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沉降观测专项方案
建筑物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建筑物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为了解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沉降现象,进而判断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加固。
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系统性的沉降观测,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数据,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可靠性。
二、项目组织和管理2.观测人员:负责实施沉降观测工作,包括安装测点、测量数据记录等。
3.设计人员:负责制定观测方案和观测数据处理方法。
三、工作步骤和流程1.观测方案制定: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规模确定观测方案,包括观测点数量和位置、观测周期等。
2.测点选择: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负荷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测点位置,确保能够全面反映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3.测点标定:在测点位置进行标定,包括建立参考基准点和确定测点坐标系。
4.测点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测点设备,包括测点支撑物、测点盘等。
5.数据采集:按照观测方案规定的周期,进行数据采集工作,记录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6.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校正、数据拟合等。
7.结果评估:根据数据处理结果,评估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8.报告编制:根据评估结果,编制沉降观测报告,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四、安全措施1.观测人员必须熟悉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并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2.在观测过程中,严禁随意移动或拆除已安装的测点设备。
3.在观测现场设置警示标志,确保周围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五、设备和材料1.测量仪器:包括测距仪、水准仪、全站仪等。
2.测点设备:包括测点支撑物、测点盘等。
3.数据处理软件:包括测量数据的录入和处理软件。
六、预算和时间计划1.预算:根据项目规模和要求进行预算,包括设备采购、人员费用等。
2.时间计划:根据工作步骤和流程,制定项目的时间计划,确保项目的按时完成。
七、质量控制1.观测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熟练掌握观测工作的操作技能。
2.观测设备必须经过校准和调试,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筑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建筑主体沉降观测方案建筑主体沉降观测方案一、观测目的:建筑主体沉降观测旨在监测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沉降变形情况,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观测内容:1.观测建筑主体的竖向沉降变形;2.观测建筑主体的水平位移变形;3.观测建筑主体的倾斜变形。
三、观测对象:本观测方案适用于建筑主体的沉降观测,包括建筑主体的框架结构、基础、承重墙等关键组成部分。
四、观测方法:1.测量仪器的选择:使用高精度的全站仪或测量仪器,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2.测点布设:根据建筑主体的结构特点,合理布设监测测点。
测点应覆盖建筑主体的关键结构部位,包括建筑主体的四个角点、房间墙角等关键部位。
3.测点的固定:测点应固定牢固,确保测点位置的稳定性。
可以使用混凝土固定点或者钉子固定点的方式进行固定。
4.观测频率: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和要求,确定观测的频率。
一般情况下,可以每季度进行观测,以及在重大活动或事件发生后进行特定时段的观测。
5.数据的处理:将观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算建筑主体的沉降变形情况,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和评估。
五、观测结果的评价:1.观测数据的分析:根据观测数据的变化趋势和数值大小,分析建筑主体的沉降变形情况,判断是否超过设计要求。
2.评估结果的呈现:将观测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包括建筑主体各部位的沉降变形数据、变化趋势分析以及评估结论等。
六、观测方案优化:1.根据观测结果的评价,可以调整观测点的布设位置,增加观测点的数量或调整观测频率,以更加准确地监测沉降情况。
2.建议对观测方案进行定期评估和优化,以适应建筑物变形特点和使用情况的变化。
以上为建筑主体沉降观测方案的基本内容。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建筑物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调整和补充,以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建筑变形沉降观测方案
建筑变形沉降观测方案建筑变形沉降观测方案一、背景和目的: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建筑物的不断增多,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是由于建筑物自身的荷载、地基条件、施工工艺等因素引起的。
通过对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进行观测,可以及时掌握建筑物的安全状况,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同时为后续的建筑维护和修复提供有力的依据。
二、观测内容:本次变形沉降观测将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物的竖向沉降:通过测量建筑物的高程,掌握建筑物竖向的沉降情况。
2. 建筑物的水平变形:通过测量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和各部位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掌握建筑物的水平变形情况。
3. 地基的垂直位移:通过测量地基的垂直位移,了解地基的变形情况以及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
4. 地基承载力的变化:通过监测地基的变形情况,推测地基承载力的变化,为建筑物的使用和维护提供参考。
三、观测方法和仪器:为了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次变形沉降观测将采用以下方法和仪器:1. 建筑物竖向沉降观测:采用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将建筑物各个基准点的高程测量数据与其之前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建筑物的竖向沉降;2. 建筑物水平变形观测:采用全站仪进行建筑物各部位的平面测量,将测量结果与之前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建筑物的水平变形情况;3. 地基垂直位移观测:采用超声波测距仪进行地基的垂直位移测量,将测量结果与之前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得出地基的变形情况;4. 地基承载力变化观测:通过地基承载力试验仪进行地基的承载力测量,利用测量数据分析地基承载力的变化情况。
四、观测频次和时间:为了及时掌握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情况,本次观测将按照以下频次和时间进行:1. 建筑物竖向沉降观测:每月进行一次观测,观测时间为一个小时;2. 建筑物水平变形观测: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观测,观测时间为两小时;3. 地基垂直位移观测:每半年进行一次观测,观测时间为三小时;4. 地基承载力变化观测:每年进行一次观测,观测时间为四小时。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施工目的沉降观测是指在土地开发、基础工程施工等过程中,为了了解和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沉降引起的工程事故和安全隐患的一种技术手段。
本施工方案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沉降观测,及时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施工条件1.工程地点:选择地势平坦、无地基隐患、无人居住区域的地块进行施工。
2.施工设备:沉降仪、专业测量仪器等。
3.监测点设置:根据工程规模和要求,合理设置监测点,保证监测数据的全面和准确性。
三、施工流程1.准备工作(1)确定施工目的,明确沉降观测的目标和要求。
(2)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工具,确保施工质量。
(3)确定监测点位置,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监测要求,合理设置监测点。
(4)制定施工计划,明确各个施工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和流程。
2.监测设备安装(1)将沉降仪和专业测量仪器准备好,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
(2)根据监测点位置,将监测设备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上,保证设备的稳定和可靠性。
(3)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正确连接设备和电源,进行设备的调试和校准。
3.数据采集与分析(1)在施工过程中,按照预定的监测频率,定期进行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2)采集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得出相应的数据结果。
(3)根据分析结果,判断地基的沉降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4.结果呈报(1)根据监测结果,编写监测报告,详细说明沉降情况和分析结果。
(2)将监测报告提交给工程负责人和相关部门,供其参考和决策。
四、安全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使用专业仪器和设备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避免设备故障造成的事故。
3.施工现场设置警告标志,提醒相关人员注意施工区域,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环境和降低噪音。
五、质量控制1.监测设备的选择和安装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前言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是指为了及时监测建筑工程在施工、使用和维护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地基沉降情况,从而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针对建筑工程沉降观测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以期能够在实际工程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二、工程背景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是保障建筑物安全和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可能会因为施工的震动和载荷的加速等因素导致地基产生沉降,如果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就可能导致建筑物的倾斜和崩塌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于建筑工程的沉降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沉降观测施工方案1. 沉降观测目的a. 对建筑工程在施工期间的地基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b. 对建筑工程使用和维护阶段的地基沉降情况进行监测,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2. 沉降观测方法a. 表面沉降观测:常用的方法有测斜仪观测、水准仪观测和位移传感器观测等。
b. 孔内沉降观测:通过在地基中设置孔内沉降仪器,对地基沉降情况进行监测。
c. 地下水位监测:通过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了解地基稳定性情况。
3. 观测方案a. 施工前的基准观测: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对地基进行基准观测,确定地基的初始状态。
b. 施工期的实时观测: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对地基进行实时观测,及时监测地基的变化情况。
c. 使用和维护期的定期观测:在建筑工程使用和维护阶段,对地基进行定期观测,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4. 观测仪器和设备a. 测斜仪:常用于表面沉降观测,能够实时监测地基的倾斜情况。
b. 水准仪:常用于表面沉降观测,能够实时监测地基的变形情况。
c. 位移传感器:常用于表面沉降观测,能够实时监测地基的位移情况。
d. 孔内沉降仪器:常用于孔内沉降观测,能够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
e. 地下水位监测仪器:用于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5. 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a. 观测数据的采集:对观测仪器和设备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及时的采集和记录。
施工建筑沉降观测方案
施工建筑沉降观测方案施工建筑沉降观测方案一、项目背景施工建筑沉降观测是为了监测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建筑物的沉降变化情况,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目标通过沉降观测,旨在确保建筑物的沉降量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超过安全标准,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
三、观测原理通过安装在建筑物内部的沉降探测器,测量建筑物自身的沉降变化。
观测采用全自动仪器,定时测量和记录建筑物的沉降数据。
四、观测内容1. 建筑物主要结构的沉降观测:对建筑物主体结构进行沉降观测,包括地基、框架等关键结构的沉降变化情况。
2. 建筑物周边地基的沉降观测:监测建筑物周边地基是否存在沉降,以及沉降的程度和方向。
3. 建筑物使用期间的沉降观测:在建筑物使用期间进行定期观测,监测建筑物使用后可能出现的沉降情况。
五、观测方案1. 观测仪器的选择:选择精度高、稳定性好的沉降观测仪器,如全自动测量仪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设备安装:根据建筑物的具体结构和要求,合理安装沉降观测仪器,并进行校准和调试,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3. 观测时间间隔: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使用情况,确定观测的时间间隔,建议在施工期间每天进行观测,使用期间每月进行观测。
4.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生成沉降曲线,并与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进行比对,判断沉降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5. 数据报告与监测措施: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及时编制观测报告,提出监测建议和必要的调整措施,在沉降超过安全范围时及时实施修复工作。
六、质量控制方案1. 设备质量把关:选择正规可靠的设备供应商,确保所选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相关标准。
2. 安装质量把关:设定建筑物沉降观测仪器的安装要求和方法,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安装和调试,确保设备的正确使用。
3. 数据准确性把关:严格按照观测方案进行数据采集,避免人工操作和仪器误差对数据的影响,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 数据分析标准把关: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符合规范和要求,避免主观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1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准备工作:本工程使用精密水准议DZS3-1及配套的水准尺做为沉降观测仪器。
2水准点的设置:沉降观测依据稳定良好的水准点进行,现场水准点不考虑永久使用,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时以不转点为宜,为相互检查校对,每栋楼根据现场设置的3个专用水准点进行校核。
3结构的沉降及位移变形观测在结构施工过程中,须经常对结构进行观测,以检查结构变形。
如发现超过允许值的沉降变形,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
3.1沉降观测的次数○1基础施工完进行首次观测,结构施工期间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在施工期间如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或复工前进行沉降观测。
同时根据施工的进度情况,较大荷重增加前后,均应进行观测。
○2当结构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裂缝时,应立即向工程技术负责人汇报,并应立即进行观测或一次连续值班观测。
在某一段时间内,若沉降量较大,应对观测次数进行加密。
○3沉降观测终止时间要以沉降观测量大小及沉降速度来确定并以月沉降量不超过2毫米时,可以认为沉降基本稳定。
3.2工作要求:为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如实反映出建筑物观测情况,确保工程施工、使用安全应做到四固定:○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2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
○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观测路线固定,外界条件固定。
4观测点的布置4.1观测点本身应牢固稳定,确保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
4.2观测点的上部必须为突出的半球形状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与结构外皮保持一定的距离(约30mm)。
4.3要保证在点上能垂直置尺和良好的通视条件。
5观测与成果整理沉降观测资料要及时整理,妥善保存,在观测点布置完毕之后,即进行沉降观测以首次观测成果做为初值,每次观测后的成果均与首次成果比较,计算沉降量,每次观测结束后,要检查记录计算是否正确。
然后将观测高程列入沉降观测的成果表中。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三篇
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三篇篇一: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案一、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XX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XX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XX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XX5、本工程施工图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XX二、工程概况工程名称: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工程地址:万州周家坝建设单位:XX第一人民医院设计单位:XX艺术设计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XX公司监理单位:XX公司施工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本工程位于万州区周家坝街道流水村2-3组(心连心广场对面),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综合楼总建筑面积为27924.52㎡,总建筑高度78.1m,地上19F,地下1F,框剪结构。
三、观测目的、原则及观测点布置3.1.观测目的工程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竣工,以及建成运营后很长一段时间,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属正常现象,但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在建筑物的施工和运营期间,都必须对建筑物进行安全监测,以便及时掌握变形情况,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证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运营期间均安全有效。
3.2.观测原则1.参照设计图纸;2.建筑物的四角极大转角处;3.高低层建筑物、纵横墙的交接处两侧;4.建筑物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
3.3.观测点布置观测点的布置:观测点设在房屋周边各大角,长边增设观测点,观测点数不少于6点。
为了便于观测,沉降观测点布置于通视好的墙上,以减小搬动仪器的次数而造成的误差叠加。
沉降观测点置于相对标高+0.700处,以便观测方便。
观测点采用20钢筋制作,采用后植筋锚固方式埋入结构柱内,为了保证观测点牢固性,埋入深度不小于100,外露部分长度为60,上端焊圆形铁球以便观测,并涂上防腐漆,如右图所示。
根据观测原则要求,共布置4个沉降观测点,具体点位见沉降观测点平面布置图(附图)。
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沉降观测专项施工
施工单位:XX施工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XX省XX市XX区
工程规模:
二、工程目标
(1)汇总工程地点的地基沉降情况,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依据。
(2)判断施工对现有的地基沉降是否会有影响,能够准确地估算出施工所造成的沉降量,并及时监督和采取措施。
三、施工方案
1.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为了掌握施工现场的地基沉降情况,主要进行沉降观测的点布置,按照需要安装沉降观测仪,组成沉降观测网络,满足要求。
沉降观测点的密度应该在每平方公里50—80个,确定每个观测点的经纬度,高程,必要时还需要确定地质构造,岩性,节理,含水量等。
2.沉降观测要求
通过沉降观测仪,实时观测沉降变化,采集沉降数据,采用集中自动记录仪,每半小时记录一次,以小时为单位,连续记录沉降变化,采集数据质量要求高,沉降量的具体范围要结合工程需要确定。
3.沉降结果分析
结合实测结果,进行沉降情况分析,包括时间沉降分析,空间沉降分析,局部沉降分析,以及各种沉降方式的分析。
房屋工程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房屋工程沉降观测实施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房屋工程的施工和使用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沉降问题。
为了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房屋工程的沉降进行定期观测和监测。
本方案旨在对房屋工程沉降观测的实施进行详细阐述,以确保房屋工程的稳定和安全。
二、目的及意义1. 目的:通过沉降观测,及时了解房屋工程的沉降情况,保障房屋工程的稳定和安全。
2. 意义:可以及时发现沉降问题,避免出现房屋工程的不稳定情况,降低安全隐患。
三、观测方案1. 观测目标:对房屋工程进行沉降观测,包括建筑物整体沉降观测和局部区域沉降观测。
2. 观测内容:(1) 建筑物整体沉降观测包括建筑物整体的沉降情况、地基土壤的沉降情况等。
(2) 局部区域沉降观测包括房屋周边地表沉降情况、基础沉降情况等。
3. 观测方法:采用测量仪器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
具体包括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设备,对建筑物进行定期观测和监测。
4. 观测周期:建议进行每月一次的观测,以及每季度一次的定期归档观测数据的工作流程。
四、观测工作流程1. 确定观测点: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地理位置,确定观测点的位置。
2. 设置观测仪器:在观测点上设置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设备。
3. 进行观测:按照预定的观测周期,进行建筑物的沉降观测,获取观测数据。
4. 数据处理:对获取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5. 制作观测报告:根据分析结果,制作观测报告,反馈到相关部门和业主,以便及时处理沉降问题。
五、观测报告1. 报告内容:(1) 每次观测的具体数据和分析结果。
(2) 沉降情况的评估和分析,包括造成沉降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3) 针对性的建议和处理意见。
2. 编制要求:报告应准确反映观测情况,内容清晰、准确、简洁。
六、质量保证1. 观测人员:观测工作由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完成,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观测设备:使用先进的测量设备和工具,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建筑工程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建筑工程一、前言沉降观测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及时、准确地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为工程质量和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就沉降观测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确保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前准备1. 工程准备在进行沉降观测前,需对工程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测量和分析,了解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地基情况等,明确观测的目标和重点。
2. 设备准备沉降观测的设备包括沉降点、测斜仪、水准仪、GPS仪器等,需要提前做好设备的选购和检修工作,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人员准备需要组织具有丰富观测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质量检查,确保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
三、观测点的设置1. 观测点的选址观测点的选址应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地基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选择处于建筑物中心、角点、边缘位置的代表性点位。
2. 观测点的布设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确定观测点的数量、布设方式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确保全面、连续地观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3. 观测点的固定观测点的固定应以悬索、膨胀螺栓等方式进行,保证观测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观测方案的制定1. 观测时间的安排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制定观测时间表和方案,包括观测的频次、时段等。
2. 观测方法的确定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要求,确定观测方法和观测指标,包括沉降观测、测斜观测、高程观测等。
3. 观测数据的处理确定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和标准,包括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观测过程的实施1. 观测设备的安装根据观测点的布设情况,进行设备的安装和校准工作,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 观测数据的采集按照观测方案和要求,进行观测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及时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3. 观测质量的控制通过技术交底、监督检查等手段,控制观测质量,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六、观测结果的评估1. 观测数据的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根据数据的变化趋势、幅度等,判断建筑物的沉降情况。
房屋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房屋建筑工程沉降观测方案一、概述房屋建筑工程的沉降观测是为了监测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沉降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沉降引起的安全隐患,保障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本方案将围绕沉降观测的目的、方法、仪器设备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目的1. 监测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沉降引起的安全隐患2. 为建筑物的维护及修缮提供依据3. 监测建筑物基础的变形情况,为后续工程提供数据支持4. 为设计、施工、维护等环节提供重要参考数据5. 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进行保障和监测三、方法1. 观测方位的选取观测方位应选取建筑物的主要荷载集中区域,包括主要承重墙、柱、梁等结构部位,以及建筑物的四个角落位置。
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细致测量,排除非建筑物荷载作用的影响。
2. 观测仪器的选择(1)测定点应选取在建筑物的不同区域,根据具体建筑物情况采用激光测距仪、全站仪、水准仪、测深仪或应变仪等仪器设备。
(2)测定点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性和结构性进行选取,应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对获得的测定数据进行精确定位。
3. 观测数据处理(1)采用CAD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建筑物沉降观测图(2)建立数据库,对观测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四、仪器设备1. 全站仪全站仪是测量建筑物沉降的主要仪器,采用全站仪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测量,可以较好地满足建筑物沉降观测的需求。
2.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是一种准确、灵敏的测量仪器,可以快速实现对建筑物各个部位的测量,并能够得到高精度的数据。
3. 水准仪水准仪用于对建筑物的垂直方向进行观测,可以实现对建筑物沉降的垂直变形情况的监测。
4. 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现对建筑物沉降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存储,方便对数据的管理和处理。
5. GPS卫星定位技术GPS卫星定位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物位置的高精度定位,为建筑物沉降观测提供重要的定位数据。
五、操作流程1. 制定观测计划在进行建筑物沉降观测前,应制定详细的观测计划,包括观测点的选取、观测方式的确定、数据处理方法等。
沉降观测方案
第1篇
沉降观测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地基沉降问题日益凸显。为确保工程结构安全、延长使用寿命,对建筑物及基础设施进行沉降观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沉降观测方案,为项目实施提供依据。
二、观测目的
1.掌握建筑物及基础设施在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化情况,确保工程安全;
-电子全站仪:精度不低于±2mm;
- GPS接收机:用于遥感技术观测。
六、观测点布设
1.建筑物观测点布设:按照建筑物结构特点,均匀布设观测点,点间距不超过20米;
2.道路、桥梁观测点布设:沿道路、桥梁纵向布设,点间距不超过50米;
3.地下管线观测点布设:在关键节点和转弯处设置观测点。
七、观测周期与频率
4.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过程质量控制。
十一、安全与环保措施
1.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确保观测人员安全;
2.采取措施保护观测设备,防止设备损坏;
3.减少观测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观测。
本沉降观测方案旨在为工程项目提供全面、科学的观测指导,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观测方提供科学依据;
4.指导工程验收及维护管理。
三、观测原则
1.科学性:采用成熟的观测技术和方法,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系统性:建立完整的观测体系,全面覆盖观测范围;
3.动态性:根据工程进度和沉降情况,适时调整观测计划;
4.预防性:及时发现潜在沉降风险,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四、观测范围与内容
1.观测范围:包括建筑物、道路、桥梁、地下管线等关键部位;
2.观测内容:主要包括垂直沉降、水平位移、倾斜、裂缝等指标。
沉降位移观测专项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其中路基、桥梁、建筑物等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备受关注。
为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对沉降和位移进行实时监测成为必要手段。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沉降位移观测专项方案,为工程项目的安全运行提供数据支持。
二、观测目的1. 了解工程结构的沉降和位移情况,为设计、施工、管理及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2. 及时发现工程结构的变形异常,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3. 对比分析沉降和位移数据,为后续工程优化提供参考。
三、观测内容1. 路基沉降观测:- 观测路基中心线、两侧及拐角处的沉降情况。
- 观测路基基底沉降情况,包括填土厚度、压实度等。
2. 桥梁墩台沉降及位移观测:- 观测桥梁墩台顶面沉降和墩台底面沉降。
- 观测墩台水平位移,包括横轴线方向和纵轴线方向。
3. 建筑物沉降观测:- 观测建筑物基础沉降、主体结构沉降及附属结构沉降。
- 观测建筑物倾斜情况。
4. 裂缝观测:- 观测工程结构裂缝的长度、宽度、深度及发展情况。
四、观测方法1. 水准测量法:- 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测量精度应达到毫米级。
2.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法:- 利用GPS接收机进行静态或动态观测,测量精度应达到厘米级。
3. 全站仪测量法:- 采用全站仪进行角度、距离测量,测量精度应达到毫米级。
4. 裂缝观测:- 采用裂缝测宽仪、裂缝测深仪等仪器进行观测。
五、观测频率1. 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期间每月观测一次,竣工后每季度观测一次。
2. 桥梁墩台沉降及位移观测:施工期间每周观测一次,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
3. 建筑物沉降观测:施工期间每周观测一次,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
4. 裂缝观测:施工期间每周观测一次,竣工后每月观测一次。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 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绘制沉降、位移曲线图。
2. 分析沉降、位移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3. 对比分析不同观测点的沉降、位移数据,评估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建筑基础沉降观测方案
建筑基础沉降观测方案建筑基础沉降观测方案一、背景建筑基础沉降观测是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基础沉降进行观测,可以及时了解沉降情况,避免因沉降过大而引发的安全隐患,保障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方案旨在对建筑基础沉降进行全面、准确地观测,为后续的施工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观测目标1.了解基础沉降的变化规律,掌握建筑的稳定状态;2.及时发现基础沉降过大或不均匀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3.提供基础沉降数据,为工程验收和评估提供依据。
三、观测内容1.选址测量:选择观测点,并进行精确的测量,确定观测点相对于基准点的位置。
2.基础测量:对建筑基础进行测量,包括基础的大小、形状、高度等参数。
3.沉降测量:对观测点进行沉降测量,包括竖向沉降和水平沉降。
四、观测方法1.选址测量:使用全站仪或GPS测量仪进行选址测量,确保观测点的准确定位。
2.基础测量:使用测绘仪器进行基础测量,包括使用水平仪测量基础高度和立柱水平度,使用测距仪测量基础尺寸和形状。
3.沉降测量:采用经典水准测量法进行竖向沉降观测,采用激光水平仪进行水平沉降观测。
五、观测周期1.初次观测:在基础建设完成后进行初次观测,以建立起基础沉降的基准数据。
2.定期观测:按照工程要求和基建标准进行定期观测,一般设定为每季度或半年一次。
3.临时观测:遇到特殊情况,如工程施工影响或地震等,需要进行临时观测,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六、观测记录和报告1.观测记录:对每次观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观测时间、观测人员、观测数据等信息。
2.观测报告:将观测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编写观测报告,包括沉降曲线图、数据表格以及分析结论。
七、观测结果处理1.数据处理:对观测数据进行精确处理,消除误差,并计算出每个观测点的沉降量。
2.数据分析:根据观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趋势判断,发现沉降异常或过大的情况。
3.安全评估:根据观测结果和分析,进行建筑稳定性和安全性评估,评估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2.观测频率:根据施工进度、季节变化及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观测频率。
七、数据分析及处理
1.数据收集: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频率,对观测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
2.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掌握工程地基沉降变化规律;
3.数据处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
(4)地下水位观测:采用电测水位仪测量方法。
2.观测设备:
(1)水准仪:选用高精度自动水准仪;
(2)全站仪:选用高精度电子全站仪;
(3)测斜仪:选用高精度电子测斜仪;
(4)电测水位仪:选用高精度电测水位仪。
五、观测点布置
1.地面沉降观测点:根据工程地基范围,合理布置观测点,确保观测点覆盖整个地基区域;
三、观测范围及内容
1.观测范围:包括整个工程地基及其周边可能影响的区域;
2.观测内容:地面沉降、建筑物沉降、地基土体位移、地下水位变化等。
四、观测方法及设备
1.观测方法:
(1)地面沉降观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
(2)建筑物沉降观测:采用电子全站仪测量方法;
(3)地基土体位移观测:采用电子测斜仪测量方法;
四、观测方法及设备
1.观测方法:
(1)地面沉降观测:采用水准测量方法;
(2)建筑物沉降观测:采用全站仪测量方法;
(3)地基土体位移观测:采用测斜仪测量方法;
(4)地下水位观测:采用电测水位仪测量方法。
2.观测设备:
(1)水准仪:选用高精度自动水准仪;
(2)全站仪:选用高精度全站仪;
(3)测斜仪:选用高精度测斜仪;
3.观测设备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设备安全。
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一、前言沉降观测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常用的一种监测手段,旨在对土壤和基础结构的沉降变形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施工方案旨在详细介绍沉降观测的施工步骤、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过程,以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施工步骤1.准备工作(1)调查研究:对观测区域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地质地形情况、工程结构特点及周围环境影响因素等。
(2)确定观测点:根据调查研究结果,选择观测点位,确保观测点的代表性和合理性。
(3)仪器设备调试:对使用的沉降观测仪器进行调试和校准,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测量精度。
2.观测设施安装(1)地面标志物布设:在每个观测点附近,根据设定的坐标位置,设置地面标志物,用于后期观测时的定位。
(2)沉降观测点设置:根据设计要求和观测需要,在选定的观测点位上进行地面沉降仪器和设备的安装。
(3)仪器设备连接:将地面沉降仪器与观测设施连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观测数据采集(1)观测周期确定:根据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确定观测周期,一般为每月或每季度。
(2)观测数据采集:按照设定的观测周期,进行观测数据的采集工作,包括沉降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数据记录和存储等。
(3)观测数据质量控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质量控制,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数据处理和分析(1)观测数据整理:对采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2)数据分析和解读: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和专业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3)报告编写和提交:根据观测结果,编写出详细的观测报告,提交给相关单位和工程监理部门。
三、观测方法1.全站仪测量法:利用全站仪进行测量,通过测量点的水平角和垂直角,计算出沉降点的坐标位置。
2.水准仪测量法:利用水准仪进行测量,通过测量点的高程差,计算出沉降点的高程变化。
3.激光测距法:利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通过测量点的距离变化,计算出沉降点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背景
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土地利用日益增多,工程建设项目的密集开展导致地基沉
降问题日益凸显。
为保障工程质量及周边环境安全,沉降观测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施工目的
本专项施工方案旨在对工程施工区域内的地表沉降情况进行监测与评估,及时
掌握地表变形情况,为工程安全施工提供数据支撑。
三、施工方案
1. 测点布设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地质特征,合理布设观测测点,保证测点分布均匀、覆盖
面广。
2. 仪器选择
选用精度高、稳定性好的沉降仪器,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观测频次
制定合理的观测频次,一般选择每天定时观测一次,突发情况下可随时增加观
测频次。
4. 数据处理
观测数据需及时上传至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分析,定期制作观测报告,做好数据
备份与归档工作。
四、施工流程
1.勘察测量
2.测点布设
3.仪器调试
4.数据采集
5.数据传输与处理
五、质量控制
1.严格遵守观测操作规程
2.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检定
3.观测数据交叉验证
六、安全措施
1.观测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
2.观测场地需设置警示标志
3.遇到雷雨等恶劣气象情况需及时撤离
七、验收标准
1.观测数据准确,符合规定精度要求
2.观测报告清晰明了,数据可靠
3.施工过程中无影响观测的意外事件发生
结语
沉降观测是保障工程安全的重要手段,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质量控制能够有效地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重要保障。
沉降观测工程施工方案模板
沉降观测工程施工方案模板1. 项目背景本工程以确保建筑物或结构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目的,进行沉降观测工程。
通过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建筑物或结构物出现的沉降情况,保障建筑物或结构物的安全使用。
2. 工程内容(1)安装沉降观测设备:在需要监测的建筑物或结构物周边确定监测点位,选择合适的沉降观测设备,并进行安装调试。
(2)数据采集与监测:对已安装的沉降观测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测,实时记录建筑物或结构物的沉降情况。
(3)数据分析和报告: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定期生成沉降观测报告,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3. 施工方案(1)前期准备:确定监测点位,购买和调试沉降监测设备,准备相关施工人员和工具。
(2)安装沉降观测设备:按照设计要求,在监测点位进行沉降观测设备的安装,确保设备安装牢固且稳定。
(3)数据采集与监测:进行沉降观测设备的电气连接和数据采集系统的调试,确保数据能够稳定采集,并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4)数据分析和报告: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及时生成沉降观测报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安全与环保(1)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戴好安全防护用品,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施工现场必须保持整洁,杜绝乱堆乱放现象,确保施工环境整洁与安全。
(3)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节约用水和用电,减少环境污染。
5. 质量与验收(1)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备安装和调试。
(2)对已安装的沉降观测设备进行测试,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并保证数据采集准确无误。
(3)验收:由项目负责人进行验收,确认沉降观测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6. 施工进度(1)前期准备:计划完成时间 3 天。
(2)安装沉降观测设备:计划完成时间 5 天。
(3)数据采集与监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备调试,保证设备运行正常。
(4)数据分析和报告: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及时生成沉降观测报告。
7. 经济指标本工程总投资为 xxx 元,其中包括设备购置费、人工费、材料费、管理费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治市史家庄城中村改造御泽花园项目沉降观测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山西兆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2017-11-30一、工程概况二、责任主体建设单位: 山西兆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山西才智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山西九鼎恒远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山西省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长治市华宇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长治市神星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建材太原地质工程勘察院、河北建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山西兆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三、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四、施测方法和精度要求1、现场沉降观测点埋设要求1)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2)建筑物四角、大转角处或沿外墙每10~20m处;3)建筑裂缝、沉降缝、伸缩缝两侧;新旧建筑物、高低建筑物以及纵、横墙的交接处;4)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的接壤处;建筑物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填挖方分界处;5)附近堆放重物处、受振动有显着影响的部位及基础下的暗沟处;6)筏形基础底板或接近基础的结构部分之四角处及其中部位置;2、沉降观测点的设置方法1)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明显的突出点并涂刷防腐剂;2)标志埋设位置应避开雨水管、窗台线、水暖管、电器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立尺位置需要离开墙柱面和地面一定距离;3)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饰装修阶段因墙柱饰面施工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使观测不能连续进行而失去意义。
见下图:3、沉降观测的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1)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筑物在不断加荷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不低于DS1级水准仪,水准尺也应使用受及变化小的因瓦水准尺。
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
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
连续使用3个月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测校正。
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
2)操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的,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进行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沉降点的设置、测量指导及对测量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处理。
4、水准控制网建立根据工程的结构特点、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沉降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基准点根据工程的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
1)在建设单位提供的6个场内高程基准点基础上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场内又布设了6个基准点,使用前首先把各个点位进行闭合联测,再把计算结果进行严密的平差,计算出各点位高程,并与建设单位给定数据逐一比较、修正,直到符合精度要求。
利用修正后的数据值引测整个工程的沉降测量控制网。
(注:不同部位的控制点可以相互借用,以此达到相互校核的作用)。
测量无误后出具各基准点位详细数据资料并对水准高程点进行保护、标识。
2)建设单位已提供的K1=922.21m、K3=923.189m、K5=922.688m、K6=922.599m、K8=921.758m、K10=921.784m6个基准点和现场平面附加布置的6个基准点形成四边形进行整场地水准高程控制,基准点设置在场内,并通视。
基准点之间距离不得大于100m,如局部两点位距离较长在实际测量过程需增加工作基点。
3)所有基准点均布设在距基坑边一倍的开挖深度范围之外的地基稳固部位且避开地面沉降和振动区范围,并用混凝土做截面500*500mm,深500mm基础,并在浇筑砼时基础内预埋100mm长桩钉,桩点布设完成后在桩点外围喷上红色自喷漆,并标注好点号。
基准点做好后应用钢管做好维护、防止破坏。
4)测量过程中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校核。
5、观测周期和观测时间的要求1)基础底板浇筑完成观测点沉稳1.5d后开始首次观测,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
2)观测次数与时间间隔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
结构每增加1层观测一次。
3)施工过程中若暂停施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
停工期间可每隔2-3月各测一次;建筑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率大小确定,除特殊要求外,可在第一年每季度观测1次,第二年每半年观测1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一次,直至稳定为止。
4)在观测过程中,若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周围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
当建筑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2-3d一次的连续观测;6、观测精度的要求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注:1、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倍。
2、L为往返测段、符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注:二等水准视线长度小于20m时,其视线高度不应低于0.3m7、沉降观测方法1)作业人员进行明确的职责分工:测量人员负责沉降观测的全部过程,并进行司镜。
记录人员负责观测数据记录及资料的整理。
跑尺人员负责立水准尺,并保证水准尺的垂直水平。
2)首次观测自基础部分混凝土浇筑完成、观测点安稳固后及时进行。
首次观测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较高,施测时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连续进行两次独立观测,正反向观测,并取观测结果的中数作为沉降观测的初始值。
3)永久沉降观测点依据设计图纸及测量规范规定埋设在地上主体的首层,在首层墙柱钢筋绑扎完成模板安装前埋设,埋设位置应在便于观测和不容易被破坏的部位,并报设计、监理予以确认。
也可以在首层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墙柱模板拆除后对沉降观测点进行后植筋处理。
4)供沉降监测的测量基准点整体工程竣工后仍需进行沉降观测,在沉降观测期间不能被破坏,监测点标高观测方法采用二等闭合水准测量,观测精度符合GB50026-2007要求,测量成果作为竣工验收资料入档;5)若沉降观测数据出现异常现象(较大的沉降或突起),要及时上报分析原因并跟踪观测。
6)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
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
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
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强,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7)每次观测结束后,要检查记录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并进行误差分配,然后将观测高程列入沉降观测成果表中,计算相邻两次观测之间的沉降量,并注明观测日期和荷重情况。
为了更清楚地表示沉降、时间、荷重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要画出每一观测点的时间与沉降量的关系曲线及时间与荷重的关系曲线;8)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
9)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时,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横坐标为时间坐标,纵坐标上半部为荷载值,下半部为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
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中,连线,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
(附示意图)10)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的反馈相关主管部门,正确地指导施工。
沉降曲线图—样表五、成果整理1、观测记录内容要完整、齐全、真实可靠。
重点应突出,结构应清晰,文理应通顺,结构应明确,记录计算要符合施工测量规范的要求,依据正确,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整理及计算。
2、观测结果应于当日整理完毕,观测记录、计算资料及技术成果均应有相关责任人签字、加盖成果章并进行归档;3、观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沉降观测成果表;沉降观测点位分布图及各周期沉降展开图;沉降速率、时间、沉降量曲线图;沉降观测分析报告。
成果报交给建设、监理单位,若发现观测结果出现异常时,及时通知建设、设计、监理单位。
六、安全质量保证措施1、观测作业应在标尺分划线呈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
不得在日出后或日落后约半小时、太阳中天前后、风力大于四级、气温突变时以及标尺分划线的成像跳动而难以照准时进行观测。
阴天可全天观测。
观测前半小时,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
设站时,应用测伞遮蔽阳光。
2、为了保证沉降观测值的准确性,在沉降观测点安装完后,沉降观测点上安装专门的保护盒。
3、为保证水准尺气泡稳定居中,自制一些简单的水准尺辅助标杆,以使扶尺员快速稳定地竖直标尺,提高观测质量、效率。
4、每隔2个月对场区控制点、测量仪器精度进行校核,满足测量要求。
5、在进行观测作业时,经常要进入交叉作业的危险区域,所以在每次作业前测量人员必须了解现场观测线路及作业点周围的安全情况,然后对记录及跑尺人员进行交底。
6、所有观测人员在进行施工现场时必须带好安全帽,并密切配合,争取快速、准确地完成观测任务。
七、沉降观测原因分析1、观测曲线上升至第三次后,又逐渐下降,一般是由于初测精度不高引起的误差,应将第一次观测成果作废,采用第二次初测成果。
2、曲线在中间某点回升,多是因为水准点或观测点被碰动所至,水准点或观测点被碰撞,其外形必有损伤,比较容易发现,如水准点被碰,可改用其他水准点继续观测,如观测点被碰,则需另行埋设新点。
3、曲线自某点起渐渐回升,是由于水准点下沉所至,所以在埋设水准点时应保证点位的稳定。
八、注意事项1、预埋件平面位置按图设置;高程控制必须用水准仪精确引测标高,预埋件埋设误差控制在5mm以内。
2、预埋件埋设好后,木工支模及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注意对沉降观测预埋件的保护,严禁破坏。
3、沉降预埋点如采用后植筋的方法则植入深度不小于80mm。
4、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
5、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
6、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
7、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
8、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9、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气呵成。
10、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11、将各次所观测沉降情况及时反馈有关部门,建筑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
总沉降量不大于100mm,最后100d的沉降速率小于0.01mmd时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停止监测。
附:沉降观测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