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强省
云南事业单位和公务员考试云南省情常识题
云南事业单位和公务员考试必了解云南省情常识题1.西南边疆云南简称(云或滇),被誉为(七彩云南/彩云之南)。
因云南红壤占云南省土地面积的一半,故有“红土高原”“红土地”之称。
云南省东部与(贵州省)为邻,西部同(广西壮族自治区)相连,西北隅紧倚(四川省西藏自治区),南同(老挝、缅甸、越南)毗连。
云南全省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横距(99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8)位。
全省有25个县(市)与(老挝、缅甸、越南)3国毗邻,与邻国的边界线总长为(4060)公里,其中,中缅边界(1997)千米,中老边界(710)千米,中越边界(1353)千米。
2.多民族文化大省云南省2019年人口统计数为近(5000万),云南少数民族门类众多,云南下辖(8)个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呈现(小聚居、大杂居)的特点,48云南省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25 )个,其中有(15 )个民族为云南所特有的,人口数均占全国该民族总人口的(80%)以上。
云南少数民族中,有( 16 )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
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彝族),人口最少的(独龙族)独龙族。
3. 云南的五大支柱产业是((烟草产业、旅游业、矿产业、电力产业、生物资源开发)。
其中(烟草产业)是云南最大的支柱产业,云南是中国最大的烤烟和卷烟生产地,有“烟草”王国之称。
依托云南是动植物王国,(生物资源)开发正成为云南另一大支柱产业。
4.云南三大战略目标云南是中国(面向西南开发的桥头堡),云南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三大目标是,把云南建设成(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云南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三大目标:两强一堡(民族文化强省、绿色经济强省,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东盟,即东南亚联盟,包括十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文莱、新加坡。
南亚,包括8个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孟加拉、阿富汗(印巴尼不斯,马拉汗)“泛珠三角”区域,包括云南、湖南、海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江西、福建九省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简称“9+2”。
国家地方政策层面战略分析
国家地方政策层面战略分析1 我国面向2035年的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指导思想明确,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和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建设制度完善、保护严格、运行高效、服务便捷、文化自觉、开放共赢的知识产权强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保障。
(1)建设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知识产权制度一是构建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外协调的法律体系;二是构建职责统一、科学规范、服务优良的管理体制;三是构建公正合理、评估科学的政策体系;四是构建响应及时、保护合理的新兴领域和特定领域知识产权规则体系。
(2)建设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一是健全公正高效、管辖科学、权界清晰、系统完备的司法保护体制;二是健全便捷高效、严格公正、公开透明的行政保护体系;三是健全统一领导、衔接顺畅、快速高效的协同保护格局。
(3)建设激励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市场运行机制一是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高质量创造机制;二是健全运行高效顺畅、价值充分实现的运用机制;三是建立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市场化运营机制。
(4)建设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加强覆盖全面、服务规范、智能高效的公共服务供给;二是加强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网络化建设;三是建立数据标准、资源整合、利用高效的信息服务模式。
(5)建设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一是塑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二是构建内容新颖、形式多样、融合发展的知识产权文化传播矩阵;三是营造更加开放、更加积极、更有活力的知识产权人才发展环境。
(6)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一是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二是构建多边和双边协调联动的国际合作网络。
河南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初探
绿 色 经济是 2 世 纪末 人类 应对 资源 度 和行 为 。绿色 经济 的范 围包 括 生态农 0
危机 、 生态 环境破坏 等 日趋严重 问题所产 业 、 生态工业 、 生态旅游 、 环保产业 、 绿色服 拉 动 作 用
生的新 的经济思想 , 是人类为实 现与 自 然 务业等 。绿色经济与传统产业 经济的区别
河 南 既是 传统 的农 业 大省 和 人 口大
和谐相处而产生的新认识。绿色经济一词 在 于: 传统产业经济是以破坏 生态平衡 、 大 省 , 又是新兴 的经济大省 和工业大 省 。与 最早 源 自英 国经济学 家皮 尔斯 于 18 99年 量 消耗能源 与资源 、 损害人 体健康 为特 征 华 东经济发 达地 区相 比 , 南经济 相对落 河 出版 的《 色经济蓝 皮书》 绿 。迄今 为止 , 绿 的经济 , 是一种损耗 式经 济 ; 绿色经济则是 后 , 如何实现河南经济的跨 越式 发展 , 是摆
平 原 ; 南 部 为南 阳盆地 。 西
南 、 纵跨 长 江 、 河 、 河 、 北 淮 黄
紧要 迫切 , 我们 应 当以可 持续发展 的眼光 去理解 。狭义 的绿 色经济仅 指环保产业 ; 海河 四大水系 ; 横跨 亚热带和 暖温带两 个 和胆识 , 积极构建绿色经济的发展模 式 , 广义 的绿 色经 济 除包括 上述 产 业和 领域 气候带 。整个省域 自然矿 物资源 、 推 植被 资
色经济 已成为农业界和经济学界研究和讨 以维护人类 生存 环境 、 合理保 护资 源与能 在河南人 面前 的一道难题 。所谓跨越式发
论的热点命题 。
一
源、 有益于人体健康 为特征的经济 , 是一种 展 , 一是发展速度 的跨越 , 二是 发展模式 、 形态 、 阶段 的跨 越 。将绿 色经济 理念引入 河南经济 建设 中去 , 充分 运用现代 科学技
云南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云南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论云南省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优势云南省在经济发展中有许多优势,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深入分析云南省的优势,并将云南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有助于实现其平稳较快发展。
【关键词】云南省资源优势经济发展云南省处于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多山省份,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300670亿元,在全国排名第23位,属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的省区之一。
在未来的发展中,云南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牢固树立抢机遇、促投资、强产业、扩消费、增动力、强民生、抓生态、保稳定的思想,充分认识到云南气候条件优越,物质资源丰富,资源富裕度居全国各省区的前列,有开发的雄厚物质基础,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并将云南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一、广袤的国土资源全省国土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1%,居各省区的第8位。
全境东西最大的横距864.9千米,南北最大纵距990千米。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差悬殊,最高峰是德钦县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在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76.4米,高差悬殊6663.6米。
全省从南到北平均每千米海拔升高6米。
全省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4%,高原丘陵占10%,山原面积占了全省总面积的94%。
2008年末全省耕地总资源607.78万公顷,常用耕地面积418.55万公顷,牧草地面积78.23万公顷。
二、对外交往的区位优势云南有8个地州,25个县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国境线总长4060千米。
其中中缅段1997千米,中老段710千米,中越段1353千米。
云南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地处约占世界总人口一半的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结合部。
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2个,出境公路20多条,80多条边民互市的通道。
近年来,在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形势下,逐渐完善了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交通网络,形成了通往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三条便捷的国际大通道,彰显了云南具有开展周边贸易和国际交往的区位优势。
新中国70年云南的发展历程、成就与经验
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引领云南改革开放踏上新征程。2015年 1月 19日至 21日,习近平 总书记到云南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云南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 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把云南建成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中国连接南亚东 南亚辐射中心” 目标,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云南进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 云南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 面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推进生 态文明体制改革,形成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的制度体系。云南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提升高质量跨 越式发展的战斗力凝聚力;通过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广阔 的空间;积极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促进云南进入国际市场分工,对外开放的水平不断提升。 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然,云南驶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6·
旅游目的地攻略之春城篇
新兴的现代人文景观
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 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一市:安宁市
五区:西山区、东川区、盘龙区、五华区、 官渡区
八县:呈贡县、嵩明县、寻甸县、石林县、 宜良县、禄劝县、富民县、晋宁县
昆明六最
最高点:拱王山系主峰之一——雪岭。雪岭是拱王山的 三大主峰中的最高峰(海拔4344米),第二高峰为马 鬃岭(海拔4247米),第三高峰轿子雪山(海拔 4223米)。 最低点(最北边):位于东川区的金沙江与其支流小江 交汇处,是昆明海拔最低和最北边的地方。 最南边:晋宁县夕阳乡打黑村 最东边:石林县圭山镇法块村 最西边:安宁市禄脿(bīao)镇的密马龙村
石林湖 大石林:
石林胜景、千钧一发、莲花峰、剑锋池、双鸟
渡食 望峰亭 小石林:阿诗玛、唐僧西行、越王剑
外石林
:苏武牧羊、母子偕游、万年灵芝、骆驼骑象
• 乃古石林:梁祝相会、聚仙台、峰上望、独石成林 • 大叠水瀑布——云南省最壮观的瀑布。
武定狮子山
大石林——石林胜景
大石林——千钧一发
大石林——莲花峰、莲花池
美丽昆明◎四季如春
• 昆明,云南省省会,首批国家级历史 文化名城。云南省唯一的特大城市和 西部第四大城市,是云南省政治、经 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枢纽;是 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旅游、商 贸城市之一。
• 昆明是国家一级口岸城市,滇中城市 群的核心圈、亚洲5小时航空圈的中心, 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枢 纽,中国唯一面向东盟的大都市。因 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是 典型的温带气候,城区温度在0~29℃ 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在全 球极少有的气候特征使昆明以“春城” 而享誉中外。
河北:绿色经济 打造沿海强省
作研 发等方式 ,一大批 高新技 术、 节能环保技 术在燕赵 大地开花结果 ,运营速度 最高 的列车、冬暖夏凉的玻 璃…… 节能环保 的高新技术 的引进和推广 日益使高新技术产业 成 为河北经济 的支柱产业 。 2 0 年 以来,河北省外专局连续 6 0; 5 年在唐 山、邯郸、石 家庄等地 组织 6届农业 引 智成果推介会 ,推广近 2 0 0 0余项新技 术 ,5 0余个新品种在 河北省 落地 生根 ,农民累 0
1 月 1 日上 午 ,河 北省 政 府 在 河 北会 堂 隆 重举 行 2 0 年 “ 1 2 08 燕赵 友谊 奖” 颁 奖大
立 ,截至 2 0 年 ,共有 1 7 08 名外 国专 家荣获 了 “ 5 燕赵友谊 奖” 。
河北地处环渤海经济 圈的 中心地 位,拥有环绕京津 的良好 区位优 势。近年来 ,河
在 引进 国外智 力的 同时 ,河北省 积极通过 海外培训 、聘请专 家来华讲座 等方 式培
养本土人 才。 开滦集 团连续 6 年到德 国鲁 尔集团和波兰采矿工程 师技术协会培训 , 其矿
山救护 队被 国家安监局作 为华北地 区的应急救护 队, 与了汶川大地震的 灾后救援 , 参 受
到 了温家宝总理 的表扬 。唐 山轨道客 车公 司则通过引进的德 国焊接 专家培养本企业的
计增加收益近 1 亿元。河北省 农科 院引进 的加拿大干旱半干旱 节水农业项 目、 0 廊坊 农
林科 学院的 “ 廊坊 杨”示范推广项 目、安平县斯格种猪公 司与比利 时斯格公 司合作的
优质 种猪项 目等一 系列 农业 引智项 目,为实现 农业的可持 续发展提供 了智 力保障。新
品种 、 新技 术 的应 用 为 循环 农 业 的发 展插 上 了腾 飞的 翅 膀 。
云南省基本省情
云南省基本省情精选云南基本省情综述一、基本省情(一)基本情况1、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4.1%,居第8位;2、全省有16个州、市(8州8市);3、129个县(市),其中29个民族自治县;4、总人口达4500万,在西部仅次于四川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居第3位;5、山区、半山区占94%。
(二)四大优势:自然资源丰富、区位条件极其优越、民族文化浓郁、历史文化多元共融1、自然资源丰富一是气候多样性。
二是生物多样性。
三是旅游资源品位高、种类全,其中丽江大研古镇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滇西北“三江并流”风景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四是水能资源丰富。
云南有6大水系,全省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04亿千瓦,可开发量9700多万千瓦,占全国可开发水力资源的20.5%,仅次于四川居中国第2位。
五是矿产资源丰富。
2、区位条件极其优越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
边境线长4061公里,占中国陆上边界的五分之一,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2个、二类口岸8个,与XXX的缅甸、越南、老挝3国接壤,与泰国和柬埔寨通过澜沧江—湄公河相连,并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孟加拉等国邻近,是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
近年来加速构建中国—XXX自由贸易区。
形成了通往东南亚、南亚的三条对外通道:西路通道、中路通道、东路通道。
3、民族文化浓郁全省有52个民族,人口超过5000人的世居少数民族25个,人口近1500万,在中国居第2位,占全省总人口的l/3。
其中15个为云南独有;人口超过100万的少数民族有彝、白、哈尼、傣、壮5个;全省有15种少数民族跨国境而居。
4、历史文化多元共融云南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
这个结论已经通过开远丛林古猿、禄丰腊玛欢迎下载精选古猿和元谋古猿的发现而被证明。
澄江动物化石群被誉为“地球历史早期生物演化实例的三大奇迹”。
二、对省情的分析和定位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6168亿元,财政总收入149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69元,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33%。
发挥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循环低碳经济
过程 中 , 何 确 定 合理 的 电源结 构 , 如 已成 为 云 南 电 力
了近 2 5个 百 分 点 , 源 结 构 显 著 优 化 , 云 南 从 此 成 电 使 为 了名 副 其 实 的 清 洁 能 源 大 省 。2 1 0 1年 1 4月 在 全 — 国 多个 省 区 出现 “ 电荒 ” , 南 除 1月 份 对 黄 磷 、 时 云 铁 合 金 生 产 行 业 限 电 2亿 千 瓦 时 外 , 他 时 段 均 实 现 了 其 放 开 供 电 , 用 电 得 到 满 足 以及 省 内 火 电企 业 碳 排 强 在 度 减 少 ,火 电 发 电 量 同 比减 少 9 1 的 前 提 下 , 01 。% 2 1
23 0 0年 可 再 生 能 源 发 展 战 略 目标 , 显 示 出 云 南 日益 增大 的清 洁能源 的节 能减 排成 效 。对 此 , 关 专家指 有 出 : 着 清 洁 能 源 比 重 的 大 幅 增 加 , 可 获 得 较 好 节 随 既
收稿 日期 :O 1 0 — 5 2 l- 8 1
设及 西 电东送等 方面 起到更好 的支撑作 用。
在 2 01 1年 6月 召 开 的 云 南 省 水 电安 全 度 汛 暨 加 快 水 电 建 设 工 作 座 谈 会 上 , 委 常 委 、 务 副 省 长 罗 省 常 正 富 指 出 : 调 整 完 善 生 产 力 布 局 , 学 配 置 电 力 资 要 科
百家论坛 I —
发挥 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循 环低碳 经 济
王 外林 ,刘江 明 , 包红 英
【 昆明王 国食品有 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 0 0 5 1 6)
文化产业化
云南民族文化形态产业化的客观必然性内容提要:文化产业化已成为当代中国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经济现象,但对其的研究与实践还处于初始阶段。
云南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其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充分利用云南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使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最终实现民族文化形态产业化,这是云南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其客观必然性。
关键词:民族文化形态/产业化/客观必然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既然是产业,也就与其它产业部门一样,文化生产也需要占用一定的社会必要劳动,其运行也是一个投入——产出的现实社会再生产过程,其成本要由收益来补偿并得到相应的剩余值以实现扩大再生产。
即便是公益型文化产业,在依靠政府扶持、鼓励和帮助的同时,也有一个“增强经营意识和市场观念”的问题,也必须考虑怎样以尽量少的投入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精、尖文化产品,获得经济效益,从而对生产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补偿以实现它所创造的新的价值,使之成为争取更大社会效益的基础。
一、文化产业化的概念文化产业化是在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产业机制发展文化,使大多数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组合,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壮大,促使文化的建设发展走上与市场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运行轨道,实现由传统文化事业向现代文化产业转变的新型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方式,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的重要途径。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文化的产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市场经济规律使文化与经济趋同融合的结果,也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客观需求,产业化发展是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和趋势。
什么是文化产业化?我们认为文化产业化的本质内涵在于文化产业的“化”上,“化”既是过程,又是结果。
云南党史
中共云南地方党史20件大事1、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建立1926年11月7日,李鑫、吴澄、周霄、杨静珊在昆明市平政街节孝巷24号(今55号)召开了云南省第一次党员会议。
会议由李鑫主持,根据中共广东区委和陈延年的指示,决定建立中共云南特别支部,吴澄任书记,杨静珊为秘书,周霄、黄丽生专任云南农民运动特派员。
中共云南特别支部是中国共产党在云南的第一个地方组织,它的建立,是云南历史上一座光辉的里程碑,标志着地处边疆、民族众多的云南,开始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从此,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在云南各族人民的有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为从根本上改变云南各族人民被剥削、被压迫的悲惨处境,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开始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斗争历程。
2、滇黔桂边区革命根据地创建及发展1931年11月,广西百色起义后留在右江地区的红七军二十一师数十名指战员转移到云南文山富宁“七村九弄”地区,开展创建红色政权的工作。
1934年11月20日,在富宁谷留召开劳农代表大会,成立中共滇黔桂边区革命委员会、滇黔桂边区劳农会和滇黔桂边区劳农游击队第三梯队。
逐步形成了以富宁为中心,包括广西、贵州部分地区的滇黔桂边区游击根据地。
从1935年至1936年,国民党先后调集近7万兵力对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军事“围剿”。
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与来犯之敌展开殊死搏斗,歼敌3000多人。
边区军民的英勇斗争,牵制和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有力地配合了红军主力长征。
在极其险恶的形势下,根据地的斗争一直坚持到1949年5月1日富宁解放。
3、扎西会议1935年2月5日至9日,中央红军在云南威信集结休整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连续召开了3次会议,史称扎西会议。
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在水田寨花房子举行会议,根据遵义会议关于常委再进行分工的决定,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在党内“负总的责任”,解决了遵义会议悬而未决的党内最高领导权的交接问题。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绿色经济强省
西北生 物多样 性保护 行动 ” ,
发展低 碳经 济作 为实现可 持续
重要途 径 ,作 为云 南新一轮 发 j 大机遇 来抓 ,非化石 能源 发展i 节能降 耗进展 顺利 ,科学 发展 、
发 展 的 思 想 日益 深 入 人 心 ,加
样 ,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实 现 了 又 好 又 快
发展 也将难以持续 ,也与 国际潮流和中
央的要求背道而驰 。我省地处祖国西南 边疆 ,资源丰富 ,基础条件较好 ,完全 能够通 过发挥 优势 ,大力 发展低 碳经 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促进绿 色经济强省的建设。
第 一 , “ 态 立 省 ” 思 想 更 加 统 生
一
第. ,能源品种 丰 富 ,非 1 2 -
让会可持 续发 展的 角度 ,认 真抓 好试 点工作 ,大力发 展低 碳经 济 ,促进 绿 色经济强省建设 。
,
发 展 低 碳 经 济 初 见 成 效 。 近 年
占全 省总 面积 的1 .%左右 ,可 5 1
源储 量2 3 万千瓦 。近年来 , 82
来 ,在 党 中央 、国 务 院 的正 确领 导
源 节约 和能效提 高 、促进 清洁能源 发 展 的有效途 径 ,切 实增强 经济社 会可 持续发 展能 力。近 年来 ,我省 同全国
一
理 “ 展排放 ” 问题 将始终 伴随 我国 发 “ 十二 五 ”经 济社 会发展 的全过程 。 党 中央 、国务院高度 重视 节能减 排工
作 ,并庄严 向国际社 会承诺  ̄ 2 2 年 100 ] 控制温 室气体 排放 的行动 目标 。党的 十七届 五中全 会进 ~步明确 提出 :要 树立绿 色 、低 碳发 展理 念 ,以节 能减
云南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提纲及主要内容
云南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提纲及主要内容Revised on July 13, 2021 at 16:25 pm前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及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为新时期云南林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极大地调动了全省人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为实现云南省“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较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奋斗目标,省委、省政府站在历史的高度,结合云南林业发展实际,提出了“实施六大工程,建设八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加速我省森林资源培育和林业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特色经济林是云南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广大山区群众重要的经济来源;大力发展具有我省特色的经济林产品,不仅是广大山区群众的迫切需要,也是我省林业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为规范和指导全省特色经济林的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我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将其培育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编制一个发展方向明晰,措施扎实可靠,符合省情、民情的云南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在省林业厅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下,由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林科院、西南林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编写组,共同完成了云南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编写组从6月初开始,通过对全省经济林产业现状的调查分析,结合全国以及世界经济林产品市场发展趋势,在全省各地州、市产业规划的基础上,历时2个月完成初稿;8月4日由省厅组织,听取了有关专家和企业代表的意见,编写组对规划再进行修改,形成此讨论稿;1 云南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特色经济林现有资源及产业概况1.1.1 特色经济林树种范围本规划中的特色经济林主要是指,由林业部门管理并组织实施的具有我省地方特色和产品优势的乡土经济林树种以及部分通过引种栽培试验,具有推广价值和市场前景的国外品种;主要包括:干果类的核桃、板栗、银杏、果梅、云南皂荚、澳洲坚果;香料饮料类的八角、花椒、肉桂、酸木瓜;木本油料类的油茶、油橄榄;工业原料类的棕榈、青刺尖、油桐、等;其中油橄榄、澳洲坚果为国外引进树种,其余都是云南乡土树种;由农业部门管理的茶、桑、水果;农垦部门管理的橡胶、咖啡以及列入林化工产业的紫胶、白蜡、五倍子、印楝以及红豆杉等没有列入本规划;1.1.2 主要特色经济林树种及产业发展慨况1核桃:云南核桃因其产品质量高,产量大,不仅在省内是名符其实的第一经济林果,在全国核桃产量的排名中也列第一位;全省124个县,海拔700- 2900米有其分布;比较适宜的海拔范围是1800-2200米;年产量在300万公斤左右的核桃主产县是漾濞、凤庆、永平、云龙、昌宁、大姚;年产100万公斤以上的县市有楚雄、南华、南涧、巍山、景东、新平、宾川、洱源、华宁、会泽、丽江等;核桃是我省传统的大宗土特产品,在省内外干果市场上占有重要份额,部分出口到国外,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滇西漾濞、永平、下关一带现已形成全国最大的核桃集散地,每年交易量在2000万公斤左右,年交易税近千万元;80%以上的核桃干果用手工加工取仁,严格分级,统一纸箱,定额包装,产品销往上海、天津、北京、长沙、广州、重庆等城市;每年还有约50万公斤核桃仁直接从漾濞出口到亚欧国家;此外,以大理漾濞核桃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一批股份制或民营企业,还对核桃进行深加工,生产饮品以及精加工核桃仁等产品2板栗:云南板栗种植历史悠久,已在全省广为分布,122个县都可找到;中心产区在滇中的昆明、玉溪、楚雄、曲靖等州市,是云南排名第二的干果;云南早板栗成熟于7月下旬至8月中旬,较国内其它板栗产区早1~2个月,可提前占领市场;虽然产量在全国只排在第11位,但由于坚果色泽好、含糖量高、风味香甜、肉质细糯,仍受到国内外客商欢迎;每年约有50万公斤分散加工成糖炒板栗在省内销售,经济效益很好;但生产各类栗子罐头、饮料的企业多因亏损而停产,究其原因,主要是栗果价高,贮藏、保鲜技术还不过关;3八角:我国栽培八角约有2000年历史,面积和产量约占世界的90%以上;主产区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北热带、南亚热带海拔500-1600米的湿润山地,适生范围相对有限;但云南的适生区面积广阔,种植历史悠久,产量仅次于广西,在国内排名第二;省内主产区为文山州,近年来,屏边、河口、新平、腾冲、盈江等县也开始成片种植;是云南排名第三的经济林树种;经烤制的八角干果及从叶和果皮中提取的八角油茴油,是我国传统出口的大宗土特产品;云南富宁县的八角早已为国内外客商广泛认同,主要销往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国外主要销往日本、韩国及部分欧洲国家;富宁已成为云南八角销售重要的集散地;由于八角初产品十分畅销,价格居高不下,目前省内还没有较大规模的八角深加工企业;4果梅:云南果梅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地理分布广;但长期以来,梅果作为野果不被人们重视,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果梅市场价格回升,云南果梅的需求量大增,经筛选认定的丽江照水梅、大理盐梅等优良品种已逐步普及推广种植;形成了以丽江市和大理州为中心产区的云南果梅种植基地;云南果梅鲜果的加工基地主要集中在丽江市、大理州和保山市等地区,其中丽江、大理区域的果梅加工由于起步较早,已初具规模,共拥有20余个果梅加工厂家,个体梅胚加工户达千余户,产品多达数十种;仅丽江、大理周边区域,2002年即加工果梅万吨;随着丽江、大理“品牌”的升温,果梅产业将会取得更加良好的经济效益;5云南皂荚:是皂荚属中唯一能食用种子外胚乳的植物种;其外胚乳俗称皂角米,为传统的宴会甜食佳品和营养保健食品;皂荚壳含活性三萜皂甙,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现已有厂家将皂荚开发用于洗涤、洗发产品中;滇皂荚以德宏州梁河县及保山地区的腾冲县民间栽植历史最长,目前开始规模种植,但产品开发还仅限于皂角米的利用,尚未形成产业;6棕榈:属亚热带树种,在云南除高寒山区外,海拔800-2500米的广大地区均有分布;棕榈主产品棕片,全省年产量约1万吨,位居全国之最;但大多零星种植和采收,商品率很低;目前在红河州红河县已开始规模种植,产业中心正逐步形成;全县有棕片初加工企业100余家,其中红河县棕麻制品厂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实力,生产多种家庭生活用品;拳头产品为红河迤萨天然山棕床垫,年产量2万余床,远销上海、广东、福建、浙江、北京等地,是红河县今后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7花椒:在云南以海拔1800-2700米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岩溶地区生长较好,椒果质量和单产较高;省内主产区为昭通市;较好的栽培品种有大红袍、青椒等;云南花椒的质量和产量在全国并不占优势,但由于其分布面广,容易种植,产品销售前景好,在局部地区仍是重要的经济林造林树种;8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远在二迭纪云南即有分布;银杏喜温凉湿润的气候,垂直分布在云南可达2200m以零星种植为主;近年来,腾冲、富源、罗平等县开始规模种植,并对产品进行小规模加工,目前尚未形成产业;9青刺尖:野生青刺尖主要生长在滇西海拔2300至3200米的山区和半山区,面积约3万亩左右,其果实油脂的应用在民间已有悠久的历史;可在保健、美容护肤、医药等领域开发应用;目前已在丽江市成片人工种植,是高寒山区不可多得的特色经济林造林树种;目前,云南丽江青刺果天然营养植物油有限公司等企业,正在按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原料基地;已初步形成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建设格局;10澳洲坚果产业开发正在进行中;云南省已在德宏、临沧等地区造林4万余亩,2003年产果73吨;最近由省热带作物开发有限公司与澳大利亚合资,成立云南云澳达坚果开发有限公司,为产业开发进一步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油橄榄产业目前刚开始起步,已在一些地区进行小规模的产业化开发,着手建设原料基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最近成立的云南绿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门从事油橄榄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高新技术企业;现正以开发油橄榄种植业为举措,推进产业发展;11其它特色经济林树种:主要有酸木瓜、肉桂、油桐、漆树、油茶等;其中酸木瓜正由生产木瓜发酵酒的云县茅粮酒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牵头,着手建设原料基地;其余经济林树种在省内局部地区也有一定种植规模,但由于产品在国内外缺乏竞争力,目前面积和产量有所下降;1.1.3 资源现状云南特色经济林现有面积为840万亩,其中以核桃最具盛名,总面积达460万亩,占现有特色经济林面积55%,其次为板栗,共200万亩,占24%,随后依次是:八角50万亩、果梅30万亩、花椒20万亩、银杏13万亩、棕榈9万亩、青刺尖8万亩;其他经济林油桐、油茶、肉桂、生漆、酸木瓜、皂荚等共50万亩;云南省特色经济林近年来产量增长较快,产品年总产已达到万吨;主要产品有:核桃万吨、板栗万吨、果梅万吨、八角3400吨、棕片7000吨、花椒3000吨、银杏2700吨; 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1.2.1 有利条件1林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正确定位,给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2有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优越的自然条件;云南地貌多样,海拔悬殊,立体气候明显,森林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具备建设特色经济林产业的生态环境条件;同时,云南土地面积94%为山区,林业用地资源丰富,特色经济林基地还可实行混农作业,及四旁种植,产业建设空间广阔;3已初步具备产业建设的技术条件;近年来,云南省林业科研和林业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自上而下的林业科技队伍已经形成,有不少林业科技成果有待推广,群众中也积累了不少成熟的经济林产业发展经验,形成对基地建设的重要支撑;4多年来全省经济林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名特优新品种、名牌产品数量有所增加;一批地州、市、县由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基地”;经济林产品加工、贮藏保鲜能力不断增强,市场日趋繁荣,为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1.2.2 存在问题1有关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配套完善;产业发展宏观规划、政府指导意见变化快,连续性差;2造林质量有待提高;主要问题是苗木品种杂乱,等级不达标;一些地区造林只重上报面积,轻质量标准,保存率低;病虫害问题在局部地区有扩大的趋势;3经济林优良品种选育、繁殖以及新技术推广应用滞后,不能适应经济林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4存在较大面积的低效益经济林,产品单产和优质果品率低,亟待改造;5资金投入不足;特色经济林产业支撑体系以及贫困地区造林需要国家给以扶持,但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影响了产业发展;6经济林产品加工产业化程度低,二、三产业滞后,综合效益不高;主要表现为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分散经营,龙头企业发展滞后,产品流通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2 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必要性、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必要性1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是云南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云南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物种资源,建设特色经济林产业,可为实现绿色经济强省,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资基础;2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是云南林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优先建设生态公益林的同时,必须注意商品林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林以及其他林业产业,林业自身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3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需要;云南农村人口有3610万,绝大多数生活在山区半山区,他们靠山、吃山、养山,希望在山、致富在山,有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愿望,发展特色经济林是他们脱贫致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4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特色经济林产业也将面临市场经济严峻的挑战;只有生产出优质、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含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要求,以建设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产后商品化处理、贮藏保鲜、加工和市场流通为重点,充分发挥云南自然条件多样,森林物种资源丰富的优势,选择具有云南特色的经济林树种,建设定向培育、集约经营、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增加经济林二三产业比重,培植龙头企业,实现经济林产业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为农户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原则1按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建设产业;2坚持集中连片建基地与零星种植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产业规模化经营;3突出云南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以发展乡土特色经济林树种为主,适当选择适生的外来树种为辅,建设无公害优质原料基地,生产特色产品;4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实验研究与推广相结合,注重人才培养和使用,提升特色经济林科技含量的原则;5坚持培植龙头企业,创名优产品的原则;对各产业的龙头企业重点给以扶持,做大、做强,树立品牌,形成龙头;6坚持不断创新的原则;改革经营机制、投入机制,不断创建和推广新的盈利模式,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目标2.4.1 资源培育目标2004至2007年,营造特色经济林350万亩,总面积从现有的840万亩,发展到1190万亩;对现有的280万亩低产经济林复壮改造200万亩;到2010年,再营造特色经济林150万亩,总面积发展到1340万亩;对剩余的80万亩低产经济林,全面进行复壮改造;到2020年,再新造350万亩,特色经济林总面积达到1690万亩;产品年产量从现在的万吨,2007年增加到万吨;2010年增加到万吨;2020年增加到万吨;产值2007年达到亿元;2010年达到亿元;2020年达到亿元;盛产期初级产品纯收入新增部分和加工增值,按全省农业人口平均,人年增收277元,使特色经济林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比例有较大提高;2.4.2 产业发展总目标在2020年以前,建成各个特色经济林产业龙头企业;树立起产品知名品牌;包括:建设产品交易市场、集散地11处大中型7处,小型9处;产品加工企业17个;“云南核桃”龙头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其中2007年前新建、改扩建交易市场集散地7处、加工企业6处;创立“AA”级无公害绿色产品品牌3-5个,“A”级无公害绿色产品品牌30-50个;特色经济林一二三产业总产值2007年达到亿元;2010年达到亿元;2020年达到亿元,成为地方经济持续发展新的支撑点;3 特色经济林产品市场分析总体分析云南特色经济林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大多占有重要份额,但不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正逐渐发生分化;云南传统的特色经济林产品如核桃、八角等,随着国内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保健意识提高,以及国外市场不断得到巩固和拓展,这些传统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看好;云南果梅、板栗、花椒等因其质量好、成熟期早,亦有很强的竞争力;随着今后产量大幅度提高,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市场风险,但从改良品种,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培植第二、三产业入手,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完全可以化解风险;还有一些正在建设中的特色经济林树种,如油橄榄、云南皂荚、澳洲坚果、棕榈、青刺尖等,产品市场才刚刚打开,发展势头喜人;只要坚持正确的产业建设指导思想,按经济规律不断开拓进取,市场前景也是十分乐观的;与此同时,有的经济林树种由于种种原因,产品销量、价格起伏不定;有的产品市场相对饱和,效益降低,正在产生风险;如油桐、油茶、肉桂等,已不宜大规模扩大种植面积;但只要在产品创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品质量上下功夫,风险也是可以回避的;主要特色经济林产品市场分析1核桃:是云南大宗的出口创汇产品,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虽然我国核桃世界市场占有率已从80年代的30%降到目前的14%,但云南核桃在国内外却一直供不应求,价格稳中有升;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增加,生活质量提高,保健意识增强,可以预见,国内外核桃需要量还会大幅度增加,销售市场前景十分广阔;2板栗:近年来,由于美洲栗和欧洲栗感染栗疫病和墨水病,致使全世界栗果的产量大幅下降;而我国板栗对这两种疫病有良好的免疫性,产量在逐年增长,目前已占世界栗果总产量的60%,国际市场前景良好;在国内云南板栗果实成熟期早,品质优,可最先上市,以“人无我有”的态势先期占领市场;现在云南板栗80%左右销售省内,只有约20%销售省外,国内外市场拓展空间很大,前景良好;3八角:八角干品及其加工产品茴油,是国际市场的紧俏货,而且中国是唯一可以批量提供这两类商品的国家;历史上,我国在东南亚一带就有传统的销售市场和固定客户;目前可以直接销往印度、日本、意大利、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缅甸、叙利亚、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平均出口干八角15万公斤以上;每公斤售价美元,国际市场上价格较稳定;在国内,八角销售市场遍及全国,年销售干八角400万—600万公斤;近年来由于需求量增加,价格不断上升;未来10年内,市场价格将趋于稳定或高于现有水平;我国茴油大多外销,每公斤售价20—30元人民币,国内销量很小;4云南皂荚:滇皂荚的主要产品皂角米,市场售价每公斤达100余元,产品供需缺口大,价格近期难以下调;目前皂角米生产尚未形成规模,国内外市场开发空间很大;此外,对皂荚壳、皂叶的综合利用及深层次开发也明显滞后,市场潜力不可忽视;5果梅:我国有六大果梅产区,除云南地处西部外,浙江、江苏、广东、福建都位于我国经济技术相对发达的东部;借助地域优势,这些产区的果梅产业水平高于云南;但改革开放以来,受东部地区乡镇工业高速发展带来的环境质量下降、人力、土地资源成本升高等因素的影响,这些产区果梅产业优势正逐步下降;因此,中国果梅产业西移已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给云南果梅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只要进一步提高加工技术和产品档次,再借助丽江、大理的品牌,市场空间十分广阔;6银杏:白果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林产品,每年都批量出口到欧美和东南亚地区;近年来银杏干果及银杏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进展很快,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扬;云南规模发展银杏起步较晚,市场竞争能力远低于中、东部发达地区,目前尚无产业优势;宜采取巩固现有,稳步发展的决策发展产业;7油橄榄、澳洲坚果是外来引进种植的特色经济林树种,青刺尖、酸木瓜是本地原产,经选优扩大种植的树种;它们的产品目前在市场上都很紧缺,经济效益好;远期市场前景只要注意培植龙头企业,提升加工链的科技含量,生产特色产品,国内外市场潜力很4 资源培育规划特色经济林资源培育树种品种选择重点发展树种:核桃含美国薄壳山核桃、板栗、八角等;具有地方特色,局部地区重点发展的树种:果梅、花椒、云南皂荚、油橄榄、青刺尖、银杏、棕榈、澳洲坚果、酸木瓜等;特色经济林资源培育布局方案4.2.1 按气候带布局方案1南亚热带气候区:主要布局八角、云南皂荚、澳洲坚果、美国山核桃等特色经济林树种;2中、北亚热带气候区:重点布局核桃、板栗等规模发展的特色经济林树种,以及花椒、银杏、油橄榄、棕榈、果梅、酸木瓜等具有区域性特色的经济林树种;3南温带气候区:重点发展青刺尖、果梅等特色经济林树种;4北热带气候区:目前多已种植或规划种植橡胶、咖啡、热带水果、速生珍贵用材林、竹、藤等,不再规划种植特色经济林;4.2.2 按行政区域分树种新造林布局方案表1特色经济林资源培育布局分树种种植规模4.3.1 重点发展树种规模1核桃含美国薄壳山核桃:全省核桃面积已达460万亩,规划到2007年新造220万亩,现有低产林改造120万亩,总面积发展到680万亩;2008-2010年新造90万亩,现有低产林改造60万亩,总面积达到770万亩;到2020年再新造230万亩,最终基地面积为1000万亩;新造林面积合计540万亩,占特色经济林造林总面积%;在核桃新造林面积中,含美国薄壳山核桃20万亩;2板栗:现有面积200万亩;规划在稳定现有面积,提高单产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产业发展;到2010年再新造30万亩,改造低产林60万亩,总面积达到230万亩其中2004-2007年新造20万亩,低改50万亩;在2011—2020年的10年内,再新造20万亩,资源总面积为250万亩;3八角:目前全省八角种植面积已达50万亩,规划到2010年再新造60万亩,现有低产林改造10万亩,总面积达到110万亩其中2004-2007年新造40万亩,低改10万亩;到2020年再新造40万亩,总规模达到150万亩;重点发展的三个树种新造林面积为710万亩,占总造林面积%;4.3.2 具有区域特色,在一定范围内重点发展的经济林树种1油橄榄:云南是引种油橄榄最早的省份之一,从1964年起,陆续引种并扩大种植约20万株;但由于缺乏经验,至今全省油橄榄仅保留大约1万株左右;在总结发展油橄榄受损的教训和引种成功经验后,目前油橄榄种植已进入巩固和稳定发展阶段;规划到2020年全省规模化种植30万亩,其中2004—2007年10万亩,2008—2010年5万亩,其余15万亩在2011-2020年内完成;种植比例90%以上为油用橄榄,果用品种不超过10%;2云南皂荚:目前种植面积约3万亩,规划在德宏、保山、临沧、红河等地区新造17万亩,至2020年总面积达到20万亩;其中2004—2007年造林8万亩,现有低产林改造1万亩;2008-2010年造林4万亩;3花椒:全省现有种植面积约20万亩,规划再发展25万亩,到2020年,达到45万亩;其中2004—2007年造林15万亩,现有低产林改造5万亩;2008-2010年造林5万亩,低改2万亩;4果梅:全省果梅种植面积约30万亩,其中20万亩为优质果梅原料基地,其余10万亩品质较差;规划到2020年再新造20万亩,同时改造10万亩低品质果梅,使优质果梅总面积达到50万亩;其中2004-2007年新造8万亩,现有低产林改造6万亩;2008—2010年新造4万亩,现有低产林改造4万亩;5银杏:全省现有种植面积约13万亩,规划再发展10万亩,到2020年,达到23万亩;其中2004—2007年新造5万亩,现有低产林改造4万亩;2008—2010年新造和低产林改造各2万亩;。
云南绿色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绿色经济就是 以用生态环境条件和绿色生物资 源为基础 , 以现代高新技术的采用为主要特征的可持 续性发展的经济 。所以我们说 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 展都 具有 相 同理 念 , 以 经 济 和 环 境 和谐 为 目标 , 即 用 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技术实现经济 的可持 续发展。绿色经济的范围很广 , 包括生态农业 、 生态 工业 、 生态 旅游 、 环保 产业 、 色服 务业 等 。 绿
一
.
年, 尤其是农产 品的安全问题 , 发达 国家便 以此 为借 口, 用绿色壁垒限制发展 中国家的农产品出 口。而中 国作为农产品出口大国 , 受到了1
早在 20 00年《 云南绿色经济强省建设纲要》 提出了建 设绿色经济强省 的发展规划。绿色经济强省 的定义 是, 充分运用现代高新技术, 开发具有 比较优势 的绿 色资源 , 以实施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工 程为重点 , 发展 绿色生产 , 改善 和优化生态环境 , 实现经济社会 的可 持 续 发展 。绿 色 经 济强 省 的建 设 目标 是 , 过 1 经 0至 2 年的努力 , 0 把云南建设成为发展条件最优 、 自然环 境最好 、 生活环 境最佳 的省份之一 ; 以绿色产业为经 济支柱 , 生态环境承载力增强 , 定量 目标包括 ,00 2 1 年 绿色 、 无污染产业增加值 占全省 G P比重达 7 %, D 0 资 源消耗成本占 G P比重下降到 5 %以内。以实现云 D 0
经 济研究 院 , 云南
昆明
602 ) 52 1
摘 要: 云南发展绿 色经济的优势 , 已经取 得的成效、 存在的问题 以及云南省进 一步发展绿色经济的一些
建议。 中 图 分类 号 :725 F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62 7520 )4 0 0 — 3 17 —45 (08 0 — 12 0
论云南绿色经济由大省过渡到强省的一种视角:中介方法
起始于上世纪末的云南绿色经济强省的正确定位 及 战 略实 施 迄 今 已 经 过 于 1 年 头其 间学界 和相 关 0个 部 门在这 一关 乎 到云 南本 省 当前 和 未 来 的发 展 及前 景 的讨 论 与分析 、 实证 与 推进 中的努 力 功 不 可没 , 涌现 出 批 质量 较 高 , 术 水 平 较 强 和 针 对性 较 为 明显 的专 学 著及 论 文 ( 参见 以候 明 明为 代 表 的学 者 近 年来 在 我 省 期刊杂志上发表 的文 章, 尤其是他有针 对性地提 出了 构建云南绿色经济强省的方案和观点) 这为扎实推进 , 云南省在将来真正构建绿色经济强省发挥了应有的作 用。但美 中不足 的是 , 怎样用一种学理为其建设提供 学术再支持 、 理论再深 化 以及充 分发挥 人的主观能动 性的努力与思考似乎相对薄弱。鄙人 不才不才 , 尝试 以哲 学方 法论 和认 识 论 中的一 个 重 要 范畴 —— 中介 及 其思维为理论视 角, 紧云南绿 色经济 大省过渡或转 扣 化成云南绿色经济强省作一些探讨和分析。 中介概 念及 其 方法 论功 能 从哲学上讲 , 要认识事物运动的过程及其基本环 节 , 首 先 得 区分 出 主客 体 关 系, 你 然后 才 能 在 “ 主 体— —客 体 ” 间找 出中介 环节 ( 中 间环节 ) 或 。当 然 , 仅 仅用 “ 会存 在决 定社 会 意识 ” 社 的直 观反 映论 来研 讨 主 客体 的最 基本 关 系 , 在 最 一 般 或者 是 最 宏 观 的角 度 这 上讲是正确的, 但如果说立足 于非一般或最微观 的局 面予 以剖 析 , 么 , 方法 就 显 得 过 于笼 统 而 弱化 了 那 上述 般认识过程 的曲折与复杂。原 因在于 , 直观反映论 只看 到 客体 到主 体 的 “ 大块 ” 之 如 是 , 两 反 而没 有 看 出 两者 间的 中介 环 节 。 那么, 作为一个 哲学 范畴 , 中介之 意若何?简言 之, 中介系 指不 同事 物 的居 间联 系 , 彼此 联 系 的 中间 即 环节 , 此 ” 渡 到 “ ” 桥梁 。学 过 黑格 尔 哲 学 的 是“ 过 彼 的 人都知道 , 其庞大 的哲学体 系是靠 中介运动而统一起 来的体系, 失去“ 中介” 任何联系都变成僵死的。作为 , 黑格尔辩证法合理 内核之一的中介 , 后经由马克思、 恩 格斯 的改 造—— “ 通过 中介连 接对 立 ” — 即成 为唯 物 — 辩证法的一个十分重要 的概念。如前所述 , 世间万物
加快推动绿色能源强省建设讨论材料
加快推动绿色能源强省建设讨论材料绿色能源强省建设是我国新时期能源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当前全球变暖、能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加快推动绿色能源强省建设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能源供应安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三个方面,探讨加快推动绿色能源强省建设的重要性及措施。
首先,加快推动绿色能源强省建设对于能源供应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能源需求量巨大。
然而,依赖传统的化石能源带来了能源供应的安全风险。
采煤、石油等能源的开采过程容易造成矿难、环境污染等问题,且化石能源资源有限,一旦耗尽将无法满足我国能源需求。
因此,加快推动绿色能源强省建设,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是确保我国能源供应安全的必要手段。
其次,加快推动绿色能源强省建设对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化石能源的燃烧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据统计,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成为全球最高的国家之一、同时,传统能源的开采和使用还会导致大片土地的破坏、水源的污染等环境问题。
加快推动绿色能源强省建设,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例如,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加快推动绿色能源强省建设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能源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绿色能源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加快推动绿色能源强省建设有助于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例如,发展清洁能源可以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链条的升级和转型,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而且绿色能源市场潜力巨大,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加快推动绿色能源强省建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加大绿色能源科研力度,推动绿色能源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其次,加强政策引导,确立绿色能源发展的长期目标和路线图,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发展的方向和政策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
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委会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战略目标。
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在云南省上下引起强烈反响。
新的战略发展目标,是对“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三大目标的深化、完善和提升。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云南省实施了“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计划、九大高原湖泊污染治理、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开发创新、绿色旅游精品、清洁能源建设等多项重大举措,在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着力保护和弘扬优秀少数民族文化,培养和造就一批民族文化人才,促进民族文化经典作品的诞生,推动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加快了从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的脚步;大力推进公路、铁路、民航及水运通道建设,打通中国南下越南、老挝、泰国,西通缅甸及南亚国家的国际通道,努力联通中国、东南亚和南亚三大市场,大通道建设成效显现。
今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要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为云南省对外开放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挑战,也为云南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带来了机遇。
省委清醒地看到,明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关键之年,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复杂,谁能更好地把握机遇,谁就能率先走出困境,在新的发展中抢占先机,实现
历史性的大发展。
省委八届八次全委会提出,必须充分认识国家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带来的重大机遇,特别是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强化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加大支持国际大通道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力度,加快发展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和旅游等战略性产业,为我们进一步打基础、转方式、调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以东南亚、南亚为重点的对外开放发展空间巨大,这给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广阔前景。
于是,“紧紧围绕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表述写在了省委八届八次全委会工作报告中,成为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