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形势与政策》概述

合集下载

形势与政策讲稿范文

形势与政策讲稿范文

形势与政策讲稿范文尊敬的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当前的形势与政策。

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和变化的时代,了解形势与政策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形势是指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政策则是国家或组织为了应对形势、实现目标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和策略。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国际形势。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如中国、印度等,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而传统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等,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诸多挑战。

国际贸易摩擦成为了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采取了加征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这不仅影响了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也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了不确定性。

同时,科技的飞速发展也在重塑着国际竞争格局。

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突破,为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引发了关于科技伦理、数据安全等方面的担忧。

在政治方面,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新兴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逐渐提升,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着改革和完善的迫切需求。

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依然存在,如中东地区的局势动荡、朝鲜半岛的核问题等,这些都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构成了威胁。

再把目光转向国内形势。

我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意味着我们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

创新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投身于创新创业的浪潮中。

同时,政府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如 5G 技术、高铁、新能源汽车等。

在社会领域,我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教育公平、医疗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养老压力的增大,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概括

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概括

形势与政策课程内容概括
《形势与政策》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国内外形势和政策,增强对国家发展、国际关系、社会问题等方面的理解和把握。

课程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内外形势分析。

通过对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的分析和解读,使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趋势和变化,把握未来发展方向。

二、政策解读与思考。

对于国家重大政策和法规进行详细解读,分析其背景和目的,帮助学生理解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并思考其影响和意义。

三、社会问题分析。

对于当前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如经济、文化、环保、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认识社会问题的本质和影响,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国际关系研究。

通过分析世界主要国家的战略、政策和行动,了解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和主要趋势,掌握国际合作和竞争的规则和方式。

五、实践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现实中的案例和事件,帮助学生理解政策和形势对于实际问题的影响和作用,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1 -。

形势与政策课程描述备课讲稿

形势与政策课程描述备课讲稿

形势与政策课程描述备课讲稿课程描述(⼀)《形势与政策》(代码:A000024)建议学分:1建议课时:16(理论教学16学时)课程定位: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针政策的重要途径,是⾼等学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

先修与后续课程:实⾏分学期讲座,每学期4课时,1-4个学期开设。

⼤⼀期间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同时进⾏,⼤⼆在完成⼤⼀两门公共基础课的基础上继续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

教学⽬标要求:本课程以马列主义、⽑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国际形势,特别是我国改⾰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进⾏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

要求学⽣能够了解国内外重⼤时事,全⾯认识和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针和政策,从⽽正确认识党和国家⾯临的形势和任务,理解和拥护党的路线、⽅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标的信⼼和社会责任感,提⾼投⾝于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觉性,增强爱国主义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的⼈⽣定位和奋⽃⽬标。

教学内容介绍:《形势与政策》包括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

1.理论学习:根据中宣部、教育部每学期下发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形势与政策课紧密围绕党和国家重⼤的理论政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等⽅⾯与时俱进设定教学内容,由思政课教学部召开教育教学专题会议,共同确⽴每学期具体授课内容。

2.实践学习:学⽣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各项服务学习活动,⼤⼆的服务学习成绩计⼊《形势与政策》考试成绩中。

教学⽅法与⼿段:(⼀)教学⽅法教学以激发学⽣⾃主学习为⽬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为主体,采⽤参与式、互动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式⽅法。

1、问题驱动教学法课堂教学⽅法的改⾰以调动学⽣的积极性为核⼼,推⾏问题驱动教学模式。

2、视频冲击教学法教师及时搜集视频资料,并构建视频资源库。

形势与政策第一讲

形势与政策第一讲

《形势与政策》第一讲、绪论:关于《形势与政策》这一门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的目的和意义、课程性质及其主要内容,让学生明白形势、政策的涵义、分类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引导大学生认识形势、理解政策、明确责任,也帮助大学生养成分析的习惯、学会分析的方法、提高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形势、政策的涵义及分类2,《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内容3,学习《形势与政策》目的与意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对象】大二各专业学生【教学过程】◆课堂引入:一则寓言引发的思考(播放幻灯片)航船和木板在无边无际的太平洋中相遇。

“你要去哪里?”木板问航船。

“我要航行到墨西哥湾,你呢?”“我,我也不知道我要漂向哪里。

”“什么?在广阔的太平洋中你却在漂泊……”航船有些着急。

“这又会怎么样呢?我已经从印度洋漂向了太平洋,还不是在漂!”木板无所谓地说。

“可太平洋是你要去的地方吗?”“哦,这倒提醒了我,其实我一直想去非洲的好望角。

”“没有方向的努力,只能是漂泊,永远也到不了自己要去的地方。

”说完,航船向着墨西哥湾方向的航线驶去…..这一则寓言已经给大家播放了,在一则寓言当中,航船想去墨西哥湾,而木板却在海上漫无目的的漂流,这多么像我们在大学校园里面所常见的一幕啊,有的同学早出晚归,上课积极,闲暇的时间要么去做兼职,要么就是泡在图书馆里,借助我们四川排名第二,仅次于四川大学的图书馆,获取课本外的知识,而有的同学则是不见太阳不起床,到中午的时候也懒得去食堂吃个饭,要么就是泡面,要么叫人带饭,整天宅在寝室里,你以为他在学习,其实在上网、在睡觉,生活过的浑浑噩噩。

通过刚才这一则寓言,同学们你们获得了什么启示呢?(3—5人课堂互动)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我总结出2条启示:第一条,我们可以选择像航船一样航行,也可以选择像木板一样漂泊,而决定这种选择的就是你要行驶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第二条,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形势与政策概述学习资料

形势与政策概述学习资料

3.系统性原则
要求人们在分析形势时,要将事 物的各个因素(层次、环节)联系起 来,并把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加以 研究。
4.本质性原则
要求人们在分析形势时,要 透过各种现象,抓住决定事物发 展方向的主要矛盾、因素或力量。
(三)能否正确分析、 判断形势的作用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单位,无 论是一个政党、还是一个集团,无论是 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凡是能取得 胜利,都是对形势正确地分析、判断的 结果;凡是遭受挫折,都是对形势错误 地分析、判断的结果。
政策的特征:
❖ (一)原则性和灵活性 ❖ (二)现实性和长远性 ❖ (三)稳定性与可变性
(一)原则性和灵活性
❖ 政策作为一种行为准则。体现了事物的本质 和规律,具有高度的原则性,任何组织和个 人,都 必须坚决维护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 政策的灵活性是指有时在制定和执行政策睦 也应有一定灵活性,允许人们在基本政策的 指导下,可以因时因地制定一些具体、灵活 的政策。
形势与政策概述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
课程导入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鞠躬尽粹,死而后已” “以天下为己任”“风 声、雨声、读书声声声 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大学生除 了读书,还应关心时事。
❖ 形势与政策课将为我们 提供一个看中国、看世 界的窗口
❖ 古有“识时务者为俊杰” 之说。当今所说的“识 时务”就是大家要顺应 形势、把握政策,从而 调整大学生活。自觉成 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因此,形势是静态形象和动态趋向的统一。 看形势,既要看当前的静态表现,也要看由 于各种因素影响将出现的发展趋势。
(二)分析形势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时空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本质性原则

形势与政策第一讲

形势与政策第一讲
12
地缘政治理论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可说是近代地缘政治 思想的先驱者,也是第一个积极强调地缘 政治重要性的学者。他在其1897年出版的 《政治地理学》中提出了“国家有机体” 论。 拉采尔认为,国家像生物一样,是一种生 物有机组织形式,其社会行为遵循生物规 律。 瑞典政治学家克哲伦被称为近代地缘政治 学之父,他首创“地缘政治”一词。
以中日钓鱼岛争端为例
中日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国际关系 史 中日关系政冷经热——相互依存理论 和地缘政治学 日美安保条约——现实主义理论
1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时代使国家的内政 外交更加密不可分。人们对了解国际问题 的来龙去脉更为关注。国际关系史已成为 现代知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段历史涵盖自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 近三百多年的国际关系。欧洲是这三百多 年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
国家利益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只 有在主权国家的情况下才存在。 国家利益的三个发展阶段:国家至上阶段 、王朝利益阶段和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利益 阶段 国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s):国际政治范 畴中的国家利益,指的是一个民族国家的 利益,与之相对立的概念是集团利益、国 际利益,或世界利益。
10
相互依存理论
相互依存被视为“现代国际体系的根本特征” ; 基欧汉和奈把相互依存定义为“彼此之间的依 赖”,并认为相互依存意指“敏感性”和“脆 弱性”。 基欧汉和奈认为,相互依存是指国际社会中不 同角色之间互动的影响和制约关系,这种互动 的影响和制约关系可以是对称的或不对称的, 其程度取决于角色对外部的“敏感性”和“脆 弱性”的大小。 霍夫曼认为,相互依存意指“社会的相互渗透 ”,“世界经济中不同国家政策的相互联系”

《形式与政策》课件

《形式与政策》课件
《形式与政策》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形式分析 • 政策解读 • 案例分析 • 形势展望 • 总结与思考
01
引言
课程背景
当前国际形势的挑战 与机遇
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 注和需求
国内外政治、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课程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时事政治动 态
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应对国际形 势的变化
06
总结与思考
学习收获
了解国家政策
通过学习《形式与政策》PPT课 件,我深入了解了国家在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政策,对国 家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拓宽国际视野
该课件对国际形势进行了深入剖 析,使我能够站在更广阔的角度 看待世界,增强了对国际关系的
理解。
提升分析能力
通过分析案例和数据,我学会了 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提高了自己的分析能力和解决
通过学习《形式与政策》PPT课件,我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将所学知 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价值。同时,通过实践不断丰富和修正理论知识 ,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地方经济政策
涉及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产业 布局、招商引资等方面。
地方文化政策
涉及地方文化事业发展、文化 遗产保护、地域文化传承等方
面。
地方社会政策
涉及地方社会保障制度、公共 服务和民生工程等方面。
国际政策
外交政策
涉及国家对外关系、国际合作 和外交谈判等方面。
贸易政策
涉及国家对外贸易、关税和贸 易壁垒等方面。
经济形式
全球经济复苏
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

形势与政策绪论概述

形势与政策绪论概述

当今国际总体形势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
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欧盟现有28个成员国, (2013年7月1日克罗地亚正 式加入欧盟后为28个)人口5 亿,GDP16.584万亿美元。 欧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 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 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 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 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 展”。
在社会历史领域,形势是社会事物的现状和发展态势的 综合反映,主要是指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国防、外 交等各个领域的现状及其变化情况,也包括国际国内发生的 重大事件以及公众对这些事件的态度等。
从广义上来讲,世情、国情、党情、社情和舆情等,都 可以视为形势。
形势的分类: 空间:国际形势、国内形势,整体形势、局部形势; 时间:当前形势、未来发展形势 领域:经济形势、政治形势、文化形势、社会形势、生态
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层面: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及 其关系的能力,能够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准 确的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当今国际总体形势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 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 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 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 挡的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不 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 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国与国相 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力量对 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 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
孙中山先生所说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者则 昌,逆之者亡”。 这里的 “潮流”就是指历史发展 的规律和世界形势发展变化的根本走向、总体趋势。
及一 相、 互形 关势 系与
政 策 的 基 本 特 征

第一讲 形势与政策

第一讲 形势与政策

(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952年仅119元,1978年上升到381元后,迅速
提高到2008年的22698元。扣除价格因素, 2008年比1952年增长32.4倍,年均增长6.5%, 其中1979—2008年年均增长8.6%。
(3)财政收入:
1950年只有62亿元,到2008年突破6万亿元大关,

四方面改革成效显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98%以上商品、95%以上生产资料产品价格市场决 定” 建国初期,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发挥了社会主义集中 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使我国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工业基 础初步建立。在此后数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国 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进步和深化,最终突破了 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 义的传统观点,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
(1)国内生产总值(GDP): 1952年只有679亿元,到1978年增加到3645亿
元,2008年超过30万亿元,达到300670亿元, 年平均增长8.1%,比1952年增加了77倍。中国 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 教授曾形象地描述,如今一天创造的财富量就超 过了1952年一年的总量。在世界所占比重也从 1978年的1.8%,提高到2008年的6.4%,位居美 国和日本之后,居世界第3位。
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时,我国 的粮食产量只有1.13亿吨。2008年,我国粮食产 量达到5.29亿吨,自给率高达95%,粮食产量60 年增长3.7倍,人均产量增长91%。
(7)工业品产量:
2008年与1949年相比,纱产量由32.7万吨增加
到2149万吨,增长64.7倍;布由18.9亿米增加到 710亿米,增长36.6倍;原煤由0.32亿吨增加到 27.93亿吨,增长86.3倍。一些产品在国际市场 的地位已举足轻重。解放初期,我国钢产量居世 界26位,原油居27位,发电量居25位。如今, 主要农产品中,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 籽、茶叶、水果等产量已稳居世界第1位;主要 工业产品中,钢、煤、水泥、化肥、棉布居第1 位;发电量居第2位;原油产量居第5位。

形势与政策第一课

形势与政策第一课
形势与政策
郑州电力学院思政部
2012.02.16
教学内容
• 1.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理论 . • 2.形势与政策的基本概念 .形势与政策的基本概念 • 3. 当前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与我国外交面临 的新挑战 • 4.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 • 5. 认真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 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

现实需要和自身的要求, 现实需要和自身的要求,汇集到 一点:关心天下大事——形势;把握 形势; 一点:关心天下大事 形势 科学对策——自觉学习、理解并模范 自觉学习、 科学对策 自觉学习 执行党和国家针对复杂形势而制定的 各种政策。 各种政策。 • 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课,将作为青年 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帮助我们审时度 开阔视野,把握时代脉搏, 势,开阔视野,把握时代脉搏,紧跟 时代步伐,提高分析认识形势、 时代步伐,提高分析认识形势、理解 执行政策的能力和素质。 执行政策的能力和素质。
1.形势的含义及分类 .
• • (1)形势的含义 ) 形势,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 形势,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在 人类活动领域, 人类活动领域,形势是社会各领域事物的现状和 发展态势的综合反映,即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 发展态势的综合反映,即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 文化等领域静态和动态的统一, 文化等领域静态和动态的统一,现象与本质的统 是各领域内部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 一,是各领域内部诸多因素的综合反映。 • 形势有两层含义, 形势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客观事物 发展的现状,这是事物的静态状况。 发展的现状,这是事物的静态状况。第二层含义 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趋势,这是事物的动态状况。 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趋势,这是事物的动态状况。 形势是客观事物静态和动态、 形势是客观事物静态和动态、现状和趋势的统一 体。

《形势与政策专题》课件

《形势与政策专题》课件

民主性原则
政策制定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充分 体现民意,增强政策的代表性和包容 性。
系统性原则
政策制定应全面考虑各种因素,注重 政策的整体性和协调性,避免政策冲 突和矛盾。
实践性原则
政策制定应基于实际情况,充分考虑 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增强政策的针 对性和可操作性。
政策执行的过程与监督
政策宣传与解读
政策调整与改进的必要性
应对环境变化
随着环境的变化,原先的政策可能不再 适用,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新的
形势。
解决政策问题
针对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以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政策效果
通过政策调整和改进,可以优化政策 的实施方式和方法,提高政策的效果 和效益。
增强政策可持续性
通过政策调整和改进,可以增强政策 的可持续性和长期效应,避免政策的 短期行为和不可持续的后果。
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01
不断学习和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积极应对挑战
02
面对各种挑战和机遇,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03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实现个人价值和社
会价值的统一。
THANKS
感谢观看
《形势与政策专题》ppt课件
目 录
• 形势与政策概述 • 国际形势分析 • 中国国内形势分析 • 政策制定与执行 • 形势与政策的发展趋势 • 应对策略与建议
01
形势与政策概述
形势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形势的定义、特点
详细描述
形势是指当前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它具有客观性、动态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第一讲把握时代脉搏——形势与政策概述

第一讲把握时代脉搏——形势与政策概述
第一讲
人们其实既是历史的 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 人。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第一节 形势与政策的含 义、特征 第二节 形势与政策的 关系 第三节 分析形势与政策 的原则、方法
第一节
形势与政策的 含义、特征
※ 《孙子兵法》 ○《形篇》:胜者之战民也,若 决积水与千仞之溪者,形也 ○《势篇》:故善战人之势,如 转圆石与千仞之山者,势也
(摘自:田平,我国基本国策的内容及渊源,十堰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2008(4))
一国政府或议会正式发表的重要文件或报告书的封面 有它惯用的颜色,白色的叫白皮书(如葡萄牙),蓝色的 叫蓝皮书(如英国),红色的叫红皮书(如西班牙),黄 色的叫黄皮书(如法国),绿色的叫绿皮书(如意大利), 因而白皮书、蓝皮书等往往成为某些国家的官言文书的代 号。但事实上,一国使用的颜色不限于一种。 通常情况下,白皮书,是由官方制定发布的阐明及 执行的规范报告。蓝皮书,是由第三方完成的综合研究报 告。绿皮书,是关于乐观前景的研究报告。红皮书,是关 于危机警示的研究报告。 ……
※ 所谓的政策,是国家或地区、 政党等组织机构在特定时期为实 现或服务于某一目标所采取的政 治行为或确定的行为准则
我国最早提出的基本国策,是1982年9月1日胡耀邦在 十二大报告中以党的报告的形式提出的“实行计划生育,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一)以法律形式确定的 (二)以党代会报告或文件的形式确定 (三)以政府工作报告形式确定 (四)以国家计划纲要形式确定 (五)以政府白皮书的形式确定 (六)以政府规章形式体现
事上所说的势。
※ 所谓的形势,是指客观事物发展 的状况和趋势 ○第一层涵义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现 状,这是事物的静态状况 ○第二层涵义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趋 势,这是事物的动态状况

《形势政策》教学提纲与讲稿

《形势政策》教学提纲与讲稿

2008年下半年《形势与政策》课第一讲:《学习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农村的改革发展》一、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一)国际背景:1、世界粮食危机 2、美国次贷危机和金融海啸(二)国内背景:1、国家粮食安全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但城乡间差距仍然较大,甚至还有扩大趋势。

3、出口形势严峻,急需启动内需。

二、《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主要内容要点(一)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1、中国已初步形成适合国情和生产力的农村经济体制2、三中全会文件称中国城乡结构造成深层次矛盾突出(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1、中共提出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2、中共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须遵循党管农村工作等原则(三)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1、三中全会文件提赋予农民更充分有保障土地承包权2、中央文件提出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权3、文件提允许农民参与开发集体土地建设非公益项目4、中央文件提出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比例5、文件提出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资6、中央文件提出逐步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7、三中全会文件提出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8、中央文件提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9、中央文件提推进户籍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10、三中全会文件称2012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1、三中全会文件提出要杜绝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2、文件提出建立外资并购境内涉农企业安全审查机制(五)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1、中央文件称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免费2、中央文件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须尽快惠及全体农民3、中央文件称反对利用宗教宗族干预农村公共事务(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1三中全会文件称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2加强农村党的建设三、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第一讲《形势与政策》概述

第一讲《形势与政策》概述

第一讲《形势与政策》概述形势与政策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和背景下,对国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形势与政策的制定涉及到国家的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和引领作用。

形势与政策的概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形势与政策的制定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环节。

一个国家的治理处于不同的阶段和特定的环境中,需要及时对国内外形势进行分析和研判,掌握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和动态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和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形势与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是国家领导力的重要体现。

其次,形势与政策的制定需要准确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对形势和政策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判,需要大量的信息和数据来支持。

政府机构和研究机构需要进行深入调研和采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等手段,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可靠的数据。

只有准确地了解国内外的形势和趋势,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

第三,形势与政策的制定需要根据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战略需要。

在制定形势与政策的过程中,需要将短期利益与长期发展进行统一、政策制定者需要充分考虑国家的长远利益,明确国家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政策。

最后,形势与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和意见。

政策的制定涉及到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需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政府机构可以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的意见等方式,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和磋商,为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形势与政策的制定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环节,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和引领作用。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和调整政策,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变化,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形势与政策的制定需要广泛的信息和数据支持,需要充分考虑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战略需要,需要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形势与政策第一讲概述

形势与政策第一讲概述

《形势与政策》 第一讲 形势与政策基本理论概述
(三)判断形势的标准 1. 生产力标准概述
生产力标准就是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作为衡量和检验一切社会现象有无历史进步性的根本 尺度。
毛泽东: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 的的是邓主力作发解小义,用展放平 社是的是生:会否好否产一的越坏有力切生来、帮。工产越大 助作力提小及的,高,其评是人归帮判否民根助标有的到的准利生底大主于活,小要增水看,平看强它看“社。对它是会”中是否主国束有义社缚利国会生于家的产发的生力展综产,社合力还会国
“与时俱进”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形势与政策》 第一讲 形势与政策基本理论概述
2. 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
第一,群众性、实践性原则 第二,民主性、科学性原则
一是要深入到群众中调查研究,掌握足够的、准确的信息。
决有二策关第 第决中是科科策各充三 四学学民个分化 方, ,主成发是法化员针可动指,是的群对行在力指积众决求性性在极来策使顾性、 、确中决全和定明 实根策大创满据更确 效局造意辩完的性性 性的证备前,政原 原唯、提使策物更则 则领下方主正,导案义确充机或认,分关修识更在发改论能挥制既原反社定定理映会政的,客政运观策用事。 物列是的第策宁最规的“五:实律时两“际性,候个方的。能系大针政够局统明策集”确。性思思的”广、想政益连策,是续集最中性好大原的家政则的策智。慧原。则明确的政策,
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形势与政策》 第一讲 形势与政策基本理论概述
《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方法
相对稳定的内容和有关理论、知识以及每 个时期变化了的新形势和新政策,通过较 为系统的课程或专题讲座学习;

形势与政策绪论概述

形势与政策绪论概述

当今国际总体形势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 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2009年10月20日,希腊政府宣 布当年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比例将超过12%,远高于欧盟设定 的3%上限。随后,全球三大评级公 司相继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欧 洲主权债务危机率先在希腊爆发。 2010年3月进一步发酵,开始向“ 欧洲五国”(葡萄牙、意大利、爱 尔兰、希腊、西班牙)蔓延。
只有站在人民大众和国家的立场上,注意维 护全局的利益,对事物的认识才能符合实际,其 结论才是正确的 。
其次,要树立正确观察分析形势的基本观点
(1)实事求是的观点 (2)普遍联系的观点 (3)历史的、发展的观点 (4)实践的观点
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方法
知识层面:
了解国际、国内的基本形势及其变化; 了解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和经验; 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 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 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 改革措施。
当今国际总体形势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但一超多强的格局仍未改变
当今国际总体形势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但一超多强的格局仍未改变
当今国际总体形势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但一超多强的格局仍未改变
当今国际总体形势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但一超多强的格局仍未改变
当今国际总体形势
那么,国民党究竟是如何失去政权的呢? 著名史学家金冲及在其《20世纪中国史纲》中对此给出的解释 是:导致战争胜败的不只是双方军事和经济力量的对比,更重要的 是人心的向背,也就是谁能得到中国最大多数民众的支持。正所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实事求是是分析形势的基本观点
——计划经济体制 邓小平:“冷静观察、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沉着应对。” —— 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 ——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矛盾分析和阶级分析是分析形势的基本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是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 规律即矛盾观点去观察分析问题,就是矛盾分 析的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 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的社会现状 和历史现象。 “台湾问题” 另外:归纳演绎的方法、分析综合的方法、比较 首先要求分析各阶级在一定生产关系中的经济地位及其 分类的方法;实践调查的方法 。 剥削阶级消灭后今天还有没有阶级斗争? 不同阶层的差别和矛盾。
二、政策概述及制定政策的依据、原 则和程序
(一)政策概述 (二)制定政策的依据、原则和程序 (三)检验政策的客观标准
(一)政策概述
1. 政策的概念及要件
政策是指国家、阶级和政党等组织机构为实现某一目标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而确定的行为准则。 路线、方针、政策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 路线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所采取的基本准则。从 范围上看,有总路线和具体工作路线;从内容上看, 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方针是指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达到一定目 标而制定的指导原则,有总方针和基本方针之分。 路线、方针、政策之间是制约和服从的关系。 意思相近,在内涵上无本质区别。
其次还要分析各阶级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及其力量对 比的变化。 工作重心转பைடு நூலக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三)判断形势的标准 1. 生产力标准概述
生产力标准就是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作为衡量和检验一切社会现象有无历史进步性的根本 尺度。
毛泽东: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 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中国社会的生产力 邓小平:一切工作的评判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 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的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还 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 是解放生产力。 力,是否越来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 形势的分类
国际形势 地区形势(中东局势、欧洲局势、非洲 局势等) 过去已发生的有定论的形势 正处于发展过程中情况尚不完全明确的形势 国内形势(内地形势、沿海形势、特区 发展现状明确的形势 形势、省市形势、农村形势、工厂形势、 超前预测的发展趋势 学校形势等)
空间 时间
内容 层次
政治形势 经济形势 军事形势 主要形势和非主要形势 外交形势 基本形势和非基本形势 文化教育形势 全局形势和局部形势 科技形势 一般形势和特殊形势
2. 确立生产力标准的根据
第一,生产力具有最终决定性,它是社会发展的 最终决定力量。 第二,生产力具有客观物质性,衡量一个社会发 展形势主要是客观物质力量而不是观念意识。 第三,生产力具有历史进步性,它是衡量人类社 会进步的标志。
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 判断形势的好坏,既要看生产力标准,还要看社会 制度是否进步了,以及社会精神文明是否发展了。
(二)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 方法
1. 正确立场是观察分析形势的根本要求
“立场”,是指观察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 所抱的态度。 “形势好得很” 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 正确的立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 点分析形势,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 “形势糟得很” 事物的本质,达到对形势的正确认识。
3. 形势的基本特征
(1)客观性 (2)变化性——发展性 (3) 阶段性 —— 相对稳定性 如果形势发展的总趋势是好的,哪怕同时还存在各种发展 一是形势的内容是指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事物的 中的问题,我们也切不可抓住发展中的问题,犯以偏概全 (4)相关性 现状和发展态势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凭空想象。 的错误。 二是判断形势好坏的根本标准——生产力标准,也 (5)规律性 如果形势总的发展趋势不利于社会进步,要善于发现形势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同样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第一讲 《形势与政策》 基本理论概述
形势是党和国家制定各项方 针政策的基础和客观依据。
引 言
正确的政策是党和国家事业 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目录
一、形势概述及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 点和方法 二、政策概述及制定政策的依据、原则和 程序 三、高等学校开设形势与政策的必要性
一、形势概述及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 观点和方法
政策的要件

政策必须具备四项条件:主体、对象、内 容和作用。
政策的主体(国家、政党、阶级 ) 政策的对象(农业、工业、外交、对外开放等 ) 政策的内容(路线、方针、原则、措施、对策 ) 政策的作用(指导性、规范性等 )
2. 政策分类
广义的政策包括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狭义的政策仅指各项具体政策。 宏观政策 微观政策 纵向 总政策 基本政策 具体政策
(一)形势概述 (二)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方法 (三)生产力是判断形势的根本标准
(一)形势概述 1. 形势的概念
形势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状况和趋势,是 社会各领域事物的现状和发展态势的综合反映。
☆形势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现状(现在), 这是事物的静态状况。 领域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民族构成、人 第二层含义是指客观事物发展的趋势(未来), 口状况、历史传统、社会制度、经济结构、政治状 这是事物的动态状况。 况、军事状况、文化条件和国际环境等诸多因素。
“9·11事件”是国际形势和美国对外关系的分水岭。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趋势中好的可变化因素,促使其作用充分发挥,以促进形 亚洲“金融危机” 一方面要求人们在观察形势和制订政策时必须从客观形势发 势发展总趋势向好的方面转化。 展的实际出发,努力使自己分析和观察形势的结论、观点、 《三国演义》中“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政策、方针符合形势发展的客观实际;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人 们科学预见形势和引导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