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双轨制
双轨制
双轨制一、中国经济双轨制的理论涵义一个人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或者市场经济体制都叫单轨制。
而“双轨制”追根溯源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特殊产物,这一构想产生于1986年的“莫干山会议”,是指官方继续保持价格管制的同时,在国有经济体之外允许市场自行定价。
中国实施“双轨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由计划“单轨制”向市场化“单轨制”过渡,最终建立起市场化“单轨制”的具有市场经济地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就是说双轨制是中国在由计划经济的“单轨制”向市场经济“单轨制”过渡时期的过渡产物。
上个世纪的1992年在中国政府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总目标后,双轨制是作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一种特有现象或者产物,曾经普遍存在于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例如价格双轨制、养老金双轨制、户籍管理双轨制、企业资源配置双轨制、资源税收双轨制等等。
特别是价格双轨制,改革方向是放弃政府定价,转向市场定价。
改革的方法是实行以“放”为主的价格双轨制,先将计划额度固定下来不再扩大,全部放开计划外产品的价格控制,即承认计划外产品交易价格的合理性,然后逐步减少计划内产品商品牌价交易范围,直到建立完全的市场化价格体制。
它是以现代主流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市场经济为目标模式构建出来的体制转轨方式。
其中,放开市场增量、缩减计划存量的思路在西方经济学中没有先例,应该说是一个创见。
此后数年间,中国经济改革在价格改革的带动下向纵深推进,“双轨制”成为许多领域的改革途径。
二、价格双轨制“价格双轨制”是指同一商品在国家的计划经济指标内有一种价格,在计划经济指标外另有一种由市场供需机制调节的价格,是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模式。
“价格双轨制”是指生产资料的价格分为“计划内”和“计划外”两种:企业在国家计划生产任务之内生产的产品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内”价格出售,超出计划生产任务之外的部分可以按照“计划外”的市场价格进行出售。
同一商品中国家统一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价格管理制度。
双轨制带来的弊端及解决方案
但是,中国传媒业的经营实现真正意义上 的“企业化”,是从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实 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才逐步开始的。 1996年,把报刊经营管理列入第三产业,成为 我国报刊进入产业化改革阶段的一个标志。中国 传媒业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和产业化运 作的大门就此敞开了。 这种企业化管理方式强调新闻单位属于事 业单位的性质不变,但可以从事一定的经营活动, 经营收入一部分用于改善办公条件和生产技术设 备,另一部分则用于提高职工福利。
因为以前中国电视最主要的客户是政府, 因为以前中国电视最主要的客户是政府,以前是官办电 视,所有的钱都是政府给的,所以你的新闻,你所有的东西 所有的钱都是政府给的,所以你的新闻, 都应该是政府来控制的。 都应该是政府来控制的。今天的电视台一方面利用政府的权 利实行垄断,但同时又利用商业的手段赚到了钱, 利实行垄断,但同时又利用商业的手段赚到了钱,它得到了 这样一个好处,反过来, 这样一个好处,反过来,因为这样一个背景它也受到了一些 影响,比如说它不彻底的市场化。所以说这是一体两面的, 影响,比如说它不彻底的市场化。所以说这是一体两面的, 这是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问题。如果变成了牌照制,部分 这是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问题。如果变成了牌照制, 的商业电视电视台发牌照,通过发牌照设立一些限制, 的商业电视电视台发牌照,通过发牌照设立一些限制,允许 一些资本进入,这样可以在既定的游戏规则下产业化, 一些资本进入,这样可以在既定的游戏规则下产业化,政府 用它的钱去做公营电视台,去维护国家的利益。一些品位高、 用它的钱去做公营电视台,去维护国家的利益。一些品位高、 收视率差的,你要允许它存活,因为这是你要的东西, 收视率差的,你要允许它存活,因为这是你要的东西,比如 说读书节目。现在中国的电视台就是那收视率去要求,所以 说读书节目。现在中国的电视台就是那收视率去要求, 很多像《读书》这样的节目就不能存活。 很多像《读书》这样的节目就不能存活。 ——梁冬 梁冬
汇率双轨制通俗理解
汇率双轨制通俗理解
汇率双轨制是指一个国家采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汇率制度来进行货币之间的兑换。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就采用了汇率双轨制来管理外汇市场。
具体来说,中国实行的汇率双轨制分为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两种,也可以称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官方汇率指定的是中国政府认为合理的汇率,这种汇率通常比市场汇率略低,对外汇的管理具有干预和参考的作用。
官方汇率体现了中央银行对自己货币供求状况的评估,以及国家间贸易的利益和政策考虑。
市场汇率也称为自由汇率,是市场上由供求关系决定汇率的价格。
在国内市场汇率的交易中,汇率常被误解为是经过央行干预的定价。
但实际上,这种汇率是由市场参与者根据新闻、国际贸易数据和其他因素来决定的,并且受到外汇市场中的各种因素和因素变化的影响。
汇率双轨制主要是为了限制外汇交易,防止经济体负担高昂的贸易赤字。
同时,汇率双轨制提供了一种逐步改变系统的途径,使政府和市场逐步适应汇率改革举措。
虽然汇率双轨制已经成为了中国外汇管理的标志,但也存在着缺点和问题。
一方面,制约外汇市场的干预,使得市场失去独立性。
另一方面,外汇储备的管理对于资本出境和非正常的外汇交易,也存在巨大的风险。
总之,汇率双轨制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但也不排除有必要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动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进行改进和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中双轨制的利弊分析
2015年16期总第791期经济体制改革中双轨制的利弊分析■南亚丹山西财经大学摘要:双轨制虽然是我国经济改革中的必然选择,推动了经济改革进程及市场化形成,但是双轨制本身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和弊端,而随着双轨制向不同领域的渗透,研究双轨制对经济的影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特征———经济双轨制产生的背景,及中国双轨制经济的不同层面,着重研究我国的双轨制存在的促进作用及其弊端。
关键词:经济体制;双轨制;价格改革随着社会状态逐步恢复到和平时期,计划经济的弊端则渐渐凸显出来。
这种比较单一僵化的由政府计划确定生产的经济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党中央提出了改革开放政策,开始了从政府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进程。
正如樊纲所述,中国市场体系发育过程的基本特征是双轨过渡,即先在旧体制的外围发展新体制,这种渐进式改革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减少了改革的震荡或避免出现任何震荡。
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政府从资源配置的计划者转变为市场合格的监管者,从而使得经济体制退出计划与市场并存的双轨状态。
目前,双轨制已经构成工具意义上的积极手段与价值意义上的消极状态的困局,双轨制产生于经济改革,还需要来通过深化经济改革从而反过来破解这一困局。
一、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双轨制经济体制改革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激进式改革,这种改革从经济问题改革的核心出发,对经济体制进行一次彻底性的改革;一种是渐进式改革,它是由表及里的、渐进性的变化,从经济行为制度到运行制度,从而再到产权制度的改革。
中国根据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实际经济情况,选择了渐进式的改革进程。
双轨制则是中国渐进式经济改革的一个基本路径特征,它表现为在经济中政府计划和市场经济同时存在的经济运行制度。
中国经济改革中的双轨制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从企业生产角度来讲,首先政府向企业下达计划任务,包括确定企业的生产任务以及目标,企业只有生产超过计划任务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交易。
双轨制产生的原因及优缺点
双轨制的地方政府体制产生的原因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一、双轨制产生的原因双轨制是中国政府在“增量改革”阶段为改革价格体系而采用的一种过渡性定价方案。
双轨制的形成是总结前段实践经验的必然结论,是调和多方利益后的博弈均衡结果。
首先就政府方面来看,在计划经济体系运行了近三十年的中国,计划经济思维已经“深入人心”。
此时若要打破传统,引入市场体系,则有可能剥夺部分官员的权力,由此会给改革带来巨大的阻力。
而双轨制的实施不仅不会将各级官员的权力一夜之间剥夺,还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获利空间(利用计划价格与市场价格的价格差获利)。
因此官员不仅不会反对双轨制,还会积极推动它的实施。
其次从企业和居民来看,虽然他们可能会对由双轨制引发的腐败和投机行为不满,但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而言,双轨制给他们提供了更为灵活的选择空间和更多获利的可能(比如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获得了要素供给来源及产品销售渠道),从而他们也会支持而不是反对双轨制的推行。
二、双轨制的优点(一)双轨制使微观个体(企业和个人)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获得充分的时间去调整自身行为,以适应市场价格配置资源的方式。
制度变迁本身是一种“破坏性的建设”,剧烈的制度变革可能只有破坏而没有建设。
前苏联的剧烈政治和经济变革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二)双轨制为大部分既得利益群体(如政府官员)创造了一个寻租空间(通过价格差获利),使他们不至于因改革而失去自己原有的利益,从而得到了大部分当权者的支持,减少了改革的政治阻力。
(三)计划轨保证了国有部门现有生产能力的发挥和原有计划产量的执行。
而在市场轨上,通过引入非国有部门和国有部门进行竞争,既增加了产量,又逐步形成了竞争性的市场结构。
从而在不破坏原有国有部门的基础上引入了新的竞争性因素(以及发挥了非国有部门的示范效应)。
三、双轨制的缺点时至今日,双轨制虽然已经不再是主要机制(尤其在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决定上),但其遗留下来的诸多问题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养老保险双轨制的并轨有哪些弊端
养⽼保险双轨制的并轨有哪些弊端养⽼保险双轨制是指不同⽤⼯性质的⼈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制度。
养⽼保险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随着改⾰开放的不断深⼊,双轨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同等学历,同等职称,同等职务,同等技能,同等贡献的⼈因退休时的单位性质不同,退休⾦也不同,企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低两三倍。
双轨制是当今中国社会最⼤的分配不公,导致养⽼⾦差距悬殊,因此消除双轨制,实现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养⽼保险制度的并轨与统⼀,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
中国的退休改⾰从1992年开始,实⾏的是养⽼保险双轨制的退休制度。
作为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养⽼保险双轨制已历经⼆⼗多年的庇护,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主意识的普及,双轨制带来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已不能被⼤众所接受。
在进⼀步提⾼企业职⼯养⽼⾦发放⽔平的同时,将公务员纳⼊社会保险范围,实⾏与企业职⼯相同的社会养⽼保险体系,确保公务员和企业职⼯在养⽼⾦的缴纳、享受上实⾏相同的制度,使养⽼保险双轨制⾛向并轨。
⼀、养⽼保险双轨制的由来我国养⽼保险制度建⽴于⼆⼗世纪五⼗年代,当时主要针对城镇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员,⽽这两者的养⽼保险制度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别,都是由国家和单位承担⼤部分养⽼责任。
⾃⼆⼗世纪⼋⼗年代起,为配合国有企业改⾰,减轻企业负担,我国开始对养⽼保险制度进⾏改⾰,城镇职⼯养⽼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养⽼保险制度经历了⼏次分分合合,最终城镇职⼯养⽼保险改为国家,企业和个⼈三⽅负担缴费的模式,即部分积累制的养⽼保险模式,也称通胀结合的制度。
⽽公务员和参公⼈员的养⽼保险制度仍然沿袭上世纪五⼗年代建⽴起来的退休制度,国家承担养⽼责任,只要符合退离休条件,就可以从单位即国家财政中领取养⽼⾦待遇。
⼆、养⽼保险双轨制的两种模式中国现⾏的养⽼保险制度中,机关事业单位⼈员和城镇企业职⼯两⼤类⼈员采取两种不同的养⽼保险模式,享受不同⽔平养⽼⾦待遇的养⽼保险制度。
双轨制的名词解释(一)
双轨制的名词解释(一)
双轨制的名词解释
1.什么是双轨制?
双轨制是指在某个领域中,同时存在两个不同的制度或标准。
2.相关名词解释
•双轨制经济双轨制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同时存在两种货币并行流通的经济形式。
例如,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实行了双轨制经济,人民币和外汇券并存,外汇券用于购买进口商品,人民币用于国内交易。
•双轨制教育双轨制教育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同时存在两个教育体系并行的教育制度。
例如,中国在一些地区实行了双轨制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并存,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教育路径。
•双轨制医疗双轨制医疗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同时存在两个医疗体系并行的医疗制度。
例如,一些国家在公立医疗系统之外还设立了私立医疗系统,使居民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医疗服务。
•双轨制舆论双轨制舆论是指在媒体传播领域中,同时存在两种不同意识形态的舆论传播体系。
例如,一些国家的媒
体存在官方控制的媒体和独立媒体并存,官方媒体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独立媒体提供多元声音和反对观点。
3.总结
双轨制是指在某个领域中,同时存在两个不同的制度或标准。
在经济、教育、医疗和舆论等领域中,都可以看到双轨制的存在。
双轨制的实行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但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调整。
我国经济转轨中的“双轨制”特征及对策研究
我国经济转轨中的“双轨制”特征及对策研究胡海龙;宋剑奇【摘要】At present, dual-track system in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is to be defined by three levels:contents, mech-anism and institution.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began with pricing dual-track system, and finally transformed Chinese economy into double- track state of mechanism and system. It started and pushed the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and boosted the economy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ing, as well as it resulted in problems of corruption, rent-seeking, loss of economic efficiency and welfare. Based on evolutionary rationalism and open market environment,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s double-edged sword about dual-track system dilemma, construction of law is the system guarantee to crack the double- track system;the way to getting rid of dual- track system is to comprehensively deepen reform and improve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economic growth is a necessary prerequisite to crack and double- track system.%目前,我国经济中的双轨制在理论分析上体现为体系、机制和体制三层涵义。
养老保险金双轨制是什么意思
养⽼保险⾦双轨制是什么意思养⽼保险双轨制是当今中国社会最⼤的不公平、不合法政策,违背了社会主义宗旨,是⼀种带歧视性的养⽼保险政策,下⾯是店铺⼩编收集整理的有关养⽼保险双轨制的介绍。
养⽼保险⾦双轨制是什么意思所谓“退休养⽼⾦双轨制”,是指不同⽤⼯性质的⼈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制度。
从总体上说,退休养⽼⾦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转型期的特殊产物。
这是因为我国城镇养⽼保险的改⾰是从企业开始的,企业先实⾏了社会化,⽽机关和事业单位仍然是单位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就形成了⼀个差距。
如今,我国养⽼⾦主要分为两类:事业单位⼈员退休养⽼⾦和企业⼈员退休养⽼⾦。
⼆者实⾏的不同制度,被舆论⼴泛称为养⽼“双轨制”,两者待遇差距巨⼤,是⼀种歧视性的制度,在我国已经持续20年。
⾃1992年起⾄今,我国实⾏的是“养⽼保险双轨制”的歧视性退休制度:即企业职⼯实⾏由企业和职⼯本⼈按⼀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机关和事业单位⼯作时不仅不需要缴纳养⽼保险费⽤,⽽且退休⾦由国家财政统⼀发放。
两种制度具体讲表现为三个不同:⼀是统筹的办法不⼀样即企业⼈员是单位和职⼯本⼈按⼀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筹资;⼆是⽀付的渠道不⼀样即企业⼈员由⾃筹账户上⽀付,⽽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付;三是享受的标准不⼀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保险标准远远⾼于企业退休⼈员,如今差距⼤概是300%~500%。
养⽼保险双轨制导致的养⽼⾦差距越拉越⼤,近⼏年,因为调整幅度有很⼤差距,虽然国家对企业退休⼈员的养⽼⾦进⾏了8连调,但8次连调的总和,尚不⾜机关事业单位⼀次调整的幅度,从⽽导致两者之间的差距反⽽扩⼤到了五六千元。
如今,养⽼⾦差距仍有继续扩⼤的趋势。
养⽼保险双轨制是当今中国社会最⼤的不公平、不合法政策,违背了社会主义宗旨,从制度上将中国社会划分了两个类似封建社会的社会阶级,为机关事业单位编制职⼯规定了达到正常待遇三到五倍的超国民待遇,贬低了企业职⼯及其他从业者的社会地位与尊严,⼀定程度上激发了社会⽭盾,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并为青少年的树⽴良好的职业理想产⽣了负⾯影响。
学制的分类与我国的学制
学制的分类与我国的学制今天为大家介绍学制的分类及我国的学制,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考点讲解】一、学制的分类学制自诞生以后,在全世界都得到了普遍的发展,目前典型的学制有双轨制、单轨制和分支型学制三种类型。
首先是双轨制。
双轨制诞生在19世纪的欧洲,目前以英国为代表。
这种学制把学校分为两个互不相同的轨道:一轨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另一轨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从小学到中等职业学校,是为培养劳动者服务的。
第二轨的学生毕业后是没有权利去第一轨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两轨相互平行,所以称为双轨制。
由此可见,双轨制表现出教育中的阶级性和不平等性。
所以,欧洲各国在二战以后,都对双轨制进行了改革,双轨学制正在向分支性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其次是单轨制。
这种学制最早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其特点是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
没有像双轨制那样所谓的阶级对立,体现出了教育的平等性特征。
第三种是分支型学制。
它是20世纪上半叶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
这是一种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的基础性教育,到中等教育阶段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的学制。
二、我国学制的发展我国学制的发展始于近代清朝末年。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也称壬寅学制。
这是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近代学制,但只颁布而没有实行。
中国近代真正实行的第一个学制叫《奏定学堂章程》。
它颁布于1904年1月,该月农历正处于1903年腊月,为癸卯年,所以在历史上也称为癸卯学制。
它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同时规定男女不许同校,轻视女子教育。
1922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壬戌学制。
该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规定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故又称“六三三学制”。
它也是近代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学制,一直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直到1951年,新中国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壬戌学制才被废除。
中国汇率制度的变化
中国汇率制度的变化
中国汇率制度的变化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1949年-1978年:固定汇率制度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中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制度。
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一直稳定在2.46元/美元左右。
2. 1978年-1994年:双轨制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逐步放开外汇管制,允许国内居民持有外汇。
这时期中国实行的是双轨制,即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并存。
官方汇率用于政府和外贸企业结算,而市场汇率则用于居民之间的交易。
3. 1994年-2005年:单一汇率制度
1994年,中国宣布取消了双轨制,实行单一汇率制度。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由当时的8.7元/美元调整到8.28元/美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小幅浮动。
4. 2005年-2015年: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005年,中国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由8.28元/美元调整到8.11元/美元,并开始进行更大范围的浮动。
中国央行设定了一个参考篮子,以该篮子汇率为基础进行浮动调整。
5. 2015年至今:市场化浮动汇率制度
2015年8月11日,中国宣布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行市场化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每天由外汇交易中心
根据市场供求情况确定,允许其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这一改革旨在提高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使其更加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双轨制金融市场与金融创新
双轨制金融市场与金融创新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中,存在着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就是双轨制金融市场。
这个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双轨制金融市场对于金融创新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接下来我们将一一探讨。
一、双轨制金融市场的形成双轨制金融市场指的是,中国的金融市场被分为了内外两个部分,内部市场指的是以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为代表的传统金融市场,外部市场指的是以资产管理公司、私募基金、投资公司为代表的非传统金融市场。
这个双轨制的形成,其实跟中国的金融市场改革离不开关系。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金融市场的改革开始启动。
但是在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金融市场的改革进程被放缓。
为了防止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政府开始对金融市场进行管制,这就导致了国内金融市场的表现相对低迷。
而在管制下,国内的非传统金融市场开始发展,它们在集聚资金方面表现得更加自由和开放,从而形成了现在的双轨制金融市场。
二、双轨制金融市场对金融创新的影响由于双轨制金融市场的存在,传统金融市场及其机构面临着新的挑战。
而非传统金融市场的发展,实际上也为金融创新创造了更多的机遇。
以下是双轨制金融市场对金融创新的影响:1、加速了资本市场对金融创新的拥抱资本市场是创新的天堂,双轨制金融市场的存在,加速了资本市场对金融创新的拥抱。
非传统金融市场包括的基金管理、投资顾问等机构,为普通投资者提供更多的资管工具和投资理财产品,丰富了金融市场的生态。
2、金融创新推动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传统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逐渐被非银行金融机构占据,金融领域的创新也随之不断涌现。
如智能投顾、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都在金融市场中大放异彩。
这些创新通过非传统的金融机构推广和实施,为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3、加速金融市场对上市公司的服务随着股权众筹、大数据融资等新型融资模式的兴起,互联网金融一类的新型金融机构成为为上市公司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融资服务的新生力量。
同时,非传统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也更加成熟,有助于为上市公司提供风险控制服务。
简述双轨制并轨的过程
简述双轨制并轨的过程
双轨制并轨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同种类的事物在不同的制度下同时存在并得到合法认可,随后将这些制度合并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双轨制并轨的过程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政策上允许存在两种制度,比如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国营企业与个体经济共存。
第二阶段:开始实行市场化改革,开放一些领域允许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进入。
第三阶段:逐步取消计划经济、国营企业改革,逐步建立起市场和企业的法律制度、法人制度、财务制度等。
第四阶段:形成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并存的新型经济体制,逐步实行市场化改革和法制化建设。
最终,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将两种制度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体制,达到双轨制并轨的目标。
什么是双轨制养老金制度
什么是双轨制养老金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养老金制度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许多国家,为了解决养老金问题,双轨制养老金制度被引入并逐渐发展起来。
那么,什么是双轨制养老金制度呢?本文将从定义、特点、优缺点和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
1. 定义双轨制养老金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养老金制度,并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参保人群。
一般来说,这两种制度可以是基于不同的原则、缴费方式和养老金发放方式。
2. 特点双轨制养老金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差异化的参保方式:两种制度的参保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群体特征和需求进行划分,例如根据职业、收入水平、服务年限等因素进行区分。
2.2. 缴费方式的差异化:不同制度的缴费方式可能存在差异,例如一种制度采用公积金缴费,另一种制度则采用个人缴费或者税收方式。
2.3. 养老金发放方式的差异化:两种制度的养老金发放方式也可以不同,一种制度可以采用按月发放的方式,而另一种制度则可以采用一次性支付或者分期支付的方式。
3. 优缺点3.1. 优点3.1.1. 照顾不同需求:由于双轨制养老金制度可以根据个体不同的需求设计,可以更好地照顾各类参保人群,在养老金发放和福利待遇方面更具灵活性。
3.1.2. 保障公平性:通过不同的制度划分,能够较为公平地分配养老金资源,避免资源过度集中或分散。
3.1.3. 刺激经济发展:通过通过不同制度的激励机制,可以鼓励个人增加储蓄和投资行为,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3.2. 缺点3.2.1. 管理复杂:双轨制养老金制度涉及到两个独立的制度管理架构,需要相应的人力和资源进行管理,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
3.2.2. 养老金不均衡:两种制度的养老金水平和待遇可能存在差别,会使得一部分人群的养老金收入较低。
3.2.3. 风险溢出:在双轨制养老金制度下,当一个制度遇到危机或经济下滑时,可能会对整个养老金体系带来不良影响。
4. 对策为了克服双轨制养老金制度的缺点,并提高其效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4.1. 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制度,提高运行效率和监管水平,减少管理复杂性。
我国文化市场的兴起与双轨制的形成(19791991)
我国文化市场的兴起与双轨制的形成(1979~1991)文化市场是一古老而又现代的名词。
从历史的角度看,只有当艺术家能够通过市场这一精妙而奇特的价值交换机制向陌生的消费者自主出售自己的作品(或表演)而获利成为普遍的社会存在时,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市场才宣告产生。
近代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和层次的文化市场,但这一市场的进程被计划经济的确立所打断。
20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随之就建立起了党全面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文艺体制,国家成为文化产品垄断性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供给制的文化生产体制建立,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市场不复存在。
1978年起始的改革开放重新开启了中国经济领域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也开始了我国文化生产领域市场化进程。
商品信息传播的需求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而媒体是现代传播的核心工具,因此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文化市场的破晓动力来自商品传播和高度意识形态化现代传媒的伟大共谋,这一共谋的直接产物就是商业广告重新出现在公共生活中,由此掀开了我国现代文化市场建构的历史大幕。
一商业广告的出现:我国文化市场的破晓记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建立了一体化的文化生产与管理体制,文化生产高度意识形态化,由国家包揽,文化生产的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一切由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安排,国家是全社会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唯一提供者,社会文化生活高度政治化。
以表演艺术部门为例,国家统包统管体制的主要特点是:“管理权高度集中于国家,艺术表演团体在业务活动和经营活动中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在分配关系上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阻碍艺术表演团体和艺术表演人员优胜劣汰的竞争;在人事制度上没有形成艺术表演人员的流动制和淘汰制,使冗员不断增多,国家拨给艺术表演团体的事业经费只能主要用于养人,而不能用于发展事业;艺术表演团体的布局不够合理,对有些重复设置的、艺术力量薄弱的、不受观众欢迎的艺术表演团体,往往很难进行调整;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经常苦于处理艺术表演团体的具体事务,不能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
辽代政区双轨制的主要内容
辽代政区双轨制的主要内容
辽代政区双轨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政治制度,主要出现在辽朝时期。
这个制度体现了中原汉族传统行政体系与辽朝契丹族自身的政治制度的结合。
以下是其主要内容:
1.两套行政系统:辽朝实行了一种独特的“双轨制”
政区体系。
一套是针对辽朝统治中心及其周边的契
丹族和其他游牧民族设立的,被称为“北面官制”
或“辽右官制”。
另一套则是针对辽朝征服的汉族地
区,即原中原地区,这一部分保留了唐宋时期的行
政体制,被称为“南面官制”或“辽左官制”。
2.地理分区:在地理上,“北面官制”主要适用于辽朝
的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及其周围地区,以及
其他契丹族聚居的地区。
“南面官制”则主要用于辽
朝南部,即原中原地区,包括燕云十六州等地。
3.官制差异:两套体系在官制、法律、税收等方面都
有所不同。
"北面官制"中,官职多为契丹族贵族担
任,更多体现游牧民族的政治结构;而"南面官制"
则延续了汉族的传统制度,例如使用科举制度选拔
官员。
4.文化与法律差异:在南面官制区,辽朝基本上维持
了汉族的法律和文化习俗。
而在北面官制区,则更
多地体现了契丹族的文化和习俗。
辽代的这种双轨制在当时是一种有效的统治方式,它不仅体现了辽朝统治者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也是对不同民族和地区具体情况的具体施政。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对后世多民族国家的管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双轨制的地方政府体制产生的原因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
双轨制的地方政府体制产生的原因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行政管理刘振宇双轨制地方政府体制是指在同一个地域存在两个行使权力的行政机关,一个是经本地选民选举产生的,另一个是国家在该地域设立的地方行政机关。
主要模式有三种,行政并列制、国家代表制、双重领导制。
第一、国家代表制,分为两种情况:一为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的,如法国的大区专员、省专员;另一种为法定的,如比利时、荷兰等国家选举产生的省市长是当然的国家代表。
第二、行政并列体制瑞典的郡督制就是行政并列体制。
第三、双重领导体制在民主集中体制下,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为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是上级行政机关的下级机关,因而拥有两方的权力。
如中国。
产生原因:中央政府授予地方政府的治理权限,决不可能涵盖全部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对于不属于地方政府权限的社会事务的管理,各国中央政府有各种处理方式,或者由相应的中央政府机构直接在地方设置机构直接管理,不属地方系列;或者由中央在地方设置的机构管理,但由中央政府在地方的代表统一领导;甚或在自治的地方政府外另设属于中央的行政体地方政府,从而形成各种情况的双轨制的地方政府体制。
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以中国“双重领导体制”为例在民主集中体制下,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为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是上级行政机关的下级机关,因而拥有两方的权力。
以中国为例,中国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作为当地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接受当地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监督,并对其负责;作为下级机关,接受中央和行政机关的领导和监督,并对其负责。
作为后一种身份除完成中央与上级人民政府布置的工作外,还代表中央和上级人民政府负责协调和监督总有和上级政府在其辖区内所设置的行政机构的活动。
当代中国政府管理模式的一大特色,是地方政府中的职能部门要接受同级地方人民政府和上级对口部门的双重领导。
优点:全国有一个整齐划一的行政制度,有助于提高和增进国家的统一性和政治统治;地方事务由中央政府的代表主持,全国不至出现畸轻畸重的现象,发展较为均衡;政令统一于中央,于同一方式施行于全国,事易成,且较简便,行政效率得以发挥;中央能从全国整体出发来规划国家政策、计划,不至囿于狭隘的地方偏见,能有力的克服地方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养老金双轨制小论文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内,存在着独有的双轨制度,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竟然如此明显,退休养老金双轨制度这样的分配不公在其他各国中是十分罕见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与机关事业单位相差甚远,虽然自05年元,“双轨模式”?从总体上说退休养老双轨制是计划经济时代想事成经济转型的特殊产物,企业先实现了社会化,而机关事业单位仍然是单位管理,并没有随着是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根本的改变。
政府人员既是政策的制定者同时又是受益者,退休双轨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特权阶层维护自身利益的体现。
精心整理
另一方面,中国的养老金不是完全用来过日子的,还要用于老年时的医疗开支,如得了大病有自付的部分。
从这个角度讲,其实事业单位也不高,也就三四千块钱一个月,过日子外要预留医疗费用的话,这其实也并不高。
如果要简单处理这个问题,那就还是要继续把企业职工养老金往上提,而不是把事业单位的往下拉。
事业单位里有将近3000万的教师和1000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