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小说阅读- 备战2020年中考 语文重点热点复习指导
最新2020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小说阅读专项复习教学 (共26张PPT)教育课件
作用:描绘了故乡萧瑟的景象,渲染 了故乡一片萧条、苍凉、冷清的氛围,
环境
烘托了 “我”悲凉的心情。
人物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 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 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 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 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故乡》
环境:描写了……景,渲染了……气氛 人物:烘托……感情,表现……性格
情 节 推动情节发展,为……作铺垫
人 物 烘托……感情,表现……性格
主 题 升华(深化)……主题,暗示 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
根据环境描写的位置分析: 开头:奠定感情基调 结尾:与开头或上文呼应,进一步深化主题。
鉴赏人物形象
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 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
主题 (表现或深化主题)
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
鲁士兵正在操练。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 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揭示社会 的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环境描写作用答题思路:
第一步:分析环境的特点
第二步:找到思考角度
从人物、情节、主题以及环境本身等多个角度 去考虑。
环境描写作用的思考角度
环 境 描写了……景,营造……氛围, 渲染了……气氛
2、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 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 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 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 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 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 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020中考语文:小说阅读题型的答题技巧
2020中考语文:小说阅读题型的答题技巧中考备考的方法有哪些?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考语文:小说阅读题型的答题技巧”,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中考语文:小说阅读题型的答题技巧一、小说的基本知识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一)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一般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糅合熔铸而成的,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环境描写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关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
小说人物总是生活于特定环境,环境总是为特定人物服务的。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小说的分类: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2020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的特殊句式现代汉语习惯的常规语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即主语在谓语前,谓语在宾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但有时因修辞、强调等的需要语序会发生变化。
如果以这个常规语序为标准的话,我们会发现一些文言文句子有许多次序颠倒的情况,这是古人说话的习惯。
但为了方便我们学习,就称它为“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而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类: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其中较难理解的是倒装句。
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⑴用"者……也"表判断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考点总结及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考点总结及练习题小说阅读中考考点总结(一)考点一:揣摩人物形象1、题型有:(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2、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物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3、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二)考点二:注意环境描写1、题型有:描写了怎样的环境?这样描写起了怎样的作用?2、解题思路:明确环境描写必须为主题服务的宗旨,结合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1)、烘托人物的心情;(2)、烘托周围的气氛;(3)、推动情节的进一步发展;(4)、暗示社会环境;(5)、突出主题)】,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3、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4、题型有:(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5、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1、创造悬念,引人入胜;2、前后照应;3、侧面衬托、埋下伏笔;4、总结上文、点明题意;5、线索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6、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情节(事物)为下文……埋下伏笔;与文中……相照应,突出了……,点明了……(三)考点三:把握故事情节1、情节安排评价: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作用:制造悬念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四)考点四:概括主题内容1、题型有: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七上名著阅读《西游记》-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必读名著专项突破题集(部编版)含答案
专题02 七上名著阅读《西游记》(解析版)专项训练卷·一计划用时:18分钟题量:4题满分:15分实际用时:测试人:得分:1、(2015·江苏初三期中)下列有关《西游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小说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B.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故事的主体,写孙悟空皈依佛门,与猪八戒、沙和尚一起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战胜了各路妖魔鬼怪,终于取到了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了“正果”。
C.孙悟空是《西游记》的第一号人物,他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
其中大闹天宫、大战流沙河、三打白骨精等情节都以他为主角。
D.鲁迅先生分析《西游记》说,书中“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指出《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情感,这是一个很深刻的观察。
【答案】 C【解析】仔细阅读各项语句,分析知识要点,根据所读积累比较判断正误。
C错,大战流沙河的主角是猪八戒、沙和尚。
2、(2018·湖南初三期末)下列对名著《西游记》相关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主要叙述了唐僧师徒一路西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得以修成正果的故事。
B.《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它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孙悟空出世、唐僧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三部分组成,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C.《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界三军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山为妖,后经太白金星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
D.(西游记》构造了一个幻想世界,塑造了一群神话人物,“ 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老莱娱亲”等情节也是耳熟能详。
该书被《英国大百科全书》誉为“中国最珍贵的神奇小说”。
【答案】 A【解析】 B.《西游记》全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回到第七回,交代了孙悟空的来历渊源,学艺之途,以及大闹天宫;第二部分是第八回到第十二回。
浙江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类 小说阅读
考点二: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 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之为典型人物, 他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 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 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 遍的代表性。
(一)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及作用
正面描写 描写角
度
内容
作用
畏惧。
《故乡》运用了倒叙 ①设置悬念,吸引
的手法,先描写现在 先写结果或把 读者,激发阅读兴
的杨二嫂,然后才“想 事情发展过程 趣;②避免叙事平
起”她曾经被人称作 倒 中的某一突出 板单调,增强文章
“豆腐西施”,形成强 叙 情节提到前面 的生动性;③强调
烈反差,突出了杨二 来写,然后从 主要内容,突出中
【典型题型】结合文中的对话描写,概括人物 形象的特点。 答题技巧: 1.推敲标点符号。如问号、省略号、叹号等。 2.推敲词语。推敲动词、副词、语气助词等。 3.推敲句子。如句式、语气、句子长度等。 4.推敲说话方式。如发话、接话、插话、打
如在契诃夫《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挤进 人群后的问话中,连用三个问句,厉声呵斥, 语气咄咄逼人,不容对方回答,他的专横跋扈 展现无遗。在得知小狗可能是将军家的之后, 他的话语中多处使用省略号,不断转移话题, 表明他此时说话支支吾吾,心情紧张,体现了 他的虚伪。而叶尔德林的话语句子短,且语气 恭敬,如“好像出乱子了,长官!”“拿得准,
嫂现在的刻薄麻木, 头来记叙 心,增强文章的生
突出黑暗的社会对人 动性
性的扭曲。 《故乡》中长大后的 在叙述中为了 ①交代故事内容; 迅哥儿在与母亲谈论
《智取生辰纲》一节,叙述在黄
泥岗松林内七个贩枣的客商劫走
了生辰纲。作者不慌不忙地交代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小说阅读
二、在情节发展中分析人物形象
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 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 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 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 现了人物性格。所以,分析小说的情节也是我们分析人物的一把钥匙。
5镇长回到镇上。孩子们见到他,纷纷站起身来问:“艾莱特先生答应帮助我们了吗? ”“非常 抱歉,艾莱特先生只给我们这包花生,就这么一些,我只能分给每人几颗。”校长带着愧意说。孩子 们看着镇长手中的花生,纷纷沮丧地低下了头。“不过,如果把这些花生种到地里去,不就可以长出 许多花生吗? ”镇长说。“太好了 !我们的学校废墟旁边就有一块空地,就把这些花生种到那儿去吧!” 孩子纷纷应和着说。说干就干,镇长立刻和孩子老师们一起动手,给那块空地锄了草翻了土,把花生 种了下去。时间一天天过去,花生在孩子们的照看下发了芽,长出了绿叶。那一小包花生竟变成一大 片绿油油的花生地。
(2)、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环境是为人物而设置的,小说中的人物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生活环境之中的,人物的思 想感情总要打上时代的烙印,留下环境的痕迹。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体现起着强化作用。作者为了表现 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往往为人物设置各种不同的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 而显露出性格。
2020年备考中考语文阅读全攻略2
2020年备考中考语文阅读全攻略(二)分析思路篇[有言在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练就了理清文章思路的基本功,会一辈子受用不尽。
正因为如此,中高考一直将分析思路作为阅读题的一个重要考查点。
一股说来,命题者常常从这些方面出题:通过考查关键词语来考查对文章思路的理解;通过划分文段的层次来考查对思路的把握;通过概括文段段意来检测是否把握了文章的思路;通过补充或删减词句来考查是否理解了作者的思路;等等。
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品析关键词、分析层次、概括段意、揣摩表现手法等手段,来找到隐藏其间的作者的思想脉络。
【第一关】红薯VS对手方冠睛①早些年,黄梅县城有两家布庄,一家老板姓廖,一家老板姓李,两人都想独占黄梅市场。
这一年,两家老板都去浙江进货,回来的路上,正巧遇上了。
哪知在离黄梅百余里的路上,商队碰到了土匪。
货物被抢,伙计们也全被杀了。
幸亏廖老板和李老板跑得快,才捡回性命。
②两个人在山上一口气跑了个通宵,也没有跑出山林。
正准备歇下来吃点东西.廖老板这才发现自己的干粮袋不见了。
他偷眼看李老板,李老板也只剩下两个烤红薯。
③廖老板知道,没有吃的,绝对走不出这片山林。
要想活命,只有将李老板的烤红薯弄到手。
讨?两个人一向是对头,人家肯定不会给。
买?谁会卖自己的救命根。
只有抢!④廖老板将行李放在地上,自言自语地说:“我去找找,看有没有什么野果子。
”他在周围转了个圈儿,悄无声息地绕到了李老板的背后。
这时,李老板正将最后一个红薯递到嘴边,再不抢就来不及了。
廖老板几步冲上去,一把夺过红薯,提起行李就跑……⑤回到家里,廖老板暗自庆幸:如果当时自己没抢李老板的红薯,只怕永远走不出山林;这就叫无毒不大夫啊!他打开行李,却意外地发现——包袱中竟躺着一个烤红薯!原来,就在他去找野果子时,李老板将一个烤红薯塞进了他的包袱。
⑥廖老板愣住了,继而是无尽的羞愧…⑦第二天晚上,李老板奇迹般地回到县城。
廖老板不敢去问李老板是怎么挺过来的。
他连夜将店铺搬到了邻县,没脸再见人。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复习第二课时
二、叙述人称的选择
第一人称 便于直接抒情 第二人称 亲切,更强烈感人 拟人化 第三人称 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三、常见表达方式及作用
记叙
顺叙 倒叙 插叙 补叙
交代清楚明白 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对前面的叙述加以补充和解释
抒情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 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能更好地点明或深化主题。使人物形象(性格)更鲜明,或 突出人物心理。
内容上的作用
• 1、对环境的作用:突出、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 更具有典型性。
• 2、对人物的作用: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 性格,刻画了---的人物心理等
• 3、对主题的作用: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 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
作 用
抑扬
突出强调作者肯定(先抑后扬)或否定(先扬后 抑)的观点.
2.对比与衬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
作用 可以使情感的抒发含蓄蕴藉,意味悠长.
备注
文章主旨是景与 人的相通处
借物抒情的方法,使外物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 有所依托
• 抓词性--明确词性+具体分析+表达效果
• 答题格式:这是个-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生动具体的描写了--的 状态(特点),表现了(表达了)----
• 抓词义--:本意+文中义+表达效果
• 答题格式:这个词语的本意是-的意思,在文中的是--的意思,表达了(表 现了)----
• 抓描写--明确描写+具体分析+表达效果
小说人物
• 常见题型: •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 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 4.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2020中考语文小说知识点
2020中考语文小说知识点完整的知识学下来,难免出现漏洞和缺欠,通过复习,自己检查出来后就可以及时补上小编整理了2020中考语文小说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到您。
2020中考语文小说知识点一、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1.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2.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3.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4.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情节的作用:使小说变得丰富、生动、曲折,可以强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和增强艺术感染力。
二、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1.记叙:对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所作的交代、陈述。
作用:可以把描写的各个方面联成一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
在议论文中,作为事实论据,用来证明论点。
2.说明:对事物与事理进行的解释和介绍。
作用:使读者清楚明白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和特点。
例如:这张桌子是方的。
3.议论: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评价。
作用:①在记叙性文体中,议论有两种方式:先叙后议和先议后叙。
前者见解独到,令人深思.具有启发性;后者可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读者对下文的注意。
②议论在散文中会对形象的特征或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③议论在议论文中主要是阐述观点。
4.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与刻画。
作用:能实现文学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和可感性。
5.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
作用:表达作者某种强烈的主观感情。
起到渲染环境气氛,强调人物性格品质,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
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①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
三、分析人物形象1.分析人物的各种描写.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及性格。
2.抓住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分析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专题02开头段落作用-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模板
开头段落作用“品味结构,理解内容”是中考阅读的重要考点。
在命题上有整体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内容与局部分析语段结构内容两种。
内容上是指情节本身、情节对环境、情节对人物、情节对主题、情节对读者的作用;结构上是指对其他情节的作用。
另外,要注意根据提问形式来确定答题角度,如果是单一角度,即给定了答题角度,就按照给定角度来答。
1、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景、起因等;引出文章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开篇点题,点明中心,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设置悬念,吸弓|读者的阅读兴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
2、如果开头段是环境描写作用如下: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衬托或烘托人物心情;奠定全文感情基调;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为下文情节发展做铺垫。
1.总领全文,点明主旨.2.为下文作铺垫.3.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4.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一般答题思路是:1.概括开头段的内容。
2.总结该语段的作用。
(内容上/结构上)结构上(1)照应题目(2)引出下文……的内容/为下文……做铺垫(3)首尾照应(4)总领全文,内容上(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3)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心情,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
(4)(设置悬念/引用诗歌、谚语……)引发读者阅读兴趣(5)对比等表现手法,突出……(6)开篇点题,表明文章主旨。
(7)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答题要点:段落的具体内容;抒发了什么情感;与上下文有何关系;表达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2023上·山东聊城·八年级校联考期末)那祥云缭绕的地方宗璞①①图书馆,在一座大学里,永远是很重要的,教师在这里钻研学问,学子在这里发奋学习,任何的学术成就都是和图书馆分不开的。
②我结识清华图书馆是从襁褓中开始的。
我出生两个月,父亲执教清华,全家移居清华园。
母亲在园中来去,少不得有时抱着我,或用儿车推着我。
从那时,我便看见了清华图书馆。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返回目录
2. 老师在田野上的讲话“引发了在场同学久久的沉思”。请你结合具体内容, 简要分析老师的讲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4分)
老师的话蕴含了深刻的道理。比如,他说“不管命运把你抛向何处,只要深 深地扎根土壤,努力去完成自己生命的历程,那就是有意义的人生”。同时, 老师的话还形象生动。比如,他用白杨、灌木和蒲公英形象地说明每个同学 都要有适合自己的理想。(共4分。具体话语,2分;理解,2分)
▲▲ ▲▲
远”,有的用俄语朗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还有的表示将来要
成为某个学科领域的栋梁之材……认真听罢大家的议论,老师平静地说:
“很高兴听到同学们的想法,作为你们的老师,我真诚地希望看到你们成才。
但是说实话,我不奢望你们都成为栋梁之材,因为古往今来,出类拔萃的人
永远是极少数,大多数只能是庸常的普通人。”他顿了顿,指着无垠的田野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返回目录
③[蒲公英花开后,种子随风飘到别处孕育新的生命。可无论种子飘向何
方,眼前这株蒲公英十年如一日地固守一处,“年年岁岁花相似”,不懈不
▲▲▲
怠,伴我晨昏。它的品性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
▲
▲▲▲▲
④那是1963年的秋天,我考入了一所高中。当时讲授语文课的老师四十
出头,讲课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慢声细语,却很有感情色彩。在古典文学、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返回目录
3. 阅读前三段,就其内容或写法提出一个问题,并简要说明这个问题对于你 阅读这篇文章会有怎样的帮助。(4分) 问题: 作者为什么在前三段详细描述蒲公英? 说明: 这个问题有助于我理解作者为什么会与蒲公英产生“默契”。
示例二:问题:作者在第②段写蒲公英的同时,为什么还要写海棠和白玉兰呢? 说明:这个问题有助于我理解作者这样写对于描写蒲公英有什么作用。(共4分。 问题,2分;说明,2分)
专题02《西游记》知识梳理-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知识(考点)梳理+真题演练
专题02 西游记作家介绍吴承恩(约1500—约1582),明代小说家。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山阳(今淮安市)人。
他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又家遭败落的小商人家庭,曾祖父吴铭、祖父吴贞曾分别任过县学训导、教谕。
吴承恩自幼聪慧好学,年轻时即以文著于乡里。
《淮安府志》记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
早年曾希望以科举进身,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以后才补上“岁贡生”。
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
晚年归居故里,放浪诗酒,贫病以终。
吴承恩自幼酷爱野史奇闻,喜读唐人传奇,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
科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
他自言:“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
”“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他晚年致力于诗文的写作,《西游记》便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
吴承恩的诗文多散佚,现存作品除《西游记》外,还有《射阳存稿》四卷《续稿》一卷。
作品介绍《西游记》产生于十六世纪的中国明朝嘉靖公元1522 -1566)时期,距今已四百多年了.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居士,《西游记》是吴承恩中年时期写成初稿,后来经过润饰而成的.他在前代多年积累下来并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唐僧取经的文学作品和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并且把原来的以唐僧取经为主的故事,改为孙悟空为主的战天斗地史.孙悟空是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大闹天宫“突出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精神“西天取经“表现他见恶必除,除恶必尽的精神.孙悟空大闹天宫失败后,经过五行山下五百年的镇压,被唐僧放出,同往西天.他已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个头戴紧箍,身穿虎皮裙,专为人间解除魔难的英雄.在重重困难之前顽强不屈,随机应机,就是镇魔者孙悟空的主要特征.《西游记》描写的幻想世界和神话人物,大都有现实生活作基础,同时在神奇的形态下体现了作家与人民的某些美好愿望.八十一难,七十二变,各种神魔的本领都充满幻想色彩;五花八门,奇光异彩的宝贝,显然是人们为了征服自然或战胜敌人才假想出来的.《西游记》构成了浪漫主义的基本艺术特征.《西游记》把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峻的批判艺术地结合起来,使不少章回妙趣横生,完满地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鲜明爱憎.九九八十一难所包含的四十一个小故事也都通过僧徒,神佛,妖魔间的错综关系表现出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这无数充满斗争的幻想情节中,意味深长地寄寓了广大人民反抗恶势力,要求战胜自然,困难的乐观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叙述孙悟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求取真经的故事。
2020届中考语文小说阅读复习
二、揣摩人物形象。
文学即人学,小说是最能表现人的艺术。 它所塑造的人物往往具有独特的鲜明的个性。 因而在阅读小说的时候,命题者自然会从分 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 大致包括三种题型: ①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 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③对文中的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 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一 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1、重视小说中的人物的身份、地位、教养、 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 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2、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3、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 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 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4、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小说阅读复习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 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 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一、把握故事情节。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 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 章的起点。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故事的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阶段。情节是人物性 格的发展史,情节是否合理是小说能否成立 的关键。还要注意中国小说和西方小说、古 典小说与现代小说在情节线索上的区别。
面对这种题型,我们可从五方面进行思考: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暗示社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境; 3、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4、渲染气氛; 5、推动情节的发展。
四、挖掘作品的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写作目的之 所在,也是作品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 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 小说的主题。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一是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二是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环境描写,认识人物 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人物形 象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三是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考点总结及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考点总结及练习题小说阅读中考考点总结(一)考点一:揣摩人物形象1 、题型有:(1)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 、XX 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 、XX 有哪些优秀的品质?2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物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3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 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二)考点二:注意环境描写1 、题型有:描写了怎样的环境?这样描写起了怎样的作用?2 、解题思路:明确环境描写必须为主题服务的宗旨,结合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 1 )、烘托人物的心情;( 2 )、烘托周围的气氛;(3 )、推动情节的进一步发展;(4 )、暗示社会环境;(5 )、突出主题)】,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3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 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4 、题型有:( 1 )、文中写了XX 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 )、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5 、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 1 、创造悬念,引人入胜; 2 、前后照应; 3 、侧面衬托、埋下伏笔; 4 、总结上文、点明题意; 5 、线索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6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 情节(事物)为下文……埋下伏笔;与文中……相照应,突出了……,点明了……(三)考点三:把握故事情节1 、情节安排评价: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 作用:制造悬念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2020省重点学校中考语文知识点—小说
小说阅读省重点学校中考小说阅读的考查角度主要有:①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结构;②体会小说典型环境描写的作用;③分析小说典型的人物形象;④挖掘小说的主题;⑤品味小说的经典语句;⑥揣摩小说的写作技巧;⑦畅谈阅读感受,对小说进行个性化解读。
基础知识知识点一小说的特点和分类一、小说的特点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具有以下六个特点:①视角独特,以小见大;②人物形象,个性鲜明;③心灵刻画,入木三分;④情节安排,匠心独运;⑤环境描写,烘云托月;⑥虚构写实,相辅相成。
二、小说的分类按篇幅长短,小说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等几种。
1.长篇小说篇幅长,人物多,情节复杂,能表现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某些人物一生的事迹或几代人的生活经历。
如《红楼梦》《鲁滨逊漂流记》等。
2.中篇小说篇幅在一万字以上,十万字以下,内容复杂、广泛,人物、情节比长篇简单。
如《阿Q正传》。
3.短篇小说篇幅几千字,容量小,人物少,情节简单,往往是截取富有意义的生活片段创作而成。
如《孔乙己》。
4.微型小说字数在一千字左右,甚至更少,是对一两个人物瞬间的扫描。
省重点学校中考小说阅读的命题材料大多来自微型小说。
知识点二小说的三要素一、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所以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核心。
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侧面描写通常以他人或事物来反映该人物,又叫侧面烘托。
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又称外貌描写。
它主要是指对人物的身材、容貌、姿态、仪表、服饰、风度、生理特征等描写,肖像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肖像描写,不只在于勾画人物的外部面貌,而是为了以“形”来传“神”,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绘声绘色,使人物栩栩如生,而且还可以起到反映时代特点、突出作品主题、引出故事情节、透露人物精神世界等方面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肖像(容貌、衣着、表情、姿态) 动作 语言 心理 神态 环境 其他人物
小说要素 —— 人物形象
❖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
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 能算偷么?” ❖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
,愣是一生不收徒。真是可惜了一身绝技。 ⑹给于先生挑担走村串乡的人姓皮,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大家都 叫他皮挑儿。皮挑儿跟着于先生,每天挑着于先生五颜六色的驴皮影人和锣 鼓家什走南闯北,一跟就是三十年,愣是啥也不懂,啥也没学会。 ⑺人们也劝皮挑儿,跟着于先生学几招,好歹能挣口饭吃不是。皮挑儿 嘿嘿一笑:“我笨呢,就靠两个肩膀糊口吧。” ⑻人们也劝于先生,好歹教皮挑儿两手,您干不动了,让他也有口饭吃 不是。 ⑼于先生也是嘿嘿一笑:“超拔绝妙的技艺不是教的,也不是学的,要 看有没有悟性。悟性高了,自有天成。” ⑽说这话没过一年,于先生就故去了。 ⑾小镇人叹息:可惜了,一身绝技都让于先生带进棺材里去啦。 ⑿四村八乡人惋惜:于先生走了,再也看不到那么好看的驴皮影儿喽。 ⒀没想到小镇忽然又演开了驴皮影儿,那幕布上的影人儿嬉笑怒骂、耍 戏打斗,样样生动逼真、惟妙惟肖。特别是人们看到幕布上女人梳洗打扮的 表演:散发、梳头、挽髻、簪花、涂脂抹粉、更换衣衫的一系列动作干净利 索,真不相信那是由几根竹棍子操纵出来的。观看的人无不喷啧赞叹,拍手 叫好。
校门口喜报栏上,写着他的名字和获得的奖品。
(1)“她”第五次没用钢笔写字。 (2)他站在终点附近的跑道,等两人冲过终点后,他才奔向终点。对
此,我对他怒吼斥责。
(3)愤然 (4)愧疚
考点一 把握故事情节
2. 答题模式:
(1)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结果怎样。 (2)××情节为下文……埋伏笔;
与文中……相照应,点明(表现)了……的内容。
主题 故事情节
典型环境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小说要素 —— 人物形象
❖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小说的根本特征就是通过人物形象再现生活, 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
❖ 小说塑造人物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各种描写方法, 这也是我们考查的重点。
小说要素 —— 人物形象
小说塑造人物常用的描写方法
真题再现
真题再现
《一支金色的钢笔》
1. 请结合文本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和“我”的情感脉络, 并将⑴⑵⑶⑷处内容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情节
情感
(1)
(3)
“她”不改,“我”批评“她”,“她”躲
悲戚、真怕、
“我”,小男孩帮“她”,“她”借钢笔写字。 逃离(后悔)
(2)
欢呼、怒吼、 渺小、狼狈
考点三 分析环境描写
1. 环境描写作用
(2)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等。 ① 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 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 交代人物身份,表明人物性格; 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③ 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
考点三 分析环境描写
1. 环境描写作用
(3)综合总结 ① 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 ② 渲染气氛。 ③ 烘托人物性格,映衬人物心情。 ④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⑤ 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点明中心)。 ……
② 从小说行文看,小说虽然起篇写的是于先生,但收篇在皮挑 儿。主要人物无理由“中途消失”。
③ 从具体表现看,小说写于先生,一方面是为了引出皮挑儿,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衬托皮挑儿,以于先生的高超技艺衬托皮挑 儿的技艺高超。
考点二 揣摩人物形象
3. 答题模式:
(1)某某是一个……的人物形象(本质属性)。 (2)作为什么人(身份、职业等),他怎么样,
小说要素 —— 故事情节
❖ 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 事件的发展过程。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 的作用。
❖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有的作品兼有序幕和尾声。 开端:作品中引起矛盾冲突开始的事件。 发展:矛盾冲突逐渐发展、深化、激烈,走向高潮的过程。 高潮:作品中主要矛盾冲突发展到最尖锐最紧张的阶段。 结局:作品情节发展的结束阶段。
考点二 揣摩人物形象
2. 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某个人物形象。 (2)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某某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文章安排某个人物有什么作用? (5)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各种描写)。
真题再现
真题再现
《道行》
道行
⑴于先生是小镇上的名人。 ⑵于先生一辈子走村串乡唱皮影儿,小镇人一年也见不到他几回。一旦 于先生出现在小镇里,这天晚上于先生小屋前面的老槐树下就聚起一帮人, 等着太阳落山了看于先生的皮影儿。于先生是不收乡亲们一文戏钱的,权当 是犒劳乡里乡亲。 ⑶于先生的驴皮影人全部是自己设计、自己雕刻。无论是古代的人物, 还是现代的人物,都做得有模有样。那年,上面派来一个镇长,是个贪得无 厌的泼皮,没做两年镇长就被小镇人撵走了。泼皮走的当天,于先生就演了 一场皮影儿,主角就是刚刚被撵走了的泼皮镇长。他那走势、坐样、贪相、 泼皮无赖的模样惟妙惟肖,赢得乡亲们一阵阵喝彩:像,像,太像了,真是 那泼皮无赖样儿啊。 ⑷于先生的影人不仅由自己设计,自己雕刻,在幕布后面还自己操纵。 更绝的是,生旦净丑,戏里的所有人物的说唱全部由他一人完成,男角声音 浑厚敞亮,女角清婉柔美,丑角油腔滑调,让人禁不住捧腹大笑。人物是这 样,就是那些动物也是活灵活现的,马嘶鸣,鸡啄食,狗啃棒,鸟扇羽,猴 子翻白眼,鱼摆尾喷水……都栩栩如生,似有神助一般。
考点三 分析环境描写
2. 常见题型
(1)在文中准确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2)分析概括环境的特点。 (3)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4)依照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考点三 分析环境描写
3. 思路点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为人物的出场(出现、活动)设置背景。 (3)渲染气氛。 (4)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 (5)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6)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考点一 把握故事情节
3. 情节作用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推动情节发展,为后面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伏笔。 (4)前后照应。 (5)线索。 (6)刻画人物性格。 (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考点二 揣摩人物形象
1. 思路点拨
(1)重视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 (2)通过人物描写和关键句分析。 (3)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4)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5)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理性的思考。
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考点三 分析环境描写
1. 环境描写作用
(1)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 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① 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作用。 ② 渲染气氛,为后面刻画人物铺垫。 ③ 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 ④ 展开、推动情节发展。 ⑤ 象征、暗示或深化主题。 ……
⑺人们也劝皮挑儿,跟着于先生学几招,好歹能挣口饭吃不是。皮挑儿 嘿嘿一笑:“我笨呢,就靠两个肩膀糊口吧。”
⑻人们也劝于先生,好歹教皮挑儿两手,您干不动了,让他也有口饭吃 不是。
⑼于先生也是嘿嘿一笑:“超拔绝妙的技艺不是教的,也不是学的,要 看有没有悟性。悟性高了,自有天成。”
皮挑儿的笑表现出他的随和与憨厚;
小说要素 —— 环境
❖ 环境,一般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 自然环境 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 湖海、森林原野等。可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 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
❖ 社会环境 主要指特定的时代风光、社会背景等。可以交代人 物活动的时代背景、社会习俗、处所、氛围、思想观念以及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
常见考点分析
常见考点分析
把握故事情节 揣摩人物形象 分析环境描写 理解小说主题
分析小说标题
考点一 把握故事情节
1. 常见题型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指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中的某一部分。 (4)写出“何时何地何原因何人做何事”。
专题02 小说阅读
小说知识总述
❖四大文学体裁: 诗歌 散文 小说 戏剧
三要素
❖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 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方法, 广泛而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 体裁。
小说知识总述
作家
作品
读者
人物形象
主要人物 次要人物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于先生的笑表现出他的自豪与自信。
使皮挑儿和于先生的形象更加生动传神。
真题再现
《道行》
7. 这篇小说写了两位皮影艺人,作者所要表现的主要人物 是谁? 研读全文,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主要人物:皮挑儿。
判断理由: ① 从小说标题看。“道行”指人的涵养、本领,所谓“涵养”, 就是待人处世方面的修养。小说表现于先生时只侧重表现了他 的本领,而表现皮挑儿时,既表现了其涵养,又表现了其本领。 所以,题目指向的应该是皮挑儿。
考点四 理解小说主题
2. 常见题型
(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 (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和看法。
考点四 理解小说主题
3. 答题模式:
小说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 表达(抒发、歌颂、批判、暗示、呼吁)了 ……的情感(态度、现象等)。