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课标古代诗歌逐篇逐句赏析
2021年中考语文古诗词唐诗宋词共50首阅读赏析(有答案解析)
2021年中考语文古诗词唐诗宋词共50首阅读赏析一、【甲】慈恩寺偶题①[唐]郑谷往事悠悠②添浩叹,劳生扰扰③竟何能?故山④岁晚不归去,高塔⑤晴来独自登。
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
吟馀却起双峰念,曾看庵西瀑布冰。
【乙】经故洛城⑥[唐]王贞白卜世⑦何久远,由来仰圣明。
山河徒自壮,周召⑧不长生。
几主任奸谄,诸侯各战争。
但馀崩垒⑨在,今古共伤情。
【注】①慈恩寺:唐代寺院名,旧寺在陕西长安东南曲江北。
偶题:偶然而题。
②悠悠:长久,遥远。
③扰扰:形容纷乱的样子。
④故山:指家乡。
⑤高塔:指慈恩寺的大雁塔。
⑥经故洛城:经,经过;故,以前;洛城,洛阳城,唐朝都城。
⑦卜世:预测传国的世数。
亦泛指国运。
⑧周召:周成王时共同辅政的周公旦和召公奭的并称。
两人分陕而治,皆有美政。
⑨崩垒:倒塌的宫墙。
1.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描绘了诗人在逗留之地的所见所感,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B.甲诗首联写往事悠悠,生活劳碌纷乱,没有安宁,给人的唯有喟叹与无奈。
C.乙诗颈联写自古君主都听任奸臣把持朝政,陷害忠良,致使诸侯混战,民不聊生,国家衰败。
D.甲诗尾联写诗人报国无门,顿起归隐山林、出家为僧的念头;乙诗尾联写昔日富丽堂皇的唐都城只剩下残垣断壁,使古今之人伤心伤情。
2.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格调凄凉黯淡,所表达的情绪低沉;乙诗重议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B.甲诗首联的“悠悠”“扰扰”,运用叠词,慨叹悠悠往事和劳碌纷乱的生活。
C.乙诗颈联虚实结合并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国家衰败和灭亡的原因。
D.乙诗表达的心境与杜牧《泊秦淮》所表达的心境有相通之处。
1.C 【解析】“几主”是几多君主的意思,并不是自古以来所有的君主的意思。
2.C 【解析】颈联是实写,并没有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也没有构成对比关系。
二、【甲】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 [唐]岑参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河南专用)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古诗词曲赏析(讲解部分)(pdf)[001]
赏 析 写诗人轻骑简从,前往边关慰问将士。 暗示诗人的孤独之情。 以景设喻,曲折地反映出孤身出塞的飘零落寞之感、抑郁激愤之情;以写景而叙事,写出作者微妙难言的内心 情感。
8 8 5 年中考 3 年模拟
续表
原 文
赏 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描写大漠苍凉雄浑风光的千古名句。 “ 孤” 字表现出景物的单调,而“ 直” 字则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长”“圆”二字不仅准确地描绘出了塞外的奇特风光,而且表现出了诗人的深切感受。 诗人通过这两句诗把自 己的孤寂情绪融入广阔的自然景象中,营造了一个画面开阔、雄奇苍凉的意境,表现了他对大漠奇特壮丽的自 然风光的赞美,也流露出了他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悲伤之情。
������������
1.请简要分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的思 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 秋风萧瑟,洪波 涌起” 所展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4 饮酒( 其五)
原 文
赏 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写诗人虽然身居闹市,却不受尘俗的烦扰。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用比喻写出了被逐出京的苦痛及前路的艰难。 与“ 雪拥蓝关马不前” 意境相似。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借用历史上两个政治上不顺利、后来却成就大业之人的典故表现希望被朝廷重用的愿望。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三字短句,简短有力,表现前路的艰辛。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全诗最强音。 表现诗人摆脱苦闷、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自信与乐观。
原 文
赏 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写望中所见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抒发沉痛之情。 “ 破” 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 深”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句子赏析》精讲精练
的景象:萧瑟的秋风吹入汉塞,寒冷的月光
照耀着边塞。渲染了大战即将来临前的阴沉
肃穆的气氛。暗示了战事的紧张。③为下文
写守边将士奋勇杀敌做铺垫。
陇西行① 陈 陶②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③丧胡尘。可怜无定河 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注]①陇西行:乐府旧题,多写边塞战争。②陈陶: 唐朝诗人。③貂锦:将士。 分析第一、二句的作用?
【答案】8.①写出了树叶泛黄但还未落下,秋 天将至未至但秋意渐生的景象。渲染了凄清冷寂 氛围。②借景抒情,衬托诗人内心的愁苦之情。 ③为下文抒发思乡之情做铺垫。④交代季节。
湖①口送友人李频 中流②欲暮见湘烟③,岸苇无穷接楚田④。 去雁远冲云梦雪⑤,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⑥,星汉通霄向水悬⑦。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释】①湖:指洞庭湖。②中流:指江心。 ③湘烟:指雾霭。④楚田:指田野。⑤云梦 雪:指洞庭湖以北地区下起了茫茫飞雪。⑥ 风波尽日依山转:写出了洞庭湖波浪翻涌、 奔腾不息的样子。⑦星汉通宵向水悬:写出 了星河璀璨、天色湖水连成一片的景象。 1、分析首联的作用?
1、①湘江中流,云烟缭绕,暮色将近,岸边 的芦苇一望无际,与辽阔的田野连成一片。渲 染了一种迷蒙辽阔的氛围。②借景抒情,表达 了诗人此刻送别友人内心的忧伤。③为下文抒 发友人的孤独和诗人的依依不舍做铺垫。④交 代时间、地点。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①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 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①玉 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② 兼天涌:波浪滔天。③接地阴:风云盖地。 ④催刀尺:指赶裁冬衣。⑤急暮砧:黄昏时 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5、首联有什么作用?(4分)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 第一章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第二节 古诗词鉴赏(2021学年)
广东省广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第一章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第二节古诗词鉴赏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广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第一章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第二节古诗词鉴赏)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广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阅读与鉴赏第一章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第二节古诗词鉴赏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古诗词鉴赏训练一★建功报国、报国无门、怀才不遇、壮志难酬1.(2015·广州市海珠区)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5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竦峙”是什么意思?(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作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4·广东省实验中学)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中考语文总复习--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及解析
中考语文总复习--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及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用得极妙,请加以赏析。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了什么哲理?【答案】(1)“独”字写出了诗人独处时的寂寞,伴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生出无限的悲凉,突出了词人的凄凉寂寞之感。
(2)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解析】【分析】(1)“独”意思是独自,孤独。
结合全诗内容理解,落花时节,诗人独自一个人在饮酒作诗,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和几个知己饮酒作诗的情景,诗人感到物是人非的无奈与落寞。
太阳快要落山了,诗人独自一个人在小园的路上徘徊。
因此,“独”字写出了诗人独处时的寂寞,伴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生出无限的悲凉,突出了词人的凄凉寂寞之感。
(2)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现实进行分析,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因此这两句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故答案为:⑴“独”字写出了诗人独处时的寂寞,伴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生出无限的悲凉,突出了词人的凄凉寂寞之感。
⑵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点评】⑴该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分析,考查的是炼字的艺术。
分析“炼字”的妙处,先看诗句写什么内容,然后看所“炼”之字在诗句景物描写或情感的表达方面富有怎样的表现力,起到什么作用。
中考语文总复习:诗词赏
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
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
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 好。“阔”字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阔”是空阔、开阔之意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3)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兴、拟人、夸张、双关等。
如《无题》全诗运用双关、比喻、象征等表现手法,形象贴切,生动深刻 地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和深切思念。 如《行路难》全诗运用渡黄河、登太行、济沧海和吕尚、伊尹等历史人物 的典故做比喻,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悲愤、苦闷、执著的思想感情。
练习
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2、山水诗: 以山水园林为歌咏的对象和感情寄托 的诗歌。
A、表达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
如《钱塘湖春行》《江南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表达自己安适闲淡的生活情趣。
如《江上》王安石《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 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 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 终宵劳梦想。
中考语文总复 习
诗词赏析
古诗词赏析试题往往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设置
1、理解关键诗词句的含义 2、把握诗词的主要内容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体会诗词的写作特点
理解关键诗词句的含义
一、“诗眼”型
(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2)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讲解篇第三篇古诗文阅读第一节古诗词鉴赏含解析
[宋]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塞上忆汶水[元]曹元用沙碛①秋高苑马②肥,哀笳一曲塞云飞。
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
【注释】①沙碛:沙漠。
②苑马:西域大苑所产的马。
)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边塞秋高云飞、战事频繁的惆怅、悲哀的景象。
)最后一句写“征鸿”有什么作用?征鸿,意为“远飞的大雁”,古人常利用它们寄寓自己的情怀。
这里借写征鸿未归,表达了思乡思亲之情及厌)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杨柳、长亭、驿路、南浦、寒蝉、行舟、酒。
)愁苦类(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梧桐、芭蕉、芳草、流水、杜鹃、猿啼、风霜、飞雪、苦雨、酒。
)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亮、鸿雁、双鲤、羌笛、蟋蟀、捣衣、行舟。
)抒怀类(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梅花、菊花、松柏、幽兰、蝉、翠竹、黍离、冰雪、草木、乌鸦。
)爱情类(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红豆、连理枝、比翼鸟。
)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投笔、长城、楼兰、请缨、柳营、羌笛。
)闲适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五柳、东篱、三径、渔樵、山林。
常见意象作用:①营造气氛;②设置背景或环境;③塑造意境;④奠定情感基调;⑤借景抒情;⑥衬托(人物性格、品质,以景衬境、衬情);⑦诗歌线索。
人物形象分析类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题目。
寻陆鸿渐不遇[唐]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诗中是如何描写陆鸿渐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阅读专题八古代诗歌赏析讲解部分
梅花:常常是坚忍不拔㊁高风亮节的人格的象征ꎮ
菊花:常常是恬然自处㊁傲然不屈的品格的象征ꎮ
燕子:因结伴而成为爱情的象征ꎮ
杨柳:暗喻离别ꎬ表达送别者的依依惜别之情ꎮ
鸿雁:借以抒情ꎬ寄寓乡愁ꎻ代指书信ꎮ
������������������������������������������������������������������������
第 2 首㊀ 蒹㊀ 葭
(2016 年单篇考查)
原文 参考译文 赏析 写作手法: 以蒹葭起兴ꎬ 描绘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图ꎬ 为全诗 蒹葭苍苍 ① ꎬ白露为霜ꎮ 所谓伊人 ② ꎬ在水一方ꎮ 溯洄 ③ 从之ꎬ道阻 ④ 且长ꎮ 溯游 ⑤ 从之ꎬ宛 ⑥ 在水中央ꎮ 河边芦苇青苍苍ꎬ秋深露水结成霜ꎮ 我心中 日夜思念的人啊ꎬ就在河水那一方ꎮ 逆流而 上去追寻她ꎬ道路艰险又漫长ꎮ 顺流而下去 寻找她ꎬ好像在水的中央ꎮ 的惆怅之情ꎮ 感情的抒发渲染了凄清的气氛ꎬ 烘托了主人公追寻伊人而不得 内容: 三㊁ 四句交代了主人公所追慕的对象及其所在的地点ꎬ 可 见主人公思见心切㊁ 望穿秋水ꎻ 五㊁ 六句写男子逆流追寻时的困 境ꎻ七㊁八句描绘顺流追寻时的幻象ꎮ 由此ꎬ 主人公思见伊人而 不得的如痴如醉的形象跃然纸上ꎮ 的心情ꎮ 内容:描述了主人公追寻之路上的重重困难ꎬ突出了主人公急切 写作手法:用反复咏叹的手法ꎬ进一步写出了主人公追求伊人而 不得的惆怅之情ꎮ 炼字: 苍苍 萋萋 采采 把深秋凄凉的景象渲染得越来越 为霜 未晞 未已 的变
46 ㊀
专题八 ㊀ 古代诗歌赏析
93
第二部分 ㊀ 阅 ㊀ 读
清单一㊀ 课标 34 首古诗词曲主题类别
主题类别 篇目 1. 春望[2015 年与« 望岳» 对比考查] 3. 观刈麦(2011 版课标已删) 爱国忧民 4. 雁门太守行 5. 泊秦淮 7. 过零丁洋 6. 渔家傲������秋思 8. 山坡羊������潼关怀古 10. 使至塞上 感慨时运 思乡怀人 9. 己亥杂诗[2014 年单篇考查] 11. 行路难( 其一) 13. 相见欢 14. 浣溪沙 送别 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012 单篇节选考查] 主题类别 18. 观沧海 雄心壮志 篇目 19. 望岳[2015 年与« 春望» 对比考查] 20. 登飞来峰 21. 江城子������密州出猎 23. 次北固山下 24. 夜雨寄北 22.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5. 水调歌头[2011 年单篇考查] 27. 饮酒( 其五) 热爱自然 29. 钱塘湖春行 30. 游山西村 咏史 31. 赤壁 32. 关雎 爱情 34. 无题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四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四古代诗歌鉴赏(讲解部分)
内容理解:诗人抓住野兔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后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摄取了中庭㊁ 井边 随意生长的谷物和葵菜两个 镜头 ,从侧面表现出主人公从军时间之久, 家中人去屋空㊁ 人亡园荒, 揭露了封建
情感:用野谷和野葵做饭,再次表明家园荒芜,没有粮食; 不知饴阿谁 ,表现出主人公的孤苦伶仃㊂ 发得淋漓尽致㊂
内容理解: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㊂ 先以爷娘姊弟各自符合身份㊁性别㊁年龄的举动描写了家中的欢乐气氛, 展 表现她归家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以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 的高潮㊂ 表达技巧: 火伴皆惊忙 表现出伙伴的惊诧和赞叹,侧面衬托出木兰在从军时的谨慎和机敏㊂ 表达技巧:比喻结尾,以双兔奔跑难辨雄雌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㊁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秘密加以巧妙 地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无穷㊂
炼字: 涌 字既写出了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和惊心动魄的声势, 也写出了诗人对大海的惊叹和赞美㊂ 从 若 字 可以看出, 日月之行 四句是虚景, 通过诗人的主观想象, 写出沧海之大, 描绘出一幅吞吐 日月㊁ 包孕群星的 表达技巧:借用大胆的夸张㊁奇特的想象,表现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同时还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诗人渴望 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了一起㊂
现出浓郁的亲情;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为,写出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
[ 主旨] ㊀ 这首北朝乐府民歌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歌颂了劳动人民崇高的精神品质, 体 现了劳动妇女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英雄主义理想㊂ 七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唐] 王勃
原㊀ 文
表达技巧:运用比兴手法,以 唧唧复唧唧 的织机声开篇,展现 木兰当户织 的情景㊂ 时无心织布㊂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古诗词赏析共32页文档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Hale Waihona Puke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古诗词赏析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中考语文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十古代诗歌赏析讲解部分
3.« 蒹葭» 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越来越凄婉ꎮ
答案㊀ D㊀ 主人公没有见到意中人ꎮ
心上人见面的惆怅心情ꎬ 而主人公这种心情显得越来越急切ꎬ 格特征ꎮ
答案㊀ 情景交融ꎬ渲染了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与
2. 对« 蒹葭» 的赏析ꎬ有误的一项是 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ꎮ
A. 此诗用芦苇㊁霜露㊁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图ꎬ全诗笼 B. 古诗中ꎬ 水 这一意象是离愁的载体ꎬ 因而 « 蒹葭 » 中的 秋 水 既实指自然景观ꎬ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ꎮ
窈窕淑女ꎬ 钟鼓乐之 更能表现出男子幻想有情人
诗歌用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㊁追求的过程ꎬ表现了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 得之的喜悦ꎬ歌颂了纯真的爱情ꎬ也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ꎮ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雎» 选自« 诗经» ꎮ « 诗经 »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ꎬ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 305 篇诗歌ꎬ 这些诗歌分为风㊁ 雅㊁颂三部分ꎬ常用赋㊁比㊁兴的手法ꎮ 然非常爱慕 淑女 ꎬ但是他没有让 这 种 爱 泛 滥ꎻ虽 然 追 求不到心上 人 而 异 常 痛 苦ꎬ 但 是 他 又 能 够 自 我 排 解 这 种痛苦ꎬ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理的制约ꎬ体现出健康 明朗的风格ꎮ 思的动人情景ꎮ 最后ꎬ小伙子和姑娘喜结连理ꎮ B. « 关 雎 » 在 情 感 特 质 上 主 要 体 现 为 以 礼 节 情 ꎮ 小 伙 子 虽
1. 关㊀ 雎
前四句赞美了女子的勤劳( 一说表现了男子的追求之苦 ) ꎬ 后四句直接道出男子的追慕之心和相思之苦ꎮ 绵不尽的情思表现得淋漓尽致ꎮ
寐思服 写男子追求㊁想念女子的心情ꎻ 辗转反侧 突出男子对女子的渴慕ꎬ夜不能寐ꎻ 悠哉悠哉 则将男子绵
[中考语文26篇古诗词复习知识归纳]
[中考语文26篇古诗词复习知识归纳]中考语文 26 篇古诗词复习知识归纳中考语文 26 篇古诗词复习知识归纳 1、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思想内容】这首诗既写了作者客旅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
【名句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①新生事物总是在旧事物还未消亡之时涌现任何事物不是尽善尽美。
②时序交替,时光匆匆不可待。
③黑暗、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给人以积极、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2、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思想内容】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的郁闷。
似乎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名句赏析】后两句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3、浣溪沙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思想内容】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下阕诗人是真的认为人可以返老还童吗不是,是指人的精神心理方面可以老当益壮。
诗人虽被贬谪黄州,却仍旷达乐观,不服老,不叹老,自强不息,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勇敢地面对生活,这样就能保持青春活力。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思想内容】词人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村野成趣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中考语文总复习 课标古代诗歌逐篇逐句赏析
课标古代诗歌逐篇逐句赏析第1首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内容理解:这两句诗点明“观沧海”的地点。
炼字: “临”“观”传达出诗人扬鞭跃马、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
“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内容理解:描写海水和山岛,实写沧海之景。
炼字:“涌”字既写出了沧海惊心动魄的声势,也写出了诗人对海的惊叹和赞美。
表现手法:动静结合。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草木和洪波一静一动,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魄,为下文展开想象埋下了伏笔。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内容理解:前四句借助想象虚写沧海景象。
炼字: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表现手法:想象。
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展现出水天相接、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景象,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情感: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表现出诗人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及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第2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表达方式:前一句写景,后一句言事。
表现手法:寓情于景。
“杨花”漂泊不定给人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啼鸣暗含悲痛之情,诗人借用这两种意象,点明特定暮春时令,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这两句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方式:抒情。
修辞手法:拟人。
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把它看成友好的使者,它了解诗人此刻的心情,愿意承担陪伴友人的使命,从而抒发了对友人因被贬而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表现手法:想象。
这两句诗想象奇特,诗人和友人天各一方,便想象月亮带着自己的同情和怀念,去陪伴友人一直到达贬所。
[唐]王湾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标古代诗歌逐篇逐句赏析第1首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内容理解:这两句诗点明“观沧海”的地点。
炼字: “临”“观”传达出诗人扬鞭跃马、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
“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内容理解:描写海水和山岛,实写沧海之景。
炼字:“涌”字既写出了沧海惊心动魄的声势,也写出了诗人对海的惊叹和赞美。
表现手法:动静结合。
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草木和洪波一静一动,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魄,为下文展开想象埋下了伏笔。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内容理解:前四句借助想象虚写沧海景象。
炼字: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表现手法:想象。
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展现出水天相接、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景象,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情感: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表现出诗人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及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第2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表达方式:前一句写景,后一句言事。
表现手法:寓情于景。
“杨花”漂泊不定给人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啼鸣暗含悲痛之情,诗人借用这两种意象,点明特定暮春时令,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这两句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方式:抒情。
修辞手法:拟人。
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把它看成友好的使者,它了解诗人此刻的心情,愿意承担陪伴友人的使命,从而抒发了对友人因被贬而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表现手法:想象。
这两句诗想象奇特,诗人和友人天各一方,便想象月亮带着自己的同情和怀念,去陪伴友人一直到达贬所。
第3首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修辞手法:对偶。
运用对偶点题[。
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路途奔波之意、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炼字:春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是和风、顺风,帆才有悬空的态势;“阔”描绘出了两岸一望无际的景色,在空间上给人一种无限的感觉;“悬”写出了海上孤帆行船的景象,突出了大景中小景的形象。
修辞手法:对偶。
运用对偶手法,“潮平”对“风正”,“两岸”对“一帆”,“阔”对“悬”,对仗工整,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炼字: “生”“入”二字用拟人修辞,赋予“日”和“春”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残夜将尽未尽之际,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面上春天已悄然而至。
这两句蕴含着旧事物中已孕育新事物的哲理,揭示出新旧交替的变化规律。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修辞手法:设问。
运用设问修辞,诗人自问自答中用“雁足传书”的故事寄托思乡之情,使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思乡愁绪。
第4首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
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西下的“夕阳”等意象,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
“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
动静结合。
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相映,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画面描述:运用白描手法,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瘦马”“夕阳”等,组成了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
炼字:“瘦”字非常传神,不仅贴合全诗悲凉的意境,暗含了路途之艰辛,还包含了瘦的不仅是马还包括骑马之人的意思。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内容理解: “夕阳西下”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悲凉气氛,为末句“断肠人”做铺垫。
情感: “断肠”二字为全曲之“眼”,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孤寂愁苦之情。
第5首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内内容理解:首句设问点题,在两个“期”的一问一答间,将对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思念的急切与愁苦之情尽显。
炼字:“涨”字富有动态感,既写巴山之水灌注秋池的自然之景,也流露出诗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表现诗人深重的绵绵愁思。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表现手法:虚实结合。
前两句中的巴山夜雨是眼前的实景,这两句的巴山夜雨是对未来的想象,是虚写,反衬了如今孤寂的心情。
“何当”紧扣“未有期”,将思归的急切展现得更加有力。
“却话”意为回溯追想,即以想象中美好的场景来凸现今日的相思之苦,构思奇巧。
第6首木兰诗七下/8《乐府诗集》唧唧复唧唧, 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内容理解:第一节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写她突然停机叹息,不禁令人奇怪。
表现手法:比兴。
运用比兴手法,以“唧唧复唧唧”的声音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
叙事手法:设置悬念。
开篇制造悬念,以木兰无心织布暗示她此时忧思深重。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内容理解:第二节以问答起笔,道出木兰的心事,交代木兰从军的原因。
人物形象:木兰从军既显示了对父亲的孝心,又展现了对国家的忠心,彰显了巾帼英雄本色。
修辞手法:1.设问。
由第一节的悬念引出,在问答中将木兰的故事娓娓道来。
2.夸张。
“卷卷有爷名”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军情之紧急,出征迫在眉睫。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内容理解:第三节写木兰出征的准备工作和初赴战场的见闻感受。
修辞手法: 1.排比。
前四句在排比叙事中强烈地烘托出木兰忙忙碌碌准备戎装的情景,真实地刻画出木兰紧张备战的心情。
2.夸张。
后八句写木兰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迫,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气氛。
3.反复。
后八句以反复的句式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内容理解:第四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
修辞手法:1.夸张。
前两句诗写出征途之遥,夸张地表现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身姿。
2.对偶。
中间两句诗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烘托出战场上雄壮悲凉的气氛,写出战士宿营戒备森严、战地生活的苦寒。
3.互文。
最后两句运用对偶和互文手法,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流露出对战乱人生的感喟,暗示出反战的思想。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内容理解:第五节写木兰还朝辞官。
人物形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因为木兰有其秘密,即她是女儿身,但也表现了木兰不慕富贵及对家园生活的眷念的形象特点。
修辞手法: 1.前两句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读起来朗朗上口。
2.“策勋”二句运用对偶、夸张的手法写木兰的功劳之大,所得赏赐之多,从侧面写出了她的英勇善战。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 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内容理解:第六节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的欢乐情景以及木兰恢复女装来见“火伴”的喜剧场面。
人物形象:用“开”“坐”“脱”“著”“理”“帖”一系动作描写,写出了木兰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装束的喜爱,展现出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
表现手法:1.渲染。
前六句用排比铺叙的手法,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
2.衬托。
“火伴皆惊忙”表现出“火伴”的惊诧和赞叹,侧面衬托了木兰在从军时的谨慎和机敏。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修辞手法:比喻。
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雄雌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对木兰的谨慎机敏做了讴歌和赞美。
第7首 登幽州台歌七下/20[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内容理解:向前望,望不见古代的贤君;往后看,看不到当今的英主。
情感:表现出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
表现手法:对比。
通过 “前”“后”“古人”“来者”的对比,表明时间流逝,一去不返。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炼字:一个“念”字,表现了诗人包罗宇宙古今、宽广无垠的精神境界;一个“独”字,是全诗的诗眼,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
情感:诗人以苍茫广阔的北方原野为背景,通过天地之大,展现寂寥之深,孤苦之痛。
表达方式:(抒情)直抒胸臆。
“独怆然而涕下”直接抒发了作者孤独凄凉的悲苦心境。
第8首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修辞手法:以设问统领下文。
在自问自答中,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高大。
炼字: “望”字贯穿全篇,虽然除标题外,未着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表现出青年诗人远大的志向和广阔的胸怀。
“未了”写出青翠之色一望无际,表现山势绵延不尽。
手法:先写远望所见,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表现手法:虚实结合。
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下句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是实写。
修辞手法: “钟”字用拟人手法,写大自然赋予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生动有力;“割”字用夸张手法,形象贴切地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表现手法:1.动静结合。
由静转动,写细望之实景。
2.衬托。
用“曾云”衬托出山高。
炼字: “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
情感:诗人抓住泰山层出不穷的云气,以及山谷之中飞翔归巢的鸟儿这两个景物细节,展现了心境的开阔和对泰山奇景的喜爱之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炼字: “凌”字表现了作者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
表现手法:对比与衬托。
“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以“众山”和泰山做对比,用“众山小”衬托出泰山的高大。
情感: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蕴含着只有不畏艰险地去攀登,才能达到俯视一切的哲理。
第9首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