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复习题(1)
仪器分析总结习题 (1)
第一章 气象色谱法1. 死时间tM2. 保留时间tR3. 调整保留时间t ’R4. 死体积VM5. 保留体积VR6. 调整保留体积7.相对保留值γ218.标准偏差σ9.半峰宽度Y1/2 10.峰底宽度Y1、若一个溶质的分配比为,计算它在色谱柱流动相中的质量分数(%)2、在一根色谱柱上分离苯和甲苯,保留时间分别为和,死时间为1min ,问:甲苯停留在固定相中的时间是苯的几倍?甲苯的分配系数是苯的几倍? (3,3)3、某色谱条件下,组分A 的分配比为4,死时间为30s ,求组分A 的保留时间(150s )4、下列哪些参数改变会引起相对保留值变化?A 、柱长B 、相比C 、柱温D 、流动相流速5、在气液色谱中,下列变化对溶质的保留体积几乎没有影响的是A 、改变载气流速B 、改变固定液化学性质C 、增加柱温D 、增加柱长E 、增加固定液的量例1 已知某组分峰Y =40s ,tR=400s 。
计算理论塔板数n 。
例2 已知一根1米长的色谱柱,neff =1600块,组份A 在柱上的调整保留时间为100s ,试求A 峰的半峰宽和Heff 。
例3 在一定条件下,两个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分别为85秒和100秒,要达到完全分离,即R= 。
计算需要多少块有效塔板。
若填充柱的塔板高度为 cm ,柱长是多少? 解: γ2,1= 100 / 85 =n 有效 = 16R2 [γ 2,1 / (γ 2,1 -1) ]2= 16× × / ) 2= 1547(块)L 有效 = n 有效·H 有效 = 1547× = 155 cm1600)40400(16)(1622===Y t n R 理'21/25.54() R t L n H Y n ==有效有效有效即柱长为米时,两组分可以得到完全分离。
例2 有一根1m长的柱子,分离组分1和2得到如图的色谱图。
图中横坐标l为记录笔走纸距离。
仪器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1)
仪器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1)仪器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选择题1. 在⽓-液⾊谱分析中,当两组分的保留值很接近,且峰很窄,但只能部分分离,其原因是( D )A. 柱效能太低B. 容量因⼦太⼤C. 柱⼦太长D. 固定相选择性不好2. 在GC和LC中,影响柱的选择性不同的因素是(A)A. 固定相的种类B. 柱温C. 流动相的种类D. 分配⽐3. 适合于植物中挥发油成分分析的⽅法是(D )A. 原⼦吸收光谱B. 原⼦发射光谱C. 离⼦交换⾊谱D. ⽓相⾊谱4. 原⼦发射光谱的产⽣是由(B)A. 原⼦次外层电⼦在不同能态间的跃迁B. 原⼦外层电⼦在不同能态间的跃C. 原⼦外层电⼦的振动和转动D. 原⼦核的振动5. 在AES分析中,把⼀些激发电位低、跃迁⼏率⼤的谱线称为(B)A. 共振线B. 灵敏线C. 最后线D. 次灵敏线6. 为了同时测定废⽔中ppm级的Fe、Mn、Al、Ni、Co、Cr,最好应采⽤的分析⽅法为(A)A. ICP-AESB. AASC. 原⼦荧光光谱(AFS)D.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7. 某物质能吸收红外光波,产⽣红外吸收光谱图,那么其分⼦结构中必定(C)A. 含有不饱和键B. 含有共轭体系C. 发⽣偶极矩的净变化D. 具有对称性8. C)光谱仪A. AESB. AASC. UV-VISD. IR9. ⼀般⽓相⾊谱法适⽤于(C)A. 任何⽓体的测定B. 任何有机和⽆机化合物的分离测定C. ⽆腐蚀性⽓体与在⽓化温度下可以⽓化的液体的分离与测定D. ⽆腐蚀性⽓体与易挥发的液体和固体的分离与测定10. 吸光度读数在(B)范围内,测量较准确A. 0~1B. 0.15~0.7C. 0~0.8D. 0.15~1.511. 分光光度计产⽣单⾊光的元件是(A )A. 光栅+狭缝B. 光栅C. 狭缝D. 棱镜12. 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的元件是(B )A. 棱镜B. 光电管C. 钨灯D. ⽐⾊⽫13. ⽤分光光度法测铁所⽤的⽐⾊⽫的材料为(D)A. ⽯英B. 塑料C. 硬质塑料D. 玻璃14. ⽤邻⼆氮杂菲测铁时所⽤的波长属于(B)A. 紫外光B. 可见光C. 紫外-可见光D. 红外光15. 摩尔吸光系数与吸光系数的转换关系(B)A. a=M·εB. ε=M·aC. a=M/εD. A=M·ε16. ⼀般分析仪器应预热(B)A. 5分钟B. 10~20分钟C. 1⼩时D. 不需预热17. 若配制浓度为20µg/mL的铁⼯作液,应(A)A. 准确移取200µg/mL的Fe3+贮备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纯⽔稀⾄刻度B. 准确移取100µg/mL的Fe3+贮备液10mL于100mL容量瓶中,⽤纯⽔稀⾄刻度C. 准确移取200µg/mL的Fe3+贮备液20mL于100mL容量瓶中,⽤纯⽔稀⾄刻度D. 准确移取200µg/mL的Fe3+贮备液5mL于100mL容量瓶中,⽤纯⽔稀⾄刻度18. 测铁⼯作曲线时,要使⼯作曲线通过原点,参⽐溶液应选(A)A. 试剂空⽩B. 纯⽔C. 溶剂D. ⽔样19. 测量⼀组⼯作溶液并绘制标准曲线,要使标准曲线通过坐标原点,应该(D)A. 以纯⽔作参⽐,吸光度扣除试剂空⽩B. 以纯⽔作参⽐,吸光度扣除缸差C. 以试剂空⽩作参⽐D. 以试剂空⽩作参⽐,吸光度扣除缸差20. 下述情况所引起的误差中,属于系统误差的是(C)A. 没有⽤参⽐液进⾏调零调满B. ⽐⾊⽫外壁透光⾯上有指印C. 缸差D. ⽐⾊⽫中的溶液太少21. 邻⼆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铁实验的显⾊过程中,按先后次序依次加⼊(B)A. 邻⼆氮杂菲、NaAc、盐酸羟胺B. 盐酸羟胺、NaAc、邻⼆氮杂菲C. 盐酸羟胺、邻⼆氮杂菲、NaAcD. NaAc、盐酸羟胺、邻⼆氮杂菲22. 下列⽅法中,那个不是⽓相⾊谱定量分析⽅法(D)A. 峰⾯积测量B. 峰⾼测量C. 标准曲线法D. 相对保留值测量23. ⽓相⾊谱仪分离效率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何种部件(B)A. 进样系统B. 分离柱C. 热导池D. 检测系统24. 原⼦吸收光谱分析仪的光源是(D)A. 氢灯B. 氘灯C. 钨灯D. 空⼼阴极灯25. 下列哪种⽅法不是原⼦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定量⽅法(B)A. 浓度直读B. 保留时间C. ⼯作曲线法D. 标准加⼊法26. 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正确关系是(B)A. 准确度不⾼,精密度⼀定不会⾼B. 准确度⾼,要求精密度也⾼C. 精密度⾼,准确度⼀定⾼D. 两者没有关系27. 下列情况所引起的误差中,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A)A. 移液管转移溶液后残留量稍有不同B. 称量时使⽤的砝码锈蚀C. 天平的两臂不等长D. 试剂⾥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28. 若试剂中含有微量被测组分,对测定结果将产⽣(A)A. 过失误差B. 系统误差C. 仪器误差D. 偶然误差29. 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致,会产⽣(A)A. 系统误差B. 试剂误差C. 仪器误差D. 偶然误差30. ⽐⾊⽫中溶液的⾼度应为缸的(B)A. 1/3B. 2/3C. ⽆要求D. 装满31. 重量法中,⽤三⾓漏⽃过滤晶形沉淀时,溶液应控制在(D)A. 漏⽃的1/3⾼度B. 漏⽃的2/3⾼度C. 滤纸的1/3⾼度D. 滤纸的2/3⾼度32. ⽤分光光度法测⽔中铁的含量时,所⽤的显⾊剂是(B)A. 醋酸钠B. 氮杂菲C. 盐酸羟胺D. 刚果红试纸33. ⽤分光光度法测⽔中铁含量时,绘制⼯作曲线的步骤是(D)A. ⽤200ppb溶液在510nm处,每5min测⼀次吸光度B. ⽤200ppb溶液在510nm处,加⼊不等量显⾊剂分别测吸光度C. ⽤200ppb溶液在光路中,分别测不同波长下吸光度D. ⽤100~500ppb系列溶液在510nm处,分别测吸光度34. 原⼦吸收光谱分析中,⼄炔是(C)A. 燃⽓-助燃⽓B. 载⽓C. 燃⽓D. 助燃⽓35. 原⼦吸收光谱测铜的步骤是(A)A. 开机预热-设置分析程序-开助燃⽓、燃⽓-点⽕-进样-读数B. 开机预热-开助燃⽓、燃⽓-设置分析程序-点⽕-进样-读数C. 开机预热-进样-设置分析程序-开助燃⽓、燃⽓-点⽕-读数D. 开机预热-进样-开助燃⽓、燃⽓-设置分析程序-点⽕-读数36. 原⼦吸收光谱光源发出的是(A)A. 单⾊光B. 复合光C. ⽩光D. 可见光37. 分光光度法测铁实验中,绘制⼯作曲线标准系列⾄少要⼏个点(D)A. 2个B. 3个C. 4个D. 5个38. 分光光度法测铁中,标准曲线的纵坐标是(A)A. 吸光度AB. 透光度T%C. 浓度CD. 浓度mg/L39. 在液相⾊谱法中,按分离原理分类,液固⾊谱法属于(D )A. 分配⾊谱法B. 排阻⾊谱法C. 离⼦交换⾊谱法D. 吸附⾊谱法40. 在⾼效液相⾊谱流程中,试样混合物在(C )中被分离A. 检测器B. 记录器C. ⾊谱柱D. 进样器41. 在液相⾊谱中,为了改变⾊谱柱的选择性,可以进⾏如下哪些操作(C)A. 改变流动相的种类或柱⼦B.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或柱长C. 改变固定相的种类和流动相的种类D. 改变填料的粒度和柱长42. 在液相⾊谱中,某组分的保留值⼤⼩实际反映了哪些部分的分⼦间作⽤⼒(C)A. 组分与流动相B. 组分与固定相C. 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D. 组分与组分43. 在液相⾊谱中,不会显著影响分离效果的是(B )A. 改变固定相种类B. 改变流动相流速C. 改变流动相配⽐D. 改变流动相种类44. 不是⾼液相⾊谱仪中的检测器是(B)A. 紫外吸收检测器B. 红外检测器C. 差⽰折光检测D. 电导检测器45. 在⾼效液相⾊谱仪中保证流动相以稳定的速度流过⾊谱柱的部件是(B)A. 贮液器B. 输液泵C. 检测器D. 温控装置46. ⾼效液相⾊谱、原⼦吸收分析⽤标准溶液的配制⼀般使⽤(A)⽔A. 国标规定的⼀级、⼆级去离⼦⽔B. 国标规定的三级⽔C. 不含有机物的蒸馏⽔D. ⽆铅(⽆重⾦属)⽔47. ⾼效液相⾊谱仪与普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完全不同的部件是(A)A. 流通池B. 光源C. 分光系统D. 检测系统48. 符合吸收定律的溶液稀释时,其最⼤吸收峰波长位置(D)A. 向长波移动B. 向短波移动D. 不移动,吸收峰值降低49. 光学分析法中,使⽤到电磁波谱,其中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B)A. 10~400nm;B. 400~750nm;C. 0.75~2.5mm;D. 0.1~100cm50. 棱镜或光栅可作为(C)A. 滤光元件B. 聚焦元件C. 分光元件D. 感光元件.51. 红外光谱法中的红外吸收带的波长位置与吸收谱带的强度,可以⽤来(A)A. 鉴定未知物的结构组成或确定其化学基团及进⾏定量分析与纯度鉴定;B. 确定配位数;C. 研究化学位移;D. 研究溶剂效应.52. 某种化合物,其红外光谱上3000-2800cm-1,1460 cm-1,1375 cm-1和720 cm-1等处有主要吸收带,该化合物可能是(A)A. 烷烃B. 烯烃C. 炔烃D. 芳烃E. 羟基化合物53. 电磁辐射的微粒性表现在哪种性质上(B)A. 能量B. 频率C. 波长D. 波数54. 测定⼤⽓中的微量有机化合物(M⼤于400)⾸选的仪器分析⽅法是(A)A. GCB. ISEC. AASD. UV55. 测定试样中的微量⾦属元素⾸选的仪器分析⽅法是(C)A. GCC. AASD. UV56. 直接测定鱼肝油中的维⽣素A⾸选的仪器分析⽅法是(D)A. GCB. ISEC. AASD. UV57. 近紫外区的波长是(B)A. 5~140pmB. 200~400nmC. 2.5~50umD. 0.1~100mm58. 原⼦吸收分光光度计不需要的部件是(A)A. ⽐⾊⽫B. 光栅C. 光电倍增管D. 光源59. 测定张家界树⽊叶⽚中的微量⾦属元素,⾸选的仪器分析⽅法是(C)A. GCB. ISEC. AASD. UV60. 下列分析⽅法中,可以⽤来分离有机混合物的是(B)A. 原⼦吸收光谱法B. ⽓相⾊谱法C. 紫外吸收光谱法D. 电位分析法61. ⼈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C)A. 200—780nmB. 200—400nmC. 400—780nmD. 200—600nm62. 在光度测定中,使⽤参⽐溶液的作⽤是(C)A. 调节仪器透光度的零点B. 调节⼊射光的光强度C. 消除溶剂和试剂等⾮测定物质对⼊射光吸收的影响D. 吸收⼊射光中测定所不需要的光波63. 摩尔吸收系数k的物理意义是(C)A. 1mol有⾊物质的吸光度B. 1mol.L-1某有⾊物质溶液的吸光度C. 1mol.L-1某有⾊物质在1cm光程时的吸光度D. 2 mol.L-1某有⾊物质在1cm光程时的吸光度64. 紫外光度计的种类和型号繁多,但其基本组成的部件中没有(C)A. 光源B. 吸收池C. ⼄炔钢瓶D. 检测器65. 原⼦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是(C)A. 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要的能量B. 产⽣紫外光C. 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D. 产⽣具有⾜够浓度的散射光66. 原⼦吸收分析中,吸光度最佳的测量范围是(A)A. 0.1~ 0.5B. 0.01 ~ 0.05C. 0.6 ~ 0.8D. ⼤于0.967. 在原⼦吸收分光光度计中所⽤的检测器是(C)A. 吸光电池B. 光敏电池C. 光电管倍增管D. 光电管68. ⽓液⾊谱系统中,被分离组分的k值越⼤,则其保留值(A)A. 越⼤B. 越⼩C. 不受影响D. 与载⽓流量成反⽐69. ⽓液⾊谱系统中,被分离组分与固定液分⼦的类型越相似,它们之间(C)A. 作⽤⼒越⼩,保留值越⼩B. 作⽤⼒越⼩,保留值越⼤C. 作⽤⼒越⼤,保留值越⼤D. 作⽤⼒越⼤,保留值越⼩70. 固定相⽼化的⽬的是(C)A. 除去表⾯吸附的⽔分B. 除去固定相中的粉状态物质C. 除去固定相中残余的溶剂和其它挥发性物质D. 提⾼分离效能⼆、填空题1. 琼脂糖电泳⽤的缓冲液有TAE、TBE、TPE。
仪器分析复习题(答案版)
仪器分析复习题一、思考题01、现代仪器分析法有何特点?它的测定对象与化学分析方法有何不同?特点:(1)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少;(2)分析速度快、效率高;(3)选择性较好;(4)能够满足特殊要求;(5)与化学分析相比准确度较低,低5%;(6)一般仪器价格较贵,维修使用成本较高。
仪器分析测定的含量很低的微、痕量组分,化学分析主要用于测定含量大于1%的常量组分。
02、光谱分析法是如何分类的?按照产生光谱的物质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原子光谱、分子光谱和固体光谱;按照产生的光谱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和散射光谱;按照光谱的性质和形状又可分为线光谱、带光谱和连续光谱。
03、什么是光的吸收定律?其数学表达式是怎样的?朗伯-比尔定律(即光的吸收定律)是描述物质对某一波长光吸收的强弱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及其液层厚度间的关系。
A=lg(1/K)=KcL I=I0e-KcL{当一束强度为I0的单色光通过厚度为L、浓度为c的均匀介质(试样)后,设其强度减弱为I,则透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之比,称为透射率,用T表示。
A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K为比例常数}04、名词解释(共振线、灵敏线、最后线、分析线)共振线:在原子发射的所有谱线中,凡是有高能态跃迁回基态时所发射的谱线,叫共振(发射)线。
灵敏线:每种元素的原子光谱线中,凡是具有一定强度、能标记某元素存在的特征谱线,称为该元素的灵敏线。
最后线:最后线是每一种元素的原子光谱中特别灵敏的谱线。
分析线:这些用来定性或定量分析的特征谱线被称为分析线。
05、常用的激发源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简述ICP的形成原理及特点。
(1)目前常用的激发源是直流电弧(DCA)、交流电弧(ACA)、高压火花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等。
(2)ICP的形成原理:这是利用等离子体放电产生高温的激发光源。
当在感应线圏上施加高频电场时,由于某种原因(如电火花等)在等离子体工作气体中部分电离产生的带电粒子在高频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下做高速运动,碰撞气体原子,使之迅速、大量电离,形成雪崩式放电,电离的气体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载面上形成闭合环形的涡流,在感应线圈内形成相当于变压器的次级线圈并同相当于初级线圈的感应线圈耦合,这种高频感应电流产生的高温又将气体加热、电离,并在管口形成一个火炬状的稳定的等离子体焰矩。
仪器分析复习题参考答案
仪器分析复习题参考答案《仪器分析》复习题第⼀章绪论⼀、仪器分析⽅法的分类(四⼤类)(⼀)光学分析法(spectroscopic analysis)以物质的光学性质(吸收,发射,散射,衍射)为基础的仪器分析⽅法。
包括原⼦吸收光谱法、原⼦发射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等。
(⼆)电分析(electrical analysis):电流分析,电位分析,电导分析,电重量分析,库仑法,伏安法。
(三)⾊谱分析(chromatography analysis) :⽓相⾊谱法,液相⾊谱法(四)其它仪器分析⽅法(other analysis):1. 质谱法2. 热分析法包括热重法、差热分析法、⽰差扫描量热法等。
3. 电⼦显微镜,超速离⼼机,放射性技术等。
⼆、定量分析⽅法的评价指标灵敏度:物质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引起响应信号值变化的程度,称为⽅法的灵敏度,⽤S表⽰。
精密度:是指使⽤同⼀⽅法,对同⼀试样进⾏多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的⼀致程度。
精密度⽤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 s或相对标准偏差(s r )量度。
准确度: 试样含量的测定值与试样含量的真实值(或标准值)相符合的程度称为准确度。
检出限:某⼀分析⽅法可以检出被测物质的最⼩浓度或最⼩质量,称为该⽅法对该物质的检出限。
以浓度表⽰的称为相对检出限,以质量表⽰的称为绝对检出限。
第⼆章光谱分析导论⼀、光谱区中紫外、可见、红外对应的波长范围?紫外:200-380nm 可见:380-780nm 近红外:780-2500nm 中红外:2.5-50µm 远红外:50-300µm ⼆、原⼦光谱和分⼦光谱的⽐较。
原⼦光谱的特征:电⼦能级间的跃迁,属电⼦光谱,线状光谱。
分⼦形成带状光谱的原因能量离散,导致谱线宽度扩展测不准原理、相对论效应导致谱线宽度扩展。
再加上能级之间的能量间距⾮常⼩,导致跃迁所产⽣的谱线⾮常多,间距⾮常⼩,易于重叠。
原⼦光谱:原⼦基态与激发态能量差△E=1-20eV,与紫外-可见光的光⼦能量相适应,特征是线状光谱相邻电⼦能级间的能量差△Ee=1-20eV,与紫外-可见光的光⼦能量相适应,特征是线状光谱分⼦光谱:相邻振动能级间的能量差△Ev=0.05-1eV,与中红外区的光⼦能量相适应,特征是带状光谱相邻转动能级间的能量差△Er<0.05eV, 与远红外区的光⼦能量相适应,特征是带状光谱三、 1. 物质吸收光的过程⽆辐射退激共振发射荧光磷光2. 物质散射光的过程瑞利散射斯托克斯散射反斯托克斯散射四、荧光与磷光产⽣的量⼦解释及其区别?荧光:激发分⼦与其它分⼦相碰,⼀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后,下降到第⼀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然后再回到基态的其它振动能级并发射光⼦的发射光称荧光。
现代仪器分析复习题(答案版)
现代仪器分析复习题(答案版) 现代仪器分析复题选择题(20道)第一章:绪论1.仪器分析法的主要特点是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试样用量少,选择性高。
2.同一人员在相同条件下,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称为重复性。
3.不同人员在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称为再现性。
4.分析测量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量度是准确度。
第二章5.受激物质从高能态回到低能态时,如果以光辐射形式释放多余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发射。
6.光谱分析法与其他仪器分析法的不同点在于光谱分析法研究涉及的是光辐射与试样间的相互作用与能级跃迁。
7.根据试样的光谱,可以研究试样的组成和结构。
8.按照产生光谱的物质类型不用,光谱可以分为发射光谱、吸收光谱、散射光谱。
9.频率、波长、波数及能量的关系是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波数越高,能量越高。
10.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物质与光相互作用的信息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仪器分析方法。
第四章11.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物理干扰可用标准加入法消除。
12.与火焰原子吸收法相比,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有以下特点:灵敏度高且重现性好,基体效应的影响重现性好,试样量大但检出限低,原子化效率高,因而绝对检出限低。
13.在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时,加入1%的钾盐溶液的作用是减小背景。
14.塞曼效应法是用来消除背景干扰。
15.通常空心阴极灯是用钨棒做阳极,待测元素做阴极,并在灯内充低压惰性气体。
16.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背景吸收产生的干扰主要表现为火焰中产生的分子吸收及固体微粒的光散射。
17.在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镁的干扰。
18.单色器放在原子化器之前,并将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邻近线分开。
19.在原子吸收测定中,正确的做法是选择待测元素中的共振线作分析线,并在维持稳定和适宜的光强度条件下,尽量选用较低的灯电流。
对于碱金属元素,应选用富燃火焰进行测定,并消除物理干扰时可选用高温火焰。
20.有人用一个试样,分别配制成四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测得的吸光度分别为0.022、0.097、0.434和0.809.测量误差较小的是0.022.21.不需要选择的吸光度测量条件是测定温度。
仪器分析练习题01附答案
仪器分析练习题01附答案⼀、单选题1. 相对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的主要不⾜是()A.样品⽤量⼤B.相对误差⼤C.选择性差D.分析速度慢2.提⾼分析仪器性能的关键是()A.提⾼仪器的灵敏度B.降低仪器噪⾳C.提⾼仪器的信噪⽐D.提⾼仪器⾃动化程度3. 与本底信号不同,空⽩信号的产⽣原因是()A.仪器周围磁场的⼲扰所致B.溶剂的⼲扰所引起的C.仪器随机噪⾳的存在D.试样中除待测组分外的其它组分的⼲扰4. 下列哪种⽅法不属于⾮光谱法()A.折射法B.红外光谱法C.光散射法D.旋光法5. 下列哪种光谱是由原⼦内层电⼦能级跃迁⽽获得()A.原⼦光谱B.分⼦光谱C.X射线能谱D.γ射线能谱6. 下列哪种电磁辐射的能量最⼤⽽且适⽤于核能级跃迁()A.红外光B.紫外光C.γ射线D.X射线7. 光⼦的能量取决于下列哪种因素()A.光的强度B.光的频率C.光源的功率D.光的速度8. 在⼀定波长范围内,通常可认为光栅的⾊散率随波长的增⼤⽽()A.增加B.减⼩C.不变D.不确定9. 在紫外光区测定时,吸收池材料应选择()A.玻璃B.透明塑料C.⽯英D.溴化钾10. 可⽤于紫外和可见区的连续光源是()A.氘灯B.碘钨灯C.氙灯D.碳硅棒11. 真空紫外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A.200~400 nmB.400~800 nmC.800~2500 nmD.10~200 nm12. 频率v=1015 Hz的电磁辐射属于下列哪⼀种光谱区()A.红外区B.可见区C.紫外区D.微波区13. 同⼀光栅,⼆级光谱的⾊散率与⼀级光谱的⾊散率⽐值是()A.2B.1C.0.5D.214. 分析仪器的本底信号是指()A.没有试样时,仪器产⽣的信号B.试样中⽆待测组分时仪器产⽣的信号C.试样中待测组分所产⽣的信号D.待测组分的标准物质所产⽣的信号15. 对仪器灵敏度和检出限之间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A.灵敏度⾼则检出限必然低B.灵敏度和检出限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C.由于噪⾳的存在,单纯灵敏度⾼并不能保证检出限低D.减⼩仪器噪⾳是提⾼仪器灵敏度和降低检出限的前提⼆、填空题1. 传播⽅向及能量(波长)均发⽣改变的散射是________________。
理工类专业课复习资料-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 (1)
《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在一定柱长条件下, 某一组分色谱峰的宽窄主要取决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 )A: 保留值B: 扩散速度C: 分配系数D: 容量因子2. 衡量色谱柱选择性的指标是( )A: 理论塔板数B: 容量因子C: 相对保留值D: 分配系数3. 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 在极性吸附剂上的保留顺序是( )A: 饱和烃、烯烃、芳烃、醚B: 醚、烯烃、芳烃、饱和烃C: 烯烃、醚、饱和烃、芳烃D: 醚、芳烃、烯烃、饱和烃4.在正相色谱中,若适当增大流动相极性, 则:()A:样品的k降低,t R降低B: 样品的k增加,t R增加C: 相邻组分的α增加D: 对α基本无影响5.在发射光谱中进行谱线检查时,通常采取与标准光谱比较的方法来确定谱线位置,通常作为标准的是()A: 铁谱B: 铜谱C: 碳谱D: 氢谱6.不能采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物质是()A: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B: 稀土金属C: 有机物和大部分的非金属元素D: 过渡金属7. 严重影响经典极谱分析检测下限的因素是()A: 电解电流B: 扩散电流C: 极限电流D: 充电电流8. 氢化物原子化法和冷原子原子化法可分别测定()A: 碱金属元素和稀土元素B: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C: Hg和As D: As和Hg9. 铜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含Cu2+、Cu(NH3)22+、Cu(NH3)42+的溶液,测得的活度为()的活度。
A: Cu2+B: Cu(NH3)22+C: Cu(NH3)42+D: 三种离子之和10. 若在溶液中含有下列浓度的离子,以Pt为电极进行电解,首先在阴极上析出的是()A: 2.000mol.L-1Cu2+ (E0=0.337V) B: 1.000×10-2mol.L-1Ag+ (E0=0.799V)C: 1.000mol.L-1Pb2+ (E0=-0.18V) D: 0.100mol.L-1Zn2+ (E0=-0.763V)11. 下列因素()不是引起库仑滴定法误差的原因。
仪器分析及实验复习题
精选题及其解(一)填空题1在气液色谱中,被分离组分分子与固定液分子的性质越相近,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越,该组分在柱中停留的时问越,流出越。
2气液色谱法即流动相是,固定相是的色谱法。
样品与固定相间的作用机理是。
3气固色谱法即流动相是,固定相是的色谱法。
样品与固定相的作用机理是。
4气相色谱仪中气化室的作用是保证样品气化。
气化室温度一般要比柱温高℃,但不能太高,否则会引起样品。
5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程序是从进样,气化了的样品在分离,分离后的各组分依次流经,它将各组分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变化转换成电量变化。
输给记录仪,描绘成色谱图。
6色谱柱的分离效率用α表示。
α越大,则在色谱图上两峰的距离,表明这两个组分分离,通常当α大于时,即可在填充柱上获得满意的分离。
7分配系数K用固定液和载气中的溶质浓度之比表示。
待分离组分的K值越大,则它在色谱柱中停留的时间,其保留值。
各组分的K值相差越大,则它们分离。
8一般地说,为了获得较高的柱效率,在制备色谱柱时,固定液用量宜,载体粒度宜,柱管直径宜。
9色谱定性的依据是,定量的依据是。
10为制备一根高性能的填充柱,除选择适当的固定液并确定其用量外,涂渍固定液时力求涂得.装柱时要。
(二)问答题.1 色谱内标法是一种准确度较高的定量方法。
它有何优点?2分离度R是柱分离性能的综合指标。
R怎样计算?在一般定量、定性或3 什么是最佳载气流速?实际分析中是否一定要选用最佳流速?为什么?4在色谱分析中对进样量和进样操作有何要求?5色谱归一化定量法有何优点?在哪些情况下不能采用归一化法?6色谱分析中,气化室密封垫片常要更换。
如果采用的是热导检测器,在操作过程中更换垫片时要注意什么?试说明理由。
7柱温是最重要的色谱操作条件之一。
柱温对色谱分析有何影响?实际分析中应如何选择柱温?8色谱柱的分离性能可用分离效率的大小来描述。
分离效率怎样表示?其大小说明什么问题?要提高分离效率应当怎么办?9制备完的色谱柱还需要进行老化处理后才能使用。
仪器分析练习题01附答案
一、单选题1. 相对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的主要不足是()A.样品用量大B.相对误差大C.选择性差D.分析速度慢2.提高分析仪器性能的关键是()A.提高仪器的灵敏度B.降低仪器噪音C.提高仪器的信噪比D.提高仪器自动化程度3. 与本底信号不同,空白信号的产生原因是()A.仪器周围磁场的干扰所致B.溶剂的干扰所引起的C.仪器随机噪音的存在D.试样中除待测组分外的其它组分的干扰4.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非光谱法()A.折射法B.红外光谱法C.光散射法D.旋光法5. 下列哪种光谱是由原子内层电子能级跃迁而获得()A.原子光谱B.分子光谱C.X射线能谱D.γ射线能谱6. 下列哪种电磁辐射的能量最大而且适用于核能级跃迁()A.红外光B.紫外光C.γ射线D.X射线7. 光子的能量取决于下列哪种因素()A.光的强度B.光的频率C.光源的功率D.光的速度8. 在一定波长范围内,通常可认为光栅的色散率随波长的增大而()A.增加B.减小C.不变D.不确定9. 在紫外光区测定时,吸收池材料应选择()A.玻璃B.透明塑料C.石英D.溴化钾10. 可用于紫外和可见区的连续光源是()A.氘灯B.碘钨灯C.氙灯D.碳硅棒11. 真空紫外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A.200~400 nmB.400~800 nmC.800~2500 nmD.10~200 nm12. 频率v=1015 Hz的电磁辐射属于下列哪一种光谱区()A.红外区B.可见区C.紫外区D.微波区13. 同一光栅,二级光谱的色散率与一级光谱的色散率比值是()A.2B.1C.0.5D.214. 分析仪器的本底信号是指()A.没有试样时,仪器产生的信号B.试样中无待测组分时仪器产生的信号C.试样中待测组分所产生的信号D.待测组分的标准物质所产生的信号15. 对仪器灵敏度和检出限之间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A.灵敏度高则检出限必然低B.灵敏度和检出限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C.由于噪音的存在,单纯灵敏度高并不能保证检出限低D.减小仪器噪音是提高仪器灵敏度和降低检出限的前提二、填空题1. 传播方向及能量(波长)均发生改变的散射是________________。
仪器分析试题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光的波长、频率、能量之间具有下列关系:()A.波长越长,频率越低,能量越小;B.波长越长,频率越高,能量越小;C.波长越长,频率越低,能量越大;D.波长越长,频率越高,能量越大;2.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物理干扰可用下述哪一种方法消除:()A.释放剂;B.保护剂;C.标准加入法;D.扣除背景;3.在气相色谱法中,定量的参数是:()A、保留时间B、相对保留值C、峰面积D、调整保留值4.测定水中微量F-,应选用哪种分析方法?()A.重量分析法B.滴定分析法C.电位分析法D.光度分析法5.液相色谱适宜的分析对象是()。
A. 低沸点小分子有机化合物B. 高沸点大分子有机化合物C. 所有有机化合物D. 所有有机物6.在质谱图中,CH3Cl的M+2峰的强度约为M的()A. 1/3B. 1/2C. 1/4D. 相当7.在下列分子中,不能产生红外吸收的是()。
A. COB. H2OC. SO2D. H22.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A.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B.产生紫外光;C.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D产生具有足够强度的散射光.9.PH玻璃电极的响应机理与膜电位的产生是由:()A.氢离子在玻璃膜表面还原而传递电子B.氢离子进入玻璃膜的晶格缺陷而形成双电层结构C.氢离子在玻璃膜表面进行离子交换和扩散而形成双电层结构D.钠离子在玻璃膜中移动而形成双电层结构10.在气相色谱中,直接表征组份在固定相中停留时间长短的保留参数是:()A、调整保留时间;B、死时间;C、相对保留值;D、保留指数11.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时:不要求混合物中每一个组分都出峰的是()A.外标标准曲线法B.内标法C.面积归一化法D.外标法12.质量相同的A、B两物质,其摩尔质量M(A>B)经相同方式显色测量后所得吸光度相等,同它们摩尔吸收系数的关系是:()A.εA>εB;B.εA<εB;C.εA=εB;D.εA=εB/2。
仪器分析复习题2010-2011(1)
仪器分析复习题2010-2011(1)《仪器分析》复习题一、填空题1. 朗伯定律是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光的吸收与成正比;比尔定律是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光的吸收与成正比,二者合为一体称为朗伯-比尔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
2. 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是,它表示物质的浓度为,液层厚度为时,在一定波长下溶液的吸光度。
常用符号表示。
因此光的吸收定律表达式可写为。
3. 吸光度和透光度的关系是。
4. 在中红外光区中,一般把4000~1350 cm-1区域叫做,而把1350~650 cm-1区域叫做。
5. 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方式有三种,即、和。
6. 在振动过程中键或基团的不发生变化,就不吸收红外光。
7. 影响基团频率的内部因素有、、、费米共振、、。
8. 设有四个基团:CH3、CH≡C、CH=C—CH3、HC=O和四个吸收带:3300 cm-1、3030c m-l、2960 cm-l、2720 cm-l。
则3300 cm-1是由基团引起的,3030 cm-1是由基团引起的,2960 cm-1是由基团引起的,2720 cm-1是由基团引起的。
9. 如果样品IR谱图与纯物质IR谱图相比,各吸收峰的和完全相同,峰的也一致,就可初步判定该样品即为该纯物质。
10. 谱图解析的程序一般可归纳为两种方式:一种是按光谱图中顺序解析,另一种是按顺序解析。
11. 红外光谱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和。
12. 红外定量分析时合适的透射比应控制在。
13. 红外定量分析时常用的内标物有、、、和。
14. 计算下列分子的不饱和度:C8H10,C8H10O ,C4H11N ,C10H12S ,C8H17C1 ,C7H13O2Br 。
15. 玻璃电极在使用前,需在蒸馏水中浸泡24h以上,目的是;饱和甘汞电极使用温度不得超过℃,这是因为温度较高时。
16.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电极斜率的理论值为。
25℃时一价正离子的电极斜率是;二价正离子是。
17. 已知n i = n j,K ij = 0.001,这说明j离子活度为i离子活度倍时,j离子所提供的电位才等于i离子所提供的电位。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用于测定元素的基态原子的发射线是()。
A. 共振线B. 非共振线C. 吸收线D. 散射线答案:A2. 质谱仪中,用于将样品分子离子化的方法不包括()。
A. 电子轰击B. 化学电离C. 热解吸D. 电喷雾答案:C3.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流动相的组成对分离效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 溶剂强度B. 溶剂极性C. 溶剂粘度D. 溶剂的pH值答案:B4. 红外光谱法中,用于测定分子中特定化学键振动频率的仪器是()。
A. 紫外-可见光谱仪B. 核磁共振仪C. 红外光谱仪D. 质谱仪答案:C5.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化学位移的单位是()。
A. HzB. ppmC. TD. G答案:B6. 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固定相的物质不包括()。
A. 硅胶B. 活性炭C. 聚四氟乙烯D. 石英答案:D7. 电化学分析法中,用于测量溶液中离子活度的电极是()。
A. 参比电极B. 指示电极C. 工作电极D. 辅助电极答案:B8. 紫外-可见光谱法中,用于测定溶液中物质浓度的方法是()。
A. 吸光度法B. 荧光法C. 磷光法D. 散射法答案:A9. 原子荧光光谱法中,用于激发原子荧光的光源是()。
A. 氘灯B. 空心阴极灯C. 氩离子激光器D. 氙灯答案:B10. 毛细管电泳法中,用于分离样品的机制不包括()。
A. 电泳B. 色谱C. 扩散D. 电渗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火焰原子化器的温度通常在______℃左右。
答案:230012. 质谱仪中,用于分析生物大分子的质谱技术是______。
答案:MALDI-TOF13. 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反相色谱的固定相通常是______。
答案:非极性14. 红外光谱法中,用于测定分子中特定化学键振动频率的区域是______。
答案:中红外区15.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氢核的自旋量子数为______。
现代仪器分析复习题(答案版)
现代仪器分析复习题(答案版)现代仪器分析复题选择题(20道)第一章:绪论1,仪器分析法的主要特点是A,分析速度快但重现性低,试样用量少但选择性不高B,灵敏度高但重现性低,选择性高但试样用量大C,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试样用量少,选择性高D,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试样用量少,准确度高2,同一人员在相同条件下,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称为A,准确性B,选择性C,重复性D,再现性3,不同人员在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称为A,准确性B,选择性C,重复性D,再现性4,分析测量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量度是A,精密度B,准确度C,检出限D,灵敏度第二章5,受激物质从高能态回到低能态时,如果以光辐射形式释放多余能量,这种现象称为A,光的吸收B,光的发射C 光的散射D光的衍射6,光谱分析法与其他仪器分析法的不同点在于光谱分析法研究涉及的是A,试样中各组分间的相互干扰及其消除B,光与电的转换及使用C,光辐射与试样间的相互作用与能级跃迁D,试样中各组分的分离7,每一种分子都具有特征的能级结构,因此,光辐射与物质作用时,可以获得特征的分子光谱。
根据试样的光谱,可以研究A,该试样中化合物的分子式B,试样中的各组分的分配及相互干扰C,试样的组成和布局D,试样中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8,依照产生光谱的物质类型不消,光谱可以分为A,发射光谱、吸收光谱、散射光谱B,原子光谱、分子光谱、固体光谱C,线光谱、带光谱和连续光谱D,X射线发射光谱、X射线吸收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9,频次、波长、波数及能量的关系是A,频率越低,波长越短,波数越高,能量越低B,频次越低,波长越长,波数越低,能量越高C,频次越高,波长越短,波数越高,能量越高D,频率越高,波长越高,波数越低,能量越高10,光谱分析法是一种()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仪器分析方法A,利用物质与光相互作用的信息B,利用光的动摇性C,利用光的粒子性D,利用物质的折射、干预、衍射和偏振征象第四章11,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物理干扰可用下述哪种方法消除A,释放剂B,保护剂C,标准加入法D,扣除背景12,与火焰原子吸收法相比,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有以下特点A,灵敏度高且重现性好B,基体效应的阿丹重现性好C,试样量大但检出限低D,原子化效率高,因而绝对检出限低13,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时,加入1%的钾盐溶液,其作用是A,减小背景B,作释放剂C,作消电离剂D,提高火焰温度14,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塞曼效应法是用来消除A,化学干扰B,物理干扰C,电离干扰D,背景干扰15,通常空心阴极灯是A,用碳棒做阳极,待测元素做阴极,灯内充低压惰性气体B,用钨棒做阳极,待测元素做阴极,灯内抽真空C,用钨棒做阳极,待测元素做阴极,灯内充低压惰性气体D,用钨棒做阴极,待测元素做阳极,灯内充惰性气体16,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背景吸收产生的干扰首要表现为A,火焰中产生的分子吸收及固体微粒的光散射B,共存干扰元素发射的谱线C,火焰中待测元素产生的自吸现象D,集体元素产生的吸收17,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的干扰A,镁B,锶C,H3PO4D,H2SO418,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的单色器的位置和作用A,放在原子化器之前,并将激起光源发出的光变为单色光B,放在原子化器之前,并将待测元素是的共振线与邻近线分开C,放在原子化器以后,并将待测元素是的共振线与邻近线分开D,放在原子化器之后,并将激发光源发出的连续光变为单色光19,原子吸收测定中,以下叙说和做法精确的是A,一定要选择待测元素中的共振线作分析线,绝不可接纳其他谱线作分析线B,在维持稳定和适宜的光强度前提下,应尽量选用较低的灯电流C,对于碱金属元素,一定要选用富燃火焰进行测定D,消除物理干扰,可选用高温火焰第五章20有人用一个试样,分别配制成四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测得的吸光度如下。
仪器分析习题1---4
仪器分析习题(一)(色谱分析基础)1、基线:是柱中仅有流动相通过时,检测器响应讯号的记录值。
稳定的基线应该是一条水平直线。
2、色谱峰高:色谱峰顶点与基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以h表示。
3、标准偏差:即0.607倍峰高处色谱峰宽的一半。
4、半峰宽W1/2:即峰高一半处对应的峰宽,它与标准偏差σ的关系是:W1/2 =2.354σ。
5、峰底宽度W :即色谱峰两侧拐点上的切线在基线上的截距。
它与标准偏差。
的关系是:W = 4σ6、死时间t0: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物质进入色谱柱时,从进样到出现峰极大值所需的时间称为死时间。
因为这种物质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故其流动速度将与流动相的流动速度相近。
测定流动相平均线速ū时,可用柱长L 与t0的比值计算。
7、保留时间tr :试样从进样开始到柱后出现峰极大点时所经历的时间,称为保留时间。
它相应于样品到达柱末端的检测器所需的时间。
8、调整保留时间tr′:某组分的保留时间扣除死时间后的时间称为该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即:tr′= tr- t09、死体积 V0:指色谱柱在填充后,柱管内固定相颗粒间所剩留的空间、色谱仪中管路和连接头间的空间以及检测器的空间的总和。
当后两项很小而可忽略不计时,死体积可由死时间与流动相体积流速F0(mL/min)计算:V0= t0·F010、保留体积 Vr:指从进样开始到被测组份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点时所通过的流动相体积。
保留体积与保留时间tr的关系:Vr = tr·F011、调整保留体积Vr′:某组份的保留体积扣除死体积后,称该组份的调整保留体积,即 Vr′ = Vr- V0。
12、相对保留值:某组份2的调整保留值与组份1的调整保留值之比,称为相对保留值。
1)相对保留值反映不同溶质与固定相作用力的差异,即两组分或组分间的保留差异,亦称为选择性因子。
2)相对保留值只与柱温及固定相的性质有关,而与柱径、柱长、填充情况及流动相流速无关。
仪器分析期末复习题
仪器分析期末复习题仪器分析复习题第⼀章电位分析⼀、选择题1⽤银离⼦选择电极作指⽰电极,电位滴定测定⽜奶中氯离⼦含量时,如以饱和⽢汞电极作为参⽐电极,双盐桥应选⽤的溶液为()(1)KNO3(2)KCl (3)KBr (4)K2.pH 玻璃电极产⽣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 )(1) 内外玻璃膜表⾯特性不同 (2) 内外溶液中 H+浓度不同(3) 内外溶液的 H+活度系数不同 (4) 内外参⽐电极不⼀样4. ⽤离⼦选择电极标准加⼊法进⾏定量分析时,对加⼊标准溶液的要求为 ( )(1) 体积要⼤,其浓度要⾼ (2) 体积要⼩,其浓度要低(3) 体积要⼤,其浓度要低 (4) 体积要⼩,其浓度要⾼6. ⽤氯化银晶体膜离⼦选择电极测定氯离⼦时,如以饱和⽢汞电极作为参⽐电极,应选⽤的盐桥为: ( )(1) KNO3 (2) KCl (3) KBr (4) KI8.pH玻璃电极产⽣酸误差的原因是()(1)玻璃电极在强酸溶液中被腐蚀(2)H+度⾼,它占据了⼤量交换点位, pH值偏低(3)H+与H2O形成H3O+,结果H+降低, pH增⾼(4)在强酸溶液中⽔分⼦活度减⼩,使H+ 传递困难,pH增⾼12.碘化银晶体膜电极在测定氰离⼦时,其电极电位()(1)随试液中银离⼦浓度的增⾼向负⽅向变化(2)随试液中碘离⼦浓度的增⾼向正⽅向变化(3)随试液中氰离⼦浓度的增⾼向负⽅向变化(4)与试液中银离⼦浓度⽆关13.氨⽓敏电极的电极电位()(1)随试液中NH4+ 或⽓体试样中NH3的增加⽽减⼩(2)与(1)相反(3)与试液酸度⽆关(4)表达式只适⽤于NH4+试液⼆、填空题1.正负离⼦都可以由扩散通过界⾯的电位称为______, 它没有_______性和______性, ⽽渗透膜, 只能让某种离⼦通过, 造成相界⾯上电荷分布不均, 产⽣双电层,形成______电位。
2. ⽤氟离⼦选择电极的标准曲线法测定试液中F-浓度时, 对较复杂的试液需要加⼊____________试剂, 其⽬的有第⼀________;第⼆_________;第三___________。
现代仪器分析试题
《现代仪器分析》复习题(第一套)一、选择1.用氢焰检测器,当进样量一定时,色谱峰面积与载气流速()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无关D. 有关,但不成比例2.物质的吸光系数与()因素无关。
A. 跃迁几率B. 物质结构C. 测定波长D. 溶液浓度3.下列化合物中νC=O最大者是()A.CORB.RO COC.ORCOCH2D.ORCOO CH24.下列化合物在NMR谱图上峰组数目最多的是()A. (CH3)2CHOHB. CH3CH2CH2OHC. HOCH2CH2CH2OHD.CH2CH35.表示色谱柱柱效的物理量是()A.RB. t RC. nD. V R6.Van Deemter方程中,影响A项的因素有()A. 载气分子量B. 固定相颗粒大小C. 载气流速D. 柱温7.气相色谱中,相对校正因子与()无关。
A. 载气种类B. 检测器结构C. 标准物D. 检测器类型8.化学位移δ值与下列()因素有关。
A. 电子云密度B. 溶剂C. 外磁场强度D.与A、B、C均无关二、判断:1.组分被载气完全带出色谱柱所消耗的载气体积为保留体积。
()2.内标法定量时,样品与内标物的质量需准确称量,但对进样量要求不严。
()3.在反相HPLC中,若组分保留时间过长,可增加流动相中水的比例,使组分保留时间适当。
()4.分子骨架中双键数目越多,其UV最大波长越长。
()5.在四种电子跃迁形式中,n→π*跃迁所需能量最低。
()6.由于简并和红外非活性振动,红外光谱中的基频峰数目常少于基本振动数。
()7.红外光谱中,基频峰峰位仅与键力常数及折合质量有关。
()8.化合物CHX3中,随X原子电负性增强,质子共振信号向低磁场方向位移。
()9.不同m/z的碎片离子进入磁偏转质量分析器后,若连续增大磁场强度(扫场),则碎片离子以m/z由大到小顺序到达接收器。
()三、填空:1. 化合物气相色谱分析结果:保留时间为2.5min,死时间为0.5min,则保留因子为____。
仪器分析复习题及答案(1)
1.谈谈科学仪器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
科学仪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仪器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倍增器科学仪器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和指路标科学仪器是打破贸易壁垒的强有力工具科学仪器是确保国家安全的利剑科学仪器是打击犯罪的有力手段科学仪器是开展生命科学研究的支撑2.什么是标准曲线?如何制作标准曲线?标准曲线是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响应信号的关系曲线。
标准曲线是依据标准系列(或含量)和其相应的响应信号测量值来绘制的。
一元线性回归法 y = a + bx3.什么是相关系数?如何计算?相关系数大小具有什么意义?在分析化学上,相关系数是用来表征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x 与其响应信号值y 之间线性关系好坏程度的一个统计参数。
当|r|=1时,y 与x 之间存在着严格的线形关系。
|r|越接近1,则y 与x 之间的线形关系就越好。
4.什么是灵敏度?灵敏度的意义?物质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引起响应信号值变化的程度,称为方法的灵敏度,用 S 表示灵敏度也就是标准曲线的斜率,斜率越大,方法的灵敏度就越高。
5.什么是精密度?精密度的意义?精密度是指使用同一方法,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所得测定结果的一致程度。
精密度常用测定结果得标准偏差 s 或相对标准偏差(sr )量度。
6.什么是准确度?什么是仪器的检出限?如何计算?试样含量的测定值与试样含量的真实值(或标准值)相符合的程度称为准确度。
准确度常用相对误差量度。
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可以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质量,称为这种方法对该物质的检出限,以浓度表示的称为相对检出限,以质量表示的称为绝对检出限。
Σn i =1()x y x y i i )(Σn i =1(x i x )Σn i =1(y i y )12/2[]+r =S dx dc dm 或S ==dx S )i x x (i =1n Σ2n 1=r S =S x ×%100X L b X D S s 3==b S1.什么是超净工作台?其工作原理是什么?超净工作台能否用于生物安全二级以上的病原微生物操作?在操作原代培养物、菌毒株以及诊断性标本等实验材料时,为避免实验材料受到环境中未经过滤的空气中污染而设计的一种为实验室工作提供无菌操作环境的洁净设备。
仪器分析复习题
第一章仪器分析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利用电流—电压特性进行分析的相应分析方法是(C)A 电位分析法B 电导法C 极谱分析法D 库仑法2、利用两相间分配的分析方法是(D)A 光学分析法B 电化学分析法C 热分析法D 色谱分析法4、下列分析方法中,哪一个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法(C)A 电导分析法B 极谱法C 色谱法D 伏安法5、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比较,其灵敏度一般(A)A 比化学分析高B 比化学分析低C 一般高D 不能判断6、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比较,其准确度一般(B)A 比化学分析高B 比化学分析低C 一般高D 不能判断二填空题1、仪器分析法是以测量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2、测量物质试液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来进行分析的方法称(电化学分析法)3、光学分析法是一类重要的仪器分析法。
按测量方式可分为(光谱)分析法和(非光谱)分析法。
第二章电化学分析电位分析法一、单项选择题1、在一定条件下,氟离子选择电极的电极电位(C)。
A 与溶液中氟离子的活度呈线性关系B 与溶液中氟离子的浓度呈线性关系C 与溶液中氟离子活度的负对数呈线性关系D 与溶液中氟离子浓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3、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响应时间(C)A 是指离子选择性电极插入溶液中的时间B 是指离子选择性电极活化时浸泡的时间C 是指离子选择性电极浸入溶液后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间D 是指整个测量时间4、测定氟离子时所用的总离子强度调节液中含有Hac-NaAc,其作用为(B)A 控制溶液的离子强度B 控制溶液的PH值C 消除液接电位D 掩蔽干扰离子5、在电位法中作为指示电极,其电位应与待测离子的浓度(D)A 成正比B 符合扩散电流公式的关系C 的对数成正比D 符合能斯特公式的关系6、晶体膜电极的选择性取决于(D)A 被测离子与共存离子的迁移速度B 被测离子与共存离子的电荷数C 共存离子在电极上参与响应的敏感程度D 共存离子与晶体膜中的晶格离子形成微溶性盐的溶解度或络合物的稳定性8、离子电极的选择性系数越小,则(A)1A 电极对主测离子的选择性越好B 电极对主测离子的选择性越低C 电极对干扰离子的选择性越好D 电极对干扰离子的响应能力越好9、对氟离子选择性电极造成干扰的离子是(D)A PO43-B Ac-C Cl-D OH10、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系数可用于(B)A 估计电极的限B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C 校正方法误差D 估计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15、在电位分析法中,作为参比电极,其要求之一是电极(C)A 电位应等于零B 电位与温度无关C 电位在一定条件下为定值D 电位随试液中被测离子活度变化而变化17、电位滴定是以测量电位的变化情况为基础,下列因素影响最大的是(D)A 外参比电极电位B 液接电位C 不对称电位D 被测离子活度19、用选择性电极测量时,需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溶液,这是为什么?(B)A 减少浓差极化B 加快响应时间C 使电极表面保持干净D 降低电极的内阻20、用玻璃电极测量pH值时,采用的是如下哪种方法?(B)A 格氏作图法B 直接比较法C 标准加入法D 标准曲线法22、普通玻璃电极不能用于测定强碱性溶液,是由于(B)A NH4+在电极上响应B Na+在电极上响应C OH-在电极上响应D 玻璃被碱腐蚀23、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敏感膜是用(D)A LaF3晶体粉末压制成膜B CaF2单晶切割成膜C CaF2晶体粉末压制成膜D LaF3单晶切割成膜24、电位分析法进行分析的实质(B)A 测量外电路中流过的电流B 测量在零电流条件下两电极间的电位差C 测量通过电池的电量D 测量电池的电阻25、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以哪种电极作参比电极(C)A 玻璃电极B 铂电极C 饱和甘汞电极D 氟电极26、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以哪种电极作指示电极(A)A 玻璃电极B 铂电极C 饱和甘汞电极D 氟电极27、一般认为离子选择性电极膜电位的产生(D)A 由于溶液中的离子在膜电极上获得电子B 由于溶液中的离子在膜附近存在浓度梯度C 由于溶液中的离子在膜电极上失去电子D 由于溶液中的离子在膜上离子间的交换作用29、在玻璃电极中,插入一要内参比电极,为(D)A Hg—Hg2Cl2B 铂电极C 铜丝D Ag—AgCl31、对于玻璃电极,当αH·试=αH·内时,膜电位应等于零,但实际并不等于零,此电位差称为(A)A 膜电位B 扩散电位C 液接电位D 不对称电位232、在一定温度下,玻璃电极的膜电位(D)A 与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呈线性关系B 与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呈线性关系C 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呈线性关系D 与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二、填空1、各种选择性电极的结构均包括:(内参比溶液)、(内参比电极)、(敏感膜)。
仪器分析分章练习-题目(1)
1 电化学导论选择1.若待测阴离子为i,干扰离子为j ,其电荷分别为n 和M ,它们的活度分别为a i 和a j ,k i,j为电位选择性系数,则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电位的表达式为 ( )A .//,2.303lg[()]n M i i j j RTK K a nF ϕα=++ B . //,2.303lg[()]n M i i j j RT K K a nF ϕα=-+ C . //,2.303lg[()]n M i i j j RT K K a nF ϕα=-- D . //,2.303lg[()]M n i i j j RT K K a nFϕα=++ 2. pH 玻璃电极膜电极的产生是由于 ( )A .H +离子透过玻璃膜B .电子的得失C .H +离子得到电子D .溶液中H +和玻璃膜水合层中的H +和交换作用 3.电位法测定时,溶液搅拌的目的 ( )A.缩短电极建立电位平衡的时间 B.加速离子的扩散,减小浓差极化 C.让更多的离子到电极上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D.破坏双电层结构的建立4.活动载体膜电极的敏感膜为 ( )A .固态的无机化合物B .固态的有机化合物 C.晶体膜 D .液态的有机化合物5.氟离子选择电极在使用前需用低浓度的氟溶液浸泡数小时,其目的 ( )A.活化电极 C.检查电极的好坏 C.清洗电极 D.检查离子计能否使用6.以中性载体缬氨霉素作为活性物质制作的膜电极可用于测定 ( )A .Li +B .Na +C .K +D .NH 4+7.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系数可用于() A.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B.估计电极的检测限C.估计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D.估计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8.离子选择电极在使用时,每次测量前都要将其电位清洗至一定的值,即固定电极的预处理条件,这样做的目的是( )A.清洗电极B.消除电位不稳定性C.提高灵敏度D.避免存储效应(迟滞效应或记忆效应)9.用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A.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B.体积要小,其浓度要低C.体积要大,其浓度要低D.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填空题1.溶出伏安法的操作步骤, 通常分为二步, 第一步是预电解过程, 目的是为了富集被测痕量组分,第二步是_____ ______。
《仪器分析》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的进行分析,最好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分析?( )A. 工作曲线法B. 内标法C. 标准加入法D. 间接测定法2.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加入EDTA是为了消除下述哪种物质的干扰:( )A. 盐酸B. 磷酸C. 钠D. 镁3.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如怀疑存在化学干扰,例如采取下列一些补救措施,指出哪种措施不适当?( )A. 加入释放剂B. 加入保护剂C. 提高火焰温度D. 改变光谱通带4.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样中的钾元素含量,通常需要加入适量的钠盐,这里钠盐被称为( )。
A. 释放剂B. 缓冲剂C. 消电离剂D. 保护剂5.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中,能使吸光度值增加而产生正误差的干扰因素是( )。
A. 物理干扰B. 化学干扰C. 电离干扰D. 背景干扰6.石墨炉原子化的升温程序如下:( )。
A. 灰化、干燥、原子化和净化B. 干燥、灰化、净化和原子化C. 干燥、灰化、原子化和净化D. 灰化、干燥、净化和原子化7.原子吸收风光光度分析中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
A. 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气态的基态原子B. 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C. 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D. 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8.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
A. 灯电流B. 灯电压C. 阴极温度D. 内充气体的压力9.原子吸收分析对光源进行调制,主要是为了消除( )。
A. 光源透射光的干扰B. 原子化器火焰的干扰C. 背景干扰D. 物理干扰1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检测器是( )。
A. 光电池B. 光电管C. 光电倍增管D. 感光板11.在原子吸收法中,能够导致谱线峰值产生位移和轮廓不对称的变宽应是( )。
A. 热变宽B. 压力变宽C. 自吸变宽D. 场致变宽12.产生原子吸收光谱线的多普勒变宽的原因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光分析复习题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光源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求用锐线光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光源的基本要求是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应小于吸收线的半宽度;发射线中心频率恰好与吸收线中心频率V0相重合。
原子吸收法的定量依据使比尔定律,而比尔定律只适应于单色光,并且只有当光源的带宽比吸收峰的宽度窄时,吸光度和浓度的线性关系才成立。
然而即使使用一个质量很好的单色器,其所提供的有效带宽也要明显大于原子吸收线的宽度。
若采用连续光源和单色器分光的方法测定原子吸收则不可避免的出现非线性校正曲线,且灵敏度也很低。
故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要用锐线光源。
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四部分组成.光源的功能是发射被测元素的特征共振辐射。
原子化系统的功能是提供能量,使试样干燥,蒸发和原子化。
分光系统的作用是将所需要的共振吸收线分离出来。
检测系统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进行显示和记录结果。
3.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分光系统放在吸收池的前面,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分光系统放在原子化系统(吸收系统)的后面,为什么?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分光系统的作用是将来自光源的连续光谱按波长顺序色散,并从中分离出一定宽度的谱带与物质相互作用,因此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分光系统一般放在吸收池的前面。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分光系统的作用是将所需要的共振吸收线分离出来,避免临近谱线干扰。
为了防止原子化时产生的辐射不加选择地都进入检测器以及避免光电倍增管的疲劳,单色器通常配置在原子化器之后。
4.原子荧光光度计与原子吸收光度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主要区别有两点:⑴AFS需要使用高强度空心阴极灯⑵AFS的检测器和光源之间要有一定的夹角,不在一条光路上。
5.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仪器装置上有哪些异同点?为什么?二种分光光度计均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或原子化器)、检测器和记录仪组成。
但在设计位置上是不同的。
单色器放在原子化器后面是为了避免火焰中非吸收光的干扰。
前者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检测→记录后者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记录6基于吸收原理的分析方法是(4)(1) 原子荧光光谱法(2) 分子荧光光度法(3) 光电直读光谱法(4)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7. 以光栅作单色器的色散元件,若工艺精度好,光栅上单位距离的刻痕线数越多,则:(1)(1) 光栅色散率变大,分辨率增高(2) 光栅色散率变大,分辨率降低(3) 光栅色散率变小,分辨率降低(4) 光栅色散率变小,分辨率增高8 可以概述两种原子光谱( 吸收、发射)产生机理的是(3)(1)能量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发射光谱(2)辐射能使气态基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3)能量与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相互作用(4)辐射能使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9.某平面反射光栅的适用波长范围为600~200nm, 因此, 中心波长为460nm的一级光谱将与波长为__230nm__的二级光谱相重叠。
10.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背景干扰包括分子吸收和光散射两部分, 石墨炉原子化器比火焰原子化器的背景干扰严重。
11. 原子吸收线的宽度主要受多普勒变宽和劳伦兹变宽因素的影响。
12.原子发射光谱激发源的作用是提供足够的能量使试样___蒸发___ 和___激发__ 。
13.使电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线,称为____共振线___。
14. 在光学分析法中, 采用钨灯作光源的是(3)(1)原子光谱(2)分子光谱(3)可见分子光谱(4)红外光谱15. 某摄谱仪刚刚可以分辨 310.0305 nm 及 309.9970 nm 的两条谱线,则用该摄谱仪可以分辨出的谱线组是(3)(1) Si 251.61 ─ Zn 251.58 nm(2) Ni 337.56 ─ Fe 337.57 nm(3) Mn 325.40 ─ Fe 325.395 nm(4) Cr 301.82 ─ Ce 301.88 nm16.光栅摄谱仪的色散率,在一定波长范围内(1)(1) 随波长增加,色散率下降(2) 随波长增加,色散率增大(3) 不随波长而变(4) 随分辨率增大而增大17.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某元素的灵敏度为0.01 µg mL -1/1%A ,为使测量误差最小,需要得到0.436的吸收值,在此情况下待测溶液的浓度应为多少?解:灵敏度表达式为:%1/0044.01-=gmL Ac S μ 100.10044.0436.001.00044.0-=⨯=⨯=gmL A S c μ 18.若光栅的宽度为50.0 mm , 每毫米有650条刻线,则该光栅的一级光谱的理论分辨率是多少?一级光谱中波长为310.030nm 和310.066 nm 的双线能否分开?解:分辨率为:N k R ⋅=∆=λλ 325000.506501=⨯⨯=Rnm R 0095.032500048.31032500)066.310030.310(21==+==∆λλ 即理论分辨率为32500的光栅能够分开波长差为0.0095 nm 的谱线,310.030 nm 和310.066 nm 的双线波长差为0.036 nm ,所以能够分开。
19.一块宽为 50mm ,刻痕密度为 2400mm -1的光栅,在二级光谱中的分辨能力为多少?在 240.00nm 附近能分辨的两波长差为多少?解:解:R = nN = 2×50×2400 = 2.4×105∆λ= λ/R = 240.00 / (2.4×105) = 0.001 nm20.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元素M , 试样的吸收值读数为0.435, 现于9 份试样溶液中加入1份100×10-6mol/L 的标准溶液,测得吸收值为0.835,计算试样溶液中M 的浓度是多少?解: A x =Kc xA s+x =K [(9c x +100×1)/10]A x /A s+x =10c x /(9c x +100)c x =100A x /10A s+x - 9A x =100×0.435/(10×0.835-9×0.435)=9.81×10-6 mol/L二. 电分析复习题 1.2.溶出伏安法若溶出时的工作电极发生_氧化_反应, 则为__阳极溶出_溶出伏安法; 发生_还原_反应, 则为_阴极溶出_溶出伏安法。
3. 库仑分析法可以分为_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_法和_____库仑滴定法__法两种。
库仑分析的先决条件是__电流效率100%___, 它的理论依据为_法拉第定律_。
4. 确定电极为正负极的依据是 (1 )(1)电极电位的高低(2)电极反应的性质(3)电极材料的性质(4)电极极化的程度5. 电位法测定时,溶液搅拌的目的(2)(1)缩短电极建立电位平衡的时间(2)加速离子的扩散,减小浓差极化(3)让更多的离子到电极上进行氧化还原反应(4)破坏双电层结构的建立6. 影响经典极谱分析灵敏度的主要因素为(2)(1) 迁移电流的存在(2) 充电电流的存在(3) 氧波的出现(4) 极大现象的出现7.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水中F-含量时,需加入T SAB溶液,此时测得结果是(4)(1)水中F-的含量(2)水中游离氟的总量(3)水中配合物中氟的总量(4)(2)和(3)的和8. 用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为( 4)(1)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高(2)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低(3) 体积要大,其浓度要低(4) 体积要小,其浓度要高9. 控制电位库仑分析的先决条件是(1)(1)100%电流效率(2)100%滴定效率(3)控制电极电位(4)控制电流密度10.极谱分析中驱除溶液中的溶解氧, 在任何溶液均可用___氮气__驱除, 酸性溶液可用___CO2(或加入碳酸盐)__驱除, 碱性溶液可用__无水亚硫酸钠__消除。
11.在1mol/L HCl 电解质中,某金属离子的极谱还原波是可逆的,(1) 用经典极谱法测得如下数据:电极电位,E(vs SCE)/V 扩散电流,i/μA-0.515 2.0-0.539 4.0-0.561 6.0平均极限扩散电流为 10.0μA ,计算此还原波的ϕ1/2和n 。
(2) 汞柱高度为 64cm 时,平均极限扩散电流i d = 10.0μA ;当汞柱高度升到 81cm 时,平均极限扩散电流i d 为多少?解:(1) 根据E = E 1/2 + 0.059/ z lg[(i d -i )/i ] 可知- 0.515 = E 1/2 + 0.059/ z lg(10.0 - 2.0)/2.0 ...........①- 0.539 = E 1/2 + 0.059/ z lg(10.0-4.0)/4.0 ...........②解联立方程组,得z = 1 E 1/2 = - 0.55 V(2) 已知 , h 1= 64 cm , i d1 = 10.0 μA h 2=81cmi d1/i d2= h 11/2/h 21/2i d2 = i d1×(h 2/h 1)1/2=10.0×9/8 = 11.25μA12. 将某轻烃气流20.00L 流过库仑池,其中氧消耗的电量为3.31mC ,试计算试样中O 2 的含量(以mg/L 表示)。
解:=(3.31mC/96500)×(32/4)=2.744×10-4mg试样中O 2 的含量=2.744×10-4mg/20.00L=1.372×10-5mg/L13.将0.0231g 某一元有机酸试样溶解在乙醇---水混合物中,以电解产生的-OH 离子滴定此溶液,用酚酞作指示剂,当达到终点时,通过电流的时间为402s ,滴定时的电流强度为0.0427 A 。
试计算该一元有机酸的百分含量。
解:g nF it m 410779.19648714020427.0-⨯=⨯⨯== 该有机酸的百分含量为:%0.77%1000231.010779.14=⨯⨯==-样m m w 14. 写出电位分析法、电重量分析法,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库仑滴定法、直流极谱法测定物理量和定量分析的理论公式。
方法测定物理量定量分析的理论公式电位分析法EE = E θ+ RT /Z i F ×ln f 0c 0/f R c R电重量分析法mc = m /MV库仑分析法Qc = Q /nFV库仑滴定法i 1tm = M i it /nF直流极谱法i d i d (A) = 607×nD 1/2m 23/t 16/c15.何谓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指示电极:对待测溶液的成分产生响应,但在整个测试期间却不引起待测溶液本体成分可觉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