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药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药学(第一章解表药)PPT课件
.
药材
30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 效]: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临床应用]:
1 . 用于外感风寒表夹湿证。解表湿要 要,如:九味阳经和督 脉经的阳气,常用于肩周炎,颈椎病。
如蠲痹汤加减治疗肩周炎
羌活、桂枝、当归、没药、桑枝、防风、 姜黄、天麻、蜈蚣。
.
12
麻黄与桂枝
药物 相同 发汗力 功效 点
主治
麻黄 辛 大 温 解
兼能宣 肺平喘, 利水退 肿
表寒 实证
桂枝 表 小
兼能温 表寒 经通阳 虚证
.
用法
自汗 盗汗
虚喘禁 用
温热
血热
月经禁
用
13
紫苏
来源:为唇形科 一年生草本紫苏 的干燥茎、叶, 其叶称紫苏叶, 其茎称紫苏梗。 全国各地均产, 夏季枝叶茂盛时 采收茎叶,阴干, 切段,生用。
3 . 用于胸痹,痰饮,水肿及心动悸,脉结代。 如:瓜蒌薤白桂枝汤、炙甘草汤。
4、用于膀胱气化不利的小便不利,五苓散 5、用于子宫肌瘤、桂枝茯苓丸。 6、振奋脾阳用:苓桂术甘汤
.
10
[用法用量]:煎服,3~ 10g。
[使用注意]:凡温热病、阴虚阳盛及血热妄行、 月经过多者,均忌用。
.
11
[性能特点]:本品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 既能温通扶阳、助卫实表而发汗解肌,治外 感风寒表证,无论表实无汗或表虚有汗皆宜; 又能温经通脉、散寒止痛、通阳化气,治寒 凝血滞之痹证、脘腹冷痛、痛经闭经,或水 湿内停之痰饮、水肿及心阳不振、血脉不利 之胸痹、心痛或心悸、脉结代等证。
.
药 材
14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经。 [功 效]: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
药材
30
[性味归经]: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 效]:发散风寒,胜湿止痛。 [临床应用]:
1 . 用于外感风寒表夹湿证。解表湿要 要,如:九味阳经和督 脉经的阳气,常用于肩周炎,颈椎病。
如蠲痹汤加减治疗肩周炎
羌活、桂枝、当归、没药、桑枝、防风、 姜黄、天麻、蜈蚣。
.
12
麻黄与桂枝
药物 相同 发汗力 功效 点
主治
麻黄 辛 大 温 解
兼能宣 肺平喘, 利水退 肿
表寒 实证
桂枝 表 小
兼能温 表寒 经通阳 虚证
.
用法
自汗 盗汗
虚喘禁 用
温热
血热
月经禁
用
13
紫苏
来源:为唇形科 一年生草本紫苏 的干燥茎、叶, 其叶称紫苏叶, 其茎称紫苏梗。 全国各地均产, 夏季枝叶茂盛时 采收茎叶,阴干, 切段,生用。
3 . 用于胸痹,痰饮,水肿及心动悸,脉结代。 如:瓜蒌薤白桂枝汤、炙甘草汤。
4、用于膀胱气化不利的小便不利,五苓散 5、用于子宫肌瘤、桂枝茯苓丸。 6、振奋脾阳用:苓桂术甘汤
.
10
[用法用量]:煎服,3~ 10g。
[使用注意]:凡温热病、阴虚阳盛及血热妄行、 月经过多者,均忌用。
.
11
[性能特点]:本品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 既能温通扶阳、助卫实表而发汗解肌,治外 感风寒表证,无论表实无汗或表虚有汗皆宜; 又能温经通脉、散寒止痛、通阳化气,治寒 凝血滞之痹证、脘腹冷痛、痛经闭经,或水 湿内停之痰饮、水肿及心阳不振、血脉不利 之胸痹、心痛或心悸、脉结代等证。
.
药 材
14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经。 [功 效]: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
解表药-中药PPT课件
6
麻黄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10g;或 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吹鼻,或研末 敷。解表宜生用,平喘宜蜜炙用或生用。 小儿、年老体弱者宜用麻黄绒。 【使用注意】本品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 汗、阴虚盗汗及肾虚咳喘者忌服。 【药理】本品有促进发汗、解热、镇痛、 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过敏、镇咳、祛 痰、平喘、利尿、强心、升高血压及兴奋 中枢等作用。了解
第一章 解表药
编辑版ppt
1
第一章 解表药
•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
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本类药多具辛味,主入肺与膀胱经,
性善发散,能使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
主具发散解表功效,兼能宣肺、利水、透
疹、祛风湿等。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外感风寒或风热所
致的等表症。部分药物还可用于
类 别 植物 原植物 伞形科植物羌活、宽叶羌活 药 材 根茎、根
编辑版ppt
18
羌活
【功效】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病证】
(1)风寒表证,表证夹湿,风寒头痛。主 入太阳经,善治太阳经头痛(头痛连及项 背)。 (2)风寒湿痹。善治腰以上风寒湿痹。
编辑版ppt
19
细辛
编辑版ppt
20
细辛
编辑版ppt
7
桂枝
类 别 植物 原植物 樟科植物肉桂 药 材 嫩枝
编辑版ppt
8
桂枝
• 【功效】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主治病证】 (1)风寒表虚有汗,风寒表实无汗。 (2)风寒湿痹,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 经闭,癥瘕。 (3)胸痹作痛,阳虚心悸。 (4)虚寒腹痛。 (5)阳虚水肿,痰饮证。
咳喘、水肿、疹发不畅及风湿痹痛等。
中药学一解表药精品PPT课件
麻黄与桂枝的功效主治异同
相同点:二药都能发汗解表,治疗风寒表实 无汗证,常相须为用。同中之异:其中麻黄发汗 力强,桂枝发汗力弱,然桂枝味甘兼补,又宜于 风寒表虚有汗证。不同点:麻黄又能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治风寒犯肺之咳喘以及风水水肿等, 为桂枝所不俱;桂枝又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平冲降逆,治寒凝血脉证、胸阳痹阻证,蓄水证 和奔豚病等,为麻黄所不备。
白芷
散风除湿——特点:味辛 而外散风寒,气芳香而内 化水湿。应用:①风寒感 冒,②湿浊中阻证,③湿 盛带下证,④胃肠型感冒, ⑤风湿痹痛等。
通窍止痛——应用:①风 寒客于阳明经之前额头痛, ②鼻渊头痛,③牙痛等。
消肿止痛——疮疡肿痛。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21
细辛
菊花
疏散风热 —— 特点: 散风热之力和缓。
平肝明目 —— 特点: 既平肝又清肝。
清热解毒——疮疡肿 毒。
注意:黄菊花,白菊 花,野菊花。
桑叶与菊花功效主治异同
相同点: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肝潜阳, 用于风热表证,温病初期,肝热目赤、视 物昏花,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目眩等。 同中之异:疏散风热,桑叶优于菊花;清 肝明目、平肝潜阳,菊花优于桑叶。不同 点:桑叶又能清肺润燥、凉血止血、止汗, 治疗肺热咳嗽、肺燥咳嗽、血热证、自汗 盗汗等;菊花又能清热解毒,治疗疮疡肿 毒,是二者之异。
宣散透疹——用于麻疹外 出不畅。
祛风止痒——应用:①风 疹,②皮肤瘙痒等。
疗疮——疮疡初起。 炒炭止血——便血、崩漏、
产后血晕。
防风
解表祛风——特点:味甘 质润,为风药中润剂。应 用:风寒表证。
胜湿止痛——特点:配伍 引经药,无所不达,治一 身之痛。应用:一身之风 寒湿痹痛。
方剂学-解表剂PPT课件
-
20
6、寒闭失音
赵守真医案:汪某以养鸭为业,某晚归时,感觉不适,饮 冷茶一大钟,午夜恶寒发热,咳嗽声嘶,既而语言失音。 曾煎服姜汤冲杉木炭末数钟,声亦不扬。晨间,其父伴来 就诊,代述失音原委。因知寒袭肺金,闭塞空窍,故咳嗽 声哑。按脉浮紧,舌上无苔,身疼无汗,乃太阳表实证。 其声暗者,非金破不鸣,是金实不鸣也。由于贼风外袭, 玄府阻闭,饮冷固邪,痰滞清道,治节失职之所致。治宜 开毛窍宣肺气,不必治其暗。表邪解,肺气和,声自扬也。 疏麻黄汤:麻黄9克,桂枝、杏仁各6克,甘草3克。
按:此例患者受严冬风雪之寒气侵袭,致肺失宣降、寒凝气滞、耳窍不 通而致耳聋,故用麻黄汤发散风寒。风寒祛、耳窍通,耳聋自愈。
-
22
8、胸痹
刘某,男,56岁,1980年12月诊。胸闷,气短,胸痛彻背, 动则尢甚,时常发作一年余。近月余发作频繁。刻诊:气 短声低,气急而咳,痰少色白,畏寒怯冷,面色白光 白, 四肢欠温,舌暗苔白,脉细数无力。西医诊断为冠心病、 心绞痛。此乃胸中阳气不振,不能贯通心脉,则胸闷胸痛; 不能达于四末则四肢欠温;不能温分血肉则畏寒怯冷,时 时恶风。宜麻黄汤主之:炙麻黄6g,桂枝15g,杏仁6g, 炙甘草30g,薤白6g,附子30g(另包先煎)。服药3剂, 诸症消失。
温
解
以辛温解表药为主,常配:
表
1、活血通脉药(桂枝、川芎)
剂
2、宣降肺气药(杏仁、桔梗)
-
3
麻黄汤《伤寒论》
学习 外感风寒表实证的基础方
麻黄汤的典型性意义 基础方典型结构
-
4
主证病机分析:
外
感(
风太
寒
阳 伤
表 实
寒 )
证
卫阳被遏 营阴郁滞 肺气不宣
中药学8解表药ppt课件
火旺、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小柴胡汤、逍遥散、补中益气汤
柴胡 葛根
葛根
豆科野葛、甘葛藤干燥根 甘辛凉。归脾胃经。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口渴、消渴症、泻
痢 生用:解肌透疹生津;煨用:升阳止泻 化学成分:黄酮 葛根汤、升麻葛根汤、玉泉丸、气味白术散
总结
发汗解表、利水消肿:麻黄、香薷、浮萍 解鱼蟹之毒:紫苏、生姜 止血:荆芥(发散风寒药中) 发散风热、利咽:薄荷、蝉蜕、牛蒡子 发散风热、明目:菊花、桑叶、蝉蜕、决明子 发散风热、疏肝解郁:柴胡、薄荷 解表、透疹:荆芥、薄荷、蝉蜕、牛蒡子、葛
根、升麻 发散风热、清热解毒:菊花、升麻、牛蒡子 清利头目:蔓荆子
一、解表药概述
定义: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 药物。
主要功效:发散表邪(宣肺、利水、透疹、 祛风湿)
适应病证: 外感风寒或风热 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脉浮等
分类: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
辛温解表
麻黄(辛、苦、温;肺、膀胱经 )
麻黄科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草质茎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风寒表实、无汗、咳喘、水肿等 生用:解表 蜜炙:平喘 慎用: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肾虚咳喘 化学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 麻黄汤、麻杏甘石汤、小青龙汤
麻黄
桂枝
桂枝
樟科肉桂嫩枝
辛、甘、温;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温经通阳(生用)
风寒表实表虚均可、阳气凝滞等
有热像者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化学成分:挥发油(桂皮醛)
枳子汤
麻黄与桂枝比较
共同:发汗解表 不同点: 麻黄:发汗力较强、风寒表实、无汗 桂枝:发汗力较弱、风寒表实表虚、有汗无
二、多项选择题
柴胡 葛根
葛根
豆科野葛、甘葛藤干燥根 甘辛凉。归脾胃经。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口渴、消渴症、泻
痢 生用:解肌透疹生津;煨用:升阳止泻 化学成分:黄酮 葛根汤、升麻葛根汤、玉泉丸、气味白术散
总结
发汗解表、利水消肿:麻黄、香薷、浮萍 解鱼蟹之毒:紫苏、生姜 止血:荆芥(发散风寒药中) 发散风热、利咽:薄荷、蝉蜕、牛蒡子 发散风热、明目:菊花、桑叶、蝉蜕、决明子 发散风热、疏肝解郁:柴胡、薄荷 解表、透疹:荆芥、薄荷、蝉蜕、牛蒡子、葛
根、升麻 发散风热、清热解毒:菊花、升麻、牛蒡子 清利头目:蔓荆子
一、解表药概述
定义: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 药物。
主要功效:发散表邪(宣肺、利水、透疹、 祛风湿)
适应病证: 外感风寒或风热 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脉浮等
分类: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
辛温解表
麻黄(辛、苦、温;肺、膀胱经 )
麻黄科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草质茎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风寒表实、无汗、咳喘、水肿等 生用:解表 蜜炙:平喘 慎用: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肾虚咳喘 化学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 麻黄汤、麻杏甘石汤、小青龙汤
麻黄
桂枝
桂枝
樟科肉桂嫩枝
辛、甘、温;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温经通阳(生用)
风寒表实表虚均可、阳气凝滞等
有热像者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化学成分:挥发油(桂皮醛)
枳子汤
麻黄与桂枝比较
共同:发汗解表 不同点: 麻黄:发汗力较强、风寒表实、无汗 桂枝:发汗力较弱、风寒表实表虚、有汗无
二、多项选择题
解表药及解表方课件
之称。
l 温肺散寒,化痰饮 用于肺寒咳嗽痰多, 配干姜、半夏。
2024/5/4
12
8 辛夷 辛、温。入肺、胃经。
l 祛风散寒,善通鼻窍 治鼻病之要药。 用于治疗感冒鼻塞,脑颡鼻脓,浊 涕下流。如辛夷散(辛夷、酒知母、 沙参、木香、郁金、明矾)
2024/5/4
13
8
辛 夷
2024/5/4
14
9 苍耳子
天南星、全蝎等。
2024/5/4
23
6 牛蒡子 辛、苦、寒。入肺、胃经。
睛 感 清 桑 葛 l 疏散风热
生冒利叶根 云、咽、、 翳咽喉菊薄
l
解毒消肿 治疮黄肿毒。
等喉的花荷 。肿作均、
l
清肺利咽 治咽喉肿痛。
痛用有蝉
、,疏蜕
目主散、
赤治风牛
肿风热蒡
痛 热 、 子 2024/5/4
24
l l
7 桑叶 苦、甘、寒。入肺、肝经。
荆 防 败 毒
风寒挟湿之表证。发热无 汗,恶寒,皮紧肉硬,肢 体疼痛,咳嗽,舌苔白腻,
散 脉浮。
2024/5/4
30
荆芥
辛温解表
防风
发散风寒
2
羌活
祛风湿
解表祛邪
荆 独活
止痹痛
防 川芎
活血行气,散风止痛
败 毒
柴胡 茯苓
散 枳壳
前胡
桔梗
解表退热 渗湿利水
宽中理气
宣降肺气 止咳化痰
嗽肉热风 发
,硬无寒 汗
l 宣肺平喘 风寒或风热咳 喘,配石膏、杏仁、甘草。
l 利水消肿 水肿实证兼有 表证者,配生姜、白术
2024/5/4
6
2 桂枝 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
中药学基础解表药培训课件(共34张PPT)
培训专用
【用法用量】 煎服,2-9g。发汗解表宜生用, 止咳平喘多炙用。
【使用注意】 本品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自 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
培训专用
桂枝 《名医别录》
▪ [来源]为樟科 (Lauraceae) 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嫩枝。
培训专用
【药性】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1.风寒感冒
et Yuan
培训专用
【药性】 辛,温。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适应证】
1.风寒感冒。
2.阳明头痛,牙痛,风湿痹痛。 3.鼻渊。 4.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 煎服,3~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品辛香温燥,阴虚血热者忌服。
培训专用
细辛 《本经》
②胸痹心痛——胸阳不振,心脉瘀阻,桂枝能温通心阳,常与枳实、 薤白同用,如枳实薤白桂枝汤
③中焦虚寒,脘腹冷痛,与白芍、饴糖等同用,如小建中汤;
④脾阳不运,水湿内停----痰饮病眩晕、心悸、咳嗽者,常与茯苓、白术同 用,如苓桂术甘汤;
⑤膀胱气化不行----水肿、小便不利者,每与茯苓、猪苓、泽泻等同 用,如五苓散。
培训专用
羌活 《本经》
▪ [来源]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 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T. Chang
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的干燥根茎
和根。
培训专用
【药性】 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效】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适应证】 1.风寒感冒。用于外感风寒夹湿之表证. 2.风寒湿痹。善于治疗腰以上的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 煎服,3~9g。 【使用注意】 本品辛香温燥之性较烈,故阴血亏虚
【用法用量】 煎服,2-9g。发汗解表宜生用, 止咳平喘多炙用。
【使用注意】 本品发汗宣肺力强,凡表虚自 汗、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均当慎用。
培训专用
桂枝 《名医别录》
▪ [来源]为樟科 (Lauraceae) 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嫩枝。
培训专用
【药性】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1.风寒感冒
et Yuan
培训专用
【药性】 辛,温。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适应证】
1.风寒感冒。
2.阳明头痛,牙痛,风湿痹痛。 3.鼻渊。 4.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 煎服,3~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品辛香温燥,阴虚血热者忌服。
培训专用
细辛 《本经》
②胸痹心痛——胸阳不振,心脉瘀阻,桂枝能温通心阳,常与枳实、 薤白同用,如枳实薤白桂枝汤
③中焦虚寒,脘腹冷痛,与白芍、饴糖等同用,如小建中汤;
④脾阳不运,水湿内停----痰饮病眩晕、心悸、咳嗽者,常与茯苓、白术同 用,如苓桂术甘汤;
⑤膀胱气化不行----水肿、小便不利者,每与茯苓、猪苓、泽泻等同 用,如五苓散。
培训专用
羌活 《本经》
▪ [来源]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 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T. Chang
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的干燥根茎
和根。
培训专用
【药性】 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功效】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适应证】 1.风寒感冒。用于外感风寒夹湿之表证. 2.风寒湿痹。善于治疗腰以上的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 煎服,3~9g。 【使用注意】 本品辛香温燥之性较烈,故阴血亏虚
解表药PPT课件
木贼麻黄
草麻黄
中麻黄
木贼麻黄
麻黄
【科属】
为麻黄科小灌木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 生用或蜜炙或捣绒用。
【性味归经】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药性特点】
麻黄辛温升散,作用于肺和膀胱经,长于开泄腠理、透发 毛窍,以外散侵袭肌表的风寒邪气,故较常用于风寒表证。在 发散风寒药中,其发汗作用最为明显,为辛温解表的峻品。
【应用】
⒈ 发汗解表: 用于风寒表实证。
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而无汗,脉浮紧。常与桂枝 相须配用,如麻黄汤。
⒉ 宣肺平喘: 用于肺气郁闭的喘咳实证。
①风寒外束,肺失宣降之喘咳。可与杏仁、甘草同 用。
②肺热壅盛而肺气上逆之喘咳,其与清肺之石膏配伍。 ③喘咳而痰多者,常须配伍化痰之药如:半夏、款冬花、
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肺气郁窒,治节 无权,即当借其轻扬,以宣痹着。”
麻黄,别名龙沙、卑相、卑盐
1、麻黄的发汗作用很强,有“发汗第一药”之 称。
2、通透毛孔的作用。
3、辛散宣肺
苦泄
止咳逆上气
直接作用
4、从汗走
从小便走
利水消肿
从大便走 肺与大肠相表里
副作用: 1、升高血压 2、兴奋中枢,引起失眠
六、使用注意
1、发汗的方法和程度:服用量不可过大,否则汗出淋漓,既会伤 阴,又会损阳,可微令汗出,得汗即止,可使邪气外出,而 正气不伤。
2、禁忌病证:因津血同源,凡平素津血亏耗之人,如多汗、久患 疮疡、淋证、失血及孕妇、产后、年老体虚等,虽有表证,亦应慎 用。
3、因时、因地制宜:凡寒冬之时或阴冷之地,发散风寒药的用 量宜稍重;而温暖之时或炎热之地,发散风寒药的用量宜稍轻。
解表药介绍PPT课件
禁忌: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
成分:
柴胡皂苷a、b、c、d
甾醇,挥发油(柴胡醇、丁香酚)
脂肪油、多糖
生物碱、黄酮类、山萘苷
30
药理:
柴 1、解热 胡 2、镇静、镇痛、镇咳
3、抗菌、抗病毒 4、抗炎:激活垂体-肾上腺皮质
系统 5、促进免疫功能:柴胡多糖 6、降血脂 7、保肝、利胆
31
荷 功能:宣散风热 清头目 透疹 主治: 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 目赤、喉痹、口疮 风疹、麻疹 胸胁胀闷
38
用量:3—6g
薄 用法:宜后下
荷
叶长于发汗 梗偏于理气
禁忌:阴虚血燥
肝阳偏亢
体虚多汗
成分:挥发油
薄荷醇
薄荷酮
薄荷酯
39
药理:
薄 1、发汗、解热:兴奋中枢神经, 荷 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
2、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3、发汗解热
4、抗菌抗病毒
5、抗过敏
6、镇咳平喘祛痰
7、利尿:伪麻黄碱
8
麻黄 与 麻黄根
麻黄:辛、微苦,温 发汗
麻黄根:甘,平 止汗
9
性味:辛、甘,温
桂 归经:肺、心、膀胱经 功能:散寒解表
枝 温通经脉 通阳化气(温化水湿)
主治:1发汗散寒:配白芍治风
寒感冒有汗者。配麻黄治重症 无汗的风寒感冒。2温通经脉: 用于阳虚寒邪凝滞之胸痹、风 寒痹症、闭经等,可配附子、 当归、川芎;3温化水湿:用 于阳虚之水湿痰饮停滞,可配 茯苓、白术(如五苓散)。
3、中枢神经:抗惊厥、镇痛、镇 静、解热
4、其他:抗炎、抗氧化、镇咳、 止呕、解毒、抗病原微生物
23
生 1、生姜:降逆止呕
解表药PPT精选课件
2.透疹消疮: ⑴麻疹不透、风疹瘙痒,常配伍薄荷,蝉蜕,
牛蒡子等。 ⑵疮疡初起兼表证,常配伍金银花、连翘、
防风等。 3.炒炭止血:各种出血证。常配伍其他止血
药同用。
26
荆 芥 《本经》
【用量用法】煎服,3~10克,不宜久煎。止血宜 炒炭用,其余生用。
27
防 风 《本经》
[来源] 为伞形科植 物防风 干燥根。药 材习称“关防风”
3
概述
使用注意: (1)中病即止,不可过汗,以免发汗太过,伤 阳耗气,损及津液。 (2)禁用于多汗证、热伤津液者。 (3)慎用于久患疮痈、淋证及出血的病人。 (4)不宜久煎
4
概述
现代药理: 解表药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发汗、解热、 镇痛、抑菌、抗病毒及祛痰、镇咳、平喘、 利尿等作用。部分药物还有降压及改善心 脑血液循环的作用。
常用中药
解表药
1
概述
含义:凡以发散表邪、治疗表证为主的药 物,称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性能特点:多味辛,入肺、膀胱经,发汗, 使表邪由汗出而解,即《内经》所谓: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分类:分为发散风寒药及发散风热药两类 (又称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
2
概述
作用及适应证: (1)发散表邪,用于表证(恶寒发热、头身疼 痛、无汗或有汗,脉浮)。 (2)止咳平喘,用于咳喘。 (3)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4)透疹,用于麻疹透发不畅及风疹瘙痒。 (5)祛风湿,用于风湿痹证。
【功效】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17
桂 枝 《名医别录》
1.发汗解肌:用治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表虚 有汗。本品发汗力缓,无论表虚有汗(桂 枝汤)还是表实无汗(麻黄汤)皆可应用。 所以古人谓“无汗能发,有汗能止。” (与麻黄鉴别)
牛蒡子等。 ⑵疮疡初起兼表证,常配伍金银花、连翘、
防风等。 3.炒炭止血:各种出血证。常配伍其他止血
药同用。
26
荆 芥 《本经》
【用量用法】煎服,3~10克,不宜久煎。止血宜 炒炭用,其余生用。
27
防 风 《本经》
[来源] 为伞形科植 物防风 干燥根。药 材习称“关防风”
3
概述
使用注意: (1)中病即止,不可过汗,以免发汗太过,伤 阳耗气,损及津液。 (2)禁用于多汗证、热伤津液者。 (3)慎用于久患疮痈、淋证及出血的病人。 (4)不宜久煎
4
概述
现代药理: 解表药一般具有不同程度的发汗、解热、 镇痛、抑菌、抗病毒及祛痰、镇咳、平喘、 利尿等作用。部分药物还有降压及改善心 脑血液循环的作用。
常用中药
解表药
1
概述
含义:凡以发散表邪、治疗表证为主的药 物,称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性能特点:多味辛,入肺、膀胱经,发汗, 使表邪由汗出而解,即《内经》所谓: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分类:分为发散风寒药及发散风热药两类 (又称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
2
概述
作用及适应证: (1)发散表邪,用于表证(恶寒发热、头身疼 痛、无汗或有汗,脉浮)。 (2)止咳平喘,用于咳喘。 (3)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4)透疹,用于麻疹透发不畅及风疹瘙痒。 (5)祛风湿,用于风湿痹证。
【功效】发汗解肌 温通经脉 助阳化气
17
桂 枝 《名医别录》
1.发汗解肌:用治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表虚 有汗。本品发汗力缓,无论表虚有汗(桂 枝汤)还是表实无汗(麻黄汤)皆可应用。 所以古人谓“无汗能发,有汗能止。” (与麻黄鉴别)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于疏散风热;
• 白菊花:又名“甘菊花、滁菊花”(味甘,
主产于安徽滁县),长于平肝、清肝;野 菊花:系野生者,长于清热解毒。
• 主治风寒表证: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
畅,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口不渴,舌苔 薄白,脉浮紧等。
麻黄
《神农本草经》
桂枝
《名医别录》
鉴别用药
紫苏
《名医别录 》
功效主治
• 1.解表散寒——风寒感冒。
发汗解表散寒之力不及麻黄、桂枝,较为缓和。 因其外散风寒,内行气滞,故对风寒表证而兼 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者(肠胃型感冒)较 为适宜。
【使用注意】
• 1.中病即止,不宜发汗太过,以免耗伤气阴
(大汗亡阳,多汗伤阴)。
• 2.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
低药效。
• 3.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疮疡日久、淋证、
失血(血汗同源)患者慎用。
§1 发散风寒药
• 本类药物多属辛温,发汗力强,以发散风
寒〔发汗、发汗解表、发表散寒、解表散 寒、散风寒、辛温解表〕为主要作用,又 称“辛温解表药”。
“迎春花”、“木笔花”。
§2 发散风热药
• 本类药物多属辛凉,辛以发散〔疏散、宣
散〕风热为主要作用,发汗解表作用较发 散风寒药缓和,又称“辛凉解表药”。
• 主要适用于风热感冒以及温病初起邪在卫
分,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咽干口渴、头 痛目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等。
薄荷
《新修本草》
牛蒡子
《名医别录》
• 2.温中止呕——素有“呕家圣药”之称,随证配
伍可治疗多种呕吐。对胃寒呕吐最为适宜。
• 3.温肺止咳——肺寒咳嗽。 • 此外,生姜对生半夏、生南星,以及鱼蟹等食物中
毒,均有解毒作用。
附药 生姜皮 生姜汁
• 1.生姜皮:为生姜根茎切下的外表皮。利水
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 2.生姜汁:用生姜捣汁入药。功同生姜,但
第一章
解表药
【含义】
• 发散表邪 • 治疗表证 • 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 表邪:即在表的邪气,外感六淫之邪。
【功效】
• 发汗——解表
【主治】
• 〔外感〕表证(感冒)——恶寒发热、头身
疼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
【配伍】
• 虚人外感,正虚邪实,难以祛散表邪者,
应根据体质不同,分别与益气、助阳、养 阴、补血药配伍,以扶正祛邪。
无论破溃与否皆宜。
如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
细辛
《神农本草经》
功效主治
• 1.解表散寒——本品既散在表之风寒,又除在里
之寒邪(能祛表里之寒),用于风寒感冒、阳虚 外感之证,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
• 2.祛风止痛——本品善于祛风散寒,且止痛之力
颇强,可用于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寒痛证。
入足阳明胃经,故善治头面诸疾而止痛。用于头痛、 牙痛,尤以阳明经头痛〔前额头痛、眉棱骨痛〕、 牙龈肿痛为多用。
• 3.通鼻窍〔止痛〕——为治鼻渊之要药。
用治鼻渊〔鼻窦炎〕,鼻塞不通,浊涕不止,前 额疼痛。
• 4.燥湿止带——本品辛温香燥,善除阳明经湿邪
而止带,用于寒湿带下。也可用于湿热带下。
• 5.消肿排脓——为外科常用药物,对于疮痈肿毒,
①润:是针对“燥”而言,防风并无“滋 润”作用;
②润剂:是指防风“性质平和,微温不燥” 而言。
羌活
《药性论》
功效主治
• 1.解表散寒止痛——风寒感冒。
①解表散寒力强,又能祛风胜湿,止痛,对于外 感风寒夹湿的表证尤为适宜; ②本品长于散太阳经之风寒而止痛,对于风寒感 冒兼太阳头痛(后头痛)者较为适宜。
• 3.通鼻窍〔止痛〕——为治鼻渊之要药。
用治鼻渊〔鼻窦炎〕,鼻塞不通,浊涕不止, 前额疼痛。
常与白芷、苍耳子、辛夷等同用。
• 4.温肺化饮——肺寒咳喘。
使用注意
• ①本品散寒力大,发汗力弱,在解表剂中
一般不作主药。
• ②煎服,1~3g;散剂每次服0.5~1g。 • ③本品原用其根(现用带根全草),因其
• 2.行气宽中——脾胃气滞,胸脘胀满,恶心呕吐。 • 3.〔行气〕安胎——气滞之胎动不安。 • 此外,紫苏能解鱼蟹毒,用于食鱼蟹中毒而致腹
痛吐泻者。
药用部位
• 苏叶:叶。长于发散风寒; • 苏梗:茎。偏于行气宽中、安胎。
生姜
《名医别录》
功效主治
• 1.解表散寒——风寒感冒。
本品发汗力弱, ①适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可单煎或配红糖、葱白 煎服; ②多作为辅助药用。
• 2.祛风胜湿〔止痛〕——风寒湿痹。
本品其性上行,对上半身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 痛者尤为多用。
使用注意
• ①参考:本品治疗风寒感冒时,必须兼有
头痛、身痛才考虑使用; 治疗风湿痹痛,无论有无表证均可
运用。
• ②本品辛香燥烈,用量过多,易致呕吐,
脾胃虚弱者不宜服。
白芷
《神农本草经》
功效主治
• 1.解表散寒——风寒感冒。力较温和。 • 2.祛风止痛——本品辛散温通,长于止“牛子”。古称“恶实”,
盖以果实有多刺钩之故。有称“大力子”
(牛的力大),“鼠粘子”(形似老鼠 屎)。
• 蝉蜕:又名“蝉壳、蝉退、蝉衣、虫退、
虫衣”。
桑叶
《神农本草经》
菊花
鉴别用药
• 桑叶:以霜降后采集者为佳,名“冬桑叶、
霜桑叶”。
• 菊花:
• 黄菊花:又名“杭菊花”(主产于杭州),
偏于开痰止呕,便于临床应急服用。 如遇天南星、半夏中毒的喉舌麻木肿痛,
或呕逆不止、难以下食者,可取汁冲服,易 于入喉;
也可配竹沥,冲服或鼻饲给药,治中风卒 然昏厥者。
香薷
《名医别录》
功效主治
• 1.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外散表寒,内化湿
浊,为祛暑解表之要药。 多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暑湿之阴暑证,如香薷
根细味辛而得名。
• ④不宜与藜芦同用。
藁 本 Gaoben
《神农本草经》
功效主治
• 1.祛风散寒止痛——风寒感冒,头痛。
本品辛温升散,善达巅顶,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尤善治巅顶头痛,故有“藁本治头痛于巅顶之上” 之说。
• 2.祛风胜湿——风湿痹痛。
苍耳子
《神农本草经》
辛夷
鉴别运用
• 古人因辛夷花开最早,形似毛笔尖,名
散(《和剂局方》)。 因该证多见于暑天贪凉饮冷之人,故前人称
“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
• 2.利水消肿——水肿而有表证者。
力弱,少用。
使用注意
• ①特点:发汗、利水,功似麻黄,主要用
于夏天,故有“夏月麻黄”之称。
• ②本品有特殊香气,热饮易呕,故宜凉服。
荆芥
《神农本草经》
防风
鉴别用药
• 理解防风为“风药中之润剂”:
• 白菊花:又名“甘菊花、滁菊花”(味甘,
主产于安徽滁县),长于平肝、清肝;野 菊花:系野生者,长于清热解毒。
• 主治风寒表证: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
畅,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口不渴,舌苔 薄白,脉浮紧等。
麻黄
《神农本草经》
桂枝
《名医别录》
鉴别用药
紫苏
《名医别录 》
功效主治
• 1.解表散寒——风寒感冒。
发汗解表散寒之力不及麻黄、桂枝,较为缓和。 因其外散风寒,内行气滞,故对风寒表证而兼 气滞,胸脘满闷、恶心呕逆者(肠胃型感冒)较 为适宜。
【使用注意】
• 1.中病即止,不宜发汗太过,以免耗伤气阴
(大汗亡阳,多汗伤阴)。
• 2.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
低药效。
• 3.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疮疡日久、淋证、
失血(血汗同源)患者慎用。
§1 发散风寒药
• 本类药物多属辛温,发汗力强,以发散风
寒〔发汗、发汗解表、发表散寒、解表散 寒、散风寒、辛温解表〕为主要作用,又 称“辛温解表药”。
“迎春花”、“木笔花”。
§2 发散风热药
• 本类药物多属辛凉,辛以发散〔疏散、宣
散〕风热为主要作用,发汗解表作用较发 散风寒药缓和,又称“辛凉解表药”。
• 主要适用于风热感冒以及温病初起邪在卫
分,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咽干口渴、头 痛目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等。
薄荷
《新修本草》
牛蒡子
《名医别录》
• 2.温中止呕——素有“呕家圣药”之称,随证配
伍可治疗多种呕吐。对胃寒呕吐最为适宜。
• 3.温肺止咳——肺寒咳嗽。 • 此外,生姜对生半夏、生南星,以及鱼蟹等食物中
毒,均有解毒作用。
附药 生姜皮 生姜汁
• 1.生姜皮:为生姜根茎切下的外表皮。利水
消肿,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 2.生姜汁:用生姜捣汁入药。功同生姜,但
第一章
解表药
【含义】
• 发散表邪 • 治疗表证 • 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 表邪:即在表的邪气,外感六淫之邪。
【功效】
• 发汗——解表
【主治】
• 〔外感〕表证(感冒)——恶寒发热、头身
疼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
【配伍】
• 虚人外感,正虚邪实,难以祛散表邪者,
应根据体质不同,分别与益气、助阳、养 阴、补血药配伍,以扶正祛邪。
无论破溃与否皆宜。
如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
细辛
《神农本草经》
功效主治
• 1.解表散寒——本品既散在表之风寒,又除在里
之寒邪(能祛表里之寒),用于风寒感冒、阳虚 外感之证,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
• 2.祛风止痛——本品善于祛风散寒,且止痛之力
颇强,可用于头痛、牙痛、痹痛等多种寒痛证。
入足阳明胃经,故善治头面诸疾而止痛。用于头痛、 牙痛,尤以阳明经头痛〔前额头痛、眉棱骨痛〕、 牙龈肿痛为多用。
• 3.通鼻窍〔止痛〕——为治鼻渊之要药。
用治鼻渊〔鼻窦炎〕,鼻塞不通,浊涕不止,前 额疼痛。
• 4.燥湿止带——本品辛温香燥,善除阳明经湿邪
而止带,用于寒湿带下。也可用于湿热带下。
• 5.消肿排脓——为外科常用药物,对于疮痈肿毒,
①润:是针对“燥”而言,防风并无“滋 润”作用;
②润剂:是指防风“性质平和,微温不燥” 而言。
羌活
《药性论》
功效主治
• 1.解表散寒止痛——风寒感冒。
①解表散寒力强,又能祛风胜湿,止痛,对于外 感风寒夹湿的表证尤为适宜; ②本品长于散太阳经之风寒而止痛,对于风寒感 冒兼太阳头痛(后头痛)者较为适宜。
• 3.通鼻窍〔止痛〕——为治鼻渊之要药。
用治鼻渊〔鼻窦炎〕,鼻塞不通,浊涕不止, 前额疼痛。
常与白芷、苍耳子、辛夷等同用。
• 4.温肺化饮——肺寒咳喘。
使用注意
• ①本品散寒力大,发汗力弱,在解表剂中
一般不作主药。
• ②煎服,1~3g;散剂每次服0.5~1g。 • ③本品原用其根(现用带根全草),因其
• 2.行气宽中——脾胃气滞,胸脘胀满,恶心呕吐。 • 3.〔行气〕安胎——气滞之胎动不安。 • 此外,紫苏能解鱼蟹毒,用于食鱼蟹中毒而致腹
痛吐泻者。
药用部位
• 苏叶:叶。长于发散风寒; • 苏梗:茎。偏于行气宽中、安胎。
生姜
《名医别录》
功效主治
• 1.解表散寒——风寒感冒。
本品发汗力弱, ①适用于风寒感冒轻证,可单煎或配红糖、葱白 煎服; ②多作为辅助药用。
• 2.祛风胜湿〔止痛〕——风寒湿痹。
本品其性上行,对上半身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 痛者尤为多用。
使用注意
• ①参考:本品治疗风寒感冒时,必须兼有
头痛、身痛才考虑使用; 治疗风湿痹痛,无论有无表证均可
运用。
• ②本品辛香燥烈,用量过多,易致呕吐,
脾胃虚弱者不宜服。
白芷
《神农本草经》
功效主治
• 1.解表散寒——风寒感冒。力较温和。 • 2.祛风止痛——本品辛散温通,长于止“牛子”。古称“恶实”,
盖以果实有多刺钩之故。有称“大力子”
(牛的力大),“鼠粘子”(形似老鼠 屎)。
• 蝉蜕:又名“蝉壳、蝉退、蝉衣、虫退、
虫衣”。
桑叶
《神农本草经》
菊花
鉴别用药
• 桑叶:以霜降后采集者为佳,名“冬桑叶、
霜桑叶”。
• 菊花:
• 黄菊花:又名“杭菊花”(主产于杭州),
偏于开痰止呕,便于临床应急服用。 如遇天南星、半夏中毒的喉舌麻木肿痛,
或呕逆不止、难以下食者,可取汁冲服,易 于入喉;
也可配竹沥,冲服或鼻饲给药,治中风卒 然昏厥者。
香薷
《名医别录》
功效主治
• 1.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外散表寒,内化湿
浊,为祛暑解表之要药。 多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暑湿之阴暑证,如香薷
根细味辛而得名。
• ④不宜与藜芦同用。
藁 本 Gaoben
《神农本草经》
功效主治
• 1.祛风散寒止痛——风寒感冒,头痛。
本品辛温升散,善达巅顶,有较好的止痛作用, 尤善治巅顶头痛,故有“藁本治头痛于巅顶之上” 之说。
• 2.祛风胜湿——风湿痹痛。
苍耳子
《神农本草经》
辛夷
鉴别运用
• 古人因辛夷花开最早,形似毛笔尖,名
散(《和剂局方》)。 因该证多见于暑天贪凉饮冷之人,故前人称
“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
• 2.利水消肿——水肿而有表证者。
力弱,少用。
使用注意
• ①特点:发汗、利水,功似麻黄,主要用
于夏天,故有“夏月麻黄”之称。
• ②本品有特殊香气,热饮易呕,故宜凉服。
荆芥
《神农本草经》
防风
鉴别用药
• 理解防风为“风药中之润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