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新人教版2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新人教版2
1,安居而天下熄 2,父命之 3 与民由之 4,富贵不能淫 5,独行其道 6,贫贱不
能移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 焉得为大丈夫乎? 2,得志,与民由之 3,不得志,独行其道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课堂练习
• 孟子认为景春的观点错在哪里?
• 从本文哪几个方面论述应该知礼这一 个你着许讲多我大讲丈,夫感的名受字英,雄谈谈你
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
兰。
(四)你说我说,畅谈理想
“大丈夫”不在于性别, 而在于他的高尚的道德品 质。结合自己的理想,说 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 人。
第一段
六个人
(一)你读我读,疏通文意
• 1、诵读本文。(小组内以各种形 式读文章,推荐读得好的同学,班 级展示)
• 2、解释文本。(先对照课文自主 学习,再进行小组交流,有不明 白的问题班级内进行互助学习)
(二)、你思我想,理解精髓
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小组交流后,班 级展示
1、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 概括其精髓?
其它思想“性本善”“行王
道”“民贵君轻”。
作品简介
《孟子》是由孟子及其 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载 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 书,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 一。是“四书”之一。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
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 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 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 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 刻的影响。
相关链接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富贵不能淫。。此之谓大丈夫”一 句有何现实意义?
• 景春认为大丈夫应该是: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课件新人教版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 识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 等,这些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 的责任给这个人的时候,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一定先要使他内心痛苦,使 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而 体肤消瘦,使他深受贫穷之苦, 让他做事不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这些来使他的心 惊动,使他的性格坚 韧起来,增长他原来 没有的才能。
训导
怎么
去,到
居住
住所
谨慎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 的
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
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
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 Nhomakorabea丈夫。” 改变
实现
指有志气、有作 为的青年男子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 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 无事。”
理解课文
舜 傅说 胶鬲 管夷吾 孙叔敖 百里奚

畎亩 版筑 鱼盐 士 海 市

君主 相 辅佐武王 相 令尹 大夫
举例论 证人才 必须在 艰苦的 环境中 造就的 道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像这样能够担任大任的人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精选】语文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共56张PPT

【精选】语文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共56张PPT

理解词义,翻译课文
得志, 实现
与民由 遵循
之;
正道 行 其
自己 屈。 屈服
实现志愿的时候, 与百姓(一起)遵循正道而行;
不得志,

道。富贵不能淫, 迷惑
独自 行走
贫贱不能移, 改变 此 之 这 主谓之间
未能实现志愿的时候, 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使他(思想)迷惑,
威武不能
威胁武力 谓大丈夫。” 叫作
衣冠( guān )
理解词义,翻译课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 诚
难道 真正、确实 景春说: “公孙衍和张仪 难道不是真正的 一怒 而 诸侯惧, 害怕
大丈夫哉?
有志向、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大丈夫吗?
安居而天下熄。”
发怒 表顺承
安静
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一发起怒来,诸侯(都会)害怕, (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太平。
拓展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 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富贵不能淫—— 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 杜甫、陶渊明、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 闻一多、江竹筠、刘胡兰。
释题
有钱
惑乱、迷惑
富贵不能淫(君子不为金钱和权位所迷惑)
官位高
富贵不能使他(思想)迷惑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方法及论证思路。 3、了解孟子主张,掌握“富贵不淫”的道理。
阅读课文,读准字音
轲( k ) 邹人(zōu ) 淫( yín ) ē 公孙衍(yǎn ) 丈夫之冠( guàn )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
安居而天下熄
阅读·理解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习题课件稿(新人教部编版)本.ppt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习题课件稿(新人教部编版)本.ppt
3
◆主题解说 《富贵不能淫》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得出“以顺 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的结论,指责公孙衍和张仪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提 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 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先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 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再从正反两方 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才在困难中造就,安逸享乐能使人 (国家)死亡(灭亡)。
10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D )
A.富贵不能淫. B.劳.其筋骨 C.动心忍.性
【点拨】ABC项都是使动用法,故选D。
D.人恒过.
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
A.母命之.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B.一怒而.诸侯惧 发于声,而.后喻
C.以顺为.正者 行拂乱其所为.
(2)父命.之
古义:__教__导__,__训__诲__ 今义:____生__命__;__命__令___
(3)与民由.之 古义:____遵__循_______ 今义:_____由__于_______
(4)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____狱__官____ 今义:____士__兵__,__军__人_____
4
5
◆疑难探究 师:《富贵不能淫》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请结合课文作具体分析。 生甲:主要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作者将公孙衍、张仪之流的“妾妇之道” 与“大丈夫之道”进行了对比,从而得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观点。 生乙: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 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 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而“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礼”“义”的坚守, 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孟子》二章课件 新人教版.pptx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1《孟子》二章课件 新人教版.pptx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
性,曾益其所不能
1。3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作者认为造成一个国 家灭亡的原因是: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14
6.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 之道”的不同。 答:“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 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 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礼义的坚守。
4
(7)与民由之 由: 遵循。 (8)富贵不能淫 淫: 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9)贫贱不能移 移: 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10)威武不能屈 屈: 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5
(1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兴起,指被任用。
(12)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 责任,使命。
是: 这个。
(13)必先苦其心志
“女
”汝同“

你 ”,
(2)曾曾益其所不增能
增加

”同“
衡。 横
(3)困于心,衡于虑
”, 梗塞、不顺
“拂
弼”同“ 辅佐 ”,
11

5.理解性默写。
(1)孟子认为,身为大丈夫,应当坚守自己的节操,必 须要贯彻的行为准则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孟子的仁义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富贵不能淫》中, 与他曾说过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遥
A.开明
喧哗
年青
比邻
B.开通
喧闹
年少
拉近
C.开放
喧嚣
年轻
咫尺
D.开朗
喧嚷
青春

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21《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共35张PPT)

八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21《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共35张PPT)

课前自主学习
(四)名句积累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课文品读
带着问题读课文
中心论点
导思1.文章提出了怎样 的论点?是如何提出 的?
论证方法
导思3. 文章采用了哪些 论证方法论证论点?
论证思路
导思2:文章采用了怎
课文品读 2. 文章第2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阐明了
作者的什么观点?
运用排比作用分析法。运用排比修辞手法,句式短促有力, 多方面地描写了担大任的人所经历的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 从而突出作者的观点:艰苦磨难能培养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能 增长人担当大任的能力。
课文品读
3.“人恒过,然后能改……而后喻”,这段文字论述了什么? 由人及国,从内外两方面说明导致亡国的原因。虽是从
翻译课文
原文: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注释:
所以:用这些办法。 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动,使……惊动。 忍, 使……坚忍。 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本来所不具有的才能。曾,同“增”,增加。 所,助词,与“不能”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代不能达到的对象。
课文品读
译文:
翻译课文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 一定 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 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 做的事不顺利,用这些方法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 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本来所不具有的才能。
译文: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使
人死亡。
课文品读 1.作者开篇一下子列举了六位名人,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第6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1共49张PPT

【精选】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第6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1共49张PPT

•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
顺从 准则,标准
正确的 坚持 使…改变
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 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 独行 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
使…屈服 原则 使…惑乱、迷惑 实现 遵循
居住
住所
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以顺从为原则 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 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 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 •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不得志的 时候,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 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思扰乱,贫贱不能使他的 气节改变,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样 才叫做大丈夫!”
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 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 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 兰。
3、孟子对大丈夫的阐述精髓是什么? 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乱我心
贫贱不能移 —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志向 威武不能屈 —威力相逼不能使我卑躬屈膝
4、结合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 济天下。”谈谈对大丈夫的理解。
• 1心怀仁德,践行礼义。 • 2通达时,施仁政,困窘时,独善其身 • 3不因外界因素(富贵、贫贱、强权)改变 自己的追求。
导入语
孟子小时候,父亲去世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 他们住在墓地旁。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 嚎的样子,玩起办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 头:“不行!我不能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 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住下。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 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 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 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官员到文 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 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 后来,人们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 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孟子,学习他的两篇短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习题课件:第6单元 21 《孟子》二章(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习题课件:第6单元 21 《孟子》二章(共22张PPT)

富贵不能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说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这句话出自《孟子正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 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民族国 家利益的时候,我们要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二)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做题。 11.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入 / 则无法家拂士、出 / 则无敌国外患者,国 / 恒亡。 1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出.则无敌国外患( 在国外 ) (2)法家拂.士( 通“弼”,辅佐 ) (3)举.于版筑之间( 任用,选拔 ) (4)曾.益其所不能( 通“增”,增加 )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1)必先苦.其心志( 使……劳苦 ) (2)仆闻.之( 听到 )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D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知木兰是.女郎 B.舜发于畎亩之.中 此之.谓也 C.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不然.。吾爵益高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B.必先/苦其/心志 C.此之谓/大丈夫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岂不诚.大丈夫哉( 真正,确实 )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怎么,哪里 ) (3)人恒过.( 犯过失 ) (4)发于声,而后喻.( 明白,了解 ) (5)富贵不能淫.( 惑乱,迷惑 ) (6)必先苦.其心志( 使……痛苦 ) (7)贫贱不能移.( 动摇 ) (8)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 )
(4)拂①②入行拂则.乱无法其家所拂为.:士:违通背“弼”,辅佐 (5)得①②是得.焉志得,.与为民大由丈之夫:乎:得能到够实现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共31张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共31张PPT)

中心论点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主旨探究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对大量关 于人的成败、国家兴衰的历史经验的高度概括, 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种“忧患意识”是国家 长盛不衰的法宝,特别在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 就,人民基本安居乐业的今天,尤其要具有忧患 意识,才能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继续推向 前进。文中处处运用了辩证思维,给我们分析问 题以有益的启示。
(三)你讲我讲,感受英雄
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 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 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四)你说我说,畅谈理想
“大丈夫”不在于性别,而在于 他的高尚的道德品质。结合自己 的理想,说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 样的人。
• 2.下面是上文中所写对“是人”进行磨练的几个方面,用原文填写几
• 方面的具体内容。 • ①思想方面: 苦其心志
• ②生活方面: • ③行为方面: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论证思路: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个方面论证。一方 面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的(客观)环境中造就 的;同时又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 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
三、词类活用。
1、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
2、 饿( 使......饥饿 ) 其体肤 3、 空乏( 使.... 穷困缺乏 )
4、 所以动(使......惊动 )心
5、 忍( 使.......坚韧
)性
6、 行拂乱( 使......颠倒错乱 )其所为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习题课件PPT教学课件【精编】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习题课件PPT教学课件【精编】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
丈夫之冠. ( 行冠礼 )也,父命. ( 教导,训诲 )
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 ①( 告诫 10 ) 之曰:‘往之
知识归纳
女. ( 同“汝”,你
)家,.必敬必戒②
( 谨慎
),无违夫子!’以顺为正
( 准则,.标准. 仁 )者,妾妇之道也.。.居天礼下之广居
)大责任任,使命
. 这种
.
(使……痛苦
)于.是(使……劳累)人也,必先苦.(
使……饥饿
)其.心.志使,…劳…( 受到贫困之苦 20
知识归纳
身,行拂. ( 违背 ).乱(扰乱 )其所为,.所.以
( 用来……的方法 . 使…)…动震(撼 .
)
心使忍…(…坚强
. . 增加。曾,同“增”
)性,曾益
(
. 常常 . 犯错误 )其.所.不能这。样以后
)
..
C
A.戒. 之曰 / 必敬必.戒
B.父命. 之 / 或王.命急宣
C.岂. 不诚大丈夫哉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不得志,独行其道. / 策之不以其.道
12
知识归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 相. 同. 的一项是 (B )
A.是. 焉得为大丈夫乎 / .是非木杮 B.往送.之门 / 行天下.之大道 C.岂不诚. 大丈夫哉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不得志. ,独行其道 / 非淡泊无以明.志
18
知识归纳
C.孟子认为,大丈夫要做到:“居天下之广居 ,立 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 得志,独行其道 ”才能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是他们以自己的喜 怒哀乐行事,挑起天下战争,这是崇尚强权,极端的 个人主义;他们不以正义为标准不以天下太平为己任 ,不以百姓幸福为理想。

部编版 初中语文八年级 第6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1 (共26张PPT)

部编版 初中语文八年级 第6单元第21课《孟子》二章课件1 (共26张PPT)

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
训导
怎么
去,到
整体·感知
谨慎
居住
住所
‘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 的
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
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
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
丈夫。” 改变
实现
指有志气、有作 为的青年男子
拓展·延伸
3、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 ----兴起,被任用

野芳发而幽香---- (花)开放 征于色,发于声 ----表露,表现
发闾左谪戍渔阳 ----征发
国恒亡
----国家
国 则有去国怀乡 ----国都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防
课堂·小结
生于忧
患(正 生于 面) 忧患,
死于 安乐 死于安
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问题·探究
第2段
个人
常常处在困境, 经
才能不断奋发。


国家

常常没有忧患, 往往遭至灭亡。
的 益

拓展·延伸
文言积累
1、古今异义:
郭 古义:外城 七里之郭 今义:姓氏 池 古义:护城河 池非不深也 今义:池塘 去 古义:离开 委而去之 今义:到……去
拓展·延伸
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 亲戚畔之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委 古义:放弃 委而去之 今义:委任 域 古义:界限,限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今义:地域 是 古义: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今义:判断动词
发:起,被任用
于:从
畎亩:田间、田地

中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1.《孟子》二章 (共51张PPT)

中学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1.《孟子》二章 (共51张PPT)

孟子: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 代: 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 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是 “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 不免于死亡”。
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 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 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 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
补充资料:张仪、公孙衍的合纵、连横运动
•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战国中 期,齐、秦两国最为强大,东西对峙,互相争取盟国,以图 击败对方。其他五国也不甘示弱,与齐、秦两国时而对抗, 时而联合。大国间冲突加剧,外交活动也更为频繁,出现了 合纵和连横的斗争。 • 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的各大国为拉拢与国而进行的外 交、军事斗争。 • 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阻止齐 、秦两国兼并弱国;合纵的目的在于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 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 • 连横就是秦或齐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连 横的目的在于侍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 ,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当时的最著名的纵横家除 了苏秦、张仪之外,还有公孙衍。
孟子:
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他到处游说 ,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 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力图维护西周的 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 “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 这些都反映着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前代政治 家提出的民本思想,对于恢复经济,发展生产, 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一定的价值。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 大丈夫 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指有大志、 "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孟子》二章
1.给加点字注音。(9 分)
公孙衍.( yǎn ) 天下熄.( xī )
舜.(shùn )
畎.亩(quǎn )
百里奚.( xī ) 曾.益(zēng )
淫.( yín ) 傅说.(yuè ) 拂.士( bì )
2.重点词语解释。(14 分)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真正,确实 )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怎么,哪里 ) (3)戒.之曰( 告诫 ) (4)以顺为正.者( 准则,标准 ) (5)居.天下之广居.( 居住 )( 住宅 ) (6)与民由.之( 遵循 ) (7)舜发.于畎亩之中( 兴起,指被任)用
违背

同“弼”,辅佐 )
5.古今异义。(14 分)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古义: 指有志气,有作为的成年男子 丈夫今义: 已婚女子的配偶
古义: 教导,训诲 (2)父命.之 命今义: 生命;命令
古义: 遵循 (3)与民由.之 由今义: 由于
(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 捣土用的杵
(2)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3)衡于虑( 衡,同“横”,梗)塞,不顺
(4)入则无法家拂士(
)
拂,同“弼”,辅佐
4.一词多义。(16 分)
(1)道行妾天妇下之之道.大也道(.(原则,道行路为准则
) )
(2)得是得.焉志得,.为与大民丈由夫之乎((
能够 实现
) )
(3)戒必戒.敬之必曰戒(.(
8.作家作品。(7分)
战国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________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散文家,__儒__家____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有“_亚__圣_____”之称,与孔子合称为
“_孔__孟_____”。《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
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它和《__论__语____》《__大__学____》《__中__庸____》 一起合称为“四书”。
一、课内阅读 富贵不“是”和“此”各指 代什么?(2分)
“是”指代“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此”指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0.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4 分)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 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
12.今天,社会安定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孟子所说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我们来说还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
首先,它提醒我们不要贪图安逸,要居安思危。其次,它激励着我们发愤图 强,争取更大的发展。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发展到什么程度都要有竞争意识、 忧患意识。对于个人来说,不思进取、贪图享乐意味着在竞争中处于失败之 地;对于国家而言,落后就要挨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并简述作者是如何论述这一论点的。(4分)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思路:先摆事实,举出古代六位人物成就事 业的例子,从中归纳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经历磨难。再分析说理,说明个 人成才的主观因素,重点论证“生于忧患”,并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的对偶句,由个人谈到治国,说明国家要发展,也要有忧患意识。 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选拔、任用 ) (9)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这样的 )
(10)行拂.乱.其所为( 违背
)( 扰乱 )
(11)人恒.过( 常常 ) (12)衡于虑,而后作.( 奋起,指有所)作为
(13)而后喻.( 了解、明白 )
(1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匹敌、相当 )
3.通假字。(4分) (1)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谨慎 告诫
) )
(4)正以立顺天为下之正.者正.(位(
准则,标准 正确
) )
(5)之往居送天之下.门之.(广居动(词,助去词,,到的 ) )
(6)发发发..于于畎声亩((动动词词,,兴表起现,指被)任)用
(7)士管入夷则吾无举法于家士拂.(士.(
名词,狱官 名词,贤士
) )
(8)拂行入拂则.乱无其法所家为拂.(士(
二、比较阅读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①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傥②遽自放 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 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 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傥:倘若。
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作大丈夫!
(4)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因此,通过这些)使他的心受到震撼, 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才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 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筑今义: 建筑,修建 古义: 狱官
(5)管夷吾举于士. 士今义: 士兵,军人
古义: 在国内 (6)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今义: 进入
古义: 在国外 (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今义: 出来,出去
6.词类活用。(7 分) (1)丈夫之冠.也名( 词作动词,行冠礼) (2)富贵不能淫.(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迷惑 (3)贫贱不能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改变 (4)威武不能屈.(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5)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 ……痛苦)( 使……劳)累,使……饥饿 (6)人恒过.,然后能改(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动词作状语),( 在国内,在) 国外
7.重点句子翻译。(5分)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 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大道路——义。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能够实现志向,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