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新人教版2
1,安居而天下熄 2,父命之 3 与民由之 4,富贵不能淫 5,独行其道 6,贫贱不
能移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 焉得为大丈夫乎? 2,得志,与民由之 3,不得志,独行其道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课堂练习
• 孟子认为景春的观点错在哪里?
• 从本文哪几个方面论述应该知礼这一 个你着许讲多我大讲丈,夫感的名受字英,雄谈谈你
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
兰。
(四)你说我说,畅谈理想
“大丈夫”不在于性别, 而在于他的高尚的道德品 质。结合自己的理想,说 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 人。
第一段
六个人
(一)你读我读,疏通文意
• 1、诵读本文。(小组内以各种形 式读文章,推荐读得好的同学,班 级展示)
• 2、解释文本。(先对照课文自主 学习,再进行小组交流,有不明 白的问题班级内进行互助学习)
(二)、你思我想,理解精髓
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小组交流后,班 级展示
1、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 概括其精髓?
其它思想“性本善”“行王
道”“民贵君轻”。
作品简介
《孟子》是由孟子及其 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载 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 书,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 一。是“四书”之一。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
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 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 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 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 刻的影响。
相关链接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富贵不能淫。。此之谓大丈夫”一 句有何现实意义?
• 景春认为大丈夫应该是:
能移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 焉得为大丈夫乎? 2,得志,与民由之 3,不得志,独行其道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课堂练习
• 孟子认为景春的观点错在哪里?
• 从本文哪几个方面论述应该知礼这一 个你着许讲多我大讲丈,夫感的名受字英,雄谈谈你
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
兰。
(四)你说我说,畅谈理想
“大丈夫”不在于性别, 而在于他的高尚的道德品 质。结合自己的理想,说 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 人。
第一段
六个人
(一)你读我读,疏通文意
• 1、诵读本文。(小组内以各种形 式读文章,推荐读得好的同学,班 级展示)
• 2、解释文本。(先对照课文自主 学习,再进行小组交流,有不明 白的问题班级内进行互助学习)
(二)、你思我想,理解精髓
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小组交流后,班 级展示
1、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 概括其精髓?
其它思想“性本善”“行王
道”“民贵君轻”。
作品简介
《孟子》是由孟子及其 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载 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 书,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 一。是“四书”之一。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
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 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 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 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 刻的影响。
相关链接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富贵不能淫。。此之谓大丈夫”一 句有何现实意义?
• 景春认为大丈夫应该是: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课件新人教版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 识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 等,这些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 的责任给这个人的时候,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一定先要使他内心痛苦,使 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而 体肤消瘦,使他深受贫穷之苦, 让他做事不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这些来使他的心 惊动,使他的性格坚 韧起来,增长他原来 没有的才能。
训导
怎么
去,到
居住
住所
谨慎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 的
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
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
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 Nhomakorabea丈夫。” 改变
实现
指有志气、有作 为的青年男子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 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 无事。”
理解课文
舜 傅说 胶鬲 管夷吾 孙叔敖 百里奚
前
畎亩 版筑 鱼盐 士 海 市
后
君主 相 辅佐武王 相 令尹 大夫
举例论 证人才 必须在 艰苦的 环境中 造就的 道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像这样能够担任大任的人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 等,这些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 的责任给这个人的时候,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一定先要使他内心痛苦,使 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而 体肤消瘦,使他深受贫穷之苦, 让他做事不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这些来使他的心 惊动,使他的性格坚 韧起来,增长他原来 没有的才能。
训导
怎么
去,到
居住
住所
谨慎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 的
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
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
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 Nhomakorabea丈夫。” 改变
实现
指有志气、有作 为的青年男子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 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 无事。”
理解课文
舜 傅说 胶鬲 管夷吾 孙叔敖 百里奚
前
畎亩 版筑 鱼盐 士 海 市
后
君主 相 辅佐武王 相 令尹 大夫
举例论 证人才 必须在 艰苦的 环境中 造就的 道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像这样能够担任大任的人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精选】语文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共56张PPT
理解词义,翻译课文
得志, 实现
与民由 遵循
之;
正道 行 其
自己 屈。 屈服
实现志愿的时候, 与百姓(一起)遵循正道而行;
不得志,
独
道。富贵不能淫, 迷惑
独自 行走
贫贱不能移, 改变 此 之 这 主谓之间
未能实现志愿的时候, 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使他(思想)迷惑,
威武不能
威胁武力 谓大丈夫。” 叫作
衣冠( guān )
理解词义,翻译课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 诚
难道 真正、确实 景春说: “公孙衍和张仪 难道不是真正的 一怒 而 诸侯惧, 害怕
大丈夫哉?
有志向、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大丈夫吗?
安居而天下熄。”
发怒 表顺承
安静
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一发起怒来,诸侯(都会)害怕, (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太平。
拓展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 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富贵不能淫—— 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 杜甫、陶渊明、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 闻一多、江竹筠、刘胡兰。
释题
有钱
惑乱、迷惑
富贵不能淫(君子不为金钱和权位所迷惑)
官位高
富贵不能使他(思想)迷惑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方法及论证思路。 3、了解孟子主张,掌握“富贵不淫”的道理。
阅读课文,读准字音
轲( k ) 邹人(zōu ) 淫( yín ) ē 公孙衍(yǎn ) 丈夫之冠( guàn )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
安居而天下熄
阅读·理解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习题课件稿(新人教部编版)本.ppt
3
◆主题解说 《富贵不能淫》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得出“以顺 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的结论,指责公孙衍和张仪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提 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 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先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 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再从正反两方 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才在困难中造就,安逸享乐能使人 (国家)死亡(灭亡)。
10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D )
A.富贵不能淫. B.劳.其筋骨 C.动心忍.性
【点拨】ABC项都是使动用法,故选D。
D.人恒过.
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
A.母命之.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B.一怒而.诸侯惧 发于声,而.后喻
C.以顺为.正者 行拂乱其所为.
(2)父命.之
古义:__教__导__,__训__诲__ 今义:____生__命__;__命__令___
(3)与民由.之 古义:____遵__循_______ 今义:_____由__于_______
(4)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____狱__官____ 今义:____士__兵__,__军__人_____
4
5
◆疑难探究 师:《富贵不能淫》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请结合课文作具体分析。 生甲:主要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作者将公孙衍、张仪之流的“妾妇之道” 与“大丈夫之道”进行了对比,从而得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观点。 生乙: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 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 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而“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礼”“义”的坚守, 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主题解说 《富贵不能淫》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得出“以顺 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的结论,指责公孙衍和张仪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提 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 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先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 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再从正反两方 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才在困难中造就,安逸享乐能使人 (国家)死亡(灭亡)。
10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D )
A.富贵不能淫. B.劳.其筋骨 C.动心忍.性
【点拨】ABC项都是使动用法,故选D。
D.人恒过.
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
A.母命之.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B.一怒而.诸侯惧 发于声,而.后喻
C.以顺为.正者 行拂乱其所为.
(2)父命.之
古义:__教__导__,__训__诲__ 今义:____生__命__;__命__令___
(3)与民由.之 古义:____遵__循_______ 今义:_____由__于_______
(4)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____狱__官____ 今义:____士__兵__,__军__人_____
4
5
◆疑难探究 师:《富贵不能淫》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请结合课文作具体分析。 生甲:主要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作者将公孙衍、张仪之流的“妾妇之道” 与“大丈夫之道”进行了对比,从而得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观点。 生乙: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 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 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而“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礼”“义”的坚守, 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孟子》二章课件 新人教版.pptx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
性,曾益其所不能
1。3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作者认为造成一个国 家灭亡的原因是: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14
6.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 之道”的不同。 答:“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 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 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礼义的坚守。
4
(7)与民由之 由: 遵循。 (8)富贵不能淫 淫: 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9)贫贱不能移 移: 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10)威武不能屈 屈: 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5
(1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兴起,指被任用。
(1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 责任,使命。
是: 这个。
(13)必先苦其心志
“女
”汝同“
。
你 ”,
(2)曾曾益其所不增能
增加
“
”同“
衡。 横
(3)困于心,衡于虑
”, 梗塞、不顺
“拂
弼”同“ 辅佐 ”,
11
。
5.理解性默写。
(1)孟子认为,身为大丈夫,应当坚守自己的节操,必 须要贯彻的行为准则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2)孟子的仁义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富贵不能淫》中, 与他曾说过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遥
A.开明
喧哗
年青
比邻
B.开通
喧闹
年少
拉近
C.开放
喧嚣
年轻
咫尺
D.开朗
喧嚷
青春
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21《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共35张PPT)
课前自主学习
(四)名句积累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课文品读
带着问题读课文
中心论点
导思1.文章提出了怎样 的论点?是如何提出 的?
论证方法
导思3. 文章采用了哪些 论证方法论证论点?
论证思路
导思2:文章采用了怎
课文品读 2. 文章第2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阐明了
作者的什么观点?
运用排比作用分析法。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句式短促有力, 多方面地描写了担大任的人所经历的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 从而突出作者的观点:艰苦磨难能培养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能 增长人担当大任的能力。
课文品读
3.“人恒过,然后能改……而后喻”,这段文字论述了什么? 由人及国,从内外两方面说明导致亡国的原因。虽是从
翻译课文
原文: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注释:
所以:用这些办法。 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动,使……惊动。 忍, 使……坚忍。 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本来所不具有的才能。曾,同“增”,增加。 所,助词,与“不能”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代不能达到的对象。
课文品读
译文:
翻译课文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 一定 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 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 做的事不顺利,用这些方法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 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本来所不具有的才能。
译文: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使
人死亡。
课文品读 1.作者开篇一下子列举了六位名人,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第6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1共49张PPT
•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
顺从 准则,标准
正确的 坚持 使…改变
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 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 独行 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使…屈服 原则 使…惑乱、迷惑 实现 遵循
居住
住所
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以顺从为原则 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 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 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 •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不得志的 时候,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 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思扰乱,贫贱不能使他的 气节改变,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样 才叫做大丈夫!”
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 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 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 兰。
3、孟子对大丈夫的阐述精髓是什么? 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乱我心
贫贱不能移 —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志向 威武不能屈 —威力相逼不能使我卑躬屈膝
4、结合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 济天下。”谈谈对大丈夫的理解。
• 1心怀仁德,践行礼义。 • 2通达时,施仁政,困窘时,独善其身 • 3不因外界因素(富贵、贫贱、强权)改变 自己的追求。
导入语
孟子小时候,父亲去世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 他们住在墓地旁。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 嚎的样子,玩起办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 头:“不行!我不能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 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住下。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 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 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 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官员到文 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 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 后来,人们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 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孟子,学习他的两篇短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习题课件:第6单元 21 《孟子》二章(共22张PPT)
富贵不能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说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这句话出自《孟子正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 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民族国 家利益的时候,我们要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二)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做题。 11.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入 / 则无法家拂士、出 /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 / 恒亡。 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出.则无敌国外患( 在国外 ) (2)法家拂.士( 通“弼”,辅佐 ) (3)举.于版筑之间( 任用,选拔 ) (4)曾.益其所不能( 通“增”,增加 )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1)必先苦.其心志( 使……劳苦 ) (2)仆闻.之( 听到 )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D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知木兰是.女郎 B.舜发于畎亩之.中 此之.谓也 C.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不然.。吾爵益高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B.必先/苦其/心志 C.此之谓/大丈夫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岂不诚.大丈夫哉( 真正,确实 )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怎么,哪里 ) (3)人恒过.( 犯过失 ) (4)发于声,而后喻.( 明白,了解 ) (5)富贵不能淫.( 惑乱,迷惑 ) (6)必先苦.其心志( 使……痛苦 ) (7)贫贱不能移.( 动摇 ) (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 )
(4)拂①②入行拂则.乱无法其家所拂为.:士:违通背“弼”,辅佐 (5)得①②是得.焉志得,.与为民大由丈之夫:乎:得能到够实现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共31张PPT)
中心论点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主旨探究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对大量关 于人的成败、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 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种“忧患意识”是国家 长盛不衰的法宝,特别在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 就,人民基本安居乐业的今天,尤其要具有忧患 意识,才能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继续推向 前进。文中处处运用了辩证思维,给我们分析问 题以有益的启示。
(三)你讲我讲,感受英雄
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 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 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四)你说我说,畅谈理想
“大丈夫”不在于性别,而在于 他的高尚的道德品质。结合自己 的理想,说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 样的人。
• 2.下面是上文中所写对“是人”进行磨练的几个方面,用原文填写几
• 方面的具体内容。 • ①思想方面: 苦其心志
• ②生活方面: • ③行为方面: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个方面论证。一方 面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的(客观)环境中造就 的;同时又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 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
三、词类活用。
1、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
2、 饿( 使......饥饿 ) 其体肤 3、 空乏( 使.... 穷困缺乏 )
4、 所以动(使......惊动 )心
5、 忍( 使.......坚韧
)性
6、 行拂乱( 使......颠倒错乱 )其所为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习题课件PPT教学课件【精编】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 ( 行冠礼 )也,父命. ( 教导,训诲 )
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 ①( 告诫 10 ) 之曰:‘往之
知识归纳
女. ( 同“汝”,你
)家,.必敬必戒②
( 谨慎
),无违夫子!’以顺为正
( 准则,.标准. 仁 )者,妾妇之道也.。.居天礼下之广居
)大责任任,使命
. 这种
.
(使……痛苦
)于.是(使……劳累)人也,必先苦.(
使……饥饿
)其.心.志使,…劳…( 受到贫困之苦 20
知识归纳
身,行拂. ( 违背 ).乱(扰乱 )其所为,.所.以
( 用来……的方法 . 使…)…动震(撼 .
)
心使忍…(…坚强
. . 增加。曾,同“增”
)性,曾益
(
. 常常 . 犯错误 )其.所.不能这。样以后
)
..
C
A.戒. 之曰 / 必敬必.戒
B.父命. 之 / 或王.命急宣
C.岂. 不诚大丈夫哉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不得志,独行其道. / 策之不以其.道
12
知识归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 相. 同. 的一项是 (B )
A.是. 焉得为大丈夫乎 / .是非木杮 B.往送.之门 / 行天下.之大道 C.岂不诚. 大丈夫哉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不得志. ,独行其道 / 非淡泊无以明.志
18
知识归纳
C.孟子认为,大丈夫要做到:“居天下之广居 ,立 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 得志,独行其道 ”才能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是他们以自己的喜 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 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 ,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部编版 初中语文八年级 第6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1 (共26张PPT)
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训导
怎么
去,到
整体·感知
谨慎
居住
住所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 的
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
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
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
丈夫。” 改变
实现
指有志气、有作 为的青年男子
拓展·延伸
3、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兴起,被任用
发
野芳发而幽香---- (花)开放 征于色,发于声 ----表露,表现
发闾左谪戍渔阳 ----征发
国恒亡
----国家
国 则有去国怀乡 ----国都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防
课堂·小结
生于忧
患(正 生于 面) 忧患,
死于 安乐 死于安
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问题·探究
第2段
个人
常常处在困境, 经
才能不断奋发。
受
磨
国家
炼
常常没有忧患, 往往遭至灭亡。
的 益
处
拓展·延伸
文言积累
1、古今异义:
郭 古义:外城 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池 古义:护城河 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去 古义:离开 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拓展·延伸
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 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委 古义:放弃 委而去之 今义:委任 域 古义: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是 古义: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
发:起,被任用
于:从
畎亩:田间、田地
中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1.《孟子》二章 (共51张PPT)
孟子: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 代: 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 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是 “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 不免于死亡”。
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 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 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 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
补充资料:张仪、公孙衍的合纵、连横运动
•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战国中 期,齐、秦两国最为强大,东西对峙,互相争取盟国,以图 击败对方。其他五国也不甘示弱,与齐、秦两国时而对抗, 时而联合。大国间冲突加剧,外交活动也更为频繁,出现了 合纵和连横的斗争。 • 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与国而进行的外 交、军事斗争。 • 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齐 、秦两国兼并弱国;合纵的目的在于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 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 • 连横就是秦或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连 横的目的在于侍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 ,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当时的最著名的纵横家除 了苏秦、张仪之外,还有公孙衍。
孟子:
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他到处游说 ,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 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力图维护西周的 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 “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 这些都反映着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前代政治 家提出的民本思想,对于恢复经济,发展生产, 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一定的价值。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 大丈夫 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指有大志、 "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孟子》二章
1.给加点字注音。(9 分)
公孙衍.( yǎn ) 天下熄.( xī )
舜.(shùn )
畎.亩(quǎn )
百里奚.( xī ) 曾.益(zēng )
淫.( yín ) 傅说.(yuè ) 拂.士( bì )
2.重点词语解释。(14 分)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真正,确实 )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怎么,哪里 ) (3)戒.之曰( 告诫 ) (4)以顺为正.者( 准则,标准 ) (5)居.天下之广居.( 居住 )( 住宅 ) (6)与民由.之( 遵循 ) (7)舜发.于畎亩之中( 兴起,指被任)用
违背
)
同“弼”,辅佐 )
5.古今异义。(14 分)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古义: 指有志气,有作为的成年男子 丈夫今义: 已婚女子的配偶
古义: 教导,训诲 (2)父命.之 命今义: 生命;命令
古义: 遵循 (3)与民由.之 由今义: 由于
(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 捣土用的杵
(2)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3)衡于虑( 衡,同“横”,梗)塞,不顺
(4)入则无法家拂士(
)
拂,同“弼”,辅佐
4.一词多义。(16 分)
(1)道行妾天妇下之之道.大也道(.(原则,道行路为准则
) )
(2)得是得.焉志得,.为与大民丈由夫之乎((
能够 实现
) )
(3)戒必戒.敬之必曰戒(.(
8.作家作品。(7分)
战国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________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散文家,__儒__家____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有“_亚__圣_____”之称,与孔子合称为
“_孔__孟_____”。《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
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它和《__论__语____》《__大__学____》《__中__庸____》 一起合称为“四书”。
一、课内阅读 富贵不“是”和“此”各指 代什么?(2分)
“是”指代“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此”指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0.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4 分)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 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
12.今天,社会安定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孟子所说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我们来说还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
首先,它提醒我们不要贪图安逸,要居安思危。其次,它激励着我们发愤图 强,争取更大的发展。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发展到什么程度都要有竞争意识、 忧患意识。对于个人来说,不思进取、贪图享乐意味着在竞争中处于失败之 地;对于国家而言,落后就要挨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并简述作者是如何论述这一论点的。(4分)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思路:先摆事实,举出古代六位人物成就事 业的例子,从中归纳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经历磨难。再分析说理,说明个 人成才的主观因素,重点论证“生于忧患”,并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的对偶句,由个人谈到治国,说明国家要发展,也要有忧患意识。 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选拔、任用 ) (9)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这样的 )
(10)行拂.乱.其所为( 违背
)( 扰乱 )
(11)人恒.过( 常常 ) (12)衡于虑,而后作.( 奋起,指有所)作为
(13)而后喻.( 了解、明白 )
(1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匹敌、相当 )
3.通假字。(4分) (1)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谨慎 告诫
) )
(4)正以立顺天为下之正.者正.(位(
准则,标准 正确
) )
(5)之往居送天之下.门之.(广居动(词,助去词,,到的 ) )
(6)发发发..于于畎声亩((动动词词,,兴表起现,指被)任)用
(7)士管入夷则吾无举法于家士拂.(士.(
名词,狱官 名词,贤士
) )
(8)拂行入拂则.乱无其法所家为拂.(士(
二、比较阅读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①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傥②遽自放 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 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 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傥:倘若。
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4)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因此,通过这些)使他的心受到震撼, 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才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 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筑今义: 建筑,修建 古义: 狱官
(5)管夷吾举于士. 士今义: 士兵,军人
古义: 在国内 (6)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今义: 进入
古义: 在国外 (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今义: 出来,出去
6.词类活用。(7 分) (1)丈夫之冠.也名( 词作动词,行冠礼) (2)富贵不能淫.(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迷惑 (3)贫贱不能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改变 (4)威武不能屈.(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5)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痛苦)( 使……劳)累,使……饥饿 (6)人恒过.,然后能改(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动词作状语),( 在国内,在) 国外
7.重点句子翻译。(5分)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 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大道路——义。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能够实现志向,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给加点字注音。(9 分)
公孙衍.( yǎn ) 天下熄.( xī )
舜.(shùn )
畎.亩(quǎn )
百里奚.( xī ) 曾.益(zēng )
淫.( yín ) 傅说.(yuè ) 拂.士( bì )
2.重点词语解释。(14 分)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真正,确实 )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怎么,哪里 ) (3)戒.之曰( 告诫 ) (4)以顺为正.者( 准则,标准 ) (5)居.天下之广居.( 居住 )( 住宅 ) (6)与民由.之( 遵循 ) (7)舜发.于畎亩之中( 兴起,指被任)用
违背
)
同“弼”,辅佐 )
5.古今异义。(14 分)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古义: 指有志气,有作为的成年男子 丈夫今义: 已婚女子的配偶
古义: 教导,训诲 (2)父命.之 命今义: 生命;命令
古义: 遵循 (3)与民由.之 由今义: 由于
(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 捣土用的杵
(2)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3)衡于虑( 衡,同“横”,梗)塞,不顺
(4)入则无法家拂士(
)
拂,同“弼”,辅佐
4.一词多义。(16 分)
(1)道行妾天妇下之之道.大也道(.(原则,道行路为准则
) )
(2)得是得.焉志得,.为与大民丈由夫之乎((
能够 实现
) )
(3)戒必戒.敬之必曰戒(.(
8.作家作品。(7分)
战国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________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散文家,__儒__家____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有“_亚__圣_____”之称,与孔子合称为
“_孔__孟_____”。《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
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它和《__论__语____》《__大__学____》《__中__庸____》 一起合称为“四书”。
一、课内阅读 富贵不“是”和“此”各指 代什么?(2分)
“是”指代“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此”指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0.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4 分)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 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
12.今天,社会安定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孟子所说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我们来说还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
首先,它提醒我们不要贪图安逸,要居安思危。其次,它激励着我们发愤图 强,争取更大的发展。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发展到什么程度都要有竞争意识、 忧患意识。对于个人来说,不思进取、贪图享乐意味着在竞争中处于失败之 地;对于国家而言,落后就要挨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并简述作者是如何论述这一论点的。(4分)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思路:先摆事实,举出古代六位人物成就事 业的例子,从中归纳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经历磨难。再分析说理,说明个 人成才的主观因素,重点论证“生于忧患”,并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的对偶句,由个人谈到治国,说明国家要发展,也要有忧患意识。 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选拔、任用 ) (9)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这样的 )
(10)行拂.乱.其所为( 违背
)( 扰乱 )
(11)人恒.过( 常常 ) (12)衡于虑,而后作.( 奋起,指有所)作为
(13)而后喻.( 了解、明白 )
(1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匹敌、相当 )
3.通假字。(4分) (1)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谨慎 告诫
) )
(4)正以立顺天为下之正.者正.(位(
准则,标准 正确
) )
(5)之往居送天之下.门之.(广居动(词,助去词,,到的 ) )
(6)发发发..于于畎声亩((动动词词,,兴表起现,指被)任)用
(7)士管入夷则吾无举法于家士拂.(士.(
名词,狱官 名词,贤士
) )
(8)拂行入拂则.乱无其法所家为拂.(士(
二、比较阅读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①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傥②遽自放 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 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 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傥:倘若。
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4)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因此,通过这些)使他的心受到震撼, 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才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 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筑今义: 建筑,修建 古义: 狱官
(5)管夷吾举于士. 士今义: 士兵,军人
古义: 在国内 (6)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今义: 进入
古义: 在国外 (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今义: 出来,出去
6.词类活用。(7 分) (1)丈夫之冠.也名( 词作动词,行冠礼) (2)富贵不能淫.(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迷惑 (3)贫贱不能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改变 (4)威武不能屈.(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5)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痛苦)( 使……劳)累,使……饥饿 (6)人恒过.,然后能改(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动词作状语),( 在国内,在) 国外
7.重点句子翻译。(5分)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 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大道路——义。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能够实现志向,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