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1新人教版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1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37c408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06.png)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罗马历史过程中,学生可能对罗马政治制度的演变、法律体系的特点及罗马扩张的背景等方面感到困惑。此外,如何将所学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分析罗马帝国兴衰的原因和影响,对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同时,对古文献的解读和史料的实证分析也可能成为学生的学习挑战。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展示,包括讨论的质量、创新性和表达清晰度。对展示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对需要改进的小组提供具体建议和指导。
3.随堂测试:设计随堂测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以检验学生对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测试结果,对学生的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评价。
4.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撰写罗马历史小论文或制作罗马文明发展时间线,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对学生的思考深度和创造性进行肯定。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对学生的进步和优点进行表扬,对学生的不足和错误进行指出并提供改进建议。通过评价与反馈,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
3.实验器材:虽然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操作,但若有条件,可准备一些仿古钱币、模型等教学辅助物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更深入地感受古罗马文化。
4.教室布置:
-分组讨论区:将教室座位布置成小组形式,每组配备白板或海报纸,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展示区:在教室一角设置展板或墙面,用于展示学生的作品和研究成果。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特别是史料实证、历史理解与解释、历史评价与思考能力。通过学习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历史,使学生能够: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2a96f3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c.png)
九年级历史学科教学设计课题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课型新授课时间主备教师审核教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罗马城邦。
2.了解征服战争造就了罗马的版图,罗马在扩张中不断吸纳其他文明的成果,推动帝国走向繁荣;庞大的帝国最终在内外夹击下走向分裂和灭亡。
过程与方法:1.识读《罗马城的象征》《凯撒》《屋大维》等图片,获取关于罗马建城、走向君主专制等方面的信息。
2.解析地图《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中包含的文明交流、扩展方面的地理、历史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古代罗马对西方文明的历史贡献,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交流对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点重点:罗马由建立到灭亡的发展历程、《十二铜表法》教学难点难点:罗马共和政体教学流程具体内容教学随笔情境导入目标展示播放视频,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古罗马的地理位置,罗马共和制度;2.掌握古罗马的成文法《十二铜表法》;3.了解古罗马的兴衰进程。
自主学习初探新知自主学习:依据教材,梳理罗马兴衰大事年表。
合作探究教师点拨合作探究一: 罗马城邦1.阅读课本结合地图,找到罗马城邦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
这样的环境特点对罗马有何影响?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点拨:(1)地理位置:罗马城邦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2)环境特点及影响:山地众多,利于发展畜牧业;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2.罗马城邦相传罗马城的创建人是孪生兄弟罗慕路斯和穆勒斯,“罗马”就是以罗慕路斯的名字命名的。
罗马从一个小城邦,经历了数百年,才发展成繁华的大都市。
所以,古罗马就有一句谚语“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用这来说明成功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努力。
合作探究二: 罗马共和国1.罗马共和国的建立过渡材料:从罗慕路斯起到前6世纪末,先后有七个“国王”统治着罗马,称为“王政时期”。
事实上所谓“王政时期”,是罗马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
“国王”实际就是部落联盟首领。
据传说,罗马城邦的最后一个国王小塔克文统治残暴,引起人民的不满,终于忍无可忍,揭竿而起,一举推翻了君主制。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ee89f5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0.png)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以大单元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向学生介绍区域文明的多元发展。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为海洋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依据课程标准,梳理本课为“罗马帝国成长衰亡史:从尚武好战到腐化堕落”。
运用罗马人的民族精神贯穿整课内容,窥探罗马帝国的成长衰亡发展历程,启示学生涵养爱国情怀,没有民族精神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教学背景分析(一)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是统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的第2课,本课共分为三个子目: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的衰亡。
三个子目逻辑联系紧密,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层层推进,结构清晰。
从公元前1000年亚平宁半岛出现城邦,到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邦兴起;公元前509年罗马结束王政时代,进入罗马共和国时期,确立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的政权结构,后在平民的多次抗争下,设立了保民官,并颁布了《十二铜表法》;随着三次布匿战争的胜利,公元前2世纪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元首制”而进入罗马帝国时期;2世纪迎来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疆域横跨欧亚非三洲。
395年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后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结合课标要求,将本课整合为:一、崛起之路——罗马城邦;二、扩张之路——罗马共和国;三、称霸之路——罗马帝国;第四、衰亡之路——罗马帝国的衰落。
(二)学生情况分析知识储备: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九年级学生,他们对于本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比如对于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都有了初步的了解,也能把自己所知道的表达和分享出来,但是对于罗马帝国的发展历程和影响因素等知识了解较为有限。
学习能力:九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可以通过阅读教材、上网查找资料等方式获取信息。
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历史思维和方法上需要进一步提高。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教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71be00650e52ea5518984a.png)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教材,能准确说出古罗马地理位置、文明发源地、罗马共和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建立、发展、分裂和衰亡。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学会从课本图片,观察地图,材料阅读中,提取历史信息的方法。
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罗马文明是希腊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他们都属于海洋文明。
分析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罗马的辉煌是建立在奴隶制度的基础之上的,罗马帝国的危机实质是奴隶制危机。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罗马由建立到灭亡的发展历程,《十二铜表法》难点:罗马进入帝国的原因、罗马分裂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罗马原是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邦。
公元前3世纪罗马统一了整个亚平宁半岛。
公元前1世纪,罗马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其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
罗马的兴起有哪些原因?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罗马城邦(一)罗马的兴起、征服与扩张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古罗马兴衰时间,理清本课脉络。
提示: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成文法;公元前3世纪初——征服意大利半岛、战胜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征服东地中海地区;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奴隶起义;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元老院;公元前31年——屋大维掌握最高统治实权;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去黄金时期;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4世纪——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2.教师讲述:自公元前1000年,众多民族迁移到这里,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
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公元前509年,罗马人建立起奴隶制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后,不断对外扩张,迅速统一意大利半岛,并最终称霸于地中海。
(原创)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精品教案
![(原创)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260df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9f.png)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罗马的兴起、由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罗马帝国衰落的基本脉络;(2)描述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对外扩张和版图范围;概述古罗马的政治体制:(3)掌握《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的转化,分析罗马共和制崩溃、君主制建立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认识古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奴隶制性质,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制作年代尺,进一步梳理罗马的兴衰史。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国家实行民主政治的意义,认识战争的本质,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罗马从城邦发展到帝国的过程;罗马帝国的衰亡。
难点:罗马共和国衰亡和帝国灭亡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学史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我们都知道有一句俗语叫“条条大路通罗马”,它是什么意思呢?它是出自罗马典故的一句谚语,古罗马原是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邦,公元前三世纪统一了整个亚平宁半岛,对过不断的对外侵略扩张,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罗马帝国为了加强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
罗马是如何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呢?我们一起进入第五课的学习。
二、课堂新授【历史故事】罗马城母狼传说,拉丁姆地区亚尔巴·龙加城的国王本来是努米托,但他的弟弟阿穆略使用阴谋,篡夺了王位,并将他女儿的两个孩子投进水中,所幸的是一只母狼喂乳汁养活了他们。
后来,双婴又被一位善良的牧人收养。
他们长大成人后,便杀死阿穆略,使努米托重登王位。
后来,他们在台伯河畔母狼喂养他们的地方建了一座新城,最后以哥哥的名字罗慕路斯来命名,简称为罗马。
这就是罗马城的由来。
(一)罗马城邦兴起:【自主学习】时间:公元前1000年地点: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地理特征:三面临海,海岸线长;山地多,西部河流纵横经济状况:畜牧业、农业2.罗马共和国★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P22正文和P23正文第一段,并布置任务:请梳理罗马共和国时期大事年表。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ca604d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0f.png)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课标要求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图,了解古罗马地理位置、了解城邦的兴起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2.识读图片和文献史料,了解古代罗马共和国兴起,《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及意义,罗马帝国的建立与衰亡原因等,提升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3.辩证地看待罗马的扩张,认识到暴力冲突与和平交流是古代文明交往的主要方式。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罗马城邦的形成和共和政体的发展。
2.教学难点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2.帝国的强盛教师介绍,在2世纪时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向学生展示罗马建筑并介绍,让学生了解到罗马帝国昔日的辉煌。
答。
堂参与度。
3.帝国的衰亡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罗马帝国衰亡的原因。
并出示地图,让学生观察东西罗马分裂后的疆域。
向学生介绍在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出示材料让学生阅读,分析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奴隶制危机。
小结学生回顾知识,跟随老师梳理罗马城邦至帝国灭亡的过程。
及时总结,巩固知识,加深学生学习印象。
随堂练习1.早在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就已经有了量刑定罪的成文法。
要了解这一历史,我们可选取的第一手史料是( B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 D.《新法典》2.罗马的元老院广场上,一个老人哭诉:“罗马人,你们看呐!”他露出胸前背后的累累伤痕,“除了为国家打仗留下的,就是债主用鞭子抽打的。
”由此,平民们同贵族展开斗争,最终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
保民官的职责是( C )A.掌握国家统治的决策权B.主持日常政务人民大会C.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D.负责制定《十二铜表法》3.屋大维夺取政权后,先后获得终身执政官终身保民官、大祭司长、首席法官和最高统帅等一系列的头衔,成为终生执政的独裁者。
这种制度被称为( B )A.世袭制 B.元首制 C.民主制 D.其和制4.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高度繁荣,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主要原因是( C )A.实行民主制度 B.文化的辉煌C.依靠军事征服 D.雅努斯的保佑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有句话曾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用武力,第二次用基督教,第三次用罗马法?”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请同学们课下找材料了解一下。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 教案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3942b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e.png)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罗马城邦;了解征服战争造就了罗马的版图,罗马在扩张中不断吸纳其他文明的成果,推动帝国走向繁荣;庞大的帝国最终在内外夹击下走向分裂和灭亡。
二、过程与方法识读罗马城的象征、凯撒、屋大维等图片,获取关于罗马建城、走向君主专制等方面的信息;解析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中包含的文明交流、扩展方面的地理、历史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古代罗马对西方文明的历史贡献,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交流对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十二铜表法》;罗马的兴衰过程。
难点:古代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及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图片展示:图片展示扑克牌K,趣味知识补充对应象征的人物,引出凯撒大帝。
教师讲述:同学们,有一句俗语叫“条条大路通罗马”,这是什么意思呢?你们知道罗马是怎样兴起和发展的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踏着历史的足迹,见证罗马的历史。
【新课讲授】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1.图片展示:古罗马发源地台伯河畔、古罗马城邦示意图。
2.教师讲述:自公元前1000年左右,众多民族迁移到意大利半岛,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
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3.趣味历史补充:母狼乳婴。
PPT呈现相应的图片。
4.教师讲解:罗马的发展历程,经历了王政时代、共和时代和帝国时代。
5.时间轴呈现:6.材料展示:……有谁会如此懒惰、如此漫不经心,竟不希望去了解罗马人是如何、在何种政治下,于不到五十三年的时间里,将几乎所有人类居住的世界征服,并置于罗马单一的统治之下。
——安德鲁·林托特(晏绍祥译)《罗马共和国政制》教师提问:公元前509年,罗马人建立起奴隶制共和国。
随着罗马的征服扩展,罗马是如何实行国家的统治的?提示: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的核心机构,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核心作用,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
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与罗马帝国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与罗马帝国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8aa330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f.png)
4. 运用历史史料和文献,引导学生分析罗马帝国扩张的原因和衰落的原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罗马帝国的历史变迁。
四、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罗马城邦与罗马帝国》的教材或学习资料,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 视频资源:《罗马帝国兴衰》(纪录片)、《罗马法的发展》(纪录片)、《罗马城市的兴衰》(纪录片)
- 网络资源:维基百科页面关于罗马城邦与罗马帝国的词条
2. 拓展要求:
-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深入了解罗马城邦与罗马帝国的的历史、文化、法律和社会等方面。
- 学生可以阅读提供的书籍和文章,观看视频资源,也可以在网络上查找相关资料,扩展对罗马城邦与罗马帝国的了解。
3.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衰落:扩张过程、衰落原因、分裂与灭亡
4. 罗马法律的发展与影响:习惯法、成文法、对后世的影响
八、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 阅读材料:《罗马帝国衰亡史》(作者:爱德华·吉本)、《罗马法原理》(作者:菲利普·武斯特)、《罗马城市的建筑与规划》(作者:斯蒂文·buster)、《罗马帝国的经济与社会》(作者:安德鲁·查普曼)
- 罗马帝国的扩张: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的统治下,不断扩张领土,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
- 罗马帝国的衰落: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达到最大规模,之后逐渐衰落,395年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帝国结束。
③ 罗马法律和罗马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 罗马法律的发展:罗马法律从习惯法逐渐发展为成文法,如《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法典》。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可以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相应的桌椅和白板,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同时,如果需要进行实验操作,需要布置实验操作台,并提供所需的实验器材和材料。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https://img.taocdn.com/s3/m/854ced7e0722192e4536f6b0.png)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罗马城邦的兴起、罗马共和国建立,了解《十二铜表法》颁布的意义,知道罗马共和国的扩张,了解罗马奴隶制的状况和斯巴达克起义,了解罗马帝国的建立、扩张与衰亡。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的转化,分析罗马共和国崩溃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认识古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奴隶制性质,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让学生概述斯巴达克起义的过程和起义奴隶的英勇斗争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学习《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罗马社会经济繁荣的史实,认识广大奴隶为社会经济繁荣所做的贡献,对学生进行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教育;通过学习斯巴达克起义,使学生认识到奴隶起义具有正义性;通过学习《十二铜表法》,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对规范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罗马国家的演变过程,《十二铜表法》。
【教学难点】对罗马帝国兴亡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意大利著名的卡彼托林博物馆中,有一尊青铜母狼的雕像,这座雕像是罗马城市的象征。
母狼身下的两个孩子是罗马的建造者罗慕路斯和勒穆斯。
传说他们是特洛伊王子的后裔所开创的阿尔巴王国的公主西尔维亚与战神马尔斯生下的孪生兄弟。
王位篡夺者知道后杀死了他们的母亲,并把兄弟俩装进篮筐,扔进波涛翻滚的台伯尔河。
两个孩子被冲到岸上,一只母狼救了他们。
后来一对牧羊夫妇收养了兄弟俩。
兄弟俩长大成人,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合力杀死了国王。
他们建造了新城,此城后被命名为“罗马”。
那么,罗马城是怎样一步步发展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世界帝国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二、新课讲授(一)罗马城邦1.教师提问:意大利半岛是古罗马的发祥地,阅读教材第21页内容,结合地理知识,说一说这一地区在地理环境方面有什么优势。
学生回答:意大利半岛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6983fd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7.png)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关于古罗马的历史,主要介绍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兴衰过程。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现了古罗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内容。
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古罗马的历史。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古希腊的历史,对古代文明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古罗马的了解相对较少,对本课内容有一定的陌生感。
此外,学生对古罗马的文化和制度有一定的兴趣,但对其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把握不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落过程,掌握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军事特点和文化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罗马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
2.罗马帝国的军事特点。
3.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文化成就。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搜集相关信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课堂讨论: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新编)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教材。
2.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等。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古罗马的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古希腊的历史,激发学生对古罗马历史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兴起、发展和衰落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军事特点和文化成就。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5d002902768e9951e738af.png)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罗马的兴衰过程,古罗马的政治体制;掌握《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认识古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奴隶制性质,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罗马文明是希腊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他们都属于海洋文明。
分析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罗马的辉煌是建立在奴隶制度的基础之上的,罗马帝国的危机实质是奴隶制危机。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十二铜表法》;罗马的兴衰过程。
难点:古代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及原因。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条条大路通罗马”同学们,这是大家很熟悉的一条谚语,这是什么意思呢?条条大路通罗马是著名的英语谚语,出自罗马典故。
这句谚语是指:做成一件事的方法不只一种,人生的路也不止一条等着我们发现。
古罗马原是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邦。
公元前3世纪罗马统一了整个亚平宁半岛。
公元前1世纪,罗马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其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
由此,产生了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谚语。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罗马的发展历程。
(二)、讲授新课:一、罗马城邦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展示地图)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古罗马的地理位置。
罗马城邦位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
意大利半岛地形狭长,像一只长筒靴,亚平宁山脉纵贯其间,所以又叫亚平宁半岛。
半岛的东面隔着亚得里亚海是巴尔干半岛,西面隔第勒尼安海是科西嘉岛和撒丁岛,南面隔一条狭窄的海峡是西西里岛,北面有阿尔卑斯山为天然的屏障。
意大利半岛气候良好,雨水充足,境内水系稠密,土地肥沃,适宜经营农业。
东北部山地及南部河口沼泽地区草木茂盛,适合畜牧业的发展。
2、罗马城邦自公元前1000年,众多民族迁移到这里,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
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候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九年级历史上册(部编人教版)-5.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有反思
![九年级历史上册(部编人教版)-5.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有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756d9b3998fcc22bcd10dc8.png)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十二铜表法》;罗马的兴衰过程教学难点:古代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及原因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前面我们学过一个曾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是哪一个国家?生:亚历山大帝国。
德国著名的法学家耶林曾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指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
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耶林先生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就来学习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起领略古罗马法的魅力。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罗马城邦(一)罗马的兴起、征服与扩张1.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古罗马兴衰的时间,理清本课脉络。
提示: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成文法;公元前3世纪初——征服意大利半岛、战胜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征服东地中海地区;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元老院;公元前31年——屋大维掌握最高统治实权;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2.教师讲述:自公元前1000年,众多民族迁移到这里,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
罗马城邦便是在这个时期逐渐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公元前509年,罗马人建立起奴隶制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建立之后,不断对外扩张,征服意大利半岛,并最终称霸地中海。
3.学生自学:阅读“相关史事”,了解共和国建立后对外扩张的情况,重点了解三次布匿战争。
提示:第一次:公元前264—公元前241年,迦太基败;第二次:公元前218—公元前201年,迦太基丧失了独立地位;第三次:公元前149—公元前146年,迦太基城被夷为平地。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aa6b2a7fd5360cba1adb62.png)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想: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多种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理解、思考、分析来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在长期的锻炼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对象分析:初三(3)班班风良好,刚接手两个星期,上过四节课,师生之间还不算熟悉,不过由于第一节课已经跟学生讲清楚上课的要求以及评价标准,所以师生之间还算比较适应。
这个班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但是由于学生学习基础不好,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弱,思维方式较简单。
因此需要通过具体的评价细则以及教师及时的鼓励来让他们变得积极起来。
三.学习目标:1.知道与了解:(1)知道罗马城邦、罗马帝国的建立、征服与扩张;(2)了解征服战争造就了罗马的版图。
(3)认识罗马帝国对西方文明的影响。
2.理解与运用:(1)罗马在扩张中不断吸纳其他文明的成果,推动帝国走向繁荣。
(2)庞大的帝国最终在内外夹击下走向分裂和灭亡。
3.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图获取相关的信息,解析地图《古代罗马的扩张》中包含的文明交流、扩展方面的地理、历史信息。
认识古代罗马队西方文明的历史贡献,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交流对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罗马城邦的行程和共和政体的发展2.教学难点:罗马城邦政体五.课时:1课时六.媒体:多媒体平台七.板书设计: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罗马城邦1.罗马城邦(公元前1000年)2. 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年)3.政权与法律:贵族共和与人民权利《十二铜表法》4.扩张与征服二、罗马帝国1. 从共和制到帝制的演变(公元前27年屋大维)2. 帝国的繁荣:疆土范围;文明交融三、罗马帝国的衰亡1.原因:内忧外患2.帝国分裂(395年)3.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教学反思:这是一节常规课,跟平时的上课一模一样。
基本能完成教学目标以及解决重、难点。
最新人教版九上历史-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
![最新人教版九上历史-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a3cfa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9.png)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案一、新课标标准知道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罗马共和国,以及罗马帝国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
二、内容分析罗马城邦兴起后,通过对外征服战争不断开疆扩土,最终形成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在征服过程中,罗马也由最初的贵族共和制逐步向君主专制转变。
三、教学目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了解古罗马从城邦到共和国,再到帝国的关键时间节点,以及罗马帝国的疆界。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认识古罗马对西方文明的历史贡献,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交流对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设计意图】:熟知的“条条大路通罗马”谚语,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本课的导入。
(二)讲授新课1.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1)教师活动识图了解罗马城邦的形成:(2)学生活动时间:公元前 1000 年左右地点: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3)教师活动研读教材内容,概况罗马共和国政体的相关内容。
(4)学生活动性质:奴隶制贵族共和国(5)教师活动研读教材内容,概况《十二铜表法》的相关内容:第3表第3条:债权人有权将不能如期还债的债务人远交法庭、戴物拘禁、出卖为奴,甚至处死。
第11表第1条:贵族和平民,不得通婚。
第9表:不得为任何的个人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6)学生活动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
(7)教师活动材料研读,明确《十二铜表法》的地位:《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糊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屈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
《十二铜表法》是当时罗马社会政治斗争,也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产物。
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摘编自郭守兰、曹全来《西方法文化史纲》(8)学生活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渊源。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66abc37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c.png)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是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的内容,主要讲述了罗马从城邦到帝国的演变过程。
本课重点介绍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建立、发展、衰落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罗马的地理环境、城邦的兴起、罗马共和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罗马法的制定、罗马文化的发展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罗马历史的相关内容可能较为陌生。
在学习本课时,学生需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了解,掌握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基本情况,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此外,学生需要运用历史分析方法,探讨罗马帝国兴衰的原因,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建立、发展、衰落过程,掌握罗马法的制定和罗马文化的发展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罗马帝国对后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建立、发展、衰落过程;罗马法的制定和罗马文化的发展;2.难点:罗马帝国兴衰的原因分析,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直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2.史料教学法:运用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探讨罗马帝国的历史发展;3.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学参考书;2.相关图片、地图、视频等教学资源;3.网络资源:罗马帝国历史的相关资料;4.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罗马帝国的地理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罗马城邦的兴起和罗马共和国的建立,通过史料展示罗马帝国的扩张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罗马帝国兴衰的原因,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分析方法。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与罗马帝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与罗马帝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54ed34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d.png)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与罗马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罗马城邦与罗马帝国》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罗马城邦的发展历程以及罗马帝国的建立、发展和衰落。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罗马城邦的兴起、罗马共和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形成、罗马法的制定、罗马帝国的衰落等多个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和帝国有一定的了解。
但罗马帝国的历史较为复杂,学生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
在认知方面,学生具备分析、综合、对比等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罗马帝国的辉煌成就以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罗马城邦的兴起和罗马共和国的建立,掌握罗马帝国的形成、发展和衰落过程,认识罗马法的制定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分析罗马城邦与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罗马帝国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感悟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罗马城邦的兴起,罗马共和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形成、发展和衰落,罗马法的制定及其作用。
2.难点:罗马帝国兴衰的原因,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获取相关信息。
2.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罗马城邦的兴起和罗马共和国的建立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78e89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d.png)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罗马城邦的兴起、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建立及发展。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罗马城的地理位置、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罗马帝国的扩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罗马文明的发展历程,认识其对世界历史的贡献。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罗马历史的相关内容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建立起罗马历史的时间线索,并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特点。
同时,学生对于古代文明的了解程度不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适当拓展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罗马城的地理位置、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建立及发展,认识罗马文明对世界历史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尊重不同文明,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罗马城的地理位置、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建立及发展。
2.难点: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罗马帝国的扩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史料等,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比较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异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图片、地图、史料等辅助教学材料。
3.网络资源,如相关视频、文章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地图等资料,简要介绍罗马城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关注罗马文明的起源。
2.呈现(10分钟)讲述罗马城的建立和发展历程,介绍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建立背景。
3.操练(10分钟)分析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如执政官、元老院等,引导学生了解罗马共和国的运作方式。
2024-2025学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上课用教案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2024-2025学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上课用教案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https://img.taocdn.com/s3/m/567d57b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c.png)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课标要求:知道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罗马共和国,以及罗马帝国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
二、素养目标1.时空观念:罗马的兴起、由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罗马帝国衰落的基本脉络;描述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对外扩张和版图范围;2.史料实证:《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意义;3.历史解释: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的转化,分析罗马共和制崩溃、君主制建立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4.唯物史观:通过认识古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奴隶制性质,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5.家国情怀:认识国家实行民主政治的意义,认识战争的本质,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三、重难点1.重点:《十二铜表法》;罗马的兴衰过程。
2.难点:古代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及原因。
四、导入1.出示一系列带有意大利元素的图片,并设问:“想一想,猜一猜,这些图片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什么?”(电影《罗马假日》宣传海报,意大利品牌老人头,水城威尼斯宣传画,比萨斜塔,意大利通心粉,披萨图,兰博基尼轿车,意大利肉酱面,罗马柱,意大利国旗,酷奇标识等)2.出示意大利在欧洲的位置图,教师同时设问:“你们知道吗?曾经的罗马帝国的疆域地跨欧亚非三洲,盛极一时,雄霸地中海。
”五、新课(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
教师设问:如何理解这句话?教师总结:文化繁荣的希腊文明不仅是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更铸就了光荣的民主传统;疆土广阔的罗马帝国不仅促进了文化交融,更凝聚着伟大的法治精神。
1.意大利半岛位置和环境简介:出示意大利半岛位置图,教师讲授:“自公元前1000年,众多民族迁移到这里,聚居生活,形成了许多城邦。
罗马城邦便是此时在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兴起。
”同时出示早期罗马城邦速写图。
2.罗马建城传说故事:(学生讲述)出示意大利位置图,随着学生讲述出示母狼传说漫画和罗慕路斯的图片。
过渡:罗马城建立后,它的政治统治情况如何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4ddc0b8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6c.png)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上册历史新编教材的第五课,主要内容是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兴衰过程。
教材从罗马城市的建立开始,介绍了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文化特点、经济发展等内容,最后讲述了罗马帝国的衰落和分裂。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罗马帝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影响,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古希腊城邦和雅典政治的相关知识,对于古代文明的发展和变迁有一定的了解。
但罗马帝国的历史较长,涉及的内容较多,学生可能对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深入理解罗马帝国的历史发展,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建立、发展、衰落过程,掌握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文化特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建立、发展、衰落过程,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文化特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罗马法的发展和完善,罗马帝国的扩张和衰落原因。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基本知识。
2.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深入分析罗马帝国的历史发展,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罗马帝国的历史发展。
4.互动教学:采用问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编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2.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书籍、文章、视频等。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b7633a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c.png)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罗马城邦的兴起、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罗马帝国的兴衰过程。
内容涵盖了罗马城邦的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特点以及罗马帝国的扩张、政治制度、社会矛盾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和帝国兴衰的了解有一定的认识。
但罗马帝国的历史较为复杂,涉及到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地理环境等内容较多,需要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古罗马的文化、艺术和建筑等方面可能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罗马城邦的兴起、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罗马帝国的兴衰过程,掌握罗马城邦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以及罗马帝国的扩张、政治制度和社会矛盾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罗马帝国的历史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罗马城邦的兴起、罗马共和国的建立和罗马帝国的兴衰过程。
2.难点:罗马城邦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特点,以及罗马帝国的扩张、政治制度和社会矛盾等方面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叙述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信息。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和信息。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史料实证法:引导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分析,提高学生的史证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提前布置课堂纪律,确保教学秩序。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本课内容,了解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历史背景,准备好相关的问题和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1.了解罗马文明的发展兴衰历程和基本社会特征。
2.了解罗马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的原因以及帝国发展的脉络。
3.通过讲述罗马帝国,使学生能正确认识以军事征服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罗马帝国,
客观上促进了多种文明的融汇,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
重点
罗马帝国的兴衰。
难点
从共和国向帝国转变的探讨。
关于古罗马城的建立有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
传说,拉丁姆地区亚尔巴·龙加城的
国王本来是努米托,但他的弟弟阿穆略使用阴谋,篡夺了王位,并将他女儿的两个孩子
投进水中,所幸的是一只母狼喂乳汁养活了他们。
后来,双婴又被一位善良的牧人收养。
他们长大成人后,得知了身世,便杀死阿穆略,使努米托重登王位。
后来,他们在台伯
河畔母狼喂养他们的地方建了一座新城,最后以哥哥的名字罗慕路斯来命名,简称为“罗马”。
这就是罗马城的由来。
为了表达感念之情,罗马人精心制作了一个饲养着一只母狼
的永久性兽笼,置放在市政厅前面最显眼的地方,他们还将母狼的形象镌刻在罗马的城
徽上,是为罗马狼。
今天让我们一起踏着历史的足迹,见证罗马的历史。
一、罗马城邦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1,了解罗马城邦兴起的自然环境及时间(自然环境: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时间:公元前1000年)
2.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史料1 共和国建立。
教师:共和制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政体形式,它与君主制相
对。
采用这种政体的国家称为共和国。
史料2 公民大会通常只是每年召开一次,从奴隶主贵族中选举产生执政官。
执政官是共和国最高行政长官,拥有很大的权力。
任期一年,退职后进入元老院。
两个执政官
权位相等,一切政令如得不到两人一致同意,就不能实施。
共和国时期元老院成员包括
奴隶主贵族和前执政官,拥有宣战、媾和、征募军队、财政核算、批准立法等内政外交
大权。
教师:罗马共和国哪个机构的权力最大?(学生可同桌讨论)
教师: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的核心机构,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核心作用,国家统
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
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
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在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三种权力之间,存在严格的制约关系,彼此相互牵制,保持平衡。
这种政治体系被后人认为是古代经典的政治体系之一,对后世的影响巨大。
3.《十二铜表法》
史料1 如图。
史料2 “十二铜表法”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各个方面,基本上是罗马人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
教师:为什么说《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
学生:《十二铜表法》是传统习惯法的汇编,表现出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利益的倾向,但它的颁布,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所以仍可以说是平民的胜利。
4.罗马共和国的扩张
教师:结合地图和所学知识简述罗马的扩张过程。
学生:(1)公元前3世纪初,征服意大利半岛,随后战胜了迦太基,控制西地中海地
区。
(2)公元前2世纪,征服东地中海地区,称霸地中海地区。
二、罗马帝国
1.帝国出现的背景
史料1 罗马共和国后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大量使用奴隶的庄园出现了,奴隶制获得了充分发展,小农经济开始瓦解,共和国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亦随之崩溃。
史料2 罗马共和国的民主权利只授予罗马公民——不包括奴隶和被征服地区的民
众,掌握政权的一小撮元老贵族只考虑罗马城邦奴隶主的利益。
新兴阶级即骑士及被征
服地区的贵族拥有大量的财富却没有相应的政治权利。
史料3 随着共和国的扩张,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对奴隶的压榨越加深重,奴隶主的残暴统治使奴隶一再发动大规模武装起义。
公元前73年,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斯巴达克起义爆发了。
虽然最后历时两年的斗争失败了,但是这一次奴隶起义
带给了奴隶主深深的震撼!
教师:共和体制越来越难以应对这种局面。
共和国后期动荡的局面客观上需要一个
强有力的集权专制政权来加强统治。
2.罗马帝国的建立
教师: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共和国的“元首”,“元首制”实际上是披着共和外衣的隐蔽的君主制,元首控制元老院,并独揽军事、司法、行政、宗教等大权,实际上
成为皇帝。
罗马帝国从此开始。
教师:转向帝制后,帝国又是怎么发展的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1)到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有人把它戏称为“罗马人的小澡盆”。
(2)随着统一帝国的巩固、奴隶制生产关系的调整以及奴隶生活水平和法律地位的提高,罗马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三、罗马帝国的衰亡
教师:200年的和平发展后,强大的帝国从3世纪开始由于内外交困,开始走下坡路。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西罗马以罗马为中心。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教师:罗马帝国衰亡原因是什么?
学生:(1)公元3、4世纪,帝国外部蛮族的进攻越来越频繁,特别是日耳曼人的一支西哥特人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罗马军队。
(2)帝国境内的起义与反抗此起彼伏。
参加者有奴隶和农民,他们袭击大庄园、打杀大土地所有者、烧毁奴隶名单。
罗马皇帝派兵镇压,几经血战,起义虽遭失败,但其余波仍在时起时伏的激荡着。
(3)帝国晚期,政治日益黑暗,军纪松弛,战斗力下降。
公民风气日益败坏。
奢侈的生活,摧毁了罗马人传统、优良的道德精神。
那颗为国家奋斗,谦虚,诚实的进取心渐渐泯灭。
古罗马文明发端于意大利半岛中部,从一个台伯河边的城邦到雄霸海上的共和国,再到横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其政治制度、军事制度、法律、文化都与之互相演进,给人们留下思考。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一、追根溯源——罗马的兴起
二、选择共和——罗马的扩张
三、选择帝制——罗马的繁荣
四、陷入危机——罗马的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