟期瓷器 而言的。
它是商周时期所出现的,以瓷石 为制胎原料所制作的具有较低吸 水性的带釉陶瓷产品。
东汉:青瓷
东汉时烧出更加成熟的青瓷器。
• 南:越州窑——青瓷
唐朝瓷器:南青北白+唐三彩
• 唐三彩
• 北:邢州窑——白瓷
唐朝秘色瓷
宋朝五大名窑
定窑八方四系瓶
汝窑天青长颈瓶
哥窑海棠式花盆
宋朝五大名窑
官窑穿戴瓶
钧窑玫瑰紫釉尊
元、明代景德镇——全国制瓷中心
元延佑款青花瓷器
大明宣德青花瓷
明清:彩瓷
彩瓷亦称“彩绘瓷”。器物表面中加以彩绘的瓷器。
第一单元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4.与经济重心南移相适应,手工业分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 明清时期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5.手工业与农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并受农业生产的制约;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经营方式与生产目的
民间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产品主要用来交纳 赋税和家庭消费
民营手工业 主要生产供民间消 费的产品。
2、民间手工业发展脉络
春秋战国 开始发展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两宋以后
遭受摧残
恢复和发展 艰难发展 黄道婆棉纺织技术 部分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 官营手工业
元朝
明中叶以后
三种手工业形态的比较:
经营方式 产品 流通方式 地位
武器军用品和 官营 政府直接经营、 官府贵族生活 不在市场流通 明中期以前占 主导地位 手工业 集中的大作坊 奢侈品
民营 民间私人自主 民间消费的 产品 手工业 经营
家庭 农户的副业 手工业
供自己消费 和交纳赋税 的产品
明中期后发展 在市场流通 成为重要部分
唐朝
宋朝 明清
技术不断进步,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行业
时期
距今四 五千年

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异 彩 纷 丝 呈 织 的 业 丝 织 业
商朝 西周 西汉 唐朝 宋朝 明清
(世界最早养蚕缫丝织绸) 出现织机,多种丝织品 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长安设东西织室(素纱禅衣) ; 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 技艺高,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品种繁多,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在苏杭设织造局,缎是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使用花楼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剩余部分 出售 作为副业长期 占有相当比重
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官营 占主导但呈现不断萎缩状态,私营手工业不断壮大,在明 朝中后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2.手工业生产地域分布广,生产规模大,分工细密,技术 水平先进;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件

珐琅瓷是由景泰蓝演变而来。景泰蓝是铜胎上珐琅釉而成,若改为瓷胎上珐 琅釉则叫珐琅彩。珐琅彩起始于康熙后期,鼎盛时为雍正期至乾隆期。但雍 正期的珐琅彩水平最高,工艺最美。珐琅彩终止于乾隆后期。


开清
御 制 八 棱
光乾 式隆 “御 四制 季珐

花琅

卉彩

”“

图祥
灯 台
纸云 槌瑞 瓶蝠

元,景德镇,全国制瓷中心
青铜剑当场去土锈后,表面光亮如新,剑 刃非常锋利,一剑可划透12层报纸。经分 析,剑的表面有一层10至15微米的含铬氧 化物保护层,表明曾采用铬盐氧化处理技 术。现代铬化处理技术是美国在1937年、 德国在1954年分别获得发明专利权的。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发现的青铜剑
三星堆纵目人
西汉青铜器: 长信宫灯
宋朝
瓷窑遍布全国各地,五大名窑(汝、哥、定、钧、官)
元朝
出现青花瓷
明清
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宣德年间青花瓷很有名;
瓷都“景德镇” 技术不断进步,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展品1号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彩陶壶
黑陶高足杯
有关陶器与瓷器的区别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烧成温度不同。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 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 二、坚硬程度不同。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胎体硬度较差。瓷器的烧成温度 高,胎体基本烧结,胎体表面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 三、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高岭土 作坯。 四、透明度不同。陶器的坯体即使比较薄也不具备半透明的特点。瓷器的胎体无论薄厚,都 具有半透明的特点。 五、釉料不同。

历史必修2人教版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共计42张ppt) (共42张PPT)

历史必修2人教版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共计42张ppt) (共42张PPT)

剩余部分出售
重点把握手工业出现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 1、概况: 时间;地点;部门;特征 时间:明朝中后期 地点:江南地区 某些手工业部门 标志:“机户”雇佣“机工” 概念不要混淆
机户:早期的资本家 机房: 早期的手工工场
机工: 早期的雇佣工人 靠给机户工作,领取工资
三、中国手工业享誉世界 1、丝绸和“丝绸之路” 2、瓷器外销
司母戊鼎是目前 已发现的中国古 代形体最大和最 1.33米 重的青铜器,在 世界上也是仅见 的,反映出商代 青铜冶铸业具有 极高水平。
0.52米 0.58米
蕉叶形 纹理清晰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四羊方尊
尊重34.5公斤
独特造型、精美工艺——无价国宝
水排是我国古代 一种冶铁用的水利鼓 风装置。人类早期的 鼓风器大都是皮囊。 一座炉子用好几个囊, 放在一起,排成一排, 就叫“排囊”用水力 推动这些排囊,就叫 “水排”。
水排发明于东汉 早期,是南阳太守杜 诗(?-38)发明。
南北朝灌钢法
熟铁
宋代 官窑粉青釉三足炉
当一回文物鉴定专家,请同学辨 别其它宋朝五大名窑的瓷器
将来你<汝>哥一定当军<钧>官
元、明代景德镇 全国制瓷中心
元延佑款青花瓷器
明宣德青花瓷
彩瓷亦称“彩绘瓷”(painted china)。器物表面中加 以彩绘的瓷器。主要有釉下彩瓷和釉上彩瓷两大类,釉下始于 唐青花。明清时期开始出现是釉上彩粉彩,同时也是彩瓷发展 的盛期,以景德镇窑成就最为突出。
产量增多
元朝 手工业 产供民 间消费
资本主义萌 芽
明清时期
的产品
养蚕图
施复是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的人物。他们夫妇 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 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 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 十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 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施复夫妇由小 手工者发展成为机户。

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高中历史必修2笔记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官办手工业夏商西周:青铜铸造,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官府手工业继续发展西汉:煮盐、冶铁、铸钱,收归官办官办手工业:政府直营,集中大作坊生产,优秀工匠,上等原料,不计成本,产品精美。

2.冶金原始社会晚期:掌握了冶铜技术商周:青铜铸造,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西周晚期:已有铁器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灌钢法中国的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铁器在农业手工业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3.制瓷商朝:烧出原始瓷器东汉:青瓷,北朝:白瓷唐朝: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朝:五大名窑明清:青花瓷(明宣德年间),彩瓷,珐琅,著名瓷都:江西景德镇4.丝织商朝:已有织机西周:斜纹提花织物西汉:长安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唐朝: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明清:苏杭等地设织造局,锻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家庭手工业:农户副业,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2.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3.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春秋战国和秦汉: 发展——魏晋南北朝:遭受摧残——隋唐:恢复发展两宋以后:曲折中艰难发展,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明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花楼机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长期领先世界,很早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西汉:远销亚欧,丝绸之路,有“丝国”之称唐朝:瓷器大量输出国外明清:海上丝绸之路,瓷器销量更大,被称为“瓷器大国”前言:西汉时期,官府手工业部门从社会上调集大量能工巧匠,为其服务。

总结: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举例说明1.官营手工业发达。

例:冶金成就领先世界2.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

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课件12: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高中历史必修2精品课件12: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

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
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

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

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我国现存商器中

最大的方尊。
曾侯乙墓编钟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物 西 博汉
造型轻灵、纹饰简单、 山 骑
东汉的罗
东汉丝绸袜子
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汉代绢地刺绣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素纱单衣
云锦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种类: 农户的副业
家庭手工业 家庭消费、纳税、少量出售
私人自主经营 民营手工业
产品出售,供民间消费
2.发展过程
产生发展—春秋战国和秦汉 遭受摧残—魏晋南北朝 恢复和发展—隋唐时期 继续艰难发展—两宋以后 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元朝 超过官营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明中叶以后
精美华丽、广泛采用鎏 炉 兽
金、镶嵌工艺

冶铁水排模型
探究思考
冶炼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古代经济发展起到了怎样的推 动作用?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
(1)生铁冶炼及其他冶铁炼钢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铁农具 的使用与推广,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行业
制 瓷 业
时期


商朝
烧出原始瓷器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明中后期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什么新
变化,有何特征,出现这种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新变化: 民营手工业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特征: 机户与机工之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在经济上的体现 ) ◆根本原因: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灌钢法
将生铁和熟铁一起加热,先熔化的生铁液 及碳份会灌入到疏松的熟铁空隙中,并趋于均 匀分布,既可去除部分杂质,又能使熟铁增加 碳分变成优质钢材。 在坩埚炼钢法发明之前,灌钢法是一种最 先进的炼钢技术。 “杂炼生、鍒作刀镰” (南朝陶弘景 《古今刀剑录》)。
“china” 瓷器 “China” 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丝织业技术或成就
原始社会 商代 西周 西汉 唐朝 宋朝 明清 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改变了 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 明朝中后期,江南丝织业部门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蚕 茧
采 桑 图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织品
各种图案精美的丝织品
丝织方法的改进
花 楼 机
D B C
5、古代手工业品中质量最好的应出自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私营企业 6、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进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 B.促进城镇集市的发展 C.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 D.促成雇佣关系的产生 7.原始瓷器的出现是在 A.新石器时代 B.夏朝
对照表格
冶炼技术
冶铜 技术
冶铁 技术 炼钢
技术
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晚期: 已经掌握 商周时代: 进入繁荣 西周晚期: 已有铁器 战国时期: 铁农具推广 两汉时期: 高炉炼铁 东汉时期: 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炒钢技术 两汉时期: 南北朝时期: 灌钢之法 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中国制瓷技术的发展
时期 商朝 东汉
中国制瓷技术的发展
时期 商朝 东汉
发展水平
典型代表
北朝
唐朝 宋代 明清
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商代印纹陶罍(léi) 河南省博物馆藏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件 (共58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件  (共58张PPT)

家庭手 工业
技术水平较低;主 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 要供自己消费和 活中,占据现当的比重 缴纳赋税,很少 进入市场
教材理解
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是什么?
官营手工业和民间手工业(即私 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
2、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经营形态主要 是什么?
官营和专业的手工业生产
教材理解
四羊方尊——商代。盛 酒器。1938年在湖南省 宁乡市出土。尊高58.3 厘米,口每边长52.4厘 米,重34.5公斤。尊身 铸满精细的花纹,肩部 有蟠龙四条,四角是四 个大卷角羊,造型奇特, 工艺高超,是商代青铜 器的精品。
左:铜鸮(xiāo)尊——商代,盛酒器。
1976年在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当时出土的鸮 尊成一对,一个高45.9厘米,一个高46.3厘米。 器身饰有蝉纹、夔纹、蟠蛇纹等。尊口下内壁 有“妇好”二字铭文。
1990年河南安阳郭家庄出土。角高 21.4厘米,器上饰以饕餮纹、夔纹、 云雷纹等。
上:青铜方斝 (jiǎ )——
商代后期,盛酒器。 1990年河南安阳郭家庄 出土。斝高43.4厘米, 腹的四面饰饕餮纹。
青铜爵——夏代,饮酒
器或温酒器,带流长14.5 厘米、高13.5厘米,1984 年河南省偃师二里头遗址 出土。
课标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 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 本特点。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精耕细作;
自给自足。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课标: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 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 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根据教材内容,总结古代手工业各经营形态的具体经营 方式、产品特点各是什么?它们各自的发展情况和地位如 何?(用表格形式归纳)

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A.春秋时期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4、《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
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
至三十八年未毕工。”以上材料表明
A 明朝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B 政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B
C 江西是全国制瓷业中心
D 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二、官营手工业取得的成就
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
B B.官营手工业
C.田庄手工业
D.家庭手工业
整理ppt
6
二、官营手工业取得的成就 1、依据教材,完成相关内容检测:
中国冶金技术领先世界,包括冶铜和冶铁技术。其中中国 人掌握冶铜技术的时间为 ,青铜的繁荣时代为 。 中国有铁器的时间为 ,中国的冶铁方面领先世界的技 术有两汉的 、东汉的 、南北朝的 。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987年8月,在广东省阳江海域发现了“南海一号”。 “南海一号”位于海面下20多米深处,船体保存依旧完好,
整艘沉船没有翻侧,而是端坐海底,船体的木质仍坚硬如新, 敲起来当当作响。据初步推算,“南海一号”是尖头船,长度 为26米以上,宽度10余米,船身(不算桅杆)高8米,排水量估计 可达600吨,载重可能近800吨。按照这条船的载货量计算,文 物总数将达到6万件到8万件。
——《孟子·尽心上》
(1)“匹妇蚕之”属于哪一手工业经营形态?材 料一又是中国哪种经济形式的真实写照?
家庭手工业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整理ppt
4
一、官营手工业与民间手工业
材料二 ……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
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
然。
—《汉书》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服 官”“东西织室”属于什么性质的手工业?其 生产经营的特点有哪官营些手?工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官营手工业的发展概况
技术
发展概况
冶铜 (1)冶金技术 技术
原始社会晚期:掌握 商周时代:繁荣




技术炼钢源自技术高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 重832.84千克。是中国目前已发现最 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
四羊方尊
司母戊大方鼎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 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 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 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 上。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我国现 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
技术
冶铜 技术 冶 铁 技 术 炼钢
技术
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晚期:掌握 商周时代:繁荣
西周时期:已有铁器 战国:铁农具推广 两汉:高炉炼铁 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战国时铁农具 杜诗冶铁水排模型
技术
冶铜 技术 冶 铁 技 术 炼钢
技术
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晚期:掌握 商周时代:繁荣
西周时期:已有铁器 战国:铁农具推广 两汉:高炉炼铁 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理解技术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
什么是手工业?
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 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 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随 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脱离了农 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一 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二 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三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发展状况
发展
遭受摧残 恢复和发展
产量增多 资本主义萌芽
• ●知识升华
• 关于资本主义萌芽
• 1.产生原因:明朝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特别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为资本主义萌 芽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 2.产生标志:明朝中叶以后,在一些经
济发达的地区出现了为购买劳动力增殖利 润而进行的商品生产以及以自由雇佣劳动 力为特征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
• 3.缓慢发展的原因
• (1)封建的经济基础非常牢固。在封建制度
下,封建地租很重,农民极端贫困,无力 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这影响了手工业 的扩大再生产。同时,以家庭为单位的农 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阻碍了 社会分工,对独立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 也起着限制作用。
• (2)封建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明清统治者为
宋朝出现五大名窑
钧窑 月白釉碗
官窑 穿戴瓶
汝 窑 天 蓝 釉 长 颈 镶 金 瓶
定窑 孩儿枕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
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达到很高水平
(3)丝织技术
①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②发展历程 :
原始社会—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商代—织机出现,可织多种丝织品 西周—斜纹提花织物 西汉—政府织室规模大,有数千人 唐朝—技术提高,吸取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品种繁多,吸收写实风格 明清—水平超过前代,特别是细致精密的缎
1、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历史悠久、 素称发达
材料一:继发现我国最早的道路网、最早的宫城之后,在位 于河南省偃师市的二里头遗址内,考古工作人员又在宫城附 近发现了我国最早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区,其中的绿松石器制 造作坊是迄今东亚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处。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材料二:官营手工业涉及的部门之多,有煮盐、冶铁 、铸钱、 丝织业……与此同时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可以警醒 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它还可以凭借国家的权力,征调优秀的 工匠、使用上等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唐代越窑青瓷莲花碗
白瓷凤首瓶 (唐)
色彩绚丽的唐三彩
【秘色八棱净水瓶简介】: 21.7×2.3厘米。 瓶为圆口,长颈,圆腹,颈底部饰三周
台阶形八方弦纹。肩腹部竖向凸饰八条棱线, 圈足。秘色瓷因其烧制技术、配方、工艺秘 不传人,其瓷器真品传世也极少,更增添 了一釉神秘之感。 “秘色瓷”一名最早见于 唐代陆龟蒙的《秘色越器》, 诗中“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清楚地点出了秘色瓷为越窑所产。
素纱单衣(西汉)
• 规格: 身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收藏地: 湖南省博物馆 • 汉代衣装用料除锦较普遍外,纱、罗也极盛行, • 锦以其厚重取胜,纱则以质轻薄讨穿着者喜爱, • 1972年出土于马王堆一号汉墓的此款素纱蝉 • 衣,轻盈飘逸,薄如蝉翼,包括领及两袖口镶 • 边总重量才49克,纱的经丝、纬丝纤细, • 其投影宽度仅0.08厘米,古诗形容为 • “轻纱薄如空”,恰当之极。 • 此件禅衣为浅赤色,领与斜襟以几何纹绵镶缘, • 整件服装的轻柔程度完全可与现代轻薄的蝉翼乔 • 其纱比美,可见2000年前古代中国人的织作工 • 艺的高超。 • 市场估价: • 人民币680,000~880,000元。
第二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 【课标要求】
•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
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 【目标分解】
• 重点 掌握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
形态的特点;了解中国古代在冶金、制瓷、 丝织业方面重要的技术成就;了解民营手 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及中国古代手工业在 世界上的地位。
• 难点 分析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民间手工业的几种形式
(1) 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为代表,作为农户 的副业,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 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2)民间私人经营的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 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2、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历程
请您思考 阶段
春秋战国和秦汉
完成下表 魏晋那北朝
隋唐
元朝 明朝中后期
两汉:炒钢技术 南北朝:灌钢法 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2)制瓷技术
阅读
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发展历程?
思考
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东汉出现成熟 的青瓷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
宋朝出现五大 名窑
北朝出现成熟 的白瓷
唐朝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
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东汉出现成熟的青瓷 青瓷熊形灯
唐朝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
巩固封建统治,继续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对外实行海禁,闭关锁国。这些措施从各 方面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3)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旧的经
济观念,使地主、商人等往往把剥削来的 钱财用于买田置地,这就严重影响了资本 的原始积累,不利于资本从土地流向商品 生产。
• 【例1】 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